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09 06:32:06

点击下载

作者:徐莲薇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

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徐莲薇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ISBN 978-7-117-25068-9

Ⅰ.①陈… Ⅱ.①徐… Ⅲ.①中医妇科学-中医临床-经验-中国-现代 Ⅳ.①R271.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7)第237075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

主  编:徐莲薇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9年10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5068-9

策划编辑:马光宇

责任编辑:孔烈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 @ 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插图陈大年先生上海龙华医院陈大年先生铜像陈大年先生工作物品陈大年先生手稿陈大年先生的留方笔记陈大年先生(中)与朱小南先生(右)、沈建侯先生(左)合影陈大年先生带教学生,传授中医药知识和临床经验(左一陈大年先生,右二王大增先生,右三李国维先生)上海龙华医院档案室保存的陈大年先生简历陈大年先生奉行“三德为宗”,重视行医中的人文关怀,时时为患者着想。手写处方上写有“紧缺药材、因病照顾”等字样内容提要

陈氏妇科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大年先生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的创始人、第一任科主任。为推进海派陈氏妇科流派传承建设,龙华医院于2015年8月成立了“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室”。工作室成立至今,竭尽所能地收集既有的和散落的图文资料,包括陈氏妇科大年先生相关论文、出版物、医案、处方、手稿,挖掘出诸多尘封已久的珍贵原始资料,现整理出版本书籍——《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传承陈氏妇科流派精粹,与广大同仁共享。序 一

欣然得知《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即将出版,此书由编写至今付梓完成实属不易。受徐莲薇主任之托尽己所能地收集先师相关资料,以及随师临床笔记等,在此过程中,与先师之间点滴跃然眼前。此番受托写序,更是往事历历在目。

我原是一名西医妇产科医师,后随着党的中医政策的贯彻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在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后转入龙华医院工作,有幸入大年先生门墙,受其亲身教导和培养。在中医药工作上的所悟所得离不开先生的言传身教,实在是师恩难忘!

先师大年先生为陈氏妇科陈筱宝次子,继承父业。先生为沪上有名望的妇科专家,以特邀身份在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工作,远近闻名而来找陈师看病者甚众。至上海龙华医院成立,先生放弃开业,出任龙华医院妇科第一任科主任。在跟随先生学习、共事的数载中,为其精湛学术、高尚医德所折服。因先生的社会影响与地位,时任诸多社会兼职,但推动龙华妇科的发展仍是其心之所系。先生在医、教、研各方面所做贡献都为龙华妇科后期的发展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临诊方面 先生在家传理法方药的基础上,兼容并蓄,博采各家所长,有其独到心得体悟。正如本书中对大年先生临证经验之总结,在“陈氏妇科”学术思想之上更有其个人的精华凝炼。每每临诊精致入微,药到病除。而先生接诊时待病人平易近人的态度是为另一印象深刻之处。陈氏妇科筱宝公一生致力于服务百姓,以“吾尽吾心”为座右铭,而大年先生受家传祖训影响,在诊疗时常谈笑风生,又善于言辞,宽譬诱导和精神上的安慰,常使患者所忧思幻想顿消,也为下一步用药治病打下基础。

科研方面 大年先生当时担任全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科研工作重点搞中草药避孕与绝育。先生与我在不断探索控制生育的处方,对古代一些绝育、避孕单方进行实验或临床研究,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如为弄清“蚕蜕子”的避孕作用,他亲自去无锡养蚕场;为了证明“茶子油煎水银”的绝育效果,我们就在先生自家花园里操作,将煎成的海绵状物喂小鼠,全不顾有毒气体的危害。先生这种探索科研的认真态度,持之以恒的精神深深感染了我,后来我与其他同事继续做了七十多种复方与单味绝育、避孕与堕胎药的删选实验,使龙华医院成为上海最早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单位。

教学方面 临床带教认真细致,一字一句,一方一药,都不遗漏;课堂教学深入浅出,结合临床经验讲解,同学反映甚好。其严谨的治学教学态度,观其教学讲义即可见一斑。本书中亦收录了大年先生讲义之荟萃,其中内容之全面、医理之透彻实在值得后辈晚学研读切磋。

身为陈氏妇科传人,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此番本书的整理出版也是推进海派陈氏妇科传承的一件大事。书中尽可能全面地向世人介绍先师的学术经验,也为中医妇科学术流派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

由徐莲薇主任领衔陈氏妇科学术思想工作室成员悉心编纂此书,本人深感欣喜。对大年先生经验的总结,是为继承,亦是发展的基础。寄望于门人后学不断充实内容,是为创新,进而不断弘扬海派陈氏妇科,造福人民,并以此序寄托对恩师深情思念。海派陈氏妇科流派传人2017年3月序 二

于沪上,一旦提及“陈氏妇科”,实乃是谁家不知,无人不晓。20世纪新中国成立前的旧上海,业界与坊间所称颂的“上海三筱”,即是指伤科石筱山,外科顾筱岩,妇科陈筱宝。由此可知:“陈氏妇科”有着无可比拟的学术影响和地位,获得了社会民众的极度信任。

近代海派中医,流派纷呈,医家荟萃,名医贤士辈出。“陈氏妇科”以其饱孕匠心而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在整个中医学界广被传颂,社会民众赞誉之词更是不胜枚举。陈大年先贤,是陈氏筱宝公的次子,是“陈氏妇科”流派第三代杰出的代表性传承人。1959年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主任,1960年赴任刚刚建院开业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主任,是龙华医院开院的学术元老。在其整个医学生涯,素以精湛学术,高尚医德著称,以至领衔医界,折服世人。于当今的龙华医院大草坪上所矗立的八尊栩栩如生的先贤铜像群中,陈大年先贤作为开院元老,无可争议地位列其中(说也巧合,最右三位先贤的组合无形中迎合了“上海三筱”(伤、外、妇)的传说)。这是医院全体后学对其一生为医院发展所做贡献的肯定;也是对“陈氏妇科”以其深邃的学术内涵,至高的学术地位为医院集聚起无可比拟的无形资产的肯定。

时下,“流派学术”的传承研究与创新发展风起云涌,学术氛围浓郁,为了更好地弘扬“陈氏妇科”学术,推进“中医妇科学”的发展,由徐莲薇主任领衔一众门人后学,满怀崇敬之情,深怀敬仰之意,悉心编纂的《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一书,即将付梓出版发行。有幸先睹专著,感触至深,感慨无比;直感这是一部满是“学术干货”,足具启迪后学奋进,推进学科发展效应的集作。

一、 虽说本书总结的是陈大年先贤的临证经验,然折射出来的则是“陈氏妇科”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乃至已近乎“新理论”雏形的学术体系。“陈氏妇科”自先祖陈耀宗奠基,由陈氏筱宝公奠定,经历代陈氏子嗣及门人弟子的弘扬传承,迄今临证经验的学术体系更为殷实。

二、 本书的又一亮点,精选了验方12张,方证的解析详尽透剔,对专业人士的诊治思路拓展,尤其是于临证上的应用,真有“信手拈来”之便。大凡流派、名家的验方,谓之“名方”实不为过。这是大医由自身的临证实践中,经过梳理、筛选、总结而成的结晶。验方(我谓之“名方”)的诞生一定孕含着医家的学术观点,日后能被业界后学予以应用与传播,这是对流派“立方”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的认可。全然不必苛求理论上的完整性。要坚信,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术的升华,新理论一定会诞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三、 本书的第六部分留方随笔,也极有新意。我体悟这“随”字之义,既决非“随时”“随意”,也绝非“无心插柳柳成荫”之嫌。实乃是“及时”“认真”之两词的“谦谦”之示。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无论“好记性”,抑或“烂(懒)笔头”,这两者比之“即”“勤”都差之千里、万里之遥。及时的记载、记录最能保障“诊治过程一切的真实性”。谨记:最真实的资料,才能最终整理、总结成最真实的科学成果。

四、 本书虽总约20万字数,单从字数上论,离“百万巨著”确是离得大了,远了。然这20万字数的集作,其中含有“挖掘出的诸多尘封已久的珍贵的原始资料”,这是极其不易的一点。是作者基于对陈大年先贤、对“陈氏妇科”充满钦佩之心、诚爱之意,历经艰辛付出而所获取的成就。因为我也是“流派”的传承人之一,在对“顾氏外科”学术流派的研究建设过程中怀有同样的情意。完全是认认真真、实实在在、扎扎实实、不畏艰辛、不挟杂念地参与其中。因感受颇深,故而在序中特意写上一笔。

感谢徐莲薇主任邀写此序,不妥之处诚望谅解。顾氏外科流派传人2017年3月序 三

上海陈氏妇科自陈筱宝创派,享誉沪上已有近百年历史。陈筱宝之子盘根、大年均承父业,在中医妇科上有所建树,人称“陈氏妇科一门三杰”。陈大年,陈筱宝次子,陈氏妇科第二代传人,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首任妇科主任,建院八老之一,为龙华医院的中医妇科建设和医院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此次,由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室主持编写的《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出版,本书聚焦临床,集陈氏妇科学术精髓,既有学术观点之立论,临证经验之解析,又有处方用药之心得,讲义经典之荟萃,纵览全书纲举目张,文字精炼,内容深邃,我认为有以下三大特点。

一、 大医情怀,传承匠心。在首篇“医家传略”中细数陈氏妇科家学渊源,让读者一窥著名的医学流派和医学大家是如何炼成的。陈氏妇科为医始终遵循祖上传下的“三德为宗”(心德、口德、行为德),大年先生临诊细致入微,善解人意,彰显中医大家情怀和医学人文光辉。先生治学严谨,兼容并蓄,精益求精,治疗月经病、不孕症、产后病得心应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宫外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病,均获良效,在仁心仁术救治患者的过程中不断传承和发扬着工匠精神。

二、 海纳百川,凝练出新。大年先生学术上推崇陈素庵、王肯堂、傅青主和叶天士,尤其赞赏明代陈文昭的《陈素庵妇科补解》,继承其父的学术思想,并有所发扬,提纲挈领,化繁为简,如强调保护元气、调经重视气药配合、不孕首辨任脉通调与否,产后宜补虚祛瘀温化等,同时创制了大量经验方,形成具有海派中医特色的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的理论学说和学术观点。“医案解析”一章通过列举经、带、胎、产、杂病的典型病案,让读者犹如跟师伺诊,良师在侧,感受处方之精当、用药之细微、疗效之显著。

三、 奖掖后学,提携晚进。大年先生长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除了潜心医术治病救人,他也无私奉献在中医妇科教学的岗位上,将海派陈氏妇科的诊疗要旨传授给更多中医学子,成为许多中医后辈在医学成长路上的领路人,可谓桃李满天下。本书中“讲义荟萃”一章精选了大年先生多年的教学讲义文稿,静心研读,仿佛把我们又带回大年先生在三尺讲台耕耘的场景,他细致教学,谆谆教导,给人以熏陶和启发。“芳林陈叶推新叶”,感谢陈氏先贤留下的宝贵学术财富,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海派陈氏妇科流派的创新发展提供助力,为医学同道的学习研究提供借鉴,造福于更多病患。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长2017年3月前 言

海派陈氏妇科享誉沪上百余年,是上海著名妇科四大学术流派之一,历来以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著称。作为沪上中医妇科重要学术流派之一,梳理、诠释、传承、传播、实践、发展陈氏妇科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陈氏妇科各代传承人的责任和义务。

海派陈氏妇科流派的代表性传承人大年先生是龙华医院和龙华妇科的创始人、第一任妇科主任,在流派发展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自龙华医院成立“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室”至今,工作室极尽所能地收集大年先生既有的和散落的资料,包括其相关论文、出版物、医案、处方、手稿,挖掘出诸多尘封已久的珍贵原始资料,现整理出版本书籍——《陈大年论治中医妇科疾病拾萃》。

全书分为医家传略、医论医话、验方精选、医案解析、讲义荟萃、留方随笔及附录,共七部分,系统介绍了大年先生的学术思想特点、临床治病经验以及妇科医理讲义。其中医案解析、留方随笔皆为大年先生所诊之病的立案处方,或所读之书的化裁运用,资料实为珍稀,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室成员在研读之后,加之评析,以飨读者。讲义荟萃为大年先生对中医妇科学教学的系统整理,经、带、胎、产、杂病诸类俱全,既透妇科之医理,又合临床之实用,供后辈晚学研读切磋。书中另附经由大年先生学术继承人所整理的内容,包括先生的临床经验,或随师临证心得等,精当中肯。

推进海派陈氏妇科流派的传承,是我们继承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望本书的出版能成为推广学习海派陈氏妇科学术经验之钥匙。

衷心感谢关心、帮助、支持陈氏妇科传承和发展工作的每一位领导和同道,特别是大年先生公子陈统一教授和得意弟子王大增教授,提供了大量第一手宝贵资料,是大家的不懈努力使得本书得以顺利出版。

本文收集的资料主要为陈大年先生的手迹、学生的手抄稿或油印稿,字体多为繁体字,文式多为白话文,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大年先生的原文原意,原稿中应根据国家药典改为水牛角的犀角等,具有年代的特性,也保留下来未作更改。由于编写者能力和经验有限,其中或有差讹疏漏,恳望各位老师和同道谅解和指正。上海龙华医院陈氏妇科学术思想研究室2017年3月第一章 医师传略

陈大年(1900—1975年),沪上名医陈筱宝次子,海派陈氏妇科承上启下的重要代表人物。

大年先生自垂髫之年就跟随父亲学习国学和医学。1913年从中法学堂毕业后随父侍诊,后受业于名医苏列侯。1925年出师后,在上海城内三牌楼开业行医,病家日盈门庭。“八一三”抗战时期,转移到法租界巨鹿路执业。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医师、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组组长、附属龙华医院妇科主任,1958年始历任上海市中医学会常务理事、妇科分组副组长、全国计划生育委员会委员。家学渊源,一门三杰

大年先生是海派陈氏妇科流派第三代传人。

陈氏妇科缘起清朝咸丰年间御医陈耀宗。陈老先生于1851年32岁时进宫,40多岁致仕迁居上海浦东行医,故世称“浦东陈家”。陈老先生教子学医和行医要求甚高,有一次,发觉筱宝公的思想开小差,他气愤地将竹竿不住地往地上戳顿,说:“你这样不学好,将来是要害人的,我也不能再往下教了”;又有一次,发觉筱宝公开错了一味药,认为错误比较严重,就说:“这个病人家在哪里,明天你陪我去一次。”第二天,陈老先生在筱宝公的陪同下到病人的家里,亲自讯问病情、诊脉,并重拟处方。陈老先生认真严谨的治学和诊病态度伴随着知识传授,犹如润物细无声的细雨,滋润、浇灌了筱宝公的成长,筱宝公也一生律己、律子甚严,形成陈氏一派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术、医技。

筱宝公23岁失怙,拜沪上妇科名医诸香泉为义父,并侍诊学习,得到诸香泉妇科真传。30岁时意外地得到宋代陈素庵《妇科医要》手抄残本,筱宝公爱不释手,苦心研读,并且触类旁通,结合学习清代傅青主、叶天士、徐灵胎等医家的妇科医著,兼收并蓄,形成陈氏妇科学术体系的雏形。筱宝公将基础理论与经验良方进行归类整理和实践运用,著成《陈氏医案》《医事散记》等,并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受到病人与同道的赞许和推重,名重当时,成为医林一杰,陈氏妇科也成为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筱宝公膝下二男,长子盘根,次子大年,承担着继承家业的责任。盘根和大年自幼就跟随筱宝公学习中国文化和医学知识。两位先生都是白天抄方,从父学医,晚间攻读医书,一刻不离父亲,都得到其父真传。

两个儿子到了而立之年后,筱宝、盘根、大年父子三人便在家中坐诊,老宅门口常排着长龙般的队伍,每天门诊量经常可达三百来号,沪上大街小巷无人不知陈家父子三人,人们便称他们三人为陈氏“一门三杰”。“三德”为宗,精诚济世

大年先生医德高尚,遵循祖上传下的“三德为宗”,救死扶伤。“三德”是“心德”“口德”“行为德”,为陈氏妇科行医准则。“心德”是做医生一定要心地纯正,心术不正就会影响诊断的准确性,越轨、少德的事就会发生;“口德”是在言语上要顾及病患的处境、心境,譬解宽慰、开导病人,对穷苦人,不应出语冷淡伤害作践,而对于有家庭矛盾的病患,要语出安慰,促进和好;“行为德”是要善待别人,洁身自好,行为举止不能有越轨之处,不能要不义之财。

大年先生善解人意,临诊时经常谈笑风生,使那些忧郁寡欢的病人心情舒畅,所以到大年先生这里看病是一件愉快的事。曾经有一位婚后多年未育的年轻女子,由一位老太陪同前来就医。陈大年诊脉后问,她心中有何不快?患者瞥了一眼老太太,两目下视,默默地摇了摇头。陈大年即大声说:“你脉象弦紧,左关尤甚,必有不顺心之事,月经由是不调,如何生得小孩?男婚女嫁,结为夫妇,应当相互爱惜;婆媳如同母女,都是过来之人,更应相互体贴。心情舒畅,月事一调,自然生育有望。”开了处方交给病人,并叮嘱:“心情要愉快,再服此药,必有效果。”只见患者眼含泪花,称谢告辞,老太太也是诺诺连声而去。她们走后,陈大年告诉学生,这位老太太对病人虽然关切,但并不亲昵,所以一定是婆母。自己说的这番话,一来媳妇觉得医生知道自己苦衷,为自己说了话,心情自会舒畅,而婆婆因见医生“脉里搭得出”,今后也会收敛些。为受气的小媳妇说说公道话,不但治病,还可以缓解家庭矛盾,这种关心爱护,宽慰、开导病人的医德医风是大年先生最为高尚的地方。

自由执业时期的大年先生,不开药店,也不坐堂,因为当时有的医生在药店当堂医拿回扣(当时的堂医,一副药方堂医与老板三七分成),也有人自制丸散膏丹,大称有奇效,高价出售,骗取病家,先生认为不能做此类有损病人利益的事情,所以只在自己诊室执业。

大年先生行医,“吾尽吾心”,以“心德”“口德”“行为德”要求自己,精诚济世,一心为民众服务,尽心解除众多病患的病痛。兼收并蓄,学贯中西

大年先生求学的中法学堂是上海法租界公董局开设的法语学校,先生自幼年就开始接触了西方文化,每天回到家里再由父亲筱宝公亲自教授国学和中医知识。大年先生西化的学习经历使先生的思想开放活跃,乐于接受和吸收新事物,也使他后来进入到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龙华医院工作后,非常容易地接受西医妇科学的诊病思路,并且加入到研究中西医结合诊治各类妇科疾病的队伍中来。

大年先生从父学医,每天白天抄方,晚间攻读医书,好学不倦。期间,他又师从父亲好友、儒医苏列候学习内、妇科,这一学医过程对他学术思想的成长非常有益,使他的眼光不再局限于一家一户。多渠道、多途径的学习,让他学贯中西医,具备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集思广益的智慧和胸襟,而且大年先生乐观向上、广交朋友的品质也可能与这些学习经历不无关系。传承创新,精益求精

大年先生在妇科方面颇有建树,尤其对月经病、不孕症、产后病得心应手;还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宫外孕、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脱垂等病,均获良效。

先生推崇陈素庵、王肯堂、傅青主和叶天士的学术思想,兼收并蓄,尤其对明代陈文昭所著的《陈素庵妇科补解》十分推崇,有很深的研究,多次和自己学生陈惠林、王大增等谈论、讲解此书。

大年先生在学术上继承了父亲学术理念和临证经验,特别是筱宝公总结的妇科三要:即“病人以元气为本”“妇科以调治血分为要旨”“妇人杂病以调肝为中心”。先生集多年临床实践,形成自己的诊病特色,进一步丰满陈氏妇科的学术思想。比如,大年先生非常重视辨证求因,主张四诊合参、全面分析,特别强调望诊,尤重察目,对舌苔的望诊也颇有研究,撰有《舌苔学讲稿》。再如,大年先生用药细腻轻灵,曲尽奥妙,灵活善变;这点也是先生与兄长盘根先生最大的不同之处,盘根先生用药大胆,下药量重,绝不手软。

大年先生曾应广慈医院妇科刘德傅教授邀请去会诊。一位三十多岁的刘女士血崩不止已二十余日,刘教授告诉大年先生:“所有的西医手段均已用上,中药也吃了许多,但仍无效,最坏结果就只能全子宫切除了。”先生念其年轻,不舍其切除子宫,因此非常仔细地翻阅病历。发现几乎所有止血方药均已用过,而西医检查并没有发现特殊情况,病人因血崩日久,面色口唇苍白无华,神志困倦,四末欠温,舌淡苔薄,但脉象显大,是出血尚在继续之兆;问及大便,病患诉已有十余日未解,大年先生便认为这是辨证的要点,其出血不止为下焦结热,釜底火旺,致血热妄行。看了前面也有清热凉血的方子是对症治疗,但是扬汤止沸如何有用?应该急当釜底抽薪,先生投以大剂生大黄为主清泄内火,次日,大便通畅,血崩果然渐渐止住。可见大年先生临床辨证之精确与用药之胆识。

大年先生还和学生王大增教授一起为计划生育做了很多探索和研究,特别是对古代一些绝育、避孕单方进行实验或临床研究,付出无数艰辛。比如,为弄清“蚕蜕子”的避孕作用,他们亲自去无锡养蚕场;为了证明“茶子油煎水银”的绝育效果,就在大年先生自家花园里操作,将煎成的海绵状物喂小鼠,全不顾有毒气体的危害。后来王大增教授等人继续做了七十多种复方与单味药的删选实验,成为上海最早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单位。承上启下,桃李满园

大年先生放弃私人开业,进入上海中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担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和上海龙华医院担任妇科主任,是陈氏妇科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海派陈氏妇科的绝技通过大年先生的无私奉献,展现在众人面前,启蒙了众多的中医学子,造福了更多的患病女性。

大年先生把陈氏妇科的学术思想、自己多年积累的临证经验和有效方药进行整理和编撰,整合现代医学生殖内分泌的病理特点,重新认识妇科月经病、痛经、不孕症、带下病、产后病等,形成一整套较为完整的中医药防治妇科疾病的理论学说和辨治方案,发展了陈氏有效验方八制香附丸、香草汤、黑蒲黄散、求嗣方、乌药汤、桑翘汤等,大大提高了龙华医院妇科诊治疾病的能力。

大年先生不仅传承和发展了陈氏妇科的学术思想和临证技能,还组建了的龙华医院妇科学科小组,编写了大量中医妇科学授课讲义,还带教、传授自己领悟的医学心得,培养了第四代传人陈惠林、王大增、李国维、李祥云教授等,如今大年先生的弟子们也已经学生盈门,可谓是“桃李满天下”。第二章 医论医话一、治病强调保护元气,“适事为故”

陈氏认为“病人以元气为本”,即保存病人元气充沛,人体自能调节去病。徐灵胎的“元气存亡论”云“气为血帅”,因此,治病应以不损伤元气为主。如若疾病可以缓和调治者,不可急切图功,轻投峻烈之药以伤正;如若疾病必须攻泻取效者,亦须寓补于功,配合补益之品以扶正,“总以不损伤元气为主,维护元气为先”。比如在调经中,由于七情郁结,六淫外烁,导致冲任失调所致的经行失序,治法多用疏调气机,即使瘀阻经络,经闭不行,亦不宜快利破气,盖因“峻药虽能取效于一时,但元气暗损,使祸患潜伏”。再如“有因风冷寒湿而致血滞者,当温经散寒,行滞去瘀,但过于辛热则血热妄行,上为吐血,下为崩败,暴下之患,损伤阴血,而遂难治”。因此,治疗疾病时,需要时时顾虑勿伤及元气。

那么,怎样才能既不损元气,又治愈疾病,如此恰到好处呢?简而言之,是“适事为故”。“适事为故”的含义,在李中梓《内经知要》中有明确的注释:“适事为故,犹云中病为度,适可而止,毋太过以伤正,毋不及以留邪也”,即治疗疾病“中病为度,适可而止”的“致中和”思想。

要在临证时贯彻“适事为故”,首先要仔细分析每个患者身上动态的“事”的不同,深入理解其辨证和病机,并且“知常达变”;其次,医者在治疗中对用药时间、用量大小、疗程长短等因素的把握,既不可“太过”,也不可“不及”,以“中病即止”为标准判断药力;再次,在疾病的预防、养生等各个方面,都要“驱邪不伤正”“以平为期”,方才是完整的“适事为故”的思想内涵。

据此,陈氏提出妇科疾病的调治重在血分,调治血分以养血和血为主,并对于“枯者滋之,瘀者行之,逆者顺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的治疗原则,进一步提出“滋血宜取滋畅,行瘀亦取和化,顺气应取既达,清不可寒凉,温不宜辛燥”,界定了“滋血”“行瘀”“顺气”等治则的度为“滋畅”“和化”“既达”等,以期达到祛邪不伤正、恰到好处的疗效。

在大年先生的临证医案中,可以看到他遣方用药遵从固护元气的理念,对患者用药上都尽量避免峻药破气之品,做到适可而止,病情不重,不属急病时药性都要以和为本。

他以为保存元气充沛,人体自能调节去病,故认为“气为血帅”之论,对于妇科疾病起着临证主导意义。二、调经重视气药配合

陈氏在调经方面注重气药的应用,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一为补气药的应用,二为理气药的应用。“气为血帅”,尊“病人以元气为本”要旨,在调治月经病时须时时顾护正气。特别是在崩漏的诊治中,正如《傅青主女科》所云:“血崩而至于黑暗昏晕,则血已尽去,仅存一线之气,以为护持。若不急补气以生血,而先补其血而遗气,则有形之血,恐不能遂生,而无形之气,必至尽散,此所以不先补其血而先补气也”。陈氏治疗崩漏,首先投以黑蒲黄散塞流止血,此时凡见气随血脱,脉见虚象、面色白、神疲无力的症状,就会以独参汤加童便配伍,人参味甘,大补气血、止渴生津、调营养卫,童便引药入肾,固纳肾气,全方调经与补益兼施,达到固摄气血之功。后续的澄源、复旧更是时时考虑加用补气药物。

调经时,根据症状需求,须要加入理气药。女子月经失调,治疗奇经八脉固为常法,但调肝也至关重要,尤对中年妇女,调经必疏肝,疏肝必须理气。陈氏认为调经气药宜用行气开郁之品,切忌破气以伤正气。因女子为阴柔之体,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女子卵子成熟和排出。若肝血充盈,肝气调达舒畅,则肝血下注冲任二脉,使卵泡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按期排出,女子得以受孕或月经来潮;若肝失疏泄,气机失调,血脉不畅,则排卵障碍,经血失常,难以受孕。另外,肝主疏泄对情志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肝之疏泄调畅,则心情舒畅;肝失疏泄,则心情抑郁。病患除月经失调外,还症见胸胁胀痛或隐痛,走窜不定,疼痛引及肩胸等处,伴有胸闷,嗳气,情绪易波动,苔薄白,脉弦或弦细等,此时可予八制香附丸疏肝理气,养血活血,祛痰除湿法治疗。

八制香附丸出自陈素庵《妇科医要》手抄残本,由香附、当归、川芎、白芍、熟地、红花、川连、半夏、秦艽、丹皮、青皮组成,经过八制为丸。本方以香附为君畅肝之郁,疏肝之气,在辛香理气中掺以调肝凉血之品,符合陈氏“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顺则血顺,调经适宜理气,不可破气的原则,临床化裁应用每获良效。三、不孕首辨任脉通调与否

肾主藏精而为生殖之本,肾精盛、肾气足则生殖功能旺盛。

海派陈氏妇科认为受孕的机理是肾气充盛,任脉通畅,太冲脉盛,月事以时而下之后,两精相搏方才能受孕;而不孕症的病因与肾中精气盛衰及任脉的通畅与否有很大关系。

临床常见不孕症有虚实两种类型。虚者乃肝肾不足,冲任失调,八脉空虚所致,治当补之,常用药物中温养肾阳的有鹿角、巴戟肉、仙灵脾、紫石英、益智仁、菟丝子;益气养血的有党参、生黄芪、熟地、白芍、白术、当归;调摄冲任的有茺蔚子、艾叶、月季花、玫瑰花、赤砂糖;方药以五子衍宗丸、四物汤、艾附暖宫丸、毓麟珠等化裁。实者乃肝气郁滞、痰湿阻滞所致,治宜疏肝解郁、疏调气机、燥湿化痰以通之,常用药物如醋炒柴胡、制香附、苏梗、枳壳、茯苓、米仁、茅术、制半夏之类;方药以九制香附丸、苍附导痰汤等化裁。

不孕症诊治中,在男子以精为主,女子以血为主,男子精血宜闭,不可损漏,女子经血宜行,不可壅滞。而导致任脉阻滞的原因众多,如经期产后调理不当、卫生不良,或经期同房,或宫腔手术操作消毒不严,或体质虚弱,寒湿热之邪乘虚而入,均会阻滞气血,瘀滞胞络,导致任脉不通,无以摄精成孕;而长期不孕,情怀不舒,肝气失疏,气机郁滞,气滞脉涩,又加重任脉不通的病机;又有久病不愈,日久入络,凝滞气血,阻于胞中,或痰瘀互结,留滞经络,阻塞胞脉,如此因果交织,引起冲任失调、任脉不通而不能摄精受孕。

基于上述的病因病机认识,大年先生在治疗不孕症之时,首先在经期运用求嗣方试探任脉通调与否。求嗣方是由香草汤衍化而来的验方,经来时服用后有肠鸣矢气或便泄者,表示内有动气,生育有望,反之生育艰难。

求嗣方由当归、川芎、泽兰、红花、牛膝、香附、艾叶、丹参、川断、益母草、月月红、赤砂糖组成,经来服用,有祛瘀生新,疏调冲任二脉气机的作用。对于内生殖系统的功能不利,冲任失调所引起的妇科病,可以促进盆腔内血液循环,通调瘀滞。方中月季花配合赤砂糖助行药力,专调冲任二脉之气血,使无瘀血停滞之患,冲任调和则能摄精受孕。四、治癥瘕当顾护胃气

中医对癥瘕积聚的成因和治法早有记载。综合诸家之说,本病的形成是由于饮食起居失常,风寒湿外侵、正邪相搏、正气虚损或内伤七情以致气血运行失常,恶血留而不泻所致,尤其在月经期或产褥期护理不当,更易致病。

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更明确指出:“肚腹结块,必有有形之血”,说明腹内肿块多由血瘀所致,所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畅”之法就成为后世诸家治疗子宫肌瘤的基本大法。

子宫肌瘤属顽疾、痼疾,绝非数剂能取效。攻伐之品长期和较大剂量地使用,恐伤及脾胃,大年先生在治疗癥瘕之时,强调用药时需要注意顾护胃气,盖在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胃气充足,则气血生化有源,正气旺盛,方能祛除外邪。所以大年先生认为癥瘕治病除活血破瘀外,同时还需养胃护胃、兼顾正气的鼓舞。

比如三棱、莪术是治疗癥瘕的常用药。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三棱、莪术性皆温,为化瘀血之要药”,更有不少文献对三棱、莪术的消肌瘤作用给予肯定。但是,三棱、莪术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剂终属攻伐之品,久用实有耗散气血之弊,以致气血亏损;久用亦伤及胃气,因胃气之强弱与饮食之多少有关,胃气不充则纳谷不思,造成元气暗损;而正气不充又会加重邪气瘀血趁虚阻滞冲任,加重病情。故而治疗癥瘕疾病时,除投以活血行气、软坚散结之品以外,应加炒白术、焦山楂、焦六曲、炒谷麦芽、鸡内金等健脾开胃消食之品,以达固护胃气、攻补兼施、寓攻于补、以缓图功的目的。五、通调月经以“调”为要

大年先生治疗月经不调,特别注重“调”字,认为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过多、过少或闭经等,都是冲任失调所致,治疗时宜和营养血,疏调气机,使脏腑功能正常,冲任得以通盛,经水自畅。

所谓调者,使之和而无过、无不及的意思。月经不调有量多或少、先期后期、淋漓不止或瘀滞不通诸端,治疗当“有余者通,不足者补”,通乃去其闭塞损积之瘀,达到旧血去,新血生;补则培其脾肾,使新血渐生而不枯闭,故曰调也。

具体诊治须以辨证为纲,对虚者补而调之,热者清而调之,寒者温而调之,瘀者行而调之。冲海虚弱所致者,大年先生用温养肝肾法以治其本,使肝肾得健,冲任充盛,则月事按期而行,多投以鹿角霜、菟丝子、补骨脂、熟地、巴戟肉等;气营两虚,肝郁气滞的虚实夹杂证,用调气和营法,多以四物汤加鸡血藤、丹参等养血和营调经,并参以香附、陈皮等调其气机;血热者有冲海有热与肝胆气火内盛之区别,故治疗上有清热调经和养营平肝正经之别,通常大年先生用生地、黄柏、丹皮、秦艽、青蒿梗以养营清热,用柴胡、山栀、白芍、香附等以平肝正经;感寒以致经闭者,则治以温经散寒为主,以肉桂、香附之祛寒祛瘀,行气开郁,并须配合健脾和胃、调气和血之品,再视病人体质有余不足及症状轻重等,配入其他药物;有瘀血内阻者、或病因病情错综复杂者,大年先生以香草汤主方随症加减以养血活血、行气化滞,如见体质坚实而兼有腹痞、腹痛拒按者,可加牛膝、莪术、红花等行气化瘀。

月经不调的总体治疗以“平调”为期,切忌过用剋伐之品。尤其对于闭经患者,非不得已,不可多用峻烈逐瘀的药,如干漆、虫等,倘过分使用苦寒辛热、或攻击刺激的药,反会伤害人体脏腑机能而加重症情。六、益气养血慎防损胎

大年先生认为凡有胎者,贵冲任旺盛,元气充足,以保无虞,分娩顺利;若气血不充,冲任脉虚,则经水延期,难以孕育,即或得孕,亦多胎孕不实,重者损堕。而妊娠胎漏、胎动不安,或因气血虚弱,冲任亏虚,摄纳无权;或脏腑有火,血分有热,热伤冲任;或因房事过度、误服药物、跌扑外伤等内伤冲任,致冲任两经气虚,肾脉无力系胎所致。因此,大年先生治疗妊娠病,务必益气养血,以安为要;即或有病,用药以不碍胎为原则,避免使用温热、破气破血、通行滑利之品,以防伤损胎元。

先兆流产的治法以补肾为主,同时,胎儿之生长发育,又赖母体气血之充沛,因此往往脾肾同治之,常以“所以载丸”为主方化裁。“所以载丸”出自陈修园《女科要旨》,由党参、白术、茯苓、杜仲、桑寄生、糯米、红枣组成。方中党参补中益气,健脾养血;白术归脾、胃经,补气健脾,燥湿安胎;茯苓健脾宁心,益气升举;杜仲和桑寄生均是归肝、肾经,具补肝肾、安胎元之功;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糯米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并具有黏性,能助养胎元。诸药合用,正是体现了陈氏妇科治疗妊娠病“益气养血,以安为要”的学术思想。

海派陈氏妇科有一张食疗安胎方:人参鸽子蛋安胎方,是祖父耀宗先生清末宫廷食疗验方,大年先生常以此益养气血、固本安胎。这张方子由少量野山人参、新鲜鸽蛋、新鲜糯米三者烹制而成,方中鸽蛋味甘、咸、性平、具有补肝肾、益精气的功效;糯米补中益气安胎、养胃健脾;野山人参为大补元气之圣药,方中少量野山参应能起到补益元气、固本安胎、益气培元的效果;将少量的野山人参细磨成粉后注入鸽蛋内与糯米同蒸,三者配伍可以益精补血、固本安胎,针对妊娠期出现先兆流产或具有胎气不固、气血亏虚、有胎损隐患的孕妇有良好的保胎效果;也可以在孕期作为食补,起到滋养胎儿先天、充养胎儿的脑髓等养胎之效。七、产后宜补虚祛瘀温化

由于产时的创伤与出血,以致产后气血津液虚损,加之将息失宜,调摄失当,易致产后诸疾。大年先生认为妇人产后多血瘀、寒凝、血虚。辨治之时,当依据《金匮要略》中提出的“三审”为原则:先审小腹痛与不痛,以辨恶露有无停滞;二审大便通与不通,以验津液之盛衰;三审乳汁行与不行,饮食之多少,以察胃气之强弱。

大年先生认为妇人产后多血瘀、寒凝、血虚。盖因产后百脉空虚,起居不慎,寒邪易乘虚侵入胞宫、胞脉,血为寒凝,而致瘀血内阻;或产后肝血不足,肝失疏泄,郁而不达,气滞血瘀;或胞衣残留,冲任不畅,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故产后又多血瘀。

考虑产后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大年先生对产后病的诊治一方面随时顾护气血,另一方面温化瘀滞。

在治疗上应遵从“元气为本,攻邪不伤正”的原则。临证考虑产后之虚,当注重养血、和血、顾护元气,一则不可急功近利,活血药起始剂量宜轻;二则祛瘀同时勿忘扶正,方中常加入健脾和胃药以扶益胃气,胃气充则正气复;三则补虚勿忘入温药,考虑妇人分娩时失血耗气,寒邪易乘虚而入,凝滞血脉,故宜取温化之品以达散寒气、助血运的目的;四则中病即止,凡瘀血内阻之证已减,化瘀伤气类药则须停,以防继用动血之品耗伤气血。

在选方用药上,大年先生采取产后宜温的总则,用药须补虚不致滞邪,攻邪不致伤正;补虚不忘化瘀,化瘀不宜过于耗散气血,清热不宜过于苦寒,解表不宜过于发汗,消导必兼扶脾。大年先生多选用生化汤加减治疗产后诸疾,且以此方作为产后无病则防,有病则治的常规用方。第三章 验方精选一、八制香附丸【组成】

香附六两(泔浸一夜,再酒炒,醋炒,童便制,杜仲汁制,后以二两红花汁炒,二两川连汁炒,二两半夏汁炒)

秦艽二两 丹皮三两 当归四两 川芎二两

白芍一两 熟地二两 青皮二两【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行血散滞,除寒、热、湿痰。【主治】

月经不调。【方解】

香附为君药,行气开郁,秦艽与香附合用,助其祛风。丹皮为臣,合川连汁清热,佐以四物补血,青皮、红花以祛滞,半夏豁痰。香附为血中气药,性辛而爆,归肝、脾、三焦经,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药,能行血中气滞,气行而血亦行。《本草纲目》中有四制香附丸,四制乃酒浸、醋浸、盐水浸、童便浸,用治妇人经候不调。而陈氏认为经八制之法,可使香附爆烈之性转至纯良。先用泔浸,以制其爆,且淘米水浸制后可借其谷气以引药入胃;次用酒炒,以周行一身,通利三焦也;次用醋炒,曲直作酸,而酸入厥阴肝经,正如《汤液本草》所说“酸能收能散也”;次用童便制,童便咸寒,为下焦之药,引入阴分,同类相感;次用杜仲汁炒者,杜仲补肾强腰膝,引药到达下焦腰膝之处也;然后分作三份;以二两用红花汁拌炒,以行血;用二两以川连汁拌炒,以清热;用二两以半夏汁拌炒,以豁痰。君臣佐使之法,寒热痰湿之症,俱在其八制中得以体现。二、香草汤【组成】

香附9g 益母草15g 鸡血藤12g 当归9g

泽兰叶6g 大川芎6g 柏子仁9g 红糖6g(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养血活血,行气化滞。【主治】

气滞血瘀型闭经。【方解】

香草汤之名取自君药炒香附、益母草,香附为妇科调经之要药,配伍益母草加强行气活血;泽兰叶清香辛散,具有活血通经而不伤正之特点;当归、鸡血藤补血活血;川芎为血中气药,推动气血运行;炒配红糖,味甘性温,有活血补血,祛瘀除滞之功效;柏子仁除烦宁神。临床上,多将闭经辨为血枯、血瘀、寒凝、气滞四型遣方用药,治疗亦从补血、行瘀、温中、解郁四法,立出不同类型之方剂。而陈筱宝先生则认为经闭只需从虚实两因素着手,全方养血活血,行气化瘀,故适用于气滞血瘀之实证,而不宜用于虚损痨瘵,先天不足者。三、黑蒲黄散【组成】

炒黑蒲黄18g 当归12g 川芎6g 炒白芍12g

熟地12g 炒生地12g 丹皮12g 炒黑荆芥12g

炒黑地榆12g 醋炒香附12g 棕灰12g 血余末12g(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升阳补阴,凉血止血。【主治】

血崩虚证。【方解】

方中蒲黄炭为君,化瘀止血,《药性论》指出蒲黄炭能“通经脉,止女子崩中不住,主痢血,止鼻衄,治尿血,利水道”,实为妇科化瘀止血之要药。炒生地、丹皮为臣,养阴凉血,荆芥炭、棕炭收敛止血,地榆炭、血余炭凉血止血,方中合四物汤养血活血,醋炒香附行气运血,方中有多味药物炒炭止血,加以行气养血药物,一则标本同治,二则也在止崩之时使坏血不留滞于内。《黄帝内经》云:“阴虚阳搏谓之崩”,阴虚者,肾水衰,阳搏者,心火亢。肾水不能制心火,心火独亢,迫血下行,而致妇人血崩。此虽为血崩之主要病因病机,但更究其病因,外感者十之一二,内伤者,十之八九。故临床用药仍因依据其寒热、阴阳、虚实进行加减。四、大安荣煎【组成】

当归9g 川芎9g 白芍9g 生地12g

丹皮6g 山栀6g 黄芩9g 秦艽6g

川断12g 茯苓9g 生甘草6g 薄荷(后下)6g(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养血清热祛风,安荣定血。【主治】

月经过多。【方解】

本方出自宋代《素庵医要》,原方用治血热、郁火、营分受风所致之妇人经水先期。陈氏将此方扩充应用于人工流产或输卵管结扎术后之月经过多,方中以四物汤养血为君,丹皮、山栀、黄芩清热为臣;秦艽、薄荷祛风为佐;加以川断补益肝肾,茯苓健脾和中,以滋气血生化之源,培补其本,生甘草调和诸药。五、乌药片【组成】

乌药6g 木香6g 延胡索9g 砂仁(后下)3g

香附9g 吴茱萸9g 桂心3g 当归9g

白芍9g 生姜3片 炙甘草6g(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理气止痛,祛瘀散寒。【主治】

寒凝血瘀型痛经。【方解】

痛经有虚实之分,如《景岳全书》所指出“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有因血虚,有因气虚”,实证者当于经前5~10天起服药,虚者当注重日常调治。本方是仿《金匮要略》中的温经汤而制,主治寒凝血瘀型痛经,属于实证,临证可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喜按、喜热、月经量少、色淡、或兼有小血块者。方中以乌药上可以入肺脾二经,下可至肾经,开肺顺气,温肾散寒,故而为君。当归养血活血化瘀,川芎、白芍柔肝缓急止痛,三药合用调和气血为臣。吴茱萸、桂心、生姜温通血分之气而散其寒,祛其瘀。《本草纲目》云“香附之气平而不寒,香而能窜”,取其通行血气之功,合木香、砂仁、延胡索同用以疏肝理气,通则不痛。六、所以载汤【组成】

党参12g 白术12g 茯苓12g 杜仲12g

桑寄生12g 糯米12g 红枣3枚(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补益脾肾,养血安胎。【主治】

胎动不安。【方解】

本方出自陈修园的《女科要旨》,主治脾肾两虚型胎动不安。《女科经纶》中指出“女之肾脉系于胎,是母之真气,子之所赖也,若肾气亏损,便不能固摄胎元”。《万氏妇人科》则提到“脾胃虚弱不能管束其胎,气血素衰不能滋养其胎”,可以看出补养先天和后天之本对安胎的重要性。方中以白术为君,乃安胎之圣药,臣以参、苓,有四君子之意,功能健脾安胎;杜仲、桑寄生为佐补肝肾,强筋骨,养血安胎。加用糯米,乃取之水谷之气以养脾胃,红枣为使,健脾养血,且能缓和药性,顾护脾胃。陈氏指出,凡得胎后,可预服扶胎之药,以防漏坠,所以载汤采用平补之法,最是效验。七、免怀散【组成】

当归尾12g 赤芍12 红花12g 川牛膝12g(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活血通经回乳。【主治】

产后乳汁暴涌不止,或哺乳后期,欲回乳者。【方解】

妇人冲任之脉为经血之海,皆起于胞内。乳头属于厥阴,乳房属于阳明,乳汁则为手太阳及手少阴之精血也。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此二经内气血上为乳汁,下为月水,乳汁暴涌,需辨虚实。虚者当为脾胃虚弱之故也,应服补药而止之;实者当为气血旺盛之故也,应通调气血,而非一味固涩。方中仅有四味药物,归尾活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而不伤中,《雷公炮制药性解》中指出红花“入心、肝二经”,活血通经,川牛膝逐瘀通经,引药下行。诸药合用,气血化经水而下,则乳汁自止也。八、求嗣方【组成】

当归9g 川芎6g 香附9g 泽兰6g

红花6g 丹参6g 艾叶3g 川断9g

益母草12g 月季花3g 赤砂糖6g(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祛瘀生新,调畅胞络。【主治】

婚久不孕。【方解】

陈氏认为,妇人婚久不孕,若未查出明确病因,且男方亦健康,必因气血郁滞,胞络之气不畅所致。方名求嗣,但非我辈平素于氤氲之期以使用益肾培元之法调治,而使用诸多行气活血之品,力在祛瘀生新,调畅胞宫之脉络。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古人娶妻要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本方用以求嗣,选当归养血活血为君;香附、月季为臣,入肝经,调畅胞宫胞络;佐以丹参、泽兰、红花、益母草活血祛瘀,调理经脉;配以艾叶温经暖宫,川断补益肝肾。本方当在月经来潮当日即服,服用1剂后,腹中如有气扰动大便微利,则继续再服用2剂,若腹中不再扰动,则表示气血已调畅,子嗣有望。若是服用1剂后,腹中既无扰动之感,也无大便通利之象,则说明郁结的胞络之气仍不调畅,则生育有一定困难,若连续服用本方6个月仍然无通达之感,则生育之机渺茫。九、回天大补膏【组成】

人参(另煎)六两 白术四两 白茯苓三两 白芍四两

川芎二两 生熟地各一斤 清阿胶四两 山药二两

红花一两 丹皮三两 知母三两 元参二两

龟胶四两 鳖甲胶四两 银柴胡三两 天门冬五两

麦门冬五两 牛、羊乳各半斤 人乳两碗 柿霜三两

梨汁一碗 八制香附丸八两 依法制膏【用法】

早晚各一勺,温水烊化后服用。【功用】

大补阴血,滋荣冲任。【主治】

血枯闭经。【方解】

经闭不行,有虚实之分:实者,以调经通经为主;虚者,以补血养血为要。再配合药物随证加减治疗。皇甫中提出“夫男子之劳,起于伤精;女子之劳,起于经闭”,可见血枯之证,实是虚损痨瘵之病因,若不急予救治,便成不治,故需以大补之品救之。妇人或过劳伤力、或饮食不节伤脾、或情志不舒伤肝、或房劳过度伤肾,而使诸经之血不能灌注于血海,故见血枯之证。血枯则经水断绝,症见畏寒发热,肌肉消瘦,皮肤干涩,爪甲青而不润,饮食减少,大便溏泄,小便痛而数,口干、咽燥、渐成痨瘵,则病危而难治。方中用四君子汤益气,四物汤养血。脾为元气之本,肺为气化之源,予二冬、知母、元参补肺金,以培气化之源。丹皮、龟、鳖甲煎胶以治浮游之火。人乳、牛乳、羊乳燥者润之。梨汁、柿霜清且润,热者清之;银柴胡以退肌热,香附丸行血散滞开气郁,红花以通血滞,山药健脾、益肾、补肺,引药力以达腰膝、营卫。诸药合用,大补阴血,肺脾肾同治,有回天之功,故得此名。十、柏兰汤【组成】

柏子仁9g 泽兰9g 熟地9g 当归9g 白芍12g

牛膝9g 川断9g 炙甘草6g 卷柏9g(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交通心肾,养血调经。【主治】

心肝火旺型闭经。【方解】

历代医家早有论述心肝火旺可致闭经,刘完素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中提出“女子不月,先泻心火,血自下也”。女子月经之调畅,有赖于“肾—冲任—胞宫”生殖轴的平衡,心肺居于上焦,肝肾居于下焦,肾水不足,不能上济心火,则水火失济,心火亢盛,心气不能下达,故见经闭不行、心烦不寐、大便燥结、小便短赤等证。本方由柏子仁丸和泽兰汤化裁而成,故名柏兰汤。方中柏子仁、泽兰叶两味为君,此二药均入肝经,味辛能散,《本草纲目》谓柏子仁能“养心气,润肾燥,安魂定魄,益智宁神”,方中用此药以求滋养阴血,养心润肾;泽兰疏肝和营,活血通经,二药合用,心肝得养,则火旺可消。熟地、当归、白芍取四物汤之意柔肝养阴活血,牛膝、川断补肾通经,配卷柏苦寒清热,除心经之火旺,入肾经,引诸药下行,甘草调和诸药。十一、开二汤【组成】

姜半夏6g 陈皮6g 茯苓12g 生甘草6g

青皮9g 香附12g 木香6g 槟榔6g

苍术12g 川芎9g 莪术6g 生姜三片(剂量由整理者所加)【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蠲化浊痰,调气和络。【主治】

痰湿闭经。【方解】

妇人素体壮盛,加以嗜食肥甘厚味,聚湿生痰,阻塞胞宫,占据血海,故经闭而不行,治当清痰、化痰为先,兼用行血通经之药,则痰化而经血自通。盖人身之病,皆起于风,生于痰,结于气,故有“百病生于痰”之说。风者,百病之长,痰者,百病之根,气者,百病之枢机也。故治疗时当风、痰、气同治,而调气和络最为重要,气行则风、痰、血亦行,故治疗本病以调气和络为要。方中以二陈汤为君,除湿化痰;香附、青皮入肝经,疏肝理气,化滞调经;木香、槟榔行气止痛;上药合用取木香槟榔丸之意,行气导滞;苍术燥湿健脾行气;川芎、莪术破血通经;《萃金裘本草述录》指出莪术:“破气中之血,血涩于气中则气不通,此味能疏阳气以达于阴血,血达而气乃畅,放前人谓之益气。”全方力求温化痰浊,调气和络,以冀痰湿除而脾气振,气血调而经络通。十二、经断复来方【组成】

熟地60g(取30g炒炭) 枸杞子30g 白芍15g 枣仁15g【用法】

水煎服,日两次,300ml,温服。【功用】

大补阴血,滋荣冲任。【主治】

血枯闭经。【方解】

垂老妇人经断复来,当首辨其善恶,善者当予中药调理,恶者当查其病因,必要时手术治疗。有医家认为,年逾七七之期而经水复行,如依时如期而潮,若无其他不适,属于血气有余之象,不必服药,待其自止。而傅山《女科产后编》提出本病病因源于肝脾——“经不宜行而行者,乃肝不藏、脾不统之故也,非精过泄而动命门之火,即气郁甚而发龙雷之炎所致,二火交发,而血乃奔矣”。陈氏则认为肝藏血,肾藏精,心主血,此三脏之功能失调直接影响胞脉胞络的生理功能,导致冲任两脉通盈失常,固摄无权,而至年老妇人天癸绝而又复来。此方由筱宝先生所制,方名为大年先生所取,药物仅有四味,以调补肝、肾、心为主,而非一味固涩止血,体现了陈氏女科治病求本的特点。

方中重用熟地为君,功能滋阴养血,补肝益肾,取其半剂炒炭,功能止血;枸杞子甘平质润为臣,补益肝肾,滋阴益精;白芍为臣,养血柔肝,擅于敛阴;枣仁养心安神;酒炒黄连乃取黄连片用黄酒拌匀,稍焖,炒至表面深黄色为度,取出放凉而成,用酒炒后,能活血归经,诸药合用,肝、肾、心同调,胞宫脉络调畅则血自止。第四章 医案解析案 一

纳食运迟,乳房作痛,经净半月余,肝木犯胃,胃失和降,舌薄黄腻脉细弦,拟以平肝和胃。

橘叶核各一两 制香附三钱 煨木香一钱 荔子核三钱

炒青皮一钱 半夏曲一两(包) 醋炒山楂核三钱 炒柴胡八分

广郁金一两 炒竹茹一两【按语】

本案患者经净半月余,此时气血渐充主盈。冲脉为十二经汇集之处,又称“血海”,而肝主藏血,冲脉与肝经有直接的关系。冲气偏盛,循肝脉上逆,肝经气血壅滞,乳络不畅,遂致经前乳房作痛。经前乳痛,究其病机主要为肝郁,肝气郁滞,难于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两经经络均受影响。肝郁胃阻,肝气不得疏泄,影响脾胃功能,脾胃运化失职,日久郁热,故症见纳食不馨,舌苔薄黄腻亦为湿热内蕴之佐证。

海派陈氏妇科治妇人病以调肝为中心环节,认为妇人一生在生理、病理方面,有三个不同阶段:青春时期,主重在肾;中年时期,主重在肝;暮年时期,主重在脾。当中年时期,由于人事环境复杂,情志怫逆为多,则肝气郁结,又凡七情所伤,都关乎肝木,所以妇科在中年期间,以调肝为最主要。乳房之症与肝经关系最密切,好发于经行之前,是由于经前肝血旺盛,下注冲任,气易滞而血易郁,内有积郁之火,伺机而发,周期反复。

本案治疗以疏肝理气,和胃通络为主。方以《医学心悟》橘核丸临床化裁,橘叶有行气疏肝消结之功,橘核能温化消结,两药历来为治乳房结块之专药,乳胀痛甚者可入。因香附能理气调经,为妇科要药;配合郁金、柴胡,二味皆能理气解郁,使木得条达,三品相配,相得益彰。再加木香、半夏健脾和胃,以增进食欲,更取之培土抑木之意。荔子核、青皮通经络痰滞,消厥阴气结,除乳房胀痛。方中再入一味醋炒山楂核,取其醋味酸,酸入肝之意,贵在引经入药,且山楂核能活血理气止痛。竹茹入脾、胃二经,甘寒解阳明之热,此案症见苔薄黄腻,故用竹茹重在清热和胃;又因乳房属胃,参以阳明经药,尚可加强疗效,共奏平肝和胃之功。全方主以舒郁疏肝,遂其曲直之性,使肝木得以条达;理气和胃,顺其和降之机,横逆之气畅消,遂使乳房胀痛之症自除。案 二

经事先期五天而行,断续已有二十天,色紫不鲜,肝经有热,肝不藏血,舌薄腻脉濡弦,防狂行,拟以养营固经。

蒲黄炭三钱(包) 阿胶珠三钱 煅牡蛎四钱 春砂壳八分

旱莲草三钱 乌贼骨炙四钱(炙) 大熟地炭四钱 煅龙骨三钱

左秦艽三钱 椿根皮三钱【按语】

本案女性为月经周期、经期均见紊乱的月经病。该患者盖因肝经有热,肝不藏血,血热而致血凝,热瘀互结,瘀阻经络,则血不归经,淋漓日久,故月经先期与经期延长并见,经行逾旬不止,色紫不鲜;病延日久,气随血耗,阴随血伤,冲任束固无权,症见舌薄腻脉濡弦为佐证。故治法当清热养营,固经止血。

大年先生总结认为本病关键所在就是“瘀血不去,崩漏不止”。瘀血阻于络道,瘀血下则经血行,瘀血不下,则经血不行,这样也就形成了月经断断续续,淋漓不断。治疗本病大年先生常以“黑蒲黄散”为主方,本方出自陈素庵《妇科医要》抄本,大年先生经过大量临诊,灵活运用,根据寒、热、虚、实随证加减,便形成了陈氏独特有效的验方。本案亦取自此方化裁,方中蒲黄既有止血之功,又有活血化瘀之效。此处蒲黄炒黑性涩,功专止血。阿胶具有补血止血之功效,对一切失血之症均可奏效,与蒲黄配伍,止血而不留瘀,补血而不滋腻,寓涩于养,动静结合,配伍巧妙,瘀去宫宁,血自归经。生熟地滋阴养血,制炭后更助蒲黄、阿胶止血之功,佐以龙骨、牡蛎煅用,乌贼骨炙用,以涩其血。椿根皮涩可固脱,有断下之功。旱莲草滋阴补肾、清热养血,使血生阴复,气固血止,正本清源,标本兼顾。春砂壳芳化醒胃,助脾气得运,使脾气有统血之权,则心营、肾阴,自可仰赖于脾土健而复生。月经先期多为热证,热则生风,血随风行,故方中用清热凉血药外,妙用秦艽一味,意在祛风,使风平浪静,血海得宁,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