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针灵(第三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4 00:30:34

点击下载

作者:梁立武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一针灵(第三版)

一针灵(第三版)试读:

再版说明

《一针灵》自从1996年1月初版问世以来,先后印刷多次,本书一直受到广大针灸工作者的关怀和支持,这是对编者的极大鼓励和鞭策。这次修订编者在多年实际工作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广大读者建议,侧重了以下四个方面。(1)仍然坚持普及、实用为目的,图文并茂,文字通俗,治法简明,便于学用,面向广大针灸临床工作者。(2)增加、扩大病种,在第一版基础上增加病种50余个,均为临床常见病症。采用祖国医学和现代医学病名相辅相成,便于学习。(3)强调治法简明、有效,选择的治法都经广大医务人员临床验证,并且多数治法经过编者长期临床应用,疗效确切,效果明显。(4)每法仅取一穴,一穴即效,多取十四经穴、奇穴,也有阿是穴。重点介绍治疗方法,使读者会其法、知其用,实用性强,便于推广应用。

本书参考了部分现代针灸文献,书中也有原作者一份心血,在此对他们致以衷心的感谢。由于修订时间比较仓促,缺点错误在所难免,希望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编者2001年1月 北京第一章内科病症感冒

感冒是风邪侵袭人体所引起的以头痛、鼻塞、流涕、喷嚏、恶寒、发热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见外感疾病。其轻者,一般通称“伤风”,其重者,称为“重伤风”;若病情较重,且在一个时期内广泛流行,不分男女老少,证候相似的,称为“时行感冒”。现代医学中上呼吸道感染属于“感冒”的范围,流行性感冒属于“时行感冒”的范围。治法(一)【取穴】 大椎。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见图1。图1【操作】(1)施以透天凉手法,并使针感向下传导。捻针5~10分钟。高热出汗,经针刺4小时不见体温下降者,可在一天内进行第二次针刺。(2)令患者侧卧,两腿屈曲,用双手抱头之枕部,使颈部和胸部最大限度向前屈曲,术者持针柄向大椎徐徐刺入,针尖刺透皮肤后继续与脊椎呈15°角,向尾部探进,进1.5~2.0厘米,然后捻转施透天凉手法。另一手从大椎穴下方沿脊柱至尾部施以循按法。以患者腰骶部产生凉感,作为针刺正确的标准。(3)针刺大椎后,留针15~20分钟;出针后,在穴位处加火罐,留置30分钟。(4)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局部2~3下,立即在针刺部位拔火罐,以溢血为度,留5~10分钟起罐,以患者自觉症状消除决定次数。如病情不减,在原部位连续进行1~2次,待症状消除停止。【来源】 新中医,(4):36,1986。治法(二)【取穴】 大椎。取穴见治法(一)。【操作】 患者俯卧或端坐低头,医者在其大椎穴用艾条温和灸,每次20分钟,或用隔姜灸,每次3~5壮,每日2~3次。应防止皮肤灼伤。【来源】 江苏中医杂志,(5):33,1986。治法(三)【取穴】 风池。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凹陷中,平风府穴处。见图2。图2【操作】 患者取俯伏坐位,医生持针刺入风池穴,针尖微朝下,向鼻尖方向斜刺入0.5寸。得气后,在针柄上插入一段约3厘米的艾条,点燃施灸。每次操作,换艾条2~3次。每日治疗2~3次,操作中防止灼伤。【来源】 系笔者经验,用之多效。

古方辑录(1)曲池穴 《针灸甲乙经》云:“伤寒余热不尽,曲池主之。”(2)大椎穴 《针灸甲乙经》云:“伤寒热盛烦呕,大椎主之。”《伤寒杂病论》:“太阳与少阳并病,颈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咳嗽

咳嗽是肺部疾患的常见症状,其发病有外感和内伤两种原因。外感风寒之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失肃降;脾虚生湿,湿聚成痰,痰湿阻滞,肺气不降;肝郁化火,火盛灼肺,肺失肃降;肾气亏虚,肾不纳气等等,均可导致咳嗽。现代医学中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等均属本病范畴。治法(一)【取穴】 肺俞。在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见图3。图3【操作】 双侧肺俞穴注入鱼腥草药液1~2毫升,每日1次,连续2~4日为1个疗程,儿童减半,一般1~2个疗程即见效。【来源】 广西中医,(3):43,1980。治法(二)【取穴】 膻中。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两乳头连线的中点。见图4。图4【操作】 用30号毫针,向下斜刺,由胸骨柄直透鸠尾,并提插捻转。留针10分钟。【来源】 湖南中医杂志,(3):44,1983。治法(三)【取穴】 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见图1。【操作】 于大椎穴旁开5分注入山莨菪碱10毫克,每日早晚各1次,两侧交替,10~20日为1个疗程。1~6个疗程后治愈。【来源】 山东医药,(10):2,1984。治法(四)【取穴】 鱼际。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见图5。图5【操作】 针双侧鱼际穴,行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分钟,5分钟行针1次。【来源】 陕西中医,(12):554,1985。治法(五)【取穴】 天突。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当前正中线上。见图6。图6【操作】 用6~7号针头,5毫升的注射器吸鱼腥草注射液2毫升于天突穴注射,先直刺2分,再向下沿胸骨后壁呈30°角迅速斜刺1~2寸,令患者做吞咽动作,如觉喉部有梗塞感,即可缓缓推药1~2毫升。每日1~2次,7天为1个疗程。【来源】 吉林医学,(3):35,1980。治法(六)【取穴】 天突。位于颈部,胸骨上窝中央,当前正中线上。见图6。【操作】 病人仰卧,颈下稍垫高或端正坐位,头向后仰,充分显示胸锁间隙,用5毫升注射器,抽取0.5%普鲁卡因3~5毫升,于天突穴稍上向后下呈40°角斜行刺入,深3~4厘米,待患者有胸闷或胀感时,即将药液直接注入。每日或间日1次,3~5次为1个疗程。【来源】 中国针灸,(6):4,1986。治法(七)【取穴】 鱼际。取穴见治法(四)。【操作】 取双侧鱼际穴,直刺约0.8寸,得气后施以提插手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3次。【来源】 系作者经验,尤其对于“咳嗽阵作”者效果明显。

古方辑录(1)天突 《得效方》云:“咳嗽咽冷,声破,灸天突五十壮。”(2)足三里 《灸法秘传》云:“因痰而咳,灸足三里。”(3)解溪 《针灸甲乙经》云:“疗上气咳嗽,喘息急。”(4)太渊 《神应经》云:太渊主“咳嗽饮水”。(5)列缺 《玉龙歌》云:“咳嗽寒痰列缺强。”(6)劳宫 《针灸甲乙经》云:“烦心咳,寒热善哕,劳宫主之。”(7)期门 《针灸甲乙经》云:“咳,胁下积聚,喘逆,卧不安席,时寒热,期门主之。”(8)胸堂 《千金要方》云:“上气咳逆,胸痹背痛,灸胸堂(注:奇穴)百壮。不针。”(9)肺俞 《针灸甲乙经》云:“肺气热,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肺俞主之。”(10)膏肓俞 《千金要方》云:“膏肓俞治咳逆。”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支气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常由呼吸道感染、寒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物理、化学和精神神经因素等诱发。临床上,起病突然,表现为发作性气急、喘憋、哮鸣、张口抬肩、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发作时,患者多被迫采取坐位或跪位。每次发作历时数分钟,甚至数日不缓解。本病属于中医的“哮证”、“喘证”等范畴。治法(一)【取穴】 孔最。在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见图5。图7【操作】 将针快速刺入孔最穴3~5分,得气后施泻法,要求感应向上传至同侧胸部,向下传至同侧拇指,加电针,留针30~60分钟。【来源】 河南中医,(6):39,1982。治法(二)【取穴】 定喘。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见图7。【操作】 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来源】 针灸学报,(1):36,1988。治法(三)【取穴】 鱼际。在手掌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见图5。【操作】 每次只针一侧,每日1次或每发作时针1次,左右交替使用。刺时针尖向掌心斜刺,深5分左右。出现针感后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捻转行针1次。针刺10次为1个疗程或每发作时针刺。【来源】 中国针灸,(1):4,1985。治法(四)【取穴】 四缝。在第二至五指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见图8。图8【操作】 局部消毒后,用三棱针或8~12号注射针头直刺指缝正中间深约0.8厘米,出针后挤出白色或淡黄色黏稠液体。隔3天或7天后再刺。【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8):354,1984。治法(五)【取穴】 天突。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见图6。【操作】 令患者微仰头取穴,先直刺2分,然后将针尖转向下方紧靠胸骨后壁缓慢刺入0.5~1.5寸,待针下有沉、涩、紧等针感时,再左右捻转10~20秒,留针5~15分钟。【来源】 河北中医,(3):42,1985。治法(六)【取穴】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见图9。图9【操作】 进针得气后,行泻法(捻转补泻),患者自觉有麻木感上行至腋,症状开始改善,约6分钟后,哮喘已基本缓解,留针及间歇行针30分钟后起针。【来源】 新中医,(4):11,1984。治法(七)【取穴】 三间。微握拳,在示指桡侧,第二掌指关节后,第二掌骨小头上方取穴。见图10。图10【操作】 选用26号1寸毫针,常规消毒后,刺入双手三间穴内0.5~0.8寸,寻找最强针感,手法以泻法为主。留针30~40分钟,每5分钟行针1次,以保持针感。【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32,1994。治法(八)【取穴】 扶突。位于颈外侧,结喉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见图11。图11【操作】 取双侧扶突穴,窜胀样针感由颈部向下传至胸内,胸内有热感。【来源】 中医杂志,(2):51,1985。治法(九)【取穴】 1穴。位于示指第一节指腹正中,男左女右。见图8。【操作】 常规局部皮肤消毒,铺巾,纵切口1厘米,深达皮下,剪除部分皮下组织,闭合止血钳伸入切口达骨膜面,来回捣动数次加强刺激,然后埋入1号医用羊肠线2段,每段1~2厘米,包扎切口。【来源】 中西医结合杂志,(10):627,1985。治法(十)【取穴】 天突。取穴见治法(五)。【操作】 患者取坐位,医生用2毫升无菌注射器抽取鱼腥草注射液或链霉素药液。每次用鱼腥草注射液约2毫升,儿童减半,或用链霉素0.5克,儿童按每日20毫克/千克计算。在常规消毒天突穴局部皮肤后,迅速垂直进针刺入皮下,然后针尖转向下方试探进针,待患者有酸胀感,且传至咽喉部位或气管部位时,将药物推入。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来源】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3):9,1986。

古方辑录(1)丰隆穴 《肘后歌》云:“哮喘发来寝不得,丰隆刺入三分深。”(2)太溪穴 《针灸甲乙经》云:“胸胁支满不得俯仰,溃痈,咳逆上气,咽喉喘喝有声,太溪主之。”(3)足三里穴 《席弘赋》云:“虚喘须寻足三里。”(4)天突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天突“治咳嗽上气,胸中气噎,喉中状如水鸡声。”(5)肺俞 《针灸甲乙经》云:“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胁膺急,息难,……肺俞主之。”《资生经》云:“哮喘,按其肺俞穴,痛如锥刺。”(6)三间 《针灸甲乙经》云:“喘息……三间主之。”胃脘痛

胃脘痛又称胃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古代文献中所称“心痛”,多指胃痛。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癌,胃神经官能症等。治法(一)【取穴】 胃俞。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见图3。【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在双侧胃俞穴,直刺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放血,继拔火罐,每次治疗15分钟。【来源】 为笔者经验,尤其胃痉挛等急性发作胃脘痛效果明显。治法(二)【取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面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见图12。图12【操作】(1)取双侧足三里穴上下压痛点,直刺2寸,得气后施捻转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日针1次,7次为1个疗程。(2)应用水针疗法,在双侧穴位注射安痛定,每穴注入2毫升;或注射0.5%普鲁卡因2毫升。【来源】 哈尔滨中医,(10):78,1960。治法(三)【取穴】 灵台。于后正中线,第六胸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见图1。【操作】 患者取俯卧位,用圆利针直刺灵台穴0.3~0.5寸,不提插捻转,不留针,起针后,在针孔处拔火罐,留罐10~15分钟。【来源】 针灸学报,(6):41,1992。治法(四)【取穴】 内关。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见图9。【操作】 取患者左侧内关穴,针尖向肩臂斜刺,运用捻转手法得气后,用力向上斜刺1寸许,使针感向上放散。采用针尖迎随补泻,并结合努法行气,即将针下至地部,复出人部,得气后,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来源】 针灸学报,(6):41,1992。

古方辑录(1)足三里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2)中脘 《针灸甲乙经》云:“胃脘痛,鼻闻焦臭,妨于食,大便难,中脘主之。”(3)内关 《神农经》云:内关治“心痛腹胀,腹内诸疾。”(4)胃俞 《针灸甲乙经》云:“胃中寒胀……胃俞主之。”腹痛

腹痛是指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的部位发生疼痛的症状而言,其为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可由腹腔内脏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变所致,也可由腹外器官的病变或全身感染、内分泌与代谢紊乱、过敏等全身疾病而引发。内、外、妇科疾病均能致腹痛,本篇所论仅限内科常见腹痛的治疗。治法(一)【取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的上部,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见图12。【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选双侧足三里穴。在穴位局部常规消毒3后,用5毫升注射器吸入阿托品0.5毫克或小剂量维生素K;再刺入穴位,得气后回抽无血,方可将药液注入。【来源】 中西医结合杂志,(9):562,1988。治法(二)【取穴】 神阙。仰卧,于脐窝中点取穴。见图13。图13【操作】 将粗盐炒热,置于布袋中,放在神阙穴处,如感觉过热,可反复翻动。注意防止烫伤皮肤。【来源】 系笔者临床常用之法,尤其虚寒性腹痛用之多效。治法(三)【取穴】 神阙。取穴见治法(二)。【操作】 采用隔盐灸。将食盐研细,填满脐部。切取厚约5毫米生姜1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置于脐上,上面再放大艾炷施灸,灸5~10壮。【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17(8):364,1982。治法(四)【取穴】 阿是穴。背部脊柱两侧的压痛点。【操作】 在背部脊柱两侧寻找压痛点,实施划割法,加之拔火罐。或用毫针于压痛点行提插手法,进针须向内斜刺1~1.5寸,强刺激,留针30分钟。【来源】 中国针灸,(4):46,1989。治法(五)【取穴】 内关。仰掌,于腕横纹上2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取穴。见图9。【操作】 用水针疗法。取双侧内关穴,每穴注入异丙嗪注射液0.5毫升。【来源】 中国针灸,(3):167,1997。治法(六)【取穴】 地机穴。在阴陵泉穴下3寸,当阴陵泉与三阴交的连线上取穴。见图14。图14【操作】 取地机穴,进针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10分钟,留针30分钟。【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51,1994。治法(七)【取穴】 神阙穴。取穴见治法(二)。【操作】 取神阙穴,先严格消毒穴位和毫针,再直刺1寸,用泻法。【来源】 针灸学报,(5):38,1992。治法(八)【取穴】 丘墟。在外踝前下缘,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取穴。见图15。图15【操作】 用2~3寸毫针快速刺入丘墟穴内,然后捻转,缓慢进针,针尖刺向内踝下照海穴。用小幅度捻转震颤手法。留针30~60分钟。【来源】 针灸学报,(6):9,1992。治法(九)【取穴】 内关。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见图9。【操作】 针刺一侧内关穴透外关,每5分钟1次,反复行雀啄提插手法,并轻揉腹部,同时嘱患者行深呼吸,直至腹痛消失后,再留针15分钟。【来源】 中医杂志,(2):48,1981。治法(十)【取穴】 上脘。在上腹部,前后正中线上,脐上5寸。见图13。【操作】 患者取仰卧位,双腿略向上弯曲。术者左手固定绷紧上脘穴周围皮肤,右手持3寸毫针,经消毒后,从上脘进针,沿皮下平刺,直透中脘、建里、下脘三穴,反复捻转,得气后留针10~30分钟,间歇行针至疼痛缓解或消失;然后大幅度捻转3~5次后,缓慢出针。【来源】 陕西中医,(10):34,1984。治法(十一)【取穴】 阿是穴。在腹部疼痛区域寻找压痛最明显处。1【操作】 注射用药物有注射用水、生理盐水、阿托品、维生素B、12维生素B等,用2毫升注射器,5号针头,在腹部阿是穴处迅速刺入皮下,缓缓向下寻找针感后,推入药液,在穴位表面注射一皮丘。【来源】 河北中医,(1):46,1986。

古方辑录(1)内关穴 《玉龙歌》云:“腹中气块痛难当,穴法宜向内关防”。《标幽赋》云:“胸腹满痛刺内关。”(2)冲门穴 《针灸甲乙经》云:“冲门治寒气腹满,……腹中积聚疼痛。”(3)公孙穴 《八脉八穴治症歌》云:公孙治“脐痛腹疼胁胀”。(4)上巨虚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大肠病者,肠中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取巨虚上廉。”(5)足三里 《灵枢·五邪》篇云:足三里治“肠鸣腹痛”。腹泻

腹泻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症状,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清稀,甚至如水样而言。可伴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现代医学中由于胃、肠、肝、胆、胰腺等器官功能性和器质性引起的病变,如急、慢性肠炎,肠结核,胃肠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腹泻,均可参考本篇施治。治法(一)【取穴】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见图12。【操作】 先用毫针刺足三里,徐徐进针,针用补法,然后出针,再用鲜姜片,上面用针扎成小眼放在足三里穴上,然后把艾绒搓成6~7个如蚕豆大小的小团,放在姜片上,点燃15~20分钟即可。【来源】 内蒙古中医药,(4):32,1986。治法(二)【取穴】 神阙。在腹中部,脐中央。见图13。【操作】 肉桂3克、硫黄6克、白胡椒1.5克、鸡内金3克、枯矾6克、五味子6克、新鲜葱头3~5节,上药为1次用量,除葱头外,余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取葱头捣烂,与上述药末拌匀,加适量醋调成糊状,平摊于脐部,用纱布覆盖,并用胶布贴牢。敷药处可出现发痒、灼痛等现象,停药后即消失,不用处理。【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2):43,1986。治法(三)【取穴】 鸠尾。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见图13。【操作】 向下斜刺0.5~1.0寸,急性者用强刺激,每日1次或2次。【来源】 四川中医,(10):49,1985。治法(四)【取穴】 四边穴。在脐上下左右各1寸处。见图16。图16【操作】 中强刺激泻法或透天凉法,慢性腹泻多用补法或烧山火法,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重症患者每日可针2次。每次留针15~30分钟,亦可不留针。急性者3次为1个疗程,慢性者10次为1个疗程。治法(五)【取穴】 腹泻穴。神阙穴下0.5寸。见图17。图17【操作】 操作法同治法(四)。治法(六)【取穴】 肓俞穴。神阙穴旁开0.5寸处。【操作】 先针肓俞穴,常规消毒后,用1.5寸30号或31号毫针刺入穴位,针尖稍偏向脐中方向,进针1.2寸左右,每穴提插捻转约半分钟出针。1岁以内小儿只捻转不提插,以免刺激过重,较大者可用捻转过程中提插2~3次手法,出针后配足三里更佳。治法(七)【取穴】 腹泻特定穴。足外踝最高点直下,赤白肉际交界处。见图18。图18【操作】 按艾卷温和灸法操作,以病人感觉施灸部位温热舒适为度,左右穴每次灸10~15分钟,每日灸2~3次。可视病情而灵活掌握。治法(八)【取穴】 足三里。取穴见治法(一)。【操作】 用水针疗法。取单侧或双侧足三里穴,注入维生素1B100毫克,每日1次。【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1):31,1985。治法(九)【取穴】 神阙。取穴见治法(二)。【操作】 用隔附子灸法。先取适量的附子研碎,用黄酒调做成直径约4厘米、厚2~3厘米的圆形饼,晒干备用。治疗时将一块附子饼置放于神阙穴上,用艾条熏灸脐部,以局部潮红、腹内有温热感为宜,每天2次,每次15~20分钟,7天为1个疗程。【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99,1994。治法(十)【取穴】 足三里。取穴见治法(一)。【操作】 患者取坐位,双膝呈90°角自然放松。将“揿针”刺入足三里,得气后用胶布固定。夜间留针,留针12小时,次晨起针。每两天针1次,3次为1个疗程。【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99,1994。

古方辑录(1)中脘 《玉龙歌》云:“若还脾败中脘补。”(2)天枢 《玉龙歌》云:“脾泻之证别无他,天枢二穴刺休差。”《胜玉歌》云:“肠鸣大便时泄泻,脐旁2寸灸天枢。”《千金要方》云:“天枢,主冬月重感于寒则泄,当脐痛。”(3)章门 《千金方》云:“主寒中洞泄不化。”(4)阴陵泉 《针灸甲乙经》云:“溏不化食,寒热不节,阴陵泉主之。”(5)肾俞 《千金方》云:“肾俞主寒中洞泄不化。”(6)三阴交 《针灸甲乙经》云:“主腹胀肠鸣溏泄,食物不化,脾胃肌肉痛。”(7)足三里 《马丹阳十二穴歌》云:“能运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泄泻。”(8)神阙 《资生经》云:“泄泻宜先灸脐中。”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可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其特异病因包括结肠或直肠病变、体内代谢功能减退和神经官能症等。常见的是习惯性便秘、老年性便秘以及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改变所引起的便秘,某些药物亦可致便秘。病人可伴有腹胀或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等症状。治法(一)【取穴】 承山。在小腿后面正中,当伸直小腿时腓肠肌肌腹下凹陷处。见图19。图19【操作】 直刺,进针1.5寸,中等刺激先捻转后提插,各10次,不留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来源】 中医杂志,(10):16,1980。治法(二)【取穴】 犊鼻。屈膝,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见图12。【操作】 针刺单侧取穴,左右不限。提插捻转泻法,留针15~20分钟。【来源】 中级医刊,(11):38,1982。治法(三)【取穴】 支沟穴。位于手背腕横纹上3寸,尺桡骨之间取之。见图20。图20【操作】 取支沟穴(男左女右),用毫针直刺或略向上斜刺,深度1~1.5寸,适当提插捻转,针感向下可到指端,向上可达肘以上,腹中可出现热或凉或欲大便感。留针15~20分钟,中间运针2~4次。【来源】 河北中医,(6):31,1985。治法(四)【取穴】 肓门。在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见图21。图21【操作】 用梅花针轻刺激或用毫针弱刺激手法,隔日1次,12次为1个疗程。治法(五)【取穴】 气海。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见图13。【操作】 用艾条灸法,后再配支沟穴,用导气手法。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治法(六)【取穴】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见图3。【操作】 用艾条灸,每次灸5~10分钟,每周3次,6~12次为1个疗程。治法(七)【取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上3寸,胫骨内后缘取穴。见图14。【操作】 取三阴交穴,毫针刺入1~1.5寸,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间隔5分钟行针1次,行平补平泻法,手法略强,出针后穴区埋揿针24小时,埋针期间嘱患者自行按压穴位3~4次,至局部酸胀,每隔3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来源】 中国针灸,(8):59,1996。治法(八)【取穴】 丰隆。仰卧,在条口穴后方一横指处,约当犊鼻与解溪的中点处。见图12。【操作】 用隔姜灸法。取老姜数片,在其中扎针孔数个,置于双侧丰隆穴,在姜片上放置大艾炷施灸,灸3~5壮。隔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来源】 中国针灸,(6):338,1997。治法(九)【取穴】 天枢穴。仰卧,在脐中旁开2寸处取穴。见图22。图22【操作】 施用温针灸法。取双侧天枢穴,先针刺使之得气,再用2.5厘米长艾条,连续灸4段,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来源】 浙江中医杂志,(8):372,1989。治法(十)【取穴】 腹结。脐旁4寸,府舍上3寸处。见图23。图23【操作】 采用皮内针埋针法。取左腹结穴,埋1号皮内针。留置期间,嘱患者每隔4小时用手按压埋针处。【来源】 针灸学报,(2):41,1992。治法(十一)【取穴】 长强。于尾骨尖端与肛门连线之中点取穴。见图1。【操作】 取胸膝位。穴区消毒后,用28~30号4寸毫针沿尾骨和直肠之间快速刺入3.5寸深。属实者,强刺激,大幅度捻转;属虚者,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捻转1次。觉腹中有肠鸣及蠕动感时,即可摇大针孔,快速出针,多数患者即有便意。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31,1994。

古方辑录(1)支沟 《杂病穴法歌》云:“大便虚闭补支沟。”《玉龙歌》云:“若是胁痛并闭结,支沟奇妙效非常。”(2)大肠俞 《灵光赋》云:“大小肠俞大小便。”《行针指要赋》云:“或针结,针着大肠二间穴。”(3)上巨虚 《针灸甲乙经》云:“大肠右热,肠鸣腹满,挟脐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巨虚上廉主之。”(4)神阙 《针灸资生经》云:“腹中有积,大便秘,巴豆肉为饼,置脐中,灸三壮即通,神效。”(5)石门 《千金要方》云:石门治“大便秘塞”。(6)水道 《针灸甲乙经》云:“大小便不通,水道主之。”(7)丰隆 《千金要方》云:“丰隆主大小便涩难。”呕吐

呕吐是指胃内容物逆流出口腔的现象,有声无物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症见食已即吐或食后移时而吐,常伴有恶心、腹胀、胃痛、食欲不振、吞酸嗳气等。该症可发生于神经性呕吐、胃炎、幽门痉挛或梗阻、胆囊炎等疾病中。治法(一)【取穴】 中魁穴。中指掌侧第二横纹正中。见图24。图24【操作】 患者正坐伸肘伏掌,穴位常规消毒,用5厘米长的毫针直刺3厘米,捻转行针使酸麻胀感向掌根部传导,或采用灸法。【来源】 新疆中医药,(1):41,1986。治法(二)【取穴】 内关。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见图9。【操作】 令患者于饭后,未出现呕吐之前,立即仰卧位,按常规消毒取内关穴,快速进针,约8分到1寸深,得气后,两侧穴同时用提插手法行针10~15次(强刺激抑制手法)。在提插过程中,嘱患者深呼吸2~3次。在5分钟、15分钟、30分钟时各重复上述手法1次。最后留针30分钟。每日2~3次。【来源】 中级医刊,(10):30,1982。治法(三)【取穴】 内关透三阳络。位置同上。【操作】 用3寸毫针在内关穴快速刺入,然后呈45°角刺向三阳络穴,留针5~10分钟(适宜于手术中呕吐)。治法(四)【取穴】 鸠尾。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胸剑结合部下1寸。见图13。【操作】 埋针法。患者于饭后未呕吐之前,取鸠尾穴,用1~1.5寸毫针从鸠尾穴向脐中方向平刺,后用胶布固定。留针1~2小时,2~3周为1个疗程。治法(五)【取穴】 公孙。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见图25。图25【操作】 行大幅度捻转、提插,行强刺激手法。【来源】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5):45,1986。治法(六)【取穴】 素髎。在鼻尖处取穴,见图26。图26【操作】 用左手拇、示指微捏鼻骨,右手持针向上直刺入穴内0.3~0.5寸,针感以酸麻胀为主。或点刺出血数滴。日针1次。【来源】 中国针灸,(增刊):297,1994。治法(七)【取穴】 肩井。在肩部,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见图27。图27【操作】 病人取坐位,选双侧肩井穴,直刺0.5~0.8寸,得气后施以捻转手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3次。注意进针深度,不可过深,防止刺入胸腔。【来源】 江西中医药,(1):39,1981。治法(八)【取穴】 涌泉。蜷足时,在足心前1/3的凹陷中取穴。见图28。图28【操作】 病人取仰卧位,于双侧涌泉穴直刺0.5寸,用提插泻法。留针30分钟,中间行针2次。【来源】 系笔者之经验,尤其治疗顽固性呕吐效果明显,取其“降逆气”之功。治法(九)【取穴】 腮中穴。位于口腔黏膜内腮腺孔前0.5分处。【操作】 选准穴位后,用红汞棉球消毒穴位局部黏膜,然后术者以一手拇、示指捏住一侧口角使之向外翻,暴露穴位,另一手持消毒的2寸长28号不锈钢毫针(或用消毒的三棱针亦可),针刺深度以刺出血为宜,不出血者可再刺之,不留针,出针后仍用红汞棉球消毒针孔,同时嘱患者闭嘴用力吸吮,促进针孔出血。一般呕吐轻者,针刺一侧穴位,若重者,可针双侧穴位。每天针刺1次,3次为1个疗程。【来源】 中国针灸,(4):6,1991。

古方辑录(1)中脘 《扁鹊心书》云:“呕吐不食,灸中脘五十壮。”(2)公孙 《八法歌》云:“九种心痛闷,结胸翻胃难停……公孙应之。”(3)足三里 《针灸甲乙经》云:“善呕,三里主之。”(4)乳根 《千金翼方》云:“卒吐逆,灸乳下七壮。”(5)内关 《杂病穴法歌》云:“汗吐下法非有他(指内关穴)。”(6)大陵 《针经摘英集》云:“呕哕度大陵。”(7)乳下 《千金要方》云:“干呕,灸乳下一寸各三十壮。”《医宗金鉴》云:“灸翻胃奇穴,上穴在两乳下一寸。”(8)胸堂 《千金要方》云:“吐变不得不食,灸胸堂百壮。”(9)太白 《千金要方》云:“太白主腹胀食不化,喜呕。”(10)人迎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云:人迎治“吐逆”。(11)食窦 《扁鹊心书》云:“翻胃食已即吐,乃饮食失节,脾气损也,灸命关(食窦穴)三百壮。”(12)中魁 《玉龙歌》云:“中魁理翻胃而即愈。”呃逆

呃逆,俗称打嗝,多因胃失和降、气逆上冲所致。主要表现为喉间呃呃连声,声频而短,不能自制。现代医学中的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溃疡等病出现的膈肌痉挛,均属于本病范畴。治法(一)【取穴】 翳风。在耳垂后方,当乳突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见图29。图29【操作】 用拇指重压双侧翳风穴3~5分钟。【来源】 新中医,(4):39,1980。治法(二)【取穴】 安定。在鼻尖素髎穴直上0.5寸,鼻旁开3寸处。【操作】 以毫针快速向上斜刺,轻轻捻转1分钟。呃逆不止,则继续捻针,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来源】 湖北中医杂志,(3):13,1981。治法(三)【取穴】 膈穴。在耳轮脚,即从耳屏内延长线开始,至耳轮脚消失处。见图30。图30【操作】 先用火柴棒头在一侧或两侧膈穴上加压数分钟,待呃逆停止后,用碘酒、75%酒精消毒耳廓,再在膈穴上放置揿针,用橡皮膏固定,保留1~3天,以巩固疗效。【来源】 江苏中医杂志。治法(四)【取穴】 扶突。在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见图11。【操作】 针右侧扶突,有触电样感觉从颈经上肢达拇指,留针20分钟。【来源】 中医杂志,(2):53,1985。治法(五)【取穴】 攒竹(双)。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见图31。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