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粒微尘,也是一个世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1-30 17:56:37

点击下载

作者:张大河

出版社:中国文史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你是一粒微尘,也是一个世界

你是一粒微尘,也是一个世界试读:

作者简介

张大河,男,1969年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善岱镇,青少年时期在故乡度过,1987年就读于东北大学冶金工程系,2008年在中科院心理所研究生班学习,曾从事工程师,广告传播策划,EAP心理咨询等工作,并参与未成年人涉罪社会调查和心理热线志愿者工作。对人性的简复和人生的意义,进行了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一个心地简单性格多面,经历坎坷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题记

没有一个人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只是找不到听众,时间来不及,或者不知从何说起……序你是一粒微尘,也是一个世界

这是一本奇书。

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翻开这本书的时候,起始会充满困惑,作者在写什么?他想表达什么?他写的好像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东西,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的角角落落,似乎还一件不落,面面俱到。为什么,他要把我们熟悉的一切,掰饬给我们看?

当然,文字不乏优美,同时还有点啰唆;叙述不乏趣味,甚至还能学到不少知识。然而,若你以为这只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散文集,或一本百科全书式的时代记录,那你就错了。

只有在你跟随作者的脚步静下心来读完每一个章节,并且在不知不觉间,跟随着那些章节对你生活的世界,和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做完一次全部的检阅之后,你或许才会恍然大悟: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人工智能之父图灵说过: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 that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有时候,正是那些意想不到之人,成就了无人能成之事。

若你读懂这本书,你会如此惊奇,原来,如你我一样平凡似微尘的生命,真真切切地关联着这亘古永恒浩瀚无边的世界。见天地如此,见自己如此,见众生是如此啊!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清晰而完整地呈现给你一个本来就在、一直都在的真相。这个真相,存在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无比丰盛的世界里(第一、二部分),存在于我们的内心深处(第三、四、五部分),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空隙和每一次联结(第六部分),存在于过去、现在、未来。这个真相,每个人都有知道它的权利。

这本书,正是为了让我们寻得这个真相而面世。明予前言你是一粒微尘,也是一个世界

我们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吗?

我常常想,如果有一位天神站在云端,看人间的生活,乱乱纷纷,像一场盛大无比的游戏,也许觉得悲惨又好笑;又搞不清纷乱些什么,不免好奇纳闷,而活在其中的我等凡人,反倒有幸亲身经历和体会这纷繁浩大的生活……如果再幸运一点,还可能把它整理成一幅简单而缤纷的画卷……

曾经在一次心理热线上遇到一位女士,与亲人的关系中充满各种不如意,最后只想找到一点证据,证明自己不是母亲亲生的,就可以安心活下去,可见人总是在对世界,更是对自己的生活以及自身的命运,寻求某种合理的解释。世上的各种学说,乃至于测字算命等,都是这一追求的产物,“生活是怎么回事,我的人生怎么回事?”对生活的追问本来就是人生意义的一部分;在确认这个世界存在某种合理性的同时,我们还在感知和评估这个世界到底怎么样,以及是否可以更加真实不欺、自主自由、幸福而明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这是创造出多姿多彩文艺作品的原动力,也是人类探索和不断超越自己的原动力。

中国公认的文学巨著《红楼梦》有900多个人物,虽然笔墨不一,但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在我看来,就是作者在完成对这些人物及其生活的叙述、解释和欣赏。我们的人生道路,看似有无限可能,其实最后走过的只有一条路,这条路有时幽暗有时光明有时狭隘有时宽广,除了本人,谁又能知其所以然?

我喜欢一位中国公知说过的话:“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可能我自己的人生不够剽悍,总觉得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值得解释的地方,只是找不到听众,时间来不及,或者不知从何说起……说到听众,我想至少有一个,那就是叙述者本人,有了这个观众,足以值得一叙,正如胡紫薇女士的观点:“写作,有点像走夜路,大声说出来,不过是给自己壮胆。”再说时间,只要拿出部分打发无聊的时光,足以够用,所以解释人生这事,就剩下一个难题——如何解释?本书的目的,就是想对自己的生命与生活做一点探索和尝试。

故乡,故土,故人!

我的故乡,在内蒙古阴山南麓土默特左旗,一个叫善岱镇的地方(善岱是蒙语,低洼之地),南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注意,这个字念yǎ),天苍苍野茫茫……”描述的就是我的故乡,苍凉的天空、辽阔的土地孕育了我和我的乡亲,也影响了我们的性格。我的双亲也出生在这片土地上,我最早关于生活、关于世界的认识,主要来自我的母亲,我记得她在炕上做针线活,我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太阳晚上去了哪里?为什么有时候白天也能看到月亮?哪边是东西,哪边是南北?山后面还有没有人?人是怎么来的?人活着到底是咋回事?长大以后做什么呀?等等,别的问题不记得答案了,只记得她说过,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太阳正午的地方是南,山后面有人,听说有人去过,人活着就是明了,黑了,黑了,又明了,还记得她对这个答案不很满意和有点惆怅的眼神……这也是多年以来,我坚持追问,人活着到底是为什么的主要动力,我也希望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中国人喜欢把天比作父亲,把地比作母亲;或者倒过来,把父亲比作天,把母亲比作大地,这个比喻充满了智慧,天那么遥远廓大,我们常常忽视他的存在,很像父亲;大地贴近包容,我们根本就是生活在她的肚子里,用母亲作比真是贴切不过,母亲的关心与照料,父亲的鼓励与支持,是我们心中爱与温暖,坚持与力量不竭的源泉……

生活如此隽永,世界如此广阔

当我懂得追问这个世界怎么回事的时候,这个世界显然已经存在很久很久了,并将继续存在下去,而且比我曾经以为的要大很多很多。

当我懂得追问生活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也早已生活很久很久了,不管收获什么,也是从前生活所赐,以前的生活不但继续算数,以后的生活和从前也未必有什么不同。

当我懂得追问生命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才蓦然发现,自己也是一个普通的生命,在宇宙中渺小如一粒微尘,而心中却有一个广大的世界,与身外的世界相互对照,并千丝万缕地联系在一起。

当我懂得追问家庭和社会是怎么回事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早已被家庭和社会所塑造,以家庭的一部分、社会的一分子而存在,而家庭和社会作为系统,也有其本身发展的规律和周期。

当我懂得追问“我”是怎么回事的时候,看着镜子里那个时而欢乐,时而悲伤,时而害怕,时而勇敢,时而愠怒,时而温和的形象,不知从何说起,他如何因缘际会诞生于世,又如何半明不白活到今天?他常常如一粒微尘淹没在人流中,不敢想象他怎么还可以是一个世界?

我们与生活、家庭、社会、世界的关系,就像鱼和水的关系一样,虽然日复一日须臾不离,却很少体会其存在,更少思考它们是怎么回事。美国作家大卫—华莱士在凯尼恩学院毕业典礼的9分钟演讲《This is water》里,生动而不厌其烦地陈述了成年人庸常甚至乏味的生活,提醒同学们做好面对现实的准备,理解平凡生活的不可抗拒,试着理解他人相似的无奈与精彩,理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就包裹在日复一日、平常庸俗的生活里,并提醒我们珍惜解释生活和选择生活态度的权利和自由。有人说,意义是虚的,看不见摸不着,但我觉得感知一个生命一个事物的温度,了解其来龙去脉,对其产生喜爱与否的态度,是非常实在的东西。

此时此刻

我坐在一个阳光斑驳众声喧哗的房子里,回忆,思索。回忆和思索的还是那几个老问题:什么时候世界上有了人?没有人的世界什么样?有了人,世界多了什么?“我”到底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何以成为今天的我?四十年前的那个自己还在吗?什么东西让我们愿意活在这个世界?除了活着,我还可以做什么?我喜欢帕特里克·房龙,以人的视角解读世界,我想尝试,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解读我们的生活。

对于生活和世界,常常听到两种极端的说法:第一种认为,古人尤其是中国的古人早就看到了生活和世界的本质,比如道家“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观点与微观物理和太空探索的结论相似;孔子学而时习之的主张,与现代学习理论不谋而合等等。第二种认为世界奥妙无穷,生活复杂无比,我们不可能窥见其本来面目,只能尝试去描述自己感受领悟到的部分而已。我个人比较赞同后者,诚如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感言:“前人之述备矣……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对于浩浩荡荡的生活,谁没有可能捡拾到一两片自己喜爱的贝壳呢?我把对生活的感悟,陈述于此,如果能引起你的思索,那就是最好不过的回响。

通过我的叙述,我们可以一起感知数亿年前的生命,数百万年的先祖,数亿平方公里的世界与我们同在,体认到生命的博大精微,生活的悠远丰美,如果还能对平凡的生活多一点惊奇、多一点热爱、多一点主动,那就好上加好了。

本书于我自己的意义,就是为来这个世界旅行,做一点记录,或者说,表达对生活和世界的感觉和理解,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可我知道,我首先是一个普通又普通的生命(普通恰如裸体一样,是生命的本质),其次才是和别人一样独特的自己(任何独特甚至伟大,只是衣服而已),又因为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所以我们都是一样独特的普通人,我想到的,可能你也想到,请原谅我啰唆,如果有没想到或不赞同的,请宽大为怀。

有人说我是一个两面派,我觉得很准确传神,在后面的内容里,你会不时看到我的这种两面性。具体生活中,我也常常如此,有的地方自私有的地方无私,有时节俭有时奢侈,有时勤奋有时怠惰,有时全然相信有时充满怀疑。很可能,这也是普遍人性的反映,就像一天当中有昼夜,一年当中有寒暑,一件衣服有正反一样。如果我看到了这种两面,理解甚至欣赏了这种两面,那说明我经历了真实的生活,体验了人生的某种完整。

如果把生活当作一幅美景或者一个美人来看,不管晴朗还是阴雨,不管淡妆还是浓抹,各有其不同的韵味,正如有位画家借用苏东坡的诗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对生活的概括——晴好雨奇。Chapter 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穿越生活万象,辨识人生法则三位一体的人生——生命、生活、生计

生活,你到底是简单,还是不简单?

我很晚才开始追问和思考什么是生活?有人说生活很简单,有人说生活很复杂,我都同意。同意简单,是因为如果把生命先放一边,人类一切外在活动,甚至所有动物的生命活动,都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生产,其余的全是生活。也有人把生产或者现在所谓工作也划入生活(广义的生活),那也没问题,那就更加简单,生命的外在全部是生活。在英语里,人生,生活,生命,甚至生计都是一个词,叫作Life。

关于生产,有一个叫亚当·斯密的英国人写过一部名著《国富论》,汉译就是“国家的财富”,似乎与草根百姓无关,但从英文原名来看,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财富本质与要素的研究,与追求创造财富的每个普通人并非无关,揭示了“财富是生产和交换的结果”这个朴素的真理,帮助我们用少量简单的概念,理解生产和财富的本质,并探讨了增进财富的方式,与我们勤劳致富、流通致富、服务致富的常识相吻合,并开创了经济学这门学科。

本书中提到的生活,大多数是指上面提到的狭义生活,当用作广义的时候,相信智慧的你也能领会。在汉语的语境里,生活这个词偏向于描述一个阶段,一个片段,一个状态,更加具体、容易感知和理解。生命这个词也比人生具体一点,主要指内在本体。而人生这个词,作为既包括过程也包括状态,既包括外在也包括内在的存在,更加抽象和宏大、不容易感知和理解,所以常常被很多人回避、拒绝,甚至嘲笑。

我记得意大利球星巴洛特利(巴神),射门犹豫没有进,媒体调侃他“在对方的球门前突然开始思考人生”。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很热爱“人生”这个词,当时有一本书《培根论人生》,非常畅销,相信和我同时代的很多人都看过。本书讨论的内容,也可以说是Life,既包括生活、生计,也包括生命、人生。

我赞同生活的复杂,至少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生活的内容相当琐碎,一天当中,我们可能做几十种不同的事,和几十个不同的人打交道,接受目不暇接的信息,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光怪陆离的大街上,万能的互联网上,为本来简单的衣食住行玩等生活大事,做出具体微小的选择,有人竟然患上了选择恐惧症;即便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机械化水平较低的中国农村,一天当中,除了上工上学,也要生火做饭,缝洗衣服,喂猪喂鸡,走亲访友或接待宾客,赶上逢年过节,娶亲盖房,生老病死,就更加忙碌……更不要说一个月一年十年中要经历多少事,接触多少人,生活中所有的人、事、物,须臾不离地包围着我们,烦扰着我们,也滋养着我们。

其次,生活的复杂也表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发生的事,天天年年都在变化,昨天艳阳高照,今天大雨滂沱,我们以为今天爱我的这个人会永远爱我,陪伴我,明天或者明年可能就不会了,直到有一天天人永隔……可是长歌当哭,生活还要继续啊。佛教说万事无常,也是一种善意的提醒和安慰吧。

最后,生活的复杂还表现在看起来不变的“我”这个生命,其实天天都在变,细胞日日死去再生,衰老得不知不觉,拜聪明的大脑和智慧的身体所赐,今日之我还吸收了过去经历、教育留下的烙印,无影无形地变化着,形成所谓“苟日新,日日新”的新生命,与其他两个复杂性合在一起,让我们在蓦然回首从前的生活、从前那个自己,细细打量今天的生活、今天的自己时,感到不知所措、莫名其妙、哑然失笑或者潸然泪下……

不管简单,还是复杂,每个人的生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都是一个非常巨大非常浩大的存在,审视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并不简单但很有意义的事。内蒙古 土默特左旗 敕勒川

平凡的生命和生活,因何而宝贵?

有人认为,人类创造的所有概念,除了“存在”,其他都是分类,只有“存在”这东西包罗万象,甚至“虚无”、“空”、“宇宙起源”等概念,都可以说是一种存在。生命体或者非生命体,衣、食、住、行,悲、欢、离、合,首先是一种存在,存在是一切讨论的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其他无从谈起。所以不加评判、如其所是地看待万事万物,就是“存在即合理”的真义。

每个人的生活,首先是一个巨大的存在,能够作为一个人,来到世界,感知生活的存在,感知自身的存在,感知世界的存在,可能是修了几世的造化。如果自恋一点看,我们各自的世界,从出生的那一刻,才一切准备就绪,开始存在,正如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神奇的不是这个世界样貌如何,而是它居然蓦然(咔嚓一下)存在了,这个事实!”也因此,对我们人类来说,最重要的感觉就是自己这个生命的“存在感”,这个存在感可能通过拥有某些东西而感知,通过自主决定所做的事及成就而感知,通过与其他人或生命的连接来感知,通过自己身体的感觉来感知,或者通过自己的精神成长和觉悟来感知,身体和内心的感知,是对内在自我的感知。人生包含生命和生活两个部分,内在部分是生命,外在部分是生活,生活与生命又互相参与,融为一体,可以说生命表达为生活,生活塑造了新的生命。生命是内在的,随着岁月生长变化存储和积累,就像一棵生长了200年,甚至2000年的参天大树,你说这个树的童年,1岁时,10岁时的那个小树哪里去了?对,当然没有消失,仍然合并在此时此地这大树的身体里。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当我成为风华少年,成熟中年,耄耋老者,那1岁的我,10岁的我,难道就消失了吗?生命的内在发生,虽然肉眼看起来轮廓简单,在显微镜下却异常复杂、井然有序、神奇无比。现代生态科学、生命科学、人体科学、心理科学,为我们揭示了许多生命发生的内在机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反相成,人体的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生殖泌尿系统配合默契,妙不可言。

生活却不断发生,瞬间消失在外,像一条永不停息的河流,只有在一些貌似静止的环境或时刻,我们才能体会到一点生活的停留,比如徜徉在辽阔的原野,伫立在高山之巅,沉醉在爱情里,或者在电视里看到中国的张家界、美国的约塞米蒂国家公园那样壮观画面的时候。另外,生活也有秩序稳定的一面,比如我们每天上班走的路常常比较固定,我们爱吃的食物也就那么几样,草木荣枯四季轮回,每个季节我们的衣着、活动也很相似,正所谓“天道有常,世事无常”。

生活和生命,像一片广袤田野里生长的植物。如果我们希望生命茁壮而美丽,首先要有饱满的种子(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同时还要用心规划这空空的生活田野。生命的种子,可以有三分之一,是经过整齐播种,井然有序的;三分之一是随意播撒的;还有三分之一是任凭老天赐予的。这样,生长在生活田野里的生命,既有让我们安心踏实的部分,也有意料之外的部分,是我们留给生活的空间和可能。

但凡我们可以感知前文所述的五个方面其中部分:感知对所做事情的自主和成就,感知到自己的拥有,感知到自己与其他人或生命的连接,感知到自己的身体,感知到自己的精神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加安心地活在这个世界上。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生命因何而宝贵呢?因为只有一次而宝贵可以吗?因独一无二不可替代而宝贵可以吗?因漫漫几十亿年不间断传承而来宝贵可以吗?因能够感知自己的生命、生活与世界“存在之美丽”,因领悟生活与世界“意义之浩大”,因可以自由选择对生活“热爱与否”,不畏艰险,不畏人言,不做他想而宝贵可以吗?……

生产服务于生活,生活服务于生命

生产、生活和生命是三位一体的,生产服务于生活,生活服务于生命。远古的狩猎和采摘,后来的种植、养殖、手工制造、流通贩卖、医疗教育、管理护卫,当今人们在各行各业里从事的职业,都关联着某种生产。在社会化大合作时代,生产(工作)的表面目的就是为了赚钱,但深层目的当然是保障生活。人类学家费孝通的博士论文《江村经济》生动呈现了手工业收入的下降,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公共活动减少、娶亲延迟……按道理,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生命、对自己的生活,存有热爱与敬重,那么对为之服务的工作(生产),自然有一份延伸的热爱与敬重。生产效率高了,才有条件更少时间生产,更多时间生活。

为什么,我们常常有并不那么热爱和敬重自己工作的时候呢?除了可能我们并不理解热爱与敬重自己的生命、生活的意义,还因为生产与生活,本来就有竞争和对立的一面,为了增加生产物的数量,我们放弃部分生活加班加点;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人类发明了各种工具和合作,合作对象却常常是机器或陌生人,少了一边工作一边生活的乐趣。忙碌与加班让身心疲惫,甚至失去享受美食的兴致,拥挤的地铁让出行变得痛苦,高楼大厦遮蔽了阳光,水泥砖头侵占了生机勃勃的绿地。

导致工作与生活对立有余、和谐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呢?

其一,我认为是“消费主义”,《新周刊》“低成本生活指南”专辑写道:“消费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土鳖的一种文化形态,但不幸的是,我们正乐此不疲。你拼命奋斗几十年,难道不就是为了在自己的骨灰盒上刻上‘能挣会花’四个字?”当然,物质消费的背后,真正匮乏的可能是精神上的存在感、安全感、拥有感、爱和自由感等,以及精神上的“过度消费”(无限追求快乐、成功、独特、觉悟……)。对一场老友重逢的酒席来说,一瓶售价千元的五粮液与不到十元的敕勒川老窖的作用,又有多大差异呢?假如就是这种高消费,增加了生产工作的压力,更加平衡的道路,就让生活回归基本,文章提倡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缓慢闲适、回归兴趣爱好,非常有道理。或许“幸福的秘诀,正是保持适度贫困(包括精神上)”?

以2015年的物价估算,在中国的中等城市,一份有品质的基本生活,大约每天30元,饮食15元,住房7元,其余8元,在乡村还可以更少,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居住成本会超过饮食,每天的生活成本也可以在60元左右,而乡村则不超过20元。孔子曾对弟子颜回的生活态度,表达过自己的钦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年轻时候,我们很难做到颜回那样清心寡欲,但让身体和精神保持愉悦所需要的物质,确实不要太多。我以为,对这种物质和精神过度消费的自我觉察,是回归的前提。

其二,我们正在丧失自给自足的生产能力,不得不依靠机器和细致单调的分工和合作来相互满足生活需要,个人变成社会系统里各守其位的棋子,某种程度上也丧失了生活的独立性。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些把工作与生活融合起来的尝试,比如自己种菜、做衣服、建房子,在田野上开工作会议,在企业内开展文体活动、用游戏的方式做团队建设,在社区买卖日用品等。

当我们对自己的工作缺乏热爱和敬重的时候,其实也是我们对生活和生命缺乏热爱与敬重,我们可能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目标和方式,审视我们的工作本身,是不是正在远离自己的内心准则,远离自然、远离家庭、远离正常节奏、远离兴趣爱好?生产、生活与生命

一个真正的人,和他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听过对生活最严重的抱怨是“能不能让我像个真正的人那样,活上一天?”这句话背后的意思是,没有一天的生活称心如意,我要的生活不是现在这个样子。那么一个真正的人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回到史前社会,一个真正的人大概和一棵真正的树、一只真正的猴差不多吧,他们直接从大自然获取生活必需品,躲开豺狼虎豹侵袭,长大成熟繁衍,按部就班,人与人之间差别很小,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就是一个“自然人”。随着国家王朝的产生,人类进入等级社会,大部分人成了少部分人的奴隶,这种时代一个真正的人恐怕只能是“上等人”,他们的生活富足、安逸、自由,而下等人的生活与贫穷、劳累和被役使关系更大。进入工商业社会之后,生产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物质的丰富,奴隶变成自由民,人们的生活与经济利益的算计关系更大,人变得更加理性,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就是拥有理性和充足物质的人?在物质充裕的太平盛世,满足了基本生存需要的地方,人们希望得到别人尊敬和认可的需要更加强烈,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可称为“社会人”;进入20世纪,随着教育的普及,读书识字、认识世界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内容,一个真正的人比较像脱离愚昧的“文化人”;21世纪以来,人与人之间从经济上、人权上差异缩小,生活方式表现出更多独特性、创造性、自觉性,一个真正的人或许可以称为“精神人”,这精神人里边,当然也包括自然人、理性人、社会人、文化人。

具体到个人,具体到当下的你我,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真正的人”呢?一个“理性人”、“社会人”、“文化人”还是“精神人”?对真正的人的设定和追求,引导着我们的人生。

有多少个“我”,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有人说“对根本问题的回答,是一个课题的灵魂。”对人生这个课题,根本问题是什么呢?仍然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会在这里?”这几个问题。

中国古代有“吾”、“我”之分,庄子说“今者吾丧我”,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的“吾”与“我”反映了主体、客体分离的情况。镌刻在阿波罗神庙的苏格拉底名言“认识你自己!”也暗示了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的分离。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非常重视对自我的研究,提出了“主我”、“宾我”的概念,对应英语语法中的主格、宾格。

认识的对象,古汉语中的我(字源为两个兵器相背,是一种宣示地盘、主权、边界的符号,是与他人区分的概念),“三省”的客体“吾身”就是宾我;“三省”的主体“吾”就是主我,后文提到的“自我塑造”也是主我塑造宾我的意思。

宾我包括我的身体、我的言行、我的思想感情、我的各种需要等,岁月流逝,不断生长变化,今日的宾我,整合了昔日的生长变化,集中呈现在当下。宾我与主我,有时是合一的,没有冲突,有时却不能行走在一条道上,所谓“管不住自己”。下面是我听过的几个真实感慨,“少抽点烟吧,唉,他要抽,我也没办法。”“为什么逃课?她不想学习……”“人来到这世上真是苦啊,你不想做的事,他偏要做;你想做的,他偏不给你做。”这里的“他”,就是宾我,自我结构中的第一层自我。

作为与其他个体相互依存的社会生物,除了“宾我”,还有第二个我,就是我们的各种分类和社会身份,可称为“社会我”。出生之时,我们就从属于某个国家、种族、家族、家庭,还有一个重要的识别“名字”,以名字为媒介,与他人、社会进行区别和交流。现代社会每个人的财产、身份、档案、成就等都以“名”为关键词开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进入更广阔的社会领域,成为某些团体、机构的成员,成为别人的同学、同事、朋友、上司、下属、合作伙伴以及各种社会角色,有的学者简略概括人的7类基本社会角色,分别是“独立的自我、家庭成员、社会成员、公民、朋友、劳动者、消费者”。“名”延伸到自然界,产生了各种概念,世间万物,每个人,本来没“名”,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小到一条小狗,大到星系日月、山川河流,都有了“名”。我们越来越难以接受无名的东西,包括籍籍无名的自己,或许只有在孩童那里,无名的东西更多,更接近自然,更接近事物的本来。有人把名与利并列,进而与权、色一起概括为人生的基本驱动力,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人们在社会上的存在状况。这个社会自我,约等于“我们”。

在社会自我中,有两个特殊的部分,第一个是“他我”——他人眼中的我;第二个是“镜中自我——自己认为的自己”。确切地说,这两个部分不属于自我本身,因为不管别人认为我是一棵杨树,还是自以为自己是棵杨树,都改变不了我本来是棵松树的事实。但他我、镜中我,都属于社会影响个人的机制,会影响和塑造宾我以及社会自我的部分。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孤独,渴望他人关注,因无人关注而痛苦,甚至做出破坏性举动引起他人关注;另外一些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很卑微,想逃避他人关注,甚至不惜离群索居来避开那如影随形的影响。人前显胜、光宗耀祖,是“他我”对自我的积极反应;“他人是自己的地狱”,“活在别人眼光里很累”是他我、镜中自我对自我的消极影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做真实的自己”是自我对他我抵御的呐喊。越是熟悉的人,或生活在一个群体、一个地域的人,这种影响越大,比如兄弟姊妹、亲戚朋友、同事同学、街坊邻居的发迹,好像在无声地昭示我们的落后和无能。刻意炫耀自己的脸蛋、身材、穿戴、财富、学历、能力、才华、家世……追求“面子”的行为,反映了自我主动迎合他我的企图。为了让他人眼中的自己更光鲜靓丽,少一些悲哀孱弱,我们往往付出巨大的代价。莫泊桑的小说《项链》讲述了一位女子因为丢失一条价值不菲的项链,用十多年的辛勤劳作去赔偿,让自己的青春提前谢幕的故事。

第三个自我就是前文提到的“主我”,就是精神自觉的“我”,那个有自知之明的我,那个“三省吾身”的“吾”,那个“乘物以游心”的“心”,“自性具足”的“自性”,从出生到死亡唯一不变的、连续的“我”。这是人与植物以及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分别。这个“主我”,有时超然物外,有时心为形役物役,被功名利禄所累,不得自由。佛教说“色即是空”,大约在警示我们:一切功名利禄,都将随生活的消逝而消逝,而“空即是色”,大约是说,即使我们不去刻意追求,那清风明月,那名利权色,也都在我们身边,根本离不开。刻意远离功名利禄或许根本不必,人的一生恰恰是在世俗生活的体验中,逐步获得对自我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只要明了这种种“色”并不代表生命本身,就有了“明心见性”的可能。

人不可能一出生就大彻大悟,人的欲望、需要也不是罪恶,恰恰是在满足自己欲望和需要的过程中,得到真知,认识善恶、感受爱与美,通过世俗生活,发现人的本性和自己的个性,到达人生的彼岸。日本“净土真宗”创始人亲鸾圣人,4岁丧父,8岁丧母,9岁出家,幼时就有“人世无常”的想法,但31岁仍然不能解悟生死大事,于是下山食肉娶妻,经历世俗生活,最终开悟,其简单的箴言“每个人的真实本来面目就可以被拯救,被接受,信不信佛,无关宏旨”,真正领悟了“众生平等”的真谛。中国先贤追求“超然物外的心灵自由”,庄子《逍遥游》中提出“圣人无名,神人无功,至人无己”,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看起来难以实现,但如果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是心想事成的,很多时候,我们无名而在,无功而为,无我而活,想想我们的孩提时代,想想我们专心工作、仰观明月、旷野放歌、在运动场挥汗如雨的时候……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超我”之别,其中本我类似宾我,超我是内化的社会自我,自我则与本文的“主我”含义相近,本我与超我矛盾重重,主我需要超越和平衡二者,整个生命才可能获得内心的和谐与自由。有人把“社会自我”称为大我,我觉得,这个精神自我,这个“主我”才是真正的大我,是我们灵魂的居所,是生命的源头所在,它有认知、统领和塑造宾我以及社会我的能力,也真正具有遨游宇宙的可能,它像气一样分布在世间,与其他生命和万物相通。

宾我的天赋、主我的自我塑造,与环境连接并受其影响的社会自我,共同构成我们的人生,演绎我们的生活。以我的人生体验,这三个“我”,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扮演的角色、所处的地位、所负的使命有所差异。

假如用“拥有自我,丧失自我,找回自我,放弃自我”四个阶段来概括人的一生:7岁以前的童年时期,社会自我很小,宾我和主我几乎合二为一。7岁至30岁,是个人逐步“社会化”的时期,宾我的力量在增长,社会我在扩大,如果宾我的力量超越社会我,会被他人和社会侧目;如果宾我被社会我压抑遮蔽,宾我将感到痛苦,主我将在宾我与社会我的博弈和冲突中,做出调和并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多数情况,宾我与主我的空间会被社会我侵占,“活出真正的自己!”这句话一般在这个阶段喊出来。从30岁到50岁,主我日渐成熟强大,开始与社会我平分秋色,可以说这是一个找回自我的阶段,是达到“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过程。50岁往后,主我以丰富的阅历俯瞰人生,看到自己和世界不可分割,更加整体的一面,不再执着于一己一时之得失,达到某种返璞归真、合于天地、放弃自我的境界,为“渺渺茫茫,归彼大荒”做好准备。

我们可以多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这个世界?

孩提时代,我们完完全全相信自己、相信他人,也相信这个世界,相信万物有灵,我们依赖这个自信和他信生存和长大,这就是最宝贵的童真。年复一年,我们知道有些愿望、有些东西、有些人是靠不住的,比如天气骤变大雨倾盆,父母撒谎或骤然离去,朋友恋人误解我们,过期疫苗让我们无所适从。最无奈的是,连我们自己也常常靠不住,我们以为能做到的,事到临头却常常做不到,相信可以管理自己,却常常失败。我们以为自己最了解自己,却发现最需要了解,却不了解的人恰恰是自己。那时,我们会对这个世界、对其他人、对自己感到深深的失望,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他人,并对这个世界产生深深的不安和焦虑……正如北岛的诗《回答》中的追问和控诉。

可是,又是什么让我们能悲欣交集地活到今天?让人类连绵不绝发展到今天?这个世界,一定有些什么是值得相信的,不是吗?

我们需要质疑明天不下雨,甚至备一把伞,但可以相信明天太阳会升起;我们需要质疑个别产品真不真,但可以相信超市里99%的食品是可以放心吃的;我们需要质疑爸爸妈妈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但可以相信他们内心深处对我们的关心与爱护是真实的;我们需要质疑自己成为科学家、文学家的可能性,但可以相信自己增长见识、实现自我的愿望是真实的。

我们必须学会在某些地方完全相信自己,在某些地方完全不相信自己,在有些地方要承认,无法确定。就像我们相信自己能拿起20公斤东西,不相信能拿起200公斤东西,而50公斤东西需要试一试才知道。对他人同样如此,我们可以相信一个执业会计师有能力完成一张报表,但我们需要质疑他不做假账的真实性。

事实上,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完完全全地相信自己、相信他人,相信这个世界,根本不可能,其次也不必要,况且还很危险。所以,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增长经验与智慧,学会分辨在具体的时刻,哪些方面可以完全相信自己,或者相信他人,相信这个世界?哪些方面我们不可以完全相信自己、他人和世界?而哪些方面需要经过尝试和探索,部分地、有条件地去相信。

每个人都是一座山,都是一个海,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即使在攀登山峰的过程中,与他人结伴,也无法互相替代。另外,每个人的成长变化、悲欢离合,都折射着命运的有情无情、时代社会的影响、世界的复杂多变、生命的神秘与考验,正如英国诗人威尔—布莱克的诗:“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一刹蓄永恒,一手擎无限。”在社会的连绵群山汪洋大海中,我们能否像一株小草、一只小鱼那样真实自然、随缘自在地活着?并体悟自己的生命来自鸿蒙太初、苍天大地,并与世界永恒共在的真谛?在漫漫人生中,我们是否可以攀越自己这座山,穿越自己这片海,向前不迷失,向后无憾悔?我们有多大的勇气和智慧,看清和呵护自己的初心,分辨在具体时刻,哪些人、哪些方面值得信赖?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

什么是意义?我认为意义就是对一个东西感知、领悟和参与的多少,感知领悟参与得多,意义就多;感知领悟参与得少,意义就少。

人生到底有没有意义和价值?有的认为有,有的认为没有。没有意义的最明显体现就是生活的琐碎和重复,日复一日吃了睡,睡了吃,哪怕是山珍海味,总统套房,也有厌倦的时候。有一位作者解读莎士比亚的诗“你不要再怕炎炎骄阳,也不要畏惧寒冬肆虐”,就是提示我们不要害怕生活中的一切,不要害怕生活的空虚、琐碎、庸常和重复。我比较倾向于认为生活有意义和价值。当然这意义与价值,在于我们主观赋予,或者说,你认为一件事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它的意义和价值就是什么。佛家有一个词“不一不异”,也可以注释生活的这种两面性。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完全不同,也存在相互的联系。内在价值是生命对自身的价值,也可以叫绝对价值,那是无可替代的,不论小草还是大树,普通人还是总统都一样,我以为这也是众生平等、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两句话的真实含义;而外在价值是对其他客体,或者外部环境比如家庭、社会的价值,也可以叫相对价值。一株活着的小草,对外有一抹绿色的价值,内在价值却是其整体的生命。如果没有内在价值、绝对价值,就不会有外在价值、相对价值。

可悲的是,虽然每个人的内在价值天然存在,我们却经常忽视它,或者感觉不到它的重要,那很可能是成长的经历,社会文化塑造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和凯斯勒的著作《人生的功课》里有一段话很触动我:“我们从小就被当作婊子养,出卖自己以博得别人欢心。”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曾经的无奈、无力、无助,我们应报以深深的理解和同情……爱自己,尊重自己,把自己当回事,觉得自己还不错,这没有错,即使我们常常犯愚蠢的错误,常常表现得很虚伪;当然,我们也要允许别人爱他自己、尊重他自己、把他自己当回事、允许他犯错、允许他虚伪……这并不容易,有一篇文章《人生最重要的一天,就是爱上自己的那一天》,讲了一位老先生经过几十年时间,终于接纳和认可真实自己的故事。

我们以前倡导为他人或集体奉献生命,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把个人比喻成国家的螺丝钉,就是在强化个人的外在价值,把个人看作工具,而非主体。因为人的外在价值是相对的,所以差别非常大。一个政治家的善举可能造福几亿人,一个农民一生的成就只是养育自己的孩子。对外在价值的衡量,经济学术语“机会成本”是个很好的工具,机会成本就是为了一个东西或事情,放弃的其他东西的最大价值。

2015年3月,微信上转载了一个让人心酸的故事:一个毕业几年的女孩因为皮蛋瘦肉粥里肉少和老板争执起来,结果哭了。哭的原因不是肉的多少,而是如她所说:“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谁想毕业几年还因为碗里几块肉和别人争执,她不能接受的是为了一碗粥里的肉,搭上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的机会成本。我觉得这场痛哭非常有意义,因为这是真正对心灵的关注。现实生活中我们更多关注外在的功名财富,我们可曾欣赏和爱惜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身体和心灵的价值,又该怎样衡量?

另外,人生本来还有虚无、荒诞、无意义,以及微不足道的一面,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时空无限的角度来看,个体渺小至极如一粒微尘,来去常常充满无奈和偶然,更不要说因战争、地震、疾病、意外伤害导致一个生命来不及准备就猝然而逝的情况。正如《红楼梦》的醒世名言“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草一堆草没了”,“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一位表演艺术家曾讲过一个故事,他生长在一个大家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个人坐在大餐厅一起吃。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内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到大家遍寻不着时再跳出来。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各自离去,他才蔫蔫地走出来吃了些残汤剩菜。从那以后,他就告诉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大失所望。而且,日复一日,活在琐碎、烦恼、疼痛的包围中,也是生活的真相,所以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告诫世人:“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尽管如此,假如我们认为一棵树、一株草不重要,可以从世界去除,旁边的树、草同样不重要,继续去除,如此无穷去除下去,最后这世界将真的空无一物,所以,哪怕一个原子、一株小草、一个个人,对存在的整个世界来说,都是必不可少、无可替代、有意义和价值的。或许,热爱生活,就可以从热爱一滴水、一片树叶、一缕清风、一只飞鸟、一片面包开始,毕竟浩瀚的海洋也是涓涓滴水组成,广大的森林也是一棵棵孤单的树木组成。你看,我是不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两面派,你呢?

生活表象差别巨大,生命真相何以平等?

世界上的生命千姿百态,寿命长短不一。人类不同个体的特质、遭遇、寿命也千差万别。有的人只在世上存续几个小时,有的却跨越世纪见证几个朝代。在差别巨大的个体生命之间,有什么共性的东西吗?如果有,我愿意把它们看作生命的实相,或者说生命、人生的本质。我想至少有这样几个共性:

第一,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整体。这个整体由很多部件组成,但不是部件的简单叠加,而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虽然生命存在于环境里,生活在更大的系统中,但基本的生存功能都要由各自独立完成,谁也无法被别人代替,谁也无法代替别人,每个人必须亲自生活。父母可以保护子女远离危险,但不能代替子女长大,代替子女去承受成长的欢乐与痛苦。一群彻地连天的角马看起来在集体迁徙,当掉队的弱者被猛虎猎食时,其他角马也无能为力。中文有句俗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说的也是这个事实。这就像旅行,虽然跟着旅行社省心省力,但真正热爱旅行的人喜欢自助游的原因,是不希望被安排,而是亲自参与、设计和探索自己人生的意愿。

第二,每个生命的开场散场都有自己独特的过程,就像《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如是……我来过……我活过,我看过听过,我吃过玩过……我哭过笑过,我体验过参与过……可能比看了什么,吃了什么,哭了什么,体验、参与了什么,更重要。

生命发展有其自然规律,社会的发展也有其规律。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追求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反而搞得民不聊生食不果腹,最近几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用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从牛耕地马拉车到互联网的巨变,经历了西方国家二三百年才完成的转型,又让生活在这个阶段的人无所适从倍感压力,当我们违背了自然的发展过程,只盯着一个目标极速前行时,过程里的美好反而视而不见。在剧烈变化的浪潮中,我们还有从容不迫、慢条斯理生活的资格和能力吗?

第三,每个生命都携带着宇宙的奥秘,是宇宙进化的成果。佛教主张自性具足、明心见性;孔子主张“我欲仁,斯人至矣,刚毅木讷,近乎仁”;中国“心学”创始人王阳明认为“我心光明”,都在阐释生命本身充满智慧,知道自己要什么,怎么做,可能会怎样,重要的是拨开习性和环境的迷障,接近生命本体。

第四,每个人甚至每个生命最后都会留下“一段故事”,也许只是一个几天几小时的生命故事,只有几个人关注,也许是跨越世纪的故事,连接很多人,庞大而引人瞩目……但都是一个故事,这些故事到了听故事看故事的人那里,或许只剩下三言两语或半页纸,但在当事人自己的体验、回望、重述中,在看重他的人眼里、心中,一定是百转千回……

第五,每个生命都活在各种关系中,活在更大的系统里,都是各种机缘命运造就出来的真实存在,所以单独谈谈这几个概念。

万物生长,我们才能生长,生活在更大系统中的我们

人类虽号称万物之灵长,其实不过是自然发展的产物。我们与其他物种互相依赖、互相竞争,共同生活在一个世界上。任何生命,任何人的诞生和存在都是有条件的,培训专家穆晓军老师经常用“缘起色空”这个词,来阐述事件的发生与各种因素和条件联合作用的关系,是非常生动的系统思维。

如果你生活在乡村,人类制造的噪声比较少,世界比较静谧,大自然的声音清晰可辨,接触的植物动物比城市多很多,除了猫和狗,还有催你起床的公鸡,咩咩叫的羊,哞哞叫的牛,还有几十上百种昆虫。法国科学家法布尔的《昆虫记》,对会唱歌的蟋蟀、蝉,会筑巢的蜂进行了仔细观察和描写。据法布尔考察,蟋蟀是一种对居住特别讲究的动物,它们会选择向阳和排水好的地方,花几个月时间,为自己挖掘一个有庭院、卧室的住所,可见宇宙的智慧并不只赋予人类。

人类以其他生物为食物,也成为其他生物的食物或寄主,我们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和感情也是复杂多面的,比如亲自孵养,甚至起了名字的小鸡,到年终要亲手宰杀作为自己的食物,主妇的内心是很复杂的。热爱生活的中国人把阴历出生年与12种关系密切的动物联系起来,叫作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有些孩子的乳名就直接以属相来称呼,比如牛牛、羊羊、虎子、龙龙。动物还可能参加人类的重大活动,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比如“二战”中,就有四种动物为同盟国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授予动物的最高荣誉迪金勋章,总共颁发了54枚迪金勋章,18枚给了狗,3枚给了马,1枚给了猫,鸽子得到了最多的32枚。

在视野更加开阔的今天,我们可以把日月山川这样的非生命体,也纳入看护的生活系统,因为它们本来就与我们唇齿相依。爱惜生命,欣赏生命,敬畏生命、爱惜自然和环境,也是人类爱惜自己、敬畏自己的一部分。我们不但可以尊重和欣赏一个人,还可以尊重一只鸟、一棵树、一块石头。

人除了是一个自然进化的动物,是一种会思想的动物,还是一种典型的社会动物。现代人的婴儿出生时还不能识别父母,不会自己觅食,需要别人喂养,而虎、豹、牛、马的幼崽生下来就能行走、觅食,人类的婴儿却不能。与其他哺乳动物相比,人必须经过漫长的依附期(10年甚至更长)才能获得生存能力,相对独立。在依附期内,抚养者要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导致自身生活压力增加、生命质量下降,所以人类的父母对子女的情感比动物更复杂。认为动物比人类更无私有失公允,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因为精力不济、智慧不足,偶尔失去耐心,误解或忽视子女的感受,我们应给予深深的理解和同情。而大多数人在自己为人父母之后,角色互换,才容易理解自己父母的难处。同时,我们也要理解子女对不负责任、不懂教养的父母,漠视鄙视甚至仇恨的态度,因为失去看护,或遭到虐待,孩子将处于危险的生存境地。

作为生活在系统中的个体,每个人与生俱来就与自己的子女父母、亲友伙伴、每一个同类、每一个动物、每一株小草树木,以及整个世界签订了一份不成文的契约。这份契约包括互相尊重各自独立存在的契约、互相竞争各自发展的契约、互相依存友爱互助的契约、互相欣赏和学习的契约,正如费孝通对美好世界的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这可以解释即使身有残疾,只要力所能及就拒绝别人帮助的自尊行为,力有不逮时又渴望救助的愿望,以及某些人身怀大爱帮助陌生人、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善举,这样的恻隐之心,助人之举,我们哪个不曾有过?

土壤肥沃,雨水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中,植物生长得更加茂盛,而家庭和社会的关爱、秩序、引领和陪伴,就是个体儿童生长的土壤、雨水和阳光。在心理咨询的主流派别中,有一个影响很大的流派——家庭系统疗法,它的创始人萨提亚女士认为,每个人在自己成长的原生家庭中形成的关系模式、沟通行为模式会无意识带到成年后自己的新家庭中,对新家庭关系的品质产生重大影响。但如果我们能常常反躬自省,就有机会重新塑造自己。萨提亚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都要经历三度诞生,第一度诞生是从胚胎携带各自的基因密码降生,可理解为基因塑造;第二度诞生,是经历从出生到成年的过程,成长为可以生活自理、行为独立的人,成为符合成年人社会基本的群体要求,为自己行为负责的成年人,可理解为社会塑造;而第三度诞生,是成为可以自主决定和驾驭人生方向,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并为之负责的人,通俗说就是心智的成熟,这个过程可理解为自我塑造,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完成第二度诞生,只有部分人可以完成第三度诞生,因为要经历艰难的内心成长,如果不能完成第三度诞生,我们的人生就可能被某些外在事物所左右,就可能出现内心痛苦、药物依赖、强迫、焦虑、身体疾病等状况,这绝非我们所愿却难以避免,好在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对自我的探索和反思也只能依靠自己完成这一度诞生。南非的曼德拉,印度的佛陀、甘地,中国古代的孔子、陶渊明、苏东坡、王阳明,每个热爱生活快乐工作的普通人,热爱生活的家庭主妇们,都是成功的案例。

活在系统里,是生命的本质之一。活在系统里,同时有自我塑造的可能,是人的本质之一。

生命中的缘,是一个个偶然还是必然?

一直在想“缘”这个词怎么理解?有时候,它表述的似乎是偶然凑巧的意思,比如,如果有缘,我们还会再见;同时,似乎也表达着一种必然、注定,比如说因为有缘,所以才会遇见。不管怎么解释,在中文里,缘有着偶然和必然双重含义,而且是一个很正面的词语,蕴含着希望、惊喜、感恩等情感。

而另外一个中文词语“命运”,却基本只是必然、注定这方面的意思,在汉语的语境中,通常和无奈、无力这样的情感连在一起。有一次和一位外国朋友说起缘分,我问她,缘分这个词英语怎么说,她回答Fate。让我惊诧的是,命运和缘分,在英语里居然是同义语,认真拆解,中文的命运何尝不是既包含注定(命),也包含变化(运)两个部分呢,不过狭义的命运,更指向内在,不可变的含义更多,而缘更指向外在,其可变、禅意的含义更多,内外合一造就我们的人生。

所有的小说故事、电影故事,包括生命的产生、人类的出现、你我的诞生,都充满机缘巧合,少了中间任何一环和要素都不可以。

如果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没有水,则不会有生命;如果恐龙一直统治世界,类人猿不会走出丛林;如果我们的一位祖先在某个战乱年代少年夭折,如果我们的父母没有相遇,就不会有我们的出生。即使已经来到世上,如果遇上一个饥荒战争的时代,我们活下来的概率也可能很低;如果降生在一个爱护动物的家庭,一只小狗也可能活得很有尊严,正如格言“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中国女作家张爱玲有一篇极短的小说《爱》,只320多字,在诠释爱的同时,也诠释了人生的偶然。“这是真的。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地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就这样就完了。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妾,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另一方面,这偶然的发生,从天时地利人和的共同决定来看,又暗含着某种必然。如果我们毫无自主地降生在一个时代,一个家庭,不管战乱频仍还是太平盛世,不管富有和睦还是贫寒破碎,我们能因为这降生是必然的,而安之若素吗?能因为这降生纯属偶然,而深感幸运吗?

在生命进行过程中,有很多我们无法预料的东西,可以说未知的缘在等着我们,还会继续成为我们那个时刻的命中注定,把我们的过去未来相加在一起,整个的人生,仍然可以说是,在先天命运基础上,自我选择与塑造的过程,贫穷、疾病、愚昧、歧视、冷漠、战争这些人类的公敌,人人都不希望发生,但它们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健康、安全、富裕、智慧、光明、平等、友爱、和平、自由是我们喜爱和追求的价值,同样存在和发生着。这些力量有时来自系统,有时来自自己,人生的过程,或许就在于:选择和创造更多我们自己喜爱的,价值。

苏东坡有一篇短文《记承天寺夜游》,对亲自去创造一个善缘这件事,做了极好的注解:“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存在和发生着奇妙的缘,我们甚至可以亲自创造。对世界的蓦然存在,对于因某种缘分来到这世界,并可以参与创造自己的生活和命运,这个事实,看成一个意外惊喜,还是一次无奈接受?可以自主选择一个喜欢的答案吗?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