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7 22:08:32

点击下载

作者:刘庆华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五官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丛书

五官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丛书试读:

前言

中医学源远流长,绵延数千载,是世界科学史上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卓越临床疗效的自然科学。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西医结合医疗技术是现代医学界有识之士秉承“继承不离古,发扬不离宗”的精神,将传统医学发扬光大,在临床工作中取得的卓越成效。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新的理论不断产生,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医疗水平不断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也不例外,同样取得了重要发展。

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服务质量的好坏与护理人员的素质和护理技能紧密相关。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的诊疗是极精细的操作过程,护士必须掌握相关医疗知识,熟知诊疗过程,熟练掌握护理操作规程,才能使护理技术水平得到更长足的进步。

我们编写《常见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丛书》之《五官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护理》是为了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促进中西医护理工作的发展,提高护理质量。

本书内容共分为两篇,第一篇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常规,共有58种疾病,第二篇为护理操作规程,包括临床中西医专科护理操作规程34种,诊疗技术护理配合10种。本书收集了国内先进护理理论及多部医学教材。编者们是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护士长和护理骨干,对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临床护理有着较深刻的认识,更关注内容的实用性,对临床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编者2013年9月第一篇疾病护理常规第一章眼科疾病第一节 睑腺炎(针眼)一、概述(一)定义

西医定义:睑腺炎(blepharitis)是眼睑腺体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又称麦粒肿,是常见的眼睑炎症,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年人。按其感染的腺体不同,可分为内、外睑腺炎。睑板腺感染,称内睑腺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皮脂腺、汗腺感染,称外睑腺炎。

中医定义:眼生偷针,俗称“针眼”、“眼疮”,是指在眼睑边缘生小疖而言。因其眼睑内应脾胃,脾胃束土,故有“土疳”、“土疡”,之称。(二)病因和病机

是由化脓性细菌侵入眼睑引起的感染,大多为金黄葡萄球菌感染。本病属胞睑疾病,胞睑内应脾胃,上胞属脾,下胞属胃。故本病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三)临床表现

1.内麦粒肿

眼睑皮肤潮红、肿胀、疼痛,可于皮下睑板部位触及局限性硬结,突出明显;相应睑结膜面局限性充血,2~3日之后可形成黄色浓点,并可破溃。

2.外麦粒肿

炎症反应主要集中在睑缘部位睫毛根部。病变初期阶段红肿范围较为弥漫,睑缘处可触及有明显压痛的硬结。患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如病变近外眦部,可引起颞侧球结膜反应性水肿。

中医称本病为“针眼”,临床可分为风热外袭、热毒上攻、脾胃伏热或脾胃虚弱三个证型。

(1)风热外袭型:病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伴有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舌苔薄白,脉浮数。治宜疏风清热。

(2)热毒上攻型: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伴有口渴喜饮,便秘溲赤,舌苔黄,脉数等,治宜清热泻火解毒。

(3)脾胃伏热或脾胃虚弱型:针眼反复发作,但诸症不重。治宜清解脾胃伏热或扶正祛邪。(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早期眼睑皮肤面局部可触及硬结、红肿、疼痛,严重者球结膜水肿、发热,伴有颌下或耳前淋巴结肿大。

(2)发病后3~5天形成脓肿,溃破出脓。

(3)病灶位于睫毛根部皮脂腺者,俗称外麦粒肿。

(4)病灶位于睑结膜面睑板腺者,俗称内麦粒肿。

2.鉴别诊断

(1)眶周蜂窝组织炎:眼睑潮红肿胀、皮温升高,常有眶周皮肤擦伤、裂伤或感染灶存在。患者可有发热。

(2)睑腺脓肿:本病常有麦粒肿发展而来,伴有剧烈的疼痛和睑组织、球结膜明显水肿,以及耳前或颌下淋巴结肿大,全身反应较重。在病变后期,炎症浸润逐渐局限化,并穿破皮肤,致皮肤的深部溃烂。(五)常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为蜂窝织炎、海绵窦血栓、败血症等。(六)治疗

1.西医治疗

(1)病史:睑腺炎病变初期局部红肿明显时,可行局部冷敷。

(2)局部滴用抗生素眼液如妥布霉素滴眼液(膏)、左氧沙星滴眼液(膏)等。

(3)若有脓肿形成,如脓肿尚未破溃或虽破溃却难以排出脓液时,行脓肿切开排放,并放置引流条进行引流。注意内麦粒肿应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板腺走行方向平行,即与睑缘相垂直;外麦粒肿从皮肤面切开,切口应于睑缘平行。

2.中医治疗

(1)中药服法

1)防风通圣丸:每次服6g,1日2次。本方疏风解表,泻热通便,用治本病风热壅盛,表里俱实证。

2)牛黄上清丸:1次服1~2丸,1日2次。本方泻热消肿,疏风止痛。主旨本病内蕴积热,外感风邪证。

3)相砂六君子丸:每次服6g,每日2次。本方补中益气,理气和胃,适用于本病脾胃虚弱证。

4)散结灵片:口服1次4片,1日2次。功能散结消肿,活血止痛。适用于本病硬结久不溃脓亦不消散者。

(2)针灸法

1)针刺疗法:常用穴:攒竹、睛明、丝竹空、童子、阳白、鱼腰、四白、承位、合谷、列缺、外关等。眼部取穴应在红肿区以外、手法宜用泻法。亦可酌选用太阳、合谷、上行等穴点刺出血。

2)挑刺法:在肺俞或膏盲穴附近皮肤表面,找出红点1个或数个,消毒后,用针挑破,挤出黏液或血水。

3)放血疗法:耳尖穴位放血治疗本病,收效多速。在病眼侧耳尖穴位上,及耳廓最高点处用酒精消毒后,以左手拇、食指从内外2侧捏住耳尖皮肤,以右手持针(毫针、三菱针均可)速刺,深达皮下,出血后放血1滴。

4)耳压疗法:主穴:眼。配穴:肝、神门。王不留行籽用胶布贴压,拇、食指由轻到重按压半分钟,以局部有沉麻或明显的疼痛灼热为宜。轻者紧贴压主穴,每日按压4次,红肿显著者酌情选配穴。二、护理(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有无糖尿病等慢性病;评估病人眼睑肿痛时间、程度,有无体温升高、寒战,有无挤压或针挑,以及用药史;了解病人用眼卫生情况。

(2)身体状况:睑腺炎病人通常患侧眼睑表现红、肿、热、痛等急性炎症症状,并可伴同侧耳前淋巴结肿大。如并发蜂窝织炎或败血症,可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中毒症状。

1)外睑腺炎的炎症反应集中于睫毛根部的睑缘处,红肿范围较弥散。若感染靠近外眦部,可引起反应性球结膜水肿。脓点常溃破于皮肤面。

2)内睑腺炎的炎症浸润常局限于睑板腺内,肿胀较局限,有硬结,疼痛和压痛均较外睑腺炎剧烈,病程较长。脓点常溃破于睑结膜面。

(3)心理-社会状况

睑腺炎起病较急,又疼痛不适,且影响外观,病人较为着急,尤其在脓肿未溃破之前,病人易自行挤压或针挑,护士应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情绪状态。(二)一般护理

(1)仔细观察病人对疼痛的反映,耐心听取病人疼痛的主诉,解释疼痛的原因,给予支持与安慰,指导放松技巧。

(2)指导病人热敷:热敷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消散和疼痛减轻;早期热敷有利于脓肿成熟。热敷时应特别注意温度,以防烫伤。常用方法如下。

1)气热敷法:将装满开水的保温瓶瓶口覆盖上一层消毒纱布,嘱病人眼部靠近瓶口,并将干净的双手围成筒状,使热气集中于眼部。温度以病人能接受为宜,每次15~20分钟,每日3次。

2)干性热敷法:用装有2/3满的热水袋,外裹多层纱布,将它直接置于患眼。温度一般在40摄氏度左右,每次15~20分钟,每日3次。

3)湿性热敷法:嘱病人闭上眼睛,先在患眼部涂上凡士林,再将消毒的湿热纱布拧干盖上,温度以病人能接受为宜。每5~10分钟更换一次,每次2~4遍,每日2~3次。

(3)指导病人正确滴用抗生素眼药水或涂用眼膏的方法。

(4)掌握脓肿切开引流的指征,及脓肿成熟后如未溃破或引流排脓不畅者,应切开引流。外睑腺炎应在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内睑腺炎则在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5)监测体温、血常规,并采集脓液或血液标本送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

(6)局部炎症明显并有全身症状或反复发作者,可全身应用抗生素。

(7)合并糖尿者,应积极控制血糖,按糖尿病常规护理,对顽固复发、抵抗力低下者,给予支持治疗,提高机体抵抗力。(三)常见症状及证候施护

1.风热外袭

(1)症候:病初起,胞睑微红肿痒痛,可触及小硬结。伴恶风发热,周身不适,头痛,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2)证候施护:① 汤剂不宜久煎,煎后冷服。② 室内应凉爽,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③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忌食辛辣油腻荤腥食品。④ 夏季宜多饮清凉饮料,如桑菊薄竹饮(桑叶、菊花、薄荷、竹叶、白茅根)。

2.热毒上攻

(1)症候:胞睑皮肤红赤肿胀,睑弦硬结较大,灼热疼痛拒按,继之脓成破溃,兼头痛,发热,口渴,便秘,溺黄,舌质红苔黄,脉数。

(2)证候施护:① 绝对卧床休息。② 患者安居凉爽病室,室内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③ 进流质饮食。给予低脂、柔软易消化及富于营养的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避免摄入生冷、煎炸、坚硬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

3.脾胃伏热

(1)症候:胞睑硬结未消,红赤未尽,而新疖又生,久而不愈,反复发作,全身可无明显兼症,舌苔黄,脉数或滑数。

(2)证候施护:① 患者安居凉温适宜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② 给予软食,进平淡食物,多食水果,少食甜食、糖类。忌辛热、酒及油腻之品。③ 中药汤剂偏温服。④ 做好情志调护,减轻患者思想负担,嘱病人听音乐散步以调节情志,精神愉快、气机畅达则湿浊易化。(四)健康指导

(1)在脓肿未成熟前,切忌挤压或用针挑刺,以免细菌经眼静脉进入海绵窦,导致颅内、全身感染等严重并发症。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用脏手或不洁手帕揉眼睛。

(3)告诉病人治疗原发病的重要性,如有慢性结膜炎、睑缘炎或屈光不正者,应及时治疗或矫正。(五)药膳食疗方法

1.花露

组成:金银花适量

用法:金银花用水浸泡后,煎煮蒸馏既得。每日饮50ml,分次服用。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麦粒肿,属风热外袭型,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伴头痛发热、全身不适。

2.米粥

组成:干菊花15g,北粳米50g。

用法:将干菊花去蒂择净,磨成菊花末待用,北粳米合冰糖少许,加水500 ml,煮米汤未稠时,调入菊花末,改文火烧煮片刻,待粥稠时停火,盖紧焖5分钟待服。每日2次,稍温服食。

功效:疏风清热。

主治:麦粒肿,属风热外袭型,初起局部微有红肿痒痛,并且右头痛、发热、全身不适应证。

3.油炒苦瓜

组成:苦瓜250g,猪油、葱、姜、盐各适量。

用法:苦瓜切丝,烧热锅,放猪油,烧制油九成热时,将苦瓜倒入,加葱、姜、盐,爆炒至熟即成。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麦粒肿,属热毒上攻型,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

4.蚌肉金针菜汤

组成:蚌肉200g,金针菜100g。

用法:蚌肉、金针菜同煮汤,加入调料,佐餐食用。

功效:清热泻火解毒。

主治:麦粒肿,属热毒上攻型,胞睑局部红肿,硬结较大,灼热疼痛,口渴喜饮,便秘溲赤。

5.山药茯苓糕

组成:山药200g(去皮),茯苓、大枣各100g,蜂蜜30g。

用法:将山药蒸熟捣烂,大枣煮熟,去皮、核,留肉;茯苓研细粉,与山药、枣肉拌匀,蒸成糕,熟后淋上蜂蜜即可。

功效:扶正祛邪。

主治:麦粒肿,属脾胃虚弱型,针眼反复发作,诸症不重。第二节 睑板腺囊肿(胞生痰核)一、概述(一)定义

西医定义:睑板腺囊肿(chalazion)通常称为霰粒肿。因睑板腺分泌物潴留引起的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睑板腺囊肿是常见的眼睑炎症,常见于青少年及中壮年,并以上眼睑居多,可能与睑板腺分泌功能旺盛有关。

中医定义:本病属胞睑疾病,胞睑内应脾胃,故本病的形成与脾胃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凡脾失健运,水湿不化,聚而成痰,上阻胞睑脉络;或恣食炙煿厚味,痰热内生,阻滞胞络,致气血与痰热混结于睑内;或睑内针眼日久不溃,硬结不消,气血痰湿凝聚而发为本病。若素体脾虚、水湿不化,聚湿成痰,可致本病反复发作。(二)病因和病机

由于睑板腺排出口阻塞,腺体分泌物潴留在睑板内,对周围组织产生慢性刺激而引起。(三)临床表现

1.西医

多发于上睑,可单发亦可出现2~3个,并可双眼同时发生。表现为眼睑皮下界限清晰呈微隆起的硬结,与表皮不发生粘连,无触痛,翻转上睑后可在相应睑结膜面查及略呈紫红色的病灶。

2.中医

(1)痰湿壅阻胞络:病初,肿核小,无压痛。

(2)痰热混结:皮肤微红或睑内红赤明显。

(3)复感风热毒邪:痰核久患,突然红赤化脓。

(4)虚中夹实:痰核多发或此消彼生者。(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慢性炎症扩展,偶在眼睑皮下可触及粒至黄豆大小结节,无触痛。正对囊肿处之结膜面呈紫红色或灰白色。

(2)囊肿可向结膜面自然溃破,排出胶样内容物,形成肉芽组织,而有异物感。

(3)病理证实为巨细胞的肉芽肿性炎症。

2.鉴别诊断

(1)睑板腺癌:对于中老年患者,若出现复发性睑板腺囊肿、上下睑同时增厚、单侧慢性睑缘炎,或睑板腺囊肿伴有睫毛脱失,病变表面形成溃疡或呈菜花状且色发黄时,应高度怀疑睑板腺癌的可能。切除术中送冰冻切片检查并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可将冰冻切片做脂肪染色,有助于进一步病理学诊断。

(2)眼睑结核:初发时呈极小结节,类似睑板腺囊肿。结节逐渐演变为浅性轮廓不清的疼痛性溃疡,呈颗粒状,并常有脓液覆盖。病理组织有干酪样坏死,是与睑板腺囊肿的主要区别。(五)常见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多为进行手术处理后出现并发症,如皮下血肿的硬结,眼睑皮肤瘢痕等。(六)治疗

1.西医治疗

(1)早期尤其小儿患者可在局部用1%白降汞或2%黄降汞眼膏涂抹,每日3~4次,并按摩热敷,部分囊肿常可吸收消退。

(2)对部分霰粒肿可用地塞米松或强的松注入囊腔内,可缩小肿块,促进吸收。

(3)较大的囊肿可行睑板腺囊肿摘除手术。

2.中医治疗

本病多实证,或为痰热,或为痰湿,纵有虚证,亦多虚实夹杂。故治当以化痰散结立法。视其不同症情,分别合用清热、燥湿、益气等法。同时,可在局部配合应用外治法,以提高疗效。

(1)初起局部按摩或湿热敷,可促进消散。

(2)外涂疗法

1)化痰膏:生半夏9g,生南星9g,共研细末,用醋调涂。

2)唐氏眼膏:天花粉、天南星、生地、供应各等量,冰片少许,石蜡油。然后将生地,天南星烘干,与花粉、供应共研细末,加入冰片,用醋调成膏,加入少量石蜡油,装瓶封口,置阴凉处待用。用时外敷患处,勿令入口。

3)生南星磨醋,加冰片少许,调匀涂患处。

4)清火眼丸或紫金锭用水调匀,外涂患处皮肤。

5)生南星和醋磨浓汁擦之,浅者数日即消,深者多擦数日,微微用指甲(局部消毒)挤出白粉即愈。

(3)内服中药

1)二陈丸:每服6g,每日2次,本方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痰热互结轻证。

2)平胃丸:每服6g,每日2次。本方燥湿和胃,理气化痰,用于本病痰湿阻结型。

3)内消瘰疬丸:每服6~9g,每日2次。本方软坚散结,消瘰化痰清热。适用于痰热互结症。

4)六君子丸:每服9g,每日2次。本方健脾理气化痰,用于本病脾气虚弱证。二、护理(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的睑板腺囊肿是否反复发作,有无做过病理检查。青少年或中壮年时期,因睑板腺分泌旺盛容易发病。

(2)身体状况:病情进展相对缓慢,较小的囊肿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因异物感或无痛性肿块而就医。较大的囊肿可使眼睑皮肤隆起。囊肿偶可自结膜面破溃,排除脂肪样物质而在睑结膜面形成肉芽肿,加重摩擦感。如继发感染时,临床表现与内睑腺炎相似,症状较轻,切开后有脓性物质流出。

(3)辅助检查:对于反复发作或老年人睑板腺囊肿,应将切除标本送病理检查,以排除睑板腺癌的可能。

(4)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有无焦虑情绪;对于反复发作者,注意是否情绪低落,对治疗缺乏信心。了解病人及其家属对所患疾病的认识。

(5)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情绪状态。(二)一般护理

(1)注意观察囊肿的变化。

(2)指导热敷护理,见睑腺炎护理。

(3)按医嘱进行眼部或全身用药护理,先控制炎症,再行手术刮除囊肿。

(4)睑板腺囊肿刮除术护理:① 按外眼手术常规准备:滴抗生素眼液、查凝血功能、清洁面部皮肤等。② 在睑结膜面作与睑缘垂直的切口,刮净囊肿内容物,并向两侧分离囊壁,将囊肿完整摘除,术后压迫眼部10~15分钟,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创口不需缝合。③ 注意复发性或老年人的囊肿,应将标本送病理检查。④ 涂抗生素眼膏,并用眼垫遮盖。(三)常见症状和证候施护

1.痰湿壅阻胞络

(1)症候:胞睑内生硬结,皮色如常,按之不痛,与皮肤不粘连。硬结大者,胞睑隆起,自觉重坠,翻转睑内面,相应部位呈灰蓝色或青灰色。舌淡苔薄白,脉缓。

(2)证候施护

1)保持病区环境安静幽雅,安居偏温病室,经常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

2)嘱患者保持情绪乐观,精神愉快,消除急躁情绪,坚定治疗信心。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进食瓜萎、丝瓜、菠菜、茄子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品,以及柑橘、佛手、薏仁、萝卜、山药、扁豆等理气健脾食物。多食豆制品、瘦肉、鱼、虾、脱脂奶等高蛋白食物。忌洋葱、蒜、姜、辣椒、胡椒和酒类等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少食甜食、糖类。少进肉汤、鸡汤、鱼汤等食品。

2.痰热混结

(1)症候:胞睑可触及核状硬结,皮色微红,重者红肿,睑内面红赤或相应部位呈紫红色,甚者硬结自睑内面溃破。全身可有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畅,舌红苔黄,脉滑数。

(2)证候施护

1)采用羌活、公英酒精液擦浴,借酒精蒸发快,公英清热解毒,羌活解表降温的效果。

2)辛凉解表剂药性偏凉,宜温服,以微汗出为佳,无论口服或肌注解热镇痛类西药都应使热邪从微微汗出而解,勿大汗出,以免伤阴动风。

3)取大椎、曲池、合谷、少商等穴位针刺,毫针刺用泻法,配合点刺出血,亦可在双侧合谷或曲池穴位注射解热镇痛剂,针刺半小时后测体温。(四)健康教育

(1)术前要禁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忌烟酒,不要剧烈运动,保持眼部干燥不要让脏水进入眼内,多吃新鲜的水果,不要长时间用眼,不使眼部过度疲劳。

(2)向病人介绍术后用药,按时换药和门诊随访。一般术后次日进行眼部换药。

(3)口服抗生素,遵医嘱复查,注意休息,避免强光直射眼睛,避免上网及看电视。(五)药膳及食疗

1.枸杞粥

枸杞50g,粳米100g,先各自淘洗干净,两遍就好,然后最好用高压锅或者是电饭锅。枸杞有明目的作用,睑板腺囊肿康复后眼睛是比较敏感而且是比较脆弱的部位,枸杞不仅可以益气,而且可以明目。

2.参杞饮

用料是枸杞12.5g,红参3.125g,冰糖1g,将枸杞洗净,晒干;红参方锅中蒸饮,切成薄片;将枸杞、红参片一起放入茶杯内,加冰糖,冲入沸水,泡10分钟左右即可饮用。

3.猪肝枸杞汤

猪肝和枸杞都是有明目清肝的作用,两种搭配在一起,治疗效果更加明显。第三节 倒睫(卷毛倒睫)一、概述(一)定义

西医定义:倒睫(trichiasis):是指睫毛向后方生长,以致触及眼球的不正常状况。倒睫是儿童,青少年以及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外眼病,主要是睫毛的生长方向发生异常。生长方向异常的睫毛,尤其是倒向角膜表面生长的睫毛,不但经常摩擦角膜上皮,引起异物感,怕光,流泪等症状,还会引起眼球充血,结膜炎,角膜上皮脱落,角膜炎,角膜血管翳,角膜溃疡,角膜白斑,进而影响视力。

中医定义:中医又名又称卷毛倒睫、内急外弛之病等。是因椒疮经久不愈。胞睑瘢痕挛缩内翻所致。以睫毛倒入,内刺眼珠,畏光流泪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谓:“倒睫卷毛之征,由皮松弦紧,故卷毛倒入,内刺眼珠,碜涩难开,胞睑赤烂痒而兼疼。此乃脾热肝风,合邪上壅所致。”(二)病因和病机

(1)病因:倒睫的原因很多,儿童及青少年主要是由于睫毛的生长方向异常,下睑的赘皮,下睑的赘皮联合内眦赘皮,以及先天性的眼睑内翻引起。中老年人主要是由眼睑结膜的炎症以及睑缘部瘢痕收缩所致,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睑内翻。引起倒睫的原因主要有两类,包括不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和伴有眼睑内翻的倒睫。眼睑内翻一定可以引起倒睫,但是倒睫不一定都伴有眼睑内翻,倒睫可以单独存在。睑内翻(entropion)是指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的异常状态。

(2)病机:成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眼结膜面牵引力较大,皮肤面牵引力减弱,或眼睑后面的支持不足或缺如引起眼睑内翻,引起倒睫。小儿由于内眦赘皮,或睑缘部轮匝肌过度发育或睑板发育不良引起睑内翻,引起倒睫。(三)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检查下睑倒睫时,嘱患者向下注视,便于发现睫毛是否触及角膜。患者常有疼痛、眼红、怕光、流泪持续性异物感,眼睛分泌物增多。儿童多不愿意抬头,怕光,不愿意配合手电或者裂隙灯检查。在睫毛长期的摩擦下,结膜充血、角膜上皮点状或者弥漫性损伤或者角膜上皮部分脱落,角膜浅层混浊、角膜新生血管、角膜血管翳,角膜上皮变厚、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角膜白斑导致视力下降甚至严重者导致失明。

2.中医辨证证型

(1)肉轮风热证:睫毛倒入眼内,磨涩疼痛,畏光流泪,白睛红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2)肉轮湿热证:胞睑湿烂,睫毛倒入,磨涩难睁,泪粘多眵,可兼见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濡数。

(3)肉轮气虚证:胞睑松弛,睫毛倒入,畏光流泪,食少倦怠,舌淡,脉弱。(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检查诊断

外眼常规检查,如裂隙灯检查。手电筒侧照即可发现倒睫。检查下睑时,患者需向下注视,方能发现睫毛是否触及角膜。

2.疾病鉴别

(1)睑内翻:睑缘包括睫毛向内翻转。

(2)内眦赘皮:为先天性疾病。由于下睑皮肤皱褶,改变睫毛方向,使其接触眼球。

(3)双行睫:由麦氏腺开口处长出异常的第二排睫毛,为慢性炎症或先天性所致。(五)常见并发症

(1)结膜的炎症:由于睫毛反复刺激结膜和角膜,因此结膜炎比较难以治愈,常常容易反复发作。流泪,分泌物时有出现。结膜炎症反复且长期不愈时,有的患者出现结膜瘢痕,少数出现局部睑球粘连。

(2)角膜的改变:倒睫可以引起角膜上皮点状或者弥漫状损伤,角膜上皮的脱落、角膜浅层混浊、角膜血管翳、角膜上皮角化、角膜溃疡、角膜白斑,进而影响视力。

(3)其他:除了角膜病变影响视力以外,倒睫有时引起散光也可以影响视力,在儿童患者如果散光明显的话,少部分还可以引起弱视。(六)治疗

(1)小孩子患有“倒睫”时,若情形不严重,可点些抗生素眼药膏即可。若是整排睫毛的倒睫,且有眼睑内翻的情形,则可考虑手术矫治。一般而言,可以等到二岁以后再手术。

(2)成年人的“倒睫”,则可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有不少人自己用镊子拔除倒长的睫毛,虽能缓一时之痛,但不久新生的倒睫又出现了,所以自己拔倒睫不是彻底的办法,最好到医院用解电毛囊法,破坏了例睫的毛囊,倒睫就不再长了。如果倒睫多,同时有眼睑内翻,应做矫正手术,对于由眼部炎症引起的痉挛性内翻倒睫,需治疗炎症,随炎症消失,内翻倒睫也缓解了。如果是单眼皮,做一个双眼皮的美容手术是治疗倒睫的一种有效方法。

(3)中医治则:疏风清热祛湿。二、护理(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了解病人眼部疾病史,如沙眼、白喉性结膜炎,芥末天疱疮;有无眼化学伤病史;婴幼儿出生时有无睑内翻等。

(2)身体状况:检查发现睑缘向眼球方向内卷,睫毛内翻,倒向眼球,刺激球结膜和角膜,导致结膜充血,角膜上皮脱落、溃疡、角膜新生血管形成及角膜瘢痕,并有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3)心理-社会状况:评估病人有无焦虑紧张等,以及疾病对病人学习、工作的影响。评估病人对疾病的认知,用眼卫生知识和习惯等。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情绪状态。(二)一般护理

(1)病室宜安静,光线宜柔和,避免日光直射,保持适当暗度。

(2)生活有规律,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和保持心情愉悦,加强身体锻炼。

(3)进食富含营养易消化饮食,保持排便通畅,便秘增加腹压,对伤口不利,如3天内排便不畅,应给予缓泻剂。

(4)病情观察

1)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

2)注意观察病人眼部情况。注意敷料有无松动,移位和渗血情况,如有污染及松动应给予密切观察,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病人的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5)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眼药水点眼

(6)心理护理 改变而产生各种紧张、焦虑心理,应加强疾病的健康宣教,根据病人病情让病人详细了解术前、术后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及预后的一般情况,取得病人的信任和手术的配合。(三)常见症状和证候施护

病初眼碜涩刺痛,热泪频流,畏光难睁。轻者,睫毛一根或数根倒生。重者胞睑内翻,睫毛拳曲,排列杂乱,扫刺眼珠。更甚者,胞睑内卷,睫毛严重刺刷睛珠,白睛红赤,黑睛混浊或溃烂,严重危害视力。自觉异物感、畏光、流泪和睑痉挛。睫毛倒向后方,多少不一,有时仅一、二根,摩擦角膜和结膜。检查可见结膜充血,角膜混浊,甚或角膜溃疡。睫毛乱生成双行睫(或多行睫)多属先天异常,可能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关。

1.肉轮风热证

睫毛倒入眼内,磨涩疼痛,畏光流泪,白睛红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石膏羌活散加赤芍、连翘、银花等。

证候施护: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保持大便通畅。

(3)调节情志,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

2.肉轮湿热证

胞睑湿烂,睫毛倒入,磨涩难睁,泪粘多眵,可兼见脘腹痞闷,舌苔黄腻,脉濡数。疏风清热祛湿。疏风清热祛湿。除风清脾饮加丹皮、丹参、赤芍等。

证候施护:

(1)注意休息,适当活动,避免低头弯腰等动作。

(2)注意节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预防感冒。

3.肉轮气虚证

胞睑松弛,睫毛倒入,畏光流泪,食少倦怠,舌淡,脉弱。补气升提,补中益气汤加减。

证候施护:

(1)创造良好环境,避免忧思伤脾。

(2)宜食补脾宜气之品,如山药、莲子等。

(3)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防劳伤脾。参加适宜体育锻炼。(四)健康指导

1.术前健康指导

倒睫患者眼部刺激症状明显,多焦虑或对手术产生恐惧感。告诉患者术后眼部刺激症状即能解除,同时向患者讲解手术目的及方法,告诉患者术后一般不会有严重并发症,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和顾虑,取得理解和配合,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1)心理护理:根据病情及拟行手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预后的一般情况,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已取得患者理解、支持和主动配合。

(2)术前准备指导:① 指导患者完成全身必要的各项检查如各项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免疫常规。40岁以上患者要检查心电图、测血压。②1~2天做好全身清洁,包括洗头、理发、洗澡、剪指甲等。③ 术眼局部术前3天开始每天滴抗生素眼药水4次、睡前涂眼膏1次以预防手术感染。④ 手术前3天内指导患者练习眼球向上、下、左、右转动,以便患者能积极配合手术操作者的要求。

(3)用药护理:患者术前用药指导尤为重要。① 遵医嘱正确、按时使用滴眼液和口服药。药品应按说明置冰箱内贮存或存放于避光阴凉处,使用前注意检查药品有效期和药物性质。② 由于眼药水和眼药膏开瓶后直接暴露于空气中,滴用时难免与眼部接触造成污染,因此需将第一滴药水和药膏弃去后方可滴入眼内。③ 急性炎症如伴有眼部大量分泌物时,应清除分泌物后使用眼药膏。④ 滴眼药时,可轻拉下眼睑,暴露穹窿结膜后,将药水或药膏滴涂于结膜囊内,每次药水1~2滴,药膏布满结膜囊即可。点滴时,药瓶口应适当离开患眼约2cm以上,避免触及睫毛造成污染。

(4)饮食指导:① 术前指导患者应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粗纤维、营养丰富的食物,注意饮食结构合理,保证充分的营养供给,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同时也能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② 表面麻醉、局部麻醉手术当天可进食易消化、清淡饮食,不宜过饱,以免引起胃部不适导致术中呕吐。③ 全麻术前6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目的是防止术中食物反流进入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5)呼吸道准备指导:指导患者戒烟,以免由于吸烟刺激呼吸道黏膜,增加分泌物,诱发咳嗽,如有咳嗽应给予止咳剂,并告知患者术中突然咳嗽可能会出现严重后果,如眼内容物流出及器械刺伤眼部组织等。教会患者有效止咳方法,如张口呼吸或用舌尖顶向上腭。

2.术后健康指导

(1)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外眼手术预后情况,避免患者过于紧张。

(2)饮食指导:术后多食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清淡食物,多食含粗纤维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忌吸烟和饮烈性酒。

(3)安全指导:手术后注意休息,避免碰撞术眼及猛抬头、猛低头,头部尽量少活动以避免引起伤口出血。需双眼包扎的患者,告知患者家属注意安全,所用之物尽量放在触手可及之处。

(4)用药指导:讲解离院时所带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和保存方法,告知点眼药水及涂眼膏的注意事项。

(5)眼部护理指导:告知患者手术次日换药,换药后即可开放术眼以保持伤口干燥,促进伤口愈合。嘱患者注意用眼卫生,不要用脏手或不洁手帕擦眼,杜绝感染的发生。指导患者用眼卫生,可进行适当户外活动,必要时佩戴太阳镜。

(6)病情自我观察指导:告知患者术后可能发生眼睑水肿,通常一周即可消退,无需特殊处理。如伴有眼睑明显疼痛、红肿,线孔有脓点、出血等,应立即就诊报告医务人员。

(7)出院健康指导:① 嘱患者按照医嘱要求坚持门诊复查、换药以及拆线,特殊患者需定期来医院复查眼压、检查眼底、视野及视力。提高自我护理和观察能力,如眼部出现任何不适等情况应随时就诊。② 告知患者睑内翻与倒睫又复发的可能,必要时需要进行二次手术。皮肤缝线应于术后1~2周拆除,术后睑缘成过度矫正外翻状会在数周后逐渐消失。(五)药膳食疗方

中医认为,临床病证不外虚证、实证、寒证、热证。如神疲气短,倦怠懒言,舌质淡,脉虚无力等为虚证;形体壮实,脘腹胀满,大便秘结,舌质红,苔厚苍老,脉实有力等为实证;怕冷喜暖,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迟等为寒证;口渴喜冷,身热出汗,舌红苔黄,脉数等为热证。根据中医“虚者补之”、“实者泻之”、“热者寒之”、“寒者热之”的治疗原则,虚证患者以其阴阳气血不同之虚,分别给予滋阴、补阳、益气、补血的食疗食品治之;实证患者应根据不同实证的证候,给予各种不同的祛除实邪的食疗食品,如清热化痰、活血化瘀、攻逐水邪等;寒性病证,给予温热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热性病证,给予寒凉性质的食疗食品治之。

另外,在辨证施膳的时候,还必须考虑个人的体质特点。例如形体肥胖之人多痰湿,宜多吃清淡化痰的食品;形体消瘦之人多阴虚血亏津少,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品。

倒睫患者应少食辣椒、烟酒、蒜、生姜等食物,饮食宜清淡,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宜。下面介绍几种常用食疗方。

(1)猪肝、牛肝、羊肝各适量。取猪肝、牛肝或羊肝炒食或煮食。每日2~3次,1个月为1个疗程。服本方时宜忌食辛辣刺激之品。

(2)猪肝20g,夜明砂5g。猪肝切开若干片,和夜明砂一起蒸熟后(不加盐),温水冲掉夜明砂即可食用,每晚1次。

(3)羊肝500g,谷精草30g,草决明30g,葱白、味精、盐适量。将鲜羊肝洗净切片,加水适量,用文火蒸煮,待熟时加入葱白、味精、盐,吃肝喝汤,经常食用。

(4)鲜羊肝1具,夜明砂25g,制石决明15g。夜明砂,石决明研细备用,用竹刀把羊肝切开数刀口,把药面置刀口内加适量开水,蒸熟后空服1次吃完。

(5)桑葚子500g,胡桃500g,蜂蜜100g,羊尾脂100g。桑葚子洗净,胡桃去皮压碎,加入蜂蜜、羊尾脂共煮成膏,每日服3次,每次100g。第四节 上睑下垂(上胞下垂)一、概述(一)定义

西医定义:上睑下垂是指上睑的上睑提肌和Muller平滑肌功能不全或消失,导致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即在向前方注视时,上睑缘约遮盖上部角膜超过2 mm。上睑下垂眼向前注视时,上睑缘的位置异常降低。轻者并不遮盖瞳孔,但影响外观。重者部分或全部遮盖瞳孔,影响视功能。

中医定义:以上睑提举无力或眼不能自然睁开,眼裂变窄,甚至遮盖瞳神,影响瞻视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二)病因与病机

先天性上睑下垂是因为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后天性上睑下垂的原因有动眼神经麻痹、提上睑肌损伤、交感神经疾患、重症肌无力及机械性的开睑运动障碍,如上睑的炎性肿胀或新生物等。本病属胞睑疾病,胞睑内应脾胃,脾主肌肉,其气血赖经脉上输于睑而司开合。若久病体虚,年老气弱、饮食不节等均可导致脾气虚弱,清阳不升,脉络空虚;先夭禀赋不足,命门火衰,致中气不足,主肌无力,约束失用;另外,风邪夹痰,或头、眼部外伤,致气血瘀滞、胞络受阻,精气不能上承于胞睑,皆可发为本病。上胞下垂是因脾虚气弱,血虚不能养筋,或风邪中络所致。(三)临床表现

1.西医表现

(1)麻痹性上睑下垂:动眼神经麻痹所致。多为单眼,常合并有动眼神经支配其他眼外肌或眼内肌麻痹。

(2)交感神经性上睑下垂:为Muller肌的功能障碍或因颈交感神经受损所致,如为后者,则同时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颜面潮红及无汗等,称为Horner综合征。

(3)肌源性上睑下垂:多见于重症肌无力症,这种睑下垂的特点是休息后好转,连续瞬目时立即加重,早晨轻而下午重,皮下或肌内注射新斯的明,15~30分钟后症状暂时缓解。

(4)其他:① 外伤损伤了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Muller肌,可引起外伤性上睑下垂。② 眼睑本身的疾病,如重症沙眼、睑部肿瘤等,使眼睑重量增加而引起机械性上睑下垂。③ 无眼球、小眼球、眼球萎缩及各种原因导致眶脂肪或眶内容物减少,可引起假性上睑下垂。

2.中医辨证分型

(1)命门火衰,脾阳不足 自幼双目上胞下垂,无力抬举,视物仰首举额张口,或以手提睑,伴有体乏无力,面色无华,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暗苔白,脉沉细。

(2)脾虚失运,中气不足 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症重者眼球转动失灵,视一为二,并有周身乏力,甚则吞咽困难,食欲缺乏,眩晕,脉虚无力。(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提上睑肌功能不全或丧失,自然睁眼平视时,上眼睑遮盖角膜上缘超过3mm,严重者遮盖部分或全部瞳孔而影响视线。

(2)眉弓高抬、额部皮肤有明显横皱纹。

(3)双睑下垂时,常有仰首视物的姿态。

(4)先天性上睑下垂,多为双侧,出生后出现,有遗传病史。同时伴有上直肌功能不全,使眼球上转受限。

(5)麻痹性睑下垂是动眼神经或交感神经麻痹所致,伴有眼内外肌麻痹。

(6)重症肌无力睑下垂,午前轻,午后重,疲劳时加重,注射新斯的明后睑下垂改善。

凡具备第1~3项兼第4~6项之一即可诊断。

2.鉴别诊断

先天性上睑下垂需要与垂直斜视引起的假性上睑下垂、后天获得性重症肌无力及先天性小眼球、眼球萎缩等疾病导致的上睑下垂相鉴别。

有垂直斜视者其低位眼外观类似上睑下垂,当遮盖注视眼,让低位眼向前方注视时,其睑裂可以开大至正常。小眼球、眼球萎缩由于眼睑缺少支撑,也表现眼睑下垂,可以通过辅助检查证实存在眼球过小。(五)常见并发症

一般为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如复视、暴露性角膜炎、结膜脱垂、睑内翻等。(六)治疗

1.西医治疗

(1)先天性上睑下垂者,可手术治疗。根据提上睑肌功能强弱,选择不同的手术:正常提上睑肌力量在12mm以上,当肌力在8mm以上时行提上睑肌缩短术,效果好;当肌力<5mm时,缩短术效果较差,应行额肌悬吊术。

(2)后天性上睑下垂: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① 机械性者,应针对病变治疗,摘除肿瘤、治疗沙眼,抗感染等。② 重症肌无力者,口服新斯的明15 mg,每日3次;或溴吡斯的明60mg,每日3次。③ 神经源性上睑下垂,应先保守治疗,应用营养神经药物,如112口服或肌注维生素B和B,并可配合理疗或针灸治疗。

2.中医治疗

(1)命门火衰,脾阳不足

治法:温肾阳,益化源。

方药:右归饮(《景岳全书》)加减,熟地黄15g,山药15g,枸杞15g,杜仲12g,山萸肉10g,炙甘草5g,肉桂9g,熟附子9g。可酌加人参,白术以助附子温补脾阳,共达补命门,助脾阳之功。

(2)脾虚失运,中气不足

治法:升阳益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加减。黄芪15g,炙甘草15g,人参9g,当归6g,橘皮9g,升麻6g,柴胡6g,白术9g。宜酌加僵蚕、全蝎、木瓜、松节、伸筋草等加强祛风通络之功。

(3)风痰上壅,胞络受阻

治法: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正容汤(《审视瑶函》)加减。羌活、白附子、防风、秦艽、胆南星、白僵蚕、制半夏、木瓜、甘草、黄松节(茯神心木)各等分,煎时加生姜3片,服时加酒适量,热服。宜适当选用川芎、赤芍、丹参之类行气活血药,以加强祛邪通络之功。

(4)气滞血瘀,胞络失荣

治法:理气活血祛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减。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牛膝10g,川穹6g,赤芍6g,红花10g,枳壳6g,柴胡6g,桔梗6g,甘草3g。宜加丹参增强活血之功;外伤者,可加益母草、三棱、文术以破血行瘀,去瘀生新;或用通窍活血汤加减。二、护理(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先天性上睑下垂出生时即存在,多双侧。获得性上睑下垂多有眼部炎症、外伤、颈部肿瘤或手术及全身横纹肌易疲劳等相关病史,多单侧。

(2)身体状况:① 可有程度不等的视力障碍及弱视。② 因瞳孔被眼睑遮盖,视物困难,常仰面注视;常皱额、耸眉,以利用额肌力量来克服视力障碍,导致额纹增多加深,眉毛向上呈弓形凸起。③ 重症肌无力的上睑下垂有晨轻暮重的特点,注射新斯的明后明显减轻。

(3)社会心理状况 病人因容貌受损、视力障碍、常会自卑、孤独,怕与别人交往;又因担心手术效果是否会合乎生理和美容要求,表现出恐惧和焦虑。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情绪状态。(二)一般护理

(1)保持室内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光线柔和。

(2)嘱患者眼睛充分休息,忌看电视,少阅读书报,避免在强光下或弱光下阅读。

(3)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营养丰富的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注意术眼敷料,若有渗液、渗血及疼痛等情况应及时处理。换药、点眼药水时严格无菌操作,操作要细致、轻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组织损伤。嘱病人勿用手揉眼,保持眼部清洁。防止并发症发生,做好角膜护理。保持伤口敷料干燥,发现脱落等情况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5)遵医嘱正确使用外治或内服给药。给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术眼用抗生素眼药水点眼,嘱病人注意眼部卫生。术前晚给予镇静剂,术前30分钟按眼科护理常规剪睫毛、洗眼、冲洗泪道,并用无菌敷料包术眼。

(6)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7)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情绪,使其配合治疗。鼓励患者树立信心,战胜疾病。(三)常见症状和证候施护

1.常见症状

(1)先天性上睑下垂,占所有分类的80%左右,是由于提上睑肌发育异常而致其功能减弱,甚至丧失。

(2)后天性上睑下垂,其原因有外伤性、神经源性、肌原性及机械性,由于动眼神经麻痹或重症肌无力所致。

(3)假性上睑下垂,外观上睑呈下垂状态,但客观检查提上睑肌功能正常,上睑真实位置也正常,常见于上睑皮肤松弛,上睑缺乏支撑,特发性睑痉挛。

2.证候施护

(1)命门火衰,脾阳不足 自幼双目上胞下垂,无力抬举,视物仰首举额张口,或以手提睑,伴有体乏无力,面色无华,畏寒肢冷,小便清长,舌质暗苔白,脉沉细。

证候施护:① 嘱患者多休息,避免头部用力,避免碰撞术眼。② 患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刺激食物及烟酒。

(2)脾虚失运,中气不足 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症重者眼球转动失灵,视一为二,并有周身乏力,甚则吞咽困难,食欲缺乏,眩晕,脉虚无力。

证候施护:① 嘱患者多休息,避免头部用力,避免碰撞术眼。② 患者可进普通饮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烟酒,避免用力咀嚼。保持大便通畅。(四)健康教育

1.术前健康教育

(1)多食富含维生素的饮食,多饮水,保持病室空气流通。

(2)全麻者术前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局麻者术晨进食易消化食物,以免术中发生呕吐。

2.术后健康教育

(1)术后术眼加压包扎一天,局部冰敷,忌哭闹,防止出血和血肿。

(2)按时点滴抗生素眼药水、睡前眼膏涂眼,涂眼膏时避免将眼睫毛粘在角膜上,眼膏应覆盖整个角膜。

(3)多做眼球的旋转运动,保持角膜湿润。

(4)术后应减少外出,必须外出者要戴保护眼镜,以减少灰尘及异物对角膜的损伤。

(5)术后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忌玩耍时碰撞伤口,以免引起伤口血肿和伤口裂开。

3.出院健康教育

(1)出院后仍需按时点滴眼药水和眼膏3个月。

(2)注意眼部卫生,避免碰撞术眼,以防创口裂开,影响手术效果。

(3)若出现术眼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视力模糊、倒睫及结膜脱垂,应尽早来院检查。

(4)定期门诊随访。(五)药膳食疗方

1.羊肉炒核桃

组成:核桃仁30g,羊肉100g。

用法:羊肉切片炒至发白,下核桃仁,放入调料,一同炒熟,佐餐食用。

功效:温肾阳,益化源。

主治:上睑下垂,属命门火衰、脾阳不足型,自幼双眼上胞下垂,无力抬举。

2.虾米饭

组成:虾米100g,火腿50g,粳米250g,精盐、味精适量。

用法:火腿洗净,切成小丁,虾米、粳米洗净。一同入锅,加水、盐、味精拌匀后煮成饭食用。

功效:温肾阳,益化源。

主治:上睑下垂,属命门火衰、脾阳不足型,自幼双眼上睑下垂,无力抬举。

3.红枣莲子粥

组成:红枣10枚,莲子(去心)30g,粳米50g,红糖25g。

用法:莲子捣碎,与红枣、粳米同煮成稀粥,放入红糖即成,早晨服用。

功效:升阳益气。

主治:上睑下垂,属脾虚失运、中气不足型,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症重者,眼珠转动不灵,视一为二,周身乏力。

4.炖母鸡

组成:母鸡1只(约1000g)。

用法:母鸡宰杀后洗净,入汤锅,加用调料清炖,佐餐食用。

功效:补阳益气。

主治:上睑下垂,属脾虚失运、中气不足型,上胞下垂,晨起病轻,午后加重者。第五节 翼状胬肉(胬肉攀睛)一、概述(一)定义

西医定义:它是一种很常见的结膜变性疾患。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一种赘生组织,侵犯角膜后日渐增大,甚至可覆盖至瞳孔区而严重影响视力。呈三角形,故名翼状。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中医定义:是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胬肉中医称“胬肉攀睛”,俗称“鱼肉”。(二)病因和病机

1.病因

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与结膜慢性炎症、风沙、粉尘等长期刺激使结膜组织变性及增生有关;也可能与长期紫外线照射导致角膜缘干细胞损害有关,故多见于户外工作者,如渔民、农民等。紫外线在翼状胬肉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已得到众多学者的认同。干燥、风沙及粉尘等对其发病也有影响。

2.病机

(1)角膜缘干细胞的缺乏与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具有高增殖潜力,母干细胞产生的干细胞向心性沿角膜基底膜移行,并在那里分化为角膜基底细胞,这在角膜上皮缺损修复中,保证了角膜样上皮细胞的特征。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角膜缘干细胞的高增殖压力抑制了结膜上皮细胞的长入,并且防止角膜缘部源于结膜血管的长入。完整的角膜缘是阻止结膜向角膜生长的屏障,一旦此屏障破坏,角膜缘干细胞的缺失或功能低下可使角膜上皮细胞增殖能力丧失,增生活跃的结膜成纤维细胞易于向角膜方向生长,侵入角膜上皮下,并发炎症,导致结膜上皮的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从而导致胬肉形成。临床实践证实,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能明显降低其术后的复发率。

(2)细胞的增生及凋亡与翼状胬肉 以往翼状胬肉被认为是一种结膜组织的变性。近期的研究结果更倾向于认为是一种生长过程的紊乱。细胞稳态的维持依赖于细胞增生和凋亡两种过程。正常情况下这两种过程处于协调的对立统一状态。外界各种刺激或遗传性因素所致基因本身或表达的改变引起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失衡,翼状胬肉形成。(三)临床表现

1.症状体征

(1)多无自觉症状或仅有轻度不适,在胬肉伸展至角膜时,由于牵扯而产生散光;或因胬肉伸入角膜表面生长遮蔽瞳孔而造成视力障碍,非常严重的病例可以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眼球运动。

(2)单侧胬肉多见于鼻侧,双侧者则分别在角膜的鼻、颜两侧。初期时角膜缘发生灰色混浊,球结膜充血、肥厚,以后发展为三角形的血管性组织。它可分为头、颈、体三部分,尖端为头部,角膜缘处为颈部,球结膜部为体部。

(3)胬肉按其病变进行情况可分为进行期或静止期。进行期胬肉的头部隆起,附近的角膜混浊,在前弹力层及浅基质层有细胞浸润。颈部宽大、体部肥厚、表面不平,有粗大而扩张的血管。静止期的胬肉头部平坦,角膜浸润吸收,体部不充血或轻度充血,表面光滑,病变静止。

2.中医辨证常见证型

(1)术前中医治疗,内治辨证分型

1)心肺风热型主证:胬肉初生且渐肥厚,赤脉集布,眼痒涩畏光流泪,舌苔薄黄。治法:祛风清热通络。

2)心火上炎型主证:胬肉头尖红赤高起,痒涩刺痛,每见心烦失眠,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脉数。

3)脾胃实热型主证:胬肉头尖高起,体厚红赤,生长迅速;自觉眼痒涩不适,眵多黏结,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4)阴虚火旺型主证:胬肉淡红菲薄,时轻时重,涩痒间作,心烦舌燥,舌红少苔。治法:滋阴降火。

(2)术后辨证分型:患者手术也是一种外伤,术后易引起肝热,及气血瘀滞,其中手术患者术后以脾胃实热型为多见,术后治疗以除脾胃实热,使用中成药牛黄上清胶囊,有很好的疗效。

1)脾胃实热型主证:术眼灼痛,流泪畏光,检查眵多黏结,口渴欲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洪数。

2)瘀热互结型主证:术眼刺痛,出血较多,检查白睛溢血,赤脉包睛,或见包膜下血瘀色暗,伴口渴不欲饮,便秘尿赤。或舌上有瘀斑,苔薄黄,脉弦。

3)气虚血瘀型主证:眼痛隐隐,不能远视,检查白睛,赤脉包睛,或见包膜下血瘀色暗,伴情志不舒,口苦乏力,或舌上有瘀斑,苔薄黄,脉弦。(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一般无自觉症状或稍有异物感。可有眼红,如胬肉长入角膜,可因散光而影响视力;若侵及瞳孔区,视力可有明显减退。睑裂部球结膜充血、肥厚隆起,略成三角形,头部形成翼状的纤维血管组织长入角膜。

(2)鉴别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需与假性翼状胬肉、睑裂斑鉴别。

1)真性翼状胬肉是属于结膜及结膜下组织的慢性炎症并向角膜发展的结果。

2)假性翼状胬肉一般是角膜边缘区的急性损伤,其附近球结膜与角膜病变处发生粘连,形成一条结膜桥带。

3)假性翼状胬肉生长在角膜边缘的任何一个部位,一般比较小,亦无发展趋势,为球结膜与角膜上皮粘连所致。临床上可见一索条或三角形结膜皱襞固定在角膜混浊部位,多发生于角膜溃疡、灼伤或化学腐蚀伤后。由于结膜只在头部与角膜粘连,故可用探针在其颈部下顺利通过,而不像真性翼状胬肉与周围组织全面粘着。

4)睑裂斑是一种阳光紫外线照射后引起的球结膜变性病变,位于睑裂部球结膜,角膜缘内外侧有黄白色无定形隆起斑,经过一定时间可逐渐扩大,不侵入角膜,因而仅略影响美观,故通常无须治疗。(五)常见并发症

(1)术后翼状胬肉复发。

(2)角膜变性。

(3)复视。

(4)术后伤口不愈合或延期愈合。(六)治疗

(1)刺激症状严重,或胬肉的发展危及视轴时,要考虑手术切除。

(2)手术方式可采用暴露巩膜的单纯切除术、球结膜转位或移植术或羊膜移植术等方法。

(3)手术后复发几率较高。术后β射线照射和丝裂霉素C的应用要减少复发。

(4)中医中药治疗:翼状胬肉辨证时,应将局部症状与全身证候相结合,胬肉头尖、色赤、体厚、眵泪多者属实;头平、色白、体薄者为邪气不盛,辨证有风热、实热与虚热之分。治疗上实火宜泻,虚火宜清,同时配合外用八宝眼药或红眼药粉涂在胬肉体部。如药物无效,发展较速者,又当采用钩割手法治疗。在治疗期间,应当禁食辣椒、大葱等刺激性食物,并应禁烟酒。翼状胬肉的发病,与环境因素有重要的关系。预防翼状胬肉应注意避免眼睛受风沙、烟尘、有害气体、过度阳光及寒冷等因素的刺激,注意眼部卫生,患沙眼或慢性结膜炎应及时治疗,同时应注意睡眠充足,生活规律,避免大便干燥等。二、护理(一)护理评估

(1)健康史:有无慢性结膜炎病史。

(2)身体状况:三角形翼状胬肉的尖端为头部;其角膜缘为颈部;其球结膜处为体部。小的翼状胬肉一般无症状,偶有异物感;若侵及瞳孔区则影响视力。进行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端角膜灰色浸润,其颈部、体部肥厚、充血;静止性翼状胬肉的头部前方角膜透明,颈部及体部较薄而无充血。

(3)心理-社会状况:较大胬肉会影响外观,而且容易复发,应注意评估病人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情绪状态。评估病人的工作环境是否为长期户外工作和职业,如农民、渔民等。

(4)中医临床辨证,舌象、脉象,情绪状态。(二)一般护理

(1)病室保持安静,室温以适宜、舒适为宜。

(2)督促病人注意休息,指导并协助其安排好生活,做到起居有常。眼睛应充分休息,忌看电视,少阅书报,尤应避免在强光下阅读。必要时外出佩戴有色眼镜保护。

(3)饮食有节,营养丰富,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忌食辛辣热性食物。

(4)病情观察:① 密切观察患眼的局部症状,加强对病人生命体征的观察。② 注意观察病人眼部情况。注意敷料有无松动,移位和渗血情况,如有污染及松动给予更换。③ 密切观察高龄、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人的全身情况,如有异常,即使通知医生处理。

(5)伤口疼痛可酌情给予镇静、止痛剂保持心情舒畅。

(6)避免情绪过激,或抑郁,减少眼疾的发生。(三)常见症状和证候施护

1.术前中医治疗,内治分型及症候施护

(1)心肺风热型

主证:胬肉初生且渐肥厚,赤脉集布,眼痒涩畏光流泪,舌苔薄黄。治法:祛风清热通络。

证候施护:① 做好情志护理,消除烦躁宜怒情绪。②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使给予润肠剂。③ 用野菊花、蒲公英、黄芪各等分煎水熏蒸患眼,或湿热敷,每日2~3次。

(2)心火上炎型

主证:胬肉头尖红赤高起,痒涩刺痛,每见心烦失眠,或口舌生疮,小便短赤。舌尖红,脉数。

证候施护:① 保持环境清静舒适。② 饮食宜清凉降火,保持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