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药酒方,慢性疾病一扫光(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2 03:23:31

点击下载

作者:谢惠民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特效药酒方,慢性疾病一扫光

特效药酒方,慢性疾病一扫光试读:

前言

酒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等多重作用,人类最初的饮酒行为就与养生保健、防病治病有着密切的联系,故被奉为“百药之长”。

古代医家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明确记载了用酒制药材治病的方法。酒最早用作麻醉剂,华佗用的“麻沸散”即用酒冲服。后来又发现其对疾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如端午节饮艾叶酒,重阳节饮菊花酒以避瘟疫。《千金方》记载:“一人饮,一家无疫,一家饮,一里无疫。”可见自古以来,酒或用于炮制中药,或用于冲服药物,显示出保健祛病的强大功用。

药酒,就是将祛病保健、强身健体的中药浸泡于酒而制成的日常祛病保健佳品。药酒不仅配置方便、药效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中医理论认为,患病日久必将导致正气亏虚,脉络淤阻,因此各种慢性虚损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滞涩的问题。中药滋补强身,酒则辛散温通,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效力,提高了疗效。

不仅如此,药酒的服用和储存也很方便,内服外用均宜,急症、久病皆可,特别是对一些顽疾杂症效果更为显著。因此,历代医家都很重视药酒,它也广受群众的欢迎。

数千年来,通过历代医家和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中华民族在药酒制作和运用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药酒品种数不胜数,其中很多药酒因为选料讲究、配方独到、做工精细、疗效神奇而备受追捧,成为经典。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制作和使用药酒已经不仅是治病保健的需要,更成为一种健康生活的时尚之举,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青睐。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掌握各种药酒的制作及运用方法,使药酒的神奇功效更好地惠及人类,我们在浏览研究历代医家有关药酒著作和各种药酒配方的基础上,精选出最为实用、最易于制作,且安全有效的数百种药酒方,结合当下生活,编成此书。

本书分为三篇。上篇综合介绍了药酒的制作、服用等方法,以及对症选料。中篇针对人体各系统的常见症状和慢性病,给出了对症药酒方。下篇针对不同家庭成员,给出了相应的保健药酒。每一款药酒都详细地介绍了配方、制作方法、功效和服用指导。有些药酒的使用需要考虑体质、病情等因素,本书也都做了必要的提示。

本书纲目清晰,叙述规范,语言精练,文字浅显,配方实用,用药精到,是普通读者制作药酒的入门必备,也是养生保健爱好者的参考指南。

需要注意的是,药酒在治病保健方面虽然特色优势明显,但并不适合所有病症,有些人群更需避免。此外,中药存在不少同名异物的现象,不懂医者拿不准的中药最好咨询中药师,或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以免对身体造成危害。上篇 酒入百脉,药酒补养千万年

药酒是老祖宗创造并留给我们的养生大智慧

无论是《黄帝内经》的字里行间

还是马王堆残存的竹简流传千年的药酒从未失去它浓郁的芬芳

一壶药酒传承的是永不磨灭的养生智慧第一章 在家轻松泡药酒

好药也需要能通达疾患处方能奏效,古代的医家就很聪明,他们发现酒有温通血脉、宣散药力的作用,“为百药之长”,于是便取其善行药势而达于脏腑、四肢百骸之性,创造了独特而神奇的药酒。酒是谷之精,喝对能养生《黄帝内经》认为,酒为“水谷之精,熟谷之液”。

中医认为酒味苦而辛,入心、肝、肺、胃经,有通血脉、御寒气、行药势的作用,《汉书·食货志》称酒为“百药之长”。现代研究表明,酒能促进肠胃道分泌,帮助消化吸收,增强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代谢,提高细胞活力。所以适量饮酒对健康是有一定益处的,科学地配制、服用药酒,不仅能祛病疗疾,还能起到养生的功效。

酒虽然有诸多好处,毕竟也“性温有毒”。周代初期就有《酒诰》,奉劝人们不要过度饮酒。《诗经》有:“山有漆,隰有栗。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宛其死矣,他人入室。”说的就是日日饮酒,天天笙歌,毁坏了人的健康,就会出现不良后果。

酒能壮胆,使懦夫做出英雄般的壮举;酒也能让人迷失本性,做出令人追悔莫及的傻事。《黄帝内经》说这是因为过度饮酒能够影响人的脏腑,肝主谋虑,胆主决断,饮酒后就改变了人的性格、作为。可见古人对过度饮酒危害已经认识得很清楚了。◎健康饮酒的原则1.不可空腹饮酒。2.应控制饮酒量,不能每餐必饮,每饮必醉。3.除规定有些药物需用酒服下,服药前后不要饮酒。4.不要通过饮酒来保暖,喝了酒比不喝酒更易产生寒战,导致受凉或感冒。5.尽量饮用酒精度较低的葡萄酒、绍兴黄酒和啤酒,少喝或不喝烈性白酒。和中医一样古老的药酒文化

古代医生在治病时,为了使药物发挥更好的疗效,通常会借助酒来增强药力。《说文解字》记载:“医,治病工也……医之性,然得酒而使。”可见在那个时候治病就已经离不开酒了。“酉”字是酒字的初文,它像一个密封的酒坛,里边储藏了食物。用“酉”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酒有关系。医字的繁体是“醫”,可见自古以来的医疗活动,也与酒有着密切的关系。

距今2000多年以前的《黄帝内经》就专门设有《汤液醪醴论篇》。所谓“汤液”就是现在的汤药煎剂,而“醪醴”即我们所说的药酒。1973年,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在湖南长沙市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五十二病方》,其中记载了内外用药酒治疗疽、蛇伤等疾病的药酒方。这被公认为是我国现已知的最早的药酒。而且在马王堆出土的另外两本帛书《养生方》和《杂疗方》中,也有药酒方、酒剂配方、酿制工艺等的记载。由此可见,我国的药酒在当时就有了一定的发展。

酒对医疗的作用,历代医家多有论述,但以东汉医家张仲景所用为最,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酒者就涉及24方,方中用药,或以酒洗,或以酒浸、酒煎、酒下等法,可见酒在中医治疗中的独特作用。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翼方·诸酒》中记载酒方20个,可算是我国现存医著中对药酒最早的专题综述。

酒本身有“通血脉,行药势,温肠胃,御风寒”等作用。药酒因为是在酒中加入了滋补性质的各种中药或食物,所以既可治疗和预防疾病,又可用于病后的辅助治疗。滋补药酒还可以药之功,借酒之力,起到补虚强壮和抗衰益寿的作用。

一杯气味醇正、芳香浓郁的药酒,既没有古人所说的“良药苦口”的烦恼,又没有现代打针输液的痛苦,它给人们带来的是一种佳酿美酒的享受。药好,药酒才能好

中药千差万别,如果选择不好,不但起不到治疗或养生保健的作用,反而可能对身体有害。选对药材,选好药材,是泡出优质药酒的基础。中药选择要注重品质

因为不同的地区在土质、水质方面都有差别,所以同样的药材产自不同的地区,其药效也会有差别。一般来说,道地药材因其生产较为集中,栽培技术、采收、加工也都有一定的讲究,所以比其他地区产的同种药材品质和疗效更好。

同种异地出产的药材在质量上有明显的差异,如人参、地黄、杜仲、当归等,产地不同药效差异就很大。

例如产自浙江的浙贝母,又称大贝母或象贝母,其功效长于清肺祛痰,适用于痰热蕴肺之咳嗽;而产自四川的川贝母,则长于润肺止咳,适用于肺有燥热之咳嗽以及虚劳咳嗽等。那么在需要使用川贝母时就不可以浙贝母替代。

又如牛膝有淮牛膝和川牛膝之分,淮牛膝产于河南,含有多量钾盐和皂甙,功能以补肝肾,强筋骨为主;川牛膝则产于四川,不含皂甙成分,临床应用以活血化淤,引血下行为主,两者有较大区别。

再如小麦分淮小麦和浮小麦,前者安神,后者敛汗。凡此种种,选用均应加以注意。知识链接道地药材:道地药材又称“地道药材”,是指在特定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地域内所产的药材。道地药材被视为古代中医辨别优质中药材的独具特色的标准,也是我国中药行业一个约定俗成的中药质量概念。选用规范的炮制药材

每一种中药都具有一定的特性,或偏于寒性或偏于热性,或升或降,或苦或咸,归经也不同,中医正是利用这些中药固有的不同特性,来调理机体阴阳气血的偏胜偏衰,从而恢复生理平衡,达到治疗疾病或养生的目的。

中药的性味归经、升降沉浮是药物本身固有的,有时为了改变药性、降低毒素、提高药效,往往还需要对药材进行炮制。选用规范的中药炮制品,无论是制作药酒还是煎取汁液,疗效都会更好。

炮制过的药材可以增强疗效,比如当归、川芎、威灵仙等活血通络、调经止痛、祛风除湿的药多用酒制可以助归经入血;柴胡、香附、乳香、延胡索等疏肝理气、活血祛淤、行气止痛的药多用醋制入肝以助功效;补肾固精壮阳的药多用盐制以入肝肾而增效;温胃止咳的药则多用姜制以归脾胃经。

炮制过的药材还可以降低毒副作用,比如生半夏、马钱子、川乌、附子等生用都是有毒的,经过煮、浸等炮制后降低了毒性才能入药。

炮制还能改变药材的功效,比如生首乌生津润燥、润肠滑便,经黑豆汁蒸煮之后,就有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的作用等。再如生地擅长清热凉血养阴,而熟地则偏于养血滋阴补肾。

此外,一些药材经过煅烧、砂烫炮制,其有效成分才更容易浸出,从而起到应有的功效。◎小贴士同一药材不同的使用部位,其功能也有差异,所以选用的时候也不可以其他部位代替。比如当归用须活血,用身则补血;再如紫苏叶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而紫苏子则下气定喘,止嗽消痰,用于上气咳逆、风痰喘急。家庭药酒制作有“方”可依

家庭制作药酒,选好药是一方面,选用合适的酒,并且运用适当的方法制作也是很重要的。酒的选择

药酒是酒和中药共同加工制成的一种饮品,其中酒主要起溶解、析出、稳定、调和味道等作用。药酒的酒精度根据选用的酒种而有高有低。部分外用药酒,还可以用药用酒精来配制。在制作药酒时,选择何种类型的酒作为溶媒是炮制药酒的第一步。

早在唐代,我国第一部官修的药典《新修本草》就指出:“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宋明时期,都是用米酒作为配制药酒的原料,至清朝始,渐渐普及使用白酒来浸泡药物。现今,大多数药酒仍然以特效药酒方,慢性疾病一扫光白酒作为溶媒,这是因为白酒酒精浓度较高,容易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析出。

制作药酒时,不论选择何种酒作为溶媒,都应注意酒的质量、浓度和用量。所谓酒的质量,主要指在购买酒时,要注意酒的色泽、气味、口感等。一般说,炮制药酒使用质量优等的酒为佳。以白酒为例,好的白酒应是无色透明,不混浊,无沉淀物,气味芳香,口味甘醇浓烈。而黄酒的质量则要求色黄褐而透明,气味浓郁淳厚,口感柔和爽口。

制作药酒时,根据所需药酒的性能和功效,把握好酒的浓度也十分重要。如果酒的浓度过高,药物中的水分容易被渗出,而使药质变硬,有效成分反而难以溶解析出。如果酒的浓度过低,则药物可能因吸收水分而体积膨胀,同时一些苦味质及杂质等易被溶出,影响药酒的气味。一般来说,配制滋补类药酒时,酒的浓度可以低一些;配制祛风湿、活气血、通经络的药酒时,则酒的浓度可高些。药酒的制作方法

药酒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各有所长。最初的制作方法是将中药直接放入酒中浸泡,如唐代孙思邈就说:“凡渍药酒,药皆切细,生绢袋盛之,纳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渣,服酒。”李时珍则另有方法,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或以药煮汁和饭,或以药袋安置酒中,药入坛密封,置大锅中,水煮一日,埋土中七日,出火毒乃饮。”综合历代医家制作药酒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浸渍法、酿造法、渗漉法等。浸渍法

浸渍法是家庭制作药酒时最常用的方法,具体又有冷浸法和热浸法之分。对那些有效成分容易浸出的单味药,或味数不多的药物,或有较强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多采用冷浸法。如果药酒的处方配伍众多,酒量有限,用冷浸法有效成分不易浸出,就应当选用热浸法。对酒精度数较低的酒,如黄酒、果酒,不容易将药物中某些有效成分溶解出来,也常用加温的方法使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尽可能多的析出。热浸法1.将药物轧粗末或切薄片,放进酒器内,加入适量的酒,密封瓶口。2.隔水蒸煮至沸,取出待冷,放置于阴凉处,浸泡至规定时间。3.滤取酒液,药渣压榨后取液过滤,合并药液,澄清后装瓶。另有一种方法,将药物放陶器(如砂锅)中,加入适量酒,用厚纸封固,浸泡数小时后,用小火慢煮至沸,取下待凉,静置2~3天,如上法取药液备用。冷浸法1.将药物适当切制加工,若泡用的酒量不多,可将切片或粉碎的药物用干净纱布袋包装,扎紧袋口,放入酒器中;也可直接将药物置于容器内。2.加入适量的酒,密封浸泡。浸泡一般为7天到1个月。3.将酒器放置在阴冷避光处,适当搅动或晃动,使酒与药物能充分接触。开始每天搅动或摇晃1次,7天后可改为每周搅动或摇晃1次。4.待药物有效成分浸出后取酒液,药渣压榨后弃去,将酒液静置过滤澄清,贮存在酒瓶中,慢慢饮用。还有一种冷浸方法,不需压榨去渣,浸泡到一定时间即开始取酒液服用,剩一半药酒时再加入适量酒,如此往复,直至味淡。余下药渣可研为细末,用第二料药酒送服,如参茸酒就可用此法。酿造法

本法是用米、曲和药物,通过直接发酵的方法酿取成酒。方法如下:酿造法1.根据处方取用适量的糯米、酒曲和药材。2.先将药材拣洗干净,打成粗粉状;糯米淘洗干净;酒曲粉碎。3.将糯米浸泡至膨胀,然后蒸煮成干粥状,待冷却至30℃左右。4.加入药粉和酒曲,搅拌均匀,置陶器内发酵。发酵时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如温度升得太高,可适当搅拌以降温。5.经过7~14天,发酵完成,经压榨、澄清,滤取酒液。将滤取的酒液装瓶,再隔水加热至75~80℃,以杀灭酵母菌及其他杂菌,保证药酒质量并便于贮存。另一种方法是先煎煮中药,取药汁与米搅拌同蒸煮,然后加入酒曲发酵成酒。

用酿造法制作出的药酒,酒精度较低,适于不会饮酒者。制作药酒时,为了缓和药性、调和口味、便于服用,还常使用一些矫味剂或着色剂,常用的如红糖、冰糖、白砂糖、蜂蜜等。渗漉法

渗漉法适用于大量药酒的制作,需要一定的设备。家庭制作药酒一般不用此法,以下只做简单介绍。渗漉法1.先将药材粉碎成粗末,加入适量的白酒浸润2~4小时,使药材粗粉充分膨胀。2.将膨胀后的药材粗粉分次均匀地装入底部垫有脱脂棉的渗漉器中,每次装好后用木棒压紧。3.装完药材,盖上纱布,并压上一层洗净的小石子(以免加入白酒后使药粉浮起)。然后打开渗滤器下口的开关,再慢慢地从渗漉器上部加入白酒。4.液体自下口流出时关闭上开关,从而使流出的液体进入渗漉器内,继续加入白酒至高出药粉面数厘米为止,然后加盖。放置24~48小时后打开下口开关,使渗漉液缓缓流出。5.按规定量收集渗漉液,加入矫味剂搅匀,溶解后密封,静置数日后滤出药液,再添加白酒至规定量,即得药酒。制酒的容器

选用合适的酒器对浸制药酒、保证制酒质量,以及贮藏药酒都十分重要。

制酒容器应以陶瓷制品或玻璃制品为佳,不宜使用铝合金、锡合金或铁器等金属制品。使用的酒器应有盖,以防止酒的挥发和灰尘污染等。

陶瓷容器具有防潮、防燥、避光、保气,以及不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等优点,而且外形古朴美观,具有文化特色,但在防渗透方面要比玻璃制品差。

玻璃酒器经济价廉,容易获得,是家庭自制药酒常用的容器。但玻璃有吸收热的特点,且透明透光,容易造成药酒中有效成分的不稳定,影响贮藏。一般应选用深色玻璃酒器为佳。药酒的储藏

药酒制作完成后,应及时装瓶或盛坛,酒器上口要密封,勿使酒气外泄,防止空气与药酒接触,以免药物氧化和污染。封好瓶口的药酒应放置在阴凉干燥和避光的地方。服用时,随饮随倒,倒后立即将瓶口或坛口封闭。

此外,如果配制的是外用药酒,还要注意做好标记,放置到安全合适的地方,以免被误作内服药酒饮用。制酒的时令

制备药酒的最佳时节是春秋两季。因为夏季气温高,酒精挥发较快,容易丢失有效成分,有些原料也容易变质;而冬季过于寒冷,药物的有效成分不容易浸出。春秋两季气温不冷不热正适合制作,特别是秋季制作的药酒,储存后正好是冬令时节,冬季主收藏,人体活动相对减少,新陈代谢缓慢,这时进补容易被吸收。而且药酒多是偏于温性的,尤其是保健药酒,在寒冷的季节饮用对身体大有好处。药酒服用要遵循原则喝对时间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腹脏气血运行规律与时辰(十二地支计时)密切相关,即在某个时间段进服某类药酒效果最佳。早上5~7时为肾所主,人体阳气升发,故补肾壮阳、行水利湿的药酒应在清晨服用。支配呼吸道肌肉的自主神经晚上兴奋,早上将多数痰涎、浊物驱逐到咽喉等处,因此化痰止咳类药酒也应在早晨服用。

午前阳气升发,服用益气升阳类药酒更能发挥作用。正午阳气升腾之力最大,服用发汗解表类药酒更能祛邪外出。

21~23时肾脏功能虚衰,服用滋养阴血类药酒可更好地发挥药效。强心安神类药酒应在临睡前服,以便卧床后及时进入睡眠状态,提前服用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特别是高空作业者,白天服用后容易引发事故。

服用药酒的时间还应兼顾病灶。胸膈以上的疾病,如肺脏、头面部疾患,最好在饭后服用,这样有效成分向上,更易接近病灶。胸腹以下疾病,如脾胃、肛肠处疾病,最好空腹服用,这样有效成分向下易靠近病灶,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病在四肢血脉,最好晨起空腹口服,这时四肢血流快,且胃中食物少,有效成分容易吸收并输送到病灶,可更快发挥作用。病在骨髓,应晚饭后服用,这时人体代谢活动缓慢,有效成分缓慢吸收,药效可持续更长时间。

通常,饭前服、空腹服均宜在饭前10~60分钟服用,饭后服宜在饭后15~30分钟服用,睡前服宜在睡前10~30分钟服用,晨起服宜在早晨起床后10~30分钟服用。辨证使用

是药三分毒,药酒虽有补益祛病功效,但也不是随便就能喝的。对于那些即使没有明显病证,而是为强身健体、预防疾病服用保健补酒的人来说,也要根据服用者的体质禀赋、性别、年龄、生活习惯等个体差异和时令节气等进行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药酒。对于自己的体质状况属哪一种证型,如自己辨别不清,应请医生诊断,确定性质,然后再选用或配制合适的药酒服用。

若是患有某种疾病,欲服用药酒治疗,更需进行辨证,根据表里、寒热、虚实、阴阳,辨证选择药酒辅助治疗,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常温服用

药酒是冷饮还是热饮,关键在药酒的性味。酒性本热,加入温热药制成药酒确实性热,但是加入寒凉药制成药酒后反而偏寒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药酒都性热。因此,饮用药酒的温度应该兼顾病症的寒热。具体而言,治疗寒证,热饮较好;治疗热证,冷饮较好;治疗寒热、阴阳盛衰差异不大的病症,温饮(37℃)较好。从实际情况来看,热饮的穿透力较强,对大脑的伤害较大,因此建议不要热饮,可以选择常温服用。内外有别

药酒分内服外用两种。外用药酒不宜内服,内服药酒不宜外用。因为外用药酒有些加了附子、川乌等有毒物质,改成内服以后容易中毒;有些加了冰片、薄荷等容易挥发的物质,改成内服以后作用效果不是很好。另外,外用药酒直接与患处接触,吸收多,见效快,常常剂量比较大,改成内服以后吸收比较少,见效慢,不容易发挥正常的治疗作用。

内服药酒也不宜外用,因为有些药酒需要跟胃酸等体内的物质发生反应以后才会发生作用,外用则无效;有些药酒的有效成分含量比较低,很难在患处达到要求的浓度,外用效果不理想;还有一些药酒内服吸收慢、作用久,改成外用后吸收快、药力猛,容易引起不良后果。病愈即止

用于治疗的药酒,在饮用过程中,应病愈即止,不宜长久服用,避免造成对酒精的依赖性,以及滥用药物对身体的损害。

滋补性药酒,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适量饮用,不可过量,以避免过量饮用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负担,未补先伤身就得不偿失了。但对于养生保健用药酒,最好能长期服用。药酒虽好,也不要贪杯饮量适度

药酒的一般饮用方法是每次饮用10~30毫升,每天饮用2~3次(即饭前1小时内、饭后30分钟内、睡前30分钟内),或者依病情及所用药酒的性质、浓度而调整。不善饮酒者可只在睡前饮少许。嗜酒者饮药酒也不宜过量。

少饮酒或不习惯饮酒的人服用药酒时则应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逐步过渡到需要服用的量。

如果以用药剂量来考量,治疗类的药剂以每天相当于服用10~20克生药量的药酒较好,保健类长期服用的以5~10克生药量的药酒为度。外用药酒应少量多次,尽可能多使用一些为宜。坚持饮用

由于在制作药酒时,常加药材10~20倍量的酒。也就是说,10毫升药酒中只含1克药材,以每次服用30毫升为例,才相当于3克的药物,与常规每天服用20克原生药相比,服用剂量较少,因此为了能有效地保健和治疗,需要坚持饮用,这样才可以见效。正如唐代大医学家孙思邈所说:“凡服药酒,欲得使酒气相接,不得断绝,绝则不得药力。”药酒服用禁忌

药酒既是酒,也是药,所以在饮用时就要充分考虑二者的服用禁忌。一般来说,饮用药酒时,需要在服用药物、身体病症、生理、年龄、饮食起居等方面有所注意。药酒禁忌

服用下列药物时不宜同时饮用酒和药酒:

1.巴比妥类中枢神经抑制药。

2.精神安定剂,如氯丙嗪、异丙嗪、奋乃静、安定、利眠宁和抗过敏药物扑尔敏、赛庚啶、苯海拉明等。

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4.抗凝血类药物。

5.利福平、苯妥英钠、氨基比林等药物。

6.降血糖药物。

7.降压药。

8.阿司匹林。

9.磺胺类药物等。疾病禁忌

如遇感冒、发热、咽喉痛及气管炎等,均应停服药酒。妇女月经多时,活血类药酒要慎用。另外,高血压、心脏病、肝脏病、严重胃病患者也应慎用药酒。人群禁忌

育龄夫妇忌饮酒过多。过多饮酒会使生殖功能下降,不利于怀孕,即使怀孕后胎儿发育也会受影响。只有患了不孕不育症的育龄夫妇才可以考虑服用对症的药酒进行治疗。

儿童和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期,容易受到酒精伤害,不宜饮用药酒。

老年人由于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时应减量,不宜多饮。饮食禁忌

服用药酒后不要服葛花、绿豆、枳子等解酒类的中草药,以免降低或消除药酒的药力。此外,服用药酒后,不宜再服白酒,也不宜与白酒同饮。

服用药酒时如非必要,最好不要加糖或冰糖调味,以免影响药效,可以适当加些蜜糖,以减少对胃的刺激,并保护肝脏,提高药效。

服治疗药酒一定要适合病情,有针对性地服用,不可将几种治疗作用不同的药酒同时或交叉服用,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小贴士服用含毒的药酒后,如果出现口麻、眩晕、呕吐等不良反应,应警惕中毒,要停用药酒,并及时就医处理。就医时带上服用的药酒,以便医生诊断。第二章 药酒养生,会选择还要会对症下“料”

养生药酒并不是一股脑将养生药材拿来浸泡,不同的药材补益功效也不相同,只有选对药,泡出的酒才能具有相应的养生功效。养生不外乎调和阴阳气血,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不同的体虚症状,需要不同的养生方案。养生药酒也需要对症下“料”,才能收到补益之功。补血药酒——让血脉通畅,身体倍棒

血是人体最宝贵的物质之一,它内养脏腑,外养皮毛筋骨,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活动。若血虚,不能营养身体,则会出现面色无华、视力减退、关节活动不灵、四肢麻木、皮肤干燥、发痒、头痛眩晕、失眠多梦等症状。因此,养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意补血,血脉通畅,健康才有所依。

养血药酒可选的材料很多,常见的有当归、首乌、熟地黄、大枣、桂圆肉、白芍、鸡血藤等。当归——血虚能补,血枯能润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被历代医家推崇为妇科之要药。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祛淤调经、润肠通便的功效,还有抗衰老、驻容养颜、护发的作用,历来被称作“血中圣药”。许多传统的中药方剂都离不了当归,有“十方九归”之说。《本草纲目》记载当归“治头痛、心腹诸痛……和血补血”。《本草备要》说它“血虚能补,血枯能润”。当归酒

配方 当归片10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 将当归片与白酒一同置于酒坛内,密封浸泡10天,用时取其上清液。

功效 养血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血虚所致之头晕目眩、周身酸楚、筋骨不利、四肢麻木及月经不调等症。

用法 口服。每天午饭、晚饭前各饮服1次,每次30毫升。首乌——养血、益肝、补肾

有补肝、益肾和养血作用。《本草纲目》记载首乌“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麦门冬诸药之上”。对血虚者头晕目眩、面色萎黄、腰膝酸软等,食之最宜。首乌酒

配方 首乌30克,熟地黄20克,枸杞子、麦门冬、当归、党参各15克,桂圆肉15克,黑枣30克,白酒1000毫升。

制法 将以上药材捣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4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 此酒补肝肾、益气血、清湿毒、养血生发。青壮年因血气衰弱而致头发脱落者经常饮用效果明显。

用法 口服。每天早晚各饮服1次,每次15毫升。熟地黄——滋阴养血,补精益髓

味甘微温质润,入肝肾二经,既善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对血虚萎黄、面色苍白、眩晕、心悸、月经不调、崩漏等有很好的调理效果。《本草纲目》记载地黄“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凡血虚、阴虚体质者均可服用。熟地养血安神酒

配方 熟地黄50克,枸杞子、当归、炒薏苡仁、制首乌各25克,桂圆肉20克,白酒1500毫升。

制法 将以上药材共研成粗末或切成薄片,装入纱布袋中,扎口,置于容器内,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天后取出药袋压出汁,与药酒混合,静置过滤即可。

功效 此酒养血安神,可用于血虚所致的失眠健忘、心悸,以及须发早白、头晕目涩等。

用法 口服。每天2次,每次温热服用15~20毫升。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

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尤其是含有较多的、造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铁和磷。因此,红枣能养血。民间常用红枣加红糖煨熟,吃枣喝汤作为补血良方,这对产后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以及血虚气弱、失眠多梦之人,最为适宜。历代医家亦称红枣为补血上品。凡血虚而兼气弱之人,皆宜服食。红枣桂圆补血酒

配方 黄酒(半甜型)1000毫升,红枣5颗,桂圆20克,枸杞子10克。

制法 将红枣、枸杞子用清水漂洗一下,控净水分,桂圆剥壳。把材料放入瓶中,倒入黄酒装满瓶,盖上盖,每天摇晃一次,15天后即可开启饮用。

功效 此酒补气养血安神,特别适合血虚气弱所致失眠多梦的人饮用。

用法 口服。每天2次,每次饮用20~30毫升,略微温热后饮用效果最好。桂圆肉——补心脾,益气血

桂圆肉有开胃益脾、养血安神、补虚长智等多种功效,具有良好的滋养补益作用,有“南国人参”之称。《本草纲目》记载桂圆肉“开胃益脾,补虚长智”。桂圆枸杞酒

配方 桂圆肉50克,枸杞子25克,当归15克,菊花15克,黄酒1000毫升。

制法 将当归捣碎,与其他材料一同放入纱布袋中,封好口,放入黄酒中密封浸泡一个月后启封。取出药袋,过滤药渣,酒液澄清后即可饮用。

功效 此酒除了有补血益精的效果,还能滋阴固肾、强身健体,适用于气血虚弱所致体虚、失眠等症。

用法 口服。每天2次,每次温热后饮服15~20毫升。鸡血藤——通筋活络,补血养血

鸡血藤有补血、活血、通络、养血调经的功效。《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鸡血藤“活血,暖腰膝,已风瘫”,是很好的补血活血药,可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风湿痹痛。补血调元酒

配方 鸡血藤50克,骨碎补100克,制首乌、黄芪各30克,女贞子、党参、佛手各15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将以上药材共研为粗末或切成片,装入纱布袋中,扎口,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闭浸泡14天后启封。将药袋取出压出汁液与酒液合并,过滤后装瓶备用。

功效 此酒调补气血,健脾补肾,可用于气血虚弱所致的头晕、心悸、健忘、深色疲倦、面色不华、气短喘促、肢体麻木等。

用法 口服。每天2次,每次饮服10~20毫升。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

白芍是芍药的根,具有养血柔肝、补血调经、敛阴止汗、缓急止痛等功效。据药理研究证明,其主要有效成分为芍药苷,具有解痉、镇痛、抗惊厥、降低血压、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微循环、抗血栓形成、解热及消炎等多种作用。中医认为,白芍不但可以止血、活血,而且有镇痛、滋补、调经的效果。白芍归芪酒

配方 白芍12克,当归20克,黄芪10克,白术8克,冰糖20克,白酒600毫升。

制法 将白芍、当归、黄芪、白术捣碎,装入布袋,置于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每天振摇1次,浸泡20天后,拣去药袋,加入冰糖,溶化后过滤即成。

功效 补血养气。对血虚气弱造成的劳倦乏力、脾虚泄泻、食欲不振、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血虚羸弱、眩晕头痛等有调理效果。

用法 口服。每天2次,每次空腹温服20毫升。益气药酒——补气益气,可以“决生死,除百病”《黄帝内经》上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认为气血是形体、腑脏、经络、九窍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气与血共同推动着身体内能量的转化和新陈代谢。如果气虚,气不能按正常秩序运行,水谷的营养就无法运送到各个腑脏,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这种情况下,即使不断进补,也只能是造成垃圾的淤积,进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所以,补气是养生的第一要点。

益气中药常见的有人参、黄芪、党参、西洋参、太子参、甘草、山药、灵芝、白术等。用来泡药酒一般多用人参、黄芪、党参、灵芝。人参——补气第一圣药,补脾益肺,生津止渴

人参性平微温,味甘微苦,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有“补气第一圣药”的美誉。特别是野生的老山参,因与人的形状相似,且稀少而难得,所以便产生了不少关于人参的传说,大多与长寿气不老有关。《本草纲目》记载:“人参能补元阳,生阴血,而泻阴火。”史载乾隆皇帝经常含服人参,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人参枸杞酒

配方 人参6克,枸杞子100克,熟地30克,冰糖100克,白酒2000毫升。

制法 1.将人参、枸杞子、熟地装入布袋并用线扎紧袋口,放入盛装白酒的容器中,密封保存。

2.15天后,用细纱布将浸泡后的酒过滤,除渣留下过滤后的酒液。

3.将冰糖溶入适量水中,在火上加热熔化至黄色,关火冷却。

4.将冷却后的糖水加入到酒液中,搅匀,静置。

5.15分钟后,再用另外一块细纱布过滤,将过滤后的酒收入容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