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人脉法则:如何建立核心人脉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4 12:33:37

点击下载

作者:韦俊彦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循环人脉法则:如何建立核心人脉圈

循环人脉法则:如何建立核心人脉圈试读:

篇一 巩固人脉离不开尊重他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可能在某一方面是权威、专家,但是在另一方面很可能知之甚少了,这就要我们向别人学习,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能变不知为已知,增加自己的知识。尊重别人,取长补短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1、想他人之所想

西奥多·罗斯福不当总统以后,一次,他来到白宫,当时的总统塔夫脱和夫人都不在家,罗斯福和所有的工作人员打招呼,包括洗碗女工。他看到厨师助手艾丽斯,问她烤没烤原来的玉米面面包,艾丽斯说:“有时给仆人们烤,上等人谁也不吃这种面包。”

罗斯福说:“他们的口味不好,我见到总统时,一定告诉他。”艾丽斯给罗斯福端来一块玉米面面包,罗斯福来到办公室,嘴里一边吃着面包,一边向园丁和工人们问好,罗斯福还是像以前那样对待每一个人。白宫的工人认为,他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与罗斯福的这次会面,这是他们生命中最幸福的一天。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每个人都在殚精竭虑,追逐着心中的理想,希望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是,为了满足一己之利,而置别人的利益于不顾,损人利己的事也时有发生,诸如“有奖销售”、“抽签中大奖”等商业活动,虽然这种行为有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好处,但是西洋镜总有被拆穿的时候,这种行为很快就会被人唾弃。

松下幸之助在松下公司创建之初,到东京找一个批发商谈判,批发商问:“我好像是第一次见到您,您刚刚从事这项工作吧?”松下幸之助非常诚实地说:“是的。”他毫无戒心地向批发商交出了底牌,告诉人家,他是初出茅庐的新手,批发商看他没有经验,于是,趁机压低价格,让他在第一次生意中无利可图。但是,松下先生同时也在业内获得了诚实的美誉,为以后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人士卡耐基每天都到缅因州去钓鱼。他非常喜欢草莓和乳脂;但他奇怪地发现,鱼儿较喜欢小虫。因此,每次去钓鱼,他不想他所要的,而想鱼儿所要的。钓钩上不装草莓和乳脂,在鱼儿面前垂下一只小虫或蚱蜢,说:“你不想要这个吗?”

当你想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为什么不使用这种常识呢?

这就是里罗·乔治所采用的方式,常常有人问他,当那些战时的领导人物,如威尔森、欧蓝多、克里门索被踢开和遗忘时,他为何仍然能掌握大权。他回答说,如果他的出人头地有任何理由的话,可能是因为他早已学到:要钓鱼的话,饵必须适台鱼儿。

为什么要谈论我们所要的呢?这是孩子气荒谬的想法。当然,你感兴趣的是你所要的,你永远对自己所要的感兴趣。但别人不对你所要的感兴趣。其他的人,正跟你一样,只对他们所要的感兴趣。

记住,当你明天要别人去做某件事的时候,譬如说,当你不要你儿子抽烟的时候,别跟他讲什么大道理;只让他知道,抽烟会使他无法加入篮球队,或赢得百米竞赛。

这是值得记住的一点,不论是对待小孩子,或牛儿,或黑猩猩。举例说:有一天,爱默生和儿子要把一只小牛赶人牛棚。但他们犯了一个一般人所犯的错误,只想到他们所要的:爱默生在后面推,儿子在前面拉。但那只小牛所做的正跟他们所做的一样,它所想的只是它所要的:因此它蹬紧腿,顽固地不肯离开原地。女仆看到了他们的困境,当然她不会著书立说;但她比爱默生拥有更多关于牛马的知识。她想到了那只小牛所要的,因此她把拇指放入小牛的口中,让小牛吮着手指,同时轻轻地把它引入牛棚。

有生以来,你的所作所为,都是因为你有所需求。你为什么捐给红十字会一百元,因为你要助别人一臂之力,因为你要表现一种美好的、不自私的、神圣的行为。

如果你对行善的感觉比不上你对那一百元的喜爱,便不会有那次的捐赠了。当然,你捐钱可能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你捐赠是因为你有所需求。

奥佛史屈教授在《影响人类的行为》一书中说:“行动出自我们基本上的渴望……而我所能给予想劝导他人的人(不论是在商业界、家庭中、学校里、政治上)最好的一个忠告是:首先,激起对方的急切欲望。能够做到这点的人,就可掌握世界。不能的人,将孤独一生。”

戴尔·卡耐基,这个贫穷如洗的小孩,开始工作时每小时的工资是两分钱,最后捐赠了三亿六千五百万美元。他只上过四年学校,但是他学到如何对待别人。

2、尊重别人的隐私

马克·吐温也说过:“每个人像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给别人看到。”这座月亮上黑暗的一面,就是不愿为人所知的隐私世界。有的人交朋友时,随便侵入朋友的隐私地带。他们认为,朋友之间就应该坦诚相见,所以就不存在什么隐私。的确,朋友之间是应该坦诚相见,推心置腹,但在隐私问题上这个道理是讲不通的。如果要和别人成为朋友,就不要刻意窥探别人的隐私。

在隐私世界中,一般总是有些令人不快、痛苦、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比如婚姻的破裂,感情的纠葛,生活的失败,事业的挫折,成长中的过失……隐私不对他人造成威胁,不给社会带来危害。你的朋友,不论对你如何亲密无间,都有权利把隐私保护起来,不向你透露,不让你轻易看到。如果你尊重你的朋友,也想得到他的尊重,就要避免打听朋友的隐私。这不是冷漠,而是善解人意的体现。知道了朋友的隐私,无论对朋友还是对自己来说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窥探别人的隐私不但给朋友增加了心理负担,也给自己增加了保密的责任。有的人就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津津乐道,乐此不疲,这是不健康的心理反应,是趣味低级和庸俗的表现,这是品行端正、情操高尚的人所不齿的。有的人好翻朋友的抽屉,乱拆朋友的信件,擅自翻阅朋友的日记,自诩亲密待人,不分你我。这样做不但惹人生厌,而且暴露了你的不良品行,降低了你的人格。此外,朋友不成熟的构思设想、未完成的论文、报告,也不要随便打听、泄露,以免破坏情绪,干扰思维、影响朋友的工作。

如果你知道朋友的隐私,最好把它从记忆中抹掉,至少也要把好嘴巴这道关口,守口如瓶,不让其泄露出来,要注意避免谈论朋友的隐私。撕开朋友痊愈的伤疤,暴露朋友隐匿的秘密,只能使朋友尴尬、不快,饱尝痛苦和羞恨,而且会给搬弄是非的小人提供中伤、打击、散布流言蜚语的材料。对朋友的隐私,更不可到处宣扬,或以此要挟,否则简直是泼皮行径、小人伎俩了。到这步田地,友谊的影子已茫然无存,有的只是敌意的较量了。

朋友心里面存有隐私是非常合理的事情,我们要给予尊重,让朋友保留一片秘密的天空。好奇之心,希望知道朋友的隐私之情,也是在所难免的。可我们要懂得克制。侵入朋友隐私世界的结果只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利之处。

3、距离产生美

很多人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要相信别人越来越难了,只有自己的好朋友可以信任。朋友之间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关键时刻,朋友还会为你“两肋插刀”。只有和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你才不会担心自己被欺骗。所以很多人愿意与朋友合作开创事业。但朋友之间作什么都可以,就是不适于成为合作的伙伴。

这话从何说起呢?先从你们的关系是如何形成的谈起。“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假如开始两个人之间就充满了利益的矛盾,他们是很难毫无芥蒂地走到一起去的,所以好朋友一般是同学、战友、小时候的玩伴。因为没有利害冲突,所以就可以肆无忌惮地说东道西,聊天喝酒,隔一段时间见一面,彼此有一点牵挂,然后更多的时间里是各忙各的。

朋友之间只适合做这些事,一旦一起共事,一般能做什么呢?最普遍的就是一起做生意,但这里面有一个谁是领导的问题。在平时的时候朋友之间难分彼此,但合作总要有一个人拿主意,平时觉得意气相投,直来直去惯了,可工作就不能这样了。总得有个人说话更有分量一些,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自己的想法无法得到认同,憋在心里,日久天长就会产生摩擦,产生隔阂,到最后好说好散还好,就怕弄得钱没赚到,反而丢了朋友。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利益如何分配,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肯定会扭曲。每个人总觉得自己分到的与自己付出的不相符,久而久之,双方肯定会对对方心怀不满,本来纯洁的友情沾染了铜臭味儿。很多人就是这样和自己的好朋友变得行同陌路,为了赚钱而失去了自己的朋友,值得吗?

假如你非得与朋友共事,并且坚信不会造成任何有损于友谊的不良后果,那也可以,但你必须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承受失败。因为在合作的过程中你不能对朋友有太高的要求,要不时的迁就他,这会给你的工作带来很多麻烦。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可谓轰轰烈烈,千古流芳,但他们一统天下了吗?一事无成而已。关键是刘备太倚重两个兄弟,结果诸葛亮对关、张二位就得纵容了,关羽华容道放了曹操,以诸葛亮的脾气关羽该斩,但看在刘备的面子上,只能大事化小,于是后来丢了荆州,耽误多大的事。

一个人有朋友多半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还是要靠自己。古今中外能够有所作为的人恰恰是那些不指望朋友的人。如果你有和朋友合作的念头,还是趁早打消为好,这样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你一直保有这份友谊。

4、切莫过多涉足别人的“领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领地”,但是这块“领地”很有可能是无形的,并没有界碑可以识别,所以常常容易被人所忽略,以致于出现很多问题。

每个人都很在乎自己的领地,虽不像动物表现的那样直接,但自卫的意识同样强烈,只不过在方式上有所不同。如果不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自讨没趣,甚至遭到别人的怨恨。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的领地就是家,谁若未经同意闯入,轻者遭呵斥,重者生命就有危险了(因为闯入别人的住宅而被射杀的案例在美国时有发生,这是合法的)。不过,会犯这种错误的人不多,倒是很多人在办公室里忽略了这一点。因为在工作场所,大家会忽视别人的“领地”觉得反正都是公共的空间嘛。比如,随便就坐在同事的桌子或椅子上,坐在主管的房间里,到别的部门聊天等等。

你不要觉得这没什么,或是抱有“我又没什么恶意”的想法,事实上,你无意中已经侵犯到了别人的领土,对方肯定会感到不快的。这不快不会直接表现出来,碍于情面,人家不会把你“驱逐出境”,但这不快会藏在心底,对你有了坏的印象,甚至怀疑他对我到底有什么企图?或是来刺探什么?有这种想法是非常自然的,如果换作是你,也会这样。所以,别人的工作空间,没有必要时,不要随便靠近。

还有一些“领土”是无形的,但同样不可侵犯。比如工作的职权范围,要时刻牢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古训,因为无论多么开放的职场,界线永远存在。你不要越位去做“帮助”别人的事,可能你是出于一片好心,但问题是很可能不领你的情。许多时候你的“热心”往往在别人看来是“别有用心”,这样做得不偿失。

而且帮助别人往往会让被帮助的人接受这样种暗示:“你自己做不好,我比你能力强,所以来帮你”这种暗示让人多么不舒服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你还是某个部门的主管,那就更要注意。可能有时候你的部门人手紧张忙不过来,此时切忌不通过其他部门的主管就随意调用该部门的人员。对该部门主管而言,你是“手太长”,没把他放在眼里;对被调用人员而言,心中也充满不平,“你凭什么使唤我?”这些不满通常不会显露在脸上,你很可能察觉不到,以为人家都很愿意帮你。然而实质上,你已经“侵犯”了别人的“领土范围”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过于依赖个人的关系而忽略应该走的“过场”,这也是一种冒犯别人行为。比如,你与资料室的某个人关系不错,因此你便直来直去,把想要的资料直接拿过来,全然忽略了资料室的主管。这是最容易得罪人的一种行为,这无异于是对其“领土”的“公然践踏”,本来忙的都是公事,却不小心结下了“私怨”。

这种领土意识看起来很迂腐,却是真实存在的。千万不要闯入别人的领地,维持好你们的关系。

5、时刻照顾别人的“面子”

法国哲学家罗西法古说:“如果你要得到仇人,就表现得比你的朋友优越吧;如果你要得到朋友,就要让你的朋友表现得比你优越。”

这句话真是没错。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他们就会产生一种自卑感,造成羡慕和嫉妒。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一说话就令人感到狂妄,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太爱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失掉了在同事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人与人之间理应是平等和互惠的,正所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激起别人的反感,最终自己变得孤立无援,别人都敬而远之,甚至是“厌”而远之。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的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有一个朋友是某地区人事局调配科一位相当得人缘的骨干,按理说搞人事调配工作是很少有人会不得罪一些人,可他却是个例外。当然,这也是吃了一番苦头才获得的。在他刚到人事局的那段日子里,几乎在同事中连一个朋友都没有,因为他正春风得意,为自己的机遇和才能满意得不得了,因此每天都使劲吹嘘他在工作中的成绩,每天有多少人找他请求帮忙,哪个几乎记不清名字的人昨天又硬是给他送了礼……等等“得意事”,但同事们听了之后不仅没有人分享他的“成就”,而且还极不高兴,后来还是由当了多年领导的老父亲一语点破,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症结到底在哪里。从此开始很少谈自己而多听同事说话,因为他们也有很多事情要吹嘘,把他们的成就说出来,远比听别人吹嘘更令他们兴奋。后来,每当他有时间与同事闲聊的时候,他总是先请对方滔滔不绝地把他们的成就炫耀出来,与其分享,而只是在对方问他的时候,才谦虚地说一下自己的成就。

德国有这样一句谚语说:“最纯粹的快乐,是我们从别人的麻烦中所得到的快乐。”这话虽然听起来似乎有些残酷,但仔细琢磨一下也不无道理。是的,很多人,甚至包括我们自己在内.从别人的麻烦中得到的快乐,极可能比从自己的胜利中得到的快乐大得多。也许,这正是人性本身的劣根性,然而却是难以克服的劣根性。

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这样的话,我们才能永远受到欢迎。要知道,从彻头彻尾的本质上讲,谁都不比谁更优越,百年之后,今天的一切也许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了。生命如白驹过隙,不要在别人面前大谈我们的成就和不凡。

戴尔·卡耐基曾有过一番相当精彩的论述:“你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呢?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五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五分钱就可以在街角药房中买到的一点点的碘,是使你没有住在病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

——这番话确实值得我们仔细回味。

6、原来话可以这么说

耶稣一再告城门徒:“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300多年以前意大利天文学家哥白尼说:“你不可能教会一个人任何事情,你只能帮助他自己学会这件事情。”正如英国19世纪政治家库特哈德对他的儿子所说的:“如果可能的话,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人家你比他聪明。”

美国著名的贝佛利山庄的主人佛瑞德,是一家纺织工厂的工业工程督导。她提出了她在接受训练前后,如何处理一个敏感的问题:“我的职责的一部分,”她报告说,“是设计及保持各种激励员工的办法和标准,以使作业员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纱线,而她们也能赚到更多的钱。在我们只生产两三种不同的纱线的时候,我们所用的办法还很不错,但是最近我们扩大产品项目和生产能量,以便生产12种以上不同种类的纱线,原来的办法便不能就作业员的工作量而给予她们合理的报酬,因此也就不能激励她们增加生产量。

我已经设计出一个新的办法,使我们能够根据每一个作业员在任何一段时间里所生产出来的纱线的等级,来给予她适当的报酬。设计出这套新办法之后,我参加了一个会议,决心要向厂里的高级职员证明我的办法是正确的。我详细地说明他们过去用的办法是错误的,并指出他们不能给予作业员公平待遇的地方,以及我为他们所准备的解决方法。但是,我的建议却胎死腹中了。在参加这个训练班几堂课之后,我就深深地了解了我所犯的错误。我请求召开另一次会议,而在这一次会议之中,我请他们说出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我们讨论每个要点,并请他们说出最好的解决办法。

在适当的时候,我以低调的建议引导他们按照我的意思把办法提出来。等到会议终止的时候,实际上也就等于是把我的办法提出来,而他们却热烈地接受这个办法。

杰出的心理学家卡尔·特利米在他的自传书中写着:当我尝试去了解别人的时候,我发现这真是太有价值了。我这样说,你或许会觉得很奇怪。我们真的有必要这样做吗?我认为这是必要的。在我们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大部分的反应是评估或判断,而不是试着了解这些话。在别人述说某种感觉、态度或信念的时候,我们几乎立刻倾向于判定“说得不错”,或“真是好笑、”“这不正常吗”、“这不合道理”、“这不正确”、“这不太好”。我们很少让自己确实地去了解这些话对其他人具有什么祥的意义。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是的,即使你知道是错的——如果你有百分之五十五的胜算把握,大可以到华尔街证券市场一天赚个100万元,如果没这个把握,你凭什么说别人错了?你若这么说不更好吗:“唔,是这样的!我倒另有十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所在吧。”没有几个人具有逻辑性的思考。我们多数人都犯有武断、偏见的毛病。我们多数人都具有固执、嫉妒、猜忌、恐惧和傲慢的缺点。

因此,如果你很想指出别人犯的错误时,请在每天早餐前坐下来读一读下面这段文字。从此我不再告诉别人他们错了。我发现,这么做会有收获。这是摘自库特·罗德教授那本很有启示性的《下决心的过程)中的一段话:当我们错的时候,也许会对自己承认。而如果对方处理得很巧妙而且和善可亲,我们也会对别人承认,甚至以自己的坦白率直而自豪。但如果有人想把难以下咽的事实硬塞进我们的食道……

两千年以前,耶稣说过:“尽快同意反对你的人。”在耶稣出生的两千年前,古巴比伦王给予他儿子一些精明的忠告。今天我们极为需要这项忠告。四千年前的一天下午,他在酒宴中说:“圆滑一点,它可使你予求予取。”我现在深信;如果率直地指出一个人不对,不但得不到好的效果,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害。你指责别人就是剥夺了别人的自尊,并且使自已成为不受欢迎的人。”

克拉利是一家著名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承认,多少年来,他总是明白指出那些脾气大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也赢得了辩论,可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那些检验员”,克拉利说,“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裁决下去,绝不肯更改。”克拉利看出,他虽在口舌上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因此,在我班上上课的时候,他决定改变技巧,不再抬扛了。以下是他在班上的报告,“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焦躁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他们的规格。

他的公司已经下令车子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在木材卸下四分之一车之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百分之五十五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我立刻动身到对方的王厂去,途中,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引用木材等级规则,来说服他的检验员,那批木材超出了水准。然而,我又想,还是把课堂上学到的做人处世原则运用一番看看。

我到了工厂,发现购料主任和检验员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吵架的姿态。我们走到卸货的卡车,我要求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规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看着他进行了一会儿,我才知道,原来他的检查太严格,而且也把检验规弄拧了。那批木料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多。白松碰巧是我最内行的,但我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提出反对意见吗?绝对没有。我继续观看,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材不合标准的理由何在。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

我强调,我请教他,只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他,并且坚持要他把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高兴起来,于是我们之间的剑拔弩张情绪开始松弛消散了。偶尔我小心地提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规格的,也使他觉得他们的价格只能要求这种货色。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有意为难他。渐渐地,他的整个态度改观了。

最后他坦白承认,他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并且问我从车上搬下来的白松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松板都合乎检验规格,而又仍然坚持,如果他还认为不合用,我们不要他收下。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用的木材,就有罪恶感的地步。最后他看出,错误是在他们自己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是多好的等级。最后的结果是,在我走了之后,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于是我们收到一张全额支票。单以这件事来说,运用一点小技巧,以及尽量遏止自己点出别人的错误,就可以使我们公司在实质上减少一大笔现金的损失,而我们所获得的良好关系,则非金钱所能衡量。”

所以,在生活中克制一下自己吧!不要跟你的顾客、丈夫,或对手争辩。别说他错了,也不要刺激他,但要运用一点外交手腕。尊重他们的付出,你也会得到他们的尊重。

7、保持朋友间的“度”

朋友之间能够建立一份真诚的友谊,的确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能够保持这份友好的情谊,使之能够经受住,更是难能可贵。能成为好朋友,说明你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目标、爱好或见解,你们的心灵能够较好沟通,但并不能说明你们之间是毫无间隙的。任何事物都存在着其独自的个性,事物的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共性是友谊的连接带和润滑剂,而个性和距离则是友谊相吸引并永久保持其生命力的根本所在。

刚刚接触时,大家都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示给对方。但是随着距离的拉近,我们的缺点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过深的了解使你发现了对方人性自私甚至卑劣的一面。于是,某些不和谐伴随出现,你和他都在内心要求对方须与自己保持步调一致。少许的违背都使你特别在意。于是,被欺骗感会使你对友谊产生了怀疑,冷淡和争执又将友谊根基动摇,很难恢复其原来的和谐。

交友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彼此气质相互吸引的过程,因此你们有共同的“东西”,所以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了好朋友,甚至“一见如故,相见恨晚”。这个现象无论是异性或同性都一样。但再怎么相互吸引,双方还是有些差异的,因为彼此来自不同的环境,受不同的教育,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当两人的“蜜月期”一过,便无可避免地要碰触彼此的差异,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到最后试图改变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背后的挑剔、批评,甚至结束友谊。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经对人和人的关系有过精彩的描述,他说人和人之间就像是一群寒夜里的豪猪,因为太寒冷想要靠在一起取暖,但是距离太近了又会被彼此身上的利刺扎痛,所以总是处在两难的境地,试图找到最合适的距离。人就是这样奇怪:未得到时,总想得到;未靠近时总想贴在一起,真正得到和靠近却又太过苛求。人总在无意中伤害着他们自己。很奇妙的是,好朋友的感情和夫妻的感情很类似,一件小事也有可能造成感情的破裂;所以,如果有了“好朋友”,与其因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保持距离”,以免碰撞!

何谓“保持距离”?简单地说,就是不要太过亲密,每天都形影不离。也就是说,心灵是贴近的,但肉体是保持距离的。朋友相处,重要的是双方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遇到困难时的互相帮助,而不是了解一些没有必要的东西。你可能经常在朋友面前议论别人,如果你的朋友通情达理,他必定会劝你不要随便议论他人。如果你的朋友是喜欢挑拨是非的人,很有可能把你的话传给被你议论的人,引起对方的怨恨。如果你的朋友用心不良,还会夸大事实,添油加醋,有意挑起冲突,则很有可能使你在朋友中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严重的还会酿成大祸。

有些人自以为朋友和自己亲密无间,说什么他都不会计较,就对他当面诉说你对他本人的不满。也许他不像你想像的那么大度,则很有可能记恨在心,会找机会报复你。因此,你在坦言之前,最好是认真思考一下这样做的后果,看对方是否能够接受,是否会产生逆反心理,是否感到你的行为过于轻率,是否会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友谊。

常言道:“逢人只说三分话,末可全抛一片心。”在结交朋友的时候,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如果对方是一个别有用心、居心不良的人,友情是极为不牢靠的。什么事情都有限度,如果对朋友过于坦诚,只能给你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篇二 扩展人脉离不开知足

很多人都记得“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也知道“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成语。贪婪,会摧毁蓬勃向上的事业,会毁灭美好的生活,使人丧失理智,失去判断力,最终走向毁灭。

8、坦诚面对自己的弱和错误

人无完人,没有人会不犯错误,有时甚至还一错再错。既然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可怕的并不是错误本身,而是怕知错不肯改,错了也说不悔过。

其实如果能坦诚面对自己的弱点和错误,再拿出足够的勇气去承认它,面对它,不仅能弥补错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谨慎端正.而且能加深领导和同事对你的良好印象,从而很痛快地原谅你的错误。

某公司财务处小李一时粗心,错误地给一位请病假的员工发了全薪。在他发现这项错误之后,首先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想蒙混过去,千万别让老板知道。否则肯定会对他的办事能力有所怀疑。于是他匆匆找到那位员工,说必须纠正这项错误,求他悄悄退回多发的薪金。但遭到拒绝,理由是“公司给发多少就领多少,是你们愿意给,又不是我要的,自给谁不要?”小李很气愤,他明白这位员工是故意拿他一把,因为他肯定不敢公开声张,否则老板必然知道。真是乘人之危!气愤之余的小李平静地对那位员工说:“那好,既然这样。我只能请老板帮忙了。我知道这样做一定会使老板大为不满,但这一切混乱都是我的错,我必须在老板面前承认。”就在那位员工还站在那里发呆的时候.小李已大步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告诉他自己犯了一个错误,然后把前因后果都告诉了他,并请他原谅和处罚。老板听后大发脾气地说这应该是人事部门的错误.但小李重复地说这是他自己的错误,老板于是又大声地指责会计部门的疏忽,小李又解释说不怪他们,实在是他自己的错,但老板又责怪起与小李同办公室的另外两个同事起来,可小李还是固执地一再说是他自己的错,并请求处罚。最后老板看着他说:“好吧,这是你的错,可×××(那位错领全薪的员工)那小子也太差劲了!”这个错误于是很轻易地纠正了,并没给任何人带来麻烦。自那以后,老板更加看重小李了,因为他能够知错认错,并且有勇气不寻找借口推脱责任。

如果你总是觉得听到人家指出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耻辱,令你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以下这些建议或许能帮你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慢慢懂得从批评中吸取教训:

◇要明白,别人对你的批评并无损你的价值,无须一概以敌视的态度对待意见与你相左的人。

◇如果别人对你的工作表现,颇有微言,你要知道人家是针对事情发出意见,而不是故意与你作对。或者瞧不起你。

◇切勿把“我的工作不被接受”理解为“我不被接受。”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当你精神不足,工作过重,承受太沉重的生活压力时,偶尔不小心犯错是很普通的事情。人们在犯错后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它。错而能改。犯错便不算什么罪不可恕的事情,反而对于你日后的工作,升迁大有裨益。

事实上,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也可以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感。这不仅可以消除罪恶感和自我保护的气氛,而且有助于这项错误所制造的问题。卡耐基曾告诉我们,即使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就会获得他人的尊重,而且有一种高贵怡然的感觉。

9、占小便宜吃大亏

做人不要太过于计较得失,虽然“计较”得失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它很不利于发展,不利于成功。往往,越是计较,就越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但是人终归是人,不是神,他在许多时候,不知道什么东西应当计较,什么东西不应当计较。往往耍小聪明,占小便宜的人最后会吃大亏。

不管是企业家,政治家,学者,成功以及他们成功的人际关系,无一不是建立在一种相互的给予基础之上。凡事都是相互的。你做一些让别人受益的事,你所追求的事物便会到来。在人与人互相交际的社会里,给予是互相的,要用长远的眼光去看问题,它不仅仅是对成功的一种有效的、间接的投资,而且也是一种“功德”。

做一样的好人,好事,说一样的好话,可不一定能产生相同的功德。这里可有禅意。

李世民是唐朝有名的君王,他大力发展佛教,建造了许多寺庙,并大量地翻译、印制佛经,当时,达摩大师经由海路来到中国,五十七岁的梁武帝接见了达摩。他问达摩老祖:“我建造寺庙,抄写经文,培养僧侣,自皈依佛门之后做了许多这种事情。我做的这些究竟属于哪种功德呢?”达摩老祖一听,心想:这家伙怎能为了功德而做那些事呢?他回答梁武帝说:“没有功德!”

李世民当时一听差点当场吐血!为什么花费了这么多心血弘扬佛法,却被达摩老祖断为没有功德呢?道理很简单,李世民过于执著于付出就要换来什么福报。一旦你的付出带有强烈的目的,希望换得好的报酬,换来晋升,你的付出就被认为是交换。而交换则不是人际关系的上乘境界。

如果你不明白禅,那么下面就给你讲一个生活中的例子,首先是要假想,你就是这例子的主人翁。

你是小李在刚刚开始卖保险单时,一点都不入门,几个月卖下来,不但没有挣下钱,还花光了积蓄,你此时,口袋中空空,肚子中空空。这时,有一个卖报险单的同事来看你,他是一个成功的保险中介,他知道你的境遇。他来后,坐下来聊了一会儿,向你传授了一些宝贵的卖保单的经验,还将他手上的几宗不大的生意交给你去做。然后,他请你到门外的小饭馆饱饱地吃了一顿,临走,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放在你手上,拍拍你的肩走了。

这是故事的一种讲法,还有一种讲法。你还是袋中空空,腹中空空。这时,一位卖报险单的同事来看你。他是一个成功的保险中介。他知道你的境遇,他来后,坐下来聊了一会,和你传授了一些宝贵的卖保险单的经验,还将他手上的几宗不大的生意交给了你。然后请你到门外的小饭馆饱饱吃了一顿。临走,从口袋里掏出五百块钱放在你的手上,对你说道:“好好做,那几个生意的钱你先拿着,什么时候,你混出来了,你再还几宗保单生意给我,噢,对了,这钱你记着什么时候能周转得开了你就还我。”

人往往会对在自己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自己的人更心怀感激,在他们真正回报时,不认为那是一种偿还,他们心甘情愿,他们认为那是一种有情有意的做为。

明白大智若愚、吃亏是福的真谛后,你就可以处理好你的关系网,人际关系,不过,其中的玄妙不是常人能明白的。

摆脱贫穷指南:

把握了这一核心,,就把握了关系网的精髓,就有可能通过借力,完成从没钱、没背景、没经验,向成功的转化。

古人的睿智是“大智若愚”,他们参透了其中的奥妙。明白吃亏也是福。要知道,“不计回报的付出”的回报要更有价值。大彻大悟了,你就可以渐入成功之佳。

10、锋芒“不"露

人这一辈子很难避免被人误解。被人误解是一件非常令人痛苦的事,谁也不想碰到它,但谁也避不开。尤其是一个正直的人。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你忍受一时的委曲,其实也是值得的。你要相信有一天,人们会明白其中原委的。到那个时候,不用你主动去解释。其实,这是一种简单的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比较,可有的人就是看不到这种差别,甚至有的人即使看到了却为了面子或其他“眼前利益”,而变得不管不顾、一意孤行。

被人误解在所难免,而且往往暂时得不到某种利益,当这种事情发生时,主动权就落到了你手中。这时候,你的修养如何,你的智商水平到底有多高,恐怕就有分晓了。的确,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无论你平时显得如何洒脱不俗,如果在这个时候掌握不好分寸,将会前功尽弃,原形毕露,你的良好心境也会遭到彻底破坏。

在你有所失的时候,应该以平稳、豁达的心情对待之,说不定在有所失之后掩盖着更大的有所得。这种心态不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要培养这种“不争一时之短长”的意识,努力把它化为一种内在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外在压力下的被迫行为,这才是这种精神的深刻内涵所在。

外敛内修乃古人之训,也是处事为人之要义。

我们的祖先尤其注重德性的修养,从而完善自我,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智者,简单概括为险滩敢进、激流勇退之士。

要想让别人坦然接受你,即使你有多深的才华,也不能全部展现,并且更不能摆知识渊博的架子。要懂得适时地有分寸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否则不仅会招来别人的嫉妒,而且会引起别人的不服。

同时,卖货要找懂行的商家,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拿出手上的货物。明智的克制不是自我埋没,而是积极寻求能够发挥才能的地方,寻求能够赏识自己的人,然后再一展身手。正如《论语》所说,有块美玉,把它放在匣子里藏起来,等到有好的价钱再卖出去。大家说,卖了吧。但我要等到高价再卖。春秋战国时代的宁俞,即宁武子。孔子曾评价他说,宁武子在国家安定时就聪明,在国家昏暗时就装糊涂,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他装傻时别人就赶不上了。

才智的忍耐达到极至就是要装傻扮痴。很多聪明人却极不情愿装傻。更可悲的是,一些人就怕别人把他当做傻瓜,千方百计地想卖弄一下聪明,岂不知这样更傻!

有才华的人要学会自我保护。我们不能责怪社会,腐败和清明,纯朴和奸猾都是相对的。有才华、正直的官员利用政治为民谋福利。造福社会,而小人却妒贤嫉能,搬弄是非,祸国殃民。《老子·供德》章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聪明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一个人,特别是身在官场的人,不会自我保护只能导致才华的埋没。这种素质为官者不可无。

洪应明在其传世名著《菜根谭》中也认为,富者应多施舍,智者亦不炫耀,锋芒不可太露。他指出:“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浅其行矣!如何不败?”这段话的意思是:一个富贵的家庭待人接物应该宽厚仁义,但有的人反而苛薄无礼,这种人虽身为富贵之家,可是他的行为跟贫贱之人却完全相同,这样又如何能够长久享有富贵呢?

处事为人,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古人所言的“方圆”之术。也即为人要方,但处事要圆,这个“圆”当然不是指圆滑,而是一种为人处事的艺术与技巧。掌握了这种艺术与技巧,你就会在事业与生活等方方面面营造良好氛围,从而令事事顺心,更加快捷高效地达到成功。

如果一个人的荣华富贵,是因为自己的高深道德修养而来的,则会像生长在大自然中的花草一样,只要将它的位置稍作移动,花木成长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假如这种荣华富贵是用不正当的手段或凭恶势力而得来的,那它不过是插在瓶中的花朵而已,它的根基并不是深植在土壤之中的,所以它的凋谢也指日可待。

无论处在怎样的高位,或者有多么高深的学识,在与人相处之际,都不能仗势欺人,而是要运用自己的影响力,为别人的幸福着想,要比尊重自己更尊重对方,这样才更会赢得别人的尊敬。

站在调侃自己的立场反观失败的经验,博取众人一笑,这虽是个非常难堪的做法,却可以使自己再度挺立于众人之中。

赫蒙是美国一个很有名的矿冶工程师,毕业于耶鲁大学,又在德国的佛莱堡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按理说拿着这些名牌学府的文凭找工作一定会被优先录取,可是当赫蒙带齐了所有的文凭,去见美国西部的大矿主赫斯特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

那位大矿主是个脾气古怪又很固执的人,没有什么文凭,所以不相信有文凭的人,更不喜欢那些文质彬彬又专爱讲理论的工程师。

当赫蒙前去应聘递上文凭时,满以为老板会乐不可支,没想到赫斯特很不礼貌地说:“我之所以不想用你,是因为你曾经是德国佛莱堡大学的硕士,你的脑子里装满了一大堆没有用的理论,我可不需要什么文绉绉的工程师。”

聪明的赫蒙听了这番话不但没有生气,却心平气和地回答说:“假如你答应不告诉我父亲的话,我要告诉你一个秘密。”赫斯特表示同意。

于是赫蒙对赫斯特小声说:“其实我在德国的佛莱堡并没有学到什么,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涂地混过来一样。”

想不到赫斯特听后笑嘻嘻地说:“好,很好,那明天你就来上班吧。”就这样,赫蒙运用了必要时不妨让步的策略,轻易地在一个非常顽固的人面前通过了面试,获得了录用。

也许有人认为赫蒙那样做不十分合适。当然一件事情的处理往往不会是面面俱到、十全十美的,问题是这样处理之后能不能做到既没有伤害别人又能把问题解决。就拿赫蒙来说,他贬低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他的学识如何当然不在于他自己的评价,就是把自己抬得再高也不会使真正的学识增加一分一毫,反过来贬得再低也不会使自己学识减少一分一毫。

11、君子之交淡如水

友谊,是一个充满着温情的闪光字眼,一切利益会在真正的友谊面前黯然失色。但是在有些人看来,自身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们不过是把朋友当作自己成功的跳板。他们不懂得“友谊”的真正含义,他们也不在乎自己的朋友,他们之所以要交朋友,就是为了自己能获得更多好处。

有些人为了钱,连自己的性命都顾不上了,更别说朋友的安危。一旦朋友成为他们获得金钱的障碍,或者说朋友可以换来富贵,这种人会毫不犹豫的出卖朋友,即使是交往多年的朋友也不例外。

不义之徒把友谊看得非常淡,他对朋友总是怀着功利的眼光去打量。他们只和那些有利用价值的人交往,一旦发现有利可图,就立刻把友谊、道义等字眼抛到九霄云外,想尽一切办法去获取“利”。与不义之徒交朋友,也许当时会让你很得意,但最后的结果多半是吃亏上当,到最后人才两空。

诸葛亮于《论文》中说:“势利之交,难以久远。”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势利眼”者两眼只向权势、利益看,并以权势、利益作为自己的交友准则。他们最善于也最喜欢趋炎附势。不管你发迹也好,还是你有权势也好,总之只要在你身上他们感到有利可图,有势可攀,他们就赶紧跑到你身边围着你团团转,讨好你,与你交朋友。一旦罩在你身上的权势的光环消失了,他们便不劝自退,转向别的有势利的人了。

常言道:“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这些人平时与你称兄道弟,好得好像一个人,他们最擅长投其所好,但是一到紧急关头就原形毕露,为了保全自己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春秋末年,晋国的中行文子逃亡,从一个县城经过。随从说:“这个地方有个乡官,是您的老相识、老朋友,为什么不在这儿歇歇脚,等等后面的车子?”文子说:“我曾经喜好音乐,这个人就送给我鸣琴,又听说我喜欢玉佩,他就赠给我玉环。他这是助长我的过错,以讨好我,现在恐怕也要把我出卖去讨好别人了。”

于是很快离开了这个县城。果然这个乡官扣留了文子后面的两辆车,献给了自己的国君。知人者智,只有真正的智者才能够看清别人的本来面目,提防那些势利小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势利的人不可能成为同舟共济的依靠,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指望着他们来雪中送炭,一旦有利可图,他们甚至不惜落井下石。人们经常说朋友越多越好,但那是指真正的朋友,不是那些酒肉朋友。我们在广交朋友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如果想交到真正的朋友时,更应该将圈子缩小一些,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见真正的朋友是极其难得的。

我们不要无所选择地将人人都当作知己,对于那些势利小人,我们最好躲的远远的。因为一旦和这些人交往,就好像在身边放了一颗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爆炸。

朋友之间的沟通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的,其真谛在于心灵的沟通。古语说,君子以淡泊相亲,小人以利相亲。真正的朋友,其关系绝不能以利益来维系,那样只能是为人们所唾弃的“酒肉朋友”。君子之交,应重在心灵的交流。

朋友交往应该是“淡而不断”。交往过密,便有势利之嫌,而断了“来往”,时间便会无情地冲淡友情。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朋友之间很难有机会在一起聊天、交流,需要注意友情的维护.比如平时多打一些电话,相互问候一番,也会起到加深感情的作用。

朋友之间超脱利害关系的交往,会使双方更加珍视友情。有一次德国诗人海涅收到一位友人的来信,拆开信封,里面是厚厚的一捆白纸,一张一张紧紧包着,他拆开一张又一张,总算看到最里面的一张很小的信纸,上面郑重其事地写着一句话:“亲爱的海涅,最近我身体很好,胃口大开,请君勿念。你的朋友露易。”

过了几个月,这个叫露易的朋友收到了海涅寄来的一个很大很沉的包裹。他不得不请人把它抬进屋里,打开一看,竟是一块大石头,上附一张卡片,写道:“亲爱的露易:得知你身体很好,我心上的石头终于掉了下来。今天特地寄上,望留作纪念。”

这肯定会成为露易一生中最难忘的一封信。他给海涅的信有些“小题大做”,而海涅的回信却也生动形象。他以大石头比喻对朋友的担忧,以“石头落地”表示收信后的放心和轻松。这不仅体现了朋友之间的随和与坦诚,更让人感到朋友的热情和友爱。

12、不要过分依赖别人

我们在遇到困难时总会希望于人能来帮我们一把,让我们渡过难关,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有些人总是存在极深的依赖心理——他们总是期待着别人的帮助。这是人们经常持有的一个最大谬见,就是以为他们永远会从别人不断的帮助中获益。

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是每一个志存高远者的目标,而依赖他人是懒惰和懦弱的表现。坐在健身房里让别人替我们练习,我们是永远无法增强自己肌肉的力量的。没有什么比依靠他人的习惯更能破坏独立自主能力的了。如果你依靠他人,你将永远坚强不起来,也不会有独创力。要么抛开身边的“拐杖”独立自主,要么埋葬雄心壮志,一辈子庸庸碌碌做个普通人。

爱默生说:“坐在舒适软垫上的人容易睡去。”依靠他人,觉得总是会有人为我们做任何事,所以不必努力,这种想法会渐渐磨灭你的雄心壮志,事到临头,你想的不是怎么去解决它,而是如何依靠别人。一个身强体壮、背阔腰圆、重达150磅的年轻人竟然两手插在口袋里等着帮助,这无疑是世上最令人恶心的一幕。

你有没有想过,你认识的人中有多少人只是在等待?其中很多人不知道等的是什么,但他们在等某些东西。他们隐约觉得,总会有什么东西降临,会有些好运气,或是会有什么机会发生,或是会有某个人帮他们,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没受过教育,没有充分的准备和资金的情况下为自己获得一个开端,或是继续前进。但是我们从没听说哪个等待帮助、等着别人拉自己一把、等着别人的钱财或是等着运气降临的人能够真正成就大事。放弃依靠别人的想法,依靠自己,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自立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自立也是力量的源泉。

一家大公司的老板曾说,他希望自己的儿子先去其他的企业里工作,让他在那里锻炼锻炼,吃吃苦头。他不想让儿子一开始就在自己的公司,因为他担心儿子会产生依赖他的想法,总是指望他的帮助。在父亲的庇护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稍微遇到困难就甩手不管,等待父亲来解决。这样的孩子很少会有出息,只有具备自立精神的人,才能自己闯荡出一片天空。

上面的那位老板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把孩子放在可以依赖父亲或是可以指望帮助的地方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在一个可以触到底的浅水池中是无法学会游泳的,只有在一个很深的水域里,孩子才会学得更快更好,虽然这样他那面要喝几口水,受一些挫折。依赖性强、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而只有“迫不得已”的形势才能激发出我们身上最大的潜力。

真正的强者无论在怎样艰苦的环境下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只有弱者才指望着别人的帮助度日。世上没有比自尊更有价值的东西了,如果你试图不断从别人那里获得帮助,你就难以保有自尊。如果你决定依靠自己,独立自主,你就会变得日益坚强。《纽约时报》都会版日前报道,今年已42岁的华裔罗进,从未因残障而放弃追求理想与爱情,也一直求上进以改善生活。凭着恒心与毅力,他在纽约完成残障者特殊技能训练,如今在皇后区法拉盛大学点大道的路标超市担任了面包烘焙师。

据报道,罗进生长在广东台山,5岁玩耍时不慎摔落到岩石上而失聪。9岁时,他的母亲送他到台山的聋哑学校学习手语,他也在那里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欣”。

1985年,欣和父母亲决定移民到美国,但当时她和罗进正在热恋中,小俩口于是计划结婚并在美国重聚,此后7年间,欣在美国担任缝纫女工,存钱帮助罗进到纽约相聚,罗进则凭着需要与自己的求知欲,从事各种工作。欣在1992年返回中国与罗进结婚,随即又回美工作,存钱帮助丈夫来美,当罗进在1997年终于顺利来美国时,夫妻两人已经5年未曾相见。

到纽约后,罗进和妻子、岳父母及欣的哥哥共同住在皇后区阿斯托利亚地区一间350平方呎的狭小公寓内,他在纽约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妻子工作的衣厂担任裁缝。但是罗进有更远大的抱负,他希望赚更多的钱好让夫妻俩可以搬出来住。他3个月间存了150美元,到市立拉瓜地亚学院学习英文手语。

学校顾问告诉他纽约州教育厅有协助残障学生的课程,于是罗进到教育厅在布鲁克林区的办公室询问。协助罗进的教育厅工作人员苗说,“每次他来到我的办公室,都穿戴得整整齐齐。他非常专业、有礼貌,看起来就像随时要准备去面试。”

罗进在去年选修一门教授残障者如何进货上架,以及基本的食物准备工作的课程。一般人通常花费6周的时间学习,他只花3周完成课程。布鲁克林办公室于是将他安排到在法拉盛的路标超市工作,他在烘焙部门工作,一周5天,每天8小时,一小时7美元。“他是我遇见的最优秀的员工”,罗进的经理罗萨利欧对罗进赞不绝口,“他什么事情都全力以赴地做,包括清洁打扫、烘焙、上架、整理面包架等。当他工作时,你完全不需要在旁边监视,等你回来时他已经做好所有的事情。”

你有时候会觉得能够获得外部的帮助是一种幸运。但是,从不利的方面看,外部的帮助常常又是祸根,给你钱的人并不是你最好的朋友。你的朋友是鞭策并迫使你自立、自助的那些人。像罗进这样的残疾人都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顽强的生活下去,身体健康的我们为什么还要依赖别人的帮助呢?没有人觉得哪个寄人篱下的健全人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当一个人有了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职业,他就会力量倍增,充满活力,内心充实,这种感觉是什么都不能替代的。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永远也不会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不下决心完善自我,不能摆脱依赖别人心理的年轻人永远不会成为强者;什么事都让别人替他完成的孩子永远不会自立。不要总是期待着别人来帮忙,试着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刚开始的时候难免要吃一些苦头,受一些挫折,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有能力帮助别人的强者!

13、不要轻易许下诺言

不要轻易相信许诺!尤其是空口无凭的诺言更加不可信。保持平和的心态面对你所遇到的问题,正确判断诺言的可信度,然后以不同的态度去对待。

对于在公司中,你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上司答应你一件事情,可能是提升,可能是加薪,也可能是给你什么别的好处。但是经过一番努力争取之后,你得到也许只是借口或者沉默。

轻诺必寡信,许多人很容易就许下诺言,但很难看到他实现诺言。坦白地说,你的利益与公司所关注的利益相比,简直比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毫毛还要轻。也许上司的许诺是真实的,你提醒一下他,他会实现诺言,使之兑现。但是,如果上司在许下诺言的时候。就明摆着想逃避兑现,躲避麻烦,你也毫无办法。即使你感到非常气愤,认为自己不够受重视,顿时血压上升,可这都无济于事。因为你根本就不敢提醒上司,让他实现诺言。你甚至怀疑起了自己的记忆力:上司确实说过,他会向董事会推荐我的建议。没错儿,他肯定说过。但他为什么不兑现呢?是他太老了,记忆力不好呢?还是他根本就不在意我,不在意我的贡献?

面对着这些毫无诚意的,被遗忘的诺言,你该怎么做呢?你又该如何保持你的自信,维护你的自尊呢?

先设想一下,当前的局面只是一个误会的结果,力图使自己保持平静切记;指责上司背信毁约不但会使你当时无地自容,而且还会扼杀你以后工作仕途上的机会。接着搞清楚上司的位置,搞清楚你自己所处的位置。

14、不要私心太重

自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私欲太盛,利令智昏。有些人自以为聪明,其实损人利己式的聪明实在是一种卑鄙的聪明。

禁止自私是一种无法做到的理想:我们总是在做自己内心想做的事情,从这个角度而言,每个人都是自私的。自私是人类谋求生存的一种本能。自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私欲太盛,利令智昏,时时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以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为乐事,一切围着自己想问题,一切围着自己办事情,在满足其一己之私的过程中,不惜损害公益事业,不惜妨害他人利益。

自私是人的本能,很多的行为便以此为中心点而形成;而依性格、教育及生活经验的不同,自私表现在行为上也有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善”的形式。“善”的形式是利人又利己,例如上班,一方面为老板做事,间接服务了消费者,一方面赚了钱,可以养活自己及一家大小,满足生存上的需要。不过也有一些人只求利人而不求利己,像有些传教士深入不毛之地,为的只是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而自己的生活不但谈不上享受,甚至可说是自我虐待。在只为自己着想的世人眼中,这种人实在值得钦佩。

另外一种形式则是“恶”的形式。

这种形式的自私是只求利己而不求利人的,如果只利己但也不伤人,那么这种自私还不算是“恶”,有一些人的自私是通过“伤人”来“利己”,这才真的是“恶”!这种行为譬如抢夺、欺诈、陷害、背叛,更严重的还杀人放火,危及他人的生命。

危及生命的事你大概不会碰到,但人的自私行为你却不时会碰到,你不必对此在意,反而要有这样的想法:我要如何应对这些自私的行为,以营造双方和谐的关系?或得到他的协助与合作?

其实很简单,满足对方的自私就是了。

我所说的“满足”并不是任其予取予求,无限制地满足他,你如果这么做,反而会害了你,因为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那么该如何去做呢?

消极的不去剥夺对方的利益,不管他是不是真的需要这些利益;你剥夺了,他是会跟你拚命的。

积极的给予对方利益,只要他肯接纳,那么他绝对会听你的。有很多皇帝要用重金笼络臣下;大老板要发奖金给部属;而力能扛鼎的勇士,为了钱甘愿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主子卖命。除了金钱之外,职位也是一种利益,所以“升官”也可以收买人心,因为你满足了他的自私!

不过,你也要注意两件事:

不能一次就给对方充分的满足,可以由少而多,逐渐增加,不可由多而少,否则对方不但不感激你反而会怨恨你。

要不时丰富你的资源,让对方认为你还有很多“好处”,他们才会为了那些“好处”和你维持良好的关系,一旦“好处”没了,他们大概也就离你而去了。如果真的碰到这种情形,你也不必慨叹,因为这是人性的必然;看看,没落的贵族、失势的政客、潦倒的商人,有谁会理呢?

此外,你也不能忽视人们在精神、心理层面的“自私”,也就是说,人都喜欢被尊重,你尊重他,那么一切都好说!

但如果你私心过重,人们见了你就如同遇到瘟疫一般,惟恐避之不及;怕的人多了,也就如过街老鼠一样,人人见之喊打。这样的人即便是比别人多捞取了一些利益,也不会从社会的意义上获得真正的幸福,如果说,他们也奢谈什么成功,充其量不过是鸡鸣狗盗的成功,没有任何值得骄傲和自豪的。“点燃别人的房子,煮熟自己的鸡蛋”。英国的这句俗语,形象地揭示了那些妨害他人利益的自私行径。

自私自利者不管是偷盗、贪污、索贿或挪用等手段把公共或他人的财产变成自己的财产,还是以权势捞取地位和荣誉,在别人看来,无疑都是不光彩的。尽管他们有时利用平时通过卑劣手段捞取的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