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孩子(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8 13:07:14

点击下载

作者:(意)玛利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发现孩子

发现孩子试读:

中文版序

玛利亚·蒙台梭利,意大利教育家和医生。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地区。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于罗马大学毕业后,在本校附属精神病院作临床助手,致力于弱智儿童教育的研究,后成为弱智儿童学校的主任教师。没过多久,蒙台梭利又进罗马大学学习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并创办了第一所“儿童之家”。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对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变革的蒙氏早期教育法,赢得了各国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如英国教育家赞誉她是“20世纪赢得世界承认的、给科学带来进步的最伟大的教育家之一”;美国教育家认为,“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更是不吝溢美之词,“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这般举目众知的教育家并不多见。在短期内能够超越国界、世界观、宗教上的差异而在世界上普及的教育理论,除了蒙台梭利教育之外,别无他选。”从蒙台梭利成名至今,世界各国的孩子已经和正在通过她的著作所传播的理念,接受着与传统教育完全不同的自主教育。迄今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已被译成37个国家的文字,在世界许多国家都成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设立了蒙台梭利培训机构,完全的和不完全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多个国家。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班和学前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幼儿园的青睐。Ⅱ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儿童发展有一个“胚胎期”。即人有生理和心理两个胚胎期,其中心理胚胎期是人类特有的,新生儿期就是这个胚胎期的开始,它是儿童通过无意识地吸收外界刺激而形成各种心理活动能力的时期。成人应专门设置能满足儿童各种内在需要的环境,以尽量排除不利于生命力成长的各种不利因素。

儿童发展有一个敏感期。“正是这种敏感性,使儿童以一种特有的强烈程度接触外部世界。在这一时期,他们能轻松地学会每样事情,对一切都充满着活力和激情”。她还通过观察,总结出儿童所具有的各种敏感期,以此作为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的参考,促进幼儿的心理正常发展,以免延误时机,给儿童的心理发展造成障碍。

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第一阶段(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形成期,其中从出生到3岁是“心理胚胎期”,这一时期儿童没有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只能无意识地吸收一些外界刺激;另一个是个性形成期,儿童逐渐从无意识转化为有意识,慢慢产生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并逐渐形成各种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获得最初的个性心理特征。第二阶段(6~12岁)是儿童心理相对平稳发展时期。第三阶段(12~18岁)是儿童身心经历巨大变化并走向成熟的时期。

儿童是在“工作”中成长的。蒙台梭利认为,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的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她将儿童使用教具的活动称之为“工作”,而将儿童日常的玩耍和使用普通玩具的活动称之为“游戏”,儿童身心的发展必须通过“工作”而不是“游戏”来完成。她通过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儿童在工作中有一种对秩序的爱好与追求:他们要求独立工作,排斥成人给予过多的帮助;他们在工作中要求自由地选择工作材料、自由地确定工作时间;在工作中非常投入,专心致志;他们对于能够满足其内心需要的工作,都能一遍又一遍地反复进行,直至完成内在的工作周期。Ⅲ

为了让中国读者全面了解蒙台梭利的思想,学习与借鉴她所总结的教育方法,我们推出了这套《蒙台梭利幼儿教育原版翻译教材》。《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是蒙台梭利博士的第一本儿童教育专著,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出版,本书是她对自己亲手创立的“儿童之家”的经验总结。正是这本书的问世,使她成为全球儿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之一。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对她所进行的教育创新背后的理论原则的揭示,向父母、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传授如何“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自由地学习”。本书向人们介绍了蒙台梭利方法的指导原则,通过本书所介绍的方法,孩子能发展自己的秩序意识和逻辑思维。《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是蒙台梭利博士在美国传授蒙台梭利教育方法期间,应无数对她的教育方法感兴趣的父母和教师的要求而写作的一本操作性手册。该手册向人们传授了“儿童之家”所运用的教具和技术,如何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进行“自我教育”的环境。从蒙台梭利创办第一所“儿童之家”至今,所有蒙台梭利教室的教具都极为相似,蒙台梭利博士在本书中解释了如何对学前儿童使用这些教具,以刺激他们的观察力、认知力和判断力的成长。蒙台梭利博士强调,对每个孩子的施教方法是不同的,成人的作用,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应该让孩子自己去试验,让他们自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让他们在学习中自己冒必要的风险。它是蒙台梭利方法的全面传授,堪称父母、教师和教育家的必备手册。《童年的秘密》,阐述了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是一个最富爱心的教育家对儿童发育与成长特征的最生动刻画。正如蒙台梭利所言:“儿童只有在一个与他的年龄相适合的环境中,他的心理生活才会自然地发展,并展现他内心的秘密。”她认为,一个儿童之所以不能正常地发育和成长,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成年人的压抑,是社会赋予了成年人截然相反的使命:让他们有权决定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在本书中,蒙台梭利博士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示了成年人对儿童心理发育的忽视和抑制,提出了儿童发育中有一个“敏感期”的观念,刻画了儿童在智力、秩序感、行走、节奏感、观察力等方面的发育特征,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发现孩子》,揭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新观念和新方法。蒙台梭利认为,每个孩子都有去观察、对外界作反应、去学习、去集中注意力,甚至让自己独处的需要。为此,她一直致力于打破已有的教育传统,去寻求了解孩子和爱孩子的新方法。在本书中,她描述了孩子的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地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正如她所言:“即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作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有吸收力的心灵》,是蒙台梭利博士的封笔之作,是集她思想和方法大成之作。本书是蒙台梭利博士最受欢迎、并且最能表现她富有革命意义理论的书。在本书中,我们处处能见到她那至今仍显得超前又十分重要的思想。如,教育并非“老师做了什么”,而是人类自身自然发展的结果;孩子的知识不是通过教育得到的,而是通过儿童在他们特定的环境中吸取经验而得来的;教育不应该再停留在课程和时间表上,它必须符合人类自身的实际,等等。国际蒙台梭利协会会长克劳德·克莱蒙特这样评价此书:“如果我称本书为有史以来最为重要的著作,也许有些言过其实。但我却无法说出有哪本书对人类的未来福祉比这本书更有价值。”

PART 1 儿童是什么

孩子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受到成人的压制,可怕的是,人们竟对其毫无察觉。即使像我们这样有着所谓先进文明的开化社会,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因为复杂的社会礼教、对孩子的行为采取强制约束和刻意限制孩子的自我发展而更趋恶化。——玛利亚·蒙台梭利了与其他被人们新近开发的现代教育形式有所区别,我们采用了以我的名字——蒙台梭利来命名的教学法,旨在从孩子身为上发现一些以前未曾为人们观察到的精神特质。事实上,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仍是一个潜能有待发掘的孩子。

由于有了上述认识,以及为了进一步了解孩子,并采取措施来保护与认可他们的权利,于是我们毅然采取了直接的教育拯救行动。我们之所以疾呼要保护儿童的权益,主要是因为孩子是在强权统治下的弱势群体,他们不但不被了解,就连必要的需求也常常无法得到成人社会的认可。大量的例子一再显示出孩子的处境实在是极其恶劣。

蒙台梭利学校,是一个能够让孩子静心成长的地方。孩子被压抑的心灵可以在这儿获得释放,表达真正的自我。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态度和行为方式,也与眼下一般所推崇的儿童教育理念有所不同。它使我们不得不反省过去在教育上所犯的严重错误,将教育的重心转移到人类最微妙最敏感的儿童身上。

孩子在我们面前展露出来的,是他们尚未被探察到的心智。孩子的一些行为活动倾向,也是许多心理学者和教育学家从未探究过的。举例来说,孩子对一些我们认为他们应该会喜欢的东西——比如说玩具,并不太感兴趣,他们对童话故事也是兴趣索然。相反,孩子们总是想挣脱大人的控制,希望每一件事都能自己动手。除非是真的需要帮忙,不然孩子们表现出很明显的倾向是不想让大人插手。孩子们是那样安静、专注地投入到他们的工作中,那种专心、平静的神情真是令人惊讶!

孩子们从内心自然流露出的这种自发性,过去显然是因为大人们的居高临下及不适当的介入与干扰,而受到长期的压抑。成人以为自己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可以比小孩好,于是就把成人的那一套行为模式强加于孩子身上,要求孩子接受大人的控制,迫使孩子屈服、放弃自己的意愿和创意。

我们成人习惯于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这不仅造成学校教育的偏差和整个教育体制的误导,更导致社会采取了一连串完全错误的行动。这些教育上的失误,已引发了社会与道德上新的反思。长久以来,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关系,一直处在一种相互对立的冲突状态,现在这种对立状态更是面临着考验。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改变,而且这种情势更有逆转之势,它迫使我们必须采取教育改革的行动,这一行动不光是针对教育学者,更是针对所有成人,特别是为人父母者。

蒙台梭利教学法在世界各地乃至文化习俗各异的国家,都引起极大反响。现在几乎在世界各地都有蒙台梭利学校的成立。蒙台梭利教学法在各地所受到的重视,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冲突关系是一个遍及全球的现象。孩子打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受到成人的压制,可怕的是,人们竟对其毫无察觉。即使像我们这样有着所谓先进文明的开化社会,儿童与成人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因为复杂的社会礼教、对孩子的行为采取强制约束和刻意限制孩子的自我发展而更趋恶化。

一个在由大人控制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许多需求是没有办法得到满足的。孩子的必要需求不单单只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还有心理上的。他们的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影响孩子日后智能和道德精神发展的重要因素。孩子被力量比他强大得多的大人压制着,他不但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还要被迫去适应一个对他不利的生活环境,而且这一切都源于大人总是天真地以为这样做是在帮助孩子学会在社会上生活。几乎每一种所谓的教学活动,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命令式的——甚至可以说暴力式的方法,以此来强迫孩子适应大人的生活世界。这种方法的基本点是,要求孩子必须完全地、毫无异议地服从大人的指示。这种方式等于否定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这对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孩子因此而受到的身心伤害和打击,更是没有任何一个成人能够忍受的。

成人对孩子的权威态度深植于家庭之中,即使那些备受宠爱的孩子也无法排除受大人权威的压制。类似于家庭中的这种强权教育,在学校的学习环境里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校方面有组织的强权行为使得孩子们直接提早适应大人的世界,但这种教育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让孩子早点配合大人的生活。事实上,学校里严格的课业标准和强制性的行为规定,都与孩子原本美好无虑的童年生活变得格格不入,使他们的日常生活变得危机四伏。学校与家长之间这种如出一辙的权威式管教方法,对缺乏抵抗能力的孩子而言,无疑是一股强势的压力,在这种氛围下,孩子所发出的胆怯不安的求救声,好像也从未引起任何人的关注。孩子期待有人能够听听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弱小的心灵却一再碰壁、受伤。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可能变得不愿意顺从,更有可能变得不爱惜自己,任由自己做出危险的行为。

如果我们要以孩子的福祉为中心,就应该采取妥善与人道的做法,那就要建立一个不再压制孩子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应当要配合孩子的性情,让孩子在其中自由发展。任何一项教育制度的推行,绝对必须先从建立一个能够保护孩子的环境做起。这个环境要能保护孩子不受成人世界那些危害孩子学习和发展的重重阻碍所威胁;这个环境要像暴雨中的避风港、沙漠中的绿洲,成为他们的心灵寄托之所在;这个环境要时时刻刻确保孩子能够健康正常地发展。

孩子在成人世界遭受压制,是一个在全世界都存在的社会问题。历史上受到强权压迫者,例如奴隶、仆人和工人,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翻身的唯一机会,除仰赖社会改革别无他途,而社会改革的兴起,通常发生于统治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较量之后。美国的南北战争是为了废除黑奴制度;法国大革命则是为了推翻统治阶级、建立现代新型制度。但是,这些可怕的战争都是成人实施强制的手段,它们是成人想用暴力来掩饰错误的见证。

和儿童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并不是一个单纯的阶级、种族或国家的问题。一个只会在大人身边扮演附属角色的孩子,将会变化成一个不懂得在社会环境里生存的孩子。大人只顾自身的利益去压榨孩子权益的做法,败坏了一个社会的整体性,无论从哪方面来看,不管受到压榨和磨难的是谁,孩子都将是受害的一方。所有关心儿童福利的人已达成一致共识:孩子是最无辜的受害者。被当成大人附属品的孩子,他们手无缚鸡之力,根本谈不上替自己争取权益。孩子受到的伤害是那么直接和深刻,他们更加需要得到社会的同情和宽待。社会上有些讨论常常拿不幸的孩子和快乐的孩子、出身贫穷的孩子和有钱人家的孩子、被遗弃的孩子和被宠爱的孩子之间的差异做比较。这些讨论的结果都不约而同地表明,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定型了,而且童年岁月对成年之后的生活的确有着深远的影响。

儿童是什么?儿童是成人制造出来的物品。为此成人也把儿童当作是一件私有财产。没有一个奴隶被主人所拥有能像孩子被父母这样完全拥有,也没有一个仆人像孩子那样必须永远服从大人的指示。从来没有任何人的权益像儿童权利那样不被重视;更没有任何一个工人必须像孩子那样,盲目地遵从大人的命令,至少工人还有下班的时候,还可以找个地方消遣。我想,没有一个人愿意处在孩子的地位。孩子被大人用一堆严格而又专制的规定限制着,他们什么时间必须做功课,什么时间才可以玩,都得按照大人的规定。我们的社会从来不曾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因此,大人认为住起来舒服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在一个家里,妈妈负责洗衣做饭、爸爸负责外出工作赚钱,爸爸妈妈只要量力而为地照顾孩子就行了。自古以来,学校方面也是尽量尊重这样的家庭生活方式,因为人们始终认为,这样的安排就是我们能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照顾。

自古以来,所有的道德思想和哲学理论几乎完全以大人为中心,和孩子童年有关的社会问题都被忽略了。似乎没有人想过孩子实际上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从来没有人思考过孩子也具有独特的性情,也没有人关心过孩子为达到其生命中的非凡成就所应具有的个别需要。大人只是把孩子看成是无助的弱小者,大人认为孩子应该按照他们的指令来做事。遗憾的是,孩子作为能如此吃苦受难,而又如此体贴他人的良伴,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他们。在人类历史上,有关孩子的记载仍是一页空白。我们希望能够将这一页空白填满。

PART 2 新生儿的诞生

我们从以往的经验中发现了一项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婴儿期所遭遇到的负面经历,将会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阶段,和他出生后在儿童期的成长变化,都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关键性的影响。——玛利亚·蒙台梭利人认为,文明是使人类逐渐适应生存环境的一种方法。如果这个说法是正确的,还有谁比刚出生的婴儿所感受的环境变化更有强烈、更突然?当我们要瞬间适应环境时,会感到很难适应,而新生儿在诞生时则必须承受比之更糟糕的局面,因为新生儿基本上是从一个世界降临到了另一个世界。因此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究竟为新生儿的诞生做了些什么样的准备工作呢?

在人类文明史上,应该专门写一页前言,来详细记载大人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帮助新生儿适应他所降临的新环境。这一页前言目前还不存在,因为人类生命开始的第一页仍然是一页空白,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试着去了解一个新生命的迫切需要。

我们从以往的经验中已发现了一项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婴儿期所遭遇到的负面经历,将会影响其未来一生的发展。胎儿在母体内发育的阶段,和他出生后在儿童期的成长变化,都对孩子的未来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关键性的影响。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也齐声呼吁,胚胎期和儿童期的成长过程,不但对他成人之后的健康状况有所影响,而且对整个人类未来的延续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迄今为止,人们只认为生产——这一人类整个生命过程中最艰难的一刻对产妇来讲是危险的时刻,却没有人领悟出它对新生儿来说也是一道难关。

为什么说生产对新生儿也是一个难关呢?因为经由生产,新生儿彻彻底底地脱离了之前赖以为生的母体保护。与母体分开的新生儿,必须马上靠自己尚未发育完全的器官来维持生命。在还没有出生以前,新生儿是靠母体内特别为胎儿设置的温暖羊水在生长,是母体保护着胎儿,不让胎儿受到丝毫躁动和温差的影响,连一丝丝微弱的光线、一点点轻柔的声音,都被母体隔离在外,不让胎儿受到干扰。

然而,随着生产的过程,新生儿被从母体温暖的羊水里排到空气中来求生存。原本在妈妈肚子里安详地静养着的胎儿,却要在没有任何适应期的情况下,被迫经历一场筋疲力尽的生产工作。新生儿那瘦弱的身躯就像被两块重石挤压一样,最终新生儿只得带着伤降临到我们怀里,像一位长途跋涉的朝圣者。我们为使新生儿顺利降临到我们身边又做了些什么来帮助他呢?我们是用什么方式来迎接他的到来的呢?在生产的时候,几乎所有的注意力全都放在妈妈身上,新生儿只是被粗略检查了一下,确定他可以健康存活就算大功告成了。刚当上爸爸妈妈的父母亲,充满喜悦地看着他们的孩子,大人的自我,正是经由这个完美婴孩的诞生而获得满足。因为孩子的到来,实现了他们期待已久的一种渴望——他们拥有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诞生,将会使他们的家庭紧密交融在一种爱的感觉里。

但是,当生完孩子的妈妈,在幽静的房间里安详放松休息的同时,有谁想起过,是否也应该让同样饱尝疲累的新生儿,也在微暗的房间里安静休息,以让他能慢慢适应新环境呢?遗憾的是,没有什么人认为新生儿受过艰苦的磨难。新生儿那从未曾被触摸过的小小身躯,是那么的敏感,但是没有人会为珍惜他而好好呵护他,也没有人去试图理解新生儿对每一个新触觉和对其身体里的无数自然现象所作的敏感反应。

有人说,自然界自会在必要的时候,给予它的子民所需要的援助。然而,如果文明已经为人类创造了能够超越自然、控制自然的“第二天性”,那么,当我们观察其他动物的自然发展时,大概会觉得兴趣盎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动物的习性,可以看到母兽会将它的孩子藏起来,让它们避开光线一阵子,还会用它的身体给小幼兽保暖。母兽还会非常警觉地保护它的孩子,不让其他动物跨越雷池一步,更不会让它的孩子被其他动物触碰,甚至连被看一下都不准。

反过来看看人类的新生儿吧!不论是自然环境或是文明,都不曾为他适应环境而减轻负担。甚至有人说,孩子能活下来就已经足够了,由此可见,他们判断孩子适应环境的标准也就是孩子能不能平安地活着。本来应该继续让刚出生的新生儿维持在妈妈肚子里时的姿势的,可现实情况却是,新生儿常常一落地,马上就被穿上衣服,甚至有一段时间还被包得紧紧的,使他们柔弱的四肢遭受着强力的限制。

有一种说法:“健康的孩子完全具有抵抗力,他们能适应环境,自然界的万物不都是如此?”如果人类真有如此强壮的话,他为什么不干脆自在地住在树林子里呢?他干吗还要在冬天拼命保暖,全身裹着柔软的毛毯坐在安乐椅上,享受悠闲舒适的生活呢?难道我们比新生儿还要脆弱吗?

死亡,就像新生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自然法则。既然死亡是一桩极其自然的事情,为什么我们没有去想尽各种办法以减轻死亡的恐惧?既然我们无法摆脱死亡的威胁,为什么我们还会想尽一切办法以尽量减轻死亡的痛苦?况且,我们从来未曾想一些办法去舒缓生产的痛苦呢!

总而言之,人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道理的无知,一种已深入个人精神和整体文明的盲目。就像视觉上的盲点一样,人们对新生儿的盲目无知,正是人类对生命的一个盲点。

我们必须彻底了解新生儿的特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一生下来就得到完好的照料,也才能够安稳地跨出生命中的第一步。照顾新生儿一定要具备相当的知识,并且应以新生儿自身的需要为主。就算只是抱一抱孩子,也一定要非常温柔谨慎地对待他。除非能够做到轻柔地对待他,否则新生儿最好不要被随便移动。我们必须明白,孩子刚生下来的时候,甚至在他还没有满月之前,都需要一个安静的成长环境。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帮孩子穿衣服,也不要用包裹给他包起来,只需让孩子在室温下做到保暖就可以了。因为婴儿这时候的体温还不大能够随着温度的变化来自行调节,所以穿衣服对新生儿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实质性帮助。

我的这个论点也受到一些非议,因为有的妇女会说我忽视了每个国家存在不同的传统育婴方式。对于这项指控,我只能说各种不同的育婴方法我都有所涉猎。正因为我曾经在许多国家做过研究,深入观察过各种不同的育婴方式,才发现了这些方式在某些方面的缺失。容我再说明一次,这些育婴方式真正欠缺的,是一种心理意识上的醒悟,即在我们迎接新生儿的来临前,绝对需要花时间做好一切准备。

事实的真相是,不论哪一个地方或是哪一个国家,儿童都未被彻底了解。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起,大人的潜意识里就充满了不安。成人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总是想要极力保护,即使有些东西实在没有多大价值。他们害怕孩子的来临将会打乱平常的生活秩序,房子也会被孩子破坏或弄脏。也许正是因为有这种心态,所以我们照顾孩子的方式,不外乎就是急急忙忙地跟在孩子后头,随时准备拯救那些可能会被他破坏的东西。他们有时甚至想逃离一阵,以保持心境的平和。大人在采取这些行动的同时,他们在使孩子成为一个有教养的小孩的努力中,也抑制了孩子所特有的那种“随心所欲”的性情。

有时候,我们会把孩子随心所欲的特性,误认为是任性的表现。其实孩子一点也不任性,只不过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的了解还不够罢了。我们常常因为不够了解孩子的性情,而在教养上犯下一些错误。举例来说,孩子从一岁开始,特别是在两岁的时候就有一种倾向,希望看到东西都摆在他所熟悉的位置上,且对每一样东西都有特定的使用方法。如果有人打破孩子这种习以为常的生活秩序,他会感到非常不高兴,觉得沮丧,他甚至会想办法把东西物归原处,以安抚自己的心情。

即使是年纪非常小的孩子,也有物归原位的要求。我们学校里就曾经发生过类似的情况。有一次,一个孩子站着那儿低头看着地上的散沙。他妈妈看见了,就随手把沙子撒掉了。没想到孩子竟然当场哭了起来,只见他急忙把散落的沙子集中起来,捧回原处。直到这时妈妈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突然哭了,遗憾的是她原来还把孩子的这种需要当成是孩子不乖的表现。

另一个孩子的妈妈讲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因为觉得天气挺暖和,就把外套脱了下来挽在手上,孩子因此开始哭闹。没有人知道孩子为什么如此伤心,直到妈妈把外套再穿上以后,孩子才安静下来。到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

以上例子表明,影响孩子情绪的主要原因,都是因为孩子看到物品放在了不熟悉的位置。大人可能认为,这样的孩子应该受罚,因为只有处罚才能纠正孩子的缺点。事实上,如果有些缺点在孩子长大以后就能自然消失的话,那现在纠正孩子的缺点便显得多此一举。成人当然不会因为有位妇女脱下外套,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嚎哭。大人往往不了解孩子一些行为的真正意思,就认为这些行为显出孩子不乖。我们应该明白,孩子现在的某些缺点,长大了以后会自然消失,不值得我们过于操心。一旦我们开始接受孩子,就能够慢慢了解我们对他的许多纠正措施是多此一举,并且还会继续爱这个有许多小毛病的孩子,因为我们知道有一天他终将成为一个守礼、明理的大人。

再举最后一个例子:我认识一个两岁的孩子,他的保姆每次都在同一个浴缸、用同样的方式帮他洗澡。当这个保姆有事必须离开一阵子,另一个保姆就来代替她照顾孩子。但是每次新保姆一帮孩子洗澡,孩子就开始哭,新保姆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一直到原来的保姆回来后问孩子:“你为什么每次洗澡都哭呢?新保姆人不是很好吗?”孩子回答她说:“新保姆对我很好啊,只是她每次洗澡都倒着来。”原来以前的保姆都是先帮孩子洗头,但是新保姆是先从脚开始洗起。洗澡的先后次序对这个孩子来说,是生活规律中的一部分,为此他才会尽力加以防卫。然而孩子对规律性的趋向,却往往被大人视为不乖。

PART 3 心理胚胎

成长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能量在启动新生儿原本能够自主的身体。这个能量一启动,新生儿的手脚便开始运动起来,他也开始学说话了。自此,新生儿不只具备了行动的能力,也有了表达思想意见的能力,这便是人的内化过程。——玛利亚·蒙台梭利生儿应当被视为“心理胚胎”来看待,它是一种为了降临到这个世界上而包藏在肉体中的精神。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新新生命却被认为是来到这个世界上一片空白。组成这个活生生个体的是组织和器官,这些都可以用科学仪器测量出来,但是,我们所称的精神却无从查证。如此细密灵活的身体难道真的会无中生有吗?这一切还是一个待解之谜。

刚生出来的孩子,他是站在人生旅程中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起点。新生儿降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自主,也没有能力做任何事情,就像一个虚弱或瘫痪的病人一样,需要别人的照顾。除了呜咽的哭声或疼痛的叫喊声以外,新生儿大部分时间都默而不语。往往当他一哭,我们就会直冲到他身边,好像有人需要我们帮助时一样。一直要到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大概是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后,新生儿才不那么娇弱,也比较像个孩子了。再过几年,他的声音也便变成了小孩子的模样。

我们可以把孩子身体上和心理上的成长现象,看作是一个成“人”的变化。换个角度来说,成长是一个神奇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一种内在的能量在启动新生儿原本能够自主的身体。这个能量一启动,新生儿的手脚便开始运动起来,他也开始学说话了。自此,新生儿不只具备了行动的能力,也有了表达思想意见的能力,这便是人的内化过程。

和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的婴儿在出生以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需要别人的照顾。从现实状况来看,这对新生儿的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怎么说呢?其他动物不管出生时多么脆弱,几乎都得马上或在非常短的时间之内靠自己活下去。它们须马上会走,甚至得跟在妈妈后面跑,还要学会与同类动物的沟通方式。例如,小猫得学会喵喵叫,小绵羊也要懂得咩咩叫。虽然发出的声音很微弱,我们还是可以听见它们不断发出的嘶鸣声。动物的成长准备期很短又极简单,可以说,一生下来,其本能就已决定了它们的行为。好比顽皮的小老虎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会自己站立,在出生后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已经能灵敏地钻来动去。

每一种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的动物,它不光只是具有外在的形体,还具有天生的潜在本能。所有的本能都是在动作中显现的,它们代表了不同物种的个别特征。有人认为,动物的特征是通过它们的行为而非外表归纳出来的。因此,动物身上拥有的那些植物所没有的特性,便可以统称为心理上的精神特质。连动物的心理精神特质在出生时都很明显,怎么可以说人类新生儿没有同样的天赋呢?有一项科学理论认为,动物现在的行为表现是经过一连串物种繁衍的经验累积而来的,难道人类的特征不也是如此吗?因为人类也是先直立行走,再不断发展出语言,并将经验传递给后代子孙。

所以说,在这里面必然隐藏着一个真理。让我以物品的制造方法来做个比拟。有些东西是经由机器快速大量制造的,完全一模一样;另外有些东西则是用手工慢慢做出来的,每一种都有所不同。手工制造的价值,就在于它带有艺术家的独特风格。这个比喻可用来说明其他动物和人之间在心理上的差异,动物就像是大量制造出来的产品,每种动物一生下来,就已经固定具有了跟同种动物一样的特性。相比之下,人则是“手工制造”出来的,每一个人都不太一样,好比是自然界制造出来的艺术品,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与众不同的特性。另外,人的制造过程缓慢又耗时。在人的外表还未显现出来以前,其内在就已开始发展,这一发展不是为了复制一模一样的人,而是为了要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人。人的内在发展到现在为止仍然是一个无法预知的谜,我们能说的是,人类发展一直都要经历一个费时的内在建设过程,就像一件艺术品在呈现给大众之前,艺术家必须先在他幽静的工作室里进行一番精雕细琢一样。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看不见的过程,而无助的婴儿对我们来说更是一个谜。我们只知道婴儿将来会有无限的发展可能,但无从得知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成就。在婴儿柔弱无助的身体里,有着比其他动物更为复杂的独特机制。人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所具有的独特意志使他完成具体的转化工作,并使自己向前迈进。音乐家、歌手、艺术家、运动员、专制君王、英雄、罪犯、圣人——都是经由同样的方式被生下来,但是他们每个人都带着各自的发展之谜来到这个世界,正是个性的发展激发着每一个人去做不一样的事。

孩子出生时的无助现象,曾经是哲学探讨的主要课题,遗憾的是,医学专家、心理学家或教育学者却从未曾对其产生过兴趣。在他们看来,孩子出生时的无助现象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实。虽然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度过这段无助的婴儿期,但这些影响仍会深埋在他的无意识底层,对孩子日后的日常生活会产生严重的心理后果。那些认为婴儿不只在行动上被动,其心智也空洞的假设,实在是大错特错。还有人认为,孩子在婴儿期过后之所以会神奇发展,完全是因为大人的悉心照顾和认真养育,这样的假设也同样是错误的。这类假设更会让爸爸妈妈产生一种责任感,以为自己就是启发孩子内在生活的力量,因此他们会把教导孩子视为就像在完成一件物品那样。为了发展孩子的智慧、敏锐感和意志力,他们会不停地提出建议,发出指令,就这样,大人赋予了自己近乎神圣的力量,并深信自己在孩子生命中的地位,就像圣经里所描述的上帝一样:“上帝依照他的形象创造了人类。”

骄傲是人类最嗤之以鼻的恶行,大人将自己神化后所形成的自我膨胀,让孩子承受了许多苦难。孩子才真正握有通往自己内心世界的钥匙。孩子确实很小就能展现出自己的发展趋向和相当的心智天赋,他总有一天会尝试着展现出他的能力。这时候如果大人受到自我膨胀的影响,不合时宜地加以干预,可能就会抵消掉孩子的努力,挫伤他们的自我实现。大人的行为极有可能给孩子原本具有的天赋带来负面影响,这也许就是造成人类在传承中失败的原因。真正的问题在于,虽然孩子必须经过重重困难和持久的努力,才能充分运用与掌握他的心智,但是孩子有其精神层面,只是他们得花些时间去表现出这份天赋。

一个在孩子身上封锁、隐藏的心灵,正在逐渐茁壮成长,它正一点一点地让被动的躯体活跃起来,唤醒孩子的意志力,并开启孩子的意识。然而在现实环境中,却有另一股巨大的力量正向他袭来,且最终驾驭了他。在这个环境中,无人能感受到甚至接受人类可发生内在转变的事实,娇弱的新生儿没有受到丝毫的保护,也没有人帮他安度艰难的发育期。该环境中发生的每一件事对新生儿来说都是一种阻碍。

就这样,作为心理胚胎的孩子,只得靠自己的力量,在他所处的环境里求生存。事实上,正如生理胚胎一样,心理胚胎也需要外在环境的保护,它需要爱的温暖,需要人们尊重他的存在,需要一个能完全接受它、永远也不会阻碍它的环境。

一旦了解这些以后,大人必须改变对待孩子的态度。孩子是以心理胚胎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它赋予我们新的责任。那个柔顺、优雅的小东西,那个受我们喜爱、被我们用过多的物质包围,就像我们的玩具的婴孩,必将唤起我们心中对他的崇拜。

在人的具体转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很多内在挑战。要理解尚未存在的意志,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它最终为了激励及锻炼被动的身躯,必然会加以控制。从这一刻起,婴儿娇弱的生命霎时绽放了开来,婴儿开始有了意识,开始对周遭的环境感兴趣,在自我实现的努力下,肌肉也活泼起来,我们必须对孩子的努力给予同情,因为这段时间是孩子人格发展定型的关键期。这个责任是如此重大,我们应该借助科学方法,试着去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并准备一个符合孩子需要的生长环境。这是正在发展的这门科学长久以来的首要原则,这也是需要成人的智慧结合的科学,因为在人类发展史的最后结论完成以前,还有很多的工作等着我们去实践。

PART 4 有吸收性心智的本质

幼儿的心智与成人大不相同,他靠自己的天生禀赋创造出高品质的成就。他不仅创造了语言,更创造了说话的器官,他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及各种表达智慧的方式。——玛利亚·蒙台梭利观念以生命为一切生物功能的中心,并且改变了以往的教育理念。学校不再是一个分隔的世界,孩子也不应与世隔绝,受到新过度保护。许多心理学家对幼小的孩子进行了研究,他们从孩子初生的第一年就开始观察。发现人格的建构与塑造就始于这个时候。从心理层面来看,他们在出生时确实一无所有,一切为零!孩子刚出生时,肉体也几乎是瘫痪的,他不能做任何事。过一阵后孩子开始说话、走路,经过一关一关地克服,他最终凭着自己的力量与智慧将自己建造成为“人”。孩子内在的巨大力量吸引着我去研究,也吸引了许多其他科学家的注意。这种力量原本隐藏在妈妈的庇护下,而这些以往人们还以为孩子说话、走路都是妈妈教的。其实不是妈妈教的,而是孩子自自然然学会的。妈妈生产出的不过是一个小婴儿,正是这个小婴儿将自己建构成为了“人”。即便孩子的“母语”也未必是从妈妈那儿学来的,因为孩子可能出生在国外,他已能讲一口流利的当地话,而他的爸妈可能还没他讲得地道呢。所以他那口流畅的语言不是遗传的,既不是因为父亲,也不是由于母亲,而是孩子自己利用环境中的一切资源,来塑造他的未来。

一些心理学家对孩子从出生直到大学的成长进行了研究追踪。他们发现,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有一些相当不同的、且各具特色的阶段,它们不可思议地与生理发展阶段相呼应。他们的这种阶段性变化令有些心理学家夸张地说:“成长是一连串的出生。”第一个时期大约是从出生到6岁左右,这中间或许有些变化,但他从始至终的心智形态是一样的。这一时期又可分为两个次阶段:从0~3岁、从3~6岁。其中前者的心智形态是成人无法介入,无法影响的;至于3~6岁的阶段,其心智形态是可以介入的,但须以某种特别的方式。整个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他们的变化很大,从柔弱无助的婴儿变成跑跑跳跳、能说会唱的孩子,到他们6岁时就成熟得可以入学了。当然他稍早一点入学也可以,不过要参考本书所提示的原则。但我们要强调的是,6岁是一个新纪元,它也与生理的变化相对应,例如这时他开始换乳牙了等。从6岁到12岁这一阶段只是单纯地长大,没有很大的变化,其特点一般而言是显得十分平静与柔顺。

第三个时期是从12岁到18岁,这又是一个大的转换期,包括生理与心理两方面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好像世界各国都有这种普遍的共识,即到了12岁就要换层次更高的学校,以符合他新的心智层次。在第三个阶段,他的个性会变得很不稳定,相当叛逆且放荡不羁。但传统学校并不重视这些反应,只管照着课表上课,用体罚来惩治他们的叛逆。到了18岁他们可能上大学了,课业是十分繁重了,但在方法上却没有太大差别,因为他们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坐着听讲以获取学位,这种灌输究竟能否学以致用实在令人怀疑。到这一阶段他们的生理虽已达到成熟,但由于他们只是从事着当年的研读、听讲,因而无法形成一个具有独立判断与自由意志的成人。事实上,只有实际的工作与经验才能帮助他们真正成熟。当你在纽约的街头上看到知识分子游行,高举着口号:“我们没有工作!我们正饿肚子!”时,你应觉得这是对社会的一种控诉,虽然社会已为他们的教育投资了许多。

许多爱思考的人常常在想:为何拥有最崇高智慧的人,需要有如此漫长且艰辛的婴幼儿期,而其他动物却不需。还有许多人不禁要问婴儿期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觉得这里面似乎有无穷的奥秘。这的确是一个心灵创造的工作,一切由零开始。他并不像小猫变大猫一样,从尚未成熟的喵喵声逐渐发展变大声,也不像小牛、雏鸟在自我表达上只是叫声愈来愈响亮,对人类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造问题。幼儿的心智与成人大不相同,他靠自己的天生禀赋创造出高品质的成就。他不仅创造了语言,更创造了说话的器官,他也创造了各种各样的身体动作,及各种表达智慧的方式。

这并不是在受有意识的“意志”所主宰,而是由潜意识的心智来完成的。它是一种不可思议的智慧,孩子那奇妙的创造工作就是借这种潜意识心智完成的。我们发现,在某种时候,环境中的某些方面会引起孩子强烈的兴趣,它表现出一种穿透整个生命的热诚,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力量。

我们承认,孩子一生下来就有听觉,令我们惊奇的是,环绕他的声音有千万种,为什么他单挑人的声音来模仿呢?因为人的语言在他的潜意识心智中留下了特殊印象,引发一种特殊的感情与热忱,使看不见的肌肉纤维产生共振,从而复制类似的声音,而其他的声音就无法引发这种行动。这正是幼儿吸收语言的方式,它构成孩子心理人格的一部分,我们称它为“母语”,以别于其他日后下工夫学来的语言。这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作用所带来的化学变化。这种声音的刺激不仅进入孩子的心智,还能复制它将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我们把这种心智叫做“有吸收力的心灵”。如果这个力量能继续发挥作用的话,我们很难想象其影响将有多大。

PART 5 心灵是怎样建构的

人类的心灵似乎循着相同的路径发展。它也是从“无有”开始的,在新生儿的内部,即其心理层面,并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心灵的器官也是围绕着一个敏感点产生的,在此之前也是不断地搜集资料,经由吸收性心智完成。如果我们不了解敏感期及其发生的顺序,我们就不明白孩子的心灵是如何建构的。——玛利亚·蒙台梭利要进一步了解吸收性心智的秘密,我们就应研究产前及胚胎的生活。最近生物学的研究有一种新的趋势,以往研究动物或植如物,采样大都来自成熟的个体,在社会学中研究人类也是如此。科学家现今试图采取相反的方向来研究人类或其他生物,即针对幼小或原初的生命来取样。为此,胚胎学逐渐受到重视,它是研究受精卵的生命来自两个成人细胞结合的后果的科学。孩子的生命始于成人,也终于成人,这就是生命的历程。

造物者为幼小的孩子提供了特别的保护,孩子是在爱中来到这个世上的,他既是出于父母爱的结合、爱的结晶,出生后又被父母的爱所包围缠裹。这种感情相当自然,它不是人工的,也不是出于理性的要求,与慈善家、宗教家或社会活动家所要唤起的同胞之爱不一样。只有孩子生活领域中所经历的爱,才是人类道德的理想境地,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父母所做出的牺牲十分自然,他们是愈奉献愈快乐,一点也不认为这是一种牺牲。生命的本性就是如此。这种生命形式比“适者生存”的竞争形式要高尚得多。这是一种在本性之外,外加的一种特殊本能。所以,法国大生物学家法布尔在总结物种之所以延续时提出,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有天赋的自卫武器,更由于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本能。在低等动物保护幼小一代时所显出的智慧就证明了这一论断。

19世纪的科学家曾认为,在人的胚胎细胞中有一个具体而微的迷你小人,然后逐渐长大,一如其他哺乳动物。他们甚至还为这一“迷你小人”到底是来自男人或女人展开了争论。直到显微镜的发明,才使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成为可能。他们最后只得非常不情愿地接受这个结论:原来胚胎内并不存在任何先天的人的雏形。正是受精卵一分为二,由二变成四,就这样不断地繁增,形成了胚胎。胚胎学的研究截至目前的发现是:如同一个人要建造一栋房屋必先累积许多砖块一样,当细胞分裂累积到一定数目时,就开始筑成三道墙,然后在墙内开始构筑器官。

这种器官建构的方式十分特别。它先开始于一个细胞、一个点,然后环绕这个点的细胞开始狂热、加速地分裂,当这种狂热活动停止时,器官就产生了。发现这种现象的人解释说:器官发生的地区涵盖有许多敏感点。器官原先各自独立发展,好像每个器官是只为着自己的目的。在它们密集活动时,围绕着一个中心,显得十分团结,好像充满着理想。它们不断地改变,与周围其他的细胞愈来愈不相同,呈现出预定要形成器官的样式。当不同的器官各自独立地完成时,就出现一种力量使它们相互关联、结合在一起,彼此互相依存,缺一不可。婴儿就是在这个时候诞生的。首先是循环系统联系全身的器官,然后是神经系统完成整个联结。在这里所显示的建构计划都立基于一个点上,由该点出发完成一个一个的创造工作,一旦器官不断建构完成,它们必然紧密结合在一起,显出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所有高等动物都遵循这一计划建构,自然界中只有这一种建构计划。

人类的心灵似乎循着相同的路径发展。它也是从“无有”开始的,在新生儿的内部,即其心理层面,并没有任何现成的东西,心灵的器官也是围绕着一个敏感点产生的,在此之前也是不断地搜集资料,经由吸收性心智完成。当它们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许多敏感点,其强烈程度是人们所无法想像的。语言的获得就是一例。由敏感点所造成的并非心灵的发展,而是心灵所需的器官,是心灵所需要的。同样的,心灵器官原先也是各自独立发展的,例如说话、用双脚走路、判断远近、辨认方向以及其他协调运动等能力都是如此,它们每个都围绕一种兴趣发展,相当明显地吸引孩子朝向某类活动。当该器官形成之后,那种敏感性也就消失了;当所有器官齐备,它们就结合起来成为心灵的实体。

如果我们不了解敏感期及其发生的顺序,我们就不明白孩子的心灵是如何建构的。常有人争辩说,以前的人不懂敏感期,一样培育出健壮的后代。但是要提醒的是,我们现今生活的时代,许多自然所赋予母亲的本能大量受到压抑或消失了。过去母亲可以本能地协助孩子在敏感期发展,走到哪里就把孩子带到哪里,正好提供了孩子所需要的环境,且用母爱保护他,但现今的妈妈已经失去这种本能,人性也趋向退化。所以研究母性的本能重要,与研究孩子自然发展的重要性一样,因为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母亲必须回归自然。母爱也是一种大自然的力量,理应受到科学家的重视,他们应致力研究、协助母亲重拾她们失去已久的本能。我们必须教育母亲学会这种知识,让她们可以在孩子一出生就给予心灵的保护,不需要交给受过训练的护士,那种护理尽管十分讲究卫生,但只是表面上满足了孩子生理上的需要。事实上,在这种照顾下的孩子,很可能死于精神困顿或心灵匮乏。

这样骇人听闻的事在荷兰的某一城市就发生过,有一个机构试图教导低收入的母亲实施卫生保健,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很完善的、科学管理的环境中,那里有相当营养的食物,且由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照顾。但不久还是引发了疾病,导致许多孩子死亡。由父母照顾的低收入孩子反而没有患相同的病,似乎比妥善照顾的孩子健康。庆幸的是,该机构的医生了解到他们缺乏某种重要的条件,并且立刻做了些补救。护士开始学着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抱抱他们,与他们玩耍。这对科学护理一无所知的妈妈,由发自内心的爱所引导,并与社会有适当的接触,才使那些孩子终又逐渐恢复笑容与健康。

PART 6 孩子的行为能力

孩子刚出生时不具任何行为能力,几乎是瘫痪的,借着练习学会了走路、跑步以及像其他动物一样攀爬,但必须靠他自己的努力。这种适应性的工作,造物者只交付给儿童来完成,成人已不易适应。——玛利亚·蒙台梭利管行为主义的研究及据此发展的理论都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的奥秘,不过它们对事实的厘清很有帮助,让我们弄清了生长是如尽何发生的。可以确定的是,建构的计划只有一个,各种动物的生命都循此发展。这个计划可以追溯到胚胎,可以追踪儿童心理的发展,也可以从社会现象中发现。许多动物早期的胚胎好像都很类似,不论是人、兔子或蜥蜴,这是很有意义的。脊椎动物的成型都经过类似的历程。但当胚胎的发育完成时,其间的差别就很大了。有一件事是可以断定的,那就是,新生儿是个心理胚胎,出生时每个孩子都是相似的,因此,在心理胚胎的成长期、心灵的成形阶段,都需要相同的对待与教育。不论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天才或苦力、圣贤或罪犯,他们都要经历同样的发展过程。因此,生命头几年的教育是相似的,应由自然的本性来表达。

一个个体的内在个性与自我,是自然而然发展的,非我们所能左右,我们仅能助一个人实现他自己,为他除去生长过程中影响自我实现的障碍。我们已经确立敏感点存在的事实,器官就是环绕着敏感点形成的,然后出现两种系统——循环与神经系统,来进行联结与整合。但是科学无法进一步解释如何成为生命体的事实,以及如何成为自由与独立的个体、与众不同并有自己的个性。

1930年,美国费城的学者在生物学的研究上,有一项与现行理论完全相反的发现。他们发现,大脑中的视觉神经中心,是在视觉神经出现以前形成的,更远在眼球形成以前。由此导出的结论是,在动物中,心理的形式先于生理的形式。每种动物的本能、自然的习性早在表达它的器官形成以前就已存在了。如果心理部分事先就存在了,就意味着生理部分是自动完成自己的建构,使自己符合心理需求、符合其本能。各种动物的肢体与器官,是最适于表达其种属本能的。由此可见,新的行为主义理论与旧的观念——认为动物为适应环境而采取某种习性,是不同的。以往认为个体以意志的力量,引起身体结构在生存竞争中作必要的修正,以适应环境。逐渐地,经过无数代的演变,身体的调整和适应终于完成。新的理论并未完全否认这些,但把动物本能的习性或行为放在了核心的地位,在其能力范围内,也可以成功达成适应环境的工作。

在牛的身上我们可以发现这个例子。牛是一种强壮、结实的动物。在世界地质学史上,也可以追溯它的演进过程。当地球覆盖着植物时,它就出现在了地球上。有人会问,为什么牛会选择这种最难消化的青草作食物,并为此发展出四个胃来呢?如果只是为了生存问题,它吃别的东西可能更容易,因为其数量也很多。但数千年过去了,我们仍看见牛依然只吃草。经过仔细观察,你可以看见,牛是在靠近草的根部将草咬断,并未连根拔起,好像它们知道青草需要这样修剪才能使地下茎长得好,否则很快就要开花、结籽、枯死。后来人们又发现,青草对植被也有相当的重要性,因为它能防止水土流失,不仅稳固、保护土壤,而且使土壤肥沃,使其适合植物生长。这就显示了青草在自然秩序中的重要性。除了啮咬之外,有两件工作对青草的维护也很重要,一是施肥,一是带着重量的滚或压,有哪一种农业机器能将这三种工作做得比牛更好?这种美妙的机器除了协助草的生长、维护土壤之外,还能供应牛奶。所以牛的行为似乎是为着自然的目的而设计,正如乌鸦与秃鹰是为另一方面的服务设计的,它们是自然界的清道夫。

从无数个动物选择食物的例子所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动物不仅是为满足它们自己而吃,而是为着完成一个使命;不论生物或无生物,借着所有成员的合作,共同为了整个造物的和谐。有一些生物吃得相当不规律,也不仅是为维系生命而吃。它们不是为活着而吃,而它们活着却是为了“吃”。例如蚯蚓,它每天吃大量的泥土,几乎是其身体容量的200倍。达尔文是第一个提到,如果没有蚯蚓,地球可能没有这样肥沃。

蜜蜂传播花粉是另一个熟悉的例子。我们从行为主义来看,动物牺牲自己为其他生命的生存而效力,不仅是为自己的生存而已。类似的情境在海洋中也可以发现,有些单细胞生物的功能好像过滤器,除去水里的某些有毒盐分,为达成此种功能,它们要喝巨量的水,如果以人的比例来说,约每一分钟要喝一加仑的水。动物的生计与地球生态的关系,动物本身并不知道,但更高层次的生命、地球的表土、空气与水的净化皆有赖于它。

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见,似乎有个既定的计划存在,动物的器官就是为完成此计划,生命的目的就是为服从这“隐藏的命令”,它使一切造物和谐并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世界并不是为我们的享受而造的,我们的存在是为着这个世界的向前进化。

当我们研究人类并与其他动物比较时,发现与它们确有许多不同。主要的不同是人类不具特殊的运动方式,或有特定的栖息地。所有动物中只有“人”最能适应各种天气,热带或极地,沙漠或丛林,只有“人”可自由地去他所喜欢的地方。人也能从事最多样化的运动,而且能用双手做事,是其他动物所不及的。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什么不能的,他相当自由。人类有最多种的语言,他能走、能跑、能跳、能爬、能像鱼一样游泳,且能从事富有美感的运动,如舞蹈等。然而,在孩子身上,在出生的时候,没有一样能力看得见,必须一项一项地在童年期学习。

孩子刚出生时不具任何行为能力,几乎是瘫痪的,借着练习学会了走路、跑步以及像其他动物一样攀爬,但必须靠他自己的努力。这孩子不仅获得所有人类的能力,远超过其他动物,而且调整自己去适应他所要面临的气候、生活环境以及文明社会愈来愈复杂的要求。这种适应性的工作,造物者只交付给儿童来完成,成人已不易适应。成人似乎永远很难精通外国语言的腔调,即使该语言比他自己的母语简单多了。成人可能喜欢某个环境,只能把它放在记忆里;而孩子却将它不知不觉地吸收了,构成内在心理的一部分。孩子就是如此将所见、所闻融入,成为他的所有、成为他的一部分。语言是个明显的例子。心理学家将这种记忆力称为内在美,它的任务是为个体建构一种行为,不仅适应其所属的时间与空间,也适应该社会的精神意识。成人发现自己常带着感情与偏见,尤其是宗教方面,以客观理性来讲应该拒绝,可是他们很难摆脱,因为它已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自己的血脉里面。

如果我们要改变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或希望加强某一民族的某些性格,我们必须以孩子为突破口,从小孩开始,因为在成人身上所能做得太有限了。要改变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变好也罢,变坏也罢,要唤醒宗教或提升文化,我们都必须仰赖孩子,他们才有无比的能力。

PART 7 三岁孩子

三岁的孩子必须为他自己摆弄东西。如果给他依其身材比例制作的东西,容许他学着大人一样操作,他整个性格就会变得平和、满足。——玛利亚·蒙台梭利物者好像在三岁阶段画了一条界线,把三岁以下和三岁以上分开。前者虽然充满创造性及重要事件,但如同出生前的胚胎期造一样,成了遗忘的年代,因为三岁才开始进入意识与记忆的阶段。在心理胚胎期,有些发展是分开的、各自独立发展的,如语言、四肢的运动与协调以及部分感觉的发展;好像身体的器官在产前一个接一个的出现,但是他一个都不记得。这是因为人格尚未形成,只有当各部分都完成时,这种统合才可能。这个潜意识与无意识的受造物,这个被遗忘的孩子,似乎从人们的记忆抹去,当他满三岁来到人的面前时,似乎是一个不可理解的人。

他与我们之间的沟通似乎被造物者挪走,除非我们知道他早期的生命,或认识他的本性,我们很可能不自觉地毁坏了他已建构好的部分。人已经离弃生命的自然道路来创造文明,受文明洗礼的人类只知保护物质,却不知保护人类的心灵,结果留给孩子的是监禁——充满了障碍的环境。

孩子完全在大人的监管之下,除非他们有来自造物者或科学发现的启示,否则这些成人会给孩子的成长造成极大的阻碍。三岁的孩子必须借着在环境中活动才能继续发展,以运用这三年来所创造的能力。他已忘记那几年发生的事件,但所创造的能力已浮到意识层次,要借由活动实现出来。由智慧导引的“手”,借着玩耍,执行心灵的意志。

似乎对孩子来说,之前借心灵探索世界,而今借双手探索世界。他要使以前获得的能力更趋完善,如语言等;其发展固已完备,但还要持续扩充内容直到四岁半。其心智仍拥有心理胚胎期的吸收能力,他不知什么是疲倦;如今双手又成了理解事物的直接器官,此时的发展主要凭借双手的工作而不是双脚的漫游。这个年龄的孩子能持续地玩耍,如果双手不停地忙碌的话,他反而如鱼得水般的快乐。成人称之为幸福的游戏年代,市面上也设计了许多玩具来迎合孩子活动的需求,结果他塞满了许多无用的玩具,而不是有助心智发展的工具。孩子想触摸每一件东西,但成人只给某些东西,而拒给其他的。真正可以触摸的是沙子,没有沙的地方,有钱人就买些沙子。水也可以玩,但只能一点点,因为水会弄湿衣服。水和沙会把衣服弄脏,要麻烦大人洗。当他玩腻了沙,大人就给他扮家家酒的玩具,有小厨房、小屋子、玩具钢琴等,都不是真正能用的东西。他们看出来孩子想学大人一样做家事,可是给的东西又不是真的,实在可笑!

没人陪的孩子,父母会丢给他一个假人——洋娃娃,当然洋娃娃可能比难得陪他的爸爸、妈妈实际一点;但洋娃娃不会讲话,也不会回报他的爱,只能勉强地作为与社会接触的代用品。玩具变得渐渐重要,因为人们认为有助智力发展;这当然好过没有东西玩,但问题是孩子很快就厌倦了,又要新玩具。孩子有时故意把玩具弄坏,人们以为他喜欢把东西拆成碎片,或有破坏欲,但这是人为造成的性格,因他没有适合的东西可以摆弄。孩子不会很喜欢这些玩具,因为它们不是真的。所以孩子变得无精打采,不能专心,渐渐脱离常轨,甚至人格扭曲、偏差。其实这个时期的孩子有意、且认真地要在各方面模仿大人,以使自己更完美,可是这种努力总是被否定,使他不得不走向偏差。

越是高度文明的孩子越可悲,生在简单社会的孩子就平和、快乐得多,可以自由使用周围的东西,因为那些东西不是那么昂贵,不用担心会打破。母亲在洗衣、烤面包时,孩子也可以在一旁参与,如果找到适合他的事,就能为自己准备生活。

这个事实毋庸置疑:三岁的孩子必须为他自己摆弄东西。如果给他依其身材比例制作的东西,容许他学着大人一样操作,他整个性格就会变得平和、满足。他不在乎生活环境里不常有的东西,因为他的玩耍是要让自己适应所处的世界,而且造物者的旨意是:使他享有完成事物的快乐。所以“新的教育方式”是提供合乎孩子力量、尺寸的东西,以引起他活动的兴趣。好像成人在家或在田间工作的方式一样,孩子也应该有属于他们的家和田园。不需给他们玩具,要给他们一个家;不需给玩具,要给他们可以用小型工具耕耘的园地;不用给他洋娃娃,要给他一群同伴,让他们去体验社会生活。我们用这些来取代过去的玩具。

一旦这些障碍除去,把虚假的玩具扔在一旁,给他真实的东西,他的反应可能出乎意料。孩子会出现不同的人格,坚持他的独立,拒绝帮助。他清楚地表示要独立做事,而使母亲、保姆、老师都感到惊讶,成人只能在一旁作观察者,现在孩子成了环境的主人。

关于我的早期实验,就是许多年前很幸运地在罗马看到的事实,如果不是因为情形特殊是看不到的。如果当初儿童之家是设在纽约的高级住宅区,可能不会发生值得注意的事,就像许多有钱的学校,也许并不缺乏可以摆弄的物件,但许多其他的事就可能带来成长的阻碍。

当初有利实验的三个环境因素是:

1.学校位于极贫穷且社会情况甚艰难的地区。穷人家的孩子可能苦于物质的缺乏,但他拥有自然环境,所以内在是富有的。

2.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文盲,无法提供孩子自以为是的帮助。

3.老师都不是专业的,所以不受传统训练的偏见影响。

如果在美国,实验可能就不会成功,因为他们要找最好的老师,而“好老师”表示他学了一堆对孩子没有帮助的东西,而且满脑子都是与“孩子自主”相反的理念。老师一味地把自己的理念强加在孩子身上,只会阻碍孩子。如果我们希望实验得到成功,最好以贫穷孩子为对象,提供他们未曾经历过的环境。给予科学设计的教具,以引起热烈的兴趣后,来唤醒他的专注力。40年前这个实验引起了很大的震撼,因为人们从来没有看过三岁小孩有这样的表现。然而专注只是基本的表现,接着一项一项地去探索、操作,孩子忘情地流连其中。在过去无法使他满足的传统环境中,他总是跳来跳去,无法专注于任何一件事,但我们已经证明这种情形不是他真正的性格。

我们必须认识到,三岁孩子的内在有一个老师,一直无误地引导他。当我们说一个自由的小孩,意即他是跟随内在强有力的自然引导。受自然引导的孩子会把工作做得很彻底,例如,我们原只期待他擦桌面,但他连桌脚、桌边、底面、缝隙都能擦到。如果老师给他自由、不加干涉,他就会全神贯注投入工作。大多数老师总是忍不住不断地打岔、施教,所以习惯受内在自然引导的孩子,无法与爱施教的老师相处。老师可能认为他应由易而难渐进地引领孩子,由简单到复杂,然而孩子可能喜欢先难后易,甚至有时是跃进的。

老师的另一个偏见就是对疲劳的看法。当孩子兴趣浓厚的时候,是不会觉得疲累的,可是老师每几分钟就要他换种方式并休息,反而使他失去兴趣,并感到疲累。所以一般从师范学校毕业的老师,根深蒂固的持有这些偏见,几乎无可救药。今日大多数的大学也都持这种偏见,认为每45分钟就应休息一下,这实在是致命伤。教育学的世界是遵循人的逻辑,但“自然”却有不同的逻辑、不同的法则。人的逻辑把心智活动与身体活动当成两回事,认为心智活动就应安静地坐在教室里面,身体活动就应把心智摆在一边,这等于把孩子切成两半。当孩子思考的时候,不准他使用双手,但自然却显示:孩子不用双手便无法思考,甚至他还须不停地走动,像希腊四方游走的哲学家一样。动作与思考同时进行?!

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帮助老师脱离这些以及其他的偏见,我们最大的成就也在这里,他们大部分能脱离。如果大体的教育还有设想的空间,而受过训的老师稀少,我们只要说:“谢天谢地!”这是很理想的情况。

当然,新老师必须了解某些基本的事情。例如,在我的第一个实验学校,我亲自指导我的助理,她是公寓管理员的女儿,我告诉她为孩子示范教具特定的使用法与顺序后就可以走开,让孩子自己操作。她虽然没受过教育,但执行得很好,所以当孩子表现的效果十分完美时,她也感惊讶。她以为有什么天使或神灵替他们做,有时十分震惊地跑来跟我说:“夫人,昨天下午两点钟,孩子开始写字了!”从孩子结构漂亮的句子看来,似乎有神力与他同在,因孩子从来没写过,也还不会阅读。

经验告诉我们,老师必须越来越放手,保姆要为孩子准备好材料,让他们自己动手。我们的工作是要证实给老师看,干涉是没有必要的,即使做错了也没关系,这也叫做“非干预教学法”。老师需要判断孩子可能需要什么,如同仆人细心地为主人准备好饮料后退下,由主人随意饮啜。老师也要学习谦卑,不要把己意强加在孩子身上,并同时保持警觉,注意孩子的进展,准备孩子进一步所需要的教材。

中下层阶级的家长最热心配合我们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写出第一个字时,不识字的父母,高兴得把他们的孩子举起来;然而有钱人家的父母,只表示淡淡的兴趣,可能还追问学校有没有停止教美德方面的课,至于写字的成果好像无关紧要。想要做打扫工作的孩子,却会有父母对他说,这是佣人的工作,他来学校不是为了学这些低贱的工作。另外一个妈妈认为自己的孩子太小,还不适合学算数,怕脑子用坏了,而出面阻止。所以孩子有很复杂的情结,既有优越感又有自卑感,成了心智上的跛子。

在我们的教育实验里,外人认为很糟的,却具有实际的价值,其效果不仅影响孩子,也影响家长。在最初的儿童之家,孩子开始练习与家务有关的活动后,回去告诉他们的母亲说,衣服上不可以有污点、水不可以洗出来等等,不久,母亲的衣服开始变得洁净无瑕,也很注意整齐。不少父母开始想学读写,因为孩子已经学会了,整个社区的气氛、环境因孩子而开始改变,好像我们的手中有根魔杖。

PART 8 让孩子回归自然

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因为婴儿越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他就越能形成更为协调的身体比例,越能造就更为健全的机能。——玛利亚·蒙台梭利多好心人建议我,何不在原来的幼儿教育方法基础上继续展开研究,以便于更有利于对7岁以上儿童进行新式教育。由此可许见,他们实际上是对我已提出的那些法则是否能应用于这一阶段的儿童产生了怀疑。据我了解,他们的异议主要在道德规范方面。

难道儿童就不应该尊重他人的意愿?难道他就不会在有朝一日去自告奋勇地执行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难道他就不应该具备自我牺牲精神?

此外,我们还得面对有些人为6岁以上孩子所设计的旨在对他们进行脑力训练的各式各样稀奇古怪的算术表和语法,你是打算全部取消,还是让儿童屈服于这些所谓的必修课程呢?

显而易见,整个争论都围绕着对我所提出的“自由”一词的理解,而这种“自由”正是我所提倡的整个教育体系的不可动摇的基础。因此,有必要认真对待。

当然,我也清楚,要给他们一个直接、清楚、令人信服的回答,也不那么容易,因为哪怕是一些已为人们所坚信不移的问题,同样也免不了产生争议。

举一些类似的例子或许能更清楚地表达我的意思。在对待婴儿方面,我们以前采取的是一些什么样的方式呢?许多人至今仍会对那些早已习以为常的惯例记忆犹新,比如,必须将一个婴儿捆束起来,要不他的腿就会长成螺旋腿;必须将他舌下的韧带割断,这样就能保证他到年龄后自然地说话;必须一直给他戴上帽子,否则他的耳朵就会凸出来;必须认真对待婴儿着的姿势,以免他那柔软的颅骨发生终身畸变;有些母亲会不厌其烦地去捋或捏宝宝的小鼻子,以为这样就能让他有一副又长又尖的鼻子;还有些母亲在婴儿出生后不久,将一种小金耳环穿入她们的耳垂,据说这样可以“改善宝宝的视力”。到今天,这类做法在有些国家已经被人们弃之不用了,不过还有些国家仍然保留着这些传统。再举一例,我们都有过帮助幼儿走路的经历,有些望子成龙的母亲,甚至在宝宝出生后的头几个月里,就每天不厌其烦地花上好几小时来教婴儿走路。她们会拧着婴儿柔弱的身体,充满新奇地观察着他们的小脚漫无目的地移动。令人可笑的是,她们居然会以此认为宝宝已经开始学走路了。实际上,这一时期婴儿的神经系统并未完全发育,他们的动作也还不可能协调。事实上,婴儿的脚弓确实在这时渐渐成形,于是他们便开始尝试大胆移动小腿,这些母亲们因为不知情,居然把孩子在这方面的进步归功于她们的教导有方。一旦宝宝们刚刚具有运动力,虽然这时他还没有平衡感,因而不具备站立的能力,母亲们便用带子将孩子的身体提起来,将他们牵引着在地上行走。有时,她们甚至会把孩子放进一种铃状的竹篮里,这种篮子的底部比较宽大,可以防止孩子翻倒。她们就这样把婴儿的身子捆在竹篮里面,将他的手臂吊在外面,使婴儿的整个身体通过竹篮的上部来支撑。在这种装置下,宝宝尽管无法通过脚站立起来,不过他已能向前移动双腿了,而宝宝的这种表现就被做母亲的看作是在走路了。

这些大人强加给孩子的支持物,就如同我们配给残疾人用作支撑的拐杖一样,当这些已经习惯了在篮子的辅助下移动的孩子,突然给他去掉篮子时,他必定会摔倒。

当我们将科学引入拯救儿童的领域时,它会给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呢?我要声明的是,它不会教你如何使孩子的鼻子挺起或耳朵竖立的完美方法,也不会教你如何让婴儿出生后立即走路的方法。绝对不会!我只是向你证明:自然本身就决定着头、鼻及耳朵的形状;人(当然包括小孩)无须割断舌下的韧带就会说话;腿会顺势长直的,行走的机能也会自然产生。人们在这些方面最好不要施加人为的干预。

我们必须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应尽可能地把一切留给自然,因为婴儿越是能得到自由的发展,他就越能形成更为协调的身体比例,越能造就更为健全的机能。我主张取消各种束缚,应该让他们在“恬静的状态下”保持“最大限度的安宁”。应该让婴儿的双腿保持完全放松,让他在躺倒时可以完全得到舒展,不要像许多人所做的那样将婴儿“逗”得上下乱动。在时机还未成熟之前,切莫不要强迫孩子走路,因为只要时机一到,他就会自己站立起来,并能自然地行走。

令人庆幸的是,今天大多数母亲已接受了这一观点,那些卖绑带、布袋和篮子的小贩们也只好另谋它途了。

结果怎么样呢?一个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孩子们的腿长得比以前更直了,他们走得也比以前更利索了。

这已成为一个既定的事实,当然也是一个最令人欣慰的事实。想想看,由于我们过去一直相信儿童的双腿、鼻子、耳朵甚至头形都是大人呵护的直接结果,我们为此曾经历过多少忧心忡忡的日子呀!因为我们感到责任是如此重大,以致每个人都觉得自己难以胜任!有了这一认识后,我们现在则可以说:“大自然会考虑这些的。我们只需给予孩子以自由,观察他健康地成长。那就让我们充当这一奇迹的旁观者吧。”

在儿童的内心生活方面,我们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都曾有这样的共识,那就是,帮助孩子形成性格、发展智力、学会表达感情等,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也曾为此而忧虑不已。我们常常自问:我们该怎样帮助他呢?就像做母亲的能经常捏她们孩子的鼻子或用带子捆绑他们的耳朵那样,我们能用这类“特殊”的方法去束缚他们吗?事实上,人的性格、智力、情感是与其身体的成长同步进行的,如果我们缺乏这种认识的话,到时候我们除了任人摆布还能干什么呢?

要明确的一点是,我们既不是精神的缔造者,也不是物质的创造者,是自然在掌控着一切。如果我们确信这一点,我们就得承认,“不为孩子的自然发展设置障碍”是一条基本原则,同时,不要将许多问题孤立开来加以对待,也就是说,不要去单方面追究什么因素最有助于个性、智力和情感的发展。实际上,只要搞清楚一个问题,就可以揭示出教育的基础,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怎样给予孩子自由?

只有遵循自由的原则,才能为孩子设计出一套科学的、有利于其身体成长的方案。只有在一种自由的氛围中,人的头、鼻、耳的发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状态。他的步态也将在其先天能力基础上达到尽善尽美。也唯有自由,才能引导孩子的性格、智力与情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同时,这种自由还要求我们教育者应该以一种宁静的心态去关注孩子成长中出现的所有奇迹。这种自由还能把我们从虚构的责任与危险的幻想所造成的痛苦重压下解救出来。

我们成人的不幸就在于,当有人告诉我们,那些将我们压得喘不过气来的责任实际上与我们无关时,我们却还在自欺欺人地认为我们正在为完善它们而努力,而实际上它们是独立于我们而自我完善的!当有人向我们挑明这个道理以后,我们才为此而感到忧虑不堪,并抱怨自己怎么会如此愚蠢。但我们也不肯就此罢休,还会思考更为深奥的问题:那么,什么才是我们的真正使命与真正责任?如果我们以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自欺欺人,那么什么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理?我们犯了渎职罪吗?我们应当承担什么样的罪行?

从婴儿“身体改善”的历史,可能使我们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在这方面,卫生学的努力方向就极为正确,它没有将自己局限于人体解剖学的范围。相反,它不仅让人们对身体的发展有了一个一般的了解,而且使每一个人确信,身体的发展是自然的。事实上,婴儿的幸福与体形的完美没有什么关系,真正需要加以科学解决的是高得令人惊异的婴儿死亡率。

在疾病不断侵袭婴儿身心的现实状况下,我们却去考虑他们鼻子的形状、腿的弯曲等,而对于儿童死亡率这样一个关系到生死的真正问题竟无人关注,这实在让人感到离奇。我相信许多人像我一样听过下面一段对话多遍。“在儿童看护方面我很有经验,我有过9个孩子。”“有几个还活着?”“2个”。如此低的成活率,她居然还把自己视为一个孩子养育方面的权威!

死亡统计所披露的数字是如此之高,它不仅限于一国或他国,这种可怕的死亡率甚至在危及整个人类社会。有两种因素应对此负责,首先毫无疑问是婴儿所特有的脆弱性,其次是人们对这种脆弱普遍缺乏保护。错误还不在于人们缺乏良好的愿望,也不在于父母没有爱子之心,而在于人们的无知,在于人们对可怕的危险毫无察觉。就我所知,目前对婴儿生命危害最大的是传染病,特别是那些内脏器官的传染病,这差不多成了所有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这类疾病常常还由于照管婴儿的人的错误而加重,他们的错误主要是由于对保健常识令人吃惊的无知和对婴儿膳食毫无计划。包孩子的尿布十分肮脏,她们就将其在太阳下一次次地晒干,不洗就给孩子换上。细菌在发酵后会很明显地引起口腔发炎,做母亲的却从不注意清洗自己的乳房,也不清洗婴儿的口腔。给婴儿喂奶根本就没有规律,孩子的哭声就是要给他们喂奶的唯一指令,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喂奶时间都是听从这一信号。孩子越是因患消化不良症而引起的病痛,他就越是哭叫,大人便越是频繁地给他喂食,这样孩子的病就只会不断地加重。我们差不多都见过母亲怀抱着发烧的孩子的情形,为了使他安静下来,做母亲的只好将奶头一直插在嚎哭的宝宝的小嘴里,此时我们一方面感受到了那些母亲所充满的自我牺牲精神,另一方面也十分体谅那些做母亲的烦恼!

为此,科学为我们制定出了一些简单的原则,它要求人们尽可能地讲究卫生。它所阐述的每条原则都是那样简明,如果人们还不明白这些简单的原则就是为他们制定的话,那真会令人震惊。看看这些原则是不是十分简明吧。比如,最小的婴儿也应该像我们成人一样有规律地进餐;孩子在消化前一次的食物后,应喂一些新鲜的食物;应根据婴儿的年龄月份和生理功能的发展来调节饮食,可在间歇数小时后再喂奶;不能让任何年龄的婴儿舔食干面包,因为面包屑很可能会被孩子吞下,而此年龄段的孩子又无法消化它。最后一点尤其要引起注意,做母亲的为了阻止孩子啼哭,经常会将干面包塞给孩子,这种情形在下层社会十分突出。

母亲们感到忧虑的是:当孩子哭闹时,我们该怎么办呢?而实际上,她们会吃惊地发现,过一段时间以后,她们孩子的啼哭大大减少或完全不哭了。她们甚至发现,就是那些只有1岁大的孩子,在间歇2小时的喂食期间也显得十分安静,脸蛋红润,眼睛睁得大大的,他们是那样的安静,犹如没有一点生命存在的迹象,就像大自然刹那间的庄严静止一般。

孩子们为什么会不断地哭泣呢?这些哭声实际上是用痛苦和死亡表述事态的信号。然而,世界对这些哀叫的小东西竟感到无能为力,他们被捆束在层层襁褓之中,常被交给一个不可能胜任的小孩照看,他们既没有自己的房间,又没有自己的床。

是科学拯救了他们,并为他们创造了保育室、摇篮、婴儿室以及合身的衣服。大工业为断奶后的儿童特别准备了卫生的食物,卫生学专家为他们提供了营养品。一句话,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清新、充满智慧与欢乐。孩子成为赢得自己生存权利的“新人”。这一切与卫生法则的传播成正比。

这一切使我们明白,应允许孩子有精神上的自由,因为有创造力的自然比我们更能塑造他的精神,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对他的精神予以忽视甚至放任自流。而事实上检视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发现,虽然我们不能为塑造孩子独特的性格、智力与感情施加直接影响,然而我们却忽视了许许多多的职责与关心,孩子们在精神上所表现的某些畸形特征正是与这些被忽视的东西有关的。

因此,自由的原则并非是放任的,而是引导我们从幻想进入现实,指导我们积极有效地照顾儿童的原则。

PART 9 儿童的公民权利

被剥夺了公民权的孩子,就像脱了臼的手臂一样。在这只脱臼的手臂回复到原初状态之前,人类是不可能使其自身的道德得到进化的。只有当这只脱臼的手臂复位以后,这个人才能不再忍受因受伤的肌肉组织所致的疼痛与麻痹。——玛利亚·蒙台梭利生学已将自由注入婴儿的生理生活中,它具体表现为,取消包裹带、让儿童享受户外生活、延长儿童的睡眠时间直至他自己卫醒来,等等。但在我看来,这些还仅仅只是让他们获得自由的手段。让他们获得自由的更为重要的措施是,在儿童迈出生命旅程之初,就使他们摆脱疾病与死亡的威胁。一旦将这类障碍清除,不仅儿童的成活率会大幅度提高,而且他们的生长发育也能迅速得到改进。卫生学在帮助儿童增加身高、体重,使他们更为漂亮方面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不可能完成所有一切工作!它充其量也只是排除了某些妨碍儿童生长的因素。也就是说,有些外部的限制条件妨碍了身体的发展和生命的自然进化,而卫生学则使孩子冲破了这些枷锁的束缚。每个人都从中感到:儿童应该得到自由,同时也应认识到,“儿童生理与生活条件的满足”与“自由的获得”之间具有相对应的关系。由于护理方面的进步,婴儿受到了如幼苗一般的看护。上好的食物、清新的氧气、适宜的温度,再加上将诱发疾病的寄生虫予以消除,对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对这些天之骄子照料的精细程度,就如同对待别墅里那最美丽的玫瑰花一样。

儿童犹如花朵,这是一个古老的比喻。我们希望现实也如此。遗憾的是,现在这种特权仅限于那些幸运的儿童。尽管有人呼吁:孩子毕竟是人,但是,现实的情况却是,我们可以满足一株植物所需要的条件,却不能使儿童满足他们成长所应具备的条件。当我们看到一位处于深度痛苦且极其衰弱的瘫痪病人时,我们会充满同情地这样谈论他:“唉,他只是像植物人一般地生活着,但作为人他已死去。”确实如此,他除了一副躯壳,什么都不存在了。

既然婴儿是人,我们就应该把他当作人来对待。在这个躁动不堪的人类社会,当我们密切注视他们的行为时则会发现,他们是多么生气勃勃地满怀对生活的热望啊!

儿童的权利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将他们视为一个社会阶层,一个劳动者阶层,他们事实上也在进行创造性的劳动——造人的劳动。他们在创造未来。他们在为身体和精神的成长进行着全身心的工作。在母亲们为他们进行了几个月的工作之后,后面的工作都留给了他们自己去完成,也就是说,儿童的任务要更艰辛、更复杂、更困难。一个儿童在出生时,他除了内在所具有的潜力之外可以说一无所有。我们成年人也承认,儿童将不得不在一个充满荆棘的世界去做每一件事情!他们在出生时比动物还要脆弱与无助,经过几年的磨难,他们就得长大成人,成为一个经过无数代人艰苦努力而形成的高度复杂的、有组织的社会的一分子。当这些既无力量、又无思想的孩子降生和融入我们这个所谓的文明社会时,他应当具有什么权利呢?让我们看看婴儿来到世上后,我们所谓的社会正义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吧。我们虽然已生活在20世纪,但事实上在许多所谓的文明国家,孤儿院和奶妈仍然是社会所承认的看管某些孩子的方式。什么是孤儿院?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关押场所,一处黑暗可怕的监狱,跟中世纪的土牢差不多,在那里犯人们会不留任何痕迹地频繁死亡,他们从未体验过任何人给他以爱,他的姓名甚至会被删去,财产也被没收,或许只有那些年长的犯人还在记忆中珍藏着母亲的印记,知道自己曾有过名字。一个后天的盲人还能通过对美丽的色彩、灿烂的太阳的追忆得到某些安慰,然而一个弃儿则连他都不如,弃儿更像一个天生的盲人,甚至连犯人都不如,每个犯人都比他拥有更多的权利!纵使在那最可憎的暴政年代,被压迫的无辜者也会点燃正义之火,这种不满的累积终将引发革命,激发人民去争取人人平等的权利。但又有谁愿意站出来为我们那些弃儿的命运大声疾呼?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这个社会还没有意识到他们也是实实在在的人。奶妈的存在是一种社会习俗,是一种奢侈习性的结果。在一个时期,一个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将要结婚的姑娘,会以未婚夫为她允诺的未来家庭的舒适条件为荣:“我们将请一个厨娘、一个佣人和一个奶妈。”由于有这样的需求,在农村一个刚生下儿子的身体强健的姑娘会为自己拥有一副沉甸甸的乳房十分得意:“我可以谋到一个好的职位,去当奶妈不成问题。”只是到最近,卫生与营养学家才开始责备那些因懒惰而拒绝给自己孩子喂奶的母亲。为了提倡给孩子喂奶,甚至将那些自己给孩子喂奶的女王和皇后奉为其他母亲学习的榜样。

卫生与营养学家之所以建议将亲自喂养自己的孩子作为母亲的一项责任,是基于以下一条生理原则:母乳比其他任何方式更能滋养婴儿。尽管专家的这条建议很清楚,但作为母亲应该承担的这项职责却远未得到普遍履行。我们在路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体本来十分强健的母亲,却由身旁一位奶妈在抱着孩子。这种靠奶妈供奶的方式还有另一个后果。如果一个婴儿有两个母亲的奶在供他享用,那么另一个婴儿必然就什么也得不到了。因为人奶不是一种工业品,它是自然的精心调配,自然会给每个新生命配给定量的人奶。人奶是随着生命的缔造过程而产生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喂养奶牛的人对此很清楚,他们一般将产奶的奶牛予以卫生地喂养,而将那些小牛送给屠夫。他们发现,每当这些小牛被迫与生下它们的母牛分离时,它们感到是多么痛苦啊!小狗与小猫的情形也是如此,当一只充满爱心的母狗产下许多小仔,而它又因不能全部喂养只得清除一些小狗时,你看这位狗妈妈是多么悲伤!与这些动物相比,奶妈的表现则是另一种情形,她是在自愿地出售自己的奶,由此导致另一个人——她自己的孩子却无人关心。

对于这种情形,我们认为,只有通过明确规定一个人所应享有的权利,通过一种法律才能保护这个婴儿。社会是建立在权利基础上的。一个人即使因为饥饿而偷了一块面包,他还是一个贼,他将逃脱不了法律的惩罚,并被视为非法行为。如果有人确实犯下某些罪行,那就会被判罪。可是,成人每天都在对幼小的婴儿犯这种罪,竟然在社会上没有人视它为一种犯罪,而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奢侈的表现。对一个孩子来说,有什么比拥有母亲的奶更为神圣的呢?婴儿如果能表达的话,他完全可以用拿破仑的话说:这是“上帝赐予我的。”他的要求毫无疑问是合法的。这是他来到这个世上后所拥有的唯一资本,母亲身上的奶也是因为他的出生才产生的,并随他一起来到这个世上。这是他财富的全部:他的生活、成长与生命都蕴含在母亲乳汁的营养之中。一个出生后就被剥夺吸吮乳汁权利的婴儿,一旦他将来因生活所迫去从事某种艰苦的工作,他一定会感到身体虚弱,甚至还易患佝偻病。现代医学证明,大量在工作中因伤痛和意外事故所导致的永久性伤残,都源于他小时候未能享受到吸吮乳汁的权利。有那么一天,一旦这些婴儿成年之后,他们一定会站在社会道德法庭上对这些母亲提出控诉的!

也许有人会问:如果母亲生病导致她无法给孩子喂奶,那该怎么办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只能说,这位生病的女人的孩子是不幸的,但我们却要进一步地问,为什么另一个孩子一定要因为她的不幸而遭受痛苦呢?无论一个人有多么富有,我们都不允许他去剥夺他人的财富,因为他人也急需自己的财富去生存。即使在野蛮年代,如果一个皇帝必须靠浸泡在人血浴盆里才能治愈他可怕的疾病,他也不可能因此而让健康的人们为他流血。这是建构我们文明的基本因素,也是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有别于海盗与食人者的世界。我们的社会已认可了成年人的权利,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也认识到了儿童所应具有的权利!我们确实已认识到了的正义的力量,但现在它只是为那些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人所有。直到今天,人们也许在卫生营养学观念上或多或少有所进步,但在审视文明的基础——一种基于权利平等的文明时,却还存在很大问题。

当我们开始认真审视孩子的道德教育时,我们的眼光应当再宽阔一些,应仔细检视一下我们为他准备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难道我们愿意他像我们一样,在粗暴地对待弱者时也毫无顾忌吗?难道我们愿意他像我们一样,在与同我们一样的人交往时是半个文明人,但在遇到无知与受压迫的人时,却又成了半个野蛮人吗?

如果要真正改正我们的错误,那就让我们在向孩子提供道德教育之前,仿效那些即将走上圣坛的牧师:在面对全体教徒时,先低着头忏悔自己的罪恶。

被剥夺了公民权的孩子,就像脱了臼的手臂一样。在这只脱臼的手臂回复到原初状态之前,人类是不可能使其自身的道德得到进化的。只有当这只脱臼的手臂复位以后,这个人才能不再忍受因受伤的肌肉组织所致的疼痛与麻痹。与之相比,有关儿童的社会问题要更多、更深奥,它既是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将来要面对的问题。

如果我们的良心能够容忍那些严重不公道的道德行为,并且不认为那是犯罪的话,那么在与儿童相处时,我们还有什么顾忌呢?

PART 10 怎样接受进入这个世界的婴儿

当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需要各种玩具及为玩具娃娃准备的东西,更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的环境,可是他们发现这些都还没有创设出来。我们只是为他们提供了成人用品的微缩品。——玛利亚·蒙台梭利顾四周,只是到现在,我们才为接受婴儿这个尊贵的客人应做些准备。让我们历数一下,在那琳琅满目、奢侈不堪的商品世环界,有哪些东西是为孩子准备的?这里既没有适合他们用的盥洗盆、沙发,也没有适合他们的桌子、刷子。一个家庭里房间倒是有许多间,却没有一间是按照他的爱好而准备的。只有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才十分幸运地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房间,但这房间也多少有点像是流放的地方。

让我们设想一下他在一天中所遭受的痛苦吧。假想有一天我们自己生活在了一个巨人族之中。他们的腿奇长,体型巨大无比,且运动能力也不知比我们强多少倍。与我们相比,他们的头脑不知要敏捷与聪明多少。我们想迈进他们的房间,可房子的每道门槛都要高于我们的膝关节;我们想爬上去,也得有主人的帮助才能成功;我们想坐下,可那椅子竟与我们的肩一般高,要坐上去须先经过一阵艰难的爬攀;我们想把弄脏的衣服刷刷,但所有刷子都是超大型的,我们既无法握住它,也无法拿起它;当我们想清理一下指甲时,却有人递给了我们衣刷一样大的刷子;我们本来想很舒服地洗个澡,但那澡盆却笨重之极,以致我们根本就无法端起它。如果这些巨人还笑嘻嘻地对我们说:他们一直盼望着我们的到来,我们将不得不对他们抱怨道:他们没有做好准备与接待工作,也没有打算让我们愉快地生活在他们中间。

与我们上面的比喻相类似,当孩子们来到这个世界时,他们需要各种玩具及为玩具娃娃准备的东西,更需要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环境,可是他们发现这些都还没有创设出来。成人只为他们的玩具娃娃准备了房子,包括起居室、厨房和衣柜,也就是说,我们只是为他们提供了成人拥有物品的微缩品。孩子们只能以此自娱而不能生活其间。这就是我们成人世界给孩子开的一个大玩笑,其根源就在于没有人认为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到了这个世界他才发现,自己只是作为一个被愚弄的对象为社会所接受的。

众所周知,儿童常常损坏他们手中的玩具,尤其对那些特意为他们制作的玩具更是不珍惜。在我们看来,儿童的这种破坏行为恰恰可作为他们智力发展的证明。他之所以会破坏玩具,是因为他想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做成的”,也就是说,他实际上是在玩具里面寻找他觉得有趣的东西。因为从外观上玩具没有任何使他感兴趣的东西,所以有时候他会狠劲地将它打碎,就像是面对一个愤怒的敌人,以此探究隐藏在里面的奥秘。借助于周围的环境和各种辅助物生存是儿童的自然倾向。他愿意用他自己的脸盆,自己穿衣,自己扫地,给一个活生生的人梳头;他愿意有与自己相配的椅子、桌子、沙发、衣夹和食橱。他的愿望是:凭借自己的双手以达到某一智力水平,并让自己有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他不仅在“行为方式上像成人”,而且还努力将自己“塑造成人”。这既是他的天性,也是他的使命。

我们在“儿童之家”曾见到过这样的儿童,他一直显得十分愉快、做事有耐心、表现沉着且非常细致,跟我们所见到的最好的工人差不多,也像一名最称职的事务管理者。他房间的环境十分便利他的行为,挂衣物的衣钩正好在墙上很矮处,他用手就能够得着的地方。当他轻轻打开一扇门时,门的扶手大小恰好能为他的手所握住;房间所放的椅子,其重量正好适合他的臂力,让他感到不太沉。在从事这些活动时,他的动作是那样的轻松而又优美,让人感到完全是一种享受。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条很简明的建议:为儿童创造一个每样东西的大小都与其能力相匹配的环境,并让他生活其间,这有助于发展儿童的内在能力。他们在这种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生活”态度一定会令你惊叹不已。他们不仅会在这里十分愉悦地进行着简单的练习,而且还会在内在精神上充满活力。我们观察到,处于这种和谐的环境时,幼儿犹如一粒种子植根于土壤之中,他将通过唯一的方式生长、发育,那就是长时间的反复练习。

当然,幼儿在活动中尽管表现出专心致志的神态,但由于他的整个肌体组织还没发育成熟,他们的动作会很慢,诚如他们因为腿还很短,行走的速度很慢一样。我们通过直觉就能发现,他们的生命正从内部开始逐渐得到发展与完善,就像蝶蛹在茧袋中一天天成长为蝴蝶一样。如果人们阻碍这一进程,就等于是在用暴力摧残生命。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怎样对待儿童的呢?我们会毫无顾忌地任意阻止他们的活动,就像主人对待没有人权的奴隶一样,而且我们在这样做时,居然毫无内疚之心。在许多人看来,对儿童表现出尊重是十分可笑的。大人们对下面的情形已经习以为常,当一个幼儿正在做自己的事儿,比如吃饭时,年长者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去喂他;当他正努力扣外衣的扣子时,又有年长者急不可耐地帮他扣上。总之,他的每一行为都有人去代替他做。这真是对孩子最起码的一点尊重都没有了。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当儿童对我们有所妨碍时,我们却会十分严厉地加以禁止!我们在从事自己的工作时,总是对我们权限之内的事非常敏感,一旦有人企图取代我们,我们会立即感到那是一种冒犯。

想想看,假如我们有朝一日成为了那些无法与我们沟通的强壮无比的巨人的奴隶,我们还能干什么呢?当我们正在不慌不忙地品尝汤的美味时,巨人突然现身,从我们手中抓走汤匙,强迫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将汤喝下去。他的举动差点使我们噎住了。我们也会对此表示抗议:“为了仁慈的缘故,请你慢些吧!”但是,由此产生的心理压力,势必使我们的消化功能受到损害。再假如,由于有一场令人高兴的约会,我们正在房间里带着愉悦的心情慢慢穿着外套,忽然巨人进来,将一件外套扔到我们手上,还要强行给我们穿戴。他的举动让我们感到自己的尊严受到了莫大伤害,当我们穿上外套后去散步时已毫无愉悦之情了。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营养不仅包括喝下去的汤,有益于健康的走步训练,而且还包括我们能自由地去做这些事情。我们为此感到不快与难受,这不完全是出于对巨人的憎恶,更是源于我们的天性,源于我们在生活的所有方面对自由这一权利的认识。正是对自由的热爱滋润了我们的生活,也正是它带给我们幸福与健康。自由的作用不仅体现在人生这样的大事上,它在那些细微的行为举止中也能体现出来。正如一位哲人曾说过的:“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讲,则应让他们享有更多文化与精神上的自由,因为他们比其他年龄段的人正在进行更重要的创造性活动。

当成人干预和侵入他们的生活小领地时,他们得通过斗争与反抗来捍卫。当孩子们想锻炼自己的感觉,比如触觉时,身边的人总是不假思索地指责他们:“不要摸!”当他们尝试着从厨房拿点原料,比如碎菜片,来做盘小菜时,他们甚至会被大人斥喝开,并被无情地送回他们的房间去玩手头的玩具。当儿童的注意力集中之时,正是他们在发展与组织其内在精神活动的过程。当儿童自发努力之时,正是他们在对周围那些维持他们智力的物质进行全力搜寻的过程,这是多么神奇的时刻啊!然而,就是在如此非凡的时刻,他们的行为却经常被大人粗暴地中断!与此类似,我们成年人也时常感到,在我们的人生旅程中,有些珍贵的东西会失去,我们会有一种被欺骗和被蔑视之感,其原因也许就在于,在创造自我的这一关键阶段,我们的行为被打断,我们的身心被摧残了,由此导致我们的心理不健康、十分脆弱,甚至存在某种缺陷。

对于这些行为的后果,我们可以再以某些成年人的情形为例。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成年人虽然不及其他人成熟和稳重,但他们却是某方面的天才。例如,一个灵性十足的作家,他可以靠他那鼓舞人心的作品激励与帮助他人;一个数学家由于他发现了某种解决重大问题的方法,从而有益于人类。但前提是他的灵感不能被中断。比如一个艺术家,当他的头脑中正好勾勒出一种绝妙的形象时,他就会迫不及待地将它呈现在画布上,以免一幅稀世杰作转瞬即逝。想象一下,就是在这一关键时刻,他被一个粗暴的人打扰,他朝这位艺术家高声叫嚷,要求他立即跟着他出去,去干什么呢?去下棋!对此,我们这位天才只能表示愤慨:“你的行为简直残暴之极!由于你的愚蠢,我的灵感失去了,人类将丧失一首诗、一幅艺术杰作、一项有益的发现。”

与之相比,儿童虽然没有失去某种艺术杰作,但他却失去了自我。因为他的杰作就是塑造一个新人,就是在他的内心深处造就一个创造型的天才。幼儿的“任性”、“顽皮”、“幼稚”也许就是因为他们的灵魂被误解所发出的不幸哭喊。

对于小孩来讲,他受损的不仅是灵魂,还有他的身体也一同受苦。因为人的特点是,一旦他的精神受损,其整个物质存在也会受到影响。

在一家收养弃儿的慈善机构里,有一位长得很丑的小孩,幸运的是,那位看护他的妇女非常喜欢他。一天,这位看护人告诉他的母亲,那孩子长得越来越漂亮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夫人便去看望那个小孩,但她发现他仍旧非常难看。她也从中领悟到,也许是因为每日的相处使一个人已习惯了另一个人的缺点。过了一阵子,这位看护人又向那位夫人提供了一份跟从前一样的报告,这位夫人便再一次和善地访问了这个机构,这一次她对那个看护孩子的年轻妇女谈论她孩子时的热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并使她想到,爱使得说话人盲目时,她竟会深受感动。几个月过去了,最后那保姆带着胜利的喜悦心情宣布,那孩子从此将什么缺点都不可能有了,因为他毫无疑问地变得“美丽”了。夫人虽由此感到震惊,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真的。孩子的身体在伟大的爱的影响下改变了。

我们常用这种思想来欺骗我们自己:我们正给予儿童各种东西,我们给他们新鲜的空气和食物。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给他们,这是因为:丰衣足食与新鲜的空气对一个人的身体来说是不够的;所有的生理机能都受到更高层次的因素的制约,所有生命的唯一关键就在于此。儿童的身体也要靠灵魂的快乐而生存。

生理学教会我们这样一些东西,在室外吃一餐便宜的饭,比关在空气污浊的室内进行一餐豪华的宴会更富有营养。因为身体的所有功能,在露天更活跃些,吸收也进行得更加完全。同样地,与所爱的人和富有同情心的人一块进餐要比与粗俗、折磨人的部长一块参加一个喜怒无常的贵族主人的盛宴更富有营养。在这种情况下,自由的渴望说明了一切。在有些地方,虽然我们吃的是精美的佳肴,住的是金碧辉煌的大厦,但我们的生命却受到压抑,因此这种地方对我们的健康不利。

PART 11 爱的导师

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孩子唤醒我们的感觉,用我们不懂的方法让我们保持清醒。孩子是可以帮助大人上进的人。如果大人不愿意去尝试,就会遭致失败,以致变得慢慢顽固起来,最后处于麻木不仁状态。——玛利亚·蒙台梭利子对大人的一举一动都十分注意、敏感,他们也很想服从大人的每一个指示。大人绝对无法想象,孩子已经准备好永远服从孩我们,而且他们的这一意志是多么坚定,这正是孩子的特性之一。举例来说,有一个小孩把拖鞋搁在床上,他的妈妈生气地跟他说:“不能这样,拖鞋很脏!”然后一边生气,一边用手在床单上把灰尘拍掉。经过这件事以后,任何时候这个孩子只要看到拖鞋,就会对着拖鞋说:“好脏!”然后跑到床上拍灰尘。

我们应如何行事呢?孩子是如此敏感,又如此容易受到我们的影响,因此大人应该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因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都会嵌进孩子的脑海里。孩子是完全服从的,因为服从就是他此一阶段的生活。对向他说出金玉良言以指引他生活的大人,孩子是又爱又崇拜。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孩子行为上的一点点偏差,都很有可能是孩子情绪的反应,值得我们加以重视。

不要忘了,孩子随时会对我们付出爱,并听从我们的话。孩子是爱大人的,因此,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然而,我们总是说,爸爸妈妈和老师是多么的爱孩子,甚至有人主张,必须教导孩子如何去爱他们的妈妈、爸爸和老师,甚或去爱每一件事和每一个人。然而,谁会担当起教孩子“爱”的导师呢?是那些老是把孩子的活泼好动当成不乖的人吗?还是那些只会惩罚孩子的人?没有人能够不经过努力,也没有人能够以井底之蛙来看待比他自己更广阔的世界,就可以成为孩子爱的导师的。

是的,孩子深深地爱着他身边的大人。你是否注意到,当孩子睡觉的时候,一定要他爱的人陪伴在身边。可是孩子所爱的那个人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这种无理取闹的行为一定要予以制止。如果孩子睡觉的时候我们还陪在他身边,一定会把孩子宠坏的。”在吃饭的时候,情形也是如此。有的大人说,如果孩子要和我们一起坐在餐桌前吃饭,当我们不让他过来他就开始哭的话,我们最好假装我们还没到吃饭的时候。虽然孩子还太小,不能吃大人们吃的食物,但是在大人吃饭时,孩子只是想要在场而已。一旦孩子被带到餐桌前,他就不会哭了。当然,假如孩子坐在餐桌前还哭的话,那是因为没有人理他,孩子很想成为团体中的一分子。

还有谁像孩子一样,连我们吃饭的时候都那么想和我们在一起?等到将来有一天会叹息:“现在可没有人在睡觉前还哭着要大人陪他,每个人在睡觉前只想着自己,只记得今天发生了什么事,就是没有人想到我。”这将是多么悲哀啊!只有孩子每天晚上都记得说:“不要走,陪我嘛!”我们可不要失去了人生这一不复再来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一旦起来,就会把还很想睡觉的爸爸妈妈叫醒,类似这样的事情让家长抱怨不已。实际上,每个人都应该和这个溜下床的纯真孩子做一样的事才对。太阳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应该起床了,但是做爸爸妈妈的却还在睡。孩子早上来到爸爸妈妈床边,好像是在说:“爸爸妈妈起床喽,我们一定要学习过健康的生活,早晨已经在向我们招手了呢!”孩子并不是想当老师,他看着父母,是因为爱他们。早上一起来,孩子就不由自主地想跑到他爱的人身边。孩子也许走得跌跌撞撞,经过还没有什么光线的房间,但是孩子一点也不怕黑黑的影子。他拉开半关的房门,走到爸爸妈妈身边,轻轻摸他们的脸。爸爸妈妈往往会说:“不要在早上把我吵醒。”而孩子会这么回答:“我没有吵你呀,我只是亲你一下而已!”可是爸爸妈妈还是会找别的方法来教训孩子。想一想,在我们的生命中,有谁一睁开眼睛就想和我们在一起的?有谁那么不怕麻烦,只因为想看看我们、亲亲我们,而特别小心翼翼地不把我们吵醒?这样的事在生命中又能够发生几次呢?

而我们做大人的竟然觉得,孩子如果有此类坏习惯,一定得想法给他改过来。孩子爱的表现,对我们竟然起不了什么作用。

孩子一清早醒来,爱的不仅是亮丽的早晨,他们爱的还有老是睡过头、总是浑浑噩噩的爸爸妈妈。孩子的到来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开始。孩子唤醒我们的感觉,用我们不懂的方法让我们保持清醒。孩子用和我们非常不一样的方式,每天早上出现在我们面前,他好像是在说:“你看,你可以过另外一种健康的生活,你可以过得比现在更好。”

我们本来可以过得更好,只是人很容易有惰性。孩子是可以帮助大人上进的人。如果大人不愿意去尝试,就会遭致失败,以致变得慢慢顽固起来,最后处于麻木不仁状态。

PART 12 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地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发生全新转变。——玛利亚·蒙台梭利里所谓的“人格特质”不光是指道德方面的行为,而是广义地强调孩子的多重性格。不只包括智能上和外形上的特性,还包这含孩子将这两者结合后的表现。这种综合的表现是无法从心理学的观点加以分析的。更为重要的是,我想要在本章探讨一些不曾被仔细研究或是根本不受重视的儿童活动。

我们可以将孩子的活动过程用一个曲线图来表示。在纸上画一条平行线,表示孩子正处于休息状态,平行线以上表示有纪律的活动,平行线以下代表随意乱玩、没有规律的活动,而曲线和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代表活动的规律程度,曲线的方向则表示时间的长短。用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将孩子每一个活动的时间长度和规律程度,用图形呈现出来。而孩子的活动过程,将会在图上形成一道曲线。

我还把这种方法用于测量一个孩子在儿童之家所做的活动。当孩子进入教室后,通常先安静一会,接着才开始找事情做。因此,曲线是先往上,画到代表有规律的活动部分。然后孩子玩累了,活动开始变得有点混乱。这时候曲线会画到平行线以下,一直下降到其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接下来,孩子会换一项新的活动。举例来说,如果孩子在接下来的一开始先玩带插座的圆柱体,接着拿起蜡笔,认真画了一段时间,过了一会儿他又去逗弄坐在旁边的孩子,这时候的曲线,就必须再一次画到平行线的下方。接下来,孩子和玩伴斗嘴,这时候的曲线将继续停在活动没有规律的部分。再后来孩子觉得累了,他随手拿起几个铃铛放在秤上,觉得挺有趣的,渐渐专心地玩了起来,孩子的活动曲线则再一次往上攀升到有活动规律的地方。等到孩子玩得不想玩了,可又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的时候,孩子会烦躁地走到老师身边。

孩子的活动曲线当然无法显示出孩子是怎么样玩每一种东西的,这一问题我在其他地方将会展开讨论。大多数无法专心的孩子,都与上述活动曲线的描述相吻合。这些孩子往往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他们通常漫无目的地从一项活动换到另一项活动,原本准备在半年时间里用到的教具,他们在几个小时内就玩遍了。孩子这种显得毫无章法的行为,是很平常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也许几天、几个礼拜或几个月,我们又重新替这个孩子做了一张新的活动曲线图,我们发现他已有了专注的能力。

从活动曲线图上,我们也可以明显地看出孩子的活动状况。他虽然没有非常严重的脱序现象,但是离完全有规律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孩子的活动曲线大致维持在有规律和没有规律的活动范围之间。这种类型的孩子在进入学校后,趋向于找比较容易的事情做,之后,他也许会从教具里找出一些他早已熟悉的东西,重复练习那些他已经学会的东西。过了一阵子之后,孩子看上去有点疲倦,显得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似的,他的活动曲线下滑到代表休息状态的线。以上活动模式,不但从一个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甚至全班的孩子都是如此。

针对这种情况,一个缺少实际经验的老师该怎么处理才对呢?这位缺乏教学经验的老师也许会这么想:孩子们已经作了一阵子日常生活练习,又花了很多时间在教具练习上,所以他们一定是累了。既然孩子是因为自己玩累了才没有办法专心的,所以错不在老师身上。

一个容易心软而且对时下盛行的心理学理论稍有了解的老师,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的事,他一定是累了,为此这个老师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为了让孩子透透气,老师一般会带孩子到操场上玩。等孩子们在操场上没命似的冲来跑去一阵子后,老师才把孩子再带回教室,此时孩子会比没到操场玩之前更好动,更没有办法专心。孩子会继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上述情形下,很多老师经常做出错误的结论,认为孩子会对自己选择的工作感到满意,这是不对的。因为孩子的选择很明显是随兴所至,玩了一会儿之后,孩子就会开始烦躁起来。老师对此往往感到无可奈何,他们实在已用尽了各种办法——让孩子休息、换一个地方玩——可是没有一项管用,孩子不但无法继续做原来的事,也没能平静下来。

虽然这些老师在非常用功地钻研着教学方法,但是他们缺乏对孩子必备的信心,因此这些老师没有办法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这些老师当然是尽了全力,他们对每一项教学建议和教学计划都非常留意。只是这些老师总是习惯于干预和指导,结果反而干扰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能从中得到的启迪。

如果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如果老师能够把他的所学暂时放置一边;如果老师能谦虚一些,不把他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老师懂得耐心等待,他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全新转变。老师只有在等到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

但是,如果孩子重新选了一项比之前的活动更为容易的活动,他们不安的心情就不可能平静。这项新的活动必须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孩子必须专心地把自己整个投入到该活动中,与此同时,孩子还必须完全不受身边事物的影响。

当孩子完成他的重要活动之后,他的脸上将表现出和假累完全不同的表情。孩子之前的表现是看起来很累,现在他的眼睛则闪闪发亮,看起来很平静。孩子似乎有了新的动力,而且充满了朝气。我们称之为工作的循环,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单纯的准备工作,它引导孩子接触工作,而且带领孩子进入第二部分——真正的重大工作。

孩子在完成了工作之后,会显得很平静。事实上,孩子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显出真正的平静。孩子安静祥和的样子,让我们明显地感到他已经找到了新的真理。孩子这时候一点也不疲累,反而充满了活力,孩子的反应就好像我们刚享用了一道美食,或刚洗了一个舒服的澡的感觉一样。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吃饭和洗澡绝对是两样花力气的工作,但是它们不但不会让人觉得累,反而会帮助我们重新充满活力。正因为孩子能够从工作中获得平静休息,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让孩子有接触重大工作的机会。

在此,让我们思考一下“休息”的真正含义。对我们来说,休息并不表示完全怠惰不动。当我们静止不动的时候,我们全身的肌肉比较容易僵硬,只有当我们放松时,我们的身体才得以歇息。如此一来,我们才能从智力的劳动中,获得精神力量的平静。

生命是神奇的。如果一位老师说:“我给孩子这样或那样的事情做,他才会有精力。”他的这一做法应该得到大家的尊敬,因为这的确是了解孩子的唯一方法。只有聆听孩子生命的声音,我们才能帮孩子选择他真正需要的工作。因此,这位老师尊重孩子神奇的生命过程,也明了他必须有信心等待,这便足够了。在没有压力的学习环境下,孩子显得快乐又友善,孩子甚至可能信心十足地想和老师聊聊天。孩子的心灵之窗好像打了开来,孩子想找老师说话,因为孩子现在看出了老师的聪明优秀。从前视若无睹的周围一切,现在好像都在向孩子招手。毫无疑问的,孩子现在的感觉变得很敏锐,生活也丰富了起来,对团体活动更加感兴趣。面对这么多生活上的新发现,孩子必须储存足够的精力。一个精神不振、感情贫乏的孩子,对老师的教学是不会有什么反应的。这样的孩子既没有自信也不守规矩。就算真的能教这孩子些什么,也会让你感到筋疲力尽。

以上所说的这些教学理念,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以往对待孩子的方式实在是够糟糕的了。要求孩子信服或服从某个人,都不是孩子内在发展所需要的外在表现。但是我们却一再要求孩子遵从这些外在的行为,不给孩子发展他内在潜能的机会,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引领孩子找到那条通往他内心世界的道路,而不是一再使孩子发展受挫。

孩子越专心,就越能从工作中得到平静,也越能发自内心地遵守纪律。在教学方式上达到这种境界的老师,都会延伸出一套特别的沟通方式。例如,一位老师可能问另一个老师:“你们班上孩子们表现怎么样?孩子都组织有序了吗?”老师可能回答:“嘿!你记不记得从前那个很没有秩序的小男孩?他现在变得可自律了。”用这种方式沟通的老师,对孩子接下来的发展通常早已心里有数,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就能自然而然地展开。

一件简单的事就能让孩子变得有纪律,一个能够自律的孩子就这样步上了自然心理发展之路。自律的孩子会变得习惯于工作,若无事可做便不知如何是好,甚至在等人的时候他们都闲不下来。这些孩子整个人都充满了活力。

当孩子越能够自律地工作,他“假累”的时间就会越短,工作结束后平静所得到的时间就会增长,因此可以让孩子有比较多的时间沉浸于他刚刚完成的工作。这个平静时刻有它特别的意义,虽然工作好像告了一段落了,但是另一项观察外在世界的工作,才刚刚在孩子脑子里展开。孩子打从心里面平静了下来,注意观察他周围正在进行的事,在脑子里思考着一些细节,并从中有了一些新的发现。

要达到专心的地步,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步骤:准备期,有具体目标的工作和能让孩子的内在发展得到满足、使疑惑得到了解,这样三个阶段。当孩子的内在疑惑有了答案时,他的外在表现会有所改变,因为孩子能顿悟到他从来没有发现到的事情。孩子会变得非常听话,而且他所表现出的耐心几乎让人无法相信,更令人惊讶的是,在这之前并没有人真的教孩子要听话或要有耐心。

一个平衡感不好的孩子,可能因为怕跌倒而不太敢走,也不太敢任意挥动他的手臂,这样的孩子走起路来往往“一步一个脚印”。但是一旦他学会了如何保持平衡,这个孩子就不但会跑、会跳,还能左转右弯呢!孩子的心理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精神不平衡的孩子是没有办法专心思考的,他也就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不经历“跌倒”的危险而去顺应别人的指示呢?如果孩子不能够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又怎么能够听从其他人的指示呢?服从是一种精神上的敏感性,服从是内在心灵平静的结果,服从是力量的表现。用来解释服从力量的最好代名词是适应。生物学家认为,一个人需要极大的力量来适应环境。他们所指的适应环境的力量是什么呢?那是一种让人顺应自然法则,学习如何融入周围环境的重要力量。实际上,在这股适应力量产生作用之前,它早已存在,因为这股力量并不是你需要用时就可以有的,它需要我们事先准备好。我想园艺家最了解拔苗助长的结果。

孩子必须得到健全的发展,还必须达到精神上的平衡协调,这样他才有能力服从别人。在自然界中,只有强者才能适应环境;同样的道理,只有精神上的坚强者,才懂得顺应服从。

我们必须尽可能地依据孩子的天性来让他有发展的可能,这样孩子才能够茁壮成长。而一个健康成长的孩子,日后的成就远比我们所期待的还要大。孩子的精神(专注力)能平和、自由地发展到什么程度,也就代表他发展到了何种程度。接下来的一切行为也就成为理所当然的了——孩子会控制他的身体,行动自如,也学会了小心谨慎。我们可以从孩子完全能够安静下来这一点看出,他已经能够做到专心了。孩子的专心程度往往比成人还强,然而我们绝对不要忘了孩子如何才能达到这一程度,也不要忘了环境在孩子发展上所扮演的角色。

我必须再度提醒读者,我并没有从一开始就制定出一套原则,然后依照这套理论来拟定我的教学方法。事实正好相反,我是透过观察自主权受到尊重的孩子才了解,一些内在的法则其实有其普遍的价值。这些孩子正是以他们的本能直觉,找到了通往力量之路。

PART 13 新时代老师

一位真正理解了教学之道的老师,才更懂得用比强迫压制更有效的办法来引导孩子走入正轨。毫无疑问,这有赖于随时地观察以及持续地付出努力。——玛利亚·蒙台梭利台梭利教育体系的基本方针,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感官教具,唤醒孩子的安全感。而且,这些教具并没有绝对的价值。它们蒙的效用多寡,全看老师用什么方式将这些东西呈现给孩子。因此,老师必须懂得选用最有成效的方法,让孩子对这些教具产生兴趣,想要去使用它。现在我们探讨一下在课程或教学当中,如何将教具呈现在孩子面前以及如何引导孩子使用这些教具的特殊技巧。

研习过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人,大多对每一种教学方法都很有兴趣。他们发现,如果将蒙台梭利的教学课程和一般传统的教学课程做一个比较,会形成非常有趣的对照。

在蒙台梭利教学法中,活动的主要部分由孩子主导。一旦孩子达到一定的年纪,能够做出具有行为意义的举动时,就可以主动地反复练习一些身体的动作,这些练习涉及推理过程,孩子便以此继续他的自我教育。孩子在这样的原则下所完成的学习工作,是完全独立自发的学习,老师完全不介入。老师的工作仅限于提供教材用具,至多示范教具的使用方法,之后,就让孩子自己展开他的学习之路。因为蒙台梭利的教学宗旨志在引领、开发孩子的精神力量,而非一味地把知识灌输给孩子。

很多老师问我,光是用温和及鼓励的方式把教具呈现给孩子,就已经足够了吗?我的回答是:当然不够。在孩子的自我学习过程中,教具的操作方法是最重要的一环。老师需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示范教具的操作,因为孩子对他身边的一些东西常常不太在意,即便注意到了,大概也猜不到这些东西的用法。所以,老师得随时准备做示范。以西式餐具为例子,西方人都很清楚餐桌上刀叉的用法,但是如果换成一个不懂得用刀拿叉的东方人,他在餐桌上可能会觉得挺有趣的,也许还会把刀叉拿起来舞弄一番,只因为他从来未曾见过任何人使用刀叉吃饭。

所以说,老师在教学中,需要持续做示范,例如,将方形积木依体积大小堆高;用积木叠成高塔,然后再把它拆除;把圆柱体从嵌孔中取出混在一起,再让孩子根据形状大小放回原来的嵌孔里,或者把嵌孔和圆柱体分别放置在两个地方,依视觉判断嵌孔的大小,再凭记忆一一将圆柱体放入嵌孔中。

这样的教学看起来可能很奇怪,因为一般人的观念认为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可是这种不用言语的教学引导才是真正的“学习课程”。它让孩子亲眼看到该怎么坐、怎么站;怎么拿盘子才不会打翻放在上面的水杯以及怎么样做出轻巧稳重的动作。

这些不都算是教学吗?当然算,即便静默本身也是一项教学。借着这样的练习,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安静坐好,并让孩子习惯在有人轻声叫唤他之前,保持安坐的姿势。我们引导孩子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他自己的身体上,并且鼓励孩子学习控制身体的动作。老师不以言语鼓励静默,而是以沉静的神态肯定孩子的表现。“静默游戏”可以说是蒙台梭利教学法的代表。我们将此方法运用在每一项教学上,即使是那些人们认为不说就没办法懂的事也不例外。

在蒙台梭利学校里,教导孩子的是环境本身。老师只是让孩子和环境直接互动,示范引导孩子该怎么使用其中的各类教具。这样的学习方法,如果运用在其他教学法里,是绝对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只会听见老师不断地大喊:“安静!”“不要动来动去。”这些就是所谓的教学用语吗?!我们不相信这种命令式教学能收到多大成效。

我们相信教育应该是寻求适当的方法,在孩子不知不觉当中,引导他们自然的学习活动。蒙台梭利教学法的成功,就在于它可以让孩子自动自发地操作学习,从认真勤快地学习新技能的态度里得到肯定。服从命令必须以完备的人格为前提。

换句话说,孩子必须要具备我们所期望的反应能力,因为必须靠他自身的练习才能做到,而不是凭我们的命令就可奏效。我们常常听见教钢琴的老师对学生说:“手指的姿势摆好一点!”却没教学生手指该怎么摆才算好。于是学生的手指姿势还是摆不好,钢琴老师再一次重复刚才的话,学生的姿势照样做不好。

当我们命令孩子做一件事之前,必须想到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孩子的心智发展需要达到一定的成熟度,才有可能遵照大人的指示,完成要他做的事。孩子会自己依令行事,并且会小心翼翼地进行。从教学角度来说,所有的口语指导应该出现在教学的后半段,因为孩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