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的理论经验与中国实践(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2 18:50:33

点击下载

作者:宋跃刚,张文博,瞿小松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经济转型的理论经验与中国实践

经济转型的理论经验与中国实践试读:

前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进入转型和调整时期,呈现出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崛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呼之欲出、绿色转型成为普遍共识等特征。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冲击,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普遍不容乐观。作为金融危机的重灾区,美国大量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创近30年来的新高;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欧洲也爆发了债务危机,社会矛盾激化,欧元区经济遭受重创;日本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持续低迷,人口老龄化严重,政府政策不稳定,经济运行长期处于低谷。在危机爆发初期,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然而,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经济增长也陷入困境。为此,世界各国对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模式展开了大范围、深层次地探索,试图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经济在经历30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突出贡献。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对全球GDP增量的贡献率已经从2003年的4.6%增长到2013年的27.76%,超越美国成为第一大贡献国。然而,中国经济也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呈现出“增长速度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共振的特点。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投资来看,过度依赖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而我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等领域的投资仍然不足,投资结构亟待转型。从对外贸易来看,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已经严重不足,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亟待转型。从消费来看,随着国内耐用品消费逐渐饱和,以往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费已经不复存在,消费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新特征。从产业来看,劳动密集型产业仍占较大比重,传统产业发展面临困境,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亟待转型,产业组织形式也需要主动适应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从劳动力结构来看,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富余人口转移趋缓,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要素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本提出了更高要求,劳动力结构亟待调整。从资源环境约束来看,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以资源储量和环境容量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模式不可持续,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要求。

经济转型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涉及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生产方式转变等多方面内容,不仅关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生福祉,更是我国和平崛起的基础和关键。首先,经济转型是我国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增量扩能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集中爆发,亟须通过经济转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其次,经济转型是破解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之间的矛盾(以下简称“环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当前我国资源环境压力日趋加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亟须通过发掘消费者生态需求,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第三,经济转型是我国提升全球经济地位的主要途径。当前正处于全球经济的深度调整期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孕育期,推动经济转型,一方面能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弥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短板和管理短板,从而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做好技术储备并创造有利条件。最后,经济转型是我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基础和关键,全球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为我国全方位崛起带来了重大战略机遇,率先实现经济转型能够为世界各国提供可供学习的中国模式,对我国提升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型主要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即局部试点、逐步推广的探索模式,将改革的构想先在局部地区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后,再总结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经济转型缺乏经验、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但也是无奈之举,先行试点的转型方式不仅会给试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风险,也严重影响了决策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难以发挥转型战略的效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转型时期,转型机遇稍纵即逝,而转型的风险和挑战则更加隐蔽和复杂,亟须以现有转型经验和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推演,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方向的正确性。从转型战略的谋划、改革路径的设计,到配套政策的制定、产业发展的引导都需要以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因此,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就尤为重要和紧迫。

目前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视角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然而现有对经济转型的研究多侧重于问题、路径研究,对经济转型历程的梳理、转型经验的总结、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较少,经济转型研究的基础性资料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本书致力于对经济转型的基础性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力求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经济战略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而为经济转型的深入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材料。

本书第一篇主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战略的转型进行了介绍。所谓经济战略就是对经济发展做出的全局性谋略和谋划,一般指经济系统在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重大措施,或者带有全局性、长期性的经济发展方针。经济战略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有农业经济发展战略、工业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等。由于笔者水平和时间有限,本文主要涉及了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评价;第二部分则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战略细化到区域层面,回顾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变迁;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考察,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方向。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章,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认识与实践。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分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第一阶段大致从新中国成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总方针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轻工业均处于从属地位。这一发展战略的提出与当时具体的国际国内形势是密切相关的。在这一发展思路指导下,我国在较短时间内建立了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调。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新一代领导集体适时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改变了过去单一发展重工业的做法,强调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并将科学和教育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以后的经济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进入21世纪以后,“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已经提前完成。为了指引新时期的经济发展,我党又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并据此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五位一体”建设的新思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转变的历程表明,任何一项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都要和当时的具体国情相联系,而每一次发展战略的调整又总是和生产力水平变化相对应的。如果违背经济规律,盲目发展,是要付出惨痛代价的,这方面我国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

第二章,区域发展战略转型的理论认识与实践。区域发展战略是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在区域层面的具体实现。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9年到1978年,是区域均衡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强调国内各地区之间的平衡发展,要求生产力在地域空间上均衡分布。这一思想提出的初衷一方面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初全国生产力布局严重不平衡,沿海和内地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另一方面是受当时国防战略影响,大力建设三线地区。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各地区之间经济差距不断缩小,但是出现严重的同质化现象,且经济增长动力有所不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区域发展进入非均衡阶段。在改革开放进程下,中央提出了沿海地区率先发展,随后在沿海地区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从那时起,东部地区便成了全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随着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再次扩大,中央又调整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从而进入非均衡协调发展阶段。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战略相继出台后,为了加强全国各个区域之间的经贸联系,国家又提出了“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真正做到全国经济发展“一盘棋”。至此,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平衡—非均衡—协调”发展三个阶段,其指导性和合理性也不断增强。

第三章,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内涵演进与实践。长期以来,我国走了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道路。虽然在这一经济增长方式下我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但是其背负着高额的社会和环境成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失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央不断提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党的十七大正式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将其写入了十七大报告正式文本。从“增长方式”到“发展方式”的转变,表明国家不再单纯以经济增长论发展,更加重视结构的优化、质量的提升。总的来讲,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一是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少经济增长对出口和投资的过度依赖。二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别是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三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缓解经济增长对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也需要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第二篇是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和核心,因此,本书将产业转型作为第二篇,从产业在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沿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路,分五章对汽车、钢铁、石化、纺织和有色金属五个传统行业进行分析论述,主要分析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历程、转型升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并在每章后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许多专家学者将传统产业视为夕阳产业,甚至有偏激的观点认为应当放弃传统产业,集中力量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但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传统产业是产业的重要构成,当前在欧美国家出现的再工业化现象,也证明了忽视传统产业对经济健康发展的不利影响。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传统产业在我国经济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传统产业的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比重超过了2/3,传统产业产值占 GDP的比重超过了87%,占全部税收的比重超过了70%。在现阶段,传统产业转型仍然是促进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推动我国汽车、钢铁、石化、纺织和有色金属等传统产业升级,化危机为契机。

产业转型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在全球经济仍然处于疲软阶段、我国经济在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传统产业仍然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并介绍了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产业转型升级的内涵以相关理论。

产业转型篇的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对策建议等。本章在研究汽车产业结构优化之前,用 SCP范式分析了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SCP分析模型主要是从三个维度衡量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即从产业结构、市场行为、绩效表现这三个方面来衡量我国汽车产业的总体发展状况与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微观层面的企业升级、中观层面的产业集群升级以及宏观层面的政府产业政策研究我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本章主要从企业、产业集群以及政策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发展路径,从微观层面来看,汽车企业的市场感知能力、社会网络能力以及知识创新能力是影响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从中观层面来看,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能力、组分能力以及产业动态能力是影响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决定因素;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宏观政策对汽车产业结构的优化、技术创新和汽车市场管理产生巨大影响。

产业转型篇的第三章主要介绍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对策建议等。我国钢铁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产业集中度与技术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两个方面,产业集中水平经历了集中到分散的历程,钢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钢铁产业的产业集中度,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显得尤为重要;在钢铁产业的技术结构与产品结构方面,钢铁生产主要包括炼铁、炼钢和轧钢(包含涂镀)三个阶段,对于不同的阶段,其工艺流程也不同。对于我国钢铁产业的转型升级而言,应当从提升钢铁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钢铁产业集中度、调整产品结构推进营销转型、发展电商服务、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等五个方面予以提升。

产业转型的第四章主要介绍我国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对策建议等。随着我国进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的能源需求呈现出刚性增长趋势,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促进我国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比以前显得更为迫切。对于石油石化产业而言,其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石化产品的种类日益多元化,产品附加值也逐年提升。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一项紧迫而现实的任务,本章首先分析了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历程,然后总结了石油石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了如何有效提升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对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而言,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首先,加快我国石油石化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其次,以创新驱动促进石油石化产业升级;最后,相关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石油石化产业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保障我国石油石化产业走向安全绿色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

产业转型篇的第五章主要介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对策建议等。我国纺织服装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不同企业、不同地区面临的问题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对于不同的地区和企业,需要采取不同的产业转型升级策略。按照新的形势要求以及全球纺织服装产业的新特点、新趋势,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从多个角度入手,有重点的实现突破。在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应特别注重环境保护,在环保模式选择上,应从末端治理模式转变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末端治理模式尽管可以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深层次问题,要想真正解决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污染问题,需要采用循环经济生产范式,在发展纺织服装业的同时,需要全过程治理,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综上所述,纺织服装产业的转型升级是该产业摆脱发展与生存困境的必然选择,这条路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改革,才能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的第六章主要介绍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与对策建议等。有色金属产业在金属材料的生产和应用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重要战略物资,是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该章首先介绍了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色金属产业生产波动阶段(1949—1977),第二阶段是有色金属产业生产正常增长阶段(1978—2000),第三阶段是有色金属产业迅速增长阶段(2001年至今)。其次介绍了我国有色金属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必须通过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开展节能减排、推进再生循环利用等手段实现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最后介绍了我国有色金属产业在转型升级中遇到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有色金属产业仍然存在结构性矛盾、淘汰落后产能任务依然艰巨、贸易保护主义比较严重、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状况不良、有色金属产业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等。面临着这些问题,本书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我国有色金属产业的转型升级:注重产业组织优化以及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注重科技进步、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高保障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中心,也是产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地,城市转型不仅是经济转型的重要内容,更是经济转型在空间上的表现。从城市的诞生起,城市就伴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不断转型,工业革命以后,城市更是成为产业的集聚地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在经济转型的理论与实践分析中城市转型的理论和实践是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本书基于上述认识,将城市转型单独成篇,从经济转型的视角审视城市的转型历程和城市转型的研究探索成果。

城市转型篇对城市的转型问题进行探讨,从城市转型的理论探索和内涵演进、国外城市转型发展的历程和实践经验,以及我国城市转型机遇、实践和战略方向三个方面展开城市转型的理论探索、实践经验的梳理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转型的最新趋势进行介绍,从而为我国当前的经济转型提供研究基础和借鉴。

城市转型篇的第一章是城市转型的理论探索及内涵演进,重点对城市转型的理论研究进程和最新进展进行梳理总结,以对城市转型的认识为起点,探讨不同学者对城市转型内涵的认识,并以此为基础,从城市转型的推进机制、城市转型的路径和模式、城市转型的趋势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城市转型研究最早是经济空间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区位论和空间经济地理研究为主,在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欧美国家城市的扩散,以同心圆理论、扇形理论、多核心理论等为代表的城市区位理论是城市转型研究的主要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遭遇瓶颈,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全球生产要素集聚能力成为这一时期城市转型研究的主要目标,以“大都市圈理论”为代表的城市群发展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流,城市的协同转型成为此时研究的重点。城市转型的路径和模式研究始于工矿城市的转型研究,后来逐步拓展到资源性城市和老工业城市。城市的产业升级和接续产业的培育成为这一阶段研究的焦点,而城市转型中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经济一体化等城市转型推动要素及其与转型的作用,也成为这一阶段城市转型研究的主要对象。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交通工具的普及推动城市空间的重新布局,由此带来的城市生产格局变化、商业模式变化都成为城市转型研究的新领域。在全球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的背景下,城市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成为城市转型研究的重点,城市的绿色转型成为城市转型的新趋势,产生了生态城市、绿色低碳城市、绿色城镇化等城市发展理念。

城市转型篇的第二章是国外城市转型发展的历程与实践,重点对国外城市转型发展的过程和成功转型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近代国外城市转型的历程出发,对国外传统工业城市转型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欧美国家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此外,国外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治理城市病方面的积极探索也是本章研究的重点。欧美国家是工业革命的先行者,许多欧美国家的大城市都是因资源和工业而兴,并在随后的经济发展中经历了衰退和转型的历程,英国的曼彻斯特、德国的鲁尔地区、美国的芝加哥等城市,都是工业城市向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转型的典型,丰富的转型实践和成功经验对我国老工业城市的调整改造和城市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低碳发展理念都源自国外,瑞典、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城市的低碳发展方面都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并形成多种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在技术变革推动和资源环境的倒逼下也纷纷启动城市绿色转型的进程,在城市生态环境整体整治、城市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升、高效低碳交通体系建设和宜居城市建设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形成大量城市转型的先进经验。国外城市转型的生动实践和探索,为城市转型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对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转型的理论研究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很重要的启示和帮助。

城市转型篇的第三章是中国城市转型的实践与战略方向,重点对中国城市转型实践和经验进行梳理,并结合我国的生态文明发展战略,提出将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城市绿色转型的主要方向和战略。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间,中国的高速城镇化成就举世瞩目,然而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以及城市发展理念的滞后也产生了以太原等资源性城市和沈阳等老工业城市为代表的问题城市,以问题为导向的城市转型也是我国前一阶段城市转型的主题。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全面转型的新常态,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已经难以为继,资源环境与城市发展矛盾日渐尖锐,我国城市绿色转型已经不再是个别城市的特殊问题,城市的产业生态化和城市空间优化已成为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破之题。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组成之一,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也为我国城市的绿色转型指明了战略方向——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包含产业的生态化、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生态宜居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等多方面内容。本章对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贵阳市进行分析,总结其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和政策建议,以期为全国的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本书由三位作者完成:经济战略转型篇(第一篇)由瞿小松博士独立撰写,产业转型篇(第二篇)由宋跃刚博士独立撰写,城市转型篇(第三篇)由张文博博士独立撰写,全书的统稿、修订、审定由三位作者共同进行。经济转型涉及范围广、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和系统性,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学者共同研究,由于本书作者知识结构和研究水平有限,书中的不足和缺点在所难免,欢迎大家对书中的错误与不当之处予以批评指正,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著者

导论

一、研究背景

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和地区关系日趋复杂,全球经济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世界经济开始出现大幅下滑。作为经济危机的重灾区,美国所受影响尤为明显,其国内企业大量倒闭,全美失业人数创近30年来的新高;在美国金融危机影响下,欧洲不久就爆发了债务危机,以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希腊、意大利等国为代表的欧元区经济也遭受重创;日本经济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持续低迷,经济形势长期处于低谷,总体来看,整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形势普遍不容乐观。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此轮经济危机中,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是仍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且在危机爆发初期,新兴市场国家仍然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势头,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一些希望。

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疲软、资源环境约束趋紧,新兴市场国家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日渐凸显,经济增长也陷入困境。为此,世界各国对经济转型路径和模式展开了大范围、深层次地探索,试图找到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发展的成功转型。具体来讲,此轮全球经济转型主要有以下特征。1.全球经济进入转型和深度调整期

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长期以来,以美、日、欧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或地区一直处于全球经济的第一方阵,对世界经济运行秩序拥有较多话语权;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处于被动的从属地位,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国际影响力都难以和发达国家相抗衡。但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美、日、欧等传统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持续低迷,复苏遥遥无期,而众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却保持了相对较强的增长。以2013年为例,当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6%,发达国家增速为1.5%,而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为5.6%,远高于发达国家。此消彼长之下,世界经济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据《新兴经济体发展2014年度报告》统计,E1 1国家(中国、俄罗斯、印度、南非、印尼、韩国、阿根廷、巴西、墨西哥、沙特、土耳其)2013年GDP总和达到了207760亿美元,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8.3%,仅“金砖五国”就达到了20.9%,而同期EU27国GDP总量占全球的23.5%。早在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吉姆·奥尼尔提出金砖四国(BRICs)时就预言,按照当时的发展速度,在2025年之前,其GDP将超过六个主要发达国家(即G7除去加拿大)的1/2,40年内则将超过这六大国。该公司经济学家同时预测,到2040年中国将成为按市场汇率计算的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过去发达国家一支独大的局面将会被打破,广大发展中国家将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全球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三次产业结构的重新调整,二是产业空间结构的重新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主要表现为发达国家对自身产业结构的再调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经济发展,已普遍完成了工业化,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主导产业也从工业转向了服务业。但是随着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各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过度倚重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模式被证明存在较大风险。因此,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又重新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提出通过发展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重振本国经济。产业空间结构调整主要是全球产业在国家和地区间的重新布局,随着国家和地区间技术水平和生产成本的改变,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整个产业链中的所处地位发生了变化,在全球性产业转移的推动下,产业的空间布局也随之调整和变化。例如中国内地之前主要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上升,不少生产和加工环节都转移到越南、泰国等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的国家,与此同时,由于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的进步,国内产业也有向价值链高端环节攀升的转型诉求。

新一轮产业革命正在孕育。金融危机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纷纷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国家重新认识到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大力发展以高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都希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先机。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正在不断改变产业的组织和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的消费模式。可以预见,当前密集的产品、技术创新正在为新一轮产业革命预热。

经济的绿色转型势在必行。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也日益加大,各种生态和环境污染问题层出不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以气候变化为例,据统计,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在过去的100年上升了0.3~0.6°C。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表面气温将再上升1.4~5.8°C,到那时全球平均海平面会上升0.18~0.59米,其危害将是灾难性的。因此,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必须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转型,以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为主要特征的绿色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2.中国的经济转型形势

从国内来看,受全球经济低迷的影响,加之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积累的各种矛盾尚未化解,我国也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共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存在。国民经济告别了过去3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新常态”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的明显放缓,更意味着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国内经济也面临着紧迫的转型压力。

一是发展方式急需变革。长期以来,我国走的是一条粗放型的发展道路,其典型特征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自然资源的高密度投入和大规模的廉价劳动力,经济效益十分低下。尽管这种粗放的增长方式推动了我国长达几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但其弊端也日益凸显。近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劳动力和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等问题,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转型的首要任务。

二是产业结构急需调整升级。经过多年的调整和升级,我国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过去重工业畸形发展的格局已经逐渐改变。但是整体来看,仍然存在众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基础地位依然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已经步入服务经济时代,而我国的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高,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有待提升。从生产要素投入结构来讲,我国产业结构中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仍然占有较大比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欠缺,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这些行业也正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

三是区域发展亟待统筹协调。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也日益加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差距,二是城乡发展差距。在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推动下,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虽然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是与东部地区相比,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质量都存在较大差距,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仍然十分严重。此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配不均、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统筹协调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关系,推动区域均衡发展迫切需要我国经济进行转型。二、研究意义

经济转型是经济主体为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而进行的调整行动,是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过程。在尊重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推动经济转型,能够保障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经济转型不仅仅包括经济结构的转型、增长动力的转换,还包括经济的空间结构优化、经济制度的转型以及生态效益的提升。我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次成功的经济转型,通过破除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释放市场活力,我国经济实现了长达30年的高速发展。然而经济转型并不是一劳永逸的短期决策,而是随着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资源环境问题都需要通过新一轮经济转型来解决。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当前我国的经济转型具有鲜明的阶段性特征,并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和战略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转型是我国适应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必然选择

在经历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缓慢复苏的态势仍将持续较长时间。在这样的后危机时期,国际金融市场、大宗商品的价格仍存在较多不稳定因素,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对经济发展仍有较大影响。在长期调整中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经济发展阶段演进,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在现阶段,以调整优化现有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主要任务的经济转型已成为我国适应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必然选择。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中以出口加工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为主,产品的竞争力较低,处于产品价值链的底端。随着我国制造业的低成本优势逐渐削弱,以及国际需求的疲软,外需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已经明显不足,国内许多产业出现产能过剩,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要贸易对象的企业面临倒闭的风险,需求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在世界经济的深度调整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市场换技术、市场换资金的方式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分工,随着全球性的产业调整,我国也面临着部分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发展滞后的挑战,而全球性的产业升级也为我国带来了“弯道超车”的机遇。推动经济转型,一方面能够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等具有赶超潜力的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我国新兴产业的全球竞争力,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国际技术合作、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弥补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短板和管理短板,从而为新一轮产业革命做好技术储备,创造有利条件。2.经济转型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我国经济经历了近30年的高速发展之后,进入了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运行效率低下、经济结构不合理、环发矛盾尖锐等问题集中爆发,全面转型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从投资来看,过度依赖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了资金使用效率不高、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现象,而我国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及新技术、新产品和新业态等领域的投资仍然不足,投资结构亟待转型。从对外贸易来看,出口导向性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对外贸易的经常项目顺差过大,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外部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需已经严重不足,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亟须转型。从消费来看,随着国内耐用品消费的逐渐饱和,以往的模仿型排浪式消费已经不复存在,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差异化的特征,需要通过转型释放国内消费潜力。

在经济新常态下,以增量扩能为主要手段的传统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支撑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亟须通过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普通制造业和出口加工业仍然在我国占有较大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需要从产能过剩行业转向新兴产业和服务业,产业组织形式也需要主动适应小型化、智能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农村富余人口转移趋缓,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要素投入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本提出更高要求,劳动力结构亟待调整。3.经济转型是破解环发矛盾的重要突破口

在全球环境局部改善、总体恶化的严峻形势下,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日渐趋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要素投入实现经济增长,呈现出高投入、高排放、低效率的特点,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导致资源需求较大,落后的生产技术导致废弃物排放量较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约束机制不健全,环境成本并未计入企业的生产成本,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能够取得超额利润,造成了环境破坏和资源过度消耗。同时,以资源储量和环境容量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也产生了高昂的生态成本和社会成本,资源环境和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目前,我国资源环境承载力已经接近极限,经济发展亟须由粗放型增长转向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经济转型既是破解环发矛盾的主要路径,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关键。首先,经济转型包含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绿色转型,即从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集约高效的经济增长模式,通过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生态化的生产方式实现自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能源的梯次利用,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其次,经济转型包含经济发展模式的生态化,即通过生产全过程的排放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再利用,实现低排放甚至是“零排放”,避免生态环境恶化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难以逆转的影响,通过创新驱动、绿色经济和生态产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第三,经济转型包含需求结构的绿色转型,通过发掘消费者的生态需求,培育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经济的绿色发展。三、研究思路

经济转型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涉及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改革、生产方式转变等多方面内容,不仅关乎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民生福祉。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转型时期,从转型战略的谋划、改革路径的设计,到配套政策的制定,产业发展的引导都需要以经济转型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因此,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就尤为重要和紧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转型主要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即局部试点、逐步推广的探索模式,将改革的构想先在局部地区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的试点后,再总结经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经济转型缺乏经验、理论研究十分薄弱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是十分有效的,但也是无奈之举,先行试点的转型方式不仅会给试点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风险,也严重地影响决策的实效性和科学性,难以发挥转型战略的效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转型时期,转型机遇稍纵即逝,而转型的风险和挑战则更加隐蔽和复杂,亟须以现有转型经验和理论研究为基础,进行系统分析和科学推演,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和方向的正确性。

目前经济转型的相关研究较为丰富,研究视角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然而现有对经济转型的研究多侧重问题、路径研究,对经济转型历程的梳理、转型经验的总结、研究成果的系统整理较少,经济转型研究的基础性资料呈现碎片化、分散化的特点。本书致力于对经济转型的基础性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力求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经济战略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三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进而为经济转型的深入研究提供较为系统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材料。

本书从经济战略转型、产业转型和城市转型三个方面对经济转型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共分为三篇十二章。

第一篇是经济战略转型篇。经济战略转型是经济转型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各国政府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战略意图和发展理念。经济战略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不同学者对经济战略的研究视角也有所不同。本书将经济战略转型作为第一篇,尝试从国内外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和转型历程入手,从空间和动力两个维度展开,分别对区域发展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进行论述,形成了经济发展战略转型、区域发展战略转型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经济发展思路进行了梳理,并对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评价;第二部分则是在第一部分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战略细化到区域层面,回顾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变迁;第三部分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考察,并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方向。

第二篇是产业转型篇。产业是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产业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关键和核心。传统产业在产业构成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有利于抵御经济风险,当前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现象就是有力的证据。从我国的情况来看,传统产业在我国产业构成中仍然占主导地位,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比重超过了2/3,传统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87%,对税收的贡献超过了70%。现阶段,传统产业转型仍然是推动我国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因此,本书将产业转型作为第二篇,从产业在经济转型中的地位和作用入手,沿着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思路,分五章对汽车、钢铁、石化、纺织和有色金属五个传统行业进行分析论述,主要分析了传统产业的发展历程、转型升级的现状和问题,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等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试图通过多种手段推动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化危机为契机。

本书的第三篇是城市转型篇。城市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经济要素的集聚地和技术创新的发源地。从城市诞生起,生产方式变革推动下的城市转型就一直是城市演进的重要方面,工业革命以后,城市更是成为产业的集聚地和生产活动的主要场所。因此,城市转型的理论和实践是经济转型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内容。本书将城市转型作为第三篇,从城市转型的理论探索和内涵演进、国外城市转型发展的历程和实践经验,以及我国的城市转型三个方面展开理论探索,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对世界城市转型的最新趋势和我国城市转型的战略方向进行探讨,从而为我国当前的城市转型研究提供基础资料和研究思路。第一篇经济战略转型第一章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认识与实践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来看,经济发展一直是亘古不变的主题,保持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是所有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经济发展战略作为指导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方针,自然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也一直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随着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做出新的尝试,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体系也不断得到丰富和完善。本章主要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理论梳理,并考察了国内外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具体实践。第一节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认识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内涵界定“经济发展战略”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让许多国家经济遭受重创,英、法、德、日等老牌发达国家经济大幅下滑,刚刚获得民族独立的广大第三世界国家更是满目疮痍。因此,如何快速从战争创伤中走出来,实现经济的复苏是当时各国的共同目标。据此,不少学者围绕这一课题展开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多种有关经济发展及其路径选择的学说。1958年,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书中较为系统和全面地论述了经济发展战略,这本书后来也成为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经典之作。此后,“经济发展战略”就成为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这一提法也逐渐被国际学术界和政府机构所采用。

何为“经济发展战略”?要弄清经济发展战略,首先得认识“经济发展”和“战略”。“经济发展”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经济发展指的是一国经济从较为落后阶段演进到更为发达阶段的过程,而狭义的经济发展则主要是指一国的经济增长。前者不仅包括量的扩张,还有质上的提升;而后者主要着眼于量的积累。我们这里提到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前者,即不仅要求经济水平在量上有所提升,还要有质上的飞跃。“战略”一词则来源于古代军事术语,《辞海》将其定义为重大的、带全局性的或决定性的谋划。

因此,根据“经济发展”和“战略”的含义,我们可以对“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定义,所谓经济发展战略就是指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从相对落后阶段到发达阶段所做的全局性的、重大性的谋划。二、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从经济发展战略的定义可知,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总体战略目标的设定,二是实现该目标所采取的方法和具体步骤。两者缺一不可,皆不能单独构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发展战略。

具体而言,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又包括以下内容:对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分析;总体目标的设定,包括定性的目标和定量的目标;对总体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分解,分别设定地区和行业目标;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及时更新调整。一般来讲,对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分析主要涉及对以往既定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以及对现有条件和实现能力的预估,如人力资本、资金、技术。总体战略目标的设定包括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前者主要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做出质上的界定,如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后者则是在定性认识的基础上对经济发展水平进行量化,例如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除了总量目标以外,各地区、各行业还应据此设立各自的具体目标,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层级体系,只有具体目标得以实现才能保证总体目标的达成。战略目标的设立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目标都应该具有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及时调整。战略目标设立后,还需要出台相应的配套措施确保目标的顺利达成。对于执行措施,一定是具体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具体”是指相应措施要落脚到点,不能在面上泛泛而谈;“可行”是指措施要符合实际情况,便于实施,不能“眼高手低”; “可评估”是指能否对具体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执行措施制定好后,还得考虑措施实行的步骤。哪一步先行,哪一步后行?在哪儿先行,在哪儿后行?例如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设立对外开放城市,经过权衡考量,首批只确定了14个沿海城市,通过先在这些地方试点,待时机成熟后才向其他地区推广。事实证明,我党的这一战略决策是相当成功的。此外,为了保障具体措施的执行,还要有相应的配套政策进行扶持。例如国家于2000年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制定了教育、医疗、卫生等多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与此相配套的则是国家大规模的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财政转移支付等。三、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战略的核心

一个国家的整体发展战略是站在全国高度,对各行各业所做出的全局性指导,其必然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提出了“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战略目标,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国家战略。经济发展战略作为国家整体战略的一个具体方面,其发挥着怎样的作用,与国家战略有何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国的经济制度和政治体制将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基础,整个社会的发展将是无本之木。反过来,国家整体战略又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起着指导作用。一套科学合理的整体发展战略将会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方面,我国是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运行经历了一个短暂的增长期。随后,当时的中央领导误判了国内外形势,将阶级斗争作为全国主要工作来抓,导致经济迅速下滑,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事实证明,经济发展战略是国家整体战略的基础和核心,对社会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第二节经济发展战略的类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实现民族解放,各自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不少传统发达国家也实现了经济复苏。不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现实条件差异造就了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基础。正因如此,不少国家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差异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至今为止,经济学界也未能对已有的经济发展战略做出一个完整、清晰的分类,现有的分类主要是对相似国家发展道路的一种归纳概括。

总的来说,有以下几种分类标准。按国家类型不同,发达国家已基本完成工业化进程,当前主要实行“后工业化”战略;发展中国家则大多处于工业化前期或中期阶段,为了尽快完成工业化进程,主要推行“赶超”战略。从对待进出口的方式上,可分为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根据产业和区域是否均衡发展,可以分为均衡发展战略和非均衡发展战略。实际上,这三种分类标准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如不少国家推行的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其本身也是一种“赶超”战略。从现实来看,后两种分类更为普遍,也更具有代表性,因此本文主要对后两种划分标准进行阐述。一、进口替代战略与出口导向战略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落后国家和地区通过重点扶持本国工业的建立和发展,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产品取代进口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从而依靠自身发展来逐步实现工业化。出口导向战略则是面向世界市场,不断提高本国工业实力,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两种发展战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广大发展中国家所推崇,都属于相对落后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具体尝试。

进口替代战略的支持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难以和发达国家进行直接竞争,应该通过关税优惠或其他行政手段推动本国工业的发展,直至本国工业发展壮大。因此,进口替代战略指导下的国家工业主要为了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也是针对国内市场的。推行过进口替代战略的主要是一些拉美国家,如巴西、阿根廷、智利等国。出口导向战略则主要瞄准国外,充分利用广阔的国际市场来推动本国工业的发展,鼓励发展对外贸易,制定的政策也是诸如出口退税、税收减免等刺激出口的。实行出口导向战略的主要是一些亚洲国家,如新加坡、韩国等。

两种发展战略各有优势,推行上述发展战略的国家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从中受益,如拉美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的高速发展,亚洲四小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迅速崛起。但是随着国内发展水平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上述发展战略也面临着种种困难,自身缺陷不断暴露。

对于进口替代战略而言,其弊端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进口替代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工业部门长期受到国家保护,拥有其他行业难以比拟的政策和市场优势,企业生存发展压力小,创新动力欠缺,导致不少企业经济效益低下、产品竞争能力不足,一旦放开市场,容易遭到国外同类型产品的冲击。二是进口替代战略下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本地资源,对外来产品、技术存在一定程度的排斥,无法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这一外部机遇。尤其是对于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来说,进口替代战略更容易成为其经济发展的羁绊。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而一直推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广大拉美国家则忙于对本国产业进行改造升级,错失了融入国际市场的大好机会,加之各种国内矛盾频发,最终普遍陷入了“拉美危机”。

对于出口导向战略而言,其缺陷也是较为明显的。一是本国经济对世界市场依赖性太强,容易受到全球经济波动的冲击。出口导向战略下建立起来的工业,主要是为了出口,其出口的产品种类、数量完全视国际市场而定,经济发展的自主性程度不高。二是出口导向战略下建立的工业自主性差、缺乏完整的工业体系。在这一模式下,许多国家的工业主要是传统的“三来一补”,对国外技术和原材料的依赖性强,未能在本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完整工业体系,容易形成畸形的产业发展结构,而且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部门容易受到国外控制。如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以出口为导向的“亚洲四小龙”经济遭受了严重的打击。二、均衡发展战略与非均衡发展战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