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国学系列 读故事赏词曲(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08:08:48

点击下载

作者:陈昳,陈朗

出版社: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上下五千年·国学系列  读故事赏词曲

上下五千年·国学系列 读故事赏词曲试读:

触景感兴

鹊踏枝

[1][南唐]冯延巳

谁道闲情[2]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3],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4]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注释】

[1]鹊踏枝:唐代教坊曲,最初名《鹊踏枝》,宋时晏殊改为《蝶恋花》,取意自梁简文帝诗——“翻阶蛱蝶恋花情”。又名《凤栖梧》。

[2]闲情:闲愁。

[3]病酒:饮酒过量,醉酒。

[4]芜:茂盛的草丛。【导读赏析】此愁无计可消除“高山有崖,林木有枝,忧来无方,人莫知之”(三国·曹丕《善哉行》)。这世间有一种忧愁不是因为具体的某人某事产生,它无迹可循,无计可消,萦于心间,抛之不去,我们称之为“闲愁”或“闲情”。冯延巳的《鹊踏枝》将这种辗转悱恻的“闲情”展现在我们面前——

首句“谁道闲情抛掷久”以反问开篇,不仅引出绵绵不绝的愁绪,还让读者感到了这种忧愁的千回百转,仿佛看到了作者在闲情中纠结、挣扎,久久无法摆脱。接着“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引起读者的疑问:这是怎样的忧愁,为何偏偏每到春天就会生发?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怎么会让人感到忧愁?春天的确美好,但美好的春天转瞬即逝,触发了诗人对人生短暂、生命有限的感慨。时光流逝,落红难续,这是自然规律,也是万事万物的宿命,人力不可改变,所以这种闲愁永远无计可消。唯一能做的是什么?天天在花前饮酒,尽情欣赏,尽情畅饮,哪怕是看到镜子里自己的容颜因为饮酒过量而消瘦、憔悴也在所不惜。因为,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开;因为,“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三国·曹操《短歌行》)。

下片以写景开端,“河畔青芜堤上柳”让人想到的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美景引发的是新愁也是旧憾,与上片“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呼应。生命的短暂、时光的不可逆转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这种关于人生的终极思考是无解的,因此这种闲愁也无计可消。诗人满怀这样的愁绪,孤零零地站在小桥上,无所荫庇,满袖风寒,直到月上树梢,路断行人……通过小桥独立的诗人形象,我们感到了他心中无解的闲愁,也生发出对茫茫宇宙中个体生命之短暂和孤寂的悲凉之感。

国学大师王国维称赞冯延巳的词“开北宋一代风气”。的确,正如这首《鹊踏枝》所表现的,他的词不限于歌筵酒席、花前月下,而进入了意蕴深美、感发幽微的更高境界。【趣闻轶事】干卿底事

成语“干卿底事”的意思是:关你什么事?常用于调侃、嘲笑别人多管闲事。这个成语源于南唐中主李璟和他的宰相冯延巳之间发生的一则小故事。

李璟和冯延巳感情很深,他俩是君臣也是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李璟登基后没几年就任命冯延巳做了宰相。冯延巳虽然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大家,但是他的浪漫情怀和文人气质用在政治上就成了灾难。经过一系列事情,李璟意识到冯延巳只是一介文人,不能作股肱之臣,冯延巳的诗词闲情逸致,与治国理政无关。所以,李璟用冯延巳《谒金门》中的一句调侃他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何事?”意思是说:风把水吹皱了,关你什么事?冯延巳则用李璟《摊破浣溪沙》中的一句回敬道:“未如陛下‘小楼吹彻玉生寒’。”他是说:我的诗比你那句“小楼吹彻玉生寒”差远了。潜台词是他们两人不过是五十步笑百步。李璟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会心一笑,更赏识冯延巳了。

李璟和冯延巳这对君臣都是遣词造句、为情造文的高手,但是他们情感细腻、思绪浪漫的特质,注定他们只适合做词人,不适合治国理政。

相见欢

[南唐]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2]。别是一般滋味[3]在心头。【注释】

[1]锁清秋:深深地被秋色所笼罩。

[2]离愁:指去国之愁。

[3]别是一般滋味:另有一种意味。【导读赏析】无法言说的痛

虽然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是由于每个人禀赋不同、际遇不同,人生中有许多感受不足为外人道,也不能为外人道,只有独自品味,独自消受。亡国之君李煜将他误国误民的悔恨、去国离乡的哀愁、阶下囚徒的屈辱都倾注在了这首《相见欢》上。

首句“无言独上西楼”,以叙事起笔,勾勒出词人无法排解的愁容。“无言”的神态,既是因为心中的痛苦无法言表,也是由于身为囚徒时时处处都在别人的监视之下不能直抒胸臆。“独上”的动作,刻画出词人孤身一人登楼的身影。神态与动作相结合,揭示了他内心深处隐寓的无法倾诉的孤寂与凄婉。词人抬头仰望夜空,残月如钩,怀念故国;低头俯视庭院,桐叶深锁,秋风萧瑟,暗喻囚徒的身份——俯仰之间,他百感交集,高墙深院锁住的不仅是满院秋色,还有思乡之情、亡国之恨。上片用残月、梧桐、深院、清秋摹画了朦胧、孤寂、哀愁的意境。

下片“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一语道破这样的情感是离愁。以丝喻愁,十分形象,切合了愁绪的悠长和细腻。但是这种愁绪较丝更进一筹,因为它剪不断,理还乱,千丝万缕缠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团乱麻。这样深沉纠结的情感,仅仅是离愁别绪吗?当然不是。李煜从唯我独尊的南唐天子,沦为亡国奴、阶下囚。这样的际遇,常人不能经历;其间的痛苦,常人也无法理解。所以,李煜说“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的滋味是什么?悲伤?悔恨?李煜无从说起,也无人可说。他只有长歌当哭,将一切情感压在心底,付诸笔端,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趣闻轶事】三寸金莲的始作俑者

我国古代汉族女性以小脚为美,最初仅仅是个别女孩子把脚缠起来凸显纤巧的美感。但从明末开始,这种审美倾向变得极端而畸形,当时如果没有一双小脚就不能嫁一个好人家。因此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女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得把足弓折断,用长布条紧紧缠住,使脚扭曲变形,裹成所谓的“三寸金莲”。

相传李煜就是裹足陋习的始作俑者。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后主,他没什么政治和军事才干,就喜欢吟诗作赋和宴席歌舞。在李煜的后宫里,美人如云,其中有一位女子容貌秀丽,体态袅娜,能歌善舞,很得李煜的欢心。李煜为了让她跳舞时尽显婀娜多姿的风韵体态,专门为她修了一个特别舞台:一朵六尺高的大莲花,并在上面镶嵌了各种宝物,用细带缨络装饰。此女将自己的双脚用锦缎裹起来,使足尖像月牙一般,在莲花舞台上凌波起舞,引得众人称绝,她也因此宠冠后宫,于是其他女子也纷纷效仿,缠足之风渐渐从宫中传遍整个京师,以至风靡南唐。后来,虽然南唐灭亡了,但是女子缠足的陋习却流传下来,而且越缠越紧、越缠越小,到了清代,无论贫富贵贱,汉族所有女孩子都要缠足。

事实上,脱下小鞋,所谓的“三寸金莲”不但不漂亮,还非常恐怖,而且裹脚的过程痛苦万分,女子裹脚后双足几乎成为半残状态。这种摧残女性身心健康的陋习,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彻底被人们抛弃。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1]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2]意。拟把[3]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4]人憔悴。【注释】

[1]危楼:高楼。

[2]阑:通“栏”。

[3]拟把:打算。

[4]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导读赏析】有一种执着叫无悔

柳永的这首《蝶恋花》本来是怀人之作,但其中表现的无悔执着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男欢女爱。

上片写景,为全词垫定了惆怅、冷寂的情境:词人高楼独倚,极目望远,想到伊人远在天涯,黯然情愫从目光尽头慢慢升起。“春愁”点明了时令。“风细细”三字打破了读者对春天温暖的印象,从触觉入笔,让我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高楼迎风的凉意。第四句描写如茵春草在夕阳的余晖下,泛起一层迷蒙如烟的青色。春草意象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描写愁恨,所谓“愁如春草,划去还生”(宋·陆游《栏花·立春日作》),而“残阳”下的春草无疑又平添了几分凄美。“无言谁会凭阑意”,直言自己孤单、寂寞,满腔愁绪没有人能理解。

下片以健笔写柔情。“拟把疏狂图一醉”欲抑先扬,故作潇洒,要对酒当歌,一醉解千愁。可谁知道借酒浇愁愁更愁,“强乐还无味”一句笔峰急转,黯然承认强颜欢笑毫无意义,毫无趣味。最后一句干脆直抒胸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不仅臣服于“春愁”之下,而且断然立誓:为了远方的她,哪怕形容憔悴、瘦骨伶仃也在所不辞。

整首词由“望远生愁”到“借酒解愁”到“心甘情愿为情付出”,词人的情感千回百转,层层递进,最后达到高潮。“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成为后世表达执着情感的名句。国学大师王国维将这句话扩展理解治学的第二重境界,即要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必须抱着九死不悔的决心方能成功。【趣闻轶事】王国维的治学故事

王国维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他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领域都成就卓著,被称为“清华四大导师之一”。王国维对治学有独到的见解,他关于治学三境界的说法常为后人引用。其实,王国维本人的治学轨迹就是这三重境界的最好诠释。

王国维出身于书香之家,小时候秉承家风熟读国学经典,打下了很好的旧学基础。由于两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他就在上海一家报社做了个小小的校对员。虽然,每天的工作繁琐而细碎,但是王国维没有放弃自己的治学理想。在他的苦苦请求下,报馆主人允许他下午完成工作后去东文学社(近代著名农学家、教育家罗振玉创办的一家学馆)学习外文和理化知识。通过在东文学社的学习,王国维拓展了自己的知识结构,对西学有了初步认识,尤其痴迷上了西方哲学,这为他以后的学贯中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王国维的这段经历是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的写照,即治学要有执着的追求,要高瞻远瞩认清前人所走的路,了解整个领域的概况,这是做学问的起点。

学者治学不易,在动荡的时局下治学更为不易。为了成就事业,王国维在孜孜不倦钻研学问的同时还要忍受生活上的拮据。戊戌变法后,他供职的报馆倒闭了,王国维失去了生活来源,但是为了继续自己的学习,他选择继续留在东文学社,仅仅领取微薄的薪水维持生计。武昌起义爆发后,王国维为了逃避战乱,在朋友的帮助下举家逃往日本,开始亡命天涯的生活。我们常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概仅求保命即可,但是王国维仍执着于自己的事业。他将自己的治学方向锁定在经史上,专心研究中国古文字,还积极和日本学者切磋。在此期间,他对甲骨文和汉晋木简的研究收获颇丰。王国维对事业的执着不悔,堪称他所称的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多年的苦苦求索,王国维终于迎来了自己学术生命的鼎盛期。1916年归国后,王国维相继发表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殷周制度论》等文,震动了中外古史学界,被公认为中国古史研究划时代的论著。王国维说治学的第三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确,只有不断地追求和付出,才能迎来一朝顿悟,发前人所未发之秘,辟前人所未辟之境,成就一番事业。

望海潮

[宋]柳永

东南形胜[1],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2]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佳[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4]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5]。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6],归去凤池[7]夸。【注释】

[1]形胜:地理条件优越。

[2]天堑(qiàn):天然沟壑,一般指长江,此处指钱塘江。

[3]重湖叠清佳:重湖,因西湖以白堤为界,分为里湖和外湖,故名。(yǎn):大山上之小山。清佳:清秀优美。

[4]羌(qiāng)管:羌笛。

[5]高牙:高高矗立的牙旗。牙旗:将军之旗。因其竿上饰有象牙,故名牙旗。

[6]异日图将好景:有朝一日把这美景描绘出来。异日:他日。

[7]凤池:全称凤凰池,皇宫禁苑中的池沼,此处代指朝廷。【导读赏析】杭州自古美丽繁华

这首《望海潮》是柳永为当时两浙转运使孙何描绘的一幅政绩图。词中柳永一改纤艳俚俗的风格,以大开大阖、直起直落的笔法,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代名城杭州的美丽与繁华。

这首长调虽然只有一百余字,但是很像是一篇结构井然、铺陈有序的散文。首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点出钱塘(即杭州)的重要位置和悠久历史,从时间和空间上将杭州定位为“形胜”、“繁华”,从而统摄全篇。下面的篇幅就从各个方面来写杭州的形胜和繁华。

上片主要是写杭州的市景:“烟柳画桥”描写出江南水乡绿柳成荫、依水成街的特有景色;“风帘翠幕”写民居雅致的帘幕在微风中轻摆;“参差十万人家”语调由柔转强,凸显出杭州人口众多;接着从市内写到郊外的钱塘江堤上,“云树绕堤沙”,写江堤上树木浓郁,远远望去像云雾笼罩,“绕”字写出了长堤的迤逦曲折;“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写了杭州胜景——钱塘潮,钱塘江江面宽阔,像天堑一般,卷起的江水喷珠溅玉,如万马奔腾;“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写华衣锦服、珠光宝气之人在街面上比比皆是,“竞豪奢”铿锵有力的三个字,突出了有钱人之多、之富。

下片前半段写西湖的景色。“重湖叠清佳”是概写:白堤把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灵隐、南屏等重重叠叠的山岭沿湖掩映,山水清秀美丽。“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工整的对仗细写西湖的好处:秋天,山寺月中寻桂子;夏天,映日荷花别样红。“弄晴”和“泛夜”互文,指无论昼夜,湖面上都洋溢着优美的笛声和采菱的歌声。在这湖光山色中,老人和孩子都各得其乐,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跃然纸上。

下片后半段引出了该词的主旨。首先描写了一位一呼百应、宴乐歌舞、赏玩山水的地方长官形象,即两浙转运使孙何。然后,称赞孙何治理杭州有功,他日“归去凤池”述职时,一定会得到朝廷的嘉赏。虽是阿谀之词,但是有前面对杭州繁华美丽的描写,这样的赞誉显得自然而然,丝毫没有突兀之感。【趣闻轶事】“奉旨填词柳三变”

柳永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又称柳七。他是北宋的大词人,人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常常流连于青楼歌肆为歌妓们填词谱曲,哪位歌妓要是有幸能第一个吟唱他写的词,一夜之间就能身价十倍。因此当时流传着一个顺口溜:“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的词流传颇广,甚至传到了皇宫里,当时的皇帝宋仁宗,每次饮酒宴乐的时候,都要一首首听他的词。

不过,柳永本人并不满足于烟花丛中的才子名号,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终究还是想“学而优则仕”和“货与帝王家”,所以连续参加了几次科举考试。但是,柳永考试就不像他写词那么得心应手了。第一次落榜后,柳永心态还不错,他说“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第二次又名落孙山,柳永脸上挂不住了,写了首《鹤冲天》发牢骚。其中“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句子,表现了他沉醉烟花、不计浮名的潇洒。但牢骚归牢骚,柳永终究还是放不下,又参加了第三次大考。这次他运气很好,竟然榜上有名。可惜造化弄人,宋仁宗在审阅榜单时,看到柳永的名字说了句:“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大笔一挥把柳永的名字删了。

或者,宋仁宗只是用柳永自己的词回敬柳永的不羁;抑或是,宋仁宗虽然喜欢柳词,但他在心里认为,那种放浪形骸的文人习气根本就不适合入朝为官。不论怎样,这件事彻底地摧毁了柳永的仕途之梦,痛定思痛,柳永幡然醒悟,断了当官的念头,自我调侃道我辈岂是考试生,我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从此,柳永沉湎秦楼楚馆,在温柔乡为歌妓们填词制曲。风流才子柳永终一语成谶,“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1]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2]独徘徊。【注释】

[1]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2]径:花园里的小路。【导读赏析】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自古书生多遗恨,文人墨客大多命运坎坷,但晏殊无疑是个例外,他既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又是官运亨通的太平宰相。因此,同样是惜春、怀人的主题,晏殊平顺、安逸的生活决定了这首《浣溪沙》不可能有李煜亡国后的撕心裂肺,也不会有李清照南渡后的沉郁悲凉。本词音律圆融、语言浅白,情感虽不激烈,内涵却十分深广,全篇富有哲理,余韵无穷。“一曲新词酒一杯”,写词人赏春饮酒、制曲填词的闲适生活,语调轻松,情绪欢快。“去年天气旧亭台”,感情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明说眼前的清歌美酒、亭台楼阁与去年无异,言下之意却是:虽然景致依旧,但是故人却不在了。“夕阳西下几时回”,寓情于景,发出感慨: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就像夕阳徐徐西下,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构成工整的对仗,并对“几时回”做出回答:就像枝头无法挽留落花,美好的人和事必然要消逝。“无可奈何”表达了人在自然规律前的无力;“燕归来”仿佛给人以希望,但“似曾相识”说明此燕非彼燕,物转星移,离开的一切终究无法回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在落英缤纷的小路上,独自徘徊、思索,读者也随之陷入思考,结尾意蕴悠长。

这首词通篇没有一个“春”字,也没有明说“怀人”。但是中国古典诗词在传承中,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意象和写法,通过“落花”、“归燕”、“去年”、“夕阳”等词,读者和词人达成了默契,因此能理解其中惜春、怀人的主题,并由此生发开去,从时光流逝、人事变更引发了哲学思考。【趣闻轶事】晏殊的一句之师

晏殊自小聪明好学,五岁便能作诗,十四岁就参加科举考试,赐同进士出身,之后官运亨通,扶摇直上做到了宰相。虽然,晏殊在政坛和文坛上都有很高的声誉,但他一直很谦虚勤奋,平易近人。

晏殊到杭州做官,途经扬州,住在大明寺。他看到墙上有许多文人学子的题诗,就让侍者读给他听。为了避免以人论文,事先不许说出作者的姓名,他只品味诗的好坏。于是,侍者在一旁诵读,晏殊闭目凝神体会,当侍者读到“水调隋宫曲,当年亦九成。哀音已亡国,废沼尚留春。仪凤终陈迹,鸣蛙只沸声。凄凉不可问,落日下芜城”时,晏殊突然睁开眼睛问:“这首诗是谁写的?”侍者回答:“江都县尉王琪。”晏殊说:“这个王琪是才子啊,快快有请。”王琪来后,两人把酒对酌相谈甚欢。言谈间,向王琪请教:“贤弟,愚兄几年前填了首小词,写到‘无可奈何花落去’时,不知道下句怎么写才对仗工整?”王琪想了想说:“大人觉得‘似曾相识燕归来’如何?”话音刚落,晏殊拍手称好:“‘似曾相识’对‘无可奈何’,‘燕归来’对‘花落去’,真绝对也!贤弟是我的一句之师。”因为欣赏王琪的才华,晏殊就将王琪留在自己身边做了幕僚。

晏殊一向唯贤是举,善于选拔人才,不仅对王琪如此,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韩琦、富弼等北宋名臣,都得到过他的栽培和引荐。

采桑子

[宋]晏殊

时光只解[1]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2],好梦频[3]惊,何处高楼雁一声?【注释】

[1]只解:只会,只晓得。

[2]淡月胧明:月色朦胧。

[3]频:频繁。【导读赏析】岁月如梭

唐代李贺有诗云“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指老天若是有情也会因离别之痛而悲伤变老。而晏殊这首《采桑子》无意中回应了李贺:老天无情,岁月如梭。

首句“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直道:时光没有感情,所以只会催人老去。“只”字既强调了时光的无情,也突出了时光单向流逝的无可逆转。时光流逝造成了美好事物和至爱亲人的离去,但词人却拦不下留不住,离愁成为他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无奈。只有以酒解愁,让自己暂时忘却,但是,没多久便“泪滴春衫”,酒醒了愁仍在。

上片写离别,下片写梦中相聚。“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描写了周边的夜色,桐叶萧萧本来就有幽寂之感,以“急”字形容西风更让人顿生寒意,窗外朦胧的月光更显惨淡。试问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怎么能睡得安稳香甜?重逢的好梦被萧瑟的西风和惨白的月光频频惊醒,时光流逝之感、情人离别之痛、春酒易醒之恨又涌上心头。正在辗转反侧间,一声凄厉的雁鸣划破夜空,众响为之沉寂,万类为之失色。词人那起起伏伏的心境也霎时平静下来。最后一句振起全篇,孤雁哀唳将词人从无法自拔的痛苦中超脱而出,使他回归平静与理性,正视时光无情、人生无常。整首词的意境也随之明净澄澈,韵味悠远。

这首词本来是写惜别之情的,但其笔法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因此读者的阅读体验可以由离愁别绪中扩展出去,生发出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趣闻轶事】鲁迅珍惜时间的故事

鲁迅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特别珍惜时间,虽然只活了55岁,却为我们留下了数百万字的著作。鲁迅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是从小培养起来的。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他年少时在家乡绍兴的私塾“三味书屋”跟着寿镜吾老师读书。由于父亲长期患病,鲁迅不但要帮母亲打理家务,照顾弟弟,还常常去当铺当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去药房给父亲买药。一天,父亲病重,鲁迅早上去药店抓药耽误了时间,到私塾时已经开始上课了。寿镜吾老师看到他迟到了,非常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做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下课后,他拿出小刀一笔一画地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暗暗下决心以后绝不迟到。后来,父亲的病更重了,家里更多的活计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必须更频繁地去当铺当东西,到药房买药。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从此,鲁迅养成了珍惜时间的好习惯,他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

如今,那张刻着“早”字的课桌,仍然静静地放在鲁迅故居“三味书屋”纪念馆里,它时时刻刻都在勉励我们向鲁迅学习珍惜光阴。

木兰花

[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1],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2]长恨欢娱少,肯爱[3]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4]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释】

[1]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棹(zhào):船桨,此处代指船。

[2]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3]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4]持酒:端起酒杯。【导读赏析】春光无限好“文章憎命达”,在文学创作上常有“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的说法,因为词人多爱写愁苦之情,甚至为赋新词强说愁。所以,本来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他们笔下也常常愁云密布,而宋祁这首《木兰花》无疑是一个例外。

上片以“渐”字入笔,按春天的时序节奏层层推进,将万事万物从冬眠中惺忪醒来到蓬勃生长尽情欢笑的动态过程描写出来。“东城渐觉风光好”统领上片:寒神退位,春自东来,暖气从城东一角浸染全城,随之风物人情也越来越美好。最初,春从绿波上归来:暖风抚动湖水,湖面如同纱纹细皱,粼粼漾漾。接着,春又到了杨柳枝头:春带轻寒的时候,杨柳才刚刚发芽,近看没有叶子,但远远望去,一片嫩黄浅绿,像一层薄烟环绕枝间。“红杏枝头春意闹”将全篇推向高潮,“红”字为春着色,而“闹”字令蓬勃生机、盎然春意破纸而出,让读者感受到春日不可遏制的欢快与活力。上片写景的笔触,动静结合,随着春的步伐由淡转浓,读者的阅读情绪也伴着春的到来渐渐高涨。

将春意推向极致后,下片中词人进而畅然抒情:人生苦短,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欢愉恨少、愁怨苦多,难得在这美好的季节和美好的人儿欢聚,为这一时的快乐,哪怕耗费千金也不吝惜。词人举杯挽留照于花间的斜阳,希望让欢乐能延续更久。

词人最终表达的情感与众多“惜春词”无异:岁月薄情,人世无常,美好的时光转瞬即逝,人生得意须尽欢。但词人撇开春愁,以欢情入春意,确实又带给了我们不同的审美体验。【趣闻轶事】词为媒

宋祁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年轻时和哥哥宋庠一起参加科举考试。宋祁得了状元,哥哥得了探花,但是因为太后娘娘说“弟弟不能排到哥哥前面”,就把宋庠定为状元,把宋祁排在了第十名。所以,大家称赞他们兄弟两人为“双状元”,分别称为“大宋”、“小宋”。虽然宋氏兄弟都文才出众,但是他们的性格大相径庭,大宋谨慎庄重,小宋奢放通脱,词史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小宋的轶事。

一天,宋祁和朋友在繁华热闹的汴京(今河南开封)街头相谈甚欢,恰巧有一队雕花丽锦的皇家车队从街市通过。或许是听到宋祁和朋友畅谈诗词歌赋的对话,其中一辆车内有个女子忍不住挑起绣帘循声望去,低声叹了一句:“原来是小宋啊。”宋祁抬头一看,正好与这位娇美俊俏的女子眼神相交。惊鸿一瞥,女子慌忙害羞地放下车帘。

宋祁回家后对这个女子的容颜和声音久久不能忘怀。他想到女孩的宫女身份,估计两人再见的机会渺茫,非常惆怅,于是写了一首《鹧鸪天》来纪念那次邂逅,并表达对女孩的思念:“画毂雕鞍狭路逢,一声肠断绣帘中。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金作屋,玉为笼,车如流水马游龙。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这首词一写出来,就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最后连皇帝宋仁宗都晓得了。宋仁宗召来那天外出的宫女询问:“究竟是谁挑帘叫了小宋的名号让他念念不忘啊?”这时,一名宫女主动站了出来,落落大方地说:“以前陛下宴请翰林学士的时候,奴婢在一旁伺候,听到周围的太监宫女都说学士小宋文才出众,所以那天碰巧遇到忍不住叫了一声。”仁宗听了笑而不语,将宋祁叫到皇宫来,把那位宫女的话原原本本地说给他听。当时,觊觎宫人可是死罪,宋祁一听,吓得马上跪地请罪。谁知仁宗不仅没生气,反而坦然一笑说:“蓬山不远,朕来解你相思之苦。”便将这个宫女赐给了宋祁,成全了一段佳话。

青玉案

[宋]贺铸

凌波[1]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2]去。锦瑟年华[3]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4]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5]!【注释】

[1]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2]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3]锦瑟年华: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4]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5]梅子黄时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梅子黄熟,其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导读赏析】贺铸的香草美人“香草美人”是一种起始于屈原,后被我国诗人经常运用的比兴手法,用香草、美人比喻明君、贤臣和美好事物,以对香草的描写和对美人的追求,暗喻对政治理想以及一切美好事物的苦苦求索。贺铸退居苏州时偶遇一位美女,顿生倾慕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青玉案》。从这首词的由来本身看,它是一首“恋词”,但贺铸当时已是暮年,联系他一生的际遇,这首词之所以为后世传诵,不仅因为文辞优美,更多的是因为贺铸另有寄托。

上片写词人偶遇佳人时的“惊鸿一瞥”。首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化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典故,形容佳人“翩若游龙”,细步轻盈,凌波而来。词人远远望去无限神往,可是不料佳人行近横塘,又翩然离去,词人只有目送佳人渐行渐远。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以锦瑟之音繁比喻青春之华美,贺铸直接借用其词句自然发问:这如花美眷会和谁共度她美好的年华?接着,词人展开联想的双翼,仿佛看到在一个修筑有赏月高台、鲜花拥簇的院子深处,佳人独自一人在房里紧闭门窗,旁人不能一睹芳容,或许只有春天才明白她的心思。

下片写词人向着美人离去的香草地痴痴伫立,直到暮色笼罩一切。“碧云冉冉蘅皋暮”脱化于才子江淹的名句“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接着以江淹得五色“彩笔”的典故自喻,毫不谦虚地说自己为这份痴情写下“断肠句”。随后以问句“闲愁都几许”,引出自己那无边的烦恼,说它像无边无际的野草、满城飘洒的柳絮、漫天霏霏的梅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抽象的闲愁具象到那充塞于天地之间的草、絮、雨,烘托出一种漫无边际、捉摸不定、无处不在的浓郁闲愁。

整首词以自我联想、自问自答的方式,表达了对美人的念念不忘,虽然化用了许多名句典故,却贴切自然不着痕迹。联系贺铸虽系出名门却沦为下僚的人生际遇,可将这种“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的惆怅感伤,也同时理解为政治上失意的苦闷烦愁。【趣闻轶事】不畏权贵的贺鬼头

贺铸文武双全,个性鲜明。他博闻强识,词风“雍容妙丽,极幽闲思怨之情”(宋·程俱《贺方回诗序》),但又不是文弱书生。在现实生活中,贺铸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任侠喜武,人称“贺鬼头”。贺铸为人豪爽精悍、不畏权贵,喜欢谈论时事,哪怕是权倾一时的豪门贵族,只要稍有差错,他就会奋起诘责,毫不留情。

贺铸在太原做监军时,碰巧和一位纨绔子弟同事。这位少爷仗着老爸的权势,骄横跋扈,不可一世,许多人都巴结他,偏偏贺铸不肯阿谀奉承。一次,贺铸偶然发现,这个人竟然挪用公款,勃然大怒,彻查了整件事。然后他把这个公子哥喊来,把账本扔到他面前,呵斥道:“小子,看清楚,这是你某天某时挪用公款的证据,你还想抵赖吗?”这个纨绔子弟本来还趾高气扬,一看到铁证如山,就乱了手脚,立马招了:“是的,是的,小的知错了,还请监军网开一面。”“呸,混帐东西!”贺铸大手一挥,喝道,“你若听从我的管制,从此不再犯,我可以不上报。”说罢,搓搓手,轮起手杖就打。这个公子哥哪里经历过这种场面,吓得哭爹喊娘,叩头哀求。贺铸狠狠地打了他一顿,大笑数声,扬长而去。此后,军营里的人都对贺铸刮目相看,贺铸的名声也远传江湖。

当然,正因为这种不阿权贵、仗义率性的做派,贺铸得罪了不少权贵,因此他的仕途不顺,一生都沦为下僚。

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1][宋]叶梦得

缥缈[2]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释】

[1]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绍兴乙卯,即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绝顶小亭,即绝顶亭,在吴兴西北卞山峰顶。

[2]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导读赏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变老,各项体能和智力也会逐渐衰退,这是不可逆转的自然规律。但是,我们可以秉持内心的理想和信念,让它们在岁月的洗礼中历久弥坚。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叶梦得闲居卞山,时年59岁登亭述怀,抒写了他对时局的感想。叶梦得写这首《点绛唇》时,大宋南渡已经8年,朝廷一味向金人妥协求和,北上无期。叶梦得虽然年届花甲,但心心念念的仍是收复中原建功立业。

上片移步换景,情景交融。起笔“缥缈危亭”是从山下远观绝顶亭。“危”是高的意思,危亭就是高亭,暗合题目中“绝顶亭”的名字。“缥缈”是从山下仰望山顶的绝顶亭,它在云雾间若隐若现,再次证明了该亭之高。“笑谈独在千峰上”,是登顶后由上向下看,一个“独”字让我们体会到了“绝顶亭”的高和险,也表现出了高处不胜寒的孤寂。从下片中可以看出,叶梦得并不是一人登高,陪同他的还有一些小辈。为什么词人偏偏说“笑谈独在千峰上”?一是实写傲视群山的遗世独立之感,二是虚写内心的孤独。叶梦得渴望收复北地,但当时主和派却掌握大局,当政者甘于偏安一隅,他在政治上缺乏有力同盟,因此觉得孤独和落寞。“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用倒装句呼应了“独在千峰上”。按理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但是词人没看到山,而只看到烟雾滚滚,这是为什么?并不是因为天气不好,能见度不高,而是因为词人遥望的中原地区饱经战乱却收复无期。词人深深惋惜,自己的抱负得不到同僚的共鸣,没有人同他一起挥戈北上铁马冰河,千秋功业无人共兴、同赏。

下片坦然直陈“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我虽然老了,但是我仍然心系天下,仍然没有放弃收复中原的梦想。但是时局如此,词人空有理想却心有余力不足,徒增惆怅。因此,他只有寄语身边的年轻一辈“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全词的基调回到“天涯想”的豪情壮志上,既体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三国·曹操《龟虽寿》)”的豪迈,也表现出“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示儿》)的悲壮。【趣闻轶事】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一员良将,打过很多胜仗,以勇猛闻名于世。廉颇很有风度,一直把国家安危放在个人利益之上,他向蔺相如负荆请罪的故事我们都耳熟能详。

本来廉颇在赵国很受重用,但是赵惠王死后,新的赵王听了奸臣的挑拨,用年轻将领赵括取代了廉颇。廉颇负气离开赵国,到了魏国大梁居住。赵括就是“纸上谈兵”这个典故的主人公,赵军在他的带领下节节溃败。于是,赵王又想起了廉颇,但是考虑到当时廉颇年事已高,不知道还能不能打仗,就派一名使者去打探情况。廉颇知道赵王的用意,他虽然年纪大了,却壮志不减当年,非常渴望能为国效力。因此,在和使者吃饭的时候,廉颇一口气吃了一斗米和十斤肉,吃完饭后还披甲上马,向使者证明自己还能驰骋沙场。但是廉颇不知道,这个使者在出发前就已经被他的宿敌收买了。

使者回来后向赵王汇报:“廉将军虽然老了,但是饭量还很不错,精神也好。”赵王听了非常高兴,忙不迭要召回廉颇,使者又话锋一转:“可是,廉将军和我交谈的一会儿工夫,就去了三趟厕所解大便。”赵王一听心都凉了半截:战场上怎么能老上厕所啊,廉颇的确老了,不能再用。可惜,一代良将因奸人陷害,壮志难酬,只有抱憾而终。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1]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2]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3]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4],载不动许多愁。【注释】

[1]风住尘香:风停了,尘土里带着落花的香气。

[2]物是人非:景物依旧,人事已变。这里暗指丈夫已死。

[3]拟:打算。

[4]舴艋舟:一种形似蚱蜢的小船。【导读赏析】物是人非的悲哀

同样是写暮春景色,李清照这首《武陵春》就完全没有《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中的灵动、清新,取而代之的是浓得化不开的哀愁。这首词作于赵明诚去世后李清照孀居期间,此时,她经历过了战乱流亡,经历了生离死别,孤苦无依地流浪异乡。所以,在她的词里我们再也找不到那个机灵活泼的少女,她的文笔经过战火和血泪的洗礼转而沉郁沧桑。

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起笔就呈现出风雨过后一派百花凋零的残败景色。一个“尽”字说明不是简单的“绿肥红瘦”,而是所有花都化为尘土,彻彻底底地结束了春季,“尽”字显示了词人炼字的准确和精到。“日晚倦梳头”引出人物,看着外面一片萧瑟,词人慵怠无力,懒于梳妆。古话说“女为悦己者容”,词人的慵懒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春倦,而是因为她与丈夫琴瑟和鸣的美好时光像这春天一样一去不返,没有了悦己者,她也就无心梳妆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承继前两句的情感直接道破心事:看着这年年岁岁的暮春景色,以及昔日她同丈夫一起收集珍藏的金石书画,李清照睹物思人,悲从中来。然而,人都不在了,空留这些景致和文物有什么意思?因此说百无聊赖、万事皆休,这正是“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欲语泪先流”词人刚想张口倾诉失去挚爱的痛苦,不待出声已经泪流满面,满腹忧愁化作眼泪倾泻下来。上片的感情由此推向高潮。

下片“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却宕开一笔:听说双溪那边春意尤浓,想打起精神,去泛泛舟,放松放松心情。读者刚刚以为她浓重的哀愁稍稍缓解,但紧接着“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情绪再次突转。她感慨“双溪轻舟无法承载我的满腔忧愁”,将“愁”搬上双溪舴艋舟,既寓情于景,也将“愁”之沉重和不可摆脱表达得淋漓尽致。下片的情绪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比喻形象生动。可见,从生活优渥的世家小姐到流离失所的孀居寡妇,虽然李清照词中的主题和情感发生了变化,但是她的文章在岁月的磨砺下却越发精湛香醇。【趣闻轶事】女词人的不幸婚姻

李清照和赵明诚婚后确实有过一段神仙眷侣般的幸福生活,但是由于双方家庭属于不同的政治集团,两人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再加之没有生育,李清照的婚姻生活其实并不幸福。

李清照刚出嫁一年,她的父亲便因为被列入“元祐党人”贬谪出京。此时,赵明诚的父亲高居宰相之位,李清照为了营救娘家人向公公求救,但从李清照“炙手可热心可寒,何况人间父子情”的诗句可看出,她的公公并没有念及父子之情帮助亲家。赵明诚或许当时也为岳父做过一些争取,但结果是赵明诚继续做他的“贵家子弟”,而他的发妻李清照因为失去娘家的庇护,在婆家备受排挤,最后只有追随父母兄弟回到老家。新婚刚一年的李清照和赵明诚,因为这场政治风波分隔两地。由此可见,赵明诚对妻子的情感还是有所保留的。

世事难料,没多久不可一世的赵家因为受奸臣诬陷获罪,赵明诚也失去了官位到青州谪居。李清照不计前嫌,心甘情愿陪同丈夫度过了清苦又快乐的十年。在这十年里,她协助赵明诚编撰《金石录》,还完成了词学著作《词论》。然而,待赵明诚再次出仕做官时,并没有念及妻子这十年来无怨无悔的陪伴,丢下妻子独自去赴任了。

北宋灭亡,李清照一个弱女子带着这些年和丈夫收集的十五车金石书画,去投奔丈夫。而赵明诚为了仕途在战乱中又抛下妻子去湖州做官,临行时他嘱咐:“金人来了,你跟着大家走,不得已时,先把辎重丢了,再丢衣被,接着丢书册卷轴,然后丢古器,但是那些宗器一定要抱在怀里,与之共存亡。”在最危险无助的时候,赵明诚不仅没有陪伴李清照,还让李清照一个人带着那么多东西逃命,并让她和藏品共存亡。他对李清照的感情可见一斑。可怜,一代才女没有遇到惜花之人。

后来,赵明诚客死异乡。当时有人诬陷赵明诚将文物献给金人。为了澄清冤屈,李清照料理完丈夫后事,雇舟携物,追赶朝廷,要将两人的毕生收藏献给朝廷。最后,战火中所有藏品散尽,李清照孤独无依,继续着她的漂泊。

寓情于物

朝中措

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宋]欧阳修

平山阑槛[1]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2],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3]。行乐直须年少,尊[4]前看取衰翁[5]。【注释】

[1]平山阑槛:平山堂的栏槛。

[2]手种堂前垂柳:平山堂前,欧阳修曾亲手种下杨柳树。

[3]千钟:饮酒千杯。

[4]尊:同“樽”,酒杯。

[5]衰翁:词人自称。当时作者已年逾五十。【导读赏析】别具一格的送别词

送别是古典诗词的常见主题,欧阳修这首《朝中措》却不落窠臼,别具一格。欧阳修因为支持范仲淹变革,被贬滁州,后转任扬州太守。虽然仕途不顺,但欧阳修并未沉沦抑郁,他寄情山水,在扬州北郊的蜀岗上修建平山堂,常在此以文会友,诗酒相和。虽然欧阳修只在扬州呆了一年多,那里却留下了他的许多美好回忆。因此,送刘原甫去扬州任职时,欧阳修非但没有依依惜别的缠绵情调,反而以大起大落、大开大阖的笔法,回忆了扬州的山水草木,呈现出潇洒旷达的审美意趣。

上片写景。“平山阑槛倚晴空”,开篇就营造出空旷高远的意境,为下片抒情定下疏宕豪迈的基调。平山堂是欧阳修在扬州所造的一处建筑,本不高大,但因为建在蜀岗上,所以回望空阔,有直逼晴空之感。“山色有无中”,站在堂上,凭栏远眺,远山若隐若现,将王维《汉江临眺》中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了无痕迹地融入词中。接着,欧阳修的回忆进一步细化,“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当年我亲手在平山堂前种下柳树,不知道这几年长得如何?“手种垂柳”反映欧阳修在扬州时醉心草木亲近自然的生活情趣。而对垂柳一枝一叶的牵挂,表达了欧阳修对扬州真挚的怀念。

下片抒情。“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写送别之人,呼应词题。按《宋史》记载,刘原甫曾负责外事工作,快下班时接到任务要写九道敕封郡王和公主的诏书,他立马离坐,一挥而就;欧阳修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就写信问他,刘原甫接到信后可以不假思索,提笔便答。“文章太守,挥毫万字”正是赞扬刘原甫文思敏捷、博闻强记。“一饮千钟”则又增一股豪气,将一位气度豪迈、才华横溢的文章太守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最后一句“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欧阳修联想到自己多年宦海浮沉,如今两鬓斑白却壮志未酬,故以豪情遣愁怀,感慨人生易老,劝老朋友要及时行乐。这句结语在前文的豪气上,增加了一份沧桑、凝重,使词意更显悠远。

欧阳修的词多承南唐余绪,得冯延巳深情婉曲之风,但这首词豪迈疏宕,对其后苏东坡的豪放词有一定影响。

结尾处更是把梅花孤高洁雅的品性推到了极点:即使梅花备受风雨欺凌,又遭到群芳嫉妒,花瓣散落一地,甚至成泥作尘,但是,它仍旧坚持着自己的志向,它以久经不散的香气向这个世界宣告着自己的不屈和高贵!如果说前面写梅花的“愁”还有哀婉之情的话,那么这最后一句强健充沛的气势足以推倒前篇的低沉之音了。全词通篇运用比兴手法,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给读者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千百年来,人们提到一生爱国的陆游,就不能不提到这首咏梅绝唱,这首词和它的作者一样,代表了逆境中决不妥协的抗争精神。【趣闻轶事】画荻教子

欧阳修4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只好带着他投奔远在湖南的叔父。在叔父的照顾下,欧阳修母子稍能果腹,但生活仍十分贫寒。

欧阳修稍大,郑氏打算教他识字,但因为家穷买不起纸笔,便折荻秆为笔,铺沙当纸。郑氏先写出一个字,教欧阳修字形、读音,然后欧阳修按着母亲的笔迹一笔一画地临摹、记忆。掌握一个字,就抹平沙盘,再认下一个字。

在母亲的悉心教育下,欧阳修建立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坚韧刻苦的学习品德。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他20余岁时就金榜题名,并且继承发扬了唐代韩愈自然、质朴的文风,成为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和“唐宋八大家”之一。而郑氏“画荻教子”的故事也成为历史上一段美谈,郑氏因此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

水龙吟

次韵[1]章质夫[2]杨花词[宋]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3],困酣娇眼[4],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5]。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6]。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7]。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注释】

[1]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2]章质夫:常与苏轼诗词酬唱的一个文友。

[3]萦:萦绕,牵念。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用唐白居易《杨柳枝》词:“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丝。”

[4]困酣:困倦至极。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5]“梦随”三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6]落红:落花。缀:连接。

[7]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其实杨花(柳絮)落入水中并不会变为浮萍。苏轼的自注,反映的可能是文人的浪漫想象和爱怜杨花,不忍承认它入水后被流水冲走的心情。【导读赏析】独爱杨花

古代文人之间经常诗词唱和,相互切磋,以文会友。次韵便是唱和形式的一种,要求和作按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这难免会限制词人的发挥,因此和韵作品一般不如原作。章质夫之词对杨花形态描写丝丝入扣,本是佳作不易超越。但东坡却另辟蹊径,咏物而不滞于物,匠心独运地用拟人的手法将离愁和伤春的情愫赋予杨花,寓情于物,境界全开。“东坡《水龙吟·杨花》,和韵而似原唱;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王国维《人间词话》),可见东坡先生的写作才华之高超。

上片首句“似花还似非花”为词眼,既写出杨花色淡无香、细碎朴素,不为人注意的特点,又烘托出该词既咏物又拟人、既描写又言情的若即若离之感。杨花非花,故随风飘零无人怜惜。但在传统诗词中,杨花却是离别之花、多情之花。杨花即柳絮,柳者“留”也,古人有折柳相送的传统,故杨花包含着离情别意。杨花轻柔,常在暮春随风飘扬,也常被用来烘托惜春感时的种种情绪。故而,苏东坡反用“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之意,将杨花拟人化,指出其“无情有思”。第三句,将杨花比作思妇,“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丝”(白居易《杨柳枝》),将纤细柔软的柳丝比作思妇离愁百结的柔肠,将柳叶比作思妇欲开还闭的娇眼,杨花飘忽迷离的状态随之跃然纸上。第四句,将杨花逐风飘扬的情态,抽象为思妇随郎万里的相思梦,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下片第一句“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呼应了全篇首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东坡两番说杨花无人爱惜,言下之意独独自己了解杨花,爱怜杨花。他将杨花与惜春之情联系,春雨过后,别人常感慨绿肥红瘦、落红难缀,而东坡却寻觅:杨花飞尽何处去?他相信“杨花落水为浮萍”的传说,化用唐诗“天下三分明夜月,二分无赖是扬州”(徐凝《忆扬州》),巧妙地将春色量化为“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使春去难留的惜春之情呼之欲出。最后一句,照应上片杨花思妇的比喻,一池萍碎不是杨花而是点点离人泪,总收全词,融情于物,以物体情,韵味无穷。【趣闻轶事】苏公免税的故事

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修筑苏堤,在老百姓中声誉很高。一日,衙役通报:税卡上抓到一个叫吴味道的犯人,假冒苏东坡的名号,向京城偷运货物。东坡听了很生气,马上提审犯人。

待犯人进来,东坡一看,是一个二十来岁的斯文后生,于是态度稍稍平和。

吴味道恭敬地向东坡作揖说:“小的本是上京应考的生员,家里贫穷,乡亲凑了些盘缠给我上路。因为银子带在身上容易被抢,所以小的就将银两换成百件纱绸,想到了京城换钱使用。可如今关卡林立,小的如果一路过关纳税,到了京城,百件纱绸就只得半数的钱啊……”“所以,你就冒本府之名?”苏轼将吴味道贴在纱绸外的封条拿了出来,上面写着“烦带交京师苏侍郎辙收,轼记”。

东坡对想出这种逃税办法的吴味道既同情又好奇,便对吴味道说:“吴秀才,要我放你不难,只要你能对上我的对子。”

吴味道一听,长长松了口气:“请大人赐教!”“天上星,地上薪,人中心,字义各别?”东坡随口出了上联。“云间雁,檐前燕,篱边鷃,物类相同。”吴味道稍加思索回答。

东坡抬头望见窗外的西湖水退后留下一片细沙,说:“雨打沙滩,沉一渚,陈一渚。”

吴味道皱眉苦思,忽然瞥见桌案上没烧完的蜡烛,灵机一动,立即对道:“风吹蜡烛,流半边,留半边。”

东坡一听,拍案叫绝,脱口赞了一句:“冲茅稚子璠玙器!”

吴味道恭敬地向东坡施了一礼,答道:“翰苑仙人锦绣肠!”

东坡哈哈大笑,将手中的旧封条扔到一边,亲笔为吴味道代写封条。

吴味道连连磕头道谢。后来,吴味道平安到达京城,金榜高中后又亲赴杭州,拜谢苏公免税之恩。

定风波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1]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2]且徐行。竹杖芒鞋[3]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4]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5]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注释】

[1]沙湖:位于湖北黄冈东南。

[2]吟啸:吟唱、长啸。

[3]芒鞋:草鞋。

[4]料峭:微寒,多用来形容春寒。

[5]萧瑟:指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导读赏析】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因诗文获罪,遭遇“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今属湖北黄冈),谪居于这个大别山南麓的偏僻小城。从少年得志、誉满天下,到政敌陷害、险丧性命、避世索居,反差如此巨大,苏轼却并没有低迷消沉。途中遇雨,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小事,但苏轼由自然界的阴晴无常联想到了人生中的风云变幻,即景抒情,表达了自己豁达洒脱、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小序简述了写这首词的缘由:苏轼同朋友相约去沙湖,本来是备有雨具的,但一路上风和日丽就让仆人带着雨具先行一步,谁知半道风雨骤至,大家都觉得狼狈不堪,只有东坡从容不迫。一个“独”字表现了苏轼卓尔不群的人生境界。

上片写雨中。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很有场面感,穿林打叶声渲染出风骤雨急的情景,面对突如其来的风雨,苏轼对朋友更是对自己说“莫听”,不要管,更不要放在心上。“何妨吟啸且徐行”更进一步,不仅不要听,还要在风雨中一边吟啸,一边徐步前行。苏轼拄着竹杖,踏着草鞋,迎着风雨大步向前。步行虽然泥泞,但在苏轼看来比骑马要轻便。“谁怕”二字表现了苏轼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豪迈情怀。“一蓑烟雨任平生”将词的意境扩大,由眼前的风雨推及人生中的风雨,面对人生路上的坎坷挫折,也要如此御风驾雨,从容前行。

下片写晴后。“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苏轼等人一路向前,爬上山头,雨停了,微寒的春风迎面吹来,他不禁打了个哆嗦,从微醺中清醒,越发神清气爽。这时候,斜阳的余晖洒在山头,更觉轻松惬意,回头看看风风雨雨走来的一路,早已云消雾散,归于平静。“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苏轼一路风雨后的真实感受,也是他经历政治风云后的真切体悟。“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当日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那场几乎置他于死地的政治风暴。在苏轼看来,人生的起伏就像自然界的阴晴一样寻常,无须挂怀经心,坦然面对就行了。通读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物我两忘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呈现在读者面前。【趣闻轶事】躬耕东坡

苏轼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词开豪放一派,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并且工书擅画,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重要丰碑。不过,他将自己的一生总结得很简单:“心如槁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对人生中的风光畅意,苏轼避而不谈,只钟情于那些被贬斥的地方和岁月。其中,黄州是他的第一个贬所,也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他渐渐脱化成了那个为无数后代文人所激赏的豁达乐观、超然洒脱的东坡先生。

作为戴罪之臣,苏轼刚到黄州时地无一垄、房无一间,寥寥无几的积蓄难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他的好朋友马正卿为了帮他走出困境,向当地州府申请了一块荒地来解决苏家的口粮问题。这块荒地位于黄州城东郊的小山坡上,因废弃多年,荆棘丛生,瓦砾遍地。为了吃饱肚子,苏轼也顾不得许多,亲自挽起衣袖,扛起锄头,带领全家老少开始垦荒。平整好田地后,苏轼首先想种上他喜爱的翠竹,结果家人和朋友一致否定了他的方案。饥饿的威胁迫在眉睫,哪有工夫附庸风雅?于是,苏轼只好老老实实地种上了麦子。麦种刚播下个把月,麦苗就破土而出,长出郁郁苍苍的一片,这可把苏轼高兴坏了。但是,一旁的老农却对他说:“先生,你高兴得太早了。要想收成好,不仅不能让麦苗太茂盛,还要放些牛羊去践踏一番。”苏轼听了连忙向老农道谢,站在田间虚心向老农讨教种田的经验。

在黄州,苏轼放下了士大夫的身份,躬耕田园,自给自足。他将自己这块荒地亲切地称为“东坡”,也为自己取了个别号“东坡居士”。从此,苏东坡成为了一个妇孺皆知的雅号,而苏东坡这个称呼所包含的乐天知命、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也激励了一代代后人。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