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套装共2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23:04:59

点击下载

作者:任乐乐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套装共2册)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宋词去旅行(套装共2册)试读:

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

序言 宝贝,这里是大唐

宝贝,这里是大唐。大唐时代,又被称为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最著名,也是最令人向往的朝代。今天,尽管大唐早已过去了1100多年,但因为当年的强大,它的威名甚至跨越了地域、时空的障碍,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留下了与其相关的称谓——唐人街、唐装、唐字……

唐诗,是大唐最著名的特产,它就像一艘在时光隧道中远航的大船,承载着属于大唐的奇迹与梦想,将它们带到了千年之后,带到了我们身边。每一首唐诗,都向我们诉说着一个属于大唐的故事。

大唐的每一位诗人,都是最资深的旅行家、最优秀的旅行记者,他们每一次的旅行记录,都能妙笔生花,重现千年前的那场旅行盛宴,吸引我们的思绪穿越千年时空,在大唐的疆域上恣意驰骋。

从烟波浩渺的东海,到白雪皑皑的天山,从繁华喧嚣的长安城,到荒凉粗犷的西域大漠,还有那顶天立地的三山五岳,每一处,都能在唐诗中寻觅到其身影,而每一首描绘它们的唐诗,都是一幅用汉字绣成的山河画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果我们旅行的时候带上一本唐诗集,大唐的诗人们就能成为我们最优秀的导游,孩子们在他们的引领下,就能更加直观地领略到名胜的内涵,而现实中的风景也能促使孩子们牢牢记住相关的唐诗。

对于孩子们来说,出门旅行时,有关名胜的有趣传说和故事,也许比名胜本身更加有吸引力。这就好比最优秀的导游的基本功,就是能够为游客介绍每一处风景的前世今生,介绍当地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还有一个又一个千古流传的神话传说。

没有故事的风景,就好比一桌没有放盐的大餐,空有其表,却食之无味。所以,这本《带着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并非一本单纯的旅行手册,因为我们不但为孩子们精心挑选了著名的旅行唐诗,还记录了有关名胜的精彩故事和美丽传说。

看完本书,家长应告诉孩子,真正的旅行绝对不是“上车睡觉,停车尿尿,下车拍照”的过程,而是用双脚丈量世界,并且身心都能得到锻炼和释放的休闲活动。本书借鉴了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经验,系统设计了一些需要动脑动手的旅行思考题,增加了旅行的乐趣。因思考题有一定难度,家长不一定非要让孩子独自去完成,但无论完成与否,都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以及归纳能力。第一辑长安长安——世界上曾经最繁华的地方大明宫→慈恩寺→骊山→华清池→终南山大明宫 一切为了父亲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杜甫·《野人送朱樱》故事•STORY大明宫里的父与子

春天到了,蜀地的樱桃树也同长安一样,结下了鲜红美丽的果实。村里的人们将这些鲜红的果子,装了满满一篮给杜甫送了过来。杜甫几次将这些樱桃从篮中移到盘内,生怕碰破了它们。看着这些樱桃,他陷入了深深的回忆。那一年,他还是大唐的左拾遗,在大明宫内当今圣上将一盘红红的樱桃赐给了他。那盘樱桃,和今天乡邻们所赠的一模一样。

在杜甫的《野人送朱樱》里,字字句句都充满了他对大明宫的日夜思念。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因为在那个年代里,大明宫几乎是所有文人的梦中圣殿。他们对它膜拜、景仰,并绞尽脑汁为它歌颂、咏唱,而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能接近宫中的那个权力中心,都只为了能将他们的才华,将他们的满心抱负传递给宫殿上高高端坐的那个人——大唐皇帝。

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大明宫的遗址前,他们在此能学到的,不仅仅只有文人们表现自我的诗歌,大明宫这个伟大建筑的历史,更加值得孩子去了解,去学习。

大明宫,这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政治中心,这个当年世界上最宏伟华丽的宫殿,除了承载了大唐帝国精英们最辉煌的梦想之外,还饱含了唐王李世民对父亲李渊深深的愧疚和爱。当我们和孩子一起来到大明宫时,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述一个关于“父与子”的故事。

长安,这个充满了传奇和荣耀的城市,自从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第一次在这里建都起,便有数以百计的帝王以它为都城。然而却很少有人知道,这里曾耸立着一座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砖木结构宫殿群。这座宫殿的面积相当于3个凡尔赛宫,4个紫禁城,12个克里姆林宫,13个卢浮宫,15个白金汉宫。这就是大唐帝国的皇宫——大明宫。

公元663年6月5日是大唐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天。此时,大明宫尚未竣工,但大唐皇室却开始迫不及待地准备搬迁。宫女和太监到处奔走,为搬家而忙碌。皇家卫队已经戒严。这一次宫室的搬迁,不仅是皇家的私事,也是整个大唐的大事,容不得半点差错。

而皇室造出了这么大的动静,究其原因,与一个“父与子”的故事有关。

玄武门政变之后,大唐开国皇帝李渊退位,儿子李世民登上帝位。退位之后的李渊成为太上皇,从此不问政事。但李渊的退位并非心甘情愿,他觉得儿子李世民六亲不认,因此对他十分冷漠。公元632年的夏天,当李世民出长安城避暑的时候,父亲李渊誓死不愿意同行。

李世民看着父亲整日精神不振,又对自己如此漠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父亲在责怪他,怨恨他,怨恨他的眼中只有权力和天下,怨恨他对自己兄弟的心狠和绝情。但事已至此,时光也无法回到从前,当务之急是让父亲的心情早点儿好起来,这又该怎么办呢?正当李世民为了父子关系一筹莫展时,一个叫马周的官员提议,应该在长安城内再为太上皇营建一所避暑行宫。

马周提出的这个建议,有一番典故,这个典故与《周易》有关。《周易》是中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隋帝国以《周易》的乾卦理论为指导,建造了长安城。古代中国人观察天象发现,紫微星位于北天中央,被众星环抱,尊贵的天帝就居住在那里。紫微星其实就是北极星。皇帝贵为天大明宫子,地上的君主和天上的星宿应该对应,皇帝居住的太极宫也因此被安排在长安城北部中央的位置。然而,过于理想化的设计忽略了地形的缺陷,太极宫正处在长安城地势最低的一块洼地上。长安的夏天经常下雨,温度又很高,太极宫因此潮湿而燥热。如能再另行选址建造一座避暑行宫,则对太上皇李渊的身体极有好处。

李世民一听这个建议,非常高兴,便立即同意了。他想,这样一来,父亲每年夏日就不用兴师动众出城避暑,这座新的行宫或许能让他老人家的身体和心情都好转起来。

于是,公元635年的春天,大批工匠会集于长安城的东北方向,开始大兴土木。但事与愿违,还未等宫殿完工,李渊便与世长辞了。但大明宫却并没有随着他的逝去而淡出人们的视线,因为地理位置和风水条件都非常好,这座当年世界上最宏伟、最辉煌的宫殿,成为李唐王朝的政治权力中心。“父与子”的故事讲完了,其中饱含的深意,只能由孩子慢慢体会。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真正了解,这个故事究竟讲述的是什么。我们再让思绪回到历史,回到大明宫那“惊涛骇浪的一生”中来。

曾有诗人这样解释“大明宫”三个字的含义:如日之升,则曰大明。大明宫初建的时代,是一个踌躇满志、昂扬向上的时代,它大度而不浮华,雄浑而不雕饰,更宛如一轮金光灿烂的太阳,照耀着大唐的天空。

可惜的是,历史不会让美景永存。公元755年11月,安史之乱爆发。叛军一路南下,唐玄宗逃离长安。在仅仅出逃4天之后,叛军便长驱直入,占领了大唐的都城。宫殿被毁,皇家的财富被抢劫一空,大明宫一片狼藉,血雨腥风霎时笼罩了曾经繁华的长安城。诗人杜甫曾亲眼目睹长安城的陷落,在一首名为《春望》的诗中,他充满悲愤地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长安城一片凋零,大明宫亦不能独善其身。大明宫的败落,意味着一个空前的盛世结束了。大唐盛世虽已远去,大明宫的盛名却依然流传在世间。这要归功于那些盛赞它的唐诗,还有一生对它坚定不移,向往它的诗人。教养关键词·KEY WORD

1.可以借机教育孩子爱父母,尊重父母

当我们讲述大明宫的历史时,可以借李世民和李渊的父子故事,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尊重父母,而不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2.让孩子感受中国古典建筑的美

大明宫即便只剩下遗址,昔日的辉煌也未磨灭。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使它历经千年依然未曾被超越。我们可以由此让孩子感悟中国古典建筑的美,让他们知道,中国建筑与西方建筑,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美感。

3.让孩子了解权力不是一切,亲情其实更加难能可贵

帝王,在许多人眼里是高高在上、无所不能的代名词。但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李世民虽贵为皇帝,却仍有许多无可奈何。为了登上皇位,得到权力,李世民丧失了亲情,他可以得到天下,却始终得不到父亲的谅解。TIPS:西安是陕西省省会。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这里建立丰京、镐京两京,从此,西安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兴盛长达1200多年,先后有21个王朝或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代周、秦、汉、隋、唐均建都西安。著名的丝绸之路也以西安为起点。风景·SCENERY带着孩子边走边看大明宫曾经是全世界最为辉煌的宫殿,在历经了千年的磨砺之后,早已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这个盛名曾超越了历史上任何政治中心的宫殿,在历经了兵燹杀戮之后,再也没有了成为权力中心的可能。如今的大明宫,只存在于千百年前留存的诗歌之中。“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大明宫石雕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些气势磅礴的诗句,无一不在诉说着大明宫昔日的辉煌,但今天的含元殿、凌霄门和玄武门,也只留下片瓦残砖,在这喧嚣的时代里,留给孩子们丝丝念想。

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大明宫遗址公园时,还能否透过时光的背影,遥望那昔日的辉煌?丹凤门

丹凤门是唐大明宫中轴线上的正南门,东西长达200米。它的规制之高、规模之大均创都城门阙之最,对研究唐长安城和中国都城考古均有重要价值,被文物考古界誉为“盛唐第一门”。

丹凤门遗址位于西安市自强东路道北。2005年发掘时实测门阙墩台东西长74.5米、南北宽33米,共开五孔门道,门道各宽8.5米,道中设石门槛,与史籍中“凤门五开,十扇开闭”记载相符。墩台两边宫城内侧各筑一条宽3.5米、长54米的马道用以登城。丹凤门太液池

太液池位于唐长安城大明宫内庭中心地区,是大唐王朝最重要的皇家池苑。大明宫分为前宫和后宫,后宫是以太液池为中心而布局的,是宫廷的皇家园林。整个太液池分东池和西池两部分,西池为主池,其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有14万平方米。根据池岸和池底最低处落差判断,池水当时应有2米~3米深。太液池大明宫复原图

大明宫遗址公园里有唐大明宫的微缩复原景观。从复原景观看,大明宫的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全宫分为“宫”“省”两部分,省(衙署)基本在宣政门一线之南,宫城之北,为禁苑区。如不计太液池以北的内苑地带,遗址范围即相当于明清故宫紫禁城总面积的3倍多。大明宫中的麟德殿面积约为故宫太和殿的3倍。大明宫复原图■诗词延伸鸡声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岑参·《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大明宫→慈恩寺→骊山→华清池→终南山慈恩寺 唐玄奘不得不说的故事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登临出世界,蹬道盘虚空。突兀压神州,峥嵘如鬼工。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下窥指高鸟,俯听闻惊风。连山若波涛,奔凑如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净理了可悟,胜因夙所宗。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故事·STORY唐三藏的归属之地

这一天,天气晴好,诗人岑参和好友一起来到慈恩寺游玩。岑参望着寺内的大雁塔,内心忽然变得很不平静。他看见大雁塔宛如从平地中涌出一般,孤傲地耸立着,好像一直连接天宫。而登上塔顶,就仿佛离开了尘世一般,他忽然伸出了双手,试途触摸天空。回头凝视,塔身峥嵘崔嵬,简直胜过了鬼斧神工。

岑参站在塔顶俯瞰大地,阵阵怒吼的狂风从他耳边呼啸而过。而远处的山峰一座连着一座,就好像百川归海一样。塔下天子所行的道路被两行青槐夹着,慈恩寺内的宫阙楼台看起来也是那么精巧玲珑。站在塔顶,岑参感受着悲凉的秋色,感悟着清静的佛理,忽然有种顿悟的感觉。

当年的长安,是全国的佛教中心,而慈恩寺,是长安佛教中心的圣地。岑参的这首《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虽然颇有名气,但在无数描绘慈恩寺的诗歌之中,犹如沧海一粟。因为描写慈恩寺的诗歌太多了,毫不夸张地说,大唐王朝最著名的诗人,大多都与慈恩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诗圣杜甫为它留下了“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的佳句。而元稹也曾在诗里回忆了与朋友们“闲行曲江岸,便宿慈恩寺”的往事。就连唐高宗驾临慈恩寺,也曾亲自作诗,留下《谒大慈恩寺》的妙句。诗中曰:“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将大慈恩寺的美景一一道来。

慈恩寺为何如此有名?为何有这么多诗人来到这里,又为何引得大唐帝国的最高统治者都为它作诗,为它歌颂?它究竟是何来历?又有着什么样动人的故事呢?在讲述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可以问问身边的孩子:“你还记得《西游记》中的唐僧吗?”“还记得他历经千辛万苦,从西天如来佛那里取回的经卷吗?”“这些经卷后来去了哪儿呢?”慈恩寺遗址公园

这些经卷的最后归宿,正是慈恩寺。

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唐僧带领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从西天取得真经,他的原型就是唐玄奘。《西游记》是吴承恩虚构的小说,但唐僧唐玄奘,的的确确是大唐帝国赫赫有名的高僧。而他不远万里去西天取经的经历,也确确实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是孤身一人西行求法,身边除了尸骨亡灵、风沙黄土,陪伴他的只有一匹识途老马,根本没有团队。

慈恩寺,正是和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高僧,有着极深的渊源。

起初,慈恩寺是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为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修建的。那个时候,寺里没有大雁塔,也没有唐僧。那时,唐僧还在去往拜佛求经的路上,慈恩寺也不像后来那么有名。那么,究竟发生了何事,让慈恩寺声名鹊起,全国各地的文人雅士闻名而至?

答案当然是唐玄奘。除了他,大唐不会再有第二个僧人有如此声望。

在西安大慈恩寺门前的广场上,有一尊青铜玄奘塑像,他手持锡杖,端严若神。慈恩寺,是他回国之后的第一站。《旧唐书·玄奘传》记载:“高宗在东宫,为文德皇后追福,造慈恩寺及翻经院,内出大幡,敕《九部乐》及京城诸寺幡盖众伎,送玄奘及所翻经像、诸高僧等入住慈恩寺。”

唐玄奘从印度取经回来之后,大唐皇帝非常高兴。因为在从前,都是西域诸国为大唐翻译佛经,这些国家的高僧对汉语一知半解,翻译过来的经文晦涩难懂,阅读和交流都十分困难。唐玄奘回来之后,立即被封为慈恩寺的上座住持,并为他带回的佛经修建了一座塔。塔的修建仿照了印度雁塔样式,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

玄奘法师在慈恩寺的十余年里,翻译了佛经1335卷,共计130余万字,开辟了一个新时代,并与弟子窥基法师创立了法相宗。慈恩寺也因此成为唐代长安的四大佛经译场之一。

如今,在慈恩寺的法堂里,还珍藏着一幅《玄奘负笈图》,图中的玄奘肩负取经背篓,足蹬麻鞋,一盏佛灯照亮了他的征程。梁启超先生曾谈到:一千多年前,中华学子西行求法的留学运动中,以一人孤征者为最多,而玄奘之独往独来,最足为此精神之代表,是“千古之一人”。

一位印度学者也说:“如果说征服者通过战争征服,给许多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灾难的话,那么,和平的使者则不顾个人安危得失,不远千山万水,传播和平的声音。中国著名佛教徒玄奘就是这样一位和平的使者,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象征。”教养关键词·KEY WORD

1.让孩子感受玄奘法师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千百年来,取经一事唯有玄奘一人完成,至今也没有人超越他的壮举。我们未必要孩子学习玄奘,历经千辛万苦奔赴万里取经,但至少让他们知道,在交通极为不发达的唐代,古人尚且能够完成这种壮举,他们生活在各种条件这么便利的现代,只要付出些许努力,成功也是指日可待的。

2.为孩子讲述《西游记》的来历,试着激发孩子的创作灵感

告诉孩子,任何创作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比如《西游记》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唐玄奘的故事。他们只要多读书,多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事,日积月累,创作灵感自然会涌现出来。

3.告诉孩子成功不会从天而降,依靠别人不如自己努力

在历史上,唐玄奘取经,身边并没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也没有神仙帮助他。最终完成取经任务,靠的只是他自己。所以,当孩子遇到任何困难时,首先应该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依靠家长。家长可以帮忙一时,却不能帮忙一世,学会自己努力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TIPS:大慈恩寺,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它位于今西安市城南和平门外约4千米处。风景·SCENERY带着孩子边走边看

千年之前,大唐盛世,一个名叫玄奘的僧人在大慈恩寺内缓缓坐定。他成就了慈恩寺的千载盛名,没有唐玄奘,慈恩寺或许只会在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没有唐玄奘,诗人们便不会视慈恩寺如创作之源泉。慈恩寺因玄奘而永存,他的灵魂,赋予了它史诗般的生命。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物质富足、出行便利的时代。他们或许无法想象,也无法理解,即便是在当年全世界最强盛的大唐,一个僧人,单枪匹马,用自己的双脚,攀过高山,跨越戈壁,历经17年,走过行程将近三万千米大雁塔远景的艰难与困苦。

那一年,他没有同伴,没有车马,甚至没有携带足够的干粮和盘缠。那一年,大唐西北边陲烽烟不断,朝廷命令百姓不准出关。那一年,唐玄奘,他只能偷偷地离开家乡,昼伏夜出。他曾经五天五夜滴水未进,曾经遭遇过强盗、雪崩、追捕……

凭借自己顽强的毅力和对佛法坚贞不渝的信仰,唐玄奘一共游历了138个国家,终于将佛经和佛国文化的精髓带回大唐。这样一个人,他的精神,他的经历,他的信仰,他的智慧,怎能不吸引万千诗人景仰和赞颂。

今天,我们带着孩子,跟随着唐诗的脚步,来到慈恩寺。大唐已逝,但玄奘精神永存。在慈恩寺以及其周边,我们依然可以追寻到玄奘留下的宝贵财富,感悟岑参登临大雁塔的诗境。大雁塔

这座历经千年沧桑的佛塔,每一块砖石都记录着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其价值远远超越了历史。应该说没有玄奘就没有大雁塔,当大师远去之后,大雁塔作为一个凝固的精神符号留存下来,传世千年,这是一种心灵的语言。大雁塔雁塔晨钟“雁塔晨钟”并不在慈恩寺里,它位于西安市城南的荐福寺内,因一口悬挂于钟楼内的古钟而闻名,与它齐名天下的,则是矗立于一旁的小雁塔。

每日清晨,荐福寺里的僧人们都会定时敲钟,洪亮的钟声响彻在西安古城的上空。钟声空灵,小雁塔的倩影亦伴随左右,此二景在清新的早晨,为古城平添了一番独特的韵味。因而,小雁塔及“雁塔晨钟”均被列入“关中八景”。雁塔晨钟玄奘三藏院

玄奘三藏院是当前规模最大的玄奘纪念馆。殿上供奉有玄奘法师的顶骨舍利和铜质坐像,殿内壁面布满玄奘法师生平事迹巨幅壁画,玄奘三藏院为铜刻、木雕和石雕,堂内全部存放着佛教典籍,四周墙面用紫铜雕成佛教故事——唐玄奘求法图。玄奘三藏院■诗词延伸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大明宫→慈恩寺→骊山→华清池→终南山骊山 周秦汉唐有我见证骊山绝望幸,花萼罢登临。地下无朝烛,人间有赐金。鼎湖龙去远,银海雁飞深。万岁蓬莱日,长悬旧羽林。——杜甫·《骊山》故事·STORY烽火戏诸侯

这天,杜甫来到骊山,不禁触景生情,他想起唐明皇驾崩以后,骊山的一草一木再也没有机会得见他的龙颜,而在从前,皇上每年十月都必定会带着杨贵妃去骊山的华清宫。明皇,他已长眠于地宫,那里已没有早朝时必点的蜡烛了,但他留给臣下的赏赐却依然留在人间。杜甫感慨,若有一日,陛下能得以羽化成仙,他的护陵军一定会好好守护他的吧。

杜甫的这首《骊山》,虽未提及山上的一草一木,却字字句句都隐隐透露着这座山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他虽未写山景,却已使人对此山心驰神往。当我们给孩子念出这首诗的时候,他会不会好奇,骊山并非最高,并非最为雄伟,也并非最为秀丽,那它究竟有什么样的魅力,使得明皇将温泉宫修建于此,并年复一年、乐此不疲地登临到此呢?

说起此因,则不得不提及骊山的历史。骊山,它在诸多名山之中的景色虽算不上出类拔萃,但在名山文化史上,却算得上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帝王世家”。“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抔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骊山的历史。

骊山,成名于周,后历经秦、汉、唐,盛誉有加。它见证了周朝的灭亡,秦始皇的奢靡与浮华,汉武帝刘彻也对它无比青睐。到了唐代,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更使得它闻名天下,盛名流传千年。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条支脉,东西绵延20余千米,最高海拔1256米,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故名骊山。山上温泉喷涌,风景秀丽多姿,自三千多年前的西周起就成为帝王的游乐宝地。

在登山之前,我们可以先给孩子讲一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

周幽王得到了一个有倾国之貌的美女——褒姒。褒姒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令人着迷,却唯独不爱笑。自从嫁给周幽王以来,她就从没给过幽王一个笑脸,始终是冷冰冰、酷酷的样子。这周幽王也十分奇怪,宫中美女如云,且个个对他毕恭毕敬,逢迎巴结,他偏偏不愿搭理她们,却独独喜欢这个对他冷冰冰的褒姒。

为了博得美人一笑,周幽王想尽办法,绞尽脑汁,花费无数也未能如愿。大臣虢石父为了讨好王上,便献一计:借诸侯娱乐美人。此时,周幽王已被褒姒迷得晕头转向,一听有办法能让美人开心,想也不想就立即答应了。

周幽王将美人带到了骊山,登上烽火台,亲手点燃了烽火,各路诸侯以为王城被外敌入侵,纷纷调集兵马前来救援。不知道为何,褒姒看见烽火台下一脸茫然的诸侯们,居然开心地笑了起来。周幽王看着她惊为天人的笑颜,整个心都飞了起来。

为了能时时看见这个绝色笑靥,周幽王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义无反顾地再一次,甚至第三次点燃了烽火。但他忘记了,人的容忍度是有限的,当大家怀着焦急的心情一次又一次来到烽火台前时,他们看见的并不是被敌人包围的景象,而是美人在怀、美酒在手、得意扬扬、一脸坏笑看着他们的周幽王。骊山远景

美人终于笑了。一笑倾城,再笑倾国,最终却导致亡国。这不仅仅只是比喻。在骊山的烽火台上,它真的发生了。

不知道“狼来了”的故事是不是起源于此,周幽王惹怒了再三被戏弄的各路诸侯。当外敌真的入侵时,烽火台的火光映红了整个天空,但王城的四周,却再也没有出现救援的军队。

唐代诗人唐彦谦曾在《登兴元城观烽火》中这样写道:“汉川城上角三呼,扈跸防边列万夫。褒姒冢前烽火起,不知泉下破颜无。”而宋代诗人也这样形容骊山:“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因奢惑。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

但骊山何其无辜。它静静地矗立在此,只因地热丰富,温泉繁多而成为历代皇家的离宫别墅。尽管历经多朝,历史在它身上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尽管有无数诗句赞颂它,感慨它,谩骂它,贬斥它,但秦皇汉武和明皇早已作古。就如张养浩在《山坡羊·骊山怀古》中所写的那样:“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教养关键词·KEY WORD

1.对孩子学习有关周、秦、汉、唐的历史典故有帮助

骊山古迹众多,是名山里的“史书”,游骊山,处处有历史典故。孩子来到这里,耳濡目染,可以更直观地学习这些历史知识。

2.带孩子亲临现场,见识兵马俑的壮丽景观

秦始皇陵就在骊山,而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孩子或许曾在书上或者电视中见过兵马俑,但都不如带他亲临现场,让他亲身感受一下这闻名世界的奇迹。

3.让孩子明白撒谎的后果

给孩子讲有关周幽王的历史,并分析周幽王为什么会被天下诸侯抛弃,让孩子明白,欺骗别人最终是会被人讨厌、被人唾弃的。TIPS: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条支脉,位于西安临潼区城南,可在西安火车站乘307路公交车去往骊山景区。风景·SCENERY带着孩子边走边看

骊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典故颇多。相传女娲补天的地方正在此处,而周幽王也在此建骊宫,秦始皇时改为“骊山汤”,汉武帝时扩建为离宫,唐太宗营建宫殿取名“汤泉宫”,唐玄宗扩建取名华清宫,因以温泉为特征,又称华清池。骊山就像一个盛着历史故事的大口袋,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这里,可以给他们讲述一个又一个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成语典故。

骊山之下,还长眠着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帝王——秦始皇。而考古界最神秘的秦始皇陵,也正在此处。千年的岁月,为骊山留下了宝贵的、不可替代的“财富”,而这些“财富”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不到骊山,你便不能身临其境,不能理解“秦皇汉武”对它的执着。不到骊山,我们便无法真切感受,岁月轮回之间,在此究竟发生了多少惊天动地,乃至改天换地的故事。女娲宫在中国早期神话中,有一位化育万物、造福人类的女神,她就是女娲。水神共工与火神祝融为独霸天下而发生恶战。共工最后战败,恼羞成怒,用头猛撞不周山,使这根擎天柱倾倒,天空坍塌,露出一个可怕的黑窟窿。地面上洪水滔滔,大火蔓延。女娲为了拯救天地和人类,便在骊山挑选彩石,熔炼成胶糊,把天上的窟窿补好。然后杀了一只神龟,砍下它的四只脚立在大地四骊山脚下方,牢牢地把天支住。最后,女娲用芦苇灰填沟堵水,赶走无数的恶禽怪兽,把人类从灾难中拯救出来,世界又充满了生机。人们感激女娲,尊她为“骊山老母”,并为她在骊山建祠,称“女娲宫”。女娲宫烽火台

西绣峰上有西周时期所建的烽火台遗址,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也是“烽火戏诸侯”事件的发生地。烽火台是周王朝为防御外敌侵犯而修筑的兼有防守和通信两大功用的设施。当有外敌来犯时,烽火台之间依次传递警报,其方法是白天烧狼粪以烟为号,人们形容战争说“狼烟四起”就源于此,晚间则烧干柴以火光为号。烽火台西安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来到陕西,以游山玩水为名,布置大规模的剿共活动。期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洛阳、西安、临潼等地数次劝谏蒋“联共抗日”均遭到拒绝。1936年12月12日凌晨4时许,张、杨带兵对骊山上的华清池形成包抄之势,酣睡中的蒋介石突闻枪响,仓皇在两名侍卫搀扶下从华清池五间厅后窗逃跑,藏于半山腰一虎斑石东侧石峡洞后,后来被搜山部队发现,扶掖下山,送往西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它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西安事变旧址骊山晚照

晚照亭位于西绣岭老君殿东,取“骊山晚照”之意,建于1981年。站在晚照亭北侧,可鸟瞰华清池、东花园、临潼全景和渭水。骊山晚照是“关中八景”之一,据说,每当雨过天晴,云开雾散,骊山似一匹青色的骏马,青翠欲滴,清晰可见,在夕阳下披上一层迷人的金色,更显得流光溢彩,妩媚动人。有诗曰:“日暮夕阳红似火,疑似烽火自西来。”骊山晚照■诗词延伸君门如天深几重,君王如帝坐法宫。人生难处是安稳,何为来此骊山中?复道凌云接金阙,楼观隐烟横翠空。林深雾暗迷八骏,朝东暮西劳六龙。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叶无人扫。羯鼓楼高挂夕阳,长生殿古生青草。可怜吴楚两醯鸡,筑台未就已堪悲。长杨五柞汉幸免,江都楼成隋自迷。由来留连多丧国,宴安鸩毒因奢惑。三风十愆古所戒,不必骊山可亡国。——苏轼·《骊山》大明宫→慈恩寺→骊山→华清池→终南山华清池 这里的故事与“爱”无关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白居易·《长恨歌》(节选)故事·STORY长恨歌

乍暖还寒之时,唐明皇带着爱妃杨玉环来到了华清池,并赐她在此沐浴。华清池的温泉水温暖柔滑,洗净了贵妃娘娘如凝脂一般的肌肤。洗浴完后,侍女将娇懒无力的贵妃扶出了浴池。她的容颜如花,鬓发如云,走起路来,金步摇随着她的脚步微微颤动。绣着芙蓉图案的床帐,挡住了初春的严寒,在此共度良宵是再也适合不过的了。美人在怀,良宵苦短,太阳都晒到屁股了,唐明皇才依依不舍地睁开双眼,再也不愿早早上朝去和大臣们商议国事了。

在作这首诗的时候,白居易正在盩厔县任县尉。一天,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忽然有感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然后创作了这首诗。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白居易以精练的语言,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明皇、杨贵妃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爱情悲剧。而华清池,也因这首诗而闻名于世。

中国已知温泉多达两千七百多处,唯有华清池温泉以芳香凝脂、动人故事名冠诸泉之首,有“天下第一御泉”的美称。华清池温泉水温常年保持43℃,水质纯净,细腻柔滑,水中含有二氧化硅、氟离子等十多种矿物质。据说,华清宫温泉第一出水口对风湿、关节炎等疾病均有明显的疗效,所以吸引了历代帝王沐浴游幸。公元747~757年每年10月至次年暮春,唐玄宗都会带杨贵妃姐妹驾临华清宫避寒游乐。

读罢《长恨歌》,许多人都说,华清池最引人向往的并不是景,而是“情”,是明皇对杨玉环的一片痴情和满满的宠溺,是一个帝王肯舍下身段、放弃尊严,以常人之情去追求、呵护他的女人。但果真如此吗?

华清池,因杨贵妃之名流传千年,但杨贵妃,却最终失去了唐明皇的庇护,被逼死在马嵬坡前。那个曾说爱她的帝王,并不曾变心,但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他却无力挽救自己最心爱的女人。

其实,我们读罢《长恨歌》,并带着孩子来到此处,不是为了告诉他,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有多么凄美,多么令人动容。相反,我们应当告诉他们:这里的故事,与“爱”无关。这个故事,看似有“情”,更似“绝情”。

明皇并不懂爱。若是他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又怎会让他的爱去深深伤害这个人。若是他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爱,又怎会让自己的爱人落得任人非议、群起而攻之的地步。若是他真的有情,又岂会眼睁睁看着心爱之人被活生生绞死在眼前,却只能凭空落泪,无力挽救。《长恨歌》其实不曾言“爱”,白居易所表达的只不过是明皇有“情”,一见钟“情”。钟情,更钟脸。若非如此,他怎会舍梅妃,而抢占自己儿子的妻子?华清池中倩影所胜出的,不过是青春靓丽罢了。

站在华清池前,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人要会“爱”,懂“爱”,更要分得清什么是“爱”。“爱”的感觉,应该是温暖、温馨,现实之中“爱”的结局,也绝不应以悲剧收场。悲剧虽美,但放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更为恰当,若是落到了自己身上,那滋味,未必仅仅只是痛彻心扉能够形容。华清池一角

我们还可以指着那些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温泉池告诉孩子:《长恨歌》之所以是悲剧,不是因为帝王不配有爱,而是因为他没有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爱。爱不是绝对拥有,不是无限制的宠溺,更不是“用我的宽容,将你惯坏”。爱,其实不能成为丢失江山的借口。江山和美人,其实可以共存,这两者,并不是二选其一的选择题。

孩子还小,他或许对这些讲述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能理解,但我们依然应在这里告诉他:不会爱的人,“爱”也会变成一种利器,伤害你所爱的人,所以,不要在不懂“爱”的时候,将爱情视为生命的全部。因为在往后的日子里,在孩子们的生命中,远有许多比爱情更为重要的事等着他们去经历,去完成。教养关键词·KEY WORD

1.华清池更适合13岁以上的孩子游玩

13岁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他们在接触了大量描写爱情的电视剧、电影、小说之后,内心已经开始对爱情有所憧憬,但孩子这个时候还不会分辨什么是好感,什么是爱,也不会了解它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这个时候,家长必须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爱”的引导,而在旅途中潜移默化地完成这个工作是相对来说不会招致逆反的办法。

2.带孩子一起感受千年之前的帝王别墅

华清池从周代开始,就作为皇家的离宫别墅,无论是文化深度,还是艺术造诣都非同一般。可以带着孩子感受千年前园林的艺术气息。

3.跟着孩子一起数数华清池中究竟有几处温泉池

家长可以在这里跟孩子一起做个小游戏,数一数华清池中一共有几处温泉池,并用笔描绘出它们的形状,然后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问问他们这些温泉池还可以建造成什么样子。TIPS:华清池又名华清宫,位于西安城东,骊山北麓,距西安30千米,自古就是游览沐浴胜地,是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1997年国务院公布华清宫遗址为全国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风景·SCENERY带着孩子边走边看华清池一角

华清池与黄山温泉、安宁的碧玉泉并称为我国温泉“三奇”。它是千年前帝王无比奢华的离宫,始于周,兴于汉,殁于唐。它有数个美丽而动听的名字:“骊宫”“汤泉宫”“温泉宫”……但没有任何一个名字比“华清宫”更令人耳熟能详,更令人记忆犹新。华清池畔,佳人已逝,但她的缕缕香魂,绝妙身姿,却仿佛依然能被我们感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那快马加鞭、疾驰而上的驿马奔跑的方向,正是华清宫。华清池或许正是悲剧开始的地方,但这却丝毫不影响它的美。今天,当我们带着孩子来到这里,我们看见的,依然是一片清幽的美景。海棠汤海棠汤

海棠汤俗称“贵妃池”,始建于公元747年,因平面像一朵盛开的海棠花而得名。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的杨贵妃在这花朵一样的浴池中沐浴了近十个春秋。九龙湖

面积为530平方米的九龙湖,分成上下两个湖,中间有长堤东西横贯。堤上西边为晨旭亭,东边是晚霞亭,二亭相互对应,与湖南岸的龙吟榭相映成趣。龙吟榭榭下有一个大龙头,龙口泉水淙淙,长年不绝,所以取名为“龙吟榭”。九龙桥上有八龙吐水,与龙吟榭下的大龙头合为九龙之数,因而以九龙命名。九龙湖《长恨歌》书墙

华清池作为唐玄宗与杨贵妃演绎罗曼史的历史舞台,令文人雅士竞相吟咏。据说,毛泽东很喜爱《长恨歌》,20世纪60年代的某一天,他忙里偷闲,准备挥笔书写这首长诗。白居易的《长恨歌》原稿120行,通篇840字。毛主席从“汉皇重色思倾国”开始书写,当他写到第32行“惊破霓裳羽衣曲”时,却被人打断了。而后来他也没再续写,因此,刻在这面书墙上的只有224字。《长恨歌》书墙■诗词延伸梅好惟嫌淡伫,天教薄与胭脂。真妃初出华清池。酒入琼姬半醉。东阁诗情易动,高楼玉管休吹。北人浑作杏花疑。惟有青枝不似。——王安石·《西江月》大明宫→慈恩寺→骊山→华清池→终南山终南山 三秦论天高,谁与我争雄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王维·《终南山》故事·STORY悠然见南山

天气晴好,王维来到长安市郊的终南山游乐踏青,壮观的景色令他神清气爽。终南山巍峨挺拔,太乙峰都快要能触摸到仙界的天都星了,山势层峦叠嶂,一直蜿蜒到了天际。白云缭绕在山顶,回望过去连成了一片,青色的雾霭迷迷茫茫,一直蔓延到了终南山的深处,消失不见。王维抬头仰望,终南山的主峰将山的东西两侧隔开,各山间山谷景色迥异,山中阴晴多变。他慢慢走进山中,在小溪对面远远看见了一个樵夫,便朗声问道:“在这附近,可有供我投宿的人家?”

终南山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等,是秦岭山脉的一段,西起陕西眉县,东至西安蓝田县,千峰叠翠,景色优美,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对联“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中的南山指的就是此山。

王维的这首《终南山》,更是描写终南山的绝世佳句,只言片语,就将山的气势、山的精髓尽数道来。全诗意境清新,宛若一幅泼墨成云、挥笔成水的山水画。

终南山,是历代诗人心中高高在上的梦中圣山,张衡在他的《西京赋》中这样描写道:“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在张衡的心目中,终南山与西王母所住的昆仑山同起一脉,地位甚至高于五岳。而韩愈去广东潮州,途经终南山时,也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就连晋代陶渊明那句家喻户晓的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所指,也是终南山。

更令人惊叹的是,此山还是中国诗歌的发祥地之一。先秦诞生的《诗经》中已经不乏吟诵终南山的名篇。《小雅·天保》以“如南山之寿”比喻人福寿绵长,《小雅·节南山》又以南山起兴,斥讽权贵。可以说,早在《诗经》时代,终南山已是周人动于情而发于言、咏于歌的常用意象,从那时起,它就是中国最富于诗味的名山之一。

终南山,造就了中国诗文化的根基。它虽非秦岭的最高峰,但在历代诗人墨客的心中,秦岭山系之内却没有任何一座山能与它相提并论。三秦之地,终南虽非最高,但在世人心中,它却早已与天同齐。这样一座富有文化韵味,承载着中国诗魂的名山,我们又怎能不带着孩子到此好好游历一番呢?

不过,终南山势不如泰山,险不比华山,秀不若黄山,它究竟有什么魅力,在诗人们的心中有着如此崇高的地位?这大概是因为终南山自古就有隐逸的传统。而隐居,有史以来便是中国文人心中的一个终极梦想。有不少人,在文学成就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渴望远离喧嚣的尘世,希望能到一个隐匿、幽静的世外桃源安然修心养性。中国历史上的不少名人都曾做过“终南隐士”,相传西周的开国元勋姜子牙,入朝前就曾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在古人的心目中,隐居修行就意味着有得道成仙的可能。功成名就之后,还有什么能比羽化升仙更加吸引人呢?这是包括帝王在内都无法逃脱的终极诱惑。大家一定都看过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吧,还记得全真教、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吗?还记得那个神秘的古墓派吗?来到终南山,你一定会发现,这一切未必都只是金庸先生的神奇想象,王重阳、丘处机,重阳宫和活死人墓,居然是真真切切存在于此的。终南山还有什么更能令孩子兴奋呢?当孩子来到此处,一定会惊叹这里的神奇。终南山的魅力居然如此无穷无尽,现实与梦境在这里和谐交融,历史与传说在这里互为因果,无论是诗歌,还是小说,都能在这里获得极多的灵感。终南山,是唐人心中最崇高的山峰,是秦岭最富有神秘气息的圣山,更是艺术家梦中不可多得的艺术源泉。教养关键词·KEY WORD

1.与孩子共同探讨与终南山有关的文学名著

终南山一直是文人墨客最钟爱的创作题材之一,我们可以在来到这里之前,先找出数本与终南山有关的文学作品,先将作品里的故事讲给孩子听,再让孩子带着故事,来探索现实中的终南山。

2.锻炼孩子的文学想象能力

让孩子以终南山的某个景点为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一篇作文,可以将爸爸、妈妈、老师、同学作为文中主角。

3.挖掘更多关于终南山的传说

从古至今,有关终南山的传说数不胜数,游览完终南山之后,可以让孩子翻阅资料,另查找有关终南山更多的神话传说,这样做可以锻炼孩子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TIPS:终南山,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县城南15千米处,它东起盛产美玉的蓝田山,西至秦岭主峰太白山,横跨蓝田、长安、户县、周至等县,绵延100余千米,天造地设,雄峙在古城西安之南,成为西安城高大坚实的依托、雄伟壮丽的屏障。风景·SCENERY带着孩子边走边看

也不知是旅游宣传不够力度,还是因为时代的变迁,终南山这个自周代开始,历朝历代文人雅士心中的不朽名山,在近年来却从人们的视线里淡去,就如同传说隐居在山中的五千隐士一般。终南山

初见它,无非是在历代诗歌及神怪小说之中,再听闻,它又成为近代武侠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元素,写武侠而不写终南山者极为少见。但真实的终南山,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当孩子们以为那只是个传说中的地方时,家长应当立即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背上行囊,踏上前往西安的列车,带着孩子去看看这座曾经令无数文人心驰神往的名山。楼观台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据传楚康王时期,函谷关关令是当时的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他在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尹喜忽然看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他预感到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传说今天的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