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跨境民族研究(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5 07:16:45

点击下载

作者:范宏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越跨境民族研究(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

中越跨境民族研究(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试读:

前言

1840年的鸦片战争,英国把中国撕开了一个大裂口,看到貌似强大的清朝中华帝国是个年老体弱者,认为可以任人宰割。于是其他帝国主义列强觊觎中国这块香喷喷的肥肉,把魔爪伸向中国边疆,在东南西北出现了边疆危机,其中与中越边境有关的是19世纪80年代的中法战争。法国殖民者侵略越南,下一个目标就是中国,因此,在战争爆发之前,法国殖民者已派遣探险队、传教士到广西、云南边疆收集情报。后来出现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武装侵略,占领了半壁锦绣河山。时人看地图,比喻中国犹如一片桑叶,正在被蚕食。日本侵华前后,唤起中国爱国知识分子对边疆问题的关注,做了不少有益的研究。由于边疆地区绝大多数居民是少数民族,因此边疆问题又涉及民族问题。今天,我们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研究边疆问题,不可避免又涉及跨境民族。

从历史上看,正反两面的不同势力、不同政治观点的集团、组织、个人都会利用边境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我们对边境(边疆)要有足够的认识。

放眼全球,绝大多数国家的跨境民族都是和平、友好相处,当今最引人注目的是分布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高加索地区的跨境民族库尔德人,我们可以从库尔德人问题中看到,不可忽视跨境民族问题及其研究。

每个国家都有边界线,边界线有陆地边界线,也有河流或海洋的水域边界线,互相为邻的国家,就会出现跨境民族,哪怕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也有跨境民族。近代以来,随着交通的便捷,中外学者已经关注跨境民族,以前我国还没有“跨境民族”这个词。这个词是后起的,民国时期没有听说过,到了20世纪50年代,听报告,听讲座,开始有这术语,那个时代对涉及国外的事情非常谨慎,报刊、书籍几乎没有见到。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研究环境开始变得宽松自由,先是在一些内部刊物上刊登了跨境民族的文章,后来公开的刊物上也能发表相关文章,于是研究跨境民族的人逐渐增多,成为一个研究方向。有人研究,又有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跨境民族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30多年来,不仅有大量的论文,还有不少专著出版,从忌讳到热门来一个大转折。

随着对跨境民族的深入研究,学者们对跨境民族的术语、定义展开了讨论。除了跨境民族这个术语以外,又出现了跨国民族、跨界民族的术语。

跨境民族,“跨”是越过的意思,“境”是边境的意思,边境一般是指国家与国家接壤的地带,在这个语境下指的是国界,公安部门设有出入境管理局(处),有出入境办证大厅;旅游部门设有出境游,出境购物;金融界有跨境资本、跨境并购等,媒体常有报道境外投资盈利,境外投资亏损。又如报载中(中国)巴(巴基斯坦)讨论修建跨境铁路、跨境公路,铺设跨境油管。又如报载“美墨发现多条跨境贩毒地道”,美指美国,墨指墨西哥。不用出界旅游,但有出国旅游的说法;不用跨界铁路、跨国铁路;也不用跨界公路、跨国公路。我们说边境贸易,不说边界贸易,跨国贸易。另外,还有边境、边境线、边境县、边境地区的很多用法。由此看来,用“跨境民族”这个术语更好。“跨境民族”直接的意思是跨越国界而定居的民族,而不是平时来来往往的不定居的民族群体。跨境民族可以是同一个民族跨越边界而居,可以分布在两国边界两侧,也可以分布在距离边界很远的内地,并不一定要连成一片。只能是同一个民族分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有的民族尽管官方确定的民族名称在两个国家并不相同,但民族起源、语言、历史、文化是相同或相近的,实质上是跨境民族。不是一个民族,或民族起源、语言、历史、文化不同的民族分布在毗邻的国家,不能说是跨境民族,如中国有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藏族,越南没有这些民族,如果有少数这些民族的人短暂时间居住在越南,不能算是跨境民族。反之,越南有高棉族、巴拿族、埃地族,中国没有这样的民族,如果有少数这些民族的人短暂时间居住在中国,也不能算是跨境民族。

跨境民族还必须是国土互相接壤而相同或相似的族群。国土不接壤的国家,不能有跨境民族,如中国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没有接壤的边界,尽管双方甚至三四方有相同的民族,例如汉族、苗族、瑶族,但不能算是跨境民族。

跨国民族的含义,就是跨越国界而居住的民族,与跨境民族的概念是一致的,但从字面上看,不如“跨境”直截了当,一目了然。

跨界民族,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跨边界而居的民族,这个边界可以理解为国界、省界、市界、县界、乡界,不确定,而且不在边界居住的民族不能算。

本书采用“跨境民族”的术语,一是因为已长期使用;二是因为其他部门也用“境”指国境、国界;三是因为概念更明晰。

与跨境民族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必须在划定国家边界之后,才会产生跨境民族。中越两国第一次划定边界是1078~1084年的事,中国的《宋会要辑稿》第197册蕃夷四记载:“元丰元年(1078年)正月九日,交趾郡王李乾德上表言:‘伏蒙赐诏从臣所请,自今复贡职。已令安抚司各差人画定疆界,毋得辙侵犯……’闰正月二十二日,广南西路转运司言:‘……昨退交人……使人发遣赴阙其画定疆界。’”

越南用汉文编修的《大越史记全书》卷之三李记二载:甲子九年(宋元丰七年)夏六月,“遣兵部侍郎黎文盛,如永平寨,与宋议疆事,定边界”。甲子九年即1084年。

边界虽然划了,边民来往还是自如的,生长在越南广宁省中越边境,后来定居美国的华人廖源先生说:“中国历朝至清朝,中越边境是很模糊(的),没有划分清楚,中越边界的边民往返自如,因没关卡的检查。”

居住在边疆的民族,在历史上有些人对国土的意识还很模糊,笔者在田野调查中看到,有些边境地段,我国的边民跨过边界到越南一侧耕种、收割,把劳动果实挑回中国边界一侧的家里。于是出现了国土是越南的,但土地所有权是中国某人的。出现这种奇特现象是由于过去中国的地主买了越南的田地,到20世纪50年代初,土地改革时,把地主的田地分给贫苦农民,就造成这种状况。查古籍,这种现象明代已有。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重新勘界,才调整了这种现象。

清朝嘉庆(1796~1820年)后期,中国云南省富宁县的侬氏土司侬世熙之女与交趾(今越南)保乐州土官联姻,将广南府属宝宁县(今富宁县)的田蓬、龙膊、龙潭(今老厂)、苗塘子(今龙楼)、大弄、大石板、茅草坪、沙人寨(今作沙仁寨)等村寨,作为陪嫁田,田蓬等8个村寨不服。光绪十二年(1886年)中法两国划界时,该8村寨归还中国云南省广南府管辖。

与跨境民族密切相关的是民族的概念,古时的民族概念与现代不同,本书按照中国和越南的文献记载书写。现代民族是按中越两国政府划定的民族来叙述,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不同,会出现有的民族划分有差异,有的民族是一致的。

笔者与越南的民族学家、主管民族工作的政府官员交流过,也阅读过越南有关民族的书籍报刊,到2010年,几乎没有人研究过跨境民族,他们邀请笔者给他们开有关中越跨境民族的讲座,或撰文发表在越南的刊物上。由于“跨境民族”是个新鲜事物,越南语对“跨境民族”这个词的表述还没有确定,有三种表述方式,第一种说法是Dan toc nam o hai ben bien gioi,意思是分布在边境两侧的民族;第二种说法是dan toc xuyen quoc,直译是穿国民族,是由跨国公司cong ty xuyen quoc借用来的,直译为穿国公司;第三种是Dan toc da quoc,直译为多国民族,意思是分布在多个国家的民族。他们还在讨论中,不知最后确定用哪一个。

中国的古籍已有记载跨境民族的内容,19世纪下半叶以来,西方学者已经知道中国西南边疆与东南亚国家有跨境而居的相同群体,中越两国的学者也知道有跨国境而居的民族,边民就更清楚了,可惜没有当一门学问来研究。

中越两国跨境民族的研究起步较晚,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学术环境的改善,尤其是1991年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之后,研究的人逐渐增多,有研究某一个单一民族的,如彝族、哈尼族等;有研究跨境民族某一方面的,如边境贸易、民间文学、音乐舞蹈、乐器;也有从总体上来研究的,也就是所有的中越两国跨境民族一起综合研究。开发边疆,不仅只是经济地理的范畴,还涉及很多人文情况,跨境民族的状况是基本国情之一,也就是国家的家底,摸清了,即研究清楚了跨境民族,对搞国防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有益的,同时对增进两国的互相了解也是有益的,所以跨境民族的研究有重大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此要说明的一个问题是,本书将会讲到族称在文献中何时出现,一般来说,某个族称先是在口头出现,有一个过程之后,才会出现在文献上,这里有个时间差,是需要注意的。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说明,古时中越两国的书籍,都把少数民族的族称加上犬字旁,有歧视、侮辱的意思,我们在本书中依旧不改,一是尊重历史;二是可以看出古时的民族不平等;三是可看出族称的演变。歧视、侮辱少数民族是古代的统治者,而不是我们,我们改写了,就是篡改历史。第一章古代的中越跨境民族与越南民族

越南古代的民族较少,除主体民族——京族之外,少数民族只有几个,随着民族的迁移,越南疆土的拓展,民族也随之逐渐增多。有人误解民族的迁徙是因为战争,其实,民族的迁徙、移动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战争是原因之一,而不是全部。在中越跨境民族中,有的民族的部分群体,为了去有富饶土地的地方生活,有的因为社会动乱,有的因天灾人祸,有的因战争强制征兵拉夫、遭抢劫、被屠杀等,从中国、老挝、柬埔寨迁入毗邻的越南境内,于是越南成为多民族的国家。当然也有从越南迁往毗邻国家的民族。有少数的民族,从甲国迁往乙国,再从乙国迁往丙国,族称可能会有改变,但名异实同。从毗邻国家迁入越南的民族,经过越南国家的长期教育,国家意识有了改变。第一节古代的中越跨境民族

今天的越南,在古时有很多名称,有郡名、国名,如交趾、安南、大瞿越、大越、大虞,到了1803年越南这个国名才出现,使用至今,本书为了叙述方便,统称为越南。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六国之后,经过7年的准备,于公元前214年出兵岭南,设置了南海、桂林、象3个郡。公元前204年,赵佗建立南越国,后来南越相吕嘉反叛,汉武帝派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平定了吕嘉的叛乱,于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把前述3个郡分解设置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珠崖、儋耳、交趾、日南、九真9个郡。后面3个郡的地理位置,交趾郡相当于今越南北部,九真郡相当于今越南清化省一带,日南郡相当于今天越南中部的广治省、广平省。这三个郡中,交趾与外界交往较多,所以名声大,把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称为交趾人,后来简称为交人,省了“趾”字。周边的人称他们为keu,就是交趾的意思,pu keu或pou keu或kan keu即交趾人的意思,实际上是指京族(越族)的先民。交趾是地名,交趾人应该是指这个地方的人,在史籍中实际上也作为民族来解释。南宋人范成大(1126~1193年)写的《桂海虞衡志》载:“交人无贵贱,皆椎髻、跣足。”明代人王士性(1547~1598年)著《广志绎》卷之四载:“铜柱在钦州分茅岭之下……(马)援当时誓云:铜柱折,交人灭。今交人过其下,每以石培之,遂成丘陵,惧其折也。”引文中的交人是交趾人的简称,在古籍中经常使用。

交趾是什么意思呢?有12种不同的理解和解释,其中9种是杨武泉先生收集到的。

第一,《礼记·王制》郑玄注:“交趾,足相乡(向),然浴则同川,卧则僢(舛)。”同川与僢对言,盖谓趾,平时相向,在水中则平顺(段玉裁《说文》顺自注云:“川之流,顺之至也,故字从页川,会意。”亦以川之意为顺),卧时则又相反。

第二,孔颖达疏:“趾,足也,言蛮卧时,头向外而足在内而相交,故云交趾。”不言同川及僢,而谓卧时则足相交。

第三,《后汉书》卷86《南蛮传》中说:“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趾。”

第四,宋洪兴祖《楚辞补注·大招章句》引《舆地志》曰:“其夷足大指开析,两足并立,指则相交。”此不言“卧”而言立。

第五,郭璞注《山海经·海外南经》之交胫国云:“言脚胫曲戾相交,所谓雕题交趾者也。”此又谓胫(小腿)相交。

第六,《通鉴》四一胡注引应劭曰:“始开北方,遂交于南方,为子孙基阯也。”不言形体而言南北开基。

第七,《广东新语》二南交条:“其称曰交趾,交州之趾也。粤趾于中原而交趾趾于粤也。”又就地势立一说。

第八,《代答》本条,以畸形释交趾,与前人均异。

第九,法国沙畹认为交趾乃河内土名Kesho之对音义为市场。

第十,清朝遂宁人李仙根著《安南杂记》中说:“交趾之地即安南,即交州,即日南。西北自交冈来,故曰交趾。”

第十一,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岭南道五》卷38载:“名曰交趾者,交以南诸夷,其足大趾广,两足并立则交焉。”清朝晋江人潘鼎珪著《安南纪游》中说:“安南……两足大趾交曲相向,故取名交趾。”现在民间有人认为,越南人中现在还有一些人的小脚趾与前面的一个脚趾是相交的,故称交趾,此说或可取。

第十二,越南学者陶维英(1904~1988年)说:“址、阯和趾三字均可通用,都含有土地之意。推敲交阯二字的含义,人们可以断定是汉族人看见住在此地的人自称为蛟龙族,因而称他们为蛟龙族或蛟龙人,把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做蛟龙人的地方,或蛟龙地即‘交阯’。”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说法,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往往把南方的非汉族通称为蛮,如汉代的乌浒蛮、蛮俚,唐代的西原蛮,宋代的广源州蛮等。蛮繁体字为蠻,本无恶意,从字形看大概与虫丝有关,后来才有贬义。

秦至宋代,交趾等三郡是中国的郡县,故称郡县时代,越南称为北属时期,还没有国界,只有郡界,自然就没有跨境民族之说,汉代已有跨郡的民族,按照当时的民族认识和划分,有骆越。骆也可写为雒、、貉。分布面较广,具体来说,在海南岛、广东省雷州半岛、茂名至广西玉林、南宁以南,到越南北部的广大地带。

骆越在中国岭南,《史记》卷113《南越列传》载:“高后崩,即罢兵。(赵)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东西万余里。”

骆越在越南,《后汉书》卷24《马援传》载:“(马)援好骑,善别名马。于交阯得骆越铜鼓,乃铸为马式,还,上之。”《后汉书》卷86载: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反,攻郡。征侧者,麋冷县雒(越)将之女”。

骆越在海南岛,《汉书》卷64《贾捐之传》载:“骆越之人父子同川而浴,相习以鼻饮。”

骆越人在广西、广东,唐代人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卷38载:“贵州(今广西贵港市),本西瓯、骆越地。秦并天下,置桂林郡。”《旧唐书》卷41载:“宣化,(邕)州所治。汉岭方县地,属郁林郡。秦为桂林郡地。水在县北,本牂柯河,俗呼郁林江,即骆越水也,亦名温水。”宣化县即今广西南宁市。该书又说,广东“茂名,(潘)州所治。古西瓯、骆越地,秦属桂林郡,汉为合浦郡”。

还有俚(也写为里)人和乌浒人,分布在交趾、合浦、九真、日南郡一带。合浦郡位于今广西合浦县一带。

俚、乌浒,《后汉书》卷86《南蛮传》记载: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交阯女子征侧及其妹征贰反,攻郡。……于是九真、日南、合浦蛮里皆应之,凡略六十五城,自立为王”。《后汉书》卷8《灵帝纪》记载: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四月……交阯刺史朱俊讨交阯、合浦乌浒蛮,破之”。

有人往往机械地把今天的民族与古代的民族画等号,如骆越只能是今天越南京族的先民,与其他民族无关。又有人认为,古代的骆越是今天壮族、布依族的先民,与其他民族无关。其实,古人与今人对民族的认识、划分与今人是不同的,古人往往是以语言和习俗,尤其是服饰来划分民族。不能以今天的认识代替古人的认识,不能用今人的概念套古人的概念,时空不同,内涵是不一样的。就是今天划分民族的标准,这个国家与另一个国家也会有差异。

古人由于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必然对民族的认识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区别民族的标准会因时代的不同而有差异。随着时代的发展,交通渐趋方便,信息也趋快捷,贸易、政务逐渐频繁,不同群体的人接触增多,对民族的认识也随之深入、提高。从而不同历史时代的人对民族的认识就有高低、深浅、粗细的不同。时代越古,对民族的认识越粗。时代越往后,对民族的认识越具体。古代的一个民族,可能演变成今天的几个民族,也可能是今天某个民族的一部分,甚至也可能消失了,融合到其他民族中。汉代的骆越人,发展到今天是许多民族构成的族群。

现今中越边境的广西段,在唐代以前设置的县很少,到了唐代,在岭南西道(广西的古称)邕州都督府(今广西南宁一带)和安南都护府边境建立了归顺州(今广西靖西县境)、万承州(今广西大新县境)、石西州(今广西凭祥市)、思明州(今广西宁明县境)、思琅州(今越南高平省重庆县和下琅县)、七源州(今越南谅山省七溪县)等州县,表明六七世纪时,在边境地带的居民已经增多,这些居民是壮族先民,需要建立政府的行政机构进行统治。

现今中越边境云南段,在唐代初期是剑南道戎州都督府,在与安南都护府交界的地方设立了古涌步(今云南省河口市境内),汤泉州(今云南省屏边县境内),安南都护府设立丹棠州(今越南老街省甘棠县),这一带居住着“生獠”和“爨蛮”。

北宋时期,侬智高于1039年前后以雷峒(今中国广西大新县下雷镇部分村)、火峒(今中国广西大新县下雷镇与天等县福新镇交界处)、频峒(今中国广西靖西县岳圩镇)、婆峒(在频峒南面,与频峒相对,今为越南高平省上琅县北标村一带)四峒为根据地,这一带的居民,史书写为“山獠”人,加了犬字边,显然有民族歧视的偏见。山僚人即壮族先民。表明在划分中越边界以前,这里已有壮族先民居住了。

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由于人口的增长,惯于迁徙的民族如苗、瑶、哈尼等族,其前锋已经到达中越边境,少量已进入越南,社会的动乱,中央封建统治者的力量加强,等等,诸因素使中越跨境民族的数量日益增多。

中越两国划定边界后,11世纪,中越双边仍然有壮族先民山僚人,南宋人周去非(1135~1189年)撰《岭外代答》卷十载:“獠在右江溪峒之外,俗谓之山獠。依山林而居,无酋长版籍。”

无名氏撰《越史略》卷3载,越南李朝英宗大定十三年(1152年),“大黄山獠侬可来叛,王亲征之”。

中越跨境民族长期居住在边境两侧,虽然有高山峻岭,道路蜿蜒曲折,但他们熟悉,边界线对他们来说没有太大的意义,互相来往自由。如果有什么重大的事,互相抱成团。

沙人自称为jai,是今壮族、布依族的一个支系。侬人是今壮族的一个支系。历史文献记载,18世纪之前,他们已出现在中越边境,明代《万历实录》卷372载:“沙、侬二种,与思陀等九司错地而居,其人故侬智高余孽,其地盖广陵之绝徼也。”广陵原为云南临安府辖,现为越南莱州省。

国界的观念,历朝的官府和官员是很清楚的,但是在民间,尤其是居住在与世隔绝的深山老林里的少数民族却很淡薄,甚至没有,有些民族从中国迁入越南,又从越南迁回中国,如清朝嘉庆(1796~1820年)至道光(1821~1850年)初年,越南的汉人、瑶人又返回中国云南省富州(今富宁县)东北居住。而反对官府的势力和人,利用边界作为隐蔽所,这边围剿他们,就逃跑到那边;那边追赶他们,就跑到这边。如清朝乾隆八年(1743年),“又于木苏箐内盘获自交趾逃回沙匪一百四十六名,木阿赛(寨?)坡头拿获沙夷三百二十九名,收获弓弩、刀枪等二百三十六件”。

据《高宗实录》卷433记载,乾隆十八年二月丙辰(1753年4月3日)云贵总督硕色、云南巡抚爱必达奏:“开化府属沿边,与交趾接壤,马白、八寨、坝洒等汛又与沙匪所据之猛康、洪水接壤。据报该国剿除沙匪恐被攻窘迫,逃窜越境。即交兵远来,亦恐不谙地界,追入内地。臣已飞饬开化镇总兵,派委将弁,督各汛兵练协力巡防。”

乾隆十八年,“内地民夷,出交(趾)助匪,自宜严治其罪。其猺匪逃匿,虽在外藩,但竟置之不问,似亦非体。应行文安南国王:言猺匪盘道钳等本交趾所属,在该境内聚众不法,因有与内地匪犯勾结情由”。

云南省马关县花枝格地方的田姓壮族人,其祖先是从广西邕州(今南宁市)迁至云南广南县,从广南县转至西畴,再迁至当时越南管辖的马郎甲,最后迁到现居住地花枝格。

由此看来,中国壮族与越南岱族、侬族,中越两国的瑶族、苗族跨国境而居住,又有经常往返的悠久历史,今天他们跨境而居是历史的继承、发展。

在历史上,各种各样的人或群体都在利用边境的特殊地理环境活动,反朝廷的势力,绿林好汉,打家劫舍的匪帮,鱼龙混杂。到了现代,各种势力,如中国国民党、越南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和越南共产党的成员,甚至其他势力的人或绿林好汉,团结、组织边境两侧的各族人民,组织武装力量,为他们自己的理想而斗争,一旦遭到统治者的围剿、追捕、镇压,在不利的形势下,便会退往对方边境活动。边境是他们的庇护所,边民是他们的掩护人,也是依靠力量。如果环境有所改善,对自己有利时,他们会跨过边境,回到本国活动、发展。

近几十年来,中越两国加强了国防教育,双方各族边民的国家边界意识才逐渐明晰起来。第二节中国清朝对中越跨境民族的认识

中国历史文献对民族的记载比越南相对多一些,但历代的封建朝廷没有对民族进行过识别、划分、确定,官方对民族识别来源自民间,老百姓对民族的划分没有什么理论,只是根据耳闻目睹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异同来认识、划分不同的民族,对越南的民族,对中越跨境民族也一样,如“花土獠”“白土獠”“黑土獠”。一般总的称为蛮、蛮峒人、峒人。

清朝时官方对外国人都称为夷,清廷设有四夷馆,专门翻译与外国往来的书信、文件等公文,也培养翻译人才。越南也在夷人之中,有的文献又把越南称写为夷、夷邦、夷国、夷境、夷民。清人傅恒等人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至二十八年(1763年)编纂的《皇清职贡图》卷一有安南国夷官,安南国夷人,安南国夷妇的画图和文字说明。这个夷指的是越南的主体民族,现在我们所说的京族,又称越族。

清朝晋江人潘鼎珪子登从钦州乘船到越南的中越边境一带,“逢圩期,彝女数千人,贸易其地”,圩就是中国北方农村定期举行的贸易集市。民国及其以前,人们对西南一带的少数民族认为“非苗即彝”,意思是不是苗族就是彝族,反过来,不是彝族就是苗族,二者必居其一。实际上,苗和彝成为少数民族的代名词,不能理解为今天的彝族或苗族。有时候“彝”也指境外的异民族,如刘昆著《南中杂说》说:“滇南三面距外彝西番、缅甸鄙远,而险阻俱不足为两迤患。”彝与上述的夷在读音上虽然相同,但在字形上有区别,在意思上和应用上也不同。

潘鼎珪又说:“舟出入,必候潮平风缓乃行,土人于隘口树槟榔柱为界。”这里说的土人,指的是本地人,即现在说的京族,越南的主体民族。

清代著名学者薛福成(1836~1894年)鉴定的《越南三圻考》中说:越南北圻(即北部)的族类有三种,受人雇工服役种田的是越人,贸易开矿采金的是华人,以渔猎为生兼务农的是蛮孟人。

中圻(即中部)“有越民、苗民之分……苗民本为土著,历代播迁,驱入山林,居横山之西,犷蛮成性,渔猎为生,仅受羁縻而已。苗民聚众十万余,未入版籍”。从这段文字的表述看,再从苗族的分布看,并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苗族,而是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圻(南部)“种类不一,有越、柬、华、洋之分,苗、番杂夷之别”。“至杂夷之属,穆来油及苗夷居多”。文中的越指的是越南人,即今天所说的京族,柬即今天所说的高棉人,华指的是中国汉人,洋指的是西方人,穆来油是马来西亚的不同音译,指的是今天所说的马来西亚人,实际上是在越南境内居住的占婆人。占婆人属马来亚人种,语言可与马来西亚人交流。占婆现在是越南的少数民族之一。苗夷指的是非本族的人。

抗法英雄刘永福(1837~1917年)于1867年率领黑旗军进入越南,事前他要了解越南的情况,知道在中越边境越南一侧“苗瑶造反”。刘永福入越之后,得知其他绿林好汉攻打过山瑶村寨,后来在高平省、河江省一带,刘永福黑旗军与一万多白苗人大战。刘永福及其同僚对中越边境苗瑶族的认识,直到今天,虽然相距100多年,但是还是相同。现在中国、越南都有苗、瑶族。

在中越边境两侧散布有侬人,人数较多,宋、元、明、清的文献中记载有侬人,自称pu nung,清人李熙龄于道光年间(1821~1850年)编纂的《广南府志》中就有侬人的记载。20世纪50年代初期称侬族,经过民族识别后,确定是壮族的一个支系。这些人进入越南后,现在的越南政府称他们是侬族。

在中越边境尤其是广西与越南谅山省、高平省一带,居住着很多自称kan(人)tho(土)即土人,意思是本地人,是土著。当地人或外来人也称他们为土人,宋、元、明、清各代的文献上也写为土人。和一般人所说的土人是不一样的。20世纪50年代初以前,他们说自己是会讲汉话的土人。后来经过民族识别,确认为壮族的一个支系。这些人进入越南后,现在的越南政府称他们是岱族。

在中越边境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老街省一带,有不少沙人。沙人是他称,经常在中越边境两侧来来往往,但以居住在开化府(今云南省文山一带)的居多。20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时,确定为壮族的一个支系。

清代的普剽人,分布在开化府,现在写为布标,中国确定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越南把布标人视为单一民族。

在中越边境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老街省一带,还有一种人叫“”,也有不同的异写,如喇鸡,现在统一写为拉基。《皇清职贡图》中已经讲到,在云南和越南都有分布。经过民族识别后把他们划为壮族。越南政府公布是单一民族——拉基族。“摆夷”或“摆衣”这个族称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都在使用,在开化府(今云南省文山县一带)与越南交界处就有分布,有水摆衣和旱摆衣之分。20世纪50年代统称为傣族,在越南称为泰族。

清代古籍的倮罗,加上犬字旁,有歧视、侮辱少数民族的意思,沿用至民国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统称彝族,越南现在依然称倮倮族,族称虽然不同,实质是相同的。

清代称普腊的人,《广南府志》中有黑普腊和花普腊之分,而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汤大宾编纂的《开化府志》则分为三种:黑仆拉、白仆拉、花仆拉。由于是民间的认识,划分不同,字形也不统一。现在中国认为他们是彝族的一个支系。而越南政府公布是单一民族——普拉族。

清代的窝泥即现在所说的哈尼族,现在中越两国都有哈尼族,族称一样,在泰国、缅甸也有分布,称为阿卡。

从以上的叙述看,清代对居住在中越边境的民族认识,与现在我们的认识很接近,所不同的是,清代对一些群体的认识,在我们今天来说是某个民族的支系,而越南却认为是一个民族。

清代在中越边境广西段居住的民族较少,不复杂,在云南段复杂得多,族称有20多种,有些族称笔者还不能与今天的什么民族联系起来。第三节越南阮朝对民族的认识

越南古代的政府没有划分过民族,对民族识别来源自民间,老百姓对民族的划分没有什么理论,只是根据语言的不同,服饰的差异,信仰的异同来认识、划分不同的民族。文献记载很少,而且零零星星,到了越南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阮朝(1802~1945年)才有一点记载,已经很晚。

越南黎朝末年、阮朝初年黎贵惇(1726~1784年)于景兴三十七年(1776年)完成记载越南中部广南、顺化一带情况的书稿《抚边杂录》,其中涉及民族,他对非越族的人,多概括称为蛮,称蛮人,蛮民、山蛮、蛮丁,甚至对越南境外的民族也称为蛮。也讲到苗,泛指少数民族。有时细分的话,有山民、寨人、昧人(针人蛮)、土人、高绵(今写为高棉)、人。他认为“以蛮攻蛮亦为得策”。

1777年,黎贵惇又写了一本《见闻小录》,内容是讲越南北部的人文地理,其中有一首诗云:“地偏蛮峤,虽苗蛮亦系民生。思旬宣何义,又岂徒出纳之司。”诗中的苗蛮是泛指少数民族,反映了他平等对待少数民族。书中还讲到侬人、土人、“猡罗”、舍人。黎贵惇是黎朝的高级官员,大学问家,他处于那个时代,对民族只能有泛泛的认识,已很了不起。在这里要提出来讨论的是,越南用汉文写的古籍记载,越南西北部有一种人叫“牛吼”,他们的文字类似老挝文字,越南西北有文字的民族,只有泰族,而且与老挝文字相似,其他民族没有文字,因此现在的越南学者认为牛吼就是今天泰族的先民。笔者在研读《见闻小录》卷1时发现,其中有一段文字记载道:“宗庙香案之前,刻牛吼国人形,深目大腹,跪对两旁,亦号占人。”从这段文字的描述看,牛吼人不像泰人,后句点明是占人,也就是说,牛吼人是占人,而非泰人。占人有文字,形似老挝文、柬埔寨文、泰国泰文。如果是这样,那么又出现一个新问题,两百多年前越南西北有占人,而现在的越南西北没有占人的踪迹,占人去哪里了呢?

越南最后一个封建朝廷阮朝官修的《大南实录》中,对少数民族也一概称为蛮,但又有恶蛮、山蛮、生蛮、土蛮、“蛮獠”之别。高棉称为高蛮。还有土、侬、“猫”(苗)、“猺”、“猡罗”、倽、牛吼。阮朝的封建统治者虽然也说“蛮民亦吾赤子”,但对少数民族族称往往加犬字旁,视少数民族如禽兽,认为他们“野性难驯”“蛮俗愚惰”“蛮獠无知”,实质还是歧视少数民族。

越南阮朝无名氏撰的《越南舆地志》中《三畿蛮土人种》篇说:“我国蛮土人种,其言语风俗,各有差别,北畿二十二种,中畿十五种,南畿八种,凡四十五种。”

北畿有:土人、侬人、蛮人、猛人、猺人、人、人、佊人、人、人、夜市阴阳土人、善射土人、刺股蛮人、漆头土人、漆膝土人、插钱土人、苗人、狗蛮、人、燎头猺人、猛杂人、甘美土人。

中畿有:针血、蛮人、灸炭蛮人、含艾人、石岩侬人、猛人、穿耳鼻齿猺人、甘门土人、甘狞佊人、海云猫人、蛮薇土人、海弱蛮人。

南畿:原著无民族名称。

该书在各族族称之后,有民族分布、居住、服饰、生活特点等的介绍,大概阮朝官方就是根据他们的生活特点,尤其是服饰特点来区别不同的民族。从书写的形式来看,有的民族族称用人字旁,有的用反犬旁,表现出既对少数民族视为人,也有视为禽兽的,有歧视、蔑视少数民族的错误观点。

这份族称的名单与现今越南的民族名单对照,有些是相同的,如土人即今天的岱族,侬人即今天的侬族,还有芒族、佬(寮)族、苗族、瑶族,而倽人是现今越南西北部操孟-高棉语的几个民族。其他人就很难与现今的民族联系上。

以上所引文字中,有北畿、中畿、南畿字样,后来也有写为北圻、中圻、南圻的,意思是北部、中部、南部。

越南人黄平政于黎朝景兴三十九年(1778年)用汉文书写的《兴化风土志》,是记述越南西北部历史文化的书稿,对非越族的人,统称为蛮。其中还说道:“有山蛮一种,谓之舍,居无土著,寻山土沃衍者,焚林木树,种一二年更移别处。”书中讲的舍人是什么人呢?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南进行民族识别,才知道所谓的舍人就是现在的兴门、康、克木、拉哈、莽等民族,他们讲的是孟-高棉语。

该书还说有一种甲人,是今天的什么民族不清楚。土人、土民,那时泰的族称还没有出现,大概指的是泰人。侬人,青衣侬,客人,指的是新从中国移民到越南的人。宁边州“京、汉、獠、蛮杂居甚众”,京族的称谓已经使用,书中还说到芒青疍,芒青即奠边府,疍指人,这里是泰人居住,指的是泰人。

上述的几种土人的说法,所指的人从前后文看不是相同的一个群体的人,用现在的话说,指的是不同的民族。

越南潘廷逢(1847~1895年)用汉文书写于1883年成书的《越史舆地》中,对少数民族称为蛮,如牛吼蛮。罗罗,与清代的中国称呼相同,罗罗即倮倮的异写字,中国称为彝族。

14~19世纪的明清时期,中国与越南接壤地带的民族和群体,在历史文献和地方志中已有记载,与现在中国划分的民族有的相同,有的接近,有的不同。第二章现代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中国和越南都是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有56个民族,主体民族是汉族。中越两国对民族的划分基本上是按照斯大林提出的四个民族特征,即一有共同的语言,二有共同的地域,三有共同的经济,四有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越南根据自己的国情,具体化为三条,一是语言特征,二是生活文化特征,三是民族自觉意识,而更重视第三条,也就是看他们愿意报什么民族,也称为民族自决,如艾族,就是中国的客家人,据从事越南民族识别工作的专家讲,他们愿意自己是单一的艾族,不属华族(汉族),于是就确定为艾族。又如布依族与热依族的情况也是这样,热依人不愿与布依人合在一起成为布依族,愿意自成一个民族,按照民族自愿(民族自决)的精神,越南政府承认他们是单一民族。越南经过几次的民族识别(越南称为确定民族成分),1979年3月2日公布有54个民族,主体民族是京族,也可以叫越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6.2%(1999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数,下同),53个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13.8%,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岱族,有1477514人;人口最少的是尔都族,仅有301人。第一节现代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按照中国政府和越南政府公布的民族,中越两国跨境民族有如表2-1。表2-1

表2-1中括弧中的族称是越南政府公布时就有的,意思是也可以叫括弧内的另一个族称,可以通用。

从表2-1可以看出,跨境民族在中国是13个,而在越南是26个。现今越南的民族名称往往以自称来命名,因此中越两国确定的民族有的相同,有的不同,有的民族名称不同,但实体一样。

今天中越跨境民族的族称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类:

第一类是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在越南也是一个民族,两国的族称都相同的民族,如京族、拉祜族、仡佬族。

第二类是中越两国原来民族名称就不同的民族,如越南信仰伊斯兰教的占族从海上迁到中国海南省三亚市羊栏区回新乡、回辉乡,成为我国回族的一小部分。

第三类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到越南后分成两个不同的民族,其中一个民族的名称与中国相同,另一个不同,如中国的布依族迁移到越南后,变成布依族和热依族。又如中国的傣族迁到越南成为泰族和泐族;中国的汉族进入越南后,成为华(汉)族和艾族(讲客家话的人)。

第四类是中国的一个民族转入越南后,变成了三个民族,其中一个民族名称与我国相同,另外两个不同,如中国的瑶族到了越南后成为瑶族、巴天族、山由族;中国的哈尼族移居越南成为哈尼族、贡族、西拉族。中国的彝族来到越南后,分为倮倮、普拉、布标三个民族。

第五类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到了越南分为四个连族称都不同的民族,如中国壮族在越南分成岱族、侬族、拉基族、山斋族,这四个族在中国是壮族的四个支系。

第六类是前些年中国民族成分未定的群体归入相近的民族,如中国的克木人和莽人,归入布朗族,越南却确定为两个不同的民族:克木族和莽族。

在中越跨境民族中,族称不同的民族,从直观上看不出他们有何种关系,这就要我们来研究,揭示他们的异同。

各自在距离边界线四五十里内的中越跨境民族中,边民虽然生活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但交往密切或比较密切,他们中有的有血亲关系,有的姐姐在这边,弟弟在那边;有的叔叔在这边,侄儿在那边;有的有姻亲关系,如姨表兄弟,一个在这个国家,另一个在那个国家;有的有朋友关系,有的有世交关系,在这两种关系中,有的情如亲兄弟,他们称为“老同”,结拜为兄弟叫“打老同”。所以两国边民的关系非常密切,可以用如胶似漆来形容,双方的村寨一般相隔几里路,远的有几十公里,步行个把小时或几个小时就可到达对方的村寨。甚至有个别村子,村名相同,分上下两村,上村在这个国家,下村在那个国家。节日喜庆丧葬,互相走访,或祝贺或帮忙,甚至牧放牛马到对方的山岭草地。有的跨境民族分布面较广,除了居住在边界两侧外,在距离边界线几百公里的地方也有分布,这部分群体由于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交往较少,如果造访对方,要在途中住宿几夜。

在这些跨境民族中,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地段来讲。

桂越段和滇越段。在桂越段有中国的壮族、瑶族、苗族、彝族、汉族、京族,越南方面称岱族、侬族、瑶族、赫蒙(苗)族、山斋族、山由族、倮倮族、巴天族、华族、艾族。

在滇越段有中国的壮族、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彝族、苗族、瑶族、布朗族、布依族、汉族,在越南方面有岱族、侬族、泰族、泐族、布标族、拉基族、布依族、热依族、拉祜族、哈尼族、贡族、西拉族、莽族、克木族、倮倮族、普拉族、华(汉)族。

由于云南省的民族多,中越边界线长,因此滇越段的跨境民族比桂越段的跨境民族多。此外,越南的占族与中国海南省的回族有关,不属桂越段和滇越段。

中越跨境民族绝大多数是跨陆界,只有越南的占族与中国海南省的回族是跨海疆。京族既跨陆地边界,也跨海疆。第二节形成中越两国跨境民族的原因

中国与越南是邻邦,陆地边境线长1300多公里,中越两国边境接壤的省(区)、市、县,在中国有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东兴市、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文山州)富宁县、麻栗坡县、马关县以及河口县、屏边县、金平县、绿春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共两省区15个县市。

越南的广宁省平辽(Binh Lieu)县、海河(Hai Ha)县、芒街(Mong Cai)县,谅山省长定(Trang Dinh)县、文朗(Van Lang)县、高禄(Cao Loc)县、禄平(Loc Binh)县、亭立(Dinh Lap)县,高平省下琅(Ha Lang)县、重庆(Trung Khanh)县、茶岭(Tra Linh)县、河广(Ha Quang)县、通农(Thong Nong)县、保乐(Bao Lac)县、保林(Bao Lam)县,河江省新门(Xin Man)县、黄树皮(Hoang Su Phi)县、渭川(Vi Xuyen)县、管霸(Quan Ba)县、安明(Yen Minh)县、同文(Dong Van)县、苗旺(Meo Vac)县,老街省巴沙(Bat Xat)县、老街(Lao Cai)市、保胜(Bao Thang)县、勐康(Muong khuong)县、新马街(Si Ma Cai)县,莱州省勐德(Muong Te)县、辛湖(Sin Ho)县、封土(Phong Tho)县,奠边省勐聂(Muong Nhe)县等7省31个县市。

中国广西的东兴市对面是越南的广宁省,广西的宁明县、凭祥市对面是越南的谅山省,中国广西的龙州县、大新县、靖西县、那坡县对面是越南的高平省,云南省的富宁县,麻栗坡县对面是越南的河江省,中国云南省的马关县对面是越南的河江省和老街省,中国云南省河口县、屏边县的对面是越南的老街省,中国云南省金平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对面是越南的莱州省、奠边省。

在漫长的陆地边界线上,绝大多数边界线是在崇山峻岭中,隔山看得见,走路要半天。也有在平地和盆地上的。有一小段是以河流为界,隔河喊话都可以听得见,旱季可以徒步而过,涨水季节撑小船或竹筏就可以过界。

在中越边境中国一侧,民族的分布情况,民间流行这么一个说法:“汉人住街头,壮傣住水头,苗彝住山头,瑶族住箐头。”在越南一侧,情况大致也如此,不过越南主体民族京族大量进入越中边境较晚,也是住街头,与岱侬人杂居,在京族来到之前是岱、侬人住街头,现在岱族、侬族依然住街头,绝大多数居住乡村。

云南省广南府“在二三百年前,汉族人至广南者甚稀,其时分布于四境者,附郭及西乡多侬人,南乡多倮倮,北乡多沙人。其人滨河流而居,沿河垦为农田,山岭间无水之地,尽弃之不顾。清康熙以后……(汉人又)大量移入。于是,垦殖之地,数以渐增……瘠水枯之区,尚有容纳多数人口。(后至之)黔农无安身之所,分向干瘠之山,辟草莱以立村落,斩荆棘以垦新地,自成系统,不相错杂”。这些移民中的一部分便转进越南谋生。

19世纪60~80年代,刘永福率领壮、汉等族边民组成的黑旗军开赴越南,与法国殖民者展开殊死搏斗,取得赫赫战果。后来黑旗军撤退回国,有极少数留居越南,现在成为越南岱族的很小一部分。1886年,与中国相邻的越南海宁(今广宁省)、谅山、高平等省的京、岱、侬等族人民奋起反抗入侵的法国殖民者,遭到法国殖民者的武力镇压,越中边境处于恐怖之中,越南边民涌向我边境东兴一带,我边民热情接纳他们。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边民逃到越南避难,得到越南边民的接济。20世纪50~70年代,越南人民的抗法和抗美斗争时期,越南边民到中国边境避难,中国当地政府和群众解囊相助,给粮票,甚至免食宿费。1958~1961年,我国大跃进失误,饥荒严重,中国边民大批到越南边境投亲靠友,或到越南边境购买粮食,度过荒年。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后,两国的边民交往更密切,火热的边境贸易,优势互补,增强了友谊,改善了生活。

产生跨境民族的原因,从民族的来源看,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有10个,占中越跨境民族的大多数。在历史上,由于兵荒马乱,天灾人祸,避免抓兵拉夫,反叛起义避免被官军镇压等原因而迁居越南,如中国的壮族、布依族、傣族、苗族、瑶族、汉族、拉祜族、哈尼族、仡佬族、彝族。如按越南的民族划分则是岱族、侬族、布标族、拉基族、山斋族、赫蒙(苗)族、瑶族、巴天族、拉祜族、仡佬族、泰族、泐族、布依族、热依族、华(汉)族、艾族、倮倮族、普拉族、哈尼族,加上哈尼族有一支从中国迁入越南后成为贡族,共20个民族。

第二种是由中国迁到第三国老挝,再转到越南,如中国的哈尼族的一个支系先到老挝,再定居越南,越南称为西拉族。

第三种是从越南迁到中国的,如京族、占族的一小部分迁到中国后成为中国回族的一小部分。

第四种是原住民族,划边界时把他们分割在两个不同的国家,但他们的居住地是相连的,如莽人、克木人。

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有26个民族跨越越中边境居住,占越南民族的近一半。这些民族除了散布在边境线之外,有的深入内地几十里,甚至几百里的地方,近几十年来,由于民族迁徙,有的到达千里之外的越南南方。由于他们之间语言相通,风俗习惯相同,居住毗邻,对增进中越两国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起重要的桥梁作用,而跨境民族本身也得益,发家致富。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都竜区保良街乡与越南河江省黄树皮县接壤,中国一侧有壮、傣、汉、苗等族,越南一侧有岱、侬、泰、京、赫蒙等族,他们之间经常来往,除亲情、友情、恋情的交往外,还到对方购物,越南有的边民会说官话,即西南官话。2008年,笔者访问了老街省勐康县,勐康县与中国云南省马关县交界。在街市上,很多人可以讲西南官话,在个别访问中,上年纪的人也会说西南官话。官话是互相交流的共同语言,此外,岱语也是交际的共同语言。据当地人说,越南普通话即京语(越南话)近十多年来才普及。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谅山市、高平市流行的是壮话,越南叫土话,即岱侬话,现在被越南话取代。由于他们在边境贸易中没有语言障碍,从而获利甚多。

在中国广西与越南广宁、谅山、高平等省的边民,云南省与越南河江省、老街省各族之间的共同交际语言,是壮话,越南称为岱、侬话。第三章中国壮族移居越南一分为四(上)

在诸多的跨境民族中,中国的壮族与越南的岱族、侬族是历史最久,人口最多、分布面最广、纵深最长的跨境民族,历史上和现代对周边的民族有较大的影响。由于中国与越南划分民族的标准不同,在中国是一个民族,到了越南,壮族一分为四,在中国是壮族的一个支系,到了越南成了单一民族,族称也不相同。如果我们不把他们的源头梳理出来,看不到现在他们之间的关系,只看族称并不知道他们的内在关系。第一节中国壮族—越南岱族、侬族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6178811人(2010年统计),主要聚居于与越南毗邻的广西和云南省文山州。越南的岱族也是越南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有1626392人(2009年统计),主要分布在靠近和沿越中边境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老街、北、宣光、太原等省。

据2002年的统计,中国与越南毗邻的县,以壮族人口最多,广西靖西县有57万人口,其中壮族有56.8万人,占99.65%。大新县有35万人口,其中壮族有34万人,占97.14%。龙州县有27万人口,其中壮族有26万人,占96.3%。那坡县有19万人口,其中壮族有17万人,占89.47%。凭祥市有10万人口,其中壮族有8.4万人,占84%。宁明县有39万人,其中壮族有30万人口,占76.92%。防城港市有80万人,其中壮族有28万人口,占35%。

据2004年的统计,云南省文山州富宁有389651人,其中壮族有218389人,占56%。麻栗坡县有271955人,其中有壮族32812人,占12%。马关县有364156人,其中壮族有54322人,占14.9%。

与中国广西毗邻的越南谅山省,岱、侬族的人口比率最大,据2004年谅山省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全省人口为731820人,其中侬族有314444人,占42.97%;岱族有261856人,占35.78%,这两个民族加在一起占78.75%,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在谅山省只占16.49%,成了该省的少数民族,瑶族占3.46%。此外,还有华族等少数民族。与广西、云南相毗邻的越南高平省,据2009年的统计,全省总人口507183人,其中岱族占41%,侬族占31.1%,二者加在一起共占72.1%。表3-1 越南谅山省及部分

中国的壮族有很多支系,按自称来说,有30多个,其中有岱、侬、拉基、高栏,进入越南后,越南识别为四个不同的民族。中国广西左江和右江流域和南宁一带的壮族,大多自称kan tho,音译为“根托”,意思是土人,或本地人,他们是中国壮族的一个支系。越南靠近越中边境的广宁、谅山、高平、河江、北等省有不少人也自称“根托”。10世纪写的史籍把这一带的人称为土人,如宋朝沈括(1031~1095年)著《梦溪笔谈》第473条记载:“天圣七年(1029年)首领侬存福归附,补存福邕州卫职……存福因其乱,杀其兄,率土人刘川以七源州归存福。”七源州即今越南谅山省七溪。宋代以后各代的文献都把这一带的居民称为土人。

在越南,1956年成立越北自治区时仍称土族,民间、报纸杂志、政府的公文都称土族或土人。土族中有一部分自称tay(岱),1959年以族称岱族代替土族,但也可以称为土族,即一族有二名。1974年,确定义安省有个土族,为使二者区分开,于是自称“根托”的人,一族一名,叫岱族,不再称土族。中国壮族自称“岱”的只有广西龙州县金龙镇的一万多人,云南省文山州的壮族也有一部分与此自称相类似,叫dai,tai与dai的区别是d是浊音,t是清音。

唐代,六七世纪时,壮族先民“西原蛮”就在左右江一带活动,这时中越双方还没有划边界,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是后来划界之后的中越边境。这是壮族先民居住在中越边境的最早而可靠的文字记载。

前已述及,北宋时期,壮族先民侬智高率众崛起,反宋抗交趾,最早活动的地方是雷峒、火峒、频峒、婆峒,这4个峒位于今广西靖西、大新、天等县与越南高平省交界地带。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王李乾德令辅国太尉李常杰和宗亶率领10多万交趾兵进犯宋境,攻下钦州、廉州(今广西合浦县)后,围攻邕州(今广西南宁市),当时邕州的宋朝守军只有3800人,双方兵力悬殊,邕州军民奋战月余,被交趾兵攻占。宋朝让郭逵统领30万大军驰援,把交趾兵赶出宋境,李常杰败退时,掳掠了七八万妇孺到交趾。这是有人口数字记载的移民,在那时这是很大的数字。邕州一带是壮族先民居住的地方。这是战争强制性移民,是非常特殊的情况。1000年前七八万人到了交趾,按人口的繁殖比率计算,岱族的人口不会是现在的近160多万人,可能有一部分融入京族或其他民族中了,其中一部分是现今岱族的先民。

壮族的这个族称开始于南宋时期,即11世纪,最初是指有编伍组织的军队,叫撞军,还有撞丁,元代演变为指人们共同体,称为撞人。明清时期把撞改写为“獞”,有犬字旁,显然是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和侮辱。到了清代,“獞”的族称已扩展到30多个县。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各民族一律平等,“獞”改写为僮,人字边。中国人在认字时,有有边读边的毛病,往往把僮(zhuàng)误读为童(tóng)。1965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把僮改为壮,字异音同,壮有强壮、健壮的意思,含义更积极、美好,又不会被误读。

越南的侬族有968800人(2009年统计,)主要分布在沿越中边境的谅山、高平、河江、北、宣光、老街等省。

唐宋时期侬或农氏在桂西左右江一带是个大姓,很有影响力,北宋时史书里已开始出现“侬瑶”并提的称谓。1053年,侬智高起兵失败后,姓侬的人为避免遭到屠杀,于是取消了人字旁,成为农姓。到了明代,广西左右江一带和云南的开化府(今中国云南省文山一带)、广南府(今中国云南省广南县一带)出现了侬人、侬家的称谓,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