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的世界Ⅱ:欲望与精神心理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0-12-08 01:12:45

点击下载

作者:张振学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欲望的世界Ⅱ:欲望与精神心理学

欲望的世界Ⅱ:欲望与精神心理学试读:

致谢

一直以来,我们似乎都被一个共性的问题所困扰:快乐与烦恼总是频繁交替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每一天都在搅扰着我们的心灵难得安宁。小时候,我们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们笑着笑着就哭了。那么请问,有谁知道我们的心情为什么总是处于如此这般的波动起伏之中呢?我们的心灵天空为什么总是一会阴一会晴呢?

后来,再后来,我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那就是,我们每个人自打出生之日起,便都不可避免地坠入了欲望的世界里。巡睃着眼花缭乱的人间万象,我们心神摇荡,迷离惝恍,不知所从。无论我们怎样努力,似乎也摆脱不掉欲望之魔的蛊惑与纠缠。我们因此而惊惶失措地意识到,如果不能解决好欲望问题,如果不能把欲望解释清楚,我们将永无解脱之日,永无释怀之时。于是,为了寻求人生的解脱与心灵的安宁,我开始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欲望的世界,并将它作为专门的课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发现人类欲望问题几乎与宇宙中的一切事物和所有问题都交织在一起,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边界。为此,我陆续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哲学、心理学、物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等经典著作,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到牛顿、爱因斯坦、普朗克、麦克斯韦、薛定谔、德布罗意,再到达尔文、巴甫洛夫、詹姆斯、马斯洛、皮亚杰,等等,正是他们思想的璀璨光辉,将我心中的宇宙照亮,将人类欲望的世界照亮,并使我有条件援引和借鉴他们优秀的理论成果作为阐述本书系观点的强大支撑。我为此要特别感谢历史上这些学术巨人们的慷慨赐惠。我对他们充满了无限敬意!

而当今时代更是一个群英荟萃、大师辈出的时代!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以异乎寻常的力量,不断推出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发现,使现代基础科学的天空不断放射出奇光异彩,使人类的世界观不断发生巨大的改变!人类主客观两个世界在现代物理学所建构的统一理论模型中有可能正在合并为一个特殊的奇点,一旦将这个奇点揭秘出来,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撼!人类对于世界的解释可能由此发生一场天翻地覆的革命。新时代科学巨匠们的惊世发现和优秀理论成果,更为我研究欲望问题增添了新鲜的活力,提供了诸多非常直接的有益启示,我在此向这些伟大的科学家们表达深深的敬仰和谢意!

同时,我还要感谢本书系的文字校对、内文排版、封面设计等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他们连续加班加点地工作,大大加快了本书系出版的进程,我对他们的热心和勤奋充满了感动。

我也要感谢一位未满16岁的绘画少女。她用她天才的绘画技能帮助我完成了内文中几幅人物漫画插图的绘制工作。

最后,我更要衷心感谢出版社的编辑们。他们为本书系的出版做了大量辛苦的审读工作,并提出了很多宝贵建议,使得本书系能够以如此精美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

正是得益于如此众多人的福赐与成全,才使得本书系的创作过程成为一种令人激动而愉悦的经历。我对所有支持我的人深表感激,当然也包括所有阅读本书系的读者。作 者2017年4月于北京

前言:一本解释世界并改变自我的书

本书系将欲望作为具有开端意义的学科门类进行研究,并以物理学为依托,以生理学为基础,以心理学为导向,以认知神经科学为介质,以欲望作为人类主观世界的第一推动力,借助欲望层次理论和自我质能结构理论模型,构筑了一个规模宏大、经纬万端、独出机杼的理论体系,藉此演绎并绘制了人类精神宇宙的巨幅画卷。从此,人类主观世界的大门在欲望力所指引的方向上被一脚踹开,虽是庭院深深,红尘滚滚,却是三观尽显,一览无余!

同时,我们借助主观世界不断闪烁的幽微的光芒,一路走去,甚至还惊异地发现了主客观两个世界所存在的奇点性契合与叠加,进而别具只眼地领略到了客观物质世界的发生与发展的神奇风貌和诡异踪迹。

欲望动力心理学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欲望与生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人类欲望对精神宇宙的形成和发展所具有的特殊驱动作用、人类欲望与心理的本质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与表现,从而更理性地把握自身言行、更准确地解读他人动机,并藉此恰到好处地处理社会关系和引导人类文明未来走向的一门新兴科学。

人类的所思所言,所作所为,无一不源于自身欲望的诱使和驱动,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行状态、一切人文成果和客观面貌无一不掩映着欲望碾轧的辙痕,无一不是内心的欲望在外部世界绽开的魔幻之花。这是对于人类整体而言的。对于人类个体而言,也莫不如是。

任何人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无不串掇着无形的欲望的丝线,无不是自身内在欲望的展露与体现。表面上的成功或失败,平凡或卓越,顺利或坎坷,平安或灾难,吉凶或福祸,等等,无一不是源于内心欲望的蛊惑、诱使、感召和驱动而造成的一种客观现状和自我感受。

社会要求每个人都要把握好自己的言行,规范好自己的言行,其实从根本上说就是要求人们把握好和规范好自己的欲望以及对欲望的表达方式与表现分寸,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自然,适应各种不断变化着的生存环境。

同理,如何把握好或规范好别人的言行,其实也是如何把握好和规范好别人的欲望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各行业、各领域的领导者或管理者而言,不但要善于把握好自己的欲望坐标,也要善于把握好别人的欲望曲线,从而才能更好地实现有效领导和科学管理。

欲望动力心理学不但能帮助你实现梦寐以求的夙愿和理想,让你的人生获得可期待的幸福和满足,而且还能有效地帮助你避开“欲壑难填、利欲熏心”的罪恶的渊薮;不但让你更全面和更深刻地认识和改造外部客观世界和人类主观世界,而且也能让你更准确和更现实地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和提升自己;不但让你更有分寸地把握欲望底线,让欲望之手成为推动自己前进的动力,绝不让欲望的无底洞成为蛊惑自己抬脚踏空的人生陷阱,而且也可以让你在为人处世、职场交际、商场运营、员工管理、社会治安以及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等过程中更好地揣摩和洞察别人的欲望脉搏,让欲望之衡成为丈量别人品德与意志的尺度,让欲望之力成为引导和激发别人产生特定行动的精神号角。

可以说,欲望动力心理学就像一剂良药,既能养生又能健体,既能治病又能防疾,不但可以使自己的人生功德圆满,而且也可以对别人的七情六欲洞幽烛微,并施以恰当的指教、规范、训诲与管理。

当然,研究欲望动力心理学的功用还远不止于此。按照法国哲学家德勒兹与精神分析学家伽塔利的观点,欲望者同时还是一台创造和生产世界人文万物的“机器”,在西方被广泛描述为“欲望机器”,即在宇宙系统与社会伦理关系中,有一种普遍存在的对偶或对称关系。此即对立者或对应者的永恒轮回,永恒重复。它是因主体向往获得某物或达到某种目的而自行运转、产生能量、并经由零件与要素组成的一种特殊装置。

我认为这台特殊装置不但可以将客观世界映照、投射、拼接、组合、演绎为主观世界,而且也能将主观世界辐射、描摹、仿造、复制、落实为客观世界。正像人类看到飞鸟便会产生飞的想法,而后便能制造出飞机;看到美的景观便会产生美的蓝图,而后便能创造出丹青;看到野兽奔跑便会产生追赶的念头,而后便能制造出汽车;看到好的人物便会产生爱的欲望,而后便能施与爱的情感,如此等等,皆可理解为欲望机器在工作,在运转,在生产,在创造。通过这台机器,客观的现实似乎都可以变幻为主观的梦想,而主观的梦想似乎也都可以演变为客观的现实。

欲望作为一种“对缺乏者的抱憾”,蕴藉了愿望、想往、要求、欲求、物欲、性欲、肉欲等所想要的东西,与此同时排斥其反义领域的诸如疼痛、苦闷、轻蔑、冷漠、惰性、恐慌、忧虑、厌恶、不安、无视等不想要的东西。机器作为一种创造工具或研发器械,也涵盖了具有机械装置或类似器械装置的诸如工具、器物、火车头、计算机、机器人、动物机体、身体器官、机构、机关、文学创作、绘画作品、雕刻作品、影视作品,以及人、东西、地球、宇宙、基本粒子等可以实现人类意图的一切事物。“欲望机器”把技术、技艺、力量、观念、理想、精神、计算、缝纫、打印、复制、传输、虚拟处理、翻译、战争、航海、交通、舞台、人、动物、政治、社会、经济、艺术、世界等统统融入其中,并试图像变戏法一样将这些东西一一研发和制造出来。

这就是说,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和不文明成果,无一不是欲望生产和制造出来的,这也许就是“欲望机器”之概念被提出来的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欲望动力心理学不仅可以造福于个人,也可以造福于社会,不仅可以解读内在的主观世界,也可以解读外在的客观世界,不仅可以解读自然景观的形成之妙,还可以解读人文景观的形成原理。

就简单的社会个体意义而言,人在自我认识与自我保护方面(内部力量)要寻求最大限度的满足,有赖于得到他者力量(外部力量)的呼应、支持与配合,也正是在内部力量与外部力量的相互合作、竞争、交融的共同作用下,作为人的自我才能不断成就自身、满足欲求、净化心灵、提高素质,从而达到改善环境、美化生活、实现幸福的目的。

欲望在帮助你成功把握前进方向的同时,还能帮助你有效地洞穿和驾驭他人的欲望,使他人的欲望目标与自己的欲望相契合,然后借势而动,借力而行,轻松而高效地达成自己的目标。这一点,对于领导者来说尤其重要,它同时还是一种有效管理下属、带动下属和激发下属工作积极性的高明的管理手段。

欲望如火。生活中我们知道,只有用适当的火苗才能为自己烹食煮饭,保暖护身;火苗太大,不但可能会烧着自己,也可能会烧着别人;而别人的欲望之火太大,在烧着他自己的同时,也要小心烧着你、烧着其他人。所以,欲望之于人、之于社会都是一种不可小觑和利害攸关的事件。

同时,我们还会认识到,人们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寻求欲望的满足,为其喜,为其忧,为其忙,为其休,人生的每一种感受,比如喜怒哀乐忧思惧等等,都是由欲望决定并创生的。欲望就是串连人生一切心理和行为的不可见的细线。印度20世纪哲学家、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也曾说过:“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

欲望并非人类所特有,一切生物都不同程度地具有诸如生命欲、生长欲、生存欲、生理欲等不同的欲望表现形式,特别是动物,同人类一样也具有食欲、性欲、安全欲、自由欲以及与生存群体或地域环境等相关的情感欲或归属欲。人类是高级动物,不仅智力发育的水平高,改造自然的能力强,谋求生存的本领大,而且欲望水平和敏感度也比其他一切生物或动物都要高级很多,无论在欲望的数量上还是在欲望的质量上、层次上,人类的欲望都是其他生物或动物所无可比拟的。

具体来说,欲望动力心理学所研究的内容,不但包括人作为动物的本能需求及其反应,还包括人作为社会成员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及其反应。

关于这一点,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已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这使欲望动力心理学兼具了生物学和社会学的性质。同时,欲望动力心理学所研究的是关于欲望形成的心路历程,即人从欲望发起至产生动作行为的整个心理活动和满足过程,这使欲望动力心理学与行为动机理论有了交集的内涵。欲望有着相当强的自利性,欲望的过度贪婪必然要冒犯到道德和法律的界限,因而欲望动力心理学又与道德学、法制学和管理学牵扯到一起。

再详细点说,欲望动力心理学既要研究人的生存、繁衍的本性,又要研究人的性格、意志、思维、意识、爱好、情感、理性、信仰、精神、品质等特性,以及由此而形成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还要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团体、组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因欲望而形成的善恶念头及行为准则,研究人因欲望而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研究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显性的物质需求,研究人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的精神需求。

同时,欲望与需求两者既有联系又有本质上的差别。

①欲望诞生于需求与要求的裂缝中。拉康曾经指出:“在有关欲望方面,我们觉得不可归结为要求的理由,也同样使它不等同于需求。”拉康将欲望、要求、需求区分开来,认为需求是指人机体的需要,隶属于生理学的范畴;要求是指对爱的要求,它涉及的是一种人际互动;而欲望则是诞生于需求和要求的裂缝中,“在要求和需求分离的边缘中欲望开始形成”。

②欲望“内核于需求而存在”,需求“外缘于欲望而产生”。欲望是产生需求的根本动因,需求是欲望产生之后的递进反应;就是说,先有欲望然后才有需求。对人类自身来说,需求的本质是欲望,欲望的本质是人性,人性的本质是生理,生理的本质是生命。

应该说,欲望动力心理学是一门横跨哲学、生物学、生理学、人类学、医学、解剖学、脑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社会学、道德学、政治学、经济学、行为学、法制学、犯罪学、精神现象学、宗教学等多学科的人学,是对人性深层最本质的透视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人,核心内容是研究人的生理功能及其产生的意志反应,并将人的肉体和精神辩证统一,以物质性的肉体生理为基础,藉此推导出人的心理、情绪、情感、意识、理性、思想和精神等形成的轨迹和管道。它面向个体和世界,反思自我并提升自身,管理别人并规范自己。它关注人的心灵世界,追寻生命的意义,并为个体找到最合适的存在方式,为群体找到最合适的相处方式。它是研究关于人对于欲望追求的本质、行为、现象及其产生、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的新兴科学。

因而,欲望动力心理学对人生、对社会、对整个人类文明都有着极其广泛、深刻的指导作用。

欲望是来自于人类的精神世界还是来自于人类的物质世界?这个问题似乎也有着许多令人困惑的模糊边界。因为人类除了与生理有关的欲望之外,还有许多心理欲望或精神欲望。心理的东西或精神的东西一直以它与物质世界相对应的姿态二元于人类的观念中,并成为哲学家们争论不休的永恒话题。

随着科学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物质世界各种规律的认识已日臻清晰,而对于精神世界的认识却依然踯躇不前。有关于欲望、心理、心灵、情绪、意识、灵魂、观念等精神内容一直散发着诱人的魅力,并吸引着无数哲人志士为此苦思冥想,上下求索。但遗憾的是,人们对这个神秘王国的上层建筑和物质基础,似乎始终不得要领,不得路径而登堂入室,一睹芳容,只能凭借自身有限的表征、以及与其他动物的类比或自造的仪器介质以自证或他证的方式而猜想臆度,于是在大量的关于人类心理世界和精神世界及其来源的讨论中,正确与谬误常常混杂在一起,令人眼花缭乱,不知所宗。

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人心到底什么样,没有人能够探进头去看个究竟,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包括中国人在内的很多文明都把“心脏”作为灵魂、心灵、意识“中枢”所在,主宰着人的精神世界。直到笛卡尔的出现,才找到了心灵的真正居所——大脑。笛卡尔认为大脑才是人类心灵起源或发动的中枢。从此,人类洞察心理问题和精神问题的视角开始向“神经问题”的物质层面转身。

在西方哲学史上被公认为第一位哲学家的泰利斯首先提出了“什么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并试图借助经验观察和理性思维来解释世界。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人都主张,研究最初原因和本原才可称为智慧”“智慧是关于某些本原和原因的科学”。我同样也坚定地认为,任何一种学说,都需要有一个开端。“一个哲学的本原,当然也表现了一种开端,但并非主观的,而是客观的,即一切事物的开端”“但是,关于开端问题,近代的仓皇失措,则由于另外一种需要而来,有些人不认识这种需要,他们独断地以为这是有关本原的证明”“开端是逻辑的,因为它应当是在自由地、自为地有的思维原素中,在纯粹的知中造成的。于是开端又是间接的,因为纯知是意识的最后的、绝对的真理”。(以上三段话均引自黑格尔《逻辑学》第一篇,有论。)

我们在这里不但要厘清欲望动力心理学的开端,而且还要找到欲望本身的开端,更要通过欲望找到人类心理世界或精神世界的开端,包括智能、知识、意识、思想、情感、智慧、理性、信仰、心灵、灵感、灵魂等起源问题和本原问题,这类问题可以统统称作端问题,而将这些端问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学问,我们可以称之为端学。端学是研究事物本原或终结的科学,甚至可以不限于精神世界,也包括物质世界的本原问题和终结问题。那么,我在这里所要讨论的欲望动力心理学便是端学研究的正式开端。而欲望则是人们研究一切学科和一切问题的开端。

哲学家尼采在论及欲望时曾遇到了无法突破的思维瓶颈,他认为欲望乃一人之本能与目的之结合,其功利性勿能视,不可见,因此得出了“欲望之论难以尽善人意”的结论。

而本书系试图破解尼采的认识瓶颈,利用理论与现象互证、抽象与形象互补,从多个角度揭开了人类欲望迷离的面纱,洞穿了其深邃的本质特征和诸多表现形式,破解了在欲望驱动下徐徐展开的人类主观精神世界的整体风貌,力图使读者在阅读本书系之后,能对人生产生深刻的感悟和启示,能给自己的欲望在“清心寡欲”和“欲壑难填”之间找到一种最佳的生存位置和自处坐标,并在生活、学习、工作、处世以及改造自我、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等实践中获得有益的帮助。

另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系最初冠名为《欲望学》,后来考虑到其中大部分内容属于心理学范畴,遂更名为《欲望心理学》,而这个书名经查证发现被一位美国学者用过了,尽管与我的创作意图和基本观点没有本质的联系,但我还是决定避让一下书名的雷同关系,于是定名为《欲望动力心理学》。

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逐渐发现本书系所阐述的内容与哲学、物理学、宇宙学等学科竟然也存在着特殊的渊源关系,遂以“欲望动力心理学书系”作为总冠名,以“欲望的世界”来界定本书系所涵盖的基本内核,然后再向下细分为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即以一个单行本出版。

我最初的计划是推出八个专题,分别为《欲望与认知心理学》《欲望与意识心理学》《欲望与精神心理学》《欲望与人格心理学》《欲望与行为心理学》《欲望与场域心理学》《欲望与舒适心理学》《欲望与情绪心理学》。

除此之外,我甚至还设想以上述八个专题为基础,进一步创作并出版《欲望与政治心理学》《欲望与经济心理学》《欲望与文化心理学》《欲望与道德心理学》《欲望与法制心理学》《欲望与犯罪心理学》等多部作品。但由于时间所限,未能如愿。

全书系写到2016年的时候,前五本便基本完成了,后面三个专题由于时间关系,仅仅写出了主要观点,未能展开铺陈,不免有些遗憾,但我自觉确实有些倦了,便临时决定把欲望与舒适、欲望与情绪这两个专题全部合并到欲望与场域心理学之中,因为欲望与舒适、欲望与情绪问题虽然未能展开论述和独立成书,但细究起来,它们皆在我创设的欲望场理论的统摄范围之内,也是完全可以自圆其说的,更何况这样安排也并不妨碍这两大课题可以自成体系的特点。

这样,我的《欲望动力心理学书系——欲望的世界》至此算是正式完成了,八个专题合成六本书出版,共计一百多万字,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工程。如果将来兴致再起,或许有机会可以对后面的诸多专题深研细究,展开论述,以补遗憾,也是可能的。

这里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书系缘起于现代量子物理学对于哲学和心理学产生的巨大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惊人的理论成果,更给作者带来了强烈的思想震撼。本书系借用美国著名粒子物理学家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利昂·莱德曼在《上帝粒子》一书中提出的“上帝粒子”概念,试图借助量子物理学最前沿而奇妙的理论模型,为现代哲学和心理学寻找一种更独特而有趣的逻辑推演方法和证明路径。所以,本书系在探索世界本原问题上,以《圣经·创世纪》中上帝的概念开始说起,最后落实到莱德曼所提出的著名的“上帝粒子”的概念,整个讨论过程富有缜密而生动的逻辑推演机趣。我们高兴地看到,为了回答亚里士多德时期既已提出的关于“宇宙第一推动力”的千古疑问,量子物理学家们以其高妙的证明手段,正在逐层剥去套在人们心灵中的宗教外衣和神话色彩,进而为人们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提供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我在本书系中对于人类欲望的分析和阐述,借鉴了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物理学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的理论范式,以独成体系的论证方法,对宇宙演化、物质结构、生命起源、大脑认知等事关人类终极之问的基本问题提供了别开生面的观照视角,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用以解读人类欲望心理、行为动机、人格品质、自我意识和精神宇宙的理论模型,试图对人类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动机做出更精准的数学解释。

鉴于我对于经典物理学特别是量子物理学的理论造诣和理解深度所限,在逻辑架构上和观点阐释上难免存在一些浅见、偏颇、甚至谬误之处,敬请各界专家学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利本书系在进一步修订和再版时参考和借鉴。作 者2017年4月于北京第一章人体八大欲望系统——人体生理系统与欲望系统的关系

从严格的理论规定性上来讲,每一种欲望都来自于某一特定的生理系统及其功能,如食欲来自于消化系统及其功能,性欲来自于生殖系统及其功能,呼吸欲来自于呼吸系统及其功能。

如果这一理论完全成立,就意味着每一种欲望都能找到相应的出处和来源,这将为我们描述欲望系统的内部机理以及有针对性地解决人类欲望问题提供更明晰的线索,并可以为此设计出更为实用有效的欲望满足机制和解析欲望系统的理论模型。一、欲望的产生与人体生理结构

问题已经很清楚,欲望来自于人的生理系统及其功能。我们要想了解欲望就必须把目光移向人的生理,看看欲望是在人体生理系统的哪些环节上衍生出来的?

人的生理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器质性的内容,包括细胞、组织、肌体、器官等等有形有质的内容;另一部分是功能性的内容,包括内部自主神经功能、躯体运动神经功能、中枢神经功能、呼吸功能、消化功能、分泌功能、生殖功能以及眼耳鼻舌身五官的视、听、嗅、闻、触等功能。这些功能具有无形无质、不可视、不可触摸的特性。其中,前者为质,后者为能,质能合一,质能互转,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人的意义。

那么,欲望是产生于器质性的生理结构中还是产生于功能性的生理结构中呢?仔细研究就会发现,欲望不是由某一个细胞产生的内容,也不是由某一个肌体产生的内容,甚至不是由某一个具体的生理器官产生的内容,而是由有机的整体的系统性生理功能产生的内容,而生理功能不是由一个细胞、一个组织、一个肌体或一个器官实现的,而是由一系列组织和器官的整体性连锁运动来实现的。

比如,人的眼睛不会产生欲望,但其所具有的视觉功能却可以产生欲望,产生视欲,即观看大千世界各种景色和洞察各种可视形色信息的欲望。眼睛由角膜、瞳孔、晶状体、视网膜、虹膜、巩膜、神经等构成了一个视觉系统,只有这个系统才能实现视觉功能(这个系统缺少一个组织、缺少一个器官都不能实现视觉功能),而只有实现了视觉功能,才能产生视觉欲望。一个天生失明的人,头脑中没有经历过任何视觉信号刺激,如果没有人告诉他外部世界具有色彩斑斓的可视性,那么他就不会产生视觉欲望,除非另外有人告诉他世界的形象是可视的,或者是后天的眼疾引起的失明,使他头脑中存在可视的信息或记忆,他才会产生视觉欲望。

正如一个天生患有红色盲的人,是不会自动产生观看红色景观之欲望的,除非另外有人告诉他世界上还有红色这一事实,他才会产生不能一睹此类美色的抱憾。

耳朵也是如此,耳朵本身也不会产生欲望,但其所具有的听觉功能却能产生欲望,产生闻听万籁和各种有声信息的欲望。人的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和神经等组成,外耳、中耳、内耳又有很多组织并构成听觉系统,从而产生听觉功能,正是由听觉功能产生了听觉欲望。先天失聪的人不会产生听觉欲望,除非另外有人向他描述声音世界的美妙,他才可能产生与声音无缘的遗憾。

嘴巴本身没有欲望,但嘴巴所具有的饮食功能、味觉功能和消化功能却可以产生食欲,产生品尝欲、咀嚼欲、吞咽欲等等,嘴巴由上嘴唇、下嘴唇、门牙、尖牙、切牙、侧牙、上颌牙、下颌牙、磨牙、前磨牙、上腭、悬雍垂、咽腔、舌、神经等组成,并与胃肠等器官一起形成一个味觉饮食消化系统及其功能,从而产生食欲。

人的鼻子不产生欲望,但鼻子所具有的嗅觉功能和呼吸功能却可以产生嗅闻各种味道的欲望和呼吸欲望。

人的皮肤不会产生欲望,但其所具有的触觉功能却可以产生对特定温度、软硬度、光滑度等的欲望。

这就是说,欲望不是生理组织或生理器官的产物,而是生理功能的产物。每一种生理功能都具有神经系统对该功能的反应,当功能运转出现故障、出现异常或出现能量匮欠时,就会产生对该功能及其整个系统的自我保护和有效调整的欲望。

人体中一切功能的正常运转带来的是安逸和舒适的感觉,一旦出现异常或发生能量匮乏,就会带来不安和不适,这就是欲望产生的根源。不管哪一种欲望,都离不开神经对系统功能是否运转良好的感觉,离开感觉的欲望是不存在的。感觉正是生理内容中神经系统的功能反应。比如人的手掌皮肤通常对光滑绵软的床几有一种触摸的欲望,但一当手掌皮肤磨出老茧,手掌上的皮肤感觉便不再敏感了,在这种情况下,用手触摸光滑绵软的床几的欲望便会变得淡然,甚至消失,这说明,没有感觉便不会产生任何欲望。二、生理系统与欲望系统的关系

人的欲望系统是怎样形成的呢?欲望系统的演绎规律是怎样的呢?

我们通常认为,欲望是无止境的,这里所说的无止境,一是指欲望的数量难以统计,二是指欲望的膨胀空间没有边际。关于第二点“欲望的边际”问题我们以后还要论述到,这里我们仅就欲望的数量做一下初步的统计。而统计欲望数量的最好办法就是先给欲望做一次严谨的分类。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已经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欲望是生理系统功能性的产物,而不是生理系统器质性的产物。按照现代生理学研究的成果来看,目前生理学家把人体大致分为八大系统,计有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我们说,人的欲望是生理系统及其功能的产物,并不意味着每一个生理系统功能都能产生欲望。生理学家归纳的八大生理系统,并非是按照欲望动力心理学理论划分的。其中有些生理系统可以产生相应的欲望,如呼吸系统、生殖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都可以相应产生诸如呼吸欲、性欲、饮欲、便欲、控制欲、运动欲等不同的欲望。

而另有些生理系统如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却不能产生欲望,这是为什么呢?

我通过对这些生理系统与欲望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之所以有些生理系统功能可以产生欲望,有些生理系统功能不能产生欲望,就在于这两类生理系统在循环机制上存在着显而易见的不同。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生理系统功能能够产生欲望,什么样的生理系统功能不能产生欲望呢?

仔细归纳和分析就会发现,每一个生理系统都构成了一个特定的循环,有的是属于体内各种要素构成的封闭式内部循环,有的是体内要素与体外某些特定物质环境要素构成的开放式内外循环,还有的是属于封闭式内部循环与开放式内外循环兼具的双循环。

封闭式内部循环的生理系统有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开放式内外循环的生理系统有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分泌系统、生殖系统和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构成的循环即是开放式内外循环,人体生殖系统内部不能单方面完成生殖的全过程循环,而必须与人体外部的异性相结合,构成雌雄二体之间的内外循环,才能实现生殖系统的全部功能。

消化系统构成的循环也是开放式内外循环,人体消化系统内部不能实现消化系统的自身循环,而必须与人体外部的食物和水相结合,构成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内外循环,以及体内消化剩余的食物残渣与体外可供粪便排出的空间之间构成的内外循环,这样才能实现消化系统的全部功能。

呼吸系统构成人体内外部空气的循环;泌尿系统存在体内多余的尿液与体外可供尿液排出的空间之间构成的内外循环。

运动系统的体内运动功能必须与体外足够的运动空间构成内外循环,才能实现运动的全部功能。运动系统的循环实为身体内部空间与身体外部空间之间的循环。

神经系统属于开封兼具式双循环系统,承担着感知和传输信息的功能,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属于随意神经系统,主管开放式内外循环关系,一部分属于自主神经系统,主管封闭式内循环关系。随意神经系统必须与外界的客观事物形成联系,从外部刺激到外部感觉,从外部感觉再到内部感觉,从内部感觉再到神经中枢,从神经中枢再到发出指令动作,以驱使人体及各种官能对外部刺激进行应对,并最终满足某种特定的欲望,从而形成了内外循环关系。

在感觉系统中,从外在刺激到外部感觉,从外部感觉到内部感觉,从内部感觉到大脑意识,都属于内外信息循环关系,只有通过内外信息循环才能实现神经系统的全部功能。

而自主神经系统则主要负责人体内部器官或腺体的运动,属于封闭式内部循环系统,所以不能产生欲望。

内分泌系统也属于开封兼具式双循环系统,既具有内循环特征,也具有内外循环特征,内分泌系统中包括汗腺、性腺、胸腺、甲状腺、肾上腺、前列腺、松果体、垂体、胰岛A细胞、胰岛B细胞等腺体功能都具有双循环特性,像汗腺、肾上腺、性腺等,除了在体内完成润滑和分泌激素等工作外,还可能将一部分分泌物排出体外,在一定程度上与外在的空间内容构成了微弱的循环关系,比如出汗、排尿、射精。这种特殊的开封式双循环系统只有体现开放式内外循环关系时,才能产生欲望。

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是纯粹的封闭式内循环系统,所以不会产生欲望。

这样,我们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构成开放式内外循环关系的生理系统,才能产生欲望,而不能构成开放式内外循环关系的生理系统是不能产生欲望的,但对于情感性欲望却具有特殊的激荡作用和感受作用。

这跟我们日常生活所体验到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我们的欲望总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并不在人体内部,而在人体外部,而外部的这个目标一定与自身生理方面有着显在的或潜在的某种对应关系,否则便不会构成欲望关系。这个关系就是与人体内部相应生理系统构成完好的、顺畅的、舒适的、安逸的循环关系。不构成这种关系,便不会产生欲望。这种关系一旦出现不顺、不适、不安、不得,便产生一种对体外能量、空间和条件需求的匮欠反应,这个反应就是欲望反应。

亚里士多德在讨论运动的“三本原”时将“缺乏”认定为决定运动所朝向的状态,他认为,缺乏不但决定了运动的朝向,而且是朝着这一方向运动的潜能。看来,客观世界的运动及运动方向与主观世界的运动及运动方向可能都遵循着完全相同的规律,即二者都是由“缺乏”引起的。

欲望的外在对象是构成内外循环的必要条件,这个条件根据生理系统的特点和需要,有的是能量性条件,如消化系统功能产生的食欲;有的是空间性条件,如运动系统功能产生的自由欲;有的是信息性事理性条件,如神经系统功能产生的控制欲、协调欲等等。而属于封闭式体内循环的生理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和免疫系统等,由于不与外界即体外的任何东西构成开放式内外联系和循环,所以,这些生理系统的功能不需要与外在对象结合,因此也不会产生欲望。

图1-1是人体九大生理系统功能产生的不同欲望属类图。这个图指的是人体九大生理系统所产生的若干本性欲望属类,揭示了每一种欲望与各生理系统的对应关系,不同的生理系统产生不同的欲望,不同的欲望源自于不同的生理系统。在这里,我把感觉系统归并于神经系统之中,其中舒适欲即是感觉系统的产物。图1-1 人体九大生理系统功能产生的不同欲望属类图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人体生理世界开放式内外循环系统,虽然是从内向外或从外向内的循环关系,并经由这种循环关系而建立与外在事物填充物目标的欲望关系,但这种欲望所满足的对象并非仅仅是其所对应的某一特定的开放式内外循环系统本身,而重点则是为了满足体内那些封闭式内循环系统,如消化系统的食欲经过内外循环而获取的食物目标,并非仅仅是为了满足肠胃本身,而是经由肠胃的消化之后,进而去满足内封闭式循环系统所需要的物质能量;呼吸系统的呼吸欲经由内外循环而获取的空气,并非仅仅是为了满足肺部对于空气的需求,而重点是为了满足体内封闭式内循环系统所需要的氧气。

所以,开放式内外循环系统所建立的欲望关系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保证封闭式内循环系统的完好运行。这就意味着开放式循环系统与封闭式循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和更大的循环关系,是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经由这种循环关系而实现了统一,是外部环境中的能量与内部环境中的能量的循环与统一。

按照我提出的人类自我质能结构组合原理,整个人类个体自我是质结构与能结构的有机契合,二者在相互转化过程中有效维护生命的持久平衡,而人类个体自我的质结构主要是由封闭式内循环系统来维持和见证的,人类个体自我的能结构则主要是由开放式内外循环系统来维持和见证的。人类生理性欲望匮欠全部产生于封闭式内循环系统的质结构之中,而后由神经智能做出反应并驱动和协调开放式内外循环系统实现对外在填充物目标的搜寻、索取和回馈。

同时,我在上面谈到过,人体九大生理系统(也有人分为八大生理系统)并非按照欲望动力心理学理论划分的。传统生理学的九大生理系统并非是对人体结构及其功能最严谨的归纳和总结,因此,依赖于现成的传统生理学对于人体生理系统的归纳不足以阐述欲望系统理论遇到的所有问题。三、人体欲望系统理论与欲望的基本分类

我们从欲望动力心理学理论出发,在现成的传统生理学八大系统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出八大生理性欲望系统。计有: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神经能动性控制系统、信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运动系统。

这里我们将封闭式内循环生理系统包括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或免疫系统不列入生理欲望系统中来,而另增加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和信息系统作为欲望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中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是由人体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眼耳鼻舌身等)组成,与神经能动性控制系统相对,体现了人类神经系统中所具有的主动性与被动性两个相对独立的反应层次。信息系统则是由感觉系统部分功能和神经系统部分功能组成的,负责信息接收、传输、反馈、归纳、汇总、储存、管理、处置等与人体各方面信息有关的工作。这样,我们就得到了新的完整的人体八大欲望系统图。

从图1-2中可知,每一种生理系统所产生的欲望,与该系统功能具有相匹配的隶属关系,都是为了满足该系统功能的需要而产生的欲望。一个系统中的欲望也可以称之为一个属类的欲望。这样,我们至少可以得出欲望具有八个属类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运动系统功能产生动性欲望,即产生行为、动作以及施加特定行为而产生特定效果的欲望,人体被限制自由时,这种动欲就会显得尤其强烈。而且动性欲望还是其他一切欲望的下线欲望,某种欲望产生后,马上就会产生动欲,即为某种欲望的满足而付之于行动的欲望。图1-2 人体八大欲望系统

人的生理欲望系统不包含封闭式内循环系统,只包括开放式内外循环系统,因为只有开放式内外循环系统才能产生欲望。具体归纳如下:(1)呼吸系统的生理欲望:呼吸欲为呼吸系统的基本欲望。在呼吸欲基础上衍生的高层次次生欲望有:呼吸新鲜空气欲、嗅闻芬芳气息欲等。在呼吸欲基础上衍生的低层次次生欲望有:怪味欲(如粉笔味、灰尘味、潮湿味、汽油味、腥臭味、腐烂味)、靠呼吸气流表演的口技欲等(呼吸欲的次生欲望有些也与感觉系统中的嗅欲直接相关,或者也可以被直接认定为嗅欲的一部分)。

当新鲜空气、宜人气息、芬芳气息成为供给紧缺的资源时,便会通过神经系统的高层次认知而产生针对这些有限资源的社会性次生欲望,如新鲜空气的占有欲、控制欲,而实现占有欲或控制欲的媒介有时会表现在金钱或权力上,这时金钱欲和权力欲便会自兹而生。(2)消化系统的生理欲望:饮欲、食欲和大便欲为消化系统的基本欲望。大便欲目前尚未发现是否会衍生出其他层次的次生欲望。在饮欲、食欲基础上衍生的高层次次生欲望有:佳饮欲、热饮欲、凉饮欲、畅饮欲、痛饮欲、豪饮欲、酣饮欲、欢饮欲、美食欲、美味欲、饱食欲等。在饮欲、食欲基础上衍生的低层次次生欲望有:醉饮欲、饮食猎奇欲、异味欲等(食欲和饮欲的次生欲望有些也与感觉系统中的味觉欲望直接相关,甚至可以被直接认定为味欲的一部分)。

在饮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还会通过神经系统的高层次认知而衍生出占有欲、权力欲、控制欲、分配欲、独占欲、抢掠欲、偷盗欲、贪欲、霸欲等其他社会性次生欲望。(3)泌尿系统的生理欲望:小便欲为泌尿系统的基本欲望。目前尚未发现小便欲是否还能够衍生出其他高层次或低层次欲望。(4)生殖系统的生理欲望:性欲为生殖系统的基本欲望,在性欲基础上衍生的高层次次生欲望有:爱欲、美容欲、魅人欲、健美欲、拥抱欲、亲吻欲、亲和欲、肌肤相亲欲、调情欲、发情欲、交媾欲、繁殖欲、养育欲、亲子欲、传宗接代欲等,在性欲基础上衍生的低层次次生欲望有:肉欲、淫欲、强奸欲、兽奸欲、鸡奸欲、自恋欲、性虐欲、肉体占有欲等。

在性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还会产生争风吃醋欲、霸欲、性贪婪欲等社会性次生欲望。(5)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的生理欲望:舒适欲为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的基本欲望。在舒适欲基础上衍生出的高层次次生欲望有:安全欲、安逸欲、热闹欲、闲静欲、审美欲、美观欲、美声欲、美味欲、温暖欲、光滑欲、柔软欲、洁净欲、轻松欲、休憩欲、快乐欲、享乐欲、刺激欲等。在舒适欲基础上衍生的低层次次生欲望有:毒瘾、赌瘾、网瘾、洁癖、惰性、惯性等。(6)神经能动性控制系统的生理欲望:控制欲为神经能动性控制系统的基本欲望。在控制欲基础上衍生的高层次次生欲望有:生存欲、自我保护欲、安全欲、支配欲、协调欲、权力欲(官欲)、占领欲、占有欲、独享欲、自私欲等。在控制欲基础上衍生的低层次次生欲望有:贪欲、霸欲、侵略欲、劫掠欲、攻伐欲、侵吞欲、凌人欲、泄愤欲、妒欲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从纯粹的生理学角度上看,神经系统包含着感觉系统,感觉系统是神经系统中处理感觉信息的部分。感觉系统包括感受器、神经通路以及大脑中和感觉有关的部分,通常而言感觉系统包括那些和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嗅觉相关的系统。

我在对人类欲望系统进行理论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感觉系统对于诸多生理性欲望的产生具有非常直接而显在的作用,而且我还发现所有的感觉都属于受动性感觉,即只有当刺激出现之后,感觉神经才能因受到刺激的干扰而产生受动性反应,我在这里将这一类神经反应系统称之为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而人类神经除了具备受动性感觉和传导性功能之外,还具有对刺激进行主动性和能动性反应的功能,即对于已然被感觉到和感觉过的刺激进行主动的考察、检测、评估、判断、推理、分析、控制、反思、感悟等能动性反应,我将神经这一类反应系统称之为神经能动性控制系统。

这两个系统都具有相互传导信息的功能,并且都具有将信息在大脑中枢做出反应的功能。为此我需要特别做出说明,我在欲望动力心理学中所提到的神经系统或感觉系统,即分别指神经能动性控制系统或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

我们每个人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自打一出生的瞬间开始,便具有了不可阻止、不可怠慢的自我存在性(存在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不限于物质,不限于精神,也不限于机能、功能、作用、影响,一面包含着有,一面也包含着无)。正如斯宾诺莎所言:“各个事物只要它是自在的,都努力保持自己的存在。”人作为一个自在的生物体,当然也会努力保持自我存在性。

这种自我存在性既包含物质性客观肉体的存在性、运转性生理机能的存在性、传导性神经功能的存在性和意识性主观精神的存在性。这时的自我实为物质的自我、机能的自我、功能的自我和精神的自我的有机结合和无缝连接。其中,神经功能的存在性和主观精神的存在性共同激活了物质性自我的现实存在感和意志性自我的现实存在感。

保持自我的现实存在性,并让自我保持着舒适自在的现实存在性,这是神经功能特有的天性。而自我存在感从根本上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内觉性存在感,一个是外觉性存在感,最后一个是控制性存在感。

内觉性存在感由内部感觉来觉察。当身体出现不适、生理发生障碍时,便影响了这种舒适自在的自我存在感,自我便会对造成身体不适或导致生理发生障碍的因素产生直接的拒斥性反应。

外觉性存在感由外部感觉来觉察。当自我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外部感官发现和感知到外部事物时,总是以自我为出发点,以自我欲望为中心,以自我与这些事物之间的欲望关系为观照视角。自我存在感正是从观察者的自我与被观察者的外在事物的对立性和并存性关系中被觉察出来,被映衬出来,被凸现出来。

而神经受动性感觉系统就是由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构成的。可以说,整个感觉系统是自我内部神经觉察功能与自我外部事物刺激之间的触摸屏,是人体内部环境与人体外部环境的对接桥,是物理世界与内心感受之间的变换器,也是客观物质世界与主观精神世界的邻接点,更是从内外两个方面整合自我意识的信息源。

控制性存在感由感觉做出对目标的反应,由思维做出对目标的判断和推理,由人体效应器做出支配和控制。

我能支配我自己,我能控制我自己,我能决定我自己,这才能确定自己的存在,才能确信自己属于自己,才能确信自我的存在性。

但自我置身于错综复杂、包罗万象的各种关系(包括自我与自然的关系、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和自我意识与自我肉体的关系等)当中,却常常产生眩晕感、迷蒙感、困惑感,甚至有时找不着自我,失去了自信,失去了自我真实的存在感。

于是,自我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我将要到哪里去?”“我为什么存在?”“我是灵魂还是肉体?”“我能做什么?”“我不能做什么?”等各种涉及自我存在性的问题。

依据来自于感性材料中的各种信息,每一个人都开始对自我进行角色判断和角色定位,并由此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具有特定形象、特定人格结构、特定知识结构、特定兴趣爱好、特定观念信仰的自我意识符号。这样,自我存在感开始根植于内心深处,并深刻地影响着自己的行为,从而获得对自我存在性实实在在的控制能力。

我把神经系统划分为受动性感觉系统和能动性控制系统两个部分,目的是针对其不同功能特点的差异而有所偏重,凡属于神经对刺激直接做出反应的可归属于受动性感觉系统,凡属于神经对刺激做出应答性反应的均可归属于能动性控制系统。

比如同是安全欲,在突然发现危险事件降临时的猝然闪避,当属于受动性感觉系统功能产生的安全欲;而在经过观察、检测和评估而预判危险可能会降临,因而产生的安全欲则属于能动性控制系统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

这说明,受动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的反应一般只限于觉察性反应,具有直接性、单次性、浅在性、暂时性、一过性等特征,不具备对刺激机理的全面考察、深刻分析、细密推理和科学评价的功能;而能动性控制系统则在于对刺激的反应是以感觉为前哨,以知觉为铺陈,以情觉为主线,以理性逻辑为思维规则,以悟觉为突破口,以灵觉为应对手段而进行的能动性考察、思索、分析、评判、决策和处置,具有间接性、全面性、深刻性、连续性、延展性、逻辑性和应答性或应对性等特征。

换句话说,受动性感觉系统不具备思考、分析、推理、归纳、总结、判断和决策的功能,只具有表层的觉察性和一过性意识功能,而能动性控制系统却可以依据受动性感觉系统的觉察性认知,而借助已知信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思考、分析、推理、归纳、总结,从而找出问题的机理、症结和规律,并提出简便而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实现对问题的有效控制,因此,具有应对性和处置性意识功能。

受动性感觉系统属于神经反应范畴或神经智能范畴,能动性控制系统属于大脑反应范畴或大脑意能范畴,前者代表的是躯体局部性反应,后者代表的是自我整体性反应。(7)信息系统的生理欲望:求知欲为信息系统的基本欲望。在求知欲基础上衍生出的高层级次生欲望有:见闻欲、视听欲、发声欲、触摸欲、观察欲、试探欲、尝试欲、发现欲、创作欲、联络欲、传授欲、表达欲、发表欲、表现欲、表演欲、交往欲、交流欲、归属欲、尊重欲、荣誉欲、责任感、正义感、使命感、审美欲、卫生欲、终极关切欲等。在认知欲基础上衍生的低层次次生欲望有:兜售欲、卖弄欲、发泄欲、泄愤欲、伪装欲、欺骗欲等。

此系统中的某些欲望可能与神经系统(包括受动性感觉系统和能动性控制系统)中的某些欲望存在一定的交集,但是,这类欲望在不同系统中总是各侧重于本系统的功能,如视听欲在受动性感觉系统中侧重于自身感觉和知觉的浅层次欣赏功能,如观看美景、欣赏美乐、品尝美味、享受审美过程中的舒适等,而在信息系统中则表现为了解情况、捕捉信息、探听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反馈信息和汇总信息的功用。

我们继续拿安全欲做例子,受动性感觉系统可以产生安全欲,能动性神经系统也能产生安全欲,而信息系统也同样可以产生安全欲。

比如,当有人传言居住地附近在近期可能会发生中级以上地震,这个信息会直接引起主体产生安全欲,并促使主体一面自觉增强防范意识,一面对这个信息加以核实和求证。

中国古代有“三人成虎”和“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的典故,说的就是信息的力量有时可以超越思维的力量而直接产生特定效果。一般而言,一个特定的欲望总是来自于特定的人体欲望系统,但也有一些特殊的欲望形式,可能会例外地成为多个欲望系统的交集性产物。

安全欲如此,生存欲也如此,比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都可能会发生危及生存的事件,因此也都有可能产生与之相应的安全欲或生存欲。说到这里,似乎有些扯远了,要知道我们这里在说信息系统,下面我要回到这个话题上来。

信息系统是以神经系统中的受动性感觉系统和能动性控制系统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信息传导和管理系统。人体内部生理环境和人体外部客观环境,构成了一个信息互动的系统。包括物质性能量信息、精神性能量信息,一般在内外两种环境中是不对称的,这就需要两厢交流和互动,而交流和互动必须借助于神经网络,借助于内部感觉和外部感觉,借助于大脑中枢。神经网络所传导的信息内容便是来自于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信号,刺激信号总是以视觉性影像、听觉性声音、嗅觉性气息、味觉性味道、触觉性软硬涩滑、痛觉性疼痛、痒觉性瘙痒、情觉性激动、性觉性诱惑等形式进行传导的,这些信号分别以其与主体欲望的关系而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

大脑具有对这些信息进行储存、分析、管理和处置的功能。所以,我在本书中将信息系统也列为人体欲望系统的一个特殊单元,以强调信息对于人类欲望的产生所具有的特殊铺垫作用和制导作用,任何欲望都具有独特的信息结构和意义组合。信息系统远远超出了神经系统的物质性、生理性、传导性和智能性特征,而更侧重于神经之外的信号意义以及这些信号对于人的生理、欲望、心理、意识、思想、精神等方面所产生的重要影响。(8)运动系统的生理欲望:活动欲为运动系统的基本欲望。在活动欲基础上衍生的高层次次生欲望有:行为欲、自由欲、游玩欲、娱乐欲、游戏欲、旅游欲、健身欲、护身欲、比武欲等。在自由欲基础上衍生的低层次次生欲望有:攻击欲、蹂躏欲、践踏欲、狂躁欲等。

通过对欲望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我这里还有一个新发现。

封闭式生理系统尽管不能直接产生欲望,但对欲望所导致的正负方向上的心情、情感或情绪类内容却能够及时做出生理性反应。这种反应主要体现在机体对欲望在不同方向上所带来的心情、心态、情绪、情感、感情等心理活动所驱动的生理性反应,这种反应即为情觉。

情觉首先隐藏于封闭式的内循环生理结构中。而其心理反应过程又是如何呢?首先,感觉不会直接产生情感,知觉及其以上的认知层次才会产生情感,并且只有在主体产生自我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知觉,才能产生情感。

从欲望动力心理学视角观察发现,伴随情绪活动而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主要是由不能产生欲望的封闭式内循环系统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基本上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所主辖的血液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活动的改变而引起的,有时会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相对亢进。例如,在人或动物发动防御反应时,可出现骨骼肌血管舒张、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体内腺体分泌物增多或减少等交感活动的改变。这些变化可使各器官的血流量得到重新分配,使骨骼肌获得充足的血液供应。

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表现为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相对亢进,如食物性刺激可增强消化液分泌和胃肠道蠕动;性兴奋时生殖器官血管舒张、性器勃起;悲伤时则表现为表情沉郁、泪腺分泌泪水等。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反应涉及的激素种类很多,据有关研究证实,在创伤、疼痛等原因造成的应激反应中,痛苦、恐惧和焦虑等情绪会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浓度明显升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和催乳素等浓度也升高或情绪波动时出现性激素分泌紊乱,引起育龄期女性月经失调和性周期紊乱等生理性改变。

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在研究条件反射形成和发展规律时,得出了胃液或唾液的条件反射性分泌就是心理性质分泌的推断。我们还知道,在免疫系统中,情绪的良好状态会导致人体免疫能力的提升,情绪的不良状态会引起人体免疫能力的降低等等,说明人体自我结构系统都在遵循着生理—心理互通互动转化原理而运行。

这就使我对于封闭式内循环生理系统与开放式内外循环生理系统在欲望系统中所表现出来的明显不同不得不产生疑问,这种不同给我的提醒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一时半会还不能给出明确的理论上的推断。

对这种特殊的关系,我再重新表述一遍:能够产生欲望的开放式内外循环生理系统,可以通过其所产生的欲望激发欲望主体的心理性波动,并通过心理性波动而对不能产生欲望的封闭式内循环生理系统发生特殊的感应性拉动或驱动作用,使封闭式内循环生理系统产生连锁性、应激性生理内环境和内机制的改变,这样,不但导致生理内环境隐性状态的改变,也导致了生理外环境显性状态的改变,从而完成了心理与生理之间的直接互感联动关系。

这说明,封闭式生理系统虽然不能产生欲望,但对于欲望下线的产物——心理情绪(包括心情、心态、情感、情绪、感情、态度等)却能够直接做出生理性反应,这就使得生理状态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不啻为心理活动的晴雨表,意味着一个人的心理状态随时可以依靠封闭式生理系统的功能而将它们的方向性特征写在脸上,写在表情上,写在皮肤上,写在血管里、体腺里、体液里、细胞里,我们观察一个人时,可以借助人体生理状态的改变而洞察其内心活动状态。在整个欲望系统中,或许在封闭式内循环生理系统和开放式内外循环生理系统之间,可能还潜藏着更深刻的连带关系和掣肘关系,这一点尚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和发现。

这同时也可以用来解释人类情感世界、精神世界、意识世界等心理层面的内容,归根结底都来自于生理层面,生理与心理具有联通互感效应。典型的以爱情为例,生理尚未成熟之前,人类头脑中不产生男女意识,更不会产生以性欲方向为指导的爱情,因此也不会产生与爱情相关的爱、美、亲昵、嫉恨、怨怒等心理反应或情绪反应,更不会产生与爱情有关的激动或与爱情有关的心理活动以及与爱情有关的思考、认识、观念等等,这样,以爱情为主题的文学作品、美术作品、电影作品、电视作品等艺术形式,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因为在一个没有爱情观念的世界里,这些事关爱情的艺术作品就没有人能够看得懂了。四、人类十大基本欲望属类的科学总结

我们从人体八大生理欲望系统中可以看出,这些系统共产生十种基本欲望,计有呼吸欲、饮欲、食欲、大便欲、小便欲、性欲、舒适欲、控制欲、求知欲和动欲。这些基本欲望是人类衍生其他各种欲望的基础和源泉。

其中,呼吸欲、饮欲、食欲、大便欲、小便欲、性欲、动欲、舒适欲等八种欲望为准欲望,即这八大欲望直接事关生命的存活与延续,不可亵玩,不可怠慢,不可漠视,而必须提升到最高的地位上加以重视。自郐以下,其他包括求知欲和控制欲等欲望则是附属于这八种准欲望的次欲望。在通常情况下,次欲望可以随时被准欲望所倾轧,所取代,随时可以被主体所放弃,所移转,但准欲望却是难言放弃和不可置换的。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次欲望也并非可以不被重视,而是在不同的个体那里,根据个体所形成的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