超越自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06:02:56

点击下载

作者:阿德勒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超越自卑

超越自卑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超越自卑作者:阿德勒排版:辛萌哒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出版时间:2016-10-01ISBN:9787542656841本书由北京凤凰壹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生活的意义

生活的意义

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三项事实

社会对人的影响

童年塑造的生活意义

记忆和梦境

合作的意义生活的意义

我们都在“意义”的范畴内生活。除体验事物外,找出这些体验的意义,对我们的人生更加重要。不管事物多么简单,我们在权衡它们时,通常都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如“木头”是“跟人类相关的木头”,“石头”是“跟人类相关的石头”。那些想摆脱意义、只在单纯环境中生活的人,必然会非常悲惨,他将因此丧失跟外界交流的桥梁。所以这种做法对他和其他人来说,都无用且无意义。一般说来,人们感受现实时,都会以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为标尺,因此感受到的不是真正的现实,而是自己给予现实的意义或自己对现实的领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们感受到的意义并不全面,甚至并不正确,毕竟意义的范畴本就被错误充斥。

若问某个人生活有什么意义,他很可能不知该如何作答。这个问题几乎没有意义,人们通常不会用它来为难自己。于是,大家要么找些教条类文字敷衍过去——这是一种常规做法,要么直接说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可这个问题在人类历史问世之初就诞生了,这点我们绝不能否认。当代的年轻人乃至老人都经常感到疑惑:“我们为什么而生活?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从实践中能得出结论,如果不是遭遇了严重的挫折,人们通常不会思考这种问题。一个始终一帆风顺的人不会遇到这种问题,因此没必要对其展开讨论。

人们一般只会借助自己的行为,为自己理解的生活意义做出阐释。如果将一个人的言谈摒弃在外,只观察其行为,会发现此人的动作、表情、态度、习惯、特点等,全都在展现他理解的生活意义。不管多么微不足道的动作,都包含着他对世界的态度。对于这一点,他本人好像也毫不怀疑。他似乎在让全世界了解,这便是世界存在的形态,这便是他自己。关于他本人和他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以上便是最佳解答。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各不相同,因此生活意义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我们将发现,没有人的生活意义绝对正确或错误,所有人的生活意义都有一定的偏差,只是错误或正确的多少不一。不过,我们还将看到,任何被其他人认同的生活意义,都有其可取之处。绝对错误和绝对正确这两种极端只是确定了所有生活意义的变动范围。这些变动即每个人赋予自己的生活或好或差的意义。其中有些意义有很多错误,有些只有很少错误,还有些十分恶劣或十分美好。另外,我们还能推断出,比较好的生活意义拥有比较差的生活意义不具备的某种共同特点。我们在连续的归纳中得出了这样一种生活意义,即真正的生活意义通用的衡量标准,其更加符合科学标准,且能让我们对实际生活中所有状况应付自如。此处的真实针对的是人类和人类目标、计划,仅此而已,这点一定要牢记。就算还有其他真实存在,对我们也一点儿意义都没有,我们既不能与其建立关联,也不能对其产生认知。我们必须认识到的三项事实

以下有三项重要的事实,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的真实生活,同时给我们以约束,任何人都不得不正视它们。要连续不断地就这些事实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做出解答,因为人们随时都在被这些事实干扰。我们将从某个人的解答中发现其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第一项事实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人称“地球”的荒芜星球上,要想离开这里,根本不可能。我们的行为被该事实约束,唯一的选择是借助地球提供的各类物质,不停地繁衍后代。我们要持续发展个人精神与肉体,以此保证人类不会灭绝。直到现在,地球上都没有人能逃避对这个问题的追问。实际上,人们所做的一切都在解释人类的生活状况。人们判定的一切有价值、恰当、可能且极其必要的事实,都在其中得到展现。不过,诸如“我们在地球上生活”“我们属于人类”等事实,又不可避免地制约了这些解释。人们一定要依靠强大的意志力,为自己的解答做出最合乎情理的解释,使之前后统一,以此确保整个人类的安全与幸福。因为人类的身体脆弱至极,生活的环境中却潜藏着众多危险。这跟竭尽所能解答数学难题类似,不能依靠主观想象或是运气,一定要拼尽全力寻求正确的解答。尽管绝对准确、完美的解答根本找不到,但只有坚持不懈地追求,才能找到与之相近的答案。所以为了不停地寻找更准确、更完美的答案,我们务必要长期坚持对自己严格要求。此处的最佳答案必定要满足以下两点:一是“人类受贫瘠的星球地球束缚”这项事实,二是人类的生活环境将使人类面临种种灾难与利益冲突。

接下来说第二项事实。每个人都不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人类,另有其他人,我们活着的时候会跟他们产生关联,但关联紧密程度各不相同。单个人很难只凭自己的力量实现某个确定的目标,因为其受到的制约太多了,本身太弱小了。一个想独自活下去并独自面对一切问题的人,必然会走向失败和死亡。人类要想繁殖,单个个体就得生存下去。由此可知,单个个体一定要跟其他人建立关联,才能得到幸福,并推动全人类幸福。在解决各类生活问题时,也要以这种关联为出发点。要清楚了解,孤立自己必定灭亡,人类活动必须以以上关联作为基础。这些毋庸置疑的事实说明,在荒芜的地球上跟其他人类建立关联、实现合作,以确保人类的繁衍生息,是人类最关键的问题与目标。一定要协调好自身情绪与行为与该问题和目标的关系,人类才能不断繁衍下去。

第三项事实是,人类有不同的性别。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的个体与集体都要直面这项客观事实。爱情与婚姻关系对所有男女来说,都是不可避免的。毫无疑问,这种关系的建立基础便是这第三项事实。人们的生活态度就在人们以该事实为基础的行为中得以展现。该事实会引发各种类型的问题,人们能选择各种方式解决这些问题。人们理解的最佳解决方式,就展现于这种选择中。

上述三项事实引发了三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人们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应如何获得一项能维持生计的工作?人们怎样在同类中建立无法撼动的地位,才能在造福彼此的基础上建立合作,共享快乐?人们应怎样协调自己的行为,才能适应这样两种事实,一是“客观存在两种不同的性别”,二是“人类要靠爱情繁衍”?而同样无法回避的是,上述三个问题牵涉的三个范畴:职业、社会和性。

个体心理学家证明,所有个体生活中的大部分问题都属于这三个范畴。一切个体对这些问题的反应,都展现了其对生活意义的深切体验。例如某人觉得跟别人往来让自己很痛苦,所以此人既不认真工作,也没有美满的爱情,人际交往少,朋友有限。从此人受到的制约中能推断:其生活十分艰险,机会太少,挫败太多,其社交网络必然十分有限。该结论密切关系到此人确定的生活意义,这种意义即避免自身受伤。此人在潜意识中避免跟其他人交往,自我封闭,原因就在于此。但与之相反的人,热爱自己的工作并表现优秀,爱情美满,朋友很多,必然会觉得生活中希望多多,创新多多,随时都会有机会降临,挫败都将成为过去,只是需要些时间。对此人来说,生活的意义便是跟同伴共同进退,并为全人类的幸福贡献自己作为群体一分子的力量。社会对人的影响

我们可根据上述内容得出这两种生活意义的共同点,不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犯罪者、酗酒者、精神病患者、自杀者等所有失败者,都是因为对社会兴趣不大,没有安全感,也没有归属感,因此走向失败。在解决友情、性、工作问题时,他们并不主张合作。在他们看来,生活意义完全是自己的事。他们一般只关注自己,觉得自己的目标达成不会给任何人带来任何好处。成功对他们来说只属于个人,事实上,这种目标仅仅是个人成就感,根本不现实。如杀人凶手拿着一件能杀人的武器,明明无法提升自身价值,他们却认为这象征着个体权力,这是一种幼稚的想法,他们在其他人眼中无足轻重,只有在他们自己眼中才是重要的。一定要跟其他人建立关联,才会产生真正的意义。个体眼中的所谓意义只是种想象。我们的一切行为和部分目标也是一样,只存在一种意义,就是对其他人的意义。很多人都走错了路,一心想把自己变成重要的人,却不知道一定要为其他人的生活做贡献,才能实现该目标。

我在不久之前从朋友那里听到了一个关于组织领袖的小故事。从前有个领袖,把所有组织成员集合起来,告诉他们:“这周三是世界末日!”所有成员都很惊慌,变卖个人财产,在恐惧中专心等候世界末日的降临,结果周三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大家很气愤,跑去指责领袖:“看我们现在的处境多悲惨!财产全部变卖,告诉身边所有人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别人嘲笑我们,我们还说发布这个消息的人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消息绝对不会有错。结果周三并不是世界末日,我们已经安然无恙地度过了!”领袖从容地说:“我说的不是你们的周三,是我自己的周三!”很明显,领袖为了逃避大家的指责,把自己理解的意义搬出来狡辩。据此能够推断,在现实生活中,单个个体的意义一点儿考验都承受不起。

必然能被所有人共享,是共同意义和很多人心目中的有效意义,满足这几点的才是真正的生活意义。能解决某个人的难题的好方法,必然也能解决其他人的类似问题。对于全人类来说,这种科学方法的意义是相同的。自身重要意义获得其他人的广泛认可,且取得极高成就的人,才能被称为天才。从以上内容能推导出,个人为组织做出的贡献,便是生活的意义所在。这仅仅是指个体成就,与职业目的无关。能从容应对生活艰难的人用自己的行为说明了,刺激其他人的关注与兴趣,跟其他人开展能使彼此获益的合作,便是真正的生活意义。这类人有一项共同特征,就是自身行为会被同伴兴趣左右,且会在自己受挫时找到最恰当的应对方法,即拒绝跟别人发生正面利益冲突。

对于不少人而言,这或许是一种新奇的观点。这些人可能会质疑:做贡献和对其他人感兴趣,并与之合作,是真正的生活意义吗?他们会很困惑:我们究竟该怎么做?总为其他人着想,不顾及自身利益的人,会感觉舒服吗?维护自身利益,增强自身个性,难道不应该吗?有意发展自身的人难道不应该为自己着想吗?

这些看似很对的想法其实很荒诞,因为这些问题全都不成立。如果在生活意义的问题面前,一个人愿意为其他人做贡献,且将这作为自己的目标,他就会明白,要想塑造让自己满意的性格,且随时兼顾其他人与社会的利益,具体应该怎么做。他会根据社会感调整并训练自己,由此掌握自己应掌握的技巧。从训练中获得这种技巧,对已有明确目标的人来说是水到渠成的事。为处理生活中的三大问题,他会不断提升自我,随之提升自身技巧。例如在爱情与婚姻中,我们若跟另一半彼此相爱,就会把自身目标确定为让对方的生活更加丰富,为此我们必会倾尽一切才能,没有半分保留。但若是没有这种目标,仅仅是在幻想要让自己得到提高,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像在做戏。

关于生活的意义就是不停地做贡献,还有一项证据。我们来看看前人对今人的贡献,也就是他们留给今人的东西,如他们开发的土地、建造的建筑,以及科技、艺术、知识,等等。从中能了解前人对今人的幸福生活做出了何种贡献。与此同时,有些人却对贡献与合作一无所知,这些人留下了什么?除了逃避生活外,他们什么都不会。回忆往昔,他们找不到自己留下的半点烙印。他们的人生乏善可陈,他们的死亡不容置疑。地球的喃喃声你有没有听到:“你们完全没资格活着,人类不需要你们。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的人,快滚吧,你们没有将来!”所以我们要对这些不知贡献与合作为何物的人说:快走吧,你们这些一文不值的废物!现代文明当然也有缺陷,发现后就要尽量改善,而改善的基础必然也是努力让人类获得更多的幸福。

生活中到处都有了解贡献与合作的人,他们明白如何让生活富有意义,全力培养爱情和对社会的兴趣。在宗教教义中,这种感情得到了全面展现。宗教跟其他一切意义非凡的运动一样,起源于人类想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思想。可只要对该目标而言,他们的行为不是极其直接的,宗教真正的内涵就极易被扭曲,无论宗教为社会做出了多大贡献都将被隐藏,这点很遗憾。相较于政治与宗教,科学理解起来更加简单,因为科学能在短期内提升人类对其他人的兴趣,并促使人类了解何谓生活意义。不论从何种角度探讨该问题,都要坚持同一个目标:提升个人对其他人和社会的兴趣,推动不同人之间的合作。

生活意义的对错将造成天差地别的结果。对的意义能保卫人类的[1]事业,错的意义却恐怖宛如撒旦。于是,了解这些意义产生的过程,深入了解其差异,并能在其出现巨大失误时迅速矫正,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重点。其实,上述问题全都是心理学问题。心理学能通过了解意义和意义对人的影响,持续提升人类幸福,这便是心理学和生物学、生理学的差异。童年塑造的生活意义

人类一出生就开始探索生活的意义。即使脆弱如婴儿,也会利用自己的方式,对自己的力量和该力量在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做出估测。出生后前五年,孩子已形成了自己专属的整套稳定的行为模式,针对困难与事业。此时的孩子已对“对自己和世界怀有何种期待”有了概念,这种概念既长久又深入。经验在被人接纳前,已经以生活意义为[2]基础,做出了解释,从而形成了他自己的统觉规划表。该表会成为他日后观察世界的工具。我们不会放弃这种方式,哪怕此处的生活意义彻底错误,哪怕这种方式会给人带来巨大的灾难。要纠正这种错误,必须重新调查错误的真正原因,纠正并改善统觉规划表。人有时会因自身错误已导致严重后果而修正自己的生活意义,一番努力过后,他终于做到了。可要是他没能从社会中感受到压力,就会沿用原先的方式,连续遭遇困难而不会改变。要纠正错误的观点,通常要依靠知悉内情的专家,而从专家那里,我们还能寻求更合理的生活意义。

不同人的童年对其生活意义的影响各不相同。童年生活很不快乐的人也许会拥有截然相反的生活意义,但这不会影响过分重视快乐体验者对生活的态度,只会使其对外部环境满怀戒心。有些人会有这种想法:“我必须尽量改变这种不好的环境,让我的孩子不再经历我的不快乐经历。”也有些人会觉得:“人们总在剥削我,太不公平了!我何苦还要好好对待这个不公平的世界?”还有些人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能跟我一样,熬过艰苦的童年?”此外,还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做什么都是有理由的,因为我的童年历尽艰苦。”这些人通常会在行动中应用童年时期的经验,要改变他们的行为,必须先改变这种对经验的解释。由此可知,决定论已经被个体心理学抛弃。经验无法决定成败,过去的经验无法干扰或打败人们,人们只在确立目标时应用部分经验。经验给予人们的生活意义,决定了人们的信念。把未来的生活建立在过去某个特殊经验的基础上,可能是错误的。人们周围的环境无法决定生活的意义,人们的宿命却取决于自己对环境的意义。身体缺陷

不过,童年环境造就出极端错误的生活意义,是相当常见的。很多成长环境很不快乐的孩子都走向了失败。首先来说童年时生病或者身体先天不足的孩子,他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因此很难体会贡献是生活真正的意义所在。若非亲人借助一些方法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他们一般只会留意自己的感受。在跟其他人对比时,他们时常会感到沮丧。而当前的文化让他们更易在身边人的怜悯与讥讽中,产生逃避与自卑心理。他们或许会因为这种处境,觉得自己的尊严受到践踏,同时不再相信自己能为社会贡献什么力量。在我之前,可能没有人以残疾孩子或是内分泌紊乱的孩子的疑惑为对象做过研究。我一直在努力寻求某种方法,解决该问题,但我并不是想证实,遗传或先天不足会让人们走向失败,因为错误的生活态度未必是先天不足造成的。至于内分泌紊乱是否会引发错误的生活态度,同样无法证实。

战胜困境成长为人才的孩子有很多。个体心理学不会在该领域渲染优生学有何优势。历史上大量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人都有生理缺陷,身体很差甚或英年早逝,但社会却因这些勇敢战胜困难的人,获得了巨大进步。这些人一直在努力奋斗,决不向困难屈服。要了解他们的心灵究竟是向好的还是坏的方面发展,就不能只关注他们的身体。不过,大部分有生理缺陷的孩子都没有获得正确的引导,人们并不知道他们真正的困境是什么,他们因此只留意自身,最后失败,这已经在现实中得到证实。溺爱

溺爱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溺爱会让孩子把对其他人的期许当成命令,觉得自己不需要努力,就能获得上帝的宠爱,并觉得自己生来就跟大家不一样。这导致他在得不到身边所有人的关注,并发现所有人都想被关注时,感觉自己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他只想得到,不想付出,他跟所有人往来,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他在身边所有人的溺爱中失去了独立,对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一无所知。一旦遇到灾祸,他唯一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向其他人摇尾乞怜。可能他会觉得,改善自己的处境要做到两点,一是提升自己的地位,二是强迫别人承认自己跟大家不一样。

在溺爱中长大的孩子变成社会危险分子的概率很高。他们之中有良知泯灭的人,通过迎合别人掌握权力,毁坏组织在工作中的团结;还有公开叛变的人,把所有不迎合、不依从自己的人视为反叛者,并认为社会对自己非常不友善,因此心生歹念,想报复所有人。他们的生活态度时常遭到社会的否定,据此他们推导出一种结论,就是社会亏欠了他们。对他们的处罚为什么发挥不了作用,原因就在于此。他们唯一的用处就是不停地强调一种观点:所有人都在跟我作对。尽管形式各不相同,但被溺爱扭曲的孩子犯下的错误,实质都是一样的,都是要骑在其他人头上。有些采用的方式比较温和,有些却直接使用暴力,有不少人这两种方式都采用过,但目标一直没有改变。在这些人看来:“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凌驾于所有人之上,必须让其他人承认自己的重要性,必须满足自己所有的需求,无论要为此采取什么方法。”始终坚持这种观点的人不会做出任何正确的事。忽略

被忽略也会导致孩子形成错误的人生意义。被忽略的孩子对真正的爱与合作一无所知,对友情的力量视而不见,对生活的理解陷入荒诞。遭遇困境时,他们往往会高估困难,低估自己的能力和身边人的帮助,这点很容易理解。过去社会对他的冷漠让他觉得,社会将一直对他冷漠下去。他不相信自己和他人,因为他认为他人的感情与尊重,都能用可以让他人获利的行为交换,但其他一切经验都不能取代感情的地位。获得子女的信任,再将信任的范围扩大到子女生活环境的方方面面,对一个母亲来说是最重要的。要是在让孩子对周边事物感兴趣以及感情、合作这个步骤上失败了,再让孩子对社会感兴趣,让孩子跟他人建立友情,就会非常困难。所有人都有能力对其他人产生兴趣,但若不想阻碍这种能力的发展,就要有人对其进行指引、开发、磨砺。

受到忽略、排挤、厌憎的孩子都不愿跟人接触,总是独来独往,都不了解合作,且根本不会留意能让他和其他人共存的东西。在其所处的环境中,这种个体必将灭亡,对此我们都很清楚。这个孩子必然从外部获得了一些关心与照顾,否则绝不能活到这个年纪。所以此处指的并非被彻底忽略的孩子,而是跟其他孩子比起来,获得的照料更少,或仅在某个方面被忽略,其他方面都很正常的孩子。可以说,被忽略的孩子必然难以信赖任何人。很多所谓失败者都是孤儿或私生子,真是讽刺,这种孩子通常会被列入被忽略的孩子。

身体缺陷、溺爱、忽略都是错误生活意义的重要源头。身处其中的孩子会用错误的方式看问题,要完全改变这些错误观点,一定要有人从旁相助。我们能从这些孩子的行为中发现其生活意义,但前提是要发自内心地关怀并帮助他们,为此投入精力。记忆和梦境

无论做梦还是想象的巨大裨益,都已获得证实。在做梦和清醒这两种状态下,人是同一个人,但做梦时不会有防御或隐藏,毕竟做梦没有清醒时那么沉重的社会压力。不过,记忆才是透彻了解人生活意义的最佳渠道,再短暂的记忆都能记录一件值得回顾的往事。人只会记住在自己的人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事。记忆会向他暗示:“你应逃避这件事。”“你在期盼这件事。”“创造属于你的生活。”所有记忆都有纪念价值,这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

在了解最初塑造某个人的生活态度的重要环境,了解这种态度的存续时间时,童年初期的记忆意义重大。至于原因,一是因为这些记忆展现了人早期对生活环境的记忆与评价,其中包括人对自己容貌的了解,对自己的最早概念的确立,其他人对自己的要求等,是综合性的。二是因为这些记忆是人最早的主观意识和为自己做的记录。因此,我们能从这些记忆中感受到,此人觉得自己的位置危险而脆弱,这明显有别于其他人对他的评价:强大、安全。关于人会不会把这些记忆当作最早的真实记忆,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并不重要。人对记忆的阐释、定义,记忆对当前、未来生活的影响,才是记忆的重要性之所在。

接下来说几个跟最初记忆相关的案例及其造就的生活意义。

案例一“我被掉落的咖啡壶烫伤了,好惨。”生活便是如此,用不着吃惊身边一些摆脱不掉孤独感的女孩,一直在用这种方式描绘自己的生活,也用不着吃惊她们心里一直在埋怨别人没好好照料自己。因为有很多马虎大意的人,经常让自己弱小的婴孩身陷险境。

这种情况也存在于另一个跟最初记忆相关的案例中。

案例二“三岁那年,我直接从婴儿车里掉下来,留下了模糊的记忆。我因此时常梦到世界末日降临,夜半醒来,发现火光漫天,星辰陨落,地球即将撞上另外一颗星球,但我总能在地球灭亡前被吓醒。”在被问及自己最害怕什么事时,她说:“害怕在生活中遭遇挫折。”最初记忆和噩梦让她畏惧挫折,畏惧灾难,最初的记忆对她的影响就是这样。

案例三

有个十二岁的男孩住院接受治疗,理由是他夜里尿床,还经常跟母亲发生冲突。谈到自己的最初记忆时,他表示:“我藏到了衣柜里,妈妈却以为我走失了,在街上高声叫我,害怕极了。”我们由此推测,用制造问题的方法让别人关注自己,便是他的生活意义,而用欺骗的方式,能让他获得安全感。被忽略的人却能让身边的人上当受骗。他用这种方法和夜里尿床来获得关注,他坚信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要不然母亲不会这么紧张、忧虑。跟之前的案例一样,这个男孩早早便产生了一种观点:生活中到处都是危险,要想确保自己的安全,一定要有人为自己担忧。他必须利用这种方式给自己一个保证,当自己有需要时,肯定会有人庇护自己。

案例四

有位三十五岁的女士拥有如下最初记忆:“十三岁时,我曾独自进入地窖。我在黑暗的地窖中下楼梯,就在这时,比我略大一些的堂哥进来了,我吓了一跳。”这种记忆说明她应该是个不爱跟伙伴,特别是男孩玩耍的孤僻女孩。据此可推测她没有兄弟姐妹,事实的确如此,直到三十五岁,她依然单身。

接下来这个案例反映了社会感的进步。

案例五“在我的印象中,妈妈曾让我推着坐在婴儿车里的妹妹。”其中暗示了除非跟同龄小孩在一起,否则她不会快乐,并且她很依赖妈妈。更幼小的孩子出生后,让大孩子照料他,是让大孩子跟父母合作的最佳途径。如此一来,大孩子就会对小孩和庇护小孩产生兴趣。这样跟大孩子合作,他们就不会觉得父母把注意力都倾注在了小孩身上,从而危及自己的地位。

对某人有没有兴趣,不能用想不想跟他在一起证明。

案例六

有个女孩拥有如下最初记忆:“我跟姐姐还有其他两个女孩一起出去玩。”显然,她在学习怎样跟人交往。可她“最恐惧的事”却是“身边的人都对我不理不睬”,她心里有多矛盾,可想而知,据此能够判断她不够独立。合作的意义

在了解了人的生活意义后,就能了解其全部性格,这是很顺理成章的。人无法改变自己的性格特征,有人这样表示,但这仅仅是针对没能掌握该技巧的人。可我们也说过,讨论、治疗再多,只要没找出错误的根源,都没有用。找出能让这些人勇敢面对生活的方法,是仅有的有效途径。而能有效防止人们变成精神病人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合作。所以应鼓励孩子跟其他人合作,并有意训练他们的这种能力。一切为合作制造障碍的元素,都可能带来恶劣的后果。例如,受到溺爱、极度自恋的孩子到了学校,很有可能对所有人都提不起兴趣来。他可能仅仅为了得到老师的宠爱,对某个学科产生兴趣。只有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事,他才会做。这是一种安全感匮乏的表现,对他的发展没有好处。在他快成年时,这种束缚会不断突显。此时的他,责任感与独立性都不复存在,在严峻的生活形势面前,他的一切特征都不堪一击。不要在他自尝苦果时责怪他,而要想方设法给予帮助。我们无法期待没学过地理的孩子在地理方面取得成就,同样的道理,我们也无法期待没学过合作的孩子能顺利实现与他人的合作。但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解决人类所有的问题。只有对彼此有利的合作,才能完成所有工作。所以要解决各类问题,必须先明确奉献才是正确的生活意义。

如果所有心理学家、教师、父母都能了解孩子在赋予生活某种意义时犯的错,且孩子不再犯相同的错,那我们就有信心相信,对社会缺少兴趣的孩子能乐观对待自身能力与生活机遇。身处困境,他们会坚持奋斗,而非消极对待、推卸责任、满腹怨言,或乞求怜悯、自惭形秽。他们会坚持这种观点:作为自己的主人,我们必须开创新生活,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完全能做到这点,除了我,还有谁能成为开创者!若现实中所有人都能实现合作,一定能推动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第二章心灵与肉体心灵与肉体的合作和冲突

究竟是肉体主宰心灵,抑或是心灵掌控肉体?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从未停止。可以把参与这项讨论的哲学家大体分为两派,一派坚持唯物主义,一派坚持唯心主义。为证实自己的观点,哲学家们提出了种种依据,但始终没能讨论出结果。由于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心灵与肉体的动态关系,因此在该问题的解决上,或许能出一些力。以错误的理论为基础实施的治疗,帮不到那些肉体或心灵患疾病的患者。理论一定要能承受现实的考验,一定要从经验而来。接受现实的挑战,是处在这种社会关系中的我们唯一的选择。该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因个体心理学的发展得到缓解,我们也因此了解到,心灵与肉体缺一不可。说到底,心灵与肉体都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和展现形式,了解二者关系的前提是要将生活看成一个整体。

人能到处活动,人的生活并非静止不动。除了追求肉体进步外,人还应追求心灵进步。反过来,有根系的植物却只能在一片很小的地方活动。所以人们掌握的所有形式的心灵,都必然被新奇、刺激充斥。植物的特性决定了即使它们能预测将来,也毫无意义。就算植物能够思想:“有人过来了,马上就会踩死我了。”但它们依旧躲不开灾祸,有思想也没用。但一切能活动的生物都能预测将来,规划自己的行动。据此必须承认,它们拥有精神或心灵。[3]“当然,你能够感知,否则不会行动。”心灵最重要的作用在于能预先知道自己的行动。我们由此能了解到,心灵在掌控肉体时是如何做的。肉体接下来的行动方向,由心灵确定。只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行动信号,缺少奋斗的方向,一点儿用都没有。心灵在生活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为它能左右人们行动的方向。而负责行动的肉体也在影响心灵,心灵的指挥不能超越肉体的能力。例如心灵想让肉体登上月球,便不可能实现,除非肉体能逾越人体极限。

人比其他动物更擅长行动。人类拥有多种行动方式,且更擅长用多种行动改善身边的环境,因为人手能做很复杂的工作。由此能够预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预言未来的能力都将不断进步,而人为了维护自己在环境中的关键地位,也会努力实现自己确立的目标。

我们能在一切个体中发现,在为部分目标奋斗的行为以外,还存在一种相对单纯的行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得到安全感和稳定的地位。此处的安全感即战胜各类生活困难,在自己的环境中获得终极胜利。人们的一切行为都因这种目标,有必要协调成一个整体。心灵与肉体能发展为一个整体,好像就是受这种目标逼迫。这跟最初细胞中原本就有的一种目标很相似,例如皮肤受创,为使其复原,全身上下都会倾尽所能。但在发展期间,肉体并不孤独,能够从心灵处获得支持。关于这点有充足的证据,即运动、培训,以及卫生学的一般价值。

肉体与心灵的合作贯穿人的生命始终。这是两个有机部分,无法切分,相互合作。心灵激发肉体潜能,从而帮肉体逾越所有障碍,顺利实现目标,就像马达一样。肉体到处烙印着心灵的目标,要感知这种目标,只需观察肉体的行动、表情等即可。人的各类活动都有意义,例如活动自己的眼睛、舌头、脸部肌肉形成特殊表情,便产生了意义,这种意义源自心灵。由此可知心理学(或者心灵科学)的研究范围:研究个体表情的意义,据此找到恰当的方法,认识这一个体,同时比较该个体与其他个体的目标。

人们一定要在心灵内部形成更加具体的目标,以此实现安全、确定的目标。而要接近目标,就要确定安全的范畴,确保前进的方向没有偏差。期间犯错是难免的,可要是没有确定的目标,行动便不可能。以抬头为例,我们心灵确定的目标当然就是抬头。心灵确定的目标可能不会给我们带来好处,只因心灵误会这是对的,才会做出这种决定。确定行动目标时犯的错,便是心灵的全部偏差。所有人都以安全和地位为目标,可在确定安全的方向时,却有一些人犯了错,他们若不想堕落下去,就要改变方向。

看不清某种表情或行为的实质,只能看清其表象,在这种情况下,把表情或行为切分成多种简单的动作,便成了认识其的最佳方式。例如常见的偷盗行为,即非法将别人的财物据为己有。先来了解一下偷盗的目标,是让自身欲望获得满足,让自己变得更富有,更有安全感。于是,畏惧贫穷便成了偷盗的根源。接下来看看小偷的处境以及他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贫穷。最终还要弄清楚,小偷有没有选择合适的方法改变环境,消除贫穷感,他行为的方向正确与否,方法妥当与否。小偷的终极目标我们无法否定,但他实现目标的方法我们能够确定是错误的。

改变环境,即心灵刺激肉体采取的一切行动,即所谓的文化。人受心灵启迪,投身工作,肉体的发展进步也要依靠心灵的掌控与帮助。简而言之,心灵强大的作用表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突出心灵的强大,并非人最初的动机。逾越障碍时,一定要以肉体舒适做保障。可见在心灵的保护下,肉体能避开疾病、死亡、事故、伤害,确保安全。在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感知痛苦、欢乐、想象和辨别环境好坏之类的能力都将发挥作用。这些能力还将刺激产生各类感觉,掌控肉体行动。个体感情操纵着肉体,肉体却不能约束感情。个体生活态度与目标,才是个体感情的决定因素。感情对行为的影响

生活态度仅仅是掌控个体的多种因素中的一种,这点显而易见。个体态度无法仅凭自身力量引发某种症状,除非有别的力量辅助。唯一能引发行动的生活态度,是因感情增强的生活态度。借助观察、归纳,我们得出了个体心理学的新理论:人的感情断然不会在其确定目标之后,背离其生活态度,此时的感情会主动迎合个体发展,以满足实际需求。该问题已超出了生物学、生理学的范畴。而借助化学理论或试验诠释、预测感情的产生,是不可能的。我们在个体心理学范畴内先假定生理过程客观存在,但我们更感兴趣的却是心理目标。举个例子,有两个问题,一个是焦虑的目标与结果,一个是焦虑对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更吸引人的明显是第一个问题。

我们若遵循这一研究方向,就无法把焦虑的源头确定为性压抑或难产后遗症,二者都荒诞透顶。我们发觉,不管在什么情况下,焦虑都能帮助那些对母亲的帮助、陪伴、照料习以为常的孩子,有效掌控母亲。而愤怒的生理状态不会让任何人获得满足,愤怒仅能掌控某个人或某种环境,也是同样的道理。所有个体都要把与生俱来的条件当成展现肉体或心灵的出发点,但人们却只关注怎样利用这些条件实现自身目标,这便是心理学仅有的、真正的研究对象,这点任何人都不能否认。

所有个体的感情发展,遵循的都是自身目标务必要确定的方向与程度。人的感情要跟自身生活态度相统一,不管感情的外在表现是焦虑、快乐,还是勇敢、哀伤,都是如此。这种合理的程度与表现迎合了大家的期待。人不会因借助可悲的方式达成优越感目标,便感到快乐。除非悲剧降临到自己头上,否则这种人无法体会到何谓快乐。稍用点心就能明白,感情这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罹患人群恐惧症的人时刻处在焦虑中,除非他一个人待在家里,或由他掌控别人。所有精神病人都会逃避不能带给自己征服快意的东西,这是一种本能。

情绪跟生活态度一样,有稳定的风格。例如懦弱者在更懦弱者面前或许会稍显傲慢,在其他人的保护下或许会表现勇敢,但他依旧是懦弱者,无法改变。为避免危险,他或许会在门上装三把锁,并装上警铃,养条大狗,却声称自己勇敢至极。若说他十分焦虑,我们并无证据,但他为维护自己的生活态度,如此大费周章,却彻底揭露了他潜藏的懦弱个性。

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在性与爱情中。想接近心上人的人,不可避免会产生性方面的感情。他要搁置一切会对性造成阻碍的兴趣与工作,将所有注意力都投入到引起恰当的感情及其功能一事上,否则便可能产生性冷淡、阳痿早泄、性欲倒错之类的感情、功能缺陷。不合理的生活态度或优越感目标,往往都会导致这种结果。这种人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怀,却不懂如何关怀别人,对社会兴趣匮乏,时常在需要积极奋斗的事业中落败。

我有个病人是家里第二个孩子,他始终怀有深切的负罪感,因为他曾做错了一件事。七岁那年,他在老师面前,把哥哥帮自己写的作业说成自己写的。为此,他接连三年都很愧疚,因为他们一家都很看重诚实。等到他终于向老师承认了错误,老师却一笑了之。他又去向父亲承认了错误,一边说一边哭。父亲说他是个诚实的孩子,很讨人喜欢,原谅并宽慰了他,但他的情绪依旧十分低落。由此可知,这位病人一心想证明自己是诚实且懂得自我控制的人,所以才会为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惭愧了这么久。相较于其他人,他更看重诚实的品格,这是家庭环境影响的结果。他认为自己没有哥哥成绩好,受人关注,为获得自我满足,于是选取了这种方式。

后来,他总是怀有自卑感,原因五花八门。他经常自慰,经常在学习中弄虚作假。越接近考试,他的负罪感越深重。跟哥哥相比,他内心承受的更多,这是敏感的个性使然。所以他时常用这个理由,在自己反感的事情发生之前逃避。他毕业后本想成为一名技术工作者,却在工作中三心二意,将精力都用在了祈求上帝的宽恕、摆脱负罪感这件事上。

此后,他甚至因状况恶化,被送进精神病院。很多人都觉得他治不好了,想不到他却很快好起来。医生在他出院前对他说,一旦复发,要在第一时间回来。随后,他开始攻读艺术史。考试开始前的一个周末,他跑到当地教堂,向人们下跪痛哭,说:“我是人类之中的罪人,罪不可恕!”大家因此开始留意他的良知。他再度入院。出院回家后,有一天下午,他去餐厅用餐,居然什么都没穿。不过,他对自己匀称、健壮的体形还算自信。

由此可知,他证明自己比别人诚实的方式,就是负罪感。这便是他一直以来的奋斗方向,但这根本不是什么正道。他在逃避考试与工作的过程中,变成了懦夫。他的行为全都是为了逃避失败,他在教堂和餐厅采取的手段都很荒谬,借此来获得优越感,满足自己。他之所以会有这些表现,源头是他心目中合理的生活态度,由此产生的感情好像也变得合理了。

人出生后的前四至五年,注意力都集中在建立心灵整体性和建立心灵、肉体的关系上,对此大家都很清楚。借助遗传及后天得到的各类信息,人们可对这二者进行纠正,这样一来,将这种纠正确定为目标,便能获得优越感。人的人格会在第五年结束时定型,其中包括其确定的生活意义、追求的目标、追求目标的方式、个体情绪等。尽管这些以后都有可能发生改变,但除非他放弃之前错误的模式,否则改变就不可能。他当前的行为要跟他当前的生活态度统一,一如他过去的行为要跟他过去的生活态度统一。

个体感知外部环境,搜寻信息,靠的是自己的感官。所以个体想从外部环境中得到什么信息,以及他将如何对相关经验加以利用,都能从他训练自己的方式中得到解答。要对他有足够的了解,就需要留意他看和听的方式、关注的对象,即他的行为十分关键。人的一举一动都说明了他身体所受的训练,说明了他如何通过这些器官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无论何时,人确定的生活意义都会束缚其行为。

在原先的心理学定义上,我们还能再加入一些新的内容。心理学研究的是个体对自己身体记忆的态度,对此大家都很清楚。接下来就来讨论为什么不同个体的心灵会有如此鲜明的差距。无法适应环境、满足客观需求的肉体,一般都会被心灵当成重负。因此在心灵发展过程中,残疾孩子会承受远比健康孩子更多的困难,更难让心灵作用、掌控肉体,建立优越感。他们要更努力、更专注,才能跟其他人一样实现自己的目标。这将导致他们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并更自负。被身体残疾等困扰的孩子没有精力留意外部环境,因此不会对他人感兴趣,相较于正常人,他们的社会感和与人合作的能力也会比较低下。

当然,身体残疾会引发大量困难,但这些困难都是能够战胜的。残疾人也能取得正常人的成就,但前提是他们的心灵要能勇敢逾越各类障碍。虽然残疾孩子会遭受更大挫折,但很多时候,他们却能取得比健康孩子更大的成就,这在现实生活中已得到证实。所以生理方面的不足能够刺激人类进步,例如视力差的孩子也许会因此承受压力,为看清身边的东西,他们会付出更多时间,对身边的环境更加留意,在辨认各类形状、色彩时,投入更多的精力,这将导致他们获得比视力好的孩子更多的视觉经验。据此可以说,生理方面的不足能使人们获益更多,不过必须先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法战胜困难。纵观历史,有很多诗人、画家视力都很差,却比视力好的人更擅长用眼睛获取有效信息,因为他们的心灵已完全掌控了这种生理缺陷。还有一个案例也有相同的结论,那就是一些生来惯用左手的孩子却没被当成左撇子看待。家长和老师在家里和学校都会让他们练习使用右手,但他们的右手写字、画画并不灵巧。他们可以让右手变得十分灵巧,只要他们的心灵能找到有效的方法,摆脱这种困境。生活中有很多惯用左手的人,因为兴趣找到了这种方法,通过持续训练将不足转变为优点,比常人更擅长书法或是绘画。

所有能找到弥补不足的好方法的孩子,都有为社会做贡献的意愿,且都对自己很感兴趣。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的孩子,却不可能取得比别人更高的成就。他们没有勇气前进,除非眼前有个目标值得他们为之付出努力,且相较于困难,这个目标重要许多。找到他们的兴趣和关注点是最重要的。他们若想得到某样东西,自然会为掌握某项必不可少的能力有意训练自己,战胜困难。但如果他们仅仅是怕被别人比下去,而没有目标,进步就不可能。空想不能让不灵巧的右手变得灵巧,唯一的方法是依靠艰苦的训练。相较于右手带来的失落,战胜困难的意愿肯定更强。孩子一定要在对别人、现实、合作感兴趣的基础上确定具体目标,这样才能为战胜困难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

我对肾病家族的研究,能为先天不足可扭转提供极好的证据。一般说来,这种家族的孩子都患有夜尿症,膀胱、肾脏、脊椎分裂,腰椎旁边的皮肤上会有胎记。但夜尿症并不仅仅因为先天不足,还有别的原因。例如孩子会在父母行为或是外部环境改变时,不再出现夜尿症症状,例如夜里尿床的孩子白天就不会尿床。所以夜尿症是可以摆脱的,前提是孩子要智力正常,且不想为某个目标利用这种不足。

但大部分患有夜尿症的孩子却因为自己受到的对待,想让这种症状持续下去,不想摆脱它。有丰厚经验的母亲可以很好地训练孩子,这样孩子就能战胜夜尿症,否则终生都无法摆脱。例如在有膀胱病、肾病史的家庭,各类有关排尿的事总会成为成年人谈论的焦点。他们可能觉得这样能让孩子摆脱夜尿症,结果却导致孩子不想再去战胜夜尿症,因为他们发现这种症状能吸引别人的注意。成年人这样做是不对的,下列案例能为此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孩子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抗拒家长的教育,只要孩子有抗拒的意愿。有位优秀的德国社会科学家观察到,父母是法官、警察,孩子犯罪的概率更高;父母是医生,孩子得精神病的可能性更大;父母是教士,孩子更容易学坏;父母是老师,孩子更容易不听劝导……上述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都已得到证实。而家长对排尿重要性的过度重视,将导致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彰显自身意愿,也是相同的道理。

借助梦刺激产生某种情绪,以达成目标的方法,在夜尿症的案例中已得到体现。尿床的孩子往往会梦到自己下床排尿,以此作为尿床可被原谅的托词。一般说来,这种孩子会期待自己在夜里也能得到别人的关注。这在某些情况下是一种敌对态度,他们用这样的方式对别人进行反抗。这种行为极富创造性,讲话不用嘴,而用膀胱,这便是我们站在任何角度都能得出的结论。他们的态度通过他们的不足对外展现出来。

通常说来,只有情绪紧张的孩子才会这样表达自己的意愿。他们多半过去曾是宠儿,现在却失宠了。可能他们认为,弟妹的出生切分了父母对他们的爱。为保持跟母亲的亲密关系,他们会出现夜尿症的症状。这种让人不快的方式为以下观点提供了强大的证据:“我是个没长大的孩子,需要别人的照料。”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状况和方式。有些会用夜里大哭的方式让人关注自己,有些可能会从床上掉下去,梦游,嚷嚷着喝水等。不过,这样做的孩子都有类似的心理活动,身体和外部环境会成为他们选择行为方式的依据。

心灵掌控肉体,在上述案例中得到了很好的证实。心灵在作用于各类活动的选择之余,还会左右个体的身体构造。要直接论证该结论难度极高,但我们有强大的证据。胆小的孩子在成长期将一直胆小下去。对于自己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他不但不关注,连想象的勇气都没有,所以他不会有意识地锻炼身体或接受外部刺激。相较于那些健壮的孩子,他一定会落在后面。由此可推导出,心灵会左右肉体的发展,心灵的不足与错误也会在肉体中得到体现。心灵不能战胜困难,肉体便会表现恶劣,这种案例相当常见。例如之前提到,心灵会在人生最开始的几年作用于内分泌。自身不足的腺体不会强制作用于行为,但外部环境、孩子的兴趣、孩子在兴趣范围内的创造性活动等外部事物,却会反过来作用于腺体。

还有一项证据,理解、接纳起来也许更简单。因为大家对该证据都很熟悉,而它只会是身体的暂时表现,不会变成固定特征。人的各类情绪从一定意义上说,都会在身体中表现出来,脸部表情、肢体姿势或是行为、大腿不规律颤动,都可能成为表现的形式。例如血液循环的改变肯定会伴随着面色转白或是转红的发生。焦虑、愤怒等种种情绪都会影响肉体,让其用肉体的语言表达出来。人在恐惧中也许会有如下表现:汗毛耸立,全身哆嗦,心跳加速,出冷汗,呼吸不畅,颤抖到无法走路等。这也会损害身体健康,出现呕吐、食欲下降等症状。这些情绪会作用于某些人的膀胱,作用于另一些人的性器官。例如考试时,部分孩子的性器官会很难受,部分罪犯作恶后会去跟女友性交,或去找妓女。部分心理学家在科学领域公开表示,焦虑与性密不可分。部分心理学家又公开表示,二者不存在直接关联。两种结论都非常主观,都是建立在个体经验基础上的。

个体差异导致了上述反应差异,这也许跟遗传有关。人们的表现暗示了在相同的状况下,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反应是相似的,我们据此归纳出了不同家庭的不同特征。但研究心灵如何利用情绪掌控身体,才是最有趣的。我们能根据情绪和身体对情绪的反应推断,在好的、坏的环境中,心灵会采取何种行动。例如愤怒的人肯定想马上平息自己的恶劣情绪,而辱骂甚至殴打对方,便是他心目中的最佳方式。愤怒的情绪会让身体变得僵硬,或有身负重压的感觉。愤怒会让一些人胃疼,脸红,头痛。大部分总是头痛或偏头痛的病人,都很容易变得愤怒。部分人愤怒时还会三叉神经痛,或出现癫痫性痉挛。

我们现在还不能全方位解释心灵作用于肉体的方式,因为相关的研究还不够透彻。紧张情绪能作用于自主神经系统和非自主神经系统。这种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作用是即刻产生的,一觉得紧张,马上便采取行动,或是拍桌子,或是咬嘴唇,或是撕纸条。一些小动作也能宣泄情绪,如抽烟、咬笔等。这表示当前发生的事已经让他们忍无可忍。在紧张情绪的作用下,这些人面对陌生人,会慌里慌张,肌肉痉挛,面孔涨红。但并不是各个身体部位都适合这些紧张情绪引发的行为,以上论述只涉及明显的行为。我们能通过更细致的观察看到,身体各部分都会受到情绪的作用,心灵与肉体间进行的各类活动就在其中得以展现。一定要重视肉体与心灵的相互作用,毕竟二者都是我们看重的整体的组成。

从以上论述中能推导出,生活态度与情绪将一直作用于身体的发展。若某个孩子一早便形成了固定的生活态度,我们便能根据在这方面的丰富经验预测,这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会有何种表现。勇士会将自己的态度通过身体展现出来,他们将拥有发达的肌肉和健壮、稳定的姿态,形成特殊的外表。他们之所以肌肉发达,也许跟生活态度与情绪很有可能作用于身体的发展有关。跟普通人相比,勇士还会有不一样的脸部表情。他们全身上下乃至骨骼构成,都跟一般人不一样。

所以心灵会作用于大脑,这点毋庸置疑。某些病理学案例表明,病人若因右脑缺陷失去读写能力,可训练大脑其他部分,弥补这种不足。例如某些中风患者失去了大脑的部分功能,但大脑依然能像过去一样运行,因为还有剩余部分。在证实个体心理学倡导的教育应用有其合理之处时,这一点意义重大。既然心灵能大大影响大脑,而大脑仅仅是心灵相对关键的一种工具,我们就应尽量利用这种工具。有些人的大脑天生不合乎标准,这种人能找到某种方式,让大脑跟生活更加契合,这样就不用毕生忍受大脑这种束缚了。

有些人的心灵制定的目标,方向是错的。例如有些人未曾培养出合作能力,要想促进大脑的成长,就是不可能的。所以不会跟人合作的孩子,无论智商还是理解能力,看起来都不如别人。因为成人的言行能展现其在生命最开始的四五年内确立的生活态度、该生活态度对他的作用,以及他的生活意义与统觉规划表,所以他在合作过程中遭遇了什么困难,我们都能发现,据此便能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他。如此一来,就向个体心理学迈出了第一步。心灵与肉体关系的实质

心灵与肉体有种比较固定的关系,部分学者这样表示。不过,他[4]们并未试图找出这种关系的实质。例如克雷奇默提到过,如何根据某个人的身体构造,确定其心灵有何特征。如果真如此,人类就能划分为诸如圆脸、小鼻子的胖子等各种类型,一如恺撒所言:“我要那些身体长得胖胖的,头发梳得光光的,夜里睡得好的人在我的左右。”[5]

克雷奇默表示,人类的身体与心灵的特征彼此相关,至于为什么彼此相关,他并没有解释。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这种人通常都很适合在人类的环境中生活,没有生理方面的不足。对于自己健壮的体格,他们充满自信,觉得在这方面,自己完全能跟身边人相媲美。一般说来,他们在跟其他人竞争时,不会产生紧张情绪,只会拼尽全力。他们觉得把其他人当成敌人,以敌对态度对待生活很没有必要。可能是因为他们从来不会为自己的身体忧虑,所以心理学以“外向者”作为对他们的称谓。

克雷奇默表示,有种人跟以上这种人刚好相反,就是神经质者。通常情况下,神经质者都身材高瘦,长着长鼻子和长脸。在克雷奇默看来,这种人有些故步自封,且经常反省自我,更有可能精神分裂。恺撒这样形容这种人:“那个卡修斯有一张消瘦憔悴的脸孔,他太多[6]工于心计,这种人是危险的。”身体或许会作用于这种人的性格,让其变得非常自私、内向、悲观。跟普通人比起来,他们需要更多的帮助。若没得到预期的关怀,他们会疑虑重重,怨愤丛生。

不过,克雷奇默表示,大批人都是混合型人,高瘦型人的心理特征,肥胖型人也会有。人们受到环境以其他方式带给他们的压力,同样会变得内向、胆怯。要想把某个人变成神经质者,只需循序渐进对其实施打击即可。

生活经验丰富者可根据某个人的行为,判断其合作的意愿与程度,这种线索我们寻觅已久。跟人合作,继而在直觉引导下,寻觅能指引生活的线索,是现实生活对我们的要求。每次历史变革前夕,人们好像都能预测变革需求,为提升变革速度,不惜倾注所有力量。但若不想频频犯错,选择时就不能仅以直觉作为依据。罗锅、畸形者等特殊个体很难赢得大家的欢心,也是同样的道理。人们随随便便就把他们归入非合作对象的行列,实际却对他们一无所知。这是一种错误的判断,但人类大部分判断都以生活经验为依据。现在尚未出现能跟这种特殊群体加强合作的恰当方式。他们被牺牲掉,全因过度迷信。导致大家在提到他们的缺陷时,总是会夸大其词。

从上述内容可推导出,在生命最开始的四五年,个体会确定心灵努力的方向,进而建立心灵与肉体的密切关联。而比较稳定的生活态度与相应的情绪、习惯,也会建立起来。多种形式的合作,在此期间会相当频繁。合作能力与习惯可作为了解个体的依据。失败之人有一项共同特征,就是合作能力低下,这一点显而易见。这样一来,在为个体心理学划定范畴时,就有了更加科学的根据,即找出合作能力的不足是该学科的研究重点。个体的思想、情绪一定要与其生活态度达成一致,因为个体心灵是一个整体,该整体的活动从头到尾都与生活态度相关。如果某种情绪跟个体追逐利益这一点明显背离,阻挠了个体发展,那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必须改变个体的生活态度,只改变情绪是不行的,毕竟情绪只是生活态度核心的展现。

个体心理学在此为教育与医疗的前景做出了引导,尽管特殊,却很可行。我们要以整体为基础,以生活态度为依据,在心灵确立的生活意义、心灵针对外部环境掌控肉体采取的行为、心灵对生活经验合理的诠释中,找到问题的关键,而不是单单只是针对某种特殊或者单独的症状进行治疗。挠孩子的痒痒,观察他笑的程度;在人身上扎针,观察他有没有强烈的反应等做法,称不上心理学研究。可是在当前的心理学领域,这些行为却很常见。它们能帮助我们获得某些关于个体心理的事实,但是除了证实某些特殊个体的生活态度外,一点儿用处都没有。生活态度才是心理学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其他研究对象会把心理学变成生理学或生物学。对特殊生活经验的强烈作用的发掘者、刺激与反应关系的研究者、天分发展过程的研究者而言,上述观点是成立的。但统一的心灵及心灵本身,才是个体心理学最看重的。个体给予自己和外部环境的意义,个体努力的方向、目标以及生活态度,才是个体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截止到现在,最切实可行的方式就是,了解个体的合作能力,据此判定其在心理方面的差距。第三章自卑感与优越感自卑情结

作为个体心理学的重要发现,自卑情结相当知名。大量心理学家承认了该名词,还利用自己觉得恰当的方法将其应用到现实中。不过,我们并不知道他们对该名词的理解和应用是不是正确。例如,跟某个人说自卑情结在困扰他,他不会努力战胜这种情绪,却会比原先更自卑。所以治疗一定要有针对性,在他的生活态度中最令他情绪低落的那一环持续激励他。精神病人一般都有自卑情结,因此无法根据自卑情结存在与否,为其分类。如果只跟他们说“你有自卑情结”,就等于跟头痛病人说“我知道你的头不舒服”,根本无法让他们振作起来。

大量精神病人都否定自己存在自卑情结,更有甚者,觉得自己比身边人更有骄傲的底气,据此彻底否定该事实。因此我们需要留意他们的行为,而非言谈,找出他们显示自身重要性的方式。例如傲慢者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