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0:58:47

点击下载

作者:张晓红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

大报智慧:《环球时报》研究试读:

前言

曾几何时,媒体大战硝烟弥漫,40多家报纸群起模仿人民日报[1][2]主办的《环球时报》。《××环球》、《环球××》……名称无一例外冠以“环球”字样,一样的版式、相似的标题,甚至将《环球时报》的文章改头换面后赫然刊登,以假乱真,扰乱市场。时至今日,“假环球”在报业市场上仍未销声匿迹。《环球时报》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效能的团队,领军人物更是具有点石成金的神奇。凭借着他们敏锐的新闻判断能力、娴熟的国际传播能力和超强的市场运作能力,为中国和世界打开了一扇彼此了解的窗口,向全球传达了中国的声音。该报对当今世界包括中国热点话题的报道,经常被美联社、路透社、法新社、共同社等编发通稿播报,被世界主要媒体大量转载或引述。有些文章,还引起了我国中央领导同志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环球时报》拥有一大批忠实的读者,覆盖中国的主流社会。根据央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全国读者调查(CNRS)数据,读者平均年龄为36岁,78.3%的读者在20—44岁之间,具有高等学历的占72.4%,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白领近七成。他们年富力强、文化素养高、具有稳定良好的职业和社会地位。中国八个主要城市商务人士中,《环球时报》阅读率为10.7%,高于其他主要时政类、财经类报纸。《环球时报》不断创造奇迹:发行量一直保持高位运行,广告刊登额逐年上升,品牌价值达到41.32亿元(2010年)。在坚持主流价值观的同时,走出了一条市场化的成功之路,为党报的改革发展创造了全新模式,积累了宝贵经验,成为业界和学界研究探讨的一个范例。

本书以《环球时报》的成长历史为主要脉络,全景式展现了《环球时报》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也有普遍意义的新闻报道案例,从选题策划、采访报道、编辑特色、标题制作、版式处理等进行了分析梳理,对人才资源开发、企业文化建设、广告发行业务等要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对其中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概括提炼。为我国报业发展史,留下了一幅值得珍藏的绚丽画卷。

本书的创新之处是,以《环球时报》成长发展的过程为经,以办好有影响力的大报所涉及的各个要素为纬,从纵向与横向两个维度展开研究,以小见大,诠释当今主流媒体,如何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按新闻规律办事、坚持走市场化道路,三者有机结合,不断提高舆论引领力和社会影响力的生动实践。本书的主要特点是,亲自访问报纸创办者、经历者、见证人,以翔实丰富的第一手材料支撑研究工作,为后来的研究者夯实基础。

理论总是灰的,实践之树常青。今天的“环球”已经不是昨天的“环球”,明天的“环球”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的精彩。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全面进步,随着我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必然会给传统媒体、新媒体的发展和变革带来机遇和挑战,主流媒体更应当回答好时代提出的这个课题。鉴古知今,我们有理由相信,《环球时报》一定会秉持敢为人先的精神,继续改革创新,加快发展,走在时代前列,谱写新的传奇。[1] 文中《环球时报》指报纸,环球时报特指报社,《人民日报》和人民日报亦如此。[2] 2004年,环球时报发行部收集到有据可查的“假环球”38张,以后又陆续发现一些。

第一章 诞生与发展

时代的脚步迈入21世纪,中国的新闻媒体发展迅猛。国际新闻,越来越多地占据了广播电视节目的时段、报刊杂志的版面、互联网的页面,乃至新生的“手机报”的屏幕。仅报纸而言,专门刊载国际新闻的报纸不胜枚举。随意从街头报亭走过,报道国际问题的各种报纸就会赫然映入眼帘。

在中国报业群芳争艳的百花园中,有一朵奇葩——《环球时报》——格外夺目。现在,让我们聚焦目光,回溯这份影响力与日俱增的报纸的创办背景和发展历程,分析它发展壮大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展望它的愿景,感知它的力量。

第一节 应运而生

一张报纸的创办离不开它的传播环境,环境因素对一个组织的成功起着关键作用。所谓环境因素,是一个组织的外部和内部各种力量的组合,用系统的观点看,就是管理系统内部各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外部系统的关系。

1993年1月3日,《环球时报》的前身《环球文萃》诞生。创办这份报纸的初衷,一个朴素的说法是增加主办部门的奖金收入。然而,这份报纸以后的发展却远远超出包括创办者在内所有人的预期。现在,回过头来考察它的创办背景,不仅要看其表层缘由,还要进一步探析其深层原因。简言之,《环球时报》的创办,是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共同孕育而成,是需要性和可能性的统一。一、中国人了解世界的需要

20世纪90年代初期,冷战格局被打破,伴随世界格局转换而来的,是一系列新的复杂矛盾与冲突,中国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当时,多数中国人对国际风云的感知十分有限,对中国在国际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知之不多。中国人迫切需要开阔视野、了解世界。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中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改革开放迈出了新的步伐。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市场经济风行全球,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加速接轨。以综合国力为主的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参与国际竞争的前提是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计划经济条件下,整个国家可以封闭、外部世界的变化对人们的切身利益影响不大;而市场经济条件下,外部世界的变化不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利益,甚至与每一个人的利益息息相关。市场经济的推行,中国社会的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寻找商机,发展事业。信息闭塞、对外部世界一无所知的国人,渴望通过媒体了解世界,了解国外正在流行的新鲜知识和先进经验,了解异国风俗习惯和他们的思想文化观念,为跃跃欲试的闯荡,为今后在异国他乡的生存发展,寻求指导和帮助。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领域的深刻变化,带来了社会思想文化的巨大变化,也带来了承载上述变化的传播方式的根本性改变。传播方式,从一元化走向多元化,出现了政治主体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三种文化同时并存的格局,伴随其中的是形成了三种不同的话语体系。当更多的普通中国人萌生了了解外界信息的愿望,当人们所需求的信息来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传播方式——其间的桥梁和纽带——决定着信息的通晓、畅达。此时,用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语言体系来传递那些被视为专业、深奥的国际新闻(包括世界知识),无疑会大大拓展国际新闻的读者市场。而通俗中不乏高雅情趣的追求,在雅俗共赏的阅读中实现对各个层次读者的覆盖。《环球时报》的诞生,契合了国际国内的各种变化对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产生的影响,满足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迫切了解世界形势、国际新闻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二、媒介竞争国际化的需要《环球时报》创办之前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新闻媒介的国际报道,量少面窄时效差。无论报纸版面,还是广播电视节目,为国际新闻报道提供的空间和时间非常有限。中央电视台的名牌栏目《新闻联播》最后几分钟的国际新闻报道,多少年来一直是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少数窗口之一。一些偏爱国际新闻的观众甚至可以不看节目前20多分钟的国内新闻,而决不放过节目最后几分钟的国际报道。对他们来说,这短短几分钟的国际新闻报道,弥足珍贵。

国家电视台的国际新闻报道量尚且如此,中国国际新闻报道的匮乏程度可见一斑。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以国际新闻为主要内容的报纸,基本上都是以编译外电、外稿为主,如《参考消息》。显而易见,在中国国际新闻报业市场上,缺乏一份以自采新闻为主打的报纸。

世界范围内,随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媒介之间的竞争也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凭借自己在国际关系中的强势地位,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紧渗透他们的意识形态。苏联解体后,《美国之音》减少了对东欧一些国家的宣传力度,增加了对中国的播出时段。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国际传播环境,依然是西方媒体数量多、影响大、辐射力强。面对“西强我弱”的局面,中国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的声音亟待加强。

中国媒体应当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舆论场上努力占领制高点,有力并有效地发出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声音,为国家的发展战略服务。三、《人民日报》自身发展的需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中国三级党报格局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具有长期积累的政治优势、品牌优势和人才优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人民日报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人民日报不断推进自身的改革,在内部尝试新的发展模式和管理方式。这一时期的改革形态主要是内向型,即在报社内部改革,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人民日报》利用自身的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创办了《环球时报》等若干子报,目的是对母报进行适当补充和延伸。《人民日报》在国际问题宣传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传递国际信息,评介世界时事,发表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立场和观点,解释中国党和政府的对外方针政策,以重大的动态性新闻和言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庄重严肃的报道风格。但由于版面篇幅所限,国际报道的题材受到较大制约,对一些重大事件难以进行充分和深入的报道。此外,长期形成的报道风格在短时期内也难以改变,不能适应更多读者的口味。这样,一方面报纸的国际报道领域需要拓展,另一方面读者对国际报道内容和形式有着多样化需求。因此,加强国际报道已经成为一种强烈的趋势,创办一份以国际新闻报道为主的子报,呼之欲出。

创办《环球时报》之前,人民日报的国际新闻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许多资源处于“闲置”状态。当时人民日报国际部订有70多种外报外刊,是国内拥有外报外刊最多的媒体部门之一,但是每天去查阅资料的人寥寥无几,采用资料内容的更是凤毛麟角。从采写力量看,人民日报国际部有33个驻外记者站,驻外记者都有很强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他们是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中国记者,是熟知天下大势、洞悉国际风云的专家,不仅对当地情况相当了解,对驻在国语言的运用也非常自如,由于为《人民日报》国际版供稿,能够发表的稿件十分有限,在完成了报道任务后,还有很多能力、精力放空。

报社的运行机制改革后,人民日报下属各部门人员的奖金由部门负责解决。然而,国际部较穷,发不起奖金。一方面记者们有劲使不完;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收入比较低。穷则思变。为了增加国际部员工的收入,提高他们的待遇,创办一份新的国际新闻报纸,既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有重要的资源保证。当然,无论如何,当时作出这个决定还是需要创办者的勇气和智慧。经过认真考察和充分论证,在上级领导的支持下,决定由人民日报国际部负责推出这份新的报纸,国际部驻外记者兼做这张报纸的特派记者。

从此,国际部的驻外记者有了一个新的创业平台。他们的个人作用可以更好地发挥,可以无所顾虑、名正言顺地为自己的报纸写稿,可以通过劳动得到更多的报酬。由于《环球时报》文章采用率高,记者的社会知名度大大提高,业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学会了适应不同报纸的写作风格。在骄人业绩和高额稿酬的双重激励下,驻外记者的工作热情和业务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有效的开发,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空前提高。

依托《人民日报》的权威背景,整合各种新闻资源,利用驻外记者这一独有的优势资源,从诞生之日起,《环球时报》就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它注定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可以有所作为,终将开辟出一片令人惊羡的新天地。

第二节 发展历程

《环球时报》创刊以来,一直根据形势的发展、市场的变化、读者的需求,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一、1993—1997年:实现向以时政新闻报道为主的转变《环球时报》前身为《环球文萃》,4开8版,每周一期。创刊当年,主要以报道国内外热点人物为主,将歌星、影星、体育明星的新动向,以及英国、日本等国的王室生活搬上版面,呈现给读者。红火之中,报纸的发行量逐渐增大,很快就达到了15万份。

1994年,《环球文萃》的视野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相继创办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栏目,“环球大特写”、“史海回眸”、“异国风情”、“热点追踪”、“名人秘闻”、“奇闻轶事、”“明星档案”、“天下大势”、“话说国外”、“生意经”、“衣食住行”等,追求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为读者展现了丰富多彩的世界。这一年,《环球文萃》被全国民间文摘研究会评为“最畅销和最受读者欢迎的周末报纸”,“全国被转载率最高的十佳报纸”。

1995年、1996年,讲究时效的突发性国际新闻开始登上报纸头版。中央电视台的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地区读者最喜爱的报纸”,[1]《环球文萃》名列前茅。

1997年1月5日,《环球文萃》正式改名为《环球时报》,由原来的4开8版扩为4开16版。名称的更换、版面的扩充,标志着报纸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不仅视野纵览天下,还要强调新闻性和时效性,把重心落在时事报道上,显示了办报者要将这份报纸做大做强的勃勃雄心和长远考虑。

从1993年的创刊到1997年的改名,《环球时报》跨出了发展的第一大步,实现了由人物新闻、社会新闻报道为主,向以国际时政新闻报道为主的转变。二、1998—1999年:二次扩版,时政新闻带动了发行大发展《环球时报》1997年第一次扩版后,社会效果良好,影响日益扩大。读者纷纷建议:报纸需要扩版,进一步增加信息量。1998年3月,报社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读者调查,结果82.7%的读者支持扩版。[2]

1999年1月1日,《环球时报》扩为24版,改变了过去一直采用的红、蓝、绿轮流套色印刷的模式,将封面、封底及中间两版改为彩色印刷。《环球时报》创办初期,广告少,收入主要靠发行。当时国内报业市场流行低价销售,1元报纸也不在少数。为了在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环球时报作出一个重大决策:增加报纸信息容量,扩大经营规模,版面从16版扩充到24版,价格从1元提高到1.5元。这是具有高风险的改革动作。但是,由于有高品质的内容和强有力的营销做保障,他们成功了。

到1999年,《环球时报》把时政新闻作为报纸的主导内容。这一变化,带动了报纸的大发展。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李登辉抛出“两国论”等重大事件发生后,《环球时报》及时、详细、全面地进行了报道,在读者中产生了极大反响,文章被国内外媒体大[3]量转载或引用。发行量从1998年的44.5万份,激增到148.5万份。

从此,《环球时报》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确立了在中国国际新闻市场上的强势地位。三、2000—2002年:改为周二报,日发行量最高接近200万份

1999年改版及报道取得的成功,在报业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不料,各种假冒的《环球时报》纷纷冒了出来,对报纸的生存环境和市场形象,形成强大的冲击。为了应对盗版报纸的冲击,维护报纸形象,巩固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影响力,2000年在周五版的基础上,推出了《环球时报》周二版(试行),以报道社会新闻为主,每期16版。

周二版面世后,很快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同和喜爱,首期发行量达到45万份。之后,持续上升。到2000年底,发行量达到了81万份。

试行一年后,2001年《环球时报》正式改为周二报,每周两期,都是24个版。两期报纸并驾齐驱,都追求新闻的时效性,强调新闻背景的挖掘和深度报道。当年,期发行量达130多万份。美国“9.11”事件的追踪报道,使得期发行量一度达到199.6万份。四、2003—2005年:改为周三报,创立《环球时报·生命周刊》

2003年1月,《环球时报》从周二报扩为周三报,新闻时效性更强,报道范围更广,信息量更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日发行量稳定在百万份以上,广告收入超过1亿元。中宣部《新闻阅评》7次发稿,表扬《环球时报》的报道,中央领导对报纸的文章作出重要批示。《环球时报·生命周刊》创刊。这是国内第一份健康类周刊,也是一份由医学权威提供的生活指南。它以“报道世界医药新成果,介绍健康生活新理念”为主旨,着眼于社会热点话题,既有“问医用药”、“权威访谈”等专业知识,也有“家庭保健”、“吃的学问”等生活提示,现已成为读者非常欢迎的健康顾问,成为《环球时报》的一个重要子报——《生命时报》。

2004年,《环球时报》受到中宣部的阅评表扬12次,报纸的单期发行量突破200万,广告刊登额超过2亿元,被中国新闻研究中心评为“最具公信力的新闻类报刊”,在“2004年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上被评为“首届中国最有投资价值媒体”第六名,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被估为13亿元人民

[4]币。

2005年,《环球时报》报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进一步加强。文章多次获得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7次受到中宣部的阅评表扬,4篇文章被《人民日报》重要版面转载,很多文章在海内外引起强烈的反响。在“2005中国传媒投资年会”上,《环球时报》被评为“第二届中国最有投资价值媒体”报纸类第二名,被世界品牌实验室评为[5]“2005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品牌价值被估为14亿元人民币。五、2006年:周报改为日报,中国第一份国际新闻日报诞生

2006年1月2日,《环球时报》正式改为日报,周一至周五5个工作日天天出版,周一至周四16版,周五24版。中国第一份国际新闻日报就此诞生。

改为日报的《环球时报》,将日报的“快”和周报的“深”结合在一起,抢新闻的意识越来越强,有分量的报道频频出现。当年就获得中宣部阅评表扬10次。在一些重大新闻的报道上,得到了外交部、国台办、中央统战部等部门的大力协助,几乎每一篇重大报道,都被多家海外媒体迅速转载。党和国家领导人、国内一些部门负责人、中国驻外高级外交官、外国驻华使馆官员等,都给予《环球时报》很好的评价。《环球时报》从周报到日报,走过了艰辛的日报元年,从容迈向第二个、第三个日报年……

2008年6月2日,世界品牌实验室公布了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环球时报》连续第五年进入该榜,品牌价值31.71亿元,比2007年的17.91亿元增长77.05%。在当年所有上榜的传媒品牌中,《环球时报》品牌评估价值增幅位居第一,排名提前了五位。[6]六、2007年11月:环球网正式上线,用户迅猛增长

环球网借助《环球时报》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新媒体方面锐意进取。其原创的网络新闻被各大网站大量转载,日均流量超过6000万,日均UV(独立IP)超过450万。

环球网内容涵盖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军事、台海、财经、科技、汽车、娱乐、旅游、健康等多个子频道,各子频道特征鲜明。

环球网军事频道表现十分抢眼。2008年11月,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暨珠海航展期间,《环球时报》与环球网完美互动,报纸连续三天的航展深度分析与环球网的快速刷新报道遥相呼应。在整个航展期间《环球时报》与环球网共原创文章60余篇,原创照片300余幅。尤其集中报道了中国航空产业的重组和发展,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与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环球网2008珠海航展专题[7]

环球网与中国联通“数字城乡”项目联手,环球网财经频道嵌入该系统之中,逐步在全国各地的联通营业厅、政务大厅、繁华路段商场、车站等展示财经频道内容,公众获得环球网提供的财经新闻、股市信息、理财技巧等资讯的渠道更多了。

2008年,环球网被第三方评测机构艾瑞评为“成长最快的新闻网站”,被中国传媒投资年会评为最具投资价值的媒体。

2009年,环球网获得国新办颂发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成为中国第12家拥有新闻资质的中央级网络新闻媒体。

2010年,环球网推出视频频道,实现实时直播,在线观看热播影视剧及电视节目,并推出原创视频新闻和多档特色节目。移动互联网用户也可通过多款智能手机随时随地获取环球网特色资讯。环球网[8]已成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业最具特色的传播平台。七、2009年4月20日:《环球时报》英文版正式创刊《环球时报》英文版(GLOBAL TIMES)成为中国第二份面向全国发行的英语综合性报纸,英文版在总体风格上与中文版保持一致,根据外国读者的需求,开设部分中国新闻版面,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用外国人习惯的方式探讨争议。同时,开通环球网英语频道,英文版的全部内容同步上网,第一时间向世界传播。此后,外国著名通讯社、报纸转载《环球时报》的报道,大量增加。《环球时报》英文版的版面有:

要闻版:及时报道、深入解读每天发生的最重大国内国际新闻事件,表达中国人民的真实感情。直率、敏锐、不回避敏感问题是这个版的灵魂。

国内版:采访报道国内政治、社会发展情况,向全世界展示丰富、复杂、动态的中国。

国际版:表达中国民众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立场和看法,让读者换个角度看世界。

经济版:报道最新国际国内经济动态和政策、经济领域热点话题以及国际重大经济贸易事件。

深度报道版:调查分析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背后的现象,面对社会政治敏感话题。

评论版:摒弃简单的颂扬或批判,真实呈现中国对内对外的多元观点。

文化生活版:包括收藏,美食、时尚、艺术影视、旅游、养生保健、文艺简讯、名人专访等。

体育版:提供全面、及时并专业的全球性体育新闻报道与赛事覆[9]盖,追踪体育动向。环球时报、环球时报英文版,环球网的标志

环球网开通,英文版创刊,标志着,《环球时报》已经搭建起中国报坛首家“两报一网”(中英文报网)联合推广平台。

时代前进的脚步和声音、广大读者的关注和支持、各级领导的关怀与呵护,推动着《环球时报》开拓奋进。自强不息的环球人像园丁一样辛勤播种、精心浇灌,使《环球时报》这粒坚忍的种子,在报业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灿烂之花绽放,丰硕之果累累!

第三节 报道视角

视角,指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定角度。国际报道的视角当然由报道者选定,但视角恰当与否却不是以报道者的主观意图为转移。检验视角是否恰当,有两个客观尺度:一是能不能准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二是能不能得到受众的认同,获得预期的社会效果。

信息的传播和接收,是由处于传播中的人即传播者与受众共同完成的,其中受众是第一位的。无论接受、处理讯息,还是转化为实际行为,都需要经过受众来实现。受众接受讯息,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和随意性。因此,新闻报道要获得最佳传播效果,除了按新闻的价值准则取舍,还必须十分审慎地考虑从什么角度处理新闻事实,才能更好地满足受众的需求。

这里所说的处理角度,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新闻角度。指的是新闻立意的角度,即为了突出新闻价值,对新闻事件报道的内容所选取的角度,它体现了报道者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二是社会角度。媒体从宏观上观察和认识现实社会的角度,体现自身的价值观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环球时报》虽是一张国际新闻纸,受众主要还是国内读者。它的视角,既要有中国的角度,同时也离不开世界的眼光。如果媒体的国际报道缺乏独立自主性,在选择不当的情况下,往往会成为西方媒体的“传声筒”。一、以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长期以来,中国媒体上的国际新闻,有相当一部分其实是西方媒体帮着或者代替作出选择。他们的经济强势,造就了传播上的强势。西方的新闻产品像可口可乐、辣鸡翅一样,大量生产,大量推销,其[10]他国家很难抗拒。”因此,西方媒体关注的话题常常成为国际新闻报道的热点。最初,《环球时报》在国际报道中也经历过对国外看热闹、看新鲜的阶段。但是不久以后,便把新闻的观测点转移到中国,突出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在国际报道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以满足中国读者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和开发中国人关心的国际新闻加以报道。

重点报道的领域有:(一)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新闻

为了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报道,《环球时报》努力改变在中亚、东南亚中国记者较少、报道力量不强的局面,在当地发展并培养了大批特约记者,请他们帮助中国了解邻国现在是什么状况,中国人到这些国家可以做什么,应该注意什么。

2003年2月21日“国门内外”版刊登了《中国人闯荡越南股市》的报道,反映有些中国人揣着现金出国炒股的情况。报道通过当事者讲述亲身经历,说明在越南炒股是有人暴富、有人赔钱。文章对中国投资者进入越南金融市场所产生的正面影响,作了积极的评价;同时提醒国人去越南炒股,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看到风险。

2005年8月29日的《投资柬埔寨别急于求成》,报道了柬埔寨近年来虽然较受中国投资者垂青,中国投资者在柬确实收获了成功果实,但也遇到了不少烦恼和阻力。文章告诫中国人如有意向去柬投资,一不要急于求成;二避免起步过大;三别轻易跟当地人合作。意见中肯、得体。

2006年1月4日,“深度报道”版《尼泊尔有上千人研究中国》一文,说尼泊尔有个中国研究中心,是由尼泊尔人自发成立,明确以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唯一组织。报道说,研究和工作人员多为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和专家学者,他们都是兼职工作人员,不拿任何报酬,对华非常友好。这个研究中心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尼中两国经济交流和加强中国与南亚国家经济合作的问题上。报道建议国内相关机构和人员,对此应当给予重视。

此类报道还有《蒙古还想修三条铁路到中国》、《中哈公路没有王法》、《中国人到金边炒房地产》、《中亚搭乘中国经济快车》等,让中国读者通过驻外记者的眼睛了解周边国家,熟悉周边国家,为中国人在邻国增强交流合作、寻求更多商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资讯服务。(二)主要大国与中国关系的新闻

世界主要大国的对华政策、这些国家的华人消息,以及因中国快速发展引发的大国之间的关系变化等,是《环球时报》最主要的报道内容,但报道视角与其他报纸有所不同。

对主要大国元首访华,国内媒体的报道已经形成一种固定模式,比较单调。而《环球时报》则采用了一种新的报道模式,不仅报道了新闻事实,更加着力谈论正在发生的重大外交活动的重要背景,以及外交活动发生以后将产生的意义。如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访中国,《环球时报》在相关报道中配发了一张漫画,漫画上克林顿身上被射了很多箭,说明当时克林顿对中国的访问是顶住了美国国内其他政治势力很大的压力,从更广泛的角度介绍克林顿访华背景,帮助读者更多地了解中美关系现状。用这样的方式报道国际新闻,对当时的中国媒体来说,是非同寻常的突破。《环球时报》全方位、多侧面地报道大国关系以及各大国的对华政策,与中国有关的种种话题,充分挖掘、详细报道。2005年,日本成为《环球时报》的“常客”,全年仅在标题中出现“日本”两个字的文章有360余篇,或长或短,分布在不同版面上,反映了日本对华关系以及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贯穿全年的对日报道中,从时间顺序上看,由一系列重大事件构成的报道轨迹十分清晰:台海问题——日本争常——教科书事件——钓鱼岛——东海问题——小泉参拜靖国神社等,这些事件都与中国密切相关。《环球时报》的报道不是简单的“呐喊”,而是对日本政府的错误行径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揭露和批判。(三)读者感兴趣的话题

在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公共新闻领域,《环球时报》注重发掘中国人爱看,对中国有价值的内容。那些在国际事务、国际活动中的新闻信息,只要与中国有关、与中国人有关,肯定会引起中国读者的关注和兴趣。这是新闻价值选择中接近性要素的体现。在《环球时报》驻外记者采访各种世界性的活动中,读者常常可以看到“中国元素”,如国际产品展览会上,介绍中国产品摆放的位置如何、产品是否受到欢迎、成交量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之处等。

2005年,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举办,《环球时报》以《国际电子展中国企业成配角》为题作了报道。一方面介绍了中国消费电子产业近年来保持了飞速发展势头,并根据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机构预测,说到2008年,中国消费电子市场将有可能跃居世界第二;另一方面报道了在这次展览会上,中国展位偏僻,光顾的人不多的情况。文章指出,中国消费电子业所面临的严峻现实是缺乏核心技术、产品设计落后、附加值低,认为中国厂商必须注重品牌建设,而不应继续扮演单纯的低成本生产商的角色。

这样的报道还有《中国玩具要追流行趋势》、《朝鲜展览会喜迎各国客人》、《希腊海事展,韩企与我抢订单》等,介绍了在国际展览会上中国产品遇到的挑战,为读者提供了大量足以引发思考的信息。(四)国外的安全问题

走出国门的中国人的安全问题,一直是《环球时报》关注的话题。这方面除了驻外记者发回的报道外,《环球时报》通过越洋电话,采访驻外使馆等办法,报道发生在国外影响居民生活的骚乱新闻。阿尔巴尼亚、刚果(金)发生大规模骚乱时,国内读者最关心的是当地华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情况。报社把越洋电话拨到当地使馆,从使馆官员那里及时准确地得到第一手信息,然后通过报道把当地发生的真实情况告诉读者。这种方法现在已经成为报界普遍采用的做法,但首次采用,则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和执行力。《环球时报》在选题策划上,除了选择与中国国家利益有关、与中国人的兴趣有关的国际新闻,在落实稿件中,非常重视对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海外华人的采访,要求他们从中国人的视角出发,解析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驻外记者采写的国际报道,自然也离不开中国人看世界的视角。二、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环球时报》以“中国”为参照系,从里往外看,是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由外向里看,则是报道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两种视角,折射出同一个主题:当今中国与世界密不可分。“世界如何看中国”与“中国如何看世界”一样,成为《环球时报》的主要视角。此类报道不局限于年终专刊之类的集中报道,而是贯穿于日常报道的方方面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人要认识世界,也要认识自己。知道世界怎样看中国,对中国人更好地认识自己,非常重要。《环球时报》通过各种方式,让中国读者了解当今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帮助读者对发展变化中的中国自身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环球时报》主要通过引用外国媒体的报道,驻外记者采访驻在国各阶层人士,国内记者访问在华学习和工作的外籍人士,报道他们对中国的感受和看法。“关注中国”版,就是专门刊登外国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向读者介绍“外国人如何看中国”。

外国人看中国,一般有肯定、否定和中立三种态度。《环球时报》既反映正面报道,也反映负面报道,还反映中立报道。总之,客观地反映世界对中国的各种看法。(一)关于中国的正面报道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国外媒体对中国快速发展的现实,多数是积极评价。

200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际,《环球时报》进行了大规模的报道,反映各国舆论对十七大盛况的热情赞扬,对中国党和政府及其政策的充分肯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高度评价。

2008年5月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成为世界观察中国的一个新窗口。中国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中国军队在地震中的冲锋陷阵,中国民众团结一心救援灾区的勇气和力量,许多平凡的中国人在生死关头舍己救人的故事,中国媒体对地震报道的公开、透明等,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国外媒体大量报道,《环球时报》大量援引,让读者从中看到各国对中国受灾的同情和对救灾举措的肯定。

2008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29届奥运会取得圆满成功,世界一片赞叹。奥运开幕前,一些国外媒体对中国举办奥运会多有挑剔和指责,但在临近开幕的日子,随着各国运动员、游客和记者到达北京,外媒报道发生了变化。8月6日,《环球时报》头版刊登《赞扬北京的声音迅速增多》一文,报道了奥运盛会举办前夕,世界对中国的友好和敬意:美国总统要来北京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尊敬;英国BBC调查表明“英国、美国和印度等大部分被调查者认为中国人是‘友好’和‘现代’的”;美国广播公司的一位著名主持人说“与自己上个世纪在中国的见闻相比,这已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家”,“美国人应当超越眼前所见来理解中国”。《环球时报》及时向读者传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世界主流意见都是支持北京举办奥运会的。

奥运会举办期间,从开、闭幕式的精彩纷呈,到运动员的不俗表现;从奥运场馆设施的健全方便,到组织管理和志愿者服务的热情周到;从东道主展现的大国胸怀,到老百姓的掌声笑容;从普通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到奥运后中国经济的前景展望……,外国记者用自己的眼睛近距离观察中国,真切地感受了现代中国的巨大变化。正如一位美国教授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所感慨的,“2万余名全球记者聚集北京,除了体育赛事外,对中国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连续两个星期媒体关于中国的报道集中‘轰炸’,让包括他在内的美国人发现,中国远比想象的要现代。”《环球时报》除了用多个报纸版面对奥运体育比赛进行详实报道,还在重要版面以较大篇幅连续传达世界对北京奥运的关注目光,把世界对中国的评价传递到中国,给读者带来以下启示:

——中国人应当更加自信。百年奥运梦想已成为现实,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得到极大的激发。国外媒体的赞扬声印证了中国早已今非昔比,中国的发展和变化令世界刮目相看,中国人完全有理由对未来充满自信。

——中国要更好地融入世界。北京奥运会成为中外接触的巨大平台,国际媒体大篇幅集中报道中国,各国电视台大规模直播中国,众多外国人涌入中国,耳闻目睹感受着一个真实的中国。此前从来没有这样一种机会让世界如此直面中国。为了增加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相互了解,中国要创造更多机会“走出去”、“请进来”,只有在广泛接触和交流的基础上,中国和世界才能彼此加深了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才能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

——中国要负起更多的国际责任。今天的中国有实力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是几十年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结果。由经济实力、国民意志力、政府组织管理能力等构成的国家综合国力,在这次奥运会上得到集中检验。不仅让世人感到震撼,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思考,他们会对中国提出更多的要求。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需要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奥运热给中国带来了持续效应。北京奥运会“颠覆”了许多外国人和外国媒体对中国的固有印象,这将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新起点。随着世界对中国的兴趣不断增加,进而对中国了解的日益深刻,少数西方媒体若想继续戴着有色眼镜进行歪曲报道、丑化中国,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北京奥运会告诉世人:中国前进的航向正确坚定,中国强大的步伐不可阻挡。《环球时报》正是通过党的“十七大”、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重要活动和重大事件的报道,让读者了解国外媒体对中国持有的积极、肯定的态度,让读者非常自豪地看到了外国人眼里关于中国的正面形象。(二)关于中国的复杂评说

中国的发展和变化让世界惊奇的同时,也让世界来不及适应。国外媒体一方面称赞中国的巨大进步,另一方面对中国充满质疑,其中不乏有意歪曲。《环球时报》将各种复杂的声音一并呈现,并附诸有理有据的说明,让读者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去分辨其中的是非曲直。

2007年上半年《环球时报》头版刊登的世界关注和评议中国的报道有17条,其中有肯定的,也有怀疑的。

1月1日的《世界关注中国歼10战机》,报道了中国歼10战斗机正式解密后引起一些大国的不同反应。多数外国媒体报道了新战机的先进性和不足之处,并分析了其诞生后对于加强中国国防能力的重要意义。但也有一些外国媒体发出了担心的声音。如日本有些军事媒体和网站,对中国具备研制如此先进战机的能力表示惊讶,认为这对日本和其他周边国家的军事构成了威胁,要求日本大力开发或引进新型战斗机进行抗衡。

1月3日的《世界媒体复杂说中国》,大量报道了国外媒体对中国2007年的各种预测。世界关注中国的报道,还有“股市”、“两会”、“造大飞机”、“军工开放”等,都是各有说法,莫衷一是。但无论报道角度如何,如此大规模的媒体聚焦,都是因中国飞速发展对世界带来巨大影响所致。

针对国外媒体对中国的误解、歪曲,《环球时报》及时予以纠正和揭露,以正视听。2007年3月19日头版《西方记者没读懂中国》指出,西方对中国的偏见,在两会后总理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又一次一览无余地表现出来。西方对中国政治军事题材的报道,基本是两个八股文式的套路:或者顺着中国实力的增长,用中国的经济成就印证“中国威胁论”;或者顺着西方人的老思路,想方设法印证中国的“不民主”。法国《世界报》的记者这样问中国总理:您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要经历一百年,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的一百年都不需要民主?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表示“不明白”,为什么中国政府仍然把达赖视作民族分裂分子?还有美联社的记者,不顾美国自己是世界最强大的武器制造商,竟然质问中国不久前的反卫星试验是“负责任的大国的行为吗”?文章指出,国外媒体参加中国的记者招待会,总有人会提出“刁钻”问题,少数外国驻华记者给人的印象是:他们显然不了解驻在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驻在国人民和政府当前在想什么、干什么。

这类报道还有《西方离谱炒作中国军力》、《有人拿抵制奥运要挟中国》、《杂音难挡中国办好奥运》、《西方歪曲中国军事意图》、《世界不同眼光看中国》等。《环球时报》在转述国外媒体曲解中国言论的同时,也将国外其他媒体对曲解言论持不同意见的观点同时在版面上刊发,形成强烈的对照,然后再请专家予以点评、分析,让读者通过比较,了解西方媒体对华报道为什么存在偏颇的原因。对那些有失公允的外媒报道,读者通过比较,辨别得非常清楚。(三)关于中国的负面报道《环球时报》所反映的国际舆论对中国的负面报道,有些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判断,是故意挑剔,甚至是恶意攻击;有些则是善意的规劝和中肯的建议。《环球时报》怎样帮助读者鉴别哪些是有益的、哪些属无聊的。以“关注中国”版为例,试对香港媒体和一些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作些分析。

——从文章数量看,大致呈现“中间多”、“两头少”的状况。就是说,多数文章持中立态度,比较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明显赞扬和明显批评的文章,都占较小比例。

——从稿件来源看,有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瑞士、芬兰等欧美国家,印度、韩国、新加坡、日本、俄罗斯、巴基斯坦等中国周边国家,阿联酋等中东地区的国家,一些非洲国家,澳大利亚,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

——从所载媒体看,纸质媒体居多。以报纸为主,少量杂志;还有来自通讯社、广播、网站的。这些媒体中,美国媒体的数量位居前列,报纸有《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盐湖城论坛报》、《华尔街日报》、《国际先驱论坛报》、《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生意人报》、《今日美国报》、《得梅因纪事报》、《底特律自由报》、詹姆斯顿基金会的《中国简报》等,杂志有《新闻周刊》、《航空与空间技术周刊》、《商业周刊》、《防务新闻》、《华盛顿观察》、《信息周刊》等,网站有《美国连线》杂志网站、《民族》杂志网站、《全国广播公司》网站、“历史新闻网”等,还有合众社、美国之音等通讯社或广播媒体。其他国家不如美国那么多,但大部分是所在国的权威媒体,如英国《卫报》、英国广播公司、德国之声、日本《朝日新闻》、新加坡《联合早报》等。

——从稿件内容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体育、社会等各方面。其中,有关经济方面的文章所占比重较大。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媒体的文章,覆盖面广、内容丰富、观点各异,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08年9月“关注中国”版对中国持批评态度的文章,共有93篇,其中负面报道19篇,约占版面文章的20%。分布如下(见表1-1):表1-1 2008年9月“关注中国”版负面报道

上述负面报道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划为四类:

——捏造或夸大事实抹黑中国。《加前外交官恶毒攻击中国》称,加拿大一名前外交官表示,加拿大人受惑于中国的“魅力攻势”,西方对中国抱有五种“幻想”。这名前外交官对五种幻想的分析完全站在中国的对立面,根本不顾及事实。说到“幻想之二——中国有13亿消费者”时,他的评论竟然是“白日做梦——他们的10亿农民甚至买不起一瓶可乐”,对中国的蔑视态度由此可见一斑。《环球时报》刊发这类言论时,鲜明表达了批判态度:《韩媒体夸大中国人反韩情绪》、《英报劝印度停止抨击中国》、《西方夸大俄中分歧》、《美刊肆意编造中国军费用途》等文章。让读者了解到有部分国外媒体是故意在制造一些误读、诽谤、攻击的舆论,企图抹黑中国。

——对中国消极现象提出批评质疑。《日本质疑中国记者“没常识”》称,对中国记者来说,向夺冠后的运动员索要签名比采访更重要,中国记者的行为让现场的外国记者大跌眼镜。又称在采访奥运的过程中,中国记者身上令人感到“和世界的常识不一样”的行为不少,如要求和比赛选手合影,索要比赛服装等。客观地说,这些文章对中国记者在采访中规范自身行为有一定警醒作用。《该是重塑“中国制造”品牌的时候了》一文批评“‘中国制造’的标签在世界上沦为了不光彩的形象。过去,中国意味着能够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而现在,不管对不对,很多大陆产品被认为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受三聚氰胺污染的牛奶丑闻事件增加了人们对大陆消费品安全和可靠性的怀疑”。批评归批评,文章对中国政府采取迅速而负责任的行动消除假冒伪劣产品和有害食品,还是充分肯定并寄予厚望。

——对中国发展中的问题表示担忧。《美专家担忧中国环境危机》认为,中国经济的高效增长给自然资源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可利用耕地不断缩减、空气污染等问题,并开始威胁到公众健康。《后奥运时代中国面临挑战》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尽管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但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高排放、高污染、不协调。同其他亚洲小虎一样,中国这个地球上最大的老虎将不得不面临提升价值链的挑战”。这种担忧倾向是友善的,是对中国现实问题的关注,希望中国能提出正确的对策。类似文章还有《中国工厂吸引力减退》、《在华欧企担心经济民族主义》、《“廉价中国”时代结束了吗》、《“后奥运”中国艰难起步》、《中国:强大但犹豫不决》等。

——对中国持续发展提出有益建议。《港报称中国在全球话语弱势》一文报道:香港《南华早报》称“尽管中国日益崛起为全球大国,但在全球关注的话题中,它经常成为剖析和辩论的对象而非积极的参与者,当前进行着有关21世纪人类前景的三种辩论……”,“三种辩论均由西方政策学者、媒体评论家、政治人士和活动分子设置议程并主导。中国处于话语弱势的境地,自己的观点难以让人了解,更谈不上获得尊重。这导致中国不时成为全球媒体的批评对象,而它常常无法据理力辩”。文章在分析了三种辩论的实质内容后指出:“添加一种中国观点是有意义的,能丰富全球话语。对一个有抱负的国家来说,习惯用‘不容干涉中国内政’之类的话驳斥外国批评,是行不通的”。文章通过对比,说明新加坡在争取全球话语方面取得的成功,并分析了中国话语弱势产生的原因。这篇文章分析中肯,对中国如何加强全球话语权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韩中国民矛盾是“成长之痛”》(转载于韩国《中央日报》),认为“有关中国国内反韩情绪的争论很激烈”,“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两国关系出现疏远都是有害而无益。若要抚平激愤的两国国民情绪,最重要的是两国领导人应加强交流和合作……同时,中韩都有必要塑造成熟的网络文化”。文章对如何解决韩中国民矛盾提出了建议。《“网络暴民”引发个人隐私争议》一文,针对中国第一起反“人肉搜索”诉讼,介绍了一些先进国家有关隐私权受到侵犯,或对利用新技术侵犯隐私权的处理方式。这篇报道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上述负面报道的议题看,无论是质疑和批评,还是担忧和建议,都能够让中国读者看到“旁观者”的眼光,从而发现自身的不足,加以改进。至于那些不怀好意的说辞,也可作为一个参照加以分析和对待。总的说来,对读者进一步认识世界、认清自己,不断用自己的行动消除外界担忧,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是有帮助的。三、以国际眼光看中国与世界

中国崛起是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过程,中国的和平发展离不开国际环境。“中国到底处于世界的什么位置,应该和外界建立什么样的关系;怎么看待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问题;如何认识中国和美国、俄罗斯、日本及其他国家的关系;怎么实现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人们对这些大主题的思考已延续百年,但在每个历史时段,思维方式和答案并不相同。今天的中国,是百余年来中国实力最强、信心最足的时期,是探索和解决这[11]些大课题的最佳时期。”

1999年7月23日《环球时报》推出“论坛”版,恰逢其时。这一年,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是个多事之秋:5月,驻前南斯拉夫使馆遭遇北约轰炸;7月,李登辉抛出“两国论”。这两件事激发了中国人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外交得失的强烈关注。《环球时报》在这种背景下“仗义执言”,屡屡冲破媒体“平民不言外交”的禁区。应运而生的“论坛”版,首期发表阎学通的《中国外交应面对现实》和沈骥如的《中俄携手共筑安全》两篇文章,对中国外交的现状和走向,提出了不同于官方主流的看法,令人耳目一新。

9年后,最初的“论坛”后来定名为“国际论坛”,吸纳了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国家战略、对外关系及相关问题有着深入思考的大批撰稿者,他们来自不同的领域,有国际问题的观察家、研究者,有专家学者、媒体人士、外交官,也有普通百姓。“国际论坛”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对话讨论、各抒己见。“国际论坛”将中国的发展置于国际背景之下,观察世界,关心中国,以国际眼光探寻中国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路径,话题广泛、思想解放,记录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每一个脚印。从世纪之交中国面对的世界、面临的挑战,到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如何调整自身与世界同步;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适应新秩序,到应对挑战,稳步向着建设世界强国的方向迈进;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注重“国家利益”的考量,到全面提升国民对民族的凝聚力和对崛起中国的认同感;从外界对中国“民族主义”的担忧,到引导读者冷静看待国际事务,使公众的热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国际论坛”或以宏观视角纵谈天下,或从细小之处微言大义,围绕政治、经济、安全、外交等领域的话题,以国际环境为参照,站在中国立场上,一一加以阐述,引导国民调整心态,全面了解世界,重新认识自己。(一)宏观视角,纵横捭阖“国际论坛”的文章论题宏大。世界格局、全球化、国家安全、大国关系、中国崛起、祖国统一等,这些话题“长盛不衰”。“论坛”开设之初,围绕“民族主义”的讨论,就有多篇文章。《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从实例入手,说明“民族主义往往来自一种民族的生存体验,来自对民族本体文化的认同感,最后凝聚为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民族主义是一种充满价值色彩的意识,以至其本身也成为供人认同的价值。”文章指出,“民族主义在世界和中国原本并非一种贬义价值。近年,西方有人开始给中国贴‘民族主义’标签,这很可能是西方的民族利己主义者和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者安排的一个观念陷阱。”文章强调,“民族主义是一柄锋利的双刃剑,它可以自卫,维护尊严和权利,也可以杀人,去伤天害理。”文章最后提到对民族主义进行价值再判断的几个标准。这篇文章观点鲜明,对于人们认识民族主义的两面性,在现实中趋利避害,塑造良好形态,具有积极的意义。

之后,《“民族主义”标签不能乱贴》、《为何不要民族主义》等文章,继续就此话题展开讨论。以此为发端,涉及民族主义的文章不断见诸《环球时报》,2005年达到了一个高潮,接连刊载了《不要妖魔化民族主义》、《民族主义应有个限度》、《用爱国主义超越民族主义》等。不同的文章,观点虽然各有侧重,但都是透过历史,结合现实,在当今国际体系中考察和阐释民族主义,把落脚点放在怎样正确对待民族主义,使之更加符合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国际论坛”常以对话的形式就某一话题组织国内外官员或专家进行讨论,内容广泛,形式灵活。2000年11月24日,以两个版面发表美国驻华使馆政务参赞、新闻参赞、新闻官与4名中方学者的对话,题目是《中美:分歧与利益之间》。这是中国媒体首次用较大的篇幅,[12]展现双方的政治见解和观点交锋。还邀请日本、俄罗斯等驻华人士参与讨论。2002年7月“国际论坛”推出“对话”专版,不定期地邀请一中一外两名专家对谈,以更广的视角、更多元的甚至更对立的观点,就某个话题进行对话或者交锋。“国际论坛”议程设置精到,往往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应。2007年关于“软实力”的讨论,即是如此。首先刊发了题为《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的文章,指出“文化实力的增强并不必然增强一国的软实力,文化实力的削弱并不必然削弱一国的软实力”,“政治实力的增长会带动文化实力的发展,但文化实力的发展则不必然带动政治实力的发展。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文化实力发展的大国也有走向衰败的”。此文一出,社会议论纷纷,争议之声,不绝于耳。

接着,就有《别把文化实力狭隘化》、《文化实力让中国失分》、《中国软实力不能吃老本》等文章与之商榷,提出“文化实力是国家良性循环的推动力”、“文化决定政体选择”、“文化实力的作用不可替代”、“文化实力也渗透于硬力量中”、“软实力是可以量化的”等观点。最后,首发文章的作者发表《文化资源需要政治运用》一文,对讨论作出了回应和解释,一场热烈的讨论才算尘埃落定。“国际论坛”“怂恿”这样的讨论,让作者在历史发展和跨国比较中各自阐述不同的观点,客观上对选题作了延伸报道,扩大了话题的影响。加上报道形式比较灵活,引发了读者的参与感和阅读兴趣,进而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二)微观视角,以小见大“国际论坛”的话题,报道的切口有大有小。小到人们比较熟悉的事,或者就在身边发生的事。这些事往往与个人的利益或感受有一定关联,具有贴近性。

2006年,一篇题为《千年相思不敌一枝玫瑰》的文章,从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讲起。谈到“在西方的情人节席卷中国之际,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实是:千年相思的爱不敌一枝轻佻的玫瑰”。文章分析了西方的情人节如何冲击中国的“七夕节”,提出“东西方爱情文化其实可以并行不悖”,“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姚明很好,我们也很好》一文的作者是一家国际机构的官员。他在文章中说,某次开会遇到一位不认识的韩国同事,对方开始与他搭讪的话竟然是“姚明好吗?”这句问话引起了作者的思索,“姚明在NBA的比赛里可赢球,也可输球,却能以自信、豁达、幽默和敢怒敢言的性格魅力保持超人气,顺理成章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大使,成为当今在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中国人之一。”作者想到“这位韩国人是姚明的追星族,他当然知道姚明是中国人,而我是他知道的另外一个中国人”。在此基础上,作者回答道:“你问姚明吗?他很好。正因为他很好,所以我自己感觉也很好,谢谢!”类似的文章还有很多,如《谁偷了中国人的微笑》、《陋习无国籍》、《中国的和服,日本的中山装》等,小事情反映出大主题,引人联想,含意颇深。“国际论坛”敢于涉及当下敏感话题,经常主动撩动国人最敏感的神经,从细微处探索中国人想成为大国国民的心路历程。这是《环[13]球时报》改为日报以来,“国际论坛”的最大变化。

2007年1月,对故宫中开设星巴克咖啡厅一事,有人认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糟蹋,表示难以容忍。对此,各大媒体都进行了报道。如何客观全面地评点此事,“国际论坛”大胆迎接这一挑战。这个咖啡厅已经存在多年了,为什么现在才有人表示难以容忍?顺着这样的思路,“国际论坛”发表了一系列国人自我反思的文章,其中一些观点十分尖锐。“随着与世界在诸多层面‘磨合’的加剧,一些中国人的性情似乎由传统的包容性很强,而变得相对浮躁、肤浅、狭隘、偏激和刻薄”(《中国人是不是变刻薄了》);“中国的开放并不等于中国人的开放,真正开放的人不会讲求那么多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不会以大跃进的方式进行文化创作,不会把‘清华大学’评为‘全国驰名商标’,更不会明知‘书奴’的种种危害却仍在孩子身上层层加码……”(《中国人真的很开放吗》);“有的时候,慢一点并非坏事,对于长期发展而言,这样的慢更多地意味着力量的调整与积蓄。它不仅有利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我们喘一口气,也让人家喘一口气,对大家身心健康都有好处”(《中国人是不是太勤奋了》)等等。诸如此类的观点独特而敏感,可谓见仁见智。

中国崛起,说外国人不适应,其实最不适应的还是中国人。中国崛起到底会带来什么?中国在崛起过程中,该怎样面对国际社会中的诸多竞争者?中国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迎接自己国家的崛起?一直是“国际论坛”讨论的话题。在这个平台上,各种身份、持各种观点的人都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既有国人的见解,也有来自外界的评说,将中国和世界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引导读者更好地思考和认识各种与中国有关的问题。“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一个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看,才能了解事物的整体全貌。国际报道也是如此。《环球时报》“以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以外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以国际眼光看中国与世界”,是多种视角的融合,更加真实地反映出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的现实,也使报道更加立体、丰富、耐人寻味,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1] 环球时报编辑:《〈环球时报〉影响力》,第2页。[2] 李虹:《〈环球时报〉初探》,中国传媒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3] 环球时报编辑:《〈环球时报〉影响力》,第48页。[4] 环球时报编辑:《〈环球时报〉影响力》,第3页。[5] 同上。[6] 王丹:《环球时报品牌价值31.7亿》,《环球时报》,2008年6月5日,第1版。[7] 中国联通“数字城乡”项目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国城乡的,功能高度集成的,具备“三网融合”潜力的信息共享平台。[8] 环球时报2011年媒介资料,第28页。[9] globaltimes2010媒介资料。[10] 胡锡进:《〈环球时报〉:用中国人的视角看世界》,《中国邮政报》2006年7月29日,第4版。[11] 李肇星:《大国心路》序,《环球时报策划》,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版。[12] 宋念申:《开拓,从“盒饭讨论”开始》,《环球时报十五周年专刊》,2008年1月3日,第24版。[13] 王文:《勇于撩动国人最敏感的神经》,《环球时报十五周年专刊》2008年1月3日,第24版。

第二章 视野与内容

报道视野,是影响报道效果的本质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报纸的发展空间。报道内容是报道视野的具体化、形象化,报道触及到哪里,报纸的视野也就投射到哪里。如果某媒体一方面宣称自己具有国际视野,是国际性新闻纸,而另一方面报纸的内容却以国内新闻为主,国际新闻只是点缀,那么就不能认同它具有国际视野。《环球时报》视野与内容完美结合,堪称中国最优秀的国际新闻纸。《现代汉语词典》对“国际”一词的解释有两种:一是国与国之间,世界各国之间;二是与世界各国有关的(事物)。就是说,“国际”范畴其实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领域,包含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以国际领域为报道对象的国际报道,自然应该包括整个世界范围。

什么是国际报道?有研究者指出,广义的国际报道是包括对国内新闻的报道和对国际新闻的报道;狭义的国际报道特指对国外新闻的报道。现在大多数的国内媒体所理解的国际报道都是狭义的,即对国[1]外新闻的报道。

广义国际报道中的“国内新闻”与“国际新闻”,只是一组相比较而存在的概念,实际上是以中国为参照系,将发生在中国以外的新闻称为“国际新闻”,发生在中国的新闻叫做“国内新闻”,两者加在一起的报道则为广义上的国际报道。

再看狭义的国际新闻报道,即对国外新闻的报道,正是通常所理解的国际新闻报道范畴。无论是广播电视新闻类节目中的国际报道,以国际新闻为题材的专题性新闻节目、国际频道,还是各类报纸的国际报道、国际新闻版面,以及国际新闻类报纸,其报道领域,是专指国外新闻的报道。《环球时报》国际报道的范畴是广义的。以2009年《环球时报》的版面为例。周一至周四,每天出16个版,报道全球要闻;周五出24个版,主要是深入分析国际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版面的具体分布情况如下(见表2-1):表2-1 《环球时报》版面构成

第一节 纵览世界政治风云

时政报道一般在报纸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报纸的立身之本。关于时政报道,新闻界有多种定义,虽然表述不尽一致,但内涵基本相同。如国家和政党的最新方针政策、重要外事活动、重要会议、主要领导人的政务活动、重大事件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及国际上“不论发生在哪一个领域,凡是对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新闻事件,都可以归入时政新闻行列。这是因为许多经济、科技、[2]文化领域中的事件都会产生重大的政治影响力。”

从《环球时报》版面内容看,日常出版的16个版中,要闻版(头版、16版)、新闻背景(2—4版,2版为社会新闻)、关注中国、深度报道·记者调查、军事、台湾传真、国际论坛等,均以时政报道为主,约占整个报纸版面的56%。要闻版的头版和16版,更加突出时政性,围绕热点话题,快速、全面地进行追踪报道。

以头版为例。据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等研究,“以《环球时报》2004年1月至6月的头版新闻为分析对象,对其新闻关键词、新闻议程及新闻语境进行剖析,在78条头版新闻中,有关台湾问题38条,约占半数;有关中美关系问题的报道16条,居第二位;而在中美关系问题报道中,涉及台湾事务的有11条。其余头版报道包括‘反恐’问题6条,伊拉克问题6条,朝鲜问题4条,印度问题4条,美国大选2[3]条,俄罗斯军备1条,以及美国核试验1条。”

以此为参照,现分析《环球时报》2007年上半年的头版内容。2007年1月至6月,《环球时报》头版的新闻共124条。从新闻关键词[4]看,有关台湾问题的29条,中国与世界大国之间关系的31条,世界[5]关注和评议中国的17条,世界其他大国之间关系的10条,与重大突发事件有关的9条,伊朗问题8条。以上报道,涉及军事方面问题的除外,有13条是关于各国军事部署、武器制造及军事机密等方面的[6]报道。头版报道还有,日本问题3条,“反恐”问题2条,全球气候问题1条,美国大选1条,伊拉克问题1条(见左图)。2007年1月至6月《环球时报》头版新闻内容比例

从头版新闻内容的统计分析,在中外关系报道的总条数中,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大国的关系占了一定比例,台湾问题的报道数量在2007年上半年的头版报道中占据第一,与中外关系报道的总量相当。

下面以2007年的数据为主,结合以往的报道,简单勾勒《环球时报》时政报道的主要内容构成:一、坚决反对“台独”

台湾问题历来是《环球时报》的重点报道领域,它关系到国家统一大业,牵动着中国人最敏感的神经。反对分裂、维护统一,贯穿[7]《环球时报》所有的台海报道。1999年7月,李登辉抛出了“两国论”,引起国内外强烈反响,台海局势骤然紧张。《环球时报》对台湾报道的发力也正是从回击“两国论”开始的。7月16日发表《李登辉搞的什么鬼》,7月23日刊发《台湾岛内一片恐慌》,不到两个月时,推出8篇报道和评论,连续揭露了李登辉的“台独动作”和美国的背后支持。《环球时报》的对台报道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从2000年起,《环球时报》专门开辟了“台湾传真”版,开始深入报道台湾社会和台湾局势的方方面面。

2000年,台湾民进党的陈水扁取得了台湾地区领导权。《环球时报》第一时间在头版以《看陈水扁怎么走》为题进行了报道,对“台独”政党的领导人表示了“听其言、观其行”的谨慎和怀疑。5月20日,陈水扁在就职演讲中玩弄花招,提出了所谓的“四不一没有”。两年后,公然抛出了“一边一国”论。2002年11月,甚至提出了台独时间表:准备“2003年完成公投立法、2004年实施公投、2006年制宪、2008年实施新宪。”对陈水扁的这些“台独”步子,《环球时报》都及时作了报道:《台湾“公投”就是宣战》、《台当局低估我敢战决心》和《台当局好战必败》等;还介绍了世界各国对台海局势的看法,提供了相关的深入分析,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反响。

从2004到2008年,《环球时报》有四年开篇之作都是报道台海的。2004年第一期头版《2004年台海很关键》,指出这一年台海局势的导火索是什么,以及台海的变数非常大。以后三年,每年的开篇之作都是台湾报道,2005年《台海今年四大焦点》,2006年《陈水扁又抛“台独”时间表》,2008年《遏制“台独”今年最关键》。

2005年是《环球时报》台海报道比较集中的年份。1月24日,头版刊登了《台当局要逼大陆摊牌》,报道了陈水扁在两岸春节包机刚起步时,悍然宣称“要用《反并吞法》来反制大陆的《反分裂国家法》”。3月份,连续刊登了《反分裂法划定底线》、《反分裂法影响世界》两篇封面文章,指出《反分裂国家法》根本不是台湾当局所说的“战争法”,而恰恰是一部“和平法”、“统一法”。4月和5月,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先后访问大陆,《环球时报》派出记者全程跟踪采访,对“连宋大陆行”进行了全景式报道。

2006年伊始,陈水扁宣称要出台“台湾新宪法”,《环球时报》点破要害,说这是陈水扁在拼经济、拼政绩全无建树的情况下,铁了心要在“急独”道路上走到黑的宣示。这一年,他最典型的“台独”动作是“废统”。《环球时报》连续以《陈水扁冒险搞“急独”》、《“废统”搞得台湾很紧张》和《陈水扁迈出危险一步》,揭露了台湾当局在“国统会”和“国统纲领”问题上的步步紧逼,报道美国已经意识到“台独”主张的危险性,说“台独”就是战争。在舆论上遏止岛内外“急独”势头。

2007年1月18日,《环球时报》刊登《反“台独”今年很关键》,指出2007年是反对“台独”、维护台海和平的关键时期,台湾当局通过所谓“宪政”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进入实质阶段,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相继刊发了《警惕“台独”今年挑事》、《陈水扁猖狂推进“台独”》文章,进一步揭露陈水扁的“台独”狂言和动作,向读者全面介绍了陈水扁宣称要搞“入联公投”并上演游行活动,大陆发出严厉警告,联合国拒绝台湾进门,美国高官多次放出重话抨击陈水扁等情况。《环球时报》对台湾不同党派及政治人物的表现,以及世界各国对台湾问题的反应,都作了详细的报道,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局势。《环球时报》的台海报道,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中具有开拓性。当年,为了更好揭露和反击李登辉分裂祖国的言论,时任总编辑何崇元,副总编辑胡锡进、吴天红,编辑部主任孟宇红经过慎重讨论,大胆决定:《环球时报》在台海问题深度报道上,要迈出重要的第一步。由此,《环球时报》成为了中国大陆读者了解台海局势一个最主要的信息渠道,也成为了世界了解中国政府和人民态度的一个窗口。同时,[8]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内地其他媒体的相关报道。二、纵论中美关系

对美国和中美关系的报道,《环球时报》一直占据着较大比例的版面,仅次于台海报道,名列第二。在2004年上半年和2007年上半年的统计数据中,得到了印证。重视美国和中美关系的报道,“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确是全世界关注的中心,是重大新闻高度集中的地方;另一个方面则是中美关系越来越频繁的政治、经济交往都有着牵[9]动世界的分量”。

环球时报在美国有相当庞大的记者队伍,正是因为他们的报道,在中国读者眼里,《环球时报》成为反映中美关系的晴雨表。克林顿率千人代表团浩浩荡荡访中国,美国总统大选布什入主白宫,“9.11”恐怖袭击事件,中美南海撞击事件等重大新闻,《环球时报》都在第一时间进行及时、准确、全面的报道,并进行了客观、深入的分析,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最敏感的焦点问题。1995-1996年期间,中美之间发生的最大事件就是克林顿违背承诺,允许李登辉访美。以后,中国在台湾海峡进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美国派遣两艘航空母舰在台湾附近海域集结。美国会通过了保卫台湾的决议案,中国政府对这种干涉中国内政,加剧台湾紧张局势的行径,表示强烈抗议,做出了应有反应,表明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中国政府和人民的严正立场和坚决斗争,有力打击了公开宣扬“台湾独立”的势力,赢得了中美双边关系缓和的契机,美国政府再次作出“一个中国的承诺”。以上这些,《环球时报》都作了详细的报道。《环球时报》对中美关系的报道内含台湾问题,占了较大篇幅。这反映了中美关系的客观实际,契合了中国人“最看重对美关系,最[10]关心台海问题”的潜在阅读需求。

关于中美关系所涉及的报道内容,以2007年1月-6月的统计数据予以说明(见表2-2):表2-2 2007年1月-6月《环球时报》头版中美关系报道

表2-2中的22条关于中美关系的报道,说明中美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既存在着相互需要的各自利益,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环球时报》对中美关系的报道非常全面,也非常详尽,涉及到方方面面。

——军事方面摩擦。西方社会的负面声音,《环球时报》及时报道。美国在太空神秘布防、向他国出售武器的同时,对中国的军力问题妄加猜测和评论。美国《华盛顿时报》称,俄罗斯和中国发展太空武器已经对“美国的空间财产造成了威胁”;美国时任副总统切尼称中国军力的“快速扩张”“不符合中国和平崛起的目标”;西方媒体还热衷夸大中国军费增长,散布“中国海军威胁”。西方社会自相矛盾的说法,《环球时报》也及时报道。美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公开表示,尽管北京增加了军费,但他并不认为中国是美国的战略敌人。英国广播公司的报道认为,“中国军事力量提升所带来的影响至少在目前还是地区性的,中国还没有美国那样在全球投放军事力量的能力和想法。”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效果良好。

——知识产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中美关系日益突出的重大争议之一。美国是发达国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且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决定了两国经济关系是互补互利的。然而,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摩擦中共存,在曲折中前进。《环球时报》报道了两国之间知识产权摩擦升级,美国因盗版盘一事起诉中国,中美首次因这一棘手问题对簿WTO公堂,揭示了中美利益冲突的又一个重要战场。

——高层对话机制。中美关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建设性举措是建立高层对话机制。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率领14名部级官员组成的代表团前往华盛顿,与美方进行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这次对话,举世瞩目。《环球时报》连发三篇,详尽报道了对话的背景、激烈的交锋、取得的成果,以及各国媒体的关注,向世人表明,中美贸易关系虽是当今世界最复杂的关系之一,但仍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中国热点话题。2008年,北京将举办第29届夏季奥运会,美国出现了“抵制奥运”的杂音,《环球时报》报道了美国政府和民众不支持抵制北京奥运的消息。香港回归十年之际,美国《时代》周刊用了整整25页的篇幅,报道香港回归近十年的变化,公开地为其姐妹杂志《财富》十多年前发出的“回归将令香港死亡”的预言认错,称香港现在更加充满活力。《环球时报》的高调报道,用事实说明,中国内地是香港的活力之源。

2007年以来,中美关系中,美国比较关注的是中美贸易问题、中国的军事现代化等,而一些传统的焦点,如人权问题等退居二线。《环球时报》2007年1—6月头版对中美关系的报道,集中反映出贸易和军事方面的话题,表明中国主导中美关系的能力正在增强。三、关注安全形势

中国在整个国际动态局势中所处的位置,国家安全面临的复杂局势,周边国家、友好邻邦的发展动态,世界范围的安全形势等,是《环球时报》关注的重大主题,经常出现在头条位置。(一)突出国家安全,强化危机意识

国际论坛版透过国际问题观察者的思考,作出有说服力的解读,以引起读者的重视和思考。《未来十年:中国安全吗?》、《中国呼唤安全战略》、《中国安全,两难与出路》、《国家安全比经济利益更重要》、《全球化时代,中国如何安全》等文章,揭示中国在经济起飞阶段,安全问题很重要。特别是全球化时代,安全领域日益扩大,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中国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二)重视人身安全,保障公民权益

2007年,上半年头版报道的突发事件中,有6条是有关中国人在国外的安全状况问题,报道了中国人在国外遭受绑架、武装袭击、火灾、爆炸威胁等事件的发生,如《绑架事件警示中国人》、《韩收容所大火烧死我同胞》、《200匪徒袭击埃塞中国工地》、《中国船员索马里遭绑》、《被绑架中国人15小时获释》、《我驻伊使馆楼下大爆炸》。记者通过采访国际问题专家指出,“随着每年3000多万中国人走向世界每个角落,海外中国人的人身安全也成为我们国家和公民共同面临的新挑战”,“中国人走向世界的速度显然快于国家能够向他们提供安全保护的速度,而且从全球的经验来看,任何国家保护个体公民的安全,都比保卫国家的安全更加复杂、更加困难。……这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新课题。”报道呼吁国家“有关部门在保护中国公民在国外的安全和合法利益的同时,也应加强对他们的提醒和教育”,提醒国人在外应注意自己的行为,“要处处谨慎小心,对当地的法律、风俗习惯都要了解和尊重,尽可能不触及敏感地带,少给自己招惹麻烦。”(三)关注周边安全,记者实地踏访

当今中国周边环境之复杂,在世界大国中实属罕见。为采访中国的边境地区,《环球时报》记者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国境线边上的这些土地。目前与中国接壤的邻国有14个,海上邻国有6个。边境是否安睦、关系是亲是疏、交往是畅是滞,对中国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关系重大。几年来,记者们的足迹遍及与邻国接壤的边境地区,目睹了中国“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和固边、富边政策在极为[11]复杂的边境地区如何深入人心,向读者作了详尽的介绍。

——边境赌场。2005年的春节前,记者来到中缅边境的云南瑞丽,专程采访边境线附近的赌场,还深入到缅甸境内的一个赌场。通过实地调查,发回了两篇深度报道《我周边赌场纷纷关门》、《记者暗访缅甸赌场》,为读者揭开了边境赌场的神秘面纱,显示了中国政府掀起的“禁赌风暴”在我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的威慑作用,在国际上引起很大反响。

——边境立界。2005年6月2日,中俄两国外交部长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互换了两国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议。黑瞎子岛等两块中俄之间最后存有争议的边界将正式划定。互换协议前一天,记者登上了黑瞎子岛,对这一历史性时刻进行了实地采访。两年后,他们再次来到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见证黑瞎子岛上新建立起来的两国边境界标,以及国界划定后,两国在和平与安宁的环境下,在各自边境地区从事的各项开发活动。2007年9月,环球时报组织了一场从东到西穿越俄罗斯的采访活动,历时27天,跑了10个城市,横跨9个时区,深入了解俄罗斯全境,深切感受中俄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对两国关系长期稳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

——边境贸易。2006年7月,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后的几天,中印边境上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也正式开通,这是多年封闭的两国边境上开通的第一条公路贸易通道。记者分别从印度、中国两侧赶到山口,亲历了这个重要时刻,发回了《商队穿越中印实控线》、《开放第一天的乃堆拉》、《乃堆拉边贸还没热起来》等报道,配合外交工作,促进两国边贸发展。但在采访中发现,政治上具有象征意义的相关仪式举行后,这个边贸通道并没有外界期待的那样兴旺。记者调查了解到,生意冷清的原因是印方戒备心重,并未真正敞开边贸市场。记者认为中印建立合作共赢格局,还有很多心结需要解开。《环球时报》掌握了这个第一手信息,不仅为国家外交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也使报纸正确拿捏相关的报道分寸,做到了心中有底。(四)审视世界安全,尤以“反恐”为重

2001年美国“9.11”事件以后,恐怖主义成为威胁全球安全的重大隐患。中国政府强烈谴责国际恐怖主义行为,支持反对恐怖主义的行动。《环球时报》对发生在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恐怖威胁和恐怖袭击事件多有报道。这些报道,由于事件本身的重大性及报道的深入及时,在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如2002年的《印尼巴厘岛发生特大爆炸》、《俄罗斯接连发生恐怖事件》;2003年的《萨卡布兰卡炸得惨》、《恐怖组织变了手段》、《“东突”恐怖头目被击毙》;2004年的《恐怖阴云笼罩欧洲》、《反恐战打得很激烈》、《中国绝不向恐怖妥协》、《俄罗斯向恐怖宣战》;2005年的《伦敦突遭恐怖袭击》、《埃及爆炸又造恐慌》、《黑衣人炸了巴厘岛》、《“基地”密谋发动大袭击》、《恐怖威胁折磨纽约》、《印度首都遭连环爆炸》、《巴全力保护中国工人》;2006年的《拉登再放狂言挑衅美国》、《巴追捕袭我工程师凶犯》、《“基地”自吹已经建国》、《扎卡维死讯传遍全球》、《车臣匪首如何被炸死的》等,都引起国内外媒体和读者的普遍关注。

2007年1月,新疆公安厅发布消息:在南疆捣毁了一个“东突”恐怖训练营。两天后,记者就出现在了昆仑山区荒凉偏僻的围剿行动一线,现场采写《在南疆探访围捕“东突”》,报道了警民合作打击恐怖分子,当地维族群众和警察昼夜设卡围堵,四散而逃的恐怖分子最终全部落网等详细情况。记者通过现场采访,回击了一些外国媒体散布的“恐怖分子其实是矿工”的谣言。

几年来,《环球时报》对恐怖威胁和恐怖事件,全球打击恐怖主义的行动进行了详细报道,同时也刊登了多篇反思的文章,如《武力不是反恐唯一办法》、《反恐不该有私心》、《反恐呼唤大智慧》、《谨防把“恐怖主义”当帽子》、《趁火打劫不能清除恐怖》、《战争使恐怖毒瘤扩散》、《反恐,还是该听联合国的》、《反恐三年再思索》等,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宗教等多个方面,分析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合作,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反恐,保障人类安全,维护世界和平。

除了反恐报道,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世界局部地区的武装冲突、战乱,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世界性震荡和冲击事件,《环球时报》都给予充分关注,向读者全面报道世界范围内的安全状况。

时政报道中,除了占有较大篇幅的台海报道、中美关系报道、中国安全及世界安全报道,还有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某个国家在一个时期突出问题的报道。《环球时报》的国际政治报道,在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第二节 透视中国经济的巨大影响

经济报道在《环球时报》一直占有重要位置,且呈逐渐扩大之势。最初开设的版面是“经济生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报纸的版面布局不断调整,先后开设了“生活向导”、“经济广场”、“企业之鉴”、“经贸纵横”、“经济”、“生活天地”、“国际知名企业”等新的版面或栏目。在不同时期,经济专有版面为1—2个。2007年10月,周五出版的第17、18、19三个版为经济版面,分别是“财经观察”、“一周财经大势”、“全球理财”。2008年,“经济”版更名为“环球财经”版,由一个版面增至两个版面。周五出版的增版,也设有“经济观察”版。一、记录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足迹

经济报道是《环球时报》的主角。经济领域的报道,起初只涉及饮食起居、美容健身、长寿奥秘、旅行安全、生活常识、服装、物价等领域,因与百姓生活关系密切,读者普遍关心。同时,经济版提供的国内外最新商贸信息,详细介绍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之道,帮助企业总结经验教训,国内的企业把它当作难得的“前车之鉴”。

为了满足读者了解新情况、学习新知识、解答新问题的需求,《环球时报》逐步增加了货币、证券、股市、房地产、跨国合营、海外投资等方面的报道,着力关注经济热点,分析经济走向。《环球时报》的经济报道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版面上,反映经济管理和经济现象的篇幅渐渐多于反映经济生活和经济活动的篇幅。

2002年6月6日,以国际时事政治为主的头版,第一次被经济报道《美炒作中国崩溃论》取代。文章说,中国经济以惊人的速度稳步发展,西方有人对此不解,发表种种奇谈怪论,舆论纷纷加以炒作,泛滥一时的“中国统计数字水分论”、“中国崩溃论”等,就是其集中表现。

为了回应西方的误解和西方媒体的炒作,《环球时报》头版频繁出现金融、贸易问题的报道。2005年1月要闻版刊登《中国经济给韩国人机会》,2月要闻版推出《联想并购受阻内幕》,2006年的《中国宣布不会抛美元》、《世界聚焦中国调控房价》、《中国竞争力下降了吗》。2007年以来,《中国股市意外影响世界》、《世界透过股市看中国》、《中国经济迎战世界经济寒冬》、《中国成APEC峰会焦点》等报道,吸引了读者关注的目光。

2008年,全球经济走软,粮价、油价高涨、中国股市波动,经济版抓住这些热点,作了大量报道。《走近全球大粮仓》、《热钱在中国》等赢得了读者的好评。《环球时报》发挥驻外记者多的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国内外最新的股市动态呈现给读者。经济版还采访了大量专家,对重大经济事件提供深层解读,增加了报道的厚度、深度和力度。《环球时报》经济报道的贡献,就是它适时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及对世界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从1993年到2008年,“15年,中国的GDP增长7倍,进出口贸易增长10倍,外汇储备增长70倍。15年,一个国家崛起在世界面前;15年,一份报纸[12]记录着这个国家崛起的进程。”《环球时报》见证了中国产品走向世界市场的历程,记录了中国经济迅猛发展的足迹。二、报道世界对中国经济的关注

——对中国经济现象的新思考、新判断。1993年,在《环球时报》创刊号上,一篇题为《真正走向“共同”》的文章,让中国读者对欧共体一体化过程,和当今世界走向“统一大市场”的潮流有了新的认识,它引导读者对世界经济这一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思考。

经过十几年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在融入国际市场的同时,中国人对舶来品掀起了一股强劲的消费热潮。《环球时报》第7期刊登文章《美国经济学家评说中国“高消费热”》,首次把“中国”与“高消费”联系在一起。尽管美国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消费者迷恋进口货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是他们还是认定,中国出现高消费是不争的事实,认为这反映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异常迅猛。

——对中国经济发展规模的过热估计。1993年7月22日,《环球时报》刊登了一篇报道《中国是“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吗?》反映了当时世界对中国经济的总体评论。文章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办的《世界经济展望》杂志,研究中国1992年的国民总产值和人均收入大幅提高的数字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座次从第十位一下子提高到第三位,仅次于美、日,先于德、法、英等主要发达国家。”舆论为此哗然,不少国外媒体也不认同。德国一家媒体语带嘲讽地说,“毛泽东的‘大跃进’所没有做到的事情,现在由联合国的统计人员完成了。”面对不实报道,《环球时报》冷静指出,“根据我国官方公布的统计资料,无论是从经济发展水平,还是从科技、社会、文化、环境等状况进行综合考察,目前中国仍处于低收入国家水平。我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尚居世界后列。我国城市化程度不高,农业比重还很大。我国居民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生活质量尚有待改善。毫无疑问,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以数据和事实,纠正了国外媒体的不实判断,起到了以正视听的作用。

——对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复杂心态。中国产品越来越多地走向世界,引起国外一些人“悲喜交加”。出于对中国经济实力超过发达国家的担心,国际上出现了“中国威胁论”。中国是威胁谁,还是帮助了谁?《环球时报》作了大量的报道,帮助读者了解真相。1993年4月11日,一篇题为《洋人喜爱中国货》的文章,报道了在美国、哈萨克斯坦、约旦、沙特、德国等国家和地区举办的中国产品展销会,中国的工艺品、服装、化妆品、首饰、方便食品等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情况。一篇发自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文章《在瑞典购物》,第一次提到了价廉物美的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文章说,当时在斯德哥尔摩市,即使买一个极其普通的旅行小帆布包,至少也得花500克朗,而在市中心最大的一家百货公司,一款中国制造的造型独特、样式大方的咖啡色羊皮包,仅售250克朗;中国生产的毛衣,总放在柜台最下格不起眼的地方,价格也总比当地衣服便宜一半以上;中国的男式布鞋成堆地放在摊位上,每双只售25克朗。据说,因为进价低,才如此便宜。作者感叹,“看来咱们中国人得学点做买卖的本事,不能过分谦虚和亏待自己。”

类似的文章还有《中国家电在南部非洲》、《中国产品在国外》、《在美国买中国货》等。报道说,中国制造的日常生活用品正在大步走向南部非洲、阿富汗、美国等地的消费市场,而且品种繁多,仅家电产品,就有电视机、电冰箱、收音机、收录机、组合音响、电风扇、电饭煲、电熨斗、电话机、电热水器、电动菜刀等,受到国外消费者的普遍欢迎。文章援引津巴布韦工商部一位官员的话说:“中国货物美价廉、工艺精细、质量可靠。尤其是家用电器,中国货比日本产品便宜70%,既有吸引力,又有竞争力。”

2001年4月,一篇题为《中国产品有优势》的文章让读者进一步看到了中国制造的力量——中国制造的联想电脑大批出口到美国市场。美国人做梦都想不到,这种中国造的电脑,使用微软的芯片,价格比美国制造的要便宜得多。同一年,记者在法国发回的一篇题为《欧洲大商场欢迎中国货》的报道中指出,中国制造在欧洲开始“显山露水”,中国商品不仅进入欧洲许多国家的中小型商店,而且正悄悄登上这里的大雅之堂。《环球时报》驻华盛顿特派记者发来文章《人在美国》,也谈到了类似的情况:“有人回国,想给家人带些礼物,去商店看上件衣服,标签上注着中国制造;……我们看上的、买得起的东西竟然全是国产的。”

2007年7月27日,“经济观察”刊登了一篇报道《家家户户离不开中国制造》,介绍了记者走访德国、美国、韩国的一些普通家庭购买和使用中国商品,受到当地人民普遍欢迎的情况,用事实驳斥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中宣部阅评认为,这篇报道解疑释惑,很有说服力。三、推广经济成长中出现的新词语

一些经济词语,如“复关”、“入世”、“知识产权”、“经济发动机”、“反倾销”等,今天的中国人早已耳熟能详,但第一次在《环球时报》上出现时,读者除了感到新鲜,还有发自内心的兴奋。这些新词语,见证了中国成长的脚步。

——复关与入世。这个现在听起来有些遥远的词,是《环球时报》创刊两个月的时候与读者见面的。当时中国的目标是恢复在世界关税贸易总协定的地位。1995年元旦,《环球时报》“经贸纵横”版推出长篇报道《1994中国入关》,介绍了中国的努力。1999年12月,发自比利时的《10年目睹入世谈判》说,当年的“关贸总协定”已经换成了“世界贸易组织”。由“复关”变成“入世”,是中国经济与世界逐步融合的“痛苦”过程,道出了中国入世的艰难与曲折。

——知识产权。当时是个新鲜的名词。1993年7月,《环球时报》第一次报道了“海盗公司”对电影业的冲击,指出“如何完善法律,更有效地打击侵害知识产权的犯罪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普遍课题。”1995年1月刊登的《知识产权问题谈判》,回顾了中美之间对知识产权问题历时数年的争执,让读者了解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已经做出的巨大努力。文章指出,解决中美知识产权方面的争执,不是一劳永逸的事。2月26日,中美知识产权问题第九轮磋商在北京结束,双方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了协议。中美之间险些爆发的一场贸易大战被压下去了。《中美握手:贸易大战偃旗息鼓》一文发出感慨:“通过知识产权问题谈判,我们看到了迈向国际化的艰巨性,每走一步都要进行斗争。”

——经济发动机。这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词。中国经济不断成长,具有了冲击世界的力量。2002年7月,一篇译自美国媒体的文章《中国正努力取代美国》,让中国读者透过美国记者的眼睛看到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的巨大冲力。“中国正在迅速加强在整个亚洲的经济存在,吸引外国投资,争取成为亚洲的经济发动机。”“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从邻国大量采购商品、零部件和原材料,他们正在通过外交努力让这些国家相信,中国是合作者,而不是竞争者。当美国正在为自己的经济复苏苦苦挣扎的时候,许多国家迅速投进了中国的怀抱。”同年9月,环球时报组织中美学者对话,在“中国经济的增长与责任”讨论中,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责任被提了出来。

——反倾销。以前非常陌生的词语,如今已经非常熟悉了。在创刊之年最后一期刊登的《富国角斗场》中,“反倾销”这个词与读者首次见面。1997年,欧盟对中国的硅锰铁进行反倾销调查;1998年,欧盟将中国的棉坯布作为反倾销对象;1999年,中国彩电在欧盟受阻;2000年中国苹果汁在美国被判倾销。此后,反倾销一直伴随着中国商品闯荡市场,可以说两者“形影不离”。面对反倾销,2003年1月的报道《中国企业要准备打硬仗》,3月《中国彩电在美又遭反倾销》,6月《美为何对我产品频频发难》、《平常心看待反倾销》,7月《中国打火机打赢了反倾销官司》……。2003—2004两年间,《环球时报》报道反倾销的文章达120篇。中国产品在闯荡世界的过程中,中国经济在融入全球化大潮的进程中,倾销与反倾销将成为难以回避的经常性话题。四、关注走向海外的创业者

海外中国人的创业经历,是《环球时报》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上世纪90年代,中国人纷纷到东欧和周边国家寻找商机。1993年1月的《海外华人经营有方》,介绍了海外华人的经营之道。1995年的开篇文章《中国人下海莫斯科》,讲述了在莫斯科的中国个体户的经商情况。当年莫斯科的华商有5000余人,“12年后的今天,在俄罗斯联邦移民局登记的中国人已经达到21万余人,其中40%的人在莫斯科工作。据俄新社报道,仅2006年一年,在俄罗斯境内登记注册的中国人就增加了5万”,“莫斯科每年来很多人,也走很多人。”一位在俄[13]罗斯多年的创业者道出了经商的难处。

1995年4月9日,《环球时报》刊登《北京个体练摊东欧》,一名29岁的北京厨师向记者讲述了他在南斯拉夫的坎坷谋生之路。4月16日刊登的《中国人中亚历险记》一文,记录了三名想赚大钱的中国人在阿拉木图掉进“黑社会”陷阱,最终艰难逃脱的故事。大量反映中国人在海外艰辛闯荡的报道,为当时一心想出国淘金的人们提供了不少有益的警示。

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国商人在海外由初期创业的摆地摊、开小店,转而向住宿、餐饮、娱乐等连锁企业以及电子、金融等高科技产业大举进军。他们在海外不仅获得了丰富的从商经验,也逐渐赢得了当地人的尊重,很多人跻身主流社会,成为当地华人的骄傲。1997年《环球时报》开设“国门内外”版面,记载着中国商人走出国门后的各种甜酸苦辣。《中国人在西非》、《南非华人创业史》、《首钢:秘鲁不是滑铁卢》等文章,反映了中国商人的脚步正在踏遍全世界。

走出国门的中国人在争取市场、赢得利润的同时,频频惹来了摩擦与纠纷,甚至招来了灾难。2002年4月《荷兰烧毁中国冻肉》、2004年9月《中国鞋在西班牙被烧毁》、2005年6月《英国华人在外卖店联合争权益》、9月《中国啤酒“惹”谁了》、2007年2月《中餐馆血案震惊德国》、3月《中国企业德国参展遭搜查》等文章,让国内读者看到了走出国门的风险。

第三节 介绍国外社会发展的经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向读者介绍国外的先进经验、管理方法,甚至教训,是《环球时报》重要的报道内容,覆盖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环境、交通管理、竞技体育以及廉政建设、公共道德等许多领域。《环球时报》的“他山之石”、“开阔眼界”、“环保视线”、“异域传真”等栏目,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让读者看到,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与发达国家依然存在不小差距,需要很好地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环球时报》创办之初,开设了“驻外记者话国外”专栏,向读者介绍驻外记者在国外的见闻和感受,国外发展经济、推进社会进步的做法,以及他们对待工作、学习、生活的观念和风气。比如《新加坡:独辟蹊径发展旅游》、《敬业·负责·认真——日本人的作风》、《美国人怎样办公》、《瑞典:医院像是图书馆》、《日本义务教育不鼓励竞争》和《美国重视公益心教育》等。读者在阅读中,一边感受不同国度、异域文化的新鲜感;一边通过国内外情况的对比,转变旧观念,启发新思路。

驻外记者报道的选题,一开始以自选为主、比较分散,随着栏目的成熟,选题要根据国内一个时期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而定,有选择地报道,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外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服务。《环球时报》他山之石类的报道,介绍国外以人为本、注重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优先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民生问题

高房价和就医难,一直是国内比较突出的矛盾。虽然中国的国情和其他国家有很大不同,国外也并没有完全解决好这些难题,但国外行之有效的一些办法,对解决国内类似问题,还是具有启发意义的。《环球时报》策划了国外怎样解决城市人口住房和全民医疗保障问题的选题。

2004年2月11日“记者调查”版的《巴西让穷人看得起病》,介绍巴西的医疗体制让全国90%的公民享受着“统一卫生体系”的免费医疗。《美国人爱去社区医院》、《埃及,人人都看得起病》、《印度医疗敢与欧美拼》、《各国如何保障穷人看病》等文章,分别介绍了这些国家各种成功有效的做法。如美国医疗市场井井有条,大小医院都能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埃及设立了众多的医疗设施,使百姓看病很方便;印度社团为农民集体投医疗保险,解决没钱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好的做法和探索,对中国来说,都值得借鉴。

在人口众多、资源相对贫乏、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中国,实现居者有其屋并不是一件容易事。房价居高不下,工薪阶层不堪重负,想成家立业的年轻人买不起房等等,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国人。2002年4月22日“经济生活”刊登了一组文章,介绍一些国家解决城市人口住房问题的经验:《新加坡,公积金建组屋》、《美国,贷款让人们有房住》、《英国,上班族寄望活动房》、《日本,租房解决大问题》。这些报道,对解决中国城市的住房问题,很有参考价值。

没房子之前愁房子,有了房子愁装修,搬进新房又为物业担忧……,房子成了中国老百姓心中一块永远放不下的大石头。2004年《环球时报》推出了一系列文章,介绍国外房地产业的一些做法:《美国买房没有公摊面积》、《美国用重税控制炒房》、《日美售楼小姐不敢骗人》、《伦敦控制房价靠加息》、《多国限制富人买房》等,让国人大开眼界。《环球时报》关于各国处理民生问题的报道,经常见报。选题,都是相关问题在中国刚露出苗头不久就开始策划,而报道的角度基本集中于国外是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目的是促进国内更好地解决类似问题,造福于民。

2002年10月24日发表的《向日本人学精细》,作者记下了在日本亲身感受到的一些细节,然后发自内心地感慨道:这都是一些小事,但贯穿了一个主题,那就是“以人为本”。文章说,日本是一个富裕的国家,中国在这些方面还不能完全照抄照搬,但他们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的任何设计都从方便人们的生活、改善生活的环境、提高生活的质量出发,全社会都会为之而努力,这种理念值得中国学习。其实,很多事情中国也是完全可以办到的,比如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把公园和街道上的椅子擦得干净些,上公共厕所时讲究一点,打扫厕所的人勤快一点等,做到了这些,中国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会大大改观。这篇报道,观点深刻但不深奥,读者一看就懂。《环球时报》很多驻外记者采写这类文章,初衷就是让整个社会都来重视民生,针对的就是国内那些损害了公共利益还不以为然、甚至习以为常的观念和习惯。2003年1月22日的《美国人施工很安静》,2005年5月30日的《英国马路施工不能扰民》,就是以这两个发达国家的做法来提醒中国的工程建设单位,施工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扰民。

2007年,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焦点。《环球时报》的“深度报道·记者调查”推出国外如何确保食品安全的系列报道,其中《英暗访加重罚震慑食品商》一文,介绍了英国一家餐厅因为一道菜的带菌超标而被罚45万英镑的案例,在读者中引起了不小反响。二、关注社会和谐

如何促进社会和谐,《环球时报》做了不少报道,查阅历年来一些文章的标题,可略知其一二。如2001年的《法国公务员考试严》、《瑞典,担心高福利惯坏孩子》、2003年的《荷兰,工作压力大也算公伤》、《比利时孩子,怎么用零花钱》、2005年的《瑞士百万富翁的节俭生活》,2006年的《法国小贩看重信誉》、《瑞典官员很像透明人》等。

人的素质决定着社会的素质,人的自身发展决定着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从小孩到成年,从低收入者到有钱的富人,从普通百姓到政府官员……,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在社会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如何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成长,国外不少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

2007年1月19日,《环球时报》“国际论坛”版发表了一篇报道《四位老外谈中国富人》,讨论中国富人与外国富人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看待富人问题。文中写道:中国富人“虽然学会了赚钱,却未必知道如何花钱,他们对致富以后的生活方式也还不熟悉。因此,国家、社会以及中国富人本身都在适应这样的变化。”文章记述了几位外国友人的看法:在韩国,对富人有另一种理解,那就是被周边老百姓尊敬的人。如果没有得到周边人的认可和尊敬,就不算真正的富人,只能算有钱人。在美国也一样,受人尊敬的富人总比有钱人好一些,所以有了钱以后要考虑为社会做贡献,不做点社会公益的话,会被公众看不起。在日本,富人思考最多的是怎么样对社会做贡献。在澳大利亚,没有以财产作为唯一衡量标准的比阔心理。这些观念与国内一些人的观念反差强烈,读后会产生心灵震撼。

环球时报驻欧盟记者在《一位欧洲官员的真实生活》中,介绍了他认识的一位欧盟官员,一年经手几十亿欧元的项目审批,但从他身上感觉不到丝毫“牛气”与“霸气”。对手中的权力,他看得很平和:“我所处的位置只是整个链条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大家都规规矩矩照章办事,手中这点权力也就不值得大惊小怪了。”《环球时报》还报道了一些国家在教育和培养孩子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对孩子不放纵、不娇惯,让他们从小养成独立生活的习惯和良好的动手能力,以后在职场上也能受到欢迎,这对目前中国的许多家长,仿佛提供了一面镜子。

2004年2月4日,“记者调查”版《培养技工,德国舍得花钱》就是针对中国的现实问题策划的整版文章。中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已经暴露出技术工人缺乏、劳工普遍素质不高的问题。报道突出了德国重视培养技工对发展工业的重大作用:德国企业根本不接受没有受过相应培训的员工;培养职工的学校都是公立的,教师是国家公务员;技工的收入超过社会平均水平,职业学校毕业的技工在存折上已有5位数存款时,与他同龄的大学生则“一贫如洗”。德国的做法与中国的现状,对比分明,一目了然。三、倡导文明生活

针对国内餐馆比比皆是的浪费现象,《环球时报》组织多名驻外记者,推出了《法国人吃饭连点汤都不剩》、《日本餐馆看不到剩菜》、《美国人剩点汤都打包》和《韩国餐馆不许剩饭》等报道,其中描写的“美国千万富翁把价值5美元的菜都打包带走”、“日本人就餐结束后,盘子都是光光的”等细节,会让国内有浪费陋习的人汗颜。

针对国内越来越奢侈的过度包装,《环球时报》推出了《澳大利亚人节约包装纸》、《德国人搞环保点子多》、《向日本人学习做小事情》等文章,报道了国外为减少垃圾和浪费,包装朝简易化发展的趋势,很多德国人甚至连买鞋都不要鞋盒。为了避免包装垃圾,日本老师在组织学生出游时鼓励孩子尽量带紫菜饭团、茶水这样的东西,而不要买盒饭和一次性瓶装饮料。

国内私人轿车数量暴涨,不少人以高级轿车显富,而在欧洲,整个社会在为汽车消费降温,鼓励人们少开车、开小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2003年《环球时报》专门刊发《欧洲汽车越小越流行》的报道,介绍了欧洲家用轿车日趋微型化的潮流,指出微型轿车最大的优势就是节油“洁净”,排放污染少,国内那种在城市道路上开越野车的现象,在欧洲已非常罕见。《环球时报》驻日本记者发来的报道《日本不许开车上班》,向国内介绍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先进思路。日本有关部门规定,部长级以下人员原则上不许开车上班,以新干线为代表的日本轨道公共交通时速高达300公里,准时到秒,安全到40年没出过一起交通事故。因此,日本即使在上下班高峰时段,路面上的人也不多,大家都在坐地铁、轻轨。驻德国记者通过“德国人38%骑车上班”一文告诉国内读者,为了鼓励自行车这种环保交通工具,德国各地正在研制先进的自行车道,车速可以高达每小时50公里,骑车者既方便又省力。四、保护资源环境《环球时报》不遗余力地设置话题,以世界眼光来解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科学发展观在中国有效地贯彻落实,推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水是生命之源。尽管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6位,但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不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国际经验表明,只要有正确的用水观念、科学的用水制度和合理的用水方式,即使在“缺水”状况下,也完全能够做到供需平衡。《环球时报》2004年3月24日在“中国水周”期间,组织了一组国外节约用水的文章:《日本家家用节水马桶》、《澳大利亚分时段浇花》、《以色列用水要有许可证》,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许多国外的节水知识,向管理层推荐有效的管理办法。《莱茵河是怎么变清的》对国内恢复一些污染严重的河流有很大启示;《房顶上长出森林》和《绿色屋顶,全球很时髦》等文章,对寸土寸金的城市绿化提供了重要的可资借鉴的思路。《日本企业很注重废物利用》、《丹麦工业园废物内部消化》、《德国回收光盘做电脑》、《巴西生态城,垃圾能换吃的》和《新加坡用垃圾造出旅游岛》等报道,介绍了国外注重循环经济各种具体而有效的办法。

类似报道还有2005年的《节油,各国都当大事抓》、《节电,许多国家当国策》、《节水,关系各国命运》和《节粮,每个公民的义务》等一系列反映各国节约利用资源的情况。

由于国情不同,在国外行之有效的办法未必在国内奏效。《环球时报》报道国外的先进经验,并不是要把这些做法简单地搬到中国。但是,开阔眼界、博采众长,不管对政府部门,还是对每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都有裨益。从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国外成功经验、尽可能少走弯路的过程。

第四节 国际军情大扫描

《环球时报》设置“军事”版,以“瞭望世界军事动态,透析全球军事战略”为内容定位,围绕国际军事领域的重大问题,报道军事动态、各国军队建设情况,剖析各国军事战略。从五花八门的新式武器,到作战计划的制定;从名目繁多的特种部队,到富国强兵之策;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兴起,到现代战争的影响。展现出国际军情的一幅幅画卷,反映了对全球军事问题的深层思考与独立见解。“国际风云大事,十之八九与军事有关。浏览每天的电视、广播和报纸,国际新闻多与军事活动甚至与战争相关。《环球时报》军事[14]报道很有特色,一直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好评。”《环球时报》除“军事”版,作为要闻版的头版和16版也较多涉及军事报道。在2007年上半年的头版报道中,多数与军事问题有关,另有13条新闻(占头版10%的比例)直接围绕军事内容展开。主要是对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印度、朝鲜等国家国防科技、武器装备、军事部署等情况的报道。一、反映中国军事发展

快速发展的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引起了世界的关注,中国军事能力获得普遍认可。《中国有能力造航母》、《中国下决心造大飞机》、《中国要造大推力火箭》等文章,直指中国的综合实力,反映中国国防科技能力不断增强的信心。《中国造大飞机众议纷纷》报道了国外对中国造大飞机的反应。“各种评论如潮水般涌来,从不同角度诠释中国这一不平凡的决定,其中既有惊叹和肯定,也不乏质疑和猜测。”对于中国造大飞机,议论最多的还是市场前景和战略意义。《环球时报》在要闻版(16版)刊发了记者采写的报道《造大飞机意味着什么》,文章指出“制造大飞机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满足市场的需要,从战略意义上说,有了这个产业,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2007年1月至6月,《环球时报》有关世界关注和评议中国的头版报道,多篇涉及军事领域:《世界关注中国歼10战机》、《西方离谱炒作中国军力》、《西方歪曲中国军事意图》、《世界关注中国军工开放》等,告诉读者世界对中国军力发展抱有的复杂心情。二、关注美国军事动态

代表作有《美称年内可拦截导弹》、《美为何建非洲司令部》、《美国在太空神秘布防》、《美三艘航母要再聚关岛》、《美最新潜艇部署太平洋》等。这些文章揭示了一个真相:目前美国差不多已把全世界都纳入了其防御版图,即使如此,还经常在为自己的军事意图找各种理由。美国解释在非洲建立司令部目的时,把“反恐”放在第一位,但舆论普遍认为,其对非洲的战略雄心要比这个理由大得多。

美国早就有卫星攻防战略,却宣称在太空布防是为了应对中国带来的危险。太空反制战略将使美国获得前所未有的军事优势,但是美国若想保住太空的绝对安全,实际上很难做到。有专家指出:“美国在追求军事上绝对优势的过程中,给别的国家树立了坏榜样,刺激大家纷纷搞太空军备竞赛。事实上,美国追求绝对军事优势也并没有收到想要的结果。无论是越南战争还是伊拉克战争,都没有达到维护和平的目的,没有带去真正的民主,更没有让百姓安居乐业。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应该反思。”三、报道周边国家军事动向《环球时报》2007年上半年头版,其他军事报道有《印度要建太空司令部》、《俄花五万亿重振军威》、《日本要买百架F-22战斗机》。这些报道详细披露了印度、俄罗斯和日本新的军事动向,分析了这些国家的军事举动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其影响。而《朝核僵局期待转机出现》,则报道了六方会谈可能出现的新迹象和国际舆论对此抱有的新期待。

继朝核问题之后,伊朗核问题成为2007年西方国家最担心的问题之一。特别是美国,最担心伊朗搞核试爆。伊朗坚持与西方对峙,态度强硬,不仅扣押了15名英军士兵,不理会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决议,还声称“如果美国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伊朗将在一个小时内实施大规模的报复行动。”虽然美国的一个资深议员威胁对伊朗发动空袭,美国的盟友以色列也发射一颗间谍卫星监视伊朗,但伊朗依然毫无惧色,表示会在第一时间用弹道导弹发动“闪电”反击。由核问题引发的伊朗与西方国家的激烈摩擦,使得美国打伊朗的风声越来越紧,《环球时报》2007年上半年在头版先后刊登了8篇围绕伊朗核问题的报道,在“新闻背景”、“军事”和“要闻”版(16版),刊登文章40余篇,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对伊朗核问题的发展动向,以及由此引发的多方面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报道,成为这一时期的热门话题。

世界军事领域发生的问题,都可能对大国关系、地缘政治、外交政策和国际舆论等带来重大变化。国防建设和国家安全值得人们关注。《环球时报》的军事报道,让读者感知,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这个世界并不太平,一直处在不安和动荡之中。

在《环球时报》的其他版面上,读者还可以欣赏到“漫画与文摘”精彩美文和幽默漫画的自然结合,小故事折射出的大人生,小漫画反映出的大智慧;可以领略到“异国风情”的奇风异俗、人文特色;可以追随“史海回眸”的千年往事,感受历史的沧桑和恢宏;可以寻觅世界巅峰人物的传奇经历,品评其是非功过;还有那些说不完的全球娱乐圈和道不尽的国际体育界……[1] 赵瑞琦:《国际报道的价值判断与新闻选择》,《中国记者》2005年第6期。[2] 冯晔:《突出时政性加强权威性——省级党报做好国际新闻报道的一点体会》,《新闻战线》2004年第9期。[3] 李希光、陆娅楠:《〈环球时报〉的议程设置》,“环球时报现象”研讨会发言稿,2004年。[4] 中美关系22条,中日关系5条,中俄关系1条,中印关系2条,中国与亚洲各国关系1条。[5] 美俄关系4条,美日关系3条,俄罗斯与西方关系2条,美法关系1条。[6] 美国6条,中国3条,俄罗斯1条,日本1条、印度1条、朝鲜1条。[7] 程刚:《反“台独”贯穿本报台海报道》,《环球时报十五周年专刊》2008年1月3日,第22版。[8] 对环球时报副总编辑吴天红的访谈资料。[9] 屠丽美:《6位驻美记者看中美关系》,《环球时报十五周年专刊》2008年1月3日,第22版。[10] 《中国如何看世界世界如何看中国》,《环球时报年终专刊》,2007年12月28日,第17版。[11] 程刚、谢戎彬:《我们用脚步丈量周边》,《环球时报十五周年专刊》2008年1月3日,第18版。[12] 石华:《记录中国经济的脚步》,《环球时报十五周年专刊》2008年1月3日,第23版。[13] 王亮亮、刘左元:《中国商人15年的远行》,《环球时报十五周年专刊》,2008年1月3日,第23期。[14] 裴怀亮:《兵行天下》序,《环球时报策划》,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第三章 报道特点

《环球时报》在新闻报道上追求及时、准确,在分析评论上追求权威、独到,在叙事风格上追求客观、公正。通过对现实社会深刻理性的认识和解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全面、立体、丰富、生动的世界,促使“舆论合流、众声和鸣”。

第一节 提高新闻时效

所有新闻媒体都追求报道的时效性。特别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随着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为新闻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便利,大大提高了新闻的时效性。与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相比,报纸在新闻的时效性上不占优势,改为日报前的《环球时报》,时效性更受到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报纸在这方面无所作为,《环球时报》在发挥平面媒体既有优势的基础上,以强烈的时效意识报道新闻,同样赢得了读者青睐。一、抢发重大突发性事件新闻《环球时报》注重以最快的速度报道重大国际突发事件,将报纸新闻的时效性发挥到了极致。对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炸事件的报道即是典型的一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中国使馆的袭击,发生在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5时45分。6时左右,人民日报驻南联盟记者吕岩松打电话将这个消息告诉《环球时报》时任副总编胡锡进。北约3月24日轰炸南联盟以来,吕岩松一直为《环球时报》一版撰写独家报道,许多读者就是通过吕岩松的视角密切地关注着南联盟的局势。吕岩松是住在使馆的4名中国记者中唯一的幸存者,也是把这个惊人的噩耗传入国内的第一人。

胡锡进接到吕岩松的电话,迅速向有关领导以及《环球时报》总编辑何崇元等进行了通报。住在报社的编辑记者得到消息后,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了办公室,打开电脑,接通了国际互联网,关注事态的发展。另外一些同志则马上赶到美国大使馆附近,观察那里的动向。大家互相保持联系,随时通报消息,并询问报社领导的最新指示。何崇元等报社领导紧急商量后,立即请示人民日报和新闻出版署,要求让《环球时报》出一期特刊。得到批准后,一小时之内,接到通知的编辑及发行人员迅速赶到报社,进行具体策划,确定这一期特刊出8个版,对版面内容和人员分工进行了细致安排。下午3时左右,大家分头行动,采访的采访、收集资料的收集资料、与前方记者联络的联络,各司其职,全力以赴。

记者们分别去了新华社、光明日报,采访遇难记者的事迹;去了北京大学和美国大使馆,采访了学生的示威活动;采访了国际法专家和中美关系专家,请他们谈对此事件的看法;采访了原驻南斯拉夫使馆的工作人员,了解使馆情况,等等。傍晚6时,出去采访的同志,以及负责与驻外记者联系、收集各国反应的人员陆续返回编辑部,接着,马不停蹄地投入撰稿编辑工作中。

晚上7时左右,吕岩松给编辑部传来8张大使馆被炸的现场照片,并口述了照片说明。大约从晚上9点钟开始,吕岩松哭着在电话里给编辑部的同事讲了近两个小时,详细描述了他刚刚经历的惊心动魄的一幕。一篇5000多字的文章《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就此诞生。

所有稿件整理完毕已经是5月9日凌晨3时。6时30分正式付印。与此同时,《环球时报》发行部门已做好充分准备,全力以赴落实发行工作。

5月9日上午8时30分,《环球时报》特刊印出来了。上市后,两三个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多处报摊出现脱销,发行部接到要求加印的电话不断。为了满足市场突然增大的需求,到第二天为止,共加印了6次。《环球时报》独家发表的吕岩松亲历使馆被炸的详细报道,几天之内被全国各地大小报纸纷纷转载。这次对中国使馆被炸事件及时全面的报道,使《环球时报》国际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在读者心目中[1]得到了进一步确立。这是《环球时报》创刊6年来的第一份特刊,一炮打响,圆满成功。

这期特刊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新闻事件本身的重大性——举世震惊。特别是与中国的利益密切相关,引起全中国人民的强烈关注。其次是在重大突发性事件面前,《环球时报》的领导层果断决策,抢抓机遇,为大新闻搭建了大平台——出版特刊。报社全体同志努力奋战,抢时间、争速度,在短短十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完成了任务。《环球时报》以第一手的材料,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新闻战中打了一场可以载入中国新闻史册的漂亮仗。

这期特刊的成功说明,报纸的“抢新闻”,已不再是记者个体的意识和行为,而是一种集体的意识和集体的行动。领导、编辑、制作和发行等诸环节,需要形成一种共识:新闻需要抢,并在工作机制上给予有力的保证。强烈的时效意识和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机制,使《环球时报》在日后的新闻报道中频频表现出快速反应能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和华盛顿遭恐怖分子袭击,美国世贸中心双子座大厦被劫持的客机撞毁。何崇元从电视上看到报道后,马上决定提前出版当期的《环球时报》(按照正常的出版流程,报纸应该在第二天晚上付印出版)。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记者编辑等全体人员迅速赶到报社,从策划选题到组织稿件、拼版、付印、联系印刷、发行,忙了整整一个通宵。报纸提前上市,五个版的详细报道及时送到了读者手中,头版《美国遭遇恐怖袭击》,醒目的标题和大幅照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10月7日夜,美国突然对阿富汗发动大规模空袭,《环球时报》紧急撤回已经印刷完毕的报纸,连夜对已经成型的报纸内容作了适当调整,使读者第二天一早就看到了这条最新消息。

2005年7月7日下午5点半左右,伦敦地铁突然发生连环爆炸,《环球时报》从发现新闻,决定做头版,组织稿件,到最后付印,仅用了不到4个小时的时间。晚上9点钟,一篇4000多字的文章《伦敦突遭恐怖袭击》在头版亮相。文章第二天与读者一见面,得到普遍好评。

在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中抢发新闻,不仅增加了报纸的发行量,更重要的是极大提高了报纸的影响力,迅速扩大了报纸的知名度。二、及时报道热点和焦点事件

当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急于了解的热点事件发生时,《环球时报》的相关报道总是在第一时间见诸报端,迅速准确地向读者传递。

1997年8月31日,英国王妃戴安娜遭遇车祸身亡。《环球时报》是当时国内反应最快的报纸之一,迅速做了包括头版在内的两个版面,详细报道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及戴安娜王妃的相关情况。1998年,对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及当时缠绕其身的绯闻进行了大量报道。1999年,科索沃战争爆发后,《环球时报》连续10期在头版头条推出科索沃局势的长篇报道。

2003年,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神五”(神舟五号飞船)升空、台海危机、朝核问题等国际重大事件相继发生,《环球时报》及时进行了报道。

2005年,从印度洋海啸,到日本争常(争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小泉参拜靖国神社;从《反分裂国家法》出台,到连战、宋楚瑜来访;从二战胜利60周年,到伦敦街头大爆炸;从“神六”(神舟六号飞船)升空,到布什访华……。《环球时报》的报道第一时间满足了读者的获知需求。

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汶川大地震、拉萨事件、北京奥运会、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国际金融风暴……,《环球时报》紧密跟踪读者的关注,精彩不断。三、日常报道善于盯新闻、抢新闻

2006年《环球时报》改为日报后,在提高新闻时效性上,有了更好的条件。报社对日常报道的时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盯”新闻,成为日报工作流程的第一步。每天,《环球时报》编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盯住当天各主要媒体的新闻,尤其是能上头版的新闻,力争成为第一批知情者。

盯新闻的主要手段是广撒网。大千世界,每天发生的事情何止万千,即便是世界媒体和新闻网站,也是数以千计。有限的人手,要把握一天的大事、动态、珍闻,只能依靠分工协作,“一网打尽”加“重点盯防”。编辑们盯住电视,各大新闻频道整天不落;盯住网站,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BBC(英国广播公司)、YAHOO(雅虎网站)等,盯防的更新频率甚至超过网站本身的及时刷新;还安排专人负责重点盯住来自媒体以外的最新动态。此外,还与驻外记者随时保持联系,要求及时报选题,牢牢盯住驻在国的新闻网站。

每天下午4点和晚上8点,编辑记者要再碰头,及时沟通信息。即使文章编好,版式也排好,如果有新的重要新闻发生,也要及时调整、补充,力求使《环球时报》的时效性在同类媒体中保持最强。

改为日报后,抢新闻的状态不断在变化。第一年,每天下午4点召开选题会时,才可能确定头版内容;后来,抢头版的时间从下午4点变成晚上6点、8点甚至9点半。再后来,“新闻背景”版的抢新闻成了一种常态。每一次的抢新闻,都是对常规的打破,都是对办报人意志和能力的挑战。环球时报人在这“盯”和“抢”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从周报人到日报人的嬗变。

第二节 追求独家报道

独家报道的核心就是人无我有。传统意义上的独家报道是指由特定媒体独家发现,独家采访和独家披露的新闻。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由于信息获取和传播技术的发达,不同媒体组成的信息网纵横交错,充塞了所有可能发生新闻的时空。任何一个媒体都难以控制信息源,独享信息。新闻一旦发生,立即会成为多家媒体追逐的目标,特别是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更是很难被某一媒体在第一时间独家占有。因此,不同媒体对同一新闻事件、相同新闻主题的报道,在报道角度、报道重点、报道手法等方面有别于其他媒体的做法,亦成为独家报道的特点。

抓独家报道是《环球时报》的不懈追求。《环球时报》具有众多常驻国外的特派、特约记者的优势,并持续发展驻外记者和国内记者。随着事业的发展壮大,编辑部也不断派记者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实地采访。《环球时报》拥有一批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为其撰稿,为形成独家报道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发稿前对选题的精心策划,也是形成独家报道的重要因素。《环球时报》的独家报道,很多是率先披露的、内幕性的深度报道,发表后引起良好反响,不少还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和鼓励。《环球时报》独家报道的形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亲历式:来自新闻现场的报道

亲历式的独家报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记者置身新闻发生的现场,亲身经历事态发生、发展的过程,具备只有“这一个”记者在场的唯一性特点,通常是报道可遇而不可求的突发性事件,如前文所述的《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二是记者亲临新闻现场,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事情进行深入采访,记录事态的发展、变化,以及记者的亲身经历。比如,2007年5月28日的头版文章《飞抵战乱中的巴格达》,就是由报社派出的两名记者采写的亲历式独家报道。

记者飞抵战乱中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冒了很大生命危险。因为那里“混乱”、“血腥”、“戒备森严”,记者只能绕道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在当地机场耐心等候多时,才乘坐上伊拉克航空公司的二手老旧飞机抵达巴格达。而此时机场的安全形势非常令人担心,一位懂飞行的乘客告诉记者,“巴格达机场的降落和其他机场不一样,因为机场周围地区存在着很多的袭击隐患,美军只能保证机场周围五公里范围内的安全,所以降落在这里的飞机都是在5000米的高度就到了机场上空,然后以半径小于五公里的小圆一圈一圈地盘旋下降”。在机场海关办理入境手续时,伊拉克安检人员和警察不允许拍照,记者“只能自己亲手把在巴格达上空和在机场里拍摄的珍贵照片一张张删除”。

记者描述路上的见闻,“我们碰上了一支美军车队,3辆军用悍马、1辆轻型装甲车。我们的司机立刻减速,指着美军车辆上一个红色牌子对我们说,美国人在伊拉克被袭击怕了,现在要求只要美军一出来,所有车辆、行人至少要跟他们保持100米的距离,这样可以让他们感觉安全一些,红牌子上用阿拉伯文和英文写着这样的警告:保持100米远,靠近会开火”。记者发现,“不管美军车队,还是其他车辆,都行使在马路的最中间。司机说这完全是为了躲开路边炸弹,在伊拉克,路边炸弹是最大的杀手”。

在巴格达,从下飞机到进饭店,记者感到“似乎到处都是带枪的人”,当地人告诉记者,“就算是清缴枪支,每家每户也可以留一条枪。他们说,这是一个失去了秩序的首都,美军、政府军和警察连自己的安全都很难保证,更谈不上保护普通居民了”。周六早上,记者正在饭店的阳台上远眺,“突然一阵巨大的隆隆声扑面而来”,记者还没来得及躲进屋里,“4架阿帕奇几乎就从眼前轰鸣掠过,而到了周日白天,枪声爆炸声立刻变得频繁起来”。安全没保障,让巴格达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记者的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让读者感知动荡不安的巴格达局势。这样的亲历式报道,使人仿佛身临其境。

在非洲,环球时报的记者夜宿苏丹达尔富尔,体会当地的战乱与贫穷;在摩加迪沙,他们走访已经成为废墟的城市,感受战争带来的创伤与灾难……《环球时报》的记者奔走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线,近距离观察、体验和探访,一篇又一篇独家的亲历式报道从他们手中诞生:《本报记者到了台海中线》、《走进伦敦“人弹”家乡》、《本报记者进入黎巴嫩》、《本报记者眼中的西沙》、《在南疆探访围捕“东突”》、《探访中朝图们江边境》……,连缀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预测式:准确判断事物的发展结局

1997年9月30日,《环球时报》头版刊登《金正日接班》,在国内外引起了高度关注。这篇文章,是时驻朝鲜特派记者赵嘉鸣经过多方深入采访,在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写出的独家新闻。

文章一开头就写道:“9月22日早晨6时,记者按照惯例打开床头收音机,收听朝鲜中央广播电台每天的第一次新闻节目。播音员以异乎寻常的激昂语调说:‘推举我们党和人民伟大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为党的总书记。’这是自金日成主席1994年7月8日逝世后,朝鲜官方媒体首次在选举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问题上发表消息。”

记者通过观察紧随其后的种种迹象,再次印证消息的可靠性。第二天上午,朝鲜人民军党代会在平壤二八文化会馆举行。据次日朝鲜《劳动新闻》报道:“目前协助金正日实际主持军队工作的高级将领全部到会”,会上对金正日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报道说,“当大会一致通过推举金正日同志为总书记的决定时,全体与会者起立热烈鼓掌并高呼万岁。”

记者观察到周围的变化,“进入9月的最后这一周来,平壤市明显出现了一种自金日成主席去世三年来未曾有过的欢快喜庆氛围。在只有重大节日之际才打开的苍光大街的霓虹灯近日来一直亮到深晚12时,而平壤火车站的高音喇叭更是不停地播放《金正日将军之歌》等歌颂金正日的歌曲,各单位的宣传小队纷纷走上街头表示拥戴金正日为总书记,就连平时一直很少全部打开的平壤市路灯也不同寻常地亮起来。在平壤,各学校、机关、工厂都纷纷赶排歌舞节目”。

25日下午,记者来到平壤产院门前的小广场上,该医院职工正在排演集体舞。记者挤入围观的人群和身旁一位50多岁的男大夫聊起来。他说:“我们单位排演节目就是为了能够在10月10日建党52周年时庆祝金正日同志正式就任党的总书记。”

记者推断:“从目前平壤的气氛来看,金正日正式就任党中央总书记的日子以10月10日最为可能。”

记者在26日打电话给朝鲜外交部报道局时,有关官员对记者说:“对伟大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正式就任总书记的日子,我们没有得到确切通知,目前还不太清楚。”但朝鲜劳动党中央机关报《劳动新闻》有关干部在会见时对记者一再强调,“您最好在10月10日前不要离开平壤,特别是10月5日至10日期间,我们希望如果有重大消息,您能够及时进行报道。”

文章分析说,“种种迹象表明,金正日正式就任朝鲜劳动党中央总书记已为时不远。现在可谓万事俱备,就等朝鲜劳动党召开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正式选举。”

文章接着对金正日的背景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包括金正日的上学和任职经历、工作成绩,以及为自己的父亲——朝鲜前领导人金日成主席守孝三年等方面的情况。

这篇报道的消息源分别来自朝鲜的官方和民间,记者在掌握了大量事实之后,敏锐地捕捉到报道时机,迅速发布消息。文章见报后,被日本、法国、韩国及中国多家有影响的媒体迅速转载,并以“不是转发新闻,而是发掘首发新闻”的评价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新闻二等奖。

日本《朝日新闻》10月1日发表的该报驻北京记者的报道说:“其驻平壤记者报道了有关金正日近期将就职的消息,作为中国的主要报纸——《环球时报》以‘独家报道’的形式发表这则消息是异乎寻常的。这则消息的准确度应该是很高的。”日本《静冈新闻》不但在国际版头条位置转载了时事社的消息,而且还登出了《环球时报》的报头及头条标题下的照片。在欧洲许多国家发行的法国《欧洲日报》,10月3日在亚洲新闻版的显著位置用通栏标题转载了这一独家新闻。同日,法国国际广播电台也转述了这条消息。

中国有关部门和朝鲜、韩国等国驻华大使馆对这一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据悉,许多国家的驻华使馆也是从《环球时报》得到消息后,[2]才开始着手研究并作相应准备的。这篇报道引起了外交部、中联部的重视。中联部于10月6日向中央提交了有关金正日接班的报告,其[3]中包括贺电。这条全球独家新闻提高了《环球时报》的知名度,显示了其在国际新闻报道上的权威性。三、回顾式:讲述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环球时报》有很多文章深入挖掘历史事实,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借古喻今,以史为鉴,形成了独家披露史实的特色,给人以有益启示。

2004年,世界各大媒体铺天盖地报道驻伊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事件。《环球时报》除了用大量无可辩驳的虐俘事实去诠释、注解美国的人道主义本质,还另辟蹊径,独家采访了人民日报资深编辑、当年曾在朝鲜战场上参与管理美军俘虏工作的周元敏女士,写出《我志愿军优待美战俘》一文,将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善行与如今美军在伊拉克的暴行进行对比报道。

文章说,“美军虐待伊拉克战俘的丑行曝光,给自称‘人权卫士’的美国一记耳光。与美军的劣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军队在50多年前的朝鲜战场上,极为人道地对待美军战俘”。志愿军战士“宁可自己挨饿受冻,也要让战俘吃饱穿暖”,“中国军队对俘虏一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