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传统节日趣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0 23:55:29

点击下载

作者:蔡昉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新农村传统节日趣谈

新农村传统节日趣谈试读:

编委会

名誉主编:陈锡文

主  编:蔡昉

副主编:侯方达编  委:(按姓氏笔画排列)牛萍 王红娟 付军 卢佩玲 刘辉 刘鸿 刘国垠 乔登州 吴春香 张琦 宋欢欢 陈志明 陈钠 杨惠荣 张建勋 周卫东 赵维屏 赵雪宝 侯振华 贾贵元 曹贵方 郭涛 梁岩 谢国有 谭恩惠

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绵延不绝的传承光大,五湖四海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璀璨耀目的两大因果。中国传统文化融会了儒、道、墨、法、释、玄、理、农等诸子百家的道德观念、精神思想,有诗、词、曲、赋、辞、骈、散、传等文学形式,琴、棋、书、画、篆、雕、绣、瓷等艺术形式,涵盖了人们生息劳作的全部过程。

农村文化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农业设施建设,文化建设首先要面对的是“取舍”矛盾。取舍就是革故鼎新,选择吸收传统文化的精华,抵制摒除那些与时代风貌相悖的消极因素与低俗文化,淘汰糟粕。文化糟粕的存在是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所致,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新农村文化建设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和创新。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是东方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未中断并得以延续的国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循规守成、忠信礼仪等基本人文精神以及中贵、持中的和谐意识是传统文化的主干。例如,道教“天人合一”的理念,阐释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中庸之道”倡导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衡。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本身就是一个扬弃的过程,留存于世的文化财富有其必然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易学、汉字、京剧、历法等众多的文化传承载体都达到了几近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就是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架构下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继续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生产,服务于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二、传统文化的光大

中国农民体验最深的传统文化莫过于中华民族的民居文化。民居文化又与建筑文化、堪舆文化、宗法文化等息息相关。北方的四合院堪称儒家文化的经典凝结,哈尼族土基墙、稻草顶的蘑菇房是梯田稻作文化的绝妙解读。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不是只靠水泥楼、柏油路所能成就的。抵制急功近利、奢靡浮夸风气,培育回归自然的审美观念,另辅以太阳能、沼气池等现代科技,其效果可能会更好。另如中国的节庆文化,体现的是人们对自然、对生命的一种敬畏,是爱国、孝亲的一种情结。光大传统文化就是要增添传统节庆新的时代气息和群众喜闻乐见的地域特色,赋予当代新的节庆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规范的纪念形式。传统文化的光大是新时期传统优秀文化的完善与升华。

三、传统文化的创新

文化创新就是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文化借鉴中,博采众长,融合多种文化的优秀特质,形成新的文化形态。创新文化是超越现实局限性的新思想、新观念,是先进文化的内涵。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要求传统文化不断创新。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当生产力出现突破性进展,在社会变革的非常时期,都会出现文化内容或文化形式上的重大创新。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广大农村也出现了民主法制建设、公民意识、网络文化等新的文化现象。但是,文化建设滞后也是不争的事实。文化创新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文化创新应立足于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以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为检验标准,要保证文化创新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保证文化创新形式的多样性和通俗性。

农家书屋工程是国家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惠农德政,也是国家推行实施的一项重大文化建设工程。该工程既是农村传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又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有效途径。

作为农家书屋图书系列的组成部分,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了《新农村文化建设丛书》。这套丛书按照“符合时代特点,贴近农村实际,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基本要求,分“思想教育”、“生活娱乐”、“礼仪节俗”、“民间文艺”、“饮食保健”等八大板块。作者刻意于丛书的“教育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刻意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光大、创新”,以期推动农民群众提高科学文化素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发展。

愿《新农村文化建设丛书》作为新农村建设中的“精神食粮”,发挥出众所期待的作用。

是为序。2009年3月10日

春节

春节简介

春节,是一年的开始,民间俗称“过年”。我国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便以岁纪年,那时把木星走完一周定作一岁,岁首有各种各样的喜庆活动。商周时由“岁”改年,“过年”叫“改岁”。汉武帝太初元年创立了“太初历”,俗称“夏历”,确定正月为岁首,正月初一叫元旦。元者始也,旦者晨也,以正月初一日凌晨零时为新年的精确开始。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民国政府改用公历纪年,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新年元旦。为了区别夏历(即农历)与公历(即阳历),人们就只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而不再另称元旦。1949年9月27,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此予以确认。

说来有趣,年的最初概念是同动植物的生活规律紧密相关的,我国西北游牧民族,远古时以牧草返青一次为一年。问人年龄,则以见过几次青草发芽作答。生活在东北乌苏里江畔的赫哲族同胞,曾以大马哈鱼由海入江的周期为年,每捕一次鱼后,就挂起一个鱼头,以示纪年。沿海岛屿的居民,以候鸟往返一次为一年。

农历正月初一,为岁之始,月之始,日之始,非同一般,尽管近百年来改用公历,但是这一天仍然是全世界华人视为头等重要的节日,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春节的传说(一)

从前,有一位名叫“万年”的年轻人,住在秀美的定阳山下。他家境贫寒,以打柴挖药为生。那时节令很乱,弄得庄稼人无法种田。万年是个有心计的青年,想把节令定准,可是,不知从哪里下手。

一天,万年上山打柴,坐在树下歇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就制了一个日晷,测日影来算一天的长短。可是,天有云阴雾雨,影响测记,他就想再做一件计时器具,好弥补日晷的不足。那天,他上山挖药,来到泉边喝水,崖上的泉水有节奏地滴答滴答地响着,引起了他的注意。他望着泉水出了神,思索了一阵,回到家里,画了画,试了试,做成了五层漏壶。从此,他测日影,望漏水,勤勤恳恳。慢慢的,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天时的长短就会从头重复一遍,最短的一天是冬至。

那时的天子叫祖乙,节令失常,使他很着急,他就召集百官,朝议节令失常之困。节令官叫阿衡,不知道日月运行的规律,就说是人们做事不慎,得罪了天神。只有虔诚跪祭,才能得到神的宽恕。祖乙就斋素沐浴,领百官去天坛祭祀,并传谕全国,设台祭天。

但祭来祭去,不见收效,时令照旧很乱,各地的老百姓为了修建祭台又得服役,又得出捐,真是胆汁拌黄连,苦中加苦。万年忍不住了,就带着他的日晷和漏壶会见天子。

万年见了天子,说了冬至点,讲了日月运行周期。祖乙听罢,心中大喜,即令大兴土木,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上日晷台,造上漏壶亭,又找了十三个童子服侍万年。万年让六个童子守日晷,六个童子守漏壶,精心记录,按时报告。

一天,祖乙让阿衡去日月阁询问制历情况,万年指着草历说:“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阿衡一听,深觉是理,心中却不安起来。他暗想:要是万年把节令定准,天子心喜,重用万年,谁还听我阿衡的?阿衡想啊想,一心想把万年除掉。

一天阿衡打听出一个善射的刺客,就派人请到家里,摆上酒筵,说明缘由,许以重礼。刺客答应当夜就去行刺。天交二鼓,刺客趁酒兴离开了阿衡,向日月阁奔去。怎奈天坛周围,日月阁下,有卫士严守,刺客不能近前,就拉弓搭箭向日月阁上正观星象的万年射去。谁知刺客喝酒过多,眼睛发昏,飞箭只射中万年的胳膊。万年哎呀一声倒在地上,众童子急呼拿贼。卫士们听到喊声,一齐出动,捉住刺客,扭其见天子。

祖乙问明实情,传令将阿衡收了监,又立即出宫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万年非常感动,指着申星说:“申星追上了蚕百星,星象复原,夜交子时,旧岁已完,时又始春,望天子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爱卿入阁,三载不出,披肝沥胆,以日月阁为准制出太阴历,真是功高德重。如今爱卿被奸佞暗算,且随我到宫中调养吧。”

万年说:“太阴历草创,还不十分准确,岁尾还剩有点滴时辰。如不把这岁末尾时算进去,日月如梭,过来过去又会错历。臣负众生所望,深受天子之恩,愿碎心日月阁,细心推算,把草历定准。”

就这样,万年在日月阁中,仔细观察草木麦菽的荣枯,精心推算,把岁末尾时积日成月算了进去。到五月,祖乙到天坛行祭,祭罢天神,又登上日月阁,把祭神的五月鲜桃赐予万年。万年献上太阴历,祖乙望着日夜操劳的万年,眉也白了,须也白了,深受感动,就把太阴历定名为万年历,还封万年为日月寿星。因此后来人们也把春节称作“年”,每每过年之时,屋里挂寿星图,象征新岁添寿,也是对功高德重的万年寄以怀念之情。

春节的传说(二)

在陕西关中一带民间,流传着有关春节的神奇传说。

传说,玉皇大帝治理人间,就派天宫的弥勒佛下凡。这事被如来佛知道了,心想:我算佛祖哩,为啥不让我去呢?于是,就找玉皇大帝论理,玉帝听了,无言可对,只好说:“商量商量再说吧。”借商量的空子,玉帝便想了个解围的方儿。

他请来弥勒佛和如来佛,将两盆花放在二佛面前,说:“这两盆花你二位各务一盆,谁的花先开,谁就下凡去管理人间。”如来佛心眼多,点子多,知道玉帝一定偏向弥勒佛,因为他猜到玉帝怕出口之言难收,才以务花为借口来行此事,所以就把面前这两盆花换了个位置。第二天,如来佛的花就开了,因此弥勒佛只管了一天人间,这天就是正月初一。传说弥勒佛心善,这天他让人们吃好穿好睡好,因而正月初一人们就欢欢喜喜,兴高采烈地过了一天。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弥勒佛,就把这初春之时,二佛交接的时刻称作“春节”。有人说,因为当初如来佛因偷换花盆留下了瞎瞎现象,直到现在,人间还有小偷小摸的事哩。

春节的传说(三)

在福建省民间,流传着过年的美妙传说。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子庞大,头上长着像牛角一般的触角,眼睛圆滚滚的,活似两盏灯笼,一张血盆大嘴,一口可吞食一个人。这种怪兽名字叫做“年”。

年住在山洞里,它是山中霸王。老虎、狮子、黑熊一看到它,便吓得逃命;山羊、猴子、野兔听到它的吼叫,便瘫倒在地。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便呼噜噜地躺在洞里睡大觉。每当严寒将尽,新春快来的时候,年便跑下山来,进村吃人。因此,人类也非常害怕它,小孩哭了,只要妈妈说一声“年来了”,孩子就吓得不敢哭出声了。

却说那时候,有两个放牛的孩子,一个叫阿山,一个叫阿水。他俩是好伙伴,胆子都很大,常常赶着牛群上山吃草。家里人对他俩说:“孩子,山上有年,去不得呀!”“不怕!”阿山和阿水有心计,说:“我们背上弓和箭,年要是来了,就爬到树上射死它!”

话虽这么说,他俩上山几次,幸喜没有碰到年。转眼到了腊月三十日,天色黄昏,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回家,真怪,牛儿惊慌得哞哞叫,挤成一团,这是咋回事呢?“呔,快走!”阿山和阿水挥起牛鞭,啪啪地抽打了几下。忽然听到“嘎哇”的一声怪叫,一只怪物吓得朝村前路上跑去。

阿山道:“阿水,你看,是一只年跑了!”“真怪,年是凶兽,怎么看到我们反而害怕得逃走了?”阿水觉得挺奇怪。“嗯,”阿山果断地说,“我们追过去看看。”

两个小牧童真够大胆,他俩不断地挥动牛鞭催牛快走。牛鞭声噼里啪啦地响,年逃窜得更快了。“哦,是哩!”阿山猛悟过来,“原来年害怕牛鞭声!”

阿山和阿水赶着牛群进村,远远看到年窜到吴公公家门。吴公公家门前晒了一件大红的衣裳,年吓得扭转头,朝村后头跑去。

那边也有一个村子,此时,夜幕降临了,家家户户窗口明亮亮地闪着灯光,刺得年头昏眼花,它又扭转头跑了。这时,阿山和阿水已经把牛群赶进棚里,又追过去。他俩故意把鞭子甩得啪啪响,年惊恐地怪叫着,跑上山了。

阿山和阿水把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里,他们对乡亲们说:“原来年怕响、怕红、怕火。咱们知道它的弱点,往后就可以抵御它了。”

乡亲们听了,很快就想出一个好办法。大家在村前燃起篝火,阿山和阿水投入一根根竹子,火堆里发出“劈劈啪啪”的爆裂声。几只年跑下山,看到篝火,听到响声,果然又往回跑了。就这样,一夜过去了,乡亲们平安无事。第二天正月初一,乡亲们拿出红柑、花生米等好吃的东西一道吃,互相祝贺“恭喜!”

从此,人们便把正月初一叫做“过年”。每当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鞭炮,点红蜡烛,穿红衣服,以“红”为吉利的象征。据说这些风俗都是当年抵御“年”的办法逐渐演化过来的。

春节的传说(四)

在河北邯郸一带民间,流传着关于过春节的神话故事。

过春节,俗称“过年”,是人们重视的民间传统节日。人们过春节贴对联,横联往往写着“行夏之时”四个字。中国的农历,还是从夏朝开始的,所以又叫夏历。

传说,夏王治世,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日子过得可好哩!可是后来,不知过了多少年,也不知到了哪个朝代,世上乱起来了。天有时候旱,有时候涝,有时刮大风,有时下大雨。人有的穷了,有的富了,有的成了财主,有的成了奴隶。

那时期,有个村里有户财主,家里雇着几个觅汉(即长工)。一天,吃过晚饭,人们祭灶神。小觅汉悄悄地跪在灶王爷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阴了不要晴,黑了不要明;大小给个病,可别要了命。“不想,这话刚好叫财主听到了。等小觅汉走后,财主也跪在灶王跟前祷告说:“灶王灶王显显灵,天明了就暗,黑了就明;要病叫他闲时病,忙时不要误做营生……”

当时,灶王正在打瞌睡,没有听清楚,迷迷糊糊记得“阴、晴、雨、风、病、痛……”几个字,便牢牢记在心里。

说话间,一年过去了,腊月二十三的晚上,各路神仙都要上天,朝见玉皇大帝,灶王爷当然也去了。他比谁去得都早,因为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财主和小觅汉祷告的事。见过玉帝,二话没说便奏道:“玉帝陛下,小神有一事申奏,眼下人间阴阳错乱,风雨成灾,人们无法生存,应该赶快派一位大神前去治理……”

玉帝听了,不禁大吃一惊:“此话当真?”“当真。”“不假?”“不假。”于是,玉皇大帝连忙降下一道御旨,要派一位大神当职,去管理民间的衣食住行。御旨一下,各位神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肯接旨。

这时候,忽听南天门外,一声吆喝:“诸神退后,这差事我干啦!”抬头看时,只见是一位光头顶,胖乎乎,腆着个大肚子,眯缝着一双眼,笑哈哈的尊神——弥勒佛。这弥勒佛心胸宽,度量大,整天在南天门外观赏风景,也觉得无聊,正想着给人们办点好事,便自动担当了这一重任。

却说这弥勒佛来到人间,第一件事就是让人们过一个痛快年,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于是,人们便遵照他的意愿,逢集上会办年货,实打实地忙开了。弥勒佛还具体规定: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买东西;二十八,把猪杀;二十九,打黄酒;三十,吃扁食……同时,要把各路神仙都请到,香箔纸锞,准备齐全。到了初一,也就是新年的头一天,家家都要五更起,放鞭炮,穿戴整齐,相互祝贺,尽情吃喝玩乐。同时,还要走亲访友,上坟祭祖……

这样一来,人间真的太平无事了。玉皇大帝拨开云头,俯视人间,看见一片欢乐景象,心里自然高兴。这样又过了几天,到了初五,天刚蒙蒙亮,忽然传来一阵吵闹声。原来是姜太公的老婆(人们称她为脏神,专管茅房、粪土),正在跟大肚子弥勒佛吵架呢。

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搭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不想,这几声炮传到天宫,玉皇大帝正在那里下棋,听到炮响,以为人间又出了什么事,使派财神到人间察看。财神是天上主管金银财宝的神,他来到人间一看,到处都是香箔纸锞,高兴得就忘了回去了。

玉皇大帝又派仓官下凡,仓官是专管仓库的神,他看到家家户户堆满了馒头供香,也不愿回天了。

玉帝又派了几位神仙下凡,仍然没有回音。时间已经过去半个月了,玉皇大帝的棋也下完了,他忽然想起派下去的几位神仙都没有回来,便亲自到人间察看。当他看到人们穿得新崭崭的,吃着大米白面加肉菜,啥活也不干,心里十分生气,便招来弥勒佛喝道:“我叫你掌管民间诸事,你尽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不干活?”弥勒佛笑嘻嘻地说:“陛下息怒,你要我管人们的吃穿住行,可并没有叫我让人们干活呀!”一句话,说得玉帝闭目无言。玉帝一想,也对,既然已经这么办了,那一年也只能有此一次,开春以后就要下地干活。所以,从那以后便留下了旧例,一年有一次春节。

春节习俗

灶王爷

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城镇乡村,一般腊月过半,就开始有年终的气息了,人们开始筹办“迎春”的年货。各地年前的市场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年货店摊上,吃的、穿的、用的、玩的,琳琅满目,有打上红戳的“年糕”,还有年画春联、烟花爆竹、灯笼香烛等喜庆用品。

我国春节,一般是从祭灶揭开序幕的。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人;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天上的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送灶神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

送灶习俗在我国南北各地极为普遍,鲁迅先生在《送灶日漫笔》一文中曾说:“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门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气氛。“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含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贴春联换门神

贴春联、换门神,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个重要习俗。过去一到过年,在街上就可看到现场挥毫卖春联的临时摊位了。清人沈太侔在《春明采风志》里描述北京过年前卖春联的情形说:“塾师学长,多卖对联者,预先贴报‘书春墨庄’、‘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语,于铺肆前,高桌红毡,炭盆墨盏,纵笔大书门联横披。”由此可见旧时贴春联的盛况。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多用大红纸书写,当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千门万户,到处是鲜红的春贴,确实能显示出一派盎然春色。

王安石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中的“新桃”“旧符”都是指春联。传说大力士后羿是被桃木棒打死的,所以鬼见了桃木便害怕了,人们便在门口立两根桃木桩(叫“桃符”)或将桃木板挂门上(叫“桃板”)用以辟邪驱鬼。

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死兄弟,逼迫父亲唐高祖李渊退位当太上皇,自己登上皇位。此后因魏征梦斩泾河老龙,每夜好像听见寝宫外有鬼往屋里扔砖瓦,奇呼怪叫。唐太宗无奈,把这件事告诉了群臣。唐开国功臣大将秦叔宝自告奋勇愿意到宫门口守夜驱鬼,另一位开国功臣大将尉迟恭也愿意陪伴守夜。当晚两人全身披戴盔甲,手执武器,在寝宫门口守了一夜,唐太宗果然睡了个好觉。接连几天,唐太宗身体逐渐康复,不忍心再让两位大将持续守夜,于是便命人将两位大将的威武形象画下来,把画像贴在门上。此事传播开来,尉迟恭和秦叔宝渐渐被奉为门神。

春联真正普及于民间,用红纸书写,而成为年俗之一,是明代以后的事。据说,“春联”两字的正式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从那时起,春联在广大农村乡镇广泛流行,并在后世一直盛行不衰。一般人家最常用的春联有“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年”,“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等等,家家户户年前贴春联,把春节点缀得春意盎然、喜气洋洋。年画

过年,人们除了贴春联,剪窗花外,还喜爱在客厅里、卧室中挂贴年画。一张张新年画给家家户户平添了欢乐的节日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

因明太祖朱元璋提倡春节贴春联,年画也受其影响随之而盛行开来。全国出现了年画的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我国年画的三大流派。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不过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这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其画构图生动活泼,热闹非凡。此画曾给鲁迅先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正如他说的那样,这幅寓教于乐的《老鼠娶亲》画,不但唤起了成年人的兴趣,对儿童的艺术感染更为强烈。民间流传新年除夕之夜是老鼠娶亲的吉日良辰,人们要放一些食物在床下、灶间,算是送给鼠新郎的礼物,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倒贴福字

每逢春节来临,人们总喜欢在门上、箱柜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有的故意把“福”字倒贴,“福”倒了听起来就是“福到了”,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利话。贴“福”字这种习俗早在宋代已有记载。新年之始盼的就是“春满人间福满门”。《韩非子•解老》讲:“全寿富贵之谓福。”古籍中也说:“福者寓也”,“福者裕也”,“福者善也”,“福者祥也”。人们以贴“福”字来寄托对新的一年的良好愿望。吃年夜饭

年三十晚上,习惯称为“除夕”,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病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最为热闹、喧闹,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鞭炮,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

年夜饭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饺子、馄饨、长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讲究。北方人过年习惯吃饺子,是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元宝滚进来”之意。有的包饺子时,还把几枚沸水消毒后的硬币包进去,说是谁先吃着了,就能多挣钱。新年吃馄饨,是取其开初之意。传说世界生成以前是混沌状态,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了宇宙四方。长面,也叫长寿面,新年吃面,是预祝寿长百年。除夕守岁

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是少不了的,这叫做“平平安安”。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做“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燃放爆竹

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在熊熊燃烧的旺火周围,孩子们放爆竹,欢乐地活蹦乱跳。这时,屋内是通明的灯火,庭前是灿烂的火花,屋外是震天的响声,把除夕的热闹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除夕燃放爆竹的习俗,据说起源于“庭燎”。“庭燎”就是大烛,说白了就是在庭院里燃起一堆篝火。后来衍化成驱邪镇恶的仪式。传说有一种独脚鬼,叫山臊,只有一尺多高,如果碰了人,人就会发寒热。人们用燃烧竹子发出噼啪的响声来吓跑它,到后来,燃放爆竹的定义完全演化成了娱乐,只是渲染一种节日的喜庆气氛。

近年来兴起一项民俗活动,就是在午夜时分拜财神。按说,腊月二十四日诸神上天,人间的诸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去了。但人们宁愿相信财神仍然不忘造福人间,会在这新春脚步来临之际将财气送到人间,所以各家各户要在这时候拜祭。于是,子夜钟响,鞭炮喧天,烟雾袅袅,仿佛是一团团瑞云祥气,再有那“财神到”的吆喊声,更给这子夜增添了不少热闹。压岁钱

除夕夜孩子们最盼望的事也许就是压岁钱了。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未成年的晚辈(根据传统观念已婚者就算成年)。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有的人家是父母在夜晚待子女睡熟后,放在他们的枕头下。更多的人家是小孩子们齐集正厅,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而后伸手要压岁钱。甚而追讨到爷爷奶奶的卧房,一齐跑到床沿,大嚷特嚷:“压岁钱,压岁钱!”老人家还嫌不够热闹,故作小气,由讨价还价到围攻、摸索,最后把老祖宗的压岁钱挖掘出来,大家抢掠一空,才呼啸而散。老人家逢此情景却乐不可支,认为这是新年事事顺利的好兆头。

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一岁。现在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压岁钱不能直愣愣地送,而要很讲究地装在一个红包中,或者用一块红纸包着。红包里的钱,只是要让孩子们开心,其主要意义是在红纸,因为它象征好运和吉祥。因此,在分派红包的长辈面前打开红包是不礼貌的做法。拜年

春节里到亲朋好友家祝贺新春,称拜年。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我国拜年的习俗行之已久。古时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相互道贺。

拜年之风,据说始于宋代。相交不深者同样互视新年,有时本人并不上门,许多大户人家派仆人持红车名刺(名片)到别人府上投拜,答拜者也如是。也有人家在门口设“门簿”,就像现代的签到簿一样。这种拜年活动从初一起一直到初十。旧时代晚辈或向尊者跪拜。此风在今日某些乡村地区仍然延续。但近年来,电话拜年,手机短信拜年、网上拜年已成时尚,继续延续着这种团结和谐的好风俗。台湾春节习俗

春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最为隆重的民间传统佳节。在与福建省一水之隔的台湾,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亲缘血统等均与祖国大陆尤其是福建闽南地区一脉相承,因而民众的春节习俗自然与祖国大陆民间的大同小异。

由于宝岛居民的祖先(多为闽南和客家人)去台开发,距今年代久远且屡经沧桑,那里的春节习俗也逐渐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模式和色彩。

每到农历腊月二十三“祭灶”日这天,台湾同胞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猪、羊、鸡、鸭、鱼之类禽畜海鲜,以及甜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烧香放鞭炮,为灶神送行,希望其“上天言好事”。而从这天起,“过年”也就开始了。

除夕之前,台湾同胞也都要进行全面大扫除和整理庭院居室,纷纷备办年货,忙得不亦乐乎。

到了除夕这天每家每户往往先将象征新春祥瑞、万事如意、招财进宝等内容的春联,贴在自家的门窗、粮囤、猪圈、井台等处,尔后在堂屋供桌上摆设供品、香烛,以祭拜年祖先并迎接他们“回家过年”。从这时开始,燃放烟花、爆竹之声此伏彼起,热闹非凡,而且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除夕之夜,岛内全家人都要欢聚在一起“围炉”,即一家男女老少团团围坐在火炉或火锅旁吃年夜饭(或叫“团圆饭”)。这一餐当然要格外丰盛。

年夜饭中,除要吃象征全家团圆的鱼丸、肉丸和寓有“食鸡起家”之意的鸡肉,以及表示“年寿长久”的韭菜,还有各种极富地方风味的油炸食品、汤圆、年糕,特别是吃“乌龟豆沙年糕”(一种用刻有乌龟形状的木模压制而成、内包豆沙焰的年糕),则有益寿延年之意。此外,还有一种成味萝卜年糕,食用时需经火烤热后再用紫菜包起来吃。它除了具有解荤腥、调口味之作用外,又含有来年“好彩头”之祝愿(台湾地区称萝卜为菜头,与“彩头”谐音)。

年夜饭吃过之后,便是长辈们给子孙赠送“压岁钱”的给法也颇具特色:年龄大的孩子,其“压岁钱”是用红纸预先包好递到他们手里的;而年幼孩子的“压岁钱”,则是大人们事先用红线绳缠好并系上一个小套环,套在他们颈项上的。

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都会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和洗漱停当之后,便开始了极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请安、祝福以及走亲访友或浏览公园等,迎来送往,热闹而惬意,人们普遍沉浸在欢乐、庆贺、幸福、美满的节日氛围之中。

大年初二,是新女婿带着妻子去丈人家拜年的好日子。女婿登门,女儿回到娘家,自然更有一番情趣。

初三这天,被台湾同胞视为不吉利之日。人们多不出门,晚上也早吃早睡,这也是闹中取静的休息良机。

初四,是迎接“社神”下凡的日子,自然又得热闹一场。

从大年初五日开始,许多人便开业的开业,上班的上班了。

初九这天,相传是“天公”的生日,家家户户都需备下最好的美酒佳肴并烧香祭拜、演戏诵经,为这位“天公”祝寿。此乃一年一度新春佳节的最后一天。

此后,接踵而来的“

元宵节

”,乃是整个春节的最后一幕。这天,每个家庭都要按传统习惯吃汤圆、赏花灯。在圆月之下,各式彩灯竞放光明,并有舞狮子、耍龙灯、迎“鼓仔”等活动,丰富多彩,令人炫目耀眼。特别是那些充满童趣的孩子们,纷纷手提花灯、口诵歌谣地过街串巷,如同鱼游海底,为热闹纷呈的元宵之夜锦上添花!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为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特设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而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做“二九暝”“三十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色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饭上插上剪纸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剩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

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盖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到肚子里,以祝父母长寿。

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时)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米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后燃放鞭炮以迎春接福。

台湾人过年,还要制作红龟米果、发米果、菜头米果为年糕。红龟米果以形体像一只龟,外染红色,上打龟甲印,用来象征人们益寿延龄。家家都用这种糕来敬奉抚育万物的天公。倘若客人上门拜年要请吃糖果和甜仁,并按男女老少说不同的吉祥话。如孩子对老人可以说:“吃个甜,祝你长寿。”澳门习俗

澳门习俗,别有风情。“谢灶”是澳门保存下来最传统的中国年俗之一。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门人谓之“谢灶”。澳门人送灶神按中国传统也用灶糖,说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说坏话。

澳门人过年是从腊月二十八开始的,腊月二十八日在粤语谐言“易发”,商家老板大都在这岁晚之时请员工吃“闭年饭”,以示财运亨通,吉祥如意。澳门的年味,从腊月二十八这天便能真切地感受到了。

除夕之夜,守岁和逛花市是澳门人辞旧迎新的两件大事。守岁是打麻将,看电视,叙旧聊天,共享天伦之乐;大概受西方圣诞节和情人节的影响,年宵澳门人还争相购买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现今已成了一个澳门年俗。澳门在年宵兴办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橘,花开富贵,祝报平安,鲜花木兆示着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门的花市办三天,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

年初一这天,澳门人讲究“利市”,“利市”就是红包,这天老板见到员工,长辈见到晚辈,甚至已婚人见到未婚人都得到“利市”。“利市”纯粹是以示吉利。澳门人把大年初二叫做“开年”,习俗是要吃“开年”饭,这餐饭必备发菜、生菜、鲤鱼,意在取其生财利路。从“开年”这天起,三天内澳门政府允许公务员“博彩”(赌博)。“开年”过后,澳门又完全回到中国传统春节习俗中,直到元宵佳节,也是烟花爆竹,玩龙舞狮,欢天喜地。香港习俗

在香港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与传统的截然不同。

近年来,已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1982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团年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的好兆头,同时也成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元宵节

元宵节简介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这首唐诗非常形象地描绘了元宵灯火璀璨,游人络绎不绝、狂欢达旦的情景。“一年明月打头圆”,正月十五日是新的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出于对月亮的崇拜,要在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古代把夜称宵,所以又叫元宵节。到了正月十五夜里,天边一轮明月高悬,地上万点灯火通明,人们乘着新年后的余兴,披着早春稍带寒意的轻柔晚风,踏月观灯,猜谜射覆,正是最好的时节。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节起源于汉朝,隋朝以后,元宵盛况,一朝胜过一朝。最初元宵节,是以赛灯为主,故有“灯节”之称,后来赛灯的形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灯的制作也越来越精致,赛灯的方法也由原来的街门悬挂,发展到搭缚灯笼,又由灯棚发展到灯楼,以致发展为“鳌山”。唐宋年间,火药的应用,又给灯的装饰提供了新的内涵。

唐代,长安正月十五的夜灯,规模巨大,花样繁多,《朝野佥载》记述:“玄宗先天元年上元,于京师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玉,燃五万盏灯,坚之如花树。”《开元天宝遗事》记述:杨贵妃的二姐韩国夫人更出花、宝莲等植物灯,各具情态的龙、凤、鱼、虾等动物灯,美观精致的走马灯、长生灯,等等,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明初,朱元璋为表示“大明一统天下的太平盛世”,令王侯封地各扎“万盏鳌山灯”,听臣民赴午门外观灯三日。用数千盏灯垒成山形,中间用五色玉栅簇成“皇帝万岁”四字,经灯火一射,五光十色,熠熠生辉,观之令人眼花缭乱。

清朝,元宵张灯、看灯、灯市、灯谜、灯社、灯宴广为兴起,为元宵节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气息。所谓灯谜,就是写在灯饰上的谜语。它是谜语的一种形式,是一项源远流长、妙趣横生的游艺活动。谜语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一种文学形式,它生动活泼、饶有风趣。

元宵佳节舞龙灯,是彩灯与舞蹈的结合。据记载,舞龙灯最早出现在汉代,千百年来,沿袭流传,始终受到人们的喜爱。龙灯一般分为三种,即看龙、舞龙和灯龙。龙灯的表演形式灵活多样,最为精彩的可算金龙盘玉柱。不论哪种龙灯,都配有龙珠一个,如两龙对峙合舞,就叫双龙抢珠,其艺术效果尤为可观。

由来传说

正月十五是灯节,又称元宵节。月夜观灯,是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那么,元宵节起源于何时呢?祭神说

根据司马迁《史记•乐书》中的记载,汉武帝时定于正月十五为太一神的祭日,太一即太乙,就是太阳神,后来渲代成“正月望日(十五日)夜游观灯”的习俗,遂成元宵节。平定“诸吕”说

因汉文帝是周勃戡平“诸吕之乱”以后上台的,戮平之日是正月十五。每逢这天夜晚,汉文帝都要出宫“与民同乐”。“夜”在古语中又叫“宵”,于是,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不过,当时还没有放灯习俗。道教说

道教把正月十五灯节称为“上元节”。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有一则神话,说古时候有位陈郎英使聪慧,一下子就娶了东海龙王的三个女儿为妻。婚后,大龙女在正月十五,二龙女在七月十五,三龙女在十月十五各生了一个儿子,这三个龙种长大后,被道教的元始天尊看重,分别对他们为上元天宫,中元地宫,下元水宫。因为上元天宫是正月十五晚上生的。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庆祝时间也就放在了晚上。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天天官赐福之辰。”以元宵要张灯纵乐。佛教说

东汉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群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燃灯法会。东汉明帝为提倡佛教,便下令在元宵节,不论士族庶民,一律挂灯,以表示对佛教的尊敬和虔诚。自此以后,元宵张灯便蔚然成风。

元宵节的习俗

元宵娱乐节目

元宵之夜,小孩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玩耍。伴随着花灯夜市,历来有许多传统风俗和节目: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猜灯谜等。华灯照夜,万户生辉,人们上街踏月观灯,游戏杂耍,尽情玩乐。闹社火

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娱乐活动,由来已久。春秋时代,就有孔子观社火的记载。从广义说,社火节目有七十余种,耍龙灯,舞狮子,旱船,高跷,,竹马,大头娃娃,哑老背妻等,都属社火范围,形式丰富多彩。从狭义上说,就专指蕊子,蕊子发展到现在,有车蕊子,马蕊子,高台蕊子,演起来玄妙离奇,给人以惊险优美之感。流传于各地的民间社火表演,耍法不尽相同,但技艺风格却各有特色。踩高跷

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我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表演者不但以长木缚于足行走,还能跳跃和舞剑。高跷分高跷、中跷和跑跷三种,最高者一丈多。据古籍中记载古代的高跷皆属木制,在刨好的木棒中部做一支撑点,以便放脚,然后再用绳索缚于腿部。表演者脚踩高跷,可以作舞剑、劈叉、跳凳、过桌子、扭秧歌等动作。吃元宵

传说嫦娥奔月之后,丈夫后羿相思有加,夜不成寐。月下老人知道后于心不忍,派身边的童子去告诉后羿:正月十五晚上月圆之时,可以用米粉作成圆丸,放在居室的西北角。然后连叫三遍夫人的名字,嫦娥就会出现,后羿如是去做,果得夫妻一夕团圆,后世于是就有了制粉团的习惯。

元宵节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这种食品最早出现在宋代,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开始元宵称为“汤圆”,因它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正如台湾民歌《卖汤圆》中唱的:“一碗汤圆满又满,吃了汤圆好团圆。”以象征团圆吉利之意。因汤圆最初只专在元宵节上市供应,久而久之,便直接呼它为元宵了。

元宵又称“汤圆”、“圆子”、“浮圆子”、“水圆”,圆圆的飘在碗里,像是一轮明月挂在天际。

元宵节的元宵和春节的年糕、端午节的粽子一样,都是节日食品。元宵节吃元宵意在祝福全家团圆和睦,寄托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宋人周必大曾写过一首《元宵煮浮圆子》诗: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巡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味,附此说家风。

元宵由糯米制成,可分实心和带馅的两种。带馅的又有甜、咸之分。甜馅一般有猪油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锦、枣泥、果仁、麻蓉、杏仁、白果、山楂等;咸馅一般有鲜肉丁、火腿丁、虾米等。用芥、葱、蒜、韭、姜组成的菜馅元宵,称“五味元宵”,意寓勤劳、长久、向上。

元宵的制作方法很多,南北方有很大的差异。南方做元宵时,先将糯米粉用开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北方做元宵,先把馅儿捏成均匀的球,放在铺有干糯米粉的箩筐里不断摇晃,不时加入清水,使馅沾上越来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适中。元宵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黄豆。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煎炒、油炸、蒸炊等。实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酿、白糖、桂花煮食,风味独特,宜于滋补。燃灯、赏灯

元宵节燃灯、赏灯的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盛大的灯市。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诗中,以“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描述了当年的盛况。到宋元时期,京都灯市常常绵延数十里。由于燃灯、赏灯是元宵节的主要活动,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或者叫闹花灯。

灯会的时间,汉朝只限于正月十五一夜,唐玄宗延长到三天,南宋理宗淳熙三年,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大街小巷都编竹放灯,至十八日才灯落,这种风俗,在苏杭一带尤甚。到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

灯市所用的彩灯作为传统的民间艺术,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名目、花色越来越多,演绎出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等,可谓五彩缤纷。像北京的宫灯、天津的宝莲灯、上海的金龙戏珠灯、苏杭的琉璃花灯、广州的鸳鸯戏莲灯、东北的冰灯,都各具地方特色,可谓风格各异、光彩照人。元宵之夜,家家户户的小孩们纷纷提着灯笼,四处游走……猜灯谜

元宵猜谜是个重要的娱乐活动,这种智力游戏始于宋代普及程度很高,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猜灯谜活动的加入,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丰富。

灯谜就是将谜语贴在花灯上,让人一面赏灯,一面猜谜。由于谜底不易猜中,就像老虎不易被射中一样,所以灯谜也称“灯虎”。灯谜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但制作时仍需运用巧思。谜面的设计要符合“八美”,即句练、法净、语圆、意明、字切、雅驯、超脱、体备。而传统的灯谜更要讲求一定的格式。谜格有一百余种,其中又以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凰格、谐音格、玉带格、粉底格、燕尾格、虾须格、双钩格、加冠格、脱帽格、纳履格、解带格、脱靴格、系铃格、上楼格、下楼格、掉首格、掉尾格、中分格、碎锦格、辘轳格二十四种为常用。上自文人雅士,下至目不识丁的文盲,甚至婴幼儿童,都有适合各自水平的谜语。这些谜格,如能运用得当,往往可以制出十分高妙的灯谜。据说王安石创法的字谜最多,被人们称为灯谜之初。

灯谜虽属艺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经史曲赋,现代知识,包罗万象,非有一定文化素养,不易猜射;而其奥妙瑰奇,足以抒怀遣兴,锻炼思维,启发性灵,是一种饶有趣味的益智文娱活动。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流行于我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李时珍《本草纲目》说:“龙,其形有九:身似蛇,脸似马,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是也。”在古人的心目中,龙具有呼风唤雨、消灾除疫的功能,而我国自古即以农业立国,风调雨顺对于生产生活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所以古人极力希冀得到龙的庇佑,由此形成了祭祀时舞龙和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舞龙也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样式,主要有龙灯、布龙等。龙灯也称“火龙”,这是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龙舞。这种龙由蔑竹扎成龙首、龙身、龙尾,上面糊纸,再画上色彩。龙身有许多节,节数可多可少,但必须是单数,每节中点灯,龙灯舞动时五光十色。布龙也称“彩龙”,主要在白天表演,节中不点灯。表演时腾飞欢跃,好似江海波翻浪涌,气势非凡雄伟,别有一功。舞龙时循势连贯表现巨龙盘旋欢腾,动作非常复杂。舞狮子

舞狮子,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狮子为百兽之尊,形象雄伟俊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当做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能驱邪镇妖、保佑人畜平安。所以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时及其他重大活动里舞狮子的习俗,以祈望生活吉祥如意,事事平安。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狮舞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

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即魏武帝钦定的北魏“瑞狮”。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人们无法辨认舞狮人的形体,它的外形和真狮极为相似。引狮人以古代武士装扮,手握旋转绣球,配以京锣、鼓钱,逗引瑞狮。狮子在“狮子郎”的引导下,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有搔痒、抖毛、舔毛等动作,惟妙惟肖,逗人喜爱,也有难度较大的吐球等技巧。

南狮虽也是双人舞,但舞狮人下穿灯笼裤,上面仅仅披着一块彩色的狮被而舞。和北狮不同的是“狮子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穿长袍,腰束彩带,手握葵扇而逗引狮子,以此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南狮除外形不同外,尚有性格不同。白须狮舞法幅度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民间称为“刘备狮”。黑须红面狮,人称“关公狮”,舞姿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灰白胡须狮,动作粗犷好战,俗称“张飞狮”。走百病“走百病”是通过游览散步消除百病的一项健身运动,旧时,此活动最初仅限于妇女。那时,妇女们多操持家务,养儿育女,因此身体劳累,体质较弱,容易生病,在每年正月十六这天夜里,以祛除病邪为主要目的,出门四处游走,意谓将家里病邪驱散。天长日久,形成传统习俗,至今有些地区仍保留此习俗。“走百病”经过历代充实与发展,成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也有白日游走的,有抱着孩子的妇女,有被搀扶着的病人,也有拄拐杖的老人等,乡间的道路上、树林间、山冈上、河水旁到处是游走的人群,他们边走边看,有时还边走边唱,精神为之振奋。通过野外游览,饱览如画美景,呼吸新鲜空气,对身心健康有一定益处。如今人们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广泛开展的冬季长跑、形形色色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也正是“走百病”这一传统风俗的延续和发展。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宝宝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们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养蚕人家就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黏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盛在碗里,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