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修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29 13:32:15

点击下载

作者:蓝梅著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图解修心

图解修心试读:

修心要修“菩提心”

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快乐、成功、幸福,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心”入迷途,烦恼和痛苦便如影随形。如果有一颗怀有慈悲的“佛心”,则会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之所以要修“心”,就是要清净我们心中的杂污,改变自己,从而改变人生。

在佛教中,“菩提心”代表着修心的一种境界,它融智慧和慈悲于一身,是最为重要、最为殊胜的正知、正觉之心。佛教诸多法门都是以修菩提心为修行的目标,诸佛、菩萨都是菩提心的典型代表。这里就选择几幅关于诸佛、菩萨的精美唐卡,供读者鉴赏。修菩提心的观音菩萨

佛教认为,菩提心为一切诸佛的种子,发起菩提心,只要勤行精进,便可修得无上菩提,得证果位。在众多菩萨中,观世音菩萨是修菩提心的典型代表。这幅唐卡的中央主尊便是一面四臂观音菩萨。发菩提心愿的慈氏菩萨

慈氏菩萨也就是弥勒菩萨,“弥勒”意译为“慈心”,因此也称为“慈氏”,名字就包含了普度众生的菩提发心之意。弥勒菩萨曾对菩提心大加赞叹,认为修菩提心可断一切烦恼,生一切快乐。这幅唐卡描绘的便是坐于坛城中的慈氏菩萨。修心悟道的释迦牟尼

佛陀释迦牟尼在修心的过程中,坐在毕钵罗树下悟道成佛,之后,毕钵罗树被称为菩提树而流芳百世。修心的最高境界便是要修与佛陀一样的菩提心。这幅唐卡中,佛陀面相慈祥,半披袈裟,结跏趺坐在莲花宝座上。藏密修心本尊善趣金刚手菩萨

在藏传佛教系统中,有许多修行本尊,善趣金刚手菩萨即为其中之一。与其他菩萨一样,善趣金刚手菩萨也是修得菩提心,入菩提道,从而得证果位的。他是大势至菩萨的化身之一。这幅唐卡的中央主尊便是善趣金刚手菩萨。阿底峡大师

唐卡中,主尊阿底峡大师白色身,头戴僧帽,身穿袈裟,结说法印坐在法座上。主尊左右两侧分别为他的弟子俄·雷必喜饶和仲敦巴。

修心七要:口传千年的修心秘法

要想改变命运,首先要改变我们的“心”,修心七要便是佛教密宗最为著名的一套修心法门。这套修法源于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之后口传千年流传至今。这套修法步骤明晰,共分七个修行进阶,在与现代心理学结合后,成为适合现代人的一套心灵修养法。

一.前行法

菩提心禅修开始前,我们都要虔诚的祈求:“上师啊!我如实的精神导师,请您慈悲加持我,让殊胜的菩提悲心在我心底生起。”

二.正行法

众生如果想要证得无上正等觉,应在发出菩提心之后,继续修学世俗和胜义两种菩提心。

胜义菩提

胜义菩提心指的是一切有情本具的佛性光明心,也就是空性的智慧。

世俗菩提

世俗菩提即寻求无上菩提的发心,它是平常人都可以生起的菩提心,可分为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

三.转恶缘为菩提道

以胜义菩提心转恶缘为菩提道的目的是令我们明白,世间众生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是内心错乱的显现,其本质是虚幻不实的。

四.终生的行持

如果我们拥有五种力量,菩提心自然会在心中生起。

五.修心的成果

修心圆满的标准只不过是修心法门在相续中刚刚生起的征兆而已,所谓的“圆满”并不表示从今往后可以不再修持此法。因此,即使出现以上这些修心圆满的迹象,我们仍然还是要持续不断地修持。

六.修心的戒律

佛门戒律有大小乘之分。简要说来,守小乘戒能帮助修行者成就阿罗汉的果位,而守大乘菩萨戒则能成就无上菩提,即菩萨的果位。

七.学习修心

佛说:“人身难得”,因此我们应学会统理生活,在修行之中不断取舍精进。编者序让“心”做个深呼吸

现代人的生活充满了矛盾,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又不得不承受生活成本的增加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带来的压力。例如,汽车的出现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无穷的便利,却总有人埋怨买得起车的人付不起高额的养车费,养得起车的人又交不出离谱的停车费,而停得起车的人又受不了堵不完的车和永远的红绿灯。站在十字路口的交点,每个人都有各不相同的烦恼纠结着内心,我们的生活越来越靠近忧郁症的边缘。

现代人的“心”受到过分的刺激,总是汲汲于争夺和占有,发展出如饥如渴的追求态度,而使生活变得枯燥、令人厌倦和沮丧。生活失真是现代人苦难的根源,忧郁、空虚和颓废正是现代人的心病。我们常常带着成见来看待生活,用虚妄不实的野心推测世事。错误与偏见迷失了双眼,于是看错了人生的方向,陷入了生活的僵局,喜乐和幸福也就逐渐地被痛苦吞噬。

我们对生活看得越清楚,就越能正确地作出正确的响应和相对的调适,从而获得我们想要的幸福和快乐。反之,若是越无法看清生活的本质,则越容易犯错和迷失自己,从而无法选择正确的行动。许多人都惧怕面对生活中的现实,总是找许多的理由来曲解现实,为的就是逃避现实的挑战。可是这种做法不但造成了疏离与挫败,让我们心智成长的机会也一点一点地断送了。我们的“心”已经在高节奏的社会中变得扭曲了,过多的生活压力使我们的“心”越来越难以呼吸。

我们在生活中是否快乐、成功、幸福,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心”决定的,是由“心”的修炼程度所决定的。人的成功应该是由内而外的,唯有修心,才能真正的享受到成功与快乐。相反,没有修心,即使成功,也不会保持长久。菩提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众生因为外境的干扰,心受到沾染,菩提心便被蒙蔽、埋没起来。修心的意义就在于撇除蒙在菩提心上灰尘,回归清净无法的本来面目。所以正视我们的“心”是非常重要、刻不容缓的。

我们在解决矛盾时常常要求应该“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从别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使双方的利益损失达到最小,使矛盾得以最圆满的解决,修心法之中的“自他相换”与之颇为相似。怎样才能做到自他相换呢?就是为众生受苦,为一切众生受一切苦,利用困难生起菩提心,销毁我爱执。困难的好处是给自己机会培养菩提心,变得对其他众生的痛苦感到难以忍受。修持菩提心,自他相换,就是要人舍弃自己,而非舍弃他人,爱他人而非爱自己。

最好的办法是如此思维:“所有这些问题都因我爱执而带给我的”,这样就将这些问题还给我爱执。然后,下定决心为他人承受这些问题——这是所有能做的最勇敢、最有力的修持。我们应该这样想:“我之所以尚未能于这些困难中解脱出来,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珍爱自己,舍弃了其他众生。从现在开始,我将只与菩提心生活在一起。我将爱惜他人,这是所有安乐的根源。”如果能改变自己的态度,由爱惜自己变成爱惜他人,所有的困难都会消失。所有的困扰会因自己的态度改变而停止。这是一种自他相换修持,它可以息止人生的所有困扰及困难。《图解修心》以修菩提心最为著名的修心七要为内容的中心,详细地对修心的重要性及其方法,以及修心在现代心理治疗领域的应用进行了解析和阐述。另外本书还介绍了许多日常生活中的修心方法,对处于忙碌生活中的现代人来说,可以让我们的“心”彻底放松地做个深呼吸。这本书教会我们不要对每件事情都那么苛求,世界是美好的,不要弄得全世界好像只剩下挫折。爱一朵花不要猜它能开多久,只要把“心”放宽了,万物都会变美的,烦恼也会随之缩小为零。

本书版式简洁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为了读者方便阅读,我们还采用了图文结合的图解方式,配用100多幅寓意深刻、画风优美的插图。我们真诚的希望,在阅读本书时,读者能获得轻松舒适的体验。编者谨识2010年4月第一章心入止境 转化烦恼的修心七要

修心七要是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开启的重要的修心法门,它教导我们如何证得菩提,获得究竟涅槃。我们生命的最终目的是要开悟成佛,但只有通过生起象征慈悲与智慧的菩提心,并加以好好培养,方能完成这一伟大的心愿。本章内容提要

1.什么是修心:佛教修心的定义

2.为什么要修心:转化烦恼,完善人生

3.修心的目标: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4.怎样修心:自他相换的修心法

5.《修心七要》:最普遍、最确切的修心法门

6.《修心七要》的来源:阿底峡尊者

7.《修心七要》的传承:藏传佛教各派的重要修法什么是修心 佛教修心的定义

佛教“修心”修的不是平常心,而是最殊胜、最慈悲的爱心与慧心——菩提心,它不仅惠利修行者自身,也给他人带来欢喜与自在。修心的内涵

古书有云:“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因此人们常常把心脏视为思维器官、情绪来源,我们通常所说的“心”多半是与思想、性格相关,“修心”即是“端正思想”的意思。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养生长寿是为一大特点,不少医学家与思想家都认为,“修心”是一条重要的养生之道,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修心”理论。比如形神兼养、以求身心的和谐统一;保持心理健康、树立良好的道德情操,“养德以修心”;又或者节制情欲、顺应四时调养,遵循古老的“天人合一”的理念来养性调神,以达到修心的目的,等等。

然而佛教的“修心”则与之大不同。禅宗在“修心八诀”里提到,修行佛法就是修行八种心,它们分别是:惧怕轮回出离心、念众生苦慈悲心、无我无人平等心、自他二利菩提心、难忍能忍大忍心、恒沙心量智慧心、无希无惧精进心、降伏妄念见真心。这其中最为重要、最为殊胜的便是求真道、正觉之心——菩提心。修心要修菩提心

菩提心为“一切诸佛之种子,净法长养良田”,是一切正愿之始、慈悲与智慧的根本。大乘佛教里,成为菩萨的先决条件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只是在成长过程中,众生因为外境的干扰,心受到沾染,菩提心便被蒙蔽、埋没起来。修心的意义就在于撇除蒙在菩提心上的灰尘——贪、嗔、痴、爱、恶、慢、疑……种种不良的欲望、情绪,回归心清净无法的本来面目。“修心”对于藏传佛教格外重要,被视为修行最重要的核心所在。藏语中的“修心”一词本义即为“冶炼心志”,从广义来说,它包括端正思想、去除私欲、厌离世间、扩大慈悲、强化意志及坚固信仰等知、情、意三方面的修养、锻炼和提升。

我们都喜欢清净、厌恶污秽,当身体不干净时,便会沐浴清洁,然而对于最重要的心,时刻受着各种尘垢的染污却毫无觉知。所以,时刻观照并清净自心,是修行者最重要的课题。凿取我们心中的璞玉——菩提心

菩提心被誉为“佛心”,是滋长福报的良田,也是成就一切善业的种子。虽然修菩提心的过程很长也很辛苦,但它对于我们并不那么遥远,因为对于所有人来说,菩提心是与生俱来的,只是我们沉恋俗世,令自己的菩提心蒙上了尘垢。修心的过程就好比匠工伐石凿玉,只要我们努力修行、坚持不懈,最终一定能凿出深藏在心底的璞玉——菩提心。为什么要修心 转化烦恼,完善人生

众生的心本质是清净的,只因遭遇某些违缘,遂使清净的心受到染污,为了清净这些染污与垢尘,唯有借助修心方能达成。因此,修心是修行的重心,借由修心能净除染污,使心回复原来清净的本质。把心中的烦恼倒干净

我们为什么要修心?在探索这个问题之前,不妨先听听这样一个小故事:

某日,一位中年妇女去拜会当地最有名的禅师。她向禅师抱怨,说自己总是活得不开心,成天为各种鸡毛蒜皮的琐事所困扰,她听说修禅可以获得解脱,便诚心向禅师求教。禅师就说:“你有什么麻烦,先说说吧。”妇人便开始喋喋不休地大吐苦水,而禅师只是静静地听着,但每隔一阵子,就提起茶壶,让茶水注满茶杯、又将杯中水倾倒于地。

如此反复数次,妇人终于注意到了,忍不住问:“您这是为什么呀?”“哦,”禅师安详地回答:“我和你一样,在把心中的烦恼倒干净。”

——就这样,禅师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了这位妇女修行的目的和方法:把心中的烦恼倒干净!烦恼打哪儿来

当我们品尝到一个滋味不错的鸡蛋之后,很少有人会想亲眼瞧瞧下这个蛋的母鸡。同样,我们向来祈望幸福快乐,对烦恼痛苦则退避三舍,纵然遭遇了,多半是在怨天尤人之中蹉跎,却不肯认真思考一下:烦恼究竟打哪儿来?

我们年轻时为追求学问、文凭而烦恼,工作后为拼命挣钱购房买车而烦恼,人到中年则为求升迁与高薪而烦恼,子女长大了成天为他们的前途而奔波,临到老了,还要四处求医问药医治操劳带来的宿疾……人心苦不足,我们想要满足的欲望越多,承受的烦恼也就跟着增长,久而久之,在埋首追求感官享乐的同时,我们也把原本清净的真心给埋没了,因而也失去了真正的快乐,于是所见所闻,无一不是苦,无一不是烦恼。

佛说“心为恶源”,这个“心”不是那颗原本真实、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而是执著于声色名利的虚妄之心,通过五官的采集、见取、纳入,本心的表层逐渐覆盖上厚重的尘垢,这就是我们经常认为的“自我”。贪婪的欲望是引起烦恼的根源

古语说得好,“天下熙熙,皆为名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现代都市人的生活尤其符合这个描述。我们终日奔波,对名声、金钱、情感等充满了强烈又自私的占有欲,同时也成天为其所困扰。越来越多的欲望在我们心底陷成一个无底洞,令我们变得空虚、浮躁、意志薄弱,最终沦为名利的奴隶。

香 世间的财富。

声 各种名声、荣誉。

味 滋味美妙的饮食。

色 不仅包括各种青、黄、赤、男女诸色,也指世间一切情爱、肉欲的追求。

触 指好逸恶劳,怠于工作,成日昏昏大睡也不以为意。

我们应该以一种清醒的态度来面对世间的种种诱惑:必要的物质需要是不可少的,但是过多的物质或感官享乐反而成为生命的负担,给身心带来各种各样的隐疾。我们可以通过修心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抵制不良的诱惑,彻底令自己的心灵获得解放。

为了破除这个“自我”,佛又点示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即是指只有隔膜在自我之下的原态的本心,才是佛心,是摩诃般若,是生命的共相。当我们舍弃物欲的追求,本心才会被发掘开来、重新放出光彩,这时我们感受到的便是断除一切烦恼的真如实性,是万法皆空的空性、不驻世尘的清净之境。修心就是把心事放下

我们回想往事时,常常会感叹自己孩提时多么天真、多么单纯,而今要面对的麻烦这么多,活得真够累的。但是,我们却忘了,孩子的“事”其实也挺多的,他们一下子要吃、一下子要喝、一下子要吵、一下子要和……他们的时间也排得满满的,小脑袋里也无时无刻不转着古怪的念头,并不比我们“清闲”多少,可是,孩子那么多的事,却不容易有“心事”!

什么是心事?就是一个人就算闲着,甚至没吃、没喝、没说话,可是思绪却一个劲儿地转,念头一个接一个往外蹦。小孩子不会这样,他们几乎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或做什么。我们的成长几乎就是累积心事的过程:少女把心事写满日记,中年人一腔心事全抛给事业和家庭,老年人的满肚牢骚说到底还是心事……心事常常都是不能说的,最少要逢着知音,才能彼此意会,心事常常都是“秘密”的邻居、“烦恼”的朋友、“牵绊”的家人、“痛苦”的老师。

为什么会有心事呢?那是因为我们的心动了。看见这个有一个心(欲望)、看见那个也有一个心(欲望),久而久之,就变得“心事重重”。所以说,修心的过程,就是抛弃欲望、放下心事的历练过程。而那颗撇尽浮华的真心,就是我们生命最宝贵的财富,能为我们孕育出一个最美丽的世界。舍得放弃,明天会更好

有人说,有一种美丽叫放弃,比如放弃一个心仪却无缘分的朋友,放弃某种投入却无收获的感情,放弃某种思想……这时我们会伤感,然而这种伤感并不妨碍我们重新开始。

觉悟

清净心

修心就是我们逐渐把心事放下的过程。我们过于注重自我的心事,目光会变得短浅,见识也就不明了,通过修心则能重新唤醒我们本来清净的心性。修心的目标 大乘佛教的菩提心

菩提心被誉为“佛种”,是智慧与慈悲的种子,它能帮助我们清净业障、完善自我,同时也能帮助别人度过危厄、圆满人生。

什么是菩提心?菩提心全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它是成就佛道的觉心,也是利益一切众生之心。发起菩提心的行为简称为发心、发愿,是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而发起一种求取无上菩提的真诚意愿和行持,在大乘佛教中,发起菩提心者即为菩萨。“利己”还是“利他”

我们常常会许下很多美好的愿望,比如祈愿年轻、美貌、家财富足、自己或家人身体安康,等等。当然,我们也会真心地为自己的亲友送上祝福,祝福他们快乐美满……然而仔细回想我们许下的愿望,几乎都离不开一个“我”字:我自己、我的爱人、我的家人、我的事业,我的朋友……不管我们许下的心愿是否出于善意,在潜意识里,我们总是在希求回报自己的善业,总是在想为了我怎么好。而这些利己的愿望无论善恶,所成就的其实都只是我们个人的圆满。

凡夫心就是这样不断滋养出来的。

一般来说,我们会唾弃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生活的牟利者,那是一种百分之百的自私自利,是非常恶劣的心性。然而,如果只是希望利己的同时也能利他,即对利益有所取舍的愿望,我们却能坦然接受,视其为人之常情。至于那些一心福利他人、毫不利己的行为,在赞美并瞻仰之后,我们往往会将其束之高阁,几乎从不以此检点自己的言行。

其实,前两类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只希求自己快乐或自我解脱,区别只在于利己的成分是多一些或少一些,不过是五十步与百步之别,本质上都是以“凡夫心”为基础,成就了凡夫的品质。后一类行为则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是抛弃自我、完全为了成就他人——产生这种行为的根基,就是菩提心。

怎样才能发菩提心呢?佛子寂天菩萨建议:“将自己一切的快乐施与众生,将一切的痛苦摄取到自己的身上。”这句话有两层意思:第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应该与他人分享快乐或施与他人快乐;第二,要主动帮他人分担痛苦。第一个层面无疑是较容易达到的,因为开心时与朋友分享快乐是再自然不过的事,这样做也会使我们的快乐加倍。困难的是第二个层面:承担他人的痛苦并以此为乐。学会“无私利他”

菩提心与自私心是根本对立的,修菩提心能够令我们克服私心,在任何时候、面对任何事,都以他人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行一切有利于众生的善事、乐事。

圣者与凡夫的区别并不在于财富的多少或者智慧的高低,而在于是否愿意福利苍生并将之付诸行动。

这个世界很奇妙,我们在不耻于损人利己的同时,也对“无私利他”敬而远之,这多少是因为我们从小被教导要热心助人,无论苦乐,都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却几乎没有人这样要求:“你应该一心助人,并勇于承担他人的苦痛。”——这个“我”与“他”的区别认知,就是凡夫与菩萨的鸿沟,只有放下那个执著不化的“我”,对所有的人平等相待,令得“他即是我,我即是他”了,才算真正发起了菩提心,借由菩提心所行的善业都不是为了自己获得快乐,而是为了一切众生都能安乐。正修菩提心

自古以来,我们对于圣人的景仰无非出于德与智两个方面的品评:智慧通明,知常人所不能知;平等博爱,待人无论贵贱皆一视同仁。其实,智慧与慈悲,也正是菩提心的特性。

智慧,梵语称为“般若”,佛经喻其为指引修行的明灯,布施也好,禅定也好,若无智慧相伴,修行便如盲人瞎马,极易步上歧途。试想若无大智慧,又怎能透析“万法皆空”的真理、明晓“众生皆苦”的本质?

大智若愚,智者的言行常常令我们困惑。比如,我们常说要“行善积德”,于是就吃素,或去寺庙供奉、布施,但佛陀却说,这只是为讨佛祖的欢心,以期自己今生来世的平安富贵;有人想通过修炼来摆脱对于世间现象的执著,达到清净无为的境界,佛却说,这已算结下慧因,但最多只能达到小乘,因为这样只能度己,还不能解脱众生,自然也无法证得无上菩提。

印度高僧月称大师曾说:“幼稚之人,为一己的私利而劳苦,而诸佛只为他人而努力。既已理解了美德与缺失两者之间的显著区别,请启发我,愿我以自身交换他人。”所以,以自身交换他人,不仅使我们摆脱了劳苦、烦恼,而且为别人带来快乐、温暖。我们舍弃自身的利益,容纳众生,最终,众生以宽广的胸怀容纳我们自己。

藏地活佛格敦嘉措临终时,他的弟子恳求他往生净土后再回到人世,支持他们。格敦嘉措回答:“对我而言,一点也不渴望往生净土,我倒希望转世到污浊的世间,到有众生遭受苦难的地方。”印度的龙树大师也曾简洁而决绝地说:“愿他人恶行,皆熟集于我,愿一切善,皆结果于他人。”

真正的菩提心,是大智大觉,也是大慈大悲。所谓菩提心,觉悟与慈悲缺一不可,智慧通明,才会懂得众生一切皆苦的真谛。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菩提心成就圆满的佛境

菩提心是慈悲的心,也是智慧的心。如果我们要修行到最圆满的佛境,智慧与慈悲缺一不可。

劝发菩提心怎样修心 自他相换的修心法

生起菩提心不仅仅是许下一个美好无私的愿望,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依次第逐步修行,而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就是学会“自他相换”。破除“我爱执”

修菩提心并不是仅仅为了使心平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也不是一味观想佛或净土之类,而是要学会思维,思维轮回之中有情众生彼此之间的关系。简而言之,就是正确认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佛陀曾开示说:佛不能以水洗涤、净除众生的业障;佛不能如拔除肉中刺一般,将众生的痛苦拔除;佛不能将证量移转至众生的心中。众生必须倚仗自己的精进修持,方可将自己从轮回之中解脱出来,而众生一切烦恼与业障的根源,皆来自贪爱自身利益的“我爱执”,若能将“我爱执”去除,则烦恼与业障尽除。

什么是“我爱执”?指的是众生认为内心深处有一个恒常不变的自我。原本佛说“万法皆空”,世间一切没有恒常不变的,但对于这个“内自我”的思量,认为“我”于轮回之中是可以无限延续且没有变更的,令众生对自己有了本能性的贪爱,所以“我爱执”就是由于过于重视自己而产生的烦恼。“珍惜人身”并非“执著爱己”

或许有人会问:“既然只有通过自己的修行才能跳出轮回、获得解脱,那么重视自己不好吗?”当然不是。佛陀也曾再三强调“人身殊胜”,六道之中,人道众生比其他五道有更多成佛的机会。有一次,佛指着阶前爬过的一只蚂蚁,对阿难尊者说:“我以慧眼观这只蚂蚁的前生,见它从七佛以来一直做蚂蚁。”由此开示弟子要珍惜今世为人的机会,努力修行。

然而佛陀所言之“珍惜人身”并非“执著爱己”,拥有六根具足的人身是修行的资粮与基本条件,而修行的最终目的是度化众生,即是要求完全舍弃“我爱执”,将“爱我”转化为“爱他”,所思所行皆以众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丝毫不为自己设想。佛陀以这种伟大的精神,行持广大圆满的利生事业,证得了殊胜圆满的佛果。而人们也因为受到佛陀精神的感召,而发心追随佛陀,依循佛陀所开示的教法修持,获得暂时与究竟的安乐,其影响延续至今。因此,“我爱执”不但能去除,且行者若能将“我爱执”转为“他爱执”,更能利益自他一切有情。最大的敌人:自己

修行之中最大的困难不是来自于外界,而是源自于我们自身。如果我们不肯放下自我,那么修行之路必然布满荆棘。

水仙花历来被视为极度自恋的象征,传说它是希腊美少年Narcissus所化。由于Narcissus过于骄傲,他不爱别人,反而爱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于是整日立在水中,看着自己的倒影,最终憔悴而死,死后化成了水仙,仍旧死性不改。自他相换的修心法

我们在解决矛盾时常常要求应该“换位思考”,就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从别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从而使双方的利益损失达到最小,使矛盾得以最圆满的解决,修心法之中的“自他相换”与之颇为相似。

什么是“自他相换”?《修心八颂》所说的“亏损失败我取受,利益胜利奉献他”便是自他交换。自他相换是修持菩提心的一种胜妙窍诀,于大乘佛教极为重要。寂天菩萨在《入行论·静虑品》中讲:“如果有人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成就,救护自己和他人从轮回苦海中解脱,最为胜妙秘密的诀窍,就是修自他相换菩提心。”由此可知,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可以消除今生的病痛、忧苦,并且降伏鬼神、魔障等也没有较此更殊胜的诀窍了,所以我们应当随时随地断除如剧毒般珍爱自己的恶心,精进修持自他相换菩提心。

怎样才能做到自他相换呢?就是为众生受苦,为一切众生受一切苦,利用困难生起菩提心,销毁我爱执。困难的好处是给自己机会培养菩提心,变得对其他众生的痛苦感到难以忍受。修持菩提心,自他相换,就是要人舍弃自己,而非舍弃他人,爱他人而非爱自己。

寂天菩萨在《入行论》中教示道:如果不能自他相换,则无法成证悟,就是在轮回中也不会有快乐。姑且不论来世,就是在这一世也无法成功。除非发展善心,否则不论自己多么渴望安乐,也无法得偿。没有善心,在人生中也绝不会宁静。销毁自己的敌人

要为一切众生成就正觉,就必须销毁自己的敌人,即我爱执,它是自己及众生成功的最大敌人。如果贪恋自己,就没有生起菩提心的余地,更无法成就正觉且圆满地引领众生。心随私心,只会带来问题、失败及不和谐。私心愈强,贪、嗔、嫉妒及不满足也会愈强。愈自私,就会愈执著及不满足,于是会遭遇到愈多接踵而来的问题。

私心使人想要成为最好的。它要自己拥有最高的名誉和最多的财富,要他人比自己贫困,比自己差。私心未能达成时,嫉妒、嗔怒等恶念及烦恼就会生起,促进众生造下恶业,这不仅得不到暂时的安乐,还是在给来世酿造苦果。

越不肯修持自他相换,私心就会越强,外界的干扰就越多;越是爱惜自己、关心自己的安乐,比如说我有这个问题,也有那个问题。我何时才会安乐?如果这样,就会遭遇到困扰及伤害,也会将这些视为困难。每遇困难时,要立即明白这种衍化若只是归咎于外,毫无安乐可言,实际上所有的困难皆源于私心,由此推动恶性业的妄念生起。

在《修心七要》中,最重要的五力之一为归咎一切问题于我爱执。如此能培养对自喜心的反感,视之为敌,将它与自己隔离,不再与自己沆瀣一气。如此,每日的所有行为,都成为纯净的佛法了。拔除心中的“自我”

修佛是为了利益他人,而不是福慧自己,因此必须消除对自我的执著。“无我”的强大

当我们只关注自己时,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也因私心而无限扩大;当我们舍弃对自己的关爱时,我们会发现自己能够克服、忍受一切苦难。

断除我执的方法:自他相换转化人生的困难

为他人受苦,自他相换,即菩提心的修持。毫无疑问这是在短时间内集聚广大功德的最有效方法及最佳的净业法门,纵使不能做此修行,也要将不如意的事情全还给我爱执,借此来销毁它。

用这种方法来应对人生的困难,则为善业。即使是未皈依佛,这种方法对应人生的困难也是善因。即使是未皈依佛、法、僧,或对业的教法没有信念的人,若能用困难来进一步消除自喜心,也等同在修持纯净的佛法。将所有过失归咎于我爱执,与其思维“这是我的问题”,不如思维“这是我自己贪恋自己的问题”。然后,借着惧怕得到坏名誉及批评来销毁这种执见。

最好的办法是如此思维:“所有这些问题都因我爱执而带给我的”,这样就将这些问题还给我爱执。然后,下定决心为他人承受这些问题——这是所有能做的最勇敢、最有力的修持。我们应该这样想:“我之所以尚未能于这些困难中解脱出来,是因为从无始以来,我珍爱自己,舍弃了其他众生。从现在开始,我将只与菩提心生活在一起。我将爱惜他人,这是所有安乐的根源。”如果能改变自己的态度,由爱惜自己变成爱惜他人,所有的困难都会停止。所有的困扰会因自己的态度改变而停止。这是一种自他相换修持,它可以息止人生的所有困扰及困难。自我只是个幻象

有人穷其一生,企图持有某种具体的、永恒的自我,然而这一切不过是缘木求鱼,那个所谓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佛陀说,“万法皆空”,所以不仅“自我”如此,世间一切亦是如此。

虽然我们声称能够感受到“自我”的存在和影响,但我们也应该明白,我们自己乃至万事万物都不是恒常不变的,即便真有个“自我”,也会随着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而永远消失。《修心七要》 最普遍、最确切的修心法门《修心七要》是阿底峡尊者的传承弟子恰卡瓦尊者所撰,包含了大乘佛法的所有精华——世俗菩提心与胜义菩提心的修法,因此一直为密宗修行者所重视。

大乘佛法是一个庞大的哲学禅修体系,藏传佛教整个修行道路的核心就是慈悲及利他性慈爱的教义。菩萨为利益众生而寻求证悟。他们的道路是利他的道路。在这个道路上,心要接受训练,超越平常所熟悉的凡夫自私行为和烦恼,渐渐学习将他人变成内心最主要的关怀焦点。这种利他的态度是佛陀大乘法教的根本和核心。《修心七要》是记载藏传佛教关于修持菩提心之法门的重要论典,其教义主旨主要传承于印度大师阿底峡尊者,由其弟子恰卡瓦尊者撰著,并由西藏名震四方的佛子无著菩萨为其解释作注。

在阿底峡尊者到西藏传教之前,曾随三位上师学习这个心要法门。在西藏他的传承称为“噶当巴”,在历史上,噶当派是居宁玛派之后的一个教派。著名的米勒日巴的嫡传弟子冈波巴就曾在噶当派的寺庙出家。他常将噶当与噶举两派的传承融合入他的教法之中,《修心七要》即是其中之一。《修心七要》用最精要的方式来说明菩萨修行。它的内容包括“自他交换”(以观想的方式,用自己的快乐取代他人的痛苦),以及非常实际的忠告,告诉我们如何将人生不可避免的困境,转变成修心道路上的助力。

龙树菩萨说:倘若我等及世界,向往无上之觉醒,其基础乃菩提心;稳如泰山菩提心,展向十方之慈悲,超越二元之智慧。简而言之,大乘的深广两个面向,全包括在两种菩提心的修持中:相对菩提心(世俗谛)和究竟菩提心(胜义谛)。天道与人道的快乐都非恒久的,而“我执”之行者所证得的也非究竟涅槃。我们生命最终的目标是要开悟成佛,其唯有借由相对菩提心的修习与究竟菩提心的禅观始能达成。前者是由慈悲与爱心的培养生起,后者则是安住不动,当下直了心性的禅定。修持菩提心《修心七要》着重提出,“自他相换”是修菩提心最快、最方便的方法。这能抑制我们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

修心的七个步骤《修心七要》是教导人们如何发起菩提心的法门,浓缩涵盖了一般大乘佛法及菩提心的修持。《修心七要》的来源 阿底峡尊者

阿底峡尊者是古印度僧人、佛学家。汉名无极自在,本名月藏,法名燃灯吉祥智,西藏后弘期开始时入藏弘法的印度著名高僧,对西藏佛教在10世纪后重新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阿底峡(Atisa 982—1051,一说980—1052)是中国西藏地区在朗达玛王灭法之后,复兴佛教的第一位重要人物。“阿底峡”是人们对他的尊称,意为“卓越,优胜”,他本名月藏,是社护罗国(即今孟加拉国)善祥国王的次子。

阿底峡年轻时就因好学闻名,并对佛法表现强烈的信仰和向往,于是离开宫廷,四处拜访高僧、求学佛法。29岁那年,他在印度著名的金刚底末底寺出家,遍学三论经典,并数度入海求法。由于他卓越的才学和声望,被誉为当时佛教的首要人物。

1041年,阿底峡应邀来西藏传法,在此后的13年里,他一边讲经传法,一边也培养了不少佛学高深的弟子,并与藏地的译师合作,翻译了多部经论。1054年阴历十月十八日示寂于聂塘,寿72岁。

阿底峡去世后,他的弟子秉承其教法与精神,创立了噶当派,是当时西藏佛教最具影响力的宗派。《修心七要》就是噶当派传承下来的重要经典,它的开示源自于阿底峡尊者的三位伟大上师。第一位是慈氏瑜伽,他确实能承担他人之苦;第二位是法铠大师,他不断修持爱与慈悲,到了连自己的血肉都可以布施的地步,因而成就了对空性的了悟;第三位是法称,又被人尊称为“金州大师”,他住在黄金岛(今印尼的一部分),一生都在修持菩提心。他的传承也包含了慈氏瑜伽和法铠大师的法教,对阿底峡的影响最大。

由于阿底峡为后弘期西藏佛教的复兴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藏传佛教噶当派的鼻祖,他的形象较好辨认:面相慈善,身着僧衣,头戴通人冠,双手当胸结说法印,右后方有金顶,左后方有经箧,双足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中央,身后有圆形头光、身光及祥云、远山。阿底峡:修心的先导

阿底峡尊者是古印度高僧、佛学家,他承寂天菩萨之道,积极发展了修心学说。在他于西藏传教期间,著有《菩提道炬论》等多部著作,他还是噶当派的奠基人,对藏传佛教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