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陈存仁学术经验集(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1 13:39:04

点击下载

作者:朱生樑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陈存仁学术经验集

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陈存仁学术经验集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陈存仁学术经验集/朱生樑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

ISBN 978-7-117-25008-5

Ⅰ.①陈… Ⅱ.①朱… Ⅲ.①陈存仁 (1908-1990)-生平事迹②中医内科-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K826.2②R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55018号人卫智网 www.ipmph.com 医学教育、学术、考试、健康,购书智慧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人卫官网 www.pmph.com 人卫官方资讯发布平台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陈存仁学术经验集

主  编:朱生樑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3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5008-5

策划编辑:崔长存

责任编辑:崔长存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编委会

总 主 编 严世芸

常务秘书 徐 燕

委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

    王庆其 王羲明 邓跃毅 朱生樑

    孙增坤 严世芸 李其忠 何立群

    陈丽云 胡鸿毅 袁灿兴 徐 燕

    蒋梅先 韩 政 潘华信主编简介

朱生樑 (1948—),师从章庆云,主任医师,教授,博导,岳阳医院名中医,岳阳医院消化内科首席专家,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负责人。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科研究生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督导等。内容提要

陈存仁,先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弱冠之年即闻名海内,是海派中医的代表人物,也是著名的中医教育家、中医文化普及者、藏书家、报人、社会活动家、慈善家。陈氏精研本草,考据方药,擅长内科,尤精肺肾,中西汇通,重视食养;其传人章庆云和朱生樑则在脾胃病方面开拓创新,独树一帜。

本书共分为四部分,上篇“生平史略”主要讲述陈存仁的生平、陈氏一脉的传承和流派人物事迹;中篇“学术钩玄”,从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用药特色与验方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陈氏的学术思想和诊治经验等;下篇“医案医话”收录了陈存仁的经典医案、医话;附篇“流派速览,薪火相传”,介绍了陈氏在中医教育、人文艺术、社会公益的成就,陈氏一脉传人谱,研究基地大事记,并附有陈存仁重要论著汇编。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师、中医院校师生与中医爱好者参考阅读。陈存仁与王定芬伉俪结婚照陈存仁赴港后的照片陈存仁与王定芬伉俪美国寓所生活照(1990年,姪女王凯安拜访陈存仁先生时拍摄)1984年岳阳医院中医内科合影章庆云 (前排右三),朱生樑 (后排右四)2015年12月21日陈存仁之子陈树桐先生向朱生樑赠送陈存仁撰写的书籍2016年7月27日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成员合影总 序

鸦片战争以后,1843年上海被迫开埠,设立租界,列强割据,华洋杂居,形成了帝国主义掠夺和文化侵蚀的一种政治权利形态,但也冲破了封建传统文化羁绊,促进了西学东渐的中西文化的冲撞和交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格局的根本性变化,使上海很快成为远东金融中心、远东商贸中心,以及城市人口85%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的移民城市,是公认的世界四个国际化大都市之一。

上海发展形成的人文特点及对医药需求的增长,给中医医疗和中药实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全国各地中医流派、地方医派的贤才和中医学子纷至沓来,汇集沪上,成为人文荟萃之乡,名医辐辏之地。在上海城市环境和文化土壤的催化下,孕育和造就了海派中医,出现了学术思想交融,学术观点争鸣,中医西医汇通、医疗技艺交流,中医医院与中医学校林立的生动局面,形成了“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开放包容,和而不同,兼收并蓄,不拘一格,鼎新而变,领风气之先”的鲜明特色,为我国中医的发展添加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丁泽周 (字甘仁)先生,顺潮流而动,于19世纪80年代来沪寻求发展。丁家三世从医,先生承家业,学医于江苏武进孟河镇,初学于纡塘马绍成,继则师承一代宗师马培之,并时与族兄丁溪松问学。学成之后,始悬壶于孟河,后客寓苏州,再东迁沪渎,设诊于上海仁济善堂,问道汪莲石、余听鸿、唐容川、张聿青诸名家,过往甚密,撷取各家之长,轩岐之学得以交融升华,造诣日深,医道大昌,一时煊赫,名噪海上。

丁甘仁先生孜孜矻矻,追学不倦,勤奋严谨,一丝不苟,深得同道赞誉。其重理论而崇临床,精专博学,形成了鲜明的学术特点:尊经典,博众长,融时论,援古证今,别开生面;破“寒”“温”对峙格局,倡《伤寒》《温病》统一法门;杂病证治,主以《伤寒》《金匮》方论,兼采各家,首重脾胃调治;外感热病证治,宗《伤寒》之法,而不拘仲景之方,攻补相宜,肺胃同解;重痰湿致病,擅用化解痰湿诸法;崇尚和缓归醇,常变有度的临床风格,用药重辨证,贵轻灵;不囿临床分科,内、外、妇、儿、喉各科兼长,堪称典范。此外,先生虽繁忙诊务,却着意立说,著作颇丰,有《医经辑要》《脉学辑要》《药性辑要》《喉痧证治概要》《丁氏家传珍方》《丁甘仁医案》等多种著作刊行,皆脍炙人口之作,深得同道青睐。先生乐善好施,孙中山先生曾以总统名义赠予“博施济众”的金字匾额,其大医精诚,可见一斑。

丁甘仁先生不仅是中医理论家、临床家,而且是近代中医教育的先驱者。1913年,先生会同夏应堂、谢观诸同道在全国医药联会上提议筹款集资兴办中医学校。经反复与当局请愿,成功立案,于1916年8月23日“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正式挂牌,成为我国第一家经由政府正式注册的中医学校。学校请谢利恒任校长,汇集一大批医理精深、学问渊博、临床高超的中医名家担任管理和教学工作,并就课程体系、教材、教师及教学制度等方面的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探索和实践,开创了中医近代学校教育的先河,使中医人才培养走出了单纯家传师承的狭小天地,为我国近代中医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在洋洋千言的办学“宣言书”中,详述了创办中医学校的目的,计其大要有四:“国粹之可虞也”;“生命之攸系也”;“气质之不同也”;“利权之外溢也”。发出了“唯有争胜,奋起振奋”“竞争乃出,优胜劣败”的呐喊,表达出了“昌明医学,保存国粹,中体西用”“要求中医之发达,必先陶铸中医之人才,要陶铸中医之人才,必多设中医之学校,使本正源清,而后有良好种子”的办学宗旨,并立“精诚勤笃”校训。凡此,抒发了丁甘仁先生及其同道面对欧风美雨,中医危亡而痛心疾首的情感和忧虑,以及与之抗争的决心和韬略,其心系国粹的中医情结,由此可鉴。

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办学凡32年,共30届,869名毕业生。1926年先生谢世后,由次子丁仲英、长孙丁济万,以及夏应堂主持学校工作,并于1932年改名为“上海中医学院”。学校硕果累累,桃李天下,如丁济万、程门雪、黄文东、秦伯未、章次公、严苍山、王一仁、许半龙、陈存仁、张伯臾、沈仲理、裘沛然、童少伯、徐嵩年、韩哲仙等等当代名医,皆师出丁甘仁门下,承丁氏之学,蔚然有“丁派”之誉,是海派中医中最具影响力的流派。在丁氏内科流派诸多弟子之中,有成为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中医学院第一、二任院长者;有成为国家卫生部顾问者;有成为上海市文史馆、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员者;而成为上海中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上海市及全国诸多中医医院、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机构的资深教授、主任者更是不计其数;有的弟子更是名噪港台、海外,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医学术方面,他们砥砺潜行,锲而不舍的追求,在继承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医疗实践的积累和体悟,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守常善变,取得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在各自的临床领域中,形成了自身的学术风格和特色,进一步丰富了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的学术内涵,深刻影响着上海乃至海内外中医学术传承与发展。同时,他们也为高等中医教育、各级中医院的建立与发展,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为中医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中医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其功莫大焉。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重启了中医师承教育工作,并与高等中医药教育及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由此应运而生的是对地方医学流派的继承、整理和研究工作也得以如火如荼地开展。上海在市政府、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组织领导下,领风气之先,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对上海中医学术流派——海派中医的发掘研究工作,并积极支持各学术流派的基地建设,其集流派学术特色研究总结、流派团队培养、流派优势病种特色门诊的设立、流派相关文献的集成等等为一体,促进海派中医各学术流派学术经验特色的弘扬和发展。丁氏内科流派在先后二期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中得到市政府的重点支持,并通过论证,根据是否具备研究条件的实际情况,遴选了丁氏内科流派内六个分基地建设项目 (黄文东、严苍山、张伯臾、童少伯、徐嵩年、韩哲仙),以及六个学术思想研究项目 (丁甘仁、程门雪、秦伯未、章次公、陈存仁、裘沛然)。尽管遴选过程中,不乏存在遗憾之处,有些较有影响的丁氏内科流派的医家因找不到传人或缺乏可查考资料而未能立项研究,如许半龙、王一仁等,殊深痛惜。然而,就当前研究项目而言,大致已能反映丁氏内科流派学术特点及其发展的基本面,尚属幸事。

在近六年的研究中,各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项目负责人及其团队均不辞辛劳、长途跋涉,寻根访踪;焚膏继晷,爬罗剔抉、穷搜冥索,搜集遗秘,补苴罅漏,集腋成裘;刻苦研究,译慎不拘,刮垢磨光,去粗存精,全面总结,宣明往范,昭示来学……凡此,其有耗于呕心沥血,无累于名利得失,专心致志,几经寒暑,编著成以。其中,旧居家貌、传承谱系、先贤年谱、医案医话、医论学说、经验特色、文献影像,一应俱全,于继承与弘扬丁氏流派学术经验,功不可没。

200余万言,计12分册的煌煌著作——《海派中医内科丁甘仁流派系列丛书》,将付剞劂,面市问世。该书是首部反映丁氏内科流派医学全貌,又切合实用而富有研究价值的集成性著作,为今后深入研究、总结、弘扬丁氏流派学术经验奠定了基础。于此,心存感激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创导,上海市政府、上海中医药发展办公室的鼎力支持,也深切感动于丁氏内科流派研究团队全体同道的不懈努力,成就该书的铸成。纵然我们付出了艰辛,但深知遗阙错谬之处尚属难免,祈同道仁人点拨赐教,以臻完善。严世芸二〇一七年八月前 言

中医学自成体系始于轩岐,辨证立法大成于仲景,经历代名医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很多医学流派,名医荟萃,百家争鸣,而在江南一带,主要有虞山医派、孟河医派、吴门医派、钱塘医派,其中孟河流派影响最大,惠及最广。孟河医派起源于明末清初江苏武进县孟河,以费、马、巢、丁为代表,其中丁派创始人是丁甘仁先生。丁甘仁主张寒温一体,结合伤寒、温病之所长,兼擅内外,疗效卓验,尤擅时疫热病、外科、喉病的诊治。丁甘仁的一生对于中医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为中医史册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陈存仁先生先后师承丁甘仁、丁仲英父子,是其得意门生。他医术精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勤于诊务、好学上进,加上名师指点,成为20世纪三四十年代海派中医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热心于中医事业,建立学校,创办报纸,对中医发展贡献重大。他是1929年抗击“废止旧医案3.17大会”的发起者与组织者之一,也是赴宁请愿抗争的五个代表之一,抗争活动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功,陈存仁功不可没。陈存仁才华横溢,著作等身。他多次赴日收集整理日本汉方医学,著作《皇汉医学从书》,编纂《中国药学大辞典》,对当时的中药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疏理,编著中医界第一本治疗肠伤寒的专著《湿温伤寒手册》,并与余符初一起收集各种疾病的名医与民间验方,编辑成集,在药膳、养生、文史等方面亦多有成就。

我的老师章庆云先生是陈存仁先生的大弟子,随陈存仁先生临诊多年,深得其治病之宏旨。我侍诊章师八年,每周一次随师门诊,章师言传身教,耳提面命,令我受益颇多。我科从前年起成为了海派中医丁氏内科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在两年时间里,对陈存仁先生学术思想的相关研究做了许多工作,本书是《海派中医丁氏内科》丛书的一个分册,也是目前对陈存仁先生的生平、成就总结比较丰富完善的一本书,同时也是对我们基地这两年来,对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现阶段成果的阶段性总结。全书分三个部分,上篇是人物史略,中篇主要论述其学术思想,下篇主要内容是医案医话。陈存仁先生传奇而精彩的人生及其在中医领域的建树对于研究近代中医的发展及孟河流派学术思想的传承均有重大意义,亦注定在近代海派中医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年来,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全体成员广罗遗秘,走访寻根,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亦承海派中医总基地之鼎力支持、诚恳指导,使文稿得以付梓,使陈存仁先生的医德医术、学识才华、学术经验、奇闻异事得以跃然于眼前。然团队深知,瑕疵纰漏之处必然存在,祈请同道不吝赐教,必感激不尽。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必将以此为契机,秉持海派中医丁氏内科之薪火,做好传承并发扬光大。朱生樑2017年8月上篇 生平史略一、人物生平生平简介

陈存仁 (1908—1990),祖籍福建,1908年2月14日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个破落的绸缎商人家庭,原名承沅,小名阿沅,又名保康,字存仁,父亲陈子晋,早年去世,母亲陈赵氏。有兄弟姐妹6人,长兄承淇,幼弟示范,另有妹二人,姐姐早逝。

陈存仁小学就读于大东门育才小学,那里的老师都是知名人士,其中职员有史量才、曹汝霖、黄炎培等。后家道中落,全家不得不迁居薛家浜,改读马家厂浦东小学附属小学。那时候的小学,课本只有国文、修身、英文、算术、地理、历史6本书,名为“共和国小学教科书”,是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而那时候读书,着重国文和算术,这两科成绩只要在90分以上的,就可以跳班。陈存仁因在私塾中读过一个时期,国文基础好,又因家学渊源,算术也总是满分,故每一学期都能跳一次班,不过4个学期,小学就毕业了。

小学毕业时,陈存仁想到中华职业教育社半工半读、贴补家用,被其四伯父制止,指出“你千万不可参加,你如果遵从父亲的遗命学医,一切由我负担,但是也要中学毕业之后,才能进入医学院”。于是,陈存仁于1918年考入了民立中学。民立中学的学制是4年,陈存仁因学习成绩优异,3年就毕业了。

1921年陈存仁遵照父亲的遗命去学医,起初报考了南洋医科大学 (即东南医学院前身),苦读1年,对医学基础渐渐有了认识。不幸的是,在暑假中患上了伤寒症,请大学中一位教师治疗,只吃葡萄糖和维生素C,病情日渐加重后经家人介绍就诊于孟河丁甘仁先生,只连服了5天中药,热度就退了。陈存仁四伯父就对他说:“你学西医,而西医不能治愈你的病,现在中医把你的病医好了,你不如改学中医。还有一个理由,你将来学成西医之后,开业时节,各项设备,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恐怕我都负担不起,你就做不成医生了。”于是,陈存仁就由其四伯父转托王一亭、朱福田推荐,在1922年考入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

为了学好中医古籍,陈存仁想办法拜师进一步学习国文。先后拜师姚公鹤、章太炎、丁福保等国学大师。学校实习期间,因为陈存仁字写得又好又快,经校长谢利恒推荐给丁甘仁抄方。丁甘仁对陈存仁也非常赏识,指定一间诊室让他居住,这是其他弟子没有的待遇。1926年,丁甘仁过世后,陈存仁又师从丁甘仁的儿子丁仲英,并在南市广益善堂实习坐诊3个月。在丁仲英的支持下、丁福保的指点下,陈存仁于1927年3月1日独立创办《康健报》,引起很大反响。1927年秋,陈存仁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毕业。1927年3月,在丁仲英的支持下,丁福保的指导下,陈存仁独立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

1928—1929年间,得到丁仲英的同意,陈存仁在南京路望平街口 (今山东路)转角柏林花纸行楼上开设诊所,独立行医。期间与王定芬女士成婚。诊所开始时病人门可罗雀,后因先后被聘为三友实业社、冠生园、世界书局等的常年医生 (类似如今企业的健康顾问),又因自办的《康健报》的热销,病人越来越多。1929年,因参与组织成功抗争臭名昭著的妄图取消中医的“废止旧医案”而闻名,更因先后主编《中国药学大辞典》《皇汉医学丛书》等著作而被世人所知。虽因时局动荡,多次变更诊所地址,但病人却越来越多。1937年在马霍路 (今黄陂北路)与威海卫路 (今威海路)转角自建了一座半圆形的大楼,挂牌“国医研究所”,二三楼专供藏书,由其8个学生当研究员,下面附设联合诊所,自己则挂一块内科招牌,又请同道主持儿科、妇科、外科、痔科等,内部有药铺,后来就住在诊所里,直到去了香港。期间大女儿夭折,儿子树桐、小女儿树榕先后诞生于1937年、1943年。中国药学大辞典皇汉医学丛书中华民国时,陈存仁的国民身份证

1949年,陈存仁与丁仲英等到香港行医。不久便因医术高明而远近闻名,先后在九龙的弥敦道和香港的铜锣湾开设了两处诊所。陈存仁因学术造诣深厚,与朱鹤皋、丁济万、费子彬等作为特约教授受聘于多个中医学院,并先后应王道中医学院院长陈济民、香港中医师公会的邀请主持存仁医学讲座。

1951—1953年,陈存仁先后多次赴日本、埃及和欧洲考察访问。1954年在香港主办成立中国针灸学院。后应韩国驻港总领事推荐,编撰中医教材,出版《中国医学史》,获韩国庆熙大学名誉博士头衔。1979年应日本讲谈社的邀请编纂《中国药学大典》,于1982年正式刊行。1980年初,获中国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名誉博士头衔。

1985年陈存仁移居美国。1990年9月9日,陈存仁因突发心脏病,病逝于美国洛杉矶寓所,享年82岁。学术及社会兼职

陈存仁长期致力于发展中医、普及中医、培育中医文化土壤。他的学术及社会兼职主要分作以下几个方面:(一)抗争“废止旧医案”的组织者和策划者

事件发生后,陈存仁与张赞臣立即邀请谢利恒、丁仲英老师等发起组织全国抗争,先后参与组织策划推动召开了全国中医“3·17抗争大会”,会后被推举为5个代表之一赴宁请愿 (注:五代表为谢利恒、隋翰英、张梅庵、蒋文芳、陈存仁)。事后,陈存仁与谢利恒同被聘为国民政府卫生部中医顾问。(二)海派中医的代表人物

陈存仁在大陆期间,先后历任上海市国医公会常务委员,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考试委员,全国医药总会常务理事,国民政府考试院上海区三十五年度中医考试襄试委员,三十六年上海市卫生局中医咨询委员,上海市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参议会卫生委员会召集人,国民政府卫生部中医委员会顾问,中央国医馆编审委员,中央国医馆上海分馆董事,上海市十一区卫生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中医界别国大代表等职。中华民国时,陈存仁的中医师会员证书

赴港后,先后历任香港中医师公会名誉会长、港九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名誉会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长、香港东华三院总理及香港苏浙同乡会副会长等职,是香港最知名的上海人。(三)中医教育家

1930年起,陈存仁受聘中国医学院主讲中医内科学,并担任上海多家医学院的教授、实习教师。1935—1937年期间,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总务主任。1954年在香港创办中国针灸学院,为香港培育了很多针灸人才。(四)著名的报人、社会活动家、慈善家

1927年,陈存仁独立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同时参与了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多种期刊的办刊编辑工作,是许多中医期刊杂志的重要撰稿人。同时,他还是民国时期《申报》《新闻报》和《商报》副刊,香港《星岛晚报》《大人/大成》等专刊专栏的长期撰稿人。

陈存仁在民国期间曾任上海市参议员,同时身兼多个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的董事或理事职务,如广益中医院、上海慈幼院、上海普善山庄、上海孤儿院董事等,并担任了抗敌后援会慈善救济组委员,抗痨会委员等。1945年,上海市国医公会改组上海市中医师公会,陈存仁任常务理事社会责任(一)著书立说,培育中医

文化的传承需要一定的土壤,而中医的精神则植根于传统文化。无论是儒道释思想,还是兵法杂理念,都被医家熔为一炉,即所谓整体观与辨证论。所以,医家从来就不仅只有诊治疾病的职责,医学文化知识的传播更是应尽的义务。丁甘仁先生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时值东西方文化交锋之际,中医人便将培育中医沃土当作历史责任,形成了普及中医文化的传统。

1924年,年仅16岁的陈存仁就与同学一起编辑发行《医医医病集》;并为贴补家用,投稿《申报》,因《疥疮验方》一文受到主笔沈信卿青睐,后成为《申报》长期撰稿人。

1927年3月,在丁仲英的支持下,陈存仁独立创办了国内第一份医药卫生常识方面的报刊《康健报》。在编辑思想上保持“把医学常识文字用极通俗的笔调写出来”的特点,在经营方面秉承丁福保提出“内容要很丰富而有趣味”的宗旨,不仅延请丁福保、丁仲英、谢利恒、恽铁樵、俞鸿宾、秦伯未、陆士谔、章次公等中医名家撰稿,还特约武侠小说家平江不肖生以小说的笔调来写验方,让名人现身说法,写自己的疗养经过。该报由于文字新颖趣味、贴近生活,验方注重时病、简便有效,同时提倡饮食调养与心理卫生,销售日增,影响甚大,第一期发行就有1.4万份,至1930年共发行150余期。后来,此报刊在“三一七事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如今研究海派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历史文献。

陈存仁先生主编或作为主笔,编办了申报馆《康健周刊》《国医与食养》和《新闻报》《商报》“国医与国药”副刊等专刊专栏,并参与了民国时期上海中医药多种期刊的办刊工作,为《江苏全省中医联合会月刊》《兴华》《医界春秋》《长寿》《幸福杂志》《大众医学月刊》《卫生杂志》《中医世界》《上海生活》《华西医药杂志》《党群周报》《医药研究》《中医药情报》等撰写了大量稿件,以宣传中医文化,普及中医知识为主。

另一方面,陈存仁在不断夯实中医的基础、广博自身的见闻的同时,注意将收集的书籍文献分门别类,查漏补缺,并逐渐整理成册。1930年,受谢利恒老师推荐,陈存仁先生与商务印书馆签订了出版合同,开始编撰《中国药学大辞典》。陈存仁日间诊病,夜间编书,一方面研究大量文献资料,一方面赴药材产地及转运中心实地考察,并聘请多人助编持续工作4年余,几经波折,1935年《中国药学大辞典》由沈知方主持的世界书局出版,先后再版27次,畅销海内。“八一三”日军侵华,5000部新版的《中国药学大辞典》被日本军队作为战利品运往日本。在抗战之前,世界书局把这部书的内容删去3/5,以《中国药学大辞典》缩本形式出版,销量极大。而后陈存仁应世界书局之邀,又开始编纂日本人研究汉医的书籍。历时一年多,于1936年陆续刊行《皇汉医学丛书》共72种,分为13类。丛书出版引起中医界广泛关注,当时的中央国医馆馆长焦易堂以中央国医馆的名义聘请陈存仁为考察日本汉方医学的专员。同时,这部丛书的出版,也对中日传统医学的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37年,陈存仁自建大楼,藏书于上,挂牌“国医研究所”,附设联合诊所,内设药铺,集医教研于一体。经其搜集收藏的各种版本的古今中医药书籍近6000余种,还有300多种全国各地出版发行的整套的与中医药有关的报纸和刊物,而因其藏书颇丰,与宁波曹炳章、杭州裘吉生并称民国时代江南三大中医药藏书家,其书斋由叶恭绰题匾“书城”。

1949年赴港后,曾刊印《医学常识丛书》等10余种书目宣传推广中医保健养生知识,给港岛中医文化带去了新风。而20世纪60年代则应香港《星岛晚报》董事长胡仙女士邀请,开辟《津津有味谭》专栏达17年之久,每日不断,对港岛健康的饮食习惯带来了深远影响。

1979年,日本讲谈社盛邀陈存仁编纂《中国药学大典》(又名《图说汉方医药大事典》),于1982年出版。该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印刷精美,并附有临床应用药方。

陈存仁普及中医文化知识的文章或书报,以文字浅白易懂,内容丰富有趣,贴近日常生活,便于活学活用为特点。先生对中医的发展不遗余力,认为发展要从开启民智,普及中医文化常识入手,只有揭开中医的神秘面纱,还原中医的朴素原理,才能让普通老百姓接受中医,培育良好的中医发展土壤。(二)医术精湛,发展中医

陈存仁聪慧机变,勤勉博览,学验俱丰,诊断准确,长于时病,善用验方;不仅对本草研究精深,对经时方也有独到的见解,对四诊详察明辨,还能在中西汇通方面另辟蹊径,并重视精神卫生、食养锻炼。他擅长内科,尤精肺肾,如伤寒、肺病等时病,并善调理,活用膏方,于男女科、精神卫生及杂病多有心得。

陈存仁治胃病,认为其基础病因是饮食失调、情绪失畅、起居失常,临床上以痛、胀、呕、酸四大症最为常见,治疗上重视标本缓急,用药上秉承丁氏内科用药轻灵的特点,以轻去实,重视和法,同时注重日常调摄。

陈存仁用膏方主张穷本探源,治本为主,注意面面俱到,综合调理,并指出膏方因人而异,应量体设方,同时还应注意其味可口,能耐常服;认为用药“不仅以温补、滋补、清补、腻补、涩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诸法。即为尽其能事,尤须注意其体内之所偏”,适当使用开路方“毋使留邪”;而主要适应证有阳虚、阴虚、妇女病及青年病等4种。

陈存仁以其精湛的医术,敏锐的思维,理财的天赋,在政界、学界、中医界等游刃有余,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和理财家。民国时期的达官显要、名流雅士,如吴稚晖、于右任、胡适、张学良、陆小曼、林黛、袁雪芬、哈同夫人,以及上海大亨杜月笙、军统头目戴笠等旧上海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曾是陈存仁先生的病家。陈存仁利用这些社会关系,努力争取社会对中医界的支持,在当时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作用。

陈存仁并非中医世家,所以常常有意识地收购医学古籍及相关文献,一方面满足其喜欢阅读的嗜好,一方面也为他中医理论基础打下坚实的基础。陈存仁每于腊月至元宵的诊疗淡季出游,如赴南京、苏杭、无锡、镇江等地游山玩水之余,搜购医书就是主要乐趣。曾购谢利恒因患病出让的藏书近千种,北平名医萧龙友所藏珍稀书目80余种。

跟师学习是传统中医传承的重要方式。如陈存仁先生自己所说,先后师从17位老师,与叶天士的拜师经历相似。陈存仁先入南洋医科大学攻读西医,后投考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先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并与校长谢利恒有师生情谊,同时兼从丁福保学习经济。陈存仁国学功底深厚,按其自述,所从国学教师有名可考的为民立中学时期的陆澹盫,学医时期的姚公鹤、章太炎,所以国文基础非常好,学习中医古籍非常方便。

1948年,陈存仁出版了《湿温伤寒手册》。这部著作是他通过查找资料,整理文献,参考各家学说,结合自己的丰富临床经验和渊博的学识而写成,是我国中医界研究肠伤寒治疗的首部专著。陈存仁对西医肠伤寒病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对湿温伤寒提出独特见解,将温病与伤寒融为一体,打破伤寒有五的划界和张仲景以下诸家学说,另立湿温伤寒一名,对肠伤寒病的证治进行系统阐述。书中将肠伤寒全过程分作4周,分别详列每一周的证象、舌脉、转变,用药标准、用药选方、成方考,并附有各家学说。他的论述简明扼要,附有湿温伤寒治法提要表、各种发热病症状认识表,有一定临床实用价值。中医名家施今墨、秦伯未、章次公、张赞臣先生等为其作序。陈存仁诊治验案医话,如流精、产后痨、闭经痨、溲血痨等散见于当时的《长寿》《幸福》等杂志,或有结集为《通俗医话》《陈存仁医案》等。

陈存仁曾应世界书局之邀编纂日本人研究汉医的书籍,为此,先生赴日遍访书肆,购置了大量的医药图书,打包邮寄回上海,并拜会了汉医名家汤本求真。20世纪50年代,先后数次赴日本、埃及和欧洲考察访问,了解那里的医疗卫生历史和现况,同时宣传中国的传统医学知识。同时也将国外的中医研究进展介绍到国内,如1957年载于《上海中医药杂志》第8期的《德文法文金针疗法书刊简介》。

正如秦伯未在《湿温伤寒手册》序言所称:陈存仁“信仰中医而不薄西医,景仰古人而不薄今人,着意于一病而不拘于一家,着意于大体而不忽于小处,这种治学的精神,良不可及”。这个评价可为陈存仁行医治学的注脚。而同门程门雪曾有诗赞他:“独向医林张异军,眼中诸子直推陈。灵方别有心源得,占尽江南一角春。三分春领一分春,一种刀圭另样春。天与斯人卫我道,师门得子亦奇珍。”(三)诲人不倦,传承中医1936年陈存仁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总务主任期间,创办并刊行《国医文献》杂志该刊开创了以特辑办刊的方式,首期为张仲景特辑

1930年,陈存仁受聘中国医学院主讲中医内科学,并于医界春秋社改组成立上海中医师学术研究会后主讲“伤寒证”。当时讲座设在上海青年会大礼堂,能容纳千人,场场爆满,开讲之日谢利恒先生主持开课典礼。陈存仁也是中国医学院的实习教师,曾有多人跟师学习。1935—1937年期间,陈存仁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总务主任,工作非常忙碌。一方面筹建新校舍、图书馆、药物标本馆等,并在开学之日举行日本汉医学勃兴展览会,促进了中日医学文化的交流,并发表《记日本皇汉医学之勃兴》,同时还策划举办了“国药博览会”。一方面创办《国医文献》杂志并于1936年刊行,作为中国医学院院刊及国医公会会刊,专辟学生园地一栏,同时发布院务及会务信息。该刊开创了以特辑办刊的方式,一期为张仲景特辑,一期为内科特辑之一痢疾号。无论是办校还是办刊,陈存仁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传承效果。可惜的是,日军侵华使得许多事业未能完成。1949年赴港后,陈存仁曾先后应王道中医学院院长陈济民、香港中医师公会之邀主持存仁医学讲座,并应韩国驻港总领事推荐,编撰中医教材。

诚如丁甘仁曾教导陈存仁所说,“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久。所谓道,即指医道而言;所谓术,是指医术而言,术不能走歧途”,而陈存仁也是这样言传身教的。陈存仁于20世纪30年代曾撰《乐天长寿辞》,以探讨修身养性的真谛,强调“健康要道,端在正心”;于1945年仿“朱子家训”撰写《医家座右铭》,强调医者的自身修养并医道的诸般宜忌。陈存仁撰《乐天长寿辞》,以探讨修身养性的真谛,强调“健康要道,端在正心”,有于右任、张大千等手稿传世1945年,陈存仁仿“朱子家训”撰写《医家座右铭》,强调医者的自身修养并医道的诸般宜忌(四)奋起抗争,维护中医

1929年余云岫等抛出臭名昭著的“废止旧医案”,妄图取消中医,全国中医界奋起抗争。陈存仁一方面发文《陈存仁致褚民谊函》犀利驳斥褚氏言论,指出其欲盖弥彰的废止中医之意,并明确指出废止中医于国于民的危害,是自掘坟墓的举动,实际上是大开西方经济侵略的大门,以唤起民众的支持;一方面与张赞臣邀谢利恒、丁仲英等发起组织全国抗争。先后参与组织策划推动召开了全国中医“3·17抗争大会”,会后被推举为5个代表之一赴宁请愿。3月17日,15省代表、243县的县代表、4个市的市代表共计正式代表281人,云集上海,召开了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成立了第一个全国性的中医药界的组织“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并组成请愿团 (注:团长谢利恒,南京代表隋翰英,上海药业代表张梅庵,秘书蒋文芳,总干事陈存仁,张赞臣、岑志良随行,另有陆仲安、张简斋协助),要求政府立即取消议案,最终取得抗争胜利,保存了中医,延续了中医的发展。从此,上海总商会召开大会第一天的日期 (3月17日)被定为“国医节”,又称“三一七事件”。

1946年,陈存仁在担任上海市职业团体参议员期间,作出很大贡献,如保护医师身体自由、工人福利医药金,中西医平等待遇案等。1946年6月底与张赞臣、程迪仁代表上海市中医师公会为中医考试等事宜入京请愿。于1947年,参选国民党政府的国大竞选,并荣膺中医界国大代表之一,与赖少魂等提出“发扬我国固有医药以确保民族健康并塞漏卮而固国本案”。

有感于香港中医文化土壤有待培育,一方面,陈存仁大量撰写中医常识手册普及中医文化知识,编纂存仁医学丛刊探讨医学理论,分享临证经验;另一方面,1954年在港创办中国针灸学院,聘请香港针灸界的精英担任教席,为港埠培育了不少针灸人才,后来组成的中国针灸学会 (香港)的会员多为该院的历届毕业同学。先后荣任港九中医师公会理事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长、香港东华三院总理等职,为香港中医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陈存仁维护中医发展的文章或报道,以笔锋犀利、有理有节、直中肯綮、振聋发聩、发人深省为特点,尤以“三一七事件”时最露锋芒。(五)博济广施,笃行中医

陈存仁长期担任上海市国医公会常务委员,在其自建国医研究所附带挂出“上海市中医师公会”“中医月报社”等招牌,发起经社、社交聚会等以便同道互通有无,博闻广识。1934年丁福保与子丁惠康创办虹桥疗养院,陈存仁出任了唯一的中医师。

陈存仁因年幼失怙,家境贫寒,而成名之后,更是积极投身慈善事业,考虑到幼年曾得到伯父资助才能顺利完成学业,所以创立了“百技助学金会”,专门资助那些因家境贫寒而不能上学的优秀青年深造。可惜的是,第一批学生刚毕业,时局就有很大转变,原定计划被迫中止,后来陈存仁一直觉得非常遗憾。同时,他还是当时上海最大的慈善机构仁济善堂董事,担任其下属的仁济育婴堂董事兼义务堂长,出任抗敌后援会慈善救济组委员,并任广益中医院、上海慈幼院、上海普善山庄、上海孤儿院董事,上海兵役协会免役审别委员,上海防痨协会委员等职。当时有人称赞他“医学精湛,名噪一时,济世活人,功在社会,实为国医界之泰斗也”。

赴港后,陈存仁在致力于中医文化的普及和宣传之余,也爱写一些叙旧札记、游记文章。陈存仁本来就是有心人,所经历的事情都写入日记。他所记录的亲身经历的奇闻异事,文笔清新自然,精彩生动,可读性强,所以,不仅食疗专栏《津津有味谭》经久不衰,《大人》杂志特载刊行的《银元时代生活史》及后来发表《抗战时代生活史》两本生活札记,更是展现了其坎坷戏剧的人生,引人入胜,培养了众多的读者。一代经典影视剧《上海滩》在香港轰动一时,制片人为了突出“上海滩”的真实性,在片头打出“特别顾问陈存仁”字样,足可见陈存仁在香港的名气。二、主要传承人简介医学师承

陈存仁医学先后师从丁甘仁、丁仲英父子,并与谢利恒有师生情谊,兼从丁福保学习经济;国学则先后师从陆澹盫、姚公鹤、章太炎。业医从教后,陈存仁主要采用讲座式、学院式和师承式3种模式授业,上海时期以学院式传承及跟师传承为主,香港时期以讲座式传承为主,涉外的传承则以访问讲学及编写教材为主,门人弟子遍及海内外;针灸虽非其专长,但因曾在港创办中国针灸学院而门人无数。(一)上海中国医学院时期(1930—1949)

1930年起,陈存仁先生受聘中国医学院,主讲中医内科学;1935—1937年期间,陈存仁先生任上海中国医学院董事兼总务主任;并为中国医学院实习教师。而期间学习毕业者与先生多有师生之谊,是其学院式传承的代表。较著名者有董漱六 (1937年第9届)、黄菽承 (1938年第10届)、朱良春(1938年第11届)、颜德馨 (1939年第12届)等。(二)上海国医研究所时期(1937—1949)

1937年,陈存仁先生自建国医大厦并挂牌“国医研究所”后内设诊所,带徒授业。据张文勇先生所藏一张民国三十年 (1941)处方上列侍诊门人10位:章庆云、陆士雄、董家声、顾宗文、顾时雨、陈永康、徐震旦、黄维本、顾金祥及 (舍姪)志超,可谓是传统师承的代表。其中,陆士雄、陈志超、徐震旦等均为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同时,还有如陈百平、陆颂文等据传也曾来跟师求学。(三)香港存仁医学讲座时期

陈存仁1949年赴港后,白手起家,一方面凝练医技提高疗效,一方面积极宣传普及中医文化知识,逐渐在香港声名鹊起,成为港九最著名的上海人。王道中医学院院长陈济民曾慕名请陈存仁主持医学讲座布道授技,继由香港中医师公会主办“存仁医学讲座”,假座崇正总会礼堂讲学,历时六月,结业典礼假皇仁书院大礼堂举行,盛况空前。陈存仁处方民国三十年 (1941),上列侍诊门人10位:章庆云、陆士雄、董家声、顾宗文、顾时雨、陈永康、徐震旦、黄维本、顾金祥及 (舍姪)志超(由上海杏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文勇先生提供)(四)香港中国针灸学院时期

1954年,陈存仁在港创办中国针灸学院,聘请香港针灸界的精英担任教席。由梁觉玄担任专任讲师,谢永光、邓昆明、苏天佑、周世民等担任特约讲师,为港埠培育了不少针灸人才,后来组成的中国 (香港)针灸学会,其会员多为该院历届毕业同学。主要传承人(一)陈存仁第一代传人代表:章庆云

章庆云 (1916—1989),男,浙江德清人。早年丧父,家境困笃,17岁患副伤寒和疟疾,由名中医张载伯治愈,遂奋然而学医。先从师张载伯3年,再拜陈存仁为师,案侧随证4年,被陈存仁列入门墙,居处方侍诊门人之首。后受聘在上海济生会平民施诊给药所担任内、外科医生。1946年在陈存仁诊所任助理医务,1949年正式悬壶开业。1956年参加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历任五门诊内科主任,岳阳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现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教研组副主任及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上海分会内科学会委员等职。章庆云师从陈存仁,历任上海市五门诊、岳阳医院内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章庆云处方1.学术思想

章氏治医严谨,临证50余年,精研医理,融会贯通。对胃窦炎、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咳喘、心血管系统等疾病均有独到见解。如治胃重肝脾,章氏认为,胃脘痛之病因多为寒冷伤食、虫积湿热、肝郁脾虚等,病机为气机不畅,治则为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故其病虽在胃,但调治当重肝脾。因脾胃相为表里,胃病则及脾;而脾土运化有赖肝之疏泄,肝木郁则脾土虚,肝火旺则脾胃阴伤,理当重视。善用香苏散、丹参饮加味治疗,若坚持服药,可促进溃疡愈合,减轻肠腺化生。同时,章氏还特别强调饮食必须“饮必小咽,端直无决”,切忌狼吞虎咽,少食或不食油煎食物、辛辣之品,另外,心情要舒畅,不宜多恼。2.论文著作

章氏著述有《章庆云医案》,以及《66例胃脘痛临床总结》《临床运用人工牛黄治疗感冒发热》《临床运用人工牛黄经验总结》等论文。

另有门人学生等总结其经验撰写《老中医章庆云运用香苏散治疗脘腹痛的经验》《章庆云老中医治疗胃脘痛经验》等文章。3.验方治验

章氏有经验方柴卷甘露汤、和胃冲剂流传,并有外感风寒证、急性气管炎、胃下垂、过敏性结肠炎、呃逆、癔病、面神经瘫痪等杂病治验。

经验方1:柴卷甘露汤

[组成]

银柴胡10g,清豆卷10g,羌活5g,独活5g,前胡10g,甘露消毒丹 (包煎)15~30g。水煎服。

[功效]

解表疏风,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主治发热而恶寒不甚、脉浮数或浮滑、苔薄微黄之普通感冒与流行性感冒的风热型。

[简明方解]

本方银柴胡清化退热,清豆卷解表退热,羌独活发散风寒,前胡宣散风热,甘露消毒丹清热解毒。临床随症可加减运用。

经验方2:和胃冲剂

[组成]

苏梗6g,香附9g,青皮6g,川朴花3g,佛手花3g,制川军9g,龙葵15g,黄芩12g,党参9g,生白芍12g,甘草9g,大枣12g。以上方为一料制成冲剂,每包重25g,每次服1包,日服3次。

[功效]

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临床应用]

主治胃脘部痛胀闷嘈之胃窦炎、浅表性胃炎、胃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

[简明方解]

方中苏梗、香附、青皮、川朴花、佛手花疏肝解郁,芳香健脾,和胃畅中;党参、大枣、甘草甘温补脾健胃,益气升阳;黄芩、龙葵疗痰热,清胃火;大黄苦降健胃,祛瘀生新。4.门人弟子

其传人为朱生樑,门人有宫克奇、郑建华、高桂花等。(二)陈存仁第二代传人代表:朱生樑

朱生樑 (1948—),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岳阳医院名中医,海派中医丁氏内科流派陈存仁学术思想研究基地传承人。1976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医学系。1977—1984年师承章庆云先生,门诊定期抄方8年,耳提面命,受到章师严谨医理、医德医风的熏陶,担任章师硕士研究生指导老师,协助章师做了部分工作。

朱生樑于1985年起主持医院胃肠病专科门诊,艰难起步,潜心治学,经10年专科创业,声誉鹊起,脱颖而出,1994年担任岳阳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1997年起担任岳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常委,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病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内科研究生学位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督导等。1.学术思想

朱氏继承了丁氏内科“轻”“灵”“和”“缓”的医疗特色,在临床上主张“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学术思想,调肝运脾和胃,斡旋气机升降;法贵“流”“平”,量体而施。擅长中医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通过对丁氏内科流派进行经验整理、特色技术研究,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不断适应当今疾病谱的变化而更新辨证施治的方法,在国内首创疏肝和胃法治疗酸与酸碱混合反流性胃食管反流病;“从胃治咳”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夜间呛咳;通降和胃治疗胆汁反流性胃食管反流病等特色疗法,临床疗效达到国内一流水平。(1)论治胃食管反流病:

朱氏认为胃食管反流病多六郁相兼为病,或气结痰凝,或气郁湿阻,或气滞血瘀,或痰瘀互结,或痰蕴食积,或瘀热以并,或六郁共存,非一法一治所能万全。故而常谓治法上要灵活机变,有所侧重,不可偏执一端。临证治疗时以畅达气机为要务,以通降和胃为目标,依病情分别施以活血、化痰、利湿、清热、消食之剂,做到理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破血,清热而不败胃,祛痰而不伤正。对于兼见的虚证,应明辨气血阴阳、所属脏腑,或益气健脾,或滋阴养血,或养阴生津,或温通中阳,恰当用药,补而不滞。(2)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朱氏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脾胃虚弱为本,热、湿、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疾;倡导辨证应首辨虚实,次辨寒热,并分肝胃郁热、脾胃湿热、脾胃阴虚、胃络瘀阻4型,以扶正祛邪、协调升降、夑理气机为大法,在辨证论治为主的基础上注重与辨病、辨症相结合。善用对药苏叶与川连、川连与吴萸、木香与郁金、川楝子与延胡索等。(3)论治溃疡性结肠炎:

朱氏认为溃疡性结肠炎病位在肠,涉及脾、肺、肾等脏腑,多因禀赋异常、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所致,证属本虚标实,即以脾虚为本,湿热、气滞、血瘀为标。并明确指出该病辨证以明分期、抓主症、辨三邪、观病所为要点,治疗则应重脾胃、调气血、祛三邪、分缓急,认为该病初起时宜祛风化湿和中,病进时当清热利湿止血,恢复时需益气养阴清热,同时应注意饮食调理和情绪调节。并创制“红藤肠安汤”。2.论文著作

领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脾胃病重点专科胃食管反流病协作组组长单位,受中华中医药脾胃病分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执笔完成了《中国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共识意见》《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路径》和《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疗方案》等多份国家规范并推广应用。获得国家与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国家专利4项。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省部级等各级科研项目16项。

主编《胃食管反流病基础与中医临床》《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临床手册》等6部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有《吴茱萸汤治疗呃逆》《29例青年人萎缩性胃炎证治小结》《胃粘膜重度肠腺化生不典型增生50例临床观察》《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丁香降气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50例临床观察》《通降和胃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合并夜间呛咳38例临床观察》《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候的多元分析》《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证型与反流类型的临床研究》《清下解胰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丁香降气方对混合反流性食管炎家兔LES钙通道调控机制研究》等数十篇。3.验方治验

经验方1:丁香降气方

[组成]

丁香、柴胡、枳壳、旋覆梗、川朴、焦山栀、川连、吴萸、太子参、甘草等。

[功效]

疏利肝胆,降气和胃。

[临床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

[简明方解]

方中丁香、旋覆梗降逆和胃为君药;柴胡、枳壳、川朴疏肝解郁、理气宽中为臣药;佐以焦山栀、川连、吴萸清肝降火;太子参、甘草健脾和胃、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降逆和胃,理气宽胸。

经验方2:疏肝和胃方

[组成]

旋覆梗、代赭石、柴胡、枳壳、川连、吴萸、焦山栀、黄精、生姜、煅瓦楞、延胡索。

[功效]

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临床应用]

胃食管反流病。

[简明方解]

旋覆花、代赭石降气和胃为君药;柴胡、枳壳一升一降、疏肝理气为臣药;川连、吴萸、焦山栀泄肝清热和胃为佐;黄精、生姜、煅瓦楞、延胡索和胃止痛。诸药合用,升降相宜,补泻兼施,具有疏肝理气、和胃降逆的作用。

经验方3:红藤肠安汤

[组成]

红藤、枳壳、生地黄、木香、黄连、黄芩、败酱草等。

[功效]

清肠化湿凉血,理气和络安肠。

[临床应用]

溃疡性结肠炎。

[简明方解]

本方以红藤、枳壳为君,畅达气血、通瘀泄浊;地黄凉血止血,黄连泻火解毒,败酱活血祛瘀,木香行气导滞,共为臣药。可佐以祛风之防风,燥湿之白术,化湿之藿苏,理气之陈皮;或辅以健脾之四君、温肾之四神、和解之四逆等。

[随症加减]

腹胀、倦怠乏力,加党参、茯苓健脾化湿;腹胀痛、大便黏滞不爽,加青皮、陈皮畅利气机、醒脾散滞;久泄者,加赤石脂、补骨脂温肾固涩止泻;痢下脓血较多者,加白头翁、黄柏、凤尾草解毒凉血止痢;大便带黏冻,加薏苡仁、白芷健脾化湿排脓;合并口腔溃疡 (溃疡结肠外表现)者,加当归、生地黄、熟地黄、赤芍滋养阴血、和血生肌;纳差厌食者,加焦山楂、焦神曲、炒谷芽、炒麦芽健胃消食;夜寐欠安,加川芎、首乌藤养血行血安神。

经验方4:清下解胰方

[组成]

生大黄、红藤、焦山栀、延胡索、丹参、牡丹皮、赤芍、柴胡、枳实等。

[功效]

通腑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

[临床应用]

急性胰腺炎。

[简明方解]

本方以生大黄通腑泻下为君药,臣以清热解毒之红藤、焦山栀,佐以柴胡、枳实疏肝理气、行气消胀,延胡索、丹参、牡丹皮、赤芍祛瘀通络、活血止痛。4.门人弟子

截至2016年,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13人、硕士研究生30人,带教指导培养中医传承人才项目18人次。其弟子有方盛泉、李勇、朱晓燕、马淑颖、邓玉海、孙永顺、程艳梅、张文静、周秉舵、李海燕、王宏伟、黄天生、李黎、郭召平、刘春芳、曹会杰、尚莹莹、韩宁、郭丹丹、应海峰、王高峰、闫秀丽、黄瑶、张秀莲、王轶、徐亭亭等。三、人物故事跟师丁甘仁(一)幼年丧父,遵从遗命

陈存仁出生于上海老城厢的绸缎商人家庭。6岁那年,因破产而郁郁寡欢的父亲以铜元2枚,购酱猪肉两块,吃了之后,患上了严重的痢疾。来势凶险,一日数变,请西医治理,医生一味摇头,病势日益严重,经过了7天,他老人家竟溘然长逝。临终时,有气无力地说:“阿兴要出洋,阿沅(注:陈存仁的小名)要做医生。”断断续续地重复说了几次,这是父亲对陈存仁兄弟俩的期望。

陈存仁小学毕业时,一次到四伯父家吃饭,表达自己的意思说:“想投考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珐琅班,可以赚些钱贴补家用。”四伯父不以为然,说:“我家世代读书和经商,你却要去做工,须知做工的同伴不良,往往染上赌博习气,你千万不可参加,你如果遵从父亲的遗命学医,一切由我负担,但是也要中学毕业之后,才能进入医学院。”四伯父的话只有遵从。(按:现在香港的搪瓷工业的厂主,多数是由这个珐琅班出身的;有些成了厂主,在非洲开厂,每年有极大盈余)

民立中学毕业后,决心学医,最初投考小南门内南洋医科大学 (即东南医学院前身),这是几位留日学医的人创办的,内中有一位教师是德国留学生,所以这间医校,可称是德日派。因为是私人开办,规模不大,学生也不过200多人。上海儿科名家徐小圃的儿子徐仲才、上海新中国医学院研究院副院长陈荣章、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工作领导人戴正华都在那前后毕业于此。可惜,陈存仁并没来得及结交他们。在南洋医科大学,陈存仁苦读了1年,对医学基础渐有认识,不幸在暑假中患上了伤寒症,就请大学中一位教师治疗,但是西医治伤寒并无对症药物,只是要求静卧4周,吃葡萄糖和维生素C而已,不料病势越来越严重,后来家人力劝就诊于孟河丁甘仁先生,只连服了5天中药,热度竟然退清了。四伯父就对陈存仁说:“你学西医,而西医不能治愈你的病,现在中医把你的病医好了,你不如改学中医。还有一个理由,你将来学成西医之后,开业时节,各项设备,这是一笔很大的数目,恐怕我都负担不起,你就做不成医生了。”

那时节恰好丁甘仁先生创办“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是全国第一所正式的中医教育专门机构,自任校主,延请谢利恒先生为校长,陈存仁就由其四伯父转托王一亭、朱福田推介,在1922年考入这所丁甘仁担任校主的学校。(二)名师指导,金玉良言

学习中医4年后,陈存仁随从丁公开方,等于是实习。因为他听得懂丁师的常州话,落笔很快,同学们戏称他为“飞快手”,而校长谢利恒先生也夸他写字清秀而迅速,所以别的同学做录方的工作,总要等候3个月以上,只有陈存仁一进丁甘仁老师的诊所,就为丁师录方。连写3个月,丁师很是满意。

因为丁师有嗜好,门诊时间定早晨9时起,诊所就在白克路 (今凤阳路)珊家园,有时延迟到9时半才开始,而陈存仁必然先到诊所等候。有一天他迟到了10分钟,别的师兄就凑上去写方,丁师一边唱药方,师兄一边写方,可那位师兄因为听不懂他的常州土话,紧张太甚,落笔踌躇,丁师面有不悦,便问“陈某人怎么不来?”一会儿,他到了,丁师就问他:“你家住在哪里?”他说:“住在南市,相距此地有五里路,是步行来的。”于是,丁师在那天门诊完毕之后,就吩咐管家的挂号先生说:“明天起让陈师兄住到这里来。”还指定了一个小房间使用。这小房间就在弄堂底,中间有一个横额,是吴昌硕写的“留有余地”四字,陈存仁很高兴,因为他知道这个房间,要5年以上的老师兄才有资格居住。不过,他来了就录方,不久又被指定了房间住进去,别的师兄都有些不满,后来他另想办法化解了,反而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相处久了,丁师对陈存仁青睐有加。偶于榻上教导他说:“道无术不行,术无道不久。所谓道,即指医道而言;所谓术,是指医术而言,术不能走歧途。”陈存仁听了这两句话,认为真是做医生的金玉良言。(三)配药风波,否极泰来

跟师抄方久了,难免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有一日,有病家拿了药方到抛球场京都达仁堂去配药,岂料那达仁堂的伙计一看陈存仁录写的药方,就说药的分量写得不明白,拒绝配方。于是,病家打电话来质问,丁师面有愠色,也没多说,只是让他即刻到药铺去察看一下,到底错在哪里?陈存仁一看老师板起了面孔,顿时紧张起来,但思前想后,也没有想起到底是哪里出了纰漏,简单收拾了一下,就赶往达仁堂。

说起达仁堂,可能有人不是特别清楚,但是提到同仁堂,知道的人可就不少了,据说是热播剧《大宅门》的原型。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 (清康熙八年),而同仁堂药铺因是乐姓人创办,世代相传,故称乐家老铺。在清末民初的时候,乐姓的后代子孙都想开设分号。为了保存同仁堂这块老招牌,全家共议:“乐家人开设药店一律不准用同仁堂的名义,但可以用乐家老铺的招牌。”于是各房自立门户,大房自开“宏仁堂”,二房“颐龄堂”,三房“宏济堂”,四房“达仁堂”,名义上仍是由着大房掌管。所以,这达仁堂和同仁堂其实是一脉相承,只是拓印着“乐家老铺”匾额悬挂门外,算是“同仁堂”的联号。

陈存仁赶到达仁堂,那伙计指着药方说:“你们上海医生写三钱二钱的‘钱’字,都不像钱字。”他连忙解释道:“这是我们南方中医传统的简写法。”那伙计一听这话,顿时恼了:“我们不识,所以不配。”陈存仁自然也是不忿,于是和那伙计争执起来,说:“你们虽是北京的老药铺,可现在是到上海来做买卖,也应入境随俗,该把上海医生习用的简笔字学习一下。”那伙计竟然倔得很,把处方一推,混不理会。那时陈存仁还是年轻气盛,冲道:“你们要是不听我的话,全上海的中医,都不会向你们配药的!”可那伙计丝毫不在意,说:“我们不在乎几张药方,我们是靠出售药丸的。”

正争执间,东主乐笃周带着笑容从里面走出来,很客气地问陈存仁尊姓大名。陈存仁见他态度温和,气恼顿时就消了许多。待听完事情原委,乐笃周说:“你来得正好,我想请你把所有简笔的字码,对我们全体伙计解释一下,以免下次再有这种事情发生。”陈存仁见他态度很诚恳,于是就把“钱”“两”“钱半”“两半”等简笔字,写了一张示范的清单。乐笃周看完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我们配方的生意寥寥无几,今后完全要把这些简笔字学习明白。”

那时节,乐家大房后人乐佑申将继承同仁堂管理,其亲弟乐笃周还是颇有一番抱负的,曾提出过一个大“同仁堂”计划,也就是乐家所有各号统归“同仁堂”联号,如某地已有一号了,他号即不能再开;同时,除了于当地出售成药丸散外,还负责收购当地出产药材,有些现代西方大托拉斯的布局。南下创建分号也在他的计划之中,这如何打开局面,在南方站稳脚跟可一直是他思量的。如今陈存仁的一番话,让他明白了南北处方用药的笔法差异,吃一堑长一智。于是就送了一份“乐家老铺”四字的拓本给陈存仁。

陈存仁拿到这个拓本,很是高兴,不由得又把他们的药丸仿单加以评述一番,然后说:“你们这张仿单如果不加修正,在上海是行不通的。”乐笃周很虚心地请他进入内室,问道:“这张仿单由明代沿用到现在,是刻了木板印成的,何以在此地行不通?”他说:“仿单原文语句陈旧不明,而且对病名症名分得不清楚,教人怎样能看懂?”乐笃周恍然若有所悟,打躬作揖送他出门,而且说:“明天要来拜会丁老师表示道歉之意。”

次日,乐笃周亲自上门拜见丁甘仁,随带百元面额庄票一张,并说:“你们的陈师兄光临小店,经他一番指示,茅塞顿开,所以我除了亲来道歉之外,奉上此区区之数,希望老师请一个人来为我们把全部丸散仿单修改一下。”那时病人很多,丁师匆匆地接过了庄票交给陈存仁说:“既然是你主张要他们修改仿单,那么就由你去做好了。”陈存仁倒不觉得任务有多难,反倒是因为那润金幸福得头晕,毕竟那时的100元可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丁师把这事交代清楚之后,又在百忙之中,亲自送乐笃周出门。陈存仁正觉得奇怪,丁师给他说明了一下乐家老铺的来历,并指点道:“你以后该对他要多多联络,他们北方人是最讲究礼貌的。”因为世家传承一直是老辈们所在乎的。

于是,陈存仁认真起来,将达仁堂的丸散仿单修改补充,交由医界名宿余继鸿老先生润饰之后,工工整整地誊写成册,送给乐笃周,乐笃周借此请陈存仁联络邀请上海名医。

陈存仁假座鸿运楼,宴请丁甘仁老师,丁师欣然前往,谢利恒老师、恽铁樵先生、徐小圃先生等沪上名医也应邀出席,姚公鹤先生适逢其会。那天,乐笃周盛装而来,见到当时上海的名医,一个个应邀而到,他更高兴,每人送吉林人参一两。宾主相谈甚欢,各得其所。

乐笃周后来赴南京开同仁堂分号,渐渐发展成立南京同仁堂总号、支号、支店,使得北京、南京同仁堂,如北斗南箕,交相辉映。而陈存仁也开始在医界崭露头角。创办《康健报》(一)撰文投稿,颇有声名

19世纪末20世纪初,报刊杂志兴起,西方的传道士和本土的卫道士各显其能,一方面是普及知识、传播文化,一方面却是拉拢民众、建立战线,而上海就是这战斗的桥头堡。《新闻报》《申报》《时报》《晶报》等显赫一时,不仅有自己的订户群,还有相对固定的作者群,但为了扩大影响,吸引民众,也办一些副刊,发一些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章。陈存仁看中的就是《申报》的副刊“常识”,据说刊出后每篇稿酬1元,这对于手无缚鸡之力的他来说可是不菲的薪酬。于是,他就开始撰文投稿,专门写一些验方,连续地寄出稿件20多篇。不过,稿件寄出之后,音讯全无,如同石沉大海。一般人自然是放弃了,另觅他路,但陈存仁却不气馁,只怪自己写得不好,还是连续不断地写,连续不断地投。大概3个月后,一篇《疥疮验方》忽然刊在了《申报》常识副刊,他一看,这不就是自己的作品嘛!自己的文字第一次见报,还是畅销大报,那心情是何等的兴奋!陈存仁兴冲冲地去领稿费,只见那稿费单上附注了一行字:“着投稿人来与编者沈思孚一谈。”他微微一愣,要知道,这沈思孚可是位名人,出生江苏吴县,字信卿,光绪举人,曾参与公车上书和戊戌变法,后来从事教育工作,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曾发起过中华职业教育社,陈存仁小学毕业后没有去成该社举办的半工半读珐琅班,此时倒受到这位江苏省教育界前辈的眷顾了。

沈思孚见陈存仁穿着青布长衫,如学生模样,态度愈发和蔼。他问了陈存仁的学历之后,便说:“我手臂上有一堆多年的老疥疮,看了你的稿件,就到药店买成药 ‘一扫光’来擦,只费了两个铜元,把多年的顽病就医好了,所以要见见你。”陈存仁很是诚恳地感谢他的约见,并在问起个人及家庭境况的时候,如实相告。沈思孚听罢,说道:“好,你的稿件尽管不断寄来,我每月登出8篇,以助你求学时的需要。”陈存仁连连称谢,方才告辞而去。

尽管才1元稿费,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用文字换钱,意兴豪发,当天就拉了六七位同学到邑庙“春风得意楼”去吃茶,茶资是铜元8枚,各种小吃,如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又吃掉了铜元20余枚,在那几位同学看来,简直是一件豪举。而隔了几天,他将会见沈思孚的经过告诉姚公鹤老师。姚师说:“报馆的投稿人,向来是各有地盘,外边的人是不容易投入的,你能打入这个圈子,很不容易。以后你的稿子让我先替你润饰一下,一定还要好。”于是,在姚公鹤、沈信卿的帮助下,陈存仁逐渐成为《申报》长期撰稿人。

这时节,陈存仁就读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校主丁甘仁先生不仅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更激励学生观察研究时事,在诊治疾病的同时,也要将医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视为己任。于是,学生们积极创建社团,办报出书,如王一仁等组织了医学讨论会,王慎轩、李天球等组织了恒星医报社,而陈存仁则和张赞臣、尤学周、沈召棠等组织了黄社,编辑的社刊称为《医医医病集》,每月发行一期,取名或暗含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之义,同时对社会上公开发行。但老师和同学主持的报刊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