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药记——良木篇(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7 17:11:35

点击下载

作者:丁兆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识药记——良木篇

识药记——良木篇试读:

版权页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识药记.良木篇/丁兆平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ISBN 978-7-117-21652-4

Ⅰ.①识… Ⅱ.①丁… Ⅲ.①中药材-基本知识 Ⅳ.①R28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5)第259269号人卫社官网 www.pmph.com 出版物查询,在线购书人卫医学网 www.ipmph.com 医学考试辅导,医学数据库服务,医学教育资源,大众健康资讯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识药记——良木篇

著  者:丁兆平

出版发行:人民卫生出版社有限公司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9号

邮  编:100021

E - mail:ipmph@pmph.com

制作单位: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排  版: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制作时间:2018年5月

版 本 号:V1.0

格  式:mobi

标准书号:ISBN 978-7-117-21652-4

策划编辑:张科

责任编辑:李剑光打击盗版举报电话:010-59787491 E-mail:WQ@pmph.com注:本电子书不包含增值服务内容,如需阅览,可购买正版纸质图书。

杨柳依依君有情(自序)

美国的梭罗有《野果》……

法国的法布尔有《昆虫记》……

中国的安歌有《植物记》……

中外的男男女女,有那么多的人亲近大自然,喜爱大自然。“道不远人”。山水草木,花草虫鱼,身边的这些事物不仅不会拒绝我们,恰恰它们是那么地令人亲近,让人产生无尽的情思。对此,我也不能脱俗。

喜爱自然,学习中药。由之引起我对以药用植物为主体的中医药文化不懈的探索与追求。

那么多富有灵性的草木甚至动物、矿物,充斥了我的头脑,浸淫了我的生活。它们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而富足。不仅使我自己受益,它们应当是惠及众生的。而我在这方面能否也留下点什么——笔记或者感悟?

冥思苦想之后,我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学习的题目,名曰《识药记》,以博识中药为主题,或曰《识药情怀》。

此次单独把木本药用植物的十几篇笔记结集出版,为了更好地说明主题,最好加上一个副题,即“良木篇”。

首先要向大家说明我出发的目的:为什么要识药呢?

答案至简:没有为什么。只因为我是学习中药出身的,术业有专攻,大学的专业就是她。入了门,就再也出不来了,之所以说“充斥”与“浸淫”于其间,因为我发现自己真正喜爱上了中医药,以至于成为中医药大学永不毕业的学生。从20世纪80年代的新一辈,到至今已经人过中年,想想自己走上这条道路,完全没有什么特别的,除了再自然不过的理由之外,那就只能是冥冥之中天使然也。如此而已。

夫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爱之者”。我之识药,如此为之,不过是做自己最熟悉的事,出于爱好。

那么目标又从何开始呢?令人值得琢磨。

不妨就先写柳树吧。就选择从最熟悉的入手。

好的。我小时候最先识得的树就是杨柳——杨树和柳树。

杨柳榆槐谁不识。写完柳树是不是该写杨树呀?

可是,杨树是缺少医药价值的,我无法完成对杨树的矫情。显然,我是市侩的,以价值取物,特别是它们的药用价值。确实,我有我自己的价值取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我特别钟爱中医药文化,以服务于人类健康事业为目标。

那不妨就写熟悉的桑树。

好的。“南山有桑,北山有杨。”除了杨柳,我早识得桑树。其果曰椹,甜美无比。那是可吃的树。就这么简单,只不过因为认识它,因为熟悉它,它就这么自然地成为了我识药的主角之一。

于是,在我的《识药记》中,杨柳依依抢占了第一,沧海桑田位居其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有了一二,自然不愁有三四相继。

再有?选择多多,我会不断开放自己的视野。

选择槐树吧。槐花五月开,五花槐花香。

五月同时开花的,还有枣树。枣花儿虽然不起眼,也不是那么的芳香,但照样能引来辛勤的蜜蜂,红枣更能引来顽童“一日上树能千回”。

继续寻摸,还有早春的杏花、秋日的枸杞、凌冬的女贞等。数来数去就有七七八八的植物入了我的眼中。

不止七八九十种,后来又陆续完成了冬日的核桃,还有那蘸糖的山楂……

当然,这些主角是有共同点的,它们都是木本的药用植物,虽然不同的品种在入药时要区别选用不同的药用部位。

让我一种一种地慢慢来完成这感悟植物中药的《识药记》吧。每一篇中,不仅涉及一种中药,因为许多的树木那可全身都有用,全身都是宝的。

柳枝、柳絮、桑叶、桑椹、桑枝、桑皮、槐花、槐角、杏仁、杏花、大枣、连翘、枸杞子、地骨皮、女贞子、核桃仁、山楂……

原来,它们的药用价值竟然如此的丰富!

它们可不仅是药哟。玉树临风,可观嘉木。它们有自在的繁衍,有历史的印记,有文化的积淀,有与人类各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更神奇的是在它们身上那么多化腐朽为神奇的传奇疗效。识药之旅,更有实用:它们是什么样子的,来源于哪个部位,药甫入口化顽症,小小单方建奇功……在对植物博识考察的旅途中,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中国传统医学的伟大,这也更让我们赞叹先人的智慧以及我们所传承的文化之伟大!

我选择这样做是有意义的,完成《识药记》的过程,既博学而又有趣。

如果以后继续进行,那么这也是最先迈出的宝贵的第一步。“折柳相送”,依依不舍。而我对杨柳依依的追溯,则是对中国传统医学中药宝库难舍的一种情怀。鉴古思今,继承发扬,通过对中药知识的普及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我希望为弘扬中医中药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通过识药之旅,可以让我们懂得——

植物陪伴我们生长,

植物有助我们健康,

植物,还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心态,乃至文化。

论述到每一种植物,篇幅都不太简约,短则五千言,长则超万言,既有识药,又有博物,还涉及生活习俗、传统文化等,兹其明瞭,其内容就不是豆腐块所能够容纳的。最终完成的这一册内容,是专门以木本药用植物归类的。谓之曰《识药记——良木篇》。

不可能无所不包,更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最终精选并完成了对十几种嘉木的描绘,也就成就了十几篇药话的杂文,这其中机缘与巧合都有。

道不远人,自有知之、好之、爱之者。值此中国传统文化暨传统中医药文化大行于世的时代,愿将个人的学习心得交流与同知。同气有相求,同行必有朋。

述其缘起,兼及体会。以上数言,聊为自序。丁兆平——2014年12月于历山脚下

杨花柳絮伴春风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贺知章《咏柳》

春日咏柳梦江南

借着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我们一下子牵出后世宋元明清诸多优美的诗句。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宋·曾巩《咏柳》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技入城去,教人知道已春深。——元·贡性之《涌金门见柳》

万顷西湖水贴天,芙蓉杨柳乱秋烟。湖边为问山多少?每个峰头住一年。——明·钟禧《和友人招游西湖》

短长条拂短长堤,上有黄莺恰恰啼。翠幕烟绡藏不得,一声声在画桥西。——清·田庶《西湖柳枝词》

不同时代,都来咏柳。却也巧,上面的好几首诗都与西湖景色有关。

这让我们欣赏了烟雨江南那柳的美景。

南方的柳吸引人,绝妙的景致。无怪乎,引出诗人们多情的感慨。

在早春微寒之时,有唐朝诗人李白轻吟的那一句“烟花”:“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而宋朝名士苏东坡先生在广东惠州时,咏春光将尽之时的《蝶恋花》中有“柳绵”:“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那“烟花”究竟是什么,那“柳绵”又该是什么?

答案——它们都是指柳絮!歌声中就有“西湖美景三月天,春雨如酒柳如烟”。正是那飞絮构成了西湖“柳如烟”的三月美景。

柳是迷人的。柳,妖娆如女子。无怪乎那漂亮的细眉被称为“柳叶眉”,而那柔软的腰肢被称为“杨柳细腰”。“柳发”,则被用来形容那随风飘动的长发。

在这迷人的季节里,吹拂起烟花、飘动那秀发的,是春风。

伴着春风吹起的烟花,我们话杨柳依依,溯医药渊源。

泉城赏柳说杨花

济南的春天来得早也去得快,有一句俗语很形象地把这描绘为“春脖子短”。正因为这样,济南的早春,在你看到杨柳吐絮之后,不几天的工夫,立马可见:鲜花开了,青草绿了,树芽儿转眼变成嫩叶,一天一个样。凡有植物生灵的那些地方,很快就变得郁郁葱葱了。自然,温度也回升得快,传递来太阳公公的关爱,催促着人们减衣舒身,踏青赏绿。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时的人啊植物啊,无不焕发出勃勃的生机。

泉水柳树伴济南,泉城春来更赏柳。春来之时,那飘扬的杨花柳絮,是否曾深深地吸引你给以特别的关注?

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本自无情,点萍成绿,却又多情。

西湖南陌东城,甚管定,年年送春。薄幸东风,薄情游子,薄命佳人。——宋·周晋《柳梢春·杨花》

柳絮杨花年年为迎春的信使,然而她又是送春的使者,迎来送往之后,她也就消失地无影无踪。是她对春风薄情,还是春风将她遗弃?在诗人的眼中,她既像薄情游子,又像薄命佳人。《柳梢春》的作者周晋,字明叔,号啸斋,齐州历下(今济南)人。“济南名士多”,他算得上其中之一吧?《全宋词》中存其诗三首。《杨花》这首词我不是从《全宋词》中读来的。虽然没有看到这首诗的出处,猜想无误的话,应该是其中一首。

周晋的儿子周密(1232—1298年),字公谨,也很有名,是南宋后期颇负盛名的词人。因周晋于靖康之难时南下,所以周密出生在父亲任职的湖州富春县。我为什么不能出生在济南?那儿又是什么样子的?周密对故乡济南充满了千丝万缕的念想,常以“历下周密”、“齐人”、“华不注山人”署名。

著名大书画家赵孟頫(1254—1322年),字子昂,他是熟悉济南的。二人在交往中,子昂所描绘的“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景象,更令公谨无比向往。由此而促成了赵孟頫的一幅佳作——《鹊华秋色图》,这可是专为安抚挚友周密的思乡之情而创作的。赵孟頫凭着记忆挥洒济南的山水,他一边画,一边给周密介绍济南的山水草木、民俗风情。就这样,这幅被后人誉为“思乡之画”的传世名作,借着慰藉友人浓浓思乡之情而诞生了。

从思乡之画,再回到思乡之情。在那浓浓的思乡之情中,就该有那故乡柳絮在飞扬。如今,这幅名画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隋·无名氏《送别》

从隋朝无名诗人折柳相送的咏吟中,我们得知,从很久以前,人们就将杨花来指代柳絮了。杨是杨树,柳是柳树,二者差别之大似乎谁都分得清,不会混淆。然而杨花指代柳絮最早始自什么时候,却不得而知。杨柳是最最普通的树木,可是因古人视杨与柳相类之故?因为见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这样解说:

〔时珍曰〕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能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而是二种也……按《说文》云:杨,蒲柳也,从木,易声。柳,小杨也,从木,开声。

班兆贤先生在《古典医药诗词欣赏》中就根据《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的认识来解说杨花:

杨花,《本草纲目》称为“柳华”,即柳絮。入药性寒、味苦,主治风水黄疸、面热黑,痂疥、恶疮、金疮等。

植柳最赞左公柳

关于柳树姓了“杨”,还有一则历史典故:隋堤,即汴河之堤,因是隋炀帝时开通的运河,沿河筑堤故名。杨柳的“杨”字,原是隋朝皇帝的姓氏。隋炀帝杨广沿运河下江南到扬州,命河堤两岸临水植柳,赐名国姓“杨”,杨柳之名由此而传。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772—846年)有《隋堤柳》诗,赞美汴河隋堤的胜景:

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当年,隋堤之上盛植柳树,叠翠成行,风吹柳絮,腾起似烟。每当清晨,登堤遥望,但见晓雾蒙蒙,翠柳被笼罩在淡淡烟雾之中,苍翠欲滴,仿佛半含烟雾半含愁,景致格外妩媚,构成了一幅绝妙的柳色迷离的风景画。此景致被誉为“隋堤烟柳”,系河南开封名胜“汴京八景”之一。

植柳至远,人们不会忘记杨柳与西域的相关。

盛唐诗人王之涣(688—742年)《凉州词》说: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还有同时代王维(701—761年)的《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眺望西域,让人挥之不去的是那绵延千里的“左公柳”。

清末总督左宗棠,一代枭雄,率兵进军新疆平乱。他曾令军士在甘肃潼关至新疆贫瘠的河西走廊,沿着古丝绸之路,在数千公里的道路两旁,遍植柳树,奇迹般地树立起了一条雄伟壮阔的绿色长城。“自泾州以西至玉门,夹道种柳,连绵数千里。”柳用它不屈不挠的身躯,抵御着戈壁狂风、飞沙走石对丝绸之路的侵袭,边疆的稳定与家国天下的情怀竟然与丝丝柳絮相牵连。甘肃巡抚杨昌浚写诗盛赞这将军柳:

大将筹边人未还,湘湖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左将军平定西域、捍卫疆土的壮举,永载中华史册!而那历经百年依旧雄姿英发的“左公柳”,更是最好的纪念碑与墓志铭。

关于垂柳,令人震撼的一句话是——

垂柳能够穿透空间!

在河边、湖边、水边,那长长的柳丝垂入水中,是多美的意境啊。柳有向阴之性。有人干脆解说成柳是阴性的,柳条柔顺而随风摇摆。都说同性相斥,它们却千条万条向阴而归。

柳絮与柳条不同,因为柳絮极具生发之性,不因水性凝滞而枯萎了新芽。

在现代植物学分类上,杨与柳同属于杨柳科,可见古人的认识不谬:杨柳并称有根源。同科的杨树与柳树,一归杨属,一归柳属,差别是特别明显的。同中寻异,应当是,柳絮仅仅是柳絮,而杨花虽可指柳絮,似乎又不限于柳絮。

杨柳科树种有共同的生物学特性,花为单性,雌雄异株,葇荑花序,花无花被。所以,春天的树枝还没有长出嫩叶时,雄株上的雄花首先开放了,经过一段时间发育成熟后,雄花序上的花药自然裂开,花粉飞散而出,进行传粉,然后雄花花序逐渐萎蔫脱落。在一些树下看到的像毛毛虫似的那些东西,就是它们的雄花序。比雄花稍晚一些时间,雌株上的雌花开始开放了,伴随着雌花序的发育成熟,雌树上鲜嫩的幼叶也慢慢地长出来。雌花花序由若干朵小花组成,呈穗状的葇荑花序,每一朵小花发育后长成一个小蒴果,小蒴果里面包被着白色絮状的绒毛,在绒毛中间,藏着一些微小的由胚囊发育而成的种子,随着小蒴果及种子的不断发育成熟,小蒴果逐渐裂开,那些白色絮状的绒毛便携带着种子漫天随风飞散,这就构成了春天的风景——“杨柳飞絮”。图2 柳树花絮特写

柳华入药始《本经》

那飞扬的柳絮可以入药,并且颇有渊源。上古时期,早在《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味药物中,就有她的一席之地:柳华:

味苦,寒。主(治)风水,黄疸,面热黑。一名柳絮。(柳)叶,治马疥痂疮。(柳)实,溃痈,逐脓血。(柳)子汁,治渴。生川泽。——《神农本草经·下品》《神农本草经》是以柳华为主药,附有柳叶、柳实、柳子的功用。明朝李时珍的记述,在《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有所扩展。《本草纲目》中以“柳”为主条,项下分别记述柳华、柳叶、柳枝及根白皮、柳胶、柳寄生、柳耳和柳蠹。原来,柳的全身都与医药结缘。《本草纲目》在柳华项下录有新增的六则附方,其中三则仅用柳华的单方为:吐血咯血:

柳絮焙研,米饮服一钱。《经验方》金疮出血:

柳絮封之,即止。《外台秘要》脚多汗湿:

杨花着鞋及袜内穿之。《摘玄》——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第三十五卷

柳絮治疾并非仅记载于医学典籍。医药来源于生活积累柳絮的普遍与医疗应用之大众化,使之在如崔寔《四民月令》这样的一本叙述每年例行农事活动的古代典籍中也有记述:“三月三日以及上除,采柳絮可以愈疮”。

这里还有一则现代验案,也反映柳絮治病之简便:南宫县大堤村潘某,男,四十余岁,1955年夏季,出现尿道刺痛,尿混浊带血。取柳絮火煅成炭性,研为细末0.6克,红糖200克溶于250克黄酒中,同柳絮炭一次冲服。用本方一次痊愈。此案引自《中医验方汇选》。

生活之中识柳絮。那年,我上中学的孩子曾带回一道中考的模拟试题,问我柳絮是柳树的哪个部位?选项有四:花;花序;果实;种子。当时,这道题目就把我给考住了。有植物学知识背景的我“指导”说,可能指的是柳树的葇荑花序吧。结果我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种子。这与后来在书中读到专家的解说一致:

本植物的种子甚小,肉眼不易看清,此种子带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荡,状似棉絮,故谓之柳絮。《本经》的作者误认为柳絮即柳华。故谓“柳华……一名柳絮。”——程东旗《神农本草经七十六药集释》

程东旗先生继续讲解《神农本草经》“柳华”为垂柳的花。他的根据是:“华,即花。《说文通训定声》:华,荣也。开花谓之华。”

单从字面上似乎并没有错,但我个人认为他的解说结合实际不够,有点不合情理,而持《本经》“柳华”当为“花序”。因为此时垂柳刚刚开花而尚未吐絮,亦即尚未结子的葇荑花序。理由如下:

柳树的种子细小到难以看清,它的花之小也就可以想象了。如何把它的花区分开来呢?很难!取柳华药用时,最可行的就是取开花时的花序,而不能像现代植物学家一样,用解剖针单独分离它的花。柳华无论是鲜用还是干用,取其花序都不成问题。反正要单独挑出花来,是不太可能的。

角度改变观念。解《神农本草经》自然离不开药材的实用角度,所以《神农本草经》的“柳华”当指柳的“花序”。

当然,后来我的答案还真的得到了肯定:柳华确实是花序,并且还有一个形象的别名——柳椹。

柳树花序入药又称柳椹。即柳树花(蕊)未开放时,整个花序形状似椹,故称柳椹。在古籍文献《岣嵝神书》(明·南宫从)和《急救方》(清·余成)中,就是称其为柳椹的。一点儿小小的学问,真是令人体会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那柳絮(种子)是不是能够单独挑出来呢?至少本人觉得这要比单取柳树的花要容易些,而且不一定要人为地来进行这种区分。它的每粒种子后面都带着毛,即使药用也没要求把毛去掉,所以你看到的种子更多的是“絮”。

我清楚地记得,某年的春天,到陕西扶风的法门寺观光游览,当时正是柳絮的“盛”时,飘落到地上的柳絮累积在花丛下,厚厚的,恰似洁白的一层雪。惊奇之下我给这一“雪景”照了相。

东晋才女谢道韫有“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佳句,描写雪似柳絮漫天飞舞,反观之,累积的柳絮更像雪。古代的柳絮一定比现在飘扬的更壮观,取之用药也该是比较容易的吧。

柳叶医方有刻石

“《名医》曰,(柳)生琅邪。”

琅琊,为秦置三十六郡之一,汉代亦沿袭之。古之琅琊,东海之滨,那也包括了我出生的小村庄。可能因于此吧,我对柳树情有独钟,我为家乡的柳树如此著名而自豪。柳更是济南的市树,“四面荷花三面柳”,每一个济南人,都无法不与柳树结缘。但如果一定要从有缘来联系,也未必对,因为毕竟有太多太多的人是那么地钟情于柳。

因为我的画中多杨柳树,就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因为有人说我欢喜杨柳树,我似觉自己真与杨柳有缘。但我也曾问心,为什么欢喜杨柳树?到底与杨柳树有什么缘?其答案了不可得。——丰子恺《杨柳》“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因而有人说柳是至贱的,其实这话更不妨从喜爱柳树的人口中说出来。

剪一根枝条来插在地上,它也会活起来,后来变成一株大柳树。它不需要高贵的肥料或工深的壅培,只要有阳光、泥土和水,便会生活,而且生得非常强健而美丽。杨柳的主要美点,是其下垂,树杆越长得高,树枝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它亲吻。好像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丰子恺《杨柳》

仔细研读《本经》“柳华”下的记述,让我继续产生疑问。柳叶不用说,那“(柳)实”是什么,“子汁”呢?不知道那时候的古人能否区分开柳树的雄花与雌花,也许他们会把柳树开花期过后的花序视为它的果实吧,且不管它的种子(柳絮)飞走没飞走。至于子汁何来,既然柳絮是种子,轻飘飘的这微小的东西是难以有汁的,除非用柳絮水浸或水研。

著名的佛教刻石风景名胜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有甘肃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医药传世途径广泛,佛教文化可溯医药,这儿也有。龙门山药方洞的《龙门石刻药方》,始刻于南北朝时代北齐武平六年(575年),其中就有用柳枝叶治疮的两则单方,后世还分别被唐朝《千金翼方·卷二十四》和宋朝《太平圣惠方·卷六十》转录:

疗疔疮方:柳枝叶一大束,长三尺,四尺围,锉,水七斗,煮三十沸,去渣,煎如饴,刺破涂,神验。

疗反花疮方:煎柳枝叶如饴,涂良。——北齐·师道兴《龙门石刻药方》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收载柳叶、柳枝的附方不少,不仅限于治疮,在此录几则单方如下,都很简便实用。

小便白浊:清明柳叶煎汤代茶,以愈为度。《濒湖集简方》。

猝得恶疮:不可名识者,柳叶或皮,水煮汁,入少盐,频洗之。《肘后方》。

面上恶疮:方同上。

黄疸初起:柳枝煮浓汁半升,顿服。《外台秘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原来,这方便可得的小小柳叶,竟也有许多的医药之用,并且受到古代的高度重视。

神奇的柳枝接骨

为吹柳哨折柳枝。

小时候,小人儿,谁没折过柳枝呀?折后取枝皮圆筒,可以制成柳哨儿吹着玩。粗的声浑厚,细的声尖利。人人做来都不同,所以小伙伴们会一比高低:看我做的柳哨最粗大……你的没有我的哨儿嘹亮动听……

还有折柳相送,尽显文人情怀。夕阳西下,晚风拂柳,残笛声声,那离别之情会让人有心碎的感觉。

柳是让人动情的。那么,再折一根柳枝吧,这次是专门为了给你展示“伤筋动骨”的医学体验:

用力折柳枝,“啪”的一声,木心被折断了,但柳枝的青皮还连缀着。这么直观而常见的现象,被医学上借用,就有了这样一个医学术语,叫做——柳枝状骨折。

柳枝状骨折就是青枝骨折,是说骨折像柳枝被折断一样,里面的骨头断了,外面还皮肉相连。借助仪器检查,X线显示只有角度改变而看不到骨折线。这种骨折恢复快不易移位,属稳定型骨折。

而柳枝恰恰又被中医用于接骨。柳枝接骨?对呀,用以替代骨头,柳枝曾经突破历史的局限创造过奇迹。

相传古代扁鹊、华佗等名医已经有了很高超的外科手术甚至接骨技术。至少到元代时,正骨已成为中医学中的专科。但谁最先创用了柳枝接骨技术,却没有确切的记载。民间传说,明朝末年的傅青主(1607—1684年),对柳枝接骨的治疗过程,有过详细的描述。但长期以来,柳枝接骨是作为临床中的秘技在小范围内传承的。

仅有一则清晰的文献记载,述清朝医生用“杨木”(即柳枝,当与杨树无关)来接骨。此见于清代钱秀昌《伤科补要》一书中。

钱秀昌,字松溪,清朝上海县人,然生卒年不详。他伤科接骨技术高超,撰有《伤科补要》一书。时上海县知事苏昌阿(字爱堂,正白旗人)亲为作序,对钱氏伤科医技之精湛,颇为嘉许。其序作于嘉庆己巳(1809年)春季。就在这篇序言中,记录了他亲见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接骨手术方法。骨折的治疗康复,俗话常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两百年前所进行的这种接骨手术,骨折的伤足在治疗百日后,恢复到了与他平常的步履相近的程度(“不爽其恒”),不能不令人点头称赞。“吾闻古医者,解颅理脑,破腹湔肠,后世不可复得。而余(注:苏昌阿)亲见折足者,医断其骨而齐之,中接以杨木,卧百日耳,步履不爽其恒。”

20世纪50年代,国内对柳枝接骨进行的研究较多,有动物实验与临床观察,且在多地有开展。甚至延续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以后,柳枝接骨还曾在我国民间有所应用,效果明显。尤其是用于一些四肢骨折,可避免截肢。

在1989年的骨伤科专业期刊《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上,报道了1例曾于1959年“外伤致左股骨中下1/3骨折”病例。这是一位8岁孩童,行切开柳枝接骨,术后感局部肿痛不适,2个月后骨折愈合,能“正常生活劳动”,连续达11年。11年后发生左大腿内侧破溃流脓,治愈;第13年后,再次发生,治疗后创口闭合。第15年后已到了1975年,第三次破溃流脓。1976年患者24岁,此时的他入院检查所见“一般情况好,发育正常,左大腿肌肉略萎缩”。经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骨科手术,取出植入物后,治愈了骨髓炎。所取出植入的柳枝板长5.5厘米、直径0.8厘米,为椎形木条,无钙化和纤维化。该病例经随访十年,完全治愈。

这一柳枝接骨个案,也能说明其应用在急救中的必要性。在11年后虽然发生了骨髓炎,但如果当初不进行接骨手术,其后果是无法想象的。

除了用柳枝接骨,另外一些较平常的用法,则是将柳枝用作外固定,或者用它熬制成膏药使用。

现代医学技术发展到了何种水平,谁还会用这些个“烂木头”呀?柳枝接骨,你就做你的复古梦去吧。曾经存在这样想法的人,不是别人,而恰恰就是我自己。然而,就在我认为成文之后,还是受到了这样信息的震撼:2010年,意大利人成功地将木头变身人工骨用于外科整形。我对中医药的坚定信念,正是来自许多这样的事例。被事实教育的远不止我一个——古为今用没什么不好,妄自菲薄最不可取!

说到医药与柳树的渊源,又不能不提到世界上发现最早、使用最广泛的消炎止痛剂,百年名药“乙酰水杨酸”,老百姓更熟知的是它的商品名——阿司匹林(Aspirin)。没有柳树的药用,就可能没有阿司匹林那么早的发现。

关于柳,古代中医文献中有那么多处方,在应用中究竟是其中什么因素起了作用而取效,古人不得而知,这是古人的无知;现代人在从中提取了水杨酸之后,有人就只拿已知的水杨酸与它对号入座了,对上了仅是水杨酸的功劳,对不上就不承认它,这更是现代人的无知。现代对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识其一而不识其二,只关注其一隅而不及其余,这种现象是很常见的,诸如这样的例子其实并不只表现在柳的药用身上。“简约可得粗犷之智识,精细尤限近观之视角”。古今对比,亦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百年名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应用于临床,若从1897年人工合成乙酰水杨酸为起始,到2007年已经足足有110年的历史了。它至今仍是临床使用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药物之一。

在中国和西方,人们自古以来就知道柳树叶汁具有解热镇痛的神奇功效。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7年)在公元前就用柳树皮治疗疾病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医生长期用柳树皮浸出液治疗炎症、疼痛等。在这位西方医学奠基人的身后,两千多年一晃而过。到了1758年,英国神父爱德华·斯通(Edward Stone)无意中扯了一片白柳树皮来嚼,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关节痛和发烧症状减轻了。他对白柳树做了初步研究,并将结果报告给了英国皇家协会,但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柳树汁液的研究并未因此而停止,后来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那种止痛的物质是水杨酸。于是人们又对水杨酸进行了研究。直到1859年,人们才用化学合成方法合成了柳树叶汁中所含有的成分水杨酸苷。1895年,德国化学家霍夫曼(Felix Hoffmann)研制出了一种水杨酸类似物,新药的第一位试验者是他的父亲。霍夫曼发现这种药不仅能为父亲的关节炎止痛,而且也能减轻发热和炎症反应。他的同事德雷泽(Hinrich Dreser)于1897年合成出了乙酰水杨酸,并将其命名为阿司匹林。1899年3月6日,霍夫曼所在的拜尔公司向柏林皇家机构申报了这一发明专利。

阿司匹林一经问世就风靡世界。起初,阿司匹林主要作为解热镇痛药,它通过发汗散热达到降温的目的,可有效地控制慢性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等。它另外的重要作用是抗炎和抗风湿。

自诞生之日起,阿司匹林即拉开了传奇序幕,从最基本的解热、镇痛、抗炎和抗风湿作用,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越来越多的新用途被发现。

近些年来,阿司匹林在防治血栓形成方面的功效得到证实,从而开创了崭新的应用领域。阿司匹林主要是通过花生四烯酸的途径来抑制血小板聚集,而能对抗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目前,全球范围内已完成上百项有关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总数超过十万例的病例研究。循证医学已确立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基石地位。

阿司匹林是预防冠心病最重要的药物和标准疗法。阿司匹林应该常规应用于所有没有禁忌证的急性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二级预防),无论其有无明显症状。还推荐阿司匹林用于对冠心病高危患者的一级预防。比如,对年龄在50岁或50岁以上的高血压病患者,如果伴有血浆肌酐中度增高,或有糖尿病,或十年冠心病风险超过百分之十时,在血压控制良好(150/90mmHg)的前提下,应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来预防冠心病。

阿司匹林也是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复发最重要的药物。急性缺血性卒中,如不能进行溶栓治疗,也没有禁忌证,应在发病48小时内服用阿司匹林。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早期复发率和早期死亡率。但阿司匹林不推荐常规用于缺血性卒中的一级预防。

阿司匹林抗血栓治疗,应用小剂量长期服用,一般都能获得很好的耐受性和显著疗效。汇总分析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在预防严重心脑血管事件方面的功效,结果表明,增加阿司匹林的剂量并没有显著增强其抗血小板的功效;反而长期应用会导致胃肠不良反应增加,如溃疡、出血等;大剂量在超过每日325毫克时还有显著增加脑出血的危险。所以,预防性用于冠状动脉疾病的抗凝治疗,阿司匹林的服用剂量建议为每日75~100毫克,最好控制在每日80毫克以下。

近年来,阿司匹林在预防癌症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方面又取得重大进展。相信这个已有百年传奇的药物会不断焕发出青春活力。

外治疖疮柳叶膏

杨柳的医用,在我国古已有之,传说中,战国时期医学家扁鹊就曾用柳叶熬膏治疗疔疮肿痛。《日华子诸家本草》有柳叶“煎膏外敷,能续筋骨,长肉,止痛。主服金石人发大热闷,汤火疮毒,入腹热闷及疔疮”。

古人有记载,今人就应用验证一下吧。

四川有位杨远星医生,他采来新鲜柳叶和嫩芽,用水洗净,加水适量,浸煮2~4小时后过滤,共浸煮两次,合并滤液,继续浓缩,就炼成了膏药。凉后将这柳叶膏装入瓶中密封好,就可以备用了。

有位杨姓患者,男,16岁,腹部生疮。对患处用酒精棉球消毒后,涂上柳叶膏,覆以消毒纱布,胶布外固定,每天换药一次。3天后,生于腹部的疖疮痊愈了。

另有一徐姓患者,右脚背上患了急性蜂窝组织炎,红肿疼痛,行走困难。在遭受了两天的折磨之后,他来找杨医生,在诊断后,同样可以使用柳叶膏治疗。但柳叶膏已经用完了,只好取来鲜柳叶捣烂,给患者外敷在脚背上。这会有效吗?患者难免会怀疑。但第二天,疼痛缓解了,红肿减轻了。在继续敷药两次后,也获痊愈了。

这是20世纪80年代报道的医案。见于《四川中医》1984年2卷3期。

用最简单的办法和最廉价的成本治病救人,应该是永远不会被人耻笑的吧?

曾经的缺医少药是不会令人忘记的,而一些能够留住的记忆中,也就有“一根银针一把草”服务基层大众的宝贵历史。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兴起发掘中医药简便廉验方法的高潮。常见的柳树也就经常“被用到”。

杨功渠在1975年《赤脚医生》杂志上报道,用柳叶膏治疗一位20岁王姓患者的颈部疖肿,因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曾经服用过长效磺胺,肌注过青霉素,皆未能取得效果,经外敷柳叶膏三次痊愈。

他另用柳叶膏治疗外伤感染。有一李姓男患儿,右手中指被砸伤后感染,手指肿胀,疼痛剧烈,指甲内青紫,甲盖凸起。曾肌注青霉素,口服土霉素、四环素,外敷姜黄散软膏,仍然疼痛肿胀。为控制感染医院建议拔去甲盖,家属不同意。采用柳叶膏外敷,三次后肿胀消退,五次后痊愈,而且指甲完全长好。

而周东升在同年度同期刊有报道,是用柳叶代茶饮治愈肾病综合征的个案。患者周某,男,21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收住院,给予激素强的松治疗半个月无好转,全身浮肿加重,尿蛋白(+++),转入当地的市人民医院,给予强的松及环磷酰胺治疗一个月,仍无好转,全身高度浮肿,尿蛋白仍然(+++),于1968年6月9日自动出院。出院后经周医生在门诊治疗,用垂柳树叶煎水代茶饮,口服强的松逐渐减量直至停用,全身浮肿逐渐消退,尿蛋白逐渐减少,治疗两个月,体力完全恢复正常。垂柳叶的用量是每天取鲜柳叶半斤,使用干品可减半,煮水代茶频饮即可。此法疗程较长,可连续饮用三至四个月。

柳树皮,自然也是可以药用的。

山东省崂山县河套公社卫生院曾经总结了柳树皮煎剂治疗急性尿潴留的经验,发表在1978年的《赤脚医生》杂志上。

据介绍,崔姓女患者,四十余岁,患肾炎住院期间,出现排尿困难。取柳树皮煎剂服用,10多分钟就排尿了。刘姓女患者,五十余岁,患心脏病住院期间,发生排尿困难,经局部热敷、按摩后无效,给以柳树皮煎剂,每次10毫升,在服用两次之后,10分钟后获得排尿。另一例王姓女患者,成年人,因有机磷农药中毒(中度),在急诊室观察治疗期间出现尿潴留,内服柳树皮煎剂10毫升,10分钟后排尿。

柳树皮煎剂的制取方法自然而不复杂:

鲜柳树皮刮去外层栓皮,取皮层部分切片。柳树皮2500克加水约5000毫升,煎煮两小时,过滤,浓缩至1000毫升,加入适量防腐剂,装瓶备用。成人口服每次10毫升,每日两到三次。

柳树是喜生于水边的。水中的柳树,侧根上会生出附着的须根,露在外面,浸于水中。

这样的情景生活中是常见的。

柳树根的验方也就被人们挖掘与献出。1969年7月5日,有赵保坤献一方治黄水疮。取水边柳树须根,取下洗净,切断,炒黄研面,用时香油调匀,涂于患处。

10月9日,办法就被验证了。有一刘姓女患者,17岁,青春韶华最爱美的时节,却在右口唇发生黄水疮,即使一日也难挨,却半月之久也不见好,疮口的范围已蔓延到3厘米×4厘米大小,并且在左颌下有淋巴结肿大如枣。经采用上述简便方法,五天后治愈。虽然在刚治愈时患处有白色脱屑,但一周后就消失了,恢复如初。

生疮,现在已很少见了呀。是啊,但那些简便的方法,也一定要随之而消失吗?也许记忆深处的它们,说不定在什么时候还会被发掘和利用。

“杨枝净水”与刷牙

人到中年齿渐豁。

饭后,自然有拿起一支牙签剔牙的习惯。

牙签,还是柳木做的好。因为这种材质的牙签,除了能剔除牙垢,咬下去还有一种特别的香气,据说这香气能够辟邪。

柳树随处可见,而且柳枝本身有药用价值,把它做成牙签使用,是再合适不过的了。它的好处,李时珍在撰成于明朝万历六年(1578年)的《本草纲目》木部里就说到了用柳枝做成的牙签(牙杖):“柳枝祛风消肿止痛,其嫩枝削为牙杖,剔齿甚妙。”

但柳枝刷牙、剔牙,直追其渊源,则会发现,这与“杨枝净水”有关。而“杨枝净水”原来是来自口腔净齿的异域习俗的。

慧眼慈悲降梵天,杨枝净水洒三千。万般劫难都销尽,一步人间一白莲。

在民间,手持杨枝及净瓶的观音形象广为流传。杨枝在佛教中的作用最早就是用来净齿刷牙的——“嚼杨枝”。“杨枝”是什么东西呢?根据唐朝义净法师(635—713年)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杨枝”的正确叫法本该是“齿木”。

据来自异域的文献记载:真正的齿木当多用优昙钵罗木(拉丁学名Ficus glomerata,略称昙花,属于桑科中之隐花植物)、阿修他木。若无此等树木时,当求如桑等有乳之木;或谓当用竭陀罗木。“嚼杨枝”是什么意思呢?这在《南海寄归内法传》的“朝嚼齿木”条中可以找到非常明确的答案:(齿木)一头缓须熟嚼良久,净刷牙关……用罢擘破,屈而刮舌。或可别用铜铁作刮舌之篦。或取竹木薄片如小指面许,一头纤细以剔断牙,屈而刮舌,勿令伤损……要须熟嚼净揩,令涎液流出,多水净漱,斯其法也……嚼齿木时矣。亦有用细柳条,或五或六。全嚼口内,不解漱除。或有吞汁,将为殄病。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招疴。

根据义净的描述,除外用钢铁制作的“刮舌之篦”,齿木可以用竹木制作,也可以用细柳条制作。齿木的用法先是慢慢地“嚼”,而且其木条要“以苦涩辛辣者为佳”,若要符合这条件,自然竹木是比不上柳条的,因为竹木少汁液。按现代医学观点看,柳条的汁液具有收敛剂的作用,对炎症的消退有辅助作用;同时通过反复地咀嚼(熟嚼)以及汁液的刺激,可促进唾液的分泌(令涎液流出)。

然后是“刷”,即把齿木一头嚼扁或敲扁后,露出絮状纤维,呈扫帚状,用以刷牙,这就是现代牙刷的雏形。再后是“刮舌”,把齿木擘开,曲成弯月形状,刮除舌垢,以除去“牙中食在舌上腻存”。

另外还可起到牙签的作用,把齿木的一头弄细了来“剔”断牙。

最后是要“多水净漱”,如果没漱干净,或者把“牙膏”(汁液)给吞了,结果就会适得其反(求清洁而返秽,冀去疾而招疴)。

我国早期的佛经中,齿木多翻译为杨枝。唐玄宗开元四年(716年)到长安的天竺僧人输波迦罗在汉译《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中还干脆翻译成“柳木”:

清净澡浴漱口,以柳木揩齿。

因为在中国,杨和柳是可以并用的,按李时珍《本草纲目》“柳”条下云:

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则杨可称柳,柳亦可称杨,故今南人仍并称杨柳。

按宋红先生的考证,在我国,直到宋代,“齿木”才逐渐取代“杨枝”而成为较通行的译法。

由此可见,杨枝是齿木,而齿木并不单指杨枝,传入中国则多是柳枝的代称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以偏概全的情况呢?可能的解释是在我国杨柳枝可能是最常用作“齿木”的。

尽管杨柳枝的功用在佛典中说得非常明确,佛祖也曾三令五申,但在传入中土后却在民间发生变异,那就是将杨枝作为辟邪驱病的法宝,也算是中国特色。我们从流传至今的佛画或雕塑中所见到一手持净瓶、一手持杨枝的观世音形象,其形象所传达的当然不是观世音正准备刷牙漱口的意思。但那弯弯的“杨枝”,大家都注意到了佛教画像上的这一细节没有——其实正是带叶的柳条!图3 丰子恺杨枝净水图

我国正式的医书中记录杨枝,首见于隋代巢元方大业六年(610年)所著的《诸病源候论》,在卷二十六的“解诸毒候”中,有“以水杨枝洗口齿”的记载。

从杨枝其实是柳木,正可以弥补上面“柳枝接骨”没有文献记述的链条断裂。因为文献中记录用杨木接骨,应当是“柳枝接骨”的另一种说法或者是故意的隐语!

清明插柳人难忘

柳枝、净水可祛病辟邪。这是否为佛教中“齿木”功用的异化?

耆域是印度第一位从海道来中国的梵僧。他用杨枝净水治病的故事充分显示了这种异化了的作用。

耆域者,天竺人也……晋惠之末(注:公元306年),至于洛阳……时衡阳太守南阳滕永文在洛,寄住满水寺,得病经年不瘥,两脚挛屈,不能起行。域往看之曰:君欲得病瘥不?因取净水一杯、杨柳一枝,便以杨枝拂水,举手向永文而而咒。如此者三,因以手搦永文两膝令起,即时起,行步如故。——《高僧传》初集卷九

在我国古代民俗中,也有用柳枝净水辟邪的传统。

贾思勰在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533—534年)的《齐民要术·卷五》里说:

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因此,在民间柳枝也有“鬼怖木”、“鬼拍手”之说。插柳祛邪之俗,在宋以后渐趋流行,北宋释道诚所集《释氏要览》中有所记载:

比(北)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之门前辟恶。

并且在形式上更丰富为在门前、床头插柳,头上戴柳,玩柳球等,至今在我国的许多地方仍有传袭。

清代杨韫华的《山圹棹歌》即是这一民俗的写照:

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姐妹,一枝斜插绿云翘。

追溯我国清明插柳习俗的来源,大约有三种常见说法:

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二是中国人将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鬼节,受佛教的影响,观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众生,许多人便认为柳条有驱鬼辟邪的作用。

三是为了纪念介子推,介子推为明志守节而焚身于大柳树下,让晋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第二年,晋文公亲率群臣爬上山来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怀念之情。从此以后,群臣百姓纷纷效仿,遂相沿成风。

三种说法,在老百姓中影响最大的可能是介子推“清明柳”的传说。后来更发展出与医药学相关的意义。据《燕京岁时记》记载:“至清明,唐玄宗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虿毒。”应当说它的医药学意象更为普通百姓接受。

至于杨柳枝的功能“异化”,在佛教和民间孰先孰后,似乎尚无断论。按《释氏要览》此风俗是出自《灌顶经》故事的说法,那么杨柳枝的异化在传入中土之前就发生了。也可能佛教中的杨柳枝正好契合了民间某些原有的做法,以致杨柳枝被想当然的异化了。还有的可能就是佛经东传后,柳枝净水被佛门弟子异化,以致在民间以讹传讹。

药食同源食柳芽

谚云:清明折柳,端午戴艾。我在十岁之前就知道这习俗。清明那天早上我吃柳叶摊饼。把带着露水的柳叶芽摘下,和面,倒在锅里,用锅铲摊平,做成薄饼,故乡人(注:江苏如皋)称此为摊饼,与北方平锅煎饼相仿……童年时与乡间草木为伍,各种滋味遍尝。——朱千华《水流花开——南方草木札记》

作家朱千华是江苏如皋人。读作家的文章自然是一种享受。然而,就连初中学生怀念那柳芽摊饼,也同样让你过目不忘。请看2005年《希望报》初中版上,朱千华有一位小老乡,名字叫陈根生的小学生写的作文。《非常经历:杨柳青青摊饼香》

我家乡过清明节,吃杨柳摊饼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目。那摊饼是荞麦团摊的,看上去灰不溜秋,但吃起来特有味道。荞面中掺和的点点绿叶,吃在嘴里略有一点涩,但鼻子一嗅,一股清香扑面而来。

清明节前,上小学的我总是抢着下乡采柳叶。我们三五成群,踏着和沐的春风,田野上桃红柳绿尽收眼底。孩子的手是闲不住的,我们走一路,摘一路麦叶做麦叫,采一路柳叶做柳笛,比谁的麦叫叫起来激越,比谁的柳笛吹起来悠扬。清明节的乐趣,我们总是提前享受。

然而,更美妙的享受还在后面。清明节当天,吃母亲做的杨柳摊饼,如同读一首关于春天的诗。你看,母亲把荞麦面加水和成糊糊,然后把柳叶切碎,一把一把、星星点点地撒进去,嗬,顿时厨房里绿黄缤纷,这绿茵茵的开头多么诱人。

儿时,我会不问三七二十一卷起来就狼吞虎咽,现在不同了。我总是把摊饼搁在盘子里,一小片一小片夹起来慢慢品尝。真的,母亲做的杨柳摊饼面子柔韧,底子崩脆,绿意婆娑,清香袅袅,是北方煎饼不能同日而语的。那袅袅的清香啊,悄悄地渗进脑际,悠悠地掠过心头,使我渐渐地感到如山泉净心,浑身上下神清气爽,眼睛也分外明亮起来。我是不是已经进入了一种诗的意境。

母亲见我磨蹭,一个劲地催我趁热吃,说摊饼一凉就板了,说话间,一种幸福的笑意洋溢在脸上。母亲啊,儿子已经长大啦,长大了的儿子在兴味盎然地吮吸嫩柳叶散发的那股清香,在悠然地品尝着那阵新春特有的清新气息。此时,吃杨柳摊饼的主题不是别的,就是品尝春天啊!

难忘清明节!难忘那伴随着母亲春风般笑意的杨柳摊饼!(江苏如皋中学初二陈根生,指导老师曹津源)

在我的老家山东,黄海之滨的乡村,却没有这样的吃法。用带着露珠儿做成的柳叶摊饼直让我流涎。继续目食来解馋,我对它知道的更多了些。

也许有人觉得荞麦面做出来的摊饼颜色发黑,所以柳叶摊饼也可以用小米面来做。当然在做面饼的糊中加入鸡蛋也可以,还有用牛奶来和面的,但那显然是后来改良的做法,如果怕它冲淡了柳芽儿的清香,还是不加的好。除了盐是不可少的,再加点儿什么其他的调味品也无不可。柳叶儿可以在搅面糊时调进去,也可以等面饼临熟之前出锅的时候洒上。用大圆底铁锅最好,面糊倒进去用铲子不停向上摊。看着它悠悠儿成型,慢慢儿变厚,变黄,便可以用铲子划成块,出锅。热腾腾的,绵软有嚼劲,带一股子柳叶的清香。

春天吃到柳芽儿,无法不使人全身焕发出勃勃的生发之气。

借柳寻名人名地

前面说过了清末名将左宗棠与左公柳,其实还有其他与柳有关的名人与名地。

大名鼎鼎的柳下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非姓柳而居于柳下,柳下是他的食邑,而得“惠”之谥号。其实他姓展名获,字禽。人们往往言说柳下惠,而忘记了他真实的名字。

与柳相伴非俗人,五柳先生何处寻?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隐逸诗人。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八百年间最杰出的诗人。所托言的五柳先生,实为作者的化身。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与柳相伴,让人多一些率真自然,多一些超然绝俗。

因之,名人种下的柳树也就不再平凡。北宋欧阳修曾在扬州平山堂掘土植柳,人称欧公柳。明末清初的蒲松龄,临泉卜居,泉边栽柳,在树下设茶采风,从而成就了柳泉居士的《聊斋志异》。认为与杨柳有缘的现代画家丰子恺索性把居室取名为“小柳屋”。现代史学家陈寅恪由爱柳而将书房取名“寒柳堂”,其著述编为《寒柳堂集》。“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柳州—柳树—柳宗元,柳伴宗元眠柳州,这由柳串起的联想让人思绪绵延。

唐朝柳宗元当年植柳于柳江边,身体力行带头搞城市绿化,数年后,柳州到处绿柳成荫,风光胜昔,佳话流传千古。柳树也因此成为人们缅怀先贤,寄托对柳宗元情思的寓情之物。

21世纪的春风,又吹绿了柳州人的心田。为了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提高园林景观,增加市区绿化面积,柳州市专门开展了一项“柳树工程”。仅2009年春天,这个城市的园林部门就将三万多株、八个品种的柳树遍植于市内公园和河岸边,以求为龙城营造出柳树绕堤、柳枝飘逸的城市景观。“柳树工程”在柳江两岸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增种柳树,在柳江沿岸、柳宗元文化胜迹区以及其他水边广泛种植,从绿化的角度,将“柳州—柳树—柳宗元”作为系列文化元素有机串联,提高城市品位,同时与柳树、柳水互为衬托,相得益彰,整体增强柳宗元文化的吸引力。同时,在各公园、小游园及周边绿地、庭院小区种植,营造绿柳轻拂、桃红柳绿的城市景观,政府还大力宣传、倡导、鼓励市民在自家门前屋后栽种柳树。“柳树工程”种植的柳树品种也非单一,分别有花叶柳、金丝柳、馒头柳、旱柳、垂柳等众多的品种。

春日无人不说柳,何处柳景最引人?

如果一说到柳,人们就联想起“到柳州观柳”,那么这“柳树工程”的功绩也就无须评价了。图4 吴冠中《柳荫观鱼》1986年作品

既恋故土,更爱山东。

古城济南,荷红柳绿。我个人最是深深地喜欢泉城的柳。

西湖景色,江南观柳,似乎已经无与伦比了,但这仍然无法抚去我对北方柳的眷恋。不只是欣赏柳的春韵,即便是秋柳的残照西风,也同样让人无法忘怀。“青石板作纸,杨柳枝为毫,明湖水泼墨,秋柳诗成行。”

大明湖中亭阁园祠皆成景,历下亭、水心亭等颇负盛名。秋日来此可观“秋柳含烟”的景致。放眼大明湖畔,可见——“杨柳千余株,披拂水际,叶始微黄,乍染秋色,若有摇落之态”。

漫步大明湖畔,观垂柳拂水柳叶染秋,思名士会集吟风咏月,怎不让人触景生情而怅然有感?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在济南,爱济南;离济南,忆济南。韵味济南,也胜江南。

后记:2009年12月,本文曾以《杨柳依依、药用渊源》为题在“中生杯”(颂扬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辉煌成就为主题)全国医药卫生系统文学艺术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优秀奖。由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卫生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中国卫生摄影协会、健康报社联合表彰。图5 夏津黄河故道公园中的老桑树

沧桑巨变今话桑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椹!——《诗经·卫风·氓》节选

一年一度伐枝柯,万木丛中苦最多。为国为民皆是汝,却教桃李听笙歌。——明·解缙《桑》

桑梓与沧桑的念想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这是《诗经·小雅·小弁》中的记述。

桑和梓都是我国古代民宅附近种植最普遍的树木。上面的这句古语是说,见到桑和梓,容易引起对父母的怀念,后来,“桑梓”就成了故乡的代名词。在济南市郊,紧临黄河,就有一个叫桑梓店的乡镇,如此古朴的地名也让人产生许多的遐想。

晋代葛洪编撰的《神仙传·麻姑》记载:“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缘于此,后世以“沧海桑田”比喻世事变迁很大,简称“沧桑”。

由桑说到桑梓、沧桑,怀念父母,回顾历史,自然联想到感恩的话题。两代人之间,子女是要对父母多怀感恩之情的。吃到桑椹,念想父母亲。西方有母亲节(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和父亲节(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却也恰好在桑椹成熟的一前一后。“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这是《诗经·小雅》里先民的吟唱。多么像老人在对孩童说:杨和桑是你必须识得的树木,否则,你就是不食人间烟火了。文以教化,难道先民不正是通过歌唱来行教化之用,识物助知。

桑树全身都是宝

桑树是亚热带及温带植物,分布范围很广。

我国种植桑树的历史悠久,已有三千年的栽培史。桑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荫,耐旱,不耐涝,耐贫瘠,对土壤适应性强。

桑树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诗经》中即有“言采其桑”之句。其叶可饲蚕,其皮可造纸,果实可食用,桑叶、桑枝、桑果、根皮均可入药,因此桑树全身都是宝。

一直以来,桑树的作用主要是采叶养蚕,正如北宋张俞的“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的诗句所传唱的。以采叶养蚕为目的桑林,较少结桑果或结果较小。全世界有三十多个国家栽桑养蚕,蚕茧产量以中国为最多,日本次之,再次为印度、俄罗斯等国。

相比而言,以食果为主的果桑的栽培一直不被重视。主要是因其不耐储运,无法大面积生产而受到冷落。但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桑椹的价值日益显现,其利润可达桑叶的近十倍,由此引发了各地对名优果桑的培育热情。目前,我国已收集保存了近三千份桑树种质资源,并选育出了六十余个果用或叶果两用的桑树优良品种,主要分布于新疆、河北、云南、四川、山东、广东和北京等地。

“西域丝都”有和田

桑,从神木得名,雅俗兼备。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叒:音若,东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蚕所食,异于东方自然之神木,故加木于叒下而别之。”

没有桑树,何来桑蚕?

如果中国没有了丝绸,自然也就难以走出丝绸之路。所以有人说,伟大的丝绸之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不是别的,正是桑树的一次植物学延伸。

让我们遥望一株桑树站立在丝绸之路上的身影。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有了一株,就会有十株、百株、上千株,它们站在那儿,延伸了时光,冲破了丝绸之路的荒凉、断裂和失落,静观那由中而外、由外而内的来来往往,伴随着沧海桑田的世事变幻。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