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成语故事(第二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5 18:40:06

点击下载

作者:李楠

出版社:辽海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华成语故事(第二卷)

中华成语故事(第二卷)试读:

一孔之见

【释义】“一孔之见”比喻狭小片面的见解。【出处】此典出自《申鉴·时事》:“有鸟将来,张罗待之,得鸟者一目也。今为一目之罗,无时得鸟矣。”

这段话意思是说:

鸟儿就要飞来了,一个捕鸟人布下了罗网等待着。

一会儿,鸟儿飞来,当即就被捕获了。捕鸟人把网收起来一看,发现鸟被缚在一只网眼里。于是,他回去制作了一张只有一个孔眼的网,拿到原处张设起来,兴致勃勃地等候着。

但是,他再也没有捕到一只鸟。

一日千里

【释义】一日能行千里,原指速度快,现用以形容进步神速。【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为战国末期著名的刺客,卫国人,人称庆卿,后来游历至燕国,人们又称他为荆卿。

荆轲喜欢读书、击剑。在燕国时,和杀狗的高渐离交情甚深。高擅长击筑(读zhu。当时一种击弦乐器),两人每日在街市共饮,喝到酒兴上来的时候,高渐离击着筑,荆轲依调子高歌,他们时而仰天大笑,时而相对而泣,在大厅广众当中,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荆轲为人深沉好学,燕国的一位著名人士田光很看重他,因为田光深知荆轲不是一个平庸之辈。

燕国的太子名叫丹,曾在秦国做人质,期间饱受秦王的凌辱,太子丹心怀怨恨,从秦国逃回了燕国。

这时,秦国日益强盛,不断向东扩展势力,出兵攻掠齐、韩、魏、赵乃至南方的楚国,眼看快要打到燕国了。燕国国小力弱,面对秦国的威胁,君臣上下都在担心大祸将至。

燕太子丹更急于报仇雪恨,但苦于力量太弱,找不到对付秦王的有效办法,便请教他的师傅鞠武。

鞠武先讲了当前秦国势不可挡的形势,劝太子丹不要去惹秦国,但太子一再问他还有什么别的良策,鞠武一时也拿不出个好主意。

后来,秦国将军樊於期得罪了秦王,逃至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鞠武力谏太子丹,说这样更会惹怒秦国,并说:“希望太子立即把樊将军送到匈奴人那里去,以免秦国以此为借口找我们的麻烦。我们可以联合各诸侯国及北方的匈奴人,共同对付秦国。”但太子丹既不肯送走樊於期,又觉得鞠武联合各国的计划太遥远,在太子丹一再请求下,鞠武建议跟田光商量一下,于是请来田光与太子见面。

太子让左右的人全都退下后,然后挨近田光,含蓄而神秘地说:“燕秦两国势不两立,请先生考虑这件事……”

田光心中清楚,回答说:“我听说:骏马处于壮盛时期,一日可驰千里;等到它衰老了,一匹劣马也能跑得比它快。(臣闻骐骥盛北之时,一日而驰千里;至其衰老,驽马先之。)太子您听到的关于我的传闻,那是我年轻时的事了,我现在老了,精力衰竭了!不过,我虽然不能替太子去办国家的大事,但我的好友荆卿却是可以担负重大使命的啊。”言罢,田光答应介绍荆轲来与太子共同商议。

田光把荆轲引荐给了太子丹以后,为了解除太子丹的疑虑(担心田光因知道谋刺秦王的计划而泄密),便自杀而死。

后来荆轲到秦国去谋刺秦王嬴政,但没有成功,荆轲当场壮烈而死。而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感人的故事,则千古流传。

一丝不苟

【释义】苟:苟且,马虎。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明朝时候,皇上下令禁止宰牛,就是信奉回教的人也不例外。

一个信奉回教的乡绅为了能够吃上牛肉,就托人送了五十斤牛肉贿赂知县汤奉。汤奉也是个回教徒,他也十分想吃这牛肉,但又不敢违抗皇帝的禁令。这时乡绅张静斋与举人范进正来府中拜访。于是问张静斋:“你是做过官的,有关禁止宰杀耕牛的事正该与你商量。刚才有几个信奉回教的人为了开禁,送来五十斤牛肉,请求我对他们稍微宽松些。你看是接受还是不接受?”

张静斋摇头道:“这万万使不得。你我都是做官的人,心中应当只有皇上,哪里顾得上回教的人?想起洪武年间的刘老先生(指刘伯温),洪武私访到他家,正巧江南张王(指张士诚)送来一个菜坛子。当面打开一看,是一坛金子。皇上大为恼火,第二天就把刘老先生贬为青田县知县,后来又用毒药把他毒死了。”

汤奉见张静斋说得头头是道,不得不信,于是急忙请教该如何处置为好。张静斋说道:“世叔可在这件事上大作文章。把那位老者抓起来,打他几十板子,再把一面大枷给他带上了,把送来的牛肉堆在大枷上面,并且在旁边贴出一张告示,说明他们大胆妄为,知法犯法,让他游街示众。如果上司知道你办事这样一丝不苟,那么你升官发财就指日可待了。”

汤奉听了,连连点头:“十分有理。”便照此办理了。

一字千金

【释义】形容某些文字价值很高。【出处】汉·司马迁《史记·吕不韦传》。

战国末期,大商人吕不韦不惜巨资,把作为人质的异人立为秦国国君。异人当了秦王之后,为报答吕不韦的恩德,封吕不韦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由一个商人摇身一变,成了进退百官的权威,朝中的大小官员嘴上不说,心里却很不服气。吕不韦也知道他的政治资历太浅,人们可能会在私下议论,他觉得提高声望是让人们服气的最好办法。但怎样才能迅速提高声望呢,他一时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吕不韦为此大伤脑筋,最后召集门客进行商议。

有的门客建议吕不韦率兵出征,灭掉几个国家,以此来树立威信。有人立即反对说:“这办法有百害而无一利,即使把仗打胜了,回来也升不了官,因为没有比丞相再高的职务了。重要的是战争风险太大,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万一战争失利,结果会适得其反。”

有人说:“我们知道孔子的学问很好,那是因为他写了部《春秋》,孙武能当上吴国的大将,是因为吴王先看了他写的《孙子兵法》,我们为什么不能写部书,既能扬名当世,又能垂范后代呢?”

吕不韦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命令门客立即组织人员撰写。

吕不韦当时有三千门客,很快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题作《吕氏春秋》。书写成后,吕不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

布告贴出许久,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竟无人敢来妄加评论。

一字之师

【释义】某些诗文,因改动一个字后,变得更加精简完美。则称改动的人为“一字之师”。【出处】宋·陶岳《五代史补》。

郑谷是晚唐著名诗人,他从小聪明好学,七岁时即能写诗,长大后他写的诗更富盛名,被广为传诵。

郑谷考中进士,当过几年官。但他毕竟还是更热爱写诗,对当官缺乏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倦情绪,于是就辞官回到宜春(今江西宣春)去隐居。他在这里读书写诗,经常与一些文人墨客在一起饮酒做诗,互相唱和,诗名也越来越大。

有个叫齐己的和尚也很爱写诗,在当时也颇有些名气。他很仰慕郑谷,有一次他云游到了宜春,就带上自己写的诗去拜访郑谷,请郑谷给予指点。

郑谷见这个年轻和尚的诗写得不错,又这么虚心求教,非常高兴。他仔细地阅读了齐己的诗,还不住地加以评点。当他读到一首题为《早梅》的诗时,看到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又反复读了两遍,笑着对齐己说:“诗很不错,只是‘数枝开’似乎还可以斟酌。这首诗是写早梅,应突出一个‘早’字,梅花已开了数枝,就不算最早,不如改为‘一枝开’,可能会更好些。”

齐已听了,觉得郑谷的一字之改,不仅文题切合,而且韵味无穷。确实是改得妙。他对郑谷更加佩服,马上向郑谷行拜师礼,并向郑谷表示由衷的感谢。

一问三不知

【释义】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都不知道。【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哀公二十七年》。

春秋诸侯争霸时,晋国的大夫荀瑶率大军攻打郑国,郑国抵挡不住晋军的进攻,于是派大夫公子般到齐国求援。齐国就派大夫陈成子率军前去救援。

陈成子率领军队冒着大雨渡过了濮水,来到阵前。荀瑶见齐军军容严整,心里有点害怕,一边下令撤军,一边派一位使者去齐军营地拜见陈成子。使者说:“我们的统帅让我向您解释:这次晋国出兵,其实是为了替您报仇。您陈大夫这一族,是从陈国分支出来的。陈国虽然是被楚国灭掉的,但却是郑国的罪过。所以,敝君派我来调查陈国被灭的原因,同时问问您是否在为陈国忧愁。”

陈成子听了使者的话,知道这是荀瑶编造出来的谎言,根本不相信。

晋国的使者走后,有个名叫荀寅的部将报告陈成子说:“有一个从晋军中来的人告诉我说,晋军打算出动1000辆轻车来袭击我军的营门,要把齐军全部消灭。”

陈成子说:“出发前国君命令我说:‘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卒,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晋军即使出动超过1000辆的战车,我也不能避而不战。你竟然讲出壮敌人威风、灭自己志气的话!回国以后,我要把你的话报告国君。”

荀寅自知失言,后悔地说:“今天我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得不到信任而要逃亡在外了。君子谋划一件事情,对事情的开始、发展、结果这三方面都要考虑到,然后向上报告。现在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就向上报告,怎能有好的结果呢?”

几天后晋军撤兵,陈成子也率军回国。

成语“一问三不知”,就是从荀寅的话中概括出来的。

一张一弛

【释义】“一张一弛”比喻合理安排工作,做到有松有紧,劳逸结合。【出处】此典出自《礼记·杂记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春秋时代,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一年年底去观看群众性的祭神活动,回来后,孔子问子贡道:“你看,那些人高兴么?”子贡回答说:“那些人欣喜若狂,又是叫,又是跳,又是喝酒,我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那样高兴?”孔子说:“老百姓一年到头都在干活,只有这么一天的娱乐,这里头的道理还不清楚吗?叫老百姓只干活不休息,周文王和周武王是不会那样做的;叫老百姓只休息而不干活,周文王和周武王也不会干的。‘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意思是:叫老百姓有劳有逸这才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根本办法)”

一知半解

【释义】“一知半解”表示对问题了解得不深不透,所知不多。【出处】此典出自清代御选《唐宋诗醇》卷三十二:“洵乎独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诗也;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晚学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

宋朝诗人陈师道赞扬苏东坡的诗,初学刘禹锡,后学李太白。到了清朝乾隆十五年御定的《诗醇》中却不认同这种说法。在《诗醇》中评论苏轼的诗时写到:“洵乎独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诗也;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晚学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意思是说:相信宋代大诗人苏轼的诗是独立千古,不能把它当作一个时代一个人的诗来看,而宋代诗人陈师道认为苏轼的诗起初学刘禹锡,晚期学李太白,这是对苏轼的诗了解不充分的说法。

一顾千金

【释义】“一顾千金”用以说明,人们需要权威,尊重权威,同时也应该努力学习使自己逐步成为内行。【出处】此典出自《刘子·因显》:“昔有卖良马于市者,已三旦矣,而市人不顾。乃谓伯乐曰:‘吾卖良马而市人莫赏,愿子一顾,请献半马之价。’于是伯乐造市,来而睇之,去而目送之。一朝之价,遂至千金。”

这段话意思是说:

有个人在集市上卖马,等了三天都没有一个买马的人前来光顾。

于是这个人去求见伯乐,对伯乐说:“我卖的本来是一匹好马,但是人们都不识货。请你去看看,我愿意把马价的一半送给您。”

伯乐来到集市一看,果然是匹好马。他走上前去爱抚地左看右看,临走时还恋恋不舍地频频回顾。于是,一天之内马价涨到了千金。

了如指掌

【释义】了:了解,明白。指掌:指手掌里的东西。对情况了解得就像了解手里的东西一样,形容对事物或人的了解非常清楚。【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八佾》。

古时候的帝王都习惯建始祖庙,在庙里,按照始祖的等级名分依次排列顺序,设置灵位。每逢有大的活动、节日之时,帝王们便进庙祭祖,以求保佑,称为“啰”。有许多人对啰礼不了解,就向孔子请教。而孔子认为当时鲁国宗庙灵位配祀的顺序和自己所主张的理论不符,名分颠倒,违背了周礼。因此,他对请教的人避而不谈,只是指着他的手掌说:“知道啰礼的人,治理国家,就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意思是说,懂得啰礼的人,都是懂得礼的;而且只有知礼的人,才能够治理好国家。《论语·八佾》的原文是:“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后来此话慢慢演化成“了如指掌”这个成语。

入室操戈

【释义】“入室操戈”比喻学会了别人的本事,反过来却拿这个本事攻击别人。【出处】此典出自《后汉书·郑玄传》:“时任城何休好《公羊》学,遂著《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玄乃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休见而叹曰:‘康成人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东汉时北海有个叫郑玄(字康成)的人,他是一个很勤奋的读书人,曾入太学读书,学习经学后来又去向当时的名士马融学习,当他学成离开时,马融曾十分感慨说:“郑生东去,吾道东矣。”他回到家乡后,专心研究学问,后来与一个叫何休的研究经学的人为友。

何休著有“公羊墨守”(公羊,传名,公羊高著;墨守,指墨子善守城,喻固守成见)、“左氏膏肓”(左氏,指左丘明所著“左传”;膏肓,喻疾病无法医治)、“谷梁废疾”(谷梁,传名,周时谷梁赤着;废疾,罢病也)三篇有关这些传记意见的文章,郑康成见了何休的文章后,于是便作了“发墨守”(发,发扬也)、“碱膏肓(碱,亦作针)“起废疾”三篇文章,来驳斥何休的见解。何体看了郑康成的文章后,很感叹地说:“康成兄呀!你这真算得上是进我的屋,拿我的武器向我进攻!”意即:用我的学说来攻击我的意思。

十八般武艺

【释义】古时有十八种兵器,因此也有十八般武艺的称谓。比喻对从事的行业件件精通。【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讲述了王教头教九纹龙史进学武艺的故事:

……史进每日求王教头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哪十八般武艺?矛锤弓驽铳,鞭简剑链挝,斧钺并戈戟,牌棒与枪叉……前后得半年之上,史进打这十八般武艺,从新学得十分精熟,多得王进尽心指教,点拨得件件都有奥妙。

旧时常用“十八般武艺,件件皆精”来形容武艺的全面和高超。但究竟哪十八般武艺?说法却并不完全一致。清朝褚人获的《坚瓠集》则说:

明嘉靖间,边廷多事,官司招募勇敢。山西李通,行教京师,应募为第一,其武艺,十八般皆能:一弓,二弩,三枪,四刀,五剑,六矛,七盾,八斧,九钺,十戟,十一鞭,十二简,十三挝,十四殳,十五叉,十六爬头,十七绵绳套索,十八白打。

其实,所谓“十八般武艺”,只能解释为一切武艺的意思,至于其名称是否一致,件数是否准确于十八,则不必追究。

十年读书

【释义】十年读书形容长期埋头苦读,钻研学问。【出处】此典出自《宋书·沈攸之传》:“攸之晚好读书,手不释卷,《史》、《汉》多所谙忆,常叹曰:‘早知穷达有命,恨不十年读书。’”

南北朝时期,宋朝有一个人叫沈攸之,字仲达,在前废帝(刘子业)景和元年(公元465年)任豫章王刘子尚车骑中兵参军,封为东兴县侯,食邑五百户,不久又升迁为右军将军,增加食邑百户。但是,这时宋朝已进入多事之秋,朝廷陷入骨肉相残、君臣互相猜忌的混乱中。到宋明帝时,混乱更加厉害,除了宋明帝自己的儿子,其余残存的诸弟(宋文帝子)和诸侄(宋孝武帝子)差不多全被杀绝。被猜忌的文武大臣,有的被杀,有的带城镇投降魏国。公元472年,宋明帝去世,子苍梧王继位,这时内乱更愈演愈烈。公元479年,萧道成灭掉宋朝,建立齐朝。

在这种混乱的政治背景下,沈攸之时而受信任,时而遭排挤;时而飞黄腾达,时而一落千丈;时而被称作忠臣,时而又被叫做逆贼。于是,他对仕途完全绝望了。

沈攸之晚年喜好读书,手不释卷,《史记》、《汉书》中记载的史实,他都烂熟于心,他常常感叹地说:“早知贫穷和发达是上天安排的,为什么不长期埋头经典、认真钻研学问呢?”

十行俱下

【释义】“十行俱下”形容读书十分聪敏。【出处】此典出自《梁书·简文帝纪》:“既长,器宇宽弘,未尝见愠喜。方颊丰下,须发如画,眄睐则目光烛人。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篇章辞赋,操笔立成。”

南朝时期,梁简文帝萧纲,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三个儿子。萧衍死后,萧纲被立为皇帝。萧纲死后被追尊为简文皇帝,史称太宗。

萧纲幼年聪明睿智,见识过人,六岁便会写文章,父亲萧衍觉得诧异: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写出文章来?他不相信这件事,于是就把儿子叫到面前测试。结果,儿子萧纲不仅写出了文章,而且辞藻华丽。萧衍感叹道:“我这个三儿子,真是我家的东阿王曹植啊。”萧纲长大后,气度恢弘,喜怒不形于色。须发黑漆、整齐,两眼炯炯有神,左右顾盼的时候光彩照人。他读书十分聪敏,凡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等九个学术流派的著作和诸子百家的书籍,他都过目不忘,牢记在心;各类文章辞赋,挥笔即成。

三十而立

【释义】“三十而立”的这个成语告诫人们,学习要严谨,认真,切不可望文生义,穿凿附会。【出处】此典出自《传家宝·笑得好》。

一位老师出了一个“三十而立”的题目,让两个学生对此破题。一个学生写的是:“两个十五之年,虽然有椅子板凳可是他们也不敢坐。”另一个写的是:“年龄已过花甲的一半,只是两条腿还得站立着。”

三迁之教

【释义】迁:迁移。教:教诲。为选择环境搬家三次。形容希望子女成才,选择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子女的教育。【出处】汉·刘向《列女传》。

孟子名轲,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的又一代表人物。他3岁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生活过得很清苦。孟母是个很有教养的妇女,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为有用的人,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

孟家附近是一片墓地,出殡、送葬的队伍经常从他家门前走过。于是,孟子经常模仿队伍中吹鼓手和孝子们哭哭啼啼的样子;还不时到墓地上玩死人下葬的游戏:在地上挖一个坑,把朽木或腐草当作死人埋下去。孟母对儿子这样玩耍很生气,认为没有出息,不利于他读书成材,便把家迁到了城里。

城里没有墓地,孟子再也不能够玩埋死人游戏。于是孟母要儿子熟读《论语》,像孔子那样做人。开始,孟子还能静下心来读书,但日子久了,他的心思又定不下来了。原来他家处于闹市,打铁声、杀猪声、喊卖声终日不绝,听着听着,他就读不下去了。后来,他又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觉得在这个地方居住,确实很难集中心思读书,便再次搬迁到城东的学宫对面居住。

那里的环境果然不一样,学宫内书声琅琅,一派文雅气氛。孟子果然安下心来读书。有时,他还向学宫里张望,观看里面的学生是怎样读书,怎样跟随老师演习周礼(即周代传下来的有关祭祀、朝神等的礼仪)的。回到家里,竟也模仿起来。

一天,孟母发现儿子在磕头跪拜,以为他又在玩埋死人的游戏了,不禁板起了脸。听儿子说是在演习周礼,顿时眉开眼笑。不久,她将孟子送进了学宫,系统地学习《诗》(即《诗经》)、《书》(即《尚书》)。孟子长进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名儒。

三纸无驴

【释义】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出处】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

从前有个读书人,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出口成章,有人也从中恭维他为“博士”,他就飘飘然起来,认为自己才学渊博,无人能及。

有一次,博士到集市上去买驴,付过钱后,他要卖驴人写一份契约。卖驴人不识字,就请博士代写。博士觉得炫耀自己的机会来了,便爽快地答应下来。

不一会儿,博士写满了整整一张纸,卖驴人以为契约写好了,便连声道谢:“太好了,真麻烦您,契约我收下了!”

谁知博士紧紧地按住那张纸不放,又拿出两张纸来,一边写一边说:“别急呀,我才写了一张纸,还没写到你卖驴这件事呢!”

卖驴人听了,只好耐住性子等。过了好久,博士在三张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这才放下笔来。他摇头晃脑地念着自己写的契约,念完了,洋洋自得地说:“怎么样呀?你大开眼界了吧!”

卖驴人听了,轻蔑地说:“你写了整整三张纸,怎么全是废话,连个‘驴’字都没提到呀?其实,你只要写上某月某日,我卖了一头驴子给你,收你多少钱,不就完了吗?”

围观的众人哄笑不已。博士羞愧难当,忙牵着毛驴,灰溜溜地走开了。

下笔成章

【释义】一动笔就能写出好文章。形容才华横溢,思路敏捷。【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陈思王传》。

曹植从小特别聪明,而且很爱学习,写文章很快,也很有文采。一次,曹操故意问曹植:“我看了你写的文章,写得很好,是不是找别人帮你写的呀?”

曹植跪下禀告:“父亲大人,儿能出口成论,下笔成章,为什么要请别人帮忙?父亲如不信,就请当面试试我。”

不久,曹操在邺下建造的铜雀台竣工了。曹操有心要试试几个儿子的文采,就叫他们登上铜雀台去游览,然后要每人以铜雀台为题,当场写一篇辞赋给他看。曹植一会儿功夫就交了卷,曹操读罢连连称赞,更加宠爱曹植,一度想立他为太子。

曹植虽然很有文学才华,但性情孤傲,喜欢饮酒,不如哥哥曹丕稳重、成熟、有城府,曹操通过长时间观察,最后认定曹植在政治上不如曹丕精明能干,决定让曹丕做继承人。后来曹丕做了魏文帝。曹植遭到曹丕的猜忌和排挤,只活到4l岁,就郁郁而终。他留下的《白马篇》、《送应氏》、《赠白马王彪》、《洛神赋》等作品,被誉为传世之作。

口耳之学

【释义】“口耳之学”是指耳朵听进去后,只挂在嘴上说说,并没有真正受益。现常用来指道听途说中所知道的一知半解的知识。【出处】此典出自《荀子·劝学》:“小人之学也,人乎耳,出乎口。”《劝学》是荀况表明自己的教育思想的一篇文章。荀况认为,人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习、教育与环境影响而取得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要“锲而不舍”,“用心一也”,不可以死读书,也不可以浅尝辄止,杂而不专。

荀况写道:君子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记在心中,表现在一举一动上,所以他即使是极细微的一言一行,都有可能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小人对于学习,听在耳里,说在嘴上。嘴和耳之间的距离不过四寸,听在耳里说在嘴上怎么能利于自己品德的提高呢?那些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而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给别人看。君子学习,是为了陶冶自己的情操;小人学习,则是为了四处卖弄,讨人喜欢。因此,别人没有问就去告诉人家叫做急躁,问一个问题却要告诉别人两个问题就是啰嗦。所以,君子回答问题也要适度。

才高八斗

【释义】形容极有才华。【出处】南朝·宋·无名氏《释常谈·八斗之才》。

南北朝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山水诗人叫谢灵运。他从小就很聪明,他的祖父谢玄对他特别疼爱。

谢灵运长大以后,诗写得特别好,也继承了家传书法,当时号称无人可比。宋文帝对他非常赏识,把他的诗和书法称为“二宝”。当时的文人墨客也都很喜欢他的诗,他的诗一写出来,文人雅士就会争相抄录,到处流传。

谢灵运也认为自己很有才华,有些自命不凡。他曾经说过:“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才华总共有一石(一石等于十斗),曹子建(曹植,是曹操的儿子)独占了八斗,我占了一斗,天下其他的文人共得一斗。”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除了佩服曹植以外,其他人的才华都不在他眼里,自我评价非常高。“才高八斗”又作“八斗之才”。

门墙桃李

【释义】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辈学生。用以尊称他人培养出来的学生。【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

子贡,春秋时卫国人,姓端木,名赐,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曾在朝中向其他大夫说:“看来子贡要比他老师强些。”这话传到了子贡的耳朵里,他就说:“比方拿住宅四周的围墙来说:我家的围墙,才肩头那么高,从墙外向里一望,屋子里有什么东西,谁都能全部看得清清楚楚;而我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周尺七尺为一仞),要是找不到大门,走不进去,就根本没法看到里面祖庙的雄伟美观、各种房屋的富丽堂皇。不错,有幸认得并走进我老师的大门的人,恐怕是不多的。这样看来,武叔说出那样的话,也就难免了!”子贡这段话是说自己的品德学问都很肤浅有限,哪里比得上老师的学问那般高深渊博。

后来,人们就称师门为“门墙”。形容初步学得一点东西,叫做“入门”。

阳虎在卫国犯了罪,便逃到晋国,对赵简子说:“今后我再也不举荐人了。”

赵简子问:“为什么?”

阳虎说:“坐在厅堂上判事的人一半以上是我培养的,朝廷的官吏、边境的将士,经我举荐的也都在一半以上。可是现在,堂上之人叫国君冷落我,朝中之吏仇视我,边境之士搜捕我。”

赵简子说:“种桃李的人,夏天能够在它们的绿荫下乘凉休息,到秋天还可以有果子吃;种蒺藜的人,夏天既不能从它们那里得到乘凉的荫地,到秋天还可能会被刺着。现在看来,你所植的都是蒺藜。以后一定要先选择好对象,而后再加以培植,不要先培植,后选择。”

把“桃李”比喻为培植的优秀人才,其出典就是赵简子的这几句话。

不求甚解

【释义】读书只领会精神,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多花工夫。现在则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又名潜,是我国最早的田园诗人。他因不满当时的官场腐败,而情愿在农村过隐居生活。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渊明的家乡浔阳一带水旱灾害连年不断。陶渊明靠着微薄的田产,维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过着非常清苦的日子。

尽管如此,陶渊明不羡慕荣华富贵,喜爱清静闲散的田园生活。他一面耕田,一面读书写诗,不仅不觉得苦,反而觉得十分自在。

大概二十八岁那年,陶渊明为自己写了一篇文章,取名《五柳先生传》。说是给五柳先生写的一篇传记,其实五柳先生就是陶渊明自己。文章的开头是这样的:先生不知道是何等样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喜爱闲静,不多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很喜欢读书,但对所读的书不执着于字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的意义有一些体会的时候,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生性爱喝酒,可是因为家里贫穷,不能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们知道他这个情况,所以时常备了酒邀他去喝。而他呢,到那里去总是把他们备的酒喝光……

不识之无

【释义】连常见的“之”和“无”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低。【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白居易传》。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下珒(今陕西渭南县)人。他的诗以通俗畅达见长,有“老妪能解”的美誉,其诗能千古传诵便得益于此。

和白居易同时代的还有一位诗人,叫元稹。他们俩是好朋友,文学观点一致,诗的水平相近,就连做过翰林学士,都有被贬出京的经历,也是那样相似。所以,当时人们将他俩并称“元白”。

白居易被排挤出长安后,先到了襄阳,接着渡汉水、入长江,东去九江。在怨恨寂寞的谪戍途中,他想起了好友元稹,写了一首诗:把君诗卷灯前读,诗尽灯残天未明。眼痛灭灯犹暗坐,逆风吹浪打船声。

意思是:秋夜,诗人独坐小舟,踏上赴贬地江州的漫长水路。灯光如豆,我吟诵着你(元稹)的诗卷,诗读完了,灯亦将灭,天却还没亮。眼睛发疼,灭灯待天明。漫漫长夜,耳边只听得见逆风卷浪拍击小船的声音。

寥寥四句,紧绕一个“灯”字,把自身的情感和黑暗的社会现实熔为一炉,写得多么形象生动!他是唐代存诗最多的诗人。

白居易自幼聪明。他父亲曾任彭城县令。白居易从小受家庭熏陶,喜欢读书吟诗。他入京应举时,拿了自己的诗去见顾况。当时顾况已是朝中重臣,且很有诗名,一般人的诗都看不上眼。通过姓名后,顾况打量一下白居易,说道:“现在京城米贵,‘居’恐怕不易啊。”等到翻开诗卷,映入眼帘的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只感到一阵清风吹来,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寓意却又那样深刻。顾况大加赞赏,连声道:“有这样的诗才,‘居’‘易’了!”

据史载,白居易的奶妈是个颇有见识的人。她带孩子很少在卧室久留,而是常常把他带到书房里玩耍。白县令批卷,她就抱着小白居易站在一边看;有时还翻开书,把一些笔画简单的字教给他念念认认。

白居易长到七八个月时,奶妈指着书上的“之”字让他认,然后让他在另一页找出所有的“之”字来。白居易眨动着大眼,找得十分认真,一个也不漏。奶妈高兴地鼓励他,用同样的方法再去找“无”字,结果每次都能找对。所以,白居易的婴幼期几乎是在书房里度过的。

他如此聪明,家里人于是在他稍大一点就教他读书吟诗。白居易的才智明显地高出同龄幼童一大截。为他以后获得那么大的成功打下了良好基础。

成语“不识之无”即从白居易《与元九书》中自述的上述故事而来。

不识车轭

【释义】“不识车轭”讽刺那些不仅不善于学习,而且蛮横不可一世的人。【出处】此典出自《韩非子》。

郑县有个人,一天偶尔捡到一个车轭。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就问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呀?”那人回答说:“这是车轭。”

不一会儿,他又捡了一个车轭,仍然又问那人说:“这是什么东西呀?”人家又告诉他说:“这是车轭。”

他听了后勃然大怒,喊道:“先前说是车轭,现在又说是车轭。那里会有这么多车轭?这分明是你故意欺骗我!”接着,竟然就和人家打了起来。

不学无术

【释义】没有学问和办事的本领。【出处】汉·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石单传》。

寇准三十几岁即被宋真宗封为宰相,他为人正直,敢作敢为,为此得罪了不少私心利己的大臣。投降派首领王钦若屡进谗言,排斥打击,寇准终于被降职到陕州作地方官。

寇准有个朋友叫张咏,在成都任太守时听说寇准做了宰相,对他的朋友说:“寇准这个人是天个下奇才,可惜他的知识少了些,做宰相有点不够用。”

张咏在成都任满,要回京城听候另行任命。他路经陕州,知道寇准被降职到这里,顺路来看望寇准。寇准见多年好友来访,分外高兴,立即盛筵款待。他们边喝酒,边畅叙别后的情怀,及朝中政事。天色己晚,张咏起身告辞。寇准依依不舍,握住张咏的手说:“你我是多年的朋友,这次分别,谁知道何年何月才能重逢,难道你对我没什么要嘱咐的吗?”

张咏看看寇准,低下头想了好一会才说:“《霍光传》不可不读,以你的聪敏,读后定有所悟。”

张咏说完,二人互道“珍重”然后分手。

寇准回到寓所,想起张咏的临别赠言,觉得有些疑惑不解。寇准想:“霍光是汉武帝最信任的大臣。汉武帝死后,霍光辅佐刚刚八岁的刘弗陵当皇帝,他虽然总揽朝政,但尽心尽力。刘弗陵死后,霍光又立昌邑王为皇帝。昌邑王当了皇帝以后,荒淫无耻,整天饮酒,不理朝政,胡作非为,朝野上下惶恐不安。霍光为了刘汉江山不因此倾覆,不得己到皇家的宗庙发誓,废掉昌邑王,立刘询为宣帝,为汉家社稷立下大功。纵观霍光的生平,有大功而无大过,是历史上的名臣。而自己与霍光毫无相似之处,那么《霍光传》对我能有什么启迪呢?”寇准思来想去,认为重读一次《霍光传》,必有所启发,当他读到《霍光传》史臣的总结性评论时,书中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这句话,忽然恍然大悟,知道张咏是劝他多读史书,提高处理朝廷大政的水平。

寇准专心致志,奋发读书,终成一代名相。“不学亡术”后来多说成“不学无术”。

不耻下问

【释义】不耻:不以为可耻。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公冶长》。

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叫孔圉,他勤奋好学,为人谦虚,受到人们的好评。他死了以后,卫国的国君为了表彰他,并让后人学习他的好学精神,就赐给他一个“文”的谥号,所以,后来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并不怎么样,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好,称他为“孔文子”,似乎是有点评价过高了。他想来想去,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

子贡说:“那个孔圉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

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猛然省悟,顿时感到心服口服。

不教而诛

【释义】“不教而诛”是从“不教而杀”一语变化来的。它的意思是平时不加管教,一旦犯了罪便轻易处死。可用它讽喻平时不教育,一旦出了问题便一棍子打死的作风。【出处】此典出自《论语·尧曰》:“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这段话意思是说:孔子的学生子张问孔子说:“怎样才可以管理政事呢?”孔子回答道:“尊重五种美德,排除四种恶政,就可以管理政事了。”子张问:“什么是五种美德?”孔子答道:“君子使老百姓得到好处,而自己却不耗费;让老百姓劳作,老百姓却不怨恨;追求仁德而不贪图财利;庄重而不傲慢;威严而不凶猛。”子张问:“怎样才能使老百姓得到一些好处,而自己却不要耗费呢?”孔子答道:“叫老百姓做对自己有利的事,这不就是对老百姓有好处而不让自己耗费吗?选择老百姓能干的活,让他们去干,谁还会怨恨呢?自己追求仁德而得到仁,怎能叫做贪图财利呢?无论人多人少,势力大小,君子都不敢怠慢,这样不就是庄重而不傲慢?君子衣冠整齐,目光严肃端正,使人望而生畏,这不就是威严而不凶猛吗?”子张问:“那什么是四种恶政呢?”孔子回答道:“事先不教化而杀人,叫做虐;事先不预告,而要求立刻成功,叫做暴;命令下达得很晚,又要求限期完成,叫做贼;给人东西,却十分吝惜,这就叫做小气。”

不懂装懂

【释义】讽刺那些没有知识却装作什么都懂的人。【出处】此典出自江盈科《雪涛小说》。

北方有个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有一天,在宴席上吃菱角,他连壳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要剥掉壳儿。”那个人说:“我不是不知道。我连壳一起吃,是想用它清热去火呀!”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那个人回答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是这东西啊!”

专心致志

【释义】表示思想集中,一心一意。【出处】战国·孟轲《孟子·告子上》。

奕秋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围棋高手。他的棋构思巧妙,算路精确,在全国都找不到对手。

有很多人都想拜奕秋为师,向他学习棋艺。但奕秋认为围棋是一门高智慧的艺术,一般人学不精,不愿意招过多的学生。他从那些报名的人当中挑选了两名最聪明的孩子,正式把他们招到门下。

奕秋对这两个学生说:“从今天起,你们就跟着我学习围棋。希望你们能够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力争能超过我的水平。这样,我也就感到欣慰了。”

开始的时候,这两个学生都差不多,进步都非常快,奕秋见了,心中暗暗高兴。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两个学生的水平却慢慢拉开了距离。

原来,其中一个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总是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听奕秋讲棋,而另一个学生坐在那儿,看起来虽然也在听,思想却开了小差,脑子里总在想着其它乱七八糟的事情。有时候,他眼睛盯着棋盘,心里却在想:要是有只天鹅飞过来,我就可以拿弓箭去把它射下来。天鹅肉不知道是什么滋味,吃起来一定非常香……

他就这样胡思乱想着,老师讲了些什么他根本就不知道。日子一长,他的成绩自然就下降了。奕秋让他同那个认真听讲的同学一起下棋训练,他根本就不是对手,只下了几十步,就输得一塌糊涂。

奕秋看他学习不专心,说了几次也不起作用,就不想再费口舌了,于是就让他回家去了。结果,他什么也没有学到,而他的那位同学后来则成为一名围棋高手,被人们称为“奕秋第二”。

切磋琢磨

【释义】“切磋琢磨”比喻学习和研究问题时,互相讨论,取长补短。【出处】此典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淇奥(yù玉)》,是《诗经·卫风》的第一篇。《诗序》认为这首诗是赞美周平王的卿士卫武公的。意在说卫武公“有文章,又能听其规谏,以礼自防,故能入相于周”。也有人觉得,这首诗是古代贵族女子与丈夫离别后的思夫夸夫的诗歌。《淇奥》共三段,第一段的原文是:“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亻间兮,赫兮亻间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文章的大概意思是说:看那淇河岸边,绿竹葱翠一片。君子神采奕奕,有如细切细磋,有如精雕精磨。风度庄重胸怀宽大啊,威武英俊容光焕发啊,君子神采奕奕,永远不能忘记他啊!

升堂入室

【释义】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后比喻学问,技能达到高深的程度。【出处】春秋·孔丘弟子《论语·先进》。

孔子是我国春秋时鲁国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在青年时就办了一所私人学校,培养了数千名弟子,其中子路是较出色的一个。

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笔直的竹竿,生来可做一支好箭,还读书干什么。孔子开导他说,读了书就有了学问,好比在竹箭尾部装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锋利的金属头,这样的箭就更有用了。子路听孔子说得很有理,便拜孔子为师。

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里弹瑟。他人很刚勇,弹出的声音也像打仗一样充满着杀气。孔子是主张“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觉得这声音不平和,于是就不满意地说:“他为什么要在我家里弹瑟呢?”孔子的弟子听了老师这话,琢磨出这是老师对子路弹瑟作的不好的评论,对子路的看法顿时有了改变,言语中有些责备。孔子知道后,就对大家解释说:“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进入室内。他已经入了门,也有一定成绩,但还只是没有达到高深的境界。”

夫子自道

【释义】“夫子自道”意思是孔夫子的自我表述,本来是子贡颂扬孔子的话。后来,“夫子自道”用来指说别人的缺点,不自觉地道出自己的疼处。【出处】此典出自《论语·宪问》:“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学生进行教育。一次,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我都没有能做到:仁德的人不忧愁,聪明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无所畏惧。”听了孔子这番话,学生子贡说:“这正是老师你的自我表述啊!”

尹儒学御

【释义】“尹儒学御”比喻功到自然成。无论学习什么东西,有了老师的指导,自己还要有决心,经过长期的、刻苦的锻炼和摸索之后,必然会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出处】此典出自《吕氏春秋·不苟论·博志》。

尹儒学习驾车的技术,学了三年还没有掌握驾车的技能,因而他感到非常痛苦。有一天晚上,他忽然梦见老师给他传授秋驾的技能。第二天他去拜见老师时,老师看了他一眼,对他说:“我并不是舍不得传授我的技术,我是觉得时机还不成熟,你接受不了。今天我将要把秋驾的技能教给你。”

尹儒后退几步,朝北向老师行礼说:“昨晚上我梦见接受了您的教导。”他先给老师讲了他昨晚做的梦。他所梦见的原来就是秋驾。

开卷有益

【释义】指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会有收益。【出处】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文儒》。

宋太祖退位后,由其弟宋太宗继位,他是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他当皇帝以后,下令增加科举名额,让更多的读书人有踏入仕途的机会。同时,他还召集了许多学者,让他们编纂大型的具有百科全书性质的类书。

李大砨、扈蒙等人接受了任务,经过七年的努力,于太平天国八年编成了《太平总类》一书。这部书规模很大,共有一千卷,分为五十五门,内容包括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物产、医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宋太宗对这部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决定自己每天看三卷,用一年时间把这部书全部看完。因此,这部《太平总类》也改名为《太平御览》,意思是太平天国年间编成的,皇帝亲自阅览过的书。

作为一国之君,每天的政务自然十分繁忙,时间非常宝贵。但宋太宗不管多忙,都一定要按时间按计划每天阅读三卷。有时实在是抽不出时间,他也一定要另外挤时间补上。

他身边的侍臣们见他这么辛劳,担心他过于劳累,有时就劝他注意身体,少看点书。宋太宗听了,笑着对侍臣们说:“只要翻开书本阅读,就一定会有收益,这可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的事情啊!我只要有书读,就一点也不疲劳了。”

侍臣们听了,都十分感动,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就这样,宋太宗果然按照计划,用一年时间把这部大型类书看完了。“开卷有益”又作“开卷有得”。

引而不发

【释义】“引而不发”比喻善于诱导、启发,让别人自己去摸索、提高。【出处】此典出自《孟子·尽心上》:“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

这段话意思是说: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同老师对话。公孙丑问孟子说:“老师关于儒家学说的道理,讲得的确非常好,也很完善。可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要想掌握它,几乎像登天一样难,老师,您为什么不把这些高深的道理变成我们能够掌握的东西,使我们能够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掌握它呢?”

孟子回答说:“我先通过实例加以说明吧。高明的工匠,不会为了迁就工人的笨拙而改变用墨绳测好的尺寸标准,更不会因此废弃它。著名的射箭能手后羿,也不会为了迁就射手的笨拙而改变拉弓的要求和标准。因此,有地位、有道德的人在教导别人的时候,就像教人射箭一样,拉满了弓却不把箭射出去,只是摆出一个跃跃欲射的姿势,让学习射箭的人观摩、体会。”

心不在马

【释义】“心不在马”比喻用心不专一。【出处】此典出自《韩非子·喻老》。

赵襄子向王子期学习驭马驾车,不久就和王子期驾车竞赛,赵襄子换了三匹马,三次都比输了。

赵襄子说:“你没有把驾车的技巧全教给我,所以我三次都落后于你。”

王子期回答说:“我的技巧已全教给您了,您运用却不恰当。大凡驾车最重要的,是要让马的身体安于驾车,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马身上,此后才能加速快跑,到达远方。现在您驾车,落后一点就一心想赶上我,跑在我前面又怕我追上来。但驾车在一条路上赛跑,不是跑在前面就是落在后头,但您却把心思全用在了是否能比赢我上了,还有什么心思去驭马呢?这就是您为什么三次都输掉的原因。”

手不释卷

【释义】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书着了迷。【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汪引《江表传》。

吕蒙是三国时东吴的一员大将。从小食不果腹,没有念过几天书。但从军后,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可由于没有文化,却无法记录成功的战例。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长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当专家,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你很聪明,更应该读些书。”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然后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处。”

过了一会儿,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年轻人更应该忙中偷闲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坚持不懈。同时他还研究评论书中的一些观点。这样他的见解也越来越精辟,有时连当时那些学识渊博的人也自叹不如了。

吕蒙通过一段时间学习后,和鲁肃共同成为吴国的重要将领。

文恬武嬉

【释义】“文恬武嬉”形容文武官员贪图享乐,一点也不把国家大事放在心上。【出处】此典出自唐代韩愈《昌黎先生集·平淮西碑》:“相臣将臣,文恬武嬉。”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代帝王中在位时间较长的一个,从公元712年到公元756年,先后统治了四十五年。李隆基执政期间,先后任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到开元末年,政治日趋腐败。李隆基本人则爱好声色,奢侈荒淫。同时,由于府兵制遭到破坏,京师和中原地区武备空虚,西北和北方各镇节度使兵权在握,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玄宗逃亡四川。至德二年末(公元758年实)回长安,后来郁闷而死。

到了唐宪宗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又发动叛乱。公元817年,著名文学家韩愈随宰相裴度前往淮西平叛。叛乱平息以后,宪宗命韩愈撰写《平淮西碑》,以记述这件事。韩愈在碑文的开始,首先指出了淮西叛乱发生的根源:唐玄宗时,自恃国力强盛,荒淫奢侈。安史之乱虽然平息了,但北方的人民却蒙受了巨大的灾难。由于皇上荒淫,朝中的文官只知安逸享乐,武将也只是追求声色犬马。这种风气如果延续下去,国家的前途便不堪设想了。

无益反损

【释义】“无益反损”强调对于经典著作的言论不能寻章摘句,呆板遵循,否则无益而有损。【出处】此典出自《笑禅录》:“颂曰:自有诸佛妙义,莫拘孔子定本;若向言下参求,非徒无益反损。”

有一个道学先生教育他的学生说:“只要懂得孔老夫子的一两句言语,就会终生受用不尽。”话刚讲完,有一个学生上前深鞠一躬说:“老师说得太好了,我对孔老先生的两句话觉得非常亲切。”这位先生问:“是哪两句话啊?”学生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日旰忘食

【释义】“日旰忘食”形容专心致志,孜孜不倦。【出处】此典出自《陈书·傅縡传》:“縡素刚,因愤恚,乃于狱中上书曰:‘夫君人者,恭事上帝,子爱下民,省嗜欲,远谄佞,未明求衣,日旰忘食,是以泽披区宇,庆流子孙。陛下顷来酒色过度,不虔郊庙之神,专媚淫昏之鬼;小人在侧,宦竖弄权,恶忠直若仇雠,视生民如草芥;后宫曳绮绣,厩马余菽粟,百姓流离,僵尸蔽野;货贿公行,帑藏损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恐东南王气,自斯而尽。’”

南朝陈后主(陈叔宝)时期,陈国有一个大臣叫傅縡,他博学善文,天资聪敏,起草重要的军国文书时,一蹴而就,从不打草稿。人们捧之推敲再三,也挑不出毛病,为此,陈后主非常器重他。

傅縡为人耿直倔强,恃才傲物,常常当众揭别人的短处,所以朝臣们既怕他,又恨他。于是一班擅长谄媚陈后主的大臣就到处搜集罪名诬陷傅縡,说他接受了高丽使者贿赂的金子,傅縡有言难辩,被陈后主关进了监狱。

傅縡生性刚强,他怀着满腔怒火,在狱中上书陈后主,对他进行劝谏,说:“您作为一国之君,应当毕恭毕敬地上事天帝,像爱子女那样抚爱天下的百姓,要克制自己的嗜好和欲望,疏远那些阿谀奉承的奸佞之人,天没亮时就穿衣起床,天色已晚却忘记了吃饭,只有这样勤政不息,才能让恩泽遍及天下,把幸福留给子孙后代。陛下最近过于贪恋酒色,不忠于天地和祖先的神灵,却一味地向荒淫昏庸的恶鬼讨好;小人们包围在您的身旁,宦官擅权专政,仇恨忠直之士,把百姓看得如草芥一样的轻贱。后宫的嫔妃拖着锦绣的衣裙,马厩里的豆和谷子有多余的,但是天下百姓却流离失所,僵尸遍野;贿赂公开进行,国库的资财大量流失,搞得神怒民怨,众叛亲离。可能偏安东南的陈国的气数,到此就算完结了。”陈后主看了傅縡的奏书后,大怒。过了一会儿,怒气稍微平息了一点儿,就派人对傅縡说:“如果我赦免你,你以后能不能改过呢?”

傅縡回答说:“我的心就像我的面孔,如果我的面孔能改变,我的心就可以改变。”于是,陈后主更加发怒,命令宦官李善庆彻底查办傅縡。后来,陈后主就把傅縡赐死在狱中,当时傅縡五十五岁。

牛角挂书

【释义】比喻勤奋读书。【出处】宋·欧阳修、宋祁等《新唐书·李密传》。

陈炀帝杨广在位期间,李密任东宫护卫。有一天,杨广临朝,问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说:“站在左边卫队里的那个黑脸小伙子是谁?”

宇文述说:“是前朝大臣李宽的儿子李密。”“这个人站在那里左顾右盼的,我看他不是平常人,不能让他做警卫。”

几天后,宇文述对李密说:“你祖上几代都是朝官,你应当从才学方面去寻找出路,何必做警卫呢!”

李密就辞去职务,发愤读书,一天,他骑着牛去缑山,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他边走边读,被越国公杨素碰见。

杨素经过同李密交谈,觉得李密是个奇才,回来对他的儿子杨玄感说:“李密不是等闲之辈。”

于是杨玄感就与李密结为知己。杨玄感后来奉命驻守黎阳监督粮运,他把李密接到那里,他在李密的鼓动和策划下起兵反对隋朝,不久兵败被杀,李密被捕,但他在押送途中逃脱,投奔了农民起义军——瓦岗军。

李密到瓦岗军后不久,他的才能立刻就显现出来,深得瓦岗军头目翟让的信任,后来被大家一致推举为起义军领袖。

牛膝鸡爪

【释义】“牛膝鸡爪”意即望文生义。【出处】此典出自《广笑府》。

有个第一次药铺的人,一天外出,让他的儿子看守铺面。

没过多久,有位顾客前来购买牛膝、鸡爪、黄连。儿子愚昧,不认识药,找遍了药柜也没有找到,便割下家里耕牛的一条腿,剁了两只鸡爪子,卖给了顾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