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降成本(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17 10:05:15

点击下载

作者:蒲朝龙,姜延志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养猪降成本

养猪降成本试读:

一、人工草地建设

1.怎样选地?

我国南方建立人工草地,主要是建立高产、优质的割草地,在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农业翻耕技术措施。选地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工草地建设的成败。建立人工草地实质上是开垦天然草地人工种植牧草。为了高产,要求播种地段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地面比较平坦,原生植被主要是草本植物,最好能有灌溉条件。同时,为了减少运输费用,节省劳力和便于管理,人工草地应尽量建在离畜禽较近的地方。在大面积连片土地不多的情况下,可采用大分散、小集中的垦殖方式。

2.怎样清理地面?

清理地面的目的是便于耕翻。首先要清除灌木和乱石块。有条件的大型牧场可用灌木铲除机或捡石机清除;一般家庭牧场则可人工清除灌木和石块,石块应搬走或集中堆放。地形起伏过大时,应削峰填谷;草本植物高大繁茂时,应人工割除或焚烧(烧荒)。烧荒应事先做好组织工作,要特别注意把握风向、风力和风速,并预留防火道,严防火灾发生。为切断草根,减少耕地阻力和立垡现象,耕翻前应先行耙地,一般使用重型圆盘耙,耙深7厘米~10厘米。草根太浅的耙一遍,深的可耙两遍。

3.怎样耕翻土地?

耕翻是垦地的基本耕作措施。适当的耕翻季节和耕翻深度是垦地质量的保证。一般以伏季垦荒为好,这时天气高温高湿,有利于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的速效养分。伏季垦荒后,无论当年播种冷季型牧草或第二年播种暖季型牧草,都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耕翻深度可根据土壤状况而定,一般深翻比浅翻要好,以翻20厘米以上为宜。开伏荒可深翻,但开春荒由于要立即耕地播种,不可翻太深。

4.怎样预施底肥?

一般而言,初垦的天然草地是比较肥沃的。因为土壤中有机质积累多,当土壤疏松,通气条件改善后,有机质大量分解为腐殖质,提高了土壤肥力。新垦土地一般不缺氮肥,可预施一定量的磷肥;如果新垦土地是排水疏干后的沼泽地,还应预施一定量的钾肥。如果被开垦的土地原生植物十分稀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并不高,特别是耕翻用作人工草地,则应施足底肥(复合肥料),每亩可施厩肥2千克~3千克。所施的厩肥必须经过腐热发酵,以杀死粪中的虫卵并使杂草种子丧失发芽能力。施完底肥应立即将肥料翻入土壤底层,再进行耙地。

5.怎样耙地?

耙地是地表耕作的主要措施之一,它具有平整地面、耙碎土块、混搅土肥、疏松表土的作用,一般在秋播或春播前进行。因为耕翻后的土壤,经过高温高湿或冬季冻结,植物残体大部分已经分解,促进了土壤熟化,土壤比较疏松,耙地效果明显。耙地通常采用圆盘耙,如果生草土厚,垡片坚实,则可采用重型缺口圆盘耙。耕翻后往往还有部分植物根系或根茎还没有死亡分解,仍可能萌发新的植株。为了保证牧草播种质量,减少除草难度,在圆盘耙耙地后,最好再用钉齿耙反复耙几遍,将残余根茎耙出后集中销毁。也可在耕翻后喷施除草剂,消除杂草。

6.播前怎样整地?

新开垦的土地,一般要经过播种数年准备作物(一年生或越年生饲用作物)后才播种多年生牧草。但为了加速建立人工草地,往往需要在开垦后的第二年甚至当年就播种多年生牧草,因此,要求整地特别精细。

多年生牧草种子十分小,贮藏的营养物质不多,种子萌发的速度缓慢,萌生的幼苗特别细弱,容易遭杂草侵害。如果土块过大,播种后种子和土壤就不易紧密接触,不利于种子出苗,或出苗后幼苗易被土块压死。

播种前应耙地,有的地方又叫盖地或辗地。耱实土壤,耱碎土块,为播种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耱地的工具多由柳条、荆条、树条或长条木板做成,由机具或畜力牵引,可单独进行,也可与耙地同时完成。

为了减少新生杂草侵害幼苗,整地后不宜立即播种,而应经过一场透雨后,使土壤中的杂草种子普遍出苗,用除草剂将新出苗的杂草清除后再进行播种。

7.怎样确定播种时期?

牧草的播种时期,一般可分为春播或秋播。温度是确定播种时期的主要因素。一般而言,当土壤温度上升到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时开始播种比较适合。良好的土壤墒情是播种的必要条件,墒情不良不能播种。在杂草和病虫害危害严重的地方,应在杂草少且病虫害轻的时候播种。

我国南方各省的水分和温度条件都比较好,春秋季都可以播种,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地也可以夏播,但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必须避开夏秋之交的伏旱天播种。在亚热带地区,种植暖季型牧草应在春季播种,种植冷季型牧草则应在秋季播种。牧草品种不同,播种时期也有所不同。

8.怎样确定播种量?

牧草的播种量直接影响其产量和品质,因此,播种必须做到适量适时。

播种量的大小主要由种子的大小和品质来决定。种子粒大则播种量大一些,种子粒小则播种量小一些;种子品质好的播种量小,品质差的播种量大。

栽培牧草都有规定的播种量,这个播种量是就种子纯净度和发芽率而言的,因此,实际播种量还要根据其真实的纯净度和发芽率进行校正。如某种牧草的规定播种量为每亩100克,所播种子的纯净度为90%,发芽率为85%,则实际播种量应为:100 ÷(0.9×0.85)=130.7(克)

9.怎样确定播种深度?

牧草播种要求有一定的深度,过深或过浅都不适宜。过深,其幼芽无力顶出表土;过浅,则因表层土壤水分不足,种子不易发芽,即使萌芽后,幼苗也扎土不牢固。一般而言,牧草都要求浅播,豆科牧草播种深度为2厘米~3厘米,禾本科牧草为3厘米~4厘米。

10.怎样掌握播种方法?

(1)撒播。

这种方法是指直接把种子撒在平整的土壤表面,然后轻耙盖土。但种子不易撒均匀,总会有稀有密,同时由于盖土不均匀,对出苗和幼苗的生长都有不利影响,且会给以后的田间管理带来不便。此外,飞(机)播(种)也属撒播的一种形式,也是重大草业生态工程专项的组织或安排。(2)条播。

每隔一定距离将种子按行撒播并随播随盖(土)的播种方式叫条播。条播的行距随着牧草种类和利用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行距为15厘米~30厘米。收种用的牧草,一般采用45厘米~60厘米宽行距条播,这样,牧草个体营养面积大,发育良好,种子产量高。条播通常采用机播和手播两种方式。机播适用于大面积的牧草播种。用12行或24行谷物的播种机播种,速度快、效率高,但因禾本科牧草种子轻而且不光滑,往往不能顺利下种,所以要随时检查输种管的漏种情况,有时需要人工搅拌加以辅助。手播常用于面积不大的家庭牧场,用小锄或其他工具按行距要求开成浅沟,把种子均匀播在沟里,随即盖土。

多年生牧草的播种量一般都很小。为了很好地掌握播种量并均匀播种,不论是撒播还是条播,也不论是机播还是手播,都应在种子中加适量过筛的细土或腐熟的厩肥混播。

11.怎样盖种?

多年生牧草种子轻而小,播种后不易与土壤紧密接触,影响吸收水分发芽。除湿度过大的黏土外,播种后都需要进行覆盖,覆盖工具一般为钉齿耙或钉齿锄等。

由于多年生牧草的幼苗细弱,与杂草竞争的能力差,开垦的荒地尽管采取了一系列耕作措施,但仍然难免多杂草。因此,最好先播种1年~2年中耕作物,如玉米、高粱、油菜等,或其他一年生作物,如小麦、燕麦等。这样既减少了杂草的危害,又使土壤得到进一步熟化,为多年生牧草的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如果是牛鞭草或皇竹草等的无性繁殖,则可当年建殖成功。

12.怎样进行多年生牧草的无性繁殖?

牧草用种子繁殖的方式称有性繁殖,以根、茎、叶等营养体繁殖称为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多应用禾本科牧草茎节的繁殖。在亚热带地区,许多热带型禾本科牧草多不抽穗,即使抽穗,结实率和发芽率都很低,而采用茎节扦插的方法进行繁殖效果好,且一般不易出现品种退化。如用牛鞭草茎段或白叶叶茎段的无性繁殖有利于尽快地抑制杂草。

13.怎样掌握牧草的混播技术?

在建立人工草地时,有时采用单播,有时采用混播。我国主要是采用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混播牧草有四大优越性:(1)产量高。

混播牧草较单播牧草具有高且稳定的产量,产草量通常提高14%左右。(2)品质好。

由于混播牧草中含有一定比例的豆科牧草,所以,牧草的蛋白质含量高,适口性好。(3)改良土壤。

禾本科牧草与豆科牧草混播,可增加土壤根瘤菌,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4)减轻杂草侵害。

混播牧草各有不同的株高和株型,形成的草丛稠密,可较好地抑制杂草的萌发和生长。

14.怎样确定混播牧草的种类与比例?

混播牧草种类与比例的确定,取决于利用目的和利用年限。目前南方主要是建立长期利用的割草地,而利用年限在4年~7年,或7年以上。(1)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混播比例。

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在混合牧草中的比例要因地制宜,一般为1∶2。在较湿润的条件下,豆科牧草所占的比例可大一些,反之则应小一些,或两者比例相当。利用年限短的草地中,豆科牧草所占的比例可大一些;长期利用的草地,特别是放牧利用的草地中,豆科牧草所占的比例则应小一些。(2)豆科牧草与禾本科牧草配置比例。

豆科牧草及禾本科牧草混播时,各种草类的比例不尽相同。在长期利用的草地中,作为刈草利用的,豆科牧草应以上繁丛生类为主;禾本科牧草也以上繁草类为主,同时,还应有一定比例的根茎性禾本科(如草地早熟禾),上繁丛生类禾草与根茎型禾草混播比例一般约为2∶1。

15.怎样确定混播牧草的播种期和播种方式?

(1)播种期。

组成混播牧草的种类,如果都是春性牧草种或冬性牧草种,则应同时播种,否则宜分期播种。同时还应考虑各种草类的发育情况,发育缓慢的宜先播。(2)播种方式。

①同行播种。行距通常为15厘米,各牧草种子均匀混合,播于同一行内。

②交叉播种。一种或几种牧草种于同一行内,而另一种或几种与前者平行方向播种。

③相间条播。分为窄行条播及宽行条播两种,前者行距为15厘米,后者为30厘米。当播种三种牧草时,一种牧草播于一行,另外两种混播于相邻的另一行,或者三种牧草各播一行。

④宽窄行间播。15厘米窄行与30厘米宽行相间条播,在窄行内播种耐阴的牧草(如鸭茅),宽行内播种喜光的牧草(如草木樨)。

⑤撒条同播。行距15厘米,一行采用条播,另一行采用较宽幅的撒播。

几种播种方式中以同行播种最简单,省工省力,适于各种牧草的生长发育速度基本一致的情况。而其他几种方式可以减少不同牧草间的竞争,一般认为,交叉播种的效果最好,但田间管理的难道较大。

16.怎样破除表土板结?

在牧草播种以后,出苗之前,土壤表层往往因板结而影响出苗,甚至造成严重缺苗。这种土壤板结对于豆科牧草以及小粒种子的禾本科牧草影响尤为严重。当土壤表面形成板结层时,萌发的种子无力顶开板结的土层,在土中形成了长而弯曲的芽,加之种子小,贮藏的营养物质有限,当贮藏的营养物质耗尽后,幼苗就有可能死亡。所以,在种子未出苗之前,必须及时破除土表板结层,可用短齿耙锄地或用有短齿的圆形镇压器破除。圆形镇压器能刺激板结层却不翻动表土层,不会损伤幼苗,应用效果好。如有条件,也可以采取轻度灌溉法破除板结,帮助幼苗出土。

17.怎样判断人工除草的最佳时期?

在家庭牧场草地面积小的情况下,可采用人工除草。在牧草生长早期,即分蘖期或分枝期以前,因杂草矮小,实行浅除;在牧草分蘖期和分枝期,杂草根系入土较深,则宜深除。

18.灭生性除草剂有哪些?

灭生性除草剂又称非选择性除草剂,如草甘膦、克无踪等。该类除草剂没有选择性,能杀死所有绿色植物。主要在开垦荒地后,牧草播种或建植前,或草地更新时使用。(1)草甘膦。

草甘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旱地除草剂,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对绝大部分一年生和多年生的恶性杂草均有良好的杀灭效果。一般高温季节施药后的7天~10天,低温季节施药后的10天~15天,杂草大多被杀死。

使用技术:根据杂草的密度及杂草的高度,一般每亩用10%草甘膦2千克兑水25升~50升喷洒。在杂草生长旺盛期施药,若在施药时加洗衣粉2千克效果会更好。对于第一次施药后未能完全杀死的杂草,应在杂草复生或生长期及时补杀,以达到彻底消除的目的。如喷施后6小时内下雨,也应进行补杀,否则起不到杀死杂草的作用。(2)克无踪。

克无踪是一种速效、广谱触杀性除草剂,一般施药后的2天~3天杂草完全死亡。同时,克无踪耐雨水的冲刷,施药30分钟后下雨,也不影响除草效果。该药对植物地下部分无效,所以,对多年生杂草杀灭根系的效果不理想。

使用技术:根据杂草的量及高度,一般每亩用20%克无踪200毫升~300毫升,兑水400升~600升喷洒。克无踪在杂草株高15厘米时,施药效果最佳。此药无内吸附传导性,因此,对于杂草发生密度大的地方连续多次用药效果更佳。即在第一次施药后的20天~30天内,对未完全杀死或新生杂草再进行第二次施药。喷药时,必须使整株杂草充分受药。漏喷或施药不彻底都会影响除草效果。施药应选择在阴天或晴天的早晨、傍晚进行,并在喷雾药液中每亩添加钾肥或碳铵1千克~3千克,效果更好。

19.用于禾本科牧草的选择性除草剂有哪些?

此类除草剂专门用于禾本科草地防除一年生及多年生阔叶杂草。由于除草剂具有选择性,因此,在杀死阔叶杂草的同时,不会伤害禾本科牧草。此类除草剂包括:2,4-D丁酯、2,4-D、百草敌、2甲4氯、苯达松、使他隆等。它们的优点是对禾本科牧草有选择性的保护作用,缺点是不能杀死禾本科杂草。(1)2,4-D丁酯。

2,4-D丁酯属苯胺羧酸类激素型选择性除草剂,具有较强的内吸传导性,主要用于杂草苗后处理,可防除禾本科以外的各类阔叶杂草,包括藤本及木本植物。

使用技术:禾本科牧草4叶~5叶至分蘖期,杂草3叶~5叶时喷雾,每亩用22%的2,4-D丁酯60毫升~160毫升兑水30升~40升喷洒;开垦荒地后,防除禾本科植物,施药量为每亩150毫升~300毫升。

注意事项:一是阔叶类牧草对此类药非常敏感,不能在大风天气或高温的中午喷施,以免对阔叶牧草产生雾滴漂移药害;二是喷雾器具施药后应彻底清洗,这些器具尽量不再用于阔叶牧草的喷施,以防产生药害。(2)百草敌。

百草敌属苯甲酸类除草剂,具内吸传导作用,对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阔叶杂草有显著效果。百草敌用于苗后喷雾,药剂能被茎、叶、根系吸收,并传导到杂草分生组织代谢旺盛部位,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导致杂草死亡,一般在施药后24小时内出现症状,15天~20天死亡。

使用技术:禾本科牧草3叶期以后至分蘖末期为百草敌施药期。每亩用48%百草敌25毫升~40毫升,兑水25升~40升喷洒。

注意事项:一是牧草拔节后禁止使用百草敌;二是大风时不能使用百草敌,以防漂移伤害邻近阔叶植物;三是施药后,喷雾器要用肥皂水彻底清洗。

20.用于豆科牧草的选择性除草剂有哪些?

用于豆科牧草等双叶牧草的除草剂,如高效益草能、精禾草克、精隐杀得、拿捕净等。前三种除草剂均属苯氧羧酸类,其性质、作用机制、适应范围、防除对象基本相似。

高效益草能(10.8%乳油)属内吸传导性茎叶处理剂,对禾本科杂草(白茅、早熟禾等除外)有良好防除效果。对阔叶牧草安全,一般施药后7天~10天(冬季低温情况下时间要长些)杂草死亡,相比之下,精隐杀得除草剂发挥药效的速度比高效益草能、精禾草克要慢。

使用技术:杂草生长初期至孕穗期内为最佳施药期,药量为每亩用10%高效益草能25毫升~60毫升,兑水25升~40升喷洒,杂草多、草龄长时,药剂量宜加大。

21.牧草常用土壤处理剂有哪些?

具有土壤处理功能的除草剂主要用于牧草(禾科和豆科)播种前、栽培前或多年生牧草出苗前或收割后,防除尚未出苗的一年生杂草种子、一年生阔叶杂草,它们对已出苗的一年生杂草及尚未出苗的多年生杂草无效。这类除草剂包括氟乐灵、乙苯胺、大惠利、杜乐、赛克津、西玛津等。(1)氟乐灵。

氟乐灵属苯胺类除草剂,可用来防除多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小种子繁殖的阔叶草。药剂主要是在杂草种子发芽生长穿过土层的过程中被吸收。因此,它对已出苗的杂草无效。

使用技术:杂草未出苗时施药,一般每亩用药量100毫升~200毫升(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时使用高剂量)兑水40升~60升喷洒。

注意事项:氟乐灵易挥发、气解,为了保证药效,施药后应浅层松土,土层保持湿润。(2)乙苯胺。

乙苯胺属酰胺类除草剂。杂草出苗后通过含有药剂的表层土时,根和芽鞘吸收药液,从而达到杀死杂草的目的。乙苯胺能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及部分阔叶杂草,对于多年生杂草及已出苗的一年生杂草无效。

使用技术:杂草未出苗前施药,每亩用50%乙苯胺80毫升~200毫升兑水20升~60升喷洒。杂草密度大、土壤干燥、有机质含量高时,需提高用药量。

22.开垦荒地前的除草技术有哪些?

由于生荒地杂草种类多,特别是以多年生牧草为主,包括部分藤本及禾本科植物。要彻底清除这类杂草,目前虽有长效除草剂(如用于森林地的威尔柏、森磺隆等),但施药后药残期长,很长时间不能播种牧草。目前较为安全可行的办法是使用草甘膦或克无踪等。

草甘膦一般用药2次~3次,第一次每亩用10%草甘膦1千克~2千克兑水40升~60升喷洒。施药后35天~40天对未杀死部分或新生部分再次用药,每亩用0.75千克~1.25千克兑水25升~40升喷洒。如果杂草仍未彻底消灭,可在牧草播种前再次用药。第二次和第三次用药时,对杂草发生严重的局部地段应重点喷洒。

同草甘膦一样,克无踪也要用药2次~3次。第一次用药时,每亩用20%克无踪300毫升~400毫升,兑水50升~70升喷洒;第二次在施药后25天~30天补施,每亩用150毫升~250毫升,兑水40升~60升喷洒;第三次则视防除的效果调整,可在播前施药。如果条件许可,可在第一次用药后杂草完全干枯时烧荒,但必须制定有效的防火措施,以防山火蔓延。

23.开垦荒地后的除草技术有哪些?

荒地开垦后,土壤中仍有杂草种子及杂草地下部分,以后仍会生长新的杂草,必须继续采取除杂措施。如果多年生杂草发生量大,则每亩用10%草甘膦0.75千克~1.25千克兑水35升~50升喷洒(加0.2%洗衣粉更好)。施药后的20天~25天,每亩用50%乙苯胺75毫升~100毫升兑水50升~60升喷洒,一星期后可播种。如果一年生杂草量大,则每亩用20%克无踪200毫升~300毫升加50%乙苯胺100毫升兑水50升~70升喷洒,施药后4天~5天即可播种。

24.人工草地除草技术有哪些?

(1)禾本科人工草地除草。

防除阔叶杂草可用百草敌、2,4-D丁酯、2甲4氯等(见“用于禾本科牧草的选择性除草剂有哪些”部分);对于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的防除可在牧草苗前或收割后施土壤处理剂(见本章“牧草常用土壤处理剂有哪些”部分)。(2)豆科人工草地除草。

防除禾本科杂草可用高效益草能、精禾草克、精隐杀得等(见“用于豆科牧草的选择性除草剂有哪些”部分);对一年生阔叶杂草的防除可在牧草苗前或收割后施土壤处理剂(见“牧草常用土壤处理剂有哪些”部分)。(3)牧草纯化。

对于杂草特别严重的人工草地,可每亩用克无踪200毫升~250毫升兑水40升~60升喷洒。由于克无踪只能杀死地上部分杂草,对于多年生牧草根部无伤害,因此,在杀死杂草后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生长土壤,使牧草重新出苗,既除了杂草,又提高了牧草地的纯度。这种除草方法特别适用于一年生杂草发生严重的人工草地。

25.怎样确定有机肥料的种类及施用量?

有机肥料包括厩肥、堆肥、绿肥以及人类的粪尿等。有机肥料含有植物所必需的一切养分,因此又称安全肥料。厩肥的施用量没有严格限制,在表面撒施的情况下,每亩1.5吨~2.0吨。厩肥的后效作用长,不必连年使用,一般每隔3年~4年施用一次。厩肥和化肥、石灰等配合施用,能提高肥效。若每亩加入10千克~20千克磷矿粉和10千克~20千克石灰粉与厩肥混施,其肥效更好。

26.怎样确定氮肥的种类及施用量?

氮肥易溶于水,地表施用时,也能为牧草迅速吸收。氮肥的种类很多,主要有硫酸铵、硝酸铵、尿素等。

硫酸铵易溶于水,含氮量20%,应和磷肥、钾肥配合施用。硫酸铵是酸化肥料,单独施用易使土壤变酸变硬。在酸性土壤的草场,应适当施用石灰和有机肥料。在石灰性土壤的草地,应和有机肥料配合施用,但硫酸铵、有机肥料、石灰石三者不要同时施用。

硝酸铵易溶于水,吸湿性强,很容易结块,其含氮量为35%左右,易为牧草吸收。硝酸铵属于生理中性肥料,施用后对土壤形状的改变不大,是一种比较好的氮肥。

尿素是一种中性化肥,含氮量45%~60%。尿素施入土壤后,经2天~3天变成碳酸氨为牧草所吸收。牧草吸收后无残留物,不改变土壤形状,因此,尿素可以在任何牧草的草地施用。

氮肥的施用量可合成有效成分,每亩应施2.5千克~3千克。根据这一标准计算,硫酸铵(含氮20%)每亩应施13千克~20千克;硝酸钠或硝酸钾(含氮15%)每亩应施20千克~26千克;硝酸铵(含氮30~35%)应施9千克~12千克,尿素(含氮45%~46%)应施6千克~9千克。一次施入或分几次施入。

27.怎样确定磷肥的种类及施用量?

(1)磷矿粉。

磷矿粉磷酸含量15%~20%,施用时应与有机肥料混合,并与耙地相结合,不宜施在地表。过磷酸钙也可作叶面施肥,先将过磷酸钙1分加水10分搅拌后放置过夜,取澄清液加水稀释成1%或5%的溶液,再用喷雾器喷洒叶面,宜在晴朗的清晨或傍晚进行,每亩施用13千克~26千克。(2)骨粉。

骨粉分蒸骨粉和脱胶骨粉两种。前者含磷酸21%~22%,后者含磷酸23%~24%,一般施用量为每亩10千克~20千克。

28.怎样确定钾肥的种类及施用量?

钾肥常用的是氯化钾(含氯化钾50%),每亩施用量6.5千克~13千克。草木灰也可作为钾肥施用,其氯化钾含量在10%以上,每亩用量35千克~70千克。

29.怎样确定石灰的种类及施用量?

酸性草地施用石灰可以中和酸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并能使价值低的植物从草群中衰退。石灰的施用量取决于土壤的酸度,一般为每亩表施10千克~15千克。石灰的效用可维持8年~10年。

30.怎样确定复合肥的种类及施用量?

复合肥是指含两种以上主要营养元素的肥料,如磷酸铵(含磷又含氮)、硝酸钾(含氮又含钾)、混合肥料(由尿素和磷酸氢二钾组成,含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等肥料。复合肥所含成分均是牧草所需要的,不含副成分或无杂质成分,对土壤的副作用小;肥分含量高,施用时节约劳力;物理性质好,便于保存。常用复合肥料有钾铵磷、氮磷钾、尿酸钾、磷铵钾肥等。具体施用种类根据土壤和牧草种性确定。

31.怎样掌握基肥的施用技术?

在栽培牧草播种前结合耕翻施用的肥料称基肥,基肥可满足牧草整个生长期内对养分的需要。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辅以无机肥中的硫酸铵、过磷酸钙和钾肥等。

32.怎样掌握种肥的施用技术?

在播种的同时施入播种沟或处理种子的肥料称为种肥。种肥主要满足牧草幼苗时对养分的需要。种肥用量少,一般以无机磷、氮肥为主。若用有机肥作种肥,必须充分腐热,以免有机肥发酵时产生的热量影响种子发芽。施用种肥的方法有拌种、浸种和播种时施用三种。

33.怎样掌握追肥的施用技术?

在牧草生长期内施用的肥料称追肥,施用追肥是为了满足牧草生长期内对养分的需要。追肥一般以速效性无机肥料为主,但也可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施追肥的方法有表面撒施、条施、带状施和根外喷施等。天然草地一般采用表面撒施法,栽培草地则采用条施。(1)栽培草地追肥方法。

第一次追肥应在牧草幼苗开始生长到分蘖(分枝)前进行,以氮肥为主,磷肥次之,可增加牧草的分生能力。(2)第二次追肥。

第二次追肥应在牧草收获前,可施钾、氮肥,不必施磷肥。夏季施肥在第一次刈草后进行,施入氮磷钾全肥,以促使株丛再生和新芽群的形成;秋季施肥可施足量的钾、磷肥,而不必施用氮肥,以促使牧草地下部分积累贮藏营养物质,供冬季休眠和翌年再生的需要。(3)南方栽培牧草。

南方栽培牧草一年收获3次~4次,除最后一次应施入钾、磷肥外,每次刈草后应施入磷钾全肥。夏季追肥的施用量为每亩氮肥7千克~8千克,磷肥5千克~6千克,钾肥5千克~6千克。秋季最后一次追施磷肥可适当减少,不必再施氮肥。

34.灌溉水源的利用和灌溉方法有哪些?

解决灌溉水源应因地制宜。在离草地较近处如有河流、水库或泉水,可引水至草地高处,修建蓄水池,形成一定的压力进行灌溉;如无地面水源,则可打水井,抽水灌溉。

南方人工草地都有一定的坡度,无论利用何种水源,都不能进行灌溉。在草地面积较小时,可采用长胶管灌溉;大面积则可安装喷灌设施进行喷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草地,一般夏季气温较低,四季降水量也较均匀,靠天然降水也基本能满足牧草生长的需要。

35.怎样定量灌溉?

灌溉次数和灌溉量因牧草种类和灌溉条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豆科牧草一般比禾本科牧草更容易出现干旱。对于混播牧草而言,一般适量灌溉次数为刈割次数的2倍~3倍。当然,灌溉次数要视降水情况和土壤湿润度而定,有降水或土壤湿润,灌溉次数可减少。如果灌溉水源不足,则应在豆科牧草开始现蕾时灌溉,一般一次灌水量为每亩80立方米左右。

二、牧草品种性能与调制工艺

36.怎样优化组合生猪的喜食牧草?

养猪是一项高投入(精料)、高产出的养殖业,猪与人争粮已是不争的事实。用优化组合的牧草经加工调制取代部分饲料粮是猪业经济革命性的有效措施之一。牧草的质量取决于良好的适口性和丰富的营养性。一般而言,生猪喜食幼嫩、清洁、新鲜的牧草或经青贮过的青贮料。将一年生牧草、越年生牧草和多年生牧草的茬口科学搭配是解决效益型猪业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青贮饲料和生物草饲料同步添加是县乡村组养猪大户的必由之路。

37.甘薯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有哪些?

甘薯别名红苕、地瓜、山芋等,主要品种有农林4号、南端苕等。(1)品种特点。

甘薯系旋花科蔓生性草本植物。根可分为纤维根、块根和牛篣根。薯肉有白、黄、杏黄、淡红、橘红等色。块根上有伏芽,可供繁殖用。茎细长,蔓生,内含白色乳汁,茎长1米~3米不等。具节,每节一叶,叶柄基部有腋芽,能长出不定根和分枝。花单生或3朵~7朵集成聚伞花序,紫色、淡红或白色。花冠漏斗状,蒴果圆或扁圆形,内具种子1粒~4粒。

甘薯不耐寒,在15℃时就停止生长,6℃以下枯萎,16℃时萌发,26℃~30℃生长旺盛。在15℃~30℃时,温度愈高,对块根形成愈有利。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薯块膨大和养分运转。(2)生产性能。

甘薯适应性强,但以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适宜的土壤pH值为5~6。

甘薯的生长期为110天~160天。早熟品种80天~90天。一般南方栽培后35天~42天为分枝结薯期,90天~100天为茎叶旺盛期(青割的最佳期)。北方扦插后5天~15天为缓苗发根阶段,50天~60天为分枝结薯阶段,45天~75天为茎叶生产阶段,90天~140天为块根膨大阶段。(3)栽培技术。

①育苗。育苗是甘薯增产的关键措施,种薯应为同一品种,无病虫害且个体大小适中。温床育苗时常用的育苗方法: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作温床,苗床宽2米,长7米~10米,深0.6米~0.7米。床底弓形,以利于排水和温度一致。床底火烧消毒后再下酿热物,中间铺垫适量的有机肥并撒生石灰25千克~40千克用于消毒,再铺7厘米~10厘米的细土,使床面略高于地面,以免积水。待床内温度上升到18℃以上即可下种,薯种平放,头稍跷起,盖2厘米~3厘米浮土即可用秸秆覆盖。床温以28℃~30℃为宜。

②扦插。一般下午或傍晚采苗,每株以2节~3节为宜。北方多在6月采苗,南方5月采苗。扦插分直插、平插和斜插三种,分别视土壤干湿度灵活运用。

③ 翻蔓。翻蔓就是把蔓提起,放至另一边;提蔓就是将藤蔓向上提起又放回原处,不翻转茎叶体。其目的是抑制徒长,使薯块膨大。如果用于收青喂猪可不翻蔓。(4)草与猪配套方式。

甘薯藤叶是猪的好饲料,青绿多汁,适口性好。一头成年猪日喂量可达5千克~8千克,打浆或切碎,拌入糠麸即喂。甘薯块是优良的多汁饲料,生喂、熟喂猪都喜食。鲜薯含水量约68%,干物质32%,其粗蛋白质含量低于玉米。鲜喂时,其饲用价值相当于玉米的25%~30%。

38.蕉藕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有哪些?

蕉藕别称蕉芋、芭蕉叶等。(1)品种特点。

蕉藕系昙花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2米~3米,分蘖能力强,根系发达,白色,具有大量根须。地下茎膨大呈芋头状,多汁。地上茎柔软多汁。叶片宽大,长约70厘米,宽约30厘米,单叶,互生,椭圆状,叶鞘长。总状无限花序,棱果2粒,状如荔枝。种皮黑色,坚硬,大小如豌豆。

蕉藕在我国南方被广为栽种,生长期为240天左右。不耐寒,10℃以上才能发芽,14℃~16℃出苗,30℃最利于茎叶生长,20℃~40℃时则生长缓慢,18℃以下停止生长,10℃以下逐步凋萎,在11℃~25℃适宜块根生长。(2)生产性能。

蕉藕的块根不仅可代替高能量饲料(如玉米),且其茎叶是养猪的优良青绿饲料。

蕉藕适宜在土质疏松、土层深厚的砂壤上生长。由于蕉藕叶片宽大,蒸发量大,故需水肥较多。如变干旱,则叶片变黄,生长受阻。

蕉藕可与马铃薯或玉米套种,成效明显。利用玉米生育期短,前期生长快,而蕉藕生育期长,前期生长慢,后期生长快的特点,可每亩收块茎3000千克,茎叶2000千克和玉米350千克左右。单作每亩可收鲜叶5000千克、块茎3000千克,产量更高。(3)栽培技术。

①播种时间。春播为主。当气温稳定到10℃以上开始种植,争取早植。

②播种量。选取块茎肥大,根多,芽端稍带红色、形态良好、无病虫害的作种用。通常每亩用种量50千克~75千克。

③播种方法。一般点播或畦植。在畦的中央,每穴播1块~2块,穴深10厘米~15厘米,宜盖肥土,以不露出种块为宜。单作时,行距120厘米~150厘米,株距60厘米~100厘米,每亩播500株~700株左右即可。

蕉藕植株高大,生长期长,在花期,块根迅速膨大时尤需大量水肥供给。需重施底肥、早给苗肥、巧施化肥,并注意中耕培土,防止倒伏。(4)草与猪配套方式。

蕉藕干物质中的粗纤维仅62%,而消化能却是2637.7大卡/千克。用干蕉藕片(粉)喂肥猪时,每千克营养价值相当于0.74千克玉米。实践证明,用玉米喂猪和用蕉藕喂猪相比较,其肉质和风味没有显著差异,蕉藕是典型的节能降耗(粮)的饲草,蕉藕喂猪,生饲或熟饲均可。

39.佛手瓜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有哪些?

佛手瓜别名阴茄子、土耳其瓜、棒瓜等。(1)品种特点。

佛手瓜系葫芦科多年生宿根蔓生性草本植物。块根酷似山药根,肥大而粗壮,其上着生稀疏的须根。茎上无茸毛。叶片浓绿,具3~5条浅裂。卷须生于茎节,端分叉,与叶对生。雌雄同株异花,花冠黑色。瓜如圆锥形,表面有不规则的浅纵沟。果实尖端膨大处有种子一枚。果实在贮藏期能自然发芽。

佛手瓜原产于热带,喜温暖潮湿气候。气温在15℃以上种子开始萌发。22℃~32℃为生长最适温度,在15℃以下生长减弱,在10℃时瓜仍能生长。叶蔓经霜枯萎,瓜蔸在保护条件下可越冬。(2)生产性能。

佛手瓜是一种蔬菜、饲料兼用型高产饲用作物。适应性强,房前屋后、田边地角均可栽培,耕地紧缺地区尤其适用。病虫害极少,管理省工,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尤喜松软肥沃的酸性土壤,忌干旱。由于种子离瓜后不能发芽,宜采瓜贮藏留种,初霜期采收,终霜期后播种。忌积水,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不仅有利于块茎膨大,而且有利于枝繁、叶茂、瓜丰。喜温暖,对光不甚敏感,短时间荫蔽对其生长影响不大。苗期对过浓的肥料很敏感。

佛手瓜除种用瓜需留在瓜蔓上让其充分成熟外,其余的瓜只要长到250克左右即可采收。如果皮稍带黄绿色,粗纤维就会增加,作食用或饲料用均可。如不及时采摘既影响瓜的品质,又会抑制其他小瓜的形成和膨大,这也是促其高产的有效途径。

佛手瓜单窝产量很高,生长两年以上的,每窝可产鲜瓜250千克~1500千克,亩产可达10000千克~15000千克,产鲜茎叶3000千克~4000千克左右。(3)栽培技术。

①播种时间。当气温达15℃以上时播种为宜,一般南方4月中下旬即可。

②播种量。用小型瓜作种用较为经济,亩用鲜种200千克~300千克即可。

③播种方法。采用鸡窝瓜法,即将每窝施足腐熟堆肥,将健壮鲜瓜直埋于土中,果柄往下,每窝1瓜。株行距宜3米× 3米左右。待种苗出土后,酌施清淡人畜粪尿,促其提早摘瓜。(4)草与猪配套方式。

佛手瓜叶柔嫩多汁,适口性好,是家庭养殖的优质饲料。干物质中叶片和瓜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分别是19.5%和11.3%,3.5%和8.5%,17.7%和4.2%,42.5%和71.8%,16.8%和4.2%,且钙和磷的含量也较高。老瓜蔸和块根淀粉丰富,出粉率为干重的25%~30%。瓜和茎叶喂猪生熟均可,且茎叶还可青贮利用。

40.聚合草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有哪些?

聚合草别名饲用紫草、紫草根。(1)品种特点。

聚合草系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花茎高1米左右,分枝较多,为丛生型草,全株密布白色短刚毛。根部发达,幼根表皮白色,老根为棕褐色,主根不明显。根群集中在0厘米~50厘米土中,根段也能重生新芽和新根并形成新植株。聚合草茎的再生力很强,也能产生新芽和新根。叶特别发达:根生叶一般60片~80片,最多可达200片以上,有长柄;茎生叶向上渐小,叶粗糙,叶质肥。蝎尾状聚伞花序,簇生,花冠筒状,淡蓝紫色或黄白色。种子为小坚果,易于脱落。

聚合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强,根在土中能忍受零下40℃低温。温度在7℃~10℃开始发芽生长,22℃~28℃生长最快,低于7℃时生长慢,5℃时停止生长,低于零下3℃时植株出现枯死现象。(2)生产性能。

聚合草产量高,营养丰富,利用期长,适应性广,全国各地均可栽培。

聚合草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地下水位低,排水好,能灌溉,含有机质多而肥沃的壤土为好。南方一般2月平均气温8.2℃时,根茎部休眠芽萌动,2月下旬~3月上旬出土生长,形成春季莲座叶丛期,为期60天,5月上旬抽薹,中旬开花, 8月下旬止,花期100天。9月上旬进入秋季莲座叶丛期,11月中旬平均气温4.1℃时,叶片开始枯萎,根茎芽休眠越冬,全年生长期约270天。

聚合草收获叶和茎枝,栽培第一年,南方可割2次~4次,北方割2次~3次;生长第二年,南方可割4次~6次,北方割3次~5次,每隔35天~40天可割一次。留茬高度5厘米~6厘米,最后一次收获应在停止生长前30天,保证其能安全越冬。聚合草第一年亩产5000千克~6000千克,第二年以后亩产7500千克~10000千克,高的可达15000千克。(3)栽培技术。

①播种时间。一般在春秋两季栽植。苗床育苗则4月~10月都可移栽,但仍以3月~4月、9月~10月为好。待苗高15厘米~20厘米,其5片~6片真叶时移栽为宜。阴雨天定植,入土不宜太深。

②播种量。密植时,每亩4000窝,株行距33厘米×50厘米;稀植时,每亩2500棵~3000棵,株行距50厘米×60厘米,田间管理水平要求高。

③播种方法。聚合草以根系无性繁殖为主。在粮食作物中套种聚合草有利于农牧双丰收。单种作割草用一般采用第一年密植(每亩4000窝),第二年移出1/3的植株作种根扩大面积,既解决种根的来源,又避免成块挖老根影响产量。(4)草与猪配套方式。

聚合草粗蛋白含量24%,与苜蓿相近,所含的可消化蛋白质比甘蓝高,其纤维含量中等,但消化率却在60.44%。喂猪时,一是鲜喂:打成浆或打成菜泥拌糠麸喂,每头母猪每天可喂5千克~10千克;二是青贮:将聚合草单贮或与禾本科牧草混贮均可;三是调制干糠:聚合草叶量多、叶片大、茎枝细,易晒制干草。干草粉碎后,可制成草粉,再拌其他青饲料喂猪,其饲养成本更低。

41.甜菜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有哪些?

甜菜的主要品种有甜研3号、4号,双丰1号、2号、5号,工农2号等。别名糖甜菜、甜萝卜等。(1)品种特点。

甜菜系藜科二年生植物。播种当年生长块根和叶丛,第二年开花结实。甜菜根系发达,块根明显。块根分为根冠、根茎和根体三部分。块根多为圆锥形、纺锤形和心形等;根皮多为白、绿、黄色或玫瑰色;根肉有白、红、黄色三种,其糖含量一般不超过8%。叶片长圆形,每株着生50片~70片不等。株高1米左右,分枝越多,种子产量越高。花单生或丛生在主苔或侧枝上。种子肾形,千粒重15克~25克。

甜菜是长日照植物,北方生长期为140天~170天,饲料甜菜为125天~150天。生长期可分为叶丛期、抽薹期和种子形成期。(2)生产性能。

甜菜既是优质高产的饲料作物,又是主要的糖料作物之一,全国均可栽培。

甜菜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土层深厚而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宜,pH 值为7.5~8.5。即使土壤含盐量在0.3%~0.6%的中等盐碱地,也能种植。

甜菜较耐寒。糖甜菜种子在2℃~3℃可以发芽,能短期抗御零下5℃的低温。苗期生长最适温度为12℃~15℃,繁茂期为18℃~19℃,块根成熟期为10℃~12℃,昼夜温差超过10℃以上有利于块根糖分积累。水分供应充足是甜菜丰产且含糖量高的保证。

饲用甜菜的鲜草产量比糖甜菜高,前者每亩产2000千克~3500千克,后者为1500千克~2500千克,但前者水分含量高于后者,后者营养成分高于前者。(3)栽培技术。

①播种时间。春、秋、冬三季均可播种。一般4月~5月上旬播种,我国中部地区宜秋播,东南沿海地区宜冬播。

②播种量。甜菜由于种球较大,种子较小,种球需吸收其本身重量的120%~150%的水分时种子才能萌发。一般亩播1.25千克~1.5千克,播深2厘米~4厘米,行距45厘米~60厘米。

③播种方法。甜菜根深叶茂,需水肥多而又不耐涝,且忌连作。连作会降低产量和品质。甜菜可分为丰产型、高糖型和标准型三种。丰产型品种块根产量大,生长期长,含糖量低,最适于饲用栽培,限于条播和点播两种。也可用带土移苗法定植,当幼苗具4片~6片真叶移栽易成活。每亩3000千株~4500千株为宜。(4)草与猪配套方式。

甜菜叶和块根是良好的青绿饲料,喂猪时要生喂,增膘、长肉快。多以鲜喂或打浆拌糠麸喂,也可青贮与其他饲草、饲料混喂,能防止猪采食过多而出现腹胀或腹泻症状。甜菜每100千克块根中含饲料单位11.5个,可消化蛋白质为0.3千克~0.6千克。干物质中粗纤维低于10%,一般为8.9%左右。腐烂的茎叶含亚硝酸盐,不能用,以防生猪中毒。

42.萝卜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有哪些?

萝卜别名菜菔。(1)品种特点。

萝卜系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依品种的不同有长形、圆形、扁圆形、圆锥形等。其颜色有白、红、绿、紫色等。肉质根有完全埋于土中的,也有大部分露在土外的。叶着生于短缩的根头之上,呈长卵圆形或长椭圆形,具深浅不等的缺刻;有的品种具刺毛,着生在板状叶片上。总状花序,为异花授粉植物,杂交率高,花白色或淡紫色。长角果,成熟时不开离,内含种子3粒~7粒,圆形,千粒重8克~9克。

萝卜喜温暖湿润气候。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2℃~3℃,适宜温度为20℃ ~25℃。抗寒性较强,北方幼苗能忍受-2℃~3℃的低温。(2)生产性能。

萝卜不仅是优良的根菜,也是优质的多汁饲料。产量高,耐贮藏,适于作冬春贮用饲料。在根的肥大生长期需水多,但主根入土不深,抗旱力较差,在肉质根发育膨大时,如气候干燥、土壤缺水会影响其产量和品质。

萝卜除应施足腐熟厩肥或堆肥作基肥外,还要注意磷、钾肥的合理配合施用。萝卜多为一次性收获。秋播时,北方多于10月上中旬收获,南方多为11月上中旬收获。即在严霜结冻前收获,以免受冻。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区,冬季气候温暖,有些品种入土较深,且不易空心的品种,也可留到次年1月~2月收获。中大型萝卜每亩可采收3000千克~5000千克左右,其中鲜根叶重相当于鲜重的30%~40%。(3)栽培技术。

①播种时间。南方多于8月上旬至9月上旬播种,北方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播种,也有的在土地解冻后播种。

②播种量。每亩播种量一般为0.75千克~1.0千克;大型种子每亩播1.0千克左右,中型种子每亩播0.75千克。

③播种方法。南方秋冬萝卜多按20厘米~30厘米行距进行条播,定苗时株距为20厘米~30厘米;也有采用撒播的,播后按20厘米~27厘米见方定苗。东北地区,大型萝卜多采用垄作,垄宽60厘米~70厘米,株距为30厘米~50厘米,刨穴点播,每穴5粒~6粒种子,覆土4厘米~5厘米,覆土后镇压。(4)草与猪配套方式。

萝卜叶片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根的2倍以上,成叶粗蛋白27.3%,粗脂肪4.9%,粗纤维11.6%,无氮浸出物31.1%,粗灰分19.5%。喂猪时,可适时适量地收1次~2次叶片饲喂,叶片和肉质根既可切碎喂,也可不切碎直接饲喂,还可煮熟晒干或制成干草粉,再拌糠麸饲喂。

43.蕹菜的品种特性与栽培技术有哪些?

蕹菜别名竹叶菜、空心菜、藤藤菜等。(1)品种特点。

蕹菜系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圆形,中空,柔滑脆嫩,能节节生根。叶互生,有长叶柄,叶片卵形。花腋出,花冠漏斗形,很像牵牛花,白色或淡紫色。果实为蒴果,含种子3粒~4粒。种子坚硬,种皮黑色或褐色。

蕹菜喜温暖湿润气候,耐炎热,怕霜冻。在长江流域各省,4月上旬气温上升到13℃时,即可播种。气温上升到25℃以上时生长加快,大量分枝。气温上升到30℃~35℃且水肥供应充足,则生长繁茂,可多次采收。10月气温下降到13℃以下时,顶芽停止生长;10℃以下时,腋芽进入休眠期,霜期全部枯死。(2)生产性能。

蕹菜的生长期为180天左右。其生长快、产量高、再生力强、供青期长。对土壤适应强,既耐肥,也耐瘠,以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粘壤土为好。

蕹菜要求较多的水分,最适宜在水田或肥沃湿润的旱地种植。由于生长快、产量高、再生力强,每次收割后,要同步追施氮肥或灌溉,以促进其迅速再生。

蕹菜的茎节能节节生根,当上部折断后,下部叶腋能再分枝,长成新株。这种特性,既有利于持续丰收,长期均衡供青,又有利于茎蔓无性繁殖,扩大栽培面积。

蕹菜栽培后40天~50天,蔓长40厘米左右可分区轮流收割。每隔20天~30天即可收割一次。南方年收割5次~6次,亩产可达青料10000千克。(3)栽培技术。

①播种时间。蕹菜宜育苗移栽。露地育苗时,南方在4月上旬播种,北方待气温上升到13℃时播种,如大棚育苗,可适当提前。当苗高20厘米~30厘米时,可移苗移栽或剪苗移栽。

②播种量。苗床每亩播种5千克~7.5千克,覆土2厘米左右,经常保持苗床湿润,苗期追肥2次~3次。旱地播种宜2千克~2.5千克。

③播种方法。

1)水田栽培。在排水疏干的田里开沟作畦。畦宽2.5米左右,沟宽33厘米,株行距按20厘米×30厘米插苗,每穴插2株~3株,每次割后宜中耕、除草、施肥。

2)旱地栽培。多以点播为主,株行距为20厘米×33厘米,播前要用清水浸种,播后覆土宜薄。(4)草与猪配套方式。

蕹菜营养价值较高,干物质中粗蛋白质15.8%,粗脂肪5.12%,粗纤维10.25%,无氮浸出物43.55%,粗灰分25.28%,猪尤其喜食。蕹菜可直接投饲喂猪,也可打浆拌入精料喂猪,在家畜的青饲料轮供中意义重大。

44.白三叶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有哪些?

白三叶的主要品种有川引拉丁诺、胡依阿、海发等,俗名白三叶。(1)品种特点。

① 品种类型。白三叶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全球温带地区。其草丛低矮,可分大叶型、中叶型和小叶型三种类型,栽培品种多为中叶型的胡依阿和大叶型的拉丁诺白三叶。茎细长,实心,光滑,匍匐生长,匍匐茎长30厘米~60厘米。主根短,侧根发育成浅根系,广泛分布于10厘米以下的土层中。三出复叶互生,叶面中部有“V”形斑纹。花期长,以白色为主,头形总状花序,种子细小,千粒重0.5克~0.7克。

② 固氮性能高。种植白三叶的土壤速效氮养分比种禾本科草的土壤提高9%,其中,铵态氮高102.7%,硝态氮高201.8%。白三叶对杂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是我国南方的当家草种,也是良好的水保植物、观赏植物和蜜源植物。

③ 抗性竞争力强。白三叶喜温暖湿润气候,特别是川引拉丁诺白三叶的耐热性、耐湿性、抗性优于其他白三叶品种,能耐37℃的高温和-23℃的低温。干旱浇水后能返青再生,一般播种后的下半年即可形成稳定的白三叶草群落。(2)生产性能。

白三叶的越冬性能优于越夏性能。白三叶一般做刈割用,年可刈割4次左右,也可做放牧用,或刈牧兼用。其牧草品质好,产草量高,我国南方一般可亩产鲜草3千克~6千克。在荒坡、湖边、路边、果园或疏林地均可种植,以利改良土壤。

① 良好的宜种性。白三叶宜种性宽,种子繁殖或营养体扦插均可。白三叶衔接茬口,不分区域,是粮草结合、高矮同住的最适品种之一,如玉米地间作白三叶、小麦地间作白三叶、经济林地间套作白三叶等。

② 优良的再生性。白三叶再生性强,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壤土上,年可刈草4次~6次;在1000米~2000米的黄壤上,年可刈草4次~5次;在2000米~3000米的山地草甸土上,年可刈草3次~4次。

③ 持久的肥效性。白三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种植白三叶后的土壤,其水分、铵态氮、硝态氮及磷钾养分含量均明显地高于种植禾本科牧草的土壤。因此,生产中多以追施磷钾肥为主,追施氮肥对白三叶产量影响不大。

④ 喜食的适口性。白三叶草叶量丰富,花期叶片和花序占茎叶比的64%以上,是各类畜禽喜食的优良牧草。充足的光热能使白三叶花序增加46.7%,花期延长,且每朵花序上的小花数增加21.89%,因此,白三叶可为蜜蜂提供大量蜜源。(3)栽培技术。

白三叶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湿润、弱酸性壤土最佳。白三叶种子特别细小,播种前要求整地精细,施用有机肥和磷肥作底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