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国学讲坛(第一辑)(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3 22:39:06

点击下载

作者:汪华,胡真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杏林国学讲坛(第一辑)

杏林国学讲坛(第一辑)试读:

序言

五月是“春风吹又生”的季节。

每年的五月也是湖北中医药大学《杏林国学讲坛》开讲的日子。当春风吹绿大地,百花竞相吐蕊,旨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杏林国学讲坛”如期举行。届时,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作客“杏林国学讲坛”,引领学子步入中华思想文化的圣殿,享受哲学、史学、儒学、美学、文学等领域的中华民族文化盛宴。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民族文化中生生不已的变易之道,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富贵不淫、贫贱不移的丈夫气概,民为邦本的政治哲学,正德厚生相统一的精神物质文明观等等,不仅是开启中华民族智慧的钥匙,而且也是滋养世人心灵的甘泉。

中医药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贡献给全世界优秀文化品牌之一。我们要创新中医,并将中医推向世界,必须以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前提。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开办“杏林国学讲坛”的初衷就是要搭建学习国学精髓、继承中华文化、培养人文精神、发展创新思维的高端平台,彰显我校“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传承与创新并重,科学与人文相融”的人才培养理念。

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大学之大,不仅在于大楼,更在于大师,还在于大道,大气。既要有科学的理论,也要有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人,有一批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大学生。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不仅要培养扎实专业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更要塑造高尚灵魂和健康人格。德国著名的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志铭是:“头上是繁星闪烁的天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这是一种多么壮丽、大气的人生境界。年轻的学子不仅要脚踏实地,发奋学习,更要时常仰望星空,坚守精神家园。只有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我们才能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才能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才能有“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气魄,才能在浩瀚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归属,才能真正成为21世纪的优秀人才。

2010年5月著名国学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其成在“杏林国学讲坛”中谈到,学习国学的最大好处就是修心、开智。“修心”可以让人们达到健康、快乐的心灵境界;有了快乐的心理,必然能够达到健康的生命状态。学习国学可以让我们变得渊博、变得明理,变得机智、变得豁达,变得文明、变得高雅,它让我们在获得温饱和财富的同时,拥有一种别样的精神享受。“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当明;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该是何等的幸福之境!

文以载道。道不远人。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传统文化也正迎来一次全新的繁荣。期望莘莘学子在走进中华思想文化殿堂,感受传统文化盛宴的同时,进一步意识到所肩负的责任。“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所有大师的报告都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报告人审定。为了帮助读者理解大师的思想,编者对报告人作了一个素描介绍,并对报告进行了解读。是否妥当,赖于读者朋友批评。限于学识,书中错误在所难免,祈望指正,便于今后修改。编者于2011年春

美学篇

1.国画大师说古论今妙笔丹青——周韶华教授印象

一身红衫,一头白发,已届耄耋之年的国画大师周韶华先生精神矍铄、步履矫健,谈起自己的艺术创作以及对中国画的批评与展望时文思泉涌,说古论今中展示的丹青画卷也引来了台下学子的一阵阵掌声。5月22日下午,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做客湖北中医学院“杏林国学讲台”,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隆重举行了“寻根与转型”的大型人文讲座。讲演中周老还展示了他的四十多幅代表作品,周先生说:“作品就是力量,身教胜于言教。”

参过军打过仗的周老,创作风格亦雄浑壮阔,他把自己的画作以及创作生涯总结归纳为“三大战役”。第一大战役是以黄河为母体进行的系列创作,古朴凝重,气势壮阔;第二大战役是以长江为母体的系列创作,再现荆楚文化的浪漫情怀;第三大战役则是以大海为主题的系列创作,雄浑遒劲,色彩丰沛,寓意深远。

讲到这“三大战役”的创作过程,周老不忘给同学们历数自己的每一个创作灵感产生的瞬间。上个世纪80年代初,周老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时,两尊辟邪石兽给他很大启发。此后,他四次到西安考察文物古迹,考察黄河至入海口,行程三万里。这些经历,令他的视野更开阔,画风更大气。他从民族、国家与历史的角度进行审美观照,以天道宇宙的意识切入,先后创作了《大河寻源》组画。《黄河魂》为该组画作品之一,它以石兽为伟大民族创造历史的见证,以曲线美显现黄河的生命力,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历史内涵。此后,他在仰韶文化彩陶中,寻找和发掘中华民族的历史,用黄河象征民族的历史,将远古文明与当代文明连结起来,创作了《梦溯仰韶》系列作品,从而完成了他的第一大战役。

此后,周韶华开始第二大战役:纵横青藏高原,上下长江首尾,进行江源探索。他曾登上连绵天际的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感受“冰雪大沙漠”“西天鬼门关”的洪荒悲壮,创作了《不尽长江滚滚来》、《天地通流》等作品。随后,他以浪漫狂放的风格,完成了《荆楚狂歌》组画的创作。一幅幅地域特色鲜明的作品诠释着这位画坛大家浓郁的楚文化情结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也让年近八旬的周韶华先生又翻开了他的人生新页。周韶华说:“楚人与宇宙无间、同天地合和的文化意识打动了我,他们直指天界的眼光、无羁超凡的想象、诙诡谲怪的意趣、精彩绝艳的色调,使我激动不已。”在周韶华先生的《荆楚狂歌》组画中,有楚地山水、风俗民情,更有仰天长问后义愤投江的屈原、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老子和在茫茫宇宙中追索大道的庄子等人物形象。创作中,他融中国画以形传神的创作手法与西方的现代表现手法于一体,酣畅淋漓,气势宏大。

在完成了以黄河和长江为母体的艺术创作之后,周韶华将他的艺术视角转向以大海为主题的创作,他称之为第三大战役。周韶华说,自己从小在海边长大,对大海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他的作品一直以“大视野、大思维、大气象”为主线,这与齐鲁文化对他的熏陶有很大关系。

从黄河到长江、再到大海的寻根溯源,在对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孜孜探求中,周韶华用丹青妙笔叙说着五千年的历史,演绎着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正是这种不懈追求的意志,不断创新的精神,奠定了他在中国画坛的地位。

讲演结束后,同学们就传统文化的继承与批判提出了很多问题,比如“现在很多人对于中国画的前途很困惑,认为中国的传统水墨很难适应当代人的需求”,周韶华说:“中医、国画、京剧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国粹,中国画确实存在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把传统精神向现代转向,如果缺乏经典的东西,继承的难度就大了。转向很难,要变革,不能裹足不前,要面临挑战,要有新的东西。不过国画的开放程度较京剧相对好一些,这要在解决矛盾中前进。”在谈到中国画的变革时,他提倡对西方绘画的学习和借鉴,但不能失去自我,要有一个本土性主体意识,要对中国的文化充满自信。在本土性的文化立场上再发展国际性,拿出最好的作品,向全世界展示我们的自尊自信。当然也要吸收国外的一些东西,不能局限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同时,周老也提出了他对中医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期望,希望我们中医院校的同学们,致力于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同时也发展壮大中医药,让它走向国际化、现代化。

2.寻根与转型

人物简介:周韶华,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湖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湖北省美协名誉主席、中国美协理事、中国画研究院院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西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和日本名古屋艺术大学客座教授,西安美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名誉教授。2008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终身成就艺术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举办“大河寻源画展”、“六十年艺术探索展”、“梦溯仰韶画展”、“汉唐雄风巡回展”等画展,发表《全方位观照论》、《横向移植与隔代遗传论》等论文,为世人注目。

如果没有神圣的使命感,就很难成为一个中国画家。过去,中国画、中医学、中国京剧并称为三大国粹,这三大国粹的内在精神就是中国的文化精神。刚才,《论语》的朗诵场景让我非常感动。因为我们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民族文化有很大程度的忽视,国学的失落是很大的损失。我们中医学院倡导这种国学精神,我感受到了这种氛围,十分感动。我小时候没有父母,是一个孤儿,我的舅舅和外公照顾我,后来舅舅和外公商量,得叫这个孩子读点书,于是,我读了很长时间的书。过去在农村,请老先生教《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我比别人年龄大,别人两年读完的书,我一年读完,其他小孩四年完成,我两年完成。最先就读《论语》,那时读《论语》很辛苦,但是给我的帮助很大,所以我听到《论语》朗诵就很亲切。“寻根与转型”是我这三十年来关注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我觉得一个中国画家如果不了解自己民族的的文化传统,不能走进本土文化,你就没有民族文化身份,就没有民族文化立场。同时,如果你不能对传统有所发展,有所创新,不能使传统再生,再创造,不能进行艺术转型,那你就是端着祖宗的碗,吃着祖宗的饭。所以寻根与转型是我的追求,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在艺术道路上的最根本的追求。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讲一讲。

今天中医学院赠送我《黄帝内经》,我也非常高兴,因为中医整体性的思维、综合性的思维跟中国画是相通的,也跟中国京剧的艺术处理方式相似,不是写实的而是写意的,这些哲学思想都是相近的。今天中医学院请我做名誉教授,我是也感到非常高兴和光荣。请我做名誉教授的单位很多,但我非常看好中医学院,中医学院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有许多颇有建树的中医教授,这个学校是很有前途的。

在这里我不准备谈深厚的理论问题。中国画整体的把握、写意性的艺术处理以及对艺术整合性的关照,这是它的精髓。我有两个最好的老师,一个老师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一个老师是自然造化。对于上下五千年文化传统,你必须走进去,走不进去,就不能真正理解它,它就不能变成你的精神财富,不能变成你的精神资源。如果艺术创作中不能掌这个最丰富的矿藏,艺术就很难成为本土文化。另一方面,如果不面对自然造化,那么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也很难走向当代。所以,这三十多年来我心中最重要的思想结晶就是要尊重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一个当代艺术家如果不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对民族命运和国家安危不尽职尽忠,就很难进入当代艺术状态。同样,如果不到生活的源泉中去,不以自然造化为师,自己的艺术也很难进入当代。

先难后易,先远后近,我把中国的名山大川都跑了一个遍。长江源、黄河源、澜沧江源、喜马拉雅山、昆仑山,我先去这些最边远的地方。我在八十年代把中国的名山大川都跑了一遍,有的地方去过好几次,比如黄河源头入海口,我去过十多次。不仅为了看自然景观,主要是因为我感到黄河流域产生了黄河文化,长江流域产生了长江文化。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认为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长江文化稍晚一点。但是在长江文化流域中产生了许多重要的人物,比如老子、庄子、屈原,包括像楚庄王这样的人物,大家比较熟识。随着出土文物的不断增加,对楚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我的心愿,或者说我的很大的一个任务就是考察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以黄河文化为坐标来设计我的艺术。我的文化使命定位为建构新的史前黄河文化,它的质量应该超过历史上最辉煌的艺术,我就是从这里入手。我觉得中国画是一个文化载体,它是一种写意文化,要把它当作一种文化来看待。我到黄河流域,大部分时间就是进行文化考察。我认为一种创作要搞好,首先是它的文化内涵,然后就是生活积累。没有这两条,你想搞好艺术创造就很难。艺术的传承与转型实际上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个问题是本土型与国际型的问题,一个是传统与当代性的问题。我一直强调中国艺术的本土型,我们要解决好当代艺术的中国元素与国际型的问题,必须把中国艺术融入全球视野,与国际艺术进行交流,具有我们自己的话语权。如果我们不能带着民族文化的元素,带着民族文化的思维,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化的立场,带着明确的民族文化的身份,就很难在国际上取得话语权。同样,艺术如果不是国际性的,就不能面对全世界,那么你的艺术生命、艺术影响力就仅仅封闭在本土。在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就是落后的。我们这个世界经历着金融风暴,在这场风暴中,很多国家看好了中国。如果我们具有了话语权,腰杆子就特别硬。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中国积累了很多经验,具有了很强的实力,世界很多国家很看重中国。中国的艺术也应该是这样,我们的视野应该是全球视野,全球思维。我坚信,没有本土性,中国艺术将失去自己的民族身份;没有国际化,中国艺术很难进入国际舞台,因而也将失去本土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所谓转型,就是解决传统与当代的链接,本土性与国际性的链接。近三十年我所做的一切,就是解决这两个链接。实现这种链接是我这些年从事绘画的自觉的文化使命。没有国际化,中国艺术很难进入国际舞台。解决好这个问题,不是靠一两件作品,而是靠全面地从整体创作来解决。我的创作可以称为三大战役。我设计的第一创作轴心是黄河战略,具有一个战略思想。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难题,要实现这个战略目标,就像打仗一样。后来我的创作成为了黄河——长江——大海三部曲。黄河战略首先是黄河文化,因为我们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所以,首先以黄河文化为坐标。第一战役以黄河文化为坐标,在寻根意识召唤下推出“大河寻源”。一是意识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生机与前途深藏于生活的深层沃土中;二是现代转型的内在生命蕴藏于五千年的伟大传统中。二者之合即我要追寻的总根。同时,寻根也是我对传承与创新的回应。后来的姊妹篇“梦溯仰韶”、“汉唐雄风”都是寻根的延续。以黄河文化为坐标,寻找能代表黄河灵魂的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把它放在一个特定环境中。对于大河寻源图,我特别地讲一讲。这是一张狮首图,狮子象是汉代比较多的形象。我在西安碑林看到了一幅双狮图,产生了大河寻源的构思。在西安碑林连续看了三天,又到了汉武帝的陵墓,大河寻源的创作构思进一步明朗化。因为在当时,中国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我们中国跟世界反差之很大,这个时候最重要的精神力量就是有民族的大灵魂,民族的浩然正气,阳刚之气,像孟浩然所说的“吾善养我浩然之气”。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充实着民族灵魂。后来我到了青山峡谷,看到壶口瀑布,瀑布的水流飞泻直下,于是我创作了“狂澜交响曲”。

这两幅黄河图能表现我的创作追求。不仅仅表现一个自然景观,而是把一种民族精神、民族魂魄充分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画,这不是古代的中国画,而是现代的、当代的。我们中华民族应该有这种浩然之气,阳刚之气。这是我自八十年代开始创作的大河寻源的宗旨。我觉得这个文章还远远没有做完,因为黄河流域的文化渊源深厚。我们看到的仰韶文化有八千年的历史,仰韶文化之后是青铜文化,之后是先秦文化,然后是汉代文化。我们的民族文化使命感不是空话,而是一种实践。汉唐文化这一部分就非常丰富,比如,古代石窟。龙门石窟、莫高石窟的雕塑,都是不知名的作者的创作,把这些雕塑与希腊、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也绝不逊色。我前后用了二十几年的走访这些石窟,创作了一批作品。要创作当代的文化,就要把传统的文化转型为当代的艺术形态。我的三部曲之一是大海,而比大海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思想。中国的哲学思维不是很狭隘的、很实在地讲一件事情,她与西方哲学不同,西方哲学是分析的,不断地求证、量化。嘿嘿,在这里跑题了。

我们看仰韶文化,这些小人,是彩陶上的人物。我的绘画就是要走出仰韶,迎接新的光明,新的文化辉煌,这是对转型的一种尝试。在彩陶上,这些小人手拉手地跳舞。我当时在青海的柳湾,我向博物馆的人请教关于彩陶的事情,了解它们出土的报告,倾听他们对这些文物的具体描述,听他们讲有多么高、多么宽。后来我搞了仰韶文化的展览,命名为“梦溯仰韶——家园系列”。

仰韶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元素在建筑上、服装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把这种传统元素变成了现代的文化。我在研究仰韶彩陶,搞仰韶彩陶创作的时候,收获非常大。它的这些符号与中国书法、绘画是相通的。从仰韶彩陶可以看出仰韶文化中对水的崇拜。我们现在的艺术,包括很多国画,完全丧失了民族文化的符号,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元素。其实这些元素完全可以进入我们当代的文化,进入当代的艺术构成。我创作这个仰韶系列,也是寄希望于当代的艺术家能够把传统文化的因素融入到创作之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统文化自身、传统文化因素失落了,丢掉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把这种文化丧失称为“文化断代”。仰韶文化从河南、到陕西半坡、到青海,在河北、山东,都有文化遗迹。

这是汉代的一幅狮首图。汉代的成就和唐代的成就是无比辉煌的。因此我把以汉唐为素材的创作命名为“汉唐雄风”系列。这幅狮首图取材于汉代,而同时我把它处理成青铜气,具有一种阳刚的质感,加重它的重量感,产生一种震撼力。这是汉武帝陵墓中的陪葬品,是一块很原始的石头,稍加雕琢,就显示出一种气魄,这是我最崇拜的雕塑作品。

这幅画取自敦煌的壁画。经历过一个个朝代的不断创造加工,敦煌的壁画绚烂磅礴,经过风雨的洗礼冲刷,有的显示出斑驳的层次,使得敦煌壁画更加厚重,又具历史的沧桑感。如果把敦煌的壁画横向铺开,可以展览二十多公里,其实有的壁画还没有被挖掘出来。唐代文化的本土化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艺术的本土化在国际社会中是需要我们坚守的。

这两幅画从中唐佛像取材而来,初唐的佛像具有一种磅礴气象,而到中唐又显示一种清瘦之气。有人把艺术创作界定为“这样子”,而不是“那样子”。我认为,不应该设定那么多规矩,不断创新才是最关键的。汉代到了汉武帝时候,处在一个国力强盛的时期,这从出土文物就可窥见一斑,我以此取材的汉代绘画自然显示出盛朝气象。

第二战役以长江文化为坐标,是第二次大寻根,她是“大河寻源”理念的深化,这次侧重于从人文精神与文化理想的层面,再创荆楚文化的寓意与浪漫幻想,使艺术转化为现代,要强化文化思想,推出了“60年艺术探索展”、“荆楚狂歌画展”。长江文化出现了非常重要的代表人物: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庄子。这幅画是庄子的《逍遥游》。他所创造的那个天上地下、海阔天空的鲲鹏形象,他的那种气势磅礴的想象力在那个时代是超前的,简直不得了,他把天地人合一、天地同和,他的联想、他的思维,都是不得了的。特别是他的楚辞,是天上、地下、人间,是纵贯世界,不是现实地看世界,而是现实与想象融为一体。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种意识思维在艺术上是关键。人离开了地,离开了自然,根本就不能生存。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也是自然本身。顺其自然,艺术也要自然而然,他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楚文化的衰落也是楚国的腐败导致的。这一幅《沉江》图,取材于屈原愤懑于楚国的腐败而投汨罗江,这幅画很沉重。这是一幅楚国武器的画,武器上面的画面上是一个女人在跪求战争的停息。这是一幅《九凤朝阳》的作品,这九只凤即是对太阳崇拜的鸟,也是智慧的鸟,也是长江文化的象征。这些作品的原型都是楚文化的风骨。

第三大战役以海洋文化为坐标,把艺术表现推向了精神时空、心理时空并回到我毕生追求的原点:强化浩然之气、阳刚之美、革命英雄主义气质,追求宇宙大生命,表现的是对当代人的精神向往与文化理想,是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胸怀、亿万巨人的大海般的抱负的礼赞,也是我对水墨画当代形态的新的实验。

下面看一组作品。

这幅画(《呼啸龙吟》)画得非常大,大概有八米长,两米多高,大海象虎啸龙吟一般。这是在威海的刘公岛海边画的一幅画。这幅画主要强调的是气势和气概。这种气概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象征。我画得很平静的海一般很少。

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海涨潮落潮,涨潮的时候剧烈地滚动,其实是一种生命力的展示。海浪是艺术的大舞台,由海浪可以做很多文章。我最近在整理我的集子的时候,发现有三十多幅画以海浪为主题。早晨看到太阳出来的时候,海浪的波涌、跳动,也是一种生命力的表现。

最近我还以民间艺术为元素创作了“国风归来”和“遥望星空”两个系列的作品近200幅。“遥望星空”将于今年的第四季度在武汉美术馆推出与观众见面。下面把“遥望星空”这组作品展示给大家。

创作这组作品,有一个想法:不管是中国画还是西洋画,有一些界定,有一些理论,在过去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现代国画,人的视野、思维空间应该是超越的,超越时空,在九天外观察、思考问题。来作比拟的形象就是宇宙星空,宇宙星空与我们的距离是非常遥远的。美国通过哈佛望远镜得到的星空资料,一个大爆炸的镜头到了地球上的时候,已经过了多少亿年了。那么,我们知道这个消息时,它早已过去了好长时间了。所以,我觉得绘画要想拓展一个空间,创作方法、创作思维就必须打开一个眼界,超越我们眼睛所能看到的界限。焦点透视也好,三点透视也好,基本上是眼睛会看到的那个点,再远之外的东西好像进入不了绘画的视野。这次专门搞一组“遥望星空”的创作,准备在武汉美术馆展出。国庆节之前的时间是来不及了。民间元素的组画以后再呈现出来,集资基本上已经编好了。在这里向大家透露最近在做什么,这些现在美术界还不知道,这是第一次公开,嘿嘿。要出一本书,任务还是很繁重,现在搞了一百多张,还不够。可能受了《楚辞》影响,对九天外的宇宙星空比较感兴趣。

还是回到原题上,我的审美情趣以宏阔、壮美为旨归,追求的是大美,也即以孟夫子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充实之为美”。回头看,从传统中创新是也是可能的,但必须做文化寻源的工作。寻源就是追根寻本,把触须追到传统的原点上。这生动地证明,当代艺术的发展生机既蕴藏于传统,也蕴藏于现实生活,同时也蕴藏于创作主体的心中。

我今天留一点时间给大家提问题,和大家交流。我们的交流会非常生动、活泼的。大家随意提问题,也可能回答不出来,回答不出来我再请院长书记帮忙。呵呵。

3.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画与传统文化的应对与出走——周韶华答杏林学子问

提问:请问周教授,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面对国际文化的冲击,我们传统文化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它呢?

回答:面对多元文化、多元文明,不要恐惧,不要把它们看做洪水猛兽。我们要坚守民族文化的立场,还要很冷静地看看什么是对我们有益的,是我们可以借鉴利用的。对传统也好,对外来的多元文化也好,如果吃了不消化、不吸收,不转化为中国的,在国际上就没有话语权,就是模仿。模仿中国的、模仿西方的都不是创造,模仿都要转换。我前些时候在北京办的一个班讲过一个问题,我们应该有一个很冷静的态度分析西方现代派。塞尚对透视学非常反感,但他的写实绘画是无与伦比的,美不胜收的,并且他的绘画又不是模仿客观世界的,是表达心灵、内心情感的。创作不应该受任何形式的束缚,应该松绑,自由自在地表达。所以,他被称作西方现代绘画之父,从他之后一直发展到毕加索,现代主义绘画发展到极致。其后,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人们对绘画产生了虚无情绪,否定绘画的形式,内容,结构。完全把绘画否定掉了。都否定掉了还有什么绘画?就成了取消主义了。对不同的绘画、文化,应该保持沉着冷静的态度,不要盲目地接受、盲目地否定。我拿一些现代派里好的绘画给大家看,也拿一些不好的给大家看,大家一作比较心里就会冷静下来。不要一说现代派,就以为一无是处。同样,有些中国的现代主义绘画完全失去了民族文化的根本,完全模仿国外的,看不到中国的元素。这样就很不好。

提问:周教授您好,非常高兴您能做客我们学校,我是管理学院的一名学生。看了您的作品,听了您的讲座之后,收获颇多。您的创作三部曲是黄河、长江和大海,我想请教您,您的这三部代表作分别有什么特点?谢谢。

回答:它们都是以文化根基、文化底蕴为基础的,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是不同的。黄河文化是非常凝重的,泰山从山下到山顶好像就是一块石头连接起来的。所以过去国人说“重如泰山”、“稳如泰山”、“泰山压顶不弯腰”。泰山有一种整体的力量,就像黄河文化,沉重博大,它的特点就是非常庄重、肃穆、雄浑。这是几千年来黄河文化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塑造,对中国文化根底的奠基。黄河文化是非常重要的。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有非常大的不同。它更富于浪漫幻想,它不写实,它流贯宇宙,天上地下人间,想象空间非常自由。读一读庄子的作品,读一读屈原的作品。我以前跟我的学生讲过庄子,关于艺术,庄子讲了三个很精辟的故事。故事讲的就是创作方法,大气磅礴。艺术创作进入到楚文化的境界的时候,不应该有任何心理障碍、生理障碍、物理障碍,应该依着自己性情心情而发挥。所以很多人评价楚文化时认为她是一种理想的文化,比现实更高的文化,表达内心情感的文化。长江文化,特别是楚文化,包括巴蜀文化中的有特质的塑像,是北方文化中看不到的,长江文化敢于夸张,比如云南青铜器上的奇形异状的图画。如果没有长江文化,中华文化到汉代就不会那么完整了。因为,最早统一中国文化的是楚人,不管是项羽还是刘邦,他们都是楚人,楚人把长江文化带到中原,跟原来的黄河文化进行汇流,才形成了汉文化。我们今天的汉文化就是得利于两河,即黄河和长江,这两河文化汇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它的文化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后来为什么要搞一个海洋文化呢?海洋文化应该更开放,不论是黄河文化还是长江文化都是区域性的,区域文化有自己非常强的地方特征,我们也非常尊重它们的特色。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有一种国际性的思维,国际性思维不仅影响了我们今天的中国人,也影响了我们的文化。我过去看历史书的时候,感到非常遗憾的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的版图扩展到了阿拉斯加,到了欧洲,到了匈牙利,到了奥地利,南边到了印度尼西亚,但是没把文化带出去,没有进行文化传播。明朝海上力量那么强大,我们的丝绸之路把丝绸、瓷器带到国外去,但是没有很好地传播中华民族的文化。所以,我这个海洋文化就是应该有这样一种世界观,应该像大海一样,像宇宙星空一样。我们需要有一种大思维,大视野,这正好是中国古典哲学里的内核。比如讲,“天地同和”,就是说人和天地是同为一体的。前几天,我在中国科技大学办了一个班,跟科技大学的校长交流,他也讲到这个问题——具体化。比如说撒哈拉大沙漠,你不可能计算出它有多少沙子,按照这种具体化、量化的,走到极致就是绝路。中医的很多思维、诊断方法,就是着手于中国古典哲学的综合性的、整合的治疗。我现在做的画就是着重于一种综合思维。不把绘画创作与历史、区域文化、文化的国际化问题连接起来是不可行的。我认为你提的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我为什么把创作分作几个战役来打呢?就是针对不同文化的特点,尽量把它们找出来,它们能对我的创作起到重大作用。

提问:周教授您刚才讲到国画与中国戏曲与中医的相通,您能具体阐述一下中医与国画在那些方面是相通的吗?谢谢。

回答:这对我是个难题,因为我没有很好地研究过中医理论。对《黄帝内经》,我找了很长时间,后来找到一个版本,非常长,有的地方我也看不懂。我自己感觉到中医的理论、中医的诊断不像西医那样科学量化,它是一种模糊哲学。一种哲学到了很高深的时候,它是很模糊的。比如老子说,宇宙是混沌的,你能把宇宙说清楚吗?谁也说不清楚。我们只能相对地就我们所认知的部分说清楚。以西医的标准要求中医,是不可能的,因为标准不一样。包括京剧,它有很多部分不是写实的,它是虚拟的,是寓意的,是暗示的。从绘画角度而言,绘画的某些东西也不能穷尽,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禅宗不主张言传,不主张立文字,越立文字就离本意越远,从心里去领会,从心里安静、安定地领会。这个问题我可能很难给你一个完满的答案,我不是研究中医的,呵呵。

提问:周教授您好,刚才您的讲座提到了中国画和西洋画,我感觉西洋画表现喷发式的强烈的感情,中国画比较宁静祥和。我想是不是它们在哲学观上的很大不同,决定了它们的表现内容和形式的不同。还有一个问题是,您怎样看痛苦是艺术的源泉?还有就是,我们是理科生,您觉得学画、看画从哪些地方入手比较好?

回答:有一个名人说过,悲愤出诗人。在反抗压迫、救亡图存的时候,能激发出强大的悲愤力量。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条件下,不能一概而论。喜悦的时候也能创作很好的作品,像李白的有些诗就是在心情非常好的时候写出来的,杜甫,还有屈原的诗却是在非常悲愤的时候创作的。这没有一个固定的定理,不一定是悲愤出诗歌。

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区别非常大,是两种非常不同的文化造成的,不能简单地界定。不同的历史阶段,西方与国画也是各具特色。我们过去说现代主义与古典主义,现在把古典的东西忘了,只说现代派的东西,这都不是很完整的。不同的时代产生不同的艺术,与文化特质、民族心理是直接相关联的,它们的区别不能用一两句话来概括。中国的画呢,比如我研究这些绘画语言的时候发现,中国画的绘画语言一个是点、线,一个是笔墨,一个是章法。西方绘画是讲块、面,讲色彩,讲构成。我要把这两个东西融合起来,我到新疆的塔克拉玛干看大沙漠,看了很多场景,我就找到了一种东西,这种东西既可以表现我们中国画的点线,又能表现西洋画的块面,把它们的块面和我们的点线,把我们的笔墨和它们的色彩融合起来创作一种新的绘画语言。在绘画语言上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你想,转型用什么东西呢?以前我们只重视题材,后来又重视形式,现在要转化到绘画语言。

中国的绘画是一种线文化,以线为结构,而西洋画则是以块面为结构,重色彩,而我们是以水墨为重。我的绘画对线、色彩和水墨这三种东西相融合。我看了齐白石的画,就思考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齐白石的画呢?齐白石在绘画上解决的问题,是在题材上把农民的喜爱、农民的感情带到绘画中去,这在过去的国画中是没有的,他画的螃蟹啊,青蛙啊,小鸡啊,过去的文人是根本不可能画的,同时在绘画语言上,他也有创新。我的绘画创作也应该有明确的绘画语言意识,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含糊不清,绘画不应该是仅画几张画而已,在绘画形式、在绘画语言上不解决什么问题,照老套路搞就不行。

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呢,不应该划定框框,还是根据自己的爱好。看多了,学到一定程度就会对之前感到不满足。我前几天到洛阳去,看到画廊里都是牡丹画。当时我觉得,作为国画,不应该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都是牡丹,没有自己特别的变化,没有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我本人也没有经过专门的绘画培训,也是从业余爱好起步的,我认为爱好是最好的老师。我前面讲过,我有两个最好的老师,自然造化是我的老师,我去过那么多地方,那些地方都是我的气场。艺术没有这个气场根本就不行。特别是西部的大山大水,跟我的主观要求是非常吻合的。进到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传统中,确实得到很多的收获。没走进去之前,分不清什么是长江文化,什么是黄河文化,走进去之后,才发现它们是很不一样的,它们有很多不同特点。也有很多的业余爱好者成为了非常有名的专业人士。

哲学篇

1.儒学大家妙语连珠畅谈儒家精神——郭齐勇教授印象

儒家思想的内核是什么?如何利用儒家思想解决当代问题?孔子思想是如何体现出人性的觉醒的?6月5日下午,中国儒学大家,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院长郭齐勇教授作客湖北中医学院“杏林国学讲坛”,进行《儒学与儒家精神》的主题讲座。郭齐勇教授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带领杏林学子走进儒家的精神世界,讲坛现场不时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正宗和主干,是华夏族群的精神形态,是中国乃至东亚社会文化的结晶,蕴涵了东亚各民族的民族性格、终极信念、生活准则、生存智慧、处事方略。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儒家之所以能够在其后的中国社会成为一个主导的思想,是与儒家既能传承典章制度,又善于趋时更新、因革损益的特点分不开的。儒家文化无疑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1988年1月在巴黎召开的一次世界性会议上,许多诺贝尔奖金的获奖者竟达成了如此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五四以后,国人习惯践踏自家的传统,以文革为最盛。但是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低沉以后,在人类进入21世纪的今天,儒学又愈发显示出其内在蕴涵的坚韧的生命力。儒家文化的许多价值理想一直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