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3 00:08:28

点击下载

作者:洪兰,蔡颖卿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

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试读:

版权信息COPYRIGHT INFORMATION书名:教养在生活的细节里作者:洪兰,蔡颖卿排版:燕子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17-05-01ISBN:9787569914160本书由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授权北京当当科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制作与发行。— ·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 —自序一 择善固执,走对孩子好的路

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父母像这个时代的父母一样,这么操心孩子的教育;也从来没有一个时代的父母在投资了这么多的金钱和精神到孩子身上后,对回收却全然没有把握。我有好几个朋友,自己本身是育英才的教授,却不敢生孩子,问起来都说:不会教,所以不敢生。他们甚至开玩笑说,在课堂上,对不听话的学生了不起忍受两堂课,下课钟一响,各散西东;但是自己的孩子不听话,那可是一辈子的苦恼,他们这样一想,就不敢生了。难怪台湾的出生率是全世界第二低。

其实,教养孩子一点都不难,父母不用怕,它只有一个原则,就是以身作则:你孝顺你的父母,你的孩子以后就会孝顺你;凡是你不要孩子做的,你自己也不要做,如此而已。

有一天,在一个座谈会中,我和Bubu老师发现我们都没有送孩子去补习、学才艺,也没有给他们零用钱,但是他们都平顺度过了青春叛逆期,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人,而且非常贴心。天下文化的许耀云总编辑听到了,便希望我们俩来合写一本书。Bubu老师的观察力敏锐,她有很多第一线与家长接触的实践经验,每次问的问题都非常中肯,触及许多父母心中的疑问;我则有很多实验的经验,从大脑看到发展与学习的关系。许总编辑希望我们一问一答,给父母一些新的观念,并且加强父母对教养孩子的信心,敢择善固执地去走对孩子好的路。

父母的信心很重要。很多时候,人很难抵抗社会压力,古语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别人都送孩子去补习,你不送时,你要有勇气去抵挡那些闲言闲语。若是这股压力来自家中的长辈,更是为难,许多父母为了家庭的和谐,往往会屈服。但是教养孩子是父母的责任,不是祖父母的。父母要对孩子负责,因为是父母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来,就有保护他的责任,更有养成他好习惯的责任。品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机会,一些看似无伤大雅的习惯,甚至会影响孩子日后在事业上的发展。

溺爱是最不好的教养方式,从“溺”这个字就可以看出它的危险性。曾经有个游民说:“母亲舍不得我吃苦,使我从小不懂得吃苦;我不懂得吃苦,反使我吃了一辈子的苦。”中国人有“君子抱孙不抱子”的观念,“含饴弄孙”是祖父母的愿望,做子女的常不太敢讲话,孩子从小就懂得不想写功课或想买玩具时,要去找阿公、阿嬷。但是教养要成功,一个家庭只能有一套教养方式,大人必须先商量好,一致对外,孩子才不会挑拨离间来渔翁得利。

当然,孩子一天有八小时的清醒时光是在学校中度过的,老师和校长的态度非常重要。孩子小时候对老师都敬畏如神明,曾经有个笑话:小学生看到老师去上厕所,大为吃惊,他以为老师是不上厕所的,因为神明是不上厕所的。在没有电视、信息不发达时,老师就是学习的榜样,学生经常会不由自主地去模仿他所崇拜的老师。我初中的英文老师是师大英语系毕业的,她聪明美丽,教我们时,每天都是毛衣、窄裙、高跟鞋;后来我自己出来教书了,下意识地也是毛衣、窄裙、高跟鞋。直到有一天,碰到初中同学,看到她也是这样打扮时,我们才相顾大笑,原来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被潜移默化成英文老师的模样了。

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老师的重要性不亚于父母,所以这本书中对老师有很多着墨,在现今价值观混乱的社会,老师更需鼓励。我们对分数的重视已到病态的程度,许多老师明知不对,但没有抵抗社会趋势的力量。其实,教育是专业,学生的家长即使是博士、教授,也只是他那个领域的专业,不是教育的专业。在教育上,家长应该尊敬老师,不可以在孩子面前诋毁老师,因为人只会听从他尊敬的人的话,也只会从他尊敬的人身上学到东西,一旦孩子不尊敬老师,老师的话他不会听,学也就白上了。老师一定要不停地进修,进修会带给自己自信,当家长来抱怨时,才能大声地说:“请让我用我的专业……”一个学校要办得好,老师、家长的相互尊重是必要条件。

许多研究都指出:“决定孩子行为好坏的因素,不是管教的松与严,而是父母参与孩子生活的程度。”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是一个温暖的家,让他的情绪能在稳定安全的环境中发展。所以父母不要去加班赚钱,让孩子吃好、穿好,以为这才是爱他;孩子要的其实是父母的陪伴与关心,有道是“酒肉穿肠过”,心灵的安全感才是他终身的支柱。

有一句英谚说:“成功是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快乐是接受你得到的东西。”孩子是上天的福赐,请接受你的孩子,不要每天挑他的毛病,他的一切来自你,你的态度会塑造成最后的他,请珍惜上天给你的礼物。——洪兰自序 二脚踏实地,让教育的收成更美好

认识洪兰老师转眼过了八年,这八年中,我的两个女儿也分别结束学业开始就业。孩子们以成人的姿态进入社会的过程与其中的苦乐,更印证了我先前对教育的了解:父母的责任不是帮助进入某一所名牌大学,文凭上的校名戳记也无法代表知识;一个孩子算不算真正独立,终将要用自己的行为来证明,他的快乐也一样要从自己经营的生活中去收集。

独立与快乐都是金钱买不到的礼物,但我认为,有心的父母与师长都可以帮助孩子用比较快乐的心情完成独立,这本书就是酝酿于这样的希望并慢慢化为文字的。但在此之前,洪兰老师已经在台湾这块土地与南洋一带华人的教育园地辛苦耕耘了好久、好久,用演讲与专栏文字到处播撒希望的种子。

记得美国“芝麻街”那些可爱布偶的创造者吉姆·亨森(Jim Henson)曾说:“孩子面对这个世界的感觉就是脆弱感与惊奇感。”我想,用适当的教导使孩子克服脆弱感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障碍,就是帮助他们独立的方法;而允许孩子保留住对这个世界的惊奇感,就是快乐的赠予。可惜的是,我们看到很多孩子充满依赖却不够快乐。所以,身为亲师的我们,的确还有很多工作等待着进行。

我观察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有几种情绪,例如:伤心、愤怒、失望、惭愧和忧虑。因为自己是过来人,当然了解这些情绪的出现是多么正常;不过,也因为是过来人,更知道其中有很多是过度的反应。真希望所有年轻的朋友能借镜于我们曾有的过失,千万不要浪费任何可以给孩子的时间、能为孩子善尽的力量。

大量情绪并不等同于关心,成人如何在彼此的提醒下采取正确的行动,就是我在这本书提问时的立意。比如说,在情感方面,“忧虑”当然是每一个阶段的父母都有的心情负担,但如果父母忧虑三五岁孩子的表现不如他人,因而觉得伤心、失望或惭愧,那就是极不正确的感觉。此时的孩子才等待着被引导,父母如果已经伤心以对,那等于定下评价,也不会再给予正确的教导了。又比如说,现今父母流行带孩子去诊断行为,我所接触的孩子就有不少是小小年纪已被当成“过动”或“类……症”,甚至也有不少已经开始服药。看到父母亲为此忧虑真是让人好难过,但我心中同时思及,如果一个孩子在以“纪律”被调教之前,就被贴上“过动”的标签,这对他们是不是最大的不公平?父母曾对此影响仔细思考吗?

所以,在这本书中,我向洪兰老师所提的二十七个问题,大致都出自两种心情:一是知道老师对各个家庭条件都有体恤,因此能提供大家可以宽心、但同时尽力的方向;二是老师不只是资深的教师、母亲,更经历划时代亲子教养价值观的改变,对于教养方法的去存与修正可以提供温暖的建议。再加上老师的专业研究并善于分析事理,这些回答就更具客观与友善的意义。“父母”与“老师”是这本书假设的两大讨论对象。因为,如果以时间的眼光来看,亲子或亲师并不是经验施与受的强弱相对者,而是生命成长线的前后经历者,所以,亲、师、生、三者的关系探讨,是耕耘与收获的大问题,这本书,也是为了想要有更好的教育收成而提的耕耘之问。

说到耕耘与收获,大家都会想起胡适先生自寿诗中的名句——“从今后,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但对我来说,更深刻的同感是因为教育家杜威博士的一段话:“教育者和农人一样,有某些事得做,有某些资源可用,有某些障碍要克服。……利用各种不同的条件,使自己的行动和这些条件的能量合力作用,不要彼此冲突,就是农人的目标。”如果台湾亲师这两大对教育共同负责并拥有同等热情的心灵农者,尽快同意彼此有相同的目标,了解我们都想得到一样的丰收,我们讨论耕耘的方法时就不会自私自利,也不会交相指责或规避责任。我相信这些改变将不只带来收成的美果,教育的园圃之乐也因此得以代代相传。

洪兰老师的孩子与我的孩子都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西方教育,但我们很少提起其中特别美好的条件,比如说校园设备、师生比例的细致度。那是因为我们都了解,教育因人因地各有不同的条件,只求理想化或硬要拿某一国、某一校的理想方式或教材来套用,不但无法成,功还可能忽略原本可做的改善。这又如杜威所讲的:“假如农人根本不考虑土壤、气候、作物生长特性等条件,就径自定出农事的目标,就太荒谬了!农人的目标应该是前瞻他自己的力量与周遭条件的力量联合带来的后果,用这个前瞻来引导每一天的行动。”这也就是我对教育“脚踏实地”的了解。

我不喜欢分别去谈体制内与体制外教育的优劣,因为并不是每一对父母都能自由选择孩子受教育的体制,过度讨论只会带来更大的忧伤,让人觉得于心不忍。但无论体制内外、台湾或西方,只要缘于人心的改变、关怀的加深与方法的求进就能产生好影响。我们何不都估量自己土地的条件、权衡可以试作的方法,脚踏着实地慢慢往前,让那些飞来的启思种子因此而能花开满园。“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每一位家长与老师都很重要,立于学习优势位置的人也不应对条件较差的受教育者失去同情心,我们得不断自我提醒,教育是一项绝不能虚耗情感、时间与金钱的工作,所有的教养结果大家终将一起承受,家庭与家庭无法彼此炫耀。因此,让我们一起协力,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把孩子都扶正。——Bubu蔡颖卿Part 1 好好生活就是教育

很多家长都承认孩子有时在家与在外会判若两人,如果有这样的状况,最需要检讨的是建立价值观的方式。

生活必须与教育一致,否则起不了教育作用;身心的照顾、人品的建立、礼貌的教养、服务精神的培育,本应由内而外才能根深蒂固。

我们应该重视经由日常生活自然内化的教育过程,让孩子从生活的常规实务、细微的举止言谈、家人的尊重互助,循序渐进地学习自我管理、善待他人,而后再服务小区、社会。不要因为爱孩子,就让世界绕着他们转孩子的自我中心是如何形成的?Bubu老师

父母想要家庭有好的气氛与互助的情怀,一定要让孩子谨守分际地只获得应得的保护、关心与物质,也要维持不同辈分应对进退的礼貌。

因为一走出家庭这个小世界,自我中心的孩子生活起来只会感到不被关注、不受捧,绝不会拥有父母想给的快乐与轻松。

洪兰老师

现在孩子很多自我中心的行为,实在是因为在家父母不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所造成的。

孩子需要父母的保护、父母的爱,但同样的,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尊敬、孩子的孝顺。

爱是双向道,不是单行道,单向的爱叫溺爱,不叫无条件的爱。

请问洪兰老师

习惯于拥有不应得的资源,将养成不正确的价值观

记得几年前,一位年轻朋友问过我一个问题。她说自己男友的哥哥要去美国留学时,因为学费不足,父亲卖掉房子筹钱让他出国,他拿到学位后,在美国成家立业又置产,父亲很高兴,觉得苦心终有代价,退休后决定赴美与孩子团聚。没想到孩子向父亲提出,如果他真要来美国同住就得付房租,老父亲当然很伤心,这位年轻朋友问我,这样的教育到底是在哪里出了问题。

我说,他父亲的错,就错在当时不该把全家所有的资源都给了这个孩子。一个成年孩子能不管父母生活上的负担,只想到自己的发展,就已能看到他的自私,后来要向父母收房租的行为,也不过是这种价值观更扭曲的表现而已。

在我周遭也有类似的例子。一个长我两岁的女孩台大毕业后要去美国留学,因为家境不好,单身的姑姑心里很高兴这女孩会念书,于是把自己的退休金借给侄女,帮助她完成留学的美梦。当时的汇率是四十元台币换一块美金,二十年过去,这女孩在美国完成学位,工作也有很好的发展,而姑姑年纪大了,需要钱养老,虽然钱是还了,但这个女孩不只无息借用长辈的钱,并坚持要以当时所得的美金数还款,用二十六元的汇率换成台币还给姑姑。这笔账以她工程师精算的眼光来看觉得理所当然,却让所有照顾过她的亲戚朋友都很感叹。

自私的孩子不会只对亲戚无义,一样对自己的母亲无情。当她的两个孩子还小、需要有人在家照顾时,她甜言蜜语地说服母亲提前从任教的小学退休,离家到语言不通、人生地不熟的美国去帮她当了六年的保姆。自己的母亲不只照看孩子是免费,比保姆值得信任,还带着退休金去补贴生活杂支。一等孩子长大、可以上学了,她觉得母亲日渐年老,万一在美国病起来,医疗费用可不得了,还是台湾有健保方便,于是又立刻把母亲送回跟弟弟同住。

单独讨论这些事情,说起来好像一一都让人感到意外,但仔细探究起来却不难发现,这些孩子其实都曾经拥有本来不可能拥有的资源或机会。如果他们当时也受了心怀感谢的教导,结果可能会不一样,但父母又往往认为,一个比较聪明或能干的孩子如果自私一点,也是情有可原,慢慢地就培养出孩子更自我中心的性格,对资源的分配没有同理心,养成不正确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出错了,最可同情的,往往是给予机会的亲人,所以,父母应该在基础教育上就有所警惕,不要忽略小事所反映的价值观或态度,以免有一天反受其害。

把孩子当宝贝是为人父母最正常的情感,但如果爱的立意没有错,方式却不正确,孩子是否会因此养成凡事都要以他们为中心的态度?洪兰老师认为这是否源起于家庭呢?父母应该从小注意这种性格的发展吗?

过度喂养的爱,剥夺了孩子关怀他人的能力

带小朋友的时候,我常会听到孩子们脱口就说:“我不喜欢……我不要……”所以我经常想,该如何让他们了解,不要把自己的喜好与要求放得如此之大。

记得有一次,我们正做着要带回家的点心,有个孩子跟我反映她不喜欢其中的哪些材料,我跟她说,这是给爸爸妈妈吃的,不要担心自己喜不喜欢吃,但孩子却回答:“可是,爸爸妈妈会说,我是他们的宝贝,他们一定会先给我吃,如果我不喜欢这些东西,怎么办?”我也听过才上小学的孩子对父母说话时,会用“你不可以……你头脑有问题啊”这么不礼貌的言语,而父母竟能习以为常,这让我感到十分困惑。

真想跟天下正在养育孩子的年轻父母说,不要用容忍的方法爱你们的孩子,不要剥夺他们原本可以关怀他人的能力,不要忽略生活中的许多小事正在酝酿的他们了解这个世界的观点。法国散文家蒙田曾说过一句很好的话:“儿童犹如我们的胃,不用过度喂养。”我想他指的是,无论食物或爱都一样,不可过度。

洪兰老师觉得父母需要不断以服务和金钱,来向孩子宣示自己爱他们的程度有多深吗?如今培养孩子关怀他人的能力已是困难的教育,是否更应该借着生活的实务来作为教导与训练?

我们这一代人,看到长辈站着,就不敢大剌剌地坐下;看到父母动手,绝不敢无所事事地受服务。但过了一代之后,孩子坐着看电视等父母给饭吃的情况已经非常普遍,这应该怪罪社会风气改变,还是要回归探讨每个家庭的基本教育与要求?

如果父母想要家庭有好的气氛与互助的情怀,我认为一定要让孩子从小谨守分际地只得到应得的保护、关心与物质,也要维持不同辈分应对进退该有的礼貌,绝不可因为爱他们,就让世界绕着他们转。因为一走出家庭这个小世界,自我中心的孩子生活起来只会感到不被关注、不受捧,绝不会拥有父母想给的快乐与轻松。

我记得洪兰老师曾在演讲中说起一个很会念书、做研究的学生,但同学都讨厌他。让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别人买的潜艇堡他可以问都不问就吃掉,可以请老师说说这个故事吗?似乎与父母特别宠爱有关系。

给Bubu的回应

任性不是个性,自私不是自信

Bubu老师所说的自我中心,其实就是自私自利,凡事只替自己想,不管他人死活。当这种行为出现时,我很惊讶的是居然有父母不但不回头检讨自己带孩子的方式,反而替孩子解释说:“我的孩子个性就是如此,他很优秀,所以太自信了,觉得自己什么都对。你以为他是自私,其实不是。”这是错的,任性不是个性,自私不是自信。担任联合国亲善大使的奥黛丽·赫本说得好:“若要姿态优美,走路时要记得行人不是只有你一个。”

现在的家庭孩子生得少,每个都是父母的宝,有时看到父母服侍孩子的模样,常会不自觉地想起《红楼梦》中说到贾宝玉“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加上现在遴选学校校长时,家长会有一票,使得很多校长不敢得罪家长,校长没肩膀,更让老师觉得管别人孩子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管多了家长会不依,还会气冲冲地来学校兴师问罪。

前阵子,有个家长因为营养午餐咸了点,一状告到教育局,要校长道歉。其实煮菜的不是校长,他只有监督的责任,我们自己煮菜偶尔也会多放了点盐,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非得要告到教育局让校长道歉,不道歉就要校长下台吗?父母这种做法其实是最坏的榜样,因为我们对看不起的人是不会听他话的,孩子不尊敬校长、老师,学校对他就没有影响力了。现在孩子很多自我中心的行为,实在是因为在家父母不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所造成的。以前的孩子还会怕警察、怕教官,现在连军中的士官长都不怕了,真不知道以后教育该怎么办?

放任孩子的自私,亲子都会尝到苦头

现在的孩子没有关怀别人的能力,这是很严重的问题。有一次,我朋友的孩子来我家做客,吃饭时,他把喜欢吃的那道菜直接端到自己面前,一个人吃光光,完全不管桌上还有其他人。我很客气地跟他说:“祥祥,你要不要试试阿姨其他的拿手菜?”他母亲抢着回答:“他吃东西很挑嘴,好多东西不吃呢,他今天吃你这道菜是很给你面子了。”我很惊讶朋友居然这样宠孩子,一点不觉得他这个行为是不对的。我望了望桌上的其他人,大家脸上的表情都不以为然,可是没有人吭声,因为打狗看主人,主人不说话,别人还能说什么?可想而知,我以后不会请他来作客,这种自私的习惯一旦养成,孩子将来到社会上,也得不到朋友的帮助。

我也曾在亲戚家看过母亲在拖地,儿女在看电视,当拖把拖到儿女面前时,他们就把脚抬高,让拖把从腿下过去,身子动也不动,更别说站起来、接过拖把说:“妈,您歇着,我来弄吧。”我比他们辈分高,看不过去发话时,兄妹两人对看一眼,异口同声说:“妈妈每天上班,没有时间运动,这是她每周的运动时间。”原来这令人讶异的不孝行为,竟是母亲自己惯出来的,我只能叹着气赶快离开,眼不见为净。十年过后,现在她尝到苦头了,儿女成家后都搬回来住,生了孩子也都丢给她带,她只好提早退休,在家做台佣。她每次抱怨劳碌命时,我都要很努力地控制自己,不要把“你自找的”说出来。

单向的爱叫溺爱,不叫无条件的爱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件更惊人的事,一个妈妈说她初二的儿子回家,一手拿着香鸡排、一手拿着珍珠奶茶,她劝说:“马上就要吃晚饭了,你吃了这些,饭会吃不下。”(本来饭前就不该吃零食的,不是吗?)想不到她儿子竟回嘴:“在吃狗屎之前,总可以让我先享受一下美味吧!”孩子如此无礼地出言不逊,这母亲居然没生气,她说她只能摸摸鼻子,自己走开,因为孩子这种态度她已经习以为常了。我看了几乎跳起来,怎么有父母放任孩子到这种地步?从小时候开始,孩子如果不每天好好管教,骂父母三字经也只能说是她自作自受了。

至于Bubu老师提到的那个学生,这孩子的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药剂师,家境富裕,又是独子,因为父母太过宠爱,于是养成“凡是眼睛看到的都是他的,凡是他想要的也是他的”这样的观念。因为他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态度,在实验室跟别人相处得很不好,例如别人买的潜艇堡他可以问都不问就吃掉。他虽然功课很好,但人缘不好,别人不愿与他共事,这也阻碍了他日后事业的发展。在科技整合的时代,大家都不敢找不易相处的人做伙伴,因此他拿到学位后,一直做博士后研究员,找不到长期性的工作。

所以,孩子从小就一定要养好习惯,一个对父母不孝、不感恩的人,他对国家会忠、对朋友会信、对社会会有爱吗?说严重点,这些父母对不起国家和社会,因为他们教出来的孩子国家不能用,浪费国家的资源,还反而造成社会负担。

孩子需要父母的保护、父母的爱,但同样地,父母也需要孩子的尊敬、孩子的孝顺。爱是双向道,不是单行道,单向的爱叫溺爱,不叫无条件的爱。“你有什么,他就有什么”,并不是真正的公平如何处理手足之间的“公平”问题?Bubu老师

父母对于“公平”的想法,往往只是单纯地顾及物质上的均有、或赞美是否一样多,却没有想过,如果用不对的方法处理,孩子小的时候所计较的小对象、小经历,很快就会随着成长而变成其他挟爱的要挟,偏差行为的规模也将大到让父母极为伤神痛苦。

洪兰老师

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你做什么他都有另外的解释,这时倒不如把孩子叫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他们分享的观念。

父母也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让他们能够相扶相持,培养亲密的感情,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资平等来分化手足的关系。

请问洪兰老师

要早一点为孩子建立家庭资源共享的观念

洪兰老师虽然只生养一个孩子,但您成长的家庭中有好多姐妹,关于父母对待孩子的心情,或处理物质的方式,一定能给家长建议。现代父母耗费许多精力去处理手足的“公平”问题,也因为想求得“公平”浪费了许多家庭资源。

我的原生家庭有四个孩子,我是老幺,从小母亲就说,她不担心我们手足相争,只担心我们的感情太好,一起瞒着他们调皮捣蛋。记得小时候两个哥哥也会争吵打架,但我们无论怎么争吵,每天在父母亲回家前一定会和好,不像现在的孩子总把跟父母相处的时间用来投诉手足的争执,或是抱怨父母不公平。

童年的经验使我在养育两个女儿时,也从不以“宣示公平”作为对待她们的原则。我很清楚自己爱她们的心情绝对是公平的,但这种公平却无法以“你有什么,她就有什么”来表达。一个家庭的资源都是共有的,全家人都要学习为整个家庭着想,所以绝不可能让孩子以物质分配作为标准,来检查父母公不公平。

我的小女儿一直都很乐意穿姐姐的旧衣服,大女儿也为了要让妹妹接手而小心爱护自己的衣物;到了俩人都不能穿时,我们就再把小心穿戴而状况依然很好的衣物转给不嫌弃的亲友或邻居,我用这些小事教导她们惜物爱人的意义。记得高中那年,妹妹已经长得比姐姐高了,穿起姐姐的裤子是有点短,但妹妹说没关系,剪掉一截就变成七分裤,还是很好看。

家人共享物质、彼此体谅,虽是很自然的事,但现在每有机会与读者分享教养经验,我却最常被问到有关“公平”的问题,比如说:“昨天我带两个孩子去文具店,他们同时看上一样东西,但店里只有一个,两兄弟却不肯相让。面对这种问题,我很心烦,却不知该怎么处理。”

我要这位母亲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家里需要这个东西吗?如果需要,需要两个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处理的方式就是不用买或只买一个,绝对不必为了表面的公平而买两个。

不要因为价钱不高的小东西或玩具、零食,就觉得非要表现公平不可。孩子从小对公平有不正确的认识,一定会延伸成更重大的问题。我也听过有位母亲同时购买两套二十几万的教材给上幼儿园的女儿,并交代老师不可以让姐姐去碰妹妹那一套,那位母亲觉得自己非常公平,没有亏待哪一个孩子。

别让孩子打着“你不公平”的旗号,来磨难父母

新一代的父母所着重的公平对待,如今已产生后果了,这些担忧应该被引为借镜,不要重蹈覆辙。孩子在物质平等的对待后养成了计较的性格,有些甚至打着“你不公平”的旗号来磨难自己的父母,这样对亲子双方都没有帮助。我不认为孩子真的这么难教,是父母自愿放弃了重要的机会,以致带来不断加深的麻烦。

我想说说自己的经验。上个星期带完一班四到六岁的小朋友,下课前给孩子们做了棒棒糖,每个人可以带两支回家。有位妈妈接了孩子之后,一只手拿着女儿分到的两支棒棒糖,另一只手牵着三岁左右的弟弟来找我,她问我:“Bubu老师,还有多的棒棒糖吗?”

我抬头一看远处,知道工作台上还有几支,原本想直接说:“有,弟弟想要是吗?”但话还未出口,先听到妈妈接着就说:“弟弟很想吃,可是姐姐不肯给他。Bubu老师可以再给我一支吗?”

我立刻蹲下跟小女孩说:“你有的东西都是要跟家人一起吃的,现在你自己拿一支糖分给弟弟。”孩子听了我的话之后,没有任何迟疑就去接妈妈帮她拿着的两支糖,然后递出一支给弟弟。现在,换弟弟不肯了,他要姐姐手上的那一支,所以我又转头去跟弟弟说:“不可以的!姐姐很好,分你一支,她给你哪一支,你就拿哪一支,然后跟姐姐说谢谢。”弟弟虽然很小,但听完之后也乖乖照着做了。

回家后,我一直想着那几分钟之间发生的事,以及父母面对类似的问题时,是否施行了正确的解决方式。

为什么父母总是偏向微不足道的表象公平?是因为他们无法预知这种处理将会导致层层渐进的深远影响,还是父母误解了公平正确的含义?家庭中的父母与学校中的老师,面对分配资源与关心的处境都是一样困难的,如果考虑表象与实质的两面,洪兰老师会建议大家怎么做?

不能正确地处理公平,甚至会助长偏差行为的规模

父母对于公平的想法,往往只是单纯地顾及物质上的“均有”或“赞美”是否一样多,却没有想过,如果用不对的方法处理,或是没有勇气面对孩子的抱怨,孩子小时候所计较的小对象、小经历,很快就会随着成长而变成其他挟爱的要挟,偏差行为的规模将大到让父母极为伤神痛苦。

我遇见过两个家庭,一个是在搬家时,孩子要父母用尺仔细丈量,确定他们手足的房间一定要“一样大”;另一个是家中有土地与人合建,手足虽然各得到一笔丰厚的地产,但因为弟弟分得的其中一个店面比哥哥少了0.75平方米,所以弟弟每隔几日就打电话去咒骂父母。我不禁想,亲子之间不是只有权益、物质的赠予而已,随着父母年龄增加,当照顾与关怀的责任要由手足分担时,那些斤斤计较的孩子又会如何思考公平的意义。

前阵子,我在停车场的缴费机前等待了很久,只因为一个爸爸让他的孩子代替他去投停车币,引起另一个孩子大闹“不公平”。父亲起先是生气的,但气过之后还是不能坚持自己的原则,所以,他把那个发怨言的孩子抱起来,再去摸一下投币机“以示公平”。那孩子摸完从父亲的怀中溜下,恶狠狠地瞪了姐姐一眼,没有一点六七岁孩子应有的天真可爱。

当我不断看到现代父母是如何处理孩子的公平问题时,很想对他们说——不要用物质与称赞对孩子宣示:“我爱你们一样多,请别挑剔我。”因为那不是真正的公平。对于当一个公平的父母,洪兰老师又有什么建议?

给Bubu的回应

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

自古以来,“公平”一直是导致人心向背最主要的原因,统治者若能做到这一点,老百姓万里来归。做父母的也是,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有一个原因即是“父母偏心、不公平”,孩子觉得父母不喜欢他,只喜欢哥哥或弟弟,于是会去做坏事以引起父母注意。父母如果不能理解他故意破坏行为背后的原因,反而骂他是坏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能像哥哥或弟弟一样”时,孩子会变本加厉,越责骂越糟糕,最后自暴自弃,走上不归路。

我曾看过一个长得非常可爱的女孩,用装病的方式来引起父母注意。她原是家中的独生女,家境富裕,三千宠爱在一身,后来她母亲意外怀孕,生了个弟弟,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到弟弟身上,她发现只有生病时,母亲才会来关心她,于是就开始装病。病装久了,假病成真,人恹恹无生气,也变得不好看了。

另一个孩子更可怜,他因为弟弟功课好,常被家人拿来比,骂他不长进,他于是在弟弟要考基本学力测验时,把安眠药放在弟弟的水壶中,让他想睡没考好,闯下大祸。

公平不是台面上大家以为的“你有我也有”,还要考虑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很多老师以为,如果两个学生都做错了事,那么各打五十大板叫作公平,却忘了去思考一下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以及刑罚的适当性。背后的原因最重要,一个是故意、另一个是过失,处罚的程度自然要有所不同。尤其是男女对于公开丢脸的感受各有差别,五十大板对顽皮的男生来说可能不在意,对脸皮薄的女生而言,可能一星期都不敢抬起头来见人。

公平在乎的是实质的平等,不是物资上的假象。像是Bubu老师所说的例子,玩具买一模一样就是十分错误的示范。至于连房间都要拿尺量到一样大,更是令我吃惊,如果兄弟俩计较到这个地步,请问进了社会以后,他们还能兄友弟敬、互相帮忙吗?他们还能血浓于水,有着我有饭吃、你至少也有稀饭吃的想法吗?

父母都以为,两人有了一模一样的玩具就不会吵架了,殊不知人是爱比较的,我们观察到兄弟俩先是会各自拿着玩具到角落去玩,但是过一会儿,一个就会站起来走过去,把另一个手上的玩具抢过来,仔细比较一下,确定父母没有偏心把好的给了哥哥(或弟弟),这是人性。

教导孩子彼此照顾分享,培养亲密的手足之情

一旦孩子觉得父母偏心,你做什么他都有另外的解释,这时倒不如把孩子叫过来,利用这个机会教育他们分享的观念,告诉他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兄弟姐妹吵架是一定会的,让他们自己去找出共玩的方法,自己订出来的规则,自己就会遵守;不遵守规则时,他们也会知道自己的不对,对兄姐的礼让会感动,兄姐也不会内心反感被逼着去学孔融让梨,反而把弟妹当作眼中钉去之而后快。

外国的父母一般不介入孩子的争吵,他们觉得越介入越糟糕。加州大学有个教授说得好,家人吵架这种事,外人最好不要介入,因为清官难断家务事。尤其是夫妻争执,外人更不能插手,他们床头吵架床尾和,外人若是不明就里介入调解,结果你还在生气,他们那边已经和好了,真的变成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父母平常可以尽量让大的孩子去照顾小的孩子,把一部分责任放在他们肩上。例如叫大的带小的去上学,被人欺负时,要大的保护小的,培养他们亲密的感情,一旦有外力介入,孩子们很自然会一致对外、同仇敌忾,而不是用表面的物资平等来分化手足的感情。我们小时候多半要背弟妹、照顾他们起居,因为母亲只有两只手,忙不过来,很奇怪的是,长大后我们这些一起吃过苦的姐妹感情反而特别好。

注重表面的公平,只会让手足互相计较与监视

曾有一个朋友的姐姐要换肾,她毫不犹疑割给姐姐;另一个朋友的哥哥有血癌,要骨髓移植,他却不肯捐,我们跟他说骨髓会再长出来,他也不肯,这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的状况很有关系。一个说:“我小时候都是大姐在带,现在她有病,我给她一个肾算什么?我还情愿替她病呢!”另一个则说:“哥小时候专门欺负我,我不知吃过他多少暗亏,他曾经把我推下水沟,说我死了就没有人跟他竞争了,我能活到今天是奇迹,我干吗要去帮他?抽骨髓的针那么大,我为什么要为他去受罪?我跟你打赌,换成我要他捐骨髓,他一定也不肯。”

他的话听了令人寒心,兄弟会弄成这样形同陌路,跟他们小时候父母只注重表面的公平,连吃牛排都要切得一样大有关,他们长大后没有培养出手足之情,只有天天互相监视,看爸妈有没有对另一个人好一点。所以,父母不要注重表面的公平,反而要一直教育孩子手足的重要性。俗语说,同船共渡是五百年的缘分,更何况生在同一个家庭做手足?我很感谢父母给了我五个姐妹,让我们在人生的路上相扶相持。

至于父母为何愿意牺牲对孩子应有的情感教育,而偏向微不足道的表象公平,有一个可能是现在的网络发达,许多话不论真假,一上网天下尽知,有的父母怕别人讲闲话,尤其是来自大家庭的人,便要在表面上做到完全公平。假如家境富有,又有好几房妻妾、众多同父不同母的兄弟姐妹时,这种表面上的公平就更重要了。

对于家中资源的分配,我认为应该从小教孩子念林则徐说的这句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我父母常告诫我们:“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着嫁时衣。”孩子应该要有凭自己力量打天下的志气。有人在却没有人带,就不算尽到照顾的责任如何把时间留给孩子,给予需要的陪伴?Bubu老师

孩子需要比他们成熟的人给予真心的回馈,就算时间不能够很长,只要是他重视的人所给的关怀,对他们就很受用。

透过观察而了解孩子的那些父母,并不是因为拥有大量的时间,而是真心的关怀促使他们在有时间的时候,能放下自己的事,建立乐于与孩子相处的氛围。

洪兰老师

一个好的母亲懂得让孩子来帮自己做家事,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教他生活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这样事情做完了,孩子也教到了。

父母若是都用手机跟孩子沟通,而不是面对面跟他说话,孩子自然对父母不会有深厚的感情,父母变成提供他衣食的工具,跟提款机没什么两样了。

请问洪兰老师

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

照顾孩子需要时间,如果资源相近的家庭拥有不同的生活质量,多半都是因为父母之间能否密切配合、有效分工,所以孩子得到的就是父母善用业余时间的好处。双薪家庭的成员能彼此体谅、分工合作,无比重要。

许多投身工作的母亲,心中常常对孩子怀有歉意,就像我的母亲或我自己。但是,在我们的年代,社会人际关系都还很单纯,网络与电视也还没有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孩子看到的母亲,如果不是忙于工作,就是忙于生活杂务,很少是一群父母自己相聚却放着孩子不管,只用电视、快餐或游戏打发他们。

有几次,我与自己的母亲在闲聊时回想教养孩子的过程,虽然各自觉得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好,但是心中并没有惭愧的感觉。我同意这句话:“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我感谢母亲对我的竭尽所能,相信我的两个女儿也感受到我努力兼顾生活与工作的决心。

在网络上“晒亲情”,真是孩子需要的关爱吗?

这十几年来,教养孩子的观念、方式与价值观随着科技的发展而迅速改变。各种活动大量增加、社群联结不断扩大,当人们透过博客、推特、脸书与LINE享受着讯息分享速度越来越快的惊喜,以及其中可能创造的机会时,也同时为此而付上不知节制的代价。许多人像上瘾一样急着展示自己当时的生活,我正在做什么、吃什么、在哪一国度假!我也看过年轻人在餐厅不顾一餐平衡地点一桌菜,摆完姿态拍完照片后才发现,怎么也无法把所点的菜吃完,浪费的行为让人无法想象。

现在的网络像一个舞台,人们为了展现画面或寻找机会,而不顾能力地经营片刻生活。但网络影响的绝不只是食衣住行的炫耀行为,我看到网络也剥夺掉很多父母应该用来照顾孩子的时间。网络的发展甚至让很多父母觉得,这是跟子女沟通最好的方式,既能符合信息时代的趋势,又能有某些监控性,但他们不知自己为此付上多大的代价,也不知道这将改变孩子将来与伴侣相处的方式。

有一次,我的女儿跟我说,她经常在捷运上看到,一些妈妈宁愿看自己贴在网络上的孩子照片,也不愿意转头去看看就坐在身边的孩子。我在路上也看过孩子跌倒时,父母亲不是去看看他们有没有受伤,而是先拿出手机拍照。“晒恩爱”不只是现今情侣炫耀甜蜜的描述,在网络上“晒亲情”,也是许多父母照顾孩子的方式。外出用餐时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菜了,父母先拍一张料理的照片,接着再拍一张孩子摆姿势跟美食的合照,然后父母开始滑动手机,忙着散播他们如何与孩子欢聚的情景,而实际上是,全家都没有定下心来好好享受一餐。

记得有一次去演讲,我提到洪兰老师翻译的《棉花糖女孩》,会后有位先生发言,他说自己的妹妹听起来也像是一个年纪比较大的“棉花糖女孩”,整天都在脸书上贴两个女儿的照片。他很怀疑,这样的母亲要用什么时间来好好教养孩子,这又该怎么办?老师认为这些沉溺于科技中的父母,对孩子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身心的同时照顾,只要妥善安排就能事半功倍

孩子的成长需要身体与精神两方面的滋养,虽然其中的细节样样都需要时间,但并非无法重叠,如果父母亲能在自己的生活条件上做出对孩子最有利的判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比如说,童年的时候,母亲总是一边教我做家事,一边跟我说书中的故事或家族的故事,再从这些故事里很自然地引导我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是身体与精神同时喂养。

等我当了母亲之后,我也常常要利用孩子做功课的时间忙自己的工作,但是我会把工作移到跟孩子同在一起的空间去做。我不是监督,而是希望在各自努力的目标下,也能达到共同奋斗的气氛。当我们一起工作时,如果有人离开桌前去休息一下,也会体贴地想到要帮其他人把杯中的水添满,默默地表达关怀。这些用来跟孩子相处的时间并没有阻碍我完成自己的工作,但也同时达成了我照顾孩子的任务。

有个小朋友曾经跟我抱怨,她的妈妈都不听她念书,因为妈妈说回家太累了。我看这个孩子不只是很喜欢朗读,更需要大人的注意,所以建议妈妈睡前一定要听她念一两段书,但妈妈回答我:“我叫她念给小妹妹听啊!妹妹喜欢听故事。”我相信小妹妹是一个很好的听众,而且姐姐念书给妹妹听也是最好的手足相处方式,但是小妹妹无法取代父母。因为孩子不是只需要一个聆听的对象,还需要比他们成熟的人给予真心的回馈,就算这些时间不能够很长,只要是他重视的人所给的关怀,对他们来说就很受用。所以,我看到带着孩子在身边却不停滑动手机或只顾与人交谈的父母,除非也给孩子一支手机去玩,否则孩子总是不安定的居多。如果有人在,却没有人带,我们就不算尽到照顾的责任。

我记得洪兰老师也很会利用时间同时给孩子身心两方面的照顾,例如您念《西游记》给儿子听,让他帮你擦地板;或在他显得情绪低落时,把他叫过来围上披肩,一边剪发一边与他聊天,为他解惑。许多长辈照顾家庭的方式使我觉得,能透过仔细观察而了解孩子的那些父母,并不是因为拥有大量的时间,而是出于对孩子真心的关怀促使他们在有时间的时候,能放下自己的事,建立乐于与孩子相处的氛围。

洪兰老师能针对今日忙碌的父母给予一些建议吗?因为每当讨论到“把时间留给孩子”这样的题目时,就会有一些母亲开始满怀自责地想到该不该辞职的问题。

给Bubu的回应

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照顾孩子是很花时间的,它比上班辛苦,也不能马上看到成效,因为带孩子和做家事就像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早上推石头上山顶,晚上又滚下来,周而复始地做同一件事。家事是今天做了,明天又脏了;孩子也是今天交代了,明天又忘记了,难怪很多妈妈觉得带孩子比上班累。但是,亲子之爱是金不换的,父母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对孩子的未来而言是一本万利的投资。

一个好的母亲懂得让孩子帮忙自己做家事,同时利用这个时间教他生活的经验和做人的道理,这样事情做完了,孩子也教到了。例如,以前的孩子放学回家都要帮忙喂猪、煮饭菜,儿时在厨房里洗菜时,母亲就教我菜的种类,怎么选,怎么煮,所以我很早就知道芹菜是吃茎而不是吃叶子,我却有同学一直到出国留学都不知道。

我很同意Bubu老师说的“父母无须十全十美,但须尽心尽力”,父母只要尽了力,便不必内疚。事实上,我父母那一辈的人常感叹我们小时候没有鸡蛋牛奶可吃,所以都长得矮,不能去做空中小姐,但他们并没有内疚,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是尽了所有的力量来喂饱我们。其实,父母的心孩子是可以体会的,我母亲总是说她爱啃骨头,常挑鸡颈子、鱼头吃,长大后我们才明了,一条鱼十个人吃,等到我母亲吃时,当然只剩鱼骨了。母亲把好的留给我们,吃我们剩下的,这使得我们都很孝顺,因为我们知道父母是爱我们的,虽然在那个时代不流行把爱挂在嘴边。

父母的爱,是没有任何手机可以取代的

Bubu老师描述的全家上馆子却各自滑手机的情况,真是二十一世纪的奇景,相信每个人都看过,却不知有多少人会像Bubu老师一样站出来指正。好几次我们同学聚餐,我看到菜来了便要去夹,同学都大喊“等一下”,纷纷拿出手机来拍,后来大家同意,每道菜只给三十秒拍,然后就要开动,因为中国菜凉了会不好吃。其实,我一直不明白,拍那么多菜肴相片要给谁看呢?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是不要向匮乏的人炫耀你所有的,如果妹妹没有去吃喜酒,我回来便不会向她描述喜宴的菜有多好吃,免得她心生遗憾,这是基本的同理心。为何现在吃到的人要传相片让没吃到的人流口水呢?

父母若是都用手机跟孩子沟通,而不是面对面地跟他说话,孩子自然对父母不会有深厚的感情,父母变成提供他衣食的工具,跟银行的提款机没什么两样了。现代的职业妇女蜡烛两头烧,的确是累,但不会比我母亲那个时代更累,因为那时完全没有机器代劳,一切用手做,光是洗一家十口的衣服就要两个小时。我想差别是在于,我们愿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休息,去照顾孩子心灵的需求。我的母亲是全家最晚睡觉的人,她等全家都睡了、猫狗都喂好了、门窗都关好了,才会安心去睡。母亲教我说,责任尽了,才能安心,安心才能睡得稳,早上才有精神继续做事。

父母的爱,是没有任何手机可以取代的。正当合理的处罚,孩子才会坦然接受什么样的处罚,能让孩子理解并修正错误?Bubu老师

我们不该让孩子以为罚则不用存在,或施以处罚是一种罪恶。

让孩子从共同的约定、必有的纪律、责任的完成,来了解罚则存在的原因与处罚启动的时间,处罚才不会变成一种威胁,学习的前进也不必仰赖粗糙的惩罚制度来产生刺激作用。

洪兰老师

在学校或家庭的教育中,公平是第一要维持的原则。

第二是鼓励比惩罚好,因为后者会适得其反,不当惩罚带来的后果比原来的错误行为还要糟糕百倍。

第三是想办法让孩子敬爱你,而不是敬畏你,前者时效长且是无形的感动,后者时效短,你一不在眼前,坏行为就会出现。

请问洪兰老师

对于体罚,大多数家长仍然抱持着矛盾的心情

有位妈妈问我,赞成老师处罚学生用连坐法吗?她说小学儿子的社团老师会打人,一人犯错,全班体罚。指导老师觉得孩子小,不打就不懂得用功,但她的孩子很不服气,别人做错或不用功自己却得挨打。我问那位妈妈,为什么不直接向老师表达家长反对体罚的想法。妈妈说,因为老师曾警告孩子不可以跟家长说,如果去反映反而让孩子的立场为难——不过,妈妈也坦承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位老师的确把整个乐团的水平提升起来了。

我想请问洪兰老师,您对家长这种矛盾的心情有什么开导?

我看到家长至少有三难:

○孩子的不服要处理,却不知如何说明。

○家长应该把老师对孩子的警告解读为威胁吗?如果是,家长该直接说明对老师的不谅解吗?若不能指出老师的错误,家长又担心孩子真的什么都不说了。

○当父母一方面反对体罚,另一方面却还对体罚的效果有所肯定时,是否应该先自我反省,厘清其中的价值观混淆?

这是个很好的例子,反映出今天教育现实中大多数家长所抱持的矛盾心情。简言之就是:如果真能借着打而得出好成绩,那家长会保持沉默;但若是结果不好,事后可能就会表达自己是反对体罚的。

我认为亲师双方应以此例为借镜,了解以“不当的利诱”或“使用威胁”来达成学习目标,将导致更大的错误。另一个问题是:家长也该听一听教学的老师说明为什么明知家长是孩子的倚靠,却要求他们回家不可说,这是教导孩子欺骗,还是威胁孩子?弄清这些问题,对亲师之间的合作应该会很有意义,我相信孩子的人格会形塑于亲师双方无欺的身教中。

除了亲师的管理约束,更应建立孩子彼此之间的坦然要求

从这个问题也想延伸请教洪兰老师,现在的小朋友因为都比较受宠,对于自己的行为会影响他人的观念是很浅薄的,但他们同时又是更需要以团体被照顾或进行教育的一代。所以,平常应该如何加强孩子的团队意识?当一个孩子的行为本身不见得绝对有错,但他的我行我素却影响了团队的任务时,鼓励或处罚可能都无法理想化了,为了维护团体利益,老师认为怎么做最适当?

我在教小朋友的时候虽然不体罚,但因为经常看到孩子太小而不能了解自己的行为与团体利益之间的联结,所以,有时候我会给予一项“属于全体的额外福利”,要他们一起努力争取。比如说,他们很喜欢饼干或棒棒糖,我就会为他们特别做,但先跟他们说明,这是因为遵守规矩而得的奖品,如果有人继续爬高爬低或奔跑拉扯,我就要缩减一半,再说不听,就连一点都没有了。

我以团体为单位,是同时想鼓励那些在团体中守纪律、想得到福利的孩子能坦然地发声,对不在乎的小朋友做出要求。因为目前孩子除了告状与纠举之外,似乎还不知道他们也可以要求其他小朋友一起维护团体的荣誉,就好像球场上得彼此合作才能进球得分是相同的道理,或像我们都不隐忍在公共场所不守纪律的人一样。

当我不停地听到孩子通过“告状”的方式来投诉其他小朋友的行为时,很担心教师总是夹在告状与申辩中,一次次去处理微不足道的小问题,因而浪费教学的时间。如果能建立孩子彼此之间的坦然对话,纪律就不只是老师单方的要求,而是一种相处的默契,彼此福利相关、休戚与共。我记得第一次跟孩子们说,如果下课前他们都不随便爬栏杆,我们就会有额外的小点心,后来上课上到一半,有个小朋友又不自觉地摸上走道的隔墙,这时,另一个小朋友对他说:“某某某,请你下来好吗?”而不是告诉我:“老师,谁又在爬栏杆了!”我也发现,小朋友比较在乎他们对彼此的看法,对师长的告诫反而麻木。

这个想法是从洪兰老师演讲中提到的“猴子合作吃香蕉”得来的灵感。如果连猴子对那些不怎么饿或不想工作、分心的伙伴都能直接用行动来表达态度,孩子是否也应早早有这种概念?但我不知道自己这样想是否正确?

孩子并非不能接受惩罚,但一定要说明为什么

另一次处罚孩子的经验,也很深刻地留在我心中。我发现,孩子并非不能接受惩罚,但一定要说明为什么启动罚则,亲师也要了解他们受惩罚的感受。

那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孩子们为家长准备圣诞晚餐,也许是因为活动内容太让人兴奋,有几个小朋友跟平常上课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嬉闹到不能好好完成工作。开始供餐前分派工作时,我跟孩子们说,平常是上课,他们再不守规矩,我也要耐下心来使他们一一完成课程,确定每一个人的工作机会是一样的;但接下来的两个小时,这里变成了餐厅,而我是老板,老板跟老师不一样的是,老板总是要选择能够负责的人,而这一点我也在先前就跟他们说明了。接着我问大家,我是不是有权利选择自己觉得适合的员工,孩子们齐声说:“是!”所以我就说出自己的考虑:“刚刚在工作中一直打打闹闹的小朋友,很抱歉,餐厅最怕服务客人的员工嘻嘻哈哈,所以,我就不选你们做外场的工作了,大家觉得这样公平吗?”我很意外,孩子们一个不漏,都大声说了:“公平!”即使他们没有被分派到最喜欢的工作,脸上也只露出了微微失望的表情,却没有人因此生气或反对。

那晚,我在工作日记中写了一点感想,我提到“严肃”两个字经常被家长误解为“呆板”,但《韦氏字典》中的几个定义值得再思考——

不开玩笑,或不把事情视为微不足道

用心思考的

充满兴趣的

真希望孩子对“严肃”慢慢累积出正确的认识,也希望他们了解自己当天是因为不够严肃而没能成为我理想的工作伙伴,这样他们也许就不会误解处罚的意义。

一般谈起“处罚”两个字,都觉得好严厉,只用“该”或“不该”来讨论它存在的意义。但现实是,成人也身处于充满罚则的世界中,任何该付的款项不去缴都会有罚款、开车超速有罚单……罚与“责任未尽”“逾越界限”“破坏公约”紧紧相连,所以,我们不该让孩子以为罚则可以不用存在,或施以处罚是一种罪恶。真正不应该的是,在教育中以处罚为手段,错乱了它的正当性,例如考不好就打、学不会就骂。但如果一个大学生在该来考试的当天却在睡觉,因而根据先前约定的条件受到应有的处罚,这样难道不对吗?

让孩子从共同的约定、必有的纪律、责任的完成来了解罚则存在的原因与处罚启动的时间,处罚才不会变成一种威胁,学习的前进也不必仰赖粗糙的惩罚制度来产生刺激作用。

给Bubu的回应

连坐法是不公平的,人不应该为别人的行为负责

我很反对连坐法,因为人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应该为别人的行为负责。我出国时,父亲交代:一不做媒,二不做保。不做媒是因为婚姻是一辈子的事,媒做得不好,耽误别人幸福;“保”这个字根本就是“呆人”,所以不能为人作保。

在美国,没有连坐这种事,所有人都是为他自己的行为负责;回到台湾后,我就看到老师喜欢用全班的力量来制约某个人。当全班为了你而青蛙跳一百下或跑操场十圈时,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全班都会去揍你,使你再也不敢犯众怒。因此连坐是有效的,但很不公平;在有效和公平之间,我选择公平。

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学习排解纷争的技巧

告状在美国的小学里是不被同学接受的行为,小朋友不喜欢跟爱告状的孩子一起玩。孩子很小就学会,他如果向老师告状,可能得到一时的正义,但是以后没有人愿意跟他玩,因此,他会自己想办法去找回公道。这个方法虽然不是很好(孩子会受委屈一阵子),却训练了孩子从小靠自己、不依赖别人来解决问题的态度。

但是在台湾,这个方法行不通,我们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向老师、父母告状,若是老师对孩子之间争执冲突的惩戒处置让孩子觉得不满意,他还会回家跟父母哭诉,双方父母就会到学校演出全本《铁公鸡》(一出从头打到尾的京戏,非常好看),十分不妥。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当然在这之前,父母要先教导他什么是恰当的处理之道。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他必须学会排解纠纷的技巧,毕竟进入社会以后,没有老师和父母跟在后头撑腰,这样同时也杜绝了告状的风气。

教导孩子判断事情的轻重,以适时向大人求助

打小报告或告状在班上会被同学看不起,但是有的时候,老师必须要知道同学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马上介入,以防止伤害扩大,也避免情绪滚雪球了之后,无法收拾。所以,老师要在一开学时教导学生:说实话、见义勇为和告密、栽赃、陷害别人是两回事。

孩子都很守信用,要他发誓不可讲,他便不讲,但是这要看事情的轻重,诺言重要,人命更重要。不讲清楚,学生年幼分不出轻重,台湾才会连续发生同学溺水,其他人看到了不敢说、害怕处罚,相约发誓守密,跑回家盖住棉被蒙头大睡,过了六天都不敢说出来的事情。老师有必要教导孩子,什么事可以替同学保密,什么事一定要告诉大人,这个分际连很多大学生都搞不清楚。基本上,只要跟生命或安全性有关的任何事情,都得告诉大人,以免失去拯救的黄金时机;谁跟谁好这种儿女私情之事则可以保密。

现在有许多孩子很天真,坏人跟他说:你未满十八岁,不罚;你是原住民,不罚,其实都是错的。我个人很赞成初中生去监狱做志工,因为只有亲身听到厚重的铁门在背后关上的声音,才会知道自由的可贵。威胁的话没有人爱听,但是从实作中得来的体验和感动,却会跟着孩子一辈子,这就是为什么早早让孩子去不同地方做志工、体验人生百态,这对他将来前途的选择会很有帮助。

父母诚心的陪伴,才能带给孩子肯定与安全感

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中,公平是第一要维持的原则。第二是鼓励比惩罚好,因为后者会适得其反,不当惩罚带来的后果比原来的错误行为还要糟糕百倍,很多青少年都是因为大人的不当惩罚而走上不归路。第三是想办法让孩子敬爱你,而不是敬畏你,前者时效长且是无形的感动,后者时效短,你一不在眼前,坏行为就会出现。

从古到今,惩罚原则讲得最好的是诸葛亮,他说:“赏不遗远,罚不阿近,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免。”老师和父母只要“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学生和孩子自然敬佩且服从你。但要孩子打从心中爱你,就要像比尔·盖茨的父亲,陪伴孩子。曾有人问比尔·盖茨的父亲是如何教养出这么杰出的孩子,他说:“我也不知道,我只是陪伴他们,不错过他们生活中的大小事。”(Show up,being there for them.)父母诚心的陪伴是孩子最大的精神鼓励,它带给孩子的不只是安全感,还有肯定,这是金不换的道理。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