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勉华《中医内科学》(第9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8 09:07:04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吴勉华《中医内科学》(第9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吴勉华《中医内科学》(第9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试读:

总 论

第1章 导 言

1.1 复习笔记

一、中医内科学的定义和范围

1.定义

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

2.范围

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中医内科学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除伤寒、温病的外感病)。表1-1外《伤寒论》及《温病学》由外感风寒暑湿六经、卫气感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燥火六淫及疫疠营血和三焦病病之气所致辨证内《金匮要略》及内科专著由七情、饮食、脏腑、经伤中的脏腑、经络、气血津劳倦等内伤因素络、气血津病液等杂病所致液辨证

二、发展源流

1.奠基时期(1)《黄帝内经》为内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2)战国至秦汉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3)张仲景提出理、法、方、药的辨证施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

2.继承发展时期(1)隋唐巢元芳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2)金元时代四大医家分别是“寒凉派”刘完素,张从正“攻下派”张从正,“补土派”李杲,“滋阴派”朱丹溪。(3)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创立了三因学说。

3.系统完善时期  明清时期表1-2薛己《内科摘要》我国最早用内科病名的医书指出“阳非有余,阴常不张景岳《景岳全书》足”,力主温补之法吴又可《温疫论》创“戾气”说温病学说叶天士的《温热论》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吴鞠通《温病条辨》创立三焦辨证理论薛生白《湿热病篇》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王孟英《温热经纬》王清任《医林改错》发展了瘀血理论唐容川《血证论》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1.分类

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1)以病因为纲将内科疾病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2)以病理变化为纲将内科疾病分为热病与杂病两大类。

2.分类的特点

病理分类法是在病因分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病因分类的补充。可把这两类分类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1)外感热病,根据感受邪气的不同分为伤寒与温病,温病又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2)内伤杂病分类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

3.命名原则

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

1.2 考研真题详解

本章不是考研复习的重点,暂未编选考研真题,若有最新真题会及时更新。

第2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思路与原则

2.1 复习笔记

一、以病机为核心的辨治思路

1.“审察病机”是辨证论治的关键;

2.准确运用病机词汇;

3.重视脏腑病机。

二、病证结合的辨治思路

1.病、证、症的含义与三者之间的关系(1)病即疾病,是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2)证即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3)症即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和行为表现。(4)疾病的本质和属性,往往是通过“证”的形式表现于临床,而病又是各种证的综合表现。因此,病、证、症皆为人体的病理反映,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2.辨证与辨病的区别与联系(1)辨证的概念

辨证是指从整体观念出发,把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所得的各种资料,对疾病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推理、判断,进而获得对疾病某一阶段病情的综合认识。(2)辨病的概念

辨病是根据四诊认症、辨病,分析内在病变机理,反映病的特异性及其发展转归,为施治提供依据。(3)区别与联系

①区别

辨证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反映了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和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对疾病本质和特异性的认识,有利于掌握病变发生发展的特殊规律,把握疾病的重点和关键,加强治疗的针对性。

②联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根本手段,辨病又是对中医辨证的必要和有益补充,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对疾病性质的全面准确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三、中医内科疾病的辨治原则

1.辨证原则(1)全面分析病情,从整体观念出发;(2)掌握病证病机特点。

2.治疗原则(1)调节整体平衡(2)审证求机论治

①概念“审证求机”是根据“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理论,在收集四诊(望、问、闻、切)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取象比类的思辨方法,通过辨析疾病内在病变的外在表现,把握疾病的本质,获得辨证的结论。“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审证求机论治在临证中的基本应用。

②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的概念

a.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的体质有异,故反映出的证候不同,因而治法也不相同。因此同病异治是同中求异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

b.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出现相同的病理变化,即形成相同的证候时,可以采取相同的治法。因此异病同治是异中求同辩证法思想的具体应用。(3)明辨标本缓急

治疗疾病时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4)把握动态变化(5)顺应异法方宜

包括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6)据证因势利导(7)先期治未病

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

①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疾病的发生。

②既病防变是指可能受到传变的脏腑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措施,阻断和防止病变的发展和传变,把病变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以利于疾病的彻底治疗,取得最好的疗效。(8)重视调摄护理

2.2 考研真题详解

本章暂未编选名校考研真题,若有最新真题会及时更新。

第3章 中医内科疾病辨证论治概要

3.1 复习笔记

一、外感六淫病证辨治概要

1.六淫和六气的含义(1)六淫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2)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正常的自然界气候变化;(3)六淫产生因素:

①气候突变,超过机体正常的适应范围;

②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及时应变。

2.六淫致病特点(1)外感性:多从肌表、口鼻侵入人体而发病;(2)季节性:六淫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如夏季多暑病,冬季多寒病;(3)相兼性:既可单独致病,又可两种以上同时侵犯人体而致病,如风寒湿痹等;(4)地区性:致病与工作生活区域相关,如久居湿地易患湿痹。

3.辨证论治(1)风

①风邪的概念

a.凡致病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特性的外邪称风邪。

b.风为六淫之首,虽属春令主气,但四季皆有。

c.风邪侵入所发病症为外风证。

②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风为阳邪,其性轻扬开泄,易袭阳位:

第一,风邪具有轻扬、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而属阳邪;

第二,风性疏泄,侵袭人体,使肌腠开泄,出现汗出恶风等症状;

第三,风邪易袭阳位,即风邪易于侵犯人体的上部和肌表,故常见头痛、感冒、恶风发热等病症。

b.风性主动:其致病具有动摇不定的特征,如抽搐,震颤,甚至角弓反张,都属于风。

c.风性善行而数变:

第一,善行:发病部位善动不居,游走不定,变化迅速,如痹证中行痹,常见游走性关节肌肉疼痛;

第二,数变:发病迅速,变幻无常,如荨麻疹之皮肤瘙痒,此起彼伏。

d.风为百病之长:

第一,风邪常兼他邪合而伤人,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第二,风邪袭人,致病最多:风邪终岁常在;风邪侵人,无孔不入,可遍及全身。

③证治分类表3-1疏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流清风荆防达表汤寒涕,咳嗽,痰稀。舌苔白润,脉浮而紧散加减寒疏发热,微恶风寒,少汗或无汗,头痛,桑菊饮加减/风风咳嗽,痰黏或痰黄,鼻流浊涕,咽痛,银翘散(风热清口渴。苔薄,舌边尖红,脉浮数热较甚)热风祛肢体关节游走疼痛,或拘急不利,项防风汤、牵入风强,口眼歪斜,甚则四肢抽搐,角弓反正散、玉真经通张,牙关紧闭。舌苔薄白,脉浮弦散络络(2)寒

①寒邪的概念

a.凡致病具有寒冷、凝结、收引特性的外邪称寒邪。

b.寒为冬令主气,也可见于其他季节。

c.寒邪侵入所致病症称为外寒,分伤寒(寒客肌表,郁遏卫阳)和中寒(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

②寒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寒为阴邪,易伤阳气。表3-2寒邪袭表,阻遏卫阳恶寒、无汗直中脾胃,损伤脾阳脘腹冷痛、吐、泻直中少阴,损伤心肾之恶寒肢冷、下利清谷阳

b.寒性收引:气机收敛,腠理、经络、筋脉收缩挛急。表3-3侵袭肌表恶寒无汗寒客血脉头身疼痛脉紧寒客关节关节屈伸不利

c.寒性凝滞:气血津液凝结,经脉阻滞不通,不通则痛。表3-4侵袭关节一身尽痛或关节剧烈疼痛(寒痹)犯中焦脘腹冷痛寒客肝脉少腹,阴部冷痛

注意:复习时应注意寒邪各个特点所引起症状的不同。

③证治分类表3-5麻辛温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身痛或骨节疼黄发汗邪痛,痛处不移,得热痛减,遇冷痛剧,筋脉拘汤侵散寒急不利。舌苔薄白,脉浮紧加表解表减四助阳恶寒战栗,肢体麻木,四肢冰冷挛痛,面青咬逆破阴中牙,神志迟钝,昏迷僵直,呼吸缓慢,口鼻气汤寒温里冷,皮肤隐紫。舌苔白滑,脉象沉伏加祛寒减(3)暑

①暑邪的概念

a.暑为夏令主气,系火热所化;

b.暑邪致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于夏季;

c.纯属外邪,无内属之说。

②暑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暑为阳邪,其性炎热。暑邪致病,出现壮热、心烦、面赤、脉洪大等;

b.暑性升散,耗气伤津;

c.暑多夹湿。

③证治分类表3-6头昏胀痛,胸闷,恶心欲吐,身热烦人参白虎汤清渴,短气,四肢无力,或皮肤干燥,色加减/生脉散中暑红而热,少汗,或汗多肤冷,尿短赤,合参附龙牡暑生甚则突然昏倒,谵语,抽搐。舌干少汤(气阴大津伤)津,脉细数无力清暑益入夏时常发热,肌肤灼热,汗少,或午气暑王氏清暑益后热甚,口渴引饮,食少,倦怠无力。热气汤加减养舌苔薄白或薄黄,舌质微红,脉细数阴生津清身热不扬,恶风少汗,胸闷腹胀,恶暑暑藿香正气散心,纳少,口苦黏或淡,大便溏薄,肢湿化加减体酸困。舌苔腻,脉濡数湿(4)湿

①湿邪的概念

a.凡致病具有重着、粘滞、趋下特性的外邪称湿邪。

b.湿为长夏主气,也可见于其他季节。

c.湿邪侵入所致病症称为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住潮湿所致。

②湿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阻遏气机:

第一,湿性类水,故为阴邪;

第二,阴胜则阳病,以损伤脾阳为主;

第三,气机升降失常,出现胸闷、脘痞等。

b.湿性重浊:

第一,“重”即沉重、重着,临床表现以沉重感为特征,如头重如裹,四肢沉重;

第二,“浊”即秽浊,指分泌物、排泄物秽浊不清,如面垢眵多,小便浑浊。

c.湿性黏滞:

第一,“黏”即黏腻,指症状的黏滞性,分泌物、排泄物黏滞,如大便粘滞不爽;

第二,“滞”即停滞,指病程的缠绵性,起病缓,病程迁延,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d.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湿性重浊,易伤人体下部,以腰膝以下症状多见。

③证治分类表3-7藿朴湿身热不甚,迁延缠绵,微恶风寒,汗少而黏,头芳夏困痛如裹,肢体酸重疼痛,或兼见胸膈闷胀,脘痞香苓卫泛恶,口中黏腻,大便稀溏,面色淡黄。舌苔白化汤表腻,脉浮濡湿加减薏湿祛苡关节酸痛重着,固定不移,或腿膝关节漫肿,转滞湿仁侧屈伸不利,或下肢肿胀。舌苔白滑或白腻,脉经通汤濡缓络络加减二湿化皮肤疥癣、疮疖、疱疹,脚生湿气,局部瘙痒,妙毒湿流黄水,或见尿浊,女子带下腥臭。舌苔黄腻,丸浸解脉滑数加淫毒味(5)燥

①燥邪的概念

a.凡致病具有干燥、收敛等特性的外邪称燥邪。

b.燥为秋令主气。分为温燥和凉燥:燥与热合,则为温燥;燥与寒合,则为凉燥。

c.燥邪伤人,发为外燥。由外感燥邪,肺胃失宣所致。

②燥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燥性干涩,易伤津液:出现口鼻干燥,皮肤干涩,小便短少等;

b.燥易伤肺:损伤肺津,使肺宣降失职,出现干咳少痰,痰黏难咯等症状。

③证治分类表3-8头痛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桑杏汤加减/清温咳痰不畅或痰中带血,口渴喜饮,清宣燥救肺汤(燥燥唇干咽燥,心烦,大便干结。舌红凉润邪化火,伤及少苔,脉细数肺阴者)宣肺头痛鼻塞,恶寒,发热,无汗,咽达表凉干唇燥,干咳痰少,痰质清稀,舌杏苏散加减燥化痰干苔薄,脉象浮弦润燥(6)火

①火邪的概念

a.凡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的外邪称火邪。

b.火邪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季均可发生。

c.火热侵入所致病症称为外感火热病证或外火证。

②火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

a.火为阳邪,其性趋上:

第一,火热之性燔灼升腾,故为阳邪;

第二,阳盛则热,出现高热、烦渴、汗出、脉洪数等症;

第三,火性趋上,病症以头面部多见,如头痛、咽痛、唇烂等。

b.火热易扰心神:

心恶热,故见心烦失眠、烦躁不安、神昏谵妄等症。

c.火热易耗伤津气:

第一,伤津:迫津外泄,消灼阴津,出现口渴引饮、舌干咽燥、尿赤便秘等症;

第二,耗气:壮火食气,气随津泄,出现体倦、乏力、少气。

d.火热易生风动血:

第一,生风:火热燔灼肝阴,使肝阳亢奋,肝风内动,致高热、抽搐、角弓反张;

第二,动血:火热灼伤脉络,迫血妄行,致各种出血。

③证治分类表3-9高热烦躁,面红目赤,气粗,口渴黄连解毒汤加减/牛火泻饮冷,口臭,便秘,溲赤,或斑疹黄清心丸(神昏)/热火牛黄清心丸配合调吐衄,或神昏谵语,直视,痉厥。炽解舌尖红绛,舌苔黄腻,或燥黄起胃承气汤(火热内闭盛毒刺,脉滑数或滑实而腑实便秘者)

④火与热的异同 表3-10相同点区别:火为热之极,热极能化火火内生:其性结聚,临床多局部红肿热火痛等症状,易耗血动血,多脏腑郁发或邪郁化火,其性炎上本质皆为阳盛,均为外感六淫邪气,致病基本相同热外受:其性弥漫,临床多全身弥漫性热发热征象,易耗伤阴液,多泛及全身

4.临证备要(1)风邪易兼他邪致病,故应针对不同病邪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如属风寒者宜疏风散寒,风热者宜疏风清热,风湿者宜祛风除湿。(2)寒邪为病,治疗用药的原则是辛热散寒。因寒邪伤及阳气,故应注意回阳救逆。(3)暑邪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暑易夹湿,宜合用芳香化湿之品。(4)外湿致病当分清湿在卫表还是在经络。在卫表者宜芳香化湿解表,配宣达气机药,使气行湿化;湿在经络关节者,易兼夹风邪,宜配伍祛风胜湿药。(5)外燥重在辛散宣肺。温燥重在辛凉,适当加用养阴生津药;凉燥重在辛散透表,不宜多用甘寒养阴药。(6)外感六淫之火多为火毒相并,充斥三焦,治宜泻火解毒,兼清三焦之火,配合通腑泄热药,导热下行。火毒之邪传变迅速,易内闭心包,故应及早使用清心凉血开窍药物。

二、内生五气病证辨治概要

内生五气是指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内火,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人体气、血、津、液和脏腑生理功能的异常,从而产生类似风、寒、湿、燥、火外邪致病的病理现象。

1.辨证论冶(1)内风

①含义

内风主要是肝经病变的一类证候表现。

②病理因素

风、痰、火,三者相互搏结。

③辨证原则

分为虚、实:属实者为肝阳化风,或热极生风;属虚者为阴虚风动或阴虚血少,筋脉失养。

④临床表现

轻则头晕目眩,四肢麻木,抽搐或震颤;重则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⑤证治分类表3-11平头晕目眩,肢体麻木,肌肉瞤动,肝肝震颤,或头痛如掣,言语不利,步阳息天麻钩藤饮、镇履不实,面赤,甚则突然昏仆,口化风肝息风汤加减眼歪斜,不省人事,舌红苔薄,脉风潜弦阳清羚角钩藤汤加热热壮热如焚,头痛,两目上视,手足减/调胃承气汤极凉抽搐,项强,甚则角弓反张,神志(大便燥结者)/生肝安宫牛黄丸(神不清。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风息昏)风滋阴养阴颜面潮红,精神疲倦,手足心热,血虚大定风珠、补肝四肢瘛疭,肌肉瞤动,口干舌燥。风汤加减柔舌红绛,少苔,脉大无力动肝息风(2)内寒

①含义

内寒是机体阳气不足,寒从内生的一种表现,由脾肾阳虚而生,属虚证,故又称为“虚寒”。其中尤以肾阳虚衰为主。《素问》:“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②证治分类表3-12形寒怕冷,四末不温,甚则四肢逆四逆汤加减/通阴助冷,呕吐清水,或腹中冷痛,下利清脉四逆汤(下寒阳谷,或呼吸缓慢,口鼻气冷,或神志利清谷,手足内祛迟钝,面肢浮肿。舌淡,苔白滑,脉厥冷,脉微欲盛寒绝)沉细脾面色苍白,腰膝酸冷,或呕恶频作,温肾脘腹冷痛,畏寒喜暖,或五更泄泻,补附子理中汤加阳小便清长。舌淡胖,边有齿印,脉沉脾减虚细无力肾(3)内湿

内湿即内生之湿,与脾关系密切,“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内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

①病因病机

素体肥胖,痰湿过盛;饮食失节,以致脾运失常,水液聚而成湿。

②性质

内湿黏腻,易阻滞气机。

③辩证原则:

分虚实,审寒热。

④证治分类表3-13寒脘腹痞满作胀,或恶心欲吐,温胃苓汤、实脾饮加减湿不思饮食,或头重如裹,身重中(胃苓汤治标,实脾饮治中或肿,或腹痛,肠鸣,泄泻。化本)阻苔白腻,脉濡缓湿发热,倦怠,脘腹痞闷,呕恶甘露消毒丹加减/茵陈蒿汤(湿热郁结肝胆)/葛湿厌食,胁痛,口苦,口黏,口清热渴而不欲饮水,大便泻利,小热根芩连汤或芍药汤(湿内便短赤,频急,疼痛,或见目化热郁滞大肠之泄泻、痢蕴睛、肌肤黄染,周身瘙痒。舌湿疾)/八正散(湿热下注苔黄腻,脉濡数膀胱之淋证、尿血)面色萎黄不华,神疲乏力,脘脾健腹胀满,纳谷欠香,多食则虚脾胀,大便溏软,甚或濡泻,肢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湿化体困重。舌质淡胖,或边有齿困湿痕,舌苔白腻,脉濡细(4)内燥

①含义

内燥是津液耗伤的一种表现,多由热盛津伤,或汗、吐、下后伤亡津液,或失血过多,或久病精血内夺等原因引起。

②病机

津液耗伤,阴血亏耗。

③病位

涉及肺、胃、肝、肾。

④临床表现

以口咽干燥、皮肤干涩粗糙、毛发干枯不荣、肌肉消瘦、大便干结等津伤血少的症状为主。

⑤证治分类表3-14滋养肺沙参肺胃胃时发低热,干咳无痰,口渴欲饮,大便干麦冬津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汤加生津伤减润燥滋补肝六味口干咽燥,头晕目眩,或耳鸣耳聋,或五肝肾肾地黄心烦热,或腰脊酸软,盗汗遗精,或骨蒸阴丸加养阴潮热。舌红少苔,脉沉细而数亏减润燥(5)内火

①含义

内火多由情志抑郁,劳欲过度,导致脏腑阴阳失调,内热炽盛而引起。

②辨证原则

分为虚实:

a.实火多属心肝气郁化火,或胃热火盛,有火旺的症状;

b.虚火多为肺肾阴虚火旺,表现阴虚特点;

c.火旺易伤阴,与阴虚互为因果。

③证治分类表3-15头痛,面红目赤,心烦易怒,不清实寐,口苦口干,口舌生疮,齿龈热泻心汤、龙胆泻肝汤火肿痛,吐衄出血,尿赤便秘。舌泻加减苔黄腻,舌质红,脉数或弦数火五心烦热,潮热骨蒸,颧红,盗滋百合固金汤、知柏地虚汗,口干咽燥,头晕目涩,腰膝阴黄丸加减(前方治肺火酸软,干咳痰少带血,形体消降肾阴亏,后方治肾阴瘦。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火亏虚、相火偏亢)

2.临证备要(1)治疗内风病证,可配伍治外风药提高疗效。

内风易夹痰夹火,故用平肝熄风法兼顾化痰清火法,病属虚风者当以滋肾柔肝。(2)内寒多因脾肾阳虚,当区分寒邪盛与阳气虚。(3)内湿致病重浊腻滞,易壅塞气机,辨证应分虚实、审寒热。(4)内燥治以养阴生津,分为肺胃、肝肾之阴:阴虚火炎者,适当配合清热泻火之品。(5)内火当区分虚实治疗:

心肝之火多属实,心火宜清心泻火,肝火宜清泻肝胆;肺肾之火多属虚,治宜滋肾润肺、养阴清火。

三、脏腑病证辨治概要

脏腑病证是指脏腑在发生病理变化时反映于临床的症状和体征。脏腑辨证是根据各个脏腑不同的生理病理辨析病证。脏腑辨证是辨证论治的核心。

1.肺

肺叶娇嫩,其性喜润恶燥,易被邪袭→“娇脏”。

肺居高位,覆盖保护其他脏腑→“肺为华盖”。

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结。

肺上通喉咙,外合皮毛,开窍于鼻,在志为忧,在液为涕,与大肠相表里。(1)藏象与病能

①主气司呼吸

肺的主气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与人体元气的生成密切相关。

a.司呼吸,开窍于鼻:

第一,肺为宗气出入之所,气机升降之枢,吸入清气,呼出浊气;

第二,肺气通于鼻,肺气不利,升降失司,则可出现气喘,鼻塞流涕,嗅觉不利等症。

b.司声音:

第一,肺为“声音之门”,声由气而发;

第二,病则声音失常,发为失音。

c.合皮毛而卫外:

第一,肺主一身之表,调节卫气,煦泽肌肤以卫外;

第二,若肺卫调节失常,可出现自汗,易于感冒,或皮肤憔悴,干槁等。

②主宣发和肃降

a.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功能布散津液,下输肾与膀胱;

b.宣降功能失常,则可出现咳嗽,尿量减少等。

③通调水道

a.“肺为水之上源”通过肺的宣降功能,调节水液的运行、输布、排泄;

b.通调失常,水液停滞,可发为痰饮、水肿等症。

④朝百脉主治节

a.肺气能辅佐心脏,治理调节血脉的营运,百脉皆朝会于肺;

b.肺气不利,治节失常,血瘀水停,可见咳血,紫绀,心悸等症。(2)辨证论治

①辨证原则

分为虚实:

a.虚证有阴虚、气虚、气阴两虚;

b.实证有风、寒、热、痰、饮、瘀等。

②辨主症

包括咳嗽、喘、痰、咳血、失音等。

a.辨咳嗽:由于邪阻于肺,肺失宣肃,肺气上逆而作。

分为暴咳与久咳两类。表3-16病暴外感分风寒、风热、风程多夹表证咳所致燥等型短病久内伤多伴它脏形证,常因感分痰湿、气火、阴程咳所致受外邪发作或加重虚、气虚等型长

b.辨喘:以呼吸喘促,甚则张口抬肩为特征。

主要病机为肺气升降出入失常。

分为虚实两类。表3-17脉呼吸深长实外邪、痰浊壅肺,肺失数有力呈急性发作喘宣降所致有气粗声高力脉呼吸短浅久病体虚,精气亏损,病程迁延不已虚微难续肺不主气,肾不纳气所细喘病情时轻时重致气怯声低弱

c.辨痰:此指有形之痰液。

由于肺气失于敷布,津液停聚而成。表3-18外感时邪多伴有风寒、风热、痰热、风燥病程短之痰表证之别无表多属久病,反有肝火、脾湿、寒饮、气内伤之痰证复缠绵虚、阴虚之别

d.辨咳血:多为火盛伤络,络损血溢,或阴虚火旺,灼伤肺络所致。

分为虚实两类。表3-19实热证咳痰带血,血色深红,或咳血量多为阴虚所致,症见干咳痰少,痰中带血,血色鲜

虚证红,时作时止

d.辨失音:语声嘶哑,或喑而不能出声者为失音。

分为虚实两类。表3-20伴有风寒、风热实证多为猝外感时邪阻遏肺气,会表证(暴发厌开合不利所致喑)(外感)虚证大多由阴精内耗,咽喉、声道(久无表证(内伤)渐而成失于滋润所致喑)

③治疗原则

a.肺实者,宜疏邪祛痰利气。

b.偏寒者宜温宣,偏热者宜清肃。

c.肺虚者,应辨其阴虚、气虚而培补之。

d.阴虚者,滋阴养肺。

e.气虚者,补益肺气。

f.气阴并虚者,治当兼顾。

④证治分类

a.虚证表3-21肺补咳嗽气短,痰涎清稀,倦怠懒言,声低气气肺补肺汤加怯,面色咣白,自汗畏风,舌淡苔白,脉亏益减细弱虚气肺滋沙参麦冬呛咳气逆,痰少质黏,痰中带血,口干咽阴养汤、百合痛,发音嘶哑,午后颧红,潮热盗汗,心亏肺固金汤加烦少寐,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耗阴减益气气阴喘促短气,咳呛痰少,质黏,烦热口干。养生脉饮加两舌红苔剥,脉细兼数阴减虚润肺

b.实证表3-22疏三拗汤、麻黄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楚,风汤加减(前方寒鼻塞流涕,或咳嗽频频,气急喘促,宣用于风寒轻束咳痰稀白,痰黏量多,舌苔薄白,脉肺证,后方用于肺浮而紧散风寒重证)寒疏风风恶风,发热汗出,鼻流浊涕,咳声洪热清桑菊饮、银翘亮,咳痰黄稠,大便干结,小便黄袭热散加减赤,舌苔薄黄,脉浮数肺肃肺疏风风咳嗽痰少,或带血丝,咳时胸部隐燥清清燥救肺汤加痛,口干而渴,唇燥咽痛,舌质红,伤肺减脉细数。多发于秋季肺润燥健痰脾咳嗽反复发作,痰黏色白,稠厚量湿燥多,或胸闷气短,舌苔浊腻,脉濡缓二陈汤加减蕴湿或濡滑肺化痰清痰咳嗽气粗,痰黄质稠量多,咯吐不热热爽,或有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化清金化痰汤加郁满,咳时痛著,或有身热,口干欲痰减肺饮,舌苔薄黄而腻,脉滑数肃肺清气肺咳呛气逆,甚则咳血,面赤咽干,常火降感痰滞咽喉,咯之难出,胸胁胀痛,泻白散加减犯火口干且苦。舌苔薄黄少津,脉弦数肺平肝寒温咳嗽气喘,喉中痰鸣,咳痰稀薄多饮肺沫,胸闷气短,形寒怕冷,舌苔白小青龙汤加减伏化滑,脉沉弦或沉紧肺饮涤痰咳嗽痰多,色白或黄,质稠,喉间痰祛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瘀《千金》苇茎瘀如塞,面色灰白而暗,心悸不宁,唇,汤合桃仁红花阻甲紫绀,舌质暗或暗紫,苔腻或浊泻煎加减肺腻,脉结滑肺平喘

c.兼证表3-23肺参苓咳嗽日久,气短,痰多稀白,面色咣白,补肺脾白术倦怠无力,食少腹胀,大便溏,甚则面浮健脾气散加足肿,舌苔淡白,脉细软益气虚减滋养肺咳嗽气逆,动则气促,反复咳血,失音,百合肺肾肾口干,潮热,盗汗,遗精,腰酸腿软,形固金阴清降瘦,舌质红,脉细数汤虚虚热(3)临证备要

①肺主气,药宜轻,味宜辛,“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②肺主皮毛而开窍于鼻,因此皮肤干燥瘙痒等皮肤病变着,可参用宣肺润降之品;经常鼻塞流涕或鼻孔干燥、衄血等,也可参用清肺养阴之品。

③肺与大肠相表里,临床治疗肺经实热证,可泻下通腑,使肺热下行。

④它脏病及肺者,或肺病及它脏者,应重视其他脏腑的治疗:

a.如肺实火证,出现气火咳逆时,可用泻肝而达到清肺的目的;

b.肺气虚弱之久咳、痰多、纳差者,可用培土生金法健脾以补肺;

c.外感风邪,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肺病及肾,开阖不利而成风水证者,治当宣肺利水,犹如提壶揭盖,使小便畅而浮肿消。

⑤肺阴亏耗证与风燥伤肺证的鉴别

a.风燥伤肺证的表现为肺病表现(干咳少痰/痰中带血)+燥邪证候(鼻咽口舌干燥)。

b.肺阴亏耗证的表现为肺病表现(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声嘶)+阴虚表现。表3-24证候相同点不同点风燥口干而渴,唇燥咽痛。苔薄干燥少津,伤肺脉细数,多发于秋季证干咳,痰少难咯,或痰中带血肺阴口干咽痛,发音嘶哑,午后颧红,潮热亏耗盗汗,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而数证

2.心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血脉,藏神。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

心与小肠相表里。

心不受邪,外邪入侵,多为心包所受,而本脏之病,多起于内伤。(1)藏象与病能

①主血脉

a.心是血液运行的动力。

心病则可致血脉运行失畅,气血瘀阻,而出现心悸、怔忡、真心痛等。

b.心主血脉的另一个表现为“其华在面”。

当心血不足时,则面白少华。

c.汗液的生成源于津液,且与血液的蒸化有关。

汗出过多,易耗伤心的营血。

②主藏神: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主宰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心有病变时,则可导致精神神志异常,出现失眠、健忘、昏迷、癫狂等证,也可引起其他脏腑功能活动的紊乱。《素问》:“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③开窍于舌:如舌色淡白无华、红绛少津等变化,或舌体强硬、口舌糜烂肿痛等症,均与心的病变有关。(2)辨证论治

①辨证原则

分为虚实:

a.虚证有阳虚(包括气虚)和阴虚(包括血虚)两类,亦可阴阳两虚并见;

b.实证为痰、火、水饮、瘀血等病邪的阻滞,可相兼为病。

②辨主症

a.辨心悸、怔忡

两者均指心慌、心中悸动的症状。

辨证当分虚实:虚证由气血阴阳亏虚,不能濡养心脏,而致心神失宁;实证多因痰火、水饮、血瘀等邪导致心神不安。

b.辨真心痛

此证由气血瘀滞,心脉痹阻不通所致,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但以实证为主,临床应辨清寒邪、痰浊、瘀滞、阳虚的不同。

c.辨昏迷、虚脱

昏迷是指意识消失,神志不清的症状,多属邪实闭证,可见于温热病、真心痛等疾患的严重阶段,临床应辨清热闭、痰闭、寒闭。

虚脱表现为神志烦躁不安而意识尚清,面色苍白,四肢逆冷,大汗淋漓,呼吸短促,甚者神志昏昧不清,脉细微欲绝,多为阴阳衰竭,尤以亡阳为主。

d.辨水肿

由于心阳不振,而致脾失转输,肾失蒸化,气不化水,水液内停而为饮,或泛溢于肢体形成水肿,其肿以下肢为甚,并可延及腹部,甚至全身皆肿,面唇紫绀,颈脉动,胸闷心慌,短气不足以息。

e.辨失眠、健忘

两症常相兼见,多因心脾两虚,心肾不交,或痰热上扰,导致阳不能入于阴。

③治疗原则

a.虚证分别用温阳、补气、滋阴、养血法。

b.实证宜予清火、涤痰、化饮、行瘀法。

④证治分类

a.虚证表3-25益心养心心悸气短,动则为甚,自汗,面色咣白,神疲乏气气汤加力,胸部闷痛,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养虚减心参附心悸而有空虚感,惕然而动,喘促阵发,面浮肢温心汤、肿,形寒肢冷,或心痛暴作,脉来迟弱或结代,补阳四逆若阳虚欲脱,则可出现面色苍白,唇青肢厥,甚心虚汤加或汗出,脉沉微细欲绝等危候阳减养心心悸怔忡,虽静卧亦不减轻,健忘,失眠多梦,归脾血血面色咣白无华,头昏目眩,神疲乏力,舌质淡汤加宁虚红,脉细弱或结代减心滋天王心悸烦不宁,寐少梦多,惊惕不安,口干舌燥,或养补心阴舌疮频发,面赤升火,手足心热,盗汗,舌红少心丹加虚苔,脉来细数阴减

b.实证表3-26心心悸阵作,烦热躁动不安,寐多噩清朱砂安神丸、火梦,面赤目红,口干苦,喜凉饮,口心导赤散加减/温炽舌糜烂肿痛,小便黄赤灼热,舌尖红泻胆汤(火盛灼盛绛,苔黄或起芒刺,脉数有力火津成痰者)通阳泄痰胸中窒闷而痛,或胸痛放射至肩背,浊浊瓜蒌薤白半夏咳喘,痰多,气短,形体偏胖。舌苔闭汤加味豁浊腻,脉滑阻痰开窍痰神志呆钝,表性淡漠,或神识失常,豁温胆汤加减/加迷胡言乱语,哭笑无常,或呈现一时性痰服苏合香丸(痰浊闭窍,心昏厥,甚或昏迷,舌苔腻或黄腻,脉开窍弦滑窍神识不清者)心心悸,胸闷而痛,多为钝痛或绞痛,活血痛引肩背及臂孺内侧,口唇及指甲紫血血府逐瘀汤加瘀绀,舌质暗红,或见紫斑点,脉细通减阻涩,或三五不调,或促结脉化饮水心悸,眩晕,胸闷,肢冷,尿少,下(利饮苓桂术甘汤加肢浮肿,咳喘,恶心吐涎。舌苔白水凌味滑,脉弦滑)心宁心热清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直视狂乱,面陷心赤,斑疹,口渴,舌质红绛,苔黄,安宫牛黄丸心开脉数包窍

c.兼证表3-27心心悸气短,头昏目眩,睡眠不熟或失补归脾汤加减/脾眠,面色萎黄,精神疲倦,饮食减少,益炙甘草汤两大便或溏,妇女月经不调,舌苔薄白,心(心动悸、脉虚质淡红,脉细脾结代)心交心悸健忘,虚烦少寐,颧红面赤,头晕肾通目花,耳鸣,梦遗,腰腿酸软,口干,交泰丸加味不心舌质红,脉细数交肾(3)临证备要

①注意心之气血阴阳虚弱的侧重

a.心气虚证与心阳虚证的鉴别

心气虚证为心病表现(心悸、胸闷、气短)+气虚表现。

心阳虚证为心病表现(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痛)+阳虚表现。表3-28证相同点不同点候心气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虚证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自汗,精神疲倦,活动后诸症加重心面色㿠白或晦暗,畏寒肢阳冷,舌淡胖苔白滑,脉微虚细证

b.心血虚证与心阴虚证的鉴别

心血虚为心病表现(心悸,失眠,多梦)+血虚表现。

心阴虚为心病表现(心烦,心悸,失眠,多梦)+阴虚表现。表3-29证相同不同点候点心血头晕眼花,健忘,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色虚淡、脉细无力心悸证失眠心多梦阴心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虚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证

②注意证与证之间的转化与合病

a.气血阴阳俱虚者,应调和阴阳,培补气血。

b.心血瘀阻证伴有气滞者,适当加行气药。

c.夹有痰浊者,伍以通阳泄浊化痰之品。

③心与其他脏腑之间的关系

a.心脾同病表现为心脾气血两虚。

b.心肾同病表现为心肾阳虚、心肾阴虚、心肾不交。

c.心火亢盛者易引动肝火上亢,表现为心肝火旺。

d.心血瘀阻者与肺的治节有关,表现为心肺同病。

④酌配安神之品

a.虚证可加养心安神之品,或配伍酸枣仁汤。

b.实证可加入重镇安神之品。

⑤注意心系病的危重证候

a.心阳虚或阴伤及阳者,可导致心阳浮越,发生心阳欲脱之变。

b.心血瘀阻证,若猝感寒邪,寒瘀闭阻心窍,可发生真心痛或心阳暴脱。

c.痰火闭心证,若病情进一步加重,则可出现内闭外脱的危候。

3.脾

脾位于中焦,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生清和统摄血液。

脾与胃相表里。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在五行属土,在志为思,在液为涎,主肌肉和四肢。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其特性是喜燥恶湿。

脾病多与湿有关。(1)藏象与病能

①主运化

a.运化水谷

第一,脾将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供养全身。

第二,若脾失健运,则消化吸收功能失调,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

b.运化水湿

第一,脾将水谷中多余的水分转输到肺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

第二,若脾之运化失司,就会导致水液内停,形成湿、痰、饮,甚至发生水肿。

②主升清

a.“升”指上升,是脾气运动的特点。

b.“清”是水谷精微和营养物质。

c.“升清”是指脾能将水谷精微营养物质吸收后上输心肺,濡养全身。

d.脾虚不能升清,水谷精微失于输化,则气血乏源,产生头昏、神疲、乏力、便溏,甚至发生内脏下垂、脱肛等症。

③主统血

a.脾有统摄血液的功能,能使血行脉道之中。

b.若脾气虚弱,统摄血液失常,可导致出血。

④合肌肉,主四肢

a.脾为气血生化之源。人体的肌肉组织、四肢都要依靠气血的濡养,才能使肌肉丰满,身体健壮。

b.若脾的运化功能障碍,气血化源不足,则肌肉瘦削,软弱无力,肢体倦怠,甚则发生痿软不用等症。

⑤在窍为口,其华在唇

a.在窍为口,脾的功能正常,则口味正常,食欲旺盛;反之,脾虚气弱,则口中乏味,食欲减退。若脾经湿热交蒸,则口舌生疮,或口甜口黏。

b.其华在唇者,脾气旺盛,气血充足,唇色红润,反之,则唇淡无华。(2)辨证论治

①辨证原则:辨证分为虚、实、寒、热

a.虚证,主要有脾气虚、脾阳虚。

b.实证有寒湿困脾、湿热蕴脾等。

c.脾与湿的关系非常密切,脾虚可以生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而为本虚标实之证。

②辨主症

a.辨泄泻

第一,症见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或泻如水状。

第二,病机为脾运不健,肠腑传导失常。

第三,病程有久暴之分,性质有虚实之别:急性暴泻病属实证;慢性久泻病属虚证,或虚实夹杂。

b.辨脘腹痛

腹痛虽有虚实两类,但总以实证居多。

第一,实证病因为寒邪、湿热、积滞,导致腑气通降不利,气血运行受阻,腹痛来势急剧,痛时拒按。

第二,虚证则以脏气虚寒,气血不能温养所致,腹部绵绵作痛,痛时喜按。

c.辨便秘

病机为脾胃燥热内结,或为气滞不行,或为气虚传送无力,或为血虚肠道失濡,或为脾阳虚而阴寒凝结等。

③治疗原则

a.虚证可用温中祛寒、补中益气法。

b.实证宜用清化湿热或温化寒湿法。

c.若虚实夹杂,当祛邪与补脾兼顾。

④证治分类

a.虚证表3-30脾面色苍白,畏寒肢凉,腹胀有冷感,或泛温阳吐清水,胃纳不佳,或纳后不易消化,喜中理中汤加减虚热饮,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健衰脉来沉细脾面色萎黄,少气懒言,纳少便溏,久泻脱补中益气汤脾补加减/参苓肛,四肢乏力,肌肉痿瘦,脘腹腰胯坠气中胀,或齿衄、吐血、便血,妇女月经过白术散加减不益多,白带清稀,小便淋沥不尽,或尿混浊(脾阴虚或足气如米泔水,舌质淡,脉濡弱气阴两虚)

b.实证表3-31寒燥胸闷口黏,纳谷不馨,脘腹痞胀,头昏身倦,胃苓湿湿泛恶呕吐,大便溏薄,皮肤晦暗发黄,四肢浮汤加困运肿,小便短少,苔薄腻,脉濡滑减脾脾茵陈湿肌肤黄染如橘色,两胁及脘腹作胀,食少厌油,清蒿汤热恶心呕吐,口干苦,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利合四蕴小便黄赤短少,或有发热,舌红,苔黄腻,脉湿苓散脾濡数热加减

c.兼证表3-32脾温附子面色苍白,神倦,少气懒言,形寒肢冷,喜温,肾补理中大便溏泻或黎明即泻,腹痛,下肢浮肿,或有阳脾汤加腹水,舌苔淡白,脉沉迟而细虚肾减肝疏逍遥脾胁胀或痛,纳少,暖气,腹部胀满,肠鸣,泄肝散加不泻,矢气多,性情急躁,苔薄白,脉弦细。健减和脾脾健香砂胃脘部饱闷发胀,隐痛,食少,食后不易消化,胃脾六君嗳气,甚则呕吐,腹胀,大便溏薄,舌苔薄白,不和子汤脉细和胃加减(3)临证备要

①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

a.在生理功能上

脾主运,胃主纳;脾主升,胃主降,共同维持人体正常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

b.在病理情况下

脾胃常常同病,脾病多虚多寒,胃病多实多热,即“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c.在治疗上

应注意“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以及健脾与调胃相结合的原则。

②脾病多湿,治宜祛湿。

属本虚标实。

a.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

b.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

③脾病亦可导致气滞。

在治疗中,配合使用理气消导法,助脾健运。

④脾阴不足,当予甘润养阴,注意养阴不可过于滋腻。

⑤寒湿困脾与脾阳虚衰的鉴别

a.寒湿困脾证的临床表现为腹胀便溏/身重肢肿尿少+寒湿内困(晦、重、腻、缓)。

b.脾阳虚证的表现为水湿内停(白带清稀量多,食少,肢体浮肿)/脾失健运(食少、腹胀、便溏)+阳虚证表现。表3-33证型相同点病因病性病程寒湿困寒湿外实寒病势急,病程脾侵证短食少,便溏,有寒像脾阳虚寒湿内虚寒病势缓,病程衰渗症长

4.肝

肝为魂之处,血之藏,筋之宗。

肝在五行属木,主动,主升。肝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疏泄和主藏血。

肝开窍于木,主筋,其华在爪,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与胆互为表里。

肝为刚脏,体阴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且其性易动而难静。(1)藏象与病能

①主疏泄

a.肝具有调畅气机的功能。

疏泄功能失常,可使肝气郁结,或肝阳偏亢,头胀,目赤,易怒。

b.肝有疏土助运的功能。

疏泄失常,肝木乘土,则脾胃运化不健。

c.肝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

若疏泄失常,则性情急躁,或优柔寡断,甚则发生脏躁、郁证、癫狂等。

d.“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的月经与孕育,也与肝气疏泄功能有关。

②主藏血,主筋

a.肝有储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

肝的藏血功能失常,会出现血虚证候。

第一,肝血不足,不能上注于目,则目涩眼花。

第二,血不养筋,则肢体拘挛或麻木。

第三,冲任失养,则月经量少、延期、经闭。

b.肝主筋

筋脉有赖于肝血的濡养才能主持全身关节的屈伸扭转活动。

肝血虚不能养筋,则发生肢体麻木,手足震颤,甚则瘛疭。

③开窍于目

肝经上连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的疏泄和肝血的濡养。

a.肝血不足,则泪少,两目干涩,视物不清,甚或夜盲。

b.肝经风火上扰,则目赤痒痛,羞明流泪。

c.肝阳上亢,则头晕目眩。

d.肝风内动,则目睛上视。

④藏魂,主谋虑

a.魂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以血为其物质基础。

肝血不足,营血亏损,则魂不守舍,出现惊骇多梦、睡眠不安等症状。

b.谋虑也属于精神意识活动的范畴,为肝所主。

若过于谋虑,损伤肝体,则出现精神抑郁,优柔寡断。(2)辨证论治

①辨证原则

分为虚实。

a.实证有肝气郁结、肝火上炎、肝风内动。

b.虚证有肝阴(血)不足、血燥生风等证。

c.兼证有肝肾阴虚、心肝火旺、肝胃不和等。

②辨主症

a.辨头痛

肝病头痛多系内伤,但有虚实之分。表3-34为情志所伤,肝阳亢盛,头部筋脉跳动,抽掣胀实证风阳痰火上扰头目,清阳痛,面颧红赤,或伴头失展所致眩等虚证头痛隐隐,缠绵不已,为阴血不足,肝失所养,常伴眩晕,目涩畏光,(或为本虚阳上扰所致舌红口干等虚标实)

b.辨眩晕

眩晕与头痛常相兼见。

头痛的病因有外感和内伤,眩晕则以内伤为主。

临床应分辨虚实。表3-35

实证病程短,呈发作性,易因情志过激而诱发病程长,反复持续发作,烦劳加剧,头昏眩晕,两

虚证目干涩,视物模糊

c.辨痉、抽搐

第一,痉是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症。

第二,抽搐,亦称瘛疭,指肢体抽动。瘛为筋脉拘急,疭为筋脉弛纵。抽搐既可单独为病,亦可为痉证症状之一。

第三,辨证分虚实。表3-36实热动肝高热神昏,颈项强直,肢体抽动,甚则角弓反证风张,摇头戴眼虚阴虚风时时发痉,手足蠕动,或微抽搐,四肢麻木证动

d.辨麻木

第一,麻指皮肤感觉异常,非痛非痒,如虫蚁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麻属气血不运。

第二,木指皮肤感觉迟钝或消失,不痛不痒,按之不知,掐之不觉,木为顽痰死血。

第三,若肝血不足,不能濡养筋脉,则肢体麻木;肝风夹痰瘀阻于经脉,则肢体木而不仁。

e.辨昏厥

昏厥是指猝然昏倒,不省人事的病证。

辨证应分虚实。表3-37实证因气血上逆或痰随气升所致虚证为气血亏虚不能上承所致

f.辨黄疸

黄疸是以面目及全身皮肤发黄为特征,因湿邪阻滞肝胆,胆汁外溢,泛于肌肤所致。

分为阴黄与阳黄两证。表3-38肤目鲜黄如橘子色,伴小便黄赤,身热,苔黄腻,阳黄湿热脉象濡数证面目肌肤晦黄如烟熏,身热不著,伴便溏,苔白阴黄寒湿腻,脉濡缓证

g.辨胁痛

胁痛多属于肝。一般实证居多。表3-39气滞、血瘀、肝火实证(偏多)肝阴不足虚证

h.辨癥瘕、积聚

癥积是指腹内结块。

癥积辨证有湿热、寒湿、痰瘀之不同。癥有形,结块固痛有病在血分,为气滞血瘀所致积定不移定处脏病瘕无形,包块聚痛无病在气分,为肝气郁滞或食聚散无常定处腑病滞痰阻

i.辨鼓胀

鼓胀是以腹大胀满,绷急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特征。

多属本虚标实,虚实错杂。

第一,标实者当辨气、血、水的偏盛。

第二,本虚当辨阴虚与阳虚之不同。

③治疗原则

a.实证治宜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平肝息风。

b.虚证治宜用滋阴潜阳、养血柔肝、养血祛风。

④证治分类

a.实证表3-40肝情绪抑郁不畅,胁肋胀痛,甚则涉及腰背肩胛等疏柴胡气处,或胸闷,咽部有异物感,嗳气泛恶,纳食减肝疏肝郁少,或乳房胀痛有核,少腹痛等,舌苔薄白,脉理饮加结细弦气减肝清龙胆头痛眩晕,额部跳痛,耳鸣,面红目赤,急躁多火肝泻肝怒,口干口苦,胁痛如灼,呕吐黄苦水,甚或吐上泻汤加血、衄血,大便干结或秘,舌苔黄,脉弦数炎火减肝平天麻头痛眩晕,痛如抽掣,甚或口眼歪斜,肢麻震颤,风肝钩藤或舌强,舌体偏斜抖动,言语不清,甚则猝然昏内潜饮加倒,手足抽搐或拘急,舌红苔薄,脉弦动阳减

b.虚证表3-41养归芍肝阴头痛眩晕,面部烘热,两目干涩,雀目夜血地黄(血)盲,肢麻肉啁,虚烦不寐,口干,舌红少柔汤加不足苔,脉细弦肝减养当归血燥皮肤干燥,瘙痒脱屑,瘾疹时发,肢体麻血饮子生风木,甚则爪甲枯槁,毛发脱落祛加减风

c.兼证表3-42肝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颧红咽滋肾干,五心烦热,盗汗,腰膝酸养杞菊地黄汤加减阴软,或男子梦遗,女子月经不肝虚调,舌红少苔,脉细弦数肾心头痛,面红目赤,胁痛,性情清龙胆泻肝汤、泻心肝急躁易怒,惊悸少寐,甚则精心汤加减/生铁落饮火神失常,狂躁不安,语无伦泻(扰乱神明,狂躁不旺次,舌尖红,苔黄,脉弦数肝安)疏四逆散合左金丸肝肝胁肋胀痛,脘部满闷隐痛,纳(前方用于肝气犯胃胃和少,嗳气吞酸,呕吐或嘈杂,胁痛脘痛,后方用不胃吐苦水,舌苔薄黄,脉弦于肝郁化热、暖气和理吞酸)气补脾腹大胀满,形如蛙腹,撑胀不土柔甚,胸闷纳呆,胁下胀痛,小归芍六君汤、五苓败肝便短少,大便易溏,或见下肢散加减/加大黄廑虫木行丸(胁下痞块)浮肿,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贼气细弦利水(3)临证备要

①肝为刚脏,性喜升发,临床以实证、热证多见。

肝的寒证,可用暖肝煎、橘核丸加减。

②肝气、肝火、肝风三者可相互兼夹转化。

病初为肝气郁结,继则郁而化火,发展为肝火上炎;火盛又可生风,发展为肝风内动。

③肝阳化风和阴虚阳亢

a.临床表现大致相同。

b.前者偏于实,治宜平肝息风;后者则属本虚标实,治宜育阴潜阳。

c.肝阴虚者,肾水亦亏,肝阳旺者,相火不潜,故常用肝肾并治之法。

④肝系病证,在病机发展方面有上升、下注、横窜、侵脾、侮肺等不同。

a.肝阳偏亢,可上窜清空而为头痛、眩晕,甚则猝中昏倒。

b.肝风、肝气可横窜经络,肢体出现麻木、震颤、抽搐。

c.肝经湿热下注,可发生阴囊湿疹,奇痒难忍,或带下淋浊。

d.肝木克犯脾胃,而为呕呃、腹痛、泄泻。

e.肝火侮肺,发为呛咳、咯血。

⑤肝体阴而用阳,治肝应掌握“理气还防伤阴”的治则。

⑥肝风内动证各临床表现的比较表3-43证性舌脉主症兼症候质象象舌肝上眩晕欲仆,急躁易怒,耳红弦头胀头痛,手阳实鸣,项强,头摇,肢体震苔而足麻木,步履化下颤,语言謇涩,甚至突然昏白有不稳,面赤风虚仆,口眼喎斜,半身不遂或力腻舌质热红口渴,颈项强直,两目上脉极热高热,烦躁谵绛视,手足抽搐,角弓反张,弦生证语或神昏,牙关紧闭数风苔黄燥阴五心烦热,潮舌虚虚手足震颤、蠕动,或肢体抽热颧红,口燥红细动证搐咽干,眩晕耳少数风鸣,形体消瘦津血舌眩晕,爪甲不细虚虚肢体震颤、麻木,手足拘淡荣,面白无或生证急,肌肉瞤动苔华,皮肤瘙痒弱风白

5.肾

肾为先天之本,为生命活动之根。

肾在五行中属水。

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

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二阴,在志为恐与惊,在液为唾。

肾与膀胱相表里。

人之生长、发育、生殖、衰老,均关系到肾,因此肾病多属于虚。(1)藏象与病能

①藏精

a.肾所藏的精气,是脏腑阴阳之本,它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

肾的精气有肾阴、肾阳之分,两者相互为用,是维持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

b.肾的精气衰减,常表现为阴虚或阳虚之证。

②主水

a.肾为水脏,主津液,是调节水液代谢的主要脏器,其调节功能赖肾阴肾阳的相互作用。

b.如阴阳偏胜,开合失常,则发生小便异常,尿少或多尿,水肿,遗尿等症。

③主骨,生髓,充脑

a.肾的精气充养骨骼,生髓,上通于脑,故称脑为髓海。肾的精气充盈,则骨骼轻劲有力,思维敏捷。

b.若肾精不足,则骨髓空虚,在小儿则囟门迟闭,骨软行迟,在老人则骨质脆弱,易于骨折。

c.若髓海失养,可发生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等症状。

④主纳气

a.肾能助肺纳气,肺吸入的清气,必须下纳于肾,使呼吸均匀,保证体内外清浊气体的正常交换。

b.肾的纳气功能减退,摄纳无权,即见动则气喘,呼多吸少。

⑤开窍于耳

a.耳的听觉灵敏与否,与肾的精气盈亏有关。

b.肾的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或见耳鸣、耳聋。(2)辨证论治

①辨证原则

分为虚证和本虚标实证。

a.虚证辨证应辨别阴虚还是阳虚。

第一,阳虚包括肾气虚弱、肾阳不振、肾不纳气。

第二,阴虚为肾阴(精)亏虚。

b.本虚标实证则有肾虚水泛、阴虚火旺等。

②辨主症

a.辨腰膝酸痛

第一,腰为肾之府,督脉循脊,隶属于肾,故腰脊酸痛、腿膝酸软等症与肾有关。

第二,肾之精气虚弱,则腰痛绵绵,活动欠利,胫酸腿软,足跟疼痛,甚则骨痿足弱不能行走。

b.辨耳鸣、耳聋、眩晕

肾开窍于耳,脑为髓之海。

若肾精亏虚,不能上充于耳,则耳鸣耳聋,日益加重,头昏目眩。

c.辨阳痿、遗精、月经失常

第一,肾藏精,主生殖。

第二,肾虚不能固藏精气,可见遗精,精少不育;女子则冲任不固,引起崩漏,或化源衰少,导致经少、经闭、不孕。

第三,肾阳虚者,则有滑精或阳痿、早泄等证。

第四,肾阴虚者,则易导致梦遗。

d.辨淋浊、尿血

第一,症状:膏淋与尿浊,均为小便混浊如泔浆;但膏淋初发,多伴尿频急灼痛,日久转虚,灼痛消失,症同尿浊。

第二,病机:膏淋属湿热下注;尿血多因肾阴亏虚,虚火伤络,或阳气虚衰,不能摄血所致。

e.辨小便异常

第一,肾司二便,如肾病,开合不利,可引起小便异常。

第二,阳虚阴盛,开少合多,不能化气行水,则尿少不畅,排出无力,甚至癃闭。

第三,阳虚不能蒸水化气,肾气不能固摄,反为小便清长量多,尿意不尽或遗尿。

f.辨水肿

肾阳虚,导致水液内停,形成水肿者,属阴水。

肾阳虚症见水肿迁延,日久不退,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难起。

③治疗原则

a.肾病以虚证为多,按照“虚者补之”的原则,当以补肾为主。

b.需辨别肾阳虚和肾阴虚,分别采用温补肾阳或滋养肾阴的方法。

c.本虚标实者,宜补泻兼施。

④证治分类

a.虚证表3-44肾腰膝酸软,耳鸣重听,眩晕健忘,溺补气有余沥,小便频数或失禁,遗精,女肾大补元煎加减虚子带下稀白,面色㿠白,气短乏力。益弱舌质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气肾腰膝酸冷,尿少,肢体浮肿,或夜尿温阳频多色清,畏寒肢冷,面色㿠白,头补金匮肾气丸、不昏耳鸣,阳痿滑精,黎明腹泻,便肾右归丸加减振溏。舌淡胖嫩,苔白润,脉沉细阳人参胡桃汤、肾补参蛤散加减/急少气不足以息,动则喘甚,或喘而汗不肾出,小便不禁,或见胸闷心悸。舌苔用参附汤送服纳纳淡白,脉虚弱黑锡丹(阳衰气气欲脱)肾阴形体赢瘦,头昏健忘,失眠,梦遗,滋(耳鸣耳聋,腰腿酸软,男子精少,女养六味地黄丸、精子经闭,低热虚烦,尿浊或尿多如肾左归丸加减)脂。舌红少苔,脉来细数阴亏虚

b.本虚标实证表3-45肾真武全身浮肿,下肢尤甚,脐腹胀满,小便短虚温肾汤、济少,或咳嗽气喘,痰多清稀,心悸目眩,水利水生肾气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象沉滑泛丸加减肾滋肾知柏八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烦少寐,头晕目虚(阴味丸、眩,颧红唇赤,腰膝酸痛,口干咽燥,阳火)降大补阴兴即遗,尿赤便秘。舌红苔少,脉来细数旺火丸加减(3)临证备要

①肾虚当阴阳分治

a.治疗肾阴虚,宜用甘凉益肾之品,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b.治疗肾阳虚,宜用甘温助阳之品,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②酌加血肉有情之品

③注意阴阳兼顾

如阴阳偏衰不显,以肾虚为主时,当平补肾元。

④肾虚日久,配用固摄之法。

⑤肾与其他脏腑的关系

a.肺气虚弱的咳逆上气,久则肾气亦虚,出现肾不纳气,喘促尤甚,当敛肺止咳与温肾纳气并施。

b.脾虚不运之久泻,久则命门火衰,五更泄泻,当温运脾阳和“釜底添薪”齐进。

c.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肝阳上亢,治当育阴潜阳。

d.肾阴不足,心火偏旺导致心肾不交,治当清心滋肾,引火归原。

⑥肾精不足与肾阴虚证的鉴别

a.肾精不足证的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育机能低下为主。

b.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失养(冲任/骨骼/脑髓/腰府)+虚热内扰的表现。表3-46证候相同表现不同表现肾精无虚热表现,以生长发育迟缓,不足早衰,生育机能底下为主证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经少、齿松发脱肾阴有阴虚内热表现,性欲偏亢,梦虚证遗

6.胆

胆附于肝,两者相为表里。胆为中空的囊状器官。(1)生理特性及病能

①贮藏和排泄胆汁

胆汁分泌和排泄异常,则出现厌食、黄疸等症。

②主决断

胆气虚或胆热痰扰,则出现少寐,易惊胆怯等症。

③肝胆疾病有密切联系。(2)辨证论治

①辨治原则

分为虚实。

a.虚证为胆气虚怯,治以补益。

b.实证以湿热为主,治以清利。

c.虚实相兼者,分别主次,兼顾治疗。

②证治分类表3-47靖安神定胆胆怯易惊,精神恍惚,眩晕呕吐,口苦,胸胆志丸合虚闷,痰多。舌苔白滑,脉小弦或细滑化温胆汤证痰加减胁痛时发,或突发剧痛,胸脘烦闷,呕恶频清胆蒿芩清频,泛吐酸苦黄水,口干苦,伴寒热往来,目泄实胆汤加黄,身黄,尿黄,黄色鲜明。舌红,苔黄腻,胆证减脉濡滑而数热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