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3 13:30:44

点击下载

作者:(春秋)孙武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青少版试读:

经典

梅子涵

成年人文化多,知道得多,上下五千年,心里着急,恨不得把一切有价值的书都搬来给小小的孩子看。

成年人关怀多,责任多,总想着未来几千年的事,恨不得小小的孩子们都能阅读着几千年的经典,让未来因为他们的经典记忆风平浪静、盛世不断,给人类一个经久的大指望。

我们要说,这简直是一个经典的好心肠、好意愿,唯有称颂。

可是一部《资治通鉴》,如何能让青少年阅读?即使是《红楼梦》,那里面也是有多少叙述和细节,是不能让孩子有兴致的,孩子总是孩子,他们不能深,只能浅,恰是他们的可爱;他们不能沉湎厚度,而只可薄薄地一口气读完,也恰是他们蹦蹦跳跳的生命的优点,绝不是缺点!

这样,那好心肠、好意愿便又生出了好灵感、好方式,把很长的故事变短,很繁复的叙述变简单,很滔滔的教诲变干脆,很不明白的哲学变明白,于是一本很厚很重的书就变薄变轻了。是的,它们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一本那一部,不是原来的伟岸和高大,但是它们让孩子们靠近了,捧得起来了,没读几句已经愿意读完了。于是,一种原本是成年后正襟危坐读的书,还在小时候没有学会把玩耍的手洗得干干净净的时候,已经读将起来,知道了大概,知道了有这样的经典和高山,留在他们的记忆里当个“存目”,等他们长大了以后再去正襟危坐地读,探到深度,走到高度,弄出一个变本加厉的新亮度来,当成教授和专家。而如果,长大了,实在忙得不可开交,养家糊口,建设世界,没有机会和情境再阅读,那么那小时候的阅读和记忆也已经为他的生命涂过了颜色,再简单的经典味道总还是经典的味道,你说,一个人在童年时读过经典改写本,还会是一种羞耻吗?还会没有经典的痕迹留给了一生吗?

所以经典缩写本改写本的诞生,的确也是一个经典。

它也许不是在中国发明,但是中国人也想到这样做,是对一种经典做法的经典继承。经典著作的优秀改写,在世界文化先进、关怀儿童阅读的国家,是一个不停止的现代做法,是一个很成熟的出版方式,今天的世界说起这件事,已经绝不只是举英国兰姆姐弟的莎士比亚戏剧的例子了,而是非常多,极为丰盛。

所以,我们也可以很信任地让我们的孩子们来欣赏中国的这一套“新经典”,给他们一个简易走近经典的机会;而出版者,也不要一劳永逸,可以边出版边修订,等到第五版第十版时简直没有缺点,于是这个品种和你的出版,也成长得没有缺点。那时,这一切也就真的经典了。连同我在前面写下的这些叫做“序言”的文字。

为孩子做事,为人生做事,是应该经典的。

导读

孙子兵法

》和《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兵书中最杰出的两部。“三十六计”又称“三十六策”,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南齐书·王敬则传》有“三十六策,走为上计”的句子,意为败局已定,退却才是上策。此后,这个说法广为流传。到了北宋,“三十六策”固定为“三十六计”。及至明末清初,有人根据历史上的线索,广泛搜集相关资料,编撰成《三十六计》一书。遗憾的是,此书编撰者到底是谁,已经无法考证。《三十六计》提出的计策,都是简单、具体、明确的,操作性非常强。原著中对于每个计策的解说,均借鉴《易经》和古代兵书的措辞方式,文字精简,内涵丰富,准确剖析了敌对双方力量对比的转化机制,含有朴素的辩证法因素。

在中国古代兵书中,内涵最丰富的,并不是《三十六计》,而是《孙子兵法》。后者更博大精深,体系性更强,思维更严谨,对战争本质的挖掘更深刻。《孙子兵法》是公认的世界三大兵书之首(另外两部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和宫本武藏的《五轮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军事著作。其创作时间是春秋时期,作者是孙武。孙武(约公元前535-?),字长卿,本来是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境内)人,后来到吴国,经伍子胥推荐,获吴王赏识,担任军事将领并屡获奇功。《汉书·艺文志》记载:“兵权谋家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看来,最初的《孙子兵法》并不是我们现在仅看到的十三篇,至少在汉朝时是八十二篇。根据史料,唐代流传的《孙子兵法》有三卷,其中十三篇为上卷,还有中下卷。有研究者认为,将八十二篇删节成十三篇的,是魏武帝曹操;更多研究者相信,十三篇出自孙武本人,是孙武草创,由弟子整理成书。《孙子兵法》的诞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春秋时期及以前的战争极为频繁、残酷、多样,提供了大量案例;其次,孙武之前,已经出现了大量兵学理论成果,这为更优秀的著作作好了铺垫;第三,则归功于孙武个人的天赋与努力。

在中国历史上,孙子被尊称为“兵圣”,《孙子兵法》被尊称为“兵学圣典”,两千多年来,历代军事家无一例外地从中吸取营养。进入现代社会之后,《孙子兵法》仍然发挥着作用,被广泛运用于政治斗争、商业竞争、人际关系以及经济管理等各个方面。孙子兵法

第一篇 始计篇

不可轻易发动战争

【原文】①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注释】

① 兵:当名词用时,指士兵、军队、兵器;当动词用时,指用兵,此处指战争。【译文】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首要大事,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是否要发动战争,以及如何作战,都必须经过缜密的分析、观察、研究,再作决策。【历史再现】吴越争霸

公元前497年,越国国王允常去世。吴国国王阖(hé)闾(lǘ)是允常的宿敌,他听说这个消息后,没有多加考虑,就想趁越国办丧事的机会出兵攻打。第二年,阖闾亲自率兵攻打越国。

吴军入侵时,允常的儿子勾践已经即位。父亲的亡灵尚未安息,仇敌就来侵犯,这让勾践十分愤怒。他挑选了几十名勇猛的士兵,分成三批,称为“敢死队”。吴军来犯时,勾践分三次派出敢死队,让他们冲到吴军阵营前面。敢死队冲出去后却不作战,而是对着吴军怒吼,然后齐齐拔刀自刎,三次都是这样。吴军从未见过这样的战法,个个目瞪口呆。就在这时,勾践派出越军突袭吴军。吴军猝不及防,四处逃散,吴王阖闾也被射伤,不久就去世了。

阖闾临死前,叮嘱儿子夫差,不要忘记勾践的杀父之仇。夫差谨记在心,夫差即位后,开始养精蓄锐,重整吴军,就这样过了两年。越王勾践听说夫差日夜带领吴军操练兵法,一心想杀死自己为父报仇。他就想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大臣范蠡劝阻说:“兵器说到底是凶器,无论什么样的战争,首先都是违背道德的,主动攻击更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最好不要这么做。”勾践不听范蠡的劝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率兵攻打吴国。吴王夫差出动全国的精兵强将,勇猛迎敌,最后大败越军,把越王围困在会稽山。

这个时候,勾践才明白过来,将战争当儿戏是大错特错的。他追悔万分,叹息道:“看来我要死在这里了!”他听取范蠡的建议,向吴王请罪,请求做他的奴仆。吴王答应不灭越国,并饶勾践一命,将他押送到吴国做奴隶。此后三年,勾践忍辱负重,让夫差消除了戒心,允许他重返越国。

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修整国家。几年过去,越国实力已经大致恢复。但是勾践没有轻易出击,而是听从大夫逄(páng)同的建议,结交齐国,并与楚国、晋国交好,等待时机联合三国之力攻打吴国。

公元前484年,吴王受小人挑拨,杀了忠臣伍子胥,勾践向范蠡询问说:“吴王杀光了忠臣,现在身边都是些阿谀奉承之人,现在我们可以出兵了吗?”范蠡回答:“还不行。”

公元前482年春天,吴王带领精英部队去会盟诸侯,吴国都城没有强兵防守。勾践问范蠡:“现在可以进攻吴国了吗?”范蠡说:“可以了。”

勾践派出两千名水军和四万精兵,又派六千名训练有素的近卫军和一千名将领,向吴国进发,一举击溃吴都守军,吴国太子也被杀死。在外与诸侯会盟的吴王听说国都沦陷后,让人封锁消息,然后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评估了越国军队的实力,认为还不足以灭亡吴国,于是答应讲和。

此后四年,勾践多次发兵攻打吴国,但都没有急于求成。在此期间,吴王夫差却屡次对外国用兵。公元前476年,吴国与齐国、晋国交战,吴军疲惫不堪。勾践趁机再次出兵,大败吴军,围困吴国都城两年多。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自刎,吴国灭亡。

越王勾践和吴王夫差的争斗,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戏剧性的故事之一。两国你来我往,各有胜负,每次胜负的关键,无不是看谁准备得更充分,准备充分者获胜,而草率用兵者失败。

勾践最初的战败,是因为他把战争当成儿戏,以为“先发”就能“制人”,没有意识到战争是整个国家力量的比拼。军队的多寡、武器装备是否充足、自然环境是否有利、时机是否恰当,以及国民是否支持等等,都关系到战争的胜负,甚至国家的存亡。因此,必须谨慎、细致、全面地考察各方面情况,才能决定是否应该进入战争状态。

勾践吸取了失败的教训,卧薪尝胆十余年,即使国力恢复之后,也保持着克制,不贸然动兵。他认真听取大臣的意见,对敌我情况进行多方面分析,采取最有利的作战策略。忍辱二十一年后,他终于等来最佳时机,灭亡了吴国。

观五事而知胜负

【原文】①②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者,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

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将者,智、信、仁、勇、严也;

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注释】

① 经:古代指经线,在此作动词用,意思是衡量、分析。

② 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校”同上句“经”的意思一样,指分析比较;计,古代指筹码,在此指下文“主孰有道”等几个情况;索,意思是索取获得;情,指战争中的敌我形势。【译文】战争关系国家的存亡,因此要分析敌我双方的五方面情况,对两者的情况加以比较,以此探索双方胜负的可能性。这五方面情况,一是道。道就是战争的正义性,也就是君王的作战意志和臣民的意愿是一致的。国民百姓支持战争,不惧生命危险,甘愿为君主而死。这就是有道。二是天。天是指天气、环境、寒暑、昼夜等各种自然气象、季节的因素。三是地。地就是地理环境,包括地势的高低、战争的路程远近、所占据地区是险要还是平坦以及战场是宽广还是狭窄等,这些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四是将。将就是率领军队的将领,将领要有作战的谋略和打仗的勇猛,对士兵要抚恤,同时须奖赏分明,严明军纪。五是法。法就是整个作战部队要有层次分明的组织机构,每个组织要有法令制度来管理人员的编制、资源的保障、物资的调配等战争中的事情。这五个方面,作为一军主脑的将领都要有充分的认识,深入的了解。通过考察分析双方的各种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以此预测战争的胜负。哪一方的君王更贤明,民心更齐?敌我双方的将领谁能力更强?哪一方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哪一方的军纪法规执行得更有力?军粮、武器装备等军需物资哪一方更充足?哪一方的士兵更能打仗?哪一方的奖罚分明?知道了这些情况,就能猜出谁胜谁负了。【历史再现】武王伐纣

商纣王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君主,他暴虐无道,百姓苦不堪言。武王的父亲——文王姬昌施行仁政,很多诸侯都归附了他。文王去世后,武王继承了他的爵位。武王延续父亲的仁德,广招人才,抚恤国内百姓,筹备灭商的力量,等待时机。

武王登位后,任命具有智谋的太公望为太师,贤能的周公旦做辅相,又重用召公(武王的弟弟)、毕公(武王的弟弟)等贤臣辅佐自己。武王以文王为榜样,施行仁政,使全国上下齐心。他打算联合百姓,承继文王的事业。

武王即位的第九年,为了试探各诸侯对征讨商纣王的反应,他从本营出发,一路号召集结军队。到达孟津(河南省中西部丘陵山区)时,他已经召集了八百多诸侯。有的诸侯不能前来,就派了司马、司徒、司空等下属官员前来响应武王。在孟津,武王举行了讨伐纣王的誓师仪式。他说:“我虽然无知,但我的先祖有德行,我继承了先祖的功业,竭尽我所能完善各种制度,抚慰百姓,以完成祖先的事业。”在场诸侯听后,纷纷响应他,都说要攻打商纣王。太公姜子牙向大家发布命令说:“召集你们的士兵,跟着武王出发,落后的一律斩杀。”渡过河之后,军队扎营歇脚。有一团火从天上掉落到武王住的军帐上,这团火不停地转动,最后变成一只赤红色的乌鸦,发出震耳的啼叫。武王把这当做不祥的征兆,对诸侯联军说:“此乃天命,现在还不是讨伐纣王的时候。”就率领军队回去了。两年后,武王听说纣昏庸更加暴虐,他杀了王子比干,囚禁了箕子。商朝王室内乱,很多臣子都逃奔到周国来了。武王通告全体诸侯说:“殷王罪孽深重,已经到了不可以不讨伐的地步了!”他招兵买马,得到了兵车三百乘、猛士三千人、甲兵四万五千人,开始东征。武王的军队出发后,各个诸侯也都发动自己的军队前往孟津,与武王汇合。在联合军出征前,武王作了《太誓》,声明此次战争的正义性和必要性。他说:“殷王纣让自己的宠妃干预朝政,他听任妇人之言,以致自绝于天下。如今,他杀死了亲族兄弟和儿子,远离了天、地、人的正道。我奉天命征讨他,希望各位一起努力吧。此次出征,只能胜,不能败。因为不会再有第二次!”四方诸侯国群起响应,各地百姓听后群情激奋、热血沸腾。

不久,周武王率领联合军顺利渡过黄河,很快到达了商都朝歌郊外的牧野(今河南汲县)。到达牧野后,武王发表出师宣言,列举纣王种种劣行:听信妖女妲己之言,不祭祀祖先;任用奸臣,排陷忠良;鱼肉百姓,残害至亲,以致民不聊生,人神共愤……他说:“我顺应天命去讨伐商纣王,你们也一起讨伐他。让我们直捣朝歌,严惩暴君,不得全胜誓不停息!”全军上下重复着“直捣朝歌,严惩暴君,不得全胜誓不停息!”将士的力量威慑天地,以致地动山摇。誓师完毕后,诸侯联合军的四千辆战车,在牧野摆开了阵势。

商纣王派出数倍于武王的军力抵抗,他的军队人数虽多,但很多士兵都没有打仗的心思,尤其是那些下属士兵,他们怨恨纣王,巴不得武王赶快进攻。两军交战时,商纣王的军队士兵纷纷倒戈,转而攻打商纣的军队。牧野一战,胜负很快分晓。商纣的军队崩溃,纣王败逃入朝歌,穿上他的皇帝玉衣,登上鹿台,投入火中,自焚而死。诸侯们和商都的百姓都朝拜武王,尊他为帝。武王灭亡了商朝,建立了周朝。

牧野之战,武王的军力并不如商纣王的多,但最终武王取胜,其主要原因就是武王占据了战争中“道”、“天”、“地”、“将”、“法”这五个方面的优势。武王屡次对诸侯和百姓宣称纣王的所作所为违背了天地正道,自己讨伐商纣完全是出于道义和天命。有“道”则师出有名,也就获得了大众的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孙子把“道”放在决定战争胜负的首位。

战争的胜负受地理环境和天气的影响,将领的才能和军队的整体能力也决定成败。所以,光是有“道”还不足以取胜,要等到“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时机,也就是同时具备了“天”、“地”、“将”、“法”的优势后,战争的胜利就可以保证了。正如武王一样,有“道”有“将”有“法”,等来最好的时机,最终灭了商纣王。所以说,要从五方面去把握战争形势。

君主必须信任所用之人

【原文】①②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③④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注释】

①将:在此读jiāng,表示假设,意为如果。

②之:自此作为音节助词,没有实意。留之,意为留下来(辅佐君王)。

③计利以听:计策有利而已经被听取采纳。

④因利而制权:因,意思是根据。制权,采取应变的行动。整句话意思是,根据实际有利的情况,采取相应的作战行动。【译文】如果国君听取我的作战计策,任用我指挥作战,那战争就会得胜,我就留下来。如果国君不听我的计策,即使任用我,战争也会失败,那我就离开。接受了我的作战思想和方针,我还将从其他方面造势,以“势”作为辅助,使计策得以顺利地施行。所谓“势”,就是以“有利于我方”为原则,在战场上灵活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历史再现】刘邦用韩信

韩信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为刘邦争夺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秦朝末年,陈胜起义之后,各路英雄豪杰纷纷揭竿而起。韩信最初只是一个无名小卒,跟随项羽的叔父项梁。项梁战死后,项羽做了楚军将领,韩信就归属了项羽。韩信具有谋略,他多次向项羽献计,但项羽都没有采纳,最后也只是让他做了个郎中。韩信见项羽不重用自己,便有了脱离之心。等到秦朝被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后,他就离开了项羽,转而投靠了汉王刘邦。

韩信刚到刘邦军营时,刘邦因为他在项羽手下当过小官,也让他做了个小官,让他负责迎宾。后来,通过滕公夏侯婴的推荐,韩信升为了治粟都尉。刘邦虽然升了韩信的官职,但因没有发现他的军事才能,所以对他并不重视。而刘邦的手下夏侯婴和萧何却已经知道韩信是个军事奇才,所以多次向刘邦举荐。刘邦仍没把韩信放在心上,韩信逐渐心灰意冷。等到刘邦率军到达封国的都城南郑时,韩信就逃出了刘邦的军营。

萧何听说韩信逃跑后,连夜去追赶韩信,又把他带了回来。萧何再次向刘邦推荐韩信,极力劝谏刘邦重用他。刘邦满口答应下来,当即让人召来韩信,说要改任他为将军。萧何见刘邦的态度不认真,又向他谏言说:“大王待人一向粗枝大叶,不讲究礼节,显得傲慢。如今你说要任命韩信为大将军,却像召唤小孩子一样把他召来。您如此对待人,这就是韩信不肯留在汉营中的原因啊。大王如果决心重用韩信,就应该举行郑重的任命仪式,选个良辰吉日授予韩信官职,这样才算任命。”刘邦采纳萧何的建议,举行了隆重的任命仪式拜韩信为大将军。从此,汉军士兵无人不知韩信。

任命仪式过后,刘邦又与韩信畅谈,认真听取了他的军事谋略。韩信向刘邦分析了天下形势,并将楚军和汉军的实力作了精确的对比,最后建议说:“按照约定,大王您本该在关中称王。项王违背约定,让您做汉王。如今,不仅秦地的乡亲父劳怨恨项王,天下人也更多地偏向归顺您。这个时候,大王如果领兵东进,平定三秦封地易如反掌,争取天下也势在必得。”刘邦听完韩信的分析,大大赞赏他的谋略,直觉得相识恨晚。

回到封国修整四个月后,刘邦就采用了韩信的计策,派樊哙率领一万人去抢修连通汉中、巴蜀的栈道,暗中却率领精锐部队从小道翻山越岭,偷袭了陈仓。驻守陈仓的雍王章邯只听说汉军在修栈道,万万没想到刘邦会偷袭而来。结果,章邯投降,陈仓被攻克,驻守关中东部的塞王司马欣和北部的翟王董翳也相继投降。刘邦一举平定了三秦,攻取了关中,打开了东进的大门。

此后,刘邦继续领兵向东,攻打项羽。在楚汉相争的过程中,韩信一直握有行军指挥的大权。直至楚汉争霸的最后一战——垓下之战,韩信仍作为汉军的统帅,部署战略。

刘邦夺得天下后,曾说:“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韩信的军事才能是无可置疑的。张良曾说,刘邦要想夺得天下,没有韩信是不行的。萧何则把韩信誉为“国士无双”。这样一个军事奇才,在项羽手下做事时却只是一个郎中。千里马得不到主人的信任,被困马圈中不能驰骋,跟普通的马也没什么区别,因此韩信离开了项羽。刘邦得到韩信后,也差点犯了项羽的错误。然而刘邦与项羽不同,他虽然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但他善于用人,且信任所用之人。即使不确定韩信的才能,但刘邦信任萧何,也就相信他举荐的人,因此最终没有错失韩信。可以说,正是刘邦对韩信的信任使韩信留在了汉军,也因此刘邦打败了项羽。有意思的是,当韩信打败项羽的大将龙且后,项羽害怕了,让人去劝说韩信反叛刘邦,以“三分天下”诱惑韩信。韩信最终没有答应项羽。所以说,君主用人就要信任他。君主对将领信任,将领也会信任君主。只有双方建立了信任,才能发挥出将领的才能,并保证军事行动的统一和谐,从而取得胜利。

行兵打仗,就是施行诡诈

【原文】①②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③挠之,卑而骄之,逸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④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注释】

① 诡道:诡计之策。

② 能而示之不能:有能力作战却假装不能战。这句话中的“而”以及后面三句话中的“而”都表示转折。从“利而诱之”到“亲而离之”的“而”则做连词,表示顺承,相当于“就”。

③ 骄之:之,指敌人。骄,作为动词用。骄之的意思是使敌人骄傲。

④ 不可先传:不可以事先下定论。指战事各种行为都可能是诡诈的计策,也是兵家作战常用的妙计,不要事先下定论。【译文】用兵作战,就是一种施行诡诈的事情。所以,要在有能力时假装没有能力;明明要进攻敌人却作出不攻打的样子;想要从近处攻入敌军阵营却装作要从远处袭击;要攻打远处时又装出想从近处攻打敌方的样子。如果对方贪图财利,就用利益引诱他,使对方军队混乱,然后趁机攻袭他;对方比我方强大就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挑衅激怒他,乱其阵脚;对方谦卑谨慎,就用计就使他骄傲自满;对方军力充沛,就用计使他们疲劳;对方内部和睦团结,就挑拨离间他们。总而言之,就是要攻打对方没有戒备的地方,在敌人料想不到时发动袭击。这些都是兵家克敌制胜的常用妙计,战争中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诡计,是没法事先规定的。【历史再现】裴行俭平叛

唐高宗时的礼部尚书裴行俭,被人称为“儒将”,他不提倡动武,却用兵如神,把诡诈之术发挥到极致。平定西部的吐蕃叛乱时,他完全掩藏行军目的,以护送波斯王子为名,暗中集结力量。最终,如他说的,没有使战争中流一滴血,神不知鬼不觉就平定了叛军。

上元三年(公元676年),西部的吐蕃背叛了与唐的盟约,发动叛乱。第二年,可汗阿史那都支与别帅李遮匐想联合吐蕃对抗唐朝政府,鼓惑西部民族部落一同作乱,西部硝烟四起。唐高宗想派兵讨伐,又怕吐蕃乘机进袭中原。

裴行俭向唐高宗谏言说:“此前唐军与吐蕃交战,唐军因战败而受挫,不适合再动兵。如今正好波斯王死了,他的儿子泥涅师还在我们长安做人质,不如我们派遣人马送波斯王子回国继位,途经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的领地时,我们再寻找机会讨伐他们。这样一来,我军不需劳师动众,也没有出师的名义,敌人就难以觉察到我们的目的。这一战,我们不用流一滴血就可以取得成功。”高宗采用了裴行俭的建议,册立泥涅师为波斯国王,任命裴行俭为使者,让他率领使臣护送波斯王子回国继位。裴行俭向唐高宗推荐肃州刺史王方翼,请求让他作为自己的副手,并在出行到安西后任命他为安西都护。高宗露调元年(679年)六月,护送波斯国王泥涅师的裴行俭一行人启程了。七月,裴行俭带领一小队唐军抵达西州。因为裴行俭曾在西州做过十几年的长官,与西域胡人部落的关系很好,此次又是奉诏出使,所以当地官吏和百姓都前来欢迎他。当地人热情地接待了裴行俭,并问起他何时再出发,裴行俭四处扬言说:“我一点也不着急,天气太热了,等秋天临近,天凉下来后再西进。”阿史那都支见唐军数量不多,不像要作战的样子,又听说裴行俭要在西州逗留,他就放松了戒备。

接下来的日子,裴行俭装出一副尽兴游玩的样子。他先从当地召集了年轻精壮的青年一千多人,整天带他们出游打猎。一天,他邀请了龟兹、焉耆、疏勒等地的胡人酋长,对他们说:“以前我在西州工作时,喜爱打猎,玩得也很愉快。自从进京后,公务繁忙,如今难得有这样的闲暇,很想重温快乐,谁愿意跟我一起打猎?”各部落的酋长都说愿意参加,裴行俭就说那干脆来个狩猎比赛吧。各部胡人子弟听到这个消息后争相报名参加,裴行俭不费吹灰之力就征集了数万的兵卒。之后的几天,裴行俭借着打猎比赛的名义,把自己此前挑选的千人精兵编入大队伍中,天天率领他们在郊外操练。

过了些时日,士兵们的战斗力均有所提升。一天,裴行俭突然率领部队策马奔驰,向西直趋,火速前往阿史那都支的营地。到达距离其本营仅十余里的地方时,裴行俭命令自己的大部队缓慢前移,另派出使者去召见阿史那都支。此前,裴行俭刚到西周时曾派使者问候阿史那都支,说自己这次纯属路过。阿史那都支信以为真,放松了戒备,与李遮匐约好到秋天时再联手攻打唐朝使者。如今,阿史那都支听闻裴行俭召见自己,出门一看,却看到不远处浩浩荡荡的唐军,他吓得不知所措,只得率领五百兵卒前去迎接裴行俭。裴行俭料想阿史那都支当下无力抵抗自己,就乘机捕捉了他及其随从。随后,裴行俭又假借阿史那都支的军令箭召集他的属下前来,一并将他们抓获。裴行俭让人把阿史那都支这一拨叛军俘虏先押送到碎叶城,他自己则带领精兵壮士去捉拿李遮匐。在路上,裴行俭碰见了阿史那都支派去和李遮匐联络又返回的使者,裴行俭让使者劝降李遮匐。李遮匐孤立无助,只得束手就擒。

此后,裴行俭另派副将把波斯王子遣送回国,他亲自押送叛军首领阿史那都支和李遮匐后回到长安。裴行俭“兵不血刃而平叛乱”,大胜而归。唐高宗对他给予了高度评价,说“行俭提孤军,深入万里,兵不血刃而叛党擒夷,可谓文武兼备矣,其兼授二职”。因此提升他为礼部尚书兼检校右卫大将军。

战前预算胜负概率

【原文】①②③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④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注释】

① 夫:一读“fū”,可组词丈夫、渔夫、夫役(服劳役的人)、夫子(旧时对学者的称呼,也指思想陈腐的读书人。);一读“fú”,常用作发语词,也就是文中句子所用的情况;也作为文言助词,如“逝者如斯夫”。

② 庙算:古代用兵打仗前,在庙里举行出征仪式,并对战争的胜负进行分析预算,讨论作战计策,因此称庙算。

③ 得算多:所预算的形势中代表获得胜利的主观客观条件称为“得算”。多是充分的意思。

④ 见:通“现”,显而易见的意思。【译文】在作战之前,经过周密的分析和谋划,得出来的结论是我方能够获胜,那是因为我方掌握的能够获胜的主客观条件充分。如果开战之前分析的结果是不能获胜,那是由于我方占据的有利条件少。胜算条件足够充分,在实战中才有可能获胜。掌握的有利条件少,就难以获胜。这么说来,那些不在战前作谋划分析和预算,根本不知道战争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就贸然开战的,就不用说了,必败无疑。只要考察分析了双方的形势,两相对比,谁胜谁负也就一目了然了。【历史再现】柏举之战

公元前506年,蔡昭侯为报复楚国的侮辱之仇,发动蔡军攻打楚国的附属国沈国,灭亡了沈国。秋天,楚国发兵围攻蔡国。这时,原本承诺帮助蔡国的晋国却要求蔡昭侯进贡财物才肯出兵,蔡昭侯极力拒绝。吴国决定以救蔡为名,发兵攻打楚国。

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出动全国军队,率领弟弟夫概和伍子胥、伯嚭、孙武等重臣大将,与唐国、蔡国一起攻伐楚国。三国联军以蔡、唐军为先导,三千五百名精锐步兵为前锋,直趋汉水。楚国派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武城大夫黑及大夫史皇等率军前往汉水西岸布阵,阻止吴军渡过汉水。

吴、楚两军对峙时,楚将沈尹戌对两军的情势进行了分析比较。他认为现在楚国的兵力较为分散,容易被吴军逐个击破,如果顺着敌人的思路打的话,楚军处于被动,难以取胜。但是如果采取主动进攻的话,就可以先发制人,将楚国兵力多而散的劣势变为优势,所以他提议:由令尹子常驻守汉水西岸,牵制吴军;自己迂回到吴军的侧后方,调集楚国兵力,阻断吴军的后路。这样一来就可以前后夹攻,歼灭敌军。

子常及两个大夫最初听从了沈尹戌的建议,然而等沈尹戌去调兵的时候,两个大夫都改变了主意。武城大夫黑认为楚军应该速战速决,大夫史皇知道子常贪功好利,所以也怂恿他速战速决。子常受到蛊惑,认为凭借楚国数倍于吴军的实力可以打败敌人,于是就违背了与沈尹戌的约定。未等沈尹戌到达吴军的后方,他就擅自率军渡过汉水,与吴军展开了战斗。

吴军已经知道楚军想采取夹击,如今见子常军渡河来攻,恐怕自己会腹背受敌,就从汉水东岸后退,把楚军引到不利于他们作战的地方。子常以为吴军不敢应战,对吴军紧追不舍。吴军诱敌深入,连续三次打败楚军,楚军锐气大减。吴军退至柏举时,停止了后退,与楚军展开对阵。夫概乘楚军没有防备之际,率领五千人偷袭子常的阵营。子常的军部大乱,吴王阖闾趁机发起全面攻击。子常弃军逃跑,两个大夫战死,楚军大败而逃。

吴军乘胜追击败逃的楚军残部,又击溃了楚军部分兵力,追至雍澨(shì,雍澨位于今湖北省京山县西南)时,与回援的沈尹戌部队相遇。沈尹戌奋力抵抗吴军,最后还是被吴军包围,沈尹戌不想被俘杀,就命令部下斩割了自己的首级。主帅已死,楚军主力部队溃逃。此后,吴军乘势追击,又连续五次击败其余楚军。楚昭王弃城逃跑,吴军一直打到了楚国都城郢(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后来,秦军出手援救楚国,吴军才返回吴国。

柏举之战,楚王弃都逃跑,楚国差点灭亡,这都是因为令尹子常贸然作战。原本,左司马沈尹戌对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预算不同打法的胜算概率,最后策划了最有利的作战计策。他在具有胜算的条件时才展开行动,然而子常却擅自改变军事行动,且未经谋划就出兵,最终导致楚军溃败。正如孙子说的,“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行军作战,一定要在战前作分析,预算胜负概率。即便有较大胜算,也要谋划好计策方能行动。

第二篇 作战篇

不宜长期用兵

【原文】①②③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④⑤⑥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⑦

其用战也贵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⑧⑨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注释】

① 驰车千驷:驰车是指以四匹马驱驰的轻型战车,又称驷车。驷,指代四匹马。

② 革车千乘:装载粮食、军械装备等辎重的兵车有千乘。

③ 带甲:春秋战国时期的士兵都带甲,这里指士兵。

④ 馈粮:运送粮草。古代把尊敬地送给某人东西,称为“献”,如果是普通的交接运送,称为“馈”。

⑤ 内外:内指战争后方,外指战争前线。

⑥ 宾客:古代把出使到本国的使者,包括说客、谋士等外来人,称为宾客。战争往往与外交有关,与诸侯各国的使者的结交费用即“宾客之用”。

⑦ 力屈:力量不足。

⑧ 兵闻拙速:原句顺序为“闻兵拙速”,意思是只听说用兵打仗即使战法笨拙也要求速胜。

⑨ 未睹巧之久:没见过战法巧妙却使战争拖延长久的。【译文】孙子说:一般说来,一旦作战,往往要动用战车千乘,运送物资的辎重车千辆,士兵人数须十万,运送粮草的路程有千里之远,战争前后方同时耗费军用资金,包括与外国结交的宾客费用,车辆器材的供应资金,武器装备的维修补充等,一天下来要耗资千金乃至上万,这样才能组织起一支有充分准备的十万大军。基于这些条件才能作战,可见战争拖延久了就会造成军队疲惫,士气锐减则导致攻城时力量不足。此外,长期用兵,耗费人力财力,国家财政也会因此发生困难。这个时候,敌国就会乘虚而入。即使足智多谋的人,也难以收拾这种残局。用兵的法则,只听说即使战法笨拙也要速战速决,而没有见过为了求作战的巧妙而使军队陷入旷日持久的交战。长期用兵却能对国家有利,这样的事情,自古至今未曾有过。所以说,不能全面了解战争弊端的人,也就不会清楚战争期间正确用兵的有利之处。【历史再现】孙皓穷兵黩武

孙皓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末代君王。他即位之初,施行仁政,使国民得到修养,一时被誉为贤德的君主。然而他的仁德没有坚持多长时间,不久他就变得粗暴骄横,开始沉溺酒色,大兴土木,滥杀忠臣。他不听将军陆抗的忠告,滥用军兵长期对外作战,最终导致了吴国灭亡。公元272年,镇守西陵的吴国将领步阐投降了晋朝。晋军派部队来迎接步阐,吴将陆抗率军击退晋军,并杀了叛将步阐。晋军将领羊祜(hù)镇守襄阳,为了打败能善守的陆抗,他采取和解的态度对待东吴的百姓:部下掠夺了东吴的财物,他便责令其归还,并下令不许伤害东吴的男女老幼;行军时如果掠夺了东吴的庄家,就让人送绢帛(bó)或其他物资来给东吴百姓作补偿。羊祜做了各种笼络东吴百姓的事情,陆抗都知道他的真正用意。此时,东吴国力远不如晋,两方不交战对吴国是最有利的。于是,陆抗也用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地方的商人和百姓,还经常与羊祜互派使者往来,表示友好。一时间,吴、晋的部分边境地区甚至出现了友好的局面。

吴君孙皓听说晋、吴的边境有通好现象,就派人责问陆抗。陆抗回答说:“如果我不友好对待晋,就反倒显得羊祜有德能,这不是反而对他有利了吗?”孙皓虽知陆抗有理,但仍屡次出兵攻晋。此前孙皓大兴土木建筑宫殿花园,早已使得吴国百姓精疲力竭。现在他又不断出动军队,致使国内财力物力严重耗损。陆抗向孙皓上书谏言说:“现在我们应该抓紧农业生产,储备粮食物资,使国家富裕,有了经济后盾军兵才能强大。君王您应该整顿国民上下,使官员在他的位置上发挥职能,使百姓遵守道德法律,安心生产,这样才能安抚臣民。现在有的将领为了追求名声而胡乱用兵,你放任他们不管,自己也好战。战争耗费的资财动以万计,我们的士兵疲劳不堪。您这样做,非但没有削弱敌人,反倒使得我们大受损耗。长此以往,即使吴军获得了一时的胜利,最终结果也是得不偿失。所以,应该停止战争,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孙皓没有听取陆抗的忠告,继续穷兵黩武。274年,陆抗去世。晋军失去了最大的对手,就大举发兵,讨伐东吴。晋军势如破竹,分六路进攻吴国,吴国防线一击即溃。到最后,孙皓手下没有人肯为他效命。在西晋大军面前,孙皓自知大势已去,只得举手投降。280年,东吴灭亡。

三国时期的吴国曾称霸一时,如果孙皓能把即位之初时施行的仁政坚持到底,历史也许就改写了。然而他穷兵黩武,使国家“病重”而不加以“医治”,最后落得个无人肯为国效命的下场。战争中的粮食物资耗费巨大,远途运送军粮装备等劳民伤财,又使得百姓无暇进行农业生产。所以说,国家一定不要长期陷入战争中。即使一再得胜,也要见好就收。

孙子说,要战则求速胜,陆抗忠告孙皓说,停止战争。这两者的意思都是一样的:国家不宜长期用兵。

将敌人之资为我所用

【原文】①②③

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④⑤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远输则百姓贫。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⑥⑦百姓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力屈、财殚,中原内虚于家。百姓⑧⑨之费,十去其七;公家之费,破车罢马,甲胄矢弩,戟盾蔽橹⑩11,丘牛大车,十去其六。121314

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秆一石,当吾二十石。【注释】

① 役不再籍:不一再征兵。役,兵役,这里指士兵。籍,本指登记户籍的名册,这里作动词,意为征调。

② 粮不三载:粮食不用多次运送。三,指多次。

③ 因粮于敌:从敌人手中顺势夺取粮食。因,同“依”,意思是凭借。

④ 国之贫于师者远输:国家因兴兵作战而贫困,其原因往往在于行军中需要远程运粮。师,意为行军。

⑤ 近于师者贵卖:近于师者,靠近驻军的地方。贵卖,货物卖得很贵。整句意思是,军队驻地的附近地区,物价上涨。

⑥ 丘役:军赋。丘为古代征收军赋的基层单位,一丘相当于当时的四个乡村部落。

⑦ 中原内虚于家:中原,指国内。家,指百姓。国内军用耗资过大,百姓也因此贫困。

⑧ 破车罢马:罢,同“疲”。战车破损,马匹疲老生病。

⑨ 甲胄(zhòu)矢弩:指各种战争用的武器装备。甲,盔甲。胄,头盔。矢,箭。弩,弩箭。

⑩ 戟盾蔽橹:戟,戈矛合为一体的兵器;盾,盾牌;蔽橹,一种大型盾牌,用生牛皮覆盖在大车轮之类的巨物上,可以屏蔽攻击物,主要用来防卫,故称蔽槽。

11 丘牛大车:用牛拉的辎重车辆。

12 务食于敌:务求从敌军处取粮就食。

13 钟:古容量单位,相当于六十四斗。

14秆一石:,同“萁”,指豆秸,泛指牛马牲畜的饲料。石,古代容量单位,相当于120市斤。【译文】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不会一再征调士兵,也不会多次运送军粮。他只在国内把武器装备准备充足,然后通过敌人获取补充军粮,这样就足够供应军需。国家由于兴兵而贫困的原因,通常在于军队需要长途运输粮食。长途转运军需,就会造成百姓贫困,还导致靠近驻军的地方物价飞涨。物价飞涨就会使得国家的财政陷入危机,国家财政告急政府就会加重赋役。军力衰弱、经济困难,国内百姓穷困不堪,此时已经耗去了百姓所交的赋税的七成。行军作战中,因车辆耗损,兵马疲劳,盔甲、箭弩、戟盾、矛橹等武器战具的补充损耗,及丘牛粮车的征用,又使得国家开支用去了十分之六。所以,高明的将领务求用敌人的军粮补充自己军队的需要。从敌国就地取粮,其一钟就等同于从本国运来的二十钟,敌人的一石牛马饲料,则相当于从本国运出的二十石。【历史再现】张巡取粮于敌

唐代张巡率军保卫雍丘时,在敌众我寡,我方粮食紧缺的状况下,他巧取敌人粮食物资,最终战胜了兵力将近自己四十倍的叛军。

安史之乱期间,张巡起兵讨伐叛贼,他手下有一千多人。当时,唐朝将领贾贲(bēn)率领士兵两千人据守雍丘,张巡就到了雍丘与贾贲会合。叛将令狐潮率兵进攻雍丘,贾贲战死,张巡退守雍丘。之后,叛军加大进击力量。令狐潮联合了李怀仙、杨朝宗、谢元同等人,率领总共四万多的士兵来围攻雍丘。为了养活四万大军,令狐潮筹集了大批米粮,用几百艘船运到了雍丘城外。此时,张巡手下只剩下了一千多人的兵力。敌军的军力是自己的四十倍,自己部队又陷入了粮食物资紧缺的困境中。雍丘城内,张巡的一千士兵个个人心惶惶。军心不振之时,张巡采用了因粮于敌的计策。

这天夜间,张巡把千人士兵分成几个队伍,派精英部队在城南挑衅敌军,使他们前来交战。等敌人来攻后,张巡暗中率领另两支部队出城。一支突然直冲叛军阵营,一支趁敌军不备,悄悄渡河偷袭守粮的敌军。最后,张巡抢回来了敌人的大米、食盐一千斛。抢不回来的敌军粮食,张巡就尽量把它们烧毁。运用这个方法,张巡的部众有了粮食保障,得以在雍丘据守了四十多天。后来,张巡又多次趁对方防守不备之时发动袭击。叛军的粮食被抢被烧,所剩无几,令狐潮开始慌张了,加大了进攻的频率。

经过几次交战后,雍丘城内的弓箭也不够了。令狐潮劝张巡投降,张巡的手下有六名将领也劝张巡放弃抵抗。张巡表面上答应,暗中却已经想出了妙计。第二天,他召来那六名将领,让他们跪拜在玄宗的画像前,怒叱他们的不义,然后把他们杀了。张巡这么做后,其他士兵的作战之心变得坚定了。之后,张巡让人捆扎了一千多个草人,给它们套上黑色的衣服。到了晚上,张巡让士兵用长绳系着草人,把它们丢到城外。叛军发现有“人”跳出墙,争相放箭。一时间,敌军万箭齐发。等叛军发现不对劲时,张巡的部队已经把草人收回,同时收回了敌人的十万多支箭矢。

有了这十万多支箭,张巡的部队士气大振。敌军屡次受挫,锐气剧减。几天后,张巡又趁夜对敌军发动袭击。他组织了五百勇士作为敢死队,让他们直冲敌军阵营。叛军大乱,纷纷逃命。张巡的敢死队趁势烧了叛军的营帐,又追击叛军十几里。这时,张巡率领其余部队出击,擒拿叛将十四人,杀死了一百多个敌人。这一战之后,叛军不敢再攻雍丘,只得转移了战场。

史书《资治通鉴》说张巡“自兴兵,器械、甲仗皆取之于敌”,从来不用朝廷供应。雍丘之战,他以区区一千人,对敌四万,屡战屡胜。他之所以能击退敌军,就是因为善于“因粮于敌”。偷袭粮船、草人借箭这两招,让他的战斗力得到了大大增强,同时也使敌人的实力受到重创。

激起士气方能胜

【原文】①②

故杀敌者,怒也;取敌之利者,货也。故车战,得车十乘已③④上,赏其先得者,而更其旌旗,车杂而乘之,卒善而养之,是谓⑤胜敌而益强。⑥⑦

故兵贵胜,不贵久。故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注释】

① 杀敌者,怒也:要想士兵英勇杀敌,就要挑起他们的士气。怒,激励士气。

② 取敌之利者,货也:要使士兵奋战夺取敌人的物资,就要以实物奖励他们。利,物品。货,用货物奖赏。

③ 已上:以上。“已”同“以”。

④ 车杂而乘之:将俘获的敌军战车混编入我军阵营中,为我所用。

⑤ 胜敌而益强: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

⑥ 生民之司命:司命,古代的星名,此处指掌握百姓命运的人。联合前句,意思是,善于用兵的将领,就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

⑦ 主:主宰者。【译文】要想战士英勇杀敌,就要激励他们的士气。要想他们奋力夺取敌人的军需物资,就必须先用财物奖励他们。车战后,如果缴获敌军的战车有十辆以上,就奖赏最先夺得战车的士兵。将战车换上我军的旗帜,然后混合编入我军的车阵之中。要优待敌人的俘虏,而后使用他们。这就是,战胜敌人后使得自己更加强大。所以,用兵贵在速战速决,不要让军队持久作战。懂得用兵之法的将领,就是民众命运的掌握者,也是国家安危的主宰者。【历史再现】度尚烧自家军营

东汉延熹五年(公元163年),长沙、零陵(今湖南永州市区)两地的七八千盗贼发动叛乱。盗贼首领自称“将军”,进入桂阳(今湖南省桂阳县)、苍梧、南海、交阯四地作乱。交阯和苍梧二郡陷入贼手,东汉政府屡次派人讨伐起义军,但效果不理想。第二年,尚书朱穆向汉桓帝刘志推荐左校令度尚,桓帝于是提升度尚为荆州刺史,令其剿杀叛军。

度尚领命带兵,针对士兵们争强好胜的特点,他在军中制定了奖赏分明的制度。作战过程中,度尚和部下同甘共苦,士兵们十分感动。与敌人作战时,他们都争相往前冲,与敌人拼杀。度尚的最初几战,取得了很好的战绩。叛贼纷纷败逃,投降的有几万人。

桂阳惯贼头领卜阳、潘鸿逃到了山谷之中。度尚率军追击,攻破了他们的驻地,叛贼再次败逃。度尚的部队一度取胜,抢夺了敌人的无数珍宝钱财。打败敌人后,度尚按照之前制定的奖赏制度,把从敌人手中夺得的战利品都分给了士兵。为了彻底消灭叛贼,度尚想继续领兵追击。他手下的士兵却没有了之前的斗志,又因为缴获了价值不菲的财物,他们就骄傲满足了。度尚本想严整军纪,杀一儆百,激励士气,但他又担心士兵们干脆携带珍宝逃亡。可是,如若任由士兵这样骄纵松懈下去,那军队必将成为一盘散沙,毫无战斗力。度尚想了想,心生一计。这天,度尚召集士兵们说:“叛贼东游西串,擅长游击战,追击攻打他们对我军不利。此外,现在敌众我寡,我们在各郡的援军到来之前不可轻举妄动。所以,我决定给你们放一天假。”士兵们听说放假都十分高兴,就结伙出去玩了。士兵一走,度尚就让自己的心腹把军营全部点火烧了。士兵们留在营帐中的珍宝财物都被付之一炬。他们回来后发现自己的财物变成了炭灰,个个痛哭流涕,后悔自己没有留在营中防范敌人。度尚作痛心状责备自己,又安抚士兵。然后他说:“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他们的金银财宝够你们几代享用。如今敌军烧毁我们的财物,杀了他们,那他们的珍宝都是你们的了。到时你们想要多少有多少,被烧掉的这些根本不值一提。现在就看你们敢不敢拼死报仇了!”士兵们听后大受鼓舞。

看见军队的士气恢复,度尚即刻下令全军准备好武器,喂饱战马。第二天一早,他让士兵们吃了个比以往丰盛的早餐,然后就率军进击叛贼。度尚的军队势不可挡,卜阳、潘鸿驻守营垒后却疏于防备。一战下来,贼兵阵脚大乱,贼巢被攻破。

度尚领兵三年,最终平定了盗贼的叛乱。度尚的战法没有多玄妙,就是抓住“根本力量”。战争虽说是智谋的比拼,但没有士兵就无法作战。士兵可以说是战争的“根本力量”。然而,如果士兵没有斗志,那就不能算是力量。所以,要激发他们的斗志。对敌人的怒气是斗志,争名夺利也是一种斗志。度尚烧军营,使士兵们变骄傲松懈为愤怒,同时又以更大的战后利益激发他们的斗志,最终重振士气。可见,抓住士兵心理,激起士气,使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发挥力量,这样的军队才是一支强大的军队。这么说来,战争中,攻敌之前其实先要攻心——俘获士兵的心理,并采取有利的激励措施。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军队更强大,从而战胜敌人。

第三篇 谋攻篇

不战而胜为上策

【原文】①②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③④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⑤⑥⑦不得已。修橹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又三月而后已。⑧⑨⑩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破人之国111213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注释】

① 全国:使敌国不战而降。

② 全军:军、旅、卒、伍都是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一伍,百人为一卒,五百人为一旅,五旅为一师,五师为一军。一军有一万二千五百人。

③ 上兵伐谋:上兵,上等的用兵之策。伐谋,用智谋讨伐敌人。

④ 伐交:交,外交。伐交,以外交为主要作战手段。

⑤ 修槽辒:修,准备之意。槽,大楯。辒(fén wēn),古代攻城用的四轮车。

⑥ 具:修置,准备。

⑦ 距又三月而后已:距,同“具”,准备之意。,通“堙”,向敌人根据地逐渐推进而修筑的土丘,一是为了攻敌,二是用来观察敌情。已,完成。整句意思为:修筑攻敌的土丘又需要三个月才能完工。

⑧ 蚁附之:使士兵们像蚂蚁一样爬上城墙(攻打敌人)。

⑨ 杀士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的士兵被杀。

⑩ 拔:破城而取之曰拔。

11 破人之国而非久:灭亡敌人的国家却无须长久作战。

12 以全争于天下:全,指上文的“全国”、“全军”、“全旅”、“全卒”、“全伍”。整句意思是力求全胜而夺得天下。

13 兵不顿而利可全:顿,同“钝”,破损之意。此句意为我方的兵器未损,不耗一丝战斗力却大获全胜。【译文】孙子说:用兵的上策是使敌国主动投降,攻打敌国就次一等。不战而使敌人全军降服是上策,动武打败敌人的军队次之;不战而使敌人一个旅降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旅次之;不战而使敌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败敌人一个卒次之;不战而使敌人一个伍投降是上策,击破敌人一个伍次之。所以说,百战百胜并不是最好的用兵策略,不战而使敌屈服,才算是高明中的高明之策。因此,上等的用兵策略用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挫败敌人,再次是出动军队攻敌取胜,最下策是攻城。攻城是为万不得已时才采用的策略。制造攻城的蔽橹、辒以及攻城器械等,需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修筑攻城的土丘又要三个月才能完成。这个时候,将帅已经焦灼而愤怒,士兵们则被驱逐去爬梯攻城,犹如蚂蚁一样依附在城墙上。等到损伤了三分之一的兵力时,城却还不能攻克。这就是攻城所带来的危害。因此,善于用兵的将领,使敌人屈服但不用武力硬拼,夺取敌人的城池却不用强攻,消灭敌国无需长久作战。他用谋略,以全胜的计策夺取天下。不损耗自己一方的兵力却大获全胜,这就是用谋略攻敌的准则。【历史再现】甘罗说赵得城

秦国大将甘茂的孙子甘罗,侍奉秦国丞相吕不韦。这一天,甘罗发现吕不韦闷闷不乐,就问他为何烦恼。吕不韦说:“此前,秦王想和燕国交好,我就让纲成君蔡泽去燕国做人质。不久,燕国就派太子丹来我们秦国做了人质。现在秦王想联合燕国攻打赵国,我请将军张唐去沟通燕国,可他坚持不肯去。我又不想为难他。”甘罗自告奋勇,请求让自己前去游说张唐。原来,张唐此前曾攻打过赵国,夺取了赵国的很多土地。赵王曾在国中下通缉令说,谁要是抓到张唐就对他重重封赏。去燕国必须经过赵国,张唐不愿冒这个险。甘罗拜见了张唐,对他说:“您和武安君白起都是秦国大将,您认为您俩谁的功劳更大?”张唐说:“武安君智勇双全,建功无数,我当然不如他。”甘罗又说:“应侯范雎(jū)和现在的文信侯,他俩谁的权力更大?”张唐说:“现在的文信侯。”甘罗说:“当年应侯范雎请武安君攻打赵国,武安君故意为难他而不肯出战。武安君战功无数又被秦王器重,但因为他为难应侯,最后还是被贬为士兵,又被赶出都城咸阳,未等他走出咸阳七里就死在了杜邮。您现在也知道文信侯权力比应侯还要大。文信侯亲自请你去燕国,您却左右推托,我不知道您将要死在什么地方啊。”张唐听后当即决定去燕国,让人准备行李。

张唐出发前,甘罗又说服吕不韦让自己先去赵国打声招呼。吕不韦向秦王请示,秦王亲自召见甘罗,任命他为使臣。甘罗就驾着五辆马车出发到了赵国。

见到赵王后,甘罗说:“燕国太子丹到秦国做人质,秦将张唐将去燕国做国相的事情,大王您知道吗?”赵王说知道。甘罗接着说:“秦燕结好,这是很明显的事情了。它们必定是要联合起来攻打赵国,大王您觉得自己能打得过它们吗?”赵王沉默。甘罗接着说:“秦燕联合对付赵国,赵国前后受敌,肯定损失惨重。这一战,秦国无非是想扩张领土。依我看,大王您不如先送五座城邑给秦国,满足它的扩张目的。然后我请求秦王把燕太子丹送回燕国,解除和燕国的结好盟约,回过头来再和强大的赵国联手对付燕国。您认为这样更好还是让赵国被秦、燕攻打好?”赵王很聪明,当即把秦赵交界处的五座边境城邑割让出来,献给秦国。

后来,秦国把燕国太子丹送回了燕国,赵国就立即攻打燕国,攻占了燕国三十座城邑。赵国把其中的十一座又送给了秦国。甘罗这一次出行,不费一兵一卒就同时获得了赵国和燕国的城邑共十多座。

甘罗采用的计策既有谋略之策,又有外交之策。说服张唐是谋,其目的在于先造势,对赵国形成压力,再去游说赵王。如果只是说服张唐就了事的话,秦国和燕国联合攻打赵国,所得到的也只是赵国的城邑,而且还会给秦军带来损失。孙子此前说过,须“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又“日费千金”,才能成十万之师。一仗打起来,国家的财力物力已经“十去其六”。要想攻城,又要修筑土丘,准备战车战梯等,耗时耗力。总之,只要打,即使胜利,自己一方也会有损耗。用最少乃至无的损失去获取最大的收获,才是最厉害的用兵之法。所以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战,就是不动用武力。不动武,那就只能动脑子,思考能使敌人投降的谋略或者外交手段。

力不如敌时避其锋芒

【原文】①②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③④,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注释】

① 十则围之:我方军力是敌人的十倍就主动攻打它。下句中的“五”指五倍。

② 倍则分之:倍,比敌人多一倍,即是敌人的二倍。分,分散敌人的力量再攻打。

③ 敌则能战之:敌,能对抗敌人。此句意为有与敌人相当的兵力就抗击他。

④ 小敌之坚,大敌之擒:小敌,弱小的军队。第一个“之”意为如果。擒,擒获的俘虏。此句意思是力量弱小的军队如果顽固硬拼,就会成为强军的俘虏。【译文】用兵的法则是:如果我方军力十倍于敌人,那就包围他。如果是敌人的五倍,就可以进攻。两倍于敌就可以采取分散兵力的计策消灭敌人,兵力与敌人相当时就可以作战抗击。兵力比敌人少时就要避免直面作战,兵力远远比敌人微弱就要远离躲开他。弱小的军队如果顽固硬拼,就会被强大敌军擒获,成为俘虏。【历史再现】子贡救鲁

春秋末期,齐国田常想发兵攻打鲁国。齐强鲁弱,如果应战,鲁国必败。孔子发动自己的弟子救鲁,弟子们争相报名。最后,孔子让子贡去游说齐国。

子贡分析了当前的形势,认为要说服齐军退兵是不可能的。因为田常发兵攻鲁只是幌子,他真正的目的是出动齐国国内的军力,自己好趁机在国内作乱称王。这样一来,就只能转移敌人的攻击目标,使齐军另外攻打其他国家。子贡心里有了计策。

他先到齐国游说田常:“你攻打鲁国对你没有好处啊。一旦齐军得胜了,你的劲敌作战有功,他们的势力就会更大,也更受齐王宠信。您不如让他们攻打吴国,吴国强大,你就可以借助吴国之手铲除异己。即使消灭不了他们,吴国的强军也会把他们困在国外,到时你可以在国内孤立国君。”田常心动了,但也很为难,说:“我已经让军队开赴鲁国做好部署了,现在撤兵,大臣定会怀疑我,况且我要攻打吴国总得出师有名。”子贡说:“您等着。我去说服吴国帮助鲁国抗击齐军,到时齐国就有攻吴的理由了。”于是子贡赶赴吴国。

见到吴王后,子贡对他说:“齐国伐鲁,如果得胜,齐国就会更加强大。到时吴国就危险了。如果你帮助鲁国攻打齐国,不仅会获得体恤弱国的好名声,彰显吴国的声威,还会削弱齐国的力量,同时使吴国变强。那样一来,晋国也无法与吴国抗衡了。”吴王说:“你说得对。可是我担心自己对齐国出兵的话,我的宿敌越王勾践会趁虚而入,攻打吴国。”子贡就又去越国,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越王勾践假装与吴国友好。他说:“吴王对越国放松了警惕,等吴国与齐国打起来的时候,越国就可以趁吴国国内空虚时攻打它。”越王勾践一直想为会稽之辱报仇,于是听从了子贡的建议。

说服齐国田常、吴王和越王后,子贡又担心吴国得胜后会要挟鲁国,于是他又去晋国对晋王说:“齐国要打鲁国,吴国已经决定帮助鲁国攻打齐国了。如果吴国胜利,吴军的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晋国。打败了晋国,吴国就称霸中原了。”晋王于是做好军队部署,防止吴国入侵。

当子贡从晋国返回鲁国时,吴国和齐国已经开战。吴王亲自率领十万精兵,联合越王勾践送来的三千越军,在艾陵与齐军交战。结果,齐军误入吴军的埋伏,被吴军重重围困。吴军大获全胜,之后,吴王夫差率军逼近晋国,又和晋国开战。

子贡这一次出使,使齐军转移目标,让吴国充当挡箭牌,以晋国做最后的防护盾牌,最终避免了鲁国陷入战争危难。子贡的巧妙周旋,表面上全靠一张嘴,实际上靠的是谋略。鲁国力量不如齐国,打起来必定惨败。子贡不会带兵打仗,却能避免完全不利于国家的战争发生,其实就等于打了一场胜战。所以说,力不如敌时,要当躲则躲,当退则退。把自己的损失降到最少乃至无,让敌人无利可图,就已经是胜利。

国君不宜干涉战事

【原文】①②③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④⑤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为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⑦⑧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⑨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注释】

① 国之辅:国家的辅佐之臣。

② 辅周:辅佐君主很周密。

③ 辅隙:辅导君主有疏漏。

④ 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国君会危害军队,使战争不利的情况有三种。

⑤ 谓:谓,意思是使。

⑥ 縻军:縻(mí),原指牛辔,引申为羁绊、束缚之意。

⑦ 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三军泛指军队。同,有干预之意。全句意为不了解军队的事务和战况却加以干预。

⑧ 任:指挥,统帅。

⑨ 乱军引胜:乱了自己的军队而使得敌军胜利。【译文】将帅是国君的辅佐大臣,如果将帅辅佐君主周密,国家就会强大。将帅辅佐君主有疏漏,国家就会衰弱。国君会危害军队,使战争不利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情,在军队不能前进的情况下命令军队前进,或者在军队不能撤退的情况下命令军队撤退。这种情况就会牵制军队,使军队的进退受到束缚。第二种是对三军内务不熟悉却插手,干预军政,使士兵们不知道听谁的命令而迷惑。第三种是不懂兵法,不了解军中的权变之谋,却参与指挥,造成士兵疑虑担忧。这个时候敌国就会趁机攻入,我军自乱阵脚,最终使得敌军胜利。【历史再现】李牧守边

赵惠文王时期,赵国的北方边境地区不断遭到匈奴的进犯,赵惠文王派李牧驻守边疆,防范匈奴。

李牧驻守雁门郡(现在山西省境内的右玉县南),在代县、雁门一带采取积极防御策略。他在军中下令,匈奴来犯时士兵必须立即躲入营中,不得擅自应战。李牧不让士兵们出击作战,却给他们吃好喝好,每天只进行军事训练。匈奴人认为李牧胆小,赵军士兵也以为李牧怯战。李牧在边境驻守了好久,没有杀死一个匈奴。赵王一再指责李牧,催促他发兵攻打匈奴。李牧不听赵王的命令,几年内都不与匈奴交战。赵王怒了,召回李牧,另派其他将领去接替他。

新上任的将领采取了跟李牧完全不同的作战计策,每次匈奴来犯,他都带兵出击。匈奴采取游击战术,多次打败赵军。几次下来,赵军损失惨重,战争还给边境地区的百姓耕种带来了影响。赵王不得已,又请李牧去戍守边境。李牧要求赵王不得干涉他的军事行动,赵王应许。

到了边境后,李牧仍采取此前的战略,只守不攻,养精蓄锐。匈奴因此认定李牧胆小懦弱,赵军也没有什么战斗力。过了几年,赵军已经被李牧训练得威猛无比。且士兵看匈奴屡次来侵却不能出战,早已憋出一身斗志。李牧于是暗中做好部署,然后让百姓到野外放牧,引诱匈奴来犯。匈奴派出小股骑兵试探,李牧派诱兵迎击,诱兵与匈奴交战后不久就假装败退。匈奴单于想趁机灭掉李牧的全军,于是大举进攻,不料陷入李牧的阵法之中。李牧早已让精兵强将埋伏于两侧,等匈奴的大部队一到,精兵部队就左右夹击他们。匈奴被赵军重重围困,结果损失十多万骑兵。匈奴的实力受到了重创,匈奴单于落荒而逃。这之后的十多年,匈奴人再也不敢进犯赵国边境。

李牧知道匈奴擅长游击战,如果敌人来犯我军就进攻,我军就陷入了被动,且不容易将匈奴一举攻破。所以,他一开始就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等待敌人骄傲松懈而出动大部队时,再来个一网打尽。他只守不攻,看似变被动为“更被动”,实则是伺机而动。李牧的这一谋略,就连自己的士兵也没看出来,赵王更没法理解,然而李牧也不能说。因为正如孙子所说的,“兵者,诡道也。”战法一旦说出来被敌人知道,就不能成为战法了。所以,孙子说,国君要相信将领。相信将领的第一个要点就是不要随便干涉军事行动。将领已经有了抗敌的战术,国君往往也不能得知其中的诡计,不明白而胡乱干涉就使得军事行动被打乱,士兵们无所适从。正因此,当赵王再次请回李牧守边时,李牧要求赵王不要干涉自己。

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原文】①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②③④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⑤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注释】

① 知胜:预知胜利。

② 上下同欲:欲,心志,意愿。此句意为上下同心协力。

③ 以虞待不虞:虞,准备。军队作好准备等待没有准备的对方。

④ 将能而君不御:御,干涉,制约。此句意为将领有才能且君主不会干涉军事行动。

⑤ 百战不殆:殆,危险。此句意为:每次战役都取胜而不会让军队陷入危险。【译文】有五种情况可以预知战争会获胜: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作战,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作战,可以取胜;懂得根据兵力的多寡来采取不同的战术,可以取胜;全军上下齐心,团结一致,可以胜;军队作好准备,对抗没有准备的敌人,可以胜;将帅有作战才能,而且君主不会随便干涉军事行动,可以胜。这五条就是预知胜利的标准。所以说,了解敌人也了解自己,百战不败;只了解自己而不熟悉对方情况,胜负各半,等同打平手;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则每战必败。【历史再现】李嗣源救幽州

五代时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率兵三十万围攻晋国北方的幽州。幽州守将周德威向晋王李存勖求援。

李存勖召来诸位大臣将领商议对策,很多人都建议暂时按兵不动,等敌人吃完粮食撤退后再从后方追杀敌人。李嗣源认为不妥,他说:“周德威坚守幽州,保卫国家,我们救他理所当然。此外,敌人一定会在粮食吃完之前对幽州发动攻击,到那时无辜百姓必定被牵连受害。我们应该主动出击,先发制人。我愿意带领五千骑兵做先锋。”李存勖认为李嗣源说得对,派给他七万人马,让他救幽州。

李存勖跟手下将领分析了敌我形势,他说:“现在敌人的兵力是我们的数倍,对方又以骑兵居多。我们的骑兵少而步兵多,又有粮食物资的拖累。如果走平常的路线,我们会在平原上与敌人相遇。到时敌人的上万骑兵向我们杀来,我军粮食被抢劫一空,未等出战可能就已全军覆没。所以,我军最好改走山道,这样可以隐藏行踪。等我们神不知鬼不觉到了幽州,再与城内的守军里应外合,夹击敌人。”把军队带出易州后,李嗣源就让军队改走山路,穿过大房岭(今河北房山县西北),迂回向东,前往幽州。

李嗣源率领部队日夜兼程,到达距离幽州六十里的地方时,突然与一支契丹骑兵相遇。契丹兵发现晋军后也大吃一惊,他们没想到晋军的援兵会选择艰难的山路前来,又因摸不清晋军的规模,所以慌忙后退。李嗣源率领三千名骑兵先锋追击敌人,其大部队紧跟其后,一直杀到了山口附近。不料契丹兵有成千上万人列阵,挡在了晋军前面。前方的晋军将士个个惶恐失色,不敢向前。李嗣源知道成败在此一举,如果退后,晋军必败,向前杀敌还有可能伺机取胜。因此他摘掉头盔冲到阵前,扬起马鞭用契丹话怒叱敌军。骂完后他一马当先,高举铁锤,冲入敌军阵前。晋军士兵受到鼓舞后斗志倍增,纷纷向前拼杀敌军。

晋军势不可挡,契丹军一连后撤,晋军大部队得以冲出山口。由于中途遭遇敌军,原计划的路线改变,晋军出了山口,继续前进,来到了大平原上。为了防止敌军骑兵的攻击,大将李存审(跟李嗣源一样,都是李克用的养子)命令士兵砍伐树木,每人拿一根树枝。当军队停下来时,晋兵就把树枝插在营地四周,建起树林壁垒。契丹骑兵绕着晋营路过时,李嗣源就命令士兵们放箭,契丹兵死伤无数。用这个方法,晋军终于逐渐逼近幽州。

李嗣源知道幽州的契丹兵必定已经列好军阵等待晋军,为了打乱敌人的阵脚,晋军又施疑兵之计,让滞后的步兵拖着树枝行进。晋军部队的行军之处烟尘滚滚,契丹军看到后误以为晋军的援兵非常多,非常害怕。敌人的气势被打压了下去,晋军的士气却大增。接着,李嗣源让士兵们擂鼓前进,他率领骑兵奋勇冲前。契丹兵争相丢掉铠甲兵器逃跑了。李嗣源率军乘势追击,最终把契丹兵赶出了幽州。

李嗣源这一战,几次陷入险境,然而最终取胜。晋军看似侥幸,其实每一步都有玄机。因为李嗣源在作战之前就对敌我双方的各方面情况作了分析比较。兵力、作战地形、敌人的战术,自己一方可能遇到的危险,他都心里有数,也有了应对的计策。所以,在山中遇敌以及山口遇险时,他才能镇定自如地应对。可见,同时了解敌人和自己,才算为“心里有底”。心里有底,才能制定出最有利的计策,也才能掌控突发事件。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才能百战百胜。光是了解自己,而不了解敌人,就不能预料危险。当行军计划被敌人打乱时,这样的将领就会先乱阵脚,军队继而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所以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第四篇 军形篇

先求不败后求胜

【原文】①②

孙子曰: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③④在己,可胜在敌。故善战者,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可胜。故⑤曰:胜可知,而不可为。⑥

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⑦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注释】

① 先为不可胜:先让自己不被敌人战胜。

② 以待敌之可胜: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

③ 能为不可胜:能使自己不被敌人战胜。

④ 不能使敌之可胜:不一定能使敌人被我方战胜。

⑤ 不可为:不可以强求。

⑥ 则:意为“是因为”。

⑦ 藏于九地之下:九指最大之数。此句意为藏在深不可测的地下而使敌人无从窥视。【译文】孙子说:以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总是首先创造条件让自己不被敌人战胜,再等待战胜敌人的时机。创造条件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是掌握战争的主动权;接下来敌人能否被战胜,就看敌人的表现了。也就是说,善于作战的将领,他首先使自己一定不会被敌人战胜,但是不一定保证自己能战胜敌人。所以说,胜利可以预见,却不能强求。当无法战胜敌人时,就先防守,等待机会;如果敌人有可乘之机,我方能够取胜,就采取主动进攻。防守是因为取胜条件不足,进攻是因为取胜的条件充分。善于防守的将领,会隐藏自己军队的情况,我方情报如同被埋在深不可知的地下;善于进攻的将领,他的部队出击如同神兵从天而降,使敌人猝不及防。这样,才能保全自己从而获得全胜。【历史再现】刘邦攻峣关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兵入关灭秦,打到了峣关(位于今西安市蓝田县城南)。峣关是从中原进入秦都咸阳的交通要道,也是秦军设防的最后一道关卡。此时,秦军的兵力尚存,除了秦王子婴派来驻守峣关的兵力外,还有一部分在岭南诸郡,另一部分由驻守在塞北的蒙恬率领,有百万之军。

刘邦手下只有两万兵力,远远不如秦军,但他求胜心切,想立刻率军攻打峣关。刘邦的谋士张良认为不妥。他说:“秦军的力量还很强大,不能轻举妄动。虽然敌军据守峣关的只是一部分兵力而已,但他们扼守险要,占据地理优势。为防不测,请您先让郦食其带上黄金宝物,去跟峣关的秦军守将谈和。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个贪财好利的市侩屠夫,应该很容易说服。与此同时,我们在峣关周围增设疑兵,虚张声势,使敌人不明虚实。敌人以为我们兵多,必定投降。”

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派郦食其带上厚礼去与秦守将说和。郦食其对峣关守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很快把他说服。守将答应与刘邦联合,攻入咸阳。刘邦十分高兴,打算等待时机,联合峣关的秦军进攻咸阳。张良这时候却改变了作战计策,他对刘邦说:“秦军将领虽然投降于我们,但我们不能保证他的部下也会跟他反叛秦朝。如果作战中他的士兵反悔,我们就会反被敌军攻击。敌军现在已与我们谈和,必定放松了戒备。我们不如趁机攻打他们,一定可以取胜。”刘邦赞同张良的计策,率军攻入峣关。

此前,刘邦安排了疑兵在山头造势,让秦军误认为他们的士兵众多。如今刘邦突然率军攻来,秦军大惊而不知所措。秦军节节败退,最后退守蓝田。刘邦率兵追击,一路严令士兵不得干扰百姓,以收拢民心。结果,刘邦的军队赢得了秦地百姓的支持,他顺利引兵绕过峣关,打败蓝田的秦军,最终攻入了咸阳。秦军大势已去,秦三世子婴只好投降。

刘邦曾说,张良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峣关这一战,充分体现了张良的用兵才能。他不像刘邦一样,未作分析就想进攻。他先对敌我分析形势作了分析,认为己方胜利的把握不是很大,于是先创造条件(让郦食其去说和,增设疑兵威慑敌人),使自己一方先利于不败之地。张良防患于未然,且让敌军不知道我军虚实,这一战略,正应对了孙子所说的“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等到敌人同意和解而松懈之时,张良却再次分析,改变对策,让刘邦率兵突击。敌人已经谈和,怎么会料到对方发动攻击?刘邦军队如“动于九天之上”,敌人猝不及防。张良这一战的总谋略,正符合孙子的作战思想: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后求胜,因此刘邦得以大获全胜。

打败注定失败的敌人

【原文】①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战胜而天下曰善,非善②③之善者也。故举秋毫不为多力,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④

古之所谓善战者,胜于易胜者也。故善战者之胜也,无智名,⑤无勇功。故其战胜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胜,胜已败者也。故善⑥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注释】

① 见胜不过众人之所知:见,预见。不过,不超出。预见胜利但未超出常人的见识。

② 故:也就是说。

③ 秋毫:兽类在秋天长出的幼毛,比喻极其轻微的东西。

④ 胜于易胜者也:易胜者,容易获胜的情况。此句意为在容易获胜的情况下取得胜利。

⑤ 忒:差错,失误;不忒,不出差错。

⑥ 不失敌之败也:失,失去。此句意为不放过使敌人失败的机会。【译文】将领可以预见胜利,但他的预见不能超过平常人的见识,这算不上最高明。交战后取胜,且获得天下人的称赞,也算不上是高明中的高明。也就是说能举起秋毫算不上力气大,看得见日月算不上视力好,能听见雷鸣算不上耳聪。古代所谓善于用兵的人,不过是战胜了那些容易战胜的敌人。所以,真正善于用兵的人,他没有智慧过人的名声,他的战功也许并不勇武显赫,他打的胜仗却一定不会有任何失误之处。他作战之所以不会出现任何闪失,是因为他战胜的是早已注定失败的敌人。总之,善于用兵的将领,他首先使自己始终处于不被战胜的境地,然后绝不会错失任何可以击败敌人的机会。【历史再现】浅水原之战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五月,李渊称帝。“西秦霸王”薛举不服,在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北五里)、豳州(今陕西彬县)、岐州(今陕西凤翔)一带作乱。李渊派儿子李世民率领刘文静、殷开山等将领,带兵抗击薛举。两军的第一战,薛举侥幸取胜。不久,薛举病死,他的儿子薛仁杲继续领兵反唐。

薛仁杲派部下宗罗睺抗击唐军,宗罗睺和李世民在高墌(zhí)城(今陕西省长武县)对峙。唐军最初施行防守政策,竖起壁垒,屡次引诱敌军出战。宗罗睺自恃兵多且猛,多次发动进攻,唐军坚守不出。敌军屡次进攻却毫无收获,将士疲惫不堪。相持六十多天后,李世民见战机已到,就在浅水原列阵,再次引诱敌军。宗罗睺中计,率军出击,结果被唐军打得溃败而逃。

宗罗睺率领残部逃往薛仁杲的驻地折墌城(今甘肃泾川东北)。李世民想率领二千多骑兵追击敌人,唐将窦轨认为应先修整,不要大意轻心,贸然攻入敌军的中心。李世民认为唐军势如破竹,机不可失,毅然率领二千多骑兵追赶敌人。唐军在泾水南岸截住了宗罗睺的部队,又与之交战。宗罗睺战死,他的部队最终未能进入折墌城。之后,李世民又率领骑兵直趋折墌城。薛仁杲的部下见薛军大势已去,纷纷投降。薛仁杲无奈,被迫率领一万多士兵出城投降。唐军平定了陇西,保障了关中安全。

唐军胜利后,唐朝诸将问李世民:“打败宗罗睺之后,大王就去攻敌人的守城。当时我们只有骑兵两千,又没有携带攻城的兵器战具。我们都认为难以取胜,结果敌人却不战而降,这是为什么?”李世民说:“宗罗睺的部下士兵都是骁勇善战的陇外人,如果我们放他们进入折墌城,他们得到休息后,实力就会恢复。到时攻打他们就很困难。反之,我们击败了宗罗睺,折摭城的防守就失去了根本力量。我们突袭城下,敌军毫无防备,所以会投降。所以,胜利是必然的。”

孙子说,战争的胜利如果不超出常人的知识范围,不算是高明之计。浅水原一站,唐军在浅水原击败敌军后,李世民就“贸然”追击,最后唐军“侥幸”取胜。李世民似乎犯了战争中的轻敌错误,其实并非这样。他的胜利出乎常人的意料,却在自己的预料之中。这正是孙子说的高明中的高明。在只有少数骑兵的劣势之下,李世民对敌我状况有冷静的分析,提出“势如劈竹,机不可失”的作战谋略。抓住自己一方的优势,料想敌人必定会失败,所以他没有错失机会放过敌人。能够打败注定失败的敌人,看似容易,其实需要周密的分析、足够的智谋以及当机立断的勇气。所以,孙子说,善战的人,他用兵不会出现任何错误,因为他打败的是注定失败的敌人。

心存侥幸往往不能取胜

【原文】

是故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善用兵者,修道而

①②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注释】

① 修道而保法:修明德政,坚守兵法的准则。

② 能为胜败之政:可以掌握胜败的主动权。【译文】所以,打胜仗的军队总是在具备了必胜的条件之后才出战,而打败仗的部队总是先交战,然后在战争中企图侥幸取胜。善于用兵的人,修明德政,研究致胜之道,坚守用兵法则,所以可以主宰胜败。【历史再现】城濮之战

公元前634年,晋国崛起,与楚国争中原霸主地位。楚国为了扼制晋国势力的东进和南下,联合陈、蔡、郑、许四国的军队,出兵攻打宋国。晋国以救宋为名,出兵中原。晋军渡过黄河后,先后攻打了曹国,讨伐了卫国。曹国和卫国是楚国的属国,晋军本意是攻打它们以引诱楚军前来,无奈楚军不上当,仍旧攻打宋国的首都商丘。公元前632年春,晋国国君晋文公改变作战策略,挑起秦国、齐国这两个国家和楚国的矛盾,准备联合秦、齐攻打楚国。

楚成王听说晋军的战略后,认为晋、齐、秦三国联盟军队强大,他决定撤军,于是命令楚军将领子玉率兵回国。子玉曾在战前被楚国大臣蒍贾评说没有用兵打仗的才能,心里不服气,坚决请战,以消除有关他指挥无能的流言。成王见子玉斗志高昂,就动摇了撤军的决心,但他又不肯给子玉增拔充足的决战兵力,最终只派给他一支约有两百人的小股援军,希望他能侥幸取胜。

晋国早已决定与楚军打一仗,而且为了减少敌人,晋国还与曹国、卫国谋和,以归附晋国为条件让他们复国。暗中,晋军又联合秦、齐、宋的军队,制订了周详的作战计划。

子玉派使者对晋国的君臣说:“只要晋国允许曹、卫复国,楚国就从宋国撤军。”子玉知道晋国不会答应这个要求,他分明就是去挑战的。子玉的挑战正中晋军的心意。为了激怒子玉,晋军扣留了楚国的使者。听说曹、卫两国反楚归晋,又得知使者被晋军扣留,子玉怒不可遏,当即命令全军从宋都撤退,专攻驻守卫国的晋军。

晋军按照作战计划,主动“退避三舍”,诱敌深入,把楚军引到了预定的战场——城濮(河南濮城)一带。这时,齐、秦、宋诸国的军队陆续抵达,与晋军会合。晋、宋、齐、秦联军有战车一千辆,军队士气高昂,积极筹备作战。楚国只有陈、蔡两国的援军,战车仅有一千两百辆,且陈国和蔡国的军队战斗力薄弱。子玉将军队分成中、左、右三军,由自己指挥中军主力,陈、蔡军队组成的右翼军由楚将子上统率,左翼军也是楚军,由子西指挥。

公元前632年四月,决战开始了。晋军针对楚军的部署情况,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子玉不知是计,下令左翼军追击,不料被晋军的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子玉见大势已去,只好下令中军迅速撤退。楚军向西南撤退到连谷时,子玉羞愧自杀。

城濮之战,晋军获得秦、齐联盟之后,军队实力大增。楚成王看到了这一点,本已作出撤军的明智选择,但他最后被子玉误导。楚王想作战取胜却又不肯多派援兵,而使齐王将领侥幸取胜。子玉作为一军将帅,不从战争的实情出发,而是因个人私怨而战。他的意气用事,跟楚成王的优柔寡断一样,都是心存侥幸而出战。战争不仅是士兵人数的比拼,更是智谋的比拼。有计划的一方,战争的每一步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没有计划,只想着用蛮力死拼,即使胜利也是侥幸的。然而在有战备的强大军队面前,这样的侥幸胜利也是不可能的。因为战争的胜败和将领的品德才能,和军队的强弱,和智谋的高低有关,和侥幸无关。毫无准备或不具取胜条件却硬拼,往往战败。

势不可挡,才能取胜

【原文】①②③④⑤

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⑥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⑦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注释】

① 度:度量土地面积,分析地理形势。

② 量:计量人力与物资资源的多少。

③ 数:可动员的兵力数目。

④ 称:衡量比较敌我实力。

⑤ 胜:胜负的概率。

⑥ 以镒称铢:镒和铢都是古代重量单位,一镒等同于576铢,24铢为一两。以镒称铢指实力悬殊。

⑦ 仞: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此句意为如同八千尺上的流水顺势而下,势不可挡。【译文】用兵之法:一是度,即估算土地的面积;二是量,推算物资资源的多少;三是数,统计士兵的数量;四是称,即比较双方的军事综合实力;五是胜,推算出胜负的判断。土地面积的大小决定物力、人力资源的多少,人力与物资的容量决定可投入战争的兵力数目,士兵的多寡决定双方兵力的强弱,衡量双方实力就可以得出胜负的概率。获胜的军队与失败的一方相比,就如同用“镒”来称“铢”,具有绝对优势。而失败的军队对于获胜的一方就如同用“铢”来称“镒”。胜利者一方指挥打仗,就像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顺流直下,势不可挡,这就是军事实力的表现【历史再现】辛弃疾生擒张安国

南宋时,金国时常入侵中原,农民领袖耿京组织了一支抗金的义军。时年二十一岁的辛弃疾投奔了耿京的抗金部队,他勇敢有谋,深受耿京的器重。后来,耿京派辛弃疾率领一支队伍到宋都建康,与宋朝廷共商灭金的大策。就在辛弃疾返回时,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死了。张安国率领义军投降了金军。辛弃疾听说这个消息后非常愤怒,他决定为耿京报仇。他对随行人员说:“耿大哥带领我们抵抗外敌,他曾与我们同生共死。如今,他被叛徒杀害,我们不为他报仇的话,还有什么情义可言!”宋朝廷派出的使臣王世隆也说:“我奉皇上诏令召见耿元帅,没想到他被叛徒杀害,现在只有捉住叛徒张安国,为耿元帅报仇,我才能向皇上复命。”此前耿京派给辛弃疾的队伍共有一千多人,他们也都表示要上阵擒拿张安国,为领袖报仇。

辛弃疾分析了敌我形势,他说:“如今张安国肯定已经跟随金国大军撤走了,敌人有千军万马,我们只有一千多人。虽然敌众我寡,但是没有什么可怕的。敌人自恃兵多,一定疏忽防备,况且,他们肯定想不到有人会深入他们的阵营中心。我们挑选精兵暗中奔袭,不用大张旗鼓,敌人就不会发现。进入敌营后,我们选准目标,发动突袭,只要动作迅速,一定可以成功!”众人齐声赞成辛弃疾的计划,当即有士兵报名参加突袭行动。

辛弃疾从中挑选了五百名精锐的骑兵,准备好战具和干粮后出发了。义军日夜兼程,终于赶上了金军的大队。当时已是夜幕十分,金军驻守在济州(今山东巨野县)。正如辛弃疾预料的,金军毫无防备。辛弃疾派出的侦察兵回来报告说,张安国与金军主将正在帐中畅饮。辛弃疾带领五百轻骑兵以疾风之速冲入金军大营,未等金军士兵反应过来,他们已经杀入大帐之中。金军主将见势不妙,拔腿就跑。张安国也想逃跑,辛弃疾一脚把他踢翻在地。就在辛弃疾的下属士兵把张安国捆绑到马背上时,金军的部分士兵杀进帐来了。辛弃疾毫不畏惧,一马当先冲在队伍前面,奋力拼杀敌人,为部队开出了一条血路。未等金军主将做好部署,辛弃疾等人已经策马奔驰,离开了金军驻地。

这一战,辛弃疾没有损失一个士兵就从金军大部队中生擒了叛徒张安国,把他带回了宋都建康。辛弃疾能够以少胜多,完全是因为他抓住了作战的“势”。辛弃疾的部队人员虽少,但都是精兵强将,而且都抱有杀敌报仇的意志。强大的斗志,是一种“势”。再者,宋军在敌人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发动目标明确的突袭,占据有利时机,这又是一“势”。在这种情况下,金军再多的兵力也不过如同“铢”那么少,而占据先机和主动权的义军部队却有“镒”般的优势。两方实力一对比,辛弃疾的部队势不可挡。孙子说,所谓势,就像积水从千仞高的山涧顺流直下。义军部队的作战正是如此,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袭敌人,生擒叛徒,全程如同流水自高山而下,一气呵成,所以一战成功。

第五篇 兵势篇

正兵对战,奇兵制胜

【原文】①②③④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⑤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⑥碫投卵者,虚实是也。⑦⑧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⑨如江河。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⑩11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12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注释】

① 治众如治寡:众指大部队,寡指小部队。此句意为,管理大部队就跟管理小部队一样。

② 分数:分和数同意,指军队的组织和人员编制,要分级管理。

③ 斗:指挥。

④ 形名:指旌旗和金鼓等指挥工具和命令暗号。

⑤ 奇正:古代兵法常用术语。常规的战术,也就是意料之中的,称为“正”,特殊的、变化的战术,不在意料之中的,称为“奇”。

⑥ 以碫投卵:碫(duàn),磨刀石,泛指坚硬的石块。以碫投卵即以卵击石。

⑦ 以正和:以正兵与敌人交战。和,交合,交战之意。

⑧ 以奇胜:以奇兵取胜。

⑨ 声不过五:古代有五个音阶:宫、商、角(jué)、徵、羽。

⑩ 不可胜听也:听之不尽。

11 色不过五:五色为青、黄、赤、白、黑。

12 味不过五:五味为酸、咸、辛、苦、甘。【译文】治理大军同治理小队一样,本质都是规划军队的组织,进行人员编制,依靠的是合理的组织、结构、编制。要想指挥有效,须依靠明确、高效的指挥系统。治理和指挥有效之后,要想整个部队与敌军对抗时不会失败,还得正确运用“奇正”的战术。巧妙运用“奇正”之术攻击敌人,就能够以实击虚,攻打敌人就如同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大凡作战,都是派正兵与敌人进行正面交战,而用奇兵制胜。善于运用奇兵取胜的人,其战法的变化就像天地运行一样没有穷尽之时,像江海一样永远不会枯竭。战术周而复始运用,如日月运行与四季更迭一样,去而复来。虽说乐声不过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阶,然而五音的变化组合产生的音乐,永远也听不完;颜色不过红、黄、蓝、白、黑这五种,但五种色调的组合而成的风景却永远看不完;味道不过酸、甜、苦、辣、咸这五味,而五种味道调配出来的滋味,却是尝不胜尝的。战术说到底也就一“奇”一“正”,但“奇”、“正”的组合变化却同样无穷无尽。奇正相生,相互转化,其变化无穷犹如圆环旋绕,没有尽头。奇正之术,谁能用得完呢?【历史再现】刘邦夺成皋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刘邦率领汉军驻守荥阳(今河南郑州荥阳),对抗项羽。荥阳及其西面的成皋(今荥阳市西成皋城)是入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的咽喉,特别是成皋,控制着西入洛阳的水陆交通,是获取粮食的重要通道,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自五月起,汉、楚两军为争夺该地展开了一场持久的对峙之战。一开始,刘邦的军队由于刚战败彭城,势力较为微弱。为了加固力量,刘邦采用张良制定的谋略,一边游说黥布倒戈,以从南面牵制楚军,一边加紧部署汉军的“奇兵”,从敌人后方及侧翼袭扰牵制楚军。刘邦派人联络彭越,让他带兵袭击项羽后方。由于汉军的正面兵力远远不如楚军,刘邦又让后方的萧何征集军士,运送粮食,支援前线。此外,刘邦同时采纳陈平的计策,施离间计除掉楚军中的劲敌,瓦解楚军的实力。

进行多方面的部署后,汉军的后方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巩固,但正面战场的形势仍旧不乐观。项羽看见汉军的势力逐日递增,他也不敢松懈,征调了更多的兵力进驻荥阳和成皋,并以牙还牙,多次派人侵扰汉军的粮道。汉军的总兵力本就比楚军少,在荥阳、成皋与楚军对峙的力量更是远远不如对方。如今项羽大举进逼荥阳,刘邦心急了,派使臣同项羽讲和。项羽不答应,刘邦就以瞒天过海之计,逃了出来。楚军率兵追击刘邦,攻下了成皋。

刘邦逃回到关中后,采用谋士辕生的计策,征集兵力并调出武关(今陕西商南东南)。项羽见状,也从荥阳调出兵力,抗击汉军。与此同时,刘邦一方面让在北方战场的韩信加大对荥阳楚军的进攻力度,一方面让彭越加强对楚军后方的袭击。韩信率军南下,进驻黄河北岸,与刘邦及荥阳的汉军互相策应。项羽无奈,只得调兵南下。彭越不负刘邦所望,率军攻袭楚军后方,直接进逼楚都彭城。项羽听闻都城危险,急忙率军返回攻打彭越。刘邦趁机夺取了成皋。

项羽击退彭越后,返回荥阳攻打汉军,再次夺回成皋。刘邦采取此前的战略,一面派韩信开辟战场,转移荥阳的楚军,一面派刘贾率两万人马增援彭越,以加大对楚军后方的攻袭。彭越得到援军后很快攻占了楚地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外黄(今河南杞县东北)等十七座城池。

彭越、韩信的军事行动给项羽的后方和侧翼造成了严重的威胁,项羽再次离开正面战场,率兵攻打彭越。临行前,项羽告诫成皋的守将曹咎说:“死守成皋,即使汉军挑战也不要出击。十五天内,我一定回来。”项羽离开成皋后,很快收复了十七座楚国城池。他继续攻打彭越的游军,但未能将他消灭。然而未等项羽回来,楚将曹咎就中了汉军的激将计,怒而出兵。汉军早已做好部署,楚军大意进攻,结果楚军兵败如山倒,曹咎等将领引咎自杀。汉军再次夺回了成皋,并乘势打到了广武(今荥阳东北)一线,夺取了敖仓的粮食,以充军用。

项羽率军返回时,已经无力再夺成皋,只得与汉军对峙于广武。成皋之战后,楚军的军力大大减弱,汉军则继续施行以奇兵攻袭后方和侧翼的方式,削弱楚军的正面兵力。楚汉对峙几个月后,楚军粮食缺乏,进退两难,最终陷入了被动。项羽逼不得已,答应与刘邦谈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并放回刘邦的父亲。

成皋之战,汉军在正面战场的实力远不如楚军,刘邦两次夺城却都能获胜,关键就在于汉军的战略是以“奇”术为主。汉军的“正兵”就是刘邦率领的部队,“奇兵”就是从后方屡次袭击楚军的彭越军队以及从侧翼分散楚军兵力的韩信部队。刘邦自知自己的正面实力不能抵抗项羽,所以坚守成皋,两次都是等到项羽率军离去时才出击。汉军巧妙运用“奇正”之术,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一旦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就可以选择有利的时间地点对敌军发动袭击。所以说,善于结合“奇”“正”战术指挥作战,就可以如同拿石头砸鸡蛋一样攻打敌人。

出击敌人,动作要迅猛

【原文】①②③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④节也。⑤

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势如弩,节如发机。【注释】

① 至于漂石者:以至于可以漂浮石头。者,无意义。

② 鸷鸟:一种凶猛的鹰隼。

③ 毁折者:毁灭折损(弱小的鸟雀)。

④ 节:节奏,指以迅猛的节奏俯冲杀伤猎物。

⑤ 发机:触发扳机。【译文】湍急的流水之所以能让大石头浮动,是因为使它的巨大冲击力产生了势;猛禽捕捉雀鸟,一举可将对手毁灭,是因为它掌握了最有利于爆发冲击的时空位置,所以动作迅猛。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他所造成的态势也是险峻的,攻击敌人的节奏同样短促有力。其攻势之险,就如同满弓待发的弩那样,其节奏之短,如同搏动弩机那样突然。【历史再现】孙权速攻皖城

东汉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冬天,曹操因江陵(今荆州)的战事不利,被迫向北撤军,东吴控制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此后,孙权积极扩张领土,占领了交州(今广东广西一带)。就在孙权忙于扩张之时,曹操养精蓄锐,派庐江(行政中心在今安徽六安北)太守朱光在江北皖城(今安徽西南部潜山县,毗邻湖北)地区屯兵耕地,积极种植稻谷,以充实军粮。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的手下大将吕蒙向他建议说:“最近长江一带雨水充沛,大小河流的水位上涨,现在正是我们渡江攻打曹操军队的好时机。如果放任他们继续屯粮,敌军力量壮大,对我军的威胁就更大。我们应该趁此雨季,快速渡江,攻取皖城。”孙权听取吕蒙的建议,即刻率军渡江,到达了皖城。之后,孙权又向众将领询问攻城的计策。很多将领建议在皖城外修筑作战工事,等一切准备妥当后再对敌人发动袭击。吕蒙不同意这个战略,他说:“皖城是曹操政权所辖的境地,我们进入敌境,不宜久留。如果修筑工事再攻城,等我们一切准备妥当,敌人也已经作好了防备,曹操的援兵也会赶来。我军失去了时机不说,长久逗留,远离家乡的战士也会倦怠而失去斗志。那个时候攻城就会变得困难。现在我军的士气正旺,敌人的防备也没有加固。我们应该一鼓作气,从四面围攻敌人。以我军的锐气,必定能够一举获胜。到时,我们还可以赶在雨季结束之前,仍以水路返回。”

孙权认为吕蒙的战略才是对的,马上部署军队,任命西陵太守甘宁为先锋队长,让吕蒙率领精锐战士随后作战。天一亮,东吴军队就开始进攻。甘宁奋勇当先,率领猛士对皖城发起猛攻,率先爬上敌人的城墙。吕蒙的精锐士兵擂鼓呐喊,纷纷攀墙而上。没过多久,东吴军队就杀入了皖城内,擒拿了太守朱光。这时,曹操的援军才行进到夹石(今安徽桐城北),听说皖城已失陷,他就撤军返回了。

皖城之战,吕蒙对敌我形势的正确分析,并提出速战速决的计策,是夺取皖城的首要前提。也就说,速战速决不是一时冲动的快速出击,而是抓住时机,计划好战略,再对敌人发动迅猛的攻击。我方有准备而动作迅猛,就如同占据了有利时空位置的鹰隼。对方毫无战备且势力微弱,就如地上不知险情的鸟雀。这样,我方的迅猛才行之有效,让敌人防不胜防。

变化表象,调动敌军

【原文】①②

纷纷纭纭,斗乱而不可乱也。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也。③④

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⑤强弱,形也。⑥

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以利动之,以卒待之。【注释】

① 斗乱:在纷乱状态中指挥战斗。

② 浑浑沌沌:战争中的混乱状态。

③ 治乱,数也:治,军队治理有序。乱,军队秩序混乱。数,军队的编制。此句意为军队秩序是乱还是有条不紊,在于它的组织编制是否有治有序。

④ 勇怯,势也:军队的表现是勇敢还是懦弱,在于军队是否得势。

⑤ 强弱,形也:军队的强弱表现只是一种外在的形象。

⑥ 形之,敌必从之:向敌军展示一种或真或假的强弱外形,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跟从。【译文】战场上,旌旗纷纷,敌我人马混乱,事态变化多端。这个时候我军的指挥、组织、阵脚都不能乱。在两军乱作一团时,保持镇定者也就把握了胜利。两军交战,一方之乱,是因为对方治军更加严整有纪:一方怯懦,是因为对方更勇敢;一方弱小,是因为对方更强大。军队秩序是乱还是有条不紊,在于它的组织编制是否有治有序;士兵是勇敢还是胆怯,在于部队所营造的势态是否占上风;军力强大或者弱小,只是一种表象。善于调动敌军的人,向敌军展示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必然据此判断而跟从他的意愿;给予敌军一点利益作为诱饵,敌军必然为利而来,从而被我军调动。这时候,就要一边用这些办法调动敌军,一边严阵以待。【历史再现】曹玮智破西夏军

曹玮是北宋有名的大将。一年,北宋的边境屡次遭西夏党项族(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之一)的军队侵扰,百姓不得安宁。曹玮奉命率十万精兵驱逐党项。

党项军早就听闻曹玮的大名,知道曹玮擅长带兵,于是采取游击战,进攻一下,遭宋军反击后又撤退。如此进进退退,宋军十分疲惫。曹玮陷入了三难境地:如果应战,敌人进退无常,我军十分被动,且容易疲劳。如果追击到底,宋军不如敌军熟悉地形,有可能陷入敌人的埋伏,而且疲劳奔波,也难以歼灭敌军。如果干脆不战而返,则难以复命。

如何改变敌军的游击战术,变被动为主动呢?曹玮想到一计。

第二天,宋军再次与敌军交战,等敌军逃跑后,曹玮就命令部队赶着敌军撇下的牛羊,扛着缴获的战利品往回撤退。党项军派出的探子回报其军统帅说:“宋军贪图战利品,正赶着牛、羊、马后撤,整个部队毫无军纪,乱作一团。”党项军信以为真,觉得这是个消灭宋军的好时机,就率军返回。曹玮听闻敌军回击,也不慌张,仍令部队缓慢撤退。当宋军撤退到一个地势有利的山口时,他才让士兵休息备战。不久,党项军也赶来了。曹玮派使臣到敌军阵营里建议说:“你们远道而来,将士肯定疲惫不堪,正好我军也没有准备,不如大家都休息一下再战。”党项军奔走多时,确实十分疲劳。曹玮这么建议后,党项军的统帅便认为曹玮怯战,所以放松了警惕,命令自己的士兵下马休息。

党项军放松了戒备,下马的下马,坐地的坐地。曹玮见时机已到,即令全军向对方冲杀过去。宋军士兵休息多时,又占据了有利的时机和地势,因此人人锐气十足。党项军毫无准备,仓促应战,乱成一团。没过多久,宋军就将敌军打得横尸遍野。党项军死伤大半,其余的士兵溃败而逃。

宋军获胜了,曹玮一名手下部将向曹玮请教:“骁勇善战的党项军,为何变得如此不堪一击?”曹玮笑笑,说:“一开始,敌我一交战,敌军就逃。他们这是为了保存自己实力,消耗我军实力。我以我军贪图战利品的假象迷惑他们,是为了调动敌人的军队,让他们返回。敌军上当,走一百多里追回来,肯定疲劳。但当时敌军的士气还盛,所以仍不能开战。俗话说,长途跋涉的人一旦停下来全身都会散架。我让敌军休息一下,敌人散架了,相反,我军以逸待劳,力量充足。这个时候,敌人的彪悍不复存在,我军出击,如以卵击石。”曹玮一番解释,让部将十分佩服。

这一战,无论是让士兵拿着战利品撤军,还是向敌军建议先休息再战,曹玮的目的都是向敌军展示或真或假的军情。敌军真假难分,完全不知曹玮的战术,因此从一开始就上了曹玮的当。党项军先是认为宋军贪财,后又以为宋军无准备才建议先休息。曹玮以假象为诱饵,调动了敌人的军队,有效地转变了自己军队追与不追都不妥的不利形势。可见,变化表象,迷惑敌军,使敌军判断失误,就可以调动敌人的军队。

选择人才,为军队造势

【原文】①

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②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注释】

① 择人而任势:善用人才造势或者利用已形成的势。

② 战人:指挥士兵作战。【译文】所以,善于作战的人追求胜利靠的是有利的“势”,而不是苛求士兵,他能够选择人才去造势或利用已形成的“势”。善于创造及利用“势”的将领,他指挥部队作战就像转动木头和石头。木石的性质是处于平坦的地势上就静止不动,处于陡峭的斜坡上就滚动,方形木石容易静止,圆形木石容易滚动。所以,善于用兵打仗的人,他所造就的“势”就像能让圆石从高而陡的山上滚下来的“势”一样,其来势凶猛,不可抵挡。这就是所谓的“势”。【历史再现】孙权用陆逊取荆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为争夺荆州,曹操与孙权、刘备的吴蜀联军进行了著名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被刘备占据,江夏郡和南郡南部归孙权所有。刘备占领了荆州大部分地区,阻碍了孙吴势力向西扩展。孙权不甘心,想夺回荆州。

赤壁之战后,刘备入蜀(四川),留关羽镇守荆州五郡。刘备走后,孙权本想直接攻取荆州,但因为东吴与蜀汉有结盟,所以他不好意思直取,便先将矛头指向了曹操。关羽一心想建功,就趁曹魏和东吴交战时带兵攻打曹操所辖的樊城(今湖北襄樊)。关羽一路旗开得胜,眼看樊城就要被他攻破。魏王曹操采纳手下司马懿及蒋济的建议,利用吴蜀联盟出现的裂痕,派人唆使孙权抄袭关羽后方(荆州),分散关羽的兵力。曹操向孙权许诺,如果东吴军队出手相助,事成之日他将把江南的魏地送给东吴。曹操的建议正符合孙权的心思,孙权立即派吕蒙带兵攻取荆州。吕蒙为隐藏行军目的,对外称病返回建业(今南京),其实是打算经荆州时再伺机而战。吕蒙经过芜湖(今安徽芜湖市,毗邻荆州)时,正驻军在芜湖的东吴将领陆逊前去拜见他。陆逊问吕蒙:“现在荆州空虚,正是夺取它的好时机,您为何回家呢?”吕蒙为隐匿军情,也对陆逊谎称自己生病。陆逊说:“关羽这个人骄傲自大,东吴的将领,他也只怕你一人。如今您生病了,他必定认为我军失去顶梁柱,因而疏忽防备。这个时候攻取荆州,出其不备,一定可以取胜。”听了陆逊一番话,吕蒙认为他是个人才,于是将计就计,向孙权称病,并推荐陆逊代替自己。

吕蒙在孙权面前夸陆逊“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又说陆逊未有声名,关羽肯定不放在眼里,如果任用陆逊,可以使敌人放松戒备,而我军可以伺机而动。孙权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当即让陆逊代替吕蒙谋取荆州。

陆逊领军到达陆口(湖北赤壁市陆水湖出长江口)后写信给关羽,信中言辞表示自己对关羽十分佩服,并请他对自己多多指教。关羽见信后,得知东吴换掉吕蒙,改任陆逊。关羽没听说过陆逊,又见信中他的言辞十分谦卑乃至奉承,就不把他放在眼里。关羽觉得没有必要防备东吴军队了,就将荆州用于提防东吴的守军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陆逊得知关羽从荆州调军,认为攻取荆州的时机已到,即刻派人禀报孙权。孙权重用吕蒙,让他和陆逊分道攻取荆州。

荆州的蜀军兵力空虚,吕蒙和陆逊长驱直入,很快攻占了公安、南郡和江陵等郡。关羽听说荆州遭袭,率军返回救援,不料陆逊早已派兵堵住了关羽退回西蜀的大门。之后,吕蒙又攻占了武陵、零陵两郡。荆州失守,关羽的回军进退两难,他只好领兵败走麦城。东吴军队进攻麦城,围困关羽。关羽想从麦城突围逃窜,最后在漳乡被孙权部将马忠擒获斩首。

荆州之战,孙权本是用吕蒙为统帅,中途却改用陆逊施骄兵之计。敌军骄傲松懈,我军却作好防备,从中造成了有利的形“势”。在这一战中,吕蒙的见机行事是他用兵有道的见证。孙权和吕蒙根据掌握的敌情,选择人才为自己军队造势,这正符合孙子所说的“择人而任势”。择人造势,能够创造有利的形势和战机,更加自由而灵敏地指挥本部军队,进而更容易打败敌人。

第六篇 虚实篇

把敌人引到预定战场

【原文】①②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③④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⑤⑥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注释】

① 佚:同“逸”。安逸之意。

② 趋战:行走长远路途,奔赴作战。

③ 致人:调动敌人的军队。致,招致,引申为调动。

④ 不致于人:不被人调动。

⑤ 利之:用利益引诱敌军。

⑥ 害之:设法妨害阻碍敌军。【译文】孙子说,大凡先比敌人到达战地而等待敌军的军队,其士兵就精力充沛,军队主动安逸。而后赶赴战地的军队,匆忙投入战争就被动劳累。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他能够调动敌人而绝不为敌人所调动。能够调动敌人使之自动前来我预定的战场,是因为用利益引诱敌军;能使敌人不能先我军到达战场,是因为设置障碍,阻挠干涉了敌人的行军。所以,如果敌人的军队安逸,就设法使之疲劳。如果敌人粮食充沛有余,就想办法使之匮乏。如若敌人驻扎坚守,就要使他不得不行动起来。【历史再现】马燧引蛇出洞

公元781年,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节度使田悦起兵造反,率领数万兵马围攻临洺(今河北永年)。第二年,唐朝廷派大将马燧讨伐田悦,救援临洺。马燧率八万唐军在临洺打败田悦的叛军,田悦退守洹水岸边。

公元783年一月,马燧率军到达洹水,与田悦对峙。田悦的军队修筑壁垒,坚守不出,田悦打算联合淄州(治所在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青州(今山东青州市)、恒州(山西大同的旧称)三镇的叛军后再出战。马燧命令士兵在洹水上架起三座桥,日夜向叛军挑战,叛军依旧不为所动。唐军的粮食只能支撑十日,马燧想引出敌人,速战速决。这天晚上,马燧率领大部队秘密沿洹水岸奔赴田悦的后方根据地魏州。走之前,马燧留下一百多骑兵在军中,让他们敲鼓呐喊,吸引叛军。等唐军大部队走出十多里后,留守的士兵就停止敲鼓,到三座桥下面隐藏起来。田悦得知马燧率兵攻打自己的后方,即刻率军尾追。叛军一出,桥下的唐军就把桥全部烧毁。

马燧率军走出十多里后并没有继续赶赴魏州,而是选择一处有利的地形布阵,等待田悦。田悦不知底细,率军追赶马燧,来到了马燧预定的战场。叛军奔驰十多里,疲劳不堪。唐军以逸待劳,士气正旺。马燧当即命令前列五千名精锐士兵出击,田悦的军队来不及布阵,乱成一片。唐军趁势猛攻,田悦大败而逃。叛军退回到洹水岸边时发现桥已被烧毁,更加惊慌失措。为了逃生,叛军很多士兵争相跳入水中。唐军一鼓作气,斩杀敌人两万多。

田悦的军队溃不成军,他本人只好率领残兵一千多人逃亡魏州。马燧乘胜讨伐淄州和青州的叛军,夺回了这两镇。

洹水之战,唐军的形势本来不乐观。马燧以速战速决为战略方针,施以多种计策,把敌人引出壁垒,最终获胜。马燧的计策,首先是“攻其必救”,“引蛇出洞”。魏州是叛军的后方根据地,马燧料想田悦如果听说魏州被袭,一定会出战救援。马燧的第二个计策是以逸待劳。他命令留守的士兵等待大部队走远后再停止击鼓,其实为了获得布阵的时间。当叛军赶到战场时,唐军已摆好阵势,而叛军匆忙投入战斗。

马燧“引蛇出洞”,疲劳敌军又断其后路,这一系列计策正应对了孙子所说的,“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使敌人自至”。唐军调动敌人的军队,而不被敌人所调动,将敌人引到我方预定的战场,所以如瓮中捉鳖一样,轻易获胜。

攻打敌人必定救援之地

【原文】①②

出其所不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昔,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③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注释】

① 出其所不趋:出,攻击。不趋,无法趋附救援的地方。此句意为攻打敌人空虚而无法救援的地方。

② 趋其所不意:趋,攻击。此句意思是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动攻击。

③ 乖其所之也:乖,违背、改变。调动敌军,改变了敌人进攻的方向。【译文】攻打敌人不设防或者无法救援的地方,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击,才能够取胜。我军行走千里却不会感到疲惫,那是因为我们是在没有敌人的地区行军。我军进攻就一定会取胜,那是因为攻击敌人防守不备的地方。我军防守必然牢固,是因为我们防守的是敌人一定会进攻的地方。所以说,如果善于进攻,敌人就不会知道该防守哪里。如果善于防守,敌人就无法知道从哪里进攻我方。战术如此深奥而精妙,以至无法见其行迹,如此神奇玄妙,以至难以让人觉察。战术保密,敌人打探不出我方的任何消息,我军就能掌握主动。进攻时,敌人无法抵御我方,那是因为我方攻击了敌人兵力空虚的地方。我方撤退而敌军无法追击,那是因为我方行动迅速。所以,善于作战的人,只要他想交战,即使对方坚守深沟壁垒,也不得不与他对战,因为他攻打了敌人不得不救援的地方。而如果我军不想与敌人作战,即使只是在地上划一道界线进行防守,敌人也无法让我方出战,因为我方已经调动敌人的军队,改变了敌军进攻的方向。【历史再现】围魏救赵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任命田忌为大将,让孙膑做军师,令他们率军救援赵国。

出发后,田忌想直趋赵国邯郸(今河北邯郸),与赵军联合对抗魏军。孙膑劝阻田忌他说:“纠缠不清的一团乱麻,用拳头猛锤乱打是解不开的。两国交战,直接参与斗争不是上策。要想救赵,应该牵制魏军,然后乘魏军微弱之时将它击败。魏国和赵国作战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魏国大将庞涓必定已经调出国中大部分兵力到前线上,魏国国内空虚,我们不如攻打它的首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庞涓听说自己的国度被侵,一定会返回救援。这样一来,赵国邯郸自然得救。”

田忌依照孙膑所说,率领齐军进攻大梁。庞涓听说齐军入侵国都后马上停止了与赵国的交战,率军回救魏都。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在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扎营等待魏军。桂陵是魏军从邯郸返回大梁必经的地方,具有可伏击的有利地形。齐军在桂陵设好埋伏,以逸待劳。庞涓率领魏军跋山涉水,进入了魏国。魏军一到桂陵,齐军就冲杀而出。魏军始料不及,士兵们四处逃散,庞涓率领残部逃回了大梁。

孙膑围魏,魏军离赵,邯郸之危逐化险为夷。“围魏救赵”的成功,正是运用了孙子所说的“攻其必救”的计策。大梁是庞涓所属魏国的首都,他不得不救。攻打敌人必救援的地方,其最终目的是引敌人前来与我军交战。也就说,是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一旦我军拥有了主动权,战争的时间地点都由我军做主,我军可以设好埋伏,所以能够取胜。“攻其必救”这一计策,即使对方知道这是个幌子,但如果不救援,我军就会真实地发动攻击,所以他最终不得不与我军交战。所以孙子说“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