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的积累:张国立影视艺术创作研究(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6 20:25:02

点击下载

作者:张会军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绽放的积累:张国立影视艺术创作研究

绽放的积累:张国立影视艺术创作研究试读:

题记

张会军

从张国立的为人和表现来看,他同时具有领导性格和富有责任感及顺应性。对个人发展、工作、做事、感情、管理,有非常好的控制力。张国立从本质上不是一个浪漫的人,所以,他也不容易陷入纷繁复杂的事情中,他知道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作为一名优秀的影视剧演员、导演,张国立有些刚正不阿,从不屈服的感觉。他总是在说,迎合市场就会出好东西吗?不是从心里做出来的东西,就会被市场和观众抛弃,如果我们做那些“行活儿”,最终会落伍。

张国立有一种责任感,他反对一些违反创作规律和低级迎合的东西,对国内的电视制作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感到忧心忡忡,但是,却无力挽回。他自己非常清醒,自己有责任意识和责任感,只是在适当的时候发表自己的看法。

他即便是在生活中和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缺憾,也缺乏彻底改变现状的勇气,他喜欢平淡而有秩序的生活,容易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即使是遇到许多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也会坚持自己的东西,甚至认死理,不会轻易变化和经常变通。

总体说来,张国立是一个好脾气的男人,我们经常说,好脾气是男人修炼来的,但是绝对不是说他就没有脾气。他经常说,作为男人,好脾气但不能太好,有事业心不能是工作狂。张国立基本上是重情重义的人,对人、对事,他完全是尽心尽力,甚至,可以说是认真细致和任劳任怨。

言而由衷(代序)

张会军

* 全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

选择张国立的电影、电视剧以及他的人生阅历进行综合研究,我自己认为是一个非常有实际意义的学术选题。

我和张国立的合作早在1983年便开始了,那时,我作为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刚留校的青年教师,给导演系著名的导演、教授韩小磊老师当摄影师,拍摄电影《嫌疑犯》,在张国立的身上学习到了做人低调和为人谦和的品质。我们彼此非常谈得来,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本书的策划,是缘于我与马建一(总裁)在海口,与陈松等人在北京电影学院我的办公室,讨论借助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2015年成立15周年的机会,对学院管理、建设、学术方面做一个总结性和学术性的梳理。

可以说,这一著作的策划、撰写、整理、编辑、出版工作的展开及其完成,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学科建设、张国立电影教育、创作本体学术研究及学院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也是学院教学、科研、创作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院电影创作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为学院的电影创作、制作,为学院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养,为青年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的学术参考。课题立项以及撰写、出版,将填补从电影、电视创作角度对张国立的导演、表演艺术创作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空间。对于美视学院的整体电影(电视)学科的建设,丰富美视学院电影(电视)学专业的创作专著和教材,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作为美视学院电影(电视)艺术创作及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电影(电视)艺术创作及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对艺术专业教学的促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教学意义和指导意义。

所以,在2015年的3月28日就决定,《绽放的积累:张国立影视艺术创作研究》专著,由我本人独立撰写,并预计在100天之内完成。结果,这个任务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好在,每天坚持写,终于有了结果,证明了上天还是眷顾努力的人。

北京电影学院曾经邀请张国立、冯小刚(多次)来学院给学生、教师作专题的学术和创作的讲座。2015年6月,张国立还特意受邀到北京电影学院,给教务处和北京大学文化书院联合举办的“高级影视投资和制作人班”学生讲课,与学生一起探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和电视剧制作的问题,他所作专题和创作的讲座,妙语连珠,针对性强,具有实战意义,能提供解决方案,深受学生们的欢迎。

由于私人和工作的关系,我多次与张国立交流关于大学影视教育的经验和体会,介绍各自学院在教学实施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在这次的写作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访谈、讨论、对话,在这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讨论一些关于电影创作、电视剧创作在教育方面的经验和措施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该专著的写作没有做特别的策划,也基本上是自己信马由缰地进行思考、完成,比较庞杂。在体例上则表现得非常自由,没有拘束,在出版要求和写作、研究的目标要求下,对现有张国立的发言、采访、资料、文章、笔记、论文进行了一些基本整理,按照既定的学术目标和个人写作安排进行。由于资料非常多元,有些需要经过张国立本人的确认,也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具体的研究。这一专著与我以往的其他专著一样,既是我个人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体电影(电视)学专业建设、学术研究、专著出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丰富中国电影、电视剧创作实践教学的研究工作,也是一个重要促进和总结。

当下,从我们的影视艺术创作实际和人才培养方面,特别需要一些创作研究和实例教学及实践经验。本书即是对张国立个人导演创作和表演创作的综合研究。本书的出版既是为目前各个大学各影视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学习提供一个文字参考,同时,也是对青年教师的学术培养和专业素质提高提供重要的学术读本,为美视电影学院的专业教材建设和历史研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本书在成书的结构体例上做了一些设想,基本上是分了三个大的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张国立的简介和背景描述,总结他的影视艺术创作成果,回顾他投身影视教育的历程。第二部分:张国立影视艺术创作方面的研究。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张国立个人关于电影、电视剧创作的访谈,也有关于中国电影产业、电影节论坛主持的专业访谈和关于社会文化、价值方面的部分访谈内容。

我心里清楚,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本专著一定存在着一些不足和缺点,需要在以后不断地提高。

这次的文字书写和学术研究,采取了比较务实的方法,主要对其电影创作、电视剧创作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综合研究。有些完全是个人的观点,从电影、电视剧创作研究入手,结合他们的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创作指导意义。

这本书对于研究张国立及其创作过程和成长,具有总结理论的意义,可作为学习电影制作专业及相关综合大学文科、电影(电视)专业学生的参考书目。2015年7月1日第一部分耕耘与收获“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平和与真诚 张国立其人、其事

张国立 男,汉族;1955年1月17日出生于天津,在陕西长大,铁二局文工团(成都)两年制学员班毕业;身高178 cm,摩羯座,O型血;他最喜欢的零食是方便面和巧克力,最大的嗜好是不断工作,最喜欢的电影作品是《一声叹息》。

1971年,张国立去修铁路,不久后参加了工地上的战宣队,任报幕员。张国立后来也回忆和调侃道,在业余文工团干了一年后,通过一次文艺汇演,他被专业文工团选中。1972年,张国立调进了成都铁二局文工团,当一名报幕员,同时,作为演员参加演出。成都铁二局文工团是一个综合性的文工团,当时,文工团以演出京剧为主,刚刚跻身入文工团的张国立只能演小角色,跑龙套。虽然参演过《智取威虎山》等戏,但没有一句台词。后来终于熬到有一句台词,那就是杨子荣打完虎后,在旁边喊道:“虎!虎!”这是张国立演出的第一句台词。

如今,张国立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导演。他在自己所从事的影视行业,担任多种职务,集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出品人、监制、艺术顾问于一身。现在他供职于中国铁路文工团。2000年起,他出任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院长、学术委员会主任。2006年,他担任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会长,还担任了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发展中心副秘书长,中国第二届环境大使,中华文化环境促进会常务理事等社会职务。2008年,他出任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剧导演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张国立在企业中的角色是:北京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上影寰亚文化发展(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2013年,张国立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文艺界别)。

很多人分析张国立的性格,觉得特别符合摩羯座的品质。而实际上,他的星座就是摩羯座。从张国立的为人处事来看,他具有领导风范,富有责任感,对个人发展、工作、做事、感情、管理,有非常好的控制力。张国立不是一个浪漫的人,所以,他也不容易陷入纷繁复杂的事情中,他知道如何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他是一个完美主义者。无论生活中和工作中有什么样的缺憾,他都处变不惊。他喜欢平淡而有秩序的生活。作为摩羯座的人,他喜欢独立思考。同时,他是一个真诚的人。在我看来,平和与真诚,是张国立最突出的品质。一、踏上坎坷的表演艺术之路

张国立最开始是一名铁路工人,但因为其个性活泼、悟性好、反应快、善于表达,很快就被业余文工团看中,调到团里工作。国立回忆过去的时光说:“他们觉得在四川,尤其是在我们的团里,我是普通话说得算好的了,于是,选中我先去报幕。说起来,我也是很早就开始主持人的生涯的,所以,今天对节目主持的工作不怵,反而是驾轻就熟,也算是老资格了。”

那时学习艺术,从事文艺工作,需要勇气和智慧,也需要天赋和资质。早期在四川成都西南铁路文工团学习的过程中,张国立对表演就近乎痴迷,年仅17岁,在那样的一个环境下,他就显示出了自己的天分,能歌善舞、聪明伶俐又刻苦上进。

张国立在那个时候,显得比同龄的孩子成熟、懂事得多,在文工团里,对他的学长和老师都谦逊有礼。他总是在周一的早上,早早换上干干净净的练功服,来到教室里等着老师上课。在课堂上,任何的学习活动和表演实践活动,张国立总是积极参与并且出色完成。他的天赋和勤奋,为他后来在专业道路上的成长和成功奠定了非常关键的基础。“文革”后期,文工团里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慰问演出的任务,文工团的队员们平日就待在宿舍里不分昼夜地聊天、打牌,可是张国立却坚持自己看书、学习。

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孩童时期对电影有着自己特殊的认识和情感,长大以后,对电影有着更加不一样的理解。张国立那会儿对电影还没有什么奢望,有的只是热爱,是对电影艺术的无限崇敬。在往后的岁月里,随着对电影认识的深入,他更加理解了电影的意义。后来,作为电影、电视剧导演、演员,当影片拍摄到了一定的程度,他意识到表演技巧也是很重要的。电影、电视剧拍到了最后,就像俗话所讲的那样,是个质量的问题。总结张国立自己的影片和电视剧拍摄,我认为他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比较倾向平民化,他一直保持着一个普通人的平和心态。二、自觉刻苦,比别人多的是艺术上的勤奋

从张国立在电视剧创作上的成就和业绩来看,他是一个极为勤奋的人,不断进行着对不同风格和形式的探索,尝试着各种各样的题材。他是中国电视剧界一个传奇的人物。

他导演的电视剧,老百姓喜欢,收视率高,成绩多多。但是,他在做事上、说话上、生活上,一直比较低调。他的艺术实践经历,是可以罗列出来的,但是,我们却很难描绘出一幅他勤奋奉献社会的全景图。

我们经常形容张国立在表演创作和艺术创造的路上,是一只十分标准的蜗牛,渺小但不容忽视,不快但具备坚毅潜力,低调而干劲十足,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很多时候联系张国立,他一定是在剧组的拍摄现场。即便是没有开戏、开拍的时候,他要么在准备和讨论剧本,要么就是在出差选景途中。所以,我们常说,张国立的爱好:工作;特长:工作;强项:不停地工作;优点:永远在工作。在工作中,他似乎可以找寻到全部的生活乐趣,在工作中,他似乎可以寻求到心灵的慰藉和归宿。陈道明、张铁林、王刚、陈宝国他们,每次碰到张国立,都嘱咐他:“别那么玩命,你少工作点,少干点活儿,这么大岁数了,钱挣不完,活儿干不完,图什么呀?”

记得张国立有一次跟我说起:“一次拍戏,我们带的摄制组,在一个小城市的街道拍摄完成,正好赶上中午吃饭的时间,制片主任就让剧务主任‘放饭’,摄制组的各种工作人员,为了节省时间,就蹲在街边,不影响行人和交通,席地开始吃饭。他们因为拍摄需要,所以,衣服都比较陈旧和脏乱,远远看上去,真就像是一群农民工,可以说跟建筑工地、农贸市场上的人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这时,有的家长中午正好领着放学的小孩路过看到,家长就跟他们的孩子说,看见没有,你要是不好好学习,就像这些叔叔们一样,在大马路上吃饭,永远没有出人头地的时候。他们剧务部门给我汇报了,我被震撼了,甚至哽噎住了,我什么也没有说,你看,我们在别人的眼里,是搞艺术的,是拍电影的,别人认为已经很风光了,结果,还是被普通人认为是最低贱的,被人家误解。确实,在他们看来,我们干的就是工人、农民的活,吃的是工人、农民的饭,而且,在外貌上,也基本上是农民的打扮,所以,我们也别拿自己太当回事。” 我听了以后,感慨万千。

别人这样评价张国立,在外面,他是一个很风光的人,艺术工作者、电影人、电视剧人、制片人、教授、公司董事长。经常在影视创作中,集编剧、导演、演员、制片人、出品人于一身的他,实际上干的就是工人、农民的活。张国立经常自己解释:“说我是农民,是因为我干的活是‘一条龙’,一个农民从耕地、刨地、下种、浇水、锄苗、施肥、除草、维护、收割,最后进仓,所有的事都是一系列的工作,不可能交给别人,凡事都要亲力亲为,如果我不工作,生活状态比工作会好很多,但是别人就没有事情干了,我还得想着别人。不工作的时候,当我面对大把的时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所以,他所有的表格上,“爱好”一栏都写着“工作”。在实际的生活中,他永远是在工作。即使是在不拍摄的时候,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还是工作——就是看剧本。

张国立出演的第一部电影是《开山的人》(1974),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甚至,导演也没有看好他,仍然没有人认可和赏识他,像今天的很多年轻演员,演完以后仍然是默默无闻。但是,他对表演的热爱、真诚和执著,工作的勤奋,却给剧组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2年,峨眉电影制片厂四川籍导演米家山(北京电影学院导演专修班毕业生)找到张国立,请张国立出演他准备导演的电视剧《弯弯的石径》,那时正是儿子张默出生的第二天。张国立开始时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犹豫难择,但是,在米家山导演的推荐和劝说下,他咬咬牙,还是毅然决然去了摄制组。后来,这部《弯弯的石径》,获得了当年的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使张国立的艺术起点一下提高了很多,也为张国立在电影和电视剧圈里,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那时,他就跟着米家山导演开始更多的电影和电视剧创作,从演员、副导演,到执行导演,再到联合导演,一直坚持干了下来,直接锻炼了自己的创作能力,这就持续了四年。

1980年代的时候,张国立已经拍摄了7部电影、12部电视剧(集数非常多),并且,有的电影和电视剧已经获得了一些奖项。他总觉得自己“不温不火”,一直处于“蛰伏”状态,这个过程中他的心态保持得非常好,不急不躁等待时机。在今天看来,一个男演员,必须要度过一段非常难以煎熬的时光,做得人下人,才成人上人。张国立的这段经历,成为后来男演员成长和发展的 “经典道路”。

机会总是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张国立终于等到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1990年代,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张国立家喻户晓,名噪一时。随后,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更是让张国立迅速成长、成名、成功,使他很快晋升成为了电视剧一线明星,由此,张国立成为了国内最早稳坐影视制作交椅的演员之一。《铁齿铜牙纪晓岚4》

但是,我们仔细分析,看到的是,他演的电视剧,都是 “两个极端”的角色,一方面是高高在上、光芒四射的各种皇帝,一方面是默默无闻、生活在底层的各类“小人物”。也正是这样的一些反差巨大的人物,充实了他在表演方面的探索和成绩。只是我们在近些年,看到张国立的戏路集中转向平民、小人物,《金婚》中的佟志、《亲兄热弟》中的老大哥、《大生活》中的柳东,《唐山大地震》中的老东家,个个人物在剧中都是生动传神,表演上十分到位。也正是张国立这样的平和与真诚的优秀品质,造就了他的坚定和执著。在30多年的演艺生涯里,不管角色大小,他都认真对待,把名誉的事情看得淡然,但是,他把做人的事情看得非常重要,也正是他为人和做事的认真,加上他卓异的天赋和勤奋的投入,使他几乎拿下了包括大众百花最佳男主角、中国电影金鸡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在内的国内所有影视大奖。《大生活》中张国立饰演的柳东

从事演艺事业多年,张国立仍然能够回忆起早年的往事:“1993年,北影厂的领导,让我独立导演了我的首部电影《闯入者》,当时,自己就梦想当一名导演,因为,感觉导戏就是一个很奇妙的过程,让人感觉很快乐,当我干上导演以后,我就不想演戏了。”

当古装戏《宰相刘罗锅》找到张国立扮演乾隆的角色时,他顿时陷入了巨大的内心纠结和矛盾中。从张国立的角度而言,那是一次痛苦的抉择和转变,当时他的确想踏踏实实地开始做导演工作,认为这样比单独演戏要有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多年的演艺生涯让他觉得自己应该能成为一名非常好的演员。他非常担心,一旦选择了演戏,自己的导演工作和导演生涯也就结束了。事实上,电视剧《宰相刘罗锅》成为了张国立演艺事业的一个重要转折。随着《宰相刘罗锅》的风靡,张国立不但成为观众熟知的演员,并且在圈内的知名度也迅速飙升,找他演戏的人陆续多了起来,张国立开始了其坦荡的星途。

2005年,张国立和朋友在自己创建于1996年的“国立导演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从此,他开始有了一个重要“经济头衔”——北京国立常升影视公司董事长。北京国立常升影视公司成立以来,先后策划、制作、出品、监制了400多集电视剧。从早期的《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到《布衣天子》《五月槐花香》《少年嘉庆》《济公新传》《亲兄热弟》等古装戏、民国戏和现代生活剧,一直注意保持自己制作的电视剧的质量和张国立的品牌,还屡次创下中国内地各电视台收视的新纪录,一些电视剧在海外的华语电视剧市场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出于公司运营和制作的需要,近年来,北京国立常升影视公司还与中影等公司合作推出了《疯狂的赛车》《建国大业》等电影。三、张国立:我一点都不了解观众的口味

在公司成立之初,张国立也碰上了一些新问题。中国内地电视剧行业,跟风严重,抄袭成瘾,几乎没有什么原创,特别是在一定的时期,古装剧、言情剧、谍战剧、抗日剧,你方唱罢我登场,模仿之作一大堆,电视剧市场可谓越抄越邪乎。但是,张国立有自己明确的原则:1.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永远不看市场的风向标做电视剧,不盲目,不跟风;2.自己的制作公司,只做自己熟悉的,不一定做最贵的,却坚持拍摄表现都市小人物情感的轻喜剧;3.鄙视一窝蜂的风气,唾弃所谓的迎合市场,甘心落伍,但是,善于挖掘各种题材和故事。张国立坦言,从事制作电影、电视剧多年,自己对观众的口味是知道的,但是,也有不了解的地方。他戏言,通常只有电视台买片子的人,才敢说了解市场的一些数据,知道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

作为一名优秀的影视演员、导演,张国立从不屈服于市场。他自己总是说:“迎合市场就会出好东西吗?不是从心里做出来的东西,就会被市场和观众抛弃,如果我们做那些‘行活儿’,最终会落伍。收视率是电视行业的一项数据指标,但是,它的这些数据就那么绝对真实吗?是给领导看,还是给观众看,还是自娱自乐?这个词,在电视行业被频繁提及,似乎成为了所有电视作品的质量和行情的衡量标准。实际上,收视率束缚着所有制作人创作,让他们做一些违背良心、声嘶力竭、吸引眼球、大洒狗血的东西。”张国立有一种责任感,他反对一些违反创作规律和低级迎合的东西,对国内的电视制作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感到忧心忡忡,但是,却无力挽回。我们的管理部门要有责任意识。“在演艺圈,演员、娱乐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大众产业,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娱乐圈的演员是在台前,娱乐圈的操纵人是在后台。无论是谁,无论是什么样的动机,无论是从小受演艺熏陶,或者是获长辈们的鼎力提携,走上了演艺道路,都要努力,这是程度和时间的问题。在任何的情况下,都要让别人看到我们自己的努力,这些东西千万不要让别人给忽视了。”“普通人的发展需要自己的坚持,演艺人的后代更需要应对各种舆论。年轻人觉得自己有那种对这个职业的热爱,最好要单纯一些,浓郁一些,不是别人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别随大流,要做自己想做和喜欢做的事情。只要自己喜欢,就坚持去追求和做好,如果动机不纯,就赶紧退出,急流勇退是最好的选择。”

张国立在谈到演艺界和演艺人的工作和未来的时候,对现在的年轻演员想要尽快出名的现象看得清楚,他认为他们不是在为自己做,而是被一帮人给裹挟着做,所以这些人可能尝不到创作一个人物的快乐感。张国立在拍摄《一九四二》时,用五个月的时间,忍饥挨饿地创作范殿元这个角色时,他无暇顾及后果,也没有团队推着他,但他依然觉得快乐而幸福。“我甚至庆幸我没有赶上现在这个时代,”张国立直言不讳,“赶上现在这个时代我会崩溃的。所以我觉得现在还在过这样生活的年轻演员,内心其实都是很强大的。”张国立希望他们在从事了这个行业以后,能够不忘初衷,记得自己入行的真正原因和工作的快乐所在。

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4》首次与观众见面,作为制片人、导演和主演的张国立,谈到创作《铁齿铜牙纪晓岚》这个系列已经延续了9年时间,作为男主角的三个大男人,也都明显上了岁数,说到要不要接着演下去的问题,张国立还真有点犹豫。其实,在“铁三角”的组合阵营里,张国立是最劳累的人,他兼任制片人和导演,还得主演,每次拍摄续集,他都是剧组最忙的人。就算如此,张国立还感觉自己没有人尽其才呢,甚至感觉自己还可以胜任记者和摄影的工作。

张国立的运气也非常好,北京国立常升影视公司成立以后,就一直顺风顺水。在影视圈里,“国立”是电视剧作品质量的根本保证,这已经成为了一种共识。关键是在制作的环节,他亲力亲为,负责制作和出品,所以,在业界有非常好的口碑,出品的电视剧基本上不会赔钱。很快,公司在业内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前几年年均电视剧产量超过120集。除了早期的《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等非常成功的电视剧外,近些年,国立常升影视公司还出品了《布衣天子》《五月槐花香》《济公新传》《亲兄热弟》《中国往事》《大生活》等电视剧,在市场上稳步发展,这使得国立常升影视公司这样一个民营企业的底气越来越足,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随之的发展越来越顺风顺水。在上影寰亚(张国立担任总经理)成立仪式上,冯小刚、宁浩、陈可辛、马楚成、黄秋生、任贤齐、张铁林等明星和演艺界人士及众多公司、单位代表到场祝贺,可见张国立的人脉广阔。

张国立每次执导新片,都做足了功课。虽然他已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了,但是,他说自己一直割舍不下当导演的心结。不断演戏的过程中,看到好的剧本和人物,张国立仍然对导演工作难以忘怀。

他经常说,作为男人,好脾气但不能太好,有事业心但不能是工作狂。总体说来,张国立是一个好脾气的男人,我们经常说,好脾气是男人修炼来的,但是绝对不是说他就没有脾气。也许很多人没有见过张国立发脾气,也没见他对什么事情深深不满大加斥责,他基本上对各种人、事尽心、尽力,甚至,可以说,他对工作认真细致,对人无微不至,在摄制组也是任劳任怨。

太醉心和痴迷于工作、事业的男人,大多有指挥他人的欲望,而张国立则不然,他是比较随和且顾大局的人,不张扬,不跋扈,也不强势,很有儒家的风范和派头。张国立是一个不斤斤计较的人,他说:“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1》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毕竟是一个新手,那时,也由于缺乏对市场的整体把控力,这部戏的拍摄成本大大超出了原有的预算。《康熙微服私访记1》也确确实实没有拿到一分钱,也没有赢得一些收入,最后把自己的片酬也搭进去了。因为,整体的支出超过预算3%以上,也只能自己掏钱来填补空缺。”张国立提到这一段人生经历时感到有些遗憾,但是他没有后悔的意思。接下来在电视剧《康熙微服私访记》2、3、4中,张国立在坚持剧本质量的同时,还接手了导演的工作,并把出品人、制片人的工作也放在了自己的身上。随着《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的热播,他也成了炙手可热的电视剧制作人和出品人。张国立运作影视项目的经验也日渐丰富起来。“这样的一种策划和实际的安排,大大满足了自己的导演瘾。因此,心里非常踏实,到后来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五月槐花香》我都是又演又导,两头兼顾,在质量方面可以控制,没有什么问题。”

2012年,冯小刚电影《一九四二》,拍摄在东北逃荒的戏份时,导演工作的重任就交到了张国立手中。拍摄任何戏,他都十分认真地准备,事前踩点,回去认真研究。从郝家沟火车站到太平山隧道,拍摄镜头反复斟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作为导演的张国立,对拍摄要求十分严格,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在拍摄中,甚至帮群众演员整理衣服。一位群众演员告诉记者,张国立对待摄制组的每一个人都非常亲和,没有大明星的架子。冯小刚对张国立十分信任,他很放心把东北的戏份交给张国立去拍。当时,冯小刚在微博中说:“蒂姆·罗宾斯、涵予、范伟、徐帆、远征等十位主演的戏都已经杀青了。实在没有办法,让诸位哥儿们受罪了,谁让你们都是实力派呢?主要靠国立转战东北拍摄完成最为艰辛逃荒路的戏,对不住了。”四、自己的影视创作都源于对剧本的苛刻和认真

电影和电视剧的创作,剧本是最关键的基础。张国立的所有电视剧创作,无论是他参加演出,还是既参加演出,又做导演工作,甚至做出品人和监制的工作,他都非常注意对剧本的把握。一方面他寻找剧本故事的热点和亮点,熟读剧本,感受剧本所讲的故事,调整剧本的结构。一方面,他注意剧本中人物的刻画和塑造,注意人物的性格,注意矛盾冲突结构合理前提下的细节。在准备拍摄眼前的电视剧时,张国立就注意寻找下一个剧本的题材和内容。如果剧本没有确定和跟上,或者是还没有完全落实,那所有的拍摄准备工作都不能开始,这是张国立给自己定的创作规矩。

所以,张国立也是习惯于手上同时在准备和进行着不同电影、电视剧项目,常常一边拍摄新戏,一边准备下一部戏的剧本。我知道,张国立后来在自己的电视剧创作上,他的质量意识非常明确,甚至在剧本、题材、风格、样式方面存在强烈的“危机感”。一方面,由于当时的电视剧制作市场的混乱、电视台播出的大环境不好,电视剧创作的水准在下降。另一方面,有的项目在题材方面有意思,但是,在具体的内容上会有一些问题,又会有审查方面的原因,也不能接。曾经和张国立合作过的摄影、演员说,张国立是善于选择题材的,他具有非常独到的慧眼,对整个题材、故事、人物,甚至是对文学意义的理解,都有自己深刻的看法,特别是对故事中人物的表现和塑造,他这方面的技能还是比较强的,他还擅长从结构方面来组合和优化剧本。在人物塑造方面,故事营造方面,主题表达方面,他都会有自己很独特的思考。

张国立承认自己是一个善于注意方法、关注细节、突出内容的创作型导演,一旦主题和故事确定以后,他可以调动所有的人生经验来丰富和完善这个故事。《康熙微服私访记》系列、《铁齿铜牙纪晓岚》系列等电视剧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例子。

关于创作过程中修改剧本的事,张国立多次对我谈过:“千万不要认为剧本弄好了就行了,还一定要随着剧本写作和修改的深入,对人物的形象和性格进行丰富,不断地进行完善,咱们一定是边改、边拍、边攒,尽管是在临时抱佛脚,但是,好的东西最终还是在于不断改进。”

我认真查了一下,张国立作为一位著名电影、电视剧导演、演员,同时还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院长,他一直是一个非常低调的人,他讲话的文字内容能查到的非常有限。即便是有,也多是记者将他的片言只语,任意改编,添油加醋报道出来。他仅有的几次讲话:一个是在北京电影学院大礼堂与学生谈电影《一声叹息》;一个是在上海第12届国际电影节主持电影专业论坛;一个是接受凤凰娱乐的访问,专门谈电影《一九四二》的创作;还有就是最近,在各种各样的媒体上,作为全国政协委员的张国立所接受的访谈。从性格上来说,张国立非常直,又是一个非常活泼的人,经常在拍摄现场逗得大伙儿笑,而有时,他显得非常低调,很少说话,甚至,不愿意接受任何的采访。张国立的这种平和、沉静的性格,使他在做事时非常认真,从他个人的角度来讲,他永远希望自己是一个不被别人注意的人。“平和”是张国立人生最重要的关键词,也是他的人格魅力。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若我们忽略这些,便无法完全理解张国立。

张国立特别在意自己的存在价值,一旦开始了一部新的戏,他便忙前忙后。集出品人、制片人、导演、演员诸种身份于一身,张国立从开始就表现出他的责任心。

张国立最突出的特点——做事认真、负责。他从来没有让自己停下来,经常说,宁可在组里和现场度过,也不愿意在家里待着。我每次见到他,都关心他的身体和精力,劝他要多休息,张国立总是一笑:“我自己知道调节,有了工作我还是要做的,这样也能够解决很多其他人的生活和生计问题,所以,我根本停不下来,这对社会、对自己、对其他人来讲都是有意义的事情。也许正是凭着这种责任心,张国立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制作领域的一根标杆,甚至成为了领军人物,他的出现,就是电视剧品质的保障。

张国立的电视剧创作,在中国电视剧界是有口碑的。无论是类型、样式还是风格、质量,张国立的名字都是质量和收视率的保证。他从不盲目地接戏,总是在创作上给自己压力并进行新的尝试,表面上他一贯谨小慎微,实际上他是举重若轻。

只要内心得到充实,外在自然也就会沉静。张国立的艺术创作,实际上一直在追求变化,总是在不断地寻找与上一部作品不一样的东西。他不在乎投资人想要什么,而是在乎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自己的东西,他并不希望自己沦为任何人的一个工具,他仅仅是想在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找到一个平衡,让自己的作品回归主流社会。

我经常跟国立说:“你是一年365天,有300天都在外景地和拍摄地工作,你怎么能那样忙?真是几乎成为了一个在剧组天天吃盒饭不回家的人。”国立跟我说:“其实,会军,你是知道的,我也想停下来彻底休息和什么都不干,但是,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咱都有各种各样的关系,朋友、哥们和合作者,他们提出的要求,他们千方百计地寻找你,让你帮助他们完成,我能怎么办?能够帮助别人也是我们最大的快乐。在现实生活中,拒绝人和拒绝事,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所以,我选择了工作,选择了用快乐的工作,来冲淡工作的劳累。”

35岁以后,张国立实际上就一直在过这种身不由己和满负荷工作的生活,似乎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如今,张国立已经到了60岁了,他依然处在一种忙碌的状态,表情依旧非常严肃。其实,他内心是欢乐的、幸福的、满足的。在工作的时候,他欢天喜地,也经常开一些玩笑,总的来说,在工作的环境中,微笑是他的主要表情。张国立专注于工作,直到现在,他还是保持每日工作很长的时间,十几个小时的情况也是经常存在的,看小说、看剧本、开工作会讨论剧本的事情,晚上回家继续看剧本、看碟,睡觉的时间也很晚,没有规律。

与张国立合作过的投资人、导演、制片、监制,他们看到张国立的各种实际情况,也清楚他的电视剧,真正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问题,他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劳动模范,艺术创作的习惯,让他大量的时间是在看剧本,商量各个制作环节的问题,他根本没有时间来干自己的事情。

张国立不善于交际,对于不熟悉的人,对没有兴趣的事情和人,更是不愿意应酬,有时间还是去看小说和剧本。 我总结张国立是一个心思缜密和深思熟虑的人,他要做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已经想好了的,如果对什么问题有看法,一旦他发表了意见,那都是他在脑子里想好了的。对于他自己熟悉的人,他什么都说,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是比较陌生的人,或者是他没有想好的事情,他什么话都不说,平常也总是保持一些说话的分寸,他不是很沉默,而是他自己能控制住说话的局面,这是难能可贵的,可是对工作和创作,他什么都说,滔滔不绝,有理有据。

可能是个人成长经历和“文革”的关系,张国立在他的电影和电视剧中,对父亲情感的表现比较关注。他的这种关注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对父亲与子女关系的表现来完成的,这样,片中的父亲同时有男人的粗犷,还有对其他人细致、刚烈与温柔并存的特点。他本身在情感上是一个深厚和内敛的人,在某种程度上多愁善感多于欣喜若狂。他的苦难、复杂、曲折的经历和生活,使他具有深厚的社会文化素养。

张国立对自己的创作立场非常明确,只有一个,就是让自己的东西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和问题,让中国的老百姓能够感受到自己拍的东西是在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的事,深入他们的生活和细微的情感世界,保持自己的创作具有平民意识和特色,使自己的东西有老百姓的个性,多一些人文关怀的东西。

从《康熙微服私访记》以后,张国立的电视剧拍摄,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剧场的“终极标靶”,口碑好,对于其所有的电视剧的艺术品位、市场收视,都是媒体、观众关注的焦点。当然,当时的电视剧市场还没有看收视率,而是看口碑,张国立当时的电视剧拍摄,引生了观众的一种情结,希望看到他演绎的世界,赋予更多的历史、文化、平民的东西。

我们目前还没有人对张国立的电视剧创作进行从实践到理论的系统研究。甚至,我们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对张国立作为一个电影人、电视剧人的创作有各种各样的批评,他也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但是,他认为,有的要求和批评太过于苛刻,有的则对电视剧的创作没有什么指导作用。“在当前电视剧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电视剧生产越来越要求技术和质量,很难仅靠单打独斗,需要我们资源整合。出品方、制作方、发行方的合作,都是看好资源平台和对电视剧市场的整合运作实力。”张国立非常冷静地分析,电视剧越来越需要特色和个性化的生产,需要具有创作研发和创新的东西,力求出精、出新。电视剧生产的最大特点是投入资金数额巨大,投入过程相对偏短,回收过程相对偏长,很少有公司有把握和技术水平控制全部,更别说能承受独立投资拍戏的风险。所以,电视剧在剧本、策划、制作、发行、销售等方面,要集中各家的优势,进行资源的重新匹配与整合,才能在艰难的市场环境下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这是我们今天所有的制作单位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五、办学是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回馈社会

在艺术创作的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以后,张国立和他的挚友马建一,经过多方的考虑和研究,决定在重庆大学办电影学院。而且,实际的情况是,张国立和马建一,他们是在用自己的心智和精力办好美视电影学院,他们办学的目的是为了在更大的程度上回馈社会。

首先,所有人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是在重庆?在一所综合大学里办一所电影学院有什么优势?我也曾经问过张国立,他谈道:“首先对于重庆,我有个人情结。进入21世纪以后,整个中国电影的发展和电影的技术、电影的媒介、电影的观念、电影的艺术,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发生很多的变化,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建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的专业和学科的发展和建设,随着国家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而不断调整。作为直辖市,重庆应该在宏观上及早规划文化方面的建设。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建立,就是定位于作为西南电影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或者是电影学科研究、市场、制作人才的平台,坚持几年,一定会有成果。”“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从建院那一天起,就是定位于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培养专业人才,我们成立之时就已经进入到了21世纪,必须有新的思路,要考虑计划经济体制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经验,也要思考如何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怎么样为社会做事。可以说,我们是继北京电影学院之后的第二所专业的电影院校,也是西南唯一的一所电影专业院校,所以,我们得考虑,学院仍然是以电影学科的各个专业和各个方向作为我们学院主要的发展目标,那么,在今天来说,我们除了在学生中仍然坚持电影本体教育以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与电影有关的(戏剧、电视)专业教育。”

张国立多次谈到,“我更加看重的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专业人才培养,为国家作了多少贡献,其他的什么名望、地位都不重要。美视电影学院从无到有,就是一点一滴,从头做起,一点点地发展壮大起来,就像自己的孩子”。对于办学育人,他认为“必须脚踏实地”。有时我们也讨论美视电影学院的未来发展,在经历了近15年的发展后,他反而非常平和,非常理智:“我们的学院和其他的艺术院校相比,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会跟上国家西部的城市发展和重庆这个城市的脚步,会开始显示我们在文化、创意、电影产业的发展方面的优势。2000年,学院成立的初衷,就是看到重庆市作为西南重镇和直辖市的未来影响力和引领作用,但是,艺术院校在高等教育方面还非常缺乏。15年,转瞬过去了,回忆起建院时的艰辛,在开始正式招生前,电影学院的筹备人员都是在学校外进行办公,几乎是白手起家。而现在,我们已经粗具规模,有了独立的摄影棚、剧场、专业教室和实验室、艺术中心,硬件设施更加齐备,教学也更加完善。”虽然,已经做了15年美视电影学院院长,从这个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已经在西南影视和全国的电影、电视领域发挥作用,已经开始被社会所认同,对这一点,学院的所有教师都有自己的清醒认识。“我们就像种树一样,什么时候成才,也是有时间性的,我相信很快就会见分晓。”在张国立看来,美视电影学院的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风,让学生在学习期间扎扎实实打好专业基础。“苗子、枣子长得好点、快点,可以加点激素。但育人这个事,你得认认真真的,它不能急!”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造星方式,有点过于急切和功利。在张国立看来,类似选秀这样的造星方式,都不太适合电影学院的学生。我们认为,还是做好基础的工作,从这里走出去的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显示出发展的后劲,最终凭实力冒出来。“美视电影学院的教育,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我们面临着电影已经完全完成了向数字化阶段的过渡,除了坚持电影的本体教育之外,我们还要坚持创作教学的根本,全面适应互联网时代和创意时代的环境。”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10周年院庆的时候,准备继续让他担任院长,对这样一个问题,他也曾经考虑是否继续担任。他更加看重的是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的名望,而不是他这个院长的人气。我们在一起聊天,谈学院的未来发展,他非常平和:“10年的院长生涯,对于我来说,就是从无到有,就是从头做起,我们亲眼看着这个学院一点点地发展壮大起来,就像自己的孩子。”“未来大学的竞争,主要是师资水平和师资特色的竞争。1990年代以来,我们国家各个类型的大学,更加注重教师人才和师资队伍水平的竞争,关注学院师资队伍的特色和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学院在建立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要非常严谨,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更为广泛的艺术创作成就和实际学术水平。现在大学里经常说,要建设一支知识结构多元化、专业领域全面、研究方向广泛、年龄梯队合理、结构配备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院的未来发展,水平是关键,实绩和成就,这些都是主要的。当然,教师的建设有几个方面:一是调入一些有学术水平和实际创作成就的教师;二是从一些专业院校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中选拔;三是学习国外大学,聘请一些有实战经验和业绩成就的专业人士;四是在相关艺术团体、机构、协会中,借用一些有专业经验的,涉及不同艺术门类的专家;五是国内、国际电影学专业的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优秀教师。

在讨论学科发展和专业适应社会的问题方面,张国立认为我们的学科专业建设“要全面适应国家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对学科门类的分类、对一级学科的论证,在这样的专业目录下,对相应的二级学科以及相应的学科方向和本科专业目录进行修订和调整。我们目前面临的情况是,原来在文学门类下的艺术,经过多年的努力,现在成为了一个独立的门类,与文学平行。我们学院的本科教育中,电影是我们的主项,但是,也还是考虑了多元化的适应问题,戏剧、电视(电视剧)、互联网、新媒体……我们的这些新专业和新方向,如何与电影专业交叉、融合,应该在直接关系和交叉关系方面开拓思路。在国家电影事业发展迅猛和西南地区影视发展迅速的情况下,怎么样适应国家对电影人才的需求?怎么样使学院的电影艺术教育特色更加突出,使我们办学特色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以及有效机制可以表现出来?”

关于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未来的发展,张国立有他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思考。在目前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美视电影学院更多的是要研究国外著名电影院校的办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结构、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以及教学内容。首先,要在国外著名电影院校中,选定能够排在前5名的院校,深入研究它们最独特的东西,优质的经验,各自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差异,存在的问题,研究我们因为国家教育体制和其他原因,还暂时无法达到的东西。其次,要在国内著名的电影院校中针对它们的教学经验和这方面的优势进行深入研究,因为,我们的教学体制、机制、环境基本上一样,它们更多的是非常务实的经验,研究它们具体的教学工作,有助于我们反思:如何围绕中国的特色和国家电影产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电影人才的培养?课程设置怎么样适应当下的环境?教育、教学体系怎么样更加重视学生创作实践能力的培养?电影的思维怎么样适应和兼顾互联网、新媒体、跨媒体传播、传媒产业的平台?怎么样彻底改变教师目前的结构和状态,结束教师光说不练,甚至是光会说,不会练的情况?如何实现电影专业人才真正向一专多能特质和绝对实干型、应用型转变?如何实现专业课程内容的改变,与其他基础、专业课程的衔接?如何调整课堂讲授和拍摄实践的比例关系?

作为一个建院15周年的电影学院,我们的发展,重要的是要研究教学改革的问题。“主要是人才培养质量和本科教学基础方面的问题,怎么样让学院的资源有效投入到软硬件建设中,同时,保证教师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教学的问题,把教学当主业,行政会、教授会要集中讨论、专门研究教学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我们的办学应该与社会不脱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更加适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学院本身和其他大学一样,也要解决招生公平性的问题,帮助国家和社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创业的问题;解决教师们怎么样才能有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的问题,论文、科研怎么样达到更高的水平的问题,教学经费与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监管问题,解决教师对教学的关注度不高、投入精力不足的问题;还有,现代大学章程与一般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怎么样更加有效,对学院的内部治理和自我约束能力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六、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建立基金帮助希望工程

2006年10月12日,在人民大会堂北京厅,中国新老电影艺术家、工作者聚集一堂,共同庆祝中国电影家协会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正式成立。张国立担任委员会会长。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下属的专业工作委员会,是以中国中青年电影工作者为主体、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专业社团,面向的是全中国55岁以下的青年电影工作者。它的目标就是团结所有的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服务所有的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推广所有的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使得所有的中国青年电影工作者能够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立足本土,放眼全球。

张国立在致辞和讲话中,阐述了青年电影工作者委员会的宗旨:通过组织、协调、沟通、服务和举办系列电影专业活动,同时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和服务平台,加强中青年电影工作者间的交流及国际合作,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发展,扩大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作为一会之长,张国立在讲话中明确了委员会的工作任务:开展学术交流,繁荣影视创作;加强会员服务,发现培养新人;开发利用网络,建立服务平台;促进中外交流,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树立道德风范。张国立助阵威尔第折子戏

张国立和妻子邓婕非常具有热心公益的情怀,他们两人携手云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于2010年12月23日在昆明创建了“国立爱心基金”,张国立携部分演艺界爱心人士一同出席启动仪式。张国立自己坦言:“从事慈善事业多年,没有准备宣传,而是要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发扬爱心不是为了挥大旗、喊口号,而是实实在在地搭建起更好的平台,让爱的涓涓细流汇成河海,洋溢在社会每个角落。”

早在2005年,张国立就曾向云南希望工程捐助善款160万元,并又多次捐款,资助修建了10所希望小学。“国立爱心基金”启动仪式现场,张国立向云南青年基金会“国立爱心基金”暨云南希望工程再次捐款50万元。在张国立的感召下,到场和未到场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慷慨解囊,现场就募集到善款251万元。在启动仪式上张国立说:“感谢云南,我做慈善是在云南迈出的第一步。虽然,今天我们所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收获了很多快乐。做公益是开心的事,我会继续做下去。”同时,张国立介绍说,“国立爱心基金”将本着认真、公开、透明、诚信的原则,把每一笔善款落到实处。其中的一部分善款,将用于救助患病却没有能力治疗的孩子;还有一部分,用于助学计划,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环境。

由于张国立在中国电影、电视剧领域的杰出贡献,2013年,他当选为第十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文艺界别),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委员之一,这使他全身心地投入了超越电影、电视剧创作的工作——履行委员的职责。他说过,我们的电影一定要多多表现中国老百姓的故事,创作者要敢于面对社会现实的问题,敢于提出自己的尖锐看法。2014年3月,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在全国政协文艺界别联组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院长、北京国立常升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立发言提出,如果国产剧审查和外来网络剧审查不建立在一个规范的市场标准下,国产电视剧将失去生存的可能。他在发言中明确表示,建立一个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才能把中国影视剧做强。现在的国产电视剧和电影的生产量以及票房数目很大,但是却鲜有能够走出去的好作品。繁复的审查制度使得影视作品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最终失去了竞争力。“我们经常为一个情节、一句台词修改多少次,最后我们觉得都失去了生动性,文艺作品和现实生活严重脱节,”张国立委员不无讽刺地谈道,“当然,在这种环境下,我们从业人员也学会了一种生存模式,于是跟风拍摄就是最保险的一种状态,婆媳关系的电视剧火了就都去拍婆媳关系,打鬼子的电视剧火了我们就一窝蜂去打鬼子。”

张国立笑称:“有人说中国这一年拍的戏中,打死的鬼子比日本总人口还要多,因为这样保险,观众也习惯了我们提供的这些影视作品,我们在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也能有饭吃。”

前不久韩国有一部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被我们国内引进,在爱奇艺和PPS双平台上的播出量超过了12亿次,网络的点击量达到了20亿次。张国立说:“这个可能是20部国产影视剧加在一起才能赶上的,但是,我要说的是,像这样的戏,在我们这里立项的可能性都不会有,更别说拍摄和播映了。”

他说:“我认为现在网络已经开放到这种程度,外国影视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机制可能和我们不同,但是他们可以这样长驱直入毫无限制地就进了我们的网络,让年轻人喜爱。相反,我们自己的戏年轻人不爱看了,未来我们受到的冲击会越来越大。”

针对这个问题,张国立指出其原因正是电影电视剧的网络准入门槛不均等。“如果我们的内容审查不在一个准入点上,那会让我们民族的电影电视剧处于低端的起跑点,并且永远处于劣势,那样文化走出去就永远是一句口号。”

张国立还举例说:“狼来了要吃羊,如果羊能够跑起来,那就还有生存的可能。可如果羊腿都被绑起来了,那生存的可能就完全没有了。最后,我还要声明,我不反对影视剧合理的审查制度。”耕耘与收获 张国立影视创作成果

所有人都说,按照张国立的工作和实际成绩,他绝对可以评上全国劳动模范,或者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张国立,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作为著名的电影、电视剧导演、制片人,曾参与多部电影、电视剧、话剧、小品、音乐电视的制作、演出,他的作品,与他的付出,完全成正比。

从业30多年以来,张国立以演员、导演、制片人、出品人等身份创造了无数荧幕经典,为国家的文艺事业和大众的艺术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张国立的电影创作

1974年,《开山的人》,张国立第一部电影。

1984年,《嫌疑犯》,饰演马斌。

1985年,《双重危机》,饰演闻振山。

1986年,《草莽英雄》,饰演唐彬贤。

1987年,《八卦莲花掌》,饰演麦耿。

1987年,《顽主》,饰演于观。

1989年,《袁氏遗产案》,饰演项欢。

1990年,《我的九月》,饰演高老师。

1991年,《女歌星的故事》,饰演杨西阳;出演电影《红十字作证》。

1992年,《杏花三月天》,饰演旺来。

1993年,《闯入者》,导演。

1994年,《你没有十六岁》,饰演杨万德。

1995年,《混在北京》,饰演沙新。

1996年,《燃烧的欲望》。

1999年,《好孩子/流氓学生》,导演。

2000年,《一声叹息》,饰演梁亚洲。

2003年,《手机》,饰演费墨。

2006年,《第601个电话》,导演,并饰演董事长。

2007年,《天下第二》,出品人。

2008年,《大搜查》,饰演徐半山。

2008年,《即日启程》,制作兼出品。

2009年,《建国大业》,饰演蒋介石。

2009年,《疯狂的赛车》,制作兼出品人。

2012年,《一九四二》,饰演老东家。二、张国立的电视剧创作

1983年,出演电视剧《弯弯的石径》。

1984年,电视剧《红岩》,饰演刘思扬。

1985年,电视《桃花曲》,公益宣传片,饰演司机。

1986年,执导电视剧《长城向南延伸》。

1986年,电视剧《都市芳草地》。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