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帝内经》悟养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3 17:51:06

点击下载

作者:张成博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

读《黄帝内经》悟养生试读:

《黄帝内经》简介

《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鸿篇巨制。《黄帝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它博大精深的科学阐述,不仅涉及医学,而且包罗天文学、地理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军事学、数学、生态学等各项人类所涉及的科学领域。

那么,您是否知道《黄帝内经》成书于何时?《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黄帝内经》讲的是什么?下面我们将为您一一解答。

一、《黄帝内经》成书于何时?

关于《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主要有三种说法:(1)成书于先秦、战国之时。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宋代的邵雍,明代的桑悦、方以智,清代的魏荔彤等。邵雍在《皇极经世》卷八《心学第一、二》中认为《素问》是“七国时书也”;“轩岐之书,类春秋,战国所为而托于上古”。(2)成书于虞国、秦汉之间。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宋代的程颢、司马光等。他们认为“黄帝亦治天下,岂可终日坐明堂,但与岐伯论医药针灸邪?此周、汉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到清代《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一步肯定了这一说法。书中说《素问》“出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达旧闻,著之竹帛”。因为《四库全书》在中国古代学术界有相当高的地位,这种说法也就被许多人所接受。(3)成书于西汉时期。明代郎玻所著的《七修类稿》认为《素问》“首篇曰上古、中古,而曰今世,则黄帝时末世邪?又曰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由仪狄是生其前面彼时人已皆伪邪?《脉要精微论》中罗裹雄黄,《禁服篇》中欲血而受,则罗与欲血皆汉时事邪?予故以为岐黄问答,而淮南文成之者耳”。在这里,朗玻从夏禹时仪狄造酒的传说和“罗”出现于汉代等证据推断《素问》产生于西汉时期。

二、《黄帝内经》的作者是谁?

关于《黄帝内经》的作者,纵观全书所反映的学术观点、理论水平、技术运用、语言文学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材料来源久远、地域广泛,自非一时一人之作。毋庸置疑,《黄帝内经》是汇编者收集、整理、汇编,而后冠以“黄帝”之名的一部医学典籍。

三、《黄帝内经》讲的是什么?《黄帝内经》原书18卷。其中9卷名《素问》;另外9卷无书名,汉晋时被称《九卷》或《针经》,唐以后被称为《灵枢》。每部各分为81篇,共162篇。《素问》主要论述了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灵枢》的核心内容为脏腑经络学说。

四、《黄帝内经》有哪些贡献?《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繁衍生息的漫漫历史长河中,它的医学主导作用及贡献功不可没。试想,大略700年前,欧洲鼠疫暴发,有四分之一的欧洲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而中国近两千年的历史中虽也有瘟疫流行,但从未有过像欧洲一样惨痛的记录,中医药及《黄帝内经》的作用由此可以充分展示。《黄帝内经》的著成,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黄帝内经》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为中医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一 起居有常,生活规律

原文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译文

远古时候,懂得养生之道的人,都能够遵守天地阴阳的规律……生活作息有规律……所以能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享尽天年,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

阐释

根据古人抽象的理论,宇宙的本原是一个没有矛盾、没有对立的混沌状态,而阴阳的产生就有了对立、矛盾,宇宙之间,各种要素之间互相作用,或者相生,或者相克,总在不断地运行、变化,交互作用。而这种相互之间的作用,都有着一定的规律,所谓“法”就是要效仿、学习阴阳运作的规律,所谓“和”就是要符合这种规律。

阴阳表现在宇宙,就是日夜更替、四季变换。更具体地说,就是按照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起居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按照四季的变化来增减衣物。

古代养生家认为,人们的寿命长短与能否合理安排起居作息有着密切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说明“起居有常”是调养神气的重要法则。神气在人体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总概括。人们若能起居有常,合理作息,就能保养神气,使人体精力充沛,生命力旺盛,面色红润光泽,目光炯炯,神采奕奕。反之,若起居无常,不能合乎自然规律和人体常度来安排作息,天长日久则神气衰败,就会出现精神委靡,生命力衰退,面色不华,目光呆滞无神。

此外,《内经》告诫我们,如果“起居无节”,便将“半百而衰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若起居作息毫无规律,恣意妄行,逆于生乐,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就会引起早衰以致损伤寿命。

可见,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生活规律的重要性:生活有规律,人就会延年益寿;生活没有规律,人就会早衰短寿。

养生之道

人的日常生活必须有固定的规律,这是生物体的规律所决定的。祖国医学认为,人体像个小天地,人体里的规律经常与天地间的自然规律相互协调,这就是所谓的“天人相应”。

从自然界来说,天有春夏秋冬寒暑的变化,又有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这些日、月的周期变化。人体也一样,一切生理活动都有周期性变化。例如,心跳、体温在清晨时最慢、最低,以后逐渐增快、升高,一直到下午及傍晚达到高峰,然后又逐渐下降,天天如此,这是日周期。妇女血液中引起子宫收缩的催产素,也是晚间高、白天低,因而产房里夜间最忙,婴儿多在夜间出世。人体冠状动脉的迷走神经,在夜间紧张度高些,因而夜间冠状动脉管径较白天细,容易产生心绞痛、心肌梗塞,这些也是日周期。妇女的月经来潮,是最明显不过的月周期。甚至人体的体力、智力和情绪,也有一定的周期性节律,其中一半是体力充沛、智力聪敏、情绪高昂的时间,而另一半时间则处在相反的状态。

科学工作者认为,人体内有着司管这种周期节律的装置和结构,称之为“生物钟”。“生物钟”的存在,说明人体的生活需要有规律,如果这种节律打破了,比如月经周期紊乱了,日夜的变化规律破坏了,人体就会处在病态的状况。

人体规律性的生理变化,还与神经系统有关。“生物钟”同样也与神经中枢关系密切,受神经中枢的调节。神经中枢功能正常,则这种调节功能也是健全的。反过来,正常的周期性节律,也促进了神经中枢功能的正常化。有正常而健全的神经中枢的指挥,全身各个系统、各种生理功能才能有效地进行。

规律性的生活,对于神经中枢机能保持正常也十分重要。神经中枢的活动方式是神经反射,是指挥人体生理活动的重要方式。其中条件反射就是生理机能活动在一定的条件下自动进行的一种神经功能活动,这种条件是后天形成的,也就是本来与某一种生理反应无关,但由于后天的不断重复,使得无关的因素与生理反应互相联系了。

规律的生活,有助于对神经中枢形成一系列的条件反射,形成所谓“动力定型”。比如,每天早晨用闹钟在6点整把你闹醒,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是没有闹钟响,一到6点,你就会醒来。晚上10点钟,工作完毕,或者上厕所小便,以后洗洗脚和脸,再去睡觉。习惯以后,这些规律固定下来,使你的排便、睡眠等生理活动形成了规律,有固定的“动力定型”,就不会患失眠之苦。

总之,保持全天规律的生活,是保持人体健康,提高体内各器官、系统生理活动功能的好方法,它对于人体健康,延年益寿,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养生典范

汪老,生于1892年7月4日,2000年108岁时仍精神很好、口齿清晰。汪老曾写文章介绍他长寿的原因主要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

起居、运动规律化

每天早上6点半,汪老就伸展四肢,按摩天庭、太阳、涌泉、足三里等穴位后再起床,整理被褥,梳洗完毕后,到户外远眺15分钟,以保神光。早餐后,到阳台上踱步15分钟,让肝脏内的有毒物质排除。12点午餐后,静坐15分钟,摒去杂念,无人无我,气聚神凝,水谷消磨,化为血液,灌溉五脏,润滋全身。下午6点晚餐后,按规定距离到户外漫步,如遇雨雪,则在走廊上走3000步。晚上8点,看完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后,用温水洗脚上床睡觉。因此,汪老的步履到100岁之后还非常稳健。

饮食规律化

多年来,汪老一直坚持饮食规律,饮食按时定量,不多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不饥极后食,食不过饱;也不渴极而饮,饮不过多。他从不抽烟,但常饮酒。中、晚餐各饮一杯酒,控制在50克以内,任何场合不加多,不减少。

学习、劳动经常化

汪老每天8点半开始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扫地、拣菜、晒衣服、烧开水、倒垃圾等。他所住的孙女家连他一起也只有4人,家务事本来不多,即使有事也不需要他做。但他坚持做家务劳动,而且从不过累。到了9点半钟,家务事做完了,他又开始读书看报,写诗,做一些短笔记。

心胸豁达开朗

汪老一生,历尽坎坷和磨难,从中领悟到心胸豁达开朗、平衡情绪的重要性,从不悲观,不为七情所伤,始终保持心胸旷达、恬淡。即或遇有不惬意之事和横逆之来事,也尽快予以舒解,不耿耿于怀。

二 食饮有节,身必无灾

原文

食饮有节……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译文

饮食有节制……所以能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享尽天年,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

阐释

据《内经》记载,上古的时候有的人寿命比较长,所谓“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后来的人却出现了“年半百而动作皆衰”。原因就在于“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修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在这里,先人们提出了传统养生的总原则,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并提出具体的养生方法是“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所谓“食饮有节”,就是饮食有节制、有规律。《吕氏春秋》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尚书》也主张:“食哉唯时。”

按照一定时间有规律、有节制的进食,能使人体建立起条件反射,可以保证消化、吸收功能有节律地进行活动。

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若能严格按时进食,不随便吃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则消化功能健旺,于身体健康大有益处。

养生之道

良好的饮食规律,就是指在日常生活中饮食有节,早餐、午餐和晚餐的时间、饭量要相对稳定。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可以使我们机体各个系统功能正常运行,有利于营养的消化吸收,使我们有充沛的体力。

正如我们在上一节所说,在我们的体内存在着一个自动调节开关,叫做“生物钟”。正常情况下,身体的各个器官的活动都靠“生物钟”来协调。如果正常的饮食规律被打乱了,“生物钟”的运行就要失调,与人体、与外部环境不协调,轻则产生全身不适感、胃口减退和容易疲乏;重则就可能导致确定性疾病。形成有规律的饮食习惯,其实就是形成有规律的条件反射,按照习惯性的规律进行调整和适应,这就非常有利于身体健康。

饮食方面的有规律主要是在饮食上要定时。定时用餐是维持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按照一定时间有规律地进食,能使身体建立起时钟反射,保证消化和吸收功能有节律地进行活动。每当接近吃饭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胃肠开始工作了,开始大量分泌消化液,进行消化和吸收,并将营养输送全身。如果不是按时进食,不分时间没有规律的用餐,就会打乱了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胃肠在长时间的工作中得不到相应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减弱,导致食欲减退,形成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我国传统的进食方法是一日三餐,这一习惯对身体健康是大有益处的。

另外,就是在饮食上要定量。我们每天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营养,以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如果摄入量不足,人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就会影响健康,甚至会滋生各种疾病。反之,如果饮食量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也要损伤脾胃功能引起疾病。现代医学也已证实,进食过饱以后,会引起人的大脑早衰。如果大脑早衰,其他的器官也会相应的衰老。

科学的饮食态度是全面、均衡、适量、营养。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食物都要吃,不要挑食,不要偏食。任何单一的天然食物,都无法为我们提供身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物质。合理的膳食必须是由多种食物组成,食物的种类多而杂,才能达到平衡膳食的目的。

养生典范

汤静逸(1893~1999),原名铁飞,祖籍浙江杭州,曾任黄埔军校第二期教官。汤静逸老人在70岁时长出了新牙,80岁时扔掉了多年常戴的眼镜,90岁时皮肤上没有一个老年斑,100岁时头发又第3次变黑。

汤静逸老人的饮食起居习惯有其独到之处,一日五餐,与众不同。

第一餐,每天4点起身,漱口洗脸后,先喝一杯盐开水。运动后吃两个不放盐的油煎蛋,再喝一瓶牛奶。

第二餐,9时左右,吃一碗玉米面南瓜粥或胡萝卜粥,有时也吃半个醋蒜头等酱菜,吃罢早饭,看书报1小时。

第三餐,12时左右吃午餐,主食是包子、面条或饺子。菜肴主要是猪蹄、红烧肉加蔬菜及豆腐、豆皮。饭后听半小时评弹,然后午睡1小时。起身后散散步,写诗或写回忆录。

第四餐,下午3时,喝一杯淡豆浆,其他一概不吃。

第五餐,6点左右吃晚饭,主食是玉米糊,吃半两面食,蔬菜,但不吃荤菜。饭后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8点半左右用热水洗脚准时上床睡觉。

汤静逸老人一生不喝酒,不吸烟,不喝茶,只喝白开水,很少吃水果,绝对不喝咖啡。这也许是他独特的饮食习惯。

三 劳逸结合,不妄劳作

原文

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素问上古天真论》

译文

不过度劳累,所以能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享尽天年,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

阐释

劳是劳动,指工作;逸是安逸,指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有劳有逸,也就是劳逸结合。

人类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劳逸”二字可以概括其全部内容,二者交替进行,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本节奏;二者相互作用,结合在一起,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内经》云:“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意思是说,不过度劳累,所以能达到身体和精神的和谐统一,从而享尽天年,活到百岁才离开人世。

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说:“养生之道,常欲小劳,但莫疲及强所不能堪耳。”

古人主张劳逸“中和”,有常有节。

长期以来的实践证明,劳逸适度对人体养生保健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无论是劳心、劳力,还是劳房,都应该适度,做到“形劳而不倦”,以免伤精耗气。如此才能形体健壮,精神饱满,健康长寿。

养生之道

科学养生必须注意劳逸结合,不妄劳作。

如果只有劳而没有逸,不仅会使人的体力出现透支,影响免疫力,甚至会使人因过度劳累而生病。

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疲劳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这就是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乳酸、非蛋白氮等。当人体内的这些疲劳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到达“疲劳阀值”,人就会感到疲劳。人体内也有能消除、转化这种疲劳物质的机制,但有一个度,疲劳物质的数量在“疲劳阀值”以下时,这种物质很快被消除。疲劳物质的数量达到、超过“疲劳阀值”,消除它们的时间就会大大延长,同时又极易诱发多种疾病。也就是说,疲劳点未到之前就去主动休息,能最有效地恢复精力。

因此,在工作或学习时,当身体还没有感到过于劳累时就休息,对身体进行调整,是最科学的做法。

概括而言,休息可分为静式休息(主要是指睡眠)和动式休息。动式休息主要是指人体的活动,可根据不同爱好选择不同形式。如听音乐、听相声、聊天、看戏、下棋、散步、观景、钓鱼、赋诗作画、打太极拳等,都是动静各宜的养生方式。如果环境允许也可以开展游泳、登山等活动。

简单来说,劳逸结合的具体原则为:

一是体力劳动要轻重相宜;

二是脑力劳动要与体力活动相结合,脑力劳动偏重于静,体力活动偏重于动,体脑结合,则各补所短,协调发展;

三是家务劳动秩序化,定期、合理地进行家务劳动;

四是休息保养多样化;

五是休息娱乐兴趣化,生理学研究表明,参加一项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人体就不容易感觉疲劳,同样,有兴趣的休息方式也能迅速消除人体的疲劳。

养生典范

新加坡前总理吴作栋,虽然公务繁忙,可他竭力保持“最佳的健康状态”。他的养生秘诀是:

首先是他喜欢运动。中学时代,他就是游泳和自行车运动的爱好者,还担任学校的游泳队长。他36岁时,任政务部长,开始打网球和高尔夫球,他鼓励新加坡人把体育锻炼当成天天刷牙和看电视一样,成为生活习惯。他还在新加坡的“健康生活方式日”上,带领数万国民跳健康舞。

他还创造了自己的减压法。面对身心的疲倦和繁重的工作,他会躺在地板上,闭起双眼,让地板承受身体的重量,然后,集中一个号码,比如说“1”,只想这个“1”,其他什么都不想,此时,思想就像进入了空寂状态。15分钟后起来,整个人就觉得轻松了许多。

他反对大吃大喝。他认为那是有害健康的举动,要想健康就要选择有益于健康的食品。比如午餐吃西餐,他就只吃一小片干鱼或一片鸡肉;如果吃中餐,经常是两个素菜,即蔬菜和豆腐,一个汤,外加中国茶。

他一度胆固醇较高,就尽量不吃肉,只吃鱼、青菜和水果,经过一年的饮食控制和运动,他成功地把胆固醇降了下来。

四 春季养生,重在养“阳”

原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无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春季的三个月(农历一、二、三这三个月),是所谓推陈出新、万物复苏的季节,天地间都显出勃勃生机,草木得意繁荣。人们应当入夜而眠,早早起床,到庭院里散步,披散头发,舒张形体,使神志随着春天生气勃发。提倡生长不要扼杀,提倡给予不要剥夺,提倡奖赏不要惩罚,这是春天生长之气所要求的正确呼应人体养生的必由之路。违背这个道理就会伤肝,到了夏天,就要得寒变之病,供给夏天生长的物质基础就差了。

阐释

春季阳气生发,生机盎然,是一年中的好季节。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因此,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才能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春季是人们最好的睡眠时节,但《内经》提醒,春季的正常睡眠,应是“夜卧早起”。《内经》指出,春季人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要适当晚睡早起,到户外散步,悠然自得地舒展肢体,使精神活动寄托于大自然之中。

此外,春季冰雪消融、万木吐绿,正是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人们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或漫步于芳草小径,或疾行于河畔林间,踏青问柳,游山戏水,赏花行歌,登高望远,身心融入大自然之中,对身体健康十分有利。《内经》提醒,肝主疏泄气机,春季还要特别注意养肝。春季养肝,首先要注意调畅情志,即要驾驭和调控好自己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如果思虑过度,忧愁不解,就会使体内气机升降失常,从而导致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生疾病。所以,春季应保持心情舒畅,顺应肝的调达之性,才能达到祛病强身的保健目的。

养生之道

对于春季养生,《素问四气调摄》中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的特点,所制定的四季养生的宗旨。

春归大地,冰雪消融,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此时,人体阳气也顺其自然,向上向外升发。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护体内阳气,避免耗伤阳气和阻碍阳气的升发。

具体而言,除了《内经》所指出的晚睡早起、宜常锻炼、重在养肝的春季养生原则外,我们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调养精神

春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精神调摄应做到疏泄条达,心胸开阔,情绪乐观,戒郁怒以养性,假日去踏青问柳,游山戏水,陶冶性情,会使气血调畅,精神旺盛。

调节饮食

春天应选择既利阳气升发又清淡可口的食物,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蜂蜜等,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野菜,如春笋、菠菜、韭菜、香椿、荠菜、柳芽等,以利体内积热的散发。最好不要食用生冷、油腻、黏硬的食品,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注意“春捂”

春季是一年之中气候最不稳定的季节,虽然气温回升,但仍然时不时地有回潮的小股冷空气袭来,让人们又暂时回到冬天。就是在一天当中,气温也是朝暮凉,白昼暖,午夜寒的变化,气候多变,忽寒忽暖。所以当平均气温刚刚大于10℃进入春季的时候,不要过早脱下棉衣,应本着“春捂”的原则,注意保持身体暖和,随时增减衣服以顺应气候的变化。

预防“春困”

春天风和日丽,但人却感到困倦。疲乏头昏欲睡,早晨也不醒,这种现象就是大家所说的“春困”。春天犯困不是需要更多的睡眠,而是因体内循环季节性差异,皮肤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液分泌增加,各器官负荷加重,供应大脑的血液相对减少造成的。预防春困要做到:充足的睡眠是防病养生的关键,并要克服消极懒惰的思想情绪;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改善血液循环;研究证明,缺乏B族维生素与饮食过量是引发春困的重要原因,故宜多吃含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吃饭不宜太饱;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保健防病

春天温暖多风,最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支气管炎、流脑、猩红热、腮腺炎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所以一定要讲卫生,勤洗晒衣被,除虫害,开窗通风,提高防御能力,传染病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养生典范

王平,湖北人,2009年已96岁高龄,退休老中医。关于春季养生,王老有自己的经验。

王老说:“春季是细菌、病毒滋生的旺季,人体肝脏承担解毒、排泄的功能,负担非常重,容易受到侵害,所以,春季容易得肝病。而且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容易使人精神疲倦,产生‘春困’,但久卧容易伤肝。总之,春季养生的重点在于保养肝脏。这就要做到适量运动,调节情志,尤其要做到不郁不怒。”

此外,王老春季养生还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保暖

王老指出,春季气候多变,冷空气会不时袭来,容易使人感冒,所以,不急着脱去冬衣,防止着凉。王老说:“我身边的朋友时常在春季感冒,但我这十年来好像春季从未感冒过,恐怕这要归功于我的保暖之道吧!”

注意饮食

王老引古人的话说:“当春之时,食味应减酸宜甘,以养脾气。饭酒不可过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因此,王老在春季从不暴饮暴食,在饮食上少酸多甜。

防止旧病复发

王老指出,中医上有“春气所致,则精神昏倦,宿病发动”之说,所以,春季必须注意调理,否则容易导致旧病复发。

五 夏季养生,重在养“长”

原文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夏季的三个月(即农历四、五、六三个月),万物生长茂盛,草蕃木秀,天地阴阳的气都交汇在一起了,植物开花结果。我们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不要讨厌阳光太烈,情志上不要压抑自己,让心中无存郁怒,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使淤滞的气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适应夏天的气候,保护长养之气的方法。如果违逆了夏长之气,心会受伤,秋天就会发生咳疟,使提供给秋天收敛的能力也就差了,冬天易再次发生疾病。

阐释

夏季是一年四季中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而生机旺盛。此时是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时期,阳气外发,阴气内伏,气血运行亦相应地旺盛起来,营养消耗也增加。

那么,我们夏季该如何养生呢?《内经》指出,夏季养生首先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就是晚一点睡、早一点起。

春天是“夜卧早起”,夏天也是如此。那么这两个有什么区别呢?

事实上,夏天比春天睡得还要晚一些,白天起得还要早一些。为什么呢?因为白天更长、晚上更短了,所以人的养生也要与阳气的变化相呼应,要睡得再晚一些,起得再早一些。就是睡的时间比春天还要再少一些。

这个时候,要“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夏天的太阳,不要讨厌天热。夏天虽然比较热,但不要老躲在家里,害怕阳光。最好还是使用比较自然的避暑方法。尤其是现代人总是待在空调房里,待在那种人工营造出来的冷环境中,这样反而对人体不好。要自然避暑,可以到树阴下面、小河旁边。在这种自然的环境下出点汗,对人体十分有利。

此外,《内经》认为,夏季要特别注意精神调养。因为夏日炎炎,往往容易让人心烦气躁,心绪不宁,所以夏天要“使志无怒”,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以使心神得养;要“若所爱在外”、“使华英成秀”,即精神要充沛、饱满、情绪外向,对外界事物要有浓厚的兴趣,多参加一些文体活动。《内经》还指出,夏天主心,夏天容易伤“心”,要注意预防心脏病。夏天心绪要平稳,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心气没有养足的话,就会伤害心气,就会使得下一个季节——秋天收气的功能减弱,秋天就容易得疟疾,俗称“打摆子”,生病以后一会觉得冷,一会觉得热。到了冬天还可能会旧病复发。

养生之道

概括而言,夏季养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防暑《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夏伤于暑,秋必咳疟。”所以,炎炎夏季要特别注意防暑。预防中暑的方法十分简单,例如对于居屋,应该尽量使温度减低,并且保持空气流通。如需在室外工作或者运动,最好选择早晨或傍晚,在工作或运动了一段时间后,就应该到阴凉的地方歇息一会儿。烈日下作业或行走,要戴帽子以挡住紫外线过度照射。高温环境中工作要及时饮用盐开水、凉茶水、酸梅汤之类,以补充体液的消耗等。

谨慎防湿

我国属季风气候,夏季的主要特点是气温高、降水多。一般而言,人们在夏季普遍注意防暑降温,而对较为“隐蔽”的湿度却关注不够。其实,夏季较高的湿度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防湿要注意:改善居住环境,避免潮湿;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避免外感湿邪。

清淡饮食

炎夏的饮食应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为主,少吃高脂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清淡饮食能清热、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多吃新鲜瓜果蔬菜,既可满足所需营养,又可预防中暑。主食以稀为宜,如绿豆粥、莲子粥、荷叶粥等。还可适当饮些清凉饮料,如酸梅汤、菊花茶等。但冷饮要适度,不可偏嗜寒凉之品,否则会伤阳而损身。另外,喝些醋,既能生津开胃,又能抑制杀灭病菌,预防胃肠道疾病。

少吃冷饮

各类冷饮,虽可解热,但不宜多饮,以免引起肠胃失调,冰汽水、雪糕、啤酒等对胃肠黏膜都会产生不良刺激,可使胃肠血液循环减慢,肠蠕动变弱,甚至出现痉挛现象,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尤应注意。

科学运动

夏季高温进行运动要讲究科学,做到:适时,即选择好一天中合适的锻炼时段,尽量避免上午10点后至下午4点前的户外运动;适量,即调整好运动量,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强度适当减小;适地,即选择适当的运动场所,尽量到户外运动,选择阴凉通风、环境幽雅的地方。

精神调养

夏季人们容易心烦易怒,睡眠不佳,甚至容易与他人发生口角,所以夏季应做到神清气和,心情愉快,心胸宽广,精神饱满,切忌发怒,即所谓“心静神自安”、“心静自然凉”,以保持健康,度过炎热的夏季。

养生典范

安徽老人王凤芹,2009年已95岁,但仍面色红润,腿脚利索,身体十分健康。

说到夏季养生,王凤芹老人说:“我70岁的时候,夏季中过暑,要不是抢救及时,恐怕就没有今天了。那次中暑以后,我看了许多书,我对自己说:‘同样的错误,我可不能再犯。’这不,这么多年了,我从没中暑过。”

说到夏季养生,王凤芹老人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希望与大家一起分享。

王凤芹老人说:“夏季要首先注意防暑降温。我的经验是,早晚屋外气温低,要把门窗打开通风换气。中午室外温度较高,应拉上窗帘。外出要打遮阳伞。对于空调,我认为能不开就不开,即使开了,也不能过久。”“对于夏季饮食,应该以清淡素食为主,因为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化功能减弱。夏季,我特别喜爱喝粥,什么粥都爱喝,如绿豆粥、玉米粥、小米粥、紫米粥等,有时候,我一天三顿都会喝粥。”“夏季我从不贪睡,早早起床,到公园里锻炼身体,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中午,我有午睡的习惯,但时间不长,不会超过1个小时。傍晚,我会到外面散散步,凉风习习,感觉特别好。”

六 秋季养生,重在养“收”

原文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秋季的三个月(即农历七、八、九三个月),这个季节叫做容平。这个季节表现在天地之气上,特点是降大于升,收敛过于生发,天气下降,地气内敛,外现清明,所谓秋高气爽就是指的这个气象。人在这个季节,应该早睡早起,与鸡同步。使肾之志安宁稳定,以缓和秋气的肃杀。令心之神气收敛内藏,使秋气得以平和。不要志向外露,以使肺气清明。这是秋季之气与人体相应的规律,为养收之道。不能顺应秋气的收敛则伤肺,冬季变为飧泻,完谷不化,令奉藏的精微稀少。

阐释

立秋之后天气由热渐凉,进入了“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初秋暑气未消,气温仍然较高,加之时有阴雨,湿度偏高,感觉更加闷热,故有“秋老虎”之说。但白露以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人们尤易患病,所以又有“多事之秋”的说法。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因此,秋季必须注意保养内守之阴气,凡养生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内经》指出:“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内经》认为,秋季气候日渐干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易使人情绪产生波动,或烦躁,或伤感,从而引起忧郁、悲伤。所以,秋季养生要调摄精神,要保持神志安宁,心平气和,以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从而使人心情愉快。另外还要收敛神气,多参加户外活动,以有助于心旷神怡、开阔胸襟,使胸中郁积一扫而光,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

此外,《内经》还说秋季养生宜养肺。因为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各种疾病。所以,秋天要特别关心肺,饮食应以滋阴润肺为基本原则。

不同的季节,具有不同的气候特点,当然,养生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关于秋季养生,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秋季养生应防“秋燥”

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值久晴未雨,气候干燥之际,常易燥邪为患。故秋季养生应防“秋燥”。其简单而有效的防秋燥措施有:注意饮食营养,多吃有利于养阴清燥的食物,如新鲜绿叶蔬菜、黄瓜、橙子、胡萝卜、山药大枣粥、栗子粥、梨粥、胡萝卜粥、玉米粥等;加强锻炼,以增加体质,提高肺的生理功能及身体耐受能力;保持科学的生活规律,早睡早起,按时作息,避免熬夜,定时定量进食;营造温度适宜的小环境,如在室内养些花草,经常洒水,以调节空气温度;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受到刺激而“上火”;不宜多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烟,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经常漱口,多喝水。“秋冻”的养生之道“秋冻”是古今养生学说都十分强调的养生之道,其核心是“秋不忙添衣”,即秋天气候转凉之后,不要一下穿得太多、捂得太严,就是晚秋也要有意识地让身体略微“冻一冻”。“秋冻”在保养身体上有两大突出的功效:一是,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特点;二是,使身体逐渐适应寒冷的气候环境,增强御寒耐受力,因而对由于寒冷而引发的疾病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秋冻”仅仅是略微冻一冻,千万不可冻过了头。此外,并非人人皆宜“秋冻”,对身患哮喘、高血压、冠心病的人就不宜“秋冻”,对患过心肌梗死、脑中风的人更不宜“秋冻”。

秋季饮食养生

早秋的饮食,重点在于补偿夏季体能和营养素的过度耗损,增加蛋白质摄入量,多吃些瘦肉、大豆及大豆制品等;多吃蔬菜,如花菜、芹菜、茄子、甜椒、红薯、南瓜、苦瓜、香菇、海带等;多吃水果,如甜瓜、西瓜、杏、猕猴桃、芒果、苹果、山植、葡萄、柠檬等;补充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等;补充矿物质,如钠、钾、钙、镁、铁、磷等;还应多食醋,醋对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有良好的作用;少食油腻、烧烤食物。

中秋的饮食,宜多吃养阴、润燥、止渴的食物,如芝麻、蜂蜜、银耳、百合、大枣等。中医养生学认为,秋天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人体生理活动也随之改变,侧重阴精内收,以保护好体内阴精为秋季养生的重点。在饮食上要多吃养阴清热,润燥止渴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等,具有良好的养阴润燥功效。还应该多酸少辛,多喝开水、淡茶水,以收养肝养血的功效。中秋的饮食原则,也是整个秋天的饮食原则。

晚秋的饮食,要为越冬做好营养储备。晚秋时节,人体体内精气开始封藏,是饮食进补的最佳时机。应以膏粱厚味为宜,为身体积蓄些脂肪,以备抵御严冬的寒冷,因为脂肪能够防止热量扩散,起保温作用。按民间习俗,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人们有品尝鸭子美味的食俗,以突出补气肥体之效。除了鸭子外,还有鹅、鸡、兔、鳝以及牛羊狗肉均为晚秋菜肴可选之食物。

秋季要护好肺

秋季养生重在调养肺气,肺的呼吸功能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通过肺部呼吸,吐故纳新,保障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若肺有病变,则会造成呼吸急促、胸闷、咳喘等症状。护肺饮食以“清淡”为宜:可适当多饮些白开水、淡茶、豆浆、牛奶等饮料;可多吃些萝卜、西红柿、豆制品、银耳、柿子、香蕉等。同时应保持精神愉快,防止叶落悲秋伤感,不急不躁,早睡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赖以舒展;不可终日足不出户、入夜蒙头而睡,养成打开门窗而居、露头睡眠的习惯,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不在室内吸烟,以利于减少呼吸道感染。

秋季缓“秋乏”妙法

睡了还想睡,醒来懒洋洋,提不起精神,这种休整性状态就是“秋乏”。对待“秋乏”的正确的态度是,顺应由热转凉时期的生理适应性的交替过程。首先要加强营养,让秋季的膳食去补偿“夏耗”;其次,充分注意劳逸结合,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规律生活;最后,积极主动地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身体适应能力,让生理性休整在运动中顺利完成,并为迎接严冬的到来做准备。

秋季运动宜与忌

秋天是人们户外活动、锻炼的黄金季节。做操、打拳、散步、跑步等适量的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适当增强锻炼可以适应气温的变化,增强抗病能力。以下就是秋季运动的宜与忌:宜做好准备,宜循序渐进,宜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宜补水;忌穿单衣,忌在马路边锻炼。

秋季要心境平和

秋季气温变化不定,冷暖交替,给人的生理、心理带来一定影响,尤其是万物开始萧条,人们情感容易悲伤,如再遇上不顺心的事,极易诱发消沉的心绪。因此,人们的情绪通常不太稳定,心情烦躁。研究发现,秋冬季节也是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等症易高发的季节。所以,要注意精神调养,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内心宁静。在日常生活中,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自己,学会自行解脱,保持心情舒畅。可与亲朋好友到户外参加如郊游、登高赏景等有意义的活动,也可参与一些有趣的体育活动,以丰富生活的内容。

秋季应调摄房事

对房事而言,秋季具体的养生方法就是性欲的兴奋冲动不能像春天生发之性的冲动,也不能像夏天阳亢之性的兴奋,而是要有所收敛,房事应有所减少。一般来说,人们的阳气不足,可以借助春天生发之性、夏天阳热之气以温养生发阳气,而阴精不足的人,则可借助秋冬收藏之性以涵养阴精,故保精的观念虽强调是冬季摄生之要领,实则秋天就已开始起步。总之,秋燥当令,房事应有所收敛,以养神气。

养生典范

东方明,1914年生,虽已95岁高龄,但老人仍面色红润,口齿清晰,行动自如。

对于秋季养生,东方明老人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饮食方面

东方明老人说:“《饮膳正要》中有:‘秋气燥,宜食芝麻以润其燥。’所以,秋季我常吃芝麻、糯米、蜂蜜等。此外,秋季我还按中医养生原则,少吃一些辛辣的食物,多吃一些酸性食物和新鲜蔬菜。”

运动方面

东方明老人认为,秋燥容易伤肺,所以,应该多练腹式呼吸以保养肺脏。此外,秋季东方明老人每天早晨,都会到公园散步,还会闭目叩齿,吞食唾液。

情绪方面

东方明老人引宋代养生家陈直的话说:“秋时凄风惨雨,老人多动伤感,若颜色不乐,便须多方诱说,使役其心神,则望其秋思。”也就是说,在秋高气爽之时,要保持乐观情绪,以平素兴趣爱好,尽情玩乐宁志,以释放精神负担。对此,东方明老人常到山下、公园游玩,欣赏景色,以开阔胸怀,舒畅情志。

劳作方面

最后,东方明老人指出,秋季必须防止劳伤太过,以免阴气外泄。东方明老人说:“秋季,我从不睡懒觉,但岁数大了,为了防止过劳,我会每天中午睡一小会儿,这样,一天都会精力十足。”

七 冬季养生,重在养“藏”

原文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冬季的三个月(即农历十、十一、十二这三个月)这个季节叫作闭藏。这个季节寒水结冰,地表干裂,一派生机闭塞之象。人在此时千万不要扰动阳气的收藏,起居应该早睡晚起,一定要等太阳出来了才起来活动。令自己的志向内藏,像潜伏隐匿一样不露于外,像秘密隐私一样不示于人,像已经获得想要之物一样不再外出寻觅。一定要注意保暖,远离寒气,接近温气,不要令皮肤泄露于风寒之中,使已经收藏的阳气向外散失,这是与冬三月气机相应的养藏之道,如果不能顺应,与之相逆,则会损伤肾中阳气,到春季水寒不能生木,则筋失所养,痿软弛纵,用来上奉生机的精微稀少。

阐释

大自然存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必须要符合这种自然规律,在各个季节遵循不同的生活方式。

关于冬季,《内经》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概括而言,《内经》认为,冬季养“藏”应注意以下几点:

慎起居

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这就是为了养“藏”。睡觉的过程就是一种很好的“藏”的状态,在冬三月就要适当延长睡眠的时间。天地在什么时候释放,人也要释放;天地在什么时候收藏,人也要收藏,这就是适应自然。

调情志

在冬三月,应该“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这里的“志”还包括“情绪”和“志向”。其中的“伏”和“匿”,都指的是藏,情志不要那么开放,不要显山露水,不要张扬。“若有私意”是指,有什么话、有什么打算不要轻易告诉别人,藏在心里。“若已有得”就是这个东西好像已经得到了,不再到外面寻求。

适寒温

要“去寒就温”,将身体封闭得严严实实,突出一个“藏”字,这一点非常重要。

节动静

要“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皮肤就是皮肤的开泻,也就是出汗。出汗多就会耗气伤阳,“使气亟夺”,有违于“无扰乎阳”而不利于养藏,所以要尽力避免大量出汗的剧烈运动。

养生之道

冬季,处于一年之末,天寒地冻,朔风凛冽,草木凋零,昆虫蛰伏,万物生机隐伏。所以,《内经》中说:“冬三月,此谓闭藏。”冬季在人体应于肾脏,肾脏是人身阳精阳气之本,冬令阳气潜藏于内,阴精固守充盛,是“养精蓄锐”的大好时机,为来年的生机蕴育精力。因而,冬季的养生之道又称为“养藏之道”。

多晒太阳

气候严寒的冬季,阳光对人体健康显得特别重要。寒冷容易伤人身的阳气,而阳光则给人以温暖,使人阳气畅达,气血流通,周身和畅。特别是周岁以内的婴儿,如果在整个冬季很少晒太阳,则容易发生佝偻病,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

精神调养

除了重视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同时,在冬季还要防止季节性情感失调症的发生。所谓季节性情感失调症,是指一些人在冬季易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并且年复一年地出现。这种现象多见于青年,尤其是女性。预防的方法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这是调养情绪的天然疗法。

饮食调养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黏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阴”,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起居保健《内经》指出:“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意思是,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为宜。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其次,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阳痿等病症。其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

节制性欲

中医认为,肾藏精,是人的生命之本。房事不节,会损伤肾精,久而久之,便会使肾气亏损,产生精神委靡,耳目失聪,面容憔悴,皮肤干枯等未老先衰的症状。冬季与肾脏相应,保肾固精就更值得引起重视。

注意保暖

冬天夜长,晚间冷,就寝相对可以较早。早晨天亮迟,起床也相应较迟。早晨见到太阳后再开始晨间锻炼,以避霜寒之威。日间的工作安排要紧凑,午休可缩短,充分利用白昼。为了防寒保暖,寒冷地区室内要有取暖设施,外出时要穿着轻软而保暖的服装,戴好帽子和手套。

预防疾病

冬季人身阳气潜藏于内,不少慢性病易于发作。经常关闭窗门,室内空气混浊,也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气候寒冷,又会相应发生一些寒性病征。所以,冬季常见的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关节炎、冻疮等。防治这些疾病的最好办法,还是平时加强体质和耐寒锻炼,肾气充盛,正气存内,外来的病邪和寒气才不容易伤人致病。否则,单纯依赖药物,是不容易收到理想效果的。

养生典范

笔者有一个名叫余兰英的亲戚,已92岁高龄,但身体非常健康。关于冬季养生,笔者就此向其询问过,听了她的回答,笔者认为其冬季养生之道有几点非常特别,也十分可取。

余兰英老人说:“冬季养生,我特别注意保暖,做到:头暖,腹暖,背暖,脚暖。我宁愿多穿一件,也不想把自己冻着。人老了,身体的抵抗力弱了,一冻就容易生病,生病了还不容易好。我这是防患于未然呢!”

余兰英老人对选择帽子非常讲究,她不在乎帽子价钱的高低,只选择透气性、保暖性好的棉帽和皮帽。老人也不在乎帽子的造型如何,但帽子必须戴上后既能包住前额,又能护住耳朵。用余兰英老人的话来说:“我是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此外,余兰英老人冬季常喝热气腾腾的汤,老人说:“这是既暖身又进补,还补水。”余兰英老人常喝的汤有:骨头汤、鸡汤、鲜鱼汤、萝卜汤、海带汤等。

余兰英老人冬季还特别注意运动,她认为,冬季天气寒冷,往往活动就少了,这样身体就容易发僵,一不小心就容易扭伤,所以,余兰英老人主张冬季有意识地运动运动,哪怕在屋里走几圈也是好的。

八 适应环境,健康生活

原文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素问生气通天论》

译文

自然气候风和日丽,人们便神清气爽,心情舒畅。如果能顺应大自然的这种清净之气,人的阳气就能固密,即使有病邪侵袭,也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这是顺应大自然时序变化调养的结果。

阐释

我国传统养生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这从历代的中医文献对养生保健内容的记载中可见一斑,尤其对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而进行的养生更为重视。《内经》云:“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天运》中有:“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天理四时,太和万物;四时迭起,万物循生。”

概括而言,以上养生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活动要符合自然、社会及人体的客观规律,这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时空之内,形神机能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科学养生必须置人于环境之中,加以重视,给以考量。季节更替、昼夜变化、地域高下、水质土矿、植被绿化、家居摆设,乃至于社会地位、生活境遇、人际事宜等均可影响身心健康,适之则有利养生,逆之则有害健康。

养生之道

人们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努力去适应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的“法于阴阳”,就是指主动适应四时气候来养护身体。后代养生家多因循《内经》的上述思路,逐渐创立了一系列非常实用的适应环境养生法,它们包括:适应四时节令养生法,适应昼夜晨昏养生法,适应地理环境养生法等。这些方法的共同特征就是要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尽可能地让人体充分利用外界地理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条件,从而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健康是长寿的先决条件,每个人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又依赖于他所生活的环境。

环境包括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和每个人居住的小环境。必须指出的是,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社会环境必须依赖于全体人类的努力,唯有个人居住的小环境最有可能为个人自己所掌握,如居室的环境就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而使其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居室温度

室温对人体的平衡有很大影响。当室温过高时,人在室内会因散热不良而引起体温升高,使血管扩张、脉搏加快、血液循环加快、血容量暂时减少,甚至发生循环障碍等现象。相反,如果室内温度过低,对人体特别是老年人的健康不利。因此,要注意采取通风和取暖等措施,为自己创造适宜的居室温度。室温在冬春季变化最大,注意调节尤为重要。在温度、气流正常的情况下,夏季居室温度在21~32℃之间,24~26℃最为理想;冬季适宜室温为16~20℃,16~18℃为理想温度。

居室湿度

居室湿度是否适宜,对人体健康也是有影响的。当空气湿度低于30%时,上呼吸道黏膜的水分会大量散失,因而使呼吸道的防御功能降低,并使人感到咽喉干燥。当空气湿度达到80%时,会使人感到憋闷。尤其是在高温、高湿度的情况下,人更会感到闷热和难受。而当低温高湿时,体温散失加速,又会使人感到异常寒冷。因此,应注意调节寒冷和炎热条件下的环境湿度。冬季在适宜温度情况下,合适的湿度为30%~40%。夏季,在适宜温度下,合适的湿度应控制在30%~70%的范围内。如果室内湿度太低,人感到闷热时,可以适当洒点水,或用湿毛巾揩家具或用潮湿拖把拖地板,以增加室内湿度。如果湿度太高,则可开窗通风,或用换气扇将室内潮湿空气排到室外,以降低室内湿度。

居室采光

窗明几净,会使人感到舒适愉快。阳光不仅具有杀菌抗病、清洁空气、增高室温的良好效果,而且可以使人精神愉快,并能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如果采光不合理,照度不够,人的视力疲劳,进而可引起全身疲劳。

居室通风

在空气中通常含有万分之四的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含量过高也会影响健康。居室经过一夜的关窗闭门,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很多,而从人体内呼出的二氧化碳的浓度却增高了很多。室内空气不新鲜,就会使人觉得头昏脑涨,郁闷不适。室内除需有足够的氧气外,空气还要新鲜。因为臭味对大脑皮层是一种恶性刺激,长时间生活在恶臭的环境里,会使人产生恶心、头晕、疲劳、食欲不佳及精神不振等。居室的臭味来源于多方面,如胃肠道排出的气体、汗液、衣、鞋、被褥、家具物品不洁、室内存放的发霉腐败物等,以及吸烟、油烟污染空气等等。因此,更需要每天清晨打开窗户通风换气,会使人头脑清爽,周身舒适,精神畅快。

居室绿化

花卉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功能。居室内侍弄几盆花草,不仅可以美化装点居室,而且能够有效净化室内空气,保持空气清新自然,有益人体健康。但如果不注意室内养花的宜与忌,则又会有碍健康。

居室宜养吸收抗毒能力强的花卉,如茶花、仙客来、鸢尾、紫罗兰、晚香玉、凤仙花、牵牛花、石竹、唐菖蒲等通过叶片吸收毒性很强的二氧化硫,水仙、紫茉莉、菊花、鸡冠花、一串红、虎耳草等能将氮氧化物转化为植物细胞的蛋白质等,吊兰、芦荟、虎尾兰能大量吸收室内甲醛等污染物质。

宜养能分泌杀菌素的花卉,如茉莉、丁香、金银花、牵牛花等。

忌多养散发强烈香味和刺激性气味的花卉,如兰花、玫瑰、月季、百合花、夜来香、郁金香、洋绣球等。

忌摆放数量过多,夜间大多数花卉会释放二氧化碳,吸收氧气,与人争气,而且夜间居室大多封闭,气流与外界不够流通,如果室内摆放花卉过多,会增加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引起人体缺氧,影响健康。

养生典范

被喻为“东方毕加索”的著名画家张大千善于养生。他曾手书对联多幅,概括自己的养生之道:“踵羲皇而齐秦,体须静以储神。”“身健在,且加餐,把酒再三嘱;人已老,欢犹昨,为寿百千春。”

张大千认为园林是最佳的生活环境,有延年益寿的作用。晚年旅居海外,大千先后在巴西圣保罗郊外、美国海滨暖石乡、中国台湾营建了园林式住宅八德园、环荜芫庵、摩耶精舍。他素有“梅痴”之称,分别在环荜芫庵和摩耶精舍植梅数百株,营造“梅丘”,又在八德林开辟“梅林”。

莲是大千情有独钟的花,为购买一缸大莲子育出的荷花,耗资几千美元也在所不惜。

张大千喜欢饲养动物,使居室富于生气,人也为之感染。大千还凿制许多金鱼缸,养各种金鱼;屋梁下挂有好些麦秸编的、竹子制的、木头雕的鸟笼,里面画眉、黄鹂、鹦鹉尽情鸣唱,水池边则有瑞士天鹅在戏水。大千在这鸟语花香的园林里,挥毫作画,有如“闲云野鹤”、“世外散仙”。

张大千认为养生贵在养心,而养心要有健康的生活情趣。他属联、吟诗、治印,丰富自己业余生活。大千还精心蓄须,以增强老年的自豪感。夏初,他提前把太浓的长须减去一些,以免胡子堆胸太厚,穿衣不便而且太热。夜里,他将胡须蓄入须囊,加以保护。由于大千银髯垂胸,飘飘欲仙,被称为“美髯公”、“东方画仙”。

张大千还重视锻炼身体。徐悲鸿赞誉他有三健,其中之一是“健步”。他游泰山,上蛾眉,攀衡山,登华山,三到黄山绝顶,足迹遍及青城山三十六峰,此外还涉足过莫干、天目、罗浮、二郎诸山乃至朝鲜金刚山、印度大吉岭,又曾泛舟长江、富春江,览游黄河之胜,两游莱茵河,三赴敦煌千佛洞……

张大千还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打太极拳健身,练得身强力壮,直至84岁高龄还能挥舞两尺“师万物”巨笔绘出36尺长、6尺高的巨构《庐山图》。这是大千长期锻炼、颐养身体的成果。

九 节制性欲,长命百岁

原文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妾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素问上古天真论》

译文

现在的人就不是这样了。他们把酒当作米浆喝,常娶妻妾,醉酒后行房事。欲望衰竭了他们的精气,嗜好耗尽了他们的精力。他们不知精气盈满的重要性,不知保持精力的重要性。为了一时之快,他们违背生命规律去强行追求所谓的乐趣,无规律无节制的生活导致他们活到半百就衰老了。

阐释

时至今日,“性”仍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提到“性”,大多数人都很忌讳,还往往与黄色、淫秽等不健康话题联系在一起。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从古至今,性行为一直是人类生活中一种最普遍的行为之一,因为每个人都是性行为的产物。《周易》就如是说:“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而且我国古代对男女两性生活也十分重视。“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他们不仅将性生活看得与饮食一样重要,而且把它与养生保健密切联系起来。

古代称性生活为房室生活,简称房事,又叫入房和行房,亦称房中、房帏或隐曲之事。古人认为“房中之事,能杀人,能生人,故知能用者,可以养生,不能用者,立可致死。”即是指性生活有二重性,既可以用来补益人体,也可能损害健康,甚至折寿短命。人们要想多得补益,避免损伤,其关键在于掌握房中术,也就是掌握男女交合的原则和方法,合理地安排房室生活。

养生之道

关于性生活,主要有四个方面的问题:

性生活的年龄

南北朝医家褚澄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中医认为,虽女子14岁来月经,男子16岁精气旺盛,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生殖系统和全身状况发育得十分成熟了。因此,此时如过早结婚或过性生活,就会有损身体健康。

性生活的频度

性生活适度则有益,而过频则招灾致病。元代李鹏飞的《欲不可纵》认为,房事过多过滥,就会使真元耗散,髓脑枯竭,肾虚阳痿,耳聋目盲,肌肉消瘦,齿发摇落。还有消渴病(糖尿病)及各种虚损病,也大多与房劳损伤有关。更有严重者,弄得命同朝露,英年早逝。那么,性生活以每周或每月多少次为宜呢?《素女经》说:“人年二十者,四日一泄;三十者,八日一泄;四十者,十六日一泄;五十者,二十日一泄。”当然,今人不必拘泥于古人的次数规定,但至少不能与随年龄递增性生活次数递减相违背。总的来说,性生活频率以第二天不感到疲劳和委靡不振为宜。

性生活的和谐

性生活是一种感情生活,男女双方的情投意合很重要。马王堆汉墓竹简《天下至道谈》指出:“先戏两乐,交欲为之,曰智(知)时。”意思是说,男女在交合之前,先应互相嬉戏娱乐,彼此密切感情,要等到双方都产生了强烈的性欲时再行交合,这就叫“知时”,即掌握了适宜的交合时机。《天下至道谈》又指出:“不欲强之,曰绝。”意即在一方不乐意时,另一方不能强行交合。在通常情况下,是指女方不乐意,而男方强行交合,这样做非常有害,不仅危害女方身心健康,而且对优生优育也很不利。

性生活的宜忌

在醉酒昏沉、精疲力竭、忧愁恼怒等情况下,在患病、大病初愈及女子月经期间,均应禁止行房。《内经》云:“以酒为浆,以妾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即指出,借酒助“性”,饮酒纵欲,是养生大忌。从医学角度看,饮酒“纵欲”对健康很有害。酒尽管有一定壮阳催欲效果,但这种作用是即时性的、短暂性的。借酒助欲容易使男子纵情施泄而不能自制,必欲竭其精而后快。经常如此,肾精将过度耗散,日久会导致男子“精液衰少,阳痿不举”等疾病。《史记仓公传》载:齐侍御史成久患头痛,且生痈疽。原因就是“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也就是经常醉酒入房所致。仓公断言他”后八日呕脓血死”,果然,“成即如期死”。在我国古代医书中,对酒后纵欲的害处也有所论及,把饮酒纵欲当做一种享乐,也往往事与愿违。经常醉后行房,由于神经系统高度兴奋与性器官广泛充血,会促使人体能量高度消耗,性器官功能的适应性和敏感性逐渐降低,有的还可能完全失去“性趣”。有的纵酒者即使在戒酒后数月或数年仍不能恢复正常的性功能。

现代性医学研究发现,性交前饮用少量的酒,会增强性欲以及提高性兴奋,但饮酒过多则反而会产生性抑制,大量、长期饮酒不仅使性激素的负反馈被破坏,性腺失去代偿,最后导致性腺萎缩,因而会发生性欲减退、阳痿、射精困难等,酒精还会直接影响精子的生成,导致精子总数下降,精子畸形等,引起不育或畸胎。女性大量饮酒不仅会导致性兴奋困难,性高潮次数减低,还会引起早产、难产、妊娠毒血症和新生儿窒息症。临床所见的“星期天孩子”,其智力低下或畸形很多是因酗酒造成的。

养生典范

田宗顺,湖南凤阳县人,1888年出生在世代医家,少年时饱读诗书,青年时代跟随父亲学医,帮助病家治病。父亲去世后,便独自为病人治病。由于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深得当地病家的赞颂。

田宗顺104岁时,面色红润有光泽,须发乌黑无银丝。当人们向他讨教长寿秘诀时,他说:“房中之术勿轻抛,酒后定与妻分开。”他从年轻时候起就爱喝酒,50岁时只喝少量酒,但只要喝酒,便自己找个竹床独自睡觉;进入老年以后,喝酒不喝酒都与老伴分床睡,40多年如一日。

谈到喝酒时,田宗顺忠告人们说:“酒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饮料,少量饮酒有活血通脉.增食欲,除疲劳,使人轻快的作用。我还经常用药酒给人治病。”又说:“但喝酒不能酗酒,如喝酒达到醉的程度,再与纵欲连在一起,就成了人生的两大祸害。这时醉汉没有自控能力而纵欲必然损耗人体宝贵的物质——精和气。”

田宗顺结合自己的医道,写了不少关于长寿的论著。他曾写道:“生命是宝贵的,但又是短暂的。你要长寿,切记酒后勿纵欲。”他认为人的精气是生命的基础、活力的根本,人体寿夭的关键。主张即使不喝酒,也应该节欲,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房事越少越好,因为老年人精血亏耗,对于色欲,犹当慎之。

田宗顺老人获得长寿的另一个奥秘是常服何首乌。何首乌是藤本植物,药用部分为根块。何首乌味苦、甘、微涩,性微温、无毒,入肝补肾,滋补强壮,是抗衰老的良药。为此,他除炎夏之外,每天必用何首乌。每次取何首乌15g,加大米做成粥,从不间断。几十年来,他坚持上山采草药,吃何首乌,还下塘洗冷水浴,一年四季不断。

十 乐观开朗,恬愉为务

原文

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

——《素问上古天真论》

译文

内心中没有思想负担,以精神乐观、心情愉快为任务,不患得患失,安然自在,从而使神明形安,同样可以活到一百岁。

阐释“恬”,安静;“愉”,愉快、乐观、开朗;“务”,任务。“恬愉为务”,是说人们一定要以精神乐观为任务。这是《内经》提出的精神养生的一条重要原则。

事实证明,精神乐观是健身的要素、长寿的法宝。正如《内经》所说:“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这里清楚地说明了“恬愉为务”的结果是“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岁”。

那么,为何乐观者能够长寿呢?《内经》解释说:“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意思是说,精神乐观可使人体营卫之气运行正常,气血和畅,生机旺盛,从而身心健康。《内经》还认为乐观与心神的关系较为密切:“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意思是说,乐为心主,出自膻中,心神舒畅,乐意外达。

除此以外,中医养生学还认为,喜乐与宗气的功能息息相关,如《延命金丹》里云:“凡欲身之无病,必须先正其心,使其心不妄求,心不狂思,不贪嗜欲,不着迷惑,则心君泰然。”说明只有心神正,宗气行,喜乐才能表现于外,心君则能不着迷惑。

清代有首《祛病歌》非常耐人寻味,歌云:“人或生来血气弱,不会快乐疾病作,病一作,心要乐,心一乐,病都祛。心病还须心药医,心不快乐空服药,且来唱我快活歌,便是长生不老药。”此称“快乐祛病法”。这种快乐祛病法,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养生之道

我国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长寿之县,那里的长寿老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乐观开朗。古往今来的老寿星,无不是笑口常开的乐观者。

乐观能够长寿。那么,又该如何保持乐观呢?

笑口常开

笑是最优美、最自然、最良好的自我保健运动。据现代医学分析,笑是一种有益于人体的活动,笑一笑可以使人体内的膈、胸、腹、心、肺甚至肝脏得到短暂的体育锻炼,而且笑能使人全身机体肌肉放松,有利肺部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消除大脑皮层和中枢神经的疲劳。

然而,笑,虽然可祛病健身,但必须适度,必须懂得笑的宜忌。如怀孕期间的妇女,大笑时令腹部猛烈抽搐,容易造成早产或者流产,故不宜大笑;小孩在进食时,亦勿逗他大笑,否则食物容易误落气管内;有些曾接受过胸腔、腹腔、血管、心脏等外科大手术者,应让其安静休养,亦不宜大笑;心肌梗塞的病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而在恢复期内也不宜大笑;对于患脑血栓、脑溢血症以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更不可纵情大笑;血压高的病人,如果不加节制大笑,会使血压陡升,从而诱发晕倒;患早期疝气者,如果经常大笑,会导致疝气病加重,难以迅速复原……总之,笑必须有节制,必须因人而异,尤其是老年人,或有慢性疾患者。

避免孤独

因为孤独和孤僻,会给人带来精神上的空虚和痛苦,必然会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使神经系统的调节失去平衡,免疫系统的防御机能下降。随着机体内在“防线”的崩溃,病邪的入侵也就有了可乘之机。

避免孤独的方法是注意交往。因为交往是人类现代社会的维生素。医学研究发现,交往不仅对个人的社会化和个性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每个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生命的延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是交往,使得人们得以彼此交流感情,排遣孤寂;也正是交往,使人增添积极乐观的情绪,产生幸福感与满足感。

学会幽默

列宁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是具有智慧、教养和道德上的优越感的表现。幽默轻松,表达了人类征服忧患和困难的能力,它是一种解脱,是对生活居高临下的“轻松”审视。一个浑身洋溢着幽默的人,必定是一个乐天派。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若以幽默待之必会增添无穷妙意异趣。

医学研究表明,幽默是一种积极的心理预防形式,善用幽默的人最健康,因为幽默能使人心情舒畅,能够调节人们神经中枢,有利于排泄积郁,解除疲劳和烦恼。所以,经常生活在幽默风趣的气氛中,脸上经常会显现出健康轻松的微笑。

综上所述,要使人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就要培养自己成为一个乐观、风趣、幽默、诙谐、性格开朗的人。要求遇事从大处着想,不因小事而烦恼,不计较个人得失,胸怀坦荡,思想开阔,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养生典范

钱书享有“文化昆仑”之誉,是当代“第一博学鸿儒”。其高寿的因素可概括为:“幽默风趣、淡泊名利、夫妻情深、童心童趣”十六个字。

幽默风趣

钱书的幽默是出了名的。无论是日常谈话还是平时写作,他那机智风趣的幽默话语总是脱口而出。

钱书作品中的幽默语言几乎贯穿全篇。例如《围城》中,他比喻那位张小姐“身材将来准会跟她老太爷那洋行的资本一样雄厚”;“饭店周围浓烈的尿屎气,仿佛这店是棵菜,客人有出肥料灌溉的义务”;“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户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

有人说,看钱书充满幽默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一条最有效的养生保健途径,正所谓“幽默疗法”。

淡泊名利

钱书对名和利淡漠也是出了名的。国内18家省级电视台拟拍大型系列电视片《当代中华文化名人录》,钱书自然名列其中。但是任凭电视台磨破嘴皮,他都婉言谢绝采访。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曾邀请他前往讲学。实际授课时间加起来只有8个小时,开价16万美金,交通、住宿、餐饮费另行提供,可偕夫人同往。钱书不假思索地回绝了。

夫妻情深

半个世纪以来,钱书杨绛夫妻二人相濡以沫,即使不得已分开,也总是鸿雁频传。这种夫妻之情为他们的健康长寿打下了牢固的心理基础。据杨绛回忆,钱书写《围城》时,她包揽了劈柴、生火、烧饭、洗衣等家务。两年里钱书“锱铢积累”地写,杨绛“锱铢积累”地读,读完后夫妇“相视大笑”。“文革”中,钱氏夫妇曾被流放到穷乡僻壤。两位老人过着集中营式男女宿舍的日子,但他们仍像年轻人那样悄悄地雪地探亲,隔溪幽会,偶尔聚拢在一起,便美如新婚燕尔。改革开放后,钱书夫妇闭门避嚣,专心治学。他们谢绝了众多国内外邀请,过着“很惬意的日子”。

童心童趣

钱书之所以长寿,还在于他的“痴气”,在于他有一颗不老的童心。

杨绛回忆说,钱书曾一度喜欢玩一种游戏,叫“石屋里的和尚”:一个人盘腿坐在帐子里,放下帐门,披着一条被单,自言自语。这似乎没什么好玩,但钱书却能自得其乐,“玩”得很开心。

钱书喜欢临睡时在女儿的被窝里埋“地雷”:把各种玩具、镜子、刷子,甚至砚台或大把的毛笔一股脑儿埋进去,女儿惊叫,他大乐。这种游戏钱书百玩不厌。

十一 七情调和,不越极限

原文

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译文

人有肝、心、脾、肺、肾五脏,五脏之气化生五志,产生了喜、怒、悲、忧、恐五种不同的情志活动。

阐释“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内经》认为,在正常的情况下,七情的变化属于人体对客观事物不同心理活动的反映,是有节制的,不致病,如果遭受突然、强烈、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就会影响到人的生理,使气血功能紊乱,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灵枢口问》中也说:“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指出了情志的变化容易造成人体的发病。

人的情志活动的产生与五脏密切相关,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就是说多种精神刺激通过有关内脏,才能表现出情志的变化。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之说。七情等心理因素致病,主要是引起气机升降失常而影响内脏。如“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内经举痛论》中则详细阐述了气机失调的各种表现,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忧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七情可以引起脏腑功能失调,反过来,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偏亢偏衰时,常表现出异常的情绪变化。如《灵枢本神》中有:“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调经论》中也有:“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养生之道“调情志”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养生学不可或缺的,对强健身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方论》中说道“千般难,不越三条”,即六淫、七情、饮食劳伤。可见,在古代人们就已经认识到了七情是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对各种事物表达出自己不同的情感,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正如《内经》所说:“有喜有怒,有忧有丧,有泽有燥,此象之常也。”

但任何事物都有双重性,一旦情绪过激,比如突然、强烈、持久的情志刺激,超出了人体的承受范围,就会对相应的脏器造成影响,而产生相应的疾病。

喜——欢喜、高兴

愉悦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对人体是有益的,但是如果是突然的狂喜,就会喜则气缓,即心气涣散。心主血脉,心气虚则不能行血,血运无力导致血液瘀滞于心脉,出现心悸、心痛、中风甚至死亡。

忧——忧愁、苦恼

人在遇到烦心事的时候适当地忧愁担心无可厚非,但是忧虑太过,表现为终日忧心忡忡,郁郁寡欢,轻者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少言少语、忧郁寡欢、意志消沉、独坐叹息,重者难以入眠、精神委靡或紧张、心中烦躁,就会“忧则气乱”,因气机紊乱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出现心悸、胃痛、食欲减退、失眠等种种不适。

怒——生气

适度的生气有利于气机的宣泄和情志的调畅,对身体是有益的。但是若暴气暴怒,“怒则气上”暴怒伤肝,就会导致肝气不疏,上犯头目,出现头胀头痛,面红目赤,肝区疼痛,烦躁易怒,甚至打人毁物。或者气极反静,不言不语,俗称生闷气,这更有害健康,重者会因气厥而四肢抽搐,甚至昏厥死亡。

思——思虑

每个人在遇到问题时都要思考,但若思虑过度也会导致多种病症。中医认为“思则气结”,“有脾在志为思”,故过度思虑最易伤脾气,脾胃运化失职,就会造成食欲减低、胃脘胀满、腹胀腹痛等。

惊——惊吓

正常人若耳闻巨响、目睹怪物、夜做噩梦等都会受惊,但是很快就能恢复。心气虚的人受惊后可表现为颜面失色,神飞魂荡,目瞪口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