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一百句(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09-30 01:29:42

点击下载

作者:李天纲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圣经一百句

圣经一百句试读:

卷前小引

谁都不会否认,经典是无法通过当今社会通行的量化标准加以确定的,因而在任何一个文化共同体中,关于哪些文本属于经典的争论,总是永无休止的。然而,在我的心目中,经典这个概念却不应该被滥用,它或者指称那些拥有巨大的原创性和思想影响力的文本,如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或者指称那些在文化或文明的塑造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文本,如《圣经》。在我看来,只有保持经典指涉的精神高度,使其不坠落下来,对经典解读的倡导才是有意义的。犹如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二版序”中所说的:“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毋庸讳言,真正的经典解读应该成为读者与思想大师之间展开的开放性的、创造性的对话。

显然,采用“一百句”的形式,由专家引导读者解读经典,不失为明智之举。然而,我认为,无论是专家还是读者,无论是对经典的理解、辑录还是阐释、传播,似乎都应该在下面这些有差异的,甚至是对立的端点之间建立必要的张力:

一是客观性与历史性之间的张力。假定有十位专家,在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各自从同一部经典中辑录出一百句话,我们完全可以断定,他们辑录的结果将是不一样的:其中小部分最有影响力的句子可能发生重叠,而大部分句子将是见仁见智,迥然各异的。实际上,当任何一个专家对经典进行解读和辑录时,都会无例外地受到自己的视角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并不存在着超越一切视角的所谓“客观性”,客观性总是奠基于特定的视角之上的。一位专家越是下决心清除自己视角中隐含着的单纯主观的、偶然的因素,使之聚焦于经典的本质,作为选家,他对经典文本中句子的辑录就越具有客观性。

然而,正如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所指出的,单纯的客观性体现为理论上麻木的中立性,并不是专家追求的真正目的。作为选家,专家需要清除的,只是自己视角中隐含着的主观的、偶然性的因素,而需要加以坚持并凸现的则是自己置身于其中的时代所蕴含的历史性。这种自觉的历史性体现为不同历史时期的专家对自己时代的生活本质和主导价值的领悟。显然,这种领悟应该体现在对经典的理解、辑录、阐释和接受的整个过程中。否则,这一过程必定是外在的、漂浮的、无根基的。由此可见,不管是专家还是读者,在与经典对话的过程中,都应该把客观性(真实)与历史性(价值)紧密地结合起来。

二是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张力。众所周知,诠释学循环的一个基本内容是:要了解整体,必须先把握部分;反之,要把握部分,又必须先了解整体。在这里,部分与整体这两个端点之间的互动体现为以下两种具体关系:其一,词和句子的循环关系。人所共知,句子是由词构成的,假定句子是一个整体,那么构成这个句子的词就是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要把握整个句子,必须先对其中的每个词,尤其是那些关键词的含义获得准确的理解;反之,只有先把握了整个句子,才能对其中每个词的含义做出确切的阐释。其二,句子和文本的循环关系。假定经典文本是一个整体,那么构成这一文本的每个句子就是部分。显而易见,要透彻地把握整个文本,必须先准确地理解每个句子;反之,要准确地理解每个句子,又必须先把握整个文本。这就启示我们,要对经典中辑录出来的每个句子进行准确的理解和阐释,就必须兼顾蕴含在上述两个方面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循环关系,在互动性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我们对经典本身的认识。

三是历史意义与当代意义之间的张力。我们知道,任何经典都源于特定的文化共同体发展中的特定历史阶段,而特定历史阶段又构成特定的语境。经典文本总是从它所从属的历史语境中获得自己的历史意义的。然而,一旦生活于当今时代的专家或读者去阅读、辑录或接受经典文本时,他们对其意义的理解和阐释常常是以当代语境作为依据和出发点的。由于他们不自觉地混淆了当代语境和历史语境之间的界限,从而也必定会混淆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与历史意义之间的界限。

众所周知,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就曾批评过他同时代的人类学家试图以当代语境取代历史语境的简单做法:“只要还戴着妓院眼镜去观察原始状态,便永远不可能对它有任何理解。”这就启示我们,经典所蕴含的历史语境不同于阐释者所带入的当代语境;同样地,经典的历史意义也不同于阐释者试图赋予它的当代意义。事实上,在阅读、阐释和接受经典的过程中,人们必须在经典的历史语境与阐释者的当代语境、经典的历史意义与阐释者赋予它的当代意义之间建立相应的张力。经典的历史意义指涉的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生活世界,而经典的当代意义指涉的则是当今的生活世界。在一般的情况下,历史意义和当代意义之间存在着重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奠基于作为生活世界的构成者的生存实践活动的根本意向。应该在领悟这种根本意向的基础上,合理地阐发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与其历史意义之间的关系。当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时候,他既肯定了经典在意义阐释上的无限的开放性,也肯定了对经典的当代意义的阐释的优先性,但这种优先性决不应该以漠视、误解或牺牲经典的历史意义为前提。

还须注意的是,在关于经典的叙事中,我们也不应该忘记西方人的那句谚语——伟大与贻害是孪生子。伟大人物和经典文本既能激发读者的创造热情,也会窒息他们的创造意识。因为一方面,伟大人物和经典文本是以巨大的创造性为标志的,普通人要超越这种创造性是异常困难的,这容易造成一种普遍的沮丧情绪;另一方面,伟大人物和经典文本极易染上神化和教条化的病症。比如,德国诗人海涅曾在《论浪漫派》一书中批评过伟大的歌德:“令人反感的是,歌德对每一个有独创性的作家都感到害怕,而对一切微不足道的小作家却赞赏不已;他甚至弄到这步田地,结果受到歌德称赞,竟变成才能平庸的证明。”同样地,在习惯于以本本主义的方式理解并阐释经典的人们那里,经典的悲剧性命运也只能是自身的教条化。

面对这种局面,我们该怎么办?一方面,我们需要本本,即经典;另一方面,我们又拒斥本本主义,主张把对经典的阅读与对当下生活世界的考察紧密地结合起来。事实上,只有通过每个历史时期的阐释者的努力,不断地从生活世界中汲取养料,经典才能保持其恒久的生命力。于是,我们又返回到《浮士德》的重要教诲之前:“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

《圣经》:一本普通的书

《圣经》首先是基督徒的读本,是否可以拿来供非信徒,特别中国的非信徒来阅读,这是有疑问的。中国近代的儒家曾经比较排外,嚷嚷着要“保教”,总以为中国人读了《圣经》,信了基督教,就是“离经叛道”,是“名教叛徒”,有所谓“多一个基督徒,少一个中国人”的说法。现在的文化环境,当然是不同了,不但“中国人”和“基督徒”的身份不矛盾,就是不信教的中国人,也可以把《圣经》当作一本普通的书来阅读,从哲学、文学、文化的角度来发现它的独特价值。

当代的《圣经》学家,已经摆脱了单纯基督徒的信仰立场,《圣经》研究中的“历史学派”,也愿意把《圣经》看作一部历史作品。如此说来,《圣经》就是犹太民族中一些作者对于自己信仰历程的记录,而不是那种直接来自上帝的授意,因此绝对不能违背和更改的信息。把《圣经》当作是人的作品,就会承认《圣经》中可能有误会,也可能有抵触,因为是“人的记录”,这都不可避免。但是,人的记录并不降低《圣经》的神圣性,因为其中饱含着的信仰精神,是人类无可回避的永恒主题。同时,因为《圣经》是“人的记录”,我们就有可能把它和其他非基督教民族的经典,把它和全人类的神圣经历做些比较。

编写本书的时候,作者正是企图从一个中国人非信徒的角度,来发现《圣经》的阅读价值。《圣经》是一部浩瀚而宏伟的书籍。这不仅因为它是人类历史上印制和发行量最大的图书,而且还因为它是两千年来西方基督教世界的作者最为广泛引用的图书。古往今来,《圣经》里的每一句话,几乎都被人反复引用,不断诠释。对于同一条“语录”,言人人殊,不同理解,乃至相反的解释,所在多有。欧洲中世纪的时候,为了《圣经》的不同理解,发生了很多次分裂,乃至激化为宗教战争;而所谓“一言兴邦”的情况,在欧洲基督教史上也曾经发生。如何在汗牛充栋,相互对立的《圣经》诠释中,寻找适合中国人阅读的角度,这是个难题。“比较宗教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世界上的不同宗教信仰,其实是可以相互补充,互相发明,并且引为奥援的。有时候,每个宗教各自坚持的“基本教义”严重对立,谁是“上帝”?谁是“真主”?争论得不可开交。其实,仔细分析,大家谈论的可能是同一种现象,也许是同一个问题,人类之间的基本理想也是大同小异。今天的宗教学家大多相信:在今天人类频繁交往的时代,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完全是可能的,更是必须的。人类的信仰不应是相互排斥,而应该是相互尊重,相互兼容。本书采取的正是这样的态度:中国的儒家传统,当代的生活现世,可以和《圣经》话语互相关照,参考阅读。这或许也能够成为中国的非信徒读者愿意采取的一个阅读角度。

二十多年前,因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基督教会历史的需要,开始接触《圣经》,不久又有机会随现已故去的马爱德神父研读《圣经》。马神父曾在罗马教廷讲授神学,是《约翰福音》专家,跟他查经,开始了另一种启蒙。这些年里,经常遇到著名的圣经学家,听他们讲经,每每含着发明,句句能有触动。于是更加体会到“术有专攻”,和儒家“经学”一样,《圣经》研究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本人不是《圣经》专家,本来不应以点滴的粗浅阅读体会混在《圣经》学说中。难却复旦大学出版社贺圣遂社长的盛情邀请,想到一本“教外别解”的《圣经》读本,或许对读者在开阔思路、融通心智方面有点用处。于是,勉力做了现在这样的一本《圣经一百句》。

编写本书的时候,参考了多种《圣经》版本:天主教思高学会的“思高本”,中国基督教协会的“和合本”,美国American StudyBible,中国基督教两会的《新、旧约圣经注释本》。天主教和新教历来有不同的《圣经》中译。比如天主教译为“玛窦”,新教为“马太”;“玛尔谷”为“马可”;“若望”,为“约翰”。本书采纳的中、英本文和译名,大多是读者比较熟悉的“和合本”。

感谢贺圣遂社长的策划,他赋予了本书书名、体例和诸多灵感;感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筹)同事们的激励,多年来一起对宗教学未来的探讨帮助了这项写作;还感谢华东神学院一年级神学班的同学们,给他(她)们讲授“中国近代史”的同时,也分享了他(她)们阅读《圣经》的经验,对写作很有裨益。有些条目,还是他们建议写入的。最后,更要感谢本书编辑陈军博士的辛勤编务。没有他们的鼓励和鞭策,本书难以完成。2007年7月9日

生养过多的大地

上帝赐福给挪亚和他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了地。”

人类堕落,上帝震怒,降雨四十昼夜,洪水湮没了原本人畜繁盛的大地,汪洋颠覆。所幸上帝垂顾,传讯给忠诚的挪亚,留下了他们一家,当作人类的种子,一脉单传。“大洪水”以后,全世界只剩下孤零零一条方舟,全人类只幸免了挪亚家族。《旧约·创世记》如是说:挪亚的三个儿子,闪、含和雅弗;闪去了欧洲,含在印度发展,中国则是雅弗的地盘,全人类都是这三兄弟的子孙。康熙年间,北京有个名叫李祖白的天主教徒,写了一本《天学传概》的书,书中说“炎黄子孙”的中国人都是犹太人后裔。结果被告发,以“不忠不孝”的罪名,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现在这样的惨剧不会再有了,一方面近代中国实施“信仰自由”,另一方面,罗马天主教会也已经在《旧约·创世记》下注明:“挪亚方舟”写的只是以色列人的历史,其他民族并不在内。

问题出在“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了地”这句话本身。《创世记》里的上帝似乎是喜欢“多子多福”的,天主教会一直反对节育和堕胎,避孕套最好不用。然而,我们生活的时代,人类已经过度繁衍,总人口超过了六十亿。疯狂消费,耗尽资源,挤压了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地球已经不堪负担。据报道,全世界的花鸟虫草,牲畜禽兽,每年消亡几千种,煤炭、石油、五矿、净水、氧气都消耗殆尽,只有人类自己还在无限度地扩张之中。曾经听美国北加州一位倡导环保的牧师布道,他耸人听闻地说:“地球得了癌症,癌细胞就是人类。”细想起来,这种过激话并不太错啊。

当初上帝命令挪亚,把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有公有母”,都带上方舟,让人类和所有生物和谐相处,共同生养。如今,地球上的人口太多了,多得有可能只剩下人类本身。对此,上帝大概已经有了新的打算。我们还不知道,这一次,他会把这个消息先透露给谁?

汉译文上帝赐福给挪亚和他的儿子,对他们说:“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了地。”(《旧约·创世记》9:1)

英译文God blessed Noah and hissons,and said tothem,“Befruitfuland multiply,and fill the earth.(Old Testament,Genesis9:1)

和平鸽与橄榄枝

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了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

洪水退尽,挪亚在方舟中放出了他的鸽子。鸽子衔着一片新绿的橄榄叶子回来了,人们才知道大地恢复了生机。于是,“鸽子”和“橄榄叶”,成为西方文化中两个最吉祥的象征符号,它们象征了和平、昌盛、健康和宁静。

2004年雅典奥运会会徽,是一个缠绕的橄榄枝;每一个奥运冠军,不但得到了金牌和证书,脖子上还被挂上了一个橄榄枝花环。1949年,巴黎召开世界和平大会,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奉献了一幅《和平鸽》的画作,以后出现在世界各国的邮票上,传递到每家每户。“橄榄枝”和《和平鸽》,可能是世界上最动人的艺术品,因为它蕴含着人类告别战争,实现永久和平的渴望。如同挪亚一家走出方舟,回到波涛平复后的大地人间一样,热战、冷战、大战、小战中的人类,都在期盼那一只口衔橄榄叶的和平鸽归来。每次看到和平鸽和橄榄枝,我们方才醒觉到:人类其实是厌恶动乱和屠杀的。“挪亚方舟”、“和平鸽”和“橄榄枝”,原来只是基督教民族的标志。但是,现在无疑已经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符号。其实,各个民族、诸种宗教,都有自己的和平标志。佛教是平和“”字,道教是和谐“阴阳鱼”,儒教也有各式各样的“太极图”、“河图”、“洛书”,都是和平吉祥的象征。联合国应该把全世界各民族象征和平的符号,都集中起来,装饰自己的大会堂。

汉译文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了他那里,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旧约·创世记》8:11)

英译文And the dove came back to him in the evening,and there in its beak was a freshly plucked olive leaf;so Noah knew that the waters had sub-sided from the earth.(Old Testament,Genesis8:1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