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病人最关心的350个问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15 13:30:25

点击下载

作者:陆恒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肿瘤病人最关心的350个问题

肿瘤病人最关心的350个问题试读:

一、有关肿瘤的知识

虽然癌症之谜正在解开,癌症将成为可以治愈的慢性疾病,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癌症仍然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4月3日公布的一项报告中指出,到2020年全世界的癌症发病率可能增长50%,届时每年将新增癌症病人达1 500万人之多。该报告曾呼吁采取紧急措施,以阻止形势恶化。同时还指出,如果在禁烟、防治感染以及饮食等方面能够采取有效措施,世界癌症发病人数有望减少1/3。另外1/3的病人由于得到及时的诊治而有望治愈。有研究表明,每天食用蔬菜、水果500克,就可使食道癌减少1/4。该报告指出,癌症病人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老龄化,烟草的危害以及其他一些不良行为(如缺乏锻炼、饮食不均衡等)。报告还认为,癌症将成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一个难题,因为80%被确诊的癌症病人,将为晚期癌症病人。肺癌、胃癌以及肝癌是三种最凶险的癌症,分别占死亡总数的17.8%、10.4%和8.8%。

在2006年2月3日,世界卫生组织又告诫,在未来10年全球将有8400万人死于癌症,但是如果能够戒烟,改变饮食习惯和加强体育锻炼,其中40%的人可以避免死亡。最易导致死亡的癌症包括肺癌(平均每年130万)、胃癌(100万)、肝癌(66万)、结肠癌(65万)和乳腺癌(50万)。在全部死于癌症的人当中,70%的人来自中低收入国家。

美国癌症协会在2007年12月16日公布的报告中也曾指出,2007年全球有760万人死于各种癌症,但到2050年全球每年死于癌症的人数将达到2700万人。该报告还指出,2007年,在发展中国家男性常见的是肺癌、胃癌和肝癌,女性常见的是乳腺癌、宫颈癌和胃癌,而在发达国家的男性中常见的是前列腺癌、肺癌和结肠直肠癌,女性则是乳腺癌、结肠直肠癌和肺癌。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癌症已是国人首要死因。2006年与2005相比,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城市和农村分别上升了18.6%和23.1%,增长速度非常惊人。

也有报告指出,肺癌已为我国癌症的首位,并有年轻化、女性化的趋势。有的16岁女孩已为晚期肺癌。肠癌、胃癌和肝癌等也越来越年轻化。为此加强早防早治已刻不容缓。今介绍有关癌症的一些知识,以帮助人们早发现,早治疗,并做到及早预防,提高防治效果,逐步降低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1.什么是肿瘤

所谓肿瘤,就是指人体的某些组织细胞由于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致使细胞染色体中的基因(即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发生改变,从而造成细胞发生不按人体需要的异常分化和增生。肿瘤的表现形式通常为肿块。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等之外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肿瘤。人体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等对人类的危害不太大,而恶性肿瘤则会给人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危害。

2.何谓癌症

癌症的英文为“Cancer”,原意是“蟹”。它很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病变就像螃蟹一样坚硬和横行霸道,抓住其他东西的冷酷与顽固的特性。所谓癌症,就是指人体的正常细胞在内、外因素(如遗传因素、各种致癌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下,使细胞的基因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或(和)凋亡受阻和细胞相邻关系改变、侵袭及转移等的一类疾病。

由于癌起于身体的不同部位,因此,就产生各种癌症,如肺癌、胃癌、肝癌、肠癌、肾癌、鼻咽癌、喉癌、子宫颈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等。癌症不包括全部肿瘤,癌症只是恶性肿瘤的重要部分。所以人们习惯地把癌症作为恶性肿瘤的代表。其实,在恶性肿瘤中,除了包括各种癌症外,还包括了发生在间叶组织(如结缔组织和肌肉)的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淋巴肉瘤、骨肉瘤、滑膜肉瘤等,发生于淋巴网织细胞的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以及急性和慢性白血病等等。

3.瘤和癌有何不同

人们往往把癌和瘤混为一谈,常常把癌看作是瘤,瘤也就是癌。但严格地说,癌和瘤是不同的,癌是恶性肿瘤的总称,而瘤(即肿瘤)则是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总称。如果弄清楚了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也就分清了瘤与癌的不同之点了。

良性肿瘤生长缓慢,有时可停止生长,常保持在其起源的部位,有明显的界限,包膜完整,呈膨胀生长,不向外扩散,不浸润周围组织,很少发生坏死、出血,大多数不会影响人的生命,除非位于重要器官(气管良性肿瘤引起呼吸困难;颅内良性肿瘤导致颅内压增高),才可能危及生命。而恶性肿瘤,也就是癌,则生长迅速,呈浸润性和外生性生长,无包膜,无明显界限,质地坚硬,多推不动,常发生坏死、出血或形成溃疡,会危及生命。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主要区别,如表1所列。

癌按来源不同分为四类。(1)来源于上皮组织:如皮肤癌、食道癌、肠癌、胃癌、肺癌、膀胱癌、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等。(2)来源于间叶组织:来自肌肉、骨、淋巴组织等的恶性肿瘤就称为肉瘤,如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骨肉瘤、淋巴肉瘤等。(3)沿用习惯命名:如精原细胞瘤、尤文氏瘤、霍奇金淋巴瘤等。(4)来源于神经系统:如神经纤维肉瘤等。

4.类癌也是癌吗

专家认为,类癌(顾名思义,类癌是与癌症相似)就是癌,类癌细胞不但在形态上有癌细胞的特征,而且还有浸润和转移的现象发生,另有一种特殊性,就是类癌细胞还具有内分泌性质,能够分泌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从而引起类癌综合征。此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难以治疗的腹泻、肝肿大、呼吸困难性哮喘等。

专家认为,类癌最常发生的部位是阑尾,其次是回肠、直肠、胃等。阑尾炎类癌是阑尾肿瘤中最常见的,几乎没有类癌病人能够在阑尾手术前作出诊断,都是因为误诊为阑尾炎进行手术,或因其他原因剖腹时才被发现的。多数病例在发现时病变仅局限于阑尾本身,作单纯阑尾切除就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

如果是胃部类癌、直肠类癌,则会受到生长部位、活性的影响,可以发生转移,出现较明显的类癌综合征,则生存率要低得多。另外瘤样病变的状态酷似肿瘤,也多由慢性炎症所致,形成肿块,但不是真性肿瘤,也可归为类瘤的一种。

5.肿瘤有哪些种类

按照其生长的特性和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人体的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两大类。

按照肿瘤组织来源和组织类型,则又将肿瘤分为上皮组织肿瘤、间叶组织肿瘤、神经组织肿瘤和其他组织肿瘤等。

对肿瘤的分类和命名,大都与它的组织发生来源、生物学特性、发生部位和形态特征等有关,比如发生在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之为“癌”,而发生在上皮组织的良性肿瘤则称之为“瘤”。当恶性肿瘤发生于胚胎细胞或未成熟的原始细胞,那就称之为母细胞瘤(属于恶性);如果来源于这些组织的“母细胞瘤”,属于良性的则称之为良性XX母细胞瘤。那些来源于多种组织成分的良性肿瘤,亦可称之为“瘤”,如混合瘤、畸胎瘤等等。而那些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的肿瘤,虽然属于良性,但细胞增生活跃,而又恶性程度不够,故称之为“临界瘤”。

肉瘤为恶性肿瘤,如纤维肉瘤、淋巴肉瘤和骨肉瘤等等。肉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癌,癌和肉瘤的恶性肿瘤细胞统称为癌细胞,所有的恶性肿瘤也统称为“癌症”。

属于恶性的淋巴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白血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其中又根据各种血细胞的改变而分为多种类型。

6.什么是肿瘤分期

所谓分期,就是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和扩散范围所进行的临床分期。这样就可以针对肿瘤分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肿瘤分期是采用治疗措施的重要的依据,也是判断肿瘤病人预后的重要标志。各种肿瘤都有不同的分期方法和分期标准。例如,大肠癌,常用Duckes分期等。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UICC的TNM分期。

在临床上,根据肿瘤是否有转移,邻近器官的受累情况,以及病人的全身状况,将肿瘤分为早、中、晚期。当肿瘤仅局限于某一器官组织的一部分,没有侵入近邻器官组织,未发生转移,病人无明显症状,一般情况和劳动力良好,为早期肿瘤;如果肿瘤已侵及所在器官的大部分,或侵及邻近器官组织,已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但未发现远处转移,病人已出现症状,但一般情况和劳动力尚好,属于中期;如果肿瘤体积已巨大,广泛侵犯所在器官,并侵袭邻近器官组织,或原发肿瘤体积虽小,但已发生了局部以外的淋巴结或远处器官转移,病人体质衰弱或已出现恶病质,基本丧失了劳动力,则为晚期。

7.什么是肿瘤分类

对肿瘤的分类,一般说来,就是从组织学上将肿瘤进行划分、归类。根据肿瘤的组织发生学,一般将肿瘤分为上皮性肿瘤、间叶组织肿瘤、淋巴造血组织肿瘤、骨组织肿瘤和神经组织肿瘤等。在各类肿瘤中,虽然其中各包含一大批不同种类的肿瘤,但它们的许多临床特点及生物学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这种分类对临床是适用的。

8.什么是肿瘤分型

所谓肿瘤的分型,就是指肉眼标本的分型或X线所见的分型。根据肉眼所见,将肿瘤(特别是癌)分成若干类型,以便于临床诊断、治疗和对预后的判断。例如:在我国根据X线与大体标本相结合,将食道癌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和缩窄型等,它们各有不同的X线及大体特点,放疗敏感性不同,预后也有差异。但是对有些肿瘤,也采取组织学分型,例如:将乳腺纤维腺瘤分成管内型和管周型等等;将大肠腺瘤分为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混合型腺瘤等。

9.什么是肿瘤分级

所谓肿瘤的分级,就是指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细胞的异形性和核分裂等标志进行分等级。肿瘤的分级一般称为组织学分级或细胞学分级。以往的Border分级是将肿瘤(一般应用于癌症)分成Ⅰ、Ⅱ、Ⅲ、Ⅳ级。I级分化极好,与正常上皮接近;Ⅳ级分化极差,但仍可找到其细胞类型。近来,许多学者采用三级分类法,即将恶性肿瘤分为Ⅰ、Ⅱ、Ⅲ级或称为低度恶性(Ⅰ级)、中度恶性(Ⅱ级)、高度恶性(Ⅲ级)。这种分级法,主要应用于癌,但也被应用于对间叶组织肿瘤的分级,它是比较容易掌握,也是比较适用的一种分级方法。

10.何为恶性肿瘤的国际分期

所谓恶性肿瘤的国际分期,就是指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所提出的TNM分类法进行分期。TNM三个字母中的T代表原发性肿瘤,根据肿瘤的大小和局部范围,分为T1、T2。T3和T4四级,如T1表示原发肿瘤较小;N代表区域淋巴结,根据淋巴结的大小和受累范围分为N0、N1、N2和N3四类;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转移。

例如:乳腺癌T1N0M0表示乳腺癌的瘤体小于2厘米,表皮正常,同侧腋下淋巴结无转移,无远处器官转移。

又如肝癌的TNM分期如下。

T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不明。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1孤立的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无血管浸润。

T2孤立的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伴血管浸润;或孤立的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不伴血管侵润;或局限于一叶肝的多发肿瘤,最大瘤结节直径<2厘米,无血管浸润。

T3孤立的肿瘤,最大直径>2厘米,伴血管浸润;或局限于一叶肝的多发肿瘤,最大瘤结节直径≤2厘米,伴血管浸润;或局限于一叶肝的多发肿瘤,最大瘤结节直径>2厘米。伴或不伴血管浸润。

T4多发肿瘤超过一叶肝;或肿瘤侵犯门静脉或肝静脉的主要分支;或肿瘤侵犯除胆囊外的周围脏器;或穿透腹膜。

注:肝脏两叶以胆囊窝与下腔静脉的联系分界。

N区域(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

Nx区域淋巴结不明。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不明。

M0无远处转移。

M1远处多处转移。

UICC分期方案:

Ⅰ期。                T1、N0、M0。

Ⅱ期。                T2、N0、M0。

Ⅲ期A。              T3、N0、M0。

Ⅲ期B。             T1、N1、M0。T2、N1、M0。T3、N1、M0。

Ⅳ期A。             T4、所有N、M0。

Ⅳ期B。            所有T,所有N、M0。

11.什么是癌前病变

所谓癌前病变,就是指某些具有潜在癌变可能的良性病变。癌前病变的本身并非恶性,如果长期不愈,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很可能变为癌(或肉瘤)。癌前病变不仅来源于上皮细胞的病变,也来源于其他组织的病变。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有以下几种。(1)上皮细胞的不典型增生:主要有肠道绒毛状腺瘤、鼻腔或膀胱的内翻性乳头状瘤、甲状腺的非典型腺瘤、甲状腺或膀胱的乳头状瘤、皮肤着色性干皮病以及乳腺囊性增生病等。(2)间叶组织的病变:主要有韧带样纤维瘤、侵袭性纤维瘤病、成脂肪细胞瘤、奇异性平滑肌瘤等。(3)淋巴组织的病变:主要有血管成免疫细胞性淋巴结病、假性淋巴瘤、单核细胞增多症等。(4)骨组织的病变:主要有畸形性骨炎(Paget,s病)、良性成骨细胞瘤、良性成软骨细胞瘤、骨组织细胞增生症等。(5)神经外胚叶的病变:主要有连接痣、APUD瘤等。

常见的癌前病变部位:

皮肤黏膜。黏膜白斑多发于口腔、食管、外阴和子宫颈处的黏膜,呈鳞状上皮的过度增生及角化。据观察子宫颈的癌前病变有约1/3的病人发展为鳞状细胞癌,故应积极治疗这种癌前病变;经常受磨擦部位的色素痣;老年皮肤角化症;经久不愈的窦道,皮肤的慢性溃疡等。

乳房。如乳腺囊性增生症、乳管内乳头状瘤(6%~8%可能发生癌变)和纤维腺瘤等。

消化系统。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结肠、直肠息肉;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生殖系统。如包茎、包皮炎;宫颈糜烂;葡萄胎;隐睾症等。

严格地说癌前病变与癌前疾病不同,因为癌前病变尚未构成一种独立的疾病,如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而癌前疾病已经构成一种独立的疾病,如胃溃疡等。但两者均有相似的临床意义。所以,我们仍将癌前病变和癌前疾病在一起作了阐述。

12.何谓组织化生

所谓化生,就是指一些已经分化成熟的组织或细胞,在某些因素刺激下为适应环境而转变成另一种形态(即同源性质)的组织或细胞的过程。一般认为它们只能在同一个胚叶中转化,如上皮组织只能化生为上皮组织,间叶组织可化生成骨及软骨等。

组织化生常见于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比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的支气管假复层柱状上皮可以化生为复层鳞状上皮。慢性宫颈炎病人的子宫颈腺上皮常化生为鳞状上皮,胃黏膜细胞可以化生为肠上皮等。有的学者认为,肺的鳞状细胞癌是通过支气管柱状上皮的鳞状化生而发生的。

虽然化生是组织或细胞为了抵御外界的某些刺激因素而作出的积极反应,但是,因为组织形态的改变,所以,就丧失了原有组织或细胞的功能。有些化生则具有癌变的倾向,例如:在支气管鳞状上皮化生的基础上,就可以继发鳞状上皮细胞癌;胃黏膜细胞的肠上皮化生常被看作癌变的前兆。而有些化生经过消除原因和治疗可以恢复原来的组织结构。因此,一旦发现组织化生,不必惊慌,只要积极治疗,常可以使其尽早恢复。

13.何谓肿瘤细胞的分化

当肿瘤组织在其细胞形态、组织结构、代谢生长过程中都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有差异,这种差异就称为“分化”。如果与正常组织相似,成熟度较高的,称为高分化。与正常组织相差大,成熟度低,即分化程度低,则称为低分化。

在医学上,根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的高低,将肿瘤细胞的恶性程度分为三级,即:Ⅰ级为分化较好的高分化;Ⅱ级为分化较差的低分化;Ⅲ级则为分化最差的未分化癌。在诊断时,应通过涂片加以鉴别。

根据对肿瘤的分级可以估计肿瘤的预后,以及指导治疗。在一般情况下,分化高的肿瘤预后较好,转移少;而分化差的肿瘤则预后差。然而恶性程度高的肿瘤,对放疗、化疗的敏感度也大。

14.人为何会得癌

人为何会得癌,这个谜至今还没有完全被打开。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对癌症病因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现已认为,人体罹患癌症是由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等许多致癌因素对人体的综合作用,致使人体内的原癌基因的力量变大,而抑癌基因又变得弱小,从而导致人体内的某些细胞失去“管束”,大量增殖,而出现癌症症状。

由于致癌因素是启动癌细胞生长的“钥匙”,主要包括化学因素(如有致癌作用的各种化学物质、致癌霉菌毒素等)、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X线、日光、紫外线、某些纤维性物质、热辐射、创伤、长期慢性刺激和异物等)和生物因素(病毒等)等外界因素,以及精神因素、内分泌因素、免疫功能因素、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等等。多把“钥匙”一起作用,才能启动“癌症程序”,“钥匙”越多,启动机会就越大。因此,只要有各种致癌因素对人体的作用,所有的人都可能会得癌症。

15.癌细胞从何而来

癌细胞是由“叛变”的正常细胞衍生而来,经过很多年才会长成肿瘤。“叛变”细胞脱离正轨,自行设定增殖速度,累积到10亿个以上人们才会察觉。

有研究表明,人体内部有含癌基因的正常细胞,但它们处于非活动状态,不会变为癌细胞。如果经过某些致癌因素的综合性刺激作用,可能会触发一个基因的“开关”,于是就激活了这些基因,并把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

有的专家认为,一个正常细胞发生癌变要有两个过程。首先,DNA发生某种始发的变化,使正常细胞转变为潜伏的癌细胞;其次,由潜伏的癌细胞发展为癌症。也有人认为,一个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是经过多次的飞跃式的质变的结果。这就是致癌因素激发了一些细胞学或遗传学成分(在癌变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成分即癌控制中心),使这些成分发生了一些不可逆改变,导致癌症形成。

16.什么是生活方式癌

所谓生活方式癌,就是指由不良生活方式所引起的各种癌症。上海的肿瘤专家曾警告: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癌症正在迅速上升,已占各种癌症的近80%。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钱浩教授认为:“除了5%~10%的遗传因素外,应该说,90%~95%是后天的原因。”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人们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无度的生活方式,就是致癌的三大原因。“而不良的生活行为和无度的生活方式是第一位原因。”

天津市的研究也发现,由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生活方式癌”所占比例也高达80%。不健康的衣食住行所引起的癌症就是“生活方式癌”,比如吸烟、被动吸烟(即二手烟);酗酒;经常熬夜吃夜宵;膳食以肉类等动物性食物居多,而粮、薯、豆类减少;常在车水马龙的街道呼吸汽车排放的尾气。甚至炒菜时的油烟雾气……都有致癌的可能。所有这些生活因素,都是导致生活方式癌的原因。

在上海癌症的排名中,近年来,也发生了变化,如位居男性第一位的癌症是肺癌,其次为胃癌、肝癌、结肠癌、食道癌、直肠癌等;位居上海女性第一位的是乳腺癌,其次依次是肺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食道癌等。不管男性还是女性,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排在前10位的大部分是消化道癌症,与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关,而像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也都和不良生活方式直接相关,如乳腺癌和摄入高蛋白有关。

虽然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包括饮食方式等,就会使“生活方式癌”迅速上升。上海癌症研究所项永兵教授指出,很早以前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专家就告诫中国人:要保持传统的饮食习惯,饮食不应该盲目西方化,不应该摄取过多的高蛋白、高脂肪,以减少“生活方式癌”的发生。

17.何谓能治、难治、不治之癌

有人将癌症分为能治之癌、难治之癌和不治之癌。我们认为,这很难进行划分,因为很难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同时还与癌症的种类、病程、转移部位、个体差异、癌组织的生物学性状、诊治技术以及诊治时机等因素有关。如果采用了先进的诊治技术,又在最佳时机发现并在最适宜的治疗时机及时进行治疗,则不治之癌就有可能变为难治之癌或能治之癌;相反,所采用的诊治技术落后,又错过了最佳的甚至丧失了治疗时机,则易治或能治之癌也会变成不治之癌。众所周知,所有的晚期癌症,病人已出现恶病质,都是不治之癌。下面所介绍的能治、难治和不治之癌是在我国目前一般诊治水平和条件下,相对而言的。(1)能治之癌:我国专家认为,胃癌、子宫颈癌、肠癌、乳腺癌、头颈部癌和皮肤癌等等为能治之癌。如果发现及时,治疗得当,多数可以根治。但不是说这类癌症不会死亡。专家认为,一些能治之癌没有治好的原因,主要是未能查出转移的情况或手术后仍然残留癌细胞。比如胃癌细胞仅存在于胃内就属于能治之癌,若细胞已转移至胃壁以外,那就变为不治之癌了。对于完全可以根治的癌症,应该在最佳的时机发现,并在最适宜的时候采用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法,才能达到完全根治。(2)难治之癌:专家认为经过积极治疗可获得新生的癌症为难治之癌。如白血病是全身转移的癌症,但是通过综合抗白血病治疗,有时可以得到治愈。肝癌若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虽经手术切除了肿瘤部分,但剩余的肝组织很难完成代偿功能,故这类肝癌就属于难治之癌。另外,恶性淋巴瘤、胚细胞瘤、儿童实质性癌、绒毛癌、卵巢癌等等,对抗癌药都非常敏感,故目前认为,是属于难治之癌。(3)不治之癌:专家认为,癌症在今天已是可治之症,并非不治之症,按理来说,不应有不治之癌。但是在目前的确有些癌症还没有治愈的先例。例如肾癌使用放疗、化疗治疗都无济于事;胰腺癌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又很容易向周围脏器浸润、转移,一旦发现已到晚期,失掉治疗机会,故有人将胰腺癌称为癌之王,则胆管癌、胰腺癌就属于不治之癌。那些已进入晚期向多个脏器转移的各种癌症,均为不治之癌。对于不治之癌也应进行积极治疗,以缓解病人的痛苦。

另外,随着新的诊断技术和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地被开发出来,有些癌症不仅能治,而且已成为容易治疗的癌症了。我们认为,早发现的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等,应该属于易治之癌。这些癌症若得到早期治疗,常常可以根治。

18.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有哪八大癌症

我国的一些著名肿瘤专家曾呼吁,癌症对中国人民的健康的危害正日趋严重,特别要加强对我国八大重点癌症的防治。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近年来,又呈快速上升趋势,尤其是那些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癌症上升更快,已成为第一位原因。

目前,已严重地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八大重点癌症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肠直肠癌、乳腺癌、宫颈癌和鼻咽癌等。在这些癌症中又多半与不合理的饮食有关。

19.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有哪些特点

据段可杰归纳,我国的恶性肿瘤具有地理、地域等特点。我国常见而又重要的恶性肿瘤主要有肺癌、胃癌、食道癌、肠癌、肝癌、宫颈癌、乳腺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并具有如下特点。(1)年龄特点:虽然恶性肿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癌症发生的危险性也就越大。美国量子生物学家圣·乔齐曾说,人的年龄越大,几乎都会得癌症。我国恶性肿瘤最高发病率见于55~70岁的人,75岁以后发病率有所下降。但近年来,老年人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几乎有所增加。白血病的发生,在儿童期有一高峰,以后降低,然后又随年龄慢慢增加。近年来,某些癌症的发病率有年轻化的趋势。如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等。有些癌症病人的年龄越年轻,其癌症的恶化程度也越大。(2)性别特点:一般恶性肿瘤,是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10岁以下的男性发病率较高,15~50岁女性以宫颈癌、乳腺癌的发病率高为特点。50岁以后,男性的发病率超过女性。在各种肿瘤中,男性易患上消化道和呼吸道癌症,而女性易患乳腺癌、生殖器官的癌症、胆囊和甲状腺肿瘤。其他肿瘤,男女发病率相似。据调查,进入21世纪以后,广州地区女性肺癌病人较以往明显增加,已占肺癌总患病人数的1/3。

此外,恶性肿瘤的发生还具有职业和生活方式等特点。

20.神经能控制癌症吗

西安新星医药研究所的李偃曾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抗癌学说“神经控制论”。该学说认为,人体细胞的新陈代谢是由神经控制的。肿瘤的形成与人的精神有很大关系。这个学说认为癌症是由神经控制的。李偃在一家精神病院对近千例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后发现,在这些精神病人中无一例患过肿瘤。他对160位死于乳腺癌病人调查发现,因精神受刺激使神经功能紊乱诱发癌症的达95%以上。

这个学说似乎说明癌症的发生和治疗中精神因素几乎起着主要的作用。其实,饮食、环境和生活方式等等因素也不可忽视。

21.“占位性病变”就是癌吗

“占位性病变”是医学影像诊断中的一个专门名词,通常在B超、CT、磁共振等的检查结果中出现。它的含义是泛指被检查的部位有一个“多出来的东西”,而不涉及病因,它包括肿瘤(良性的、恶性的)、寄生虫、结石等。因此,“占位性病变”不等于癌症。有经验的医生,一般都会作出明确的诊断,而不轻易使用“占位性病变”这个名词。即使肝内占位性病变,也是常见于肝囊肿、肝血管瘤、肝包虫病、肝癌等不同性质的疾病,并不是肝癌的代名词。

22.何谓致癌基因

所谓致癌基因(或称癌基因),就是指在体内能够引起细胞转化、在体内能够诱导肿瘤的基因。1983年,人们发现了致癌基因,这种基因一旦被激活就能够引起癌变。科学家认为,某些基因可作为标志物用于帮助确定有可能患上癌症的人。现已查明了许多种致癌基因,但要真正地用于临床来确定人的患癌概率还有一段距离。

23.何谓原癌基因

在正常细胞中细胞癌基因(C-ONC)并不致癌,故人们将其称为原癌基因,即这些基因一旦被逆转录病毒摄取,或在某些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结构或表达变化,就可变为致癌基因。

研究证实,原癌基因产物是调控细胞生长、增殖、发育、分化、凋亡的关键因子,它们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受到极其精细而严格的控制,按其蛋白质产物功能和细胞定位可分为生长因子、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膜G蛋白、可与膜结合的酪氨酸激酶、胞浆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以及核内蛋白等6类。

由于原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的表达受到极其精细而严格的控制,因此,原癌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就不会使正常细胞发生突变,也不会形成肿瘤。

24.什么是抑癌基因

所谓抑癌基因(antioncogene)或称肿瘤抑制基因(tumor suppressor gene),就是指能够限制细胞增殖的一类基因。如果这类基因缺失或失活就有利于肿瘤的发生。抑癌基因存在的证据最初来自体细胞杂交分析。第一个被鉴定出的抑癌基因是视网膜母细胞瘤(RB)基因,RB等位基因失活不仅存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也存在于骨肉瘤、软组织肉瘤、小细胞肺癌、膀胱癌、乳腺癌等。以后陆续发现的抑癌基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P53基因:它是一个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位于第17号染色体短臂,P53基因与许多恶性肿瘤发生有关。P53基因缺失或突变可能在肉瘤、乳腺癌、脑瘤、肺癌、胃癌等肿瘤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2)WT1基因:该基因与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 ,WT)相关。实验显示,WT1基因可能通过阻止EGR1的促增殖作用,间接起到促进细胞分化而起抑癌作用。(3)NF1基因:该基因突变与I型神经纤维瘤(NF1)进展相关。NF1虽是良性肿瘤,但约50%进一步发展为嗜铬细胞瘤和神经鞘瘤等。实验发现,这些病人伴NF1等位基因突变。(4)P16基因:该基因又称为多种肿瘤抑制基因(MTS),是一个重要抑癌基因。像其他抑癌基因一样,在肿瘤细胞内,该基因出现高度突变和缺失主要表现为杂合性缺失、纯合性缺失及突变,约75%肿瘤细胞株可见上述异常,比P53更多见(约50%)。(5)FAP和MCC基因:FAP基因在家族腺瘤性息肉(FAP)和散发结肠癌可见其突变。MCC基因突变除FAP外,至少在15%散发结肠癌中存在。(6)APC和DCC基因:APC基因可能也是抑癌基因。APC突变除与FAP有关外,可能还在散发性大肠癌、食道癌、胃癌、肺癌等中起作用。DCC基因,因在大肠癌常见缺失而被认为是抑癌基因。

25.癌有哪些特性

癌的特性就是指下列6种异常能力赋予肿瘤以扩充自身组织并扩散到全身的致命杀伤力。(1)生长信号的自给自足:癌细胞能放大外界的生长信号,或产生它们自身的生长信号。(2)抗生长信号失灵:癌细胞对来自周边组织的静息信号变得“充耳不闻”。(3)逃避细胞自杀:受损细胞中本应激发或执行自毁程序的机制失效或无从发挥作用。(4)无限复制的功能:癌细胞能逃避对一个正常细胞分裂次数的内在限制。(5)持续性的血管生长:肿瘤可不断发出信号促使新血管发育以输送氧和营养物质。(6)侵害性和迁移性:癌细胞能违抗多种控制细胞于固定位置并防止其向其他组织移动和在其中繁衍的信号。

26.癌症会传染吗

尽管目前已发现有30余种动物肿瘤(肝癌、子宫颈癌、鼻咽癌、白血病等)与病毒感染有关,但大多数科学家认为,癌症不会传染。现有的研究资料也表明,癌症不会传染。如有人将得癌症的动物与健康动物关在一起长期观察,并未发现有任何传染现象。在肿瘤病房内,患有不同癌症的病人长期住在一起,也未发现有交叉传染的情况。现在,世界上所有从事癌症防治的机构,都没有将癌症病人作为传染病人进行隔离,与癌症病人接触的医务人员,以及癌症病人的亲属罹患癌症的概率均与其他人群差不多。所以,与癌症病人一般接触,并不像接触传染病那样容易传染。

但是,癌症病人因为全身情况差,体质虚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所以,对癌症病人的排泄物应避免接触,对癌症病人的餐具和用品等应进行消毒,并与其他人分开使用,这也是符合常规卫生要求的。

由于95%的肝癌病人有肝炎背景,没有肝炎背景者得肝癌的概率则非常之低,而乙肝、丙肝病毒会传染。因此,有人怀疑肝癌会传染。其实肝癌本身不会传染和遗传,但肝癌的家庭聚集现象是乙肝的相互传染和吃的食物霉变(如玉米、花生含有黄曲霉毒素)等所致。故防止肝癌应重点防乙肝传染和食物霉变。

27.癌症病人能结婚、生育和喂奶吗

罹患癌症后能否结婚、生育和喂奶是病人及其亲属所关心的问题。由于癌症不是一种单纯的疾病,所有癌都会生成异常细胞,这些细胞随意生长增殖,侵犯人体的正常组织,引起浸润和转移,因癌的复杂性,不能找到一个单一的病原,也不能找到一个单一的治疗方法,所以,必须采用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有些癌症的疗效可能比较好,而另一些则差。癌症病人即使治愈了,体力的衰退也较大,治疗的花费(包括物质、精神和时间等)也较大。因此,要回答癌症病人能否结婚、生育和喂奶的问题,就必须看癌长在哪一器官,属于哪一期,癌症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情况而定。

一些原位癌或早期癌症,通过治疗可以痊愈,基本不复发,如甲状腺癌(乳头状或滤泡癌),生物学行为较良,即使有淋巴结转移,经治疗效果亦很好。对于这些癌症病人可以考虑结婚、生育和喂奶问题。而一些中期以后的癌症,即使已进行了根治性治疗,因结婚、生育和喂奶会促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增加癌症复发和转移的机会。有些病人存活已5年或5年以上,但因要继续进行治疗,又受疾病的困扰,则结婚、生育和喂奶无疑会增加精神、体力和物质方面的负担。还有一些与内分泌平衡失调有关的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等,怀孕和喂奶会加重内分泌紊乱,促使病情恶化,所以最好不结婚,若已结婚,不要生育和喂奶。

患了癌症的中年以后已失去生育能力的男女,治疗彻底,为了重组家庭以便互相照顾,结婚亦无大碍。

28.亚洲为何成为癌症高发地区

英美的医学专家指出,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加上采用西方国家的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在未来10年,亚洲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将剧增。有专家预言,到2020年,亚洲地区的癌症发病率将增加60%。

专家认为,造成亚洲地区癌症高发的主要原因是不良的生活习惯所致。又因大多数国家经济落后,得癌后不能得到良好的医疗,和因贫困延误了治疗时机,所以,癌症病人病死率高。

美国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沙哈教授说:“随着寿命延长以及对一般疾病的更好治疗,在未来10~20年,亚洲国家可能发生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发生过的情况。喝酒、抽烟和饮食变化,将增加亚洲人患癌症的概率。”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有40%的癌症是可以经由运动、健康饮食、不吸烟等方式来预防。然而亚洲国家,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大批农民工进城,使城市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锻炼活动的时间减少,体重超重者增多,蔬菜吃得少,油、肉和盐等的食品吃得多。这些变化都将导致癌症,特别是胃癌和结肠癌发病大幅度增加。肺癌、胃癌和肝癌等已成为亚洲最常见的三大癌症。在2002年的全球癌症死亡人口中,亚太地区约占一半。英国牛津大学的唐纳克·马克斯·帕金博士说,如果情况没有什么改变的话,到2020年,亚洲癌症发病率将上升到780万例。我国占到全世界人口的1/5,我国新增加的癌症病人也占到全球新增加的1/5。

由于经济原因,不少亚洲国家缺乏癌症病毒疫苗,这也成为亚洲国家癌症高发的原因之一。如全世界3/4的肝癌发生在亚洲,肝癌中的大部分则是由乙型肝炎引起的。在20世纪80年代乙肝疫苗问世后,早已成为西方国家儿童接种的常规疫苗之一。但在亚洲许多地区,接种乙肝疫苗还未普及。又如宫颈癌疫苗可预防70%的宫颈癌发生,但目前3支宫颈癌疫苗在美国售价是350美元,这对许多亚洲国家的普通百姓而言则太过昂贵。故专家担心宫颈癌疫苗不普及,也可能是亚洲妇女容易罹患宫颈癌。目前,宫颈癌在亚洲妇女中是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大癌症,可能与此有关。

对亚洲国家的许多穷百姓来说,那些子宫颈细胞涂片检查和乳房X射线检查也显得非常昂贵。因此,使许多人在疾病到了晚期才去医院就诊,大大延误了病情,降低了治愈的可能性。

总之,亚洲地区癌症高发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生活习惯的不良改变;饮食习惯的不良改变,如从以粗杂粮和蔬菜为主变为精细粮、少蔬菜、多油、多肉、多盐;锻炼活动少,肥胖者增加;吸烟者多(包括二手烟);贫困使医疗、预防条件跟不上,如缺乏癌症病毒疫苗,不能及时检查,延误治疗等等。

29.有哪些癌细胞新知

经过科学家们的多方研究,目前,人们对癌细胞已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归纳起来,对癌细胞主要有以下新知。(1)人人都有癌细胞:每一个人的体内都有癌细胞,只有癌细胞的数量达到10亿个以上时,才能觉察出来。如果癌细胞数量没有达到这个数值,在一般的标准检查时都不会显示。在临床上,当医生告诉病人说:“经治疗后没有癌细胞了”,是指的癌细胞的数量不足以显示出来而已。(2)免疫力灭癌细胞:当人体的免疫系统强时,这强大的免疫力就会杀灭癌细胞,使癌细胞无法增生繁殖而成肿瘤。(3)癌症由多因引起:一个人得了癌症,表明他的营养已失调,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其原因可能有先天性的、环境的、食物的以及生活方式的等等。(4)变饮食增免疫力:当人改变饮食内容和方式等,就能够增强免疫系统,从而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并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癌症。(5)抑癌的营养要求:抑制癌细胞有以下营养需求:

●如糖是癌细胞最好的养分,为了抑制癌细胞最好以天然代替,如以小量蜂蜜或者糖蜜代替糖。

●海盐比一般食盐好。

●癌细胞喜欢酸性环境,故鱼比肉好,少量的鸡肉也比猪、牛肉好。

●80%的新鲜蔬菜和果汁、全谷、种子、坚果及少量水果,可以制造碱性环境,对癌细胞不利。故每天饮用蔬果汁(包括豆芽),吃2~3次生菜,有利于防止癌症。

●不喝咖啡,不吃巧克力,可以饮用绿茶。(6)肉类易产生毒素:由于肉类蛋白质不容易消化,所以,留在肠道的未消化的肉类会腐化而产生毒素。(7)癌症是心身疾病:癌症是肉体与心灵的疾病,则积极、正面的精神状态可以避免癌细胞的生长,而生气、不原谅、苦涩等会造成体内压力和酸性,可促进癌细胞生长。当人拥有爱、原谅的精神,放松享受生活等,就有利于防治癌症。(8)运动氧疗防治癌:人们每天运动,多做深呼吸,能够促进氧气的利用。而氧气疗法是防治癌症的新理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做好以下诸点:

●不要使用非指定的塑料微波容器。在给食物加热时,建议使用玻璃、康宁锅或陶瓷用器来装食物。

●矿泉水宜冷冻。

●用微波加热食物时,一定要用玻璃器皿,用纸巾覆盖食物。

●速食面和汤等,必须倒至玻璃或陶瓷器皿再加热。

30.癌症为何会浸润、转移

由于癌细胞非常“贪婪”,所以,癌细胞会跑到人体内的任何地方。当癌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沿组织间隙移动,侵袭邻近组织或者器官,继续生长,就称为“浸润”。伸展出去的癌组织与原发癌相连者,则称为直接蔓延。如果癌细胞从原发癌脱落后。通过淋巴管和血管等各种途径抵达不相连续的部位,并继续生长形成新的同样性质的继发癌,称为转移。癌症怎样浸润和转移的问题,主要的有以下诸点:(1)无接触抑制:由于癌细胞细胞膜的生化结构发生了改变,丧失了接触性抑制性能。当癌细胞相互接触仍增殖不停(而正常细胞间相互接触则运动和增殖即停止)。在相同的单位面积内,癌细胞数量可比正常细胞多10倍以上。(2)黏着性降低:由于腺苷酸环化酶活性降低,引起催化环磷酸腺苷的合成减少,导致癌细胞丧失控制地生长,从而使癌细胞加速增殖。又由于膜结构中唾液酸增加引起癌细胞表面负电荷增高,因静电排斥作用使其黏着性降低。因此,促使癌细胞向其他组织或器官浸润、转移。(3)活动性增强:因膜结构中钙离子降低。超微结构的微丝和微管排列紊乱,活动性增强,癌细胞外形变成多伪足状,所以,具有高度的活动和浸润性。(4)细胞溶解酶:人和动物浸润的癌细胞中及其周围的间液中有溶解蛋白质的氨基肽酶、组织蛋白酶、纤溶酶、透明质酸酶和胶原酶等水解酶。这些酶可使癌细胞离散脱离,易于运动,可溶解、降解正常细胞间黏性基质,或破坏基底膜,或破坏基底膜的胶原。使癌细胞易发生浸润、转移。(5)毒性肽作用:癌细胞中有一种特殊的多肽,对正常细胞有毒性作用,可使癌周围组织和血管坏死,而有利于癌细胞的浸润和转移。(6)有生成因子:实验发现,癌细胞对宿主血管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过程中,约18个小时就有新生毛细血管从宿主小静脉壁长出,进入癌细胞群内,使肿瘤迅速生长。肿瘤所以能吸引新生的毛细血管长入,是因癌组织可产生一种能扩散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称为肿瘤血管生成因子,当毛细血管长到肿瘤内时,肿瘤生长迅速,两周后肿瘤体积竟能增大16 000倍。

总之,上述多种因素的作用,就造成癌症的浸润和转移。

癌细胞可沿着组织间隙扩张而引起局部浸润,侵入淋巴管、静脉、神经鞘膜和自然管腔等,而形成转移。癌症常见的转移途径有:

淋巴管转移。癌细胞侵入周围组织中的淋巴管,沿淋巴管扩张。淋巴管转移一般最早,由于淋巴系统遍布周身,所以,是癌细胞转移的理想和首选通道。淋巴转移往往由近及远。如乳腺癌常见腋窝淋巴结转移;结肠癌开始结肠旁淋巴结转移,然后,可转移至肠系膜根部淋巴结。当癌细胞沿淋巴管扩散到胸导管时。可在左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汇合处流入血循环,发生血行转移。

血行转移。当癌细胞直接进入血管或经淋巴管进入血管,可循血行,到达全身,发生血行转移。侵入体静脉系统的癌细胞,一般顺血流到肺,发生肺转移癌。肺内癌细胞可进入肺静脉,经左心而扩散至全身各脏器,形成转移癌。椎静脉系统不需通过肺,而将各器官的癌细胞直接运送到脊椎、盆骨及颅骨。胃肠道癌常转移至肝和肺,乳腺癌、肾癌、骨肉瘤等常转移到肺,肺癌易转移至脑,前列腺癌易转移到骨。

种植转移。这种转移比较少。当癌细胞穿过脏器壁层到达浆膜而脱落附黏在胸腔、腹腔和脑脊髓腔等处,就会在那里“生根发芽”,形成转移癌,属于种植性转移。一般发生在这些空腔的下部,如肋膈角、直肠、膀胱窝、颅底等处。

此外,还有医源性种植,如在手术疤痕处、在针线通道、胃和结肠癌切除吻合口处、乳腺癌根治术植皮处等,均可发生医源性种植转移。

31.癌症病人会得新癌吗

许多癌症病人,在其癌症治疗后,往往只注意预防其原发癌的“复发”和“转移”。却认为得了一次癌以后有了一定抵抗力,不会再患新的癌症。其实不然,患过癌的人还会得新的癌症,称为二重癌或者称多原发癌。不仅会患第二个,还可能患第三个,甚至患第六个原发癌。

要确定是多原发癌,府军等提出,应符合以下标准:(1)每一个肿瘤都必须有独立的组织学特征;(2)肿瘤必须是分开的或位于不同器官;(3)不是另一肿瘤转移的结果。

府军等又指出,多原发癌有的是多中心型,即两个肿瘤发源于同一器官,如盲肠癌又发生降结肠癌;有的是系统型,即两个独立肿瘤起源于同一系统,如乙状结肠癌和胃癌;有的是配对器官,即两个独立肿瘤发生在配对器官,最常见的为两侧乳腺癌;有的是任意型,即两个独立肿瘤发生在不相关的两器官,如前列腺癌和结肠癌。多原发癌还可能是同时性或者是异时性的,所谓同时性癌就是在同时或在6个月内诊断的癌;所谓异时性癌就是在6个月以后诊断的癌。

引起多原发癌的主要原因有:(1)癌症病人没有对抗第二、第三个乃至更多个肿瘤的免疫力。癌症病人常常具有易感体质,对环境中的致癌因子较为敏感。有专家认为,得过癌症的人得新的癌症的危险是正常人的12倍。(2)因为治疗癌症的放疗、化疗有一定的致癌、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所以,当第一原发癌治愈后,很易再得另一种新的癌症。(3)随着对癌症治疗的进步,使癌症病人生存期延长,致使病人有可能发生新的第二、第三、第四个癌症。

专家认为,在多原发癌中,乳腺癌、大肠癌、膀胱癌等是多发部位,发生率可达5%~10%。进行定期随访和复查,以便早发现,提高对多原发癌的治疗效果。

二、引起肿瘤的原因

引起肿瘤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的有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按照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在引发肿瘤的过程中,外因是条件,内因是根据,外因是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的。也就是说,人发生肿瘤,不仅与外界的致癌因素对人体的不断刺激有关,更主要的是人体对致癌因素具有易感性,对癌细胞缺乏免疫力。这也说明,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发生了肿瘤,有些人却很健康。例如,有的人抽了一辈子烟,却未得肺癌,这不是说明,抽烟不会得肺癌,而是说明了人们内部因素不同。因此,在消除致癌因素时,既要注意消除外部致癌因素,更要重视消除内部致癌因素,提高人体的抗癌能力,即通过增强人体的抗癌系统,提高人体自愈力,以抵御癌症。

32.引发癌症有哪些外部因素

引发人体的癌症有多种外部因素,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化学因素:现已发现有1 000多种化学物质有致癌作用,对人类比较肯定的致癌化学物质也有30余种,例如:3,4-苯并芘类多环芳香烃、芥子气、联苯胺、萘胺、偶氮化合物、亚硝胺类、铬、镍、锌、砷、镉、石棉、氯乙烯、苯以及黄曲霉毒素等等。还有对人类有潜在致癌作用的钴、铅、汞、硝基唑啉、四氯化碳以及某些农药等等。一些家庭用化学清洁剂、消毒剂等也可能有致癌作用。某些医用药物,如免疫抑制剂、细胞毒药物、激素类药物等亦有致癌活性。

博伊兰德认为,人类肿瘤80%~85%是化学因素造成的。据伯格估计,人类的肿瘤除皮肤癌之外,有70%~90%为环境及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所引起的。可见,化学因素是外部致癌因素中的一类重要的因素。(2)物理因素:据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有一些物理因素对人类和动物都有致癌作用。这类物理致癌因素,主要有电离辐射、X线、日光与紫外线、微波和电磁波、热辐射、质子、中子、某些纤维性物质、创伤、长期慢性刺激以及异物等等。

人类受电离辐射易患白血病、骨肉瘤、甲状腺癌,过度日晒易患皮肤癌。据博伊兰德分析,物理因素的致癌病因仅在白种人的皮肤癌、接触放射性物质者的肺癌和白血病中起主要作用。而这些肿瘤占全部肿瘤的5%~10%。(3)生物因素:1911年美国人用鸡肉瘤病毒接种到鸡身上,引起了同样肿瘤的发生,证明了病毒可以诱发肿瘤,因此,病毒是生物致癌因素中的主要因素。现已发现,在6 000多种动物病毒中,约有1/4的病毒具有致癌作用。在人类,已发现非洲伯基特淋巴瘤、鼻咽癌、肝癌、乳腺癌、白血病等可能与病毒有关。然而,对病毒致癌在科学家中还存在不同看法。病毒是直接致癌还是促癌,也未得到科学研究的完全证实,在实际生活中也未发现癌症接触传染。

在生物致癌因素中还有寄生虫,已初步证实中华支睾吸虫感染可导致肝胆管细胞癌,血吸虫病可能诱发大肠癌和肝癌等。

33.引发癌症有哪些内部因素

虽然引起癌症的外部因素很多,但是发生癌症者仍然是少数,即使生活在同样条件下的人也不一定都发生癌症。也就是说,只有外部致癌因素不一定会得癌,还必须具有一定的内部因素才可能发病。关于内部致癌因素也不少,主要的有以下诸种。(1)精神因素:一些受过较大的精神刺激或有严重负面情绪的人,较容易得癌。在患同一种癌症的病人中,凡是情绪低落、丧失治疗信心的病人,治疗效果就差,也容易复发、转移。而那些情绪乐观、积极进取或者对病情不了解的病人,则往往治疗效果较好,生存时间也较长。(2)内分泌因素:调查发现,阴道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等可能都与内分泌因素有关。动物实验也证明,用致癌物质让大鼠发生乳腺癌,再切除内分泌腺体就可使癌症消退,如果再给予生理剂量的雌激素,则肿瘤又继续生长。细胞在接受致癌物作用后,必须有一个激素环境才能使转化细胞大量增殖,最后引发癌症。某些癌症一旦发生,也必须有一个激素环境才能支持其继续生长。(3)免疫功能:所谓免疫功能,简言之,就是指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其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分工合作来完成免疫监视功能。科学家已发现,人体内存在抗癌系统,人类的一些癌症不治自愈就是例证。美国的罗森堡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使用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来对付癌症。他称为的“继承性免疫疗法”就是通过增强白细胞的免疫能力而治疗癌症。当人体的免疫功能强时,肿瘤可自行消失;相反,免疫系统有缺陷或受抑制时,则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就高。如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人中,不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比正常同龄的人群高100~1 000倍,而且,肿瘤的分布也与正常人不同,如以淋巴瘤和淋巴网织细胞瘤最常见;其次,为肾、头颅部癌和白血病等。有人调查了16 444例接受肾移植而使用免疫抑制剂者,肿瘤发生率增高达15%,主要为皮肤癌或唇癌以及恶性淋巴瘤。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得癌的危险也高。有人报道,溃疡性结肠炎病人患肠癌的概率比正常人高30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人患甲状腺癌者亦比正常人高4倍。可见,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更易罹患癌症。(4)遗传因素:尽管80%以上的肿瘤与环境因素有关,然而,人类癌症的发生还确实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如移居世界各地的华侨中患鼻咽癌的病人远比当地居民为多。食道癌高发区河南林县的居民虽移居山西黎城已80~100年,但移民的食道癌死亡率仍高于当地居民的5.7~8.6倍。现已发现,一些肿瘤是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遗传的,如儿童期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肾上腺或神经母细胞瘤等。家族性结肠息肉病(为癌前病变)、Warthin的癌家族等也是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传递肿瘤的,以及“癌家族综合征”等三类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特征的肿瘤被发现,就是肿瘤遗传病因的有力证据。而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规律传递的毛细血管扩张共济失调、Fanconi氏贫血、Bioom氏综合征和着色性干皮病等,这些遗传综合征就比正常人容易罹患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

此外,还有性格因素和营养因素等等。

34.常见的家庭致癌物有哪些

在家庭的日常用品中,有不少的是致癌物,比如药品、蔬菜中的农药、化妆品、家用塑料制品和橡胶制品等,来自家庭食品中的致癌物,主要有腊肉、咸菜和油炸、烧烤食品、过分烹煮食物、食品防腐剂、添加剂,老火靓汤,以及微波烹制食物等等,对这些致癌物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致癌物尚未引起人们的注意。(1)自来水: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自来水中加入的杀菌剂,如漂白粉,会释放出活性氯,如果长期饮用带活性氯的自来水,就有可能诱发膀胱癌和直肠癌。其致癌因素并非漂白粉,而是它与水中的污染物起化学反应所产生的一些氯的副产品。(2)白纸:科学家研究发现,日常所用的白纸也是致癌物之一。因为纸中通常含有一种容易被脂肪所吸收,如果用白纸包装含有脂肪的食品,这种致癌化合物就有可能溶入到食品中,人们若经常吃含这种致癌物的食品,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病。(3)家用电器:现在的家庭已拥有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空调机、洗衣机、电视机、吸尘器、微波炉、电脑、电风扇、电暖器等等。由于家用电器会产生各种不同波长和频率的电磁波,形成威胁人们健康的电磁污染。科学家用老鼠进行微波辐射试验发现,老鼠的白细胞发生无规律地增殖,与血癌所产生的白细胞增殖极为相似,这说明微波可能致癌。(4)地辐射:是由处于高压状态下的地下水发射出的一种能量,以及建筑物中的放射性物所发出的辐射能等的总称。在地下水的交叉处,地辐射的强度会得到叠加而猛增,形成很强的辐射能,可引起人体细胞的突变而致癌。一般家庭建筑材料中都不同程度地含有一些放射性物质,如氡气等,特别是新建住房,放射性危险就更大,这些放射性物质很容易引起癌症。国内曾有报道,先后两家住于同一住房,都因住房内有放射性物质,两家都有因得癌症而死亡。经测定放射性超过国家规定上千倍。

35.有哪些饮食因素与癌症有关

国内外专家都认为,有1/3的癌症病例与饮食不当有关。欧洲七国大规模调查也证实了这个论点。饮食不当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1)高脂:多数专家认为,膳食中热量、脂肪过高的人,易得癌症。在欧美国家的膳食,脂肪摄入量占总热量的10%~45%,他们的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等发病率高。我国解放初期,居民膳食结构中,脂肪占总热量的10%~15%,各种癌症发病很少。近30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发病率明显上升。美国的动物实验表明,摄取大量植物油的大白鼠100%得了肠癌;摄取大量动物脂肪的大白鼠85%发生肠癌;而低脂肪饮食的大白鼠只有50%发生肠癌。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一项研究发现,当饮食中含15%或更多饱和脂肪的妇女,比饮食中只有10%或更少脂肪的妇女得肺癌的可能性高约6倍。虽然高脂肪饮食与患乳腺癌有关,但是,在英国和美国也有学者认为,高脂肪饮食似乎与患乳腺癌无关。美国调查还发现,中老年乳腺癌与高脂肪无关。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