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与启示(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0-11 04:10:20

点击下载

作者:夏光 李丽平 高颖楠 等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与启示

国外生态环境保护经验与启示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写作打造个人IP成就企业品牌作者:陈志红排版:咪奥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8-01ISBN: 9787115465528本书由人民邮电出版社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 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第一章国外主要国家环境污染及改善状况

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众多人群非正常死亡、残废、患病的公害事件不断涌现。美国、日本等国家积极把环境保护提上日程,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环境质量改善效果。纵观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污染和改善的历史,可以看出它们同样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其中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本章就国外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欧洲国家的环境污染及改善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第一节 美国一 环境污染状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后的美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在短期内集中了大量的工厂企业、生产和生活设施,涌进了大量的人口,建设了大量的建筑物。但是与经济繁荣相伴随的是,物质和能量的集中消耗产生了大量破坏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美国各种污染公害事件层出不穷,其中大气污染和水污染无疑[1]是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美国工业和交通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煤的产量和消耗量逐年上升、汽车数量飞速增加,导致越来越多的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系列大气污染公害事件相继在美国发生,如多诺拉烟雾事件(见专栏1-1)、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见专栏1-2)。其中,加州洛杉矶市的空气污染尤其严重。40年代初期,洛杉矶机动车数量激增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石油的燃烧排放,导致发生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人数达到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2]

专栏1-1 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10月27日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西部山区工业小镇多诺拉潮湿寒冷,天空阴云密布,由于一丝风都没有,空气无法上下垂直移动,出现逆温现象。在这种死风状态下,工厂的烟囱却没有停止排放,就像要冲破凝住了的大气层一样,不停地喷吐着烟雾。两天之后,大气中的烟雾越来越浓,工厂排出的大量烟雾被封闭在山谷中。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二氧化硫(SO2)气味,空气能见度极低。随之而来的是小镇中6000人突然发病,症状为眼病、咽喉痛、流鼻涕、咳嗽、头痛、四肢乏倦、胸闷、呕吐、腹泻等,其中有20人很快死亡。死者年龄多在65岁以上,他们大都原来就患有心脏病或呼吸系统疾病。

多诺拉烟雾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有毒物质附着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人们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有毒的气体,从而引起各种症状。[3]

专栏1-2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从1943年开始,人们就发现洛杉矶一改以往的温柔,变得“疯狂”起来。每年从夏季至早秋,只要是晴朗的日子,城市上空就会出现一种弥漫天空的浅蓝色烟雾,使整座城市上空变得浑浊不清。

光化学烟雾是由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排放造成的,一般发生在湿度低、气温在24~32℃的夏季晴天的中午或午后。汽车尾气中的烯烃类碳氢化合物和二氧化氮(NO2)被排放到大气中后,在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下,会吸收太阳光所具有的能量。这些物质分子在吸收了太阳光的能量后,会变得不稳定起来,原有的化学链遭到破坏,形成新的物质。这种化学反应被称为光化学反应,其产物为含剧毒的光化学烟雾。

洛杉矶在40年代就拥有250万辆汽车,每天大约消耗1100吨汽油,排出1000多吨碳氢化合物、300多吨氮氧化合物(NOx)、700多吨一氧化碳(CO)。另外,还有炼油厂、供油站等燃烧石油,这些化合物被排放到阳光明媚的洛杉矶上空,不啻制造了一个毒烟雾工厂。这种烟雾使人眼睛发红,咽喉疼痛,呼吸憋闷,头昏,头痛。1943年以后,烟雾更加肆虐,以致远离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仅1950~1951年,美国因大气污染造成的损失就达15亿美元。1955年,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65岁以上的老人达400多人;1970年,有75%以上的市民患上了红眼病。这就是最早出现的新型大气污染事件——光化学烟雾事件。

二战之后,美国的用水量和排污量呈现井喷式增长。各种家庭污水和化学物质未经处理或者处理不足进入城市附近的水域,河流和湖泊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染。以北美伊利湖为例,周边化工业发展导致大量化学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入湖中,污染物积淀在湖底,造成水藻丛生,鱼类大量死亡;伊利湖的重金属、氯化物、硝酸盐等不同程度地超标。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伊利湖已经被破坏。美国地下水也出现了污染状况。20世纪40年代,密歇根、纽约等几个州的井水受到化学物质的污染,到60年代,至少有25个州的地下水受到工业化学物质的污染。20世纪50年代后,各种农用化学品的投入量高速增长,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美国环保局2003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农业面源污染是美国河流和湖泊污染的第一大污染源,也是[4]造成湿地退化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因素。

除了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外,美国的土壤污染严重性也开始显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美国大量的工业企业搬迁,留下了数量十分庞大的遭受不同程度污染的地块,也就是污染场地。一些污染场地没有经过修复直接被再投入市场进行开发,给居住在这些污染场地上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其中,较为[5]著名的是发生在美国的“拉夫运河”事件。二 改善状况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尽管美国仍然面临着经济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人口不断集中、汽车大量普及等问题,但是由于美国采取了积极和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美国的环境质量有了较大的改善,污染物排放非升反降,而且降幅较大。(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1.SO2排放控制成效

美国的SO2排放趋势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初至70年代的工业化阶段,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与SO2排放量的变化呈同步上升趋势,经济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能源消耗和SO2排放量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SO2排放量峰值出现在1970年。第二阶段从70年代开始,SO2排放量与经济发展脱钩,开始呈现持续下降趋势。1983年,SO2排放量为2052万吨,十年间减少了29%;2002年,SO2排放[6]量仅为1392万吨,三十年间减少了52%(见图1-1)。

美国环境中的SO2主要来自固定源排放,包括燃煤、燃油和有色金属冶炼等,其中燃煤发电厂是最主要的排放源。来自交通运输领域的SO2排放量占比很小,特别是实施低硫燃料标准后,来自交通领域的SO2排放量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图1-1 1940~2012年主要年份美国SO2排放情况注: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中1940~1970年的数据来源: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the 1996 Annual Report of the Council on Environmental Quality,[2016-04-29],http://clinton4.nara.gov/CEQ/publications.html。1970~2014年的数据来源:U.S.EPA,National Emissions Inventory(NEI)Air Pollutant Emissions Trends Data,[2016-04-29],https://www.epa.gov/air-emissions-inventories/air-pollutant-emissions-trends-data。2.NOx排放控制成效

1940~2012年,美国NOx排放变化趋势如图1-2所示。有如下特征:①1940~2012年,美国NOx排放总量变化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快速增加(1940~1970年)—基本不变(1970~1980年)—缓慢减少(1980~1998年)—快速减少(1998~2012年),交通运输领域NOx排放变化趋势与全美NOx排放变化趋势基本一致;②交通运输是NOx的主要来源之一,2012年来自交通运输的NOx排放量占到全美NOx排放量的54.8%,公路车辆NOx排放量占到34.6%,交通运输NOx排放量占全美NOx排放量的最高比例(2009年)为64.8%(公路车辆为42.8%);③2012年,美国NOx排放量为1116万吨,相对于1970年,下降了58.5%。

通过技术革新,美国要求机动车安装催化转化装置,严格排放标准,1975年后,机动车NOx的排放量逐步降低。2012年相对于1970年,全美NOx排放量减少了1572万吨,降低了58.49%;交通运输NOx排放量减少了916万吨,降低了59.97%。2012年全美NOx的年均浓度相对于1980年降低了60.36%。目前,全美所有地区的NOx浓度均达到了《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自1998年9月22日起,所有未达标区被重新认定为维持达标区(均位于加州南部,包括洛杉[7]矶县、奥兰治县、里弗赛德县、圣贝纳迪诺),无未达标区域。图1-2 1940~2012年主要年份美国NOx排放情况3.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控制成效

1940~2012年,美国的VOCs排放变化趋势如图1-3所示。有如下特征:1940~1970年,美国的VOCs排放量持续快速增长,之后进入逐年下降阶段;交通运输领域的VOCs排放是全美VOCs排放的重要来源,2012年交通运输领域VOCs排放占全美VOCs排放的22.48%,1970年达到最高56.26%,之后占比逐年下降;交通运输领域中,公路车辆排放量最大,占交通运输排放量的50%以上。

1970年后,美国的VOCs排放量显著下降,与交通运输领域的VOCs排放量下降趋势基本一致(如图1-3所示)。2012年,全美VOCs排放量为1570万吨,相对于1970年的排放量,下降了54.76%,低于1940年排放量。在交通运输领域,美国环保局通过设立燃料挥发性限值,在臭氧浓度不达标的地区销售新配方汽油等措施控制VOCs的排放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970~2012年,交通运输领域的VOCs排放量下降了1500万吨,其中,公路车辆VOCs排放量下降了1496万吨。1970~2012年,公路车辆排放量下降占全美VOCs排放下降总量的78.81%,在控制交通领域,特别是公路交通领域的VOCs排放量可以有效降低VOCs排放总量。图1-3 1940~2012年主要年份美国VOCs排放情况4.颗粒物(PM)排放控制成效

美国PM排放情况变化如图1-4和图1-5所示。可见:①从1940年开始,美国PM10的排放量经历了基本不变阶段—下降阶段—上升阶段—下降阶段,在20世纪80年代,达到PM10的排放高峰,之后逐步下降;②从1990年开始,PM2.5排放量开始持续下降;③目前,PM10和PM2.5排放量已基本稳定。1985~2012年,交通运输领域的PM10排放量减少了23万吨,约为1990年交通运输排放量的32.65%;1990~2012年,交通运输领域的PM2.5排放量减少了28万吨,约为1990年交通运输排放量的44.42%,颗粒物减排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全美来看,目前,交通运输领域的颗粒物排放对全美颗粒物排放的贡献率并不是很高。2012年,来自交通运输领域的PM10占全美排放总量的2.65%,来自交通运输领域的PM2.5占全美排放总量的10.94%。图1-4 1940~2012年主要年份美国PM10排放情况图1-5 1990~2012年主要年份美国PM2.5排放情况5.CO排放控制成效

美国CO排放情况变化如图1-6所示。可见:①从1940年开始,美国CO的排放量经历了逐年上升阶段,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的CO排放量呈现持续下降趋势;②50%以上的CO排放来自交通运输,最高时曾达到90%以上,其中公路机动车是最主要的排放源;③目前,美国CO尾气排放得到有效控制,2012年CO排放量为6277万吨,与1970年相比下降了69%,其中,公路车辆排放量减少了14046万吨,下降了86%。图1-6 1940~2012年主要年份美国CO排放情况(二)水体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

20世纪70年代美国水体污染也非常严重,7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好转。以五大湖为例,经过数十年的恢复努力后,五大湖近岸水生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统计数据显示,1976~1989年,美国五大湖的总磷负荷呈总体下降趋势。伊利湖从1976年的19000吨/年下降到1989年的8568吨/年;密歇根湖从1979年的7659吨/年,下降到1988年的6907吨/年;苏必利尔湖从1979年的6619吨/年,下降到1987年的1949吨/年(图1-7)。图1-7 1976~1991年美国五大湖总磷负荷变化趋势资料来源:李丽平、李媛媛、高颖楠等:《在中国当前同等发展阶段时的美国环境保护措施研究》,《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年第5期,第141~145页。第二节 日本一 环境污染状况

二战后,日本政府制定并实施了以“倾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产业复兴政策,此后,日本政府又进一步提高重化学工业在工业以及出口中的比例,建立了独立完善的现代化工业体系。随着日本重化学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尤其是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以后,日本能源消耗量也呈现逐年大幅度增加趋势。随着工业生产以及能源消耗需求的增加,工厂排放的煤烟粉尘、废水等大幅增加,但是当时日本企业将资金大量投入到设备投资中,对于工业污染防治设备的投资较少。当时的工业污染处理技术不发达,人们对工业污染造成的危害缺乏认识,导致工业污染问题不断恶化,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安全。这一时期,日本爆发了不少公害事件,这些公害事件不仅给日本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笼罩了阴影,而且给广大民众、污染受害者也带来了许多苦难。据统计,到1982年3月底,仅熊本、新、鹿儿岛三县中被政府承认为水俣病受害者的人数就有1898[8]人,死亡人数为605人。

1960年以前,煤炭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因此大量的SO2和粉尘被排向大气,日本各大工业城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煤烟型大[9]气污染。随着石油取代煤炭成为主要的能源,污染也随之变成以硫化物等污染物质为主的大规模大气污染,其中受害最早、程度最深的是日本四日市,发生了闻名世界的四日市哮喘事件(见专栏1-3)。70年代后,汽车数量的增加导致光化学污染问题在日本十分严重。[10]

专栏1-3 四日市哮喘事件

四日市近海临河,交通方便,又是京滨工业区的大门,市内工业主体部分是盐滨地区和午起地区的联合企业。四日市的三大石油联合企业周围,又挤满了三菱油化等10多个大厂和100多个中小企业。于是四日市成为噪声震耳、臭水横流、乌烟瘴气的公害严重城市。

1956年,由于石油工业的含酚废水被排入伊势湾,附近水产发臭不能食用,但最严重的还是大气污染。石油冶炼和工业燃油(高硫重油)产生的废气,使整座城市终年黄烟弥漫。全市工厂粉尘、SO2年排放量达13万吨,SO2浓度超出标准5~6倍。在四日市上空500米厚度的烟雾中飘着多种有毒气体和有毒铝、锰、钴等重金属粉尘。市民长年累月地吸入这种被SO2及各种金属粉尘污染的空气,呼吸器官受到了损害,因此,很多人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癌等。随着污染的日趋严重,支气管哮喘患者显著增加,这种情况引起各界广泛注意,人们开始探索致喘原因。据四日市医师会调查资料,患支气管哮喘的人数在污染严重的盐滨地区比非污染对照区高2~3倍。

后来,由于日本各大城市普遍使用高硫重油,四日市哮喘病蔓延全国。如千叶、川崎、横滨、名古屋、水岛、岩国、大分等几十个城市都有哮喘病在蔓延。据日本环境厅统计,到1972年为止,日本全国患四日市哮喘病的患者多达6376人。

由于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有毒废水被排放到江河湖海,给日本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形成了波及范围较广的水质污染公害事件。其中比较著名的是1952~1956年发生的日本水俣病事件(见专栏1-4)。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实现现代化经营,成为从事铅、锌矿的开采、精炼及硫酸生产的大型矿山企业。然而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Cd)等重金属的废水却长期直接被排入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水田土壤、河流底泥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这也是震惊世界的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见专栏1-5)。[11]

专栏1-4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是水俣湾东部的一个小镇,有4万多人居住,周围的村庄还居住着1万多农民和渔民,丰富的渔产使小镇格外兴旺。

1925年,日本氮肥公司在这里建厂,后又开设了合成醋酸厂。1949年后,这个公司开始生产氯乙烯(C2H5Cl),年产量不断提高,1956年超过6000吨。与此同时,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排放到水俣湾中。

1956年,水俣湾附近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病。这种病症最初出现在猫身上,被称为“猫舞蹈症”。病猫步态不稳,抽搐、麻痹,甚至跳海死去,被称为“自杀猫”。随后不久,此地也发现了患这种病症的人。患者由于脑中枢神经和末梢神经被侵害,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精神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当时这种病由于病因不明而被叫作“怪病”。这种“怪病”就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工业废水造成的公害病。[12]

专栏1-5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19世纪80年代,日本富山县平原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将在采矿过程及堆积的矿渣中产生的含有镉等重金属的废水直接被排放到周围的环境中,在当地的水田土壤、河流底泥中产生了镉等重金属的沉淀堆积。镉通过稻米进入人体,首先引起肾脏障碍,逐渐导致软骨症,在妇女妊娠、哺乳、内分泌不协调、营养性钙不足等诱发原因存在的情况下,妇女得上一种浑身剧烈疼痛的病,叫痛痛病,也叫骨痛病,重者全身多处骨折,在痛苦中死亡。

河流被镉污染,河水变成了“镉水”;用“镉水”灌溉稻田,镉又污染了土壤,水稻生长在被镉污染的土壤里,于是就产出了“镉米”。居民喝着“镉水”,吃着“镉米”,当体内镉含量蓄积到一定程度后便引起了镉中毒。

1946~1960年,日本医学界从事综合临床、病理、流行病学、动物实验和分析化学的人员经过长期的研究后发现,“骨痛病”是由于神通川上游的神冈矿山废水引起的镉中毒。

从1931年到1968年,神通川平原地区被确诊患此病的人数为258人,其中死亡128人,至1977年12月又死亡79人。二 改善状况(一)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1.SO2排放控制成效

1965年前,日本SO2污染十分严重,1965~1985年大幅改善(见图1-8)。日本的SO2年均值由1968年的0.05万吨下降到2008年的0.003万吨左右,SO2排放量大幅度降低,在1967年达到峰值后,[13]1986年之后一直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而一般局和自排局的SO2的环境标准的达标率也逐渐达到100%。2.NOx排放控制成效

1970年之后,日本氮氧化物的排放量有了大幅度降低,到70年代下降了50%左右(见图1-8)。一般局和自排局的环境标准的达标率也有了提高,一般局的达标率基本稳定在90%左右,2004达到100%;自排局的达标率有了大幅上升,NOx排放量在1971年达到峰值后,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几年NOx排放量也相对较为稳定,说明日本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图1-8 日本SO2和NOx排放量资料来源:日本环境省:http://www.env.go.jp/doc/toukei/index.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6日。(二)水体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

1970年之后,日本的水质也有了显著的改善(见图1-9)。BOD(生化需氧量)/COD(化学需氧量)环境标准的达标率也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水质达标率在1975年后有了显著的提高,整体水质的达标率由1975年的59.6%增加到2007年的85.8%,河川、湖沼和海域的水质达标率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见表1-1)。图1-9 日本BOD/COD环境标准的达标率资料来源:日本环境局:http:L//www.env.go.jp/doc/toukei/index.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6年6月26日。表1-1 水质达标率第三节 欧洲国家一 环境污染状况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60年代,欧洲各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进步迅速,但也为这种发展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即环境的迅速恶化。二战后欧洲城市工业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工业发展越快,机器使用的规模越大,对环境破坏的程度也越严重。欧洲许多城市市内工厂较多,加上居民家庭燃煤取暖,国家煤炭的产量和消耗量逐年上升,煤烟排放量急剧增加。在无风季节,烟尘与大雾混合在一起,笼罩在城市上空,形成了乌黑的、浑黄的呛人的烟雾。这一时期欧洲大气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频发,例如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见专栏1-6)和英国伦敦烟雾事件(见专栏1-7)。随着汽车工业及石油与有机化工工业的发展,资源和原料的需求量和消耗量大幅增加,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被排入土壤和河流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14]

专栏1-6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马斯河谷工业区处于狭窄的河谷中,即马斯峡谷的列日镇和于伊镇之间,两侧山高约90米。许多重型工厂分布在那里,包括炼焦、炼钢、电力、玻璃、炼锌、硫酸、化肥等工厂。1930年12月1~15日,整个比利时大雾笼罩,气候反常。由于该工业区位于狭长的河谷地带,发生气温逆转,大雾像一层厚厚的棉被覆盖在整个工业区的上空,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在近地层积累,无法扩散,SO2的浓度也高得惊人。

在这种逆温层和大雾的作用下,马斯河谷工业区内13个工厂排放的有害气体在大气层中越积越厚,其积存量接近危害健康的极限。从第三天开始,在SO2和其他几种有害气体以及粉尘污染的综合作用下,河谷工业区有上千人发生呼吸道疾病,症状表现为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声嘶、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一个星期内就有60多人死亡,是同期正常死亡人数的十多倍。其中以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家畜也未能幸免于难,纷纷死去。[15]

专栏1-7 伦敦烟雾事件

从1952年12月5日开始,逆温层笼罩伦敦,城市处于高气压中心位置,垂直和水平的空气流动均停止,连续数日空气寂静无风。当时伦敦冬季多使用燃煤采暖,市区内还分布有许多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火力发电站。由于逆温层的作用,煤炭燃烧产生的CO2、CO、SO2、粉尘等污染物在城市上空蓄积,引发了连续数日的大雾天气。其间由于毒雾的影响,不仅大批航班被取消,甚至白天在公路上行驶汽车都必须打开大灯。

行人走路都极为困难,只能沿着人行道摸索前行。由于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断积蓄,不能扩散,许多人都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流泪不止。伦敦医院由于呼吸道疾病患者剧增而一时爆满,伦敦城内到处都可以听到咳嗽声。

当时正在伦敦举办一场牛展览会,参展的牛首先对烟雾产生了反应,350头牛有52头严重中毒,14头奄奄一息,1头当场死亡。不久伦敦市民也对毒雾产生了反应,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眼睛刺痛,发生哮喘、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的病人明显增多,进而死亡率陡增,据记载从12月5日到12月8日的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达4000人。根据事后统计,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48岁以上人群死亡率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人群的死亡率为平时的2倍,在这一周内,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分别为前一周的9.5倍、2.4倍、2.8倍和5.5倍,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显著提高。

1952年12月9日之后,由于天气变化,毒雾逐渐消散,但在此之后两个月内,又有近8000人因为烟雾事件而死于呼吸系统疾病。事件发生之后伦敦市政当局开始着手调查事件原因,但未果。此后的1956年、1957年和1962年又连续发生了多达十二起严重的烟雾事件。(一)英国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国内的耗煤量显著增加,各种工业领域的污染物排放也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水泥工业中,粉尘排放直线上升。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水泥产量是700万吨,1951年达到1000万吨,1973年达到产量的最高峰2000万吨。在钢铁工业中,熔炼矿石前的焙烧矿粉这种新技术的使用也带来了类似的问题,1958年英国钢产量为800万吨,共泄漏出13万吨焙烧矿粉;1958年,英国的发电站燃烧了4300万吨的媒,仍然有100万吨左右的粉尘进入大气,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1952年12月5日,伦敦数千居民患上了支气管炎、气喘和其他影响肺部的疾病,从空气中飘落大量超出平时10倍的煤烟烟雾,将泰晤士河谷完全笼罩住。烟雾直到12月10日才散去,造成了4000人死亡,随后的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1956年,伦敦再次发生了严重的烟雾事件。此后,尽管英国政府对工业加强管理,煤炭在工业燃料中所占的比例逐渐下降,煤烟型污染也有所减轻,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汽车数量持续增加,汽车尾气逐渐取代煤炭成为英国大气的主要污染源。

英国的炼钢企业、化学工业、石油提炼和发电业纷纷到河口和沿海地区选址,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向河流或者大海中,造成了严重的水体污染。以泰晤士河为例,20世纪30年代,仅污水处理厂就有190家每天向泰晤士河及其支流排放污水。据统计,1950年,伦敦最大的两个排污口贝肯和克罗斯尼斯排放的废水量比战后初期增长了10%。二战期间,大批地下水道和污水处理厂在空袭中被炸毁或遭到破坏,河流污染问题变得更加严重。河流污染还造成各种水生生物减少甚至绝迹,例如对英国特伦特河及其支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长达550英里的河流上,有将近1/4的河段对动植物的生存是有致命威胁的,另有50英里的河段只能允许低级植物存活,鱼类和昆虫则不能[16]生存。(二)联邦德国

二战以后,德国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发展经济一度成为德国压倒一切的中心,因而环境保护被忽视。但过度的工业化招致了大自然的报复,环境恶化在70年代达到了顶点。德国发生了一连串环境污染的灾难,SO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大幅增加,水域中的生物急剧减少,垃圾堆放场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自然环境受到破坏,民众[17]深受其害。

德国是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经历了严重的大气污染,尤其是鲁尔工业区。德国的工业核心区域鲁尔工业区成为当时德国的污染典型地区,20世纪50~60年代,鲁尔工业区“空气污染严重到汽车无法通行、呼吸感觉肺疼的程度,整个鲁尔地区昼同[18]黑夜,树木都被煤灰粉尘染成黑色”。1962年12月更是爆发了156人死亡的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1985年,雾霾再次袭击德国鲁尔工业区,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煤味,能见度极低,这次雾霾致使24000人死亡,19500人患病住院。

德国水污染也十分严重。以莱茵河为例,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和工业污水、轮船废油等被直接排入河中,致使河流污染严重,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据统计,1972年污染最为严重,莱法州梅茵兹市河段COD为30~130mg/L,BOD为5~15mg/L,达到了峰值,河流水体几乎完全丧失自净能力;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初氨氮也出现了两次污染高峰,超过了3.3mg/L。随着水污染加剧、水利工程的修建及地下水位的下降,莱茵河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水生生物种类减少。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早期,大型底栖动物从165种减至27种。二 改善状况(一)欧盟层面污染改善状况1.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

常规大气污染物基本得到控制。20世纪80年代开始,欧盟SO2的浓度不断下降,从1990年到2013年共下降了80%。NOx和NH3(氨气)从90年代起也在持续下降,NOx从1990年到2013年浓度下降了15%,NH3从1990年到2013年浓度下降了15%,臭氧的重要前体物[19]VOCs也在持续下降,从1990年到2013年下降了57%。NOx和VOCs也逐渐取代SO2成为欧盟主要的污染物(见图1-10)。图1-10 1990~2013年欧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资料来源:欧盟环保署,http://www.eea.europa.eu/data-and-maps/indicators/main-anthropogenic-air-pollutant-emissions/assessment-3。2.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

从1980年开始,欧盟的取水量明显减少,在大部分欧盟国家,由于耗水产业的转移、回收再用技术的发展和服务行业的发展,工业用水一直在缓慢下降,但是城市用水短缺问题严重,水体富营养化问题严重。

由于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部分国家地表水中磷的排放量下降了40%~60%,但是欧盟1/4的监测站点监测的磷含量仍然比水质良好情况下的磷含量高出近10倍。地表水中的氮主要来源于农业,为此从1985年到1995年,欧盟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但是地表水中氮的含量并没有明显下降。此外,重金属、碳氢化合物和氯化烃的污染问题也较为严峻。21世纪以来,欧盟地下水、河流、湖泊的氮氧化物[20]以及磷浓度并未发生显著变化。3.化学品及固废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

随着西欧国家化学品工业的发展,欧盟非常关注化学品的污染问题,采取清单等一系列措施予以管制,并取得一定成效。从70年代中后期开始,铅、锌等重金属对大气的影响逐渐降低。1990年欧盟承诺,1995年达到36种化学物质由河流或河口向海洋的输送量减少50%的目标。

从80年代开始,欧盟固体废弃物的产生量不断增加,从1990年到1995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就增加了10%,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盟出台了固体废弃物管理的多项措施,包括从源头预防、废弃物回收和再用、处理不可回收废弃物等。管理的范围涉及旧轮胎、报废汽车、医疗垃圾、建筑垃圾、电子废弃物等。通过上述措施,欧盟固体废弃物的处理量显著增加。(二)国家层面污染物排放控制成效1.英国

由于采取了多方面的治理措施,英国的大气污染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1970~2014年,SO2和NOx排放量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见图1-11)。以污染较为严重的伦敦为例,据统计,1952年,伦敦大气中每立方米含有高达2700~3800毫克的酸气,31962年大雾发生时更是达到了5600mg/m。而1975年的时候,污染3程度明显降低了,降至1200mg/m。经过多年的治理,20世纪70年代中期,伦敦基本摘掉了“雾都”的帽子,重现蓝天白云,成为环境治理成功的典型。此后,伦敦烟雾含量进一步减少,到80年代后期,烟雾含量已降至大烟雾时期的20%。图1-11 1970~2014年主要年份英国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资料来源:英国环保署,https://www.gov.uk/government/statistical/-data-sets/envol-emissions-of-air-pollutants。

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治理,英国水污染防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泰晤士河为例,截至1988年,全流域正在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476座,地下污水管道总长45000公里。从1955年到1980年,泰晤士河流域总污染负荷降低了90%,许多绝迹多年的珍贵鱼类也重返泰晤士河。过去污染最为严重的泰晤士河得到了恢复,水质得到了改善。2.联邦德国

长期有效的治理工作使德国受益颇多,饱受雾霾影响的鲁尔工业区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改善。据鲁尔工业区所在的北威州环境部门统计,1964年,莱茵和鲁尔地区空气中SO2的浓度约为每立方米206微克,2007年则下降到每立方米8微克,降幅达96%。同时,空气中悬浮颗[21]粒物浓度从1968年至2002年也出现明显下降。至2012年,鲁尔工业区的所有空气质量测量站中PM2.5年均含量最多只有每立方米21微克。

由于水环境立法的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度减少,水环境质量得到根本改善。以德国流域污染控制为例,易北河流域从1990年至1999年,新建、改建、扩建了181座市政污水处理厂,处理了相当于1.29亿德国人的生活污水。易北河和北海的BOD排放量年均减少8.377万吨,相当于1990年峰值时期全部负荷的27%;总磷减少3320吨,相比1990年的峰值削减了36%;氨氮削减了14250吨,相比1990年的峰值削减了62%。莱茵河的污染状况也得到了改善,重金属污染程度下降,河水含氧量、水生生物种类增加。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莱茵河BOD开始稳步下降,80年代减少至3mg/L以下,90年代后维持在2mg/L以下。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氨氮也开始逐步减少,2000年以后一直维持在0.1mg/L以下。总磷也从1973年的1.1mg/L减少至2000[22]年的0.6mg/L,削减率更是达到45.5%。第四节 国外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影响关系是双向的。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反过来环境作为一种资源也制约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研究,可以明显看出在工业化初期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事件,并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灾难性的影响;随后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通过采取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与产业转型,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历程。大量研究也表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轨迹基本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倒“U”形的特征,在环境经济学中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美国、英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经济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二战后,发达国家纷纷把战后经济恢复作为第一要务,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煤炭、石油等大量的地下能源被转移至地表得到利用,以推动日益扩张的经济活动。这些化石能源的快速和大量使用除了带来人均GDP的快速增长外,也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工业发展对自身的生存环境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23]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典型的生态环境灾难性事件。

第二阶段——经济与环境污染同步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各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制定相关法律、政策和措施改善环境质量。在此阶段各国的经济也进入了稳定增长时期,各国也开始大力发展一次能源使用率较低而产业附加值更高的电器、机械制造业等。

第三阶段——环境污染影响经济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这些国家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资源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环境污染治理的法规和政策不断完善和严格,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出现拐点,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呈现快速增长后而稳步下降的趋势,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各国进一步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加上能源消费增速持续减缓,污染物排放量进一步降低,环境质量趋于好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SO2排放量达到“库兹涅茨”拐点,美国、日本、英国和德国的人均GDP变化趋势见图1-12和图1-13。美国1963~1972年的年均GDP增长率为5.2%;日本1961~1967年的年均GDP增长率为9.8%,1968~1977年的年均GDP增长率为5.6%,这也说明环境恶化后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阻碍作用。

第四阶段——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20世纪80年代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后,各国经济的发展也逐渐重新步入正轨,经济发展趋势又开始好转,这也就进一步印证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这一观点,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相互依托、互相推动的。以美国制造业为例,1990~2008年,美国制造业产值增加了1/3,而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却降低了60%。美国制造业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主要来自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强度的下降,而非工业产品结构以及产量变化导致。美国的制造业产值在增长,而大气污染排放量持续下降,这也证明了适当的环境规制可以促使企业进行更多的创新活动,而这些创新将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从而抵消由环境保护带来的成本增加并且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盈利能力,提高产品质量,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图1-12 1960~2015年主要年份四国人均GDP图1-13 1961~2012年主要年份四国GDP的增长率

[1]徐在容等:《20世纪美国环保运动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百度百科:多诺拉烟雾事件,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pRg8rq0_SmOiXrI4Z_x9eJuVS8HOD-igp-Sgo1KIWIo-ayrL8qwg0rQFwXDlG6juTaiBFCkJZWOfnuNYj6hEU2mjk4l2fZJ4vmZPZN9VMpk9_-XNy4ZJdn6aUVa6H0DBMoMgIG Yl8xVHLXom3HP2rvnFrrgIf857bdx1_sebhy。

[3]百度百科: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http://baike.baidu.com/link?url=JIwpOt6BFEgz75azr2_ad7l22yZJTCAO8mZEhnHeYv1gLoAIVESNzGNATx8rQ0-RuptfKI1VuZUkWM1t3LOXkfehQM-NgtYDMaICS6_LPtDwy2sK53NbwRcDm6Gu6 vYnOApIJEjpZVqKXwIfk7AKYPqYr-iN8zFi2LngW5LWKx86e5MRvnJx7MvGtruc_bOKn0y2nZcdlVcW85LrHHy4Jq。

[4]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Kolbe H.:《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中国农业科学》2004年第7期,第1018~1025页。

[5]由于美国一家电化学公司持续11年将大量工业有毒废弃物倾倒在拉夫运河中,之后运河被填埋覆盖好转赠给当地的教育机构,后又在土地上开发住宅和学校,之后居民各种怪病频发,卡特总统颁布联邦紧急令,近千户居民搬迁撤离。

[6]王金南等:《全面小康下的环境质量:发达国家状态与2020年中国预期》,《重要环境决策参考》2014年第10期。

[7]U.S.EPA,Green Book:Nitrogen Dioxide Information,[2016-06-29],http://www.epa.gov/airquality/greenbook/nindex.html。

[8]朱飞飞:《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期的环境污染及其治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9]罗丽:《日本能源政策动向及能源法研究》,《法学论坛》2007年第22期,第136~144页。

[10]百度百科:四日市哮喘事件,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Arpxm9i_lO-rVOFpufYDSK2CToHW2J7hsOcSk17ovbD3rX02DJctLNcJH8N03iF22V-YQ_4RTHRVhGFuGLqylOt42o3CsDGE1ZidBal06ILRkewxy50jqHVbejd03eQtI6fytKfnA4Qa SDX2yoxMoyDiKokGMdiqTryfI8qL8m。

[11]百度百科:日本水俣病事件,http://baike.baidu.com/link?url=E67FlrCuA-vf5cmu2t9tuu0elfC5UzL_NQ_Ta0OEWSQOqeTIr5dBLTC8Z_fsYiDK8hsB05Jy GGTm6rsWYpX7Gbi0NlDXBokHU5cSym86Dd1jw4RMQV-RWnLcvhyX3JxywmBwI6 flrh29UaGGYXrmZUt47ZaP1rHpZeTWfIE8nLW。

[12]百度百科:富山骨痛病事件,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45Lf7Eh_G6 Vmd0CrJl7ZaujdLp-KJkx2npu1z7t3T0dTtXK3diFm1yE5NikpHXd4LMfwCdSnCoWjvsz R2_JTHJdO8DpRiGuys7MAaEE5z82o4AsvynmkxpxSD2fj9nr。

[13]为了对全国大气污染状况进行日常监测,日本以住宅区为对象建设“一般环境大气监测局”(一般局)以及以道路沿线为对象建设“汽车尾气检测局”(自排局),并由都道府县来运营。

[14]百度百科:马斯河谷烟雾事件,http://baike.baidu.com/link?url=pM3rdriR2 lP6ZwaTC0YrJwMxCFFUzHg03GBkjKRvKUdkBdaF9NBWRVScm9g6riyBu1sFV7_38 purI-BPgG1WXF5wZMqMGpmJnhmHK_bZr94RREdUbvbywsyEyOyO7I09UFWIWA 5iokd2SwJjebQTrdt-phUa3kAorsEY26zXuNVB4wIDCSnyyXrQkEpo_fnXoafXngrOUVe zenviHBv7yYuhtkam8Jc8VOzcMJb6eTLmhYveZ3JTiWwOEmNHK3iq0we71rQewUP0VPr mdNDH7H5w4-B4SMzNW6RBQcRYbpnXp4PpBv9UCBnPjNqV-HI4wdnCIPH9qNPb TQkB4lPlBa。

[15]百度百科: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Ebbg9DOS8OXbxwQnKSks7BPG-TJdVo9Xuk7XzjTnKFigwJnnzdsWnJQh9ovX1ZboVgJt QaCf2CSfqokyip9BGcWN0s4HUR1jWJr8QeJedieiGbHIXgTm0wjMxLVazIoL6LDgEdwINz jntkYUOnBTiIUJWk7cYJ9b7vBlprtUoEMJvnvRrFZFtqtBo8ZzsUqKpSBHz8QbU2R8ZtWa uO_lDMxzEbfqWszvLYz-YOdbPpTpA_G50hwLYnRMCZHBQvTrbnlZa4pW_zqsXg NE058Zq。

[16]布雷恩·威廉·克拉普:《工业革命以来的英国环境史》,王黎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1。

[17]张耀泽:《德国绿色信贷政策介评及借鉴——以德国银行实践政策为视角》,《东方企业文化》2012年第3期,第5页。

[18]陈博:《鲁尔工业区的蜕变》,《世界环境》2015年第6期,第26页。

[19]European Environment Agency:Emissions of the Main Air Pollutants in Europe,[2015-12-16],http://www.eea.europa.eu/data-and-maps/indicators/main-anthropogenic-air-pollutant-emissions/assessment-1.

[20]European Environmental Agency:Waterbase Transitional,Costal and Marine Waters,[2015-06-26],http://www.eea.europa.eu/data-and-maps/data/waterbase-transitional-coastal-and-marine-waters-11.

[21]刘石磊、郭泽、郭爽:《三个“雾都”如何走出“霾伏”?》,《理论导报》2014年第2期,第20页。

[22]曲文辉、顾笑迎:《国外城市典型河道的治理方式及其启示》,《城市公用事业》2008年第4期,第25页。

[23]胡涛、吴玉萍、沈晓悦:《环境质量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与教训》,《WTO经济导刊》2010年第9期,第15页。第二章生态环境保护理论与原则

生态环境保护重在实践,以此破解社会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难题。在实践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一系列的问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在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制定科学的环境决策,减少人为因素给社会带来的生态环境风险?如何影响、改造和重塑生态系统,让生态环境朝着人类希望的方向发展?

在科学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理论对以上问题进行了回答,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尊重生态系统自身规律、认清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学和社会学根源,才是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原则通过总结提炼、结合实践、平衡利弊得来,以此解决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对于政府、社会和市场之间关系的处理,通过科学决策和顶层设计,利用法律约束和激励引导,形成正反双向驱动力,鼓励公共参与,进而形成政府、社会和市场三者的良性互动,引导生产资料向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方向流动,并由管理体制、技术产业和控制措施提供配套支持。第一节 生态环境保护理论

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既需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也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协调好人类社会内部的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学科的复合性,借助已有基础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生态环境保护的自身特点,形成了生态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法学、环境政治学、环境哲学、环境工程学等多个学科,以认识生态环境的自身规律,利用经济和技术手段调节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通过社会学方法揭示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政府、社会和市场的关系。

在梳理各生态环境保护理论的基础上,本章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国际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其为国际社会达成生态环境保护共识、广泛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原则和目标,同时本章遵循普适性、重要性、代表性的原则,从自然科学、经济学、社会学角度选取了生态系统理论、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及风险社会理论,以此构成本章生态环境保护的理论框架。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定义

1980年3月,《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初步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强调“人类通过对生物圈的管理,使得生物圈既能满足当代人[1]的最大需求,又能保持其满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1987年2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将其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992年6月,在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02个国家首脑共同签署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21世纪议程》,发表“里约宣言”,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被广泛接受,并在之后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共识和方向。(二)主要内容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协调统一,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在经济方面,以区域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优化、物质供需平衡等为基本内容,其目标是将“科技进步贡献率抵消或克服投资的边际效益递减率”作为衡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手段;在社会方面,以社会发展、社会分配、社会公平、利益均衡等为基本内容,其目标是将“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和基本诉求;在生态方面,以生态平衡、自然保护、资源的永续利用等为基本内容,其目标是将“环境承载力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基本[2]原则。

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正式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新议程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层面,包含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其将是未来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和行动清单,具体目标包括:在全世界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消除饥饿,实现粮食安全,改善营养状况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确保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让全民终身享有学习机会;实现性别平等,增强所有妇女和女童的权能;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确保人人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和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促进充分的生产性就业和人人获得体面工作;建造具备抵御灾害能力的基础设施,促进具有包容性的可持续工业化,推动创新;减少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采用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模式;采取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海洋和海洋资源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保护、恢复和促进可持续利用陆地生态系统,可持续管理森林,防治荒漠化,制止和扭转土地退化,遏制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创建和平、包容的社会以促进可持续发展,让所有人都能诉诸司法,在各级建立有效、负责和包容的机构;加强执行手段,重建可持续发展的全球伙伴关系。(三)实践原则

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中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3][4]

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两个方面,任何国家、任何地区的发展都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为代价,当代人的发展不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各代人之间的公平要求任何一代人都不能处于支配地位,即各代人都应有同样选择的机会空间。

持续性原则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要求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维持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保证经济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并且持续长久,逐步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在人口、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方面取得全面进步。

共同性原则要求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全人类共同促进自身之间、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协调,既尊重各方的利益,又保护全球环境与发展体系的国际协定,既注重发展系统中各子系统和各要素的协调,又注重各区域之间的协调。二 生态系统理论(一)定义

生态系统概念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提出,生态系统是由大气、水、土壤、各种生物及人类构成的,进行着能量、物质和信息交换,并维持相对稳定的开放系统。各组成要素间借助物种流动、能量流动、物质流动、信息传递和价值流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并形成具有自调节功能的复合体。(二)主要内容

生态系统概念模型是科学家观察自然世界的基本方法,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及无机环境组成的整体,具有复杂、有序的层级系统,明确的功能,对外界变化具有一定的承载力,并能自动维持、自动调控,维持自身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但受环境的影响较大。[5]

生态系统理论的提出深化了对环境管理的理解。第一,深化对环境问题复杂性和整体性的理解,突破了单纯从技术角度认识和治理污染的局限,使人们认识到污染不仅是一个化学过程,还是一个生态过程,其危害和影响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得以累积和放大,还通过生物作用、环境要素的循环运动进行迁移、转化和扩散,带来更为深远和广泛的影响;第二,生态系统管理在环境管理上是一种综合、系统的方法,需要重视生态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上的密切联系,寻求多种目标之间的平衡及整体利益最大化;第三,深化对生态系统多重服务价值的认识,生态系统的自然资源观已不再是传统经济理论中的商品价值,而是生态系统的内在价值或自然价值;第四,生态系统理论提出任何生态系统对其所能支持的生命物质总量都有一个自然极限,表现为自然资源供给量的有限性和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三)主要措施

生态系统可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稳态,其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为之提供生产资料,而一旦外界影响超过了生态系统维持自身动态平衡的能力,则可能导致生态功能退化和环境质量恶化。区域空间对污染物的容纳量与空间大小、污染物性质、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有关,而区域环境质量的好坏由污染物排放量及环境容量决定。具体到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需结合空间大小和区域环境现状确定环境容量,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结合污染物性质制定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并分配到各个污染源进行逐个控制,以确保排污总量不超过环境容量、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超过区域环境承载力。

同时,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时时刻刻在与外界进行着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各生态环境要素之间相互关联,并与其他生物相互影响,在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时需要尊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树立“山水林田湖”式的系统保护思维,对各环境要素进行统筹管理,对污染的产生、迁移、转化进行全过程控制。三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理论(一)定义

外部性理论和公共物品理论是现代环境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外部性由庇古在其创立的福利经济学中提出,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当活动涉及环境保护时,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的差值就是外部费用,通常表现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其他环境问题等。若某种物品满足消费的同时具备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两个条件,则此类物品被称为纯公共物品,但当物品消费具有较大的外部影响时,这类物[6]品被称为准公共物品,环境质量和服务可被划入准公共物品范畴。(二)主要内容

根据外部性的来源和影响结果,外部性可分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生产的外部经济性、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性和消费的外部经济性四类,而环境问题主要与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性、消费的外部经济性相关,表现为私人应该承担的环境污染成本社会化,而受影响者得不到决策者主体的补偿,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费用被强加给没有参与这一决策的人。为减少环境问题的外部性,使该部分成本内部化为私人成本,可通过直接控制污染物排放、要求对财产或权益损失进行赔偿、对排[7]放行为征税、明确环境介质产权四种方式进行。

供给公共物品时,由于消费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会产生“搭便车”现象,即参与者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却可以享受到与支付者完全等值的效用,而且,在个人利益最大化动机的驱使下,消费者会倾向于消费更多的公共物品,同时总是希望政府扩大公共物品供给的范围和数量以满足消费需求。(三)主要措施

如果将生态环境视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则可将其视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当消费需求不断增加时,其使用成本迅速上升,但由于外部性的存在,资源的使用成本被转嫁给了社会,并未由使用者承担,从而造成共有资源的过度使用,产生“公地悲剧”。生态环境的外部性决定了必须由社会的管理者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有效管理,采取强制管制手段和经济手段等,如对污染环境的行为进行禁止或限制、要求责任人承担污染防治责任、按比例缴纳排污税费等,让外部成本内部化,由资源的使用者承担成本。

同时,出于公平与效率的考虑,可由社会管理者对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进行划分,由所有人或使用人具体负责管理,他们在获得生态环境资源使用权的同时,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并通过排污交易、生态补偿等形式将资源价值体现到价格上,克服政府定价带来的不经济性,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使用。四 风险社会理论(一)定义“风险社会”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1986年的《风险社会》一书中首先提出,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在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各种全球性风险给人[8]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风险和人类的发展共存,近代以前自然风险占主导,近代之后人类成为风险的主要来源,工业化所产生的威胁开始占主导地位,产生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险”和“风险社[9]会”雏形。(二)主要内容

不同于以自然灾害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传统风险,现代风险主要来源于与人相关的因素,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组织制度和社会经济结构等基本风险源,具体表现为:人口的持续增加带来环境资源空前紧张、高密度的居住方式、人口老龄化、影响社会保障体系政策运作等问题;资源环境承受极大压力,表现为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危机、资源紧缺等;科技进步带来不确定性,科技系统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人们对科技高度依赖,科学研究日益突破限制、禁区和先试验后投产的逻辑顺序;组织化的行为加剧了风险的形成,甚至导致“有组织地不负责任”,面对某些社会风险时难以承担起事前预防和事后解决的责任,而制度本身也成为风险的重要来源;市场经济、竞争压力和追求效率导致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化、规律化,过于关注短期效应,市场和市民社会自主性的提升带来失序、利益主体分化和冲突的[10]加剧。以上因素在全球化、城市化、贫富两极分化、社会治理能力弱化、大众风险感知强化等的单独或交织作用下,引起了风险的爆发、放大和失控。

这种风险是现代化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产物,并呈现出以下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