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两套模拟试题及详解】(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1-29 06:04:16

点击下载

作者:圣才学习网

出版社:圣才教育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两套模拟试题及详解】

蒋学模《政治经济学教材》(第1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赠两套模拟试题及详解】试读:

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

1.1 复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一、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1.生产要素与生产力(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①人类要生存就需要食物、衣服、住房等最基本的生活资料,这些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的生产才能获得。

②只有物质资料生产发展了,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才能得到发展,从而人类社会才能发展。(2)物质资料生产的概念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3)劳动过程的三要素:人的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①人的劳动

人是生产活动的主体。劳动就是劳动力的支出,就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没有人的劳动,任何物质资料都生产不出来。

②劳动对象

劳动对象是指人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东西。劳动对象可能是自然物,也可能是劳动产品。

③劳动资料

劳动资料是指使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联系起来的媒介物。劳动资料中,最重要的是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除了生产工具以外,生产用建筑物和土地等劳动过程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也是劳动资料。(4)生产资料

生产资料是指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称。(5)生产力

生产力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运用生产工具加工劳动对象进行生产时所形成的物质力量。生产力表明:人们在与自然界发生关系时,拥有什么样的经验与技能,拥有什么样的生产工具去作用于自然界,来实现预定的经济目的。生产力标志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6)决定劳动者与生产工具的发展的因素:

①科学技术

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也就愈高。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愈发展,生产工具也就愈先进。

②分工与专业化

在经济发展史上,劳动分工始终是促进劳动者专业知识积累与技能提高的重要力量;同时,劳动分工往往伴随着生产工具的专门化,而日益复杂、强大的专门高级设备与工具的发明又推动着劳动者知识与技艺的提升。

2.生产关系的内涵及其构成(1)生产关系的内涵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2)生产关系的构成

①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②各种不同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包括互相交换其活动或产品的关系;

③产品分配形式;

④在生产关系的三方面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其他两个方面,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3)经济制度

经济制度是指具体化到从生产到消费的经济体制时的生产关系。在日常用语中,生产关系与经济制度是两个经常交替使用的词。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原理

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中,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生产的变化和发展,总是先有社会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然后,适应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生产关系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和发展。

②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同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起着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同生产力不相适合的、陈旧的或“超前的”生产关系则起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消极作用。

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生产关系不能过分长久地脱离生产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迟早必然要被能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所代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指经济制度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政治、法律与意识形态。(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要求有新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生产关系发展到新的阶段,上层建筑也会随着发生变化。新的上层建筑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也解放了生产力,这样就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发展阶段。

4.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规律的支配下,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经济制度。(1)原始公社

最初出现的是原始公社,它是和当时极度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的原始公社公有制、按原始分工进行的集体劳动和产品的平均分配,这就是原始公社生产关系最基本的特征。(2)奴隶制经济

奴隶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劳动者。奴隶制下的劳动者,便是奴隶主可以当作牲畜来买卖和屠杀的奴隶。大规模奴隶劳动的运用,使社会生产特别是手工业生产有了相当的发展。(3)封建制生产关系

封建制生产关系的基础,是封建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和不完全地占有劳动者农奴。封建主义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是手工工具和畜力耕作。(4)资本主义生产关系(5)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5.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揭示经济运动的客观规律(1)经济规律的概念

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2)经济规律的分类

①有的经济规律在各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是各种社会共有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②有的经济规律在几个社会形态都发生作用,是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如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即价值规律;

③有的经济规律只在特定的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是某种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如各个资本主义经济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3)经济范畴

经济范畴是指经济关系的理论抽象,是对特定经济关系的概括。一般而言,经济范畴具有较高程度的理论抽象,往往不太容易直观地把握。如果人们侧重经济关系的可观察性,那就必须通过经济变量的考察来掌握它。(4)研究经济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就是说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尽管人们不能取消客观经济规律,但是人们可以自觉利用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来规划自己的行动,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从而较快地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5)政治经济学的任务

政治经济学的任务是要揭示社会经济运动的规律,首先就是揭示经济制度运行与变化的规律,包括研究经济范畴与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由于不能把制度、范畴、变量当作一种静止的现象来研究,必须从社会经济的运动过程中来研究它,因而也就要求揭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运动的各个环节是受什么经济规律的支配、通过什么样的机制来运转的。

二、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1.经济规律与经济主体(1)经济规律与经济主体

经济规律得以实现的关键是相应的经济主体采取的经济行动。(2)经济主体的特征

①经济主体的社会性

社会性有两层意思:

a.经济学里考察的人不是自然属性意义上的人,而是特定社会地位中的人。主体的动机、需求和偏好等等,只可从它们在经济制度中所处的位置去把握;

b.经济体系中的人不是互不往来的、离群索居的孤立个体,而是处于社会分工网络中的社会人,时时都要与他人发生互动关系,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会受到这种互动关系的性质的影响。

②经济主体的历史性

经济主体的社会属性及其在经济系统中的互动关系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与一定历史条件相联系的。

③经济主体的目的性

人类的活动必须具有某种目的,没有目的为活动而活动的行为不是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至于历史主体的活动目的到底是什么,是谋求私利还是其他什么,则不能先验地假设,而应根据具体历史时期的社会关系来把握。

2.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性与阶级性(1)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客观经济规律的学科,首先具有科学性。(2)政治经济学往往反映特定阶级的利益和呼声,从这个意义上说,政治经济学又是有阶级性的。

3.政治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1)实证性与规范性

实证性是指求证事物的本来面目,要解决“实际上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性是指对事物的判断取舍,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2)政治经济学研究中要讲究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实证性与规范性的统一,必须注意防止两种倾向:

①缺乏科学实证基础、单凭个人好恶而妄下结论;

②夸大实证研究的科学性,否认主体利益与价值判断的作用,结果陷于特定利益集团的局限。

三、政治经济学的源与流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分化(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到了17世纪中叶,由于工场手工业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形成,经济研究的重心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领域,从而产生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法国,是以弗·魁奈医生等人为代表的重农学派,把农业作为创造财富的部门进行研究;在英国,是威廉·配第正式展开了对国家财富的统计与分析。(2)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作为完整理论体系出现的政治经济学是18世纪工业革命进程的产物,它由苏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先创立。斯密写成《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并于1776年出版,该书首次使经济学成了一门独立学科。(3)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分化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推广及工人阶级的成长,古典政治经济学发生了分化。1830年以后,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家明显向市俗化发展。在法国,有萨伊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在英国,有西尼尔的《政治经济学大纲》和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他们提出了生产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要素价值论和按照要素贡献进行收入分配的要素分配论。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立《资本论》第一卷于1867年面世,其余各卷由恩格斯等人在马克思逝世后整理出版,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建立。(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贡献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的最大贡献是他首次系统全面地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当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上的这一伟大贡献又是以他的另一伟大发现即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这两大发现,确立了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的历史地位。

3.新古典经济学与经济分析方法的现代化(1)边际效用价值论

19世纪70年代,出现了所谓“边际革命”的三本代表作,即奥地利门格尔的《国民经济学原理》、英国吉文斯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和法国瓦尔拉的《纯粹经济学》。他们提出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决定商品价值的不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或费用,而是商品本身对人的效用大小;其二,分析经济变量的有效方法不是平均量,而是边际变化量,即所谓最后一个单位的变化量。由于他们用边际分析法研究商品对人的效用,认为边际效用(即最后一单位商品对人的效用)决定商品价值,所以他们的价值论又被称为边际效用价值论。(2)均衡价格理论

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发表了《经济学原理》,把价值决定的生产方面与需求(效用)方面加以综合,提出了“均衡价格”理论。在马歇尔的理论中,商品生产中耗费的成本驱动供给,商品消费的边际效用则驱动需求,两者在价格自由涨落的调节下趋于平衡;而供求平衡时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3)新古典经济学的概念

新古典经济学是指把均衡价格作为市场价格波动的中心,取代了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经济学。(4)新古典经济学的二重性

①它回避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与内在阶级矛盾,把私有制的市场经济当作永恒不变的现象;

②它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或资源有效配置的问题进行了大力研究,逐步积累了不少有用的成果,丰富与深化了人们对市场机制的认识。

4.现代西方经济学的二重性(1)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指对单个经济主体(家庭、企业)与单个市场的研究,主题是关于供给、需求、价格以及市场均衡等等。微观经济学的进步更多表现在分析方法上,使市场体系一般均衡的表述几乎达到完美之境。但是,就实质内容而言,它只不过用更为现代的数学工具表达了斯密早已用文字表达的思想:自由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自会使各产品实现供求平衡。(2)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指对经济整体的研究,主题是国民收入与就业总量、一般物价水平、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等等。宏观经济学领域则学派纷呈、争论不断,既涉及理论分析,也涉及政府的政策选择。正是在这些不同学派的争议中,宏观经济学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宏观运行规律的认识,也为近几十年来西方各国政府的经济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5.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

对于西方经济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也不盲目崇拜,全盘照收;而是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反映资产阶级偏见,掩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质及其深层次矛盾的基础理论,必须深刻批判,坚决摒弃。对于西方经济学中描述和分析私有制市场经济微观运行和宏观管理的具体理论观点,如关于价格、竞争、成本、利润和总需求管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理论,则应结合我国国情,有分析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即吸收这些理论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共性、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

1.2 课后习题详解

1.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什么?

答: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这个规定表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不同于以流通为对象的重商主义,也不同于仅仅以农业部门为对象的重农主义,也不同于当时以分配为出发点的经济思想。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以生产为出发点,反映这样的事实: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不仅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涉及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不是生产的自然属性,而是生产的社会属性。但对生产的社会属性的分析不能脱离生产的自然属性,原因是反映自然属性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制约生产的社会属性。(2)既要联系生产力,又要联系上层建筑,来揭示生产关系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

生产力是指人们运用生产资料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生产力是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各种经济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它们既矛盾又统一,构成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的不断运动。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在这个经济基础之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法律制度以及与它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艺等意识形态,统称为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也有反作用。(3)要从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全面考察生产关系

物质资料生产的总过程,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互相制约、互相依赖,构成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运动。因此,我们还必须从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总过程的各个环节,来说明生产关系内在的一般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生产关系,并不只是指生产过程中的关系,而且还包括分配关系、交换关系和消费关系。

2.为什么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答:(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组成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它们二者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定的生产关系总是适应于一定的生产力状况而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2)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归根到底可以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得到解释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生产关系的变化,经济基础的变革又引起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的变革。当适应生产力要求的某种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它的进一步发展和变化,以及被另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所取代从而退出历史舞台,都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不仅如此,生产力的发展还提出了生产关系发展、变革的要求并规定了发展、变革的方向和程度。(3)人类社会发展史证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推动下,已相继出现了五种基本类型的经济制度,即从原始社会发展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可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它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和发挥作用,它决定着人类社会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发展,决定着一定社会形态中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及其发展变化,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

3.怎样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

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在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成分的基础上,克服了它的阶级与历史局限而创立的、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马克思首次系统全面地表达了现代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资本主义的运动规律这两大发现,确立了马克思在思想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代表着无产阶级的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同时,它又是科学的,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2)西方经济学具有二重性

西方经济学是指流行于西欧北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主要内容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及各种流派。现代西方经济学是具有两重性的:它既把私有制的市场经济永恒化,也揭示了市场体系的运行机制,包括种种市场失灵的现象。微观经济学就实质内容而言,它只不过用更为现代的数学工具表达了斯密早已用文字表达的思想:自由市场在“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下,自会使各产品实现供求平衡。与此相对比,宏观经济学领域则学派纷呈,争论不断,既涉及理论分析,也涉及政府的政策选择。正是在这些不同学派的争议中,宏观经济学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市场经济宏观运行规律的认识。(3)应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①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科学的继承和发展:一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二是必须把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根本的是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不能用本本去框实践,而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用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

②正确看待现代西方经济学

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看待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西方经济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全盘否定,一概排斥;也不盲目崇拜,全盘照收;而是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对于西方经济学中反映资产阶级偏见,掩饰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本质及其深层次矛盾的基础理论,必须深刻批判,坚决摒弃。对于西方经济学中描述和分析私有制市场经济微观运行和宏观管理的具体理论观点,如关于价格、竞争、成本、利润和总需求管理、货币供给、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等方面的理论,则应结合我国国情,有分析有选择地加以吸收,即吸收这些理论中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共性、可以为我所用的部分,作为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总之,对于西方经济学,适当借鉴是必要的,盲目照搬是要坏事的,以为可以用西方经济学取代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独立研究更是万万不行的。

第2章 商品经济

2.1 复习笔记

商品经济是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都要借助于货币交换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态。

一、商品

1.商品的概念

商品是指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1)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的有用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2)商品的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指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决定交换价值的因素。价值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它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4)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①其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a.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无用之物不能成为商品,即使人们在其上面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也是白费的;

b.使用价值必须具有价值,无价值之物也不会成为商品,因为既然人们在其上面并未花费劳动,也就不存在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必要了。

②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矛盾的。

a.生产使用价值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实现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只是为了价值,才不得不关心使用价值,因而只要有可能,他就会不惜损害使用价值(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以牟利;

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在商品买卖中,双方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买卖结束,价值在卖方得到实现,使用价值在买方得到实现;

c.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交换为条件。但由于使用价值(在质上或在量上)往往难以符合市场的需要,交换发生困难,以致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使用价值也不能实现。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生产者实现其价值,使消费者得到其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内部两个因素的矛盾获得解决。

3.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具体劳动的概念

具体劳动是指有各种特殊具体形态的劳动。各种不同的特殊劳动,创造出各种不同的特殊使用价值。(2)抽象劳动的概念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其具体特点的劳动。(3)商品的两个因素是由创造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联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同时支出的两种劳动,而是同一劳动的两方面。抽象劳动是实质,是生产商品的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具体劳动是形式,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耗费的具体形式。

4.商品的价值量(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概念

①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在一种商品上的各自的劳动时间。

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概念

①简单劳动是指不必经过特别训练的劳动,是每个没有任何专长的普通人都能进行的劳动。

②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简单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小些,复杂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要大些,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4)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量是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的。劳动生产率愈高,单位商品生产中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愈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也就愈少。

二、货币

1.货币的起源和本质(1)货币的概念

货币是指在商品交换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2)货币的形成过程

①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原始公社之间偶然的交换关系,称作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种产品不是偶然地同另一种产品相交换,而是可以同多种产品相交换。在这一价值形式中,处在等式左边的商品,其价值现在已经不是反映在某一种偶然与它交换的商品体上,而是扩大了范围的一系列商品体上。

③一般价值形式

从商品世界里游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首先同它交换,然后再拿它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

④货币价值形式

在商品交换的发展过程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地稳定在一种商品的身上,这种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这种充当稳定的一般等价物即充当货币的商品,叫做货币商品。(3)贵金属(金或银)独占货币的位置,是因为它有着很多优点:

①它容易被分割和合并,而且不论小块大块,从质的方面考察都是一样的,牲畜这一类商品就没有这种优点;

②贵金属的发现、开采和冶炼要耗费大量劳动,少量的金包含着大量的价值,便于携带;

③贵金属不易变质,容易保存。

所以货币最后由贵金属金银来承担,决非偶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句话说明金银的自然属性最适宜充当货币。(4)货币拜物教的概念

货币拜物教是指货币成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成为商品世界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出现了许多人拜倒在货币的脚下,以为货币有什么神秘的力量的现象。(5)货币的本质: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2.货币的职能(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成为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大小的尺度。价格是指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2)流通手段

①流通手段的含义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商品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它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在这里,货币在两种商品的交换关系中执行着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决定商品流通所必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三个:a.待销售的商品量;b.价格水平;c.货币流通速度。前两个因素构成商品的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总额除以货币流通速度,就是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它的公式是:

流通所必须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货币的其他职能,都是在这两个职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把货币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贮藏起来,只要商品所有者在出卖商品后不立即购买他所需要的商品,货币就退出流通领域而成为贮藏货币。(4)支付手段

①支付手段的含义

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或在预付商品定金的过程中产生的提前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税金、工资等的职能。

②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产生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公式为:(5)充当世界货币

充当世界货币是指越出一国的疆界,在国与国的经济关系中发挥货币的作用。世界货币的职能不能由各国的纸币来执行,只能由贵金属金银来执行。世界货币发挥了购买手段特别是支付手段的职能。世界货币还作为财富的一般体现而由一国转移到他国。

3.货币形态的变化与纸币(1)铸币

铸币是指按一定的成色和一定的重量铸造成某种形状的金属块。(2)纸币

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它不是按其本身的价值,而是按照它所代替的金(或银)的价值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的。(3)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量减少,纸币贬值,物价就会上涨的现象。

三、价值规律与市场机制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1)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2.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市场调节(1)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其根源是在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的其他矛盾是这一基本矛盾的表现。(2)市场机制和市场调节的概念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上价格价值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市场调节是指市场机制对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调节作用,它是价值规律自发调节商品经济的表现。(3)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调节着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②价值规律刺激了商品生产技术的改进。

③价值规律导致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四、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商品外延的扩大

1.三次产业和服务产品(1)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按照产业部门发展的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以农业为主的阶段。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初的产业部门,所以称为第一产业。

②第二阶段是以工业为主的阶段。产业革命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成为就业人数最多、产值比重最大的产业部门。由于工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产业部门是在农业之后,所以工业被称为第二产业。

③第三阶段是服务性行业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农业和工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工农业生产中的某些环节逐步独立化为一个个服务部门,这些服务性产业统称第三产业。(2)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条件

①必须有第一、第二产业的高度发展和在工农业生产发展基础上人民收入的普遍提高,才会产生对各类服务业的需要。

②只有工农业部门机械化、自动化日益发展,工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才有可能节约出大量社会劳动投入第三产业部门。(3)商品外延的扩大

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经济中,第一、二、三产业的产品都是商品。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的农产品和工业品是物质产品。第三产业所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服务产品,都是非物质的无形产品。

2.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1)服务产品使用价值的含义

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同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一样,都是指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效用。(2)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①物质产品的使用价值以实物形式存在,纯粹的服务是以活动形式存在。

②服务产品的使用价值,不能作为物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具有生产、交换、消费同时进行的特点。

③服务产品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属于精神产品,特别是艺术产品和科学产品,其使用价值之可贵,就在于创新。

3.服务产品的价值和价值量(1)服务产品的价值

服务产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无形劳动产品服务上的一般人类劳动。(2)服务产品的价值量

①一般地说,商业、运输、医疗以及理发等各类生活服务,是可以大量地重复地提供的,这类服务产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②艺术和科学等贵在创新的精神产品,就只有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价值,而没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价值。这种创新的精神产品,实际上处于垄断地位,其交换价值即价格,是一种垄断价格,这种垄断价格不是由商品的价值决定,而是由购买者的需要和支付能力决定。

4.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意义(1)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都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2)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生产的进步,而且也促使人们的生产关系发生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即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便是在商品经济过程中产生的。

2.2 课后习题详解

1.怎样理解商品的两因素?商品的两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怎样?

答:(1)商品的两因素是指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两种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任何商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2)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从劳动的具体形态看,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抽象劳动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3)商品两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①商品的两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才生产出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条件。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

②商品的两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价值量有什么影响?

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的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劳动生产率和价值量的关系

①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呈反比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则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就会减小。

②个别厂商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这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减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该厂商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价值总量会增加。

③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呈反比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整个部门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即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价值总量的变化。

3.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答:(1)货币的产生过程

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①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的价值形式。其中,被表现的商品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主动地要表现价值;表现的商品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

②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就商品全体来说,其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③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是一次质变。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充分地表现出来。

④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2)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在商品交换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从商品世界中游离出来稳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之所以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并具有价值;但它又和其他商品不同,它是唯一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产生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一极是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对立。(3)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①价值尺度

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货币之所以能起这个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所以能够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这同尺子本身有长度才能衡量其他物品的长度、砝码本身有重量才能衡量其他物品的重量是一个道理。

②流通手段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

③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金属货币。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可以贮藏起来,并可以随时变成其他商品。

④支付手段

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或在商品买卖过程中延期支付,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而产生的,货币这一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⑤世界货币

当货币用作国际购买手段、国际支付手段时或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际间转移时,就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这实际上是货币其他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

4.什么是价值规律?它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必然要作用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各个方面,决定着商品生产的方向,调节着整个商品经济的运动。具体来说,价值规律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经济资源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完全按照价格信号来决定自己是否生产这种产品。正是部门之间的竞争,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成为商品生产者决策的依据,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价格高的因而也是供给小于需求的部门投入。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就是这样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调节经济资源在不同的社会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的,不断恢复社会生产各部门被破坏的客观比例关系,促使社会生产各部门经常保持基本平衡的关系。

②自发地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门内部的竞争,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激励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③导致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

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和经济分化。部门内部的竞争,使那些生产条件好、能够采用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有方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不断发展壮大;而那些生产条件差又不思改进或不能改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逐步被淘汰。

5.为什么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答:商品经济作为几个社会共同存在过的人们互相交换其活动的经济形式,既可以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也可以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尤其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取得革命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些国家可以逾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而决不可能逾越商品经济充分发展阶段。这是因为:(1)商品经济的存在最终与社会生产力有关

商品经济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同时又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尚未达到更高阶段的产物。在社会主义现阶段,逾越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就是超越社会生产力发展阶段。(2)商品经济作为社会生产的经济形式,反映社会生产力的连续、继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使生产社会化发展达到更高程度,才有可能使商品经济进化到产品经济。这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连续性、继承性和规律性的结果。社会主义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经过革命变革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使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和创造出来的巨大生产力,我们必须利用和继承,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3)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有可能摆脱贫困,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商品的外延从工农业产品扩大到服务产品,只有在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日益丰富的基础上,才有可能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改善,都同商品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资本主义部分

第3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

3.1 复习笔记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商品流通公式W(商品)—G(货币)—W(商品)

公式两端是使用价值不同而价值量相等的两种商品,货币起着交换媒介的作用。(2)资本流通总公式G—W—G′(G′=G+ΔG)

公式中的G是资本家的预付价值;G′是资本运动过程中告一段落时增大后的货币额;ΔG是增加的货币,是扣除预付价值以后剩余的那一部分价值,马克思把它称为剩余价值。(3)资本的概念

资本就是指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4)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剩余价值的产生,即货币到资本的转化,既不能单纯从流通来说明,又不能离开流通来说明,它必须从资本总公式包含的生产与流通的全过程来阐明。

2.劳动力的买和卖(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变为资本的关键(2)影响劳动力价值的因素

①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②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③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④劳动力价值的决定,还包含着历史的道德的因素。(3)劳动力使用价值的特点

其他商品一旦进入消费过程,商品的价值就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而消失。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在它的消费过程,也就是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中,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创造出较劳动力价值本身更大的价值来,这超过的那一部分价值就是剩余价值。

二、资本的增殖运动

1.资本增殖运动的基本阶段(1)产业资本增殖运动的公式

在上式中,G代表货币,W代表商品,A代表劳动力,P代表生m产资料,…P…代表流通过程中断和生产过程的进行,W′代表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商品,G′代表价值增殖了的货币量。(2)产业资本增殖运动的三个阶段

①购买阶段,即

在这一阶段上,资本首先以货币的形式出现。资本家利用货币从商品市场上购进各种生产资料,从劳动力市场上购买了工人的劳动力。正是由于购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才表明资本家手中的货币是资本,取得了货币资本的形式。货币资本变成生产资本,是产业资本增殖运动的第一阶段的内容。

②生产阶段,即

在这一阶段上,资本家把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制造出某种新的商品,同时也就生产出了剩余价值。经过生产过程P制造出来的新商品W′中,便已包含剩余价值在内。经过生产过程,生产资本变为商品资本,是产业资本增殖运动的第二阶段的内容。

③售卖阶段,即W′—G′

在这一阶段上,资本家把商品售出,收回货币。W′从实物形式看是新制造出来的商品。从价值形式看,W′的量大于生产过程开始前的W,因为它已包含着增殖的剩余价值。把商品资本变为货币资本,是产业资本增殖运动的第三阶段的内容。(3)产业资本实现连续循环的条件

①并存性

产业资本家的全部资本不能同时存在于循环的某一个阶段上和处于某一种资本形态上,必须把全部资本按一定比例分为三个部分,分别处在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形态上,使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空间上同时并存(即并存性),只有这样,才不会发生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中断。

②继起性

产业资本家的三部分资本,其中每一种职能资本形式,都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循环,顺次通过三个阶段,依次改变它们的形式,经过循环回到原来的形式上,使三种职能资本形式在时间上相继进行转化(即继起性)。如果任何一部分资本,在循环的任何一个阶段发生中断,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同时并存的状况就不能保持。

2.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1)价值增殖过程的含义

价值增殖过程是指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2)必要劳动时间和必要劳动

雇佣工人的工作日,一部分劳动时间是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价值,叫做必要劳动时间,在这一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做必要劳动。因为对于劳动者来说,这一部分劳动是维持他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所必要的。(3)剩余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

工作日中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外的那一部分劳动时间,叫做剩余劳动时间。在这时间内支出的劳动,叫做剩余劳动。(4)货币和资本的区别

①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它的作用是使两种价值相等的商品能够互相交换,它既不会在流通中增加价值,也不会减少价值。

②货币当作资本来运用,结果不但能收回原数货币所代表的价值,而且还能获得新增加的剩余价值。从它的本质来说,资本就是一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5)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概念

①可变资本

可变资本是指转变为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新价值,能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会使原有的价值量发生变动。

②不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指转变为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只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不会变动它的价值量。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不变资本,虽然在生产过程中不能增加它本身的价值,可是,它是工人的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给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6)区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后商品价值的构成

如果以c代表不变资本,以v代表可变资本,以m代表剩余价值,那么,生产过程的结果即产品价值W,就可以写成:W=c+v+m

其中,c+v是资本家的总预付资本,c为生产资料消耗。v+m是生产过程创造的新价值,m为剩余价值。

3.流通过程与价值构成

考虑到商品流通过程后的商品价值构成:W=(c+v+m)+(c+v+m)12

其中,(c+v+m)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耗费所形成1的价值;(c+v+m)为流通过程中生产资料及劳动力的耗费所形成的2价值。

4.管理过程与价值构成

考虑到管理过程后的商品价值构成:W=(c+v+m)+(c+v+m)+(c+v+m)123

其中,(c+v+m)代表管理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耗费所形3成的价值。

5.研发过程与价值构成

考虑到研发过程后的商品价值构成:W=(c+v+m)+(c+v+m)+(c+v+m)+(c+v+m)1234

其中,(c+v+m)为研发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耗费所形成4的价值。

6.剩余价值率(1)利润率

利润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是。(2)剩余价值率

剩余价值率是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其公式是。剩余价值率表明劳动力受资本剥削的程度或工人受资本家剥削的程度。由于可变资本的价值是在必要劳动时间内由必要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是在剩余劳动时间内由剩余劳动创造出来的,所以剩余价值率也可以用下列两个公式表现:

三、剩余价值最大化

1.资本主义生产目的(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就是生产剩余价值,就是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

①剩余价值的存在是预付资本得到回收与增长的前提;如果资本家投资创办企业后,不能实现剩余价值,则意味着资本的失败;时间长了,资本所有者就退化了。

②市场竞争的存在,迫使每一个企业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不能有效地实现剩余价值增长的企业,就要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2)资本家

资本家是资本这一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3)资本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

契约平等与权威控制的并存,构成了资本主义企业的本质特征。劳动与资本的自由合约并不改变企业内部由资本支配工人的权威强制关系。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量所产生的剩余价值。(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四、工资和生产组织形式

1.工资的本质和形式(1)工资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即劳动力的价格。(2)资本主义制度下工资的形式

①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指劳动力的价格当以一定时间来做计算单位时的工资,表现为月工资、周工资、日工资或小时工资。

②计件工资。计件工资不按时间单位支付工资,而按工人所生产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