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元方医学全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07 01:57:18

点击下载

作者:王旭东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巢元方医学全书

巢元方医学全书试读: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巢元方医学全书/王旭东校证.—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8.12(秦汉晋隋名医全书大成)

ISBN 978-7-5132-5071-9

Ⅰ.①巢… Ⅱ.①王… Ⅲ.①《诸病源候总论》 Ⅳ.①R228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8)第137421号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28号易亨大厦16层

邮政编码 100013

传真 010-64405750

           印刷

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787×1092 1/16 印张 24.75 字数 542千字

2018年12月第1版 2018年12月第1次印刷

书号 ISBN 978-7-5132-5071-9

定价 88.00元

网址 www.cptcm.com

社长热线 010-64405720

购书热线 010-89535836

维权打假 010-64405753

微信服务号 zgzyycbs

微商城网址 https://kdt.im/LIdUGr

官方微博 http://e.weibo.com/cptcm

天猫旗舰店网址 https://zgzyycbs.tmall.com

如有印装质量问题请与本社出版部联系(010-64405510)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秦汉壮阔,晋隋风流,医随国运典籍成——《秦汉晋隋名医全书大成》序言

春秋战国,群雄逐鹿,战车烈马,铁血争雄。“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古风》)。秦始皇承先辈大志,灭六国,平天下,华夏一统,成就伟业。废封建,立郡县,严法令,律制度,书同文,车同轨,中央集权,八方臣服,中国文化得以整合,文化格局得以确立。中医药学,由此中兴。《黄帝内经》,世代奉为祖典,医家顶礼膜拜。书虽成于东汉,文则积累千年。史称黄帝轩辕氏悯斯民之疾苦,悼养生之不及,问道广成,咨访岐伯,撰为《黄帝内经》。黄帝者,指代也,象征也,文化一统之标识也。《内经》者,实为众医之经,上古神农尝草木知百药,战国扁鹊治妇孺医老迈,都是《内经》源泉。征战壮烈之世,必有四野惨烈之民;刀兵疾病之下,必有济世名医。集天下名医之经验,合诸子百家之坟典,诊籍凝成医理,天地验之人物,始铸千年典范,成就医学根基。概《内经》之要,以一言可蔽之:“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宋徽宗圣济经》),“天人合一”而已矣!

秦虽二世而亡,汉则沿袭秦制,发扬其优秀文化,革除其暴政苛刑,百姓休养生息,朝廷崇文宣武,国力盛极一时。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孝宣中兴、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无数辉煌历史,环球无人匹敌。东西两汉,享国四百零九年,非文明昌盛,怎能实现?盛世之下,人以五福是务。五福者: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养生之道,上下奉行,神仙与本草俱兴,佛经傍黄老共鸣,导引图、五禽戏、麻沸散、太医令,医药事业,欣欣向荣。《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者,集盛世医药之大成。药分三品,功效分明,君臣佐使,和合七情,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上品之药,主养命以应天,轻身益气,不老延年;中品之药,主养性以应人,斟酌得宜,补羸遏病;下品之药,主治病以应地,以毒攻毒,破积攻坚。药性理论,已臻完备。中华本草,千载绵延,源头活水,始自《本经》。

又有问难之作,名曰《难经》。《难经》者,非经也。盖黄帝之书,文辞遐远,义理深邃,章句难辨。贤者以经文为难而释之也。旨在“推行经旨,发挥至道,剖晰疑义,垂示后学”(徐大椿《医学源流论》)。托名越人者,则是作者做好事不留名,宣行大道,浮名何求?是真名士自高贤也。其阐释经典之功,足与《内经》并垂千古。

迨至汉末,国运衰败,秩序沦丧,横夭莫救,哀鸿遍野,生民惶惶。乱世名医,经世辈出。仓公诊籍,涪翁渔钓;橘井泉香,杏林春暖;壶翁悬壶济世,郭玉难诊贵人;华佗性恶矜技,终以戮死;外科神技,因狱吏畏死而不受;《中藏》托名,亦名医应验之临床。唯有仲景,尊为医圣,《伤寒杂病》,万古流芳。

仲景之书,创六经辨证体系,立医学思维之纲。然东汉末年,辨证论治并非医学主流,诊病疗疾,皆凭经验,“各承家技,终始顺旧”,某方治某病,某病用某方,只知其常,不达其变,于是变证丛生,灾祸频发。“《伤寒论》所述,乃为庸医误治而设”(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可谓一语中的。仲景之书,常病不多,变证迭出。各种顺变之策,便是辨证论治思想所在,亦即仲景伟大之所在。概《伤寒论》之精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当为肯綮之节。

王叔和编次仲景书,有功亦有过;林亿校正古医书,增删又补改。存世医籍,历经斧凿修改或粉饰加工,甚或掺杂私见,不乏狗尾续貂。及至马王堆医书出土,十四种医籍横空出世,二十四正史未见著录,尘封土埋,委屈千年,一朝面世,惊人心目。今人得见汉代医书真迹原貌,实为我辈幸甚之事。

东汉末世,延及三国;汉魏三国,汉脉绵延,故王叔和《脉经》,皇甫谧《甲乙经》,实为汉医余蕴;叔和皇甫,亦为仲景一脉。《伤寒》《脉经》《甲乙经》,分别成于公元210、250、259年前后,仲景或为叔和师,叔和与士安同时,短短数十年间,出现内科、脉学、针灸学三位泰斗,诞生三个学科划时代巨著,彰显四百年大汉医学成就。

魏晋时期,豪杰争雄,改朝换代如家常便饭。政权更迭频繁,帝王忙于征战夺权,经济呈现中衰之态。三国以降,民众思想自由开放,社会文化高速发展,哲学、文学、史学、科技、美术、书法、音乐,各有巨星闪耀其间。草原游牧文化南下,撞击中原汉族文化,儒家道德风范不再崇高,道家精神气质争相效仿,美男子横行于世,五石散翕然传授。士大夫儒道兼修,面对世道衰乱,既不甘隐避,则托为放逸。功名难就,遂开清谈之议;世态炎凉,益尚玄学之风。衣冠不再整,烂衫过闹市,史称魏晋风流。自此,“欲上不能达志,欲下不甘认俗”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特殊品质。道教葛洪:“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高仕不遂,转而内圣,由儒入道,追求仙道贵生,鼓吹神仙不死,强调“人人皆可成仙”,著《抱朴子》《肘后方》,为长寿学先导,传急救学仙方。

外科著作《刘涓子鬼遗方》,集晋以前外科学之大成。谓刘涓子郊猎,遇黄父鬼而得痈疽方一部。命曰“鬼遗”者,乃玄其说,冀取重于世,亦晋代倡导玄学之常用手法。

“六朝霸业成逝水,千古名山犹姓陶。”六朝陶弘景,承魏晋之风,号“山中宰相”,虽托为放逸,实不甘隐避。不甘隐避,则饱读诗书,勤于著述,成为著名道教思想家、医药学家;托为放逸,则结草为庐,读书采药,为民治病。所著《本草经集注》,为《本经》后又一本草学集大成者。

隋历二世,恍若流星。国虽短暂,民富兵强。一统天下,结束魏晋南北朝分裂乱象;赫赫武功,战胜天下最强大突厥帝国;凿大运河,派遣隋使,开千年科举;“开皇之治”,安居乐业,朝野欢娱,积财富无俦;“中外仓库,无不盈积;钱币丰盈,积于廓庑”,“古今国计之富莫如隋”(《文献通考》)。及至灭国之后,府库钱粮犹供李唐王朝二十年未竭!

国富则医杰,政和而民健。《诸病源候论》者,隋代太医巢元方奉诏所作也。是书“会粹群说,沉研精理,形脉之证,罔不赅集”。上稽圣经,宗《内经》之天人合一,阴阳五行,治病求本;旁摭奇道,详实证之细部观察;疥虫蛔虫,漆疮过敏,消渴专篇,还原思想初现端倪;内科外科,妇孺外伤,现代分科已具雏形。书成之后,列于医学“七经”之一;传播广远,比肩黄帝卢扁之书。

隋祚之继,是为盛唐。杨上善者,生于隋,卒于唐,晚年得官,奉唐高宗敕命撰注《黄帝内经太素》,故《太素》已属初唐医著。杨隋李唐,姻亲盘错,本是一家;隋人著书,成于大唐,两属皆可。隋唐之属,姑且不论;学术传承,骨血相连。《太素》撰成,传《内经》古本,补校正医书局之不足;编文章类次,无腐儒校书郎之过失;注可疑词句,增匠心独运者之心得。惜乎珍本早佚,失传千年;幸有东瀛旧抄,医家万幸;寺僧厥功甚伟,友邦必须诚谢!

秦汉晋隋,中医学已成大观;医随国运,本丛书可见一斑。无论分裂内乱,外族征战,列强争霸,饥馑灾荒,总有英雄豪杰一统江山,创造辉煌,成就“大秦壮烈”“大汉昌盛”“魏晋风流”“隋唐富强”时代风貌。中医药学,与国家命运共沉浮:战争年代,在战火之中救死扶伤;太平盛世,为华夏儿女维护健康;名医大德,创理法方药载于典籍;医学宝库,增中华文明璀璨光芒。

如今国运日昌,力倡提高中华文化自信;助力中医振兴,中医药出版社整理出版中医古籍。秦汉晋隋,医书各有所长;今日繁荣,历史可鉴可参。永泰编审精心策划,精选历朝经典;众师长一艺通神,校订且优且良。书既已成,嘱吾赘言,吾乃学识浅陋,目光短浅,难测历史渊微,少读中医文献,无以概述精华所在,只知此本奥妙精深。好学深思之士,必得古书妙用,撷祖先智慧,为现代人类营建安康。若此者,弁言浅陋,亦不为无补尔。王旭东二〇一八年初冬诸病源候论

[隋]巢元方 等编撰

   王旭东 校证内容提要《巢元方医学全书》收录了隋·巢元方存世著作《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又名《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全书50卷,67门,1739候,是史上最早、内容最系统最全面的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等集体编撰,成书于隋大业六年(610)。全书收罗广远,门类齐备,以纲统目,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卷一至二十七论内科诸病;卷二十八至三十论五官科诸病;卷三十一至三十六论外伤科诸病;卷三十七至四十四论妇产科诸病;卷四十五至五十论小儿科诸病。本书征引的典籍,保存了大量已佚隋以前古医书文献,所附载的养生方导引法,多出自道家秘籍而在本书中得以保留。本书宋代以来将其与《素》《难》等并称为“七经”,作为医生考试主课,除施以教学外,还直接用其指导医疗,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史料价值和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

本书首创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后代所有大型著作如《太平圣惠方》《普济方》等,均以本书内容分类作为纲领。在病因理论上发展了六淫致病学说,提出“乖戾之气”等新的传染病病因学说。首次提出防病理论,开创了实证研究、细微观察的病因学研究方法,如对癞、疥、癣、肠道寄生虫等病,明确指出有虫寄生,成为寄生虫病学、病原微生物学的先驱。首次介绍了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地域性疾病的病因病机。在病理学方面,强调不同疾病的病理特点和症状要点,更加重视细微的变化。在证候归纳方面,至今仍是收罗最广、叙证最全、首载证候最多的著述。书中对临床症状描述简明切要,精确完整,对诊断疾病有很大帮助。对于证候分类,采用病因分类、病理分类、脏腑分类、病程分类,以及兼变症分类等,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而对疾病分科,已经基本接近现代临床分科,成为唐以后中医分为十三科的奠基著作。

本书采用元刻《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为底本进行整理,适合各类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药爱好者、中国历史文化文献研究人员等阅读。整理说明《巢元方医学全书》收录了隋·巢元方存世著作《诸病源候论》。《诸病源候论》是由隋代太医博士巢元方领衔,率当时名医集体编撰,成书于隋大业六年(610)。全书共50卷,67门,1739候,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病证,论述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与证候。部分证候并附有养生、导引等防治方法。该书条目清晰,内容丰富,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内容最系统、最全面的病因、病理、证候学专著,有极其重要的科学史料价值和指导临床的实用价值。

一、《诸病源候论》简况《诸病源候论》是由国家组织,专家集体编写而成。收罗广远,门类齐备,以纲统目,纲举目张,是历史上对病因、病理、证候做出系统全面整理总结的大型著作。该书对疾病的分类方法是历史首创,影响亦很深远,后世几乎所有的大型著作,如《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普济方》等,或按《诸病源候论》体例编撰,或以其论述来安排具体内容,或以此为全书蓝本,或以此作为全书之纲领。日本、朝鲜等海外国家的重要典籍,如《医心方》《医方类聚》等也都运用该书体例,以该书论述作为纲领。

据《宋史》记载,当时《诸病源候论》与《素问》《难经》等并列称为“七经”,并以此书作为医生考试的主课之一。宋代以后,金、元、明、清代均将此书视为中医经典,直接用其指导医疗和教学。《诸病源候论》对病因病理证候做出划时代的整理总结,成为承先启后、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献,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就。例如:

在病因理论上发展了六淫致病学说,提出“乖戾之气”等新的病因学说,对传染病的病因认识,已超过前代水平,并首次提出防病学说。在中医宏观、辨证的认知方法的基础上,开创了实证研究、细微观察的研究方法,如对癞、疥、癣、肠道寄生虫等病,明确指出有虫寄生,成为寄生虫病学、病原微生物学的先驱。另外,对过敏性疾病、感染性疾病、遗传性疾病、地域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发病机理的认识,已远远超过《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典籍,发展了中医病因学说。

在病理学方面,除了遵循《内经》邪正相争等方面的传统认知外,强调不同疾病的病理特点和症状要点。强调病因作用于不同部位是导致不同症状的原因,比前代更加重视细部的变化。在病理生理的关系上也有较多创新,如提出“气脉闭塞,津液不通”理论,成为后世“治痰先治气”治则的理论渊源。再如水肿病理,《素问》责之“其本在肾,其末在肺”,而《诸病源候论》则着重在肾、脾二经,并与胃有关,对《内经》的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

在证候归纳方面,《诸病源候论》至今仍然是中医书籍中收罗最广、叙证最多的著述。在所载病候中,如虚劳精血出候、急黄候、脑黄候、癖黄候、干霍乱候、呷嗽候、疸水候、水注候、温注候等大批证候,均首见于本书。对临床症状描述简明切要,精确完整,对诊断疾病有很大帮助。如“发时眼目相引,牵纵反强,羊鸣,食顷方解”,形象地描述癫痫发作的情状。更有多种疾病的证候表现在本书中首次记录,如消渴并发痈疽,或成水肿等。对于证候分类,本书分别采用病因分类、病理分类、脏腑分类、病程分类,以及兼变症分类等,各有特点,又互为补充。如中风、积聚,均以五脏分证,虚劳从五劳六极七伤论起,又归本于五脏。又如咳嗽病、心腹痛病、痢疾等,是从病程分类,详述新病、久病之相互关系和各种变化。即使以六经辨证的伤寒病,本书亦以证候为主,把六经诸证集中起来,增强比较分析的论证方法,如伤寒谬语候,就鉴别阳明热实、亡阳、热入血室三种不同病情之谵语,并指出其预后变化。如此比较分析,则又开创了证候鉴别诊断学的先河。

在疾病分科方面,内容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内科39病,包括时病、杂病、地方病、寄生虫病、急症等,是隋代以前诸书中最全面的。五官科中将鼻病、耳病、牙齿病、口唇咽喉病等汇为专篇,是《诸病源候论》的首创。外科手术的记载,反映当时水平已经相当成熟,如外伤的手术缝合“凡始缝其疮,各有纵横,鸡舌隔角,横不相当;缝亦有法,当次阴阳……”堪称伤口缝合的操作规范,加上以歌赋形式,便于传授,如同教材,是古医籍中关于外伤缝合术之最早记载。本书对各科疾病的特点,以及各自之所及范围,都已具备了相当水平,成为唐以后中医分为十三科的奠基著作。《诸病源候论》是病因、病理、证候专著,不载治疗方法,但在有关病证下面却附载了养生方、养生方导引法。这些资料来源于道家著作《养生方真诰》《养生要集》《养生禁忌》及上清真人、赤松子、《无生经》等,现大多佚失,可见这部分内容尤为珍贵。

二、《诸病源候论》的版本系统《诸病源候论》最早刊于宋代天圣四年(1206),由国子监颁行。该刊本早已失传。现存最早刊本为南宋重刊北宋天圣五年国子监本,存世三部,均藏于日本。国内现存版本,最早者为元代刊本,即《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该版本是根据宋本校勘而成。《诸病源候论》的版本系统比较简单,即一源二流。一源是北宋刊本,二流是南宋坊刻本和元刻本两个流传系统。

南宋坊刻本系统:此版本“盖南宋人从天圣校刊本而重刻者”。该版本中国大陆已失传,存世者有:日本怀仙阁藏本(现存日本宫内厅书陵部)、日本酌源堂藏本(此本20世纪后下落不明)、日本天保四年(1833)丹波元坚据怀仙阁藏本配补酌源堂本影写本、小岛宝素据怀仙阁及酌源堂两本影写本(现存台湾“故宫博物院”)、日本无名氏据南宋本抄本(仅存卷14~19。存台湾“故宫博物院”)等。

南宋重刊本元刻系统:南宋刊本国内早已失传,明清以来的多种传本均据此而传承,如明代汪济川、江瓘校本、清嘉庆间胡益谦经义斋刊活字本、清光绪间周学海刊本和湖北官书处及崇文书局刊本,以及日本正保二年刊本等,现均流传于世。在这个意义上,其实《诸病源候论》只有一个版本系统,只是这个版本系统的版本比较多。

三、整理原则

1.底本与校本

底本:《诸病源候论》最早的北宋刊本已佚。南宋刊本现存日本怀仙阁本与酌源堂本之配补本,但版本磨灭及虫蚀所致的缺卷、缺页、错讹现象非常普遍。元刻《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是国内现存的最早版本,来源于南宋重刊北宋天圣本,其源流清楚,字体工整,印刷精良。此后,明、清以下刻本,如汪本、胡本、周本,均源于此,故选定为底本。

主校本:以日本怀仙阁本藏南宋坊刻本(简称“宋本”)、明代汪济川、江瓘校刊本(简称“江本”)、清代周学海校刊本(简称“周本”)、清湖北官书局刊本(简称“湖本”)、日本正保二年刊本(简称“正保本”)为主校本。

旁校本:《永乐大典·医学篇》引《巢元方病源》,《医方类聚》引《巢氏病源》。

参校书目:《外台秘要》经余居刊本、《医心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浅仓屋本、《太平圣惠方》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普济方》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医方类聚》所引《巢氏病源》人民卫生出版社点校本、《黄帝内经素问》顾从德本、《灵枢经》赵府居敬堂本、《针灸甲乙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黄帝内经太素》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难经集注》商务印书馆排印本、《华氏中藏经》商务印书馆重印本、《伤寒论》重庆人民出版社排印本、《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金匮要略方论》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金匮玉函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衙藏版刊本、《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肘后备急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刘涓子鬼遗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仿宋刻本、《备急千金要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千金翼方》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等。

2.校注体例

原文:悉依底本全录,不另分段。原有注释以小一号另体标识。对底本全文进行标点。为保持元代重刊本原貌,目录、正文中《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书名未予改动,书眉亦保持统一。

校勘:采用“四校合参”法,以底本为主,校本择善而从。对底本原文中的误、脱、衍、倒、错简、疑义等,采用校改、校补、校删、乙正、并存校、存疑校等六类方法进行处理,均出校记说明。

撰写校记时,本校,写出卷次篇目,如“卷××××候作××”;对校,写出版本简称,如“周本作××”;他校,既出所校书名,又出卷次篇目,如“《外台秘要》卷十七《五劳六极七伤》”等。

原文有大段和整候脱漏者,如卷十“瘴气候”中“行青草瘴”以下文字,卷八“伤寒攻目生疮候”,卷十七“重下候”,卷四十五“食痫候”“小儿形证论五脏惊传候”,卷四十八“小儿鬼舐头候”,均据校本补入。

统一体例:调整底本体例错乱:如“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四句,是所有养生方的引导词,但在原文中位置不一,排列较乱,有的连接在正文之后,有的列于养生方之前,或在其后。养生方条文排列亦有窜乱,有时错入养生方导引法中。对此做了统一调整。四句引导词一律连接在正文之后;窜乱之养生方条文,一一理出,列于养生方导引法之前。

其他明显错乱的病候、条目,均据理一一校正。

增添序号:原书各病候标题均无序号,为方便阅读和检索,现以“卷”为单位给以编号。

3.异文处理

异体字:径改,如“藏府”改作“脏腑”,“歧伯”改作“岐伯”。

通假字:径改,于首见处出注说明。

繁体字:一律改为简化字,但专用字保留,如“淡饮”不改作“痰饮”,“耎”不改作“软”等。

避讳字:缺笔避讳(如“恒”下少一横)则直接描正,不出注记;同义避讳(如“膊”与“肩”,“治”与“理”等),则原文不动,在首见处出注说明;重造避讳字(如“”字),为避“坚”之讳字,则予改正,不出注说明。避讳字“圆”,径改为“丸”,不出注。

俗字、变体字:如涩—澀、澁、濇,体—體、躰、體;“覩”为“睹”之古字,“申”为“伸”之古字;“挙”为“举”之俗字;“總”为“总”等,一律改用通行字,以便阅读。不同时期的著作,如本书“隐轸”,《太平圣惠方》作“瘾轸”,保持原貌不改。

至于文字笔画误者,如“若”与“苦”、“正”与“止”、“顷”与“项”之类,均加以改正,出校说明。这些字,虽然字形相近,但文义不同,所以均出校记,以示郑重。王旭东2018年5月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序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玉清昭应宫判官中散大夫尚书左司郎中知制诰史馆修撰判馆事上护军常山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宋绶奉勅撰

臣闻人之生也,陶六气之和,而过则为沴。医之作也,求百病之本,而善则能全。若乃分三部九候之殊,别五声五色之变,揆盈虚于表里,审躁静于性韵,达其消息,谨其攻疗,兹所以辅含灵之命,裨有邦之治也。

国家丕冒万宇,交修庶职。执技服于官守,宽疾存乎政典。皇上秉灵图而迪成宪,奉母仪而隆至化。明烛幽隐,惠绥动植。悯斯民之疢苦,竚嘉医之拯济。且念幅员之辽邈,闾巷之穷阨,肄业之士,罕尽精良。传方之家,颇承疑舛。四种之书或阙,七年之习未周,以彼粗工,肆其亿度,夭害生理,可不哀哉!是形憯怛,或怀重慎,以为昔之上手,效应参神,前五日而逆知,经三折而取信,得非究源之微妙,用意之详密乎?

盖诊候之教,肇自轩祖。中古以降,论著弥繁。思索其精,博利于众,乃下明诏,畴咨旧闻,上稽圣经,旁摭奇道,发延阁之秘蕴,勅中尚而雠对。《诸病源候论》者,隋大业中太医巢元方等奉诏所作也。会[1]粹群说,沉研精理,形脉之证,罔不该集。明居处、爱欲、风湿之所感,示针镵、引、汤熨之所宜。诚术艺之楷模,而诊察之津涉。监署课试,固常用此,乃命与《难经》《素问》图镂方版,传布海内。洪惟祖[2]宗之训,务惟存育之惠。补《农经》之阙漏。班禁方于遐尔。逮今搜采,益穷元本,方论之要殚矣,师药之功备矣。将使后学优而柔之,视色毫而靡愆,应心手而胥验。大哉!味百草而救枉者,古皇之盛德,忧一夫之失所者,二帝之用心。弭兹札瘥,跻之仁寿,上圣爱人之旨,不其笃欤。

翰林医官副使赵拱等参校既终,缮录以献,爰俾近著,为之题辞。顾惟空疏,莫探秘赜。徒以述善诱之深意,用劝方来,扬勤恤之至仁,式昭大庇云尔。谨序。[1]之:周本作“治”。[2]惠:周本作“思”。重刊巢氏诸病源候总论卷之一凡二十九论风病诸候上 一、中风候[1]

中风者,风气中于人也。风是四时之气,分布八方,主长养万物。[2][3]从其乡来者,人中少死病。不从其乡来者,人中多死病。其为病者,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4][5][6]

心中风,但得偃卧,不得倾侧,汗出。若唇赤汗流者可治,急[7][8][9]灸心俞百壮。若唇或青或黑,或白或黄,此是心坏为水。面目亭[10]亭,时悚动者,皆不可复治,五六日而死。[11][12]

肝中风,但踞坐,不得低头。若绕两目连额上,色微有青,唇青、面黄者可治,急灸肝俞百壮。若大青黑,面一黄一白者,是肝已伤,不可复治,数日而死。[13]

脾中风,踞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汁出者可治。急灸脾俞百壮。[14]若手足青者,不可复治。[15]

肾中风,踞而腰痛,视胁左右,未有黄色如饼糍大者可治,急灸[16]肾俞百壮。若齿黄赤,鬓发直,面土色者,不可复治。[17]

肺中风,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视目下、鼻上下两边,下[18][19]行至口,色白者可治。急灸肺俞百壮。若色黄者,为肺已伤,化为[20]血,不可复治。其人当妄,掇空指地,或自拈衣寻缝,如此数日而死。

诊其脉,虚弱者,亦风也,缓大者,亦风也,浮虚者,亦风也,滑散者,亦风也。二、风癔候

风邪之气,若先中于阴,病发于五脏者,其状奄忽不知人,喉里噫[21][22]噫然有声,舌强不能言。发汗身软者可治,眼下及鼻人中左右白者可治。一黑一赤,吐沫者,不可治。汗不出,体直者,七日死。三、风口噤候[23][24]

诸阳经筋,皆在于头。手三阳之筋,并结入颔颊。足阳明之[25]筋,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开也。[26]

诊其脉迟者生。四、风舌强不得语候

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今心、脾二脏受风邪,故舌强不得语也。五、风失音不语候[27]

喉咙者,气之所以上下也。会厌者,音声之户。舌者,声之机。[28][29][30]唇者,声之扇。风寒客于会厌之间,故卒然无音。皆由风邪所伤,故谓风失音不语。

养生方云:醉卧当风,使人发喑。六、贼风候

贼风者,谓冬至之日,有疾风从南方来,名曰虚风。此风至能伤害于人,故言贼风也。其伤人也,但痛不可得按抑,不可得转动,痛处体[31][32]卒无热。伤风冷则骨解深痛,按之乃应骨痛也。但觉身内索索冷,欲得热物熨痛处即小宽,时有汗。久不去,重遇冷气相搏,乃结成瘰疬[33]及偏枯。遇风热气相搏,乃变附骨疽也。七、风痉候

风痉者,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之状。其重者,耳中策策痛。卒然身体痉直者,死也。由风邪伤于太阳经,复遇寒湿,则发痉也。[34][35]

诊其脉,策策如弦,直上下者,风痉脉也。八、风角弓反张候

风邪伤人,令腰背反折,不能俯仰,似角弓者,由邪入诸阳经故也。九、风口候

风邪入于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使口僻,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

诊其脉,浮而迟者,可治。[36]

养生方云:夜卧,当耳勿得有孔。风入耳中,喜令口。十、柔风候

血气俱虚,风邪倂入,在于阳则皮肤缓,在于阴则腹里急。柔风之[37]状,四肢不能收,里急不能仰。十一、风痱候[38]

风痱之状,身体无痛,四肢不收,神智不乱,一臂不随者,风痱也。时能言者可治,不能言者不可治。十二、风腲退候

风腲退者,四肢不收,身体疼痛,肌肉虚满,骨节懈怠,腰脚缓弱,不自觉知是也。由皮肉虚弱,不胜四时之虚风,故令风邪侵于分肉之[39]间,流于血脉之内,使之然也。经久不瘥,即变成水病。十三、风偏枯候

风偏枯者,由血气偏虚,则腠理开,受于风湿,风湿客于半身,在[40]分腠之间,使血气凝涩,不能润养。久不瘥,真气去,邪气独留,则[41]成偏枯。其状半身不随,肌肉偏枯,小而痛,言不变,智不乱是也。邪初在分腠之间,宜温卧取汗,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42]

诊其胃脉沉大,心脉小牢急,皆为偏枯。男子则发左,女子则发[43]右。若不喑,舌转者可治,三十日起。其中未满二十者,三岁死。又左手尺中神门以后脉,足太阳经虚者,则病恶风、偏枯。此由愁思所致,忧虑所为。[44]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疽、疝、大风、偏枯、诸风痹。[45]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常行,[46]眼耳诸根,无有挂碍。

又云:以背正倚,展两足及指,瞑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趾及足掌心。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丸,下达涌泉是也。[47][48]

又云:正住倚壁,不息行气,从口趣令气至头始止,治疽、痹[49]、大风、偏枯。[50]

又云:一足踏地,足不动,一足向侧相,转身欹势,并手尽急回,[51]左右迭互二七。去脊风冷,偏枯不通润。十四、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52]

此由体虚,腠理开,风邪在于筋故也。春遇痹,为筋痹,则筋屈,[53][54]邪客关机,则使筋挛。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肩背拘急也。足厥[55]阴,肝之经也。肝通主诸筋,王在春。其经络虚,遇风邪则伤于筋,使四肢拘挛,不得屈伸。[56]

诊其脉,急细如弦者,筋急足挛也。若筋屈不已,又遇于邪,则[57][58]移变入肝。其病状,夜卧则惊,小便数。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59]

养生方导引法云:手前后递互拓,极势三七,手掌向下,头低面[60][61]心,气向下至涌泉、仓门。却努一时取势,散气放纵,身气平,头动,髆前后欹侧,柔髆二七。去髆井冷血筋急,渐渐如消。[62]

又云:两手抱左膝,伸腰,鼻内气七息,展右足。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痛萎。[63]

又云:两手抱右膝着膺。除下重难屈伸。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

[64][65]展右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

又云:立身,上下正直,一手上拓,仰手如似推物势,一手向下如捺物,极势,上下来去,换易四七。去髆内风,两髆井内冷血,两腋筋脉挛急。[66]

又云:踞坐,伸左脚,两手抱右膝,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息,[67]展左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痹。十五、风身体手足不随候[68]

风身体手足不随者,由体虚腠理开,风气伤于脾胃之经络也。足太阴为脾之经,脾与胃合。足阳明为胃之经,胃为水谷之海也。脾候[69]身之肌肉,主为胃消行水谷之气,以养身体四肢。脾气弱,即肌肉虚,受风邪所侵,故不能为胃通行水谷之气,致四肢肌肉无所禀受。而[70]风邪在经络,搏于阳经,气行则迟,机关缓纵,故令身体手足不随也。

诊脾脉缓者,为风痿,四肢不用。又心脉、肾脉俱至,则难以言,九窍不通,四肢不举。肾脉来多,即死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71]

养生方导引法云:极力左右振两臀,不息九通。愈臀痛劳倦,风[72]气不随。振两臀者,更互踶趥,犹言厥。九通中间,偃伏皆为之,名[73]虾蟆行气。久行不已,愈臀痛劳倦,风气不随,不觉痛痒,作种种形状。[74]

又云:偃卧,合两膝,布两足,伸腰,口内气,振腹自极七息。[75]除壮热疼痛,两胫不随。[76]

又云:治四肢疼闷及不随,腹内积气,床席必须平稳,正身仰[77]卧,缓解衣带,枕高三寸,握固。握固者,以两手各自以四指把手拇指,舒臂,令去身各五寸,两脚竖指,相去五寸,安心定意,调和气息,[78]莫思余事,专意念气,徐徐漱醴泉。漱醴泉者,以舌舐略唇口牙齿,然后咽唾。徐徐以口吐气,鼻引气入喉。须微微缓作,不可卒急强作,[79]待好调和,引气、吐气,勿令自闻出入之声。每引气,心心念送之,从脚趾头使气出。引气五息、六息,一出之,为一息。一息数至十息,渐渐增益,得至百息、二百息,病即除愈。不用食生菜及鱼、肥肉。大饱食后,喜怒忧恚,悉不得辄行气。惟须向晓清静时行气,大佳,能愈万病。十六、风湿痹身体手足不随候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其三气时来,亦有偏多偏少,而风湿之气偏多者,名风湿痹也。人腠理虚者,则由风湿气伤之,搏于血气,血气不行,则不宣,真邪相击,在于肌肉之间,故其肌肤尽痛。然诸阳之经,宣行阳气,通于身体,风湿之气,客在肌肤,初始为痹。若伤诸阳之经,[80]阳气行则迟缓,而机关弛纵,筋脉不收摄,故风湿痹而复身体手足不随也。十七、风痹手足不随候

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多者为风痹。风痹之状,肌肤尽痛。诸阳之经,尽起于手足,而循行于身体。风寒之客肌肤,初始为痹,后伤阳经,随其虚处而停滞,与血气相搏,血气行则迟缓,使机关弛纵,故风痹而复手足不随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81]

养生方导引法云:左右拱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十八、风半身不随候[82]

风半身不随者,脾胃气弱,血气偏虚,为风邪所乘故也。脾胃为水谷之海,水谷之精,化为血气,润养身体。脾胃既弱,水谷之精润养不周,致血气偏虚,而为风邪所侵,故半身不随也。

诊其寸口沉细,名曰阳内之阴,病苦悲伤不乐,恶闻人声,少气,时汗出,臂偏不举。

又,寸口偏绝者,则偏不随。其两手尽绝者,不可治也。十九、偏风候

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其状,或不知痛痒,或缓纵,或痹痛是也。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83][84]

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手长舒,令掌仰,一手捉颏,挽之向外,[85]一时极势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动,两向侧极势,急挽之二七。去颈[86]骨急强,头风脑旋,喉痹,髆内冷注,偏风。

又云:一足踏地,一手向后,长舒努之,一手捉涌泉急挽,足努手挽,一时极势。左右易,俱二七。治上下偏风,阴气不和。二十、风亸曳候[87][88]

风亸曳者,肢体弛缓不收摄也。人以胃气养于肌肉经络也。[89]胃若衰损,其气不实,经脉虚,则筋肉懈惰,故风邪搏于筋,而使亸曳也。二十一、风不仁候

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

诊其寸口脉缓,则皮肤不仁。不仁,脉虚数者生。牢急疾者死。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赤松子曰:偃卧,展两胫两手,足外踵,指相向,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死肌、不仁、足寒。

又云:展两足上,除不仁、胫寒之疾也。二十二、风湿痹候

风湿痹病之状,或皮肤顽厚,或肌肉酸痛。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风湿气多,而寒气少者,为风湿痹也。由血气虚,则受风湿,[90]而成此病。久不瘥,入于经络,搏于阳经,亦变令身体手足不随。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91]

养生方导引法云:任臂,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痹痛。又,正卧,叠两手着背下,伸两脚,不息十二通。愈足湿痹不任行,腰脊痛痹。有偏患者,患左压右足,患右压左足。久行。手亦如足用行[92],满十方止。[93]

又云:以手摩腹,从足至头。正卧,蜷臂导引,以手持引足住,任臂,闭气不息十二通。以治痹湿不可任,腰脊痛。二十三、风湿候

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共伤于人也。风者,八方之虚风。湿者,水湿之蒸气也。若地下湿,复少霜雪,其山水气蒸,兼值暖,腲退人腠理开,便受风湿。其状,令人懈惰,精神昏愦。若经久,亦令人四肢缓纵不随。入脏则喑痖,口舌不收,或脚痹弱,变成脚气。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真诰云:栉头理发,欲得多过,通流血脉,散风湿。数易栉,更番用之。二十四、风痹候

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成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病在阳曰风,在阴曰痹,阴阳俱病,曰风痹。[94][95]

其以春遇痹者,为筋痹,则筋屈。筋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96]入肝。其状,夜卧则惊,饮多,小便数。夏遇痹者,为脉痹,则血凝[97][98]不流,令人萎黄。脉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心。其状,心下[99][100][101]鼓,气暴上逆,喘不通,嗌干喜噫。长夏遇痹者,为肌痹,在肉[102][103]则不仁。肌痹不已,复遇邪者,则移入脾。其状,四肢懈惰,发咳

[104][105]呕汁。秋遇痹者,为皮痹,则皮肤无所知。皮痹不已,又遇邪,则[106]移入于肺。其状,气奔痛。冬遇痹者,为骨痹,则骨重不可举,不随

[107][108]而痛。骨痹不已,又遇邪者,则移入于肾,其状喜胀。[109]

诊其脉,大而涩者为痹。脉来急者为痹。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110]

养生方云:因汗入水,即成骨痹。[111]

又云:忍尿不便,膝冷成痹。[112]

又云:大汗勿偏脱衣,喜偏风半身不随。

养生方要集云:大汗急傅粉。着汗湿衣,令人得疮,大小便不利[113]。[114][115]

养生方导引法云:一曰以右踵拘左足拇趾,除风痹。二曰以左踵拘右足拇趾,除厥痹。三曰两手更引足趺置膝上,除体痹。[116][117]

又云:偃卧,合两膝头,翻两足,伸腰,口内气,振腹,自极[118]七息。除痹痛热痛,两胫不随。

又云:踞坐,伸腰,以两手引两踵,以鼻内气,自极七息,引两手布两膝头。除痹呕。

又云:偃卧,端展两手足臂,以鼻内气,自极七息,摇足三十而止。除胸足寒,周身痹,厥逆。

又云:正倚壁,不息行气,从头至足止。愈大风、偏枯、诸痹。

又云:左右手夹据地,以仰引腰五息止。去痿痹,利九窍。[119]

又云:仰两足指,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令人耳闻声。久行,眼耳诸根,无有挂碍。[120]

又云:踞坐,伸右脚,两手抱左膝头,伸腰,以鼻内气,自极七[121]息,展右足着外。除难屈伸拜起,胫中疼痛痹。

又云:左右拱两臂,不息九通。治臂足痛,劳倦,风痹不随。[122][123]

又云:凡人常觉脊背皆倔强而闷,不问时节,缩咽髆内,仰[124]面努髆井向上,头左右两向挪之,左右三七,一住,待血行气动定,然始更用。初缓后急,不得先急后缓。若无病人,常欲得旦起、午时、[125][126]日没三辰,如用,辰别二七。除寒热病,脊、腰、颈项痛,风痹。口内生疮,牙齿风,头眩尽除。二十五、血痹候

血痹者,由体虚,邪入于阴经故也。血为阴,邪入于血而痹,故为[127]血痹也。其状,形体如被微风所吹。此由忧乐之人,骨弱肌肤盛,因[128][129]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肤腠开,为风邪所侵也。[130][131]

诊其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血痹也。宜可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二十六、风惊邪候

风惊邪者,由体虚,风邪伤于心之经也。心为手少阴之经,心气虚,则风邪乘虚伤其经,入舍于心,故为风惊邪也。其状,乍惊乍喜,恍惚失常是也。二十七、风惊悸候[132]

风惊悸者,由体虚,心气不足,心之腑为风邪所乘。或恐惧忧迫,令心气虚,亦受于风邪。风邪搏于心,则惊不自安。惊不已,则悸[133][134]动不定。其状,目精不转,而不能呼。[135]

诊其脉,动而弱者,惊悸也。动则为惊,弱则为悸。二十八、风惊恐候

风惊恐者,由体虚受风,入乘脏腑。其状,如人将捕之。心虚则惊,肝虚则恐。足厥阴为肝之经,与胆合。足少阳为胆之经,主决断众事。[136][137]心肝虚而受风邪,胆气又弱,而为风所乘,恐如人捕之。二十九、风惊候

风惊者,由体虚,心气不足,为风邪所乘也。心藏神,而主血脉。心气不足则虚,虚则血乱,血乱则气并于血,气血相并,又被风邪所[138]乘,故惊不安定,名为风惊。

诊其脉至如数,使人暴惊,三四日自已。

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精藏于玉房,交接太数,则失精。失精者,令人怅怅,心常惊悸。[1]风气: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作“虚风”。[2]其: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补。[3]者:《外台秘要》卷十四《中风及诸风方》作“也”,义同。[4]倾侧:《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作“转侧”。[5]汗出:此上《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有“闷乱冒绝”四字,义长。又,《外台秘要》卷十四《中风及诸风方》无此二字。《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作“汗自出”。[6]若唇赤汗流者:《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作“若唇正赤,尚”。[7]唇:此下《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有“面”字,义长,能与下文唇面同举诸词相应。[8]或白或黄:此下《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有“其色不定,眼动不休者”两句。[9]此是心坏为水:《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作“心绝也”。[10]面目亭亭,时悚动者:《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作“眼悚动不休者”。[11]低头:《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作“倨偻”。[12]上: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卷四十三《中风候》、卷四十八《中风候》、《医心方》卷三《风病证候》补。[13]吐咸汁出: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作“吐咸水,汗出”,义长。汁,《医心方》卷三《风病证候》作“汗”。[14]若:此下《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有“目下青”三字。[15]腰痛:《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作“腰脚重痛”。[16]面:此上原有“头”字,衍文,据本书卷三十七《中风候》、卷四十三《中风候》、卷四十八《中风候》删。[17]下:《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无此字。[18]者:原脱,据本候体例、《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外台秘要》卷十四《中风及诸风方》补。[19]者:原脱,据《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补。[20]妄:此下《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有“言”字。[21]喉里噫噫然有声:湖本作“哕哕然有声”,《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作“咽中塞,窒窒然”。[22]白:此上原有“上”字,衍文,据《千金要方》卷八《论杂风状》林亿校引《巢源》文、《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懿方》删。[23]手: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三、卷四十八《中风口噤候》补。[24]结:原作“络”,形误,据本书卷三十七、四十八改《中风口噤候》。[25]足阳明之筋,上:原脱,据本书卷三十七、卷四十八补《中风口噤候》。[26]脉迟者生:此下《中藏经》卷上《风中有五生死论》有“脉急而数者死”一句,可参。[27]声:此上《灵枢·忧恚无言》有“音”字。[28]唇者:此上《灵枢·忧恚无言》有“口”字。[29]扇:《群书校补·诸病源候论校补》作“扉”。义同。[30]无音:此下本书卷四十八《卒失音不能语候》有“不能语者,语声不出,非牙关噤也”。意更完整。[31]卒:《外台秘要》卷十四《贼风方》、《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治贼风诸方》作“平”。[32]索索冷:《外台秘要》卷十四《贼风方》作“凛凛冷”,《太平圣惠方》卷二十《治贼风诸方》作“涩涩冷”,义均同。[33]变:此下《外台秘要》卷十四《贼风方》有“作”字。[34]策策如弦:《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作“按之紧如弦”,《脉经》卷八《平痓湿暍脉证》作“筑筑如弦”。[35]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脉经》卷八《平痓湿暍脉证》作“行”,义较通俗。[36]令:《外台秘要》卷十四风《口方》无此字。[37]不能仰:《外台秘要》卷十四《柔风方》作“不得伸息者”,《医心方》卷三《治柔风方》作“里急不能仰息也”,与《外台秘要》义同。[38]一臂不随者:《灵枢·热病》《千金要方》卷八《风痱》、《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痱诸方》均无此症状。[39]水病:《外台秘要》卷十四《风猥退方》作“风水之病”。[40]真气去:《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偏枯方》作“生气去”,《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中风不遂诸方》作“真气渐少”。[41]小而痛:《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中风不遂诸方》作“小小而痛”,《圣济总录》卷九《风偏枯方》作“细小而痛”。[42]发:《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偏枯方》作“废”,义通。[43]二十:湖本作“三十”。[44]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本书有关养生方导引法的内容均有此四句引导语,原书所处位置不一,本次整理,统一集中在有关病候之后。[45]常行:本卷《风痹候》、卷二十八《目暗不明候》养生方导引法作“久行”,义近。[46]挂碍:《外台秘要》卷十九《偏枯方》作“障碍”。[47]住:本书卷三十二《疽候》养生方导引法作“坐”,湖本作“柱”,《外台秘要》卷十九《偏枯方》无此字。“住”通“柱”。[48]趣:本书卷三十二《痈疽病诸候》作“辄”。[49]痹:此下本书卷三十二《痈疽病诸候》有“气不足”三字。[50]相:本书卷二《风冷候》作“如丁字样”,文理较通顺。[51]互:原脱,据本书卷二《风病诸候》补。[52]则筋屈:《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邪发痹下》作“在筋则屈而不伸”。[53]关机:《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风四肢拘挛诸方》作“机关”。义同。[54]邪客于……拘急也:此两句所述,与标题不合,与上下文亦不相类,疑是错简。《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治风四肢拘挛诸方》此句作“邪客于足厥阴之经,令人拘急背强也”,《圣济总录》卷八《中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作“干于经络,则肩背从而拘挛。”[55]遇:此上《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有“春”字。[56]筋屈:本卷风痹候、《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邪发痹下》作“筋痹”。[57]则:原脱,语义不顺,据《素问·痹论》《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补。[58]小便数:此上本卷《风痹候》有“饮多”二字,《素问·痹论》作“多饮数小便”。[59]递互拓:《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递互交拓”。[60]头低面心:《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低头面心”。[61]气平:《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体平”。[62]伸腰:原作“生腰”,义殊难解。本书卷五《消渴候》作“伸腰”,并解释其机理:“伸腰,使肾无逼蹙”。故此据改。下同,不另出注。[63]右:《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作“左”。[64]右:原作“左”,形误,据《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改。[65]胫中疼痹:《王子乔导引法》作:“胫中痛,瘀痹病”。[66]坐:原脱,据本候养生方导引法第四条文例补。[67]痹:原脱,据《外台秘要》卷十九《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方》补。又,此下《王子乔导引法》有“一本云除风目晦耳聋”句。[68]风身体:原脱,据本候标题、《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补。[69]为:原脱,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补。[70]机关缓纵:原作“关以纵”,据本书卷四十三《产后中风不随候》、《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改。《素问·生气通天论》注:“机关缓纵,形容痿废”,可证。[71]左右:原作“右掖”,与全套动作不合,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改。[72]厥:《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作“蹶”,义通。[73]久行:此二字原错简于下文“不觉痛痒”之前,文理不通,据文义乙正。[74]自极:原脱,据本卷《风痹候》养生方导引法补。[75]两胫:此上本书卷十二《病热候》养生方导引法有“通”字。[76]不随:《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作“四肢不随”。[77]握固:原脱,语气不顺,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补。[78]漱醴泉:原脱,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补。[79]吐气:原脱,据《外台秘要》卷十四《风身体手足不随候》补。[80]阳气行则迟缓:《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寒湿痹身体手足不遂诸方》作“则阳气行迟缓”,义长。[81]拱两臂:原作“拱手两臂”,“手”字衍,据本卷《风痹候》养生方导引法第九条删。[82]风:原脱,据本候标题、《外台秘要》卷十四《风半身不遂方》补。[83]令掌仰:原作“仰掌合掌”,无法按式施行,据本书卷二《风头眩候》养生方导引法改。[84]颏:本书卷二《风病诸候》作“颐”,义同。[85]极:原脱,据卷二《风病诸候》补。[86]颈:原作“头”,形误,据卷二《风病诸候》改。[87]风:原脱,据本候标题、《外台秘要》卷十四《风亸曳及挛躄方》补。[88]经络:《外台秘要》卷十四《风亸曳及挛躄方》作“经脉”。[89]其气不实:此下《外台秘要》卷十四《风亸曳及挛躄方》有“气不实则经脉虚”一句。[90]入:原作“人”,形误,据汪本、正保本、周本改。[91]任臂:《外台秘要》卷十九《风湿痹方》作“任纵臂”。[92]用行:《外台秘要》卷十九《风湿痹方》作“周行”。[93]蜷:《外台秘要》卷十九《风湿痹方》作“伸”。[94]痹:《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太素·痹论》均作“此”。[95]则筋屈:《素问·痹论》作“在于筋则屈不伸”,《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作“在筋则屈而不伸”。[96]饮多,小便数:《素问·痹论》作“多饮,数小便,上为引如怀。”[97]凝:原作“涘”,形误,据《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改。[98]令人萎黄:《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太素·痹论》均无此四字。[99]心下鼓,气暴上逆,喘不通,嗌干喜噫:《素问·痹论》作“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100]长夏:原作“仲夏”,误,与四时五脏脾旺之时不合,据《素问·脏气法时论》文义改。[101]者:原无,文气不足,据《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太素·痹论》补,以下两个“者”字同。[102]在肉则不仁:原脱,据《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补。[103]复:原作“后”,形误,据《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太素·痹论》改。[104]呕汁:此下《素问·痹论》有“上为大塞”,《太素》有“上为大寒”四字。[105]则皮肤无所知:《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太素·痹论》作“在皮则寒”,义长。[106]气奔痛:《素问·痹论》作“烦满喘而呕”。[107]不随而痛:《素问·痹论》《针灸甲乙经》卷十《阴受病发痹上》、《太素·痹论》无此四字。[108]喜胀:《素问·痹论》作“善胀,尻以代踵,脊以代头”。[109]脉来急者为痹:此下《太平圣惠方》卷十九《治风痹诸方》有“脉涩而紧者为痹也”八字。[110]因汗入水,即成骨痹:《养性延命录》作“凡脚汗,勿入水,作骨痹。”[111]忍尿不便,膝冷成痹:《养性延命录》作“久忍小便,脉冷,兼成冷痹。”[112]喜:《养性延命录》作“不慎多”三字。[113]大小便不利:《千金要方》卷二十七《道林养性》作“令人小便不利”。[114]养生方导引法云:原脱,据本书体例补。[115]以右踵拘左足拇趾:此上《王子乔导引法》有“偃卧”二字,此下有“以鼻内气,自极七息”二句。下句“以左踵拘右足拇趾”同。[116]伸腰:此下原有“坐”字,衍文,据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养生方导引法删。[117]振腹:原作“胀腹”,形误,据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卷十二《病热候》养生方导引法改。[118]热痛:本卷《风身体手足不随候》、卷十二《病热候》均作“壮热”。[119]五息止,引腰背痹,偏枯:原作“引五息,止腰背痹枯”,误,据本卷《风偏枯候》养生方导引法改。[120]坐:原脱,据本卷《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养生方导引法第四条补。[121]展右足着外:原脱,据本卷《风四肢拘挛不得屈伸候》补。[122]背皆:原脱,据本书卷二十九《风齿候》、卷三十《口舌生疮候》养生方导引法补。[123]不问时节,缩咽髆内:原脱,据本书卷二《风头眩候》、卷五《腰痛候》、卷二十九《风齿候》、卷三十《口舌生疮候》养生方导引法补。[124]待血行气动定:本书卷三十《唇口病诸候》作“待血气行动定”。[125]二七:本书卷五《腰背病诸候》、卷二十九《牙齿病诸候》作“三七”。[126]风痹:此下原有“两膝颈头,以鼻内气,自极七息。除腰痹背痛”数句,与上下文无联系,据本书卷二、卷五、卷二十九、卷三十文例删。[127]形体如被微风所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作“身体不仁,如风痹状”。[128]因:此上《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有“重”字。[129]肤腠开:《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引本书作“肤腠易开”。[130]关:此上原衍“而”字,据《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经》卷八《平血痺、虚劳脉证》删。[131]可:《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脉经》卷八《平血痹虚劳脉证》无此字。[132]心之腑:《外台秘要》卷十五《风惊悸方》作“心之经”。[133]目精:周本、《外台秘要》卷十五《风惊悸方》作“目睛”,义同,均指眼睛。“精”通“睛”。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