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会无期 有趣就好:互联网之一孔之见(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08:32:07

点击下载

作者:孔华威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后会无期  有趣就好:互联网之一孔之见

后会无期 有趣就好:互联网之一孔之见试读:

推荐序1 最是那细碎意念的价值

对IT和互联网的关注与研究,这是老孔的专业,也是他的爱好。只是与很多专业技术人士不同的是,老孔在社交状态里分享的专业知识和进行的专业交流,远多于这类专业人士在实验室和办公室里花的功夫。

所以,我要说,今天大家看到这么多看起来细碎但非常通俗有趣的观察、透视和分析,是很多专业人士不会去做甚至不屑于做的,而老孔却做了,这说明他虽身在浦东张江,但还真不是传说中的张江男。对于很多普通的互联网IT技术外行来说,这样细碎、趣味且形象的内容分享还是很有价值的。

互联网时代的人们的意识与表达方式本来就有快节奏和细碎化的倾向。所以,人们都希望能够快速地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并且把非系统的想法进行快速的表达。这种状态甚至成了网络、博客的写作风格,因此大家看到的老孔的文章,既说明他“浸淫”网络文化之深,也说明他的文章风格能匹配网络主流群体的交流风格。

看来,老孔还是90后啊!

所以,我也不敢把写在前面的这些话写太长了,免得我与老孔的辈分拉得太开。我要给大家的建议是,想理解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这类热词的真义的话,请参考本书,尤其是如果你不是和老孔学同一个专业的话。袁 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

推荐序2 技术——商业——创新——创业

为老孔大作写序,相当困难。这部书稿中,老孔涉猎了围绕互联网的几乎所有热门话题,天马行空、不拘一格。浏览结束,书名我还没有找到。

所幸老孔不时为福布斯中文网等媒体撰稿,我们经常交流,所以不惮提炼总结读后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是物理学背景、网络世界观,以及一位孔子后人对“礼崩乐坏”与生俱来的警觉所忧患出的社会关怀的混搭。

老孔是创业咖啡馆iTalk的创始人。从2008年开始,每月两期,周三在张江科技园地铁站旁的一家咖啡馆举办,至今已经坚持近200期,成为上海难得的创业者与投资者交流的平台。如果把iTalk六年多来流淌不断的话题,看成老孔写作的源泉,我相信这本书也是老孔多年孜孜不倦地打造科技创业平台的一个结晶。

这本书最大的看点,是其涉及了当下互联网几乎所有最热门的话题,信息量很大。因为科技和互联网在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商业与社会,老孔信手拈出一些现象,从技术的角度加以分析,经常给人以别有洞天之感。老孔物理学专业背景加上长期担任计算所的负责人,能够把唬人的科技概念——无论是3D打印还是开源硬件——讲得通俗易懂、妙趣横生。通读此书,读者定能熟练把玩各种酷炫的科技与网络名词术语,显著提升科技感段位。

许多话题,不论是智能手机、社交媒体,还是大数据、云计算,几年之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孔在每篇文章中都标注了正文的日期,以及最新材料补充的日期,我更想说这是当下老孔与当年老孔之间的对话,有些时间跨度长达五年,反映了技术与商业日新月异的变化。读者正好可以看到哪些是变化的,哪些是不变的。

全书形散而神不散。老孔是一位怀揣真金白银的投资人,技术——商业——创新——创业贯穿始终,从中也可以嗅出其投资理念。书中有近一半的篇幅谈创业与创新,无论是分析像“山寨”这样的中国独有又引起争议的创新现象,还是探索各式各样的创业方法论,都很接地气。

最后,我想说,这部著作话题的多样性,也正好反映出这场互联网技术变革所引发的变革的广度与深度,给年轻人带来了一次历史性的机会,他们可以实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梦想,从而创造一个属于其未来的新现实。

是为序。周健工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

推荐序3 科技和时代的后现代人文关怀

我迷恋网络,唯独就是不爱读电子书。

在网上读书的用户体验是很牵强的,因为书已不成书,它缺乏纸质书的那种质感。不仅仅如此,将一本书转成电子版供人网上阅读,这个动作本身就像是个圈套,书的基因里并没有网络,因此网络上本不应该有书。

当在邮箱里收到孔所这本书的电子版后,我竟然一口气将它读完了。是的,这完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一本书。

这是一叠碎片。

读这本书完全不必从头开始读到尾,可以随机跳跃式读、中间插进去读,或从尾读到头……碎片化的时代嘛,我甚至在意识流里冒出了“书是平的”这样的字段,意象中可以将这本书拆散,天女散花似的抛向空中,书页纷纷飘落一地,随手拣起一片来读,片片成章。

这是一部搜索引擎。

埃博拉病毒、Android、ARPU、开源、云、3D打印、偏执、蝴蝶效应、Web3.0、失控、物联网、自适性、比特币、不确定、KPI、高斯分布、大数据、贝叶斯变换、杜拉拉升职记、ARM、C2B、下沉的互联网、增强现实、地球村、平移、遗忘权、静网、梵高、贝多芬、戒微、CPC、CEC、颠覆、石墨烯时代、“挨踢”(IT)、数据之美、RFID、语镜、LBS、FOAF、凤姐、芙蓉姐姐、伪娘、林志玲模式、植物大战僵尸、“晕”(云)计算、按需付费、场景计算、天使投资、感知、可穿戴、电子书、内容为王、K-hop、鸟叔、以物为本、O2O、A=x+y+z、创业无间道、Paul Graham、TESLA、LV、双输、破窗理论、木桶理论、马洛斯、企业家精神、咒语、自我实现、孵化器、新“山寨”、创客星球、元创新、斯诺顿、狗命、产业链、怀特兄弟、bit flow、现金流、百年孤独、哈耶克大战凯恩斯……

这是一系列无始无终的穿越。

把这几十篇因为不同的机缘成文于不同时间的“散发性文章”,在成书的时候,与“当时的我”做了一次笔谈,再把文章的时间拉到现在,对对齐……何等的超然,何等的文豪骨感!

这是对于科技和时代的后现代人文关怀。

不妨把这些文章称为“科技杂文”,因为它们虽然写的都是科技,说的却是哲理;虽然五花八门,但都立意深遂。书中的五个部分涉及了科技进化中最本质的问题——颠覆、创业、创新,观点犀利、文采荡漾,淋漓尽致地阐述了科技中的人文世界观和价值观。

我有幸认识好几位孔夫子后人,其中精通科技并能予以人文深度的,唯有孔所。中国正在演进进入一个奇妙的时代,她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又在寻找自己的独特轨迹;她浸泡在狂潮中并竭力睁开眼睛仰望星空。孔所的这本书想必能使广大读者朋友和每一个正奋斗在创新和创业历程中的年轻人,感受到其中所积淀的一股强大气场,它正在逼迫你跳入“科技与人文交汇的奇点上”,去体察时代的脉冲,去思索与升华。查 立《给你一个亿》作者

推荐序4 互联网时代,我们都会有更多的快乐

当前是一个足以让我们兴奋起来的时代——互联网时代。原因其实只有一个:我们都会有更多的快乐!

非常荣幸,能得到著名互联网产业专家、本家孔华威先生的赏识而应邀为他的最新大作作序,由此得以先期拜读了《后会无期 有趣就好》。有趣,可能是我们生命中最关键的一个词汇,只是在常态下如果没细嚼慢咽的话不易觉察。有趣了自会有乐,而要想有趣就得有美感、不招人嫌、不惹人烦,这些说来容易但很可能是要花费一生心血、不易得到的人生境界。本书集七十篇文,读来酣畅过瘾,文风简洁但不失风范,深入浅出论点清晰,逻辑严谨说服力强。可解答人们当前急于求知的互联网相关疑问,一书在手即可跃入属于自己的信息时代。

快乐是不分家的,但是人首先要有获得快乐的冲动;知识是共享的,但是人首先要有获得知识升华自己的意愿。藉此机会,表述自己对当下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的辨识——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恢宏的变革运动,有人称之为“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每个人的潜在意识和能力都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无所不能。

其实,Internet真正存在的意义只有一个——人类大同。这样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时代,让我们都有机会以冲浪运动者的状态,驾驭起这一波波迎面而来的巨浪,玩酷出自己人生的一幕幕精彩和靓丽景观,给人间和后代留下一个个传奇。孔祥东钢琴家

自序

上了北大物理系,惹了俩病:一是批判性思维,凡事会问“为什么不”;二是找寻基本规律,凡事要揪为什么,以及为什么的为什么。

学非所用地遭遇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以后,毛病依旧,所以对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虚拟化、Web1.0及3D打印等很多诸如此类让人云里雾里的概念,有了很多的“一孔之见”,而且为自己这些所谓“见解”,定下三原则:第一原则是技术上要专业,别贻笑大方;第二原则是商业上要洞见和预见,别人云亦云;第三原则是“必须有趣”。

实际上第三个原则对前面两个原则产生了很大的制约性,或者说变成了前两个原则的原则,“必须有趣”见诸于文章,就是内容和形式。形式的有趣,是强调发散,是散文的、杂文的、嬉笑怒骂的,每篇文章是一次Brainstorming;内容的有趣,是有犀利的观点,不求四平八稳,但求“霸气侧漏”。

观点要犀利,又能站得住脚,就必须有坚强而自洽的支撑,就像经典物理有牛顿的三大定律做支撑,我也有“孔氏三观”做支撑。

世界观:“一孔之见”的世界,是一个不确定的生态网络,网络上的点是人、老虎、狗尾巴草、埃博拉病毒、Android软件、变形金刚。链接他们的是食物链,是无限网络,是数据流量。

价值观:法律解决了“是非分明”,所以谈价值观只局限在合法的“是”的范围。价值观体系是价值的排序,计算价值的公式是“用户数×ARPU”,也即你提供的东西有多少人享用或消费了,他们每个人获得的好处几何。

人生观:人生苦短,所以必须及时提供独特的价值。比如,看完别人的文章,“点赞”;“一孔之见”的“千字文”,要邮件给尽量多的朋友;开公司多雇人,提供肩膀让人踩,让他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比如,生产有用的产品,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这三观,有儒家思想在里面,谁让我有孔家血缘。小小的浙江省新昌县井塘村——家谱里有记载——是第51代孔万忠的小儿子孔千义开始繁衍的。提供这样的背景,也是为了您的“有趣”。

还有一个有趣的提示,就是有关小孔成像的有趣实验:一边是一个白色屏幕,一边是一支点燃的蜡烛,中间用一个带圆孔的板,遮挡在屏幕与蜡烛之间。当这个孔直径为1厘米的时候,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圆的光斑,形状就是圆孔的样子。当这个孔直径为1毫米的时候,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倒的蜡烛火焰形状,这就是小孔成像,其解析原理是:光是线,或者更深一点,光是由一颗颗的光子组成;当这个孔直径变成零点几毫米的时候,屏幕上出现的是一个正的蜡烛火焰形状,这是光的衍射,其解析原理是:光是波。就是这一张有一个小孔的纸片,居然揭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

这些物理啊,三观啊的“高大上”,就是为了铺垫这本小书中七十篇“千字文”的出场。这七十篇小文,因为不同的机缘成文于不同的时间,我集中两天时间,与“当时的我”做了一次笔谈,因此每一篇文字上续了一段“貂尾”,一是把文章的时间拉到现在,对对齐;同时也用上述的“孔氏三观”,把他们串成了五辑。

如果允许,我倒是希望出版社在书中间打个“小孔”。这样会更加有趣。孔华威2014/8/11微信konghuawei0006

第一辑 颠覆 不确定的后会有期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论语 先进第十一》

网络是群体的象征。由此产生的群组织——分布式系统——将自我撒布在整个网络,以至于没有一部分能说,“我就是我”。无数的个体思维聚在一起,形成了无可逆转的社会性。它所表达的既包含了计算机的逻辑,又包含了大自然的逻辑,进而展现出一种超越理解能力的力量。——KK(凯文·凯利)《失控》

01 网络是一种世界观

2010/8/14

什么是世界观?

百度百科里这样定义:“世界观是人们对周围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这种观点是生活实践的结果,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形成不同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有怎样的世界观就有怎样的方法论;方法论对世界观也有一定影响。”

网络,对我来说,是一个世界观,也是方法论。而且越来越觉得这个方法论很好用,很多原来的疑惑豁然开朗,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网络作为世界观有以下几个要点。1.Web2.0让我们深切体验到“世界是网状的”

世间万物,无不关联,而且只有关联才有价值。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蝴蝶效应,以及老子2500年前都说的是“关联的普遍性”。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结果,从Web1.0到Web2.0及最近提到的Web3.0,使得我们对网络的理解,尤其是全局性的理解,对我们生活在网状世界中,有了切身的感受和经验。因此我们甚至可以用Web2.0来体验农耕社会,体验社区生活,体验民主或者独裁。2.网络就是一个“加权图”

这个“加权图”,是由点以及他们之间的连线组成。其中的点和线,根据不同的网络,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人际网络,“点”就是一个人,“线”就是他们之间的一个关系;而计算机网络,“点”就是一台计算机,“线”就是TCP/IP协议下的一个URL链接。

点本来是平等的,因为有了线,才显出不同价值。网络中的每个点是平等的——都是零维度对象,没有大小,没有面积。线,可以有方向,单向或双向。当把每个点与其他点之间的连线的数量、方向、强弱等参数加权统计起来,就可以区别这个点在网络中的不同价值——这时候,大家看到的网络是一张巨大的“加权图”。这张图上,孤独的人是孤零零的点,高傲的明星就是这样的,在他的点上汇聚的全是单项的箭头——粉丝们的单向关注。3.一个网络的价值遵循Metcalfe定律

罗伯特·迈特卡尔(Robert Metcalfe)是以太网的发明人,定律说的是:网络的价值与网络使用者数量的平方成正比。比如,如果全世界只有一个电话的使用者,那么电话这项发明的价值为零。可是大家都在使用电话,那么,这项技术就能够为像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这样的巨型企业的存在提供足够的经济基础。

网络的价值=每个节点的价值的总和;

每个节点价值=本身的价值×这个节点的连线数量。

用这个网络世界观公式来指导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会让我们耳目一新。

比如10个人开会。假设每个人自身的智力和可能的贡献都是1,单向的连线计分0.5,双向的计分1。那么一个完全开放的会议,或者说Web2.0的会议,每个人参与其中的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其价值是10×10=100;如果其中有3个人开小差,没认真听也不发言,那么这个会议的价值就变成了7×7=49;如果1个人发言,9个人听,然后解散,那么这个会议的价值最多是10,如果有3个人没有听的话,会议价值就只有7。

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在抱怨社会的某种现象,殊不知,这些现象就像一个会议的共识。我们要成为参会者,就是要加入这个网络;要在这个网络中发挥价值,那就要把自己的观点让其他参会者了解,而且得到他们的反馈。

这就是网络精神:平等、开放、激活(active)。

从这个意义上看,您的网络价值是多少?独善其身远远不够,要成为网络的一个节点,要建立双向连线,这样才能兼济天下!

2014/8/5“三观碎地”如今变成一个流行词,但是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却没有一个完整的表述。在比较东西方思维后,我的理解是,世界观是哲学层面的,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基本认识;价值观是“是非观”层面的,是对一些关键词的轻重缓急的加权、排序;人生观就是更接近“职业观”,就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具体点说就是成为什么样的男人,什么样的女人,什么样的父亲,什么样的儿子,等等。人与人之间相处,尤其是男女婚姻,三观一致会比较好,否则出现矛盾甚至决裂在所难免。

02 失控的新世界:KK给我的三个开悟

2011/6/15

坚持了两个月,陆陆续续地看完凯文·凯利共707页的《失控》,我问自己三个问题:(1)假如1994年或者2000年前,我看到这本原名是《Out of Control:The New Biology of Machines,Social Systems,and the Economic World》,我会买下看吗?(2)假如我看了这本书,它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对IT、对互联网的看法,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我的工作经历?(3)能够有资格接替这本《失控》,能够准确预言2010年以后20年的书,如果它存在,它在哪个角落藏着?

这三个问题在逻辑上是循环的,从而变成了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我们”永远要看着后视镜来开车,假如真是这样,悲剧是注定的?

好在,在我看来,凯文·凯利这本写于18年前,依然可以再“指导”我们18年。因为他18年前说的很多预言,到现在才真正浮现出来,而且逐渐嵌入大家的生活中,只是当时他没有用“云计算”,没有用“物联网”这样的时尚词汇而已。

准确地说,这本书是一本科技哲学书。凯文·凯利认为,新世界景象必然是在人和自然的地球上,多了一样东西,就是智能机。人、自然、智能机三者协同进化。到目前为止,有可能描述的科学术语是“自适应复杂系统”。对这个系统,他提出了9个概念性的论据:(1)分布式状态;(2)自下而上的控制;(3)培养递增收益;(4)模块化生长;(5)边缘最大化;(6)礼待错误;(7)不求目标最优,但求目标众多;(8)谋求持久的不均衡;(9)变自生变。

这里每一条,都可以展开说,而且都能衍生出大量的技术、经济甚至哲学层面的思考。而对我来说有三个几乎是醍醐灌顶式的开悟:(1)技术是生命体,技术的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有它的“生老病死”;(2)整个世界和社会的发展和现状,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均衡,而且这个不确定性和不均衡不仅仅是常态,也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3)我们应该乐观。这里的“我们”首先是指你、我等人类本身,也指智能机,还指的是我们认为他们没有智能的“大自然”。

这三条开悟,映射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张江高科技园区中,可能具有明显的意义,因为这里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经济聚集地。如果让凯文·凯利来“规划”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话,未来这里将是新经济的生态群落。很多基于新技术、新模式的企业,可以被看成不断冒出来的新物种,不断地壮大,发展、衰落、灭绝,这种发展过程从技术的扩展过程看是有规律的,比如“S型”发展。而总体看来是不确定的,是动态的,是不均衡的。

硅谷的状态,就是这种发展的状态。每个技术的扩展,包括汽车、IT、互联网和宽带等,都遵循“S曲线”,但是基于每个技术形成的各种模式的企业和产品,就像新物种,是野蛮生长的,甚至你无法预测的,你不知道微软后面有雅虎,雅虎后面有谷歌,你不知道后面还有Facebook,也不知道突然冒出来的Groupon会不会很快死掉。

这种不知道,就是不确定和不均衡。

但是我们坚信,后面还有更有意思的“物种”出现。不仅仅是因为新的技术正在启动它自身的“S曲线”,比如石墨烯、基因、云计算等,还因为我们是乐观的。

因此,凯文·凯利把书名定为《失控》,实际上是把“失控”变成了褒义词。

2014/8/51.2014年6月15日,我在壹比特公司北京办公室见到KK,面对面听取他对比特币的问询,送了他一套丝绸印刷的《论语》,教他翻阅的时候请戴上白手套。不过我估计他不太会使用它——我希望他能够了解到孔子是2500年前的教育领域创业者,希望他知道儒家的“大同世界”是一个以家庭家族为基本单元的社会网络。2.在文中提到的“S曲线”,指在横轴是时间,纵轴是市场普及率的一个坐标中,某一个新技术或新产品,从刚发明到千家万户都普遍使用的轨迹,一般是一个很陡的“S”形。每个技术或产品画完整个“S”的时间不尽相同,而且互联网时代下,时间明显变短。

03 扎克说:“你必须善良!”

2010/9/16“你必须善良,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听着口气不像出自一个不到30岁的年轻人之口,但确实是扎克说的。

扎克很年轻,但是不妨碍他看穿本质,他知道Facebook已经不是一个传统意义的公司,Facebook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这里没有统治,但是治理是必须的,尤其是一些基本的社会价值观。其中一条就是“你只有一个身份,双重身份是不诚实的表现。”

这是扎克伯格设计Facebook的方式,“你有不同面孔的日子——对工作上的同事表现出一副面孔而对生活上的朋友表现出另一幅面孔的日子——就要结束了。”扎克伯格相信:“更彻底的透明度能成就更美好的人生。”Facebook从许多方面来看更像是一个政府,而非一家传统意义上的公司。

当全世界有5亿人都遵守这样的社会准则的时候,将会发生什么?

尽管有很多对Facebook默认公开的隐私策略的质疑,有来自政治家的,也有来自欧盟数据保护工作组(The Article 29 Working Party)的,甚至有两个用户发起了“退出Facebook”网站(quitFacebookday.com),但是这些都没有能够阻止Facebook注册用户的快速增长。

2004年2月上线,2004年12月用户量达到100万,2008年8月用户量达到1亿,2010年2月用户量达到4亿,2010年7月用户量达到5亿……

如果把Facebook看作一个国家,拥有5亿人口无疑位列第三号人口大国,超过美国、墨西哥和法国三个国家的人口总和。Facebook的用户中70%来自美国以外。“Facebook在北美市场的普及率最高,达69%,随后为中东市场,为67%。拉美市场和欧洲市场则分别为58%和57%。Facebook在亚太地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在这一地区的普及率仅为17%。”

对比之下,在我们身边的网络中,匿名、多种身份,是我们网络生活的最大诱惑之一,我们有五花八门的网名,因为匿名我们可以谩骂,可以“人肉”,可以诽谤,可以无所顾忌。网络暴民的核心基础是匿名。

在讨论网络实名制的时候,反对的声音之大,让制定政策的人很诧异。我的一个朋友参与过一些工作,他非常委屈地说:“网络实名有什么不好?起码不要记住N个登陆名,N个密码了啊”。我说:“哈,是因为大家觉得政府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动机不纯,对人‘马列’,对己自由不说,什么时候把我的信息卖给传销公司,那可吃不消!”那个朋友一脸无奈。

现在推进手机实名制,看来政府是下定决心了。

暂且不考虑“动机”,我赞成实名制。因为我赞成分享信息,也就是信息交换。扎克说:“当你公开分享信息时,你将会获得反馈,这是令人愉快的体验。但我们的动机并不是让所有信息都完全公开。我们推荐用户更多公开信息是由于我们认为这能够更好地在分享信息和帮助好友相互查找之间实现平衡。”

因为我对你公开信息,你最好也是这样。或者说,我为什么向你公开信息,因为你是公开的。

当你双手递上你的名片,你的名片里,手机、座机、Mail一应俱全,如果对方说:“对不起,我没带名片。”你是不是恨不得说:“那你把我的名片还给我。”当看到对方递过来的名片上没有手机号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稍有不爽,或者就追一句“您能不能写上您的手机号码?”

信息的对称交换,似乎是诚信的基础,也是一个合作社会的基础。因此我个人非常反对“防人之心不可无”此类的处世哲学。我宁愿欣赏“一报还一报”(Tit For Tat)。具体地说就是“第一次对局采用合作的策略,以后每一步都跟随对方上一步的策略,你上一次合作,我这一次就合作,你上一次不合作,我这一次就不合作。”

最后胜出的人有三个特点:第一,善良,从不首先背叛;第二,可被激怒,对于对方的背叛行为一定要报复,不能总是合作;第三,宽容,不能人家一次背叛,你就没完没了的报复,以后人家只要改为合作,你也要合作。

分析人士认为,Facebook的用户量预计在2010年底前突破6亿。扎克(Zuckerberg)相信,Facebook用户量一定会突破10亿。我也相信,因为我喜欢“你必须善良,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这句话。

2014/8/51.Facebook的活跃用户在2012年底就达到10亿。2014财年第一财季财报显示其移动端月活跃用户(MAU)数量达到10.1亿,日活跃用户(DAU)数量为6.09亿。2.我们的网上流行一个笑话是“什么是Facebook?为啥我们要花大力气阻挡一个不存在的网站”,不过情况可能会改观,2014年7月7日,Facebook已经在北京CBD财富金融中心租下一个占地面积800余平方米的单位,此举可能意味着Facebook考虑进军中国大陆互联网市场。但中国大陆互联网的管理十分严格,Facebook已经被封锁多年,Facebook能否成功进入中国大陆还有很大的变数。

04 不确定

2013/6/5唯一不变的是变化。唯一能确定的是“没有什么是确定的”。

这些悖论性质的话,有点像橄榄。俗话说:“粗人不吃橄榄。”所以这些话需要细嚼。

比如对“唯一能确定的是没有什么是确定的”这句话本身,你觉得是确定的吗?

从我们能感知的物理世界看,无论爱因斯坦如何不喜欢玻尔的“电子不是电子,是一团雾”的说法,后来的实验确实证明玻尔是对的,在电子级别的微观世界中,“测不准”是个常态。

回到我们的生活,那个被商业无缝覆盖的生活,不确定也是常态。天有不测风云,已经不是说天气预报了,说的是人有旦夕祸福。

而商业呢,却是如此坚守确定性的一个阵地。尽管商业组织处于一个不确定性的世界,但是所有KPI和PDAC设置,保险以及衍生的再保险业务,都是在指向一个确定的收益。甚至风险投资,也是如此不喜欢风险,希望有一个托底,有回购、对赌条款等。

这种对不确定的对抗,源自于我们对不确定的恐惧。

最近“大数据”这三个字很热,大有取代“云计算”的趋势。很多人问,大数据是什么?然后有很多解析,很多大数据的著作出来后,很多原先的“云计算”摇身一变说“我们也是大数据”。

我觉得问“大数据是什么”这个问题,不如问“为什么大数据”。因为大数据来源于我们对不确定的恐惧,因此我们希望知道未来的事情,我们希望能够未雨绸缪,我们希望通过以往的数据推演出未来。

这里隐含了一个逻辑是,如果我收集了所有数据,我就可以推断出未来你的行为,他的行为,还有整体的行为。且不说这个逻辑本身是不是有科学依据(详见另一篇“一孔之见”),至少现在已经实现了推演的两个关键步骤:一是我知道你是谁。

在十多年前,有一句流行的话,“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不是一条狗。”现在因为你天天上网,四处留痕迹,你上网的习惯,浏览网页的习惯,还有博客、微博,当然还有电话短信之类,通过综合这些关于你的“大数据”,最后互联网说,或者我说“我知道你是谁”。二是我知道你会干啥。

这里有两个预测的原理,严格地说是大数定律和贝叶斯变换。通过这两个原理,可以推理出你未来的决策大概是什么,如果把你的行为聚焦在电子商务上的话,其准确性是惊人的。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你是社会人,或者说你的很多决策基本符合高斯分布,说得白一点,你基本上是一个普通人。但是注意一点,我说的是基本上,你在90%的概率上是普通人。

那么还有10%呢?

2014/8/5去年开始的“大数据热”,越来越走向不确定的反面,大家热衷于“预测”。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逻辑上的悖论:互联网发展下的大数据揭示了不确定性,而人们用它来消除不确定。从另一个方面讲,“不确定”这三个字,似乎是一个人有没有创新精神的试金石。很多人天生就喜欢不确定性,以至于到了自虐的地步。泰格伍兹练习高尔夫时,一直不断地突破自己的“comfortable zoom”(舒服区),当一段时间打得特别顺手的时候,就要去给自己设定一个“原先动作”难以到达的目标,从而迫使自己去练习新的击球姿势,直到有另一个层次的“comfortable zoom”。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绝对可控”,极端厌恶不确定性。比如很多“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之类的事情,很多地方政府甚至希望在自己地盘中,通过在五年内投入多少钱培养出几个乔布斯。文章中的两个概念:1.大数定律:在重复试验中,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事件发生的频率趋于一个稳定值。比如,我们向上抛一枚硬币,硬币落下后哪一面朝上本来是偶然的,但当我们上抛硬币的次数足够多后,达到上万次甚至几十万几百万次以后,我们就会发现,硬币每一面向上的次数约占总次数的二分之一。2.贝叶斯变换:世间之事总是有关的,事件A在事件B(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与事件B在事件A(发生)的条件下的概率是不一样的;然而,这两者是有确定的关系的,贝叶斯定理就是对这种关系的陈述。拗口一点说:在B出现的前提下,A出现的概率,等于A出现的前提下B出现的概率乘以A出现的概率再除以B出现的概率。通过联系A与B,计算从一个事件产生另一事件的概率。

05 广告驱动世界

2010/9/16

每当听说Google公司的股票如何如何,销售额如何的时候,常常有一个问题困扰我:用广告驱动的消费世界,是不是正走向很滑稽的困局?

你不得不投入广告,因为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的任何一个消息都会瞬间被掩埋在海量信息中。但是你又越来越不知道如何投广告了,因为每次“点击”越来越贵(最近一个大闸蟹的点击单价达到了历史性的300元)。另一方面,“犀利哥”悄然走红不费分毫。

你越来越想知道客户在哪里,互联网好像能让你快速面对每一个客户,他们在QQ里,在论坛里,在开心网里,活蹦乱跳的,但是你却很难把握他们,无论你用什么隐形的、显性的广告,他们的兴趣瞬息万变。

这是一个多么纷繁的“消息市场”。而Google因为这样的混乱而大赚其钱。Google企图收取整个GDP的市场推广部分:从长尾效应的小广告走向品牌广告。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成熟的广告市场中,广告市场规模占GDP比例通常在2%以上,而目前中国广告市场规模占GDP比例尚不足1%。据相关报告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广告公司营业额达849.43亿元,同比增加71.10亿元,增长9.14%。从人均广告费来说,也是这样,世界平均为70﹒4美元,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达921美元和485美元,中国的数字是30美元。

看来广告是个不断发展的大生意。

但是困惑恰恰就在这里。需要另外的力量来平衡这种广告驱动的“Google经济”。

B2C电子商务、按需定制的发展,使用CRM和企业Blog等,把客户拉入生产销售环节,似乎是一种削减广告预算的做法。而且,从本质上讲,消费驱动的时代应该不需要广告,广告适于生产驱动的时代。要么那些“消费者时代到来了”的经济学家们的宣言是糊弄人的,要么我们会感觉到“广告量”的减少。我们拭目以待。

另外一个力量就是移动互联网。以小于4寸手机屏幕为入口的移动互联网,似乎让我们没有兴趣、没有时间去看大量广告。因为一屏一屏地翻下去,不是好选择。

第三个力量是环保的力量。这是一个理念上排斥“快速消费”的潮流。我们真的需要那么多品牌吗?我们真的需要一年换3次手机?既然不需要,是不是广告驱动会沉淀为质量、服务和品牌驱动?那么是否只要有主流的广告品牌就够了?

第四个力量是什么?就是国美这样的渠道商。

互联网媒体广告的主流销售方式是CPM(每千人成本——Cost Per Mille 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Impressions),然而对于企业来讲,销售是目的,CPS(Cost Per Sales——按销量收费)才是企业的最爱。而CPC(Cost Per Click——按点击收费)在目前只是CPM和CPS之间的中间点。但是国美却做得更好,他按销售收费。国美的卖场,可以看成一个网页,每个摊位就是一个广告位,每一个销售,国美收取的是差价,相当于广告费。

更进一步讲,超市不就是按销售结果付费的广告场所吗?

那么这四种力量,是网络广告“booming”的反力?

也许是的。大家可以去思考更多的广告反力。因为我个人不太喜欢广告,所以不喜欢《杜拉拉升职记》,更不喜欢广告驱动整个社会。

精准的广告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消息秘书”,她知道我的需求,甚至比我自己都清楚,因为她有很好的记忆力。她会大大过滤互联网的信息,推送我想要的东西,我只要决策“yes or no”。我们的智能手机就有这样的发展可能,她不再是我们的手机,而是贴身秘书。她最近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过滤短信广告。

那么这是不是说,移动互联网将不是Google的实力范围,除非它不要以广告为基础。

2014/8/5离写这篇文章已过去四年,广告驱动世界似乎愈演愈烈,Facebook的主要收入是广告,更让人困惑的是亚马逊公司也在做广告生意。百度公司如日中天,还是因为让人眼红的广告收入。而国美CPS模式却走得很不顺,毕竟房租驱动的成本的增长太刚性了!如果我坚持“厌恶广告”的思路,至少可以找出两个比较牵强的苗头,那就是腾讯的收入中,游戏占比在上升;谷歌公司未来5年中,在健康、无人驾驶等多个领域的收入会大大增加,超过广告。文章中的“犀利哥”,原名程国荣(1976年10月10日-),江西鄱阳人,2010年初在中国浙江宁波流浪行乞,蜂鸟摄影社区一位用户试相机时拍摄的一组照片,受到网民的追捧,使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人物。但是这位热点人物,对比郭美美、“不加V”等网络红人,未能“商业套现”,这其中有何秘密?

06 平台经济和平台企业

2013/6/15

在IT领域,常常会有“平台”的说法。比如说到一个计算机,硬件上会问是基于Intel平台还是ARM平台的,软件上会问是基于Mircosoft平台还是基于Linux平台的。说到手机,也会有硬件上的高通平台、展讯平台,软件上的安卓平台、微软平台,还有已经几乎消失的塞班平台。

因此,按说在信息产业的圈子中,平台是个蛮常用的,有约定俗成含义的技术术语。

但是当我看到最近出现在上海媒体的平台经济和平台型公司,我倒是开始晕了,因为听到有一个言之凿凿的提法:真正的“牛叉”企业,超一流的企业是做平台的。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树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

赶紧问百度和谷歌,似乎也没啥统一和明确的答案,只有浦东新区申请平台型公司的三个条件,把平台型公司定义得比较清晰。(1)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搭建第三方网络平台的企业。企业所运营的网络平台具有跨区域整合资源,促进要素供需各方达成交易的功能。平台整合的要素供给方与需求方均应达到一定规模。(2)企业通过平台运营取得的营业收入原则上应占企业营业总收入80%以上,平台运营收入包括基于平台取得的广告费、佣金、产品差价、会员费等收入,以及企业为平台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收入等。(3)其他综合性评价指标(包括平台交易量、注册用户数、成长性等)。

仔细分析上述三条,似乎一点不稀奇,可以用四个字“网上集市”概括,能够对接的英文是marketplace,但这个词是十多年前在电子商务出现的同时出现过的。

集市,我们很熟悉,就是菜市场、百脑汇、义乌小商品城、七浦路及钢铁市场等,把这个模式搬到网上,那就是淘宝(C2C)、阿里巴巴(B2B),以及很多B2C在一起的天猫。

但是仔细看后面列的几个典型公司,又有些晕了。八个公司,除了阿里巴巴,还有苹果AppStore、亚马逊、一号店、易贸、京东、快钱和银联支付。其中易贸是大宗货品的B2B市场;京东、一号店和亚马逊就是一个百货公司,应该不算是市场,就像我们门口的小店不是集市一样;快钱和银联支付,是第三方支付,应该是网上集市必备的工具而已,就像每个集贸市场的每个摊位会有POS机一样;去掉这么多,就阿里巴巴是平台型公司,苹果只能算半个(因为只提到其AppStore)。

显然,如果如此简单地分析就找能到“八分之七”的不合理的话,那些“上海应该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从总部经济走向平台经济”的说法,提得有点“大跃进”了。

不妨让我们回归到基本点,一个是IT平台,一个是传统集市。

在IT的语境中,谁是平台型公司?就是能够组织形成一个产业链的公司,典型的是ARM这样的核心芯片公司,以及Google这样的拥有Android核心软件的公司。

尤其是在互联互通的基本要求的网络时代,技术平台之间的竞争,是产业链之间的竞争,比如手机的操作系统平台、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之间的竞争,不单单是两个公司的竞争,是Google为首的八十多家OHA联盟成员与成千上万的iOS APP开发者、周边设备开发者之间的“群殴”——至少Google用一百多亿美元收购摩托移动,就是做“带头大哥”的成本。

在产业链变成产业网,变成一个一个产业群落的时候,除了核心芯片和核心软件厂家成为平台型公司,很多独特的瓶颈性的技术和部件,也会变成平台。比如当小米的智能手机达到51%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小米手机就是平台,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平台,小米公司就是平台型公司。当乐视网真能把超级电视低价送到千家万户的时候,它就是一个平台,媒体娱乐平台,或者是客厅注意力平台。

说完IT语境,回到义乌小商品城的传统集市语境。

上海被赋予建设金融和航运两大中心的战略任务,恰恰是有平台型公司可对应。金融领域,上海最有名的集市是上海证券交易所,其次是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股权交易中心、钻石中心等,这些是典型的网络集市。航运和物流,上海有比较成功的陆交中心及春宇物流等公司的物流金融尝试,但是可以称之为平台型企业的第三方物流和第四方物流以及物流金融企业,还没有出现。而创立阿里巴巴的马云,有一次下手了,在深圳建设平台型企业“CSN”。

无论从IT还是从传统集市语境,无论是技术驱动型、资源驱动型、资本驱动型、成本驱动型还是渠道驱动型,平台型公司都是很清晰的,不清晰的反而是生长出平台型公司“森林”的“土地”、“空气”和“水”,借用一下美国哈佛商学院马可·扬西蒂教授的说法:“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公司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

这个时候,是不是有人应该回答原书记俞正声的追问:“上海为什么没有马云?”

2014/8/5最近的上海,提“平台经济”的少了,代之以“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经济”,这是一个进步的提法,从政府和企业这两个方面看,政府除了维护社会公平以外,如果是参与经济活动,就聚焦“四新”平台经济。而且还可以把“四新”简化成为“一新”,就是创新,而如果觉得“创新”两个字有点滥的话,就加一个字——“创新人”。政府营造一个平台就是让马云这样的创新人不断涌现,涌现的核心思想是“不确定地冒泡”。

07 计算、算计与智慧

2011/6/17

计算机、“云计算”这些概念我们耳熟能详。为什么“计算”那么重要,发展那么迅速呢?我的观点是:计算的指数式发展,因为其逻辑的悖论,对我们人类是一个危险的事情,或者说得轻一点,是一件祸福未知的事情。

思索来自三个方面。(1)计算一开始是“记算”。我们为了让自己变得聪明开始了计算技术的征途。“计算”和“算计”,“算盘”和“盘算”,这两组词语中,前者很中性,后者有些贬义。而“计算”从一开始可能写成“记算”更加准确。计算机技术,英文中的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其发展的两个本质性能是“记得多”和“算得快”。而一个人,如果博闻强记,脑子活络,那就是聪明人。计算力越强,他越聪明。

IT技术的发展,就是一直在帮助人类聪明起来。我们的记忆力有限,而数字化的存储技术可以帮我们记住很多很多。一本《辞海》,100M不到,轻轻松松放进计算机,相当于我们记住了。祖冲之1500年前把π计算到小数点后面7位,几乎得花他毕生精力,而现在一个10元的计算器,一个小学生一摁就计算到小数点后面10位。

当然网络的出现,还进一步完成了“千里眼”和“顺风耳”的梦想。(2)信息爆炸与“记算力”是双胞胎,有点像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

IT的发展,是一系列的“化”:电子化、数字化、信息化以及网络化。这些“化”的本质是把实体的东西变成了“0”和“1”,以便于计算机“记和算”。而记和算的能力越来越强大的同时,计算机的处理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强大,其增长的速度甚至超过了前者。前者的发展一般用18个月翻一番的Moore定律来描述,而数据、信息的增长,我们用“爆炸”这个词来描述。英特尔万亿级计算研究项目总监吉姆·海德(Jim Held)称:“全球数据存储每年以60%的速度递增。大量的数据,快速的增长,已经使我们无法处理。”到2020年,全球数字信息总量将达到35ZB(1Z等于10的21次方)。

另外一个“化”是“实时化”。物联网的兴起,使得数据是实时产生的,而我们人类的欲望,对“计算”的欲求也应该“实时处理”。(3)我们做的计算机联合起来逐渐成为一个比我们聪明的“他”。

原来在我们手中的计算器,我们不摁不工作;我们的计算机,可以通过切断电源让它停止工作,我们可以删除硬盘里的数据,我们可以控制它的“记和算”。但是互联网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另外一个趋势,那就是“它”已经变成了“他”。我们几乎很难停止互联网的运营了,分布式的互联链接的上亿台计算机,已经组成了一个超级生物,他的记忆能力和计算能力远远超过每个个体的人类,甚至已经超过我们人类的“记算能力”的总和。今年(2011年)2月16日,继1997年IBM超级计算机“深蓝”打败国际象棋冠军卡斯帕罗夫后,IBM另一台名为“沃森”(Watson)的超级计算机再次击败人类。“沃森”在美国智力竞猜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第三场比赛中,取得77147美元的成绩,以三倍的巨大分数优势力压另两位参赛选手肯·詹宁斯和布拉德·鲁特,夺得这场人机大战的冠军。

俗话说得好,聪明反被聪明误。

我们一开始为了聪明而发展的计算器、计算机和网络,一开始要计算这个世界,从现在看来,趋势是我们正在被世界“算计”。

美国著名科技哲学家凯文·凯利20年前预言了这个“新世界”,尽管他很乐观,并且建设性地指出:“我们要教育这些我们制造出来的智能机器,他们是我们的孩子,要教导他们做善意的事情。”

今天看这个事情,蛮有禅意,当心中起了计算别人的欲念,免不了被算计。

看来光聪明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智慧。

2014/8/5计算,作为核心竞争力越来越凸显出来了,而且有点图穷匕首现的意思。作为纯粹的“算力”竞赛,在比特币领域变得非常简单直接,因为挖矿用的唯一方法是计算,所以算力就是金钱。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海伯尼亚快速(Hibernian Express)已经完成了相应的海床勘探,总长6021千米的跨大西洋高速光缆已经从美国东海岸方向开始铺设。这条造价超过3亿美元的光缆在建成后将可以为纽约和伦敦之间的交易商节省6毫秒的时间。这两件事情的交集是“网络计算”,而网络计算主角明显不是人,是机器,就像量化交易的后台实际上不是操盘手,而是一个算法,一个软件或一个模型。

08 “下沉”的互联网

2010/9/14

与云计算概念中的“仰望浮云”不同,这里说的互联网应该“落地”。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看,一是从个人角度看,是嵌入个人生活,可穿戴型计算机;二是从社会角度看,关注身边的事情,关注身边的朋友,维护身边的社会网络。

人们一提到网络就联想到“虚拟”。现在让我们回归现实。晚餐到9点,有一个朋友站起身说:“早走一步网友聚会。”看着我们吃惊的眼神,他说此网友非你们想的网友,这些人都是原先就认识的,为了方便沟通,大家一起开了一个旅游QQ群,所以也叫网友聚会。

这不就是MSN与QQ的不同吗?现在QQ也变成了MSN。

最近有人在讨论一个人如何在Facebook上死亡的问题。一个人去了天堂,在Facebook的账号上如何体现,是注销账号,还是在他的照片上加个黑框?谁来加,是Facebook的管理员,还是那个人的法定继承人?我们的QQ人更牛,说:“如果我死了,请在QQ上留言。”很有科幻和惊悚的味道。

从1995年netscape成功“IPO”开始计算,互联网15岁了(截至2010年——编者注),按照Kevin Kelly的算法是5000天了。但是他已经在朝着“天气”,“气候”的方向发展了。很多事情一旦朝这个方向发展,就变得很神,也变得无奈。就连股市的涨落,现在也在“天气预报”的后面,每天报一下股市的“天气预报”。

很“神”的意思是,似乎有一个“神”在控制这个事情。以TCP/IP为核心的互联网无中心设计,有自我的生命,像一个疯长的植物。我们后面的计算机都链接在一起了,成为一台非常庞大的机器。“它消耗了全球电力的5%。55万亿个链接、每秒200万封电子邮件、3.1万条短信、246HB的存储空间——多么大的一个磁盘;大量的存储记忆体容量有9HB,每秒产生的流量有7TB之多,而国会图书馆的资料加起来才20TB,这意味着,每一秒都有将近半个国会图书馆在这个大机器内流转。它真的庞大无比。”Kevin Kelly这样描述互联网的神性,“每天有1000亿次点击,整个互联网有55万亿个链接,这差不多是人脑中神经突触的数目了。1000万亿个晶体管也接近人脑中神经细胞的数目了。然而人脑不会每两年升级一倍。到2040年,全世界所有的处理器将会超过所有人脑的处理能力。”

天有不测风云,我们更关注身边。现在“网”有不测风云,也变成“云计算”了,我们更关注身边的网络了。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们身边都是网络,我们“被网络”了——无线的、有线的、物联的、互联的;二是我们是有限的——能力有限、时间有限、生活的物理圈有限。也就是说随着网络嵌入我们的生活,虚拟的网络越来越有现实的意义,甚至越来越有“地理”意义,就是我们按照离我们身边的距离来圈出一个“近联网”来。

尤其是手机作为我们“被网络”的随身设备以后,这个身边网络越来越有意义。也就是互联网的“下沉”,值得关注。

这种有地理位置元素的网络,是一种趋势。

这个趋势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湾区Craig Newmark的Craiglist社区网,“北京六班长”的回龙观社区网,“老F”的八通网越来越红火。

也可以预测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服务是驱动创新的因素,“Google places”,“Foursquares”等网络应用的火爆只是一个开端。将有更多的技术和应用来推进这种“落地网”、“身边网”,蓝牙、NFC、RFID是如此,基于LBS车载的应用更加具有想象力。“身边网”的另外一个延伸是“身体网”,我们身体上的各种信息实际上可以收集起来为我们的健康做实时预测,至少可以为我们年老的爸爸妈妈安装这样的应用。“车联网”,可以向外和向内延伸。向内是车身网络的IP化以及与开车人的手机、计算机互联;向外,则是车子与附近车子之间的沟通,他们太近了,尤其是当后面贴着“baby in car”的时候要保持合理的车距……

还有“家联网”,在家里,N多的计算机和电视,每人不止一部的手机,是不是应该可以连接起来……

这些网络应用,都是“身边网”。或者说10M、50M之内的网络,我们可以叫做“落地网”,或者“我的身边网”,当然最近也有一个词叫“AR网”,“AR”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的简称。

2014/8/52014年1月13日Google宣布以32亿美金收购智能家居之温控公司Nest;2014年3月26日,Facebook宣布斥资20亿美元收购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公司Oculus VR。这两笔交易是互联网“落地”的标志性事件,是智能家居和可穿戴两个领域发展的爆发点。这两个领域的“确定性”的蓬勃发展,会带来许多的不确定性,包括对隐私、安全以及医疗的颠覆。增强现实的发展,一方面是Facebook羡慕游戏收入,还有更重要的“阴谋”,那就是创造自己的世界。正如《扎克说:你要善良》一文中提到,Facebook尽管是一个社交网络,但是它也是另一个世界。有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那么为什么不能有自己的“世界”呢?每个Facebook的用户,都戴着Oculus的头盔,一起在“第二世界”这样的3D世界里走来走去,这是另外一个空间,另一个世界。

09 宽带就是低碳经济

2010/3/16

周末在一个朋友家,他家的Sony电视上面放的节目,都是最新的大片,都是我的电视里没有的,显示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纳闷。再一看,电视机是直接接在计算机上的,他家根本没有安装有线电视。可以通过一个无线鼠标操作,他自己则用iPhone直接操作。

他孩子就一集一集地看《喜洋洋》什么的。我们那天就看最新的美国片。而且与大家的聊天结合起来,想到周杰伦的《头文字D》就搜一下直接放,确认一下那个情节是不是说得那样。聊到春晚,就再搜索一下,放王菲唱的那首歌曲……

我有点纳闷这个视频为啥那么流畅,因为我的计算机也用PPLIVE、迅雷等来看电影和电视,但是总是有些卡,放高清节目的时候,常来一下“缓冲中……”问主人才知道,他安装的是2M的ADSL,而且杭州那边不贵,1080元每年。

1M与2M的差别,看起来不大,但是实际意义非凡,甚至可以消除有线电视网络这个BNC线缆。而且可以说已经实现了“三网合一”,并不是中国特色意义上的三个行政部门控制的网络合一。这个“三网合一”,就是计算机网络把其他两个网络消灭掉的“三网合一”。

目前的技术,已经远远超过2M带宽。光ADSL这个技术的第一代“ADSL1”就可以提供下行6~8Mbit/s的传输速率。从2006年初开始,中国电信宣布开始全面采购和部署ADSL2/2+宽带接入,新的宽带接入,下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25Mbit/s,上行最大传输速率可达1Mbit/s。

当“10M独享到家”的时候,就目前的网络内容供应而言,已经足够我刚才“三网合一”的判断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似乎不太“炒3G”,他们更有挑战性的计划是宽带,而且美国国会将强制执行这个路线图。美国国会也许会通过一项立法部分执行这个宽带计划。

3月15日(2010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本周二将宣布一项重要的宽带网政策,其主要目标之一是将目前的宽带网速度提高25倍:在10年内向1亿美国家庭提供每秒100MB速度,目前宽带网速度不到每秒4MB;保证政府大楼、学校、图书馆和健康医疗设施的网络在2020年达到大约每秒1GB的速度。”从FCC宣布这个消息之后,思科宣布它将推出一个比竞争对手的产品速度快12倍的路由器。谷歌称它计划建造一个超高速互联网网络,显示这种网络是可以实现的。FCC赞扬了这两家公司。

如此看来,宽带时代远远没有到来。在我们天天热闹“3G”的时候,别忘了我们移动的时候多还是静止的时候多。低碳、SOHO,更期待宽带时代,说着应用不清楚、盈利不清楚的“3G”,还不如实实在在的让“3M到家”,让3M的应用到家。

我在想,办公桌上10M带宽,家里3M带宽,已经是足够流畅、标清的视频通信了,办公室之间甚至可以尝试高清了。这个时候,有多少会议可以通过网络视频完成?可以节省多少汽车、飞机出行?可以降低多少碳排放?可以降低多少交通事故……

记得有个人说过:“网络是最大的低碳经济。”

加上两个字,“宽带网络是最大的低碳经济。”(想到俺所在开发区宽带的价格,我狠狠地摇摇头。)

2014/8/5“网络是最大的低碳经济。”这个言论到现在,却有两个反例。一个是视频会议并没有普及,更没有普及到减少大家出差的节奏,你看到的还是高铁飞机的满满当当。另外一个是互联网产业居然成为耗电大户,全球互联网数据中心一年的用电功率可能达300亿瓦特,相当于30个核电站的供电功率。据谷歌公布的数据,每一次在搜索栏点击“确定”,大约耗电0.0003度,造成的碳排放量0.2克。100条搜索用的电加起来,可以让60瓦的灯泡亮上近半个小时。出来混都是要还的。当“信息消费”这个词提出来的时候,信息与汽车、牛奶一样被消费了,自然也要耗能,那么互联网产业是不是高耗能产业呢?这个问题还真的需要认真考虑。

10 迎接“无处可逃”——献给Facebook

2012/5/18

老家农村毅然败落的当下,是不是可以乐观地认为那些手拿“全球通”的留守老汉们依旧生活在地球“村”里呢?

在我心底,是如此缅怀这个“村”字,尤其是在乡土中国。所以我总是从好的一面去理解、去迎接那个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推动下,在WTO全球化政策推动下显然到来的“地球村”。“地球村”(Global Village)这个词是加拿大传播学家M·麦克卢汉1967年在他的《理解媒介:人的延伸》一书中首次提出的。这个概念是从媒体、交通这两个角度推演而来,其内涵是“随着广播、电视、互联网和其它电子媒介的出现,随着各种现代交通方式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骤然缩短,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村落’。”

那么可不可以从诚信的角度来看“地球村”?

在一次会议上,因“触犯商业诚信原则和公司价值观底线的行为”从阿里巴巴引咎辞职的空降CEO卫哲,讲到他曾经去一个在中国有“骗子之乡”的地方,发觉在那个一亩三分地的县城中,人们做生意很讲诚信,他很好奇地问,得到的答案似乎有点嘲笑问题的叵测:“都是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老爹不见孙子见,哪能骗人?!”

道理如此简单。分析之,在一个“村落”概念中,有三点诚信的倒逼力量:一是都认识;二是都记得,有历史记录;三是事关家族信用。

大家可以发现,这三点与法律制度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尝试把这三个逻辑前提放到互联网促成的“地球村”来考虑诚信问题,则非常容易对应:大家都认识,就是实名制的SNS;都记得,就是不能删除历史记录,这些都是Facebook的基本要求。从这个角度看,Facebook是一个每天有4.83亿人活跃的“大村子”,那么是不是可以推理出Facebook恰恰解决了互联网常常被诟病的匿名和诚信问题,是不是可以推理出为啥其估值能达到吓人的上千亿美元?还有第三条没有分析,是家族信用。Facebook等SNS都是以个人为注册用户的,与家族无关。在中国,“家”是一个比较神圣的词,不是因为伦理,真的不是。在道德沦丧的当下,伦理是太弱的维羁。我觉得之所以家很重要,是因为没得选择:你无法选择你的父母,就像你的儿子无法选择你一样。这个无法选择的继承,是很神圣的。还有一个与“无法选择”同样重要的是“地球人都知道”。注意,不是“可以知道”,而是明明白白的、亮晃晃地放在那里,是清澈见底的透明。这两者的结合,就会出现一个结果:无处可逃。在无处可逃的场景下,人必然诚信。这句话是应该有“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的气势的。

但是现实中,恰恰是我们的国际设置、法律设置、制度设置都在设置很多封闭的可逃之处。在东北某地犯了事,到云南接着生活;在东莞结婚生子,又可以在西安再恋爱结婚。记得以前有一个报道,说的是一个冒充在导弹基地工作的军官,居然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组建了四个法律上认可且四个女子爱他的“美满家庭”。“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是在奚落正在被城市化边缘化的、生我养我的、当时很美的农村。它的败落似乎无可避免,但是“村落”逻辑,恰恰是我们网络“地球村”应该继承的,而且是最自然不过的“平移”。因为我们有“云计算”,有海量的大数据技术,可以做到让我们在互联网所编织的“地球村”里无处可逃。

就像我依旧怀念那个基本都姓孔的井塘村一样,我热烈期待让我无处可逃的“地球村”。也许我们现在的努力就是要推倒一切“墙”,无论它以什么名义。

2014/8/5“透明”这个词,很伤人。上海新天地有一个店名是TMSK,我一直纳闷啥意思,后来明白人指点,TMSK就是“透明思考”。我听后很受伤。脑筋急转弯时候,经常受这样的伤。互联网大数据记录你的所有行踪言行,这件事也许是双刃剑。最近的两个法院裁定就很值得注意。2014年5月14日,欧盟法院(The 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做出裁定,要求谷歌移除旗下搜索页面中涉及的隐私信息,并称公众拥有“被互联网遗忘权”。无独有偶,美国加州也通过一项名为“橡皮擦”的法案,要求互联网公司在被用户投诉时,删除涉及用户的网络内容。根据日程安排,该法案将于2015年生效。你看看,世界阴阳物极必反。

11 网络静悄悄

2010/8/20

最近,《长尾理论》的作者又发飙了,Chris Anderson的文章《The Web is dead,long live the Internet》很有他一贯的“标题党”风格,有些感性,而更加感性的是合作者Michael Wolff的桥段,他以传统媒体回归来分析互联网的发展是“让我们回家”。

也许预言需要哲学气质。当然预言也很危险。

最近ERIC提醒大家注意他的对手Facebook的“危害”,同样具有文化味道。“很多人在成年之后会修改自己的网名,以便洗清自己那些在Facebook中的荒唐行为。”他说,“我们应该认真思考这些随时记录我们所有信息的网络会带来什么,例如恐怖主义等。”

是够恐怖的,Facebook的注册用户已经5亿了,已经是全球第三大国了,而且是Google进不去的一个“独立国家”。几年前,有过一设想,就是大家的网站上安装一个反Google的软件。如果Google说需要用我的内容,就开一个口子让Google查到,同时支付我费用。实际上,有独特内容的网站,再加上版权保护,这个事情是可行的。当然这样一来,Google这个完美的商业模式就没有了。

这叫风水轮流转,说学术一点,叫产业周期。

开放的极限是封闭。当Google以免费和开放的名义做OS、做Mail、做Gtalk、做Blog,最近又要做Twitter,还有Android,涉足手机领域,当Google无所不包的时候,这个开放,也就是“evil”了。只要你有着“拥有整个世界”的想法,封闭的极限也是开放,比如Facebook。所以Facebook最近老说是平台,还要做自己的手机。

在开放和封闭之间,产业在振荡。同样在个人和网络之间,产业也在摇摆。在隐私和公开之间,在移动和固定之间,在手持和桌面之间,都在摇摆。更重要的是人的习惯就在摇摆,在方便统一和个性化DIY之间,也在摇摆。然而Web3.0也好,下一代Internet的NGN也好,不管你怎么定义,下一个五年,将产生这些摇摆的结果。“next big thing”,实际上是习惯地逃离垄断的结果,因为Google和Facebook太垄断了,或者太好了,我们不得不生出“逃离之心”。就像一个美人,全无瑕疵,那更多的人会敬而远之。那么我宁愿想象后面的世界,回归和谐生活。希望网络让我们“easy life”,“易”生活,甚至“慢”生活。希望网络能够帮我们剔除浮躁,远离喧嚣,就像我们需要回归自然,发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一样。我们突然发现,我们一般活不到100岁,突然发现,我们一天只有24小时。我们突然发现,我们的朋友数量150就是极限了,多了也记不住。

好了,回归生活。网络让我们便利,应该释放的是我们创造力,创新力。而不是被信息“埋葬”,被信息“炸死”。

这些回归中,“网络”是我们应该继承下来的。这里“网络”,不单单是互联网,而是一种网络的精神,网络的思维模式、合作模式及行动模式,或者可以说网络是一种意识形态。

让网络嵌入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安静生活。

所以,预言是这样的,未来是“quiet network”。

因为安静,所以要绿色“green it”,服务器、网络设备不要热,不要一台服务器12个风扇。

因为安静,我需要安全,我可以移走自己的数据,所以,我需要一台家庭“云计算”备份我的数据,而且提供数据服务,当我拔去那根线的时候,别人别来打扰我。

因为安静,我不太想“噼里啪啦”地输入“Google”,输入“baidu”,输入“bing”,我不想在“草堆”里找那根“针”,所以我希望自动输入。我在雨天,12点,走在街上,你就告诉我,附近有一个饭店,而且我的一个朋友刚好也在附近。就告诉我是不是约他吃饭。我只要点击一下“ok”就搞定了。

因为安静,我需要的移动搜索,实际上是反Google的,因为我输入的条件是我的所有信息,甚至爱好,而答案只有1~2个。因为安静,我不要太多选择。因为安静,我不要“碎片化”。

大概做预言,都做着做着就不“理科”了。

那就让“静网”(quiet network)悄悄地来吧,因为它将带来“next big thing”,它会静悄悄地带来下一个Facebook、下一个Google。

或许就在中国。

2014/8/5安静的互联网,不受互联网打扰的生活,有点乌托邦。这几年的移动互联网兴起,尤其是腾讯推出了微信以后,我们一律成了“低头族”了。尽管我们真的蛮讨厌碎片化的,但是就像吸毒一样,我们“被碎片化”就像我们慢慢变老一样无法阻挡。尽管很多人,如汪丁丁这种让我崇拜的人,已经开始提出“戒微”,我也尝试过尽量少看微博微信,少发微信微博,但是,我发觉这很难,每到这个时候,我会这样宽慰自己:“这是一种裹胁,别人都这样,我能咋办?”我知道这种自我安慰是不对的。我试图锻炼自己的“网状多任务”能力来处理这些碎片,这也许是适应“碎片化环境”的一种生存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表现为,我可以同时启动N个任务,就像同时玩10个陀螺一样,我时不时去抽一下,不让他们停下来。这种倒逼后的苦逼能力。

12 出版社是卖纸的

2012/7/6

最近的一则报道说,一位阿根廷出版商用新技术——会消失的墨水来出版一位拉丁作家的诗集。如果你买了它,打开了密封包装却两个月没看,待再次翻开时,你就会悲剧地发现,它已经成了一本无字天书。因为一旦拆封,它与空气、光线开始接触之后,文字消失的倒计时就开始了!

那个时候,你发觉你买了200张70克轻型纸。

仔细一想,发觉这样一个事实:我们买书,实际上是在买纸。你可以发觉书籍的定价,基本上是按照书的厚薄或者页数来的,精装书贵一些也是因为封面用了硬纸板。说到底还是纸。再细究的话,书的成本中除了纸张,还有就是印刷的工序,比如是彩色的,还是黑白的,是四色的,还是双色的……反正书籍的定价确实与书的内容一毛关系都没有——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与《中学生优秀作文集》相同的印刷质量、相同的页数的话,价格基本差不多。

莎士比亚你也不用委屈,出版业历来如此。从这个角度看过去,出版社就是用你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来卖纸,你就是一个品牌,是一个代言。而且你的代言悲剧还在于,你再牛也不能提高单价,你与“春蕾杯”中学生“明明”的差别是,因为你的代言,那些纸张可以多卖点。如果说增值,那么莎士比亚你及你的《哈姆雷特》比代言LV的明星及他们PS后的海报又是无限逊色:他们可以让一个皮革手包卖到60000元,而且供不应求。

作家、出版社,实际上是卖纸的。所以李白可以让“洛阳纸贵”。

如此看来,互联网、电子书、iPad对出版业的革命是显而易见的,因为我们有电子版的《哈姆雷特》了。

再来看看杂志和报纸。实际上基本逻辑差不多,只不过杂志和报纸,在组织内容上更加多元化,书可以不只有一个作者,杂志和报纸则需要10个甚至100个作者。而且在卖纸的事情上,杂志和报纸比书更有压力,因为其内容有时效性。昨天的新闻,明天是没人看的,不像《哈姆雷特》100年后还有人看。

因此,以“卖纸”为生的出版业注定是悲剧的。因为内容必将以电子方式传播。

而深入到中国出版业,那悲剧里却有很多喜剧的因素,因为有书号的专有及教科书的政策限制,所以刚才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在中国估计要输给作为教辅的作文集。据统计,教科书支撑着整个出版界上市公司的70%业务。

112期iTalk上《2012买张船票去南极》里,展示了我们买一本书大概买了些什么:印刷成本占25%~30%,稿费或者版税占8%~15%左右,出版社管理成本占6%,总的出书成本在40%上下,而出版社给一般批发商的出货折扣为6折左右,大批发商的利润在5%~10%,零售门市的利润空间在25%~30%。

这里还有个事情没有揭示,就是退货率。零售商卖不出去的书可以退货,一般是30%。如此看来中国的作家在中国出版业要混出名堂来,打造一本畅销书很不容易。对出版社来说,一本书售出3000本左右可以保本,售出几万本就是畅销书,售出几十万本就是大畅销书,售出一百万本以上就是超级畅销书。而事实上,全国一年中销售过百万册的文艺类畅销书不到10种。所以行内有句话:“图书出版业只能赚一些小钱,赚大钱很困难,除非你卖课本。”

互联网如何影响到出版业,很简单:原先是CPC(Content-provider Publisher Customer内容供应商/作者、出版商、消费者)对话,将来必然是CC(Content-provider Customer内容作者和消费者)直接对话。在过渡时期有可能的两种模式是CPC和CEC。

CPC就是内容供应商、平台(platform)、消费者。其中“P”的典型就是盛大文学加上中国移动。

而CEC,应该是存在的,启动的“E”是编辑(editor)。在浩瀚而泥沙俱下的内容中,编辑力尤其是编辑慧眼,是小众分销的重要角色。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的尝试。东西网和豆瓣的“九点”就已经聚集了很多的粘性读者。

编辑,恰恰是现在传统出版业里人才济济的职业。如此看来,传统出版业要转型也蛮简单的。只不过原先的出版社将化整为零,被N个出版工作室替代了。

真正的编辑,可以向Arianna Huffington学习,去做出版业的“未来之星”,VC会跟随!

2014/8/5这篇有点“标题党”的文字,有点“环保主义”的“愤青”味儿,不过一个事实是出版业日益衰败。因为无论从阅读习惯、环保、出版政策,还是信息消费等因素出发,没有一个因素是在正面支撑传统出版的。就连“内容为王”的模式也被颠覆!以内容点评为主的“虎嗅”网的CEC模式得到投资;以“我们不生产新闻,我们是新闻的搬运工”为口号的《今日头条》APP在短短的一年内抓取了大量的新闻头条,更抓取了近1.2亿读者的眼球,成功获得了1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超过5亿美元。这两个CEC模式中,后者更彻底地用大数据技术来编排推送内容。媒体这个行业,是一个永恒的行业,而媒体中的内容和渠道只是两个“翅膀”而已,什么是这只“大鸟”的核心呢?难道是广告?

第二辑 挨踢(IT) 新名字的云里雾里

“只有石墨烯时代颠覆硅时代,才是引起这个世界动摇的颠覆力量”。——任正非

颠覆性技术永远在发生,而且是从边缘性的地方出现的。它经过初步创新,不断改进,达到最低客户满意度,突然间市场打开。刚开始,这些颠覆性技术具有这些特点:质量低、高风险、利润低、市场小、未被证实的。没有人愿意进入。但创业公司别无选择,因为他们没有资金,顾客和技术。这些边缘性领域就是创业公司的突破口,这就是为什么创业型公司很容易颠覆我们目前的科技。——KK《失控》

13 美丽大数据

2012/12/31

无论我们如何纠结于虚拟和现实中的“2012”,无论许多人如何纠结于“2200点”究竟是不是该抄底,2011年反正就到年底儿了。2010年iTalk是有意聚焦于“智慧城市”这个主题,而当我看着76~99期的“iTalk”题目列表,发觉2011年我们无意中纠缠在三个字上,那就是“大数据”。

无意中翩然到来的“有意”,值得我们细细端详,注目这“美丽大数据”。1.数据是CPU

2005年,Web 2.0的主要倡导者Tim O'Reilly在其经典《什么是Web 2.0》中就强调过“数据是新的Intel Inside”,也就是说,就像PC时代Intel芯片是核心一样,数据是新一代计算的核心。2007年Google承认,在很多情况下海量的数据比好的搜索算法还要重要。2009年Google的研究总监Peter Norvig等人发表了《The Unreasonable Effectiveness of Data》一文,得出一个结论:简单的模型加上海量的数据比精巧的模型加上较少的数据更有效。

数字化、数据我们习以为常,当它变得越来越大的时候,也就变得越来越重要了。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计:2010年,全世界的企业在磁盘上存储的新增数据量超过了7EB(1EB=100万TB),全球用户在台式机和笔记本等设备上存储的新数据也超过了6EB。1EB所包含的数据量大约是美国国会图书馆所藏信息的4000多倍。这个大数字时代到来的转折点,不是来自银行和政府,是来自我们自己,来自我们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例如火爆的小米手机),来自“always online”的移动互联网:世间每个人、每件东西,每天、每秒所产生的新数据(位置、状态、所见、所闻、所思、所言……)。“每个人生产的同时也在消费大数据。”中国电信研究院的钮钢在98期iTalk上如此说。2.地球的脉搏

你每天输入一次Google的数据不重要,但是当把你10年来每天的查询记录全部记录下来,这就是关于你的大数据,对你来说是真正的隐私。而把全球所有的人在Google的小框框中输入的数据全部记录下来,这个“大数据”里显然有这个地球上所有人类的秘密。而Jack Dorsey直接把Twitter称之为“地球的脉搏”,就因为Twitter用户每日发布的推特(tweet)量已经超过2亿条,相当于8163本《战争与和平》,又是一个大数据。

新浪如果可以成为中国的脉搏的话,也是因为大数据。2011年9月,新浪微博用户平均每天发布的微博数增加到8600万条,较6月份的7500万条上升了15%,与此同时,新浪微博整体流量也实现了23%的上涨。“iTalk”95期中的钟国文是“盛大推他网站”的founder(创建者),“推他”是“轻博”,美国的同类tumblr在短短2年时间内,其用户数量已经超过博客平台wordpress。人口的优势使得我们在移动互联网中成为LBS数据的领先者,实时位置数据的出现已经创造了一套全新的基于位置的服务——从导航到根据人们在何处如何驾车以及进行财产和人身伤害保险的定价。98期中的丁丁地图是上海本土成长的LBS企业,闻聪说:“丁丁的核心是数据,是海量的真实签约的POI商家数据。”3.电子商务:我猜你想要这个

淘宝开放平台总经理张阔在“iTalk”90期中,展示了其数据实力:淘宝目前每天的活跃数据量已经超过50TB,共有4亿条产品讯息和2亿多名注册用户在上面活动,每天超过4000万人次访问。78期中的是一号店的于刚,他的演讲座无虚席,凳子加了又加,“一号店的网上超市模式所依仗的就是用户数据”他说,“而这些数据不单单是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本身的业务积累,一旦开放,就变成了数据淘金地。”94期中的朱一超,是北大高材生,他的演讲题目很有诗意,《发现大数据的美》其创业公司睿广智是为电子商务的买家开发推荐系统的,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男的来买啤酒的时候推荐他尿不湿,但是其中基于消费心理和社会学逻辑的算法,却是需要大量的服务器做支撑的。

尽管我几次用“测不准原理”和“女孩的心思你别猜”来打趣,不要把自己的商业模式说得太神奇,要越模糊越好,但是我不得不相信这样的数据:善于利用海量数据的零售商有可能将其赢利空间提升60%以上。又是大数据。4.金融大数据“iTalk”第93期中的白硕老师是上交所的总工,他讲的《大数据和金融创新》与去年第72期超算中心奚自立主任讲的《金融计算》让人感觉金融大数据的国际竞争是惊心动魄和血淋淋的!国际上,银行、保险商、经纪商及多种不同的金融服务公司均依赖于海量数据集成和分析,以便更有效地吸引和保留客户,实现目标交叉销售,同时通过运用海量数据分析来加强欺诈检测、风险管理并提高合规性。

不但如此,大数据和“云计算”将很多业务金融化。比如通过电网每隔五分钟或十分钟收集一次数据,收集的这些数据可以用来预测客户的用电习惯等,从而推断出在未来2~3个月时间里,整个电网大概需要多少供电。有了这个预测后,就可以向发电或者供电企业购买一定数量的电。因为电有点像期货,如果提前买就会比较便宜,买现货就比较贵。通过这个预测,可以降低采购成本。

再例如第四方物流到供应链金融的产生,需要管理大批量的实时无线电频率识别(RFID)数据流,有助于公司在优化物流、库存和生产的同时迅速准确地定位制造缺陷;GPS和映射数据则能够精简并提升供应链效率。这也许就是80期“iTalk”上语镜汽车的兆龙分把收集到的动态交通路况首先卖给保险公司的原因。

海量数据在医疗行业机遇是显然的。比如医疗机构通过向电子医疗记录的过渡和机构之间对医疗研究数据的共享,正在生成巨大的数据量并导致严重的数据管理问题。生物技术和制药公司则重点关注海量数据中的基因组研究和药物发现等领域。临床医疗信息提供者会整合和分析相关数据,提高医疗效率,到2020年,这一行业的市场价值将达到100亿美元以上。5.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产业,显然是技术驱动的。IBM用“3V”来表征大数据技术:多样性(Variety),应包含结构化的和非结构化的数据;体量(Volume)、聚合(Velocity)在一起供分析的数据量必须是非常庞大的;速度,数据处理的速度必须很快。

按照中科院计算所的提法,大数据技术是以“数据密集型服务和数据分析应用”为目标的高通量计算(High Throughout Computing)。高通量计算需要新的硬件和软件、新的计算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大数据的“流计算”。“流计算”要求无论是采集、处理和分析都达到是秒级实时响应。

在大数据技术上,有个关键词,那就是“开源”。实时流计算框架方面有Yahoo开源的S4、Twitter开源的Storm,海量数据采集工具方面有Facebook开源的Scribe、LinkedIn开源的Kafka、Cloudera开源的Flume,淘宝开源的TimeTunnel、Hadoop的Chukwa。

正是因为开源,张江的“iTalk”小伙子们与国际同行站在了同一个起跑线上。

76期中吴朱华的YunTable,经过一年的努力于今年(2012年——编者注)11月在“北京云计算大会”发布了beta版,成为国内可商用的海量处理数据库;因纳公司的海量数据采集器系统,架构在64核CPU服务器上,性能远远超过F5等国际厂家;99期中参与路演的“CloudBI云数海量数据处理平台”的实测数据更惊人:对2.6亿条数据和2个1亿条的表做处理,客户用oracle运行需要6个小时,CloudBi用70台PC运行只需1分钟,速度提升360倍。6.海量创新“iTalk”第100期,是复旦大学朱扬勇教授讲《数据科学和数据产业》。又是大数据!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说:“海量数据处理是新型信息服务和科学研究的基石,要从海量数据中寻找科学规律。”Google首席经济学家Hal Varian说:“数据科学家将是未来十年最具吸引力的职位。”他认为管理者甚至中小学生,都应该具备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洞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美国就面临14万~19万具有数据分析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员及150万具有理解和决策能力的管理、分析人员短缺的问题。

大数据需要人才,尤其是创业人才。

在2011年“iTalk”出现过的这些技术型创业公司,现在都是10人不到的小公司,但是他们“PK”市值60亿美元的Teradata17亿美元的Netezza,以及被EMC巨资收购的Greenplum,一点不差。真像大数据的另一个说法,“海量数据”,大数据是海,那么他们是快乐的鱼!

大海是我们生命发源地。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因为它包容一切,有上百吨的灰鲸,也有百万条雾一般遨游的金枪鱼群,之所以生动,是因为生态。

美丽的大数据,美丽的海!

2014/8/7这是一篇2013年元旦写的对2012年一年“iTalk”活动的总结。当时提到的一个“数据海洋”的观点,在2014年的“明道大会”上,进一步融进“生命”这个主题去阐述,听众的反应还不错,大数据确实有很多不确定性,从而会有很多的惊喜,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是恐惧。“iTalk”活动从2008年开始,每月两期,在周三晚上的张江举行。每年24次活动,是朋友的聚会,是带着脑袋的24次聚会,自然而然会“春江水暖鸭先知”,2012年的大数据主题,就是这样来的。

14 行不动的大数据

2014/6/24

云计算、物联网还没过去,大家还在“云里雾里”时,大数据的浪潮又来了。以IT为核心驱动的新经济,就是这样通过技术自身创造需求,人类本身是盲目跟随者,跟不上就“OUT”了。你买了个iPhone手机,就等于买了个昂贵的吃货,你要贴膜,要交每月话费流量费,要安装APP,要下载安装游戏,你会不停地拍人自拍,你变成了“低头族”。不知不觉中,你实际上被淹没在自己参与制造的“大数据”中,你既是数据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光你的一个“每天看余额宝收益”的需求,就够阿里的王坚博士动用大数据云计算的。他们的老板马云干脆就把阿里巴巴的核心竞争力定位在DT(数据技术),他挟“数据”以令诸侯,左冲右突,淘宝横扫了淮海路南京路恒隆广场,支付宝“逆袭”银行,余额宝5000亿元货币基金傲视陆家嘴,现在娱乐宝要颠覆电影行业。

在每一个技术热点来的时候,各地都会有“××行动计划”,一般计划的内容是“引进一批、培养一批、聚集一批”,手段是“一个基金、一个联盟、一个基地”,如果重视就会设立一个推进办公室,推进办公室主任的级别与重视程度、基金大小、园区面积挂钩,我们可以称之为“一揽子行动计划”。“百度”一下,你可以看到很多行动计划,一般的计划时间是三年,大家知道领导任期就五年,掐头去尾就剩下“三”了。换了其他省其他城市,我觉得无可厚非,你说三道四,人家一句“我们没人没钱没基础就不让我们活了”就顶回来了。但是,上海你有人有钱有基础,就不能解释“我们就是三年行动计划打天下!”你真那么说就有点瘪三了。因为上海的定位是“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科学发展先行者”(习近平主席2014年5月24日在上海考察时指示),更不用说上海还有一块“改革开放试验田”。

但是上海还是在2013年7月12日,发布了《上海推进大数据研究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并宣布上海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而我受领导信任,光荣接任了秘书之职。一年来,从兴致勃勃到力不从心,倍感分裂,心说:怎么搞的,与我想象的一点都不一样啊!

我想象的是什么?还是那套我自己关于新经济的逻辑,新经济这个IT技术驱动的创新生态是个复杂系统,新的业态、新的企业是涌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冒”出来的,一般都有“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的出乎意料。大数据也是这样,我们除了能够确定大数据这个创新技术在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三者力量的推进下,会海啸一下,又将像水银一样渗入到所有行业,使得所有商业形态和政府形态都是“基于大数据的”,除此之外,我们都无知,我们不知道大数据会颠覆谁。它把苏宁搞死,还是把TCL搞死,还是房地产大佬先倒下;我们也不知道哪个企业会成为下一个阿里、下一个腾讯、下一个百度。而且延伸一点说,我们要盼望新的公司出现,而不是大数据更加强大了的BAT。更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出现新的企业,那么倒过来说大数据就不是什么创新技术,只是一种改良技术而已。更加自私地说,作为缺少BAT的“苦逼”上海,我们迫切希望借大数据可以出来一两匹“上海滩黑马”,在2014年以后的几年中,也在IT界横刀立马,重拾一下十年前网游、盛大和九城的风采。

因此,我想象中的三年行动计划是来创造不确定性的,是来搅一个大大的局,让上海IT界波澜四起,不得安宁,最后“鲤鱼跳龙门”也好,“鲶鱼出山”也好,总是出来我们意想不到的“IT财富英雄”。

但是总觉得这一年来的工作推进不太对头。联盟机构设置完整严谨,有专门的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有项目协调组、技术组,等等,也有不错的经费支持。联盟的理事长单位、副理事长单位、理事都是“高大上”的,而且大都获得过2013年政府项目支持,覆盖了“产学研用”等方方面面,但是我总觉得似乎少了点什么。仔细分析发觉在大数据业界活跃的企业不多,18家发起单位中,学校和研究机构9家、协会2家、企业7家,万达信息、宝信软件是上市公司,主要业务是政府和企业软件开发,上海红神是做超算的,上海好耶、新分众应该都是“江南春”系的,中电科和上海电信科技也不属于业界说的大数据公司。这肯定不对啊,于是开展活动,按照大数据产业图谱来募集成员,到目前为止发展到70多家,最近估计可以发展到近100家,基本覆盖了大数据产业生态中的各个方面,有做基础设施的公司,如做内存数据库的云人科技,做Hadoop发行版的星环科技,还有做流数据服务器的恒为科技、泛腾科技和上市企业天玑科技,以及在BI领域很有影响力的华院数据;应用方面,有做汽车配件数据库的嘉之道、GIS方面的高德、互联网金融的点融网、多媒体互联网的百视通、虚拟大数据的盛大游戏,投资企业的中路集团,北京的天云科技也加盟,等等。机构多了,活动也多了,比如医疗大数据、可穿戴、互联网金融、电商大数据、交通大数据等各种研讨会。但是,产业联盟“一肩挑两头”,作企业和政府的桥梁,企业和政府都不满意!

企业不满意,活动是多,政府也关注,但没有挠到痒处。能获得钱吗?僧多粥少。政府数据开放?很难。数据隐私政策?很难。政府主管单位不满意,怎么没有可见度,没出来能够有明星气质的大数据公司、大数据项目?作为联盟的秘书长我也纳闷,挺上心的啊,这锅开水就是烧不开。

我闭门思过时候,仔细回头看了一下这个“三年行动计划”的任务目标:四个方面硬件、软件、12个集成系统、1000个人才丝丝入扣。最后落脚为八个字“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我一下子就明白了:我们推进的是一个“建设”项目。项目分得很细,横向为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终身教育、智慧交通、公共安全和科技服务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纵向为金融证券、互联网、数字生活、公共设施、制造和电力等六大行业创新应用。这个项目可以称之为“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城市建设”,对“市长”来说是大数据智慧治理,对2000多万市民来说是智慧生活!

这个智慧城市的建设确实非常重要!

但是与原先设想的“大数据”产业好像关系不大。正如前面所说,大数据技术既然是颠覆性的新技术,那么老牌的公司不算大数据公司,BAT、Google、Amazon、Oracle及EMC都不算,尽管他们声称自己也是大数据公司!因为大数据的产业不分上海、北京,甚至不分中国、美国。

公认以“大数据”概念上市的公司SPLUNK是做企业数据分析平台的,是“analysis as a service”的新模式。被投资商关注的大数据企业有与Splunk类似的Sumo Logic,有Hadoop生态中做数据产品的Cloudra、Hortonwork,以及以MongoDB闻名的10Gen,还有做广告媒体分析服务MetaMarkets,以及做交通数据采集分析的Inrix。在国内呢?有做BI的永红科技、华院数据和华傲数据,有做行业数据采集分析的九次方大数据,有做媒体数据分析的勒卡斯、AdMaster、智达、品有互动,有做电商推荐分析的百分点、秒针,还有亿赞普、国双科技做运营商和IDC分析,还有更新颖的大姨妈做经期大数据,艾漫科技以大数据颠覆电影拍摄发行,汇法网试图颠覆律师业,今日头条颠覆新闻产业,看处方要颠覆传统医疗……

以上举出的17家企业中,3家公司在上海,Admaster、华院、看处方,占18%;1家在深圳,华傲数据;其他的都在北京。

分析了这些以后,就可以知道如果从产业角度看,从“四新”为目标来看,三年行动计划和产业联盟应该干的事是:分析为啥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不上北京,然后有的放矢的“行动”使得三年后上海的大数据公司在数量上从18%提高到40%,产值也达到40%?

也许是我们应该脱离“××三年行动计划”的惯性思维,充分放手和搞活,才能“冲浪”大数据,才能政府、联盟和企业“三温暖”。否则专家们、联盟秘书们、政府领导们无论如何努力,就是“行不动”大数据新业态!

2014/8/11这是《上海观察》的邀稿,发表以后得到很多反响,是“上海创新力缺乏‘之’系列”分析文章之一。也许对其他地方的类似情况是“乱枪扫射”,倒下多少是多少。

15 移动互联网的预言

2010/6/2

为什么要做预言?因为我现在干的是天使投资的事,不预言不行,预言错了也全盘输。所以为了自私,为了“master plan”的成功,我们希望未来的五年甚至十年,产业就是按照预言去发展的。

那这就是“天机”了,不可泄露的啊,为什么要写出来?是因为这里有一个更大的秘密:公布出来的预言,是有自我实现能力的。

一孔之见在2010年的六一儿童节说下如下预言:未来5~10年的新兴产业主题是移动互联网。这里有三个注释。(1)移动,不是“中国移动”的移动,是人在移动中享用互联网的便利。因此更准确地说是“无线”互联网。(2)用“互联网”,而没有用“物联网”,是因为对我们互联网用户来说,早就习惯于“网络那头的可能是美女,也可能是只小狗”,我能控制家里的电冰箱、微波炉,很自然。(3)新兴产业,按照上述说法,应该只是互联网产业的升级而已,谈啥新兴产业。谈新兴产业是因为,互联网这个工具到了移动互联网的时候,才真正“嵌入式”地影响我们的生活。因此会颠覆很多传统的东西。

预言有具体一点的吗?有,也没有。这里列出几个“碎片”,就像万花筒里的彩纸,大家去组合,就可以出来一些清晰和新奇的图景。1.生活就是输入

现在我的眼睛很累,长时间看东西,网页,视频等等。Web2.0还让我不断地输入文字。Google也是,我不输入它不工作。移动互联网,是我的知己。问寒问暖不说,告诉我什么时候该起床了,什么时候该补点钙了,该送个生日礼物给儿子了……但是别告诉我,移动互联网应该直接帮我订下礼物送过去。不难想象:我带着的手机,可以测体温,可以看舌苔,测量脉搏、体重身高,那更是不在话下。我走路,它知道我的速度,走到哪里。我开车,线路图它比我记忆还清晰。我吃饭,点菜确定菜单的时候,就提示我哪个菜别吃,有碍身体。好了,我的日常生活就是输入,而输出,最多3条。2.我的位置在哪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要清净。我只关心与我有关的事情。尤其是身边的事情,朋友的事情,最多是朋友的朋友(FOAF:Friend Of A Friend)的事情。这个“身边”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位置服务,是基于物理位置的,也是基于我的社会位置的。那什么是社会位置?我不知道。但是难道你没有觉得,社会位置会越来越重要吗?如果删除了你的MSN帐号,你在MSN这个社会中就死了。3.我要答案,不是Google

Google的“小白脸”首页,是它的专利。我们输入一个词,它给你列出成千上万条结果。让你自己去点击、翻页,准确不准确,是不是你想要的,大部分是用户自己的事情。到头来,可能还要说:“你自己不会搜索啊。”

而移动互联网,我们只要一个答案,最多也是给出三个供我选择。因为屏幕有限,而且我时间也有限,我移动着,要马上做决定。而输入呢,最好我不输入,你就知道我要什么。比如到了12点,你当然应该提醒我去吃饭,去活动活动,因为GPS知道我从9点到12点,没有离开过办公室。4.城市化和网络化的对立会是“东方文明复兴”

我们生活在城市中,城市化的步伐是如此的坚定。越来越多的人被聚集到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每平方米的土地面积中,生活了越来越多的人,人头攒动多繁荣啊,恨不得天天“世博会”。而网络化本来的力量是消解人与人之间的空间隔离的,“网络地球村”,住在哪里都是在网上。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网络化也在消解经典的文化和艺术。信息爆炸下的BIT,在凤姐、芙蓉姐姐、伪娘每人出名只需5分钟的喧嚣中,多少信息是垃圾?99%,还是99.999%?《莎士比亚》《红楼梦》显得越来越珍贵了。

也许是到文明复兴的时候了。移动互联网,是不是能够让人们回归“东方文明”?

2014/8/7没想到四年前我如此敢于预言。现在去看4个场景,蛮有趣。一是“生活就是输入”,这一条,现在还没有做到,移动互联网做到了“附近搜索”,比如“点评”和“百度地图”有附近的搜索,淘宝和豆瓣的电商推荐了一些“我可能感兴趣”的物品,但是都没有达到生活就是输入的地步;第二是“社会位置”的提法很有意思,我觉得这个说法可以进一步展开成为一个创业项目;第三是要答案,而不是“Google”,与前面两个基本一致,也没有达到。不过现在的解决方案似乎出来了,就是可穿戴和智慧家居。第四个场景,很跳跃地提出了“东方文明”,最近我自己有很好的深入,那就是以“家”为局域网的分布式网络,可能是未来的互联网一个新模式。预言正在实现。

16 我的手机我的网

2012/4/23

有一期《头脑风暴》的题目是“移动互联,是机会还是陷阱”,需要大家都描述一下什么是移动互联和自己最喜欢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我写的是“我的手机我的网”及“微博”。《头脑风暴》的选题,实际上是对准目前移动互联网中出现的“泡沫现象”,尤其是在还不知道如何收钱的Instragam被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的时候。国内情况也有点类似,比如下载量过千万的“墨迹天气”、过百万的“航班管家”,创业团队依然对如何收费、如何盈利讳莫如深。

这个泡沫现象在互联网界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用发展的眼光看,泡沫并不是什么坏事,甚至说泡沫是一种高增长的期待造成的,包含几个因素,一是技术创新打开的无限想象力,二是资本对高风险高回报的追逐,两者合二为一,就是人类一直以来对创新者的鼓励,只是现在的鼓励大大提前了,不像当年爱迪生必须要通过GE公司做成一个赢利的公司以后,才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

这种知本和资本的结合机制,说到底是创新的证券化。“移动互联,是机会还是陷阱”的问题,如果从股民的角度看,你会有新的看法,就像中国股市具有很纠结的中国特色,中国股市对于热情无限的绝大部分股民来说,赔钱是常态,赚钱是惊喜一样,中国的“创新证券化”,恰恰是陷阱多于机会。因为中国大陆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中,那些“大鳄”们依旧野蛮。

比如,大家很清楚,在中国,绝对不会出现Facebook以10亿美元收购Instragam的事情。可能会发生的是两件事情,一是Facebook用自己的团队copy一个“Instragam”,二是Facebook干脆高薪挖墙角。大家很清楚,是我们3亿用户让腾讯很荣幸成为中国互联网的成功代表,也很不幸地让他带来了互联网生态。

最近“3Q”大战又打响。这次周鸿祎在腾讯的地盘打官司,更加具有令人尊重的意味:反垄断是一个事关生死的大事,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

反垄断及腾讯的事情,很多人有很多的说法,但是在我看来,把企业当成一个有生命的人,这事就很简单。我们小时候穿开裆裤,如果内急,在大庭广众之下解决一下小便问题,这很正常;当我们长大成人了,这样做就不成了!如果你还那样干,而且边撒尿边指着边上穿开裆裤的小孩说:“他能干我为啥不能干。”那么你要么被保安带走,要么被精神病院带走。

手握几十亿现金,掌控几亿用户的“大佬”,已经长大成人,他们不应该野蛮幼稚到“被保安带走”的地步,他们应该有用10亿元人民币收购一个“图钉”的“成人”行为。我们一直在期待这种行为出现,听说网易和百度已经开始了。只有在这样的生态下,创新的证券化过程才是正向的。

在快速成长的移动互联的时代,这种生态尤其重要。但是从创业者的角度看,认识到移动互联网与互联网的不同,也同样重要。

目前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就是手机上网。手机上网与计算机上网有什么不同,其核心是什么?答案不妨称之为PBS,就是Personal Based Service。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为我服务,不是我要什么,是你知道我要什么。二是随时随地为我服务,我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与不同的人在一起,要求不同,你要知道并且及时提供。

这里的“你”是创业公司,也不是创业公司。宏观地看,是Kevin Kelly说的那个已经7000天的计算机网络。微观地看,是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业务模式。

移动互联网,有点回归的意思。当年IBM定义的PC是个人电脑的意思,其中“个人”的意思,到了移动互联网才真正得到体现。从Web1.0到Web2.0的UGC,到Web3.0的语义网,逻辑是很清楚的。

谁能够深刻理解和做出“我的手机我的网”?现在能够看到的是真正开始做的雷军,以及吵吵嚷嚷要做的罗永浩。

2014/8/7二年过去,腾讯以“革”自己“命”的勇气,神一般地推出微信,当年的微博现在命悬一线地“微微博动”。所以当时节目题板上写下的微博没想到那么快就凋零了。今天我的小米2刷了MIUI-JBL36.0后忽然多了一个APP图标是“小米生活”,看来雷军真的是在做“我的手机”,而且是为了“我的网”而做手机。而吵吵嚷嚷的罗永浩遇到了麻烦,方舟子终于狠狠报了一仇,2010年8月肖传国的那一“锤”,4年以后反弹到“情怀”手机上。江湖!

17 不打电话

2010/9/25

我自己的经验是,电话费在下降。原来只有一个号码,现在有两个号码,但是总的话费是依然下降的,从20世纪90年代话费需要1000多元降到现在300多元。相对而言,短信和上网费在总通信费中占的比例却是直线上升的。

我偏爱短信有两个原因,一是常常在会议中无法接听电话;二是因为短信清晰明了,而且可以保存,是告知地址、会议等事件的最佳方式。对于后者,有一个反面的案例是在台州发生的,应该是前年的事。我从高速下来已经天黑了,准备去朋友约好的饭店吃饭,GPS找不到那个新开的饭店,于是我就电话问(开车别短信),一个本地的朋友用当地口音的普通话告诉我先左拐,会遇到几个红绿灯什么的。我照例打断说:“请你发个短信给我。”但他坚持电话,说这个很好走的啦,不远的,又是过什么路口,看到什么右拐什么的。我边开车边听电话,还要注意他说的路边标志。我只能勉强记住3个拐弯,到了后面又迷糊,于是又打电话问,朋友又是一通描述一通“很简单的啦!”,这样来回三四次,我都生气了,就说您能不能发个短信啊,他还是很热情地说:“你听我说就是。”如此这般,10公里不到的路,转了50分钟,食欲全没有不说,还因为他说的“很简单”,觉得自己的智商很低!

使用短信就不会有这个事情!

比如,碧波路572弄一直不好找,我就写了一条常用短信——地铁5号口出来,往西过联想大楼,碧波路右拐,报亭对面是572弄,往里走过“丁”字路口50米,右手边拐进来第一个楼就是。50多个字,来一个朋友,我就发一条。保证不会有找不到的。

手机通话量减少的趋势是全球性的。

尼尔森的数据显示在2007年达到高峰以后,人们的平均手机通话次数在逐年下降,通话时间也缩短了。在2005年,平均通话时间为3分钟;现在的平均通话时间则接近1分半。

无线行业协会美国无线通信和互联网协会(简称CTIA)的数据显示,全美手机用户去年人均短信发送量增长了近50%。2009年全美短信、电子邮件、流媒体视频、音乐和其他移动服务的数据总量首次超过了手机通话的语音数据量。

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互联网及美国生活项目(Internet and American Life Project)的数据显示:美国青少年已将手机变身为短信机器,超过一半的美国青少年每月发送约1500条短信。

这个趋势对产品设计来看,有什么提示?Qwerty全键盘的Nokia E71系列手机为什么畅销?麦克风和耳机的设计,是不是应该改一改了?要么是高保真,用来听MP3,要么就用一些便宜一点的芯片。是不是应该有一个语音识别的专用手机,当人们进入汽车的时候可以启动,用来发短信?现在的输入法是不是有改进的可能?在触摸屏上用那么粗的手指头点击,全键盘问题“大大的”。

细节是魔鬼,对于电话越来越少的那个“移动电话”,我们的设计者是不是该思考一下,因为可能用不了几年,那个东东已经不叫“电话”了。

当然现在也有“煲电话粥”的,统计说是两类人,一是业务员,二是情侣们。这些用户,要关心的可能不是方便不方便,便宜不便宜的问题,而是健康问题。有报道说,在解放军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姜小姐被确诊得了“腮腺肿瘤”,而且也确证为这是每天都“煲”电话粥的结果。她常常打电话打到手机发烫,“四五年我已经打坏了七部手机。”

情侣手机,看来也是一需求,建议用耳机。

2014/8/7有了微信,“不打电话”愈演愈烈,甚至不发短信了!但是神奇的语音又回来了,只是变成了对讲机的“单工”模式,在语音和文字之间的转换现在还不够无缝,需要几个工具切换:语音输入变成文字,一堆错别字不忍卒读;把文字变成语音,即使是“林志玲模式”,也是怪怪的。从移动电话到手机,把手机说成是“手中的计算机”的简称,也许是最合理的。而在“可穿戴”趋势下,这个手机的“手”字,也不一定保得住,因为一块手表就可能替代之,以后可能是“腕机”。

18 APP的三个推论

2010/4/23

联通在大力推广iPhone,电视上的广告说iPhone已经有10万个应用程序,几乎能做任何事情。这就是iPhone。

实际上,到今年(2010年——编者注)3月,iPhone上的应用程序已经远远超过10万个,“截至2010年2月28日,App Store应用总数达158 378个,其中应用程序133666个,游戏程序24712个。”不光是这个软件商店火,全球还有6个软件商店都蛮火。iTunes App Store、BlackBerry App World、Google Android Market、Nokia Ovi Store、Palm App Catalog及Mobile Windows Marketplace。

但是最火的当然是苹果,2008年7月开通的苹果AppStore软件商店到目前为止已经卖出超过20亿个软件,市场覆盖全球77个国家(包括中国),iPhone和iPod touch用户数已达5000万,参与iPhone和iPod touch软件开发计划的开发者和开发商数量则超过12.5万。就是说有12500个开发商在iphone上淘金,其中80%是创业公司。

那么他们挣了多少钱?报道说,塔防类游戏《植物大战僵尸》在iPhone(手机上网)上销售的前9天获得30多万的销售量,为开发商PopCap Games带来100万美元的收入,创下苹果App Store应用商店的纪录。

还有很多“传奇”故事。但是,我越来越不看好这个模式了。起码如果有人说要去创App Store的业,我不会全力支持,而是要泼点冷水。如果他还说要在中国移动或联通的类似“应用商店”创业的话,我会狠狠地泼冷水。因为,我有理由觉得这个App Store已经是“红海”了。一是需求问题,我真的需要那么多的应用软件吗?

反正我不太会去下载游戏和软件。现在的智能手机,买来的时候,就已经内置了很多的应用软件,比如我用的HTC HD2、Nokia e71和e61,它们都有很多的工具软件,但我基本用不上。无论是智能手机还是普通手机,我的10个应用排序大概是:电话、短信、MSN/飞信、Mail、拍照、日程和闹钟、词典、录音、上网、当U盘。

最近用的HTC HD2屏幕有4.3寸,而且是Mmobile的,所以我拿它来看office文档的时间多了。其中还多了一个HTC sense相关的游戏,就像《新警察故事》里成龙女朋友手里托的那个炸弹,必须保持水平,不让小球掉到小洞里,我有时会玩一下。我的HTC里安装了YouTube和Twitter,如果在美国,我估计会激活它,但在大陆,做罢也不遗憾。所以如果还有“土豆”什么的,我会下载一个。

看视频可能是我第11个需求。

但是有人会去下载软件吗?我问过身边用iPhone的潮人,好像几乎没有人下载应用软件。二是付费问题,我会付费吗?

不太会。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小软件是买来的时候原装的,要付已经付了;二是我相信如果这个软件很有用,肯定可以找到一个免费的替代品,更何况在盗版盛行的现在。

事实上也是如此,免费软件会成为这些软件商店的主流,六大商店中,“Android Market以57%的免费软件拔得头筹。Palm的App Catalog位居第二,免费比例为32%,苹果以25%的比例占据第三。第四为BlackBerry App World占24%,Windows Marketplace的比例为22%和诺基亚Ovi Store只有15%。”

应用商店,往往与智能手机相关,智能手机又往往比较贵,与商务人士相挂钩,如果这样,我的个案可能是有些代表性的。于是可以大胆地预测一下中文市场中软件商店的未来有两个特点,一是免费为主;二是不要那么多应用程序(游戏市场俺不懂,开心网我就没上去过)。由这两个特点,出来三个推理:推理一,我们不太会有应用商店。由厂家搞不行,运营商们搞更不行。由厂家搞不行的原因是不会有一个厂家的产品能够像iPhone一样,一个型号能有如此巨大的销售量,因此开发者辛辛苦苦把应用移植过来,却卖出区区几万部产品,利润还不够支付工资的。运营商搞也不行,除了手机型号太多以外,垄断思维就是这个应用商店的障碍。推理二,深度定制是应用出路。特色的应用肯定是与硬件设计结合,比如HTC的sense。生产商做出有特色的定制手机,由电信运营商或其他运营性质的机构发放到用户手里。比如GPS业务跟踪的物流手机,有传递Kiss功能的情侣手机、交友手机,能够测试紫外线强度的女士手机等。推理三,应用开发者的收益,不是来自软件销售,而是分成。一是运营商分成,二是广告分成。而后者是最主要的。这是iPhone发布OS4的时候把iAd作为一个操作系统级的功能推出的深远含义,也是Google应用商店的“杀手级”业务模式。

有人把“杜拉拉”说成是广告大片,包括立顿红茶、诺基亚手机、马自达轿车等大品牌在内,影片的植入广告收入约五六百万元,抵消了影片投资的四分之一。

我们的应用开发者,要向徐静蕾学习,做好广告接口!

2014/8/7四年前对APP的三大预测,现在看来有点无厘头。APP没有我当时预想的那么悲观,两个基本点就有问题,一个基本点是免费为主,这点没错,但是免费不等于不赚钱,广告和流量变现变成基本收入;第二点,不需要那么多APP,这一点有很大的出入,据说现在苹果的APP数量达到60多万,Google的“安卓市场”也有这个数量,而且还在增长中!因此这三个推理变得很歪。为什么我当时会觉得应用不需要那么多?主要有三个误区:一是没有考虑游戏的潜力(在付费应用排行榜上排名前10的应用,每天大概可以赚到4.7万美元);二是低估了手机和电脑之间“碎片化”差别的巨大潜能,它把某一个电脑里一个软件能完成的事,碎化成100个、1000个,甚至10000个。还有一个更大的误区是APP有极强的寄居功能,或者更确切地说“寄居异化”功能,可以异化出来一个app-based applications。我打开现在小米2,原先说的前十个应用是“电话、短信、MSN/飞信、mail、拍照、日程和闹钟、词典、录音、上网和当U盘”,现在是“微信、微博、通信录、电话、邮件、拍照和图片、日程、Keep、百度和上网。”还是没有游戏,看来我老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