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故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22 06:39:56

点击下载

作者:姜瑞云

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汉字的故事

汉字的故事试读:

序言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目前确切历史可追溯至约公元前1300年商朝的甲骨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发展至汉朝才被取名为“汉字”,至唐代楷化为今日所用的手写字体标准——楷书。汉字是迄今为止连续使用时间最长的主要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有学者认为汉字是维系中国南北长期处于统一状态的关键元素之一,亦有学者将汉字列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官方文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它是记录事件的书写符号。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符号,所以汉字一般也叫“方块字”。它由象形文字(表形文字)演变成兼表音义的意音文字,但总的体系仍属表意文字。所以,汉字具有集形象、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的特性。这一特性在世界文字中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它具有独特的魅力。汉字是汉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终生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汉字往往可以引起我们美妙而大胆的联想,给人美的享受。汉字主要不是艺术,虽然使用了那么长时间,仍然有生命力,自有其美。汉字主要是使用,失去了使用价值,或成为少数专业人士把玩的艺术品,那只能是文物。

历代学者对汉字的研究,可说探赜索隐,成就辉煌,但多局限于对形、音、义的考释,而对于汉字丰富的文化底蕴,问津的人却不多。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在20世纪末期语言学界兴起的文化热潮中,学术界不少人开始从文化学的角度来阐释汉字,破译先民造字的根据和意图,再现先民的古代生活画面,这无疑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要真正了解汉字的文化意蕴,只有从这方面着手对汉字进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字的含义和奥妙。

中国的汉字以它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认识价值赢得了世世代代人们的喜爱和关注,我也常常为它那奇异、瑰丽的美感和深蕴的文化内涵所吸引。因此,便下决心写一本关于汉字故事的书籍。通过不懈努力,终草就了《汉字的故事》一书。全书主要叙述了汉字的起源以及汉字的发展历程,并且利用相当重要的篇幅介绍了从古到今著名的书法家。为了凸显文化内涵和情趣故事有效的结合,特别在此书的结尾部分介绍了汉字的民俗故事,增加了故事的可读性。

本书从酝酿到结稿,经过了大量努力。大胆地将汉字中蕴藏的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与充满情趣的故事联姻,使该书既具学术性,也颇有趣味性。希望它的问世,能使深奥的古文字从此步入寻常百姓家,也为汉字文化的开掘和发展建立一个新的向度,为汉字的研究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书中摈弃了把汉字看作是一个单体的记录符号的观点,而把它看作是与深厚汉民族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并融会于其中的一种文化产物。

由于本书涉及的资料繁多,有的仅靠转引他书就难免有些出入,又由于个人学术水平的限制,疏漏之处,亦当难免,请读者予以雅正。

一、仓颉造字三传说

汉字是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但承载了我们几千年的历史,而且也是从古到今人们进行沟通的重要手段。由汉字衍生出来的书法艺术,更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但是,汉字是怎么造出来的呢?

研究汉字的起源问题,在国内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

按先秦时期的传说,造字者为仓颉。

仓颉,也称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汉字的创始人,被尊为“造字圣人”。今河南省南乐县城西北35华里的吴村有仓颉陵、仓颉庙和造书台,史学家认为仓颉生于斯,葬于斯。

相传仓颉“始作书契,以代结绳”。在此以前,人们结绳记事,即大事打一大结,小事打一小结,相连的事打一连环结。后又发展到用刀子在木竹上刻以符号作为记事。随着历史的发展,文明渐进,事情繁杂,名物繁多,用结和刻木的方法远不能适应需要,这就有创造文字的迫切要求。黄帝时是上古发明创造较多的时期,那时不仅发明了养蚕,还发明了舟、车、弓驽、镜子和煮饭的锅与甑等,在这些发明创造的影响下,仓颉也决心创造出一种文字来。

有关仓颉造字的传说有三种:

第一种传说:

传说仓颉四目重瞳,非常聪明。有一年,仓颉到南方巡狩,他登上一座阳虚之山(今陕西省雒南县),临于玄扈洛邙之水,忽然看见一只大龟,龟背上面有许多青色花纹。仓颉看了觉得稀奇,就取来细细研究。他看来看去,发现龟背上的花纹竟是有意义可通的。他想花纹既能表示意义,如果定下一个规则,岂不是人人都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么?

仓颉日思夜想,到处观察,看尽了天上星宿的分布情况、地上山川脉络的样子、鸟兽虫鱼的痕迹、草木器具的形状,然后描摹绘写,造出种种不同的符号,并且定下了每个符号所代表的意义。他按自己的心意用符号拼凑成几段,拿给人看。经他解说,这些符号倒也看得明白。仓颉把这种符号叫作“字”。

仓颉造字成功后发生了怪事,那一天白日竟然下粟如雨,晚上听到鬼哭魂嚎。为什么下粟如雨呢?因为仓颉造成了文字,可用来传达心意、记载事情,自然值得庆贺。但鬼为什么要哭呢?有人说,因为有了文字,民智日开,民德日离,欺伪狡诈、争夺杀戮由此而生,天下从此永无太平日子,连鬼也不得安宁,所以鬼要哭了。【仓颉】【仓颉所造之字】

第二种传说:

有一次,仓颉用绳结记录的史书给黄帝提供的史实出了差错,致使黄帝在和炎帝的边境谈判中失利。事后,仓颉愧而辞官云游天下,遍访录史记事的好办法。三年后他回到故乡白水杨武村,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爪之迹”,通过整理得到的各种素材,创造出了代表世间万物的各种符号。他给这些符号起了个名字,叫做“字”。

仓颉的字都是依照万物的形状造出来的。比如:“日”字是照着太阳红圆红圆的模样勾的;“月”字是仿着月牙儿的形状描的;“人”字是照人的侧影画的……仓颉首创文字的事后来被黄帝知道了,他大为感动,乃赐仓姓。其意是君上一人,人上一君。再后来,上天知道了这件事,下了一场谷子雨奖励仓颉。这便是人间谷雨节的由来。

第三种传说: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和屯里食物的多少。可慢慢地,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或发生变化,光凭脑袋记就记不住了。于是,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并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方便,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种办法挺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愁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见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他从此把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条。【仓颉造字传说】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就全推广开了,并由此形成了文字。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上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120多个结,表示他已是120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儿,独自去找仓颉了。【仓颉墓】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还坐在那里。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并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形字义反复推敲,还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儿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二、汉字历史源远流长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商)→金文(周)→小篆(秦)→隶书(汉)→楷书(魏晋)→行书→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楷行草”七种字体称为“汉字七体”。

中国文字——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的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甲骨文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十分生动。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外,并使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使汉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甲骨文】

但是小篆也有其根本性缺点,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是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至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隶书之后又演变为章草,而后今草,至唐朝有了抒发书者胸臆、寄情于笔端的狂草。随后,糅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即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汉代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小篆】

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刻字用的雕刻刀对汉字的形体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产生了一种横细竖粗、醒目易读的印刷字体,后世称为宋体。当时所刻的字体有肥瘦两种,肥的仿颜体、柳体,瘦的仿欧体、虞体。其中颜体和柳体的笔顿高耸,已经略具横细竖粗的一些特征。到了明代隆庆和万历年间,又从宋体演变为笔画横细竖粗、字形方正的明体。其时,民间流行一种横划很细而竖划特别粗壮、字形扁扁的洪武体,诸如官职的衔牌、灯笼、告示、私人的地界勒石、祠堂里的神主牌等都采用这种字体。以后,一些刻书工人在模仿洪武体刻书的过程中创造出一种非颜非欧的肤廓体。特别是由于这种字体的笔形横平竖直,雕刻起来比较容易,它与篆、隶、真、草四体有所不同,别居一格,看起来清新悦目,因此被日益广泛使用,成为16世纪以来直到今天非常流行的主要印刷字体,仍称宋体,也叫铅字体。

在中国文字中,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各种字体有着各自鲜明的艺术特征。如篆书古朴典雅,隶书静中有动、富有装饰性,草书风驰电掣、结构紧凑,楷书工整秀丽,行书易识好写、实用性强,且风格多样、个性各异。汉字的演变是从象形的图画到线条的符号和适应毛笔书写的笔画以及便于雕刻的印刷字体,它的演进历史为我们进行中文字体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在文字设计中,如能充分发挥汉字各种字体的特点及风采,运用巧妙,构思独到,定能设计出精美的作品来。自秦始皇统一文字,中国文字才逐渐走上了发展的道路,各个时代的中国文字都有着独特的民族、民风内涵,中国的文字史里处处都深深地饱含着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勤劳。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

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定型。

甲骨文。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还是从应用角度而言,都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是指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地讲,指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大篆百家姓(局部)】

大篆。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另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小篆。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小篆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要的意义。【楷书】

隶书。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著的变化是从弯曲的线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其实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我们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大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

楷书。“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的宁静之感。它因个人书写的方式和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的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楷书截然不同的视觉感。【草书】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草书。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并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往往给观者以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印刷字体。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

电脑字体。随着文化事业和科技的发展,在西方文字字体的影响下,又出现了黑体、美术字体等多种新的字体,如海报(POP)体、综艺体、勘亭流、少女字体等,以及更多的宋体之变形,如仿宋、扁宋等。并将各类汉字电脑化,其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

汉字的起源是一个未解之谜。得到考古支持的商代甲骨文最早出现在3300年前,这比古埃及的文字及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字都要晚近2000年。至今人们共发现了5000个以上的甲骨文单字,其中可以认识的约有1700字。事实上,最早的甲骨文就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会意和形声成分,在这些甲骨文中,会意字不到80%,形声字占20%多。这与古代埃及人、苏美尔人等其他早期的象形文字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科技水平远远不如古埃及、古希腊文明。在古埃及人早已经用巨大的石块建造宏大的金字塔时,中国却只有夯土建筑。在古埃及人已经在坚硬的石头上刻下精美的象形文字图案时,中国却只能在兽骨或龟甲上刻出粗糙的划痕。但是中国的甲骨文的抽象程度,却又远远高于古埃及那些具象的图形。似乎汉字跨越了象形文字的早期阶段,直接进入了一种更抽象的较高级阶段。在汉字发展经历的象形阶段,在其表意—形声的途径中,象形阶段几乎没有,所谓的象形字在甲骨文阶段就已经被高度抽象了。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汉字就不再是纯粹的表意文字了。

当希腊人建造巴特农神庙的精美雕塑,罗马人建立万神庙的巨大穹顶时,中国还只有秦汉时期夯土的长城和陶制的殉葬兵马俑。但是秦朝的小篆已经是一种全国统一的规范文字了,汉朝的隶书与今天的汉字已很接近。无论是跳跃着前进的文字文化,还是中国汉字这一庞大复杂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

随着语言的不断丰富,有些语言不能用形象表达了。古埃及人和苏美尔人开始创造一些仅代表发音的符号来记录这些语言。中国人却选择了另外一种解决办法:会意字,如“日+月=明,女+子=好”;表音字,如“阿”,没有任何意义,只表示一个音节;通假字,如“说—悦”。

文字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的痕迹,中国文字的演变是跳跃式的,是华丽的,耐人寻味的,就如同中国的历史一样。中国人创造中国文字,中国文字也同样引导着中国人前进。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被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六书一词出于《周礼》:“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然而,《周礼》只记述了“六书”这个名词,却没加以阐释。中国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记曰:“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的解说,是历史上首次对六书定义的正式记载。后世对六书的解说,仍以许义为核心。

象形。象形字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艸”(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我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指事。指事字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象的东西。例如“刃”字是在“刀”的锋利处加上一点,以作标示;“凶”字则是在陷阱处加上交叉符号;“上”“下”二字则是在主体“一”的上方或下方画上标示符号;“三”则由三横来表示。这些字的勾画,都有较抽象的部分。

形声。形声字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例如:“樱”字形旁是“木”,表示它是一种树木,声旁是“婴”,表示它的发音与“婴”字一样;“篮”字形旁是“竹”,表示它是竹制物品,声旁是“监”,表示它的发音与“监”字相近;“齿”字的下方是形旁,画出了牙齿的形状,上方的“止”是声旁,表示这个字的相近读音。

会意。会意字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例如“酒”字,以酿酒的瓦瓶“酉”和液体“水”合起来,表达字义;“解”字的剖拆字义,是以用“刀”把“牛”和“角”分开来表达;“鸣”指鸟的叫声,于是用“口”和“鸟”组合而成。

转注。转注字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的不同以及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例如“考”“老”二字,本义都是长者;“颠”“顶”二字,本义都是头顶;“窍”“空”二字,本义都是孔。这些字有着相同的部首(或部件)及解析,读音上也有音转的关系。【金文】

假借。假借字属于“用字法”。语言中的某个“词”,本来没有替它造字,就依照它的声音“假借”一个“同音字”来寄托这个“词”的意义。许慎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例如:“难”原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久”是“从后灸之”,借为“久远”之“久”,等等。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个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个系统为依据。例如:“軚”“锿”是形声字,“凹”“凸”“氹”是指事字,“畑”“奀”是会意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象形字占大多数。这是因为画出事物是一种最直接的造字方法。然而,随着文字的不断发展,要仔细分工的东西越来越多,例如“鲤”“鲮”“鲩”“鳅”等事物,都是鱼类,难以用象形的造字方法把它们的特征和区别画出来。于是,形声字就成了最方便的方法,只要用形旁“鱼”就可以交代它们的类属,再用相近发音的声旁来区分这些字。到了近代,有80%的汉字属于形声字。

三、汉字祖先甲骨文

什么是甲骨文?它是殷商时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所以我们称之为甲骨文,又称为卜辞。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现代汉字的直接祖先。

商人特别迷信,大到战争、祭祀,小到脚上长个疮,嘴里牙齿痛,还有打个雷、刮场风,都要求神问卜,甚至什么事没有也要卜问明天有无灾祸,或者下旬不会出什么事吧?因此商人成天有事无事都在占卜,以致留下大量的占卜记录。

商人是怎样占卜的呢?他们先把龟甲或牛骨加以整治,如去掉边角,锉磨骨面,把凹凸不平的地方弄得规整平顺。然后在甲骨背面钻一些坑,凿一些槽,但又不弄穿,目的是让这里的甲骨变薄,易于开裂。下一步就是用火来灼烤这些坑槽,使甲骨的另一面出现一些裂纹,叫做卜纹或兆纹,占卜者就可以根据这些兆纹的长短、形态、走向之类的变化来预测祸福。一次烧灼,龟甲兽骨上会出现不止一条裂纹,因此还要通过多次卜问,来确定哪一条才真正是神的旨意。占卜之后,占卜者再将所占之事刻在相应的兆纹旁边,并把这些甲骨保存起来。一条完整的卜辞,记录着占卜日期、占卜者、所占之事、是否应验以及旁边标注的占卜顺序、是否采用等内容,具有重要而丰富的史料价值。因此甲骨文相当于殷商王室的档案库。【甲骨文】

商代灭亡后,商的都城很快就被废弃,甲骨文从此深埋地下,不为人知,中国古代的典籍中也从未对甲骨文有过任何记载。只有《尚书》里记载了周公的一句话,说是“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就是说殷人是有典册的,至于是一些什么样的典册,里面都记载了什么,无人知晓。那么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甲骨文又是如何发现的呢?关于发现甲骨文的故事通常有两个版本。一个流传最广,也最富有传奇色彩。1899年的一天,时任清朝政府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因为打摆子(疟疾),请医生开了一服中药。他对中医素有兴趣,因此药抓回来后,便把药包打开,摊在桌子上一味药一味药地细看起来。突然,他发现其中一味叫“龙骨”(多为古生物化石或遗骸)的中药上似乎有细小的刻画纹。凭着深厚的金石学和文字训诂学功底,他很快辨认出这是一种人工刻上去的古代文字。于是他立即派人把北京药店中的有字龙骨全部买下,并许诺说以后再有这种龙骨,愿以每字二两银子的高价收购。从此,甲骨文得以被人认识。

不过这个故事许多学者并不太相信,一是中药店里的“龙骨”都是捣碎了卖的,不可能从中发现刻画纹;二是药材商不收有字甲骨,村民们都要把文字刮掉以后才弄去卖;三是王懿荣的儿子在记述他父亲搜集甲骨的过程时,并没有提到在中药里发现有字甲骨一事。所以人们认为这一发现甲骨文的故事不太可信。【王懿荣】

另一个发现甲骨文的故事版本则比较平淡无奇。19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的村民们经常在地里刨出一些龟甲牛骨来,但不知道有什么用,只是用来填塞枯井或磨粉肥田,最大的用途就是卖给药店做中药,一斤只能卖几个铜钱。1898年,这里出土了一批青铜器,许多古董商人都急忙跑去收购。其中一个山东潍县的古董商叫范维卿,他去得晚了什么也没收到。但他不甘心,亲自跑到小屯村出土地去打探情况。这一去,他虽没看到青铜器,却看到地里堆积如山的龟甲牛骨。不久他去天津,向经常买他古董的王襄谈到此事。当时在座的有个秀才叫孟定生,他怀疑它们是古代的简册,让范氏找一些来看看。第二年,范维卿果然带来几块甲骨,并且喊价每个字一两银子。王、孟二人由于财力不足,只买了几块小的。范维卿又跑到北京去找到王懿荣,王懿荣一见之下便断定这是一种比金文更为古老的文字,立即用重金全部买下。此后不到一年内,王懿荣共从古董商那里收到1000多片甲骨。因此,王懿荣是第一个收藏甲骨的学者。【《铁云藏龟》书影】

不过,王懿荣收藏的甲骨并没有公之于众,也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研究,就遇上了八国联军侵华。其时,他临危受命,担任了清廷的团练大臣,协助守卫北京城。1900年7月,八国联军攻破北京,王懿荣在自家后花园内投水自杀。王懿荣死后,他的甲骨大部分落到当时另一个收藏家刘鹗手里。刘鹗大量搜求甲骨,前后共得到5000多片。1904年,刘鹗从藏品中精选了1058片,编辑成《铁云藏龟》一书出版,这是第一批向社会公开的甲骨文资料,至此甲骨文才真正广为世人所知。

一百多年来,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懈努力,甲骨文的研究一步步走向深入,拨开了许多历史迷雾,解决了不少历史难题。比如过去有人怀疑:到底存不存在商这个朝代?《史记·殷本纪》所记载的殷商历史到底可不可信?商代晚期的都城究竟在哪里?……通过对甲骨文的深入研究,这些问题都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到现在为止,历年出土的有字甲骨有近20万片,其上发现的单字有4000多个,其中约有一半左右得到公认的识读。那些未能识读的文字也大多知其含义。因此,甲骨文一般都能被学者们通识。这样,许多过去不为后人所知的商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都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金文千年时间长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的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金文可略分为四种,即殷金文(前1300年左右—前1046年左右)、西周金文(前1046年左右—前771年)、东周金文(前770年—前222年)和秦汉金文(前221年—219年)。

殷金文。虽然商朝以前已有青铜器,但金文之始是在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这些字初时只有寥寥数字,及至周初已达1200余字。商末铸有金文的青铜器不断增多,但是所述仍简,多为铸者或其先祖的名讳。至商亡时,才有文章出现,其时最长之文仍仅有40余字。【西周金文】

西周金文。及至周代商起,金文渐兴,天子之事如昭王南巡、穆王西狩等,多有记述。

东周金文。自平王东迁以后,铁器逐渐出现,钟等青铜器也逐渐增多,且亦能铸文于青铜器外侧,所以金文所录已非如当初只为王公大臣之事,战功、音阶等皆有铸录。此时金文被广泛使用,堪称全盛时期。

秦汉金文。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诏令书同文,并于四方立碑,所用文字皆为小篆,且不再刻铭文于钟鼎之上,由此金文渐衰。及至汉代,民间多铸铭文于铁器之上,青铜之器不复使用,金文自此不见于史。

殷周金文被铸在青铜器的内侧,但是怎样在铸模上刻印上金文人们却无从知晓,根据在工场遗址所发现的大量模具所推断,青铜器的制造方法如下:

利用黏土做一个与制成品大小相当的土胚(模型)。另外再用黏土包裹着模型,待干透后切开外层的粘土,作为外模。将模型削去外层,作为内模。在内模刻上图案文字。组合起外模和内模,并在之间放入铜片作为间隔空隙以待注入铜液。将已熔化的铜注入。将模冷却打破,取出青铜器。

但是,怎样在内模上加上文字图案等却仍然是一个谜。由于在青铜器内侧的金文是凹进去的,因此在内模上的文字应该是凸出来的。关于这些凸出来的文字的技法,人们有各种不同的假设:

清朝金石学权威阮元提出的假设是将溶成泥状的黏土逐渐贴上。但没有实证实验。

民国以前人们的另一种假设是:在内模贴上薄黏土,再削去多余部分。按这一假设,其工序中必然会在内模上造成痕迹,而青铜器上亦必然有之,然而实际上并没有。

从金文与甲骨文的比较上看,金文与甲骨文十分相似。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富。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年)。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最早的甲骨文随着殷亡而消逝,金文起而代之,成为周代书体的主流。据考察,商代铜器上便刻有近似图画金文,其后继续演进,至商末金文亦与甲骨文一致。此种金文至周代而鼎盛,续延至秦汉。但商代器物和铭文皆少,秦汉以后已至末流,所以应算周代为主流。

金文上承甲骨文,下启秦代小篆,流传书迹多刻于钟鼎之上,所以大体较甲骨文更能保存书写原迹,具有古朴的风格。

金文的全盛时期为周,周以平王东迁分为西周和东周──西周趋于端整雄浑,造成金文的黄金时代;东周因列国割据而形成金文的不同地域特色。

西周承殷末书风,直到成王时方产生独特的风格,书体雄浑典丽而壮观,在昭穆之后则变为严谨端正。学术文化的发展多少会受到社会及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西周前期,自武王克殷,至康王之世,由于天下统一、社会安定,加上周公制礼作乐,堪称太平盛世,故书法家得以表现雄浑典丽的风格,内容亦有逐渐加长之势,如大盂鼎即为此期最典型的杰作。而至昭穆之后,书风渐变,笔画由粗细相参而趋于均匀划一;收笔与起笔亦由方圆不一,而变成圆笔;行款甚至变成方格形式,书风极为严谨端正。端正典雅的颂鼎、典雅整赡的大克鼎及稍具早期之风的毛公鼎等,皆为此期代表。

周平王东迁之后,秦迁都於雍,承袭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承袭了西周的文化。正因为如此,春秋战国时期秦的文字和西周文字是一脉相承的;也正因为如此,当东方各国的文字因地区特点和文化上的原因发生横向变异时,文化落后的秦国文字却成为汉字的正统(即使不考虑最终由秦统一中国并统一文字的事实,也可以认为,在汉字发展史上秦系文字代表了汉字发展的主流,而六国文字代表了支流)。因此,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字可以分为两系:即秦系文字和六国文字(秦系由春秋至战国,六国系指战国时的东方各国),一般文字学家也叫作“西土文字”和“东土文字”。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了文字规范的措施,即所谓的“书同文”。秦规范文字是以秦文字为基础的,秦以后的汉字的演变也是在经秦规范过的秦小篆以及秦篆的日常书写形式的古隶的基础上发展的。秦“书同文”之后,六国文字被淘汰了,秦文字成了真正的主流。因此,秦系文字是上承西周古文、下启汉魏隶书,乃至楷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的变化可以看作是汉字按自己内部结构规律演化的一部分。因此,就文字学而言,秦系的西土文字的研究较之六国文字更为重要,因为它是汉字的直系血亲,而六国文字则是旁系分支,虽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相互吸收。【《毛公鼎》上的金文】

秦代金文渐至末流,所存石刻书迹亦不多存。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法度、衡石、丈石之业,皆刻或铸于铜铁之上,以颁行天下。其以曲线为主,间架平稳,整齐中寓变化,气势奔放,堪称小篆的杰作,也为后代习小篆者提供了最可信的完整资料。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五、国人力保毛公鼎

毛公鼎是中国2800多年前的一件宗庙祭器。它的内壁铸有近500个字的铭文,是现存商周两代7000多件有铭文的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由内容推测,毛公鼎应铸于周宣王元年(前827年),其铭文是可凌驾于《尚书》的一篇西周真实史料,是研究西周史最珍贵的文献,毛公鼎可称是举世的瑰宝重器。

毛公鼎于道光末年(1850年)在陕西岐山出土,于咸丰二年(1852年)被陕西古董商苏亿年运到北京。后由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著名金石学家陈介祺以三年俸银的重金为代价购藏。【毛公鼎】

陈介祺,山东潍县人。陈氏与当时的收藏大家王懿荣、潘祖荫、吴大澄、吴云等过从甚密,共同考辨古物,研究文字。陈氏于青铜器、陶器、古钱、古印玺、石刻造像等收藏既多且精,并且精于考释。他的“万印楼”现为山东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陈列馆在其180周年诞辰时开放。

毛公鼎在陈氏手上收藏了30年。陈氏对其他收藏都乐于公诸于世,印成目录,昭示天下,唯有对毛公鼎,深锁密藏,秘不示人。

陈氏病故后,陈氏后人又继藏了20年。20世纪初,两江总督端方依仗权势派人至陈家,限三日交鼎,强行买走。毛公鼎到端府后没几年,端方即在四川被保路运动中的新军刺死。后端方之女出嫁河南项城袁氏,端府欲以毛公鼎作陪嫁,而袁家不敢接受,端氏后裔遂将鼎抵押在天津的华俄道胜银行。可是后来其家道中落,端氏所收的许多青铜器均经过端氏的把兄弟、美国人福开森卖了出去,此鼎在抵押中自然亦无力赎回。

1919年至1920年间,一美商欲出资5万美元将毛公鼎买走。消息传出,国内舆论哗然。民国间曾任财政总长、交通总长的大收藏家叶恭绰知道了,决意与美国人角逐,想方设法将鼎留在国内。叶氏本来力劝国内有实力者买下,后来却不意传来流言蜚语,说叶氏想从中捞取好处。叶氏一气之下,变卖了其他文物,索性自己买了下来。于是毛公鼎又来到叶家,一待又是十几年,先是放在其天津家中,后又移至上海。【毛公鼎】

叶恭绰(1880—1968),广东番禺人,清末曾任职邮传部,民国后历任交通总长兼交通银行经理,在1920年至1924年北洋军阀时期,曾连任靳云鹏、梁士诒、颜惠庆、段祺瑞内阁的交通总长,系旧交通系的骨干之一,财力深厚,又嗜收古物,是民国年间最著名的收藏家和书法家之一。叶氏买下毛公鼎后,曾拓下铭文,分送亲友,圈内人均知鼎已移至上海的叶氏寓所懿园。抗战中叶恭绰避难香港,香港沦陷后,日本人胁迫他出任伪交通总长,被他称病拒绝,足不出户。

叶恭绰在香港的日子过得很不安宁,整日在日本人监视下,谁知上海的家中又后院起火。原来叶氏在上海的一个姨太太,因财产问题闹纠纷,竟把毛公鼎藏于懿园的消息捅给了日本人,闹得日寇三番五次前来搜查。叶氏得知后万分焦急,即刻发电报到昆明,叫他的侄子──西南联大教授叶公超来港晤商。叶公超遂赴上海,为保护宝鼎与敌人周旋。叶公超到上海刚把毛公鼎安顿好就遭到日寇的拘捕,在狱中受刑七次,苦不堪言,差点丧命,后嘱家人赶快设法请人仿造一鼎交出去了事。后经叶恭绰在香港遥控指挥,多方托人设法营救,好歹总算保住了叶公超的性命,毛公鼎遂得以转移香港,面交叶恭绰。

抗战胜利前,叶恭绰被日军押解回沪,但仍称病不出。然而此时叶家一个庞大的家族,全仰仗他一人养活,实力已大不如前。他抗战前就已退出政界隐居不仕了,十余年下来全家人坐吃山空,还要抚养好几个子侄在外国留学,逐渐觉得力不能支,只好靠变卖文物度日。到实在无奈之时,毛公鼎也保不住了。其时抗战胜利在即,日军已节节败退,抗战胜利的大势已定。上海商人陈咏仁表示愿买此鼎。

陈咏仁字伯陶,原是一位机械工程师。20世纪二三十年代曾在江苏无锡开设铁工厂,因技术高超又善于经营,在中国机械行业及江苏工商界中享有一定声誉,在抗日时期陈咏仁因贪私利,与日本军部做生意,协助日本人收购金属物资,制作机械,直接为日军军需生产服务而沦为汉奸。并任伪上海中央储备银行副总裁。眼见日本即将战败,陈咏仁为给自己留条后路,买下此鼎,并约定抗战胜利后捐献给国民党政府。

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立即接收了上海,军统在抗日期间是负责除奸的,光复后成立了敌伪财产清查委员会。戴笠命令军统总务处处长沈醉到上海查找失落的文物,并对沈醉说:“这次到上海务必找到一件国宝级文物——毛公鼎。”戴笠对文物十分内行,特别重视这件事。戴笠抗日战争时期一直关注着国宝文物,当时就曾多次指示沈醉查找失落的珍宝文物。军统到上海捉住了伪上海中央储备银行总裁钱大魁。钱大魁是为日本人搞物资的汉奸,他把自己的房产、财产包括陈咏仁的毛公鼎一并列为清单上交给军统。此时,上海报纸列举了陈咏仁的种种汉奸罪行,陈咏仁携家逃亡海外,他的住宅在上海的杜美路,他逃跑后军统接收了杜美路的房产作为上海办事处。当军统查抄钱大魁的财产后,戴笠发现唯独不见毛公鼎的下落。

沈醉为查找毛公鼎的下落大动干戈,将上海文物界搞得鸡犬不宁。他将文物奸商审讯了一遍,但仍无线索,最后将上海所有的古董商传讯到杜美路军统办事处。杜美路军统办事处办公室内陈设有一组太师桌椅,桌下设置一个焚纸炉,军统有严格规定,无论是文件还是便条,看后必须即刻销毁。沈醉坐在八仙桌旁,对提审的文物商说:“我这次到上海就是要找到毛公鼎,如果你们其中有人知情不报,就别怪我不客气了。”这些古董商面面相觑,一言不发,摇头低叹。正在此时,一个商人眼睛直视,大声惊呼:“呜呼,呜呼!罪孽,罪孽!”随着他的惊叫,所有人发出了惊叫且都冲向了八仙桌,此时沈醉如坠五里迷雾,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声喝道:“干什么?你们都疯了?”这些商人异口同声:“毛公鼎就在你脚下!”此时众人搬出毛公鼎,除去纸灰,清晰看到鼎内499字的铭文。沈醉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心中问、责、叹感触良多。一问:这世上竟有如此无巧不成书之事,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二责:自己才疏学浅,有眼不识泰山,竟将如此国宝当作焚纸盆。三叹:冥冥中有神灵庇护了自己,没有成为千古罪人。之后他精心保护,只待向戴笠邀功受赏。就在此时,急电告知戴笠飞机失事,一命呜呼。沈醉身为总务大臣急忙去南京为戴笠收尸,发送老板,时间是1946年3月17日。毛公鼎暂由军统敌伪财产委员会保管。此消息传到国民政府教育部徐伯璞耳中,他立即呈文,随即毛公鼎被送到南京政府保管。1948年,毛公鼎同5000多箱故宫文物一道被运至台北,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镇馆之宝之一。另两件为翡翠白菜和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

六、最高刻石文字石鼓文

大篆是西周时期普遍采用的字体,相传为夏朝伯益所创。针对不同的书写媒介,大篆亦有金文(或称“钟鼎文”)和籀文之别。

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结果产生了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当然,大篆是对后来的小篆而言的。广义的大篆包括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和六国文字。我们这里所说的大篆指通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文字。由于周平王东迁洛阳,秦占据了西周的故地,同时也继承了西周的文字,由此促进了金文的发展。

大篆因其著录于字书《史籀篇》而被称为籀文。《汉书·艺文志》载:“《史籀》十五篇,周室王太史籀作大篆。”《说文》中保留了籀文225个,是许慎依据所见到的《史籀》九篇集入的,是我们今天研究大篆的主要资料。

大篆的真迹一般认为是“石鼓文”。唐初在天兴县陈仓(今陕西宝鸡)南之畴原出土了10个像鼓一样的石墩子,径约三尺,上小下大,顶圆底平像馒头似的。上面刻下的是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作的10首四言诗,是我国最早的刻石文字。经过失而复得,得而复失,原刻的700多字现存300多字。因内容记载畋猎之事,命名为“猎碣或雍邑刻石”,唐朝诗人韦应物认为石的形状像鼓,改名“石鼓文”,现作为大篆的代表。

石鼓文具有遒劲凝重的风格。字体结构整齐,笔画匀圆,并有横竖行笔,形体趋于方正。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只是略有改变,笔画更加工整匀称而已。笔势圆整,线条比金文均匀,线条化达到完成的程度,无明显的粗细不均的现象。形体结构比金文工整,开始摆脱象形的拘束,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同一器物上几乎没有异体字。字体繁复,偏旁常有重叠,书写不便。

石鼓文出现在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374年之间,大概处在周代末期到春秋时代,记录了春秋五霸之一的秦国发生的10个有代表意义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发生地在今天宝鸡市区、凤翔、岐山一带地区。这些故事被刻在表面像鼓的花岗岩上。现在原鼓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的珍宝阁,被誉为中国第一文物。【陕西宝鸡石鼓文】

七、秦国大一统创小篆

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因为习惯上把籀文称为大篆,故后人常把“篆文”专指小篆。小篆又称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变而来的一种字体,产生于战国后期的秦国,通行于秦代和西汉前期。

战国时代,列国割据,各国文字没有统一,字体相当复杂,于是秦始皇便以秦国的文字篆体,施行“书同文”来统一天下的文字,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和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为一种新的字体——小篆。《说文解字·叙》中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小篆】

秦代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无数秦量、秦权和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产生年代虽然较晚,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在殷商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之后,汉字的发展到了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差不多丧失殆尽,就连文字也是各写各的,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此外,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比较普及,铸、刻、写文字的材料和范围有所扩大,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也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说文解字》书影】

宏观地看,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