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石之上-(北京古城垣寻考)(作者积累三十-的实地考察,全面解读北京古城墙、城门、城砖史,寻它们的前世今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6 15:16:05

点击下载

作者:蔡青,蔡亦非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砖石之上-(北京古城垣寻考)(作者积累三十-的实地考察,全面解读北京古城墙、城门、城砖史,寻它们的前世今生。)

砖石之上-(北京古城垣寻考)(作者积累三十-的实地考察,全面解读北京古城墙、城门、城砖史,寻它们的前世今生。)试读:

Preface

Ancient city wall, as the carrier of human civilization, bears the diverse cultural information accumulated over the long history. Its main structure and material - wall, gate and brick, hold the unique and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ancient city wall culture.

At the early 20th century, Osvald Siren, a Swedish historian, conducted a conscientious research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in Beijing. In 1924, he published "The Walls and Gates of Peking” in London. However, he would never have imagined that this ancient city wall, which he called "the most touching monuments" and “the epic of earth and stone", had been completely dismantled after 40 years, and his study had therefore become a valuable historical material for studying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Beijing.

Today, Beijing's ancient city walls are almost disappeared, nearly 39,000 meters walls (inside and outside) have been dismantled (only approximately 1,800 meters repaired walls remained). Also, 32 gatetowers and watchtowers of the 16 ancient city gates are almost vanished (only three of them left: Zhengyang Gate’s gatetower and watchtower, Desheng Gate’s watchtower), at the same time, more than 100 million ancient city wall bricks used to build walls and towers have also been lost.

This book takes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Beijing as the main line, consists of three core themes: city wall, city gate and city brick. It not only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and academic value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but also extensively studies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behind it. By analyzing the walls, gates and bricks of Beijing, this book tries to interpret the diverse and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values of the city wall from a new perspective.

The "city wall" chapter takes the inner and outer city wall of Beijing as the main object, intents to focus on 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and the large amount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information it carries. Today, ancient city walls are not many leftovers in Beijing, fortunately,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that Osvald Siren left 100 years ago, provide u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follow his footprint to make a special investig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wall.

Reviewing the previous achievement and integrating them into today's thinking, crossing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contemporary studies, this method of research breaks the space-time interval from various historical stages, which undoubtedly ha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value.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expressed the respect to Osvald Siren in a special way.

The "city gate" chapter focuses on building tectonic and constriction materials but not limited to its apparent cognition. Through the textual criticism and analysis of all kind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this part tries to clarify some unclear concepts and integrate different conclusion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some insights with certain theoretical value.

"City wall brick" is the main architectural material for building ancient city wall and gate. From brick-making to wall-building, it has accumulated rich historical information; furthermore, the inscriptional wall brick even have more multi-cultural value, which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material for us to touch the essence of city construction history. However, for a long period of time, there are still many blanks about inscriptional wall brick in our discipline.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Nanjing and Shandong (Linqing, the main wall brick producer of Beijing) have done a lot of helpful conservatory work. On the contrary, in Beijing, this ancient capital, the city wall is non-existence, the wall brick is hard to trace, and the study of ancient wall brick culture is helplessness. There are both objective reasons for the lack of physical objects and documents, as well as practical problems with insufficient subjective attention. In the early nineties of the 20th century, Beijing began to its urban renovation. Some ancient wall bricks came to light with the demolition of old constructions, we were thus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obtain the precious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analysis and criticism of these physical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research on inscriptional wall bricks has got a certain achievements, and we finally filled some of the research blanks of Beijing's ancient city wall are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ncient city wall of Beijing, it is necessary to trace the traditional structure and form of the wall, gate and brick, and also important to investigate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behind. The process is extremely tough since the lack of material and document; however, we still firmly believe that there are many "treasures" could be explored in ancient city wall of Beijing in the future.2019 Author

说明

一、《砖石之上—北京古城垣寻考》是一部研究北京明清时期城垣建筑历史文化的专著,本书“城垣”一词涵盖城墙、城门建筑及其主要筑城物料城砖。

二、本书分城墙、城门、城砖三个主题,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内容包括:起源、营建、形制、构造、建材、管理、损毁、修葺、演变、纪事、史料、考证等。

三、“城墙”,以北京内城和外城的城墙(包括城墙内侧壁和外侧壁)为研究对象,不包括北京皇城城墙、宫城(紫禁城)城墙及其他敕建工程的墙体。研究内容包括建筑构造、物料文化及历史信息。鉴于北京城墙现已存不多,书中以突破时空的研究方式对古城墙进行了一次独特的寻考。

四、“城门”,以北京内城的9座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闸楼)和外城的7座城门(包括城楼、箭楼、瓮城)为寻考对象,内容包括建筑形制、建筑结构与建筑材料。不包含北京皇城城门、宫城(紫禁城)城门以及由于特殊需求而开辟的各类城门。

五、“城砖”,重点寻考北京城砖的历史信息及多元文化价值,不过多涉及其制造工艺、材料质地等内容。作为昔日的“钦工物料”,北京城砖大多用于砌筑内城和外城的城墙、城楼,也广泛用于皇城城墙、宫城(紫禁城)城墙、皇陵、园囿及各类敕建工程。由于北京城墙已存不多,城砖大多损毁、散失或被移用,收集到的零散城砖已很难确定其源于何处。鉴于城砖用途较广,本书中“砖”的研究范畴不完全同于“墙”和“门”,即无法局限于北京的内城墙和外城墙。除去一些有砖文注明的非城墙用城砖,大多数铭文城砖被列入研究对象。

六、本书主要以历史文献、档案、报刊、考古发掘成果、实物史料、实地考察等为依据,力求内容翔实、证据确凿。

七、城墙的长度、高度、宽度等数据在不同资料之间存有差异。本书大多情况下选用年代较近的数据或根据研究内容涉及的资料来源选用数据。如文中有关城墙的长度与喜仁龙调查资料关系密切,故取用喜仁龙的资料数据;而笔者绘制的城墙立面、剖面图涉及的资料与北京市建设局及民国时期的资料关系密切,则选用其资料数据。另外,在文中列出不同资料间的重要数据对比表,以供参考。

八、书中笔者手绘的城墙立面、剖面图系综合不同文献资料绘制。资料中有些城墙区段的内侧与外侧高度尺寸完全相同或相近,没有体现出城墙内侧排水所构成的墙体高差。遇此情况,本书参照喜仁龙《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中关于不同区段城墙内、外侧高差的考察记录,根据现有外墙尺寸推算出内侧常规数值,并在图中进行调整。个别外城城墙区段未查到高差数值的记录,则暂不标注城墙内侧高度尺寸。

九、本书图片分三类:①历史图片,主要为北京城墙、城门的老照片,此类照片年代久远(拍摄时间均在50年以上)、拍摄者难以查证,且很多书籍中也都曾选用。因此,有确切出处的在书中加以标注,其他只标注拍摄时间。②城砖铭文图,均为笔者在考察研究中拍摄的实物照片,不作出处标注。③手绘图,部分手绘图为笔者所制,标注为“笔者绘”;另一些源自其他著作,亦在书中注明。

十、历代各朝年号纪年及民国纪年均加注公元纪年,汉字所示月日为中国农历历法。1949年以后则使用公元纪年。

十一、本书对引用的重要原文史料均使用楷体字,并加脚注。

十二、行文中引用的城砖铭文使用简体字,而图文对照的铭文则尽可能沿用其原有字体(如:繁体字、异体字等),以呈现砖铭原貌。对砖文中残损或漫漶不清之字,则以虚缺号“□”替代。

城墙 砖石砌筑的文史长卷

北京城墙及周边环境使我产生浓厚兴趣,对这些历史的建筑和材料研究得越深入,就越能感悟到这部建筑史书所蕴含的解读中国历史文化的珍贵线索。— 奥斯伍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

城墙记

古者有城必有郭,城以卫民,郭以卫城。

北京城垣循《周礼·考工记》国都规制营建。其形制规整,气势宏大。

在中国传统汉字中,“城”与“郭”的含义首先皆为城墙,因位置不同而称谓有异。《管子·度地》:“内为之城,城外为之郭。” 《广韵》:“内城外郭。”《释名》:“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

古都北京原有城四道,郭三重。外城为内城之郭,内城为皇城之郭,皇城为宫城(紫禁城)之郭。“所以必立城郭者示有固守也。”(《白虎通》)这些砖石构筑的城、郭,尽管形制不同,但数百年忠于职守,始终威严地围护着这座古都。

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古城墙逐渐失去其守御壁垒的功能。然而,我们却渐渐发觉,在历经几个世纪的风云变幻之后,这些庞大的构筑物已不再是冰冷的、无生命的砖石体,它饱受风霜的身躯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屡经战火的沧桑容貌已成为这座古都世事变迁的真实写照。遗憾的是,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北京古城墙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和研究,以至规制严整、雄伟壮观的城与郭几乎拆除殆尽。

瑞典史学家奥斯伍尔德·喜仁龙(Osvald Siren)钟情于北京的古城垣,19世纪20年代初,他曾数次来到中国,对北京内城及外城的城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考察研究。1924年在伦敦出版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就是其考察北京古城垣的成果,他也因此成为有史以来对北京城墙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第一人。书中由衷地赞誉北京古城墙“是一部土石做成的史书”,并认为城墙所承载的内涵“一直在不断更新和补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自其诞生至清末的北京兴衰变迁[1]史。北京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大都在城墙上留下了印记”。

不难想象,在当时那个动荡的战乱年代,考察、研究仍起着重要防御作用的城墙所面临的难度。在当时的客观条件下,难以做到把实物资料一一拍摄存留,然而,喜仁龙却力所能及地用文字记录了当时几乎整个城墙体系的生存状况。他对北京内、外城墙每一段墙体现状的细致描述和对种类繁多的古城砖铭文的详细记录,至今仍是深入研究北京古城垣的第一手珍贵资料。

在序言的结尾,喜仁龙表达了他的心声:“如果我能够多少反映出它们的美,那么,就满足了我的心愿,并感到自己对中国这座伟大[2]的都城尽了一点责任。”

若论责任,作为国人,我们是否更该责无旁贷地为保护这座伟大的都城尽一些责任呢?

撰写本书是希望能延续喜仁龙先生近一个世纪前的心愿,“引起人们对北京城墙和城门这些历史古迹新的兴趣” 。尽管这些被他誉为“最动人心魄的古迹”及“砖砌长幅画卷”的城墙已大都不复存在,但仍期望今天人们能够通过深入了解北京古城垣的历史文化内涵,从内心真正认识到这座“城”的价值,继而全面提高保护古都风貌的意识。

一、北京城墙历代发展概况

表1-1 北京历代城墙营建概况(一)辽南京(燕京)城墙契丹会同契丹占燕云十六州,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成元年(938为五都之一,府名幽都。

年)辽大同元年(947契丹改国号为辽,改元大同。

年)辽开泰元年(1012改称析津府。

年)南京(燕京)城的今北京城西南。地理位置据《辽史·地理志》记:南京城方圆三十六里(此处南京(燕疑为二十六里之讹),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上京)城的设敌楼。城设八门:东为安东门、迎春门;南为开建设规模阳门、丹凤门;西为显西门、清晋门;北为通天门、拱辰门。基本沿用唐代幽州城城址,加修原城墙,城周长二南京(燕十五里,城墙高三丈,宽一丈五尺,配置敌楼战橹京)城墙九百一十座,地堑三重。并在城内西南角加筑宫

格局城,形成西南城东北郭的格局。皇城西墙与外城西墙南段重合、皇城南墙与外城南南京(燕墙西段重合,故丹凤、显西二门同为外郭城门和皇京)宫城城门。皇城共四门:东为宣和门、南为丹凤门、西

城墙为显西门、北为子北门。宫城位于皇城东南角。(二)金中都城墙1122年金兵攻克南京(燕京)城。金天德三海陵王完颜亮颁发《议迁都燕京诏》,开始改建城年(1151墙。

年)中都城墙在辽南京(燕京)城基础上扩展东、南、西三面城

扩建墙。新建成的中都共三重城墙,大城呈方形,城周计三中都城墙十七里余,大城内西侧有皇城,皇城内东侧有宫

格局城,构成东城西郭与西城东郭的城垣格局。东、南、西面各有三座城门,北面四座城门,每面正中城门特开辟三个门洞。东面:施仁门、宣曜中都大城门、阳春门。南面:景风门、丰宜门、端礼门。

城门西面:丽泽门、颢华门、彰义门。北面:会城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金天德三海陵王完颜亮正式下诏迁都,改燕京为中都,定为年(1153国都,改析津府为大兴府。

年)(三)元大都城墙1215年蒙古军攻克中都,改中都为燕京。元至元元年(1264改燕京为中都,府名仍为大兴。

年)元至元四元世祖忽必烈决定迁都中都,并计划以旧城东北郊年(1267的琼华岛大宁宫为中心兴建新城。

年)元至元八年(1271正式建国号“元”,始称元朝。

年)元至元九改中都为大都,定为国都。开始筑建新大都城城年(1272墙。

年)至元十一宫城建成。宫城共有六门,南墙正中为崇天门、左年(1274星拱门、右云从门,东墙为东华门,西墙为西华

年)门,北墙有厚载门。(三)元大都城墙至元十三新大都城墙建设完成。宫城外建皇城(萧墙),皇城年(1276外建大城,共三重城垣,形成内城外郭的格局。

年)恪守《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大都城的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规划的规制。总体布局基本符合帝王都城营建要求及儒家礼制。大都城设元大都的主要规划设计者是儒者刘秉忠。

计师大都城的元大都城无论城市规划、建设规模,还是建筑艺术艺术成就在世界上都是令人瞩目的。元大都城呈长方形,南北略长,周长28600米。元大都城墙由夯土筑成,基部宽约24米。元大都城共有大都城墙十一座城门:南城墙正中为丽正门,东为文明门,

城门西为顺承门;东城墙中为崇仁门,南为齐化门,北为光熙门;西城墙中为和义门,南为平则门,北为肃清门;北城墙东为安贞门,西为健德门。大都城墙竣工后的元大都城,皇城在大城南部,宫城在皇城

格局东部,构成东城西郭和南城北郭的三重格局。(四)明北京城墙明洪武元明军攻克元大都城,改大都路为北平府。将北墙东年(1368侧安贞门改为“安定门”,北墙西侧健德门改为“德

年)胜门”。改建元大都城墙,在原北城墙以南约五里处新筑北明洪武四城墙,仍设两城门,东侧仍名“安定门”,西侧仍名年(1371“德胜门”。废原北城墙,废东、西城墙北段及光

年)熙、肃清二门。明永乐元明成祖朱棣升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年(1403“行在”,筹划迁都北京。

年)明永乐四年(1406开始营建北京宫殿。

年)明永乐十

五年改建北京城垣。(1417年)(四)明北京城墙大城南墙南拓一里半,重建南城墙,加筑墩台(又称马面、墙台、敌台),包砌城砖,仍辟三城门,并沿用原名。同时将东墙崇仁门改为东直门,西墙和义门改为西直门。至此,北京大城城墙完成定位,外郭大城南墙长约6820米,北墙长约6790米,东墙明永乐十长约5270米,西墙长约4580米。大城之内是皇城,

七年皇城之内是宫城,仍为内城外郭三重格局。在新建(1419年)北面城墙外侧加筑墩台,包砌城砖,城墙顶面外侧加筑垛墙,东北、西北城角修筑箭台。同时在东西两面土城墙外壁包砌城砖,城墙顶面外侧加筑垛墙,东南、西南城角修筑箭台。(城墙长度数据源于北京市政城墙技术档案,1951年)明永乐十

八年宣布定都北京,改北京为京师。(1420年)明永乐十

九年明成祖朱棣正式迁都北京。(1421年)明正统二修建京师九门城楼,增建箭楼、瓮城、闸楼,城四年(1437隅建角箭楼,整修护城河,改九门木窎桥为石桥。年)正月城门修建工程完工,将未改名的大都城门名称全部改换。南城墙:丽正门改为正阳门,文明门改为崇明正统四文门,顺承门改为宣武门。东城墙:齐化门改为朝年(1439阳门,东直门(原崇仁门,永乐时改)。西城墙:平年)四月则门改为阜成门,西直门(原和义门,永乐时改)。北城墙:安定门、德胜门(皆洪武时改)。各门均有城楼、箭楼、瓮城及闸楼,城四角设有角箭楼。明正统十年(1445京师城墙内侧包砌城砖。

年)修筑外城。原计划在大城城墙外围环筑一道外郭明嘉靖三城,后因财力不足,只修筑了南面部分城墙。局部十二年外城的修建,构成了北京城特有的“凸”字形格(1553年)局。城墙四角修筑箭台,城墙外侧修筑城垛。外城周长二十八里,南墙长约7890米,东墙长约3315米,西京师外城墙长约3395米,北墙东段长约650米(与内城东城墙

城墙相接),北墙西段长约610米(与内城西城墙相接)。(城墙长度数据源于北京市政城墙技术档案,1951年)(四)明北京城墙共设七座城门。南城墙:正中永定门,东为左安京师外城门,西为右安门。东城墙:广渠门。西城墙:广宁

城门门(清改名“广安门”)。北城墙:东段为东便门,西段为西便门。(五)清京师城墙清军攻克京城,同年十月初一诏谕天下,定都北清顺治元京。清定都北京后,完全沿用明代北京城的建制,年(1644未对明城墙进行改扩建,这次改朝换代北京城墙并

年)没有遭受大的破坏。入主京师后,清政府仅对原有建筑进行局部修缮,财力、物力主要用于开发建设北京西郊的皇家园园林景区林。清朝在其统治的二百多年里,先后营造了圆明

开发园、畅春园、清漪园(颐和园)、静明园(玉泉山)、静宜园(香山)等皇家园囿。清光绪二七月二十日(8月14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城,北十六年京多处城墙被炮火严重损毁。(1900年)清宣统三年(1911宣统皇帝溥仪退位,结束了北京清朝都城的历史。

年)(六)民国时期北平特别市城墙北京经历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民国元年时期。由于时局动荡、战事不断,北京老城基本没至三十八有进行大规模建设。在民国初期的十几年里,北京年(1912的皇城墙几乎拆除殆尽。北京内城墙和外城墙由于—1949缺乏保护性修缮也日趋颓败,但这段时期城墙的整

年)体风貌尚存。(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北京城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北京最1949年至有代表性的城市古建筑—内城和外城的城墙被拆今除。

二、辽陪都南京(燕京)的西南城和东北郭

936年,契丹人占据燕云十六州。938年,耶律德光会同元年,升唐代幽州城为南京(燕京),成为辽代五京之一。

辽南京大城基本沿袭唐代幽州城的原有规模。辽南京南城垣在今北京白纸坊东西街稍北一带;北城垣位于今北京白云观西侧的会城门村一带;东城垣在今北京陶然亭以西,法源寺以东;西城垣应位于今北京甘石桥莲花河(辽南京城西护城河)以东(见图1-1)。

宋许亢宗《奉使行程录》称:“契丹自晋割赂建为南京,又为燕京析津府……国初更名曰燕京,军额曰清成。周围二十七里,楼壁高四十尺,楼计九百一十座,地堑三重,城门八开。”《辽史·地理志》载:“城方三十六里,崇三丈,衡广一丈五尺,敌楼战橹具。八门:东曰安东、迎春;南曰开阳、丹凤;西曰显西、清晋;北曰拱辰、通天。”

辽南京子城(内城、皇城),位于大城西南隅,《乘轺录》称:“内城幅员五里,东曰宣和门、南曰丹凤门、西曰显西门、北曰子北门。内城三门不开,止从宣和门出入。”由此可见,大城南垣西半段和西垣南半段与皇城的南墙和西墙重合,大城南垣西侧的丹凤门和西垣南侧的显西门同时亦为皇城的南门和西门,大城与子城(皇城)构成西南城和东北郭的城垣格局。图1-1 辽南京(燕京)城墙示意图

笔者根据资料绘制

三、金中都的内城外郭和东城西郭

1122年,金攻克辽南京。

1127年,金灭北宋王朝。

天德三年(1151年),完颜亮颁发《议迁都燕京诏》,并扩建原辽南京(燕京)城。天德五年(1153年),正式迁都至此,改名为中都。

中都城在原辽南京旧城基础上向东、南、西三面拓展城垣,宫城、皇城、大城构成三重城郭格局(见图1-2)。据史料载:“天德三年新作大邑,燕城之南广斥三里”( 《永乐大典》顺天府大觉寺条),“西南广斥千步”(《元一统志》),“都城周长五千三百二十八丈”(《明洪武实录》)。

改建后的中都大城呈方形,东、南、西面各有城门三座,北面有四座城门。

东面(北至南):施仁门、宣曜门、阳春门。

南面(东至西):景风门、丰宜门、端礼门。

西面(北至南):丽泽门、颢华门、彰义门。

北面(西至东):会城门、通玄门、崇智门、光泰门。

皇城形态接近方形,东、西、南、北垣各有一个城门,南面宣阳门、东面宣华门、西面玉华门、北面拱辰门。皇城位于大城的中部偏西,与大城形成内城外郭的格局。

宫城为长方形,位于皇城的东部,与皇城形成东城西郭的格局。图1-2 金中都城墙示意图

笔者根据资料绘制

四、元大都的南城北郭和东城西郭

1215年,蒙古军攻克中都,改中都为燕京。

至元元年(1264年),改燕京为中都,府名仍为大兴。

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决定迁都中都,并计划以旧城东北郊的琼华岛大宁宫为中心兴建新都城。

至元八年(1271年),正式建国号“元”,始称元朝。

至元九年(1272年),改中都为大都,定为国都。开始筑建新大都城。

至元十一年(1274年),宫城建成。宫城共有六门,南墙正中为崇天门、左星拱门、右云从门,东墙为东华门,西墙为西华门,北墙有厚载门。

至元十三年(1276年),新大都城垣建设完成。宫城外建皇城(萧墙),皇城外建大城,共三重城垣,形成内城外郭的格局。

历经近二十年,新大都城才完全建成。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迁至新都城后,形成了新旧二城并存的格局(见图1-3)。元大都新城坐北朝南,城池为长方形,南北略长,东、西、南三面城墙均设三座城门,北面为两座城门。宫城外建皇城(萧墙),皇城外建大城,构成内城外郭三重城垣。

元张昱《可闲老人集·辇下曲》云:“大都周遭十一门,草苫土筑哪吒城。谶言若以砖石裹,长似天王衣甲兵。”以此来看,大都城规划之时,曾有巫师预言,日后城墙若甃以砖石,其威势堪比天王麾下身披铠甲的天兵。

总体来看,元大都城整体布局基本上符合传统营建规制,城市的布局遵循轴线对称的原则,规模宏大,布局严谨(见图1-4)。儒家美学理念在元大都的建设中得到体现。可以说,元大都城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周礼·考工记》营国制度的一座都城。但大都城的规划又不拘泥于古代典籍,能够因地制宜,结合地域特点进行城垣布局。

元大都大城城垣接近方形,南北略长,皇城城垣为东西略长的方形,位于大城的南部,与大城构成南城北郭的格局。宫城为南北向的长方形,位于皇城的东部,与皇城构成东城西郭的格局。图1-3 元大都新城与旧城(原金中都城)关系图参见潘谷西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图1-4 元大都城墙示意图参见潘谷西主编:《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18页。

五、明清京师的内城外郭

明清北京内城城垣是明初在元大都城垣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洪武元年(1368年)明军攻克大都,改“大都”为“北平府”。

明洪武四年(1371年),为巩固城防改建原大都城垣,在北城墙以南约五里新筑北城垣,仍辟两城门,东侧城门改称“安定门”,西侧城门改称“德胜门”。废弃了原大都城北城垣及安贞、健德二门,原东垣北端城墙及光熙门、西垣北端城墙及肃清门也同时废弃。其余城门均沿用旧称。并将新加筑的北城墙及东、西、南城墙外侧部分加砌基石、城砖。经过明初改建后,元大都的十一座城门还剩下九座。

明永乐元年(1403年),改北平为北京,称顺天府。

永乐四年(1406年),在北京建宫殿,修城垣。

永乐十五年(1417年)至十八年(1420年),将宫城、皇城向南扩展,大都南城垣亦南拓约一里半重建,新建南城垣约6800米,仍辟三座城门。城墙外侧加筑墩台,并将城垣外侧全部包砌砖石。

永乐十九年(1421年),改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明正统元年(1436年)十月,命修筑京师九门城楼、箭楼、闸楼、窎桥、角箭楼、城濠、桥闸。

正统二年(1437年)正月兴工,修筑京师九城门。

正统四年(1439年)四月竣工。城门工程完工,并将元大都城门名称全部改换。

南城墙:丽正门改为正阳门,文明门改为崇文门,顺承门改为宣武门。

东城墙:齐化门改为朝阳门,东直门(原崇仁门,永乐朝改)。

西城墙:平则门改为阜成门,西直门(原和义门,永乐朝改)。

北城墙:东为安定门(原安贞门,洪武朝改),西为德胜门(原健德门,洪武朝改)。

每门均有箭楼、城楼、瓮城及闸楼,城四角设有角箭楼。

正统十年(1445年),将城垣内壁加砌砖石(此后明代各朝均有修葺内城城垣记载,清代历朝亦有修葺记载)。

北京外城城垣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是与内城南面相接的“重城”。明嘉靖年间,蒙古兵屡犯京城,为保京师安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就已有筑外城的建议,至三十二年(1553年),给事中朱伯辰又以“城外居民繁多,不宜无以围之,臣尝履行四郊,感有土城故址,环绕如规,周可百二十里。若仍其旧惯,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而功倍”奏请筑外城之事。兵部尚书聂豹等亦上言:“相度京城外四面,宜筑外城,约七十余里。自正阳门外东马道口起,经天坛南墙外,及李兴、王金箔等园地,至阴水菴墙东止,约计九里;转北,经神木厂、獐鹿房、小窑口等处,斜接土城旧广禧门(光熙门)基止,约计一十八里;自广禧门起,转北而西至土城小西门旧基,约计一十九里;自小西门起,经三虎桥村东、马家庙等处,接土城旧基,包过彰仪[义]门,至西南,直对新堡北墙止,约计一十五里;自西南旧土城转东,由新堡及黑窑厂,经神祇坛南墙外,至正阳门外西马道口止,约计九里。大约南一面计一十八里,东一面计一十八里,北一面势如椅屏,计一十八里,西一面计一十七里,周围共计七十余里,内有旧址堪因者约二十二里,无旧址应新筑者约四十八里。其规制,臣等议得外墙墙基,应厚二丈,收顶一丈二尺,高一丈八尺,上用砖为腰,墙基应垛口五尺,共高二丈三尺,城外取土筑城,[3]因以为濠。”由此可见,北京外城当初的规划具有相当规模,如实现上述设想,新建的外城将使北京又多一重外郭城,按规划,其南墙18里,东墙17里,北墙18里,西墙17里,整个城墙周长将达70余里。内、外城之间距离,南面和北面约为5里,东面和西面约为4里。

增建新城郭工程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闰三月开工,由城南开始兴建,但兴工不久即感“工非重大,成功不易” ,后因财力不足,仅修建了外城南墙的一部分,约13里,最终形成转抱内城南端的重城,当年十月竣工。《燕都丛考》记有当年改变筑城方案的缘由:“乙丑,建京师外城兴工……四月,上又虑工费重大,成功不易,以问严嵩等。嵩等乃自旨工视之,还言:宜先筑南面,俟财力裕时,再因地计度以成四面之制,所以南面横阔。于是嵩会圭等议复:前此度地画图原为四周之制,所以南面横阔凡二十里,今既止筑一面,第用十二三里便当收结,庶不虚费财力。令拟将见筑正面一面城基,东折转北,接城东南角;西折转北,接城西南角,并力坚筑,可以刻[4]期完报;其东、西、北三面,候再计度,以闻。报允。”

外城城垣规制小于内城,城墙为夯土心,外壁为条石基础,上砌城砖,外壁砖层厚近1米,内壁砖层厚约0.7米,城墙顶部海漫大城砖。外沿砌垛口墙(雉堞),内侧砌宇墙(女墙)。

建成后的外城周长约28里,城墙外侧共有墩台63座。南城墙辟三门,正中为永定门,东为左安门,西为右安门,东城墙辟广渠门,西城墙辟广宁门(清改名“广安门”),北城墙东段接内城东墙南端,辟东便门,北城墙西段接内城西墙南端,辟西便门,外城四隅各建一角箭台。

北京城最终形成内城外郭和北城南郭的“凸”字形格局。

六、明清北京内城与外城的城墙形制与历史信息

北京内城城垣周长40余里,城墙外侧共有墩台173座,南面设三座城门,东、西、北三面各设两座城门。

内城城垣为夯土芯,墙体内、外两侧均以青石为基,上砌城砖,因历代修缮,墙面城砖呈多层现象。城垣顶面海墁城砖,外高内低,外沿砌垛口墙(雉堞),北垣墙垛较宽大,南垣略小,垛墙高1.80米、宽1.80—2.00米、厚0.80米,垛口宽0.45—0.50米。内沿砌宇墙(女墙),墙高约1.35米、厚约0.50米,墙下有排雨水沟孔,高0.30米、宽0.30米。

历史上关于北京内城周长有很多记录,因各种原因数据略有出入,如下:

①《光绪顺天府志·京师志一·城池·明故城考》:旧土城周围六十里,克复后,以城围太广,乃减其东西迤北之半,创包砖甓,周围四十里。

②明代《工部志》(《日下旧闻考》卷三八引):永乐中,定都北京,建筑京城,周围四十里。……城南一面长一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北二千二百三十二丈四尺五寸,东一千七百八十六丈九尺三寸,西一千五百六十四丈五尺二寸,高三丈五尺五寸,垛口五尺八寸,基厚六丈二尺,顶收五丈。

③《明史·地理志》: 皇城之外曰京城,周四十五里。此“周四十五里”与前文中《光绪顺天府志》的“周围四十里”及《工部志》的“周围四十里”应视为约数。

④《北京的城墙和城门》(奥斯伍尔德·喜仁龙著):根据喜仁龙[5]书中提到的数据,北京内城南墙6690米,合11.64里;北墙6790米,合11.81里。两者相差仅100米,南墙略短。可见《工部志》所记南墙尺寸有误,两墙不可能相差近一倍。其“一千二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 应为“二千一百九十五丈九尺三寸”之误。若按此算,北墙比南墙长三十六丈五尺二寸。如以1尺=0.32米记(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当时1尺=0.32米),两墙之差当为116.86米;东墙5330米,合9.27里;西墙4910米,合8.54里; 城垣合计总长度为41.26里。若以明代永乐年间的工部营造尺计,1尺约为0.33米,南北两墙之差约为120.52米,城垣合计总长度为43.11里,均与喜仁龙的测量结果相近。

对北京城垣进行过精心考察的喜仁龙对北京内城城墙作过如下描述:纵观北京城内规模巨大的建筑,无一比得上内城城墙那样雄伟壮观。……这些城墙是最动人心魄的古迹—幅员辽阔,沉稳雄劲,有一种高屋建瓴、睥睨四邻的气派。它那分外古朴和绵延不绝的外观,粗看可能使游人感到单调、乏味,但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这些城墙无论是在建筑用材还是营造工艺方面,都富于变化,具有历史文献般的价[6]值。

正是由于对北京古城垣的欣赏和喜爱,促使他多次来到北京,不辞艰辛地对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进行细致的考证,而在此之前,还没有任何人如此认真地做过这项工作。

北京古城垣在喜仁龙眼中是一部内容不断更新的砖石构成的史书,他从这部史书上看到了从它诞生到清末的北京兴衰变迁史,其长达40里的砖砌长卷,记录着几百年的城市演变。喜仁龙当年的考察内容主要包括:①分成426段的内城城墙内侧壁;②包括173座墩台的内城城墙外侧壁;③外城城墙内侧壁;④包括63座墩台的内城城墙外侧壁。当时正值战乱时期,不可能对城墙进行大规模的挖掘考察,喜仁龙只能通过对城墙外部特征的观察,进而分析其附带的历史信[7]息,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城墙史料。如:

①城墙外壁以7—8层砖砌成,最外一层砌筑比较规整,采用一顺一丁的砌法。

②墙基为石块砌筑,下面则是深2—3米的三合土地基。

③城墙内外壁有不同程度的收分,内壁比外壁收分大一些。北城墙的倾斜度为3.5米与近10米的高度之比,其他三面城墙则为1.5—2.0米与近10米的高度之比,砖层呈阶梯状砌筑。

④城墙外壁等距离砌筑墩台。北城墙墩台大小一致,间距为200余米。其他几面城墙墩台的间距只有80—90米,且有宽窄之分。

⑤城墙顶面海墁大城砖,内侧筑有宇墙(女墙),高0.80—0.90米,厚0.60米。墙顶部呈弧形。外侧筑有垛墙(雉堞),比宇墙略厚且高2倍,垛高1.80米,垛口间距0.50米。在垛墙与宇墙下部皆开有方孔,前者可能用于防御,后者则用于排水。

喜仁龙考证的北京内城城墙部分数据:

①北京内城城墙全长23720米。

②内城东垣长5330米,外侧高10.10—11.40米,内侧高10.70—11.48米,断面呈梯形,底宽16.90—18.10米,顶宽11.30—12.30米,外侧筑有墩台46座(见图1-5)。

③内城西垣长4910米,外侧高10.30—11.95米,内侧高10.10—11.40米,断面呈梯形,底宽14.80—17.40米,顶宽11.30—14.00米,外侧筑有墩台46座(见图1-6)。

④内城南垣长6690米,外侧高11.00—12.00米,内侧高10.72—11.08米,断面呈梯形,底宽18.08—18.48米,顶宽14.80—15.20米,外侧筑有墩台62座(见图1-7)。

⑤内城北垣长6790米,外侧高12.00米,内侧高9.20—11.00米,断面呈梯形,底宽21.72—24.00米,顶宽17.60—19.50米,外侧筑有墩台19座(见图1-8)。

北京内城墙的内侧壁于明正统十年(1445年)六月加砌城砖。《天府广记·卷二十一·工部》记:

十年六月,甓京师城内面。京师城垣其外固以砖石,内惟土筑,至是命太监阮安、成国公朱勇、修武伯沈荣、尚书王卺、侍郎王佐督[8]工修甓之。

考察城墙是一项非常艰辛和细致的工作,从喜仁龙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一书中可以看出他对北京

内城城墙考察

的细致入微,他以分段排序记录的方式完成了对内城城墙内侧壁和外侧壁的考察。不仅观察和记录了城墙的生存状况,甚至还精细到了城砖上的文字。要知道,经过长年风雨的侵蚀,砖上的款识大多已模糊不清或残缺不全,城墙的高度有十余米,墙下面还经常有各类杂物、建筑物等障碍,可想而知,仅靠眼睛观察或借助望远镜等简单工具协助辨识会是何等艰辛。

今天看来,喜仁龙所做的这项伟大而艰巨的工作可以说是前无古人(此前无人如此细致认真地做过这项工作)、后无来者(北京城墙今已大多无存,不可能再进行全面的实物考证)。这项研究成果已经成为我们今天研究北京古城垣文化最珍贵、最翔实的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城墙的理解也在不断地深入,20世纪中叶北京城墙的拆除和20世纪末开始的城市改造,使笔者在遗憾之余意外地有了同昔日高高在上的古城砖近距离接触的机会。为了更加明确、形象地解读北京古城墙的历史文化内涵,同时延展和补充喜仁龙先生的研究成果,笔者尝试循着喜仁龙先生当年的考察线路对北京城墙进行一次时光穿越般的寻考。图1-5 内城东城垣墙体剖面示意图(自南向北)参见张先得编著:《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8页。

1:元大都土城垣夯土层

2:明代夯土层

3:清代堆积夯层

4:内壁包皮大砖层

5:外壁小砖层

6:外壁大砖层

7:城墙顶三合土

8:生土

9:上顶甬道铺地砖

10:地表堆积层图1-6 内城西城垣墙体剖面示意图(自南向北)参见张先得编著:《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9页。

1:元大都土城垣夯土层

2:明代夯土层

3:清代堆积夯层

4:内壁包皮大砖层

5:外壁小砖层

6:外壁大砖层

7:城墙顶三合土

8:生土

9:上顶甬道铺地砖

10:地表堆积层图1-7 内城南城垣墙体剖面示意图(自东向西)参见张先得编著:《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1页。

1:明永乐时夯土层

2:明代夯土层

3:木质基础结构

4:内壁包皮大砖层

5:外壁小砖层

6:外壁包皮大砖层

7:城墙顶三合土

8:流沙层

9:上顶甬道铺地砖

10:地表堆积层

11:流沙层夹黄土层图1-8 内城北城垣墙体剖面示意图(自东向西)参见张先得编著:《明清北京城垣和城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0页。

1:明初夯土层

2:明代夯土层

3:清代堆积夯层

4:内壁包皮大砖层

5:外壁小砖层

6:外壁大砖层

7:城墙顶三合土

8:生土

9:上顶甬道铺地砖

10:地表堆积层内城城墙考察

一、内城城墙内侧壁寻考

(一)内城南墙内侧壁

内城南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据喜仁龙考察,内侧长约6650米,内侧高约10米,外侧长约6690米,外侧高约11米。断面为梯形,底宽约18米,顶宽约15米,顶面铺墁双层大城砖地面,外侧建垛口墙,内侧有宇墙。南城垣两端皆有城角箭台,上设角箭楼,城墙外侧有墩台62座,水窦4个。

明时,内城南城墙共设三个城门,中间是正阳门,东为崇文门,西为宣武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将正阳门与崇文门之间的水窦辟为“水门”(单券洞,无城楼),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正阳门与宣武门之间城墙上开辟“和平门” (双券洞,无城楼)。

1.东南角楼至崇文门

喜仁龙对内城南城墙内侧壁的考察是从东南城角开始向西分段进

[9]行的:

第1段:因修筑环城铁路(1915年)而遭破坏,火车道由此转弯,将城角两侧墙垣截断。故砖壁有数处近经修补。

内城东南角楼是北京目前仅存的一座城角箭楼,民国四年(1915年),因环城铁路距城墙太近,在城角无法转弯而不得不在角楼两侧拆城墙修筑铁路洞子门。此举虽破坏了城墙的完整,但却保住了东南角箭楼。

上述引文没有提到此处的铭文城砖,喜仁龙当年没有记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在铁路工程的拆建之中原貌已失,很难再进行准确的考证。时隔近百年,今天我们在昔日铁路券洞的墙壁上依然能看到一些不同时期的城砖砖文。不同朝代的铭文砖混杂在一起,应该是当年拆改城墙后,用旧城砖砌筑铁路券洞而形成的。券洞内能够辨识的砖文最早为明中期,而更多的是清代,如“嘉靖十年春窑户孙敬为河间府造”“兴记”“足制”“通顺窑新样城砖”等。

第2段:长约90米。18世纪后半叶重修。所用砖系流行于乾隆和嘉庆时期的式样。某些砖上有印文:“停泥细砖”或“通丰窑大城砖”,以及“工部监督桂”。所有的城砖均为工部监造,“工部监督”的砖文在乾隆时期的砖上屡见不鲜。城砖的平均尺寸为: 长48厘米,宽25厘米,厚12.5厘米。标准重量应为48斤。

第3段:50米。筑于明代中期,曾经后代修葺。

位于东南角楼西侧的这段城墙是北京目前仅存的三段明代内城残城墙中最长的一段,长约1500米,东端是东南角楼。这段城墙由于长期隐匿于一片临建房之中,才有幸保存至今。墙内侧大部分为21世纪初修葺,只发现存有很少一部分旧砖墙。墙上文字砖中年代最早数量最多的是明嘉靖时期的城砖,其中有明确年代记录的嘉靖款为嘉靖十年(1531年)至嘉靖三十年(1551年)之间。砖文有“嘉靖十年春窑户孙文锐为大名府造”“嘉靖十年秋窑户□□□为河间府造”“嘉靖十五年秋季窑户孙文锐造”“嘉靖二十七年□□□□□”“嘉靖二十八年分窑户□□□□” “嘉靖二十九年分窑户张钦造”“嘉靖三十年分窑户□□□□”等。此处明代的款砖还有“万历三十一年窑户张亨匠人杨鹿造”“卅年窑户纪卿作头高臣造”。这些应是喜仁龙确认此处为明中期修筑的依据。

这段城墙上还存有很多清代铭文砖,也许正如第2段推测是18世纪后半叶重修的。砖文有“德顺窑造”“兴广窑新样城砖”“永庆窑大停城砖记”“工部监督尧”“工部监督福”等。众多“工部监督”字样的砖文无疑可以作为乾隆时期修葺城墙的记录。而德顺窑、兴广窑、永庆窑等也都是清中晚期的砖窑。

第4段:长190米。筑于明中期,砖文年代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将元大都南城垣南拓一里半,重筑南城墙。正统十年(1445年)将城垣内壁加砌砖石。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增筑外城。城墙上嘉靖三十二年款的砖应为当年建外城时,同时对内城城墙进行补修所为。

第5段:80米。砌造精细,据镶于墙上的兴工记名碑,系后来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所修。

清代修葺城墙的情况,可以根据镶嵌在城墙上的兴工题记碑来考证,这些碑记详细记录了维修城墙的年代、范围以及负责监工的官员名字。而这种以碑记为城墙修葺记录的做法,是乾隆年间才采用的。

第6段:200米。用大城砖砌成,质量甚佳,据墙上碑记,为嘉庆二十年(1815年)所筑。

第7段:南墙最东面马道。由不同的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建于明初(无砖文);第二部分系于1907年地震后修复,但大部分使用旧材料,即乾隆时的砖;第三部分筑于明初, 城砖年代为成化十八年(1482年);第四部分为马道西端,新修不久。

在喜仁龙的考察记录中,年代最早的城砖铭文为成化朝,书中提到的几款成化铭文砖的年代分别为成化十三年(1477年)、成化十八年(1482年)和成化十九年(1483年),分布于南城墙、西城墙和北城墙。其中,成化十三年(1477年)的砖文是当年喜仁龙在城砖上发现的最早年代款。

2006年夏,笔者在前门东侧路修筑工地曾发现一块成化十八年(1482年)的城砖,砖款为“成化拾捌年寿张县造”。这里距喜仁龙见到成化十八年款城砖的崇文门内东侧城墙相距不远。

而2005年笔者在内城东南角楼北侧的东城墙遗址工地发现的成化款城砖则更为珍贵,虽仅有半块,却记录下了生产年代的基本信息,残存的砖文为“成化十年……太湖县……”。明代太湖县属安庆府辖区,地处运河沿线,这块成化款文字砖却为“十年”(后面残缺),则将喜仁龙考证的最早砖文年代又提前了3年。

明代中早期的大部分城砖都是通过京杭运河从江南运抵北京的,除目前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化款城砖外,还有弘治年款砖、正德年款砖和嘉靖早期年款砖,这些明代中早期的城砖砖文都非常详细地记载着年号、产地、窑户以及各级官员的名字。

第8段:14米,当筑于18世纪。

第9段:3米,中型砖。

第10段:14米。

第11段:10米。图1-9 1921年内城南城墙内侧崇文门东马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