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新基建” 证券市场红周刊2019年02期(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6 14:52:45

点击下载

作者:红周刊

出版社: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透视“新基建” 证券市场红周刊2019年02期

透视“新基建” 证券市场红周刊2019年02期试读:

透视“新基建” 证券市场红周刊2019年02期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 主办版权信息

透视“新基建” 证券市场红周刊2019年02期

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 主办

非经书面授权,不得在任何地区以任何方式反编译、翻印、仿制或节录本书文字或图表。编者的话甄别主题机会

在狗年年尾,市场终于盼来了管理层的“大招”。为了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基建投资仍会加码,但投资的主要方向不是传统的“铁公基”,而是涵盖制造、5G等一揽子有高科技含量的工程。

市场最关注的是5G、特高压、充电桩、大数据等“新基建”主题,本周市场也正是被这些概念带动,显得比上周活跃。

从经济角度来说,“新基建”将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之一;从社会来说,“新基建”关系每个人的未来生活;但从投资角度看,无论是5G、特高压、充电桩,还是大数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等,如果单纯以主题炒作,要想获得好的收益很难。

比如5G概念,一直是市场的炒作热点,众多龙头当前的估值水平也不低,其中5G龙头中兴通讯本周表现就波澜不惊。再比如特高压概念的平高电气,在2018年9月特高压项目获批后,市场立即给予了反应,估值中枢已经抬升。

从本周活跃的公司来看,资金是按照小市值+业绩稳定+“新基建”或小市值+扭亏为盈+“新基建”的思路,来推动“新基建”概念活跃的。

当然,有些只有概念的个股也被资金关注,这当然只是单纯的炒作。

对于投资者来说,在理性规避纯炒作之外,也要仔细甄别“新基建”概念标的:业绩预期明确且低估的进来,高估的请远离。好的股票,还是需要一个好的买入价格。本刊编辑部2019年1月12日一周焦点发改委:将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产品消费的措施

摘要:1月8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今年将制定出台促进汽车、家电等热点产品消费的措施。宁吉喆指出,过去一年汽车销售已经接近了3000万辆的这么一个市场规模,但是还有潜力,支持居民合理消费、绿色消费、升级消费。汽车已经从城市进入乡村,现在也在考虑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的消费。宁吉喆透露,今年国家发改委还将新出台完善住房租赁、家政服务、养老、托幼的配套政策,破除文化、体育等社会领域投资准入的体制机制障碍。

国海证券:汽车行业对政策刺激历来敏感,反观史上重大的增速超预期都离不开政策推动,前有购置税优惠和汽车下乡政策的历史经验,今年看发改委具体出台政策力度是否可与之相比,当前时间点对行业的预期指引强烈。

西南证券:上一轮整体偏向惠农,导致中低端产品及许多三线品牌生存延续的状态不同,我们预计此轮政策可能会增加节能、减排、产品升级等导向,导致技术含量较高企业的产品得到更多优惠政策,从而真正扶植质地较好的企业。

渤海证券:在当前经济面临较大压力下,稳增长成为重要关注点,而稳定汽车消费对经济稳增长有着重要且及时的作用。稳定汽车消费的预期将会使汽车板块出现悲观预期修复的机会,尤其是乘用车板块个股有望迎来超跌反弹的机会,而后面政策的兑现程度将决定板块走势的高度。2019年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是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举措。不过,政策需要在力度上有所体现才能有较好效果。此次发改委并未明确具体措施,需要进一步跟踪观察。

民生证券:困境反转叠加政策预期渐成近期行业配置主线。汽车、家电行业相关标的经历了2018年盈利持续低于预期的“戴维斯双杀”,消费刺激政策将有利于消除当前市场对行业盈利下行时间和幅度的担忧。从行情主线的延伸逻辑看,家电股、汽车股有望接棒。

东莞证券:出台刺激政策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有利于降低行业库存,重让企业走向正常盈利轨道。但长期来看,汽车刺激政策对于汽车长期空间影响不大,长期空间是由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等因素决定,刺激政策更多的是改变消费节奏,未来空间提前释放。

东兴证券:新政推行初期对市场需求提振的确定性毋庸置疑。但一方面10年间白电各产品保有量明显增长,需求空间相对缩小;另一方面市场规模大幅扩张,根据2018年前11个月数据,白电黑电各品类内销规模已增至2008年同期的1.6-4.2倍,因此判断新政推行后白电、黑电的复合增长率不会超过家电下乡时代高峰期的复合增速。图说

12月CPI同比上涨1.9%,较11月回落0.3个百分点,符合我们预期。PPI同比则大降1.8个百分点至0.9%。其中,油价环比进一步大跌是CPI、PPI下行的主要拖累。而纵观2019年CPI各个部分,多数分项或低位徘徊,唯猪肉价格涨幅预计持续扩大,可能成为2019年通胀中有一定不确定性的因素。——摘自申万宏源宏观经济研究报告商誉减值改摊销?会准委:仍按现行要求执行

摘要: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网站1月4日发布信息显示,近期财政部会计司针对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中的“商誉及其减值”议题文件征求了会计准则咨询委员的意见,大部分咨询委员同意,随着企业合并利益的消耗,将外购商誉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零这一商誉的后续会计处理方法。简言之,财政部会计准则咨询委员会支持“商誉摊销”,而非现有的“商誉减值测试”。1月8日,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关于咨询委员就商誉会计处理研讨意见的说明,称上述观点仅是咨询委员们针对有关会议文件发表的专家研讨意见,请各有关单位和企业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现行要求对商誉做好相关会计处理。

中信证券:商誉摊销只是会计准则咨询论坛中的一个议题,短期内难以落地。对比美股和A股近十年商誉减值损失情况,标普500在2017年商誉减值仅占上年商誉总规模的0.3%,沪深300和全部A股分别为1.8%/3.5%,摊销年限不低于30年才能边际上缓解A股减值损失压力。

星石投资:商誉减值改为摊销短期内难以实现。首先,将商誉减值变更为摊销属于会计准则修改,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采用摊销方式,也不是完美的方法。并且采用摊销进行会计处理,可能会降低部分企业参与并购重组的积极性。例如新经济公司,大多是轻资产+高估值,资本运作较为活跃,这也就意味着并购重组将产生高商誉。如果采用摊销方式进行商誉的会计处理,收购方每年的净利润都将受到影响,这样一来反而会使得原本具有协同效应的并购活动因商誉摊销对收购方业绩造成拖累,而降低企业正常进行并购重组的积极性。

华泰证券:假设最终会计准则发生改变,商誉采用摊销方式进行后续计量的话,有可能是出于缓解商誉减值“地雷”集中爆发的考虑,希望通过渐进式的路径来化解这一风险。当然从绝对金额上来说,采用摊销方式后对于上市公司整体利润影响的体量至少在短期内将大于减值测试方式:因为当前A股存量商誉金额1.45万亿,假设按照10年摊销每年影响金额为1450亿元,如按照20年摊销则为725亿元;而整体A股2017年实际的商誉减值金额为366亿元。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有过往商誉减值测试不太严格的因素,且大多数上市公司并购标的尚处在业绩承诺期内,业绩变脸的概率相对较低。

国金证券:即便去修改商誉减值会计准则,时间最少还需要2到3年,该项会计准则的讨论也不可能影响到2018年的年报结果。2018年年报的会计处理方法不会变化,今年还该怎么计提减值就怎么计提减值,绝对不可能改成摊销的做法。至于以后会不会改,什么时候改,这个还不确定。该项会计准则的讨论不可能影响到2018年的企业盈利年报结果,甚至是2019年等。数说

110亿美元 央行数据显示,中国12月外汇储备为30727.12亿美元,相比2017年末减少672.37亿美元,但高于此前市场的预期值30700亿美元,且较11月的前值30617亿美元环比增加110亿美元。中国12月末黄金储备5956万盎司。

50.5万亿元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初步统计,截至2018年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及其子公司、期货公司及其子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0.5万亿元。公募基金管理规模约13.0万亿元。

45.0%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年1-12月纳入统计的25家主机制造企业,共计销售各类挖掘机械产品20.3万台,同比涨幅45.0%。国内市场销量18.4万台,同比涨幅41.1%。出口销量1.9万台,同比涨幅97.5%。

2.2万亿元 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经核算,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增加值7811亿元。

13.4% 工信部数据显示,2018年1至11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0.4%。

226万辆 中国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12月份广义乘用车零售销量226万辆,同比减少19%。封面文章透视“新基建”本刊记者 林伟萍 李健·编者按·

在政策利好预期下,“新基建”成了市场焦点,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充电桩和大数据中心五大板块几乎同时迎来新行情。

不过,这种基于政策预期的行情,更多的是题材性炒作。仅以5G为例,有投资人指出,这个板块在最近几年一直是炒作热点,众多龙头的估值水平并不低,因此从长期持股的角度来看,此时缺少介入价值。

因此,投资者在关注“新基建”时,应对具体标的的盈利预期有充分判断,因为业绩的兑现能力决定了投资收益的高低,一旦业绩无法兑现则不可避免地演变为“黑天鹅”事件。

更有海外职业投资人建议,真正的行业龙头势必在海内外拥有业务,或者积累了一定声誉,“如果在海外没有任何声音,或者其业务根本无法走出去,那么这样的公司是不具备长期持有价值的。”

本期《红周刊》围绕以上五大板块采访了几位职业投资人,以辨别风险,寻找机会。

在2018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后,市场找到了2019年的投资主线。会议指出: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

国家对“新基建”的重视主要目的是培育形成国内市场。从市场层面来看,“新基建”涵盖的各个板块因为预期反应的不同,其整体估值水平各异,5G整体估值实际已经较高,其他各板块龙头也呈现分化趋势。

5G:整体估值水平被抬高“目前市场对5G预期挖掘非常充分,大范围的关注证明了5G的确定性,但炒作之后,如果个股业绩不达预期,股价还会调整回来。”

因为《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确定2019年是5G商用的落地年,因此早在2015年5G概念就炒上了一个高峰,之后热度不减。但在2018年,5G概念整体回撤30%。在2018年整体板块大幅回撤以及“新基建”定调的背景下,2019年以来至1月10日,5G板块整体涨5.03%,远超上证A股的1.48%。其中特发信息7个交易日收获6个涨停,股价累计涨幅高达73.23%,同期东方通信取得5个涨停,股价累计涨幅为36.36%。“在当前经济环境下,5G肩负着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任。同时,只有5G先运行后,物联网、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才能逐步落地。”职业投资人段成玉对《红周刊》记者表示,据工信部预测,2020年5G将创造920亿元的GDP,2025年5G将拉动1.1万亿元的经济增加值,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2%。

从5G建设周期来看,市场普遍预期5G的建设周期在6~8年,行业未来规模增量存在4~5倍的空间,2021年~2022年有望是5G产业链个股业绩的爆发期。也因此,5G也被市场称为A股“确定性最高的板块”。

从产业链个股受益节奏来看,职业投资人房杨凯对《红周刊》记者表示,5G细分领域受益的先后顺序为光纤光缆、射频、天线和光模块,最后是主设备商和应用端。“光纤光缆从节奏上有望最先受益于5G建设,但目前市场空间相对有限。如果从规模增长预期来看,射频、天线、光模块都是弹性比较大的领域。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主设备商无疑是非常大的,个股确定性也较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市场对5G个股基本面的反应相对充分。房杨凯认为,从长期持股角度来看,当前或并非初始建仓5G板块个股的最佳时点,“分析整个5G板块个股走势可以发现,聪明资金早在2016年、2017年已经开始炒作5G概念股,获利翻倍甚至两三倍后在2018年逐步退出。投资者如果在当前时点参与5G的投资,其实是对5G的第二轮主题炒作。通常大家都知道的投资机会往往不是真的机会。”他举例说,光纤光缆龙头亨通光电2016年1月27日低点6.68元/股,相较于2017年11月21日股价高点33.3元/股,股价累计涨幅高达340%,即使经过2018年的调整,截至2019年1月10日收盘,估计累计涨幅也高达152.9%。

另一个典型代表为5G风向标中兴通讯,“中兴通讯A股股价自去年7月份低点以来已有58%的涨幅,港股同期也有30.68%的涨幅。以港股中兴为例,股价在2018年6月19日下探9.56港元/股,创出近两年新低,但此时PB约为1.3倍,即使自身纵向对比,相较于2016年低点的1.1倍PB也并不算低,因此,当前并不是中兴的极限位置,就钟摆理论而言,当前投资中兴通讯的赔率并不乐观。”他分析说。

物联网细分领域:预计涌现百亿级公司“物联网未来几年可能会有非常大的爆发机会,特别是天线、芯片、终端等细分领域,一定会出现上百亿规模的公司。”

和5G类似,物联网的炒作也是“长盛不衰”。自2009年被列入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后,物联网板块走势节节走高。在2012年~2015年6月,板块指数涨幅高达4.5倍,随后连续3年高位震荡向下调整,2018年跌幅为31%,2019年以来的7个交易日累计上涨4.36%。“物联网上一波行情以主题投资为主,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好的投资机会,但是从2018年开始,物联网慢慢走上了真正应用的舞台。一方面为方便4G、5G的应用,目前通信的情况已经比几年以前改善很多,具备了应用的基础。另一方面,就网络技术本身,经过升级换代,也已经到了可应用的状态。我们认为,物联网未来几年可能会有非常大的爆发机会,特别是天线、芯片、终端等细分领域,一定会出现上百亿规模的公司。”美港资本合伙人张李冲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2019年以来截至1月10日,物联网涨幅较高的10只个股集中于终端设备、芯片和天线领域,如终端设备商实达集团、高鸿股份累计涨幅分别为43.78%和22.68%。市值方面,这些个股在35亿~68亿之间,距离百亿规模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实际上,随着运营商大规模采购模组(用NB-IOT对2G模组实现替换),物联网连接数在成倍上涨,身边可以观察到警务信息化、车联网、智慧城市等的物联网终端越来越多,深耕此领域的公司技术也大多成熟,只待需求端市场完成培育。

例如,高新兴2017年通过收购中兴旗下子公司中兴物联,从公共安全、通信企业向物联网转型,战略聚焦大交通、物联网、警务等业务板块,目前车联网和警务信息化已为公司发展核心。如公司的T-Box(Telematics Box)目前已经进入吉利、比亚迪产品线,电子标识在天津、重庆等地区进行试点。中金公司预计,2019年开始,车联网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长的主要引擎。就业绩而言,2017年下半年以来,高新兴扣非净利润增速几乎都维持在30%以上,增长势头稳定。同时,2018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兴物联营收5.2亿元,占高新兴2018年上半年物联网链接及终端应用业务总营收的69%。

日海智能也通过收购或入股国际无线通信模组龙头之一芯讯通、小米智能产品模组一级供应商龙尚科技、美国物联网云平台企业艾拉,打造物联网“云+端”智慧格局,目前公司已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的主要单位,并且是国家发改委2018数字经济试点的重大工程——上海静安“151项目”的承建单位之一。受益于公司收购的子公司芯讯通和龙尚科技实现并表,2018年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高达736.68%和134.54%。

但物联网公司整体业绩爆发还需要时日,张李冲表示,物联网规模化爆发将在5G基建之后,“5G就好比我们修建的公路,公路做好了,物流、汽车就会蓬勃发展,物联网也是这个道理”。

大数据中心:和腾讯、阿里一起讲“故事”“与阿里或腾讯合作开展大数据中心业务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后续想象空间比较大。”

作为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上层技术的基石,大数据中心(IDC)算得上是先导行业,实际也正在经历高速增长。有券商预计,IDC行业规模2020年将超过2000亿元,2017年这一数据为946.1亿元,增长空间在一倍以上。

但就板块投资机会而言,段成玉表示:“与阿里或腾讯合作开展大数据中心业务的上市公司值得重点关注,后续想象空间比较大,大订单往往能够带来业绩的暴涨。”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中国企业IT架构采用云服务的企业占30.8%,其中公有云占19.8%,私有云是7.6%,混合云占了3.4%。目前,阿里云占据国内近半的公有云市场,同时阿里在2019年将继续进行大规模IDC建设,以支持2020年80-100万台服务器的上架需求。在阿里云IDC供应链中,数据港、万国数据(美股)、科华恒盛负责IDC建设,英维克、依米康为精密空调供应商、中恒电气为高压直流(HVDC)电源模块供应商,此外,星网锐捷、浪潮信息等个股也有涉及。

实际上,阿里的“对手”腾讯,也在2018年陆续启动大数据中心项目,预计2019年仍有望大规模持续投入。腾讯IDC供应链个股主要为宝信软件、易事特、中恒电气、英维克和新华三。

分析上述个股可以发现,2017年2月上市的数据港与阿里的合作基础深厚。早在上市前,数据港就与阿里合作过628、69-2/3、2A1等多个IDC项目的建设。2018年5月14日,公司收到阿里巴巴多个意向函,阿里巴巴意向与公司在国内合作建设浙江杭州(ZH13)、江苏南通(JN13)等五个数字中心基地。目前,数据港与阿里合作在建的数据中心超过8000个机柜。“数据港连续拿下阿里巴巴IDC建设大单,为公司长期增长提供了持续的动力源,更为公司在未来强化与BAT等互联网巨头的合作中取得先机。此外,从技术指标来看,数据港2018年股价跌幅接近‘腰斩’,跌的够多,同时底部放量徘徊,证明有资金在入场,市场关注度比较高。”段成玉分析说。但值得注意是,数据中心项目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IDC项目开工后,一定时间内也可能会对公司资金形成一定的压力。此外,腾讯和阿里共同的供应商中恒电气、英维克等也值得重点关注。

在市值方面,数据港、中恒电气和英维克的市值在37亿-64亿之间。

充电桩:特锐德基本面隐含的寓意

特锐德2016年时是1亿度,2017年是4亿度,2018年超过10亿度,复合增速超过200%。这从侧面反映出特锐德的运营能力在得到提升。

由于政策一直以来的补贴,新能源汽车的数量已经具有相当规模,充电桩龙头也借此开始表现,行业龙头特锐德2017年充电板块亏损2亿元,2018年上半年亏损3千万元,2018年第三季度亏损1千万元,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充电板块将实现盈亏平衡。

特锐德的基本面积极变化是一个信号,张李冲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几年,大多数充电桩企业在政策的鼓励下,在前期铺设了大量充电桩,铺设的越多,亏损得越厉害。“但是2019年这个状况会有所改变,特别是特锐德由亏转盈是充电桩行业的重要转折点,这意味着电动车的数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从成本角度考虑,充电桩一天用一次和一天用十次费用是一样的,但结果就是“亏损和盈利的区别”。

若整个行业转向盈利是否就扩大了投资标的范围?张李冲建议,还是要关注龙头。因为充电桩需要前期大量的资金投入,很像加油站模式。特锐德目前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Wind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特锐德经营性现金流流入37.42亿,同比增长28.63%。

从充电量增速来看,特锐德2016年时是1亿度,2017年是4亿度,2018年超过10亿度,复合增速超过200%。这从侧面反映出特锐德的运营能力在得到提升。

在特锐德以外,从未来两年市场容量来看,有机构测算认为,假设乘用车以70%的比例安装用户专用充电桩,预计到2020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68万辆(2019年初为200万),需要充电桩438万个。按照目前直流充电桩约为8万元/套,交流充电桩约为0.8万元/套的价格计算,预计到2020年我国充电桩设备市场空间为1165亿元。

也因此,机构建议投资者关注大功率充电设备,例如国电南瑞、许继电气都在积极开发大功率、智能化充电设备。

光伏新能源:单晶市场供不应求“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价格变动出现了分化,光伏龙头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降反升,并且在2018年三季度之后陆续启动了新一轮扩产,当下单晶电池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

光伏企业在2018年走了一轮“地天板”。最主要的不利影响是2018年的“531政策”,即国家取消了对光伏企业的补贴。该政策导致光伏企业新增产能大幅下滑,单晶龙头隆基股份2018年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53%;硅片龙头通威股份2017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9.53%,2018年前三季度增速仅为8.59%,不足之前的八分之一。

但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政策出现了积极的转向,开始陆续针对“531政策”进行纠偏,其中“户用光伏630并网纳入补贴”等表述都与“531政策”有所不同。日前国税总局还启动光伏行业的调研。财政部批示的第八批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目录也已经正式公布。受到政策刺激,2018年6月1日以来,整个光伏板块出现了明显的回升,截至1月10日,申万光伏板块下跌了10.13%,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8.1%。

金百镕研究员胡朝峰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分析国内光伏企业的全球装机趋势,在政策平缓之后,2019年有望达到80GW,相比2018年的42GW,同比增长90%以上。“像光伏这样的行业,重点要关注技术的变化。”胡朝峰分析,“行业里比较明显的竞争路线是:多晶、单晶和薄膜电池。目前单晶的优势最明显,也正在逐渐替代多晶。基隆股份作为先行者,已经掌握了全球单晶硅片的技术导向和定价权。”

在531政策之后,光伏市场进行了一定程度出清,包括单晶在内的材料价格出现了巨幅下调。根据中国光伏协会统计,截至2018年三季度,单晶电池片价格约1.29元/w,下降约35%。目前来看,价格波动已经基本平稳。“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价格变动出现了分化,龙头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降反升,并且在2018年三季度之后陆续启动了新一轮扩产,当下单晶电池片处于供不应求状态,这为基隆股份2019年的带来业绩增长空间”,胡朝峰说。

另外,国家推出了“平价上网”策略,也是对光伏行业的一大利好。张李冲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其中最重要的是把审批权下放到了审议期,而且不限规模。这代表着国家正在把政策往市场化方向引导。不过在他看来,想要看到效果,还需要3-5年时间。只有当光伏的成本和水电、火电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时候,市场化才会形成,目前光伏发电的装机成本是0.7元/瓦,大概是火电和水电的2-3倍。

特高压:行业估值修复机会

在这次规划的7条特高压工程中,二次设备龙头未来三年或将有15%-20%的业绩增长。其中,龙头国电南瑞在这次7条特高压工程中或将获得97亿元订单。

特高压是此次“新基建”的重要抓手之一,因为在地方政府债务的约束之下,大规模传统基建刺激的可行性不高,基建补短板是为数不多的可行路径之一。另外,国金证券分析师许玉琴在接受《红周刊》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特高压本身投资规模大,对经济的拉动效应亦很显著。譬如“十三五”期间,包括特高压在内的电网工程规划总投资超过两万亿元,将带动约3万亿元投资,年均拉动GDP增长超过0.8%。

目前,国家能源局在2018年9月发布了7条特高压工程。其中四条直流工程和一条交流工程在市场预期之中,包括:四川水电外送直流、陕北—武汉、白鹤滩水电外送、青海—河南直流和荆门—长沙交流。另外有两条超出市场预期,分别是张北—雄安特高压交流和鹤滩—浙江直流。

胡朝峰认为,7条特高压在2018-2019年开工,特高压设备从中标到收入确认按照完工百分比法为1-24个月。因此,2018年四季度开工的线路、2019年初招投标结束,2019年下半年至2020年是收入确认高峰,意味着2019-2020年电网一次设备公司将逐渐走出目前业绩下滑的低谷。

他举例说,“如2015年特高压开工6条线路,2016年特高压开工5条线路,许继电气直流输电系统营收2015-2017年同比增速-29%、51%、72%;平高电气2016年确认31间隔特高压GIS设备,当年营收同比增长31%。”

特高压产业链的上下游,分为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胡朝峰更看好二次设备企业的机会。具体来说,一次设备包括换流变、换流阀、开关、电容电阻等设备,龙头是中国西电;二次设备是指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变电站继电保护和其他保护类自动化市场,龙头是国电南瑞。“目前,更看好二次设备的原因在于,一次设备属于行业下游,业绩爆发点在周期初始一次性得到确认;二次设备包括输变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分布式能源接入、充电桩接入等,相当于一个运营系统,收入是持续的。”

相关机构测算,在这次规划的7条特高压工程中,二次设备龙头未来三年或将有15%-20%的业绩增长。其中,龙头国电南瑞在这次7条特高压工程中或将获得97亿元订单。

对比2017年,在当年特高压直流“零”开工背景下,2017-2018年电网设备公司业绩逐渐下滑。具体来看,一次设备业绩大幅下滑,如保变电气2018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350%,特变电工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了20%,PB(市净率)也下降为0.8倍。PB小于1的还包括平高电气和中国西电。二次设备虽然受到配网与自动化的需求,业绩维持了正增长,但市场给予的估值也相对较低。如国电南瑞2018年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为23.16%,但1月10日的PE(市盈率,TTM)仅为11倍。2019年,在政策和业绩的带动下,一次设备企业和二次设备的估值的修复值得期待。

人工智能:纯主题炒作“AI当前还处于从技术到业绩孵化的相对初期阶段,有点像几年前的物联网,我们很难在板块内找到可以对标的。”

相比以上行业,人工智能板块2019年以来以7.45%的累计涨幅仅次于10.88%的特高压,但从《红周刊》记者采访的职业投资人态度来看,对于AI,尤其是国内AI优质投资标的,大多数人表示“较难判断”、“偏主题炒作”,相较而言,在BAT中逐渐掉队的中概股百度吸引诸多国内二级市场投资者的目光。

张李冲表示,AI行业本身行业前景是非常明确的,但国内AI可投资标的公司相对比较少。“AI当前还处于从技术到业绩孵化的相对初期阶段,有点像几年前的物联网,我们很难在板块内找到可以对标的,同时又具有非常好的投资机会的个股,所以AI我们更多以观察为主”。基建股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本刊记者 赵康杰

全面降准,叠加“补短板”加速,基建行业有望在2019年迎来“戴维斯双击”。落到具体的投资标的,基建央企和基建设计成为券商关注的重点。PPP在2019年扮演的增量资金角色也会为一些PPP企业来带基本面翻转的可能。

随着2019年债务限额在2018年年底提前下达到地方,PPP增量资金“活水”看涨,基建股越来越吸引市场注意。

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有券商分析师明确表示,低估值的基建股在2019年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重提升的“戴维斯双击”的机会。落到具体的投资标的上,基建央企和基建设计行业被集中看好,一些业务较重的PPP企业也有望有所表现。

基建投资预期增速达7%

根据统计局数据,相比制造业PMI跌破荣枯线,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在2018年12月为62.6%,环比上升3.3个百分点。在建筑业商务活动呈现向好趋势的背后,是我国政府对基建投资的持续加码。资料显示,2018年7月底,中央明确提出基建“补短板”以稳投资,并在8月起加速发行完1.35万亿地方政府专项债;与此同时,发改委在四季度以来密集批复多个铁路建设项目。

在“补短板”政策引导下,基建投资在四季度开始复苏,但整个板块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却始终未见太大起色。《红周刊》记者梳理发现,包含50只基建成分股的Wind基建工程指数在2018年呈现出止跌企稳的走势,但从10月份低点以来的整体涨幅并不显著,部分基建股仅取得相对收益。相较于特高压、5G为代表的“新基建”在最近一段时间备受资金追捧,“旧基建”在二级市场中的羸弱表现似乎多少也能够说明目前市场对于“铁公基”态度依旧谨慎。

在国金证券建筑行业首席分析师黄俊伟看来,基建投资在今年景气度有望持续回升,基建投资增速应该可以达到7%的水平。黄俊伟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国内基建投资增速在2018年大约只有2%,呈现出断崖式下跌,如果2019年GDP增速要达到6%以上,基建增速肯定不能拖累GDP的增长,从“基建稳增长”的逻辑推演,2019年基建投资实现7%的增速问题不大。

天风证券建筑工程行业首席分析师唐笑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同样认为,结合目前国家审批项目(尤其是高铁和城轨项目)速度的加快,基建投资增速目前仍然处于回升过程,预计在2019年有望达到7%-10%的水平。“基建景气度回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基建天然具有对冲经济下滑的政策属性的前提下,2018年7月以来,基建项目施工进度的加快,近期国家发改委也在加快项目审批力度和节奏,预计这些项目后续将逐渐落地;另外,货币和融资环境的转暖,贷款到位情况较之前有所改善。”在唐笑看来,如果2019年经济增速下滑过快,不排除基建的审批与投资还会进一步加码,宽松的货币金融环境显然也有利于基建项目的快速落地。

专项债和PPP注入源头活水

随着以金融去杠杆为导向、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政策在2017年出台,城投债、非标类委托贷款等融资额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说,资金来源受到直接制约是基建投资在2018年表现相对较差的原因之一。不过,随着2019年债务限额在2018年年底提前下达,地方政府在今年一季度债券发行的加快,基建资金紧张的局面亦将迎来改观。

资料显示,提前下达的2019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中,新增一般债务限额5800亿元、专项债务限额8100亿元。但从往年情况来看,地方政府当年新增债务限额通常需等到3月份全国人大批准后方可发行,这也就导致当年一季度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很少,资金需求或出现短暂空缺。

从用途来看,专项债多投入棚改、土储、基建市政等领域,所以专项债发行规模提升、发行时间提前对基建提振作用更强。《红周刊》记者梳理后发现,就历史周期而言,2008年后每一次基建投资的高速增长或高速复苏都伴随着大量增量资金的进入,建筑板块股价也基本与基建投资增速保持同步。同时,记者也注意到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也在控制杠杆及负债的背景下,逐渐由全面的货币宽松转为专项创新融资工具,如2012年的城投债,2015年年底的专项建设基金、PPP以及之后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19年PPP模式的发展肯定会比2018年要好,这是比较确定的结论。”黄俊伟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基建资金来源主要分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自筹资金(政府基金支出、PPP、城投债等)、国内贷款等。“首先,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在减税降费的大背景下预计会出现下行态势;政府基金收入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和土地出让金,土地出让金预计在今年也会出现大幅下滑,房企的拿地态度相较之前要弱很多;国内贷款历史上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占比也相对较小。所以从资金来源构成来看,PPP在2019年会扮演基建增量资金主要来源的角色。”

黄俊伟向《红周刊》记者透露,目前PPP的入库项目规模大概是12万亿左右,其中开工的PPP规模约为2.8万亿,9万亿的PPP项目尚未获得融资,这里面又有约4.6万亿项目已经签约未落地,只等融资。“这些项目不可能一直处于签约状态,所以这部分项目的融资在今年会出现比较大的宽松。如果2019年PPP融资落地3万亿,按照3年结转,将会每年给予基建稳增长1万亿资金的支持,这个体量实际上是非常大的。”

低估值基建迎来“戴维斯双击” 基建央企和基建设计被看好

经过一年多的下跌后,不少基建股已经出现了20%甚至高达30%的回撤幅度,低估值也成为投资A股基建股的理由之一。“对于基建股来说,建筑的承包量是随着经济的波动而波动,因此,本质上这类标的也可以视为周期股。”东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宋劲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对于很多基建承包商来说,本身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周期属性,不是成长属性。“所以,这个时候投资者不用在意太多的业绩成长性,只要是公司处于低估,买入大概率是不会错的。”

雪球徐志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经理徐志也在接受《红周刊》采访时表示,得益于基建行业的政策转向和低估值,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在港股市场的股价从2018年开始反弹,全年来看也都有20%多的正收益,但A股市场对于基本面的反应总是滞后的,还需要有一个等待的过程。“从历史来看,基建行业平均的最高估值在2-3倍市净率,A股基建股目前平均1倍市净率,仍处于低估值区间。”

而在黄俊伟看来,全面降准,叠加“补短板”加速,基建行业有望在2019年迎来“戴维斯双击”。黄俊伟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宽财政提升基建订单,对公司业绩起到提振作用;另一方面,建筑行业历史上估值的变化和当年货币政策的关系非常密切,无风险利率下行也会影响到估值,使基建股估值向上走。

落到具体的投资标的,基建央企和基建设计成为券商关注的重点。黄俊伟认为,建筑蓝筹的业绩增长稳定性较强,但毛利率相对较低,因此,相对于民营建筑企业,建筑央企的边际改善空间较大。而且,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会倒逼建筑央企从施工类型的企业转变为管理类型的企业,因此,管理能力越强,越具有市场化的央企,长期来看越具备投资价值。“此外,从长期来讲,央企的发展趋势是要变成类似于法国万喜集团的模式,通过掌握大部分优质的PPP项目,变成公用事业这样具有特许经营权的公司。当施工业务下滑时,通过PPP项目,公司业绩也能得到持续增长。当前对于投资较为谨慎、有自己长远规划的央企,未来长期的业绩贡献和商业模式也会随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对于基建产业链上的其他投资机会,黄俊伟表示还是比较看好基建设计行业,他认为基建设计行业最主要的优势是具备业绩增长的可复制性和可持续性。“基建设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积累,对人才的把控则主要依赖激励,但过高的激励往往会对股东利益造成影响。所以,从长期来看,能够平衡好两者利益的公司才是最为优质的标的——既能够通过高薪酬锁住人才,同时还能够通过激励使得企业的订单增速和业绩增速上升,从而保证股东利益。总体来看,苏交科和中设集团在兼顾两者平衡方面表现还是不错的。”

唐笑也认为,勘察设计子行业相对而言具备更好的投资确定性。他对《红周刊》记者表示:“勘察设计属于产业链当中较为前端的子行业,之后才是总包、专业分包、材料商、施工队等,预计国家加速审批的项目使得整个链条逐渐好转,在产业链的传导过程中,勘察设计将最先受益。此外,这个行业本身的竞争结构良好,行业市场集中度正在快速集中,一些管理优秀、人才富集、资金充沛的民营龙头上市公司正在快速发展。”

此外,PPP在2019年的扮演的增量资金角色也会为一些PPP企业来带基本面翻转的可能。“对于基建企业,特别是PPP业务比较重的企业,融资一旦修复,短期的资金压力会大幅下降。”黄俊伟介绍说,在生态环保领域就有一些PPP很重的企业,因为融资落不了地,开工出现很大问题,很多企业在融资没有着落的情况下,使用企业自己的资金垫资,这就导致PPP融资一旦落空,企业资金链出现很大的压力。“在2019年PPP融资有较大幅度修复空间的背景下,这些企业的资金链会得到重新改善。”面对面2019年军工投资的关键变量是EPS

——专访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副所长、军工行业首席分析师冯福章本刊记者 尹振茂

前三年军工已经跌得比较多了,2016、2017、2018都在杀估值。因此,考虑到行业的稳健增长属性,至少短期看,估值已经不是2019年需要关心的最主要问题。也就是说,估值不会像前几年那样成为军工板块首要担心的问题。现在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长周期和深幅度的调整之后,问题不像以前那么突出了。2019军工投资的关键变量是EPS,相对来说,海军装备更有机会。

军工是主题特征比较明显的一个行业,但从安信证券最近三年的年度策略报告来看,冯福章更侧重于从基本面来研判投资机会,淡化主题性投资机会。2017年冯福章提出“军工板块机会与陷阱并存,整体机会仍不大”的观点,获得了当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军工行业第一名。

自2007年进入证券行业,冯福章就一直从事机械和军工行业研究,其提出的“武器装备建设+军工体制改革”二维军工研究框架获得不少职业投资人的认可。

本周一,《红周刊》记者在上海国投大厦专访了冯福章,在其二维军工研究框架下,他深入剖析了2019年军工投资的关键变量和具体机会。

二维军工研究框架详解《红周刊》:能否详细介绍下您的方法论体系,也就是您首创的二维军工研究框架?现在越来越多投资者认可这个研究框架。

冯福章:我们是从2013、2014年开始初步形成一个二维军工研究框架体系,这几年也还在进一步完善。

所谓“二维”,即武器装备建设和军工体制改革。

第一个维度即武器装备建设,是从安全形势出发,安全形势比较紧张,国家为应对这种情况就要改变国防战略,增加军费投入。

在这样的前提下,就看军费的增长率,以及军费的主要投入方向和哪些领域投入的增幅比较大,哪些领域的绝对额比较大,去找主要的武器装备的重点投资领域。实际上,重点武器装备领域的型号研制、定型、列装、购买等整个市场空间的采购计划,都是我们研究的重点对象。

一方面是看这个领域军费是否在增加,或者说军费的绝对额是否比较大,因为如果绝对额比较大,即使没有增加,它也可以在内部细分领域之间切换,这样也是有很多增长。

另一方面,就是看有没有重点型号取得突破,如歼20、运20这样的新型号取得突破,或者有没有一些重点技术取得突破,像航空发动机等各方面。

基于此,一般来说,远洋海军装备、战略空军装备、信息化装备这三个方向可能是最重要的。

投资在增加,需求在增长,技术在取得突破,信息化在取得进展,这些才能说明这是军工的重点领域。它会影响行业的增速,包括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影响相关上市公司的EPS(每股收益)。它是偏向于基本面,主要是考察武器装备相关领域的量价变化,包括毛利率、净利率、盈利水平的变化。

第二个维度即军工体制改革,它是从经济形势出发。

军工一直是比较封闭的计划性行业,是以销定产、订单驱动的行业。但随着时代发展,已经出现越来越多的跟经济形势不相适应的环节,别的领域都已经进行了市场化改革,而军工行业还是计划性的。

但改革不那么容易,要一步步来。之前进行的多次改革,都有一些阶段性的进展,但现在很多领域集中性地出现了需要改革的一些问题。这些改革如果进展得快,就能够改善和提高行业的经营效率,提高净利率,甚至可能会改变市场对这个板块的预期,提升板块的估值水平。如果改得比较慢,低于预期,市场对板块的估值水平可能就会下降,这是负面影响。

2019年军工投资的关键变量是EPS《红周刊》:在资本市场为何军工板块长期享有高估值?目前的估值是否合理,未来估值中枢是否会进一步下移?

冯福章:军工板块的高估值是由多方面原因决定的,既有历史性和国际属性,也有专有属性等其他多方面因素。

所谓“历史性”,是因为军工板块过去多年的估值一直较高,指望板块估值一下子从50倍调整到10倍不现实。

第二,美国军工股估值也比大盘要高一些,比如以前美国大盘整体估值10倍左右时,军工股大概是13倍的估值。

第三,从专用设备属性来看,军工是一个细分的、有自己专门的特定客户的行业。虽然也有少量的进口和出口,但它的主要客户甚至唯一客户还是200万人民解放军。专用设备相当于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来专门定制,多品种、小批量,价格水平要比通用设备高,毛利率和净利率也因此高一些。因此,二级市场给的市盈率一般也相对更高。不仅是军工,机械行业的细分领域也是这样。

第四,因为军工领域有很多资产证券化的概念,可能现在上市公司的估值显得比较高,但实际上大家预期的是它体外的一些资产注入。

以上这四个是军工板块高估值的原因所在。值得一提的是,从2015年10月至今,军工股的估值比以前下降了很多。

从当前来看,2019年不用太拘泥于估值。从具体数据来看,2018年军工板块的动态市盈率是41倍。因为2019年行业净利润可能能够增长20%左右,所以对于2019年来说,只有30倍出头的市盈率。而且,在军工板块内部也有分化,很多公司的估值可能只有20倍或20倍出头,PEG接近于1,这个估值水平还可以。《红周刊》:未来军工板块是否会像2018年下半年的医药板块那样,因为某种原因而持续杀估值?

冯福章:这个问题很关键,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

我们之所以敢于提出2016年、2017年军工板块机会不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估值比较高。

一方面,军工的估值水平不会永远那么高,这在过去三年已经表现得相当明显,这三年跌得非常多了,估值下降了百分之四五十。另一方面,从2019年这个短期机会来看,前三年军工已经跌得比较多了,2016、2017、2018都在杀估值。

因此,考虑到行业的稳健增长属性,至少短期看,估值已经不是2019年需要关心的最主要问题。也就是说,估值不会像前几年那样成为军工板块首要担心的问题。现在来看,经过这么多年的长周期和深幅度的调整之后,问题不像以前那么突出了。像民参军的很多公司,PE只有十几倍;有些国有零部件公司,2019年20倍出头的市盈率,这种估值水平不算高,因为它的增速也有20%左右,就是PEG是1。即使不把它当军工企业只当做普通制造业看,也理所应当享受这样的PE水平。《红周刊》:那您认为影响2019年军工投资的关键变量是什么?

冯福章:是EPS(每股收益)。

军工行业是稳健增长的,随着订单的增长行业收入也在增长,虽然毛利率可能还会下降,但因为费用率下降更多,所以净利率在提高,也就是说净利润增长有可能超过收入增长。通俗地说,就是订单带动收入增长,然后带动净利润的增长,这是2019年投资军工的主逻辑,而不是靠估值水平的提升。“重组牛”淡出、“业绩牛”稀少《红周刊》:军工是主题特征比较明显的一个行业,但从你们最近三年的年度策略报告来看,似乎更侧重从基本面来研判投资机会,比较淡化主题性投资机会,这是基于何种考虑?这是否意味着,军工板块的投资逻辑正越来越从“主题概念”向“价值投资”转换?

冯福章:在过去几年,我们做的最大的一个工作,就是一直劝说市场不要去搞那些主题,不要去搞一些概念投资。甚至有时,二级市场还给军工领域强加一些东西,比如期待战争或局势紧张,然后去炒军工,或者炒一些军工的资产证券化。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很多年前军工股市值比较小的时候,这几年把精力放在这方面的投资者都损失比较惨重。

实际上,军工股有它自己的投资逻辑,就是行业增长相对比较稳健,这是比较重要的。虽然过去估值偏高,但实际上它也在理性回归。所以,从过去来看, 2016年、2017年我认为都不能去搞军工,我们报告里面是明确这么写的。至于那些事件性机会、主题性机会,我们更是建议大家保持冷静。

至少从机构的角度来讲,还是应该坚持基本面,坚持行业自身的发展逻辑和投资逻辑,不能去炒那些主题,更何况军工搞基本面的东西就已经够了。而且,从2018年的情况来看,在30个行业中,军工收益率排在前1/3,也还可以。但是在2016年和2017年,明显就不能去投资军工,估值都比较高,有虚高成分,业绩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好,那两年军工的投资收益率排名也是在非常靠后的位置,基本上是倒数。《红周刊》:从军工股以往的历史来看,似乎“重组牛”是主线,但类似海康威视这种“业绩牛”少之又少,您怎么看这个现象?在军工各细分板块中,哪个领域更有可能出现类似海康威视这种“业绩牛”?

冯福章:这主要是因为在2006年、2007年市场比较喜欢重组标的。那时有一个特殊历史背景,一是当时军工上市公司市值都较小,比如十几、几十亿的市值,股价里边应该没有包含待注入资产的预期;二是相关军工股的体外资产确实比较大,而且资产重组的路径比较明确,未来资产大概率会放进上市公司。

基于这两个逻辑,当时布局相关军工股的资产重组是能够获得比较好的收益。但从2014年之后,这种逻辑就不在了,资产重组不再是军工股的主流投资逻辑,原因有二。一是这些公司市值都比较大了,动辄50亿甚至百亿以上,另一方面是该注入的、好注入的资产都已经注入上市公司了,虽然有些公司还有体外资产,但很多也比较难注入。

在军工股中,海康威视这样的标的比较稀少,因为它们正好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行业,而且公司又比较进取,所以那几年增长非常快,可以说是爆发式增长。

而军工行业的增长主要是稳健增长,那种三年涨十倍的,在目前的军工股中大概率不适用。但是,军工行业也有治理非常好的公司,像中航光电,治理比较好、产品不错、订单又有体现、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多年达到20%,因此市场给公司很好的认可,在过去这些年给投资者带来很好的回报。

自下而上 2019年海军装备有机会《红周刊》:2014年您提出军工的配置大机会,近两年,军工板块的基本面在持续改善、估值也在下降,那么,未来两三年是否可能迎来类似2014年那样的大级别配置机会?

冯福章:2014年的市场环境比较好,军工也是处在2014、2015年“十二五”的后两年,按照军品交付5年周期规律来看,每五年的后两年都比前三年好。从利润表来看,后两年还是不错,2014、2015年是“十二五”中增长比较快的年份,当时市场的机会也比较大,我们当时提出军工可以去做一些重点配置。

但现在这个时点和当时不大具有可比性。虽然也是处在“十三五”比较靠后的时段,行业还是有增长,但估值水平和整个系统性的机会是不一样的。军工今年是有机会,但是没法和2014年那种情况比。我们2019年策略报告的标题叫做“阳和启蛰”,也是说事情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估值水平不是特别好,主要来自于和别的行业相比的比较优势,并不是增长非常快,而是增长比较稳健。《红周刊》:对于军工板块投资机会的研判,您可以具体到月,这是基于何种逻辑?

冯福章:实际上,如果看我们以前的报告的话,我们往往不只是精确到月,还会精确到周的,虽然不能说百分之百对,但多数的概率我们能够保证。

能够精确到月是基于对行业基本面和估值水平的动态把握,而不是来自于概念的炒作,或者说对市场风险偏好的简单把握。

比如,我们总结每年年底即四季度时,军工基本没机会。2018年9月,我们就明确说卖军工,不能再去投资军工,四季度我们也觉得军工没机会。因为,在年底整个市场的系统性风险偏好较低,如资金比较紧张,而在该时段市场主要关注业绩和年报,军工在年报业绩上一般不会超预期,2018年四季度也是如此。当然也有个别例外,但从十几年的周期来看,规律基本如此。

但每年一季度相对来说有机会,而且军工在没有像2013、2014那种大行情的情况下,基本上军工的周期都是波段性的,涨一个多月之后,估值比较高了,业绩没看到,就有回调的可能。所以涨多了之后,一般是建议大家谨慎,跌多了之后可能会有些机会,这实际上就来自于军工的增长率和估值水平之间的匹配。

当然也要考虑市场的情况,如果市场确实比较好,可能估值水平相对会高一些。这就是说必须得有一些策略的思维,甚至说是半个策略分析师,必须有对整个市场的把握,才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军工投资机会。

但总体来看,还是应该回归基本面。而且,多年的经验证明,按照基本面和估值来做综合判断,往往都不会太差,市场还是比较有效的。《红周刊》:在军工板块,2019年哪个细分板块的景气度更高?

冯福章:2018年,我们认为航空装备类上市公司是订单逻辑的首选标的,但这对2019年不适用。2019年的情况在发生改变,一方面,2018年航空装备公司领涨之后,其估值也在提高;另一方面,其他的军工细分领域的估值可能还在下降,景气度也在提升。

所以,2019年海军装备算是有些机会,但我们更多的认为2019年是自下而上的机会,而不是自上而下。如果非得自上而下选择,我们更愿意选择海军装备和信息化装备,这两个领域在2018年表现并不是特别好,估值也没有提升。好投资都是脚底板走出来的

——专访东方马拉松研究总监李明本刊记者 李壮

我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尽量去了解公司,比如业内调查、产业链研究,简单来说是“三个三”,就是对产业上中下游每个环节都找三个调研对象,相当于人力资源中对员工的360度考评,这才能对公司或行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在投资中,市场的波动不可能完全回避,但在东方马拉松研究总监李明看来,基本面因素永远是主导。本期做客《面对面》的李明实业出身,他认为资本市场一个好的投资都是靠脚底板走出来的。虽然中国的价值投资求索者依然小众化,但他认为价值投资在美国可以成功在中国也可以成功,虽然A股是有一些不成熟不完备的地方,但总体上对企业价值的反映是有效的。投资不应以完全回避波动为第一目标,而是首先要选对一个好的公司。

实业调研和投资走访的相通《红周刊》:我们知道您有丰富的实业经验,您是如何从实业到投资圈的呢?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