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5 12:27:57

点击下载

作者:司马志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鬼谷子全书

鬼谷子全书试读:

前言

鬼谷子,姓王名诩,一说是春秋时期卫国人;一说是战国时期卫国人。因为他隐居于清溪的鬼谷之中,故世人称其为鬼谷先生(鬼谷子)。

鬼谷子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显赫的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既有政治家的韬略,又擅长外交家的纵横捭阖之术,并且精通兵法、武术、奇门八卦,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一位奇才、全才。

对于鬼谷子,最早的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史记·苏秦列传》中说:“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子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道家把鬼谷子奉为“古之真仙”,曾活了百余岁,而后就不知去向了。

鬼谷子之所以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是因为其有苏秦、张仪这两位叱咤风云的杰出弟子。鬼谷子弟子颇多,据说孙膑、庞涓、毛遂、徐福、甘茂、司马错、乐毅、范雎、蔡泽、邹忌、丽食其、蒯通、黄石、李牧、魏缭、李斯等都是他的弟子,但这些没有确切而权威的文献记载,所以其真实性有待考证。据说鬼谷子招收徒弟从不挑剔。但他的学问高深莫测,并不是人人都能学会的,只要学会其中一门便可以纵横天下了!

鬼谷子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又称做《捭阖策》,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此书完整地保留在道家的经典《道藏》之中。《鬼谷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篇、十四篇已失传。《鬼谷子》的版本,常见者有道藏本及嘉庆十年江都秦氏刊本。《本经阴符七术》则集中讲述养神蓄锐之道。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精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精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鬼谷子》一书,从内容来看,主要涉及谈判、游说等内容,但是由于其中涉及大量的谋略问题,与军事问题触类旁通,所以也可称为兵书。《鬼谷子》一书历来被人们称为“智慧禁果,旷世奇书”,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是乱世之学说,乱世之哲学。它在世界观方面讲求实用主义,讲求名利与进取,而在方法上则讲求顺应时势,知权善变。因此是一种讲求行动的实践哲学。

世人对《鬼谷子》褒贬不一,欧阳修评价《鬼谷子》说:“因时适变,权事制宜,有足取者。”长孙无忌评价其:“便辞利口,倾危变诈。”柳宗元评价则说它:“险戾峭薄,恐为妄言,乱世难信,学者不宜道之。”不管古人对其是褒是贬,我们今天读它、学它,是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将其中有益、有用、有价值的东西挖掘出来,为我所用。《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必读之智慧法宝。

本书以政治、军事、外交、商务、职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故事为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向读者解读和剖析了《鬼谷子》的智慧精髓和谋略精华。本书秉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力求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继承发扬、古为今用![1]

第一篇 捭阖术

第一章 或阴或阳,或柔或刚

【原文】[2][3]

粤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间也,为众生之先,观阴阳[4][5][6][7]之开阖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终始,达[8][9]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焉,而守司其门户。故圣人之在天下[10][11]也,自古至今,其道一也。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注释】

[1]捭阖:捭,分开、撕裂,敞开心怀积极行动,采取攻势,或接受外部事物及他人的主张和建议。阖,本意为门扇,郑玄注曰:“用木曰阖,用竹苇曰扇”,引申为关闭,关闭心扉,把进来的事物化为自己的事物,或不让外来事物进入,取封闭形态。捭阖,在这里指纵横驰骋,大开大合。是鬼谷学说中一种基本的方法。

[2]粤若稽古:粤,语气助词;若,顺;稽,考察。粤若稽古,意为按着一定的规律考察历史。

[3]众生之先:众生,众多有生者;先,先知,意指尊者,指导者,先驱者。众生之先,在这里指广大生众的老师。

[4]阴阳:阴,本意为山的背阴面;阳,本意为山的朝阳面。被引申来概括对立统一的两类事物或现象。

[5]命物:辨别事物。

[6]筹策:就是计算、谋划。

[7]万类:就是万物。

[8]朕:征兆,迹象。

[9]守司:看守和管理。

[10]其道一也:道,大自然的规律。全句指圣人的“道”始终是一样的。

[11]归:归宿。【译文】

纵观从古至今的历史,可以知道:圣人生活在世界上,就是要成为众人的先导。通过观察阴阳两类现象的变化来对事物作出判断,并进一步了解事物生存和死亡的途径,计算和预测事物的发展过程,通晓人们思想变化的规律,揭示事物变化的征兆,从而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圣人在世界上的作用始终如一。事物的变化虽然无穷无尽,但是各自都有自己的归宿,是有章可循的:或者属阴,或者归阳;或者柔弱,或者刚强;或者开放,或者封闭;或者松弛,或者紧张。【延伸阅读】“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是说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柔刚、开闭、张弛之道,如果能够灵活掌握、运用自如,自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领域轻松自如、有所成就。

捭阖之术即为阴阳之术,意思是行事时要或开或合,或阴或阳,灵活处之,多方探寻,必要时以假象迷惑对方,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唐高祖李渊就是一个深谙阴阳之道的权谋家。

隋朝末年,隋炀帝杨广荒淫无道,致使众叛亲离、国运岌岌可危。蓄谋已久的太原留守李渊趁机起兵。可是当时群雄割据,各路兵马纷纷抢夺天下,李渊并不具备一统天下的实力。其中,瓦岗军是隋末最为强大的一支农民起义军。李密在杀死翟让以后,建立了自己在瓦岗军中的领袖地位,此时的李密得意忘形,大言不惭地说自己已被各路英雄推为盟主,自然也包括李渊。李密写信给李渊,希望和李渊戮力同心,共同取得天下。读完李密的密信,李渊给李密复了一封措辞极为谦逊的回信。对讨伐、诛杀昏君、取而代之之言,表示不敢从命。而且申明自己“志在尊隋”,这番虚伪之言掩饰了李渊夺取天下的野心。李渊还极力推奖李密,说“天生万民,必有其主。当今能为民之主者,非君莫属”,并且说自己已年过五旬,别无奢望,自己非常乐意拥戴李密,希望李密早登大宝,以安天下。只要李密能让自己复封于唐,就心满意足了。

李密接到李渊的回信,果然大喜过望。但是实际上,李渊如此做法是想利用瓦岗军的强大力量牵制住东都洛阳的隋军,以便让自己可以顺利进军长安。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9月,瓦岗军与盘踞洛阳的王世充作战失利,只好到河阳(今河南孟县)去找瓦岗军将领王伯当。李密企图南阻河,北守太行,东连黎阳,卷土重来。但这种企图东山再起的主张,遭到部下诸将的反对。诸人劝李密道:“今兵新失利,众心危惧,若更停留,恐叛亡不日而尽。又人情不愿,难以成功。”李密在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前往长安,投靠李渊。

李密带领两万人入关的时候,李渊派人迎接,冠盖相望,异常隆重。李密非常高兴,洋洋得意地进了长安城。李渊对李密非常尊重,并将其表妹嫁与李密。但其他人就没有这份待遇了,李密一到长安,“有司供待稍薄,所部兵累日不得食,众心颇怨”。而且,“朝廷又多轻之,执政良贿”。李渊这样做无疑是个阴谋,目的无非是蓄意制造事端,让李密众叛亲离。

这时,李密已经自投罗网,当然只能任李渊摆布了。

正是因为李渊善用阴阳之术,才取得了一石二鸟的成就:既利用瓦岗军牵制了隋军,让自己的军队顺利进军长安,又控制和瓦解了瓦岗军。

一个好的将帅,不仅善用阴阳,而且还能够刚柔并济,甚至以柔克刚。单纯的柔和、软弱,就会使自己的力量被削减,以至失败;而一味的刚烈、刚强,又只会导致刚愎自用,也是注定要失败的。

汉代的张良给高祖刘邦筹划过许多关系大业成败的重要谋略,其中刚柔并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例子颇多。

当秦军主力与项羽会战时,刘邦决定由南阳入武关攻秦,张良反对硬拼,认为秦军将领是屠户人家出身,商人可用利引诱,劝刘邦以重宝招降秦将贾竖。而当贾竖同意投降时,张良又恐士卒不从,乘敌懈怠之机,一举破之。结果直下咸阳,擒获秦王子婴。后来楚汉相争,汉弱楚强,张良劝刘邦处处退让,以柔制刚,不但避开了鸿门之宴的生命危险,而且取得了汉中、巴蜀之地。接着,又火烧栈道,使项羽疏于防范、屡屡上当。刘邦转弱为强,终于以布衣取得天下。

张良的高明谋略,据说来自黄石老人所授的三略。三略并不是一味只讲以弱制强,而强调刚柔强弱都要得当,做到“柔有所设,刚有所施,弱有所用,强有所加。兼此四者,而制其宜”。所以,不柔不刚,刚柔并济才是最理想的性格特点,才是运用刚柔的最佳状态。

阴阳之理、刚柔之术、张弛之道对我们的现实人生颇具指导意义。

阴阳协调、风雨调顺、万物各得其所、万事各得其宜是一种顺其自然、合乎自然规律的理想状态。阴阳互补、协调运行,人才能健康,社会才能稳定,大自然才能和谐,做事才能顺利,做人才能安乐。

天人和谐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人生活在天地之间,如何才能体现出人在天地间的固有价值呢?如何才能求得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相处与和谐发展呢?这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思考的人生问题。阴阳之道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人不但要利用、改造自然,更重要的是适应、协调自然,从而达到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目的。这是阴阳之道在人与自然关系上的意义所在。

阴阳作为权术,在敌我对垒和斗争中则是克敌制胜的智慧和法宝,但它绝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所谓“上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在生活中不管是交朋友、谈感情还是谈生意、求合作,都应该以真诚为最高前提,而不能做“阴阳双面人”甚至阳奉阴违,否则,就可能失去朋友、真情、信誉、合作和发展的机会。总之,善于玩弄阴阳之术只是一种应对敌人的策略和手段,用之不当,则会适得其反。

刚柔之术是一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必备武器。刚,是一个人刚直不阿、坚守自我立场、把持自我原则,即为“方”,但一味的刚,则难免变成脆,脆,则易断,所以不足取;柔,就是要在不失大原则的前提下,在细枝末节和一些技巧上适时、适度地让步、弯曲,以达到双方满意、不失和气的双赢状态,即为“圆”,但一味的柔,则难免变成软,软则弱,易受人欺,所以亦不足取。在人生道路上,只有刚柔并济、外圆内方,才能顺利而快捷地达到目标,走向成功。

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无论做任何事,都要张弛有度。一个懂生活、会生活的人,能够兼顾严肃和活泼,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休息的时候休息,潇洒自如。一味的张,就会让自己绷得过紧,往往会导致自己失去弹性和张力;一味的弛,往往会让自己变得松垮、懒散,失去进取心和斗志,进而停步不前。所以,凡事有度、过犹不及。成功的时候不要得意忘形,以免乐极生悲;失败的时候不要灰心绝望、萎靡不振,只要坚持就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人生之中,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个平衡,包括有度的工作和生活。

第二章 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

【原文】[1]

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门户,审察其所先后,度权量能,校其伎[2]巧短长。夫贤、不肖、智、愚、勇、怯有差。乃可捭,乃可阖;[3]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审定有无,以

[4][5]其实虚,随其嗜欲以见其志意,微排其所言,而捭反之,以[6][7][8]求其实,贵得其指,阖而捭之,以求其利。或开而示[9]之,或阖而闭之。开而示之者,同其情也;阖而闭之者,异其诚[10][11]也。可与不可,审明其计谋,以原其同异。离合有守,先从其志。【注释】

[1]度权量能:测度权衡、比较才能。

[2]有差:各有不同。

[3]以牧:用来掌握。

[4]实:指实情。

[5]嗜欲:喜欢,特殊的爱好。

[6]指:同“旨”,宗旨。

[7]阖而捭之:先封闭,然后再打开。

[8]求其利:检讨对方的善恶利害。

[9]或开而示之,或阖而闭之:或开放使其显现,或封闭使之隐藏。

[10]离合:离,离开,不一致。合,闭合,合拢与“开”相对。

[11]守:遵守,信守。【译文】

所以,圣人要始终把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关键,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至于贤良与不肖,智慧与愚蠢,勇敢与怯懦,都是有区别的。所有这些,可以开放,也可以封闭;可以前进,也可以后退;可以轻视,也可以敬重,要靠无为来掌握这些。考察他们的有无与虚实,通过对他们嗜好和欲望的分析来揭示他们的志向和意愿。适当贬抑对方所说的话,当他们开放以后再反复考察,以便探得实情,切实把握对方言行的宗旨所在,让对方先封闭而后开放,以便抓住有利时机。或者开放,使之显现;或者封闭,使之隐藏。开放使其显现,是因为情趣相同;封闭使之隐藏,是因为诚意不一样。要区分什么可行,什么不可行,就要把那些计谋研究明白、透彻,计谋有与自己不同的,也有与自己相同的,必须有主见,并且区别对待,还要注意跟踪对方的思想活动。【延伸阅读】“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本章主要讲使用人才一定要度量对方的智谋,测量对方的能力,再比较技巧方面的长处和短处。所以,用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任人唯贤。《尚书》有云:“任官惟贤才。”孔子在回答仲弓问政时也说“举贤才”。《吕氏春秋》和《左传》中都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祁奚请求退职,晋悼公要他推荐一个有才能的人继任,他推荐了与他有私仇的解狐。解狐上任不久便死去,悼公又要他推荐,他又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

孔子、韩非子等先贤以及后人都称赞祁奚是个“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唯才是举者。这种外不避仇、内不避亲正是任人唯贤的要求和体现。《大学衍义补辑要》中说:“欲得良将而用之,必不以远而遗,不以贱而弃,不以仇而疏,不以罪而废。”意思是说,要想得到良将而任用他,就必须做到不因为关系不密切而遗忘他,不因为出身低贱而抛弃他,不因为有私人怨恨而疏远他,不因为其曾犯过错误而废弃他。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春秋时期齐国国君齐襄公被杀。襄公有两个弟弟,一个叫公子纠,当时在鲁国(都城在今山东曲阜);一个叫公子小白,当时在莒(jǔ)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两个人身边都有个师傅,公子纠的师傅叫管仲,公子小白的师傅叫鲍叔牙。两个公子听到齐襄公被杀的消息,都急着要回齐国争夺君位。

在公子小白回齐国的路上,管仲早就派好人马拦截他。管仲拈弓搭箭,对准公子小白射去。只见公子小白大叫一声,倒在车里。

管仲以为公子小白已经死了,就不慌不忙护送公子纠回到齐国去。怎知公子小白是诈死,等到公子纠和管仲进入齐国国境,公子小白和鲍叔牙早已抄小道抢先回到了国都临淄,公子小白当上了齐国国君,即齐桓公。

齐桓公即位以后,立即要求鲁国杀公子纠,并把管仲送回齐国治罪。管仲被关在囚车里送到齐国。鲍叔牙立即向齐桓公推荐管仲。齐桓公气愤地说:“管仲拿箭射我,要我的命,我还能用他吗?”鲍叔牙说:“那回他是公子纠的师傅,他用箭射您,正是他对公子纠的忠心。论本领,他比我强得多。主公如果要干一番大事业,管仲可是个用得着的人。”齐桓公也是个豁达、大度之人,听了鲍叔牙的话,不但没治管仲的罪,还立刻任命他为相,让他管理国政。

管仲帮着齐桓公整顿内政,开发富源,大开铁矿,多制农具,齐国变得越来越富强。后来,齐桓公终于成了春秋时期的霸主。

可以说没有管仲全面和淋漓尽致地发挥其才能,也就不会有齐国的繁荣和齐桓公的霸业。齐桓公大胆起用管仲这个“大仇人”,结果“仇人”帮他缔造了盛世江山。类似的事例历史上有很多,例如:唐太宗李世民不计前嫌任用魏征。唐太宗说:“用人跟用器物一样,每一种东西都要选用它的长处。”唐太宗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贤明的皇帝之一,他的很多治国之道都为后世所推崇,而在他所有治国方略当中,用人之道是最为后世所推崇和称道的。在唐太宗理政的23年时间里,所用的文臣武将不胜枚举:除了魏征,还有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等等,无不是有才之士。

由此可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才是真正的用人之道。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这条法则更是企业用人的王道,是企业用人的精髓所在。今天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组织实力与个人能力的竞争,很多企业在用人上已经摒弃了“学历至上”的陈腐理念,而是以能力作为用人的首要标尺。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在国际化管理理念下成长起来的外企,既有日本文化体系中的细致、严谨,又有深受欧美文化影响的“自由豁达”,同时,也有中国传统理念当中的灵活与执著。那么,索尼的用人策略是什么呢?

和许多国际知名的成功企业一样,索尼公司选用人才的标准即是出众的聪明才智、良好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背景以及认真负责、创新务实的工作态度。在招聘的环节中,索尼创始人之一的盛田昭夫先生最先提出了“学历无用论”的口号,这样的魄力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敬佩。而在企业激励机制中,打破陈规、鼓励创新、充分发挥个性与创意的企业文化使索尼几乎成了研发高手、营销精英们得以发挥无限创造力的天堂,更使很多人以“自我实现”为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索尼公司的做法都是基于一个简单而朴素的道理,这就是以每一位员工的能力作为企业发展的基点。能力创造业绩,能力创造效率,能力创造价值,能力创造辉煌。《周礼·夏官·大司马》有云:“进贤兴功,以作邦国。”任人唯贤、用人唯才大可以定国兴邦,小可以让企业兴旺、个人发达。因此,“度权量能,校其伎巧短长”才是用人的不二法门。

第三章 周密之贵微

【原文】[1]

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2][3][4]。捭之者,料其情也;阖之者,结其诚也。皆见其权衡

[5][6]轻重,乃为之度数,圣人因而为之虑。其不中权衡度数,圣[7]人因而自为之虑。故捭者,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阖者,或阖而取之,或阖而去之。捭阖者,天地之道。捭阖者,以变动阴阳,[8][9][10][11]四时开闭以化万物。纵横反出,反复反忤,必由此矣。【注释】

[1]欲捭之贵周:周,不遗漏。当要采取行动时,必须作周详的考虑。

[2]与道相追:道,道理、规律。这里指与规律相近的道理。

[3]料其情:就是检查实情。

[4]结其诚:使其诚心坚定。

[5]权衡轻重:指权衡、比较谁轻谁重。

[6]为之度数:测量重量与长度的数值。

[7]或捭而出之,或捭而纳之:出之,指出去;纳之:收容、接纳。意思是或开放,让自己出去;或开放,使别人进来。

[8]四时开闭以化万物:就像春、夏、秋、冬的开始与结束一样,来促使万物发展变化。

[9]纵横:自由自在的变化。

[10]反复反忤:或离开,或反回,或复归,或反抗。

[11]必由此:必须通过这里。【译文】

如果要开放,最重要的是考虑周详;如果要封闭,最重要的是严守机密。由此可见周全与保密的重要,应当谨慎地遵循这些规律。让对方开放,是为了侦察他的真情;让对方封闭,是为了坚定他的诚心。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使对方的实力和计谋全部暴露出来,以便探测出对方各方面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因此而用心思索,假如不能探测出对方的程度和数量,圣人会为此而自责。因此,所谓开放,或者是要自己出去;或者是让别人进来。所谓封闭,或者是通过封闭来自我约束;或者是通过封闭使别人被迫离开。开放和封闭是世界上各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开放和封闭都是为了使事物内部对立的各方面发生变化,通过一年四季的开始和结束使万物发展变化。不论是纵横,还是离开、归复、反抗,都必须通过开放或封闭来实现。【延伸阅读】“即欲捭之贵周,即欲阖之贵密。周密之贵微,而与道相追”。本章主要讲实行开阖之术,必须周详而隐秘,无论做任何事,事先都要有一个周详而严密的规划。下过象棋的人都知道,赢家没有一个是走一步算一步的,所有的赢家都能算计到后面将要走的几步。因此,凡事只有有周详而严密的计划,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成功的几率才会更大。隋炀帝杨广处心积虑、密谋夺取储君和帝位便是得益于他周密的谋划。

隋王朝统一中国后不久,杨广就开始了他的夺嫡计划,向他的同胞哥哥皇太子杨勇伸出了毒手。

杨勇是个豪爽的花花公子,爱好广泛又不注意小节,更缺乏防人之心和政治谋略。其母独孤皇后最讨厌男人讨小老婆,杨勇偏偏有很多小老婆;隋文帝杨坚最讨厌花天酒地,杨勇偏偏喜欢音乐歌舞,饮宴达旦。在封建社会的上层,这些本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何况杨勇还是皇太子的身份。可这些小的细节却足以让杨广作为“反面教材”加以利用、大做文章了。比如:杨广在其父皇母后面前故作清贫和高尚,他只带妻子萧妃一人在身边,仅此一点就足以使其父皇母后高兴和欣慰。杨坚夫妇二人有一次到杨广家,发现婢仆们都又老又丑,乐器上布满灰尘,甚至连弦都没有,不由大喜。此外,他们每次派人到儿子们那里,皇太子杨勇只把他们当仆人看待,而杨广却不然,他和妻子一定是双双站到门口亲自迎接,致送厚礼,于是杨坚和独孤皇后耳畔听到的全是赞扬杨广的声音。杨广出任江都府时,每次入朝辞行都痛哭流涕,依依不舍。父母见儿子如此孝心,也流下老泪,不忍他远离膝下。

杨广知识水平很高,有很好的文学修养和城府,对任何人都很诚恳,谦虚有礼,尤其曲意交结政府重要官员,包括杨坚最信任的宰相(尚书左仆射)杨素。在杨广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基本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标准领袖形象,具有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的英雄胸怀和救国救民、普济苍生的圣贤抱负。节俭、朴实、谦恭,虚怀若谷兼好学不倦,礼贤下士加不爱声色犬马。集众多美德于一身。

一切布置成熟后,公元600年,“诬以谋反”的罪过扣到皇太子杨勇的头上,杨坚下令把杨勇贬为平民,囚禁深宫,改立杨广为皇太子。杨广夺嫡成功。在这段谋划夺嫡的漫长岁月中,杨广一直坚守“情操”,恪守“美德”,而且做得天衣无缝,说明他具有过人的谋略才智和超人的忍耐力。十几年的“事实”,相信没有人会怀疑他“美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更不会怀疑他对父皇的忠诚。

公元602年,独孤皇后逝世。又过了两年,悲剧又降临到杨坚头上。公元604年夏,杨坚前往仁寿宫避暑,避暑期间杨坚患病,杨广入宫侍奉。看到老皇上日渐病重,他内心的兴奋使他再也无法继续控制自己,他对父亲最宠爱的宣华夫人陈氏垂涎已久。一天,趁着陈夫人方便的时候,杨广上前一把抱住求欢。陈夫人挣扎逃掉,杨坚见她神色仓皇,便探问究竟,陈夫人垂泪道:“太子无礼。”杨坚大怒曰:“独孤误我!”急命两名亲信官员去长安召唤囚禁中的杨勇。杨广得到消息,急急通知杨素,杨素立即把两名亲信官员逮捕,勒兵戒严,包围仁寿宫,断绝内外交通。杨广指使部属张衡,闯进杨坚寝宫,把杨坚拖起来,猛击其胸部,杨坚口吐鲜血,哀号之声传遍后宫。可怜一代开国皇帝,竟被自己的亲生儿子、亲自改立的皇太子残忍夺命,令人不寒而栗。

杨广弑父后立即派人驰赴长安,把他已经被罢黜的哥哥杨勇杀掉。就这样杨广用了十几年的伪装,终于实现了夺嫡的成功。

杨广争夺太子的斗争是一场阴谋活动,他首先隐藏自己的不良野心,把自己伪装成正人君子,过着俭朴的生活,处处揣摸父母的心思,投其所好,讨他们欢心,而实则暗中等待时机,篡夺皇位。杨广的“谋略”能够最终得以成功的关键就是“细节”,引用现代管理学中常用的一句,就是“细节决定成败”。而成功的细节往往源自于周密的计划。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周密的计划是做事成功的基础。一个团队也好,一个自然人也好,做事都要有计划,越是重要的事计划越应周密。做什么、不做什么,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粗做什么、细做什么,资源如何配置等都要依据实际情况计划周详。没有周密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要很好地完成一件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唐朝的“甘露之变”之所以失败,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周密的计划。

从唐穆宗以后,唐朝的皇帝都是由宦官拥立的。这样一来,宦官的权力就更大了,甚至连皇帝的命运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

唐文宗李昂(穆宗的儿子)即位的第二年,各地推荐的举人到京都应试。有一个叫做刘蕡(fén)的举人,在试卷里公开反对宦官掌权,认为若要国家安定,应该排斥宦官,把政权交给宰相,把兵权交给将帅。

这份考卷落在几个考官手里,考官们传来传去,赞不绝口,觉得不但文采好,而且说理精辟,是篇难得的好文章。但是到了决定录取的时候,谁也不敢表示态度,因为录取了刘蕡,就得罪了宦官,他们的位子也就难保了。

结果,与刘蕡一起来投考的二十二人都入选了,而刘蕡却落了选。刘蕡是大家公认的杰出人才,这次因为说了些正直的话而落选,大家都替他抱不平。

唐文宗在宦官操纵下做傀儡皇帝,自己也很气恼,他极力想除掉宦官。有一次,唐文宗生了一场病,急于找医生。正好宦官头子王守澄手下有个官员叫郑注,精通医道。王守澄把郑注推荐给唐文宗治病。唐文宗服了郑注开的药,身体果然一天天好了起来。唐文宗很高兴,于是召见了郑注。言谈举止中,唐文宗发现郑注口齿伶俐,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就把他提拔为御史。

郑注有个朋友李训,原是个很不得志的小官员,听到郑注受到朝廷重用,就带了一些礼物去求见郑注。郑注正好想找个帮手,就请王守澄把李训推荐给唐文宗。这样,李训也得到了唐文宗的信任,后来,李训还被提升为宰相。

李训、郑注两人取得了唐文宗的信任后,唐文宗把自己想除掉宦官的心事告诉了他们。他们就与文宗秘密商量,想办法削弱王守澄的权力。他们打听到王守澄手下有个宦官叫仇士良,跟王守澄有矛盾,就请唐文宗封仇士良为左神策中尉,带领一部分禁卫军。

接着,李训又解除了王守澄的兵权。王守澄失了兵权,就容易摆布了。最后,唐文宗给王守澄一杯毒酒,把他杀了。

除掉了王守澄,接下来就要除掉仇士良了。李训经过一番策划,联络了禁卫军将军韩约,决定动手。公元835年的一天,唐文宗上朝的时候,韩约上殿启奏,说昨天夜里禁卫军大厅后院的一棵石榴树上降了甘露。

原来,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是很迷信的,当时人们认为天降甘露是个好兆头。于是李训当即带领文武百官向唐文宗庆贺,还请唐文宗亲自到后院观赏甘露。

唐文宗命令李训先去察看。李训装模作样到院子里去兜了一圈回来说:“我去看了一下,恐怕不是真的甘露,请陛下派人复查。”

唐文宗又命令仇士良带领宦官去观看。仇士良叫韩约陪其一起去。韩约走到门边,神情紧张,脸色发白。仇士良发现这个情况,觉得奇怪,问韩约说:“韩将军,您怎么啦?”

正说着,一阵风吹来,吹动了门边挂的布幕。仇士良发现布幕里埋伏了不少手持武器的兵士。

仇士良大吃一惊,连忙退出,奔回唐文宗那里。李训看到仇士良逃走,立刻命令埋伏的卫士赶上去。哪知道仇士良和宦官们已经把文宗携持在手,并把他拉进软轿,抬起就走。

李训赶上去,拉住唐文宗的轿子不放,一个宦官抢前一步,朝李训劈胸一拳,把他打倒在地。仇士良趁机扶着唐文宗的软轿,进内宫去了。

李训预谋失败,只好从小吏身上讨了一件便衣,化装逃走。仇士良立即派兵出宫,大规模逮捕一些参加预谋的官员,把他们全部杀害。李训东奔西逃,走投无路,在路上被杀。郑注正从凤翔带兵进京,得到消息,想退回凤翔,也被监军的宦官杀死。

唐文宗和李训、郑注策划的计谋彻底失败,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有一千多人。历史上把这个事件称为“甘露之变”。

李训除掉王守澄,是用了引虎驱狼、以毒攻毒的计谋,这种计谋让李训等人尝到了甜头,他们进而打算继续用计谋除掉仇士良,但仇士良却并不像王守澄那样不堪一击。甘露之谋之所以失败,主要在于李训、郑注对于整个事件缺乏严密、周详的计划和部署,同时他们又不具备威望、号召力和凝聚力,亦不具备审时度势的能力,所以失败也是必然的。

在细节为首、效率当先的今天,周密的计划显得尤为重要。时间管理专家说,你用于计划的时间越长,你完成计划目标所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这两个时间存在着极大的相关性和互补性,就看你怎么做,你是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在计划细节上下工夫,还是愿意多花一些时间去调整因为盲目而导致的错误呢?

在人的一生中,每个人都必须做好自己的人生规划,必须具备睿智的眼光和超凡的远见,安排好生活中的每一件事。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或者说,存在哪些方面的机会与威胁。然后,依据上面的分析,确定实现既定目标的具体方案。只有进行周密的计划,才能对那些随时会出现的未知数和变数有所准备,才能在碰到各种各样的突发问题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只有进行周密的计划,才能很明确自己这一步该做什么,下一步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

细节是和计划密不可分的一个最重要因素。细节始于计划,计划同时也是一种细节,是很重要的细节。在你制订计划时,应对所要进行的事情的每一个环节做出深入细致的规划,保证每个环节都有一个目标,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动作都要进行量化,都要从细节去分析。计划做得越周密,细节做得越到位,做起事情来就越得心应手,越容易取得成功。由此可见,细节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细节表现修养,细节体现艺术,细节隐藏机会,细节凝结效率,细节创造效益。

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心中有数,制订一个详细、周密的计划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你从容地应对和解答事情的未知数,帮你把事情的细节不断量化。今天,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别忙着干活,先坐下来想一想吧”!

第四章 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

【原文】[1]

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吉凶大命系焉。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入,故关之(以)捭阖,制之以出入。捭之者,开也、言[2]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阴阳其和,终始其义。故言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爱好、财利、得意、喜欲为“阳”,曰“始”;故言死亡、忧患、贫贱、苦辱、弃损、亡利、失[3]意、有害、刑戮、诛罚为“阴”,曰“终”。诸言法阳之类者,皆曰“始”,言善以始其事;诸言法阴之类者,皆曰“终”,言恶以终其谋。【注释】

[1]道之化,说之变:道的变化规律,说的变化形态。

[2]终始其义:始终保持的义理,即善始善终。

[3]诸言:各种言论。【译文】

开放和封闭是万物运行规律的一种体现,是游说活动的一种形态。人们必须首先慎重地考察这些变化,事情的吉凶,人们的命运都系于此。口是心灵的门面和窗户,心灵是精神的主宰。意志、情欲、思想和智谋都要由这个门窗出入。因此,用开放和封闭来把守这个关口,以控制出入。所谓“捭之”,就是开放、发言、公开;所谓“阖之”,就是封闭、缄默、隐匿。阴阳两方相协调,开放与封闭才能有节度,才能善始善终。所以说长生、安乐、富贵、尊荣、显名、嗜好、财货、得意、情欲等,属于“阳”的一类事物,叫做“开始”。而死亡、忧患、贫贱、羞辱、毁弃、损伤、失意、灾害、刑戮、诛罚等,属于“阴”的一类事物,称作“终止”。凡是那些遵循“阳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新生派”,他们以谈论“善”来开始游说;凡是那些遵循“阴道”的一派,都可以称为“没落派”,他们以谈论“恶”来终止施展计谋。【延伸阅读】“捭阖者,道之化,说之变也”。本章主要讲确定游说的内容,必须符合开阖之道。“捭”即是“开”,“阖”即是“闭”。鬼谷子认为,掌握并灵活运用捭阖之术,便能洞悉世事、人情练达,万事皆能获得成功。

战国时代纵横家的代表人物苏秦游说六国的活动,就是运用捭阖之术进行游说的典型。

苏秦,字季子,战国时期韩国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苏秦游说六国,力主合纵抗秦。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劝秦惠王说:“大王您的国家,西面有巴、蜀、汉中的富饶,北面有胡、貉和代、马的物产,南面有巫山、黔中的屏障,东面有肴山、函谷关的坚固。耕田肥美,百姓富足,战车有万辆,武士有百万,在千里沃野上有多种农作物出产,地势、地形得天独厚,这就是所谓的天府,天下显赫的大国啊。凭着大王的贤明,士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许留意一下,我请求大王来让我帮你实现这件事。”

秦王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驱使百姓,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千里迢迢来到朝廷上一本正经地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诲。”

后来,劝说秦王的奏折多次呈上,但苏秦的主张迟迟未能实行,苏秦只得返回家乡。经过反复选择、研究、体会,苏秦得出结论:当时的秦国日益强大,其他各国都受到秦国的威胁,说服六国联合抗秦是有可能的。于是,苏秦决定改变策略,游说六国,合纵抗秦。

最早信服苏秦计谋的是燕昭王,燕昭王给了他许多车马银钱,资助他到各国进行合纵抗秦的活动。苏秦到魏国,用激将法使魏昭王接受了合纵抗秦的主张。然后他又到了赵国,用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道理说服了赵惠文王。赵王送给苏秦车子百辆,黄金千镒,白壁百双,锦缎千匹,请他继续去联络其他各国抗秦。苏秦又连续说服了韩国、齐国、楚国,经历了许多曲折,终于形成了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联合抗秦的局面,苏秦被公推为纵约长,组成了六国联军,驻扎在荥阳,声势浩大。苏秦派人把合纵盟约送到秦国,使秦国受到了震慑,并使秦军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秦国还把蚕食魏国、赵国的一些土地和城池还给了这两个国家,使当时东方各国获得了一段时间的安宁。苏秦合纵劳苦功高,各国都封他为相国,赵惠文王还封他为武安君。

苏秦先是游说秦惠王,主张扩大秦国的实力、吞并天下:“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诸侯,吞天下,称帝而治。”这是“捭”。但是,苏秦游说惠王时是初出茅庐,缺少经验,只知道“开”,不知道“阖”,而且没有摸准惠王的心理,所以以失败告终。接着,苏秦改其道而行之,游说六国,合纵抗秦,针对不同对象,顺应其心意,指出其利害,或激或励,或羞或诱,开阖并用,使六国合纵缔约,一致对秦,使秦人闭函谷关达十五年,取得了巨大成功。苏秦的游说是基于他对列国的政治形势的深入钻研,对天下政局及其变化趋势的熟悉程度远在各国君主之上,因此在游说中可以纵横捭阖,开阖自如。

在当今社会,掌握和运用捭阖术,就是要做到阴阳平衡、进退有度、趋利避害,这样才能稳操胜券。通过对捭阖之道的理解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人生智慧。

第一,处世之道。人生要捭阖有度,进退自如,这是为人处世的宗旨和要领。进和退是人生截然不同的两种选择,然而却都是为人生大目标而服务的,换句话说,退是为了更好的进,今天的退是为了明天的进,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甚至更多步。所以在人生道路上,一定要捭阖有度,适时进退。这种灵活的选择是一种随机应变的智慧,往往会对以后的人生轨迹带来很大的影响。在顺境中,有很多机遇和“天时地利”的有利条件,一定要坚决果断地把握机会,大踏步前进;在逆境中,有很多挑战和阻碍前进的不利因素,这时你必须暂时停下脚步思考,是勇往直前还是绕道而行,抑或让步后退,需要进时,要经过慎重考虑再做出抉择,如果走错了,即使迈出的是一小步,都会对你的大目标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左右你今后的人生。所以在面临重大抉择时,一定要懂得进和退的选择。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目标,认清有利和不利条件,用自己的理性和智慧为自己的人生导航,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决断自己的进退隐显。

第二,待人之道。人世间,人和人是千差万别的:有贤德之人,有不肖之人;有聪明之人,有糊涂之人;有勇敢之人,有怯懦之人,等等。所以,我们对待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应对方法:对贤德之人要赞颂、褒奖,对不肖之人要惩戒、教育;对聪明之人要器重、提拔,对糊涂之人要开导、舍弃;对勇敢之人要敬重、激励,对怯懦之人要支持、鼓励,等等。运用到企业管理领域,用人要“量体裁衣”、因材定岗、因人施管;运用到教育领域,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等等。总之,我们要做到:识人心、待人正、用人长。

第三,谈判之道。谈判讲求“知己知彼”:可以“合”上自己,不让对方察觉自己的真实意图,“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对方的实力和意图,以争取和寻找最佳合作方案。可以“开”启自己,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意图。但是要“开”,必须要考虑周详。一定要做好周详、科学、合理的计划,这样才能在谈判中达成双方共识,实现双赢。

第四,“开口”之道。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一言可兴邦,一言可丧国”。口是心灵的关口,用开阖之法把守这个关口,当开则开,当闭则闭;当多则多,当少则少;当高则高,当低则低;当缓则缓,当急则急;当硬则硬,当软则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言谈有度、挥洒自如。

第五,商战之道。在商海里,倘若遇到强硬对手,可采用“捭”,以势压人;亦可采用“阖”,以柔克刚。若是遇到弱小对手,则比较适于采用“阖”,以德服人;但同样可采用“捭”,兼并收购。一言以蔽之,在商战中,掌握了捭阖之术,就如同掌握了制胜之术,运用得法,就能纵横商海。

第五章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

【原文】[1]

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2][3]可。可以说人,可以说家,可以说国,可以说天下。为小无[4][5]内,为大无外。益损、去就、倍反,皆以阴阳御其事。阳动[6]而行,阴止而藏;阳动而出,阴随而入。阳还终始,阴极反阳。以阳动者,德相生也;以阴静者,形相成也。以阳求阴,苞以德也;以阴结阳,施以力也;阴阳相求,由捭阖也。此天地阴阳之道,而说[7]人之法也,为万事之先,是谓“圆方之门户”。【注释】

[1]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或开启或闭藏,都以阴阳之道试行。

[2]无所不入,无所不可:入,进入,与“出”相对;可,可以。这里指没有不可以的地方,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3]可以说天下:可以说服天下。

[4]为小无内,为大无外:做小事没有“内”的界限,做大事没有“外”的疆界。

[5]倍反:背叛或复归。

[6]阳还终始,阴极反阳:阴阳相生,它们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圆方之门户:圆方即方圆,所谓“天圆地方”的简称,天地的代称,也是宇宙对立统一的标志。圆方之门户,指决定事理矛盾两方面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键。【译文】

关于开放和封闭的规律都要从阴阳两方面来理解。因此,从阳的方面来游说就为人指明崇高的理想,而从阴的方面来游说则向人灌输卑小的目标。以卑下来求索微小,以崇高来求索博大。如果运用这个原则来游说,那么一定开合有度、纵横自如,也就没有不可以去的地方,也没有什么是办不成的。用这个道理,可以说服人,可以说服一人一家,可以说服一邦一国,还可以说服整个天下。要做小事的时候没有“内”的界限,要做大事的时候没有“外”的疆界。所有的损害和补益、离去和接近、背叛和归附等行为,都是运用阴、阳的变化来驾驭的。阳的方面运动、前进时,阴的方面就会静止、隐藏。阳的方面活动而显出时,阴的方面就会随之潜入。阳的方面环行于终点和开端时,阴的方面到了极点就会反归为阳。在“阳”的活跃中道德就会与之相生,在“阴”的安静中,有力相助,自有形势。所以,用“阳”来求得“阴”,就要用道德来包容;用“阴”来求得“阳”,就要施用力量。阴阳之气相追求,是依据开启和关闭的原则。这是天地阴阳之道,也是游说他人的基本方法,是各种事物的先导,是领悟游说以及一切事理的根本途径。【延伸阅读】“捭阖之道,以阴阳试之,故与阳言者依崇高,与阴言者依卑小。以下求小,以高求大。由此言之,无所不出,无所不入,无所不可”。本章主要讲采取捭阖手段,必须从阴阳两方面来理解和实践,如此一来,就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事。

为了求得更大的发展目标而暂时示弱于人便是这种智慧最突出的一种体现。

孙膑与庞涓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为求功名先于孙膑下山,到了魏国被魏王拜为军师,但他心里清楚,孙膑的才华远在自己之上。所以,尽管庞涓在下山前曾允诺推举这位同门师兄,但庞涓始终没有在魏王面前提起孙膑。

后来,孙膑由师父的至交墨子举荐到魏国。见过魏王后,魏王考问其兵法,孙膑对答如流,魏王喜出望外,准备任命孙膑为副军师。这时庞涓假惺惺地说:“我们情同手足,孙膑是我师兄,怎么能让师兄在我之下呢?不如先拜客卿,等到功勋卓著,臣当让位。”于是,孙膑被拜为客卿。从此,两个“老同学”来往又密切起来。庞涓虽然表面上仍与孙膑以同学相处,暗地却心怀鬼胎,欲置孙膑于死地。他暗中陷害孙膑,使其惨遭“膑刑”(割去膝盖骨),然后又假意派御医为其敷药疗伤,并派人将孙膑抬入书馆,表面却好言安慰。这使忠厚老实的孙膑对庞涓感激涕零。

庞涓一心想要得到鬼谷子传予孙膑的《孙子兵法》,于是便巧施恩惠使孙膑答应刻写出来。孙膑直到从侍从口里获知了庞涓的真实目的后,才彻底认清了庞涓的真面目,他烧毁已刻兵书,心想:唯有装疯方可暂保一命。于是孙膑又哭又笑开始装疯。庞涓来探望孙膑时,他目中无人地说:“我笑魏王想夺我性命,却不知我有十万天兵护佑,我哭魏国除我之外没有一个人可以当大将。”说完,睁大眼睛瞪住庞涓,接着又磕头如捣蒜,大声叫喊:“师父救我!”无论庞涓怎么诱说,孙膑都死拽住他的袍子不松手,一直叫喊“师父救我呀”!庞涓没有办法,只得令左右将孙膑拉开后,自己怏怏回府。庞涓对孙膑的表现疑心不已,心想孙膑可能是装疯。于是,又私下派人把孙膑拖到猪圈里。猪圈里到处是屎、尿,臭气熏天。孙膑披头散发,在屎尿中呼呼大睡。有人挑来一担酒食,说是可怜先生如此遭遇,瞒着军师送来的。孙膑知道这又是庞涓在试探自己,便破口大骂:“畜生,又来毒害我吗?”并把酒食掀翻在猪圈里。有来人抓起一把猪屎砸向孙膑,他便一把接住猪屎送到自己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那人把这些情况报告给庞涓。庞涓冷笑道:“这家伙真疯了!”就这样,孙膑巧借装疯瞒天过海,逃过了庞涓的谋害,日后在围魏救赵一役中得以报仇雪恨。

孙膑在知道庞涓加害自己的真实目的后,清醒地意识到敌我力量悬殊,如果以硬碰硬,无异于以卵击石,于是明智地采取了避实就虚、避其锋芒的“示弱”之术。孙膑装疯卖傻的示弱是一种表面的伪装,是一种手段,属于阳;消除庞涓的戒心并最终摆脱庞涓的加害是其真实目的,属于阴。孙膑在敌我交锋中巧妙地采用了阴阳捭阖之术。

历史上还有很多典故可以说明这一点:韩信能忍胯下之辱,遂成一代名将;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方能洗刷耻辱,复国兴邦;蔺相如不与廉颇争锋,才有“将相和”的千古美名……百折不挠、宁死不屈确实是令人钦佩的美德和品性,但面对强大的对手,若无取胜的机会,却一味地勇往直前,就会陷入被动,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甚至牺牲。如果适时示弱,可以避其锋芒,迷惑对手,得以养精蓄锐,然后等待时机反戈一击,常常能出奇制胜。

示弱的智慧在自然界中随处可见:一堆石子压在草地上,小草被压在下面,但为了继续生存和生长,小草改变了直长的方向,沿着石头间的缝隙,弯弯曲曲地探出头来。在重压面前,小草选择了弯曲、选择了示弱,而正是这种选择,才使它们散发出永恒的勃勃生机。有两种蓝甲蟹:一种很凶猛,生性好斗,跟谁都敢“开战”;一种很温顺,遇上“敌人”便一味装死,一动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强悍凶猛的蓝甲蟹在残杀中越来越少,濒临灭绝;而甘于示弱的蓝甲蟹因为善于保护自己,反而繁衍昌盛,不断壮大。

自然界中的植物和动物能够应用阴阳之道保护自己、求得生存和繁衍的空间,乃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我们人类拥有无上的智慧,所以更应懂得运用阴阳之道来谋发展、求进步、铸成功。人们常常用“毫不示弱”来形容勇敢和刚毅,面对压力誓不低头的确是值得钦佩的个性和品格,但懂得适时选择示弱、认输、乃至于放弃的人才是最聪明的人。

瑞典的克洛普以登山为生。1996年春,他骑自行车从瑞典出发,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喜马拉雅山的脚下,与其他12名登山者一起登珠穆朗玛峰。但在距离峰顶仅剩下300英尺时,他毅然决定放弃此次登峰行动,返身下山,那意味着前功尽弃啊!而他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是他预定返回的时间是下午2点,虽然他仅需45分钟就能登上峰顶,但那样他会超过安全返回的时限,无法在夜幕降临前下山。同行的另外12名登山者却无法认同他的决定,毅然向上攀登,虽然他们大多数到达了顶峰,但最终错过了安全返回的时间而葬身于暴风雪中,让人扼腕叹息。而克洛普经过对恶劣环境的适应,在第二次攀登时轻松地登上了峰顶,征服了“珠峰”。

假如克洛普也和其他人一样,执著地选择勇往直前,不顾一切地去实现目标,那么他将遭遇与其他同行者一样的悲惨结局,更不会有以后的成功。正是因为他学会了“示弱”,学会了审时度势,把握大局,以小忍换大谋,最终安全实现了自己登珠峰的夙愿。

人生只有既拿得起又放得下,才能做得更好、走得更远。适时的示弱,才是大家的风范和最终的赢家。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企业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企业家就对想质问他的记者说:“时间还早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企业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一会儿,企业家的保姆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企业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保姆收拾好后,企业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您将香烟拿倒了。”企业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不料却将烟灰缸碰翻在地。在商场中趾高气扬的企业家出了一连串的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完全消失了,甚至对对方产生了一种同情。这就是企业家想要的效果。这整个过程,其实是企业家一手安排的。

这位企业家并未依仗权势趾高气扬,而是采取示弱的智慧赢得了最终的胜利。当对方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存在这些常人的“弱点”时,曾经的敌意和功利之心就可能随之消失,而化之为同情、怜悯之心。

生活中向人示弱,可以小忍而不乱大谋;工作中向人示弱,可以收敛触角、蓄势待发;强者示弱,可以展示出其平易近人的一面,显示其广阔的胸襟;弱者示弱,可以积蓄实力、厚积薄发。

示弱并不是妥协和倒下,更不是懦弱,而是一种理智和“小不忍则乱大谋”的智慧,是为了更好、更坚定地站立。人生是一个艰难的旅程,绝不会一路风平浪静、一帆风顺,所以我们必须懂得适时地扬帆和收帆,以避免被风浪吞没,从而安全地抵达彼岸。[1]

第二篇 反应术

第一章 事有反而得复者

【原文】[2][3]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4][5]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动静虚实之理,[6][7]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事有反而得复者,圣人之意也,不[8]可不察。【注释】

[1]反应:反,通“返”;应,应和。反应,在这里指从对方返回的信息。

[2]古之大化者:化,教化指导。大化者是指圣人。

[3]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复,都是返回、重复的意思。追溯过去的事情、经验,再回首察验未来。

[4]动静:运动与静止,“动”与“静”是相对而言的。

[5]虚实:真伪的意思。

[6]来今:未来与现在。

[7]反而得复:调查过去,反复研究现在与将来的对策,以便掌握其中的道理。

[8]圣人之意也,不可不察:察,仔细观察研究,此句是说对圣人的见解不可不悉心研究、思考。【译文】

在古代能以“大道”来教化万物的圣人,其所作所为都能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相吻合。反顾以追溯过去,再回首以察验未来;反顾以考察历史,再回首以了解今天;反顾以洞察对方,再回首以认识自己。动静、虚实的原则,如果在未来和今天都得不到应用,那就要到过去的历史中去考察前人的经验。有些事情是要反复探索才能把握的,这是圣人的见解,不可不认真研究。【延伸阅读】“事有反而得复者”,主要是说要运用“反复”的方法。要想做到观今鉴古,知己知彼,收获成绩,必须经过反复的探索过程。知识的获取需要反复不断地复习,土地的丰收需要反复不断地耕耘,一项成功的发明创造需要反复不断地试验,真理的获得需要经过反复不断地验证。

大发明家爱迪生发明电灯泡就是经历了上千次的反复试验才取得最终成功的。

爱迪生是铁路工人的孩子,小学未读完就辍学了,在火车上以卖报度日。爱迪生是一个异常勤奋的人,喜欢做各种实验,制作出了许多巧妙的机器。他对电器特别感兴趣,自从法拉第发明电机后,爱迪生就决心制造电灯,为人类带来光明。

爱迪生12岁时,便沉迷于科学实验之中,经过自己孜孜不倦的自学和实验,16岁那年,爱迪生便发明了每小时拍发一个信号的自动电报机。后来,他又接连发明了自动数票机、第一架实用打字机、二重与四重电报机、自动电话机和留声机等。有了这些发明成果的爱迪生并不满足,1878年9月,爱迪生决定向电力照明这个堡垒发起进攻。他翻阅了大量的有关电力照明的书籍,决心制造出价钱便宜,经久耐用,而且安全方便的电灯。

他从白热灯着手试验。他想,应把一小截耐热的东西装在玻璃泡里,当电流把它烧到白热化的程度时,便会由热而发光了。他首先想到了炭,于是就把一小截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但是刚一通电,炭丝就断裂了。“这是什么原因呢?”爱迪生拿起断成两段的炭丝,再看看玻璃泡,过了许久,他才忽然想起,也许是因为玻璃泡里面有空气,空气中的氧帮助炭丝燃烧而致使炭丝立即断裂的。于是他用自己手制的抽气机,尽可能地把玻璃泡里的空气抽掉。之后再进行同样的试验。这一次试验很成功,通电后,炭丝果然亮起来了,也没有马上熄掉,但8分钟后,“灯”还是灭了。

可不管怎样,爱迪生终于发现:真空状态对白热灯非常重要,至于灯可以亮多久的关键就是炭丝了。

那么应选择什么样的耐热材料好呢?爱迪生左思右想,熔点最高,耐热性较强的物质就要算白金了。于是,爱迪生和他的助手们用白金试了好几次,可这种熔点较高的白金,虽然使电灯发光时间延长了很多,但不时要自动熄掉再自动发光,仍然不是很理想。爱迪生并不气馁,继续着自己的试验工作。他先后试用了钡、钛、锢等各种稀有金属,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过了一段时间,爱迪生对前边的实验工作做了一个总结,把自己所能想到的各种耐热材料全部写下来,总共有1600种之多。

接下来,他与助手们将这1600种耐热材料分门别类地开始试验,可试来试去,还是采用白金最为合适。由于改进了抽气方法,使玻璃泡内的真空程度更高,灯的寿命已延长到两个小时。但这种由白金为材料做成的灯,价格十分昂贵,谁愿意花这么多钱去买只只能用两个小时的电灯呢?

试验工作陷入了低谷,爱迪生非常苦恼,一个寒冷的冬天,爱迪生在炉火旁闲坐,看着炽烈的炭火,口中不禁自言自语道:“炭炭……”可用木炭做的炭条已经试过,该怎么办呢?爱迪生感到浑身燥热,顺手把脖子上的围巾扯下,看到这用棉纱织成的围脖,爱迪生脑海突然萌发了一个念头:对!棉纱的纤维比木材的好,能不能用这种材料呢?

他急忙从围巾上扯下一根棉纱,在炉火上烤了很长时间,棉纱变成了焦焦的炭。他小心地把这根炭丝装进玻璃泡里,一经试验,效果果然很好。

爱迪生非常高兴,紧接又制造了很多棉纱做成的炭丝,连续进行了多次试验。灯泡的寿命一下子延长到了13个小时,后来又达到45小时。

这个消息一传开,轰动了整个世界。使英国伦敦的煤气股票价格狂跌,煤气行业出现一片混乱。人们预感到,点燃煤气灯即将成为历史,未来将是电光的时代。

大家纷纷向爱迪生祝贺,可爱迪生却无丝毫高兴的样子,摇头说道:“不行,还得找其他材料!”“难道亮了45个小时还不行?”助手吃惊地问道。“不行!我希望它能亮1000个小时,最好是16000个小时!”爱迪生答道。

爱迪生这时已心中有数。他根据棉纱的性质,决定从植物纤维这方面去寻找新的材料。

于是,马拉松式的试验又开始了。凡是植物方面的材料,只要能找到的,爱迪生都做了试验,甚至连马的鬃,人的头发和胡子都拿来当灯丝做试验。后来,爱迪生又选择了竹子。他在试验之前,先取出一片竹子,用显微镜一看,他便高兴得跳了起来。于是,把炭化后的竹丝装进玻璃泡,通上电后,这种竹丝灯泡竟连续不断地亮了1200个小时!

这下,爱迪生终于松了口气,助手们纷纷向他祝贺,可他又认真地说道:“世界各地有很多竹子,其结构不尽相同,我们应认真挑选一下!”

助手深为爱迪生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所感动,纷纷自告奋勇到各地去考察。经过比较,在日本出产的一种竹子最为合适,于是便大量从日本进口这种竹子。与此同时,爱迪生又开设电厂,架设电线。过了不久,美国人民便用上了这种价廉物美,经久耐用的竹丝灯泡。

竹丝灯用了很多年,直到1906年,爱迪生又改用钨丝替代了原来的竹丝,使灯泡的质量又得到了提高,并一直沿用到今天。

爱迪生通过上千次长期反复的试验,终于点燃了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从此,爱迪生的名字就像他发明的电灯一样,走进了千家万户。当人们点亮电灯时,每每会想到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是他,给黑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光明。1979年,爱迪生发明电灯100周年,美国花费了几百万美元,举行长达一年之久的纪念活动。而爱迪生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和赢得世人的永恒爱戴及尊重,正是由于他不懈的探索精神。

不但是一项伟大的发明需要反复不断地试验和探索才能成功,人生任何目标的达成都是如此,不管是个人的理想,还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的目标,都离不开这种反复探求的精神。

2005年1月18日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但是历史会铭记这一天,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冰穹A的巅峰飘舞,这是冰盖上距海岸线最遥远的一个冰穹,也是南极内陆冰盖海拔最高的地区,气候条件极端恶劣,被称为“不可接近之极”。现在,这亿万年来寒冷孤独的地球“不可接近之极”终于有了人类的足迹,征服它的叫“中国”。

中国用了21年的时间征服了南极的巅峰,也用了21次才站在了南极这块“不可接近之极”之上,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科考队员们用科学不断地探索,每一个南极科考者无疑都具备了这种“探索精神”,他们为了科学、为了国家在探索,他们知道探索就是一种冒险,一种生命的冒险,我们经常在报道中看到南极科考队员与死亡擦肩而过的消息,但是他们没有停下探索的步伐,用他们的南极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这令人振奋的“征服”以及历史上一个个开创新纪元的创造都来源于两个字——探索。“探索精神”是历史发展、人类进步的永恒动力和不竭源泉。任何一种探索都是一个艰难反复的过程,没有不懈的探索,哥伦布就不会发现美洲,没有探索,人类至今还在靠火照明。载人飞船上天,万米钻孔入地,宇宙浩瀚茫茫,纳米材料微微,人类基因组计划……这些都源自于两个字——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探索,使人类在艰难的历史进程中,领略到了无限的风光,也使人类在进步的每一次突破中,充满了自信和憧憬。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问号”等待着我们去探索。也正是这种不灭的探索精神,驱使人类文明的车轮不断地前进,向未知的世界不断地前进。

第二章 因其言,听其辞

【原文】[1]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2][3]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4],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5][6][7]语合事,得人实也。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8][9][10],乃为之变,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己反往,彼复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重之袭之,反之复之,万事[11]不失其辞,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注释】

[1]辞:言词。

[2]言有不合:所说的话不合理。

[3]应:答应。

[4]象比:象,法象、仿效形象和原形;比,比较。指按照形象进行比较。

[5]钓语:像钓鱼投饵一样,在发言时给对方以诱饵,以便引出对方的话头。

[6]罝网:罝(jū)是捕兔子等野兽的网。

[7]会:会合,聚会。

[8]其言无比:比,可比的规范。指言辞无可比较。

[9]乃为之变:于是就为此改变方向。

[10]牧之:在此与“察”同义。就是进行调查加以阐明。

[11]愚智:愚者和智者。【译文】

人家说话,是活动;自己缄默,是静止。要根据别人的言谈来听他的辞意。如果其言辞有矛盾之处,就反复诘难,其应对之辞就要出现。语言有可以模拟的形态,事物有可以类比的规范。既有“象”和“比”存在,就可以预见其下一步的言行。所谓“象”,就是模仿事物,所谓“比”,就是类比言辞。然后以无形的规律来探求有声的言辞。引诱对方说出的言辞,如果与事实相一致,就可以刺探到对方的实情。这就像张开网捕野兽一样,要多设一些网,汇集在一起来等待野兽落入。如果把捕野兽的这个办法也能应用到人事上,那么对方也会自己出来的,这是钓人的“网”。但是,如果经常拿着“网”去追逐对方,其言辞就不再有平常的规范,这时就要变换方法,用“法象”来使对手感动,进而考察对方的思想,使其暴露出实情,进而控制对手。自己返过去,使对手返回来,所说的话可以比较类推了,心里就有了底数。向对手一再袭击,反反复复,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说话反映出来,圣人可以诱惑愚者和智者,这些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延伸阅读】“因其言,听其辞”。本章主要讲要善于倾听,并且在听的过程中要善于诱导对方发言,通过对对方发言的反复推敲,来把握对方内心的真实情况,然后再确定自己的应对策略。本章在讲如何诱导对方时,提出了“象比”与“钓语”两个名词。所谓“象”,有“形象”、“象征”的含义,“象其事”就是用象征或比喻之类的具体形象的语言去阐述抽象的事理。所谓“比”,就是通过可供类比的先例使对方信服。巧妙地运用“象比”,就可以借助形象而有力的语言说服对方,这就是“钓语”。

公元前265年,秦国猛烈进攻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却要求赵国用长安君作为人质,他们才能出兵。这时赵国由赵太后掌权,她坚决不同意用自己最钟爱的小儿子做人质,大臣们极力劝谏,太后十分恼怒,明确告诉其左右,若有人胆敢再向她劝谏有关此事者,她就要降罪于该人。

赵国的左师触龙说他希望谒见太后。太后猜想他肯定也是为人质之事而来,于是怒容满面地等待他。触龙一进屋,便慢步走向太后,到了太后身旁便连忙请罪说:“老臣脚有病,已经丧失了快跑的能力,好久没能来谒见了,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一直怕太后玉体偶有欠安,所以很想来看看太后。”接着,触龙又问:“太后每天的饮食还好吧?”太后回答道:“就靠喝点粥罢了。”触龙又说:“老臣现在胃口很不好,就自己坚持着步行,每天走三四里,稍微能增进一点食欲,对身体也能有所调剂。”太后说:“我年纪大了,做不到这些了。”说着说着,太后的脸色渐渐缓和了起来。

触龙接着说:“老臣的劣子舒祺,年纪最小,是个不肖之子。臣老了,偏偏又很爱怜他。希望能派他到侍卫队里凑个数,来保卫王宫。所以冒着死罪来禀告您。”太后说:“没问题。年纪多大了?”触龙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但希望在老臣没死的时候先拜托给太后。”

太后说:“做父亲的也爱怜他的小儿子吗?”触龙答道:“比作母亲爱得更深。”太后笑道:“妇道人家才特别喜爱小儿子。”谁知触龙却说:“依老臣个人的看法,老太后爱女儿燕后要胜过长安君。”太后连忙说:“您错了,对女儿的爱比不上对长安君爱得深。”触龙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老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哭泣,是想到她要远去,也是够伤心的了。送走以后,并不是不想念她,每逢祭祀一定为她祈祷,总是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太后点点头说:“确实如此。”

触龙又说:“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太后说:“没有。”触龙说:“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有吗?”太后说:“我没听说过。”触龙说:“这是因为他们近的灾祸及于自身,远的及于他们的子孙。难道是君王的子孙就一定不好吗?地位高人一等却没什么功绩,俸禄特别优厚却未尝有所操劳,而金玉珠宝却拥有很多。这才是真正的不好。现在老太后您授给长安君以高位,把富裕肥沃的地方封给他,又赐予他大量珍宝,却不曾想到目前让他对国家做出功绩。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老臣认为老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所以我以为您爱他不如爱燕后。”

太后恍然大悟,马上让人套马备车一百乘,让长安君到齐国去作人质,长安君一到,齐国也就出兵了。

触龙的谏说,妙就妙在“神不知鬼不觉”,步步诱导,环环紧扣、不露痕迹。先用“缓冲法”,然后用“引诱法”,再用“旁敲侧击法”,借用自己疼爱儿子,却让儿子“参军”作为可供类比的先例,正是“象比”手法的妙用。最后,触龙触及主旨,提到长安君,指明太后的做法,看似“爱子”,实为“害子”,终于让太后心悦诚服,同意让长安君作为人质出使齐国。《十善业道经》说:“言必契理,言可承领,言则信用,言无可讥”,意思是说,言论一定要合理。要让别人能接纳领受,就要有信用,令人无懈可击。说话的前提是一个“理”字,触龙的话之所以最终能让赵太后信服,同意让长安君到齐国作人质,关键就在于触龙能在动之以情的基础上,晓之以理。“因其言,听其辞”在今天同样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在销售和谈判方面。谈判中一定要善于倾听。因为谈判中有一半左右的时间要听对方说话。常言说:“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会不会倾听,能不能听懂对方的话中之意、听准对方的“弦外之音”,能不能在倾听中摸准对方的“软肋”或“破绽”,从而迅速调整应对的策略,关系着整个谈判的成败。一个高明的谈判者不仅要善于用耳倾听,还要善于用嘴在不显山露水的情形下,引导对方多多地说、不停地说。

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卡里,请来著名的房地产经纪人约瑟夫·戴尔,对他说:“我们公司的房子是租别人的,我想还是自己有座房子才行。”从卡里的办公室窗户望出去,只见江中船来船往,码头密集,这是多么繁华的景致呀!卡里说:“我想买的房子也必须能看到这样的景色,请你替我物色一所合适的吧。”

约瑟夫费了好几个星期来琢磨这所“合适”的房子。在许多“合适”的房子中间,第一所便是卡里钢铁公司隔壁的那幢楼房,卡里似乎很想买隔壁那幢房子,并且据他说,有些同事也竭力想买那幢房子。

当卡里第二次请约瑟夫去商讨买房之事时,约瑟夫却劝他买下钢铁公司住着的那幢旧楼房,同时指出,隔壁那幢房子中所能眺望到的景色,不久便要被一所计划中的新建筑所遮蔽了,而这幢旧房子还可以保全多年对江面景色的眺望。

卡里立刻对此建议表示反对,他表示对这所旧房子绝对无意购买。约瑟夫并不申辩,他只是认真地倾听着,脑子飞快地思考着,究竟卡里的意思是想要怎样呢?卡里始终坚决反对那幢旧房子,然而他对那幢房子的木料,建筑结构所下的批评,以及他反对的理由,都是些琐碎的地方,显然可以看出,这并不是卡里真实的意见,而是那些主张买隔壁那幢新房子的职员的意见。约瑟夫听着听着,心里就明白了八九分,他知道卡里心里实际想买的,其实是他嘴中竭力反对的那所旧房子。

由于约瑟夫一言不发地坐在那里听,没有表示他的反对意见,卡里也就不讲了。这时约瑟夫开始运用他的策略:连眼皮都不眨一下,沉静地说:“先生,您初来纽约时,您的办公室在哪里?您的钢铁公司在哪里成立的?”卡里沉默了一会儿才答道:“在这里,就在我们此刻所坐的办公室里诞生的。”卡里说得很慢,约瑟夫也不再说什么。就这样过了五分钟,他们都默默地坐着。终于,卡里以半带兴奋的腔调对约瑟夫说:“我的职员们差不多都主张搬出这幢房子,但这是我们的发祥地啊!我们差不多可以说就是在这里诞生、成长的,这里实在是我们应该永远长驻下去的地方呀!”于是,在半小时内,这件事就完全办妥了。

约瑟夫并没有卖弄华而不实的推销术,而是凭借两只耳朵分析和判断出了卡里的真实意图,然后很巧妙地引出了卡里的隐衷,就像一个燃火引柴的人,以微小的星光,触发了熊熊的烈焰。“因其言,听其辞”是说话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谈艺术中的重要技巧。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尤其是以推销或说服为目的的谈话中,必须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因其言,听其辞”还有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以静制动、克己以制人。这样的人拥有超强的自我克制力,能够时时处处控制住自己的脾气和情绪,喜怒不形于色,通过制己进而达到制人的目的。历史上凡是成大事者,一般都具备这种品质和能力,汉高祖刘邦便是其中一位。

楚汉相争时期,有一次刘邦和项羽在阵前对话,刘邦历数项羽的罪状,项羽大怒,命令潜伏的士兵放箭射杀刘邦。刘邦躲闪不及,一支箭射中胸口,伤势严重,刘邦甚至痛得无法起身,但楚军以及汉军大部分士兵却难以看清其伤处以及伤势。

此时事态严峻,若是主将受伤,群龙便会无首。万一楚军乘胜追击,那么汉军就会溃败。于是刘邦忍了忍,他镇静下来,趁人不注意,把手放在自己的脚上,对项羽大声喊道:“碰巧你们射中了,不过可惜射中了我的脚,并不是我的身体。”楚军士兵听见刘邦这样说,便稳定下来,最终没有被楚军攻陷。

在今天,能够做到克己制人、喜怒不形于色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能力,某位领导者倘若一遭遇困难或面临危险就无法自持,脸上立刻露出不安或慌乱,不仅会降低自己的自信心,还会影响到周围共事者的士气和情绪,一旦如此,便有可能根基动摇,“军心涣散”,导致事业停步甚至倒退或失败。

所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如果想开创自己的一番事业,就要尽量做到克己、喜怒不形于色。当然,这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的本领,是需要经过反复磨炼方能达到的一种境界。遇到事情要学会忍耐,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的思维去看待周围的一切,磨炼自己的性情,这样才能逐渐成熟起来,久而久之,方能达到喜怒不形于色的境界。

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我们应当顺其自然,喜乐随心,不必强行克制自己做一个面无表情的“木头人”,否则就会失去人生情趣,让人敬而远之。

第三章 欲张反敛,欲取反与

【原文】[1]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2]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开[3][4]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或因此,[5][6]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7][8]诈也。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皆以先定[9]为之法则。以反求复,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己欲平静,以听其[10]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若探[11][12][13][14]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蛇[15]之所指,若羿之引矢。【注释】

[1]鬼神:鬼,隐秘不测。鬼神是指死者的灵魂和山川的神明。

[2]敛:收敛。

[3]开情:情,感情、情绪。这里是说敞开心灵的大门。

[4]象而比之,以牧其辞:象,模仿;比,类比。用象比的方法把握对方的言辞。

[5]或因此或因彼:因,原因;此,这里;彼,那里。或这个原因,或那个原因。

[6]或以事上,或以牧下:事,侍奉;牧,统治(人民)。意思是说或用来侍奉君主,或用来观察民情。

[7]情诈:真情和虚伪。

[8]式:定式,模式。

[9]观其所托:托,寄托。观察其所寄托之处。

[10]见微知类:微,微小;类,种类。根据轻微征兆探索有关联的重大事物。

[11]探:侦察,打听。

[12]射其意:此处指如弓之发矢,准确猜中对方意图。

[13]符应:验合符契。

[14]蛇:意指蛇。

[15]羿:即后羿,神话传说中的神射手。【译文】

古代善于从反面听别人言论的人,可以改变鬼神,从而刺探到实情。他们随机应变很得当,对对手的控制也很周到。如果控制不周到,得到的情况就不清晰,得到的情况不清晰,心里的底数就不全面。要把模仿和类比灵活运用,就要说反话,以便观察对方的反应。想要讲话,反而先沉默;想要敞开,反而先收敛;想要升高,反而先下降;想要获取,反而先给予。要想了解对方的内情,就要善于运用模仿和类比的方法,以便把握对方的言辞。同类的声音可以彼此呼应,合乎实际的道理会有共同的结果。或者由于这个原因,或者由于那个原因;或者用来侍奉君主,或者用来管理下属。这就要分辨真伪,了解异同,以分辨对手的真实情报或诡诈之术。活动、停止,言说、沉默都要通过这些表现出来,喜怒哀乐也都要借助这些模式,都要事先确定法则。用反向形式来得到对方的回应,以观察其寄托。所以用这种反向思维的方法,自己要平静,以便听取对方的言辞,考察事理,论说万物,辨别雄雌。虽然这还不是事情本身,但是可以根据轻微的征兆,探索出同类的大事。就像刺探敌情而深居敌境一般,要首先估计敌人的能力,其次再摸清敌人的意图,像验合符契一样可靠,像蛇一样迅速,像后羿张弓射箭一样准确。【延伸阅读】“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本章主要讲反应之术要善于变化,特别是善于从反方向入手。事情若从正面无法入手,不妨考虑反其道而行之,往往能收到化繁为简、事半功倍、神鬼不测的效果。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就是成功运用“欲取反与”策略的典范。

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棘手问题。文帝时,贾谊鉴于淮南王、济北王的谋逆,曾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一建议,但没有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即位后,采纳晁错的建议削藩,结果吴、楚等七国以武装叛乱相对抗,即“七国之乱”。景帝迅速平定了叛乱,并采取一系列相应的措施,使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骄奢淫逸,阻众抗命,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因此,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

同年春正月,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了问题。

推恩令是汉武帝推行的一个旨在减少诸侯封地,削弱诸侯王势力的一项重要法令。颁布推恩令以前,诸侯王只能把封地和爵位传给嫡长子,推恩令颁布之后,允许诸侯王把封地分为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形成直属于中央政权的侯国。推恩令吸取了晁错削藩令引起“七国之乱”的教训,反其道而行,欲取反与,使得诸侯王国名义上没有进行任何的削蕃,避免了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性。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导致封国越分越小,势力大为削弱,从此“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十余里”。“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在后世应用甚广,尤其是政治和军事方面。“欲擒故纵”便是推而广之的典型。欲擒故纵中的“擒”和“纵”是一对矛盾。其中,“擒”是目的、结果,是实质;“纵”是方法、手段,是表象。

西晋末年,幽州都督王浚野心极大,甚至想代晋称帝。匈奴人刘渊建立的汉(后改称赵,史称前赵)名将石勒打算消灭王浚的部队。王浚势力强大,石勒恐一时难以取胜。他决定采用“欲擒故纵”之计,麻痹王浚,他派门客王子春带了大量珍珠宝物,敬献王浚。并写信向王浚表示拥戴他为天子。信中说,现在社稷衰败,中原无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资格称帝。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说的王浚心里喜滋滋的,信以为真。正在这时,王浚有个名叫游统的部下,伺机谋叛王浚。游统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却杀了游统,将游统首级送给王浚。这一招,使王浚对石勒绝对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听到幽州遭受水灾,老百姓没有粮食,王浚不顾百姓生死,苛捐杂税,有增无减,民怨沸腾,军心浮动。石勒亲自率领部队攻打幽州。这年4月,石勒的部队到了幽州城,王浚还蒙在鼓里,以为石勒来拥戴他称帝,根本没有准备应战。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将士捉拿时,才如梦初醒。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纵”之计,身首异处,美梦成了泡影。

战场上没有同情和怜悯,更没有真正的饶恕。但战场总会有胜有负,古人有“穷寇莫追”的说法。实际上并非不追,而是看如何去追。若把敌人逼急了,则往往会使敌人集中全力,拼命疯狂反扑,与其如此,倒不如暂时放敌人一马。放其一马,不等于放虎归山,目的在于使其放松戒备、丧失警惕、懈其斗志,然后再伺机而动,一举将其歼灭。

中国历史上,欲擒故纵之例颇多。诸葛亮将孟获七擒七纵,在于审时度势,采用攻心之计。如今,“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欲擒故纵”更成为大多数精明企业家和商家的制胜法宝。

有个大的电器公司,其产品质量上乘,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急需扩大生产规模,但公司当时拿不出那么多的资金搞扩建项目,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兼并其他的小企业,利用改造小企业原有的设备。但如何兼并对方呢?如果对方一点好处都得不到,怎么会俯首称臣呢?于是,该电器公司决定给小企业三大好处:一是抽一部分技术人员对小企业职工进行培训;二是拿出一部分资金对小企业原有设备进行改造;三是在产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小企业可使用该电器公司的品牌。

这样一来,该电器公司就轻而易举地吞并了这些小企业,使这家大电器公司少花了70%的资金,扩大了生产规模,增加了盈利。这就像先播种后丰收一样,先博得对方的好感,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比主动出击的成功率要高得多。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

美国的可口可乐公司,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不是一开始就向中国倾销商品,而是采取“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的办法。先无偿向中国提供价值400万美元的可乐灌装设备,花大力气在电视上做广告,提供低价浓缩饮料,先吊起你的胃口,使你乐于生产和推销美国的可乐,而一旦市场打开,再要进口设备和原料,他就要根据你的需要情况来调整价格,抬价收钱了。

10年中,美国的可口可乐风行中国,生产企业由1家发展到8家,销量、价格也成倍增长。美国商人赚足了钱,无偿给中国设备的投资早已不知收回几倍了。“欲速则不达”,先让你尝到些甜头而割舍不掉,然后再实施自己的计划,这种“欲擒故”纵、“欲得先与”的战术,在商场上俯拾皆是、举不胜举。可以说,鬼谷子的思想在当今商战中绽放着奇光异彩。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没有感情可言,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所以,投身商海,一定要谨慎从事,切不可贪图小恩小惠,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得不偿失。在商海中打拼,更要掌握一些必备的兵法谋略,用它来保护自己、克制“敌人”!“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与”便是其中一个最有力的制胜法宝!

第四章 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

【原文】[1]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2][3]。其伺言也,若声与之响;其见形也,若光之与影。其察言[4]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未见形圆以道之,既见[5]形方以事之。进退左右,以是司之。己不先定,牧人不正,事用[6]不巧,是谓“忘情失道”;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注释】

[1]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想要知道他人,就必须先从了解自己开始;了解自己以后才能知人。

[2]比目之鱼:只有一只眼睛的鱼,经常是两鱼协同并游。

[3]响:回声。

[4]燔骨:燔(fán),烧。燔骨,烧烤骨头上所带的肉。

[5]牧人不正:牧,统驭。统驭人,但不能整齐。

[6]形容:形态、形象、容貌。【译文】

所以,要想掌握情况,要先从自己开始,只有了解了自己,然后才能了解别人。对别人的了解,就像两条比目鱼一样没有距离;掌握对方的言论就像声音与回响一样相符;明了对方的情形,就像光和影子一样不走样;侦察对方的言辞,就像用磁石来吸取钢针,用舌头来获取焦骨上的肉一样万无一失。自己暴露给对方的微乎其微,而侦察对方的行动十分迅速,就像阴变阳、又像阳转阴、像圆变方,又像方转圆一样自如。在情况还未明朗之前就用圆略来诱惑对手,在情况明朗以后就要用方略来战胜对方。无论是向前,还是向后,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都可用这个方法来对待。如果自己不事先确定策略,统帅别人也就无法步调一致。做事没有技巧,叫做“忘情失道”,自己首先确定斗争策略,再以此来统领众人,策略要不暴露意图,让旁人看不到其门道所在,这才可以称为“天神”。【延伸阅读】“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本章主要讲要了解别人,首先必须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正确而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进退自如。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了解别人的长短善恶固然算得上聪明,但若能知人更能自知,才真正算得上大智慧。

有这样一则寓言:鹰从高岩上飞下来,以非常优美的姿势俯冲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能这样去抓一只羊,就不用天天吃腐烂的食物了,那该多好啊!”于是乌鸦凭借着对鹰抓羊羔的记忆,反复练习俯冲的姿势,也希望像鹰一样去抓一只羊。

一天,乌鸦觉得练习得差不多了,呼啦啦地从山崖上俯冲而下,猛扑到一只公羊身上,狠命地想把羊带走,然而乌鸦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乌鸦不断地使劲怕打翅膀,但仍飞不起来。牧羊人看到后,跑过去将乌鸦一把抓住,剪去了它翅膀上的羽毛。傍晚,牧羊人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是什么鸟,牧羊人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一只乌鸦,可是它自己却要充当老鹰。”

人贵有自知之明。识人虽然重要,但识己更有甚之。知人先知己,才能果断出击。乌鸦认识到老鹰的长处和优势,并且知道向其学习,“以彼之长,补己之短”。然而,乌鸦的初衷虽好,却不明智,没有自知之明,忽略了自身的条件,鹰的俯冲速度、力量、锐利的爪子,乌鸦一样都不具备,怎能有鹰的本领和成就呢?有时候属于别人的东西,照搬照抄到自己身上未必有用,“拿来主义”要不得!

了解别人,学习别人的优点是一种谦虚好学的好品质,但必须建立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之上,按照自己的实际条件,学习适合自己、能为我所用的东西才能有所成就。

了解自己是人生在世最需要做的首要事情,也是世界上最难做到的一件事。

一位少年去拜访年长的智者。

少年问智者,自己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又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智者笑着望着他说:“孩子,你有这样的愿望,已经是很难得了。很多比你年长的人,从他们问的问题本身就可以看出,不管给他们多少解释,都不可能让他们明白真正重要的道理,就只好让他们那样好了。”

少年满怀虔诚地听着,脸上没有丝毫得意之色。

智者接着说:“我送给你四句话。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你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吗?”

少年回答说:“是不是说,在我感到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是别人,这样痛苦就自然减轻了;当我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淡、中和一些?”

智者微微点头,接着说:“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

少年沉思一会儿,说:“这样就可以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求,而且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智者两眼发光,继续说道:“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

少年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要充分地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任何情形下都不可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智者哈哈大笑:“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第四句话是,把自己当成自己。这句话理解起来太难了,留着你以后慢慢品味吧。”

少年说:“这句话的含义,我一时体会不出。但这四句话之间有许多自相矛盾之处,我怎样才能把它们统一起来呢?”

智者说:“很简单,用一生的时间和阅历。”

少年沉默了很久,然后叩首告别。

后来少年变成了壮年人,又变成了老人。再后来在他离开这个世界很久以后,人们都还时时提到他的名字。人们都说他是一位智者,因为他是一个愉快的人,而且也给每一个见到过他的人带来了快乐。

能够认识别人,自是一种智慧和能力;能够认识自己则是圣者、贤人。人生最难做到的就是正确、客观地认识自己。在人的一生当中,很多人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终其一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能够做什么,不能为自己的人生准确定位。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时常陷入自卑或自大的误区;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出现了错误,往往找不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因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所以总是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却不知从自身找原因。

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自己处在自身的立场和角度,难免会自我设限,这就是一种“心障”,“心障”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对自己认识不清、不全面或者有失偏颇,这时就需要借助和求教于别人,看看别人眼中和心中的自己究竟是怎么样的。

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有时候单单通过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别人出于“明哲保身”等种种立场和因素,难免会隐匿自己的某些真实观点,对你敷衍塞责。所以人要认识自己,还在于能够以人为镜,反照自己,做到时刻自省。《论语》的《学而》篇中曾子有曰:“吾日三省吾身……”只有时时处处反省自己,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自我。

认识自己,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一生的时间和阅历的。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过错,在实际可行的基础上,取彼长,补己短,自我调整,我们就能更快地走向成功,取得更大、更好的成就。[1]

第三篇 内揵术

第一章 务隐度,务循顺

【原文】[2][3]

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4][5]求。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事皆有内揵,素结本始[6][7]。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用[8]其意,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9]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若稚蜘母之从其子也,出无间,[10]入无朕,独往独来,莫之能止。内者进说辞,揵者,揵所谋[11][12]也。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阴虑可否,明言[13]得失,以御其志。【注释】

[1]内揵:内,内心、内情;揵(jiàn),通“楗”,本义为门闩。本指内情相守,这里指要从内心与君主勾通,以达到情投意合的目的。

[2]远而亲:看似疏远,其实极亲密。

[3]近而疏:看似亲密,其实极疏远。

[4]就之不用,去之反求:就,靠近、趋近;去,离开。在身边却不任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

[5]日进前而不御,遥闻声而相思:日进前,每天都在君主的跟前;御,驾驭马车,这里引申为“使用”;遥闻声,听到很遥远的地方声音。

[6]素结本始:素,平常;本始,本源。意思是把平常与本源相联结。

[7]采色:这里指艺术和娱乐。

[8]用其意:推行某种主张。

[9]蜘母:母蜘蛛。土蜘蛛的母爱极强,因此每当出入巢穴时,都要把穴口加盖以防外敌。

[10]揵所谋:进献计谋。

[11]隐度:暗中揣测、估量。

[12]循顺:沿着顺畅的途径,遵循固有规律。

[13]御:驾驭,把握。【译文】

君臣上下之间的事情,有的距离很远却很亲密,有的距离很近却很疏远。有的在身边却不被使用,有的在离去以后还受聘请。有的天天都能在君主眼前却不被信任,有的距离君主十分遥远却听到声音就被思念。凡是事物都有采纳和建议两方面,平常的东西都与本源相联结。或者靠道德相联结,或者靠朋党相联结,或者靠钱物相联结,或者靠艺术相连结。要想推行自己的主张,就要做到想进来就进来,想出去就出去;想亲近就亲近,想疏远就疏远;想接近就接近,想离去就离去;想被聘用就被聘用,想被思念就被思念。就好像母蜘蛛率领小蜘蛛一样,出来时不留洞痕,进去时不留标记,独自前往,独自返回,谁也没法阻止它。所谓“内”就是采纳意见;所谓“揵”就是进献计策。想要说服他人,务必要先悄悄地揣测;度量、策划事情,务必要遵循固有的规律。暗中分析是可是否,透彻辨明所得所失,以便影响君主的意向。【延伸阅读】“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是讲游说别人,首先要了解其真实情况,分析和揣度其内心世界,然后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合其道”、顺其意、称其心,使对方顺利接受自己的主张。因此,掌握对方的真实情况与真实心理,是游说成功与否的关键。

懂得进谏之道的人在掌握对方的真实情况与真实心理的基础上,往往能依靠各种巧妙的方法取得成功。“邹忌讽齐王纳谏”便是一个典型。

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端美。早晨穿戴好衣帽,照镜子时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会比徐公美,就又问他的妾:“我与徐公相比,哪一个美?”妾说:“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呀!”第二天,有客人从外边来,邹忌同他坐着谈话,又问他:“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美?”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端详他,自己觉得不如徐公美;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晚上躺着想这件事,说:“我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有求于我。”

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有求于我,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齐国有方圆千里的疆土,一百二十座城池,宫里的嫔妃和身边的亲信,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中的大臣没有一个不害怕大王的;全国的老百姓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受到蒙蔽很深啊!”

齐威王说:“好!”就下了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判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齐威王所领导的臣民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到这种情况,都到齐国来朝见。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战国初期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谏而采纳群言,终于使齐国大治。邹忌善于思考,能够“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运用得当的方法巧妙进谏。邹忌见齐威王后,并没有开门见山、单刀直入,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广之到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因为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就最深。邹忌没有对威王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邹忌对齐威王的进谏符合对方的身份,并且遵循了正确的途径,利用了适当的方法,所以取得了成功。

由邹忌的故事我们可以总结出这样的道理:在批评、建议别人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委婉含蓄之道,这就如同在苦药丸外面加了一层“糖衣”,不仅不影响治病救人的目的,还能让对方因为尝到“甜头”而乐于咽下你的良药。

春秋时期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烛邹替齐景公饲养的爱鸟不小心飞走了,景公发怒要杀烛邹。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国相晏婴站出来说:“烛邹这书呆子有三大罪状,请大王让我列举完以后,再按罪论处。”得到景公的允许后,晏婴把烛邹叫到景公的面前说:“你为大王管理着爱鸟,却让它飞走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得我们大王因为鸟的事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更严重的是各国诸侯听了这件事后,以为大王重视鸟而轻视读书人,这是第三条罪状。”数完这些所谓罪状后,晏婴便请景公把烛邹杀掉。景公尽管残忍,但从晏婴的话里听出了利害,就对晏婴说:“不要杀了,我听从你的意思就是了。”

晏婴没有直接表达自己对齐景公荒唐做法的不满,而是就坡骑驴、顺势而下、因势利导,故意推导出一个更加荒唐的结论,让齐景公自然而然地看清自己的过错,从而做出正确的取舍。

由此可见,如果批评和建议的方法得当,就很容易达到预期的效果,反之,如果直言不讳,则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和不悦,让对方觉得没面子、下不了台,即使你的意见或建议是合理的,对方也不愿接受。这不仅达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甚至连自己也要遭到“池鱼之殃”。

所以,批评或者建议别人,一定要“欲说者,务隐度;计事者,务循顺”,把握好对方的实际情况和真实心理,再采用适当和切实可行的方法,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章 方来应时,以合其谋

【原文】[1][2][3]

方来应时,以合其谋。详思来揵,往应适当也。夫[4]内有不合者,不可施行也。乃揣切时宜,从便所为,以求其变。以变求内者,若管取揵。【注释】

[1]方:方法,道术。

[2]应时:合乎时宜。

[3]详思:详细地思考。

[4]揣切:揣量、切摩。【译文】

以道术来进言当应合时宜,以便与君主的谋划相合。详细地思考后再来进言,去适应形势。凡是内情有不合时宜的,就不可以实行。就要揣量切摩形势,从便利处入手,来改变策略。用善于变化来争取被采纳,就像以门管来接纳门楗一样顺当。【延伸阅读】“方来应时,以合其谋”。是说向君主进言,应当应和时宜才能与君主的谋划相合,时机不当,就会因为触犯了君主的威严而很难成功。《韩非子》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殷纣王曾做长夜之饮,即:大白天关起窗子、拉上帷幕、点上蜡烛,不分昼夜地饮酒作乐。结果搞得他神魂颠倒,以致忘了年、月、日。他问左右的人是何月、何日,左右也没有人知道。他只好派人去问箕子。箕子私下对家人说:“以天下之尊,居然不知月、日,这个天下可危险极了;举国上下都忘了月、日,我若独自清醒而知道月、日,我也危险极了。”于是,他对来者说:“我醉得厉害,人也迷糊了,什么日子我也记不起来了。”

假如箕子用“天下之尊,居然不知月、日,这个天下可危险极了”为进谏之言,劝谏纣王,势必会招来纣王的不悦,因为正是纣王不分昼夜的寻欢作乐、不务正业而导致了他不知月、日的荒谬结果,在这种时候向他进谏,显然是讽刺纣王是个无道昏君。“众人皆醉我独醒”显然不合时宜,会冒犯龙威。所以,箕子的做法可谓明智之举。

然而,历史上的臣子并非都像箕子那样明智。有的人虽然是出于一片赤胆忠心,对君主冒死直言力谏,但往往因为不合时宜、不识进退之道,结果不但起不到进谏的作用,反而白白断送了性命。这就是所谓的“逆鳞”。传说龙的脖颈下面有片鳞是逆着长的,叫做“逆鳞”,“逆鳞”是万万触不得的,因为稍稍一动,龙就会疼痛钻心,非得搅个海浪翻腾、地动山摇不可。当然,龙只是传说中的动物,并无真实性可考。但在现实生活中,长有这种“逆鳞”的人却为数不少,以皇帝或君主最为典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对于这种人,千万不能触动他们的“逆鳞”,否则是会招惹麻烦,甚至招致杀身之祸的。

唐朝的魏征以直言进谏而流芳后世,这主要是由于他运气好,遇到了像唐太宗这样的“明主”,如果他遇到的是像夏桀、殷纣、隋炀那样的无道昏君,不知道早被砍过多少次头了。然而即使是唐太宗这样的明君圣主,也曾对直言不讳的魏征动过杀心。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时,当着众多大臣的面,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了,想发怒,却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从谏如流的好名声,只好忍气吞声,强压怒火。退朝后,回到后宫,恨恨地自言自语道:“总有一天要把这个人杀了!”在一旁的长孙皇后听到后,忙问:“陛下要杀谁啊?”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众臣的面侮辱我,使我实在难堪。”长孙皇后听罢,立即退了出去,换上朝服,走到唐太宗面前叩首道贺。

唐太宗十分惊讶,忙问缘由。皇后说:“我听说有贤明的君主才有忠直的臣子。现在魏征敢于直言进谏,皆因陛下贤明之故,我怎能不庆贺呢?”

倘若不是长孙皇后的巧妙求情,或许魏征真的就死于李世民的龙威之下了。

由此可见,下属向上司进言,若想让上司接受,又不致使自己遭受危险,就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尤其不能当众批评上司或与上司争论。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公司中,一些人其实很有才干,但由于爱当面向上司提不同的意见,或当众顶撞上司,所以结果往往得不到重用。这是因为他们犯了一个职场中最大的忌讳,即不尊重上司或者说不给上司留面子。任何管理阶层的人,都想维护自己的权威,而当众批评,甚至顶撞上司无疑是对上司尊严与威信的损害和贬低,这和古代向君主进谏“逆鳞”的道理如出一辙。所以韩非子说:向君主进谏,最忌讳的便是当面触犯。

向人谏言如此,做生意也是如此,每一种商品都有其旺季与淡季,买进和卖出都各有各的时机,一定要顺势而行,不可逆势而动。

大自然的很多法则也都说明了这一点:播种和收获都各有各的时机,农民们不能在秋冬播种,在春夏收获;人们不能在格陵兰岛的冰山上栽种柑橘,也不能到热带地区的河里去取出冰块,因为季节、时间和地点不对,所以不会有收获。

第三章 得其情,乃制其术

【原文】

言往来,先顺辞也。善变者,审知地势,乃通于天,以化四时使鬼神合于阴阳而牧人民,见其谋事,知其志意。事有不合者,有所未知也。合而不结者,阳亲而阴疏。事有不合者,圣人不为谋也。故远[1]而亲者,有阴德也;近而疏者,志不合也;就而不用者,策不得也;去而反求者,事中来也;日进前而不御者,施不合也;遥闻声而[2][3]相思者,合于谋待决事也。故曰:“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4][5][6],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注释】

[1]阴德:心意暗合。

[2]决事:谋大事,指参与决断国家大事。

[3]类:类似,共同点。

[4]见逆:违逆,与愿望相背反。

[5]见非:遭到非议。

[6]术:技能、手段、方法等。【译文】

凡是谈论过去的事情,要先有顺畅的言辞,凡是谈论未来的事情,要采用容易、变通的言辞。善于变化的人,要详细了解地理形势,只有这样,才能沟通天道,化育四时,驱使鬼神,符合阴阳,牧养人民。要了解君主谋划的事情,要知晓君主的意图。所办的事情凡有不合君主之意的,是因为对君主的意图还有不了解的地方。意见一致了,而不能密切结合是因为只停留于表面亲近,而背地里还有距离。如果与君主的意见没有吻合的可能,圣人是不会为其谋划的。所以说,与君主相距很远却被亲近的人,是因为能与君主心意暗合;距离君主很近却被疏远的人,是因为与君主志向不一;就职上任而不被重用的人,是因为他的计策没有实际效果;辞职离去而能再被返聘的人,是因为他的主张被实践证明可行;每天都能出入君主面前,却不被信任的人,是因为其行为不得体;虽距离遥远,却只要能听到声音就被思念的人,是因为其主张正与决策者相合,正等他参与决断大事。所以说,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定会事与愿违,在还没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才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君主,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延伸阅读】“不见其类而为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是教导我们在情况还没有明朗之前就去游说的人,一定会事与愿违,在还不掌握实情的时候就去游说的人,定要受到非议。只有了解情况,再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法,这样去推行自己的主张,就可以出去,又可以进来;既可以进谏,坚持己见,又可以放弃自己的主张,随机应变。

春秋战国时的韩非子,就深明此道。在古代社会里,衡量忠臣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文死谏、武死战”。即是说,当君主有错误的时候,大臣们要“冒死直谏”。但韩非子并不赞同让臣子去做无谓的牺牲,而是主张“进谏”要因人而异、从客观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随机应变。这是一种进言的智慧。古人在这方面留下了许多富于启迪意义的故事。“宓子贱掣肘”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鲁国人宓子贱是孔子的学生。他曾有一段在鲁国朝廷做官的经历。后来,鲁君派他去治理一个名叫单父的地方(今山东单县)。他受命时心里很不平静。宓子贱担心:到地方上做官,离国君甚远,更容易遭到自己政治上的夙敌和官场小人的诽谤。假如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岂不是会落空?因此,他在临行时想好了一个计策。宓子贱向鲁君要了两名副官,以备日后施用计谋之用。

宓子贱风尘仆仆地刚到单父不久,该地的大小官吏都前往拜见。宓子贱叫两个副官拿记事簿把参拜官员的名字登记下来,这两人遵命而行。当两个副官提笔书写来者姓名的时候,宓子贱却在一旁不断地用手去拉扯两个副官的胳膊肘儿,使两人写的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等前来贺拜的人已经云集殿堂,宓子贱突然举起副官写得乱糟糟的名册,当众把他们狠狠地鄙薄、训斥了一顿。宓子贱故意滋事的做法使满堂官员感到莫名其妙、啼笑皆非。两个副官受了冤屈、侮辱,心里非常恼怒。事后,他们向宓子贱递交了辞呈。宓子贱不仅没有挽留他们,而且火上加油地说:“你们写不好字还不算大事,这次你们回去,一路上可要当心,如果你们走起路来也像写字一样不成体统,那就会出更大的乱子!”

两个副官回去以后,满腹怨恨地向鲁君汇报了宓子贱在单父的所为。他们以为鲁君听了这些话会向宓子贱发难,从而可以一解心头之恨。然而这两人没有料到鲁君想了想,竟然负疚地叹息道:“这件事既不是你们的错,也不能怪罪宓子贱。他是故意做给我看的。过去他在朝廷为官的时候,经常发表一些有益于国家的政见。可是我左右的近臣往往设置人为的障碍,以阻挠其政治主张的实现。你们在单父写字时,宓子贱有意掣肘的做法实际上是一种隐喻。他在提醒我今后执政时要警惕那些专权乱谏的臣属,不要因轻信他们而把国家的大事办糟了。若不是你们及时回来禀报,恐怕今后我还会犯更多类似的错误。”

鲁君说罢,立即派其亲信去单父。这个钦差大臣见了宓子贱以后,说道:“鲁君让我转告你,从今以后,单父再不归他管辖。这里全权交给你。凡是有益于单父发展的事,你可以自主决断。你每隔5年向鲁君通报一次就行了。”

宓子贱很赞赏鲁君的开明许诺。在没有强权干扰的情况下,他在单父实践了多年梦寐以求的政治抱负。

宓子贱生怕鲁君听信了谗言,自己的政治抱负到头来落得一场空,但又深知要劝谏的人是高高在上的君主,直谏万不可取,于是发挥智慧,用一个自编自演、一识即破的闹剧,让鲁君意识到了奸诈隐蔽的言行对志士仁人报国之志的危害。这正是“得其情,乃制其术”的妙用。这种不用说话便起到进谏之功效的方式,可谓达到了进谏的至高境界。

在中国历史上,懂得这种高超智慧的人不仅可以成就自己的政治抱负,还可以用来成就或保全自己的仕途。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公子之一,在齐国担任相国的重要职务。这一年,齐王的夫人死了,孟尝君为此大伤脑筋:齐王要立谁为夫人呢?倘若是个与自己做对的人,那就麻烦了,搞不好,自己相国的要职也会被别人夺走。

齐王有七名宠妾,个个如花似玉,齐王经常与六名宠妾在一起。孟尝君想:“齐王要立夫人肯定会从这六人中挑选一位,不过,哪一位是齐王最喜欢的呢?”孟尝君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好主意,他命人制作了七个耳环,每个耳环都用上等美玉制作,其中一个耳环最精巧、最珍贵,然后把六个耳环献给齐王,齐王看到这么精美的耳环,立刻高兴地把它们赐给了六个宠妾。

过了几天,孟尝君再次进宫见齐王,悄悄地观察齐王身边的七位宠妾,见她们都戴上了自己进献的耳环,其中一位宠妾戴上了那一对特殊的耳环。告别齐王回府后,孟尝君立即命人起草奏章,劝齐王立那位戴特殊耳环的宠妾为夫人。齐王接奏,正合心意,便立最中意的美人为其夫人。

这样一来,那位当上了夫人的美人,自然不会忘记孟尝君,所以孟尝君还是平平安安地做他的相国,齐国百姓也因此安居乐业。

孟尝君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物相人”的计谋,通过一对小小的耳环保全了自己的相国之职,可谓高明。

这个道理在今天的职场中最为适用。“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职场中打拼的人,有谁不想步步高升、一展职业抱负呢?然而,要想成就这个梦想,就需要和上司、领导打交道,只有得到上司的器重和垂青,才能在职场中大展拳脚、大显身手、有所成就。而要想得到上司的器重,往往需要通过向上司提意见和建议的途径来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

其实,向上司提出意见或建议和古代臣子向君王进谏是同样的道理,需要“得其情,制其术”。

首先,在下属向上司进谏的时候,应该“多献可,少加否”。多从正面去阐发自己的观点;少从反面去否定和批驳上司,要懂得用迂回变通的办法,刻意回避与上司的意见相左而产生正面冲突。

其次,进谏应该“多桌下,少桌面”。即多利用非正式场合,少使用正式场合,尽量与上司私下交谈,交换意见,避免对上司公开提意见,这样做不仅能给自己留有回旋余地,即使提出意见出现失误,也不会有损自己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有利于维护上司的个人尊严,不至于使上司陷入被动和难堪的境地。

美国的罗宾森教授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有时会很自然地改变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当众说他错了,他会恼火,更加固执己见,甚至会全心全意地去维护自己的看法,这不是那种看法本身多么珍贵,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胁。”这句话是告诫我们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有维护自己尊严的本能,作为下属,在向上司进言的时候千万莫要忘记维护上司的尊严。

最后,向上司进言应该“多引水,少开渠“。即对上司进言千万不要直接去点破上司的错误所在,或越俎代庖地替上司做出你所谓的正确决策。而是要用引导、试探、征询意见的方式,使上司在参考你所提出的建议后,水到渠成地用他的嘴说出你心中想的正确决策,即把你的东西“转一个弯”变成上司自己的东西,把你的功劳让渡给你的上司。

对此,著名成功学和励志大师戴尔·卡耐基曾说过:“如果你仅仅提出建议,而让别人自己去得出结论,让他觉得这个想法是他自己的,这样不更聪明吗?”实际就是如此,我们对于自己得出的看法,往往比别人强加给我们的看法更加坚信不疑。因此作为一个聪明的下属,在向上司提意见或建议时,仅仅需要做好引导,提出建议,提供资料即已足矣,而其中所蕴含的结论,则留给上司。

第四章 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

【原文】[1]

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2][3]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议论去就。欲合者,[4][5][6]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揣策来事,见[7]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曰“揵而内合”。[8][9][10][11]上暗不治,下乱不悟,揵而反之。内自得,而外不[12][13][14]留说,而飞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若欲去之,[15][16]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注释】

[1]立事:建立事业。

[2]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引用《诗经》和《书经》来验证自己的学说。

[3]议论去就:经过讨论,最后决定是否应该做。

[4]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欲,想;合,与离相对。指根据想法来运用力量。

[5]外内者必明道数:在决定内外大事时,必须明确道理和方法。

[6]揣策来事:推理判断未来的事情。

[7]产业:产,谋生,财产;业,事情,经营功绩。

[8]上暗不治:暗,昏暗。全句是说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

[9]下乱不悟:乱,昏乱,糊涂。全句是说人民掀起叛乱而不能分辨事理。

[10]揵而反之:固执己见,事与愿违。

[11]自得:自以为自己聪明,得计。

[12]不留说:不接受他人的主张。

[13]飞:表扬。

[14]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命,召令;自来,指君主有令召来;御:防御、抵制,这里是指拒不接受。

[15]退:保全、完成的意思。

[16]大仪:好办法,大原则,秘诀。【译文】

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其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首先摘取《诗经》和《书经》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是就任还是离职。要想与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内部,要想离开现职,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要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做“巩固内部团结”。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你想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急流勇退是最好的方法。【延伸阅读】“故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本章主要讲和君主打交道要小心谨慎、步步为营,更要有先见之明。本章还提出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包括“揵而内合”、“揵而反之”、“飞之”、“迎而御之”、“因危与之”,等等。

拥有先见之明,在生活上才能避凶趋吉、趋利避害,在工作上才能事半功倍,在敌我斗争中,才能先发制人、克敌制胜。

三国诸葛亮的空城计之所以成功,重要的一点是得益于他的先见之明。

当时蜀军将士大部分在城外,诸葛亮坐守孤城,司马懿率大军前来攻城,寡不敌众,这次必败在司马懿手上无疑。但诸葛亮有先见之明,深知司马懿生性胆小多疑,故大开城门,命少数士卒打扫城门前道路,自己在城楼上安坐,燃香弹琴,司马懿见此情景,恐有埋伏,遂下令退兵,使诸葛亮转危为安。

可见,有先见之明,则可以取得胜利、转危为安。倘若没有先见之明,或刚愎自用,不听别人先见之言,往往会一败涂地、悔之晚矣。

在吴越交战之时,吴王夫差活捉越王勾践回国,吴王军师伍子胥有先见之明,力奏吴王杀掉勾践斩草除根,但吴王不听,并且最后还将伍子胥处死。临刑前,伍子胥嘱咐将其双眼高挂城楼,他要亲眼看到越王勾践反攻回来。后来,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振兴国政,结果果然“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夫差不仅没有先见之明,而且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先见之良言,结果放虎归山,为越所灭。

拥有先见之明,不仅可以取得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还可以“明哲保身”,在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纷繁复杂的官场上保全自己。

唐朝名将郭子仪封爵为汾阳王,他的王府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自汾阳王府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出出进进,府中人从不干涉。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因外调去某地任职,前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王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两人正在梳洗打扮,郭子仪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拿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洗脸水,使唤郭子仪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回去后,不免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闲人都把这件事当作一个笑话在谈论着。

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面子。他们相约一起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将其王府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不愿接受。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亲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敬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儿以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军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郭子仪笑着叫儿子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

儿子一个个惊讶万分,忙问这其中的道理何在?郭子仪叹了口气,说:“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没看到这声势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朝廷尚要用我,怎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容纳郭府一千余口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家结下怨仇,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必然就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挑拨,制造冤案,那么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到那时,我们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谁也救不了我们。现在,我们郭府的四门敞开着,府中没有任何隐秘,即使有人想要进我的谗言,也找不到借口!”儿子听了郭子仪的话,恍然大悟,无不佩服父亲的先见之明。

郭子仪有先见之明,并且紧紧把握明哲保身的自救之道,减少甚至避免了皇帝与权臣对他的猜忌,因而成功地在唐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中长期任职,安享富贵。

这个故事提出了“明哲保身”的问题。“保身”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明哲”,即明白道理才能保存自己。郭子仪明白以静制动的道理,所以能在风云变幻的宦海中立于不败之地,使自己的聪明才干为社会发挥了更大的效用。如果郭子仪没有先见之明,不能用冷静、理智的行动去防止和杜绝形形色色的流言飞语,那么,很有可能他的政敌们就会抓住把柄,制造一些莫须有的罪名,将其整垮。到那时,纵使郭子仪有天大的本事,又怎能为社会作贡献呢?

有先见之明、明哲保身还体现在能够功成身退,敢于舍弃来之不易的功名利禄上。张良就是最典型的一位。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词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古训。

当初高祖刘邦在论功行封时,曾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张良辞封的理由是:韩灭后他家败落沦为布衣,布衣得封万户、位列侯,应该满足。看到汉朝政权日益巩固,国家大事有人筹划,自己“为韩报仇强秦”的政治目的和“封万户、位列侯”的个人目标亦已达到,一生的夙愿基本满足。再加上身缠病魔,体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韩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惨结局,联想范蠡、文种兴越后的或逃或死,张良乃自请告退,摒弃人间万事,专心修道养精。

张良很有先见之明,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而且他深知刘邦的为人,所以选择了功成身退,因此避免了韩信等人的悲惨命运在自己身上重演,可谓高明。

孔子曾说过:危险的邦国不要进入,混乱的邦国不要居住。天下有道时,就出来从政治国;无道时,就要隐居不出。这是古代封建社会中很重要的“明哲保身”之道。不过,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它有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社会给我们提供了吃、穿、住、用、行等各种生存和发展条件,我们就应该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积极回报社会,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绝不能为求自保,而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思进取,因为孤立自己无异于故步自封、自寻死路。清王朝若不是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就不会让中华民族遭受近代百年的耻辱。

胡锦涛总书记所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提到了明哲保身的消极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不同行业、不同岗位以及不同层次的人群应有不同的要求和重点,党政办公室具有参与政务、辅助决策的重要职责,因此,作为办公室领导干部,应牢固树立以积极谏言献策为荣,以明哲保身为耻的荣辱意识,积极履行谏言献策的职责,真正做到敢于谏言,真心谏言,善于谏言。

所以,站在积极意义的角度,我们在当代的大环境、大背景下,不能一味选择明哲保身,其理由在于一是大势不允许、不合时宜,二是不符合现代的价值观和生存之道。

客观地说,明哲保身在当代仍有其可利用的一面。在当代,利益是人们追逐的首要目标,为了利益,人们难免会自私自利,所以每个人都难免会遭遇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的际遇,在这种际遇下,如果你想做个温和派、中立者,那么不妨借鉴一下古人应付危险、化险为夷的“明哲哲学”,这对于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保全自己、从而运用自己的才干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是非常有利的。

先见之明在当代则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先见之明,就不能在做事之前做好必要的策划和准备,没有先见之明,也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占领市场。所以,先见之明在任何时代、任何场合,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能力和方法。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