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活法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10:12:50

点击下载

作者:张子毅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国活法Ⅱ

中国活法Ⅱ试读:

善于应变,与时俱进——序张子毅《中国活法Ⅱ》

李肇星《中国活法Ⅱ》问世,替年轻学友、本书作者子毅高兴。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纸媒逐渐萧条、对企业家著书褒贬不一的年代,他依然初心不变,一字一句地将自己对社会进步的认识和对人生阅历的感悟记录成册,需要多么坚卓的毅力!

如果说《中国活法》摆实事,讲道理,展示了一个我们最熟悉却也最陌生的时代,那么从这本续篇中,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伟大祖国近两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可喜巨变以及我们自己素质的些许提升。

写作本书过程中,恰逢子毅迈入四十岁关卡,到了“遇事能明辨不疑”的年龄。我们也真在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历经两年再学习,对人对事态度的美丽转身。本书第四章强调在媒体时代更要注重说真话、讲公道。第五章说“网络募捐,你的真诚比黄金更珍贵”,这样教人明辨是非的文字就相当可贵,是劝同龄人淡泊个人名利、己达达人、己悦悦人的箴言。

与子毅闲聊时,他曾谦虚地说,个人认为《中国活法》写得不完善,很多事和道理未讲清,自己的真实想法也没完全表达出来。我估计,过不了多久,他对自己这部新作也会有类似的自责之心。这两年,他走过的路、遇见的人、经历的事林林总总,变化是常态,并非他阐述得不透彻,而是人的改变往往很难跟上客观变化的步伐。本书说得对,为人处世永恒的学习任务是:学习顺应时代发展、顺应民心发展,把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定为终生奋进目标。

相信各行各业年轻朋友品读这本墨香尚存的新书后会各有各的收益。

2017年9月21日自浙江台州仙居“一带一路”论坛结束后,飞往重庆国际经贸合作交流会的国航航班上。

思考,给你的温润一把利剑——《中国活法Ⅱ》序

2016年,我曾写作《中国活法》一书,未曾想自己粗浅的解读能受到青睐,这于我而言,十分荣幸。

自写作《中国活法》,我的生活颇有改变,这改变并非来源于浮华虚名,而来自内心。如果说曾经的我“看山是山”,那么《中国活法》的写作让我“看山不是山”,因为我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那就是另眼看世界。

一个事件从萌芽,出现,发展,到解决,人们在波澜起伏的情节中找寻关注点,而我更愿意以关注点为契机,洞察当今社会细枝末节的因果联系,探索事件背后鲜为人知的矛盾根源。每次的顺藤摸瓜,将“不知道的不知道”变为“知道的不知道”,再变为“知道”,求真的狂喜都让人感到充实。

简而言之,我学会了思考,这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当我能站在自身以外,以旁观者眼光去观察热点新闻事件,以更高视角分析时事变化,这一过程不仅仅有获取信息的快乐,更是深度解读思维方式的构建。基于这一原因,我萌生了继续写《中国活法Ⅱ》的想法。

生活中,我极为随和,但思考上,却又极为严谨。对学问的“较真儿”,让我决不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这并不矛盾,因为探究事件本质的过程本就是一个与社会和谐、与他人协调、与自己和解的过程,因而我得到了更加开阔的眼界和更加宽容平和的心态。

我将这样的思维运用到生活中,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而指导行为,为我省下不少气力。事实如此,若人们能够把握、分析事物的内在联系,就能变得智慧,这是思考对生活的影响。得益于以小见大、管中窥豹,善于思考之人在对待他人难以忍受之事时,更能理解与包容。

学问亦是如此。思考能超越功利心,让人获得宁静。善于思考之人,是不屑于将思考兑换成真金白银的,因为思考本身带来的快乐足以享用终生。

如果你曾绞尽脑汁,翻越书山,理清因果,你便会格外珍视这份成果。为了更好地爱惜它,你会更愿意分享。

所以,《中国活法Ⅱ》便是我与大家分享近年来自己对热点事件看法的“传情白鸽”。《中国活法Ⅱ》中,有喧闹一时的群众事件,例如,内蒙古玉米案、罗一笑事件、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有概念的分享,例如,极简主义的生活,依法治国;也有对新现象的思考,例如,互联网金融……

对这些事件的解读源于我粗浅的认识,但也是无数日夜思考的成果。无论读者朋友是否认同这些观点,我们权当是朋友间秉烛夜谈的言笑。我坚信,思考的力量,能够将我们拉得更近。

温文尔雅,明辨是非,谦和致远,高屋建瓴……若世间有什么东西能让人锋利而不尖酸,刚强而不执着,坚韧而不顽固,那大概就是思考吧!

第一章参与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2017年初,一部反腐大剧《人民的名义》破空而出,在众多古装剧、偶像剧、青春剧盛行之时突出重围,赢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和极好的口碑。收视率破5,豆瓣评分接近9分,在微博热搜排行榜上亦是居高不下,堪称难得一见的“现象级”现实主义影视作品。《人民的名义》以反腐为题材,真实地再现了一系列腐败与反腐败的案件,深度剖析了腐败从形成到危害人民利益的全过程,串联了腐败给社会经济、民生等各方面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题材挖掘之深,解剖力度之大超过了以往许多同类题材的影视剧。让观众在观剧过程中受益匪浅,点头称赞。

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大庭广众,都能听到人们对这部“良心大剧”的热议。这不禁引人深思:《人民的名义》为何能引发如此巨大的关注?其背后体现的是什么样的社会诉求?“人民的名义”究竟有何含义?这次,我们就来谈谈这部引发“舆论狂潮”的反腐剧,探究其“火起来”背后的深层原因。

物品的价值在于它被需要

《人民的名义》一炮走红,引发收视热潮,堪称2017年影视界的一道风景。在大叔小伙、官员百姓众口议论之中,该剧在人们的密切关注下迎来了全剧的完结。近年来,虽然火了的剧有很多,但是一部剧能够带来如此大的观众效应,或许还是头一次。我们自然免不了要问:为什么这部剧能够走红呢?

许多影视剧之所以红,是因为有吸人眼球的题材,或是有炙手可热的明星出演,但是,《人民的名义》一剧似乎并没有将重心放在形式上。题材恰恰是很多年轻人不爱看的政治题材,而剧中除了陆毅算得上“偶像派”,其他演员似乎并非抢眼的帅哥靓女,那么,为什么这样一部电视剧能够获得男女老少各个年龄段的人的喜爱呢?

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拨开谜团,最直接的原因无非就是观众有需求而已!当然,之所以说是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这种需求的存在,也有着多方面的因素,而那些更多的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毕竟,所有源于美好初衷的事物都值得尊敬。

首先,反腐现实题材在影视剧市场上的稀缺为该剧带来了“火爆”的前提。由于反腐类、政治类的剧集题材较为敏感,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电视荧幕上“断档”。而充斥其间的则是各种穿越剧、宫斗剧、玄幻剧、青春偶像剧和“抗日神剧”等。我们不能说这些剧没有存在的价值,但是多则必滥。正是这种现象,使得《人民的名义》成为电视剧行业中的一股清流。

近年来,国产电视剧“古装剧却无历史根据,玄幻剧多成胡编乱造,宫斗剧频频女主逆袭,青春偶像剧全靠小鲜肉颜值”已成常态。许多电视剧一味迎合观众,导致剧情雷同、千篇一律,抄袭模仿、粗制滥造之风盛行。更有甚者,一切以收视率为准,宁愿请大牌来撑场,也不愿意在编剧和效果上多下功夫。事实上,正是因为许多国产电视剧制片人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扭曲,才会造成这种乱象。

长此以往,势必造成观众的审美疲劳。观众的眼睛经不起那么长时间的欺骗,电视剧粗制滥造之风也让人们感叹“无好剧”,所以才会让人们对好剧的渴望越来越强烈。而就在此时,《人民的名义》这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突然杀出。该剧无论是从题材还是从情节设置来说,都属精品。因此,人们在看倦了玄幻的“五毛钱特效”和抗日神剧“手撕鬼子”的桥段之后,突然看到《人民的名义》这样的电视剧,就会感到十分震惊和难得,耳目一新,对其的印象分就加了不少。

其次,演员量身定做式的角色诠释为作品增色不少。如果说题材新颖还只是该剧受到人们喜欢的原因之一,那么角色的完美饰演则是锦上添花。有很多电视剧缺乏的不是新奇的想象和新颖的想法,而是一味追求名人效应,请炙手可热的明星来出演,而不根据角色量身选角,导致因某些演员毁了整部剧。而《人民的名义》在剧本创作、人物塑造、演员演技方面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可以说很好地展现了国产电视剧的创作功力。

在《人民的名义》中,演员的选择算得上是恰到好处。无论是老戏骨,还是荧屏新人,毫无疑问,他们都对角色进行了完美诠释。演员本身虽然是多变的,但其自身气质容易让人产生代入感。正是这样特别的演员选择,让这部电视剧出现了丰富的层次感,让观众能够沉浸其中,跟着剧中的人物同喜共忧。

全剧一开始那个生活俭朴,住老房子,吃炸酱面,骑自行车上班,可在其豪宅里藏着2.4亿元现金的赵德汉,让人无法不想起现实中那个买豪宅藏巨款,从家中搜出的现金刷爆几台点钞机的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长魏鹏远。饰演赵德汉的侯勇,用逼真的演技,将这个“小官巨贪”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被广大网友评为“演技炸裂的老戏骨”。而像侯勇这样的演员在剧中比比皆是,一部剧拥有如此之多的优秀演员,是成功的必然因素。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该剧所表现出的“真实性”。一直以来,对于大量脱离现实的所谓IP剧充斥电视荧幕,不少人认为是作为观剧主力的年轻群体的偏好所致,认为年轻人就爱游戏、玄幻、青春爱情类题材,而对政治题材缺乏兴趣。但是,《人民的名义》一剧的热播,尤其是在年轻人间的流行,打破了这种成见。

剧集开播不到半月,就刷爆了网络和朋友圈,以至于有人说:不看《人民的名义》,已经没法跟人聊天了。从达康书记的表情包到以各种人物搭档偏好分类的“粉丝团”,年轻人通过剧作细节的标签化,分享和巩固着自身的价值观念。这种分享甚至超越年龄层,成为年轻人与父母长辈、领导上司之间沟通的一个契机。反腐作为转型期的一个焦点话题,成为代际间价值观念交流的桥梁。

在刻画祁同伟“拍马溜须”的时候,身居高位的他居然挥起锄头,在陈老后院除草,还为领导死去的亲人哭坟。这些场景,都将“拍马屁”的真实场景刻画得栩栩如生。为了自身政治前途,他不要尊严,曲意逢迎;而面对人民群众,他却作威作福、自高自大。这和现实中的许多官员是多么相似啊!面对上级领导,他们卑躬屈膝、阿谀奉承,面对人民群众,他们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正是通过对官场生态和腐败行为的细致还原,使得这部电视剧得到了许多观众的认可和肯定。

其实,大多数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并不排斥政治题材的电视剧,他们讨厌的是脸谱化的人物,以及脱离实际的说教。美剧《纸牌屋》的走红早就说明了这一点。《人民的名义》在这方面做得十分出色,塑造了一批鲜活的正面人物形象:侯亮平、沙瑞金、陈岩石、赵东来,他们个性鲜明,血肉丰满,是人民的希望所在。该剧还生动展示了丁义珍、祁同伟等一批腐败分子堕落的过程,提醒我们诱惑就在身边。剧中有不少情节,本身就是以现实中发生的真实案件为蓝本。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反映着当前中国反腐败斗争的实践,回应着反腐败的民心所愿。虽说跌宕的剧情、真实的演绎对本剧的成功功不可没,但无论是怎样的电视剧,只有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百姓最关注的话题,承载了人民的不平、不满,才更容易让人产生某种现实代入感。《人民的名义》是现实反腐斗争的艺术再现,体现了文艺创作与时代同行的主旨,反映的是民心所向,所以一经播放,就迅速引发广大人民的追捧和热议。在过去的很多年里,人们对于贪污腐败这一现象避而不谈,可是这一现象已经对社会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人们需要正视这个问题。可以说,这部剧是“应运而生”,它的走红充分说明当前的观众同样会为这种拥抱现实的主旋律作品“点赞”。反腐剧在阔别市场多年后,一朝归来便成王者,已经说明了许多问题。《人民的名义》之所以能火,靠的不是博取眼球的题材,更不是偶像派明星效应,靠的是人民的支持和喜欢。人民喜欢和支持的必然是站在人民立场、能够为人民发声的作品。人民群众需要这一类电视剧,是发自内心的诉求,因为在电视剧的深度解剖中人们寻求到了答案,在真实性的演绎中人们得到了满足。这部剧代表了许多人的心声,是应运而生之下符合人们心理诉求的好剧。

或许是人们已经受官员腐败的荼毒太久,而《人民的名义》让观众可以一泄心头之恨,更对我们所处时代的反腐进程充满了乐观情绪,所以此剧受到人们的欢迎。事实上,中国官员的腐败问题也确实存在,人们因为官员的腐败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的例子已经太多,所以现代社会反腐的呼声越来越高。中央的反腐行动,为中国当代社会的反腐倡廉,开了一个好头,《人民的名义》又在反腐热潮将退未退之际,重新勾起了人们对反腐的重视和关注。

我们在为《人民的名义》一剧的成功欢呼鼓掌时,却有另一个疑问袭上心头:既然这样的现实主义题材如此受欢迎,观众也如此支持,为何却在市场中缺位多年?

真正的变革从不披着伪善的外衣

反腐剧的存在,就是因为有腐败,但并不是说没有反腐剧,腐败就会不存在。事实上,任何时代,腐败都不会灭绝,这是无法避免的。而如今,《人民的名义》重磅回归,其反映现实的尺度之大,令人惊讶,早已超过了以往“写贪官不能高于厅级”的“创作红线”。在这背后,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鼎力支持和鼓励,是很难想象的。而其所展示的,不仅是党和政府更加强大的信心,还有将反腐坚持到底的决心。只有敢于直面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由此可见,相关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腐败对于社会的严重危害,并且下了大决心,既要“打老虎”,也要“拍苍蝇”。那么,《人民的名义》是在怎样的现实背景下进行创作的呢?党的十八大以来,一批腐败分子被绳之以党纪国法,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体现了党纪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表明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鲜明态度,显示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及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新年贺词,在1371个字的贺词里,“正风”“反腐”高频出现,给海内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文学创作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映射现实,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响应社会的需要,敢于将笔锋指向腐败这一领域,从而让反腐这一题材再次“热”了起来。而文学创作的反腐之风,带动了其他艺术领域的反腐正气,从而在影视、歌曲、公益广告等艺术表达形式之中,皆能看到反腐的影子。

敢拍,是因为政治环境的自由,更是因为人民群众的需求。通过《人民的名义》播出后备受热捧的现象,足以证明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不会受到冷落,反而是在历史进程中经久不衰的经典。对此,有人不以为然,认为这不过是利用了老百姓对腐败的好奇心而已,此言可谓差矣。人民群众对于反腐一事的关注度加大,对于今后的反腐正本清源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其重大意义,至少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该剧适应了公众期待了解腐败行为发生全过程而非单纯知晓结果的新要求。长期以来,公众对贪腐案件的了解,多是来自案件判决书或新闻报道,信息往往局限于房产几套、金额几何、利益输送人员有几个,对腐败行为发生的全程难以知晓。案情披露固然触目惊心,但往往只是结果的呈现,没有丰富的细节,缺乏过程的展现。而电视剧则不同,不只有血有肉、有内在逻辑,观众还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而参与其中,在剧情的演绎之中,可以以第三视角完整地把握贪官们的心理及事情的来龙去脉。

在此之前,一些公众时常有疑惑:腐败行为到底是怎样发生的,腐败官员和利益输送者之间达成的协议会不会变卦等。这些疑问徘徊在很多人心中,人们想要寻求事情发展的脉络,但是往往无法知晓全部过程,只能管中窥豹。《人民的名义》这部反腐剧,正是通过讲故事和塑造人物,把官员贪腐的过程、心理变化、利益输送的办法等进行了充分展示,让公众对腐败发生的全过程有了全面、形象的了解,也因此有着更大的教育、感化意义。而这,也是判决书或庭审实录不及艺术作品的地方。通过更加完整、详尽的艺术再现,公众可以将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观剧体验融入其中,对整个事件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形成自己的见解。

同时,剧中展示的腐败官员在面临利益输送时,毫无顾忌地将党和人民的利益作为交换筹码的场景,让人对腐败行为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剧中更把视角投向或被腐败侵害,或同腐败做艰苦斗争乃至腐败分子本身这样的个体,把腐败与反腐败斗争具象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一个个具体的故事,其中有贪婪、有恐慌,有纠结、有决绝,充分展现了人性的丑恶和光辉。这些个体的不同境遇,可以说每个都现实存在着,让公众对腐败害党、害国、害民、害己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在剧中,陈海为了反贪,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却因涉案之人制造的车祸成为植物人。类似的情节会让观众感到痛心疾首,因为正义可以如此简单地被人摧毁,黑暗势力可以如此猖獗。陈海是反贪局长尚且遇害,如果是普通老百姓,结局会怎样,简直不堪设想。因此观众在观剧过程中,会更加身临其境,感受到自身利益所面临的威胁。

其次,该剧回应了公众消除反腐败工作神秘感的新要求。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纪检监察部门一直把公众作为反腐败工作架构中的重要力量,但普通民众对反腐败工作到底是怎样进行的,除了关注声援还能做什么、怎么做,心中没底。反腐败工作过去一直给人一种神秘感,群众只闻其声,很难了解反腐具体工作是怎么运转的,导致一些民众虽有参与反腐败斗争的愿望和热情,但缺少基本的信息渠道,也缺乏必要的训练。

消除这种神秘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后,公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这部反腐剧原汁原味地展示了反腐败工作的全貌,有诚意地还原反腐败政治生态,公众长期以来百思不解的问题、疑惑,有的得到了印证,有的得到了解答,会让观众有种“原来如此”的感受,更加了解反腐工作是如何进行的,更加理解反腐工作所面临的难题,更加明白反腐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再次,这部剧让公众以“第三视角”直接参与到反腐败斗争中,毫不避讳地全面展示了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其中既能看到党委、纪委坚决惩治腐败的决心,也能看到贪官的狡猾、斗争的复杂,甚至把反腐败斗争中的一些无奈、拉锯等现实问题都真实地展现在公众的面前。观众能够全面、详细地看到,围绕着腐败问题,正义和邪恶的较量过程,迎合公众了解和参与反腐败斗争的信息诉求和积极愿望,有血有肉有泪,细节毕现,无疑是一次很好的反腐斗争形势教育。

最重要的是,这部剧充分展现了执政党持之以恒推动反腐败工作的决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打击腐败工作力度空前,反腐成为中国政治生活的重要主题。但随着一批大案要案尘埃落定,也有公众开始对反腐败工作下一步怎么走产生疑惑。这部反腐剧在故事设定中,将剧中的重大腐败案件同党的十八大以来现实中查处的大案要案以及舆论关注度高的“热案”相互呼应。如果没有相关部门的参与和支持,不可能掌握到如此详尽的信息。

敢于把自身查办的重大案件原原本本展现在荧屏上,显示的正是中央将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的决心,是对惩治腐败“刮骨疗毒”式的勇气,并再次向全社会发出了“党中央坚定不移反对腐败的决心没有变,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目标没有变”的明确信号。这部剧的播出无疑是在向人民群众发出一个讯号,那就是党中央已经关注到了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并且意识到了其严重性,如今正在采取措施,对党内的歪风邪气进行整治。

可以说,这部反腐剧彰显了党中央同腐败行为斗争到底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成功地把中央的决心传递给了公众,进一步凝聚了人心、夯实了共识基础,让公众对赢得这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斗争充满信心。人们对此喜闻乐见,心中也充满了底气。给这部反腐剧“点赞”,正是公众对中央决心的正面回馈。而相信在将来,受到这份决心鼓舞的群众,在面对反腐一事上不仅仅会“点赞”,更会用实际行动来表明决心,真正做到以人民的名义行使好监督权,为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奉献自己的力量。

反腐题材电视剧从被冷落到被追捧,这背后不仅是制片人和观众关注点的改变,更是政治环境的改变,是反腐斗争进行的程度的改变。《人民的名义》的顺利播出和备受青睐,不仅让广大观众看到了反腐斗争胜利的曙光,也让中央看到了人民群众对于反腐的呼声和支持,进一步证明了,在如今这个新的社会中,大力反腐倡廉,是势在必行、顺应民心的。

剧集的热播,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片名“人民的名义”究竟所指为何?最直观的解释,大概是剧中侯亮平的一段台词:“腐败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伤害最后还是要以国家和人民的伤痛去消解,痛苦是在所难免的,就比如说,我们把一个个贪官都抓起来,以人民的名义将他们绳之以法,可是那些贪官给国家形象带来的伤害和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必须由漫长的岁月去承担。”的确,“反腐”就是以人民的名义,将贪官绳之以法。但是否其意思仅止于此?细细思考,其实还深有内涵。

早在几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意识到了“人民”对于国家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尚书》中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儒家先贤孟子也曾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此规劝从政者贵民爱民。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尊奉儒家理论,自然也要摆出一些“爱民”姿态。虽然“国以民为重”时常出现在封建律法里,只可惜骨子里还是为自己的阶级和利益集团服务,并没有真正实现为人民服务。

于是时间一久,“民为贵”的虚伪面纱逐渐剥落,各种害民之举层出不穷,于是整个国家也就一蹶不振,最终被历史洪流所淹没,被新政权取而代之。无论是黄袍加身,还是揭竿而起,新势力为了取得政权,常常打着人民的旗号,可新政权在最初的励精图治后,也都会渐渐走上这条老路,最后难免覆亡。这就是所谓“历史周期律”。历史似乎是一个轮回,一次一次上演着反抗与压迫。

当年民主人士黄炎培到访延安,曾提出一个著名问题:中国共产党有没有办法跳出历史周期律?毛主席的回答很自信:靠人民来监督政府,就不会发生人亡政息的问题,就可以跳出历史周期律。为什么政府要人民监督?因为政府的权力本就得之于民。人民是权力的来源,那么获得人民支持的政权就必然需要将人民利益牢记在心。

打破惯性思维,提升对事件内涵的认知

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曾提出“社会契约论”,明确指出“主权在民”,当政者的权力来自民众权力通过社会契约而实现的让渡。这一理论构成了现代国家政体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也始终奉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可以说是对政府以“人民的名义”行使执政权的高度概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就是这个道理,当政者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最终也应该体现人民的意志。

可惜的是,在现实中,有些官员虽然嘴上说执政为民,实际上却受到传统思想糟粕以及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的侵蚀,骨子里推崇“官本位”“钱本位”而非“民本位”。大权在握,不但不为民谋福利,反而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成自己的“实力”,谋私利、忘大义。他们表面上打着“人民的名义”的旗号,实际所作所为却是损民害民,把人民当梯子,出卖人民的利益只为自己升官发财。这种人如果达到一定数量,政治生态就必然恶化。《人民的名义》一剧中,李达康的妻子欧阳菁为什么会收受贿赂?其实她不缺钱也并不想收这笔钱,但其他环节的人都在收,她不收这笔钱别人也没法拿。这才是贪腐的可怕之处:通过利益圈子和潜规则运作,将那些本无心于此的人也通通拉下水。贪污已经不仅仅是为了谋私权了,而是一种黑暗政治环境下的惯性行为。那些贪污分子,没有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在损人不利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在让人痛心。

如何才能破解这个难题?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心里始终有人民,就能懂得“人民的名义”的真正含义。心中装着人民,才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心中装着人民,才能严于律己身怀责任;心中装着人民,才能服务于民而非作威作福。剧中的沙瑞金、侯亮平、陈岩石等人,正是因为心怀群众,才能在复杂的反腐斗争中始终保持本心,以“人民的名义”,让一个个贪官原形毕露,将贪官绳之以法。

在《人民的名义》中,老同志陈岩石着实让人感动,在大风厂员工争取自己的利益时,他以身护民,独自一人面对拆迁队的挖掘机。他之所以能够为群众办实事,以人民的立场看问题,是因为他和人民群众有着深深的血肉联系,老党员、老同志正是因为经历过战争,才明白军民同心是克敌制胜的关键。而如今许多官员,已经脱离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变得高高在上,又怎能理解人民的想法和懂得人民的需要?

也有人看了本剧后感慨,虽然剧名叫“人民的名义”,可反贪反腐反来反去,都是反贪总局的戏码,真正的“人民监督”又在哪儿呢?

其实,剧中虽然更多着力塑造了侯亮平这样的一线反腐官员,但也不是只有这些“大人物”,剧中还有很多“小人物”,在关键时刻起到了关键作用。比如工会主席郑西坡那个看似不务正业的儿子郑胜利,比如提供剧情反转关键证据的宿管员丁秀萍,比如那个并不身居高位也不是主要角色的陈群芳……他们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反腐斗争之中,并为之贡献了一份力量。

所以,反腐并不仅是中纪委和反贪总局的事,它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跳出剧情,从这部剧的筹备开始,谈谈那些现实生活中为之贡献力量的人们。

嘉会文化创始人高亚麟是《人民的名义》最大投资方,占比40%。他一开始只把这个项目看成简单的投资行为,制作和发行都不需要操心,1亿元的盘子,嘉会文化投2000万元,占比能达到20%就行。他当时还说:“我估计一般投资人没有这么干的,因为我是第一次才这样干。”

然而让他们都没有想到的是,嘉会文化签完合同,款还没打时,之前几家主投资方和发行方就发生了变故,他们认为成本太高,风险太大,居然全部退出了。高亚麟看好这个剧本的稀缺性,也不能看着好友导演李路有难而见死不救,最后他投资了4000万元。正是这个大胆的决定,让高亚麟赚得盆满钵满、名利双收。《人民的名义》不仅赚足了舆论热度,也赚回了投资成本,更有盈利,投资回报率高达83.3%。

而更令人感动的是张丰毅、陆毅、吴刚、柯蓝、张凯丽等40多位老戏骨因为被剧本打动,片酬都只要了友情价。他们的总片酬只有4800万元,不及一个当红偶像的个人片酬。老戏骨陈道明,在筹备期间,隔三差五去剧组出谋划策。遗憾的是,那时演员都已经到齐,再无法加一个临时角色,只能等拍摄续集时,让这位影帝级人物给我们带来精彩表演。

为何如此多的德艺双馨的老戏骨都愿意加盟此剧?因为他们都看到了此剧的精神内涵、它能带给观众的震撼以及它的社会价值。

而《人民的名义》一剧大火,功劳归属从源头而言,应是编剧周梅森。这部经历了长达8年创作的呕心沥血之作,曾6次易稿,修改了几百次。为让故事更真实,他深入省检察机关一线体验生活,亲自到监狱、反贪侦查指挥中心等地采访调查。后来,有人问他“是否认识很多高官”时,他答:“是认识很多,只是有一半都进去了。”

周梅森表示,现如今,国家的反腐斗争,是一场大硬仗,文学领域亦要紧跟国家政策,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专职副主任范子文,是他的好朋友,在这位具有敏锐眼光的专业友人鼓励之下,《人民的名义》一书,历时8年,终于搬上荧屏。

正是社会各界人士,集资源优势,倾力相助,才使得《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好剧,走进观众视野。我们也期待第二部的到来,期待看到更加精彩的故事。

然而,看剧是为了艺术享受,更是为了思考剧中反射的社会现象与人生哲理。所以,关于《人民的名义》话题,我们仍可以继续深挖。因为,只有打破惯性思维,才能提升对事件内涵的认知,这正是人们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应该持之以恒追求的高度,亦是对社会发展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置身其中,培养主人翁意识

一个人民监督权能有效发挥的社会才是一个良性社会,《人民的名义》以影视剧的艺术表现形式揭露了贪污腐败的深层原因,展示了贪污腐败的全部过程,剖析了贪污腐败的发展脉络,这从某种程度来说,本身就是人民监督权的自由发挥和实现。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人民才敢于说出心中所想,才敢于演绎如此“深度话题”,而这样一个开放的社会,能够促进人民权利更好地行使,为以人民名义伸张正义提供了良好例证。

或许,单以人民内部监督的力量,对于贪污分子难具致命杀伤力,但当人民的监督形成了一种社会行为,每个人都将监督作为自身的权利来行使,必将会形成合力,对贪污腐败分子产生威慑力。因为人民的监督是符合情理,更是符合历史的,虽然一个人的监督并不足以威慑所有贪污分子,但只要形成良好的监督风气,就会对所有的贪污腐败行为构成强有力的威慑。《人民的名义》已经结束,但是反腐还在路上,且永远不会完结。屏幕里的反腐大戏固然好看,但如果仅止于此,那也不过是又一部热剧而已。如何让现实主义题材作品能够反照现实,影响现实,在这方面,文艺工作者仍有努力的空间。

反腐败斗争之所以如此受民众关切,是因为政治生态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个腐败横行的社会,社会道德必然失范,人民定不能受到公平对待。久而久之,社会的公序良俗也会被颠覆和破坏,令整个社会承受巨大的损失。

而在当代社会,腐败问题的确已经到了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地步了。在大部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同时,仍然有许多“老鼠屎”蠢蠢欲动,将党纪国法置之不理,为一己之私牟取暴利,这些贪污分子是国家的蛀虫,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是巨大的。

现实社会并不像电视剧一样,可以收获圆满的大结局,因为生活本没有结局。或许反腐倡廉的行动已经取得了许多成绩,如今社会政治环境已经得到了正本清源,但是腐败就像细菌一样,是无法消灭完的。一旦我们掉以轻心,就给许多贪污腐败分子可乘之机,从而兴起贪腐的不正之风。

但是,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人民思想素质不断提高,民众监督权利行使更加主动,公务员队伍自身建设也不断强化,贪污问题将会得到更好的治理,对社会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小。

如果通过这样的反腐剧集,可以让民众更深切了解腐败之害,在受到启发的同时更加热心于对贪污腐败的监督权的行使,多几个郑西坡这样的群众,让更多人参与到反腐过程中,让人们真正懂得“人民的名义”,正义才能更好地得以伸张,这部剧的现实意义才称得上真正实现。

第二章『极简主义』:将注意力从复杂的环境中解脱出来

近年来,“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悄然兴起。从表面上看来,“极简主义者”所推崇的,似乎就是抛弃生活中多余的部分,只留下生存所必需的那部分,从而达到对简单自由生活方式的追求。确实,在这个物质与信息日益冗余,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中,“极简主义”宛如一股清流,令人眼前一亮。

早在几年前,央视记者在街头进行“你幸福吗”的调查采访,就得出民众生活幸福指数普遍偏低,并呈下降趋势的结论。可见幸福生活的关键,不在于物质世界是否丰饶,而在于精神世界是否充实。

所以,“极简主义”所推崇的精简、精致的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和接受,甚至连《人民日报》也多次提及并推荐这一生活方式,为其摇旗呐喊。

那么,“极简主义”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主义?“极简主义者”有哪些更深层次的追求?我们为何,又如何去践行极简主义呢?这是我们要好好了解的。

卸载你脑子里的App:没有杂物,没有杂念

“极简主义”(Minimalism)或“极少主义”最初出现在视觉艺术和音乐领域,指的是简化设计元素的艺术作品风格。“极简”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那些去除繁复冗杂,只保留核心要素的内容。其风格的雕塑多为几何抽象形态,以精简的用材和视觉元素来突出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如著名极简主义艺术家唐纳德·贾德以金属立方为主体的雕塑,便是极简主义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随后,极简主义风格逐渐从艺术领域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开始是以家装设计领域的简化风格为主,在装饰上去除复杂,保留原始的顶、地、面,而用线条和色块来做区分和点缀;在家具方面,崇尚简单直接,贴近自然;在材质方面,讲究原始质感和品位。据德国女建筑师伊娃·玛利亚·斯特德尔说:“这种极度削减的方式,使人更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在房间里那些为数不多的物件上。这种环境令人心绪平静,也使你的感官更敏锐。”而这也成了极简主义者的信条。日后,这种装修风格进一步发展为追求极简的家居整理术。

几年前风靡日本的畅销书《断舍离》便是对这种风格的最好诠释。据该书作者日本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所说,所谓“断”,便是断绝不需要的东西;“舍”,是舍弃多余的废物;“离”,则是脱离对物品的执着。山下英子甚至将其从对家居的整理进一步推广为对人生的整理,即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换句话说,就是利用收拾家里的杂物来整理内心的废物,让人生转而开心的方法。从此,极简主义开始脱离设计和整理范畴,成为一种广为传播的生活理念乃至人生哲学,并在生活的各方面“开枝散叶”。

极简主义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节俭”,并非一味追求省钱。一个极简主义者可以花几万元买一件自己心仪的艺术品,却不会花2000元买一个自己并不需要的iPad。因为购买物品是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而不是为了让物品改变自己的生活。极简主义也不是“禁欲主义”,它并不禁止正当的欲望,而只是禁绝那些以欲望之名加于我们的蛊惑。它不会让你过苦行僧式的生活,只是通过减少物品来明确自己真正的需求。

极简主义很尊重个体性差异,它并没有一个严格的公共的标准,只是大部分极简主义者在某些方面具有共性。极简主义所追求的生活方式,本就是一种自由的生活方式,如果因为所谓的标准而去强迫自己舍弃一些对他人来说可有可无但对自己来说十分重要的东西,那就违背了极简主义的初衷,也就达不到其真正“极简”之目的。

事实上,极简主义并非西方原创,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很多名人都在践行着类似极简主义的生活,比如陶渊明。

陶渊明自爱上田园生活之时,便毅然弃官归田;在没有生活来源时,便再度出仕维持生计;当他躬耕隐居时,生活十分贫穷,但只要有钱就会买上二两烧酒喝喝。有人会问:喝酒能算极简主义吗?其实,“极简主义”只是一种生活方式,与生活热爱并不冲突。酒,多喝伤身,小酌怡情,适度把握即可。

对有些人来说,酒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但是对中年、晚年以后的陶渊明来说,仕途官位只不过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事,酒变成挚爱,是他真性情的象征,是惬意生活的基本要求。所以他虽然时隐时仕,酒不离桌,却仍然是一位极简主义者。

究其根源,大概可以用苏轼评价陶渊明的一句话来概括:“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者,贵其真也。”由此可见,极简主义的衡量标准是因人而异的,但其核心则是相同的,那就是通过剔除对自己来说不需要的物质和活动,来使自己过上自由舒适的生活!

所以,如果对极简主义者的生活进行简单勾勒,他们或许是这样一群人:可能没有很多衣物,但每一套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居住之所可能简单朴素,但绝不杂乱,十分惬意;可能没有太多物品,但超过一年不用的东西,都或送或丢,绝不囤积;可能不会天天刷微博、朋友圈,App的使用也是少而精,宁缺毋滥;可能有几个谈得来的挚友,但并不积极钻营拓展所谓“人脉”;可能崇尚“慢生活”,但保持工作的高效率;可能身处喧嚣尘世,但心境通透;可能物质简单,但不是少欲寡求,而是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正因为他们对世事看得清、看得明,所以他们活得简单舒适,快乐无比。

有许多现代名人也都遵循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其中不乏名流富豪。比如已故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生前拥有的物品非常少,除了一年四季穿的黑色上衣,就只有一套昂贵的音响设备。没有杂物,没有杂念,却有如泉涌一般的灵感和创意。

而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的衣柜里,同款的灰色T恤不少于20件。对此他解释说:“我每天早上起来都有超过十亿的人在等着我服务,我不想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无意义的事情上,在生活中,我总是尽量简单一些,少做选择。”

美国著名学者梭罗认为,一个人如果能满足于基本的生活所需,其实便可以更从容、更充实地享受人生。于是他跑到瓦尔登湖边建了一座房子,一个人在那里生活了两年多,与世隔绝。他说:“一个人,放下的越多,就越富有。”

极简主义的追求,在古代或战争时期,是一种奢侈的追求,因为在那些时候物资匮乏,社会动荡,人们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无法保证,精神世界的满足更无从谈起。正如《管子·牧民》中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思想的进步,当今社会很少有朝不保夕的生活问题,所以更多人希望卸载脑子里的App,让自己没有杂物,没有杂念,化繁为简,去伪存真,来践行“极简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因为每个人,都是向往自由人生的。

你是这样一个极简主义者吗?或者说,你希冀自己成为一个极简主义者吗?这样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改变?我们又为什么要追求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呢?

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少些选择

纵观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历史,物质水平和思想水平从来都不是同比增长的,思想水平似乎从来都要落后于物质水平。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各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和纷繁复杂的欲望,限制了我们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追求。

我们需要极简主义,正是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追求过度消费,乃至过度浪费的社会。物质的富余是生产能力提升带来的积极成果,但是过度追求物质则是一种病态。

你身边也许就有很多这种人:每次手机制造商发布新版本的手机,他都会迫不及待地购入,即使原来的手机并没有任何问题,而旧手机的命运自然是被丢弃;每年换季时,他们都会买很多新服奇服,却仅穿一两次便堆在衣柜角落不闻不问,不丢弃不送人,说是下一季再穿,而来年却只想着买新款的。

可是这些所谓的新版、新款,包括手机和数码产品,以及很多种类的商品,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商家为赚取更多利润,编造各种“故事”,用各种现代传播方式“哄”消费者为它们买单。这些所谓更新更好的东西,人们用不了多久,就会变成垃圾车上的明日黄花。

那么,消费者获得的是什么呢?是生活品质的真正提升,还是时尚体面的炫耀资本?是内心愉悦的温和享受,还是无穷无尽的购买欲望?是自我个性的表达,还是盲目跟风?是泡沫式经济,还是人云亦云的不甘落后?

其实消费者之所以这样趋之若鹜地购买不必要的新东西,就是因为他们处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或多或少会被社会所同化,“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当我们的心灵被眼前的物质欲望所蒙蔽,精神世界的追求自然会退居其次。这种近乎病态的物质追求,只能满足人们的虚荣和炫耀心理,对人类思想水平的进步有百害而无一利。

在一波又一波的消费主义狂潮之下,现代人已经成为自己欲望的奴隶。各式各样的广告奴役、催化着我们的购买欲,诱惑我们购入自己并不需要的东西。为此,我们拼命工作,去追求名牌手提包、钻石项链、豪华车,也许只是为了广告里的一句宣传词。在商家的洗脑之下,我们的生活目标就是一个庞大的列表:服装、手机、香水、数码、轿车、美容按摩、星级酒店……可是我们却淡忘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你买来了钻石,但并不意味着拥有恒久的爱情;香车宝马所带来的刺激和兴奋,也往往转瞬即逝,需要用新的刺激去填补。

在这个社会,人同物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了,不是产品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而被生产,而是人为了使产品得到消费而存在。人拜倒在物面前,把物作为自己的灵魂,这就意味着人忘却了、失去了自己的灵魂。我们用生命和时间换取着并无意义的工业化复制品,而这些复制品全变成了负担,因为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来收拾、使用、打理这些复制品。

当我们抱怨被生活的琐事埋没的时候,也许正是被自己的物品埋没了。这便是物对人的“异化”。很多人在物质的层面上要这要那,欲壑难填;而一旦回归到本质的层面,却一片茫然,无理想,无追求,对自己的真正所需也一无所知。这不是中了消费主义的毒,被“异化”的典型征兆吗?

与消费主义一同甚嚣尘上的是拜金主义。这也不足为奇,既然我们有这么多欲望要满足,这么多商品要购买,那当然需要更多的金钱。“只要有了钱,什么梦想都可以满足”是不少人的人生信念。为此,他们铆足了劲儿赚钱,正当的手段不行,就诉诸歪门邪道,甚至不惜违反道德和触犯法律。

前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有一幕场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反贪局在“小官巨贪”赵德汉的秘密别墅中,足足搜出2亿多元人民币,成捆的人民币堆满了整面墙,甚至床上、冰箱里、地板上,也都铺满一捆捆的人民币……据赵德汉本人供称,这些赃款他一分钱都没用。那为何要贪这么多?只是因为以前“穷怕了”。

在这里,对金钱的膜拜已经脱离了物质的需求,而成为切切实实的“拜金”。拜金主义者盲目追求金钱,甚至将其凌驾于自己的真实欲望,乃至世俗常理之上。不就曾有某相亲节目的女嘉宾放言“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在自行车上笑”吗?

更有人看什么都和“钱”有关:婚姻是一场交易,教育不过是为了将来进行的投资,连生老病死都无一不能抽象成具体的金钱数目……到了这个地步,已经是彻底地“走火入魔”了。

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到底错在何处?错就错在它们将消费和物质占有等同于人生的全部,以为得到了金钱就可以满足自己的一切欲望,其实大谬。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低到高五个层次,并需要逐级满足,这便是大名鼎鼎的“需求层次理论”。金钱可以满足哪些需求?应该说像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样的低层次需求,确实需要金钱。没有钱,不可能衣食无忧。但是赢得尊重和自我实现这样的需求能够单靠金钱实现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有些人以为有了钱就可以得到友情,得到尊重,觉得实现了自我。殊不知用金钱吸引来的不过是贪图你钱财的酒肉朋友,他们尊重的是你的豪车豪宅,却不是你本人,一旦你失去了这些外在的依凭,这些人便作鸟兽散,绝不会对你有半点留恋。这样得来的尊重,不过是虚情假意而已,不仅不能实现自我,反而蒙蔽自我。

在金钱与过度消费的毒害下,现代人沉迷于自己的低层次需求,却对更高层次的需求视而不见,成了一个个外表成熟,心理年龄却仍停留在幼年期的“巨婴”。此种流毒,已经蔓延到社会的方方面面,颇有些积重难返之势。

反观经济落后时期的社会,以中国古代为例,就曾有过对大同社会的构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在这篇著名的《礼记·大道之行也》中,对理想社会的所有想象和建设目标里,几乎没有关于经济和消费水平提高的内容,而是呼吁民风民俗的淳朴、孝悌仁义的品德,注重的是人们的精神世界。

在改革开放之前那个并不发达的时代,我们曾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而在如今这个吃穿不愁、物质富余的时代,却多的是自私自利、蝇营狗苟之徒。可见现代人确实已经丢失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再也寻不到心灵上的世外桃源。所以,我们急需一剂良药,来使沉浸在纸醉金迷、声色犬马中已经成为了欲望的奴隶的人们迷途知返。

那么,如何为病入膏肓的现代人“拔毒祛病”呢?“极简主义”不啻为一剂良方。现代人迷失在消费主义营造的“极繁”迷宫中难以自拔,正需要反其道而行之,以“极简”当头棒喝。

极简主义究竟是如何拯救现代人的精神家园的呢?这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们都习惯了快。很多事情一旦快起来,就没有时间去认真思考,思考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是什么,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而极简主义倡导简单的生活,减少物品,减少生活中无益的事情,这样生活节奏就慢了下来,自然有时间去想更多关于精神世界的问题。践行极简主义,可以节省我们的时间,节省我们的金钱,节省我们的精力。节省了金钱,就抵制了消费主义和拜金主义;节省了精力,我们就可以为自己的心灵家园添砖加瓦,抑制了欲望的膨胀,从而找到生活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精简生活,你的专注力才是真正的财富

极简主义并不是让你什么都不买,什么都不做,而是让你通过对物的“断舍离”来分辨出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是让被横流的物欲所淹没的现代人从无穷无尽的物品中解放出来,从而明心见性,洞悉真我。

对于极简主义生活来说,减少物品只是手段,减少这些生活中无益的事情,从而腾出时间、精力来留给更有益的事情,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去除繁杂外物的影响,深入分析自我,放弃不能带来效用的物品,控制徒增烦恼的精神活动,深入内心去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重要,然后才能去专注追求,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自由。

现代人常常抱怨自己时间不够,没时间培养兴趣,更别提理想了。若是如此,不妨停下来好好想想,你整天忙忙碌碌,蝇营狗苟,到底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车子房子票子,然后更好的车子、更大的房子、更多的票子?这些能让你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吗?互联网和信息爆炸其实也加剧了这种偏执,很多人成天忙着刷朋友圈微博,看综艺节目、肥皂剧或是直播,却没有一点自己的兴趣。

只要没了电脑,离了手机,立即变得烦躁不安,无所适从。可是这些资讯信息,真的能让你满足吗?与其将时间精力空耗在这些事物上,不如去培养一些简简单单的爱好,专注于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比如种花养鱼、研究摄影、专心创业,那你的每一分钟都能活得自得其乐,不会感到人生蹉跎。

现年36岁的佐佐木文雄,曾经是一名热情的书籍、CD和DVD收藏者。几年前,他厌倦了紧跟潮流,加入了日本越来越庞大的极简主义阵营。他的房间非常简单,以至于朋友们将其比作一间审讯室。佐佐木文雄仅拥有三件衬衫、四条裤子、四双袜子以及其他零散的一些物件。尝试了一两年这样的“极简生活”后,佐佐木反而觉得心里的空虚被充实了。他表示,再也不用花时间打扫跟买东西后,多出的时间可以用来跟朋友相处或是旅行,拥有的东西虽然少,却能过得更幸福。他还将自己的生活记录成《我们已经不再需要物品——从断舍离到极简主义者》一书,并拿下Amazon日本畅销排行榜第一名!

极简主义者所追求的生活方式,表面看来,是物质简单、精神简单、生活简单,然而,他们所追求的更深层次的东西,是一种建立在自由随性的基础上的舒适惬意的生活,其关键在于精神自由。

庄子的生活为何安逸舒适?不是因为他的物质简单、生活简单,而是因为他精神简单、思想自由,按照自己的喜好兴趣去决定取舍。庄子是中国古代追求精神自由的典型人物。他一生不仕,不求官职,不求富贵,也不在乎世俗眼光,唯一追求的,就是精神的绝对自由。庄子讲“精神自由”,是指超越一切局限,他要以道观天下,摆脱束缚。这种束缚,不仅包括因物质和欲望而衍生的束缚,还包括思想上不合本性的束缚。“举世喻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不因别人的说法而将自己本来不认同或不需要的思想奉为经典。

爱因斯坦从来不穿袜子,他认为既然穿了鞋子,又何必再穿袜子,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因为习惯了穿袜子,所以袜子对于我们来说是必需的,也是从心理上接受的、想要的一种物件。由此可见,对爱因斯坦来说,不穿袜子是追求极简主义的方式,而对于普通人来说,穿袜子、不纠结于此才是追求极简主义的方式。

所以极简主义者的追求,其根本在于精神上的自由,不论是简单的物质,还是简单的生活,都是为心灵世界的简单服务的,心灵世界简单了,精神就自由了;精神自由了,就会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就可以用“拈花一笑”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事情。这样一来,所有的烦心事都消失了,生活自然就惬意了。

诚然,想要治愈我们社会的病症,仅靠一个极简主义是远远不够的,但这可以是一个好的开始。通过极简主义,我们能找回早已被繁杂噪音淹没的内心,去重新认识自我的价值,从而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毫无疑问,“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是一种可以提高我们幸福感的生活方式,它可以让我们从繁琐的日常生活中解放出来,生活得简单而满足。

那么,如果你正因为生活的繁杂无章而感到困扰;如果你虽然一直想要扔掉房间里并不必要的东西,可房间仍然日益拥挤;如果你虽然每天忙于工作,可却不知道到底在忙什么;如果你每天有看不完的微信朋友圈,可却没时间看几页书;如果你每天都说要旅行,可到头来仅止于看看Discovery频道和《国家地理》……我想,你也一定想要改变这一切了吧。那么不妨践行“极简主义”。

要想成为一个“极简主义者”,首先就要从思想上转变过来。其实不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来说,一种行为的改变都是从思想的改变开始的。从历史上来看,思想是深深地根植于人们意识深处的,历史上的一切重大变革几乎都是先从思想领域开始的。就如中国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等。每一次思想的变革,都会使社会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正确思想的引领,就会走到一个错误的极端。每一次成功的变法,其内在目标,一定是为了使人们过上更为舒适的生活,一定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思想变革。

秦时“焚书坑儒”,欲灭儒家思想于当世,却是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做法,自然不可能达到目标,与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做法同出一辙。汉时做法表面看,是推动儒家思想发展,使儒家思想中的“入世”思想和仁义礼智信的美好品德更好地传播,但实际上却忽略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抑制了思想的发散和良性竞争,是阻碍文化发展进步的思想变革,因而没有完全成功。“新文化运动”是仁人志士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为根除中国的思想积弊,让国家富强、民族强盛、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而发起的思想运动,就是因为其出发点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启发了人民的觉悟,所以它成功了。

正如“极简主义”思想,也是旨在让人们远离繁忙和一团糟的生活,过上更加幸福精致的生活,所以它是引领“极简主义”社会浪潮成功形成的关键。我们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极简主义者”,首先就要了解并接受“极简主义”思想,为接下来实行具体措施打好心理基础。

一个人,在心理和思想上接受“极简主义”之后,就能于实际生活中践行“极简主义”,其间可以尝试以下几个较易操作的好方法。

第一,尽量精简个人物品,留下自己真正需要的和喜爱的,选择商品时也可以选择精致耐用的,避免频繁更换。我们丢掉多余的东西,目的是明确并留下自己真正热爱的东西,让房间可以时刻保持整洁,赏心悦目的同时也会更好地与“浪费主义”分道扬镳。

第二,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所在,然后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减少生活和工作中不必要的行动,节省时间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这样会大大增加对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而当你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物之后,拜金主义就会日渐离你远去。

第三,李叔同说:“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绚烂之极,归于平淡。”我们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看天上云卷云舒。”用这样的平常心来对待生命中的挫折和幸事,就会锻造出古井不波的心境,感悟到生活的禅意,体会到生活的惬意。

比如保留一百样必需的生活物品,而舍弃其余;比如除去房间里多余的摆设和装饰,丢掉不必要的家具;比如清理自己的衣橱,只保留那些自己真正喜欢的,舒适的衣物;又比如少看微博、微信朋友圈,定期远离互联网……

当然,有些要求你可能暂时无法做到,但重要的是身体力行。没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