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不虚.病不找(凤凰生活)(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6 21:41:46

点击下载

作者:杨力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脾不虚.病不找(凤凰生活)

脾不虚.病不找(凤凰生活)试读:

版权信息书名:脾不虚.病不找作者:杨力排版:辛萌哒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ISBN:9787553732886本书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序养五脏先养脾,病从脾中来

脾乃五脏生化之源,气血之源,故养五脏必先养脾,病从脾中来。

中国人自古就十分重视中央土,《易经》的河图洛书即将五方正位的中央土视为万物生化之源。《黄帝内经》也认为,脾土位居五脏中央,主运化,是后天之本,五脏之源,强调“脾胃者,倉廪之本”,意思是脾是人体的粮仓,这足见脾的弥足珍贵。脾既是维持生命的根本,但如果失于调养,又会成为百病之源。所以,调养脾胃万般重要。

本书对脾胃的调养做了全方位的阐释,旨在达到“脾为后天之本,脾调好了百病不生;脾为五脏之源,脾养好了气血充足,自然能健康长寿”的目的。

愿此书再给广大人民带来健康福音,再祝广大读者朋友健康长寿。杨力2014年7月1日于北京最容易脾虚的10类人“用脑”过度的人“用脑”不仅指脑力劳动,还包括情绪活动,比如:玩心眼儿,动感情等。现代人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有的人变得多愁善感,这些“忧思”都会伤脾,久而久之就导致脾虚。久坐不动的人

现代人有一个很不好的工作模式,即上班时整天坐着。长期保持同一个姿势容易导致全身的气血经络受阻、代谢物质排泄缓慢。自古就有“久坐伤肉”的说法,所谓“伤肉”就是伤脾。皮肤暗淡、脸色不好的人

气血滋养皮肤,气使皮肤莹润光滑、血使皮肤颜色红润,而脾有统气血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脸色”不好看,就说明可能脾虚了。经常抽烟的人

中医五行讲究相生相克,肺属金,脾属土,土生金,脾虚会引起肺病。反之,如果经常吸烟,导致肺的气阴两虚,日久就会引起脾虚。酗酒的人

酒是湿热之品,长期饮酒会造成脾胃湿滞、受损,进而导致脾虚。暴饮暴食的人

暴饮暴食后,食物会在短时间内需求大量消化液,明显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久之导致脾虚。情欲过度的人

一个人情欲过度就会造成肾精不足,继而肾阳衰弱,脾就会因为失去肾阳的温养而虚弱,造成脾虚。中老年人

人到中年,身体各器官开始走向衰老,生理功能下降,胃肠道平滑肌开始萎缩,弹性减弱,蠕动变慢,食物的消化随之减慢,易于滞留。同时,消化液分泌也减少了,对食物的分解能力降低,就造成了中老年人的脾胃逐渐虚弱。久病之人

如果身体有病,长时间未愈,就会使人失于调养,自然就容易损伤脏腑,导致脾虚。过度劳累的人

脾是气血生化之源,而气血是生命之本。如果过度劳累致使气血不足,就会累及脾胃,造成脾虚。长期过度劳累致使气血严重亏损到无以为继的时候,生命之火就熄灭了。1分钟判断你有没有脾虚

想知道自己是否脾虚吗?不妨做做以下的测试题吧。早发现早调养,防止脾虚越来越影响你的健康。A类~C类中,回答“是”最多的就是你属于的那一类。【A类】

1.清晨起床,感觉胸闷气短、头晕脑涨。

2.虽然不熬夜,睡眠质量也挺好,但是却常有黑眼圈,眼袋也越来越大。

3.四肢无力、倦怠、不爱说话、神疲乏力。

4.早上排出的宿便形状软烂、黏腻。

5.容易感冒。

6.脸色发黄、无光泽。

7.失眠。

8.发胖(虚胖)。【B类】

1.饮食稍有不慎就容易呕吐。

2.舌头边缘常有牙齿压出来的齿痕。

3.月经量过多。

4.便血。

5.冬天怕冷夏天怕热。

6.咳嗽、哮喘。

7.小腿水肿(包括产后)。【C类】

1.久泻。

2.脱肛。

3.患有胃下垂。

4.肾虚。

5.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中的一种或多种。

6.患有慢性胃炎。诊断分析

A类:轻度脾虚

轻度脾虚的人往往只涉及到A类现象中的一个或多个,多因或饮食不节制,或过度疲劳,或用脑过度伤脾所致。

B类:中度脾虚

中度脾虚的人会有A、B交叉现象,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了脾的阳气所致。

C类:重度脾虚

脾胃功能不强、元气虚弱是内伤疾病的主要原因,所以脾虚到一定程度会百病丛生。此时如果由脾虚入手治疗,许多慢性病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疗效。第1章脾是生命的根养好脾才不爱老养“脾”不等于养“脾脏”

在养脾之前,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脾在哪里?这是一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有人说,脾不就在左肋下吗?不完全对。这个部位是西医讲的“脾脏”,而不是中医所讲的“脾”,虽然只差一个字,区别却很大。中医的“脾”是整体的功能概念:仅仅就部位而言,整个腹部都属于中医认为的“脾”呢。西医的脾脏:不太重要的器官

经常听说有人因为车祸、撞击等原因造成脾脏破裂,做了全脾切除手术,不但命保住了,而且康复后照样活得有滋有味。而人如果离了肾、心、肺等重要脏器,却肯定无法生存下去。

从西医的角度,脾脏确实是一个无关生死的器官,它位于左上腹,在胃的背面,形状为扁椭圆形或条索状等,呈暗红色,质地软而脆,当局部受到暴力打击时容易破裂出血。

西医认为脾脏主要有四大功能。

造血功能

脾脏是胚胎阶段重要的造血器官,人成年后,脾仍存有少量的造血干细胞,当身体严重缺血或处于某些疾病状态时,脾脏可以产生红细胞、血小板等满足人体需求。

存血功能

脾脏是血液(尤其是血细胞)的重要储存库,当某些紧急状态(如急性大失血),脾会收缩将血细胞释放到循环血液之中。

滤血功能

脾脏是血液有效的过滤器官。血液中的细菌、异物、衰老的细胞等在流经脾脏时,可被脾脏中大量的巨噬细胞吞噬和消化。

脾脏位于左季肋区胃底与膈之间,恰与第9~11肋相对,长10~12厘米,宽6~8厘米,厚3~4厘米。正常情况下,左肋弓下缘不能触及。

免疫功能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当人体受到外界病毒、细菌等侵害时,能发挥十分重要的免疫作用。如果摘除了脾脏,可能会导致爆发性感染。中医的脾

中医的“脾”和西医的“脾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无论是功能、部位、形状全都不同,隔了千山万水。

中医的脾,是“心肝脾肺肾”五脏中的一员,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而不是具体到某一个器官。单从部位来讲,腹部的几乎所有器官,包括胃、小肠、大肠等等,都有部分涵盖在中医的“脾”中。

就重要性而言,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也就是人出生后赖以生存的根本,十分重要,生死攸关。养好脾,是养生中的重中之重。

中医认为脾有三大主要功能: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与阴阳、五行以及五脏六腑相辅相成。

脾主运化

我们吃进去的食物,通过肠、胃等器官的消化,转变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微小的粒子(中医称之为“水谷精微”),这个过程称为“化”;营养被吸收后,通过循环系统送到身体各个需要的部位,这个过程称为“运”。中医认“运”和“化”全部由脾负责。脾虚,则会导致人身上没劲儿、营养不良、虚胖等。

脾主升清

脾的升清,可以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而不下垂。若脾气不升,会导致人头晕、神疲乏力、泄泻等,严重者还可致脱肛,内脏下垂等。

脾主统血“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也就是说,脾负责维持血液在血管内流动而不溢出。如果脾统血的功能不足,人就会出现气血两亏,从而血溢脉外导致出血,如月经量多、尿血、崩漏、肌肉皮下出血等。不做“黄脸婆”,养脾养气血

脾属土,所谓的“黄脸婆”,其实是脾的问题让脸色呈现“土黄”。中医认为,气血充盈,就会肌肉丰满、皮肤红润。因此,要想保持容颜靓丽,不变成“黄脸婆”,就要养脾养气血,从根本上想办法。美丽是由内而外的

想要不老的容颜是每个女人的梦想,为了驻留青春,女人从不吝惜在化妆品上花钱,但是外在的美化只是一种对衰老的“掩饰”,美丽衰退的关键原因是气血亏虚——气使皮肤光滑有光泽、血使气色红润。如果气血充盈,就会肌肉丰满、皮肤红润。

脾是生化气血的源头,如果脾生化的气血不足或者体内气血消耗过多,就会造成气血亏虚、淤滞,皮肤缺少气血的濡养,皮肤代谢的废物无法正常排出,肤色就会暗沉,呈现出土黄色,就变成了“黄脸婆”。因此,要想保持容颜靓丽,就要养脾养气血。健脾美白当属三白汤

明代医学名著《医学入门》中记载了一个广为流传的中医美容方:三白汤“白芍、白术、白茯苓各5克,甘草2.5克,水煎,温服”。这个方子最初是用于治疗伤寒虚烦症的,后来发现可以补气益血、美白润肤,于是就在民间广泛流传开来。

白芍能养血,白术可延缓衰老,白茯苓能祛斑祛痘增白,甘草可应对脾胃虚弱所导致的口臭以及皮肤皲裂等。几者联用,从调和气血、调理五脏的功能入手,进而达到美白祛斑的效果。特别适合因为气血虚寒导致的皮肤粗糙、萎黄的女性。“喝凉水都长肉”是脾惹的祸

中医认为,厚重的脂肪层都是痰湿,肥胖的发生大多是因为“痰湿”作祟。所谓的痰湿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消化系统运作失常的一种症状——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调,就会导致“痰湿”,进而导致肥胖。肥胖的衡量标准

说到肥胖,首先我们要知道肥胖的界定,检测下自己属不属于肥胖。通常是以体重指数(BMI)作为衡量的标准,中国人BMI的正常值应该在18.5~23.9之间,如果大于24就属于超重或肥胖。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现代人的肥胖除了少数有遗传因素外,大多是因为不良的饮食习惯破坏了身体健康,再加上长期伏案工作,运动量少,更容易让脂肪堆积,最终导致肥胖。肥胖是脾虚惹的祸

如果脾气虚弱,湿邪内生,脾被湿邪困住,身体的代谢功能紊乱,想瘦就变得不容易,可以用参苓白术散来调节脾气虚弱,赶走痰湿。

此方用人参、茯苓、白术(炒)、山药、甘草各100克,莲子、薏苡仁(炒)、砂仁、桔梗各50克,白扁豆(炒)75克,碾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可。每次6克,一日2次,早晚服。其中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可平补脾胃;莲子既可以助白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而砂仁的芳香有醒脾的作用。“怎么吃都不胖”是胃强脾弱

一个人如果胃火盛,即使吃饱了,也很快就会饿;而如果脾虚,不能正常地将吃进去食物转化成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即使吃很多也没办法吸收,得不到足够的营养来丰润肌肉,所以怎么吃都胖不起来。胃火盛怎么吃都不胖

有一种人容易饿、食量大,但就是胖不起来,这被中医称作“消谷善饥”,是胃火过于旺盛所致。胃的主要功能是容纳吃进去的食物,胃火大则食物消化的就快,吃进胃里的食物仿佛干柴投入烈火,很快就燃烧殆尽。如果同时脾虚,就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全身,导致身体肌肉得不到营养供给,自然就要瘦了。

胃火大的人应多喝水和多吃水量丰富的凉性水果蔬菜,但要避免凉性过大反而有损脾胃。如果因为生冷食物伤脾胃,可以用半夏枳术丸调治——用半夏、枳实、白术各60克,碾成细末,以荷叶包裹制成铜钱大小的丸子服用。消瘦是身体严重消耗的状态

健康的人无论胖瘦,体重都是在一定范围内浮动,比如,你最近劳动强度大或者运动量加大,或者工作压力大,会使身体的代谢大于合成,人就会变瘦,这种瘦属于正常的生理性消瘦,经过休息调整就能恢复。但是,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不明原因消瘦,而且还有乏力倦怠、缺乏食欲等症状,就算休息调整也不能改善,这可能是病理性消瘦,预示着可能罹患某种疾病。病理性消瘦的人长期处于一种蛋白质和脂肪大量分解的高代谢状态,严重消耗人体元气,需要引起重视,及早诊治,不要耽误病情。既怕冷又怕热就是脾虚

中医中有“虚不固表”的说法——当身体腑脏功能低下的时候,人体周围的表气就容易不足,导致身体调节体表温度的能力下降,人就会变得既不耐寒又不耐热了。虚不固表导致不耐寒热“表气”是人体和外界环境的一个缓冲区,夏天的时候身体消耗加大,伤津耗气。而气虚的人因为本身功能就不足,能量储备缺乏,更经不起消耗更不耐夏季的炎热,所以更容易中暑。冬天怕冷也是同样的道理。

人体“气”的来源除了父母给的先天精气,还有后天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如果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就没有足有的水谷精微去养气,就容易气虚。所以气虚、冷热不耐的人,无论是在入夏之前还是入秋之前都应该进行脾胃调理。夏秋之际补气最适宜

入夏前,气虚的人适合吃“生脉饮”来补气。立秋前,气虚的人可以用经典补气名方“玉屏风散”内调补气。永远睡不醒是“脾乏”

很多人总是觉得自己天天处在睡不醒的状态,恨不得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待在床上。其实,“春乏秋困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并不是人人都会有的现象,而是脾虚的表现。脾虚会让人困乏“脾虚湿盛”是困乏、睡不醒的主要原因。

我们知道脾有“运化水谷精微”“主升清”的作用,能将摄入的食物转化为营养物质上济大脑,为大脑进行的多种精神活动提供能量。如果总觉得脑袋昏昏沉沉,人迷迷糊糊的,在中医看来则是脾的问题——脾的升清功能受到限制,清气无法上升到大脑,人就容易出现头脑不清醒、嗜睡等症状。

脾的升清功能受到影响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脾虚,虚弱到无力升举清气至大脑,而使大脑出现混沌的状态;另外一种就是脾虽然不虚,但是身体内湿气过盛,脾被湿困,就像用绳子把脾捆绑住一样,即使脾有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发挥升清的作用,而导致混沌状态。薏米红豆饮去水湿良方

祛除体内的湿气,方法非常简单,只需两种“药”。这两种药能当茶喝,能当饭吃,它们一是薏米,一是红豆。这两种食材比例随意,洗干净后放在锅里加水熬,熬好后就是祛湿健脾的佳品。脾胃虚寒让人口水横流

中医认为,“五脏化液,脾为涎”,也就是说口水跟脾关系密切。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那么津液往上注于口中而为涎,即口水;当脾脏虚弱时候,其运化作用失常,口水就会不受控制外流。脾为涎,流口水是脾问题

很多人都会晚上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到了第二天早上一看枕头总有一块地方是湿湿的。有些人纳闷,这是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呢,还是正常的现象呢?

口腔溃疡、嗓子疼、牙龈问题,都可能刺激口腔内腺体分泌,导致口水多,在睡觉时就易流口水。此外,有面部肌肉问题(如面神经麻痹、中风),或是口腔内腺体不受神经支配(如药物导致的迷走神经过度兴奋),都可能导致成人在睡觉时流口水。

除了疾病导致地流口水外,很多成人流口水是因为脾虚。

脾有运化营养物质及水分的作用,如果脾的运化功能正常,那么津液往上注于口中而为涎,涎液(即口水)有滋润口腔,保护肠胃黏膜的作用,同时还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如果涎多溢于口,通常是因为脾虚失于摄纳造成脾涎过多、水液泛滥而留出口外。脾胃不和爱流口水

还有一种流口水的情况为“胃不合则卧不安”,即因为脾胃湿热或是胃里积攒过多的食物,胃热上蒸导致口水过多,尤其是晚上睡觉爱流口水,所以睡前不宜吃太多食物。

如果经常睡觉流口水,最好多加注意身体,及时调补。平日可多服食健脾固肾的中药调补,如莲子、芡实和淮山,如无口干口苦,可加党参。如果脾虚比较严重,有夹寒,兼热,或有气滞之象,可以及时请中医师进行药物调理。

Tips

治流口水小偏方

脾虚,不能制约涎液,口水就会外流。平时除了要注重养脾外,还可以选择一些源于民间验方的小偏方来缓解症状。

泥鳅半斤,去内脏晒干,炒黄,磨成粉,用黄酒冲服,一次二钱,一日二次,服完即可。食欲缺乏是脾胃不称职

中医认为“胃以和为贵,脾以运为健”,食欲缺乏大多跟脾胃相关,吃饭靠的是胃气,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导致胃气虚,就没有食欲、不爱吃东西。所以,开胃运脾是治疗缺乏食欲的基本原则。注重养胃气

历代医学家都很看重保护胃气,《灵柩》中说:“有胃则生,无胃则死。”也就是说,不管一个人得了什么病,只要这个人的脉象里还有胃气,就说明还有治愈的可能。反之,就危险了。就像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说的:“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治病者,必须常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

平时我们就应该注重调养胃气,慎重饮食。有的人特别喜欢喝冰镇饮料,比如冰果汁、冰咖啡、冰镇啤酒,一时爽口却会给身体埋下隐患。喝完冷饮可能短时间内身体没有特别的反应,但是长时间积累就容易出现经常性腹泻、便秘、爱感冒诸如此类的小毛病。心情不好没胃口,很伤脾胃

人的情绪状态就像一个调节器,能放大或缩小身体的各种信号,而肠胃恰恰就是反映这种变化的“晴雨表”。人的悲伤会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肠胃蠕动减慢、酶分泌减少,并使胃肠充气,告诉大脑“我不饿”。

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遭受挫折或沉浸在悲痛中不能自拔的人,最初的表现往往是食欲减退或拒食。此外,人在遭受意外的刺激感到愤怒、恐惧、厌恶时,体内的血液会大量涌向大脑、四肢和心脏,而大脑进食中枢抑制、饱食中枢兴奋,使食欲大大下降,进而影响脾胃功能。

Tips

治疗情绪厌食小偏方

对情绪低落的人,则可用3克西洋参泡水饮或口含,或用制附子10克炖肉吃(制附子用纱布包好,先煮1小时,加肉再煮1小时,吃肉喝汤)。最后,对亢奋型的厌食,则可以用5克桑叶或竹叶、2克黄连泡水喝,也可用3~5克大黄、栀子或10克丹皮煎水喝。第2章养脾要养在点子上掌握脾的五特性

脾是后天之本,对养生有着重要的意义。《金匮要略》有云:“四季旺脾不受邪”,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养脾,只有脾健康了,人体才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在养脾之前我们首先要熟悉脾的特性。给脾一个干燥不湿腻的环境“喜燥恶湿”是脾的第一个生理特性。因为人体内的水谷精微大多是液体状态,脾输送这些液体到全身各处,很容易被“液体”缠上造成“脾被湿困”的现象。打个比方来讲,一个人在泥泞中行走,走的越久,鞋子黏上的泥巴就越多,阻碍前行,导致越来越走不动,最后只能停下来,“脾被湿困”就是这个道理。

脾在五行中属土,在阴阳中属阴,也就是“阴土”。因为脾的阴性属性,容易阳气衰、阴气盛,所以当身体被湿邪(即湿气、病邪)侵入的时候,脾就会首当其冲的受伤害。如果身体湿气太重,“脾被湿困”就不能正常发挥它的生理功能。当脾的阳气虚衰的时候,不仅可引起湿浊内困,还易引起外湿侵袭。

清代名医叶天士在他的医案中曾记载:“湿喜归脾者,与其同气相感故也。”说明因湿邪而产生的一些病症很容易变成脾的问题。所以,要给脾一个干燥不湿腻的环境,在治疗脾虚湿的病证时,要燥湿化湿。一方面健脾,一方面要行气、利湿来恢复脾功能的健运。三伏天要特别注意脾的保养

中医讲究阴阳五行,认为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而五行也与四季相应,即春季属于“木”与肝相应,夏季属于“火”与心相应,秋季属于“金”与肺相应,冬季属于“水”与肾相应。五行中的“土”却没有对应的季节,于是古代的医药学家就把夏季分为“夏”和“长夏”,“夏”属“火”与心相应;“长夏”属于“土”则与脾相应。这样五行配五季,五季配五脏就完全符合了。

所谓“长夏”就是我们说的三伏天,大约30~40天的时间。三伏天是夏秋交际“阴之始”,而脾又是至阴的腑脏,所以脾与长夏相应,脾气旺于长夏,脾病可以在长夏季节得到好转。但是,长夏正是湿气颇盛的时节,又容易损伤脾脏,因此,此时养脾要注意不要吃太多生冷黏腻的食物,以防胃困脾。老年人养好脾,腿才会有劲儿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老年人的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都能从腿脚是否灵便中体现出来。而四肢活动是否正常,与脾的好坏有很大关系。《素问》中说:“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的禀也。”说明脾运化水谷精微和升清的功能是否健旺,关系着四肢的功能是否正常。脾健运,运送到四肢的营养就充分,四肢就强健有力;如果脾失健运,营养输送受阻,四肢就会营养不足倦怠乏力,严重者会出现肌肉萎缩、肢体瘫痪。当出现手脚乏力、皮肤松软的时候,就要多多注意脾的调养了。脾不喜欢你想太多

大家可能都有过因为思虑某件事而茶不思、饭不想的时候,有词云“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从中医角度来说,这些都是“思”过度造成的。

中医将情绪分为五志,即喜、怒、思、忧、恐,分别对应心、肝、脾、肺、肾,其中“思”包括思虑和思念。思作为人的一种情志活动是正常的也是必需的,但“思贵有度”,如果思虑、思念过度,就会出现“气结”,脾气纠结,食欲下降,脘腹胀闷等状况,影响脾的运化升清和化生气血的功能,造成各种疾病,这就是“思伤脾”在我们身上的体现。

人体的胃肠神经上有一个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腹脑”,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在人体的各个器官中“脾胃”是跟情绪关系最为密切的。它跟大脑一样,会因为情绪而影响功能,比如工作中出现了纰漏就会让人觉得食不下咽。

现在职场竞争压力大,揣摩上司心思、维护同事关系、工作任务繁重,这些看似常态的现象让人们每天的神经都处于紧绷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对脾胃的克伐,造成脾虚。中国文化提倡“克己”,这就造就了中国人具有“隐忍”的普遍个性,在这个忍的过程中,我们就是把一些负面的情绪、怨气压抑下来,久而久之就会伤脾。

元代名医朱丹溪创制了一种叫做“越鞠丸”的药,特别适合抑郁不舒的女性。现在药店里卖的是越鞠丸的变方,叫“越鞠保和丸”,适用于治疗因为情绪问题导致的饮食积滞、消化功能失调。脾在窍为口、在液为涎

脾如果病变,就会在嘴里反映出来,比如食欲的变化、口腔异味等,如果是湿气困住脾导致脾失健运,嘴里就会有甜、黏的感觉,同时嘴唇也会淡白无光泽。

我们食欲很棒、吃到喜欢的食物的时候就会吃得“津津有味”,特别渴望吃到某种食物的时候就会有“垂涎欲滴”的感觉,这些都是津液的分泌,也就是俗话说的“流口水”,医学上叫做“口津”。津液的分泌有助于食物的吞咽和消化。“在液为涎”就是说脾的状况从口水上也能体现出来,正常情况下“涎液上行于口,不溢于口外”,如果脾胃不和,常常会导致口水分泌增加,而发出口水不受控制自己流出。所以,如果反复、经常流口水,就要看看你的脾是不是有问题了。

Tips

养脾秘籍多吃让人快乐的食物

南瓜:富含维生素B6和铁,帮你制造好心情。

牛奶:最佳钙质来源,舒缓心情。

全麦面包:复合性的碳水化合物,提高情绪。

香蕉:含有生物碱,可以使人振奋精神、提高信心。

樱桃:富含“制造快乐”的花青素,在心情不好的时候吃20颗樱桃,比吃任何药物都有效。

深水鱼:鱼油中的ω-3脂肪酸有类似抗忧郁药的作用。养脾就要守住脾的阴阳

人体是由若干脏器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个整体内保持着阴阳对立和统一,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就取决于这两个方面的相对平衡,所以一旦脾的阴阳失衡了,身体就会出现病症。脾阳虚和脾阴虚

脾阳虚就是脾的阳气虚衰而阴气过盛导致的一些病症,比如有的人特别怕冷,似乎总是比别人提前过冬季,人家还穿秋衣的时候他已经穿上棉衣了,平时也总是手脚冰凉。脾阳虚的人适量吃些热量较高而富有营养的食物,避免吃性寒生冷的食物、冷饮、生冷瓜果。

脾阴虚是脾脏阴液不足,不能正常运化营养物质,造成对身体濡养失职,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导致气血不足,人就会疲乏无力,就像汽车油量不足,想开得快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脾有阴气、阳气,脾之阳气即脾气、脾阳;脾之阴气则是脾血、脾之津液。脾阳虚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脾阴虚即是脾脏阴血、津液不足的脾阴气不足证。脾的阴阳平衡才能保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春夏秋冬,养脾要因时而动

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说过:“四季脾旺不受邪。”这说明如果一年四季脾的功能都很旺盛,人就不容易受到病邪的侵袭。所以,我们应该顺应四季的气候变化,作息规律、避开寒暑、饮食有度、保持好心情,并且要随着季节的变化随时调整养脾重点,这样我们才能养好脾,让身体保持在健康的状态。春季清肝泻火养脾胃

很多人认为春天养肝,就要用各种方法来拼命补肝,其实是不正确的。春天肝旺而脾弱,脾土被肝木所困,容易对脾的运化功能造成影响,出现腹胀、腹痛等毛病。所以,春天除了疏肝利胆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健脾养胃。

养脾胃需静心,使肝气不横逆,让脾胃安宁,这样脾胃运化功能才得以正常运转,达到健脾养胃的目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因此,春天要少吃酸味食物,适当增加甜食,以养脾气。另外,根据春季万物升发的特点,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避免助阳外泄,是肝升发太过而克制脾。

春天时春风也比较强劲,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注意随着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顺应春季多变的气候保暖防寒,不让阳气受遏。

Tips

春季养脾好食材

山药、莲藕、萝卜都是春季养脾好食材。药王孙思邈主张春季穿衣“宜上薄下厚”,来养阳收阴。夏季养脾重点是除湿

夏季多雨潮湿,湿邪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特别是脾容易被湿困导致脾失健运,导致人出现食欲缺乏、大便稀溏,严重会出现肠胃炎、痢疾等疾病。所以,夏季养脾的重点是除湿。

暑热之邪常跟湿邪相兼为患,就像夏天感冒、中暑等,大多是湿与热的症状同时存在的。夏季防湿邪要做到避免淋雨和贪凉;防暑邪要做到早晚开窗通风,让身体周围的热气散掉。

夏季也要在饮食上注意防湿邪。因为夏季炎热,大家都喜欢吃凉的东西,特别是冰冻的冷饮,这些都容易产生寒湿之邪导致暑湿兼寒的病症,所以要少吃寒凉食物。同时,要注意修身养性,心胸开阔些,不要在暑湿困脾的同时,还因为思虑过度伤了脾。秋季养脾防“凉燥”

24节气里的秋分是“阴阳各半”的节气,此后阴长阳消,这个时节人们要避免寒凉之气伤脾胃。秋分后天气越来越冷,而且雨水减少,阴气逐渐上升,从中医来看人容易被“凉燥”侵袭,出现健康问题。

很多人到了秋天就变得没有食欲了,这是因为经过炎炎夏日,体内能量消耗较大,脾阳受到损伤导致的。为了不进一步损耗脾阳,秋季不要再吃太凉的东西,饮食要保暖,并且选择清淡、细软容易消化的食物。秋分后每天不宜吃太多水果。因为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是本身脾胃就不好、经常腹泻的人,吃水果多了就容易诱发或加重疾病。因此这个时节吃水果要有节制,脾胃不好的人可以把梨或荸荠煮着吃。冬季藏养防寒养脾

冬天天气寒冷,身体受到寒冷刺激后会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容易发生痉挛性收缩。有的人冬季受寒后肚子痛,经常拉肚子,都是脾胃虚寒的表现,所以冬季保暖防寒很重要。平时要早睡晚起,多晒太阳,以温暖身体。衣着上要注意宽松保暖,外出最好戴帽子、围巾。饮食上可以适当多吃些热量高的食物,为身体提供热能抵御寒冷。“冬三月,此谓闭藏”,就是说冬天要关闭所有的开泄的气机,要藏养阳气。在立冬之后,人们开始需要补阳气,但是“虚不受补”,所以要先养好脾胃,要不然补也补不进去。

冬天天气冷,人们不愿意出门运动,长时间不进行锻炼人的脾胃也会受到影响,造成食欲缺乏、肠胃功能紊乱,所以古人讲究“冬练三九”不是没有道理的。

Tips

穴位小常识《扁鹊心书》中记载:“每夏秋之交即灼关元千壮,久久不畏寒暑。”意思是说,在夏秋交集的时候,用米粒大小的艾柱,点燃后灸关元穴,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寒、抗暑能力。

Tips

冬季养生好食材

立冬11月7-8日

补气养肾

白菜、乌鸡、柿子、栗子

小雪11月22-23日

保暖养肾气

鲫鱼、金针菇、小白菜

大雪12月7-8日

滋补肝肾

萝卜、核桃、桂圆、小辣椒

冬至12月21-23日

补血散寒

黄豆、南瓜、甘蔗、红枣

小寒1月5-7日

保脾胃养肝肾

香菇、猴头菇、羊肉、花生

大寒1月20-21日

阴阳齐补

茶树菇、人参、鹿茸、芋头第3章脾为后天之本脾好了百病不生脾是五脏六腑的“粮仓”《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故脾胃被称为“仓廪之官”。也就是说,脾胃就像粮仓的管理员,它负责把我们摄取的食物进行分类。脾为生命活动运化营养物质

我们摄取的食物进入体内后,需要消化成营养物质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而脾就担任这一重任——运化水谷精微。脾还将食物按酸、辛、甘、苦、咸五味分类。五脏对五味,人体的五脏各有所喜,比如肝喜酸,脾喜甘,心喜苦,肾喜咸,肺喜辛。所以脾是我们的“后天之本”。

所谓的“后天之本”是相对于“先天之本”而言。中医认为,父母将生殖之精藏在肾脏之中,是先天给予的,所以说肾是先天之本;而水谷精微是通过脾的运化功能进入身体的,是后天摄入的,所以说脾是后天之本。

脾胃是生发元气的源泉,元代李东垣指出:“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推动了人体生长、发育,温煦五脏六腑、经脉、四肢等。一个人只有元气充足才能健康不生病。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还说:“百病皆有脾胃衰而生。”可见,所有疾病的源头都是脾胃的问题。

所以,一个人如果在平时的饮食中不注意调养脾胃,饮食过量,过食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就会是脾胃受伤,导致营养物质不能很好地输送到全身各处,人体的元气就会衰弱,当外邪侵体时就不能很好地抵御,各种疾病就会接踵而来了。

红色养心,苦味入心;黄色养脾,甜味入脾;绿色养肝,酸味入肝;黑色养肾,咸味入肾;白色养肺,辣味入肺。脾与五行相应属土

在中医里,常用五行描述人体五脏系统的功能和关系,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代表五种属性,分别有与之相对应的五脏,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