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8 19:35:38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第3版)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试读:

第一部分 名校考研真题

2014年中央财经大学614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中央财经大学

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丛

2.逆向社会化

3.情感性互动

4.参照群体

5.社会性别

6.社会运动

7.《社会分工论》

8.拟剧论(戈夫曼)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参考答案

中央财经大学

二零一四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社会学理论(614)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文化丛

答:文化丛,又称文化特质丛,是指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而且往往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特殊结合。例如,迎宾活动可以看成是一个文化丛,这个文化丛包含着许多文化特质,诸如检阅仪仗队、奏国歌、鸣放礼炮等。文化丛是相关文化元素按照内在的功能逻辑进行整合的产物,相关的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系是有一定逻辑的,不符合逻辑的文化元素的堆放并不能形成文化丛,也不能发挥作用。

2.逆向社会化

答:逆向社会化,又称反向社会化,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情感性互动

答: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可将社会互动分为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情感性互动,是指家庭、亲密朋友等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互动过程,是人类社会互动中最常见、与人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的互动过程。

4.参照群体

答:参照群体,是指作为参照对象的群体。参照群体并非某一(些)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但它却被某一(些)成员用做其所属群体的参照对象。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但是,有时候参照群体并非与所属群体同类。根据成员的不同参照需要,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的意义在不同时期有可能发生变化。参照群体通常对其成员的认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产生重大影响,并因此而削弱或加强所属群体的团结。

5.社会性别

答:社会性别,指作为社会与文化的构成,通过社会化而学习到的、与两种生物性别相关的、对于一整套规范的期望,以及落实了的行为。它是对以往社会学界所认为的性别角色是一种“先赋角色”、一种先天的、生物的、第一性的角色规范的重构,这种重构强调:“性别”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所造成的,是多元的、可变的。

6.社会运动

答:社会运动,是指一种以集体认同和团结为基础,以非制度性和超制度性手段为主要行动方式,而且组织性比较好、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追求某种社会变革的集体努力。社会运动发展的趋势是组织化和一体化,不同于以往的隔离与零散状态,组织化的和一体化的社会运动更具有社会影响力,它超出时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限制,使得社会运动吸引更多的力量参与,更能达到社会运动的初衷。

7.《社会分工论》

答:《社会分工论》是涂尔干的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其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为劳动分工正名,寻找引发社会失范状态的真正原因。在该书中,涂尔干详细地分析了劳动分工产生的原因和引发的社会后果,他认为劳动分工的发展或工业社会的出现,既不像是孔德所说的那样是人类知识进步的结果,也不是像经济学家们所说的那样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追求劳动生产率或增加物质幸福的结果,而主要是由于“社会容量”(即人口的数量及关系)和“社会密度”(社会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频率和强度)的增加所导致的人们之间生存竞争不断加剧的结果。

8.拟剧论(戈夫曼)

答:拟剧论,是指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拟剧论的代表人物戈夫曼运用了“剧本”、“观众”、“表演者”、“角色”、“前台”、“后台”、“面具”、“道具”等戏剧用语说明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进行社会互动的过程。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生活之所以井然有序,是因为存在着社会互动的规则。

二、简述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角色失调的主要表现。

答:角色失调,是指角色扮演中出现的社会角色内部或角色之间的矛盾、失调等现象。常见的角色失调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角色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赋予某种角色的规范与角色扮演者的实际表现常常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种角色期待与角色表现之间不相匹配的情况为角色距离。(2)角色冲突

角色冲突的发生分为三种情况:

①一个人承担多种角色时,不同角色的期望之间发生矛盾、对立或抵触,如一位妇女作为经理可能忙于事业,但作为妻子和母亲的社会角色期望她在家庭生活上应该有更多的时间投入。

②不同的人所扮演的相对角色之间发生矛盾,如丈夫与妻子、父母与子女、邻居之间、顾客与服务员、领导与群众之间的冲突等。

③一个人承担同一角色时存在的矛盾,一般称之为角色紧张,如一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感觉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时他(她)就会经历角色紧张。(3)角色不清

角色不清,是指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在社会变迁中,当一种新角色初次来到社会上时,社会还没有来得及对它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角色承担者本人不清楚,其他人对这一新角色的看法也有分歧,角色不清便由此产生。只有通过长期互动,当社会为它规定了明确的规范后,这种角色不清才能清除。(4)角色中断

角色中断,指在一个人所承担的前后相继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生了矛盾的现象。人们在一生中随着年龄和多方面条件的变化,总会依次承担多种角色。角色中断的发生是由于人们在承担前一种角色时并没有为后一阶段所要承担的角色做好准备,或前一种角色所具有的一套行为规范与后来的新角色所要求的行为直接冲突。(5)角色失败

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

按照角色失败的结果,通常可将角色失败分为两种情况:

①角色的承担者不得不半途退出角色。例如,夫妻双方的矛盾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双方无法共同生活,最后以离婚告终,离婚后,双方的夫妻角色便停止了。

②虽然还处在某种角色的位置上,但其表现已被实践证明是失败的。如父母的角色是负有教育子女的义务的,当某一对父母的子女不但没有好学上进,反而堕落为犯罪分子时,这对父母虽然仍处在父母的角色上,但他们的角色扮演已被证明是不成功的。

2.简述社会网络的功能。

答:社会网络,是指社会个体成员之间因为互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系,其功能主要表现为正、负两个方面:(1)社会网络的正功能

①社会资源获取功能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网络获取资源,改变自身的社会地位。研究表明,网络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相当重要,甚至有人说得到一份工作“关键不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你认识哪位有权力的人士”。例如,中国的农民工在从农村到城市的流动过程中,往往通过其传统的亲缘和地缘社会网络获取信息与寻求帮助。

②组织管理辅助功能

根据社会网络的嵌入性观点,基于网络的社会关系在几个方面会影响经济交易,如影响对信息与机会的获得,减轻与交易或企业相关的风险和不确定性等。

③日常生活联系功能

社会网络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社会支持功能,如亲友网、聊天网、社会支持网等方面的研究都证明了这方面的功能。各种网络能为其成员提供各种支持和保障,包括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从这方面而言,社会网络本身就是目的,而不再是工具。

④社会网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能够提供信息、降低交易成本、促进信任和化解风险等。一些较为宏观的研究,涉及经济、文化、政治与社会等多方面,例如,分析社会网络与民主、社会网络与经济增长、社会网络与技术、制度创新等,都表明了社会网络的重要作用。(2)社会网络的负功能

①建立和维护社会网络是有代价的,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

②社会网络有局限性,人们过分依赖社会网络的时候,网络反而限制了人们获得信息的其它机会与渠道,因为社会网络会排斥圈外人。

③从宏观层面看,由于社会网络嵌入于社会结构之中,各类社会组织通过社会关系网寻求社会资源,若干社会网络的强势关系还可能形成利益集团和联盟,导致对社会资源的垄断,从而扩大分裂,造成冲突,带来社会整合问题。

3.简述推动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

答:由于制度规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制度的影响也有一定的惯性,所以,制度规范系统形成之后,并不总是自动地发生变迁,而是需要动力来促进制度的变迁,推动或影响制度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

国家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制度规范的提供者;国家为各种社会经济组织提供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制度基础;国家是意识形态创建的主体,意识形态虽不是具体的制度规则,但它是社会基本制度的构成基础。(2)集体行动

集体行动,是指人们按照集体共同目标的要求而采取一致的行动,是集体成员为达到共同目标而选择合作性的行动。奥尔森认为,影响或阻碍集体行动的突出问题便是“搭便车”行为。“搭便车”行为,是指集体中的个人选择不合作的行为,但又获得了与其他成员相同的收益。

就制度变迁而言,一个新的、高效率的制度框架,能否对一定社会群体发挥作用,关键在于群体成员是否可以在制度创新和选择上达成集体行动,即采取合作。集体行动的实现,既是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也受制度安排的影响。(3)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是指在设计、制定、实施和维护制度过程中所需要支付的各种成本或费用。交易费用理论是从成本—收益分析的视角来考察制度变迁的。如果制定、实施和维持一项制度的成本降低,其净收益无形中得以提高,那么,社会对这种制度的需求也就自然增强,制度变迁的动力也就提高了。

4.简述社会流动的类型。

答:社会流动,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地位向另一个地位的移动。广义的社会流动,是指个人社会地位结构的改变;狭义的社会流动,常常指人的职业地位的改变。社会流动按其本身的性质来说,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结构性流动,其二是非结构性流动。(1)结构性流动,是指经过社会革命或其它剧烈的社会变动,社会分层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在这种变动中,各个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发生实质性的变化。(2)非结构性流动,则是指在常规状态下社会分层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它是在一个社会的基本分层框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某些社会成员的阶级、阶层地位发生的变化。在这种流动中,一些人从较低的层次上升到较高的层次,另一些成员则由较高的层次下降到较低的层次。非结构性流动有以下三种类型:

①垂直流动

垂直流动可以分为两种,即上向流动和下向流动。影响向上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a.工业化水平;

b.教育的发展程度。

在一个社会工业化的过程中,由于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一些笨重的、危险的体力劳动逐步由机器来承担,同时,又会创造出一些条件较好的职业,如看管机器、处理信息等,这就为向上流动创造了条件。

②水平流动

水平流动,是指从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一种职业向另一种职业的横向流动。同一水平线,是指两种职业在收入、地位、名声等方面基本相同。

③代内流动与代际流动

代内流动,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流动。这种流动既可能是垂直流动,也可能是水平流动。代际流动,是指一个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即子女从父亲所在的阶层向别的阶层流动。

5.简述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

答: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定义上看

礼俗社会,又称作“共同体”,是指以农耕畜牧为业的传统社会;法理社会,又称作“社会”,是指现代工业化社会。(2)从规模上看

礼俗社会规模小,而法理社会规模较大。(3)角色、分工与社会关系不同

礼俗社会分工与角色分化较少,家庭为社会核心单元,占统治地位的是个人的或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法理社会拥有复杂的分工与角色分化,经济的、政治的、职业的等社会组织取代了家庭的核心地位,非个人的、不具有感情色彩的初级关系居于统治地位。(4)社会控制手段不同

礼俗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受到习俗、传统的制约,具有很强的同质性;法理社会中,人们的行为主要是受正式的规章、法律等约束,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6.简述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乌尔里希·贝克指出,现代性已经发生断裂,20世纪后半叶之前的现代社会是古典工业社会(阶级社会),它已经被一种新的社会形式—风险社会所取代。与阶级社会不同,风险社会关注的是如何避免、减弱、改造或疏导在发达的现代性中系统地产生的风险和威胁。

总体上而言,风险社会指的是世界风险社会。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贝克从八个方面阐述了风险社会的理论要素:

①风险的定义关系。风险并不指被引发的危害,风险概念表述的是在安全与毁灭之间一个特定的中间阶段的特性。在这个阶段,对风险的感知决定了人的思想和行为。风险的感知和风险不是不同的东西,而是相同的东西。

②风险概念扭转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关系。作为对未来的威胁和诊断,风险拥有并发展出一种与预防性行为的实践联系。风险意识的核心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权力。它作为当下的体验和行为之原因的位置被将来所占据,即被那些并不存在的、被建构的和虚构的东西所占据。

③风险陈述不仅仅是事实的陈述,也不仅仅是价值的陈述。相反,它们要么同时是两者,要么是居于两者之间的某事物,可以说是一种“数学化的道德”。作为一种数学计算的程序,风险直接或间接地与文化定义以及一种可接受的或不能接受的生活标准相关。

④在现代性早期,风险和对风险的感知是现代性中占统治地位的“控制逻辑”的“无法预期的后果”。那些在现代性第一阶段中驾驭(社会)思想和(政治)行为的关于安全与控制的解释在全球风险社会中正在失去其真实性。在风险范畴的帮助下,试图对未来拓展得越多,它就越脱离我们的控制。在世界风险社会中不再可能使风险外化。风险社会的主要问题是:在人为的不确定的状况下如何做出决定。这种人为的不确定状况不只是知识基础不完全的结果,而是更多的知识往往意味着更多的不确定性。

⑤与风险社会和人为的不确定性相联系的风险概念,指的是一种独特的“知识和无知的合成”,它具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在经验知识基础上的风险评估(例如交通事故);另一层是在风险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出决策或行动。在此意义上,人为的不确定性概念具有双重指涉。

首先,更多和更完善的知识正在成为新风险的来源。

其次,风险由无知(不知)所构成。在现代性的第一阶段,无知通常被理解为“尚未知道”的知识或“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的知识,即理解为潜在的知识。无知的问题从其对立面——知识(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未被言说的确定性)中得到了理解。而在现代性的第二阶段,认识的无能变得更重要了。而这种认识的无能不是选择的对错与否或瞬间的疏忽问题,而是不同的专家团体的主张相互冲突的问题,即是高度发达的专家理性的产物。在这种“不知”不断增长以及无知随着现代化知识接踵而来的背景下,“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做决定”这一问题凸现出来。

⑥新的风险类型同时是地区性的和全球性的,或“全球地区性的”。在风险社会的世界中,控制逻辑从内部崩溃了。风险社会是一个潜在的政治社会。风险社会理论并不是主张或鼓励在风险和人为的不确定时代里恢复控制的逻辑。

⑦关注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的争论以及知识与影响之间的区分上。这种区分对于理解世界风险社会所面对的“不确定的全球风险”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影响的含义并不必然地和起因的含义相联系。同时,危险的传递与运动经常是潜在的、内在的。这种社会无形性,意味着与其他的诸多政治问题不同。

⑧世界风险社会的概念与一个自然与文化间明确差异的缺失的世界相关。贝克指出,我们生活在一个超出二分框架思想的混合世界中。“混合”世界的概念对于理解新事物是必要的但非充分的。与其说“混合”是一个正概念,还不如说它是一个负概念。它以某种方式表达了它不是什么—不是自然,不是社会等,但是它确实没有表达它是什么。贝克建议克服支配我们思想的“不”、“超越”和“后”。(2)风险社会的治理机制

在新的风险社会中,应该建立起双向沟通的“双向合作风险治理模式”,在政府、企业、社区、非赢利组织之间构筑起共同治理风险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建立起资源、信息交流与互补的民族内部平台,在各民族政府之间突破国界构筑起共同的治理风险的国际网络(如预警灾害通报)和国际间的信任关系。过去传统的、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风险治理机制已不能适应“世界风险社会”对风险治理的要求,因为全球化在增大对国家提供的保障和管理风险方面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国家有效地发挥这一作用的能力。与此同时,由于人类大量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力量得不到跨国性机制的有效约束,当出现了超越民族国家的地区性和全球性风险时,缺少有效的世界性的机构来弥补这个“权力真空”。因此,建立风险治理的国际合作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谈谈你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答:(1)建国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化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49年~1957年)

这一阶段正好处在我国国民经济恢复和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平稳,特别是在“一五”期间,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农村人口被大量地吸收进城市和工矿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到l957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已达15.4%。

②第二阶段(1958年~1965年)

1958年开始实行“大跃进”,导致城市人口非正常地急剧上升,从1958年的1.0721亿人迅速上升到1960年的l.3073亿人,其间城市化水平亦从l6.3040猛升到19.8%。以后,我国被迫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压缩城市人口,动员进城的人口回乡参加农业生产。这样,到l965年,城市人口回落到1.017亿人,城市化水平下降到14%。这一阶段,城市人口大起大落,起伏很大。

③第三阶段(1966年~1978年)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城市化总体而言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到很大破坏。这12年间,城市非农业人口增长率仅相当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城市化水平由l966年的l3.4下降到1978年的l2.5%。

④第四阶段(1979年以后)

中共中央召开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改革开放和搞活经济的政策,推动了生产发展,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开始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2)对我国城市化道路的看法

①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

城市化道路,在中国有特定的含义,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我国官方对城市类型的划分是: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20万~50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20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镇)。在我国,关于城市化道路的理论主张有以下几种:

a.小城镇重点论

小城镇重点论认为,我国应当主要依托小城镇来实现城市化。我国不能照搬西方的城市化模式。在中国要将多数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依靠现有的城市根本不可能,新建城市也存在许多现实困难。因此,应通过发展面广、量大的小城镇来加速城市化的实现。

b.中等城市重点论

中等城市重点论主张选择以发展中等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道路。走西方发展大城市的道路,客观条件不允许,也容易出现现代城市病;而在农村就地实现城市化,由于传统农业社会惰性力太强,阻力太大,同时自然条件也不允许。只有采取“中间突破、带动两头”的办法,即有计划地建设和发展中等城市,才能解决我国的城市化问题。

c.大城市重点论

根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在我国城市化的现阶段,必须选择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化模式。在工业化初期,城市化具有突破人为控制的自然冲动,以人口向大城市的聚集为基本模式;而在工业化基本实现后,城市化则表现为集中度相对分散化。中国目前尚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第一阶段,不具备分散发展小城镇的条件。

d.并举论

进入90年代以后,上述观点在继续交锋的同时,也出现了相互取长补短的趋势。“并举论”,即我国的城市化应当走大、中、小城市(镇)并举的道路的观点,便是在分析以上各种观点利弊基础上提出来的。

以上观点各有道理,又都存在一定缺陷。比较而言,“并举论”似更具合理性,更符合城市化的国际惯例,但鉴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城乡分割政策,旧体制与政策的滞后效应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改革只能循序渐进,这就必然对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道路选择产生影响。

②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总体上来说,我国城市化面临城市化水平不高、发展滞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虽然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如农产品的价格偏低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人地比例下形成的规模过小的经营方式。作为这个问题的背景,除了现实中无法改变的人地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少说几十年、多达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之后,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中的工业转移的任务并没有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过程,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仍然滞留在极为有限的耕地上。城市化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b.内需不足

城市化滞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这是一种分裂的工业化。于是,当工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耐用消费品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能够消费这些产品的大量消费者。

c.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

从5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等政策控制了农村人口转入城市,这些政策明显地延滞了城市化进程。此间,60年代的疏散、下放城市人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直接影响。

d.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内地则发展缓慢。另外,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多,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这使得在城镇人口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

③我国城市化发展契机

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会成为快速城市化的一个重要契机。目前,我国有许多行业的产值已经在世界上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这无疑是为我国提供了一次加速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迅速实现工业化的机会。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过程,会对我国加速实现城市化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2.结合中国社会实际,分析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其影响。

答:(1)我国网络互动的社会实际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网络越来越成为人们互动的重要媒介,也形成了新的人际关系形式—“网缘关系”,使社会互动方式等各个层面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①BBS

BBS是bulletin board system的英文简写,中文翻译为电子布告栏、电子公告板或网络论坛。BBS中的内容可以是文字、超文本、音像、动画或视频等等。在BBS空间中,可以通过发帖和回帖而在发帖人和回帖人之间形成互动关系。

②网络聊天工具

网络聊天工具是与BBS相比,同步性更强的网络互动方式。常见的网络聊天工具如QQ、MSN、飞信等等。通过这些网络聊天工具,人们不仅可以实现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互动,还可以通过参与聊天群,与自己具有某种共同性的人形成互动圈子。

③博客与微博

博客,又称网络日志,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文章的网站。博客作为一种新的方式,可以展示自己的某个方面的空间,也可以通过博客进行沟通交流,找到志趣相投的伙伴,亦可以进行学习交流。

微博平台使得人们可以通过各种连接网络的平台,在任何时问、任何地点即时发布信息,其信息发布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的报刊和网络媒体。据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微博用户已发展到3亿多。随着网络微博的迅速发展和影响的日益广泛,许多传统主流媒体以及政府部门也都纷纷开通微博,以适应网络化时代社会管理的新形势与挑战。

④手机

手机属于移动通信设备,现在已成为人们互通信息的重要媒介。而且,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手机功能的不断扩展更新,手机已成为集通信、照相和摄像、录音和上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小型全能型工具。特别是可上网手机的发展和普及,使手机扮演了掌上电脑的角色,手机邮箱、手机QQ、手机飞信、手机微博等功能的广泛普及,大大拓展了人们社会互动的方式、对象和内容。(2)网络互动的特点及影响分析

现代交通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对社会互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使人际交往超越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使个体有可能与世界任何角落的人互动。

①网络互动的特点分析

a.网络互动的超时空性

有了数字网络后,人们可以实现跨国界、跨地区的即时互动,使人们身体“缺场”的交往取代了身体“在场”的交往。网络除了能够使人们实现跨越空间的即时互动外,还为人们实现非即时性、非在场的互动提供了便利,即在网络中互动双方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对方发出的互动信息做出互动反应。由于人们可以不必去任何地方就能做许多事情,以前那些用于聚会交流的地方对人们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网络等互动媒介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社会面对面、以直接口头互动和书面文字互动为主的社会互动方式,使互动摆脱了即时性限制,使人们摆脱了熟人关系和基于亲缘、业缘等传统关系的社会互动,能够在更大范围内以“趣缘”等为纽带形成新的社会互动关系。另一方面,数字化网络也使人们在远离原来居住的社区后,仍然可以与其家乡和亲人保持密切的联系,从而在某种程度上维持一种“电子支持的礼俗社会”。

b.网络互动的匿名性和符号性

在网络空间中,成员的身份可以是匿名的,不仅交往以符号为中介,而且网民可以把自身化为符号,可以随意地选择进入虚拟社区的标识,从而在很大程度上突破性别、年龄、种族等各种现实身份的区隔。网络互动的匿名性为人际互动创造了更多自由的空间,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现实社会中真实身份的羁绊和社会规范的约束与限制,可以相对自由地表达意见。

c.网络互动的自由、自治性

网络沟通的超时空性、匿名性和符号性等特点,使得传统社会中的权威地位和等级属性很大程度上被消解,使得人们有可能成为同一虚拟社区的平等成员,共享社区文化、信息资源、人际资源,共同参与社区主题设定、社区内容的充实以及社区规则的制定。网络社会互动的自由、平等、自治的特点与环境,也有助于促进成员为社区建设积极贡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

②网络互动的影响分析

如上所述,网络给社会互动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但不容忽视的是,与此同时它也会产生新的社会问题:

a.网络化并没有带来人们之间平等、自由地利用网络技术与平台进行沟通与互动,相反,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群体之间的社会分化,也造成了在网络利用方面的分化,这种“数字鸿沟”又成为新的社会分化的基础。因此,政府需要在网络公共服务方面加大投入,以缩小“数字鸿沟”,促进社会公平。

b.网络给人们的交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对日常社会交往造成了冲击。如使得一些人远离现实交往而沉溺于网络互动,网络交往中的诈骗等网络失范行为增加等。另外,如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网络微博,在推进信息公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同时,其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如过度的“人肉搜索”与曝光对个人隐私的侵害,不实的信息迅速而广泛地传播造成公共信任危机等。因此,网络社会管理也成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时代课题。

c.网络的便捷性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使现代人没有必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情况也使人们失去了亲临现场从而增强相互接触、相互了解、建立信任以及进一步交往的机会。

d.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涉及人与自动化系统和计算机的互动,而不是人与人的直接交往,从而可能会造成社会成员越来越自我隔绝,责任感和社会信任感也可能会下降。网络交往的超时空性似乎扩大了人们交往的对象和范围,但有研究表明,人的大脑新皮层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l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所以,从互动的角度看,无论一个人在社交网络上有多少好友和“粉丝”,但能频繁交流的也就l50人左右,其它多数链接实际上毫无意义。

总之,网络等新媒介只是拓展了社会互动的时空范围和互动方式,使得社会互动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网络互动不会代替人们面对面的互动。因为,在以间接交往为主要特征的现代社会中,个体更渴望接近,面对面的情境会提供互动各方更多的信息,远比电子交流要丰富得多,面对面的交流能更好地表达诚意和促进相互间的理解。

2014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3社会学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  满分:150 分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2.群体关系

3.文化的传递性

4.开放性角色

5.女权主义

6.文化震惊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

2.乔治•米德的“自我”概念:

3.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4.家庭对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5.性的阶层规定

6.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网络谣言的传播,谈谈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2.阐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3.结合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谈谈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理论

参考答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623  满分:150 分

科目名称:社会学原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唯名派

答:社会唯名论来源于中世纪欧洲经验哲学的非正统派,是指一种关于社会学思想性质的理论观点。唯名论否认一般的客观实在性,否认概念的客观内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特殊、殊相)才是真实存在的,而一般事物(概念、共相)不过是人们用来表示个别的东西的名称;个别才是科学的对象,一般则是逻辑的对象。以唯名论的哲学思想看待社会,就形成了社会唯名论。

2.群体关系

答:从社会关系的水平和层次上看,社会系统可以区分为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三个层次。群体关系,是指在社会的群体或组织的层次上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它是社会关系的中间层次。与个人关系相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持久性,它受到社会群体的规则、规范的约束

3.文化的传递性

答:文化的传递性,是指文化一经产生就要被他人模仿、效法、利用。文化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时刻处于变化之中,在时间与空间维度上,它通过各种方式向周围辐射。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代际传承,即子代通过社会化学习生活技能、谋生技巧、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将社会的文化内化于己。文化的内容不能通过遗传方式来获得,只有以人为载体,通过人的基本社会化,才能一代接一代地向下传递。文化的传递不是简单复制或全盘接受。

4.开放性角色

答:从社会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角色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开放性角色,是指那些没有严格、明确规定的社会角色,这类角色的承担者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望而从事活动。

5.女权主义

答:“女权主义”这一术语在19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在英文当中,是指那些支持男女平等的法律和政治权利的思想或者主张。自那时起,它的意义一直处于演变之中,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它的最为宽泛的一般意义,是用来指称这样的理论或理论家:他们认为性别之间的关系是不平等的,是一方压制另一方,一方服从另一方的。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政治权力的问题,而不是一种自然的事实,并且认为这一问题对于政治理论及实践是至关重要的。女权主义一般都把“社会性别”这个概念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石和核心。

6.文化震惊

答:文化震惊,是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和心理上的压力。文化发展的一个巨大动力就是不同文化模式之间的交流。文化震惊不仅发生在民族之间,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地区之间也会发生。这是一种客观现象,无善恶之分,但对文化震惊的处理却可能产生两种不同的后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盲目排外;处理得当则可以吸收外来文化为我所用。

二、简答题(共6题,每题10分,总计60分)

1.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

答:社会学关于家庭的分类如下:(1)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这种家庭是以夫妇关系为核心的,因而称为核心家庭。核心家庭中只有一对夫妇,一代人(无子女)或两代人(有子女),家庭关系比较简单,通常家庭规模也较小。

核心家庭是适应工业化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的家庭模式,已成为现代社会中最主要的家庭形式,它是一种世界性的普遍现象。(2)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是指由一对夫妇与其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它是核心家庭纵向扩大的结果。主干家庭中有两代或三代人,由于代际层次增多,家庭关系较核心家庭复杂。

现代社会中,随着核心家庭化,主干家庭数量减少,但在家庭总量中仍占有较大的比重。不过,与传统社会中的主干家庭相比,现代社会主干家庭的性质和家庭关系都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主干家庭在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方面有不可代替的优势,今后仍将是我国的一种主要的家庭形式。(3)联合家庭

联合家庭,是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同代的夫妇与其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家庭,一般是兄弟们结婚后不分家而形成的,其特点是家庭中至少有两对同代的夫妇关系。现代社会中,这种家庭类型已越来越少。(4)其他家庭

其他家庭,是指除上述三种家庭类型以外的各种家庭,如由鳏寡孤独产生的单身家庭,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与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组成的隔代家庭,因离婚、丧偶或未婚生育而形成的只有父母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单亲家庭。

在不同社会中,各种类型的家庭所占的比例会有不同。目前,中国的家庭以核心家庭和主干家庭为主。

2.乔治•米德的“自我”概念:

答:米德认为,自我意识是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人出生之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随着符号使用能力的提高,人开始将“我”作为一个符号,作为一个对象来加以思考,这时,自我意识就开始产生了。

米德将“自我”分为“主我”(I)和“客我”(me)两个部分:(1)“主我”是自发的、能动的,为自我和人格的发展提供动力;(2)“客我”是内化了的社会要求和期待,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主我”与“客我”是相互建构的。自我的发展过程就是“主我”与“客我”之间的一个连续不断的互动过程。

3.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答: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1)无效的文化传递

无效的文化传递,是指上一代的文化知识和规范因故未能有效地传递给下一代。无效文化传递的一个显著后果,是造成反社会的人格。青少年犯罪便是无效文化传递的典型表现。反社会人格需要通过再社会化进行校正。(2)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是指一些社会化的过程使个体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在我国,户籍制度长期存在,使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的机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就是一种不利于农村青年社会化的机制。

4.家庭对于人的政治社会化的意义

答: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通过接触和学习某种政治文化,培养政治立场(包括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态度等)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家庭是促进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家庭对于政治社会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家庭出身往往决定了一个社会成员在社会中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而社会、政治和经济地位显然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政治信仰、政治情感、政治立场和政治参与能力;(2)家庭是政治文化和政治价值的重要传播场所,长辈的政治立场和知识会对孩子的政治社会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3)孩子在家庭生活中培养起来的人格会影响到他将来的政治行为模式。古今中外都有一些“政治世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家庭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性的阶层规定

答:特定社会总是把占据优势地位的那些阶层的性关系与性行为模式,规定为总人口的典范或准则。(1)各阶层不仅把“正常”规定为符合本阶层的行为规范,把“不像话”看作丧失既有社会地位的罪由,而且还常常用性方面的某些表现来标志和界定本阶层的成员,这就形成了各阶层之间以至各民族之间相互的性偏见。当阶层间良性运行时,性偏见不过是笑谈;但当阶层发生冲突时,它又常被当作最锐利的武器,而且往往奏效。例如,近年来中国流行的“荤段子”里,就有大量的政治内容。(2)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同时也接受了本阶层对其他阶层的性偏见,又据此不断地对本阶层进行美化,直到他(她)决意投入跨阶层流动时为止。因此,某阶层的后加入者,常常容易产生性的躁动与盲动。例如,当前某些“暴发户”的“包二奶”和“养小蜜”就是如此。各民族之间也常常发生性偏见,例如,一些中国人把美国视为“性的天堂”,而某些美国人则夸大中国当前的“性解放”。

6.社会分化及其后果

答:(1)社会分化的含义

社会分化,是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社会分化具有两个重要特征:功能专一化和地位多样化,后者直接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地位差别的扩大趋势。(2)社会分化的后果

①个人角色分化

个人角色分化,是指个人所扮演或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个人角色的分化造成个人更有效地承担角色,按角色规范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

②社会组织的分化

社会组织的分化表现为,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从传统的功能多元化的组织中分离出来。而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单一的社会组织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从而更有效地满足社会需要。

③社会地位的分化

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各种社会角色的发展,社会成员可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和获得也日益多元化。这种社会地位的分化,有助于促进各种社会活动的发展和理性化,从而推动各种社会创新活动的成长,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调动与有效使用,同时形成了更加紧密的相互依赖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结合网络谣言的传播,谈谈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答:(1)网络谣言的传播

谣言是从不知名的来源发生、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而传播的信息,它往往是人们在对于某一广泛关心的事件情况不明,没有确切的事实根据的情况下,利用集体想象构造出来的。网络谣言,是指在网络上,尤其是社交媒体中,迅速传播的虚假言论,这种言论是一种误导性的信息,能够以极快的速度攻破公众观念,其导致的结果可能会很严重,甚至有潜在危险性。它可以是凭空捏造的,也可以通过对正确信息的加工、歪曲而成。

网络谣言的产生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①社会生活的不确定性,为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提供了温床;

②科学知识的欠缺,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可乘之机;

③社会信息管理的滞后,为网络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机会;

④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公信力的下降,使公众的不信任感增强;

⑤国内一些媒体及少数党员干部纪律观念淡漠,助长了政治谣言的传播;

⑥网络推手制造谣言,强化了谣言的扩散,挟持了网民的意见;

⑦商业利益的驱动,是网络谣言滋生的经济动因。(2)网络谣言的加工方式

网络谣言的加工有四种方式:

①简略化。网络谣言传播时可能使原有信息越来越简短、概括,失掉许多重要成分。

②片面化。对原有信息断章取义,突出或夸大其中的某些内容。

③同化。接受者根据自己的信念和态度对原有信息添油加醋,再传播给他人。

④逻辑化。网络传播者对原信息的空白处、不合理处加以补充以自圆其说后再往下传。当人们无法获得信息,或对正式传播渠道提供的信息不信任时,网络谣言就可能非常盛行。

2.阐述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社会交往的影响

答:(1)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分层主要呈现出以下新的趋势:

①贫富差距呈现扩大趋势,收入差距的扩大不仅仅表现在收入上,同时也反映在财富的占有上。

②社会分化的细化与聚合, 20世纪9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变动的基本走向,是两种表面上看来互相矛盾的趋势的交织。这两个趋势,一个是社会分化的不断细化,另一个则是细化的碎片不断聚合。

一方面,社会分层结构越来越细化,越分越细的群体犹如碎片一样,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些细化的碎片又正在开始往一起积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聚合的结果,就是以占有大量资源为特征的强势群体和拥有大量人口为特征的弱势群体的形成。

③从资源弥散型配置到一体化的资源配置的转变

社会资源从类型上说可以大体分为三类:一是物质性的财富,即经济资源;二是政治上的权力;三是社会威望或社会声誉。在任何社会中,这三类资源都是稀缺的。

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资源扩散的年代。但这种资源扩散的效应,首先并且主要是体现在经济资源上。但在20世纪90年代,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个体户阶层已经逐步失去了在短时间内可以令他们颇为自豪的经济优势地位。而城市中的工人,在改革的过程中不仅逐步失去了种种过去令人羡慕的福利待遇,而且其中有几千万人失去了过去以为不可能失去的“铁饭碗”。

④社会分层结构的定型化趋势

a.阶层之间的边界开始形成

阶层之间的边界,往往是通过多种方式建构起来的,最显而易见的是不同居住区域的分离。这些贫富在居住上的分区,从外表上就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或者说这是最表面化的“社会区隔”的标志。

b.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

阶层内部认同的形成是与阶层之间的边界联系在一起的。因为人们正是从这种边界中萌发出“我们”与“他们”的概念和意识的。

c.阶层之间的流动开始减少

在20世纪80年代,包括在90年代初期,阶层之间的流动是相当频繁的。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上述路径的社会流动已经在明显减弱。“下海”的大潮已过,由于经商的门槛越来越高,白手起家的可能性已较以前大为减小。(2)转型期中国社会分层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由于家庭、经济、文化等背景因素的介入使得社会成员的生存状态与心理状态产生差异与分化,其生活方式选择和生存状态差异是家庭阶层的直观映射,来自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在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将经历生活方式的转型乃至阶层的转换。原有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的巨大差异,使得进入同一工作职位的人们在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不同的表现。

中国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使得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日益带有功利化色彩,在社会分层背景下,社会资源拥有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个人今后的成败,社会成员比过去更加渴望扩大自己交往的范围和层次,渴望接触社会中的上流人士,期望从中获得自身发展所必要的社会经验和相关的资源,人际之间的交往变得世俗化、复杂化,并充满了金钱的味道。由此,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出现经济化、功利化的趋势。

3.结合中国社会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谈谈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理论

答:(1)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突出表现为城市化滞后和城市化发展不平衡,具体表现在:

①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农民收入低的问题虽然是由许多复杂的因素造成的,如农产品的价格偏低等,但最根本的原因,则在于农业劳动力的数量与耕地面积的比例关系以及在这样的人地比例下形成的规模过小的经营方式。作为这个问题的背景,除了现实中无法改变的人地矛盾之外,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了少说几十年、多达上百年的工业化过程之后,大部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中的工业转移的任务并没有实现,城市化的过程远远落后于工业化的过程,大量剩余农业劳动力仍然滞留在极为有限的耕地上。城市化的滞后已严重影响到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②内需不足

城市化滞后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大量农民被甩在工业化的过程之外,这是一种分裂的工业化。于是,当工业开始大规模生产耐用消费品的时候,突然发现没有能够消费这些产品的大量消费者。

从消费总量上分析,我国农村人口是城市人口的3倍,但消费总量仅为城市居民消费总量的91%;从消费结构上分析,1998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下降到44%,属于小康水平,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高达55%,属于温饱水平,其消费支出仍以衣、食、住等生活必需品为主,在耐用品方面的消费仍相当低。在中国市场上,理应是消费主力的广大农民,消费需求却呈现不足,人数上的优势并没有使他们成为消费市场上的“主导者”,这是造成我国内需不足的重要原因,也是城市化滞后带来的后果之一。

③城市发展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大

从50年代以来,政府通过户籍制度等政策控制了农村人口转入城市,这些政策明显地延滞了城市化进程。此间,60年代的疏散、下放城市人口,“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都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有直接影响。

④城市化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较大差异,东部及沿海地区的城市发展较快,城市化水平较高,内地则发展缓慢。另外,大城市、特大城市数量多,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这使得在城镇人口中,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所占比例较高。(2)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理论的论述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这种思路是把城市和农村放在一个系统中来考虑,全面规划、协调发展。在设计它们的发展时要做到优势互补,并使它们的发展成果相互连接、相互为用,从而使城乡发展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这种发展模式可以避免城市、农村片面发展可能带来的弊端,而且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实践。但是,这需要全面而慎重的设计。

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包括:

①优势发展的原则。中国地大物博,一个地区总有自己的自然资源、人文地理、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只有寻求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城乡社区,这种发展才能持久。

②整体发展的原则,即要对城乡发展通盘规划,使城乡社区有机地匹配组合,发挥出比它们各自简单地相加更高的社会效益。

③互益发展的原则。一个城乡社区的发展一般应以增益其它社区为前提,如一个新城市的建立,就要考虑它对于周围乡村发展的利弊。

④地区平衡发展的原则。城乡发展应当在不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与人口等方面力求平衡和协调。此问题是与城市布局理论密切相关的。

2014年沈阳师范大学615社会学理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沈阳师范大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  615   科目名称:  社会学理论   适用专业名称: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社会不平等

2.社会整合

3.社会化

4.社会流动

5.二元社会结构

6.社会动力学

7.理想类型

8.入世禁欲主义

二、简答(共6题,每题10分,合计60分)

1.初级群体的基本特点。

2.斯梅尔塞的集合行为理论。

3.科层制的特征。

4.孔德的“社会静力学”。

5.米尔斯的权力精英理论。

6.马克斯·韦伯的价值中立原则。

三、论述题(共2题,每题25分,合计50分)

1.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理论中是如何运用社会事实概念的?

2.试运用社会分层理论分析当下中国社会的富二代、官二代等“二代”现象。

参考答案

沈阳师范大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

科目代码:  615   科目名称:  社会学理论   适用专业名称: 社会学\人口学\人类学\民俗学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题签及草纸上无效。考试后本题签同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5分,合计40分)

1.社会不平等

答:社会不平等是对垂直分化所产生的各阶级、各阶层之间关系的集中概括,是指各阶级、阶层对相对稀缺的社会价值物在占有量、获取机会和满足需求的程度上存在着差异性。

阶级、阶层存在的必要前提是特定社会价值物的相对稀缺,人类社会中不平等现象长期、普遍存在的两个重要因素:①人类需求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显著特征;②人类需求具有社会性,许多人类追求的事物所包含的价值量,本身就取决于它的稀缺性,即只有借助社会比较及通过社会不平等状态显示出它的稀缺性时,其价值才能增加,才是值得人们追求的。

2.社会整合

答:社会整合,是指社会不同的因素、部分结合成为一个协调统一的社会整体的过程,亦称社会一体化。社会学常论及的社会整合有文化整合、制度整合、规范整合和功能整合。最先提出社会整合思想并致力于研究社会整合的是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后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进一步发挥了社会整合概念并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体系。迪尔克姆的社会整合理论主要分析了社会整合形成的原因、社会整合与个人是什么关系、团体意识对社会和个人起什么作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