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病证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2 17:58:4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永清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外感病证治

外感病证治试读:

编者的话

外感病学,是研究外感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及其防治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汉张仲景根据《内经》等基本理论,创立了六经分病辨证论治体系,奠定了外感病学的基础。《伤寒论》根据外感病的病变规律,制定了基本的分病辨证纲领和具体的治疗方法,一直是指导外感病辨证与治疗的重要文献。

虽然《伤寒论》是阐述多种外感病的专著,但就全书的内容而言,其重点是讨论风寒之邪侵犯人体后所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辨证施治的。因此,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许多医家逐步认识到,墨守经方尚不能完全适应临床实际的需要,于是开始突破方不离伤寒、法必遵仲景的框框。特别是明清时期对于外感病病因的深刻认识,卫气营血、三焦理论以及辛凉解表、芳香开窍、清热凉血、清热息风、甘寒养阴等方法的广泛应用,既弥补了六经理论的不足,又极大地丰富了外感病的证治方药等,为建立完整的外感病学体系,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由于张仲景偏重于风寒之邪为病,且易伤阳,而提出六经理论;而温病学家则侧重于温热之邪为病,且易伤阴,而提出卫气营血、三焦理论。这些理论体系各具明显的针对性与局限性。所以,无论六经理论,还是卫气营血、三焦理论,都不能作为总揽寒温的分病辨证施治纲领,但又未找到一条能够实现寒温统一的有效途径。这样就使外感病学这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得不走向一分为二。

导致外感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是六淫(包括疫疠)之邪。外邪虽可单独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是以兼夹的形式侵袭人体的。这种“兼夹形式”除表现在阴浊或阳热之邪的同类相求而混杂外,还表现在性质完全不同邪气的相互杂合。但外感病学的一分为二,使上千年积累下来的许多治疗外感病的有效良方,或因片面强调仲景学说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不能入围,或因其所治病证中夹有寒邪而只能作为温病的一种陪衬,或既不能进入伤寒也难融入温病而不得不徘徊在外感病学之外,且寒温的分离,还使部分内容出现过多不必要的重复或互有残缺,有时为了将两者予以区别,还出现了诸如伤寒邪从皮毛而入、温病邪从口鼻而入等一系列过于牵强、脱离实际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因此,合而为一,还外感病学的本来面目,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外感病学体系,既能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又有利于外感病学全面发展。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错误或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予以指正,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编 者2013年3月于呼和浩特第一章总论

外感病学是研究外感病的病因病机、发生发展规律、诊断及其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通过研究外感病的发病原因、病理机制、临床表现特征等,以揭示其内在规律与本质,从而有效地指导诊断与辨证施治。第一节外感病学发展概况

外感病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基本掌握了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规律,并逐步总结出一些分病辨证施治原则,以及许多行之有效的具体治法与方药,为外感病学的形成、充实、整合、完善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外感病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萌芽、形成、充实和分离四个阶段。一、外感病学的萌芽阶段

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卜辞中就有关于疫病流行的记载。如《说文解字》说“疫,民皆病也”,就明确指出疫病具有传染性。当时,由于人们的认识水平有限,还不能对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作出正确的解释,而将其归于天降与鬼神作祟。

随着农业与天文历法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外感病的发病与气候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周礼》有“春有痟首疾,夏有痒疥疾,秋有疟寒疾,冬有咳上气疾”;《礼记》有“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孟秋行夏令,民多疟疾”;《左传》有“天有六气……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等记载。

西汉时期《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基本确立。其中,对外感病的概念、致病邪气、发病、治疗原则以及预防等都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内经》将外感病称之为热病,如“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就是将所有外邪侵袭所致的临床以发热为常见症状的疾病,统称为热病。《内经》认为,风、寒、暑、湿、热、燥、火等四时之邪是引发外感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有“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之说。外感病的发生具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等明显的季节性。外邪侵袭人体后又有“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盛则濡泄”等病机特点及表现特征。

对于外感病的发病,《内经》不仅注重外邪的作用,还特别强调正气的强弱,明确指出:“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其传变,基本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规律。

在外感病的治疗方面,除“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燥者濡之”、“客者除之”、“留者攻之”等正治法外,还提出了“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的“反治”法。

在外感病的预防方面,对气候异常所产生的“虚邪贼风”,要做到“避之有时”;对身处疾病流行区域的人员,要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以“避其毒气”。同时,还特别强调必须保持“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的良好状态,从而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目的。

继《内经》之后,《难经》又将外感病称之为伤寒,并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

总之,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外感病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形成,为外感病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外感病学的形成阶段

东汉张仲景在《内经》、《难经》等理论基础上,总结了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以及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并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写出了又一部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正如他在自序中所说:“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伤寒杂病论》的内容包括外感和杂病两部分。书成后,由于封建割据,战争频繁,使原书散佚不全。后经西晋的王叔和将其中的外感部分进行收集、整理、编次,到宋代又经林亿等人加以校正,取名《伤寒论》。《伤寒论》根据外感病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等,创立了外感病的六经理论体系,将《内经》以来的脏腑经络等学说,以及诊断、治疗等各方面的知识联系在一起,正确运用了汗、和、清、吐、下、消、温、补等治疗方法,为外感病的治疗制定了基本纲领和准则。《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病证治方药的专著。但就全书的内容而言,其重点是讨论风寒之邪侵犯人体后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理变化以及治疗的,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证治方药比较全面、密切联系实际的中医学古典医籍,是指导外感病治疗的奠基之作。它的问世标志着外感病学的框架已基本形成。三、外感病学的充实阶段

宋代以前,对于外感病的治疗基本是以《伤寒论》为依据。

金元时期的刘完素力倡“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并首先提出“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的观点,开始应用辛凉解表、清热养阴的治疗大法,创通圣、双解等方剂,突破了长期以来方不离伤寒、法必遵仲景的旧观念,开创了百家争鸣、多元发展的新局面,为推动外感病学的全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明代吴又可所著的我国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对疫疠之邪作了详细的论述。他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种疫气,亦名戾气,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对深刻认识疫疠致病的特点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特别是清代叶天士对卫气营血、辨舌、验齿、辨斑疹等的详细论述;吴鞠通对三焦理论以及银翘散、桑菊饮等一系列有效良方的广泛应用,既弥补了六经理论的不足,又极大地丰富了外感病的证治方药等内容,对外感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此外,如薛生白的《湿热病篇》、余霖的《疫疹一得》、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雷丰的《时病论》等都为外感病学体系的进一步充实、完善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

总之,经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外感病学的理法方药等内容更加丰富,为建立完整的外感病学体系提供了充足的资料。四、外感病学的分离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学获得了新生,并有了长足发展。

然而,由于张仲景偏重于风寒之邪为病,且易伤阳,提出用六经理论;温病学家侧重于温热之邪为病,且易伤阴,提出用卫气营血、三焦理论。这些理论体系各具明显的针对性与局限性。所以无论六经理论,还是卫气营血、三焦理论都不能作为总揽寒温的分病辨证施治纲领,但是又未找到一条能够实现寒温统一的有效途径。这样就使外感病学这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不得不走向一分为二。

外感病学的一分为二使上千年积累下来的许多治疗外感病的有效良方,或因片面强调仲景学说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而不能入围,或因其所治病证中杂有寒邪而只能作为温病的一种陪衬,或既不能进入伤寒也难融入温病而不得不徘徊在外感病学之外;且寒温的分离还使部分内容出现过多不必要的重复或互有残缺;有时为了将两者予以区别,还出现了诸如伤寒邪从皮毛而入、温病邪从口鼻而入等一系列过于牵强、脱离实际,甚至是错误的观点。

因此,结束寒温分离,实现寒温统一,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外感病学体系,不仅能为其自身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提供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外感病学的全面发展。第二节外感病的一般介绍

本节主要介绍外感病的概念、致病邪气、发病与传变,以及外感病的辨证与治疗等。一、外感病的概念

外感病是六淫(包括疫疠)之邪侵犯人体后所引发的各种外感疾病的总称,是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一)外感病的分类

外感病根据感受邪气的性质,可分为伤寒和温病;根据感受邪气的种类,可分为伤寒、中风、风湿、风温、温毒、暑温、暑湿、湿温、寒湿、温燥、凉燥和瘟疫;根据疾病的种类,可分为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幼儿急疹、风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伤寒与副伤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疟疾、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肾盂肾炎、淋病、艾滋病、风湿热、破伤风、狂犬病、中暑、败血症等。(二)热病与伤寒

外感病在《内经》与《难经》中分别称为热病与伤寒,如《素问·热论》的“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就是将所有外邪侵袭所致的临床以发热为常见症状的疾病称之为热病,《难经》的“伤寒有五”又将其称之为伤寒。(三)伤寒与温病

伤寒与温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难经·五十八难》说:“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中,“伤寒有五”的伤寒是广义的,为一切外感病的总称,而五种之一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乃专指外受寒邪侵袭,感而即发者;但五种之一的“温病”与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是并列关系,这与以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夹杂而以阳热之邪侵袭为主所引发的多种外感温热性疾病总称的温病,其概念又有不同。(四)瘟疫

瘟疫是指疫疠与六淫之邪夹杂所致的,临床具有较强传染性、流行性的疾病。二、外感病的致病邪气

外邪是引发外感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外邪是风、寒、暑、湿、燥、火、疫疠等各种不同致病邪气的总称。(一)外邪的种类

外邪包括六淫之邪和疫疠之邪。

1.六淫之邪(1)风邪:风为春天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引发外感病的先导,常与寒、热、湿等致病邪气夹杂侵袭人体,因此风邪为患的病证较多见。

②风为阳邪,其性疏泄:风性轻扬升散,有向外、向上之趋势,易伤人上部,易犯肌表。风邪袭表,卫外失职,正邪相争,腠理开泄,则恶风寒,发热,汗出,脉现缓象;风邪犯肺,肺气不宣,则喉痒咳嗽;风阳上扰清窍,则头晕、目眩等。

③风善行而数变:风邪为病,常具游走性、变幻性。如风湿留着肌肉、关节等,多具游走不定、变化多端之特点。

④风性主动:风与肝相应,具有动摇不定的特性。临床常出现头晕、目眩,肢体、筋肉抽搐等表现。

六淫之邪可分为阳热(风、火、暑、燥)与阴浊(寒、湿)之邪两类。其中,若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夹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每显火热之象,且易伤阴;若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夹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每显寒湿之象,且易伤阳。(2)寒邪:寒为冬天的主气,虽也可见于其他时节,但总以隆冬为甚而凛冽刺骨。寒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若寒邪袭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则恶寒、无汗;若寒邪犯肺,肺失宣降,则咳嗽、痰稀;若寒伤脾胃,则运纳升降失常,故呕吐清水涎沫、肠鸣腹泻;若寒邪伤阳,则阳气不能温煦鼓动,故恶寒肢冷、喜暖就温、脉沉微等。

②主收引、凝滞:属阴的寒邪为病每致肌腠收缩,毛孔闭塞,经脉拘急,气血凝滞而运行不畅。如寒邪束表,则恶寒,发热,无汗,头、项背拘急疼痛,脉现紧象;如寒邪凝滞经络关节,则肢体关节拘急疼痛,屈伸不便;如寒邪凝滞肠胃,则脘腹冷痛等。(3)暑邪:暑为夏天的主气,乃火热所化。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暑为阳邪,其性炎上:暑为阳邪,具火热的特性。暑邪为病,多出现身大热,口大渴,大汗出,面、目、耳红赤,烦躁,脉洪大等暑热蒸灼、上炎之表现。

②暑邪升散,易伤津耗气:暑邪的阳热升散之性,可使腠理开泄而大汗出,大汗不仅使津液随汗而外泄,出现口渴欲饮、饮量多、喜冷饮的症状,还会导致正气的耗散,出现神倦欲脱、大汗不止、脉沉细欲绝等气阴两伤或气液暴脱之证。

③暑常夹湿:盛夏之际,烈日炎炎,雨多湿重,每因天暑下逼、地湿上蒸而易形成暑湿之邪。暑湿为病,易使运纳不健、气机壅滞、清阳被蒙,或见纳呆、呕吐、便溏,或见脘闷、肢倦、头晕等。又夏季气候炎热,人多贪凉近冷,因此,还会引发暑湿夹寒之证。

暑为阳热之邪,其势炎炎,其性酷烈,传变迅速。因此,暑邪为病,即使是初期,也较少出现表证而径见里热之证,但与阴浊之邪(如寒湿等)夹杂为患,则易引发表证。(4)湿邪:湿为长夏的主气。夏秋之交,天气下逼,地气上升,湿浊混杂、充斥其中,为一年间湿气最盛的时期。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湿为阴邪,性重浊:湿为阴邪,其性重浊下沉。湿邪为病,每使人倦怠无力,肢体沉困,头重如裹等。

②黏滞缠绵:湿性黏腻湮滞,难以骤化。湿邪为患,如湿热、寒湿、风湿等,病多缠绵,病程较长,不易速愈。

③易犯中焦,易阻气机,易于伤阳:脾为湿土之脏,湿为阴浊之邪,二者同类相求。因此,湿邪为病,最易触犯中焦,即使在病初,除出现微寒微热、头痛如裹等表湿症状外,也常伴脘痞不适、呕恶等表现;湿浊壅遏,则常见脘闷、腹胀等气机壅滞表现;在后期阶段,可因湿邪郁久而进一步损伤中阳或肾阳。(5)燥邪:燥为秋天的主气。燥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干燥伤津:燥邪最易损伤人体的阴液,出现口腔、鼻咽与皮毛等部位的干涩少津或干枯不荣。

②燥易伤肺:燥为秋令主气,与肺相应。燥邪侵袭人体,容易涉肺,如肺气失宣,则咳嗽、喘息;肺津受灼,则干咳无痰或痰黏不爽等。(6)火邪:火为阳热之邪,四季皆有。火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如下:

①火为阳邪,性炎上:火热之邪具有蒸腾、上炎的特性,故临床常见身热、面赤、烦躁、舌红、脉数等表现。

②烁灼津液:火邪为病最易灼伤津液,症见口渴欲饮、喜冷饮而量多、咽干、尿赤、苔黄燥等。

③动血伤络:火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轻者皮肤斑疹,重者可见吐、衄、便血等各种出血症状。

④闭窍生风:火热炽盛,常引发闭窍、生风等症状。若火热炽盛、闭阻清窍,轻者神昏谵语,时寐时清,重者昏愦不语,唤之不醒;若火热炽盛而生风,轻者手足、眼部抽动,重者四肢抽搐,眼球上吊,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⑤腐肉成脓:若火毒郁遏,气血壅滞,火热蒸腐,则局部红肿热痛,甚或糜烂,而出现腮、咽喉等部位的肿痛或溃烂。

温、热、火、暑为病,均具升散、易损伤津液之特点。温为热之初,热为温之甚,火为热之极,暑为夏之气,四者均属阳热之邪,无本质的区别,只是暑有明显的季节性而已。

2.疫疠之邪

除风、寒、暑、湿、燥、火外,在气候反常,卫生条件不良等情况下,易形成一些六淫之外的邪气,统称为疫疠。疫疠之气也叫“戾气”、“疠气”、“异气”、“乖戾之气”等。其性暴戾,致病力强,往往无问老幼,触之即发;疠气为病,多发病急,传变迅速,传染性强,易造成大范围的传播与流行;疫疠之气的种类很多,不同的疠气能引发不同的疾病,所以还有季节性、地域性以及对不同人群的选择性等特点。

总之,外感病的致病邪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疫疠(如细菌、病毒等)等各种致病邪气(见表1)。表1 外感病的致病邪气续表(二)外邪的侵入途径

1.从皮毛而入

皮毛主一身之表,并在卫气的作用下,通过正常的开合以调节、维持内外环境的协调与恒定,免受外来邪气的侵袭。若因体质虚弱、劳累过度、汗出等原因,使卫外功能下降,肌腠不固,则外邪可乘虚侵入人体而发病。

2.从口鼻而入

口鼻与外界相通,故外邪可直接通过口鼻而侵入人体。

鼻是呼吸出入的窍道,与肺相通。肺位最高,为脏腑之华盖,又肺为娇脏,不耐寒热,因此外邪可直接犯肺而发病。

口是摄取饮食的窍道,与胃相通。胃居中焦,为受纳、腐熟饮食之所,因此邪从口入者,大多是由不避生冷、饮食不洁等,使邪毒夹杂而入,病变每以中焦为主。

3.其他

其他如蚊虫,包括禽、鸟、兽、畜等,不仅可污染食物、水源、空气等,而且可通过叮咬等形式,使邪毒直接进入人体而发病。

此外,还可通过破损的伤口、不洁的性行为,或使用被污染的针具、血浆与其他生物制剂等,使一些邪毒进入人体而引发某些疾病。

在临床上,外邪既可单途径侵入,也可通过双途径同时而入。其中,邪从皮毛而入者,易涉经络、关节;邪从鼻入者,易涉清窍与肺,并旁及心营;邪从口入者,易涉肠胃与脾,并旁及肝胆;邪从其他途径而入者,病多迁延缠绵。(三)外邪的致病特点

外邪虽种类各异,但大多具有以下致病特点:

1.多首先袭表

外邪为病多首先袭表而见恶寒、发热、脉浮、有汗或无汗等卫外失职、正邪相争、开合失司的表证症状。

由于清窍、肺、肠胃与外界相通,而经络又外连肌表,因此这些部位和脏腑最容易同时受累。若邪涉清窍,则清窍不利,或鼻塞、喷嚏、流涕,或头痛,或口干鼻燥、咽喉肿痛;若邪涉经络,则经输不利,轻者身体酸楚不适,重者肢体关节疼痛;若邪气涉肺,则肺失宣降而咳嗽、喘息;若邪涉肠胃,则肠胃失调,或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或肠鸣、腹泻等。所以这些症状常与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脉浮相伴出现而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表证。

2.与季节、环境有关

外邪致病与季节、环境密切相关。如风寒之邪为病,多发生在冬春或其他季节气温骤降时;暑热、湿热之邪为病,多发生在盛夏至秋初时节,或在高温与潮湿的环境下发病等。

3.可单独或夹杂为病

外邪虽可单独为患,但多数情况下是以兼夹的形式侵袭人体的。这种兼夹形式,除表现为阳热或阴浊之邪的同类相求而混杂外,如风热袭表、寒湿袭表、燥热犯肺、寒饮犯肺、寒湿阻中等,还表现在性质完全不同邪气的相互杂合,如寒遏暑湿、湿热相杂、寒热错杂等。其中,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相夹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阴液而显火热之象;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相夹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阳气而显寒湿之象。

4.在病程中可互相转化

外邪侵入人体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转化。其中,阳盛之体,虽阴浊之邪为患也容易化热、化燥而显火热之象,并可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阴液而引发阴液亏虚之证;阴盛之体,虽阳热之邪为患也容易化寒、生湿而显寒湿之象,并可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而引发阳气亏虚之证等。三、外感病的发病与传变(一)外感病的发病

1.发病因素

外邪是引发外感病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因,但外邪侵犯机体后是否发病,还取决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所以外感病的发病,包括内、外两方面的因素。(1)内因:中医学认为,正气的强弱是外感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如《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灵枢·百病始生》篇云:“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卒然逢疾风暴雨而不病者,盖无虚,故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这些都是强调机体抵抗力下降是导致外邪侵袭人体而发病的重要因素。(2)外因:外界因素,如生活环境、卫生条件、饮食习惯等,特别是一年四季寒来暑往的更迭变化,都会对机体的反应性和防御机能等产生直接影响而引发不同类型的外感病。如在夏季气温偏高、雨多湿重的自然条件下,不仅湿热之邪易于形成,而且人体的脾胃功能亦易呆滞,故易引发暑热或湿热病变。此外,气候的异常变化,如“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秋时应凉而反大热,冬时应寒而反大温”,或骤寒暴暖、久旱淫雨等,更是导致外感病发生与流行的最直接、最主要的因素。

2.发病特点(1)季节性、地域性:由于天时有四季之分,地域有南北之别,所以外感病的发病有季节性与地域性。一般说来,冬春时节易患风寒、风热型感冒,以及麻疹、水痘、急性气管炎等肺系疾病;夏秋时节易患湿热、寒湿型感冒,以及痢疾、霍乱等胃肠系疾病;南方气候温暖多雨,病易兼热夹湿;北方气候寒冷多风,病易兼寒夹燥。(2)传染性、流行性:某些外感病具有传染性,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不同程度的传播与流行。如《素问·刺法论》云:“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说明某些外感病具有传染性。吴又可在《温疫论》中云:“邪之所着,有天受,有传染。”说明外感病可通过呼吸或接触等方式传给他人。庞安时在《伤寒总病论》中云:“天行之病,大则流毒天下,次则一方,次则一乡,次则偏着一家。”说明某些外感病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传播与流行。

这些发病特点有别于以情志、劳倦等为主所致的内伤杂病。

3.发病形式(1)感而即发:感而即发是指机体感受邪气后立即发病,是外感病常见的发病形式,如感冒、急性胃肠炎等。(2)伏而后发:伏而后发是指机体感受邪气后,病邪潜伏于体内的某些部位,经一段时间或在其他诱因作用下过时而发,如破伤风、狂犬病、艾滋病等。(3)继发:继发是指在原发疾病基础上发生新的病变,如麻疹继发肺炎、脑炎,病毒性肝炎日久不愈可继发肝硬化等。(4)复发:复发是指疾病尚未痊愈,或因过早持重、饮食过于滋腻等,或因余邪未尽而过早中断治疗,病情随着药效的减弱或消失而重新发作。(二)外感病的传变

1.传变的含义

外感病的传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病位的变化,即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发展变化;二是指病性的变化,即寒热变化与虚实转化。

传是指病变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病情发生了根本性质的改变,通常情况下,多传变并称。

2.传变的规律

在外感病的发展过程中,虽有表里变化、寒热变化与虚实转化等不同形式,但就总体而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是外感病的基本发展变化规律,即在其开始时,一般病位在表,病变轻浅,尔后病邪逐渐深入,病变逐步加重,出现半表半里证、里证,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正气而引发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之证等。四、外感病的辨证

外感病的辨证包括辨病位、辨病性、辨病因病机、辨其他相关内容。(一)辨病位

辨病位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病变的具体病位,即官窍、脏腑、肢体经络关节等各个不同的具体病位;二是确定病变的表里病位,即表、半表半里、里三个不同的表里病位。

1.具体病位

辨别病变在哪个或哪些具体部位,是脏腑,还是官窍、肢体经络关节;是单发,还是涉及两个或多个具体部位;是以脏腑为主,同时或随着病情的发展涉及两个或多个具体部位,还是以官窍、肢体经络关节病变为主,同时或随着病情的发展进一步累及脏腑等。

外邪侵袭人体后,因所涉具体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若邪涉官窍则官窍不利,或头痛、头昏,或鼻塞、流涕,或咽肿、喉痒、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溃烂;若邪涉经络关节,则经输不利,轻者肢体酸楚不适,重者身体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屈伸不便;若邪涉脏腑,则脏腑功能失调,或肺气失于宣降而咳嗽、咳痰、喘息,或心脉郁滞而心悸、胸闷,或肠胃失调而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鸣腹泻、脘腹胀痛,或肝胆失疏而脘胁疼痛、身目发黄,或水道不调而阴部红肿、小便不利、浮肿等。

2.表里病位

辨别病位在表,还是在半表半里,抑或是在里。

一般说来,病位在表者,具体病位的症状与发热恶寒并见;病位在半表半里者,具体病位的症状与发热恶寒交替出现;病位在里者,具体病位的表现与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同时出现,或只出现具体病位的某个或某些症状而既不发热也无恶寒。(1)表:病位在表者,属外感病的初期,为病变开始阶段;基本病机是卫外失职,正邪相争;临床以发热与恶寒同时出现为特征。

此外,邪气袭表,有时症状并不十分明显,只出现鼻塞、喷嚏、流涕,或恶风寒、肢体酸楚不适等,在排除鼻病、过劳、素体阳虚等因素后,应视为病位在表。(2)半表半里:病位在半表半里者,多属外感病的前期,为病变进一步发展阶段;基本病机是正邪分争;临床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为特征。(3)里:病位在里,多属外感病的中、后期阶段。根据正邪盛衰的不同,可分为正盛邪实与邪实正虚,正虚邪微与正气亏虚。

①正盛邪实与邪实正虚:属外感病的中期(也见于以邪气直接入里的方式发病的某些疾病的初前期),多为病变深重阶段。或因病位在表与半表半里阶段失治误治,或病邪直接入里等所致。邪气入里所涉及的具体病位,远比病位在表与半表半里者更为广泛。

其中,若由阳热之邪所致者,病机为邪热内灼、外蒸、上扰,或动血、闭窍、生风,或腐肉成脓;若由阴浊之邪所致者,病机为寒凝湿阻,气机不畅;若由阴浊与阳热之邪相互杂合所致者,病机为湿热或寒热错杂,气机壅滞。临床以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既不发热也无恶寒为特征。

②正虚邪微与正气亏虚:多见于外感病的后期,为正虚邪微与正气亏虚、病变渐趋恢复阶段。

在外感病的发展过程中,或因邪气伤正,或因失治误治,或因攻伐太过等,都会引发脏腑的功能低下、阴阳气血津液亏虚。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亏虚、功能低下,为其基本病机。除凸显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亏虚的表现外,同样具有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既不发热也无恶寒之特征。

因此,辨病位,既是确定病变具体病位与表里病位的方法,也是了解病期、病变发生发展阶段与趋势等的重要依据。

在辨病位过程中,除诸如头痛,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或咳嗽、咳痰、喘息,或胃脘部疼痛、食欲不振,或呕吐、胃脘部痞塞满闷,或肠鸣、腹泻、腹痛,或便脓血、腹痛、里急后重,或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便等具体病位的表现外,还要依据它们是否伴有寒热表现,寒热表现的形式,以确定其表里病位。(二)辨病性

辨病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病变的寒热属性,即热、寒热错杂、寒;二是确定病变的虚实属性,即实、虚实夹杂、虚。

1.寒热属性

包括热、寒热错杂和寒。

辨寒热既是确定病变寒热属性的方法,也是了解感邪性质、阴阳盛衰的重要依据。

外邪大抵可分为阴浊与阳热之邪两类。其中,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夹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多见恶寒重发热轻的表寒与半表半里偏寒的表现,若病邪深入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阳气,则出现恶寒而不发热的里寒与里虚寒的表现;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夹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多见发热重恶寒轻的表热与半表半里偏热的表现,若病邪深入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阴液,则出现发热而不恶寒的里热与里虚热的表现。

辨别寒热属性,除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虽有寒热并见、寒热往来,但发热与恶寒的轻重程度不同外,还需结合渴与不渴,是否喜饮,喜冷饮、热饮,有无咽干鼻燥、目涩唇焦、分泌物的稠稀,小便的颜色,以及舌脉等予以判别。

在这一过程中,除分辨热、寒热错杂、寒外,还需注意寒热真假的辨别。

2.虚实属性

包括实、虚实夹杂和虚。

辨虚实既是判断病变虚实属性的方法,也是了解邪正消长变化的重要依据。

在明确病位与寒热属性后,还需进一步分析脏腑阴阳气血的盛衰与津液的盈亏。一般说来,外感病的初、前、中期,属正盛邪实或邪实正虚阶段,以邪犯官窍、脏腑、肢体经络关节等,气机不利,正邪斗争比较激烈的亢奋表现为主,大多属实,或虚实夹杂而以邪实表现为主;外感病的后期,属正虚邪微或正气亏虚阶段,以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亏虚表现为主,大多属虚,或虚实夹杂而以正虚表现为主。

在这一过程中,除分辨实、虚实夹杂和虚外,还需注意虚实真假的辨别。

在辨病性过程中,除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虽有寒热并见、寒热往来,但发热与恶寒的轻重程度不同外,其他诸如口渴与不渴,是否喜饮,喜冷饮热饮,饮量多少;口干,鼻燥,唇焦;分泌物的浓淡,颜色,气味;喜冷近凉,欲去衣被,遇热加重,得冷稍舒,或喜暖就温,欲近衣被,遇寒加重,得热缓解;灼痛、冷痛,拒按、喜按;息高气粗,或息低气微;舌苔的颜色,舌体的胖瘦,舌质的颜色;脉象的迟、数、虚、实等,都是辨别寒热虚实属性的重要依据。

总之,无论分辨表里之病位,还是确定寒热虚实之病性,都是围绕官窍、脏腑、肢体经络关节等这些具体病位进行的,它们是一个统一、完整、不可分割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三)辨病因病机

1.致病因素

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等。

2.病理机制

包括卫外功能失职,正邪相争,开合失司,清窍与肢体关节不利,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正气损伤,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亏虚、功能低下,或不能振奋精神、温养经脉、固密肌腠、鼓动血行,或不能化生气血、敷布精微、荣养肌肤、滋养窍道、充盈血脉等。(四)辨其他相关内容

1.病期与病变发生发展阶段

包括初期——病变开始阶段;前期——病变发展阶段;中期——病变深重阶段;后期——病变恢复阶段。

2.病势

包括病势的缓急,是进一步发展、加重、恶化,还是逐步趋缓、减轻、好转等。

3.邪正的消长变化

包括正盛邪实、邪实正虚、正虚邪微、正气亏虚。

一般说来,病位在表、半表半里与里的初前期,多正盛邪实或邪实正虚阶段,或邪气侵袭、卫外失司、正邪相争,或邪气郁滞、正邪分争,或邪气壅滞、正邪剧争,或邪气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以官窍与肢体经络关节不利、脏腑功能失调等为基本病机,其性属实或虚实夹杂而以邪实表现为主;而病位在里的后期,多正虚邪微或正气亏虚阶段,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亏虚、功能低下,或不能振奋精神、温养经脉、固密肌腠、鼓动血行,或不能化生气血、敷布精微、荣养肌肤、滑润关节、滋养窍道、充盈血脉等为基本病机,其性属虚或虚实夹杂而以正虚表现为主(见表2)。表2 外感病的辨证

这样根据四诊等所获得的完整资料,判断病位与病性,分析病因病机,了解病势病期、正邪的消长变化等,以确定病变的具体证型。五、外感病的治疗(一)外感病的治则

1.一般治疗原则

外感病总的治疗原则是驱邪与扶正两个方面,并根据邪正消长变化等的不同,需始终顾护人体的正气,从而达到邪去正安的目的。

一般说来,外感病的初、前、中期,为正盛邪实或邪实正虚,以邪犯官窍、脏腑、经络关节等,气机不利,正邪斗争比较激烈的亢奋表现为主,其性属实或虚实夹杂而以邪实表现为主,治重在去邪,兼顾正气;外感病的后期,为正虚邪微或正气亏虚,以脏腑的阴阳气血津液亏虚、功能低下的表现为主,其性属虚或虚实夹杂而以正虚表现为主,治重在扶正,兼以去邪。

2.正治与反治

正治与反治均是治病求本原则的具体运用。(1)正治即正规、常规的治法,是外感病中应用最多的方法,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2)反治是一种反常治法,用于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真实假虚、真虚假实之证,包括寒因寒用、热因热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二)外感病的治法

外感病的治法主要包括汗、和、清、吐、下、消、温、补等。

汗法用于病位在表,临床以发热与恶寒同时出现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表证;和法用于病位在半表半里,临床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半表半里证;清法、吐法、下法、消法、温法、补法,则均用于病位在里,临床以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既不发热也无恶寒为主要特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里证。

1.汗法

汗法是通过疏泄腠理、驱邪外出,达到疏散表邪、治疗表证的方法,所以也称解表法,用于表证。包括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祛暑解表、化湿解表和润燥解表等。

2.和法

和法是和解表里的方法,主要用于半表半里证,包括和解表里、疏泄邪热,和解表里、清热宣肺,和解表里、通下燥结,和解表里、清热化湿等。

3.清法

清法是通过清除邪热、治疗里热证的方法。根据邪气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清热利咽,清热利窍,清热开窍醒神,清热息风止痉;清热宣肺,清热化痰,清燥润肺;清热凉血;清热化湿止吐,清热燥湿止泻;清泄湿热,疏利肝胆;清泄湿热,利水通淋;清热化湿,通络止痛等。

4.吐法

吐法是用涌吐药、驱除胸中实痰的方法,用于痰热壅留胸膈证。

5.下法

下法是以通下大便、排除体内有形之实邪的方法,用于燥实阻结证。

6.消法

消法是通过消导积滞或消除瘀滞,治疗湿热夹滞与瘀热相结证的方法,包括消积导滞和活血消瘀等。

7.温法

温法是通过温化寒浊等,治疗寒饮犯肺、寒湿阻中、肝寒犯胃等证的方法。根据邪气侵袭部位的不同,分为温肺化饮,温中散寒,温散寒湿、化气行水和温经通络等。

8.补法

补法是以扶助正气为主,去除余邪为辅。治疗脏腑阴阳气血津液亏虚、功能低下等证的方法,包括补气、补血、补阴、补阳、气阴双补和阴阳双补等。六、外感病的预防与病后调理(一)外感病的预防

中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疾病的预防。早在《内经》中就有“治未病”的记载,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王孟英在《霍乱论》中也说:“人烟稠密之区,疫疠时行……故为民上及有心有力之人,平日即宜留意,或疏浚河道,毋使积污,或广凿井泉,毋使饮浊,直可登民寿域。”这种“未雨绸缪”、防重于治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

1.未病先防

在未病之前,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防患于未然”是最理想的积极措施。《素问·上古天真论》用“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告诫人们应懂得自然界的规律,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并注意饮食、起居、劳逸等的适当节制与合理安排。这样通过调养精神形体,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就能避免和减少疾病的发生。外感病的预防可归纳为:(1)创造良好的室内外环境,以消除疫毒的滋生蔓延。(2)随气候的变化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外邪的直接侵袭。(3)注意个人卫生,饮食习惯,以杜绝病从口入。(4)注意调养锻炼和预防接种,以提高机体的抗病机能和免疫力。(5)在疫病流行地区,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以“避其毒气”,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展和蔓延。(6)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用一些预防药,如用贯众、板蓝根预防时行感冒,用板蓝根预防甲型肝炎等。

2.既病防变

对于已经发病的患者,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与恶化、并发症的出现,后遗症的发生和正气的损伤等。(1)防止病情的发展与恶化:许多疾病经过早期、正确的治疗后,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即使是一些病程较长的疾病,通过及时、恰当的处置后也可达到稳定病情,降低危重、死亡病例发生的目的。(2)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某些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有时会累及其他脏腑而出现多脏腑先后发病的情况,如肺病累及心肾,胃肠病变累及脾肾,肝胆病变累及脾胃,经络关节病变累及心肾等,所以在宣降肺气、调和肠胃、疏利肝胆、疏通经络关节的同时,需兼顾其他脏腑的调护等,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出现。(3)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有些疾病由于治疗失时等,可留下终身残疾,所以早期、积极有效的治疗,可防止某些后遗症的发生。(4)防止正气的损伤

①防止损伤人体的阳气与阴液:根据外感病的发展变化规律,在处方遣药时,需适当兼顾人体的正气。如对素体阳气不足或病变由阴浊之邪所致者,在驱邪的同时,需兼顾人体的阳气;对素体阴血亏虚或病变由阳热之邪所致者,在驱邪的同时,需兼顾人体的阴液等。

②防止损伤人体的胃气:一般情况下,在辨证施治原则基础上往往加适量生姜、大枣、甘草等,除和胃降逆,避免药后出现反胃呕吐,以确保治疗得以继续,或调和诸药外,还有保护后天之本的作用,从而达到既治病又不伤胃气的目的。(二)外感病的病后调理

做好病后调理对机体的完全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某些外感病初愈,脏腑虚弱,正气不足,机体抗病能力低下,稍有不慎,极易导致复发与复感。因此,需注意精神、起居、饮食等方面的调养,以期脏腑调和,正气恢复。第二章各论

本章介绍常见外感病的分类、发生发展变化,以及辨证施治等。

一、外感病的分类

外感病可分为感冒、麻疹、水痘、猩红热、幼儿急疹、风疹、单纯性疱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白喉、百日咳、气管炎、肺炎、肺结核、病毒性心肌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霍乱、伤寒与副伤寒、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疟疾、登革热、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肾盂肾炎、淋病、艾滋病、风湿热、破伤风、狂犬病、布氏杆菌病、中暑、败血症等。

二、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

1.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性

外感病虽种类不同,证型与表现各异,但它们均由外邪侵袭所致。因此,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而言,冬春时节易患麻疹、气管炎、肺炎等肺系疾病;夏秋时节易患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霍乱、伤寒与副伤寒等胃肠系疾病。南方气候温暖多雨,病易兼热夹湿;北方气候寒冷多风,病易兼寒夹燥。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夹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阴液而显火热之象;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夹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易伤人体的阳气而显寒湿之象。邪从皮毛而入者,易涉经络、关节;邪从鼻入者,易涉清窍与肺,并旁及心营;邪从口入者,易涉肠胃与脾,并旁及肝胆;邪从其他途径而入者,病多迁延缠绵。无伏邪、旧疾者,为新感而病轻;有伏邪、旧疾者,为外邪引发而病重。外邪侵犯人体后,基本遵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的规律发展,即在其开始时,一般病位在表,病变轻浅,尔后病邪逐步深入,病变逐步加重,出现半表半里证、里证,或进一步损伤人体的正气而引发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之证等。外感病虽纷繁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其中表证发热与恶寒并见;半表半里证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里证则发热而不恶寒,或恶寒而不发热,或既不发热也不恶寒。

2.外感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由于致病邪气与生活环境不同,人体禀赋强弱有别,治疗是否及时与恰当各异,因此,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又具有特殊性与复杂性。如暑邪为病,即使是初期也较少出现表证而径见暑热蒸灼之里证,但与阴浊之邪夹杂为患,则易引发表证。虽冬春时节,但在高温的环境下作业也可中暑;虽夏秋时节,但因贪凉近冷也可伤寒。阳盛之体虽阴浊之邪为患也易化热化燥;阴盛之体虽阳热之邪为患也易化寒生湿。热证过用寒凉之品也易伤阳而生寒;寒证过用温燥之品也易伤阴而生热;实证攻伐太过也易损阴伤阳而致虚;虚证滋补太过也易增壅添郁而致实等。

三、外感病的诊断与辨证施治

疾病的诊断与辨证施治是中医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是外感病学的核心内容。

1.基本概念

疾病的诊断是依据所获得的与诊断相关的各种资料,并排除其他疑似病而得出的最后结果,它是辨证施治的前提;辨证施治是在疾病的诊断确定后进行的。疾病的诊断➝辨证分型➝据证立法➝依法选方用药这一完整过程,叫分病辨证论治,即疾病的诊断与辨证施治。

2.具体应用

外感病中的每一种疾病均包括几个主要证型,而在每一个主要证型中,有时又可分若干个不同的具体证型。所以只有疾病的诊断正确,辨证准确无误,选方用药合理恰当,才能确保治疗效果。

在疾病的诊断与辨证过程中,除年龄、季节、地域,当地是否有某些疫病流行,就诊者有无与类似患者密切接触史外,还要详细了解病因病机、病期与病变发生发展阶段、病变趋势、邪气变化和正邪的消长变化等情况。对于一时难以确诊的病例,需密切观察病情的发展变化,及时修正诊断结果。

这样在疾病诊断正确、辨证分型准确无误的情况下,才能确保选方用药的针对性、合理性、完整性与有效性。同时,也为疾病的预防、患者的隔离、疫情的报告等提供可靠的依据。第一节感 冒

感冒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的一种疾病。

在历代文献中,除感冒外,还有中风、伤寒、风温等名称,包括伤风感冒与时行感冒。男女老幼皆可罹患,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以发热、恶风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咳嗽、肢体酸楚不适或疼痛等为主要特征。

病因病机:多因疲劳受凉,汗出受风,或体质虚弱,肌腠不固,卫外功能下降,外邪乘虚而入,使卫外失职,正邪相争,开合失司。

由于致病邪气的种类与性质不同,所涉具体部位有别,素体正气强弱、感邪轻重、临床表现各异,因此,病因病机也各不相同。

临床表现:发热,恶风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咳嗽,肢体酸楚不适或疼痛等。

由于外邪既可单途径侵入,也可通过双途径同时而入,且具“多首先袭表”、“与季节环境有关”、“可单独或夹杂为病”等致病特点,所以外邪侵袭人体后,首先出现恶风寒、发热、脉浮、有汗或无汗等卫外失职、正邪相争、开合失节的表证症状。此外,清窍、肺、肠胃与外界相通,而经络又外连肌表,因此,这些部位与脏腑最容易同时受累。若邪涉清窍,则清窍不利,或头痛,或鼻塞、喷嚏、流涕,或鼻燥、喉痒、咽喉肿痛;若邪涉经络,则经输不利,轻者身体酸楚不适,重者肢体、关节疼痛;若邪气涉肺,则肺失宣降而咳嗽、喘息;若邪涉肠胃,则肠胃失调,或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或肠鸣腹泻等。所以这些症状常与恶寒、发热、有汗或无汗、苔薄、脉浮相伴出现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证型。

其中,阴浊之邪或阴浊与阳热之邪夹杂而以阴浊之邪为主所致者,多恶寒重而发热轻,口不渴或口黏不爽,舌质正常,苔白或白而微腻,其性属寒或略显寒象;阳热之邪或阳热与阴浊之邪夹杂而以阳热之邪为主所致者,多发热重而恶寒轻,口微渴或口干咽燥,舌边尖红或舌红苔微黄,其性属热或略显热象。

本病具有传染性,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传播与流行,因此在疾病流行时节和地区,尽量减少与患者的接触,少去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室内外环境,可降低发病率。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起病急,发热,恶风寒,头痛,鼻塞,喷嚏,流涕,咳嗽,肢体酸楚不适或疼痛等。

2.其他资料

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如合并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可升高。

二、鉴别诊断

1.与麻疹、百日咳、白喉、猩红热等初期的鉴别

除询问病史及当地流行病情况外,并予短期的观察随访。此外,麻疹在发热第2~3天,颊部可见麻疹黏膜斑;百日咳咳声重浊,咳后伴鸡鸣样深长吸气声,并常吐出白色泡沫样痰液;白喉在喉镜检查时,可发现假膜;猩红热发病当日皮肤潮红,次日常出现皮疹。

2.与急性气管炎初期的鉴别

急性气管炎以咳嗽为主要症状,胸骨后刺痒闷痛,常以干咳开始,经1~2天后有痰,或稀,或黏,或为黏液脓性,可伴血丝,胸部听诊呼吸音粗糙,并有干、湿性粗啰音,用力咳嗽或咳痰后,啰音性质与部位易发生改变或消失。

此外,还需注意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其他疾病初期鉴别。

分型与治疗

根据正气的强弱、致病邪气的性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可分为正盛邪实和邪实正虚两大类型。其治疗,正盛邪实者,重在祛邪,兼顾正气;邪实正虚者,祛邪与扶正并用。

一、正盛邪实(一)风寒侵袭

1.风寒侵袭,营阴郁滞【证候】恶风寒,发热,无汗,鼻塞,喷嚏,流涕,咳喘,头痛,身体、关节疼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

此为外感风寒,清窍与经输不利,肺气失于宣发与肃降;病位在表,病性属寒、属实,为正盛邪实之证。

风寒侵袭,卫外失职,卫气不能温分肉,故恶风寒;邪气外袭,正气浮盛于表与邪气相争,故发热,脉应之而浮;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肌腠闭塞则无汗,肺气失于宣发与肃降则咳喘,经脉拘急则脉现紧象;清窍不利,则头痛、鼻塞、喷嚏、流涕;经输不利,气血流行滞涩,则身体、关节疼痛。口不渴、苔薄白皆风寒在表之象。【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药】麻黄汤加减。

炙麻黄9g,桂枝6g,杏仁12g,炙甘草3g。小儿减量,水煎,分两次服。

麻黄疏散风寒,宣肺平喘;桂枝解肌通阳,助麻黄开泄腠理,驱邪外出;杏仁降肺逆,与麻黄相配,一宣一降,以调节肺主宣发与肃降之功能,增强平喘止咳的效果;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之效。本方麻黄配桂枝,发汗力强;麻黄佐杏仁,平喘效果好,为发汗之峻剂,平喘的常用方。

头痛重、项背强急不舒者,加羌活、白芷、葛根等(或选葛根汤),疏散风寒,通络止痛;鼻塞、流涕重者,加辛夷、苍耳子等,通利鼻窍;喉痒呛咳者,加僵蚕、防风等,利咽解痉;胸闷者,加瓜蒌、苏梗等,宽胸行滞;恶心呕逆者,加半夏、紫苏、生姜等(或选葛根加半夏汤),和胃降逆止呕。

若属风寒夹燥,见恶风寒、发热、无汗、鼻塞、咽干喉痒鼻燥、咳嗽痰稀、苔薄白、脉浮者,可选杏苏散,疏风散寒,润燥止咳。

若属风寒夹湿,见恶风寒、发热、无汗、鼻塞、时有咳嗽、头痛、肢体酸楚不适或沉重疼痛、口不渴、苔薄白微腻、脉浮者,可选荆防败毒散,疏风散寒除湿,宣肺利咽通络。

2.风寒侵袭,营阴外泄【证候】恶风寒,发热,汗出,鼻鸣干呕,头痛,肢体酸楚不适或疼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缓。

此为外感风寒,清窍与经输不利,胃气不降而上逆;病位在表,病性属寒、属实,为正盛邪实之证。

风寒袭表,卫外失职,卫气不能温分肉,故恶风寒;邪气外袭,正气浮盛于表与邪气相争,故发热,脉应之而浮;清窍不利,故头痛,鼻鸣,或鼻塞、喷嚏、流涕;经输不利,气血运行不畅,则身体酸楚不适或疼痛;营卫不和,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则汗出;汗出肌疏,使经脉弛缓,故脉现缓象;邪气涉胃,胃气不和,故恶心呕逆。口不渴,苔薄白,皆风寒在表之象。【治法】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加减。

桂枝10g,芍药10g,生姜10g,大枣3枚,炙甘草6g。小儿减量,水煎,分两次服。

桂枝宣通卫阳,解肌祛风,驱邪于外;芍药益阴敛阴,和营于内;桂、芍合用,在解表中寓敛汗之意,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和中降逆,协桂枝疏散风寒;大枣、甘草调中益气,助芍药以和营。本方辛温与酸寒并用,发中有敛,散中有收,温而不燥,敛而不峻。这样可使桂枝辛散而不伤阴,芍药酸收而不敛邪,一收一散,调和营卫。

鼻塞、流涕者,加辛夷、苍耳子等通利鼻窍;恶心呕逆重者,加半夏等和胃降逆止呕。

兼阳虚汗漏不止者,加制附子、黄芪、炒白术、生龙牡等(或选桂枝加附子汤)扶阳固表;兼见项背强急不舒者,加葛根、羌活等(或选桂枝加葛根汤)疏通经脉;兼见咳喘喉痒者,加杏仁、冬花、僵蚕、防风等(或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肃肺利咽解痉。(二)风热侵袭【证候】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鼻塞,咳嗽,咽痛,头痛,肢体酸楚不适,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而微黄,脉浮数。

此为外感风热,清窍与经输不利,肺失宣降;病位在表,病性属热、属实,为正盛邪实之证。

风热袭表,卫外失职,开合失司,则恶风寒,无汗或少量汗出;正邪相争,则发热,又风与热均为阳邪,故发热重而恶风寒较轻,口微渴。外邪侵袭,清窍不利则头痛、鼻塞或流涕、咽痛,肺失宣降则咳嗽,经输不利则肢体酸楚不适或疼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而干或薄而微黄、脉浮数皆风热在表之象。【治法】疏散风热,宣肺达邪。【方药】银翘散加减。

连翘15g,金银花15g,桔梗10g,薄荷(后下)9g,竹叶10g,生甘草6g,荆芥穗10g,淡豆豉10g,牛蒡子10g,芦根20g。小儿减量,水煎,分两次服。

荆芥穗、豆豉、薄荷疏散表邪;牛蒡、桔梗宣肺利咽止咳;金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透邪;芦根生津止渴;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疏散风热、宣肺达邪之效。

鼻塞、喷嚏、流涕者,加辛夷、苍耳子等通利鼻窍;咽痛甚者,加马勃、元参等清热利咽护阴;咳重者,加杏仁、前胡等利肺气;喉痒呛咳者,加僵蚕、防风、乌梅等润喉解痉;胸闷、恶心者,加郁金、藿香等畅膈和中;发热重者,加黄芩、细生地、麦冬等清热养阴护阴。

表邪较轻或风热夹燥,见发热,微恶风寒,少汗,咽干,喉痒,鼻燥,干咳少痰,苔薄白而干或薄而微黄,脉浮数者,可选桑菊饮或桑杏汤,疏散风热,润燥止咳。(三)寒遏暑湿【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身形拘紧,脘闷,烦躁,苔薄微腻,脉浮。

此为寒遏暑湿,清窍与经输不利,胃气阻滞;病位在表,病性属寒热夹杂、属实,为正盛邪实之证。

寒束肌表,卫外失职,卫气不能温分肉,故无汗、恶寒,正气外浮与邪气相争,故发热、脉浮;清窍与经输不利,则头痛、身形拘紧;湿浊阻滞则脘闷苔腻,暑热上扰则烦躁。【治法】祛暑解表,芳化湿浊。【方药】新加香薷饮。

香薷10g,金银花15g,鲜扁豆花15g,厚朴10g,连翘10g。小儿减量,水煎,分两次服。

本方即香薷饮加金银花、连翘而成。香薷辛温香透,既能解表散寒,又能祛暑化湿;厚朴宽中行滞化湿;金银花、连翘、鲜扁豆花清热涤暑。诸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芳化湿浊之效。

也可酌情选用六一散。(四)湿邪侵袭

1.寒湿侵袭【证候】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逆,肠鸣腹泻,脘痞不适或疼痛,苔薄白微腻,脉浮濡。

此为寒湿侵袭,清窍不利,肠胃失调;病位在表,病性属寒、属实,为正盛邪实之证。

寒湿之邪侵袭,卫外失职,正邪相争,则恶寒,发热,脉浮;清窍不利,则头痛;寒湿壅遏,清浊不分,肠胃失调,则恶心呕逆,肠鸣腹泻;寒湿阻滞,气机运行不畅,则脘痞不适或疼痛。苔薄白微腻、脉浮濡皆寒湿在表之象。【治法】化湿解表,散寒和中。【方药】藿香正气散。

大腹皮10g,白芷10g,紫苏10g,茯苓15g,半夏12g,白术10g,陈皮10g,厚朴10g,生姜10g,桔梗10g,藿香(后下)10g,大枣3枚,炙甘草6g。小儿减量,水煎,分两次服。

紫苏、白芷、藿香疏散寒邪,芳化湿浊,和中避秽;陈皮、半夏燥湿和中止呕;白术、茯苓健脾渗湿止泻;厚朴、腹皮、桔梗行滞化浊,疏畅气机;生姜、大枣、甘草和中焦,调诸药。诸药合用,共奏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