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钟读懂六祖坛经(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4 18:58:15

点击下载

作者:郝雪 编撰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三分钟读懂六祖坛经(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

三分钟读懂六祖坛经(浓缩版经典名著,“三分钟碎片阅读”丛书)试读:

行由品第一

【原文】

时大师至宝林,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三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译文】

当时惠能大师离开广州法性寺,来到南华山宝林寺。韶州刺史韦琚率领僚属们来到南华山,请惠能大师到城中的大梵寺讲经堂,开导众人,宣讲佛法。惠能大师就座时,韦刺史及部属三十多人、儒士学者三十多人、男女僧众、道士和老百姓一千多人,同时向惠能大师行礼致敬,希望听讲佛法的根本思想和主要内容。【智慧故事】

明心见性——成就佛道的法门

所谓明心见性中的心并不是指的肉心,而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一种反映。而在佛经中,这种反映则被称为是“六尘缘影”,也就是人们本来没有心的,由于外界的色、香、味、触、法等,让人们对其产生了幻象,以致产生了不同的认识,并给予了不同的名称,以致有的对其产生厌恶、迷恋等态度。为此,佛经所说的心性,是内心与外界结合而生的。

万变不离其心,万法为心造。佛在心中,是指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具圆满喜悦的内心。《六祖坛经》有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特别强调要“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又叫“明心见性”。这是禅宗的一个根本精神。《六祖坛经》由始至终,都是围绕着“明心见性”这个中心词来展开论述的。“佛向心中觅,莫向身外求。”“自性是真佛”。有古人说过:“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在《华严经》上也曾提到过:“心佛众生,是三无差别。”由此可见,心佛众生本来是一体的,都是我们唯心所造,如果学佛的人如果离开了这个明心,就好比是去向外求佛求法求僧,那越求与道就越远。觉知心处在六尘当中而故意不觉六尘境界,仍然是意识觉知心,不能改变其缘起生灭的自性。

心存在的当下,同时有一个不见、不闻、不觉、不知之心,悟得此理才能与见闻觉知之心同在,才能真正的开悟。

曾经有一个学僧到慧能禅师的到场参禅学理。

有一天,智能禅师正在除草,草种刚好爬过一条蛇,于是禅师举起出头便向其砸去。学僧见此情况泯灭的说道:“久仰禅师的威名,然而现在所见竟然是一个粗俗无礼之人。”

慧能禅师不以为然的答道:“像你说出这样的话,是你粗还是我粗?”

学僧不悦的问道:“什么是粗,什么是细?”

慧能禅师举起手中的锄头,摆了一个斩蛇的姿势。

学僧更加不懂禅师的意思,一脸茫然的说道:“您的粗细让人参悟不透,无法了解”。

慧能禅师面向学僧说道:“我们不讨论粗细的问题,请问你在什么地方看到我斩蛇?”

学僧斩钉截铁的答道:“当下”。

智能禅师用教导的口吻说道:“当下,你没见到自己,却见我斩蛇做什么?”

说完,禅师拿着锄头继续除草,而学僧终于顿悟。

佛性就是自性。“活在当下”,就是指重新回到内心,与自性合一,人生是苦的、是短的这是一件好事。但是并不代表要消极的去对待,用有限的生命去创造无限的价值。

禅宗大师们所悟得的心,是万物和平以来就不曾明白的真心,更别说是六尘中的觉、知。而人们所不明白的心,也正是活在当下需要拥有的一颗有觉知的心。如果人们以触六尘而觉知六尘,显然以拥有一颗明白之心。

明心见性,“心”既然是一颗有觉知的心,那么,又如何在明心中见“性”呢?佛理中的“性”是心的本原,是由心所引起的。如果没有“性”人们面对外界就不会生出心,人们之所以对万物产生心,全源于“性”。佛理所认为的“性”是无形的,人们不能看到他、也想不到他,但是它并不是不存在的。以下,让我们用一个小故事了解“心”“性”的关系。

电灯只有通电才能发光,而发光的电灯犹如人的大脑。发光的电灯,预示着心灵的作用。而电能则相当于人们所认为的“性”。人们能够看到电灯发出的光,却不能看到电,但这并不代表电不存在。人们能够看到电灯发出的光,所以才知道有一个看不见的电。这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见光之电”。以同样的道理,人们在心的背后,便会有一个无形的“性”相随。

为此,只要人们认识本来明镜的心,便会悟通佛法,也就真正达到了清净的自性,也就能够成就佛道,根本不用舍近求远向外求教。

明心见性,自己了解自己便能成佛。学习禅道不必向外求,禅的本意并不在外面,它存在于人的内心。所以不要舍近求远,直下顿悟就能成佛。

在世间,所做的只是世间法,但是出世间法不离世间法,只有在世间做好了,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人,做人不圆满又怎能做佛。多学佛法,佛法是佛悟出的道理,它能帮助我们得到明心,少走弯路。

生命尤为短暂的,时时刻刻将不重要的东西放在心中,就不能释然。如果将一切看淡,活在当下,就真正悟得了明心见性的真谛。【原文】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译文】

惠能大师对大家说:“善知识,人们先天具有的觉悟本性,本来就是洁净无瑕、没有蒙受世俗间的尘埃污染的。只要依据这种洁净的本心,就能不经过任何修行阶段而直接成为佛。善知识,请先听惠能获得佛法的经过和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文】“惠能严父,本贯范阳,左降流于岭南,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译文】“惠能父亲的籍贯是范阳,后来因事遭贬官,被流放到岭南地区,成为新州的一名普通老百姓。惠能的身世非常不幸,父亲又早早离开人世,只留下孤儿寡母,迁移到南海地方。由于家境贫寒,惠能只好进山打柴,然后再到城镇集市上卖掉,以此维持生活。”有一天,一位顾客买了惠能的柴,并让送到客店里。顾客收了柴,惠能拿了柴钱,刚走出门外,忽然看见一位客人正在诵读佛教经典。惠能一听客人所诵读的经文,心中就有所省悟,理解了经文的意思。于是惠能就问这位客人:‘你诵读的是什么经典?’客人回答:‘我诵读的是《金刚经》。’惠能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怎样获得这部经典?’客人回答:‘我从蕲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主持东禅寺,在那里弘教传禅,门徒弟子有一千多人。我曾到东禅寺谒见弘忍大师,听他宣讲教授了这部经典。弘忍大师经常规劝告诫僧人和俗人,说只要按照《金刚经》所讲的来修行,就能自己认识、理解和体验自我的本性,不经过任何修行阶段而直接成就佛道。’惠能听了这番话,便萌发了去黄梅请教五祖弘忍大师的念头。大约也是前生有缘吧,一位客人送给惠能十两银子,嘱咐惠能安置好老母亲,然后去黄梅县东禅寺,谒见五祖弘忍大师的,请教禅学。【原文】“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葛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译文】“惠能安置好老母亲,便辞母北行,直奔黄梅县。走了不到三十来天,惠能就到达黄梅县,见到五祖弘忍,向他行礼致敬。五祖问:‘你是哪里人,到我这儿想获得什么东西?’惠能回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的一名普通老百姓,远道而来,投到大师门下,只想成佛,不想获得其他什么东西。’五祖说:‘你是岭南人,又是未开化的蛮夷,怎么能成佛呢?’惠能回答:‘人虽然有南方或北方的地区差别,佛的本性却根本没有南方或北方的不同。我这个岭南蛮夷之人虽然身体与大师有所不同,但是我们彼此都具有的成佛本性又有什么不同呢?’”

听了这番话,五祖还想和惠能继续交谈下去,但是看到众多弟子围在左右,就让惠能和大家一起去参加劳动。惠能说:‘惠能还有话要廪告大师,弟子内心时常萌发智慧的念头,认为不离开自我本性就是福田。不知道大师还要让我干什么活?’五祖说:‘你这个蛮夷,想不到天资还甚高!你不要再多说了,到后院马棚里干活去吧。’惠能依言退出来,走到后院。有一位行者分派惠能去劈柴、踏碓舂米。就这样,惠能一连劳动了八个月。【原文】

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译文】“有一天,五祖忽然召见惠能,说:‘我想你的见解是正确的,可以采用,由于怕有坏人害你,所以那天我就没有再和你交谈下去,你懂我的意思吗?’惠能说:‘弟子也明白师父的心意,所以这些日子一直不敢到讲法堂前抛头露面,以免被别人发现。’”【智慧故事】

作偈呈心——领悟佛法的大意

作偈,在禅宗中是表达自己明心见性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并不是任何人用各种温习随便的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文字。禅宗中的作偈,所要呈现的是自己真实的一种境界,它是立足于“真如实相”。如果一个人没有明白“真如实相”的内涵,又怎会用文字去描述呢。

五祖让众弟子作偈呈心,大家听了,呈现出了形形色色的心态。他们认为五祖要传授衣钵了,要选第六代祖师了。但是,禅宗的传承并不是位置的传承,也不是衣钵的传承,而是明心见性的传承。如果哪个人能够明心见性,他也就具备了传承佛法的“心灯”。如果一个人没有明心见性,即使拥有显赫的地位,拥有祖师的衣钵,也会死徒有虚名,无实际用处。

为此,五祖衣钵的传承者需要明心见性。“若悟大意,付汝衣法,即为第六代祖。”其中的“大意”就是佛法的心灯,也就是每个人的本来面目。

学佛并不是求得来生的福报,更要求出离生死苦海。如果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学佛。但是要想出离生死苦海,就必须开悟,要求明心见性,这是佛法的命脉,也是根本。不论是佛法还是禅宗都要求“明心见性”。一个真正修佛的人,就要悟得明心见性的真谛,领悟佛法的大意。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自从来到您的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学僧拿着葫芦,遵从禅师的话照做,没过多久,跑回来说道:“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

禅师慈祥的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修行如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领悟。

世间事,不是一味执着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不能获益。留一点空间,给自己转身;余一些时间,给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就是入道之门了。

有一个人在八岁的时候就立下出家的决心,于是便要求智贤禅师为他剃度。

智贤禅师便为他:“你这么小,为何要出家呢?”

小孩说:“我现在八岁了,父母也已经双亡。我因为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死?为什么我一定要与父母分离?所以,为了知道答案,我一定要出家。”

智贤禅师非常赞许他的志愿,便说道:“我已经明白了,我愿意收你为弟子。但是,今天太晚了,明日一早再为你剃度吧。”

小孩听后,不以为然的说道:“禅师,虽然你说明天一早为我剃度,但是因为我年幼无知,不能确保自己出家的决心是否能持续到明天。况且,禅师您年事已高,您也不能确保是否明早起床时还活着。”

智贤禅师听后,满心欢喜,拍手较好地说道:“你说的非常正确,现在我就马上为你剃度吧。”

此则禅理小故事说的是珍惜当下,不要将事情堆积到以后。对于当下,要明见心性,如果用似是而非的心去思量、去套又怎么能行得通呢?

五祖也曾说道:“思量既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抡刀上阵,亦得见之。”见性,就是要体会我们的本来面目,而小孩所说的话正是本来面目的体现,这样的本来面目不生不灭,不来不去。正如《中庸》中所说的“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五祖以作偈来观察弟子的禅心,可见要领悟到禅心就必须开悟,就必须明白明见心性的禅理。而禅宗的机锋、棒喝喝教诲都是围绕明见心性而展开的,如果没有这个目标,有怎么能领悟佛法的大意,得到真正的解脱呢?【原文】“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译文】“这一天,五祖召集起所有的弟子,对他们说:‘我告诉你们,世人都沉沦于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之中,这是必须要解决的最大问题,你们每天只是一心持戒修善追求福报,不去追求脱离生死轮回的苦海。如果你们不认识自己的本性,做功德善事又怎么能拯救你们脱离生死苦海?你们都回去,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运用自己先天具有的智慧本性,每人作一首偈颂,拿来给我看。如果发现谁能领会佛法的大意,我就传给他衣钵教法,让他成为第六代祖师。你们赶快回去作偈颂,不得迟缓。如果你们绞尽脑汁对佛教的义理进行思考、分析和推理,那是没有用的,因为认识本性的人言谈之间就能立刻显示出来。如果是这样的人,即便在挥刀上阵厮杀、生命攸关、无暇他顾的紧急关头,也能够瞬间认识自己的本性。’”【原文】“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我等已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译文】“大家听了五祖的吩咐,回来后相互议论说:‘我们这些人根本用不着花费心思作偈呈送大师,这是徒劳无益的。神秀上座现在是我们的教授师父,不用说,一定是他获得第六代祖师之位。我们这些人凑热闹累轻率冒昧地作一首偈,不过是枉费心思。’其他人听到这种议论,都打消了作偈一试的念头。大家都说:‘我们以后反正要仰仗神秀师父,何必自找麻烦作偈呢?’”【原文】“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译文】

神秀心中暗想:大家都不作偈呈交大师,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教授师父,所以我必须作一首偈呈交五祖。如果我不作偈呈交,五祖大师怎么知道我的见解深刻还是浅薄呢?我作偈呈交五祖,如果是为了获得佛法,那动机就是好的,如果是为了取得第六代祖师的位置,那就是动机不纯,与世间凡夫俗子要夺取皇帝宝座有什么区别?如果我不作偈呈交五祖,那将永远不会获得真正的佛法。此事真是太难、太难了。’【原文】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枷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维,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维,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译文】

五祖大师的讲经堂前有三间走廊,原来准备请卢珍供奉在那里画《楞伽经》的故事画,以及表现五位祖师传承关系的图画,以便使它们长久流传下去,让人们供养。神秀作好偈以后,几次想呈交五祖,但是每当他走到经堂前时,总是精神恍惚,紧张得遍身流汗,没有勇气把偈颂呈交给五祖。就这样前后经过四天,反复了十三次,神秀始终没有把偈颂呈交上去。神秀心里又想,不如把偈文写在讲经堂前走廊的墙壁上,由五祖自己去看,如果五祖看过之后,忽然称赞说这个偈好,我就出来行礼,声明这首偈是我神秀所作;如果五祖说这个偈不行,那我算白在这山中多年,枉受大家尊敬,还修什么道呢?主意打定,就在这天晚上三更时分,神秀没有惊动其他人,自己提着灯,悄悄地把偈颂写在南廊墙壁上,表达自己心中的见解。他的偈文是:人的身体如同菩提树,人的心灵如同明镜,要时时刻刻注意擦拭,不要沾染上世俗的灰尘。神秀写完偈之后,又悄悄回到自己的卧房,全寺上下没有一个人知道神秀的所作所为。神秀又想:如果明天五祖看到我的偈之后高兴,那就说明我与获得佛法真传有缘分;如果他说偈不好,那自然怪我天生愚笨,前生的罪业太深重,不应该获得真正的佛法。五祖的圣意实在难以测度。神秀就这样在屋里想来想去,坐卧不安,一直折腾到五更天亮。【原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坠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谒,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译文】

其实,五祖早知道神秀还没有真正掌握佛法,还没有正确认识、理解和体验自我的本性。天亮之后,五祖把卢供奉请到寺里,带到南边廊下,准备绘制《楞伽经》的图画。五祖忽然看到墙壁上的偈文,就对卢珍说:‘供奉不必画了,有劳您远道而来,实在抱歉。佛教经典上说:一切有形体相状的东西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姑且留下这首偈,认人们念诵学习。按照这首偈所讲的来修行,可以避免转生到地狱、饿鬼、畜生等极坏的轮回处所;按照这首偈所讲的来修行,会有很大的收益。’五祖命令徒弟们:对着这首偈燃香,恭敬行礼,诵读这首偈,就可以认识自己的本性。于是弟子们都念诵这首偈,称赞这首偈写得好。【智慧故事】

拂袖而拭——远离一切尘埃

南北朝时期,佛教禅宗传到第五组弘忍大师手中,而弘忍大师弟子众多,其中最优秀的当属大弟子神秀大师。神秀也是众人公认的禅宗衣钵的继承者。当弘忍大师渐渐老去,于是他想在众多弟子中选取一位继承者,便让众弟子做一首偈子,如谁做的好就将衣钵传给谁。

神秀很想继承衣钵,但又怕是因为出于继承衣钵的目的而去做这个偈子,违法了佛家的无为而作意境。所以他就在半夜起来,在院墙上写了一首偈子: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首偈子的意思是,要时时刻刻的去照顾自己的心灵和心境,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外面的诱惑,和种种杂念,这是一种入世的心态,强调修行的作用。而神秀的此种理解与禅宗大师教派的顿悟是不相符合的,所以在第二天早上大家看到这个偈子的时候,都说好,而且都认为是神秀而作,于是甚是佩服他修行的本领,但是弘忍大师看到后没有做任何的评价。

因为弘忍大师知道神秀还没有顿悟,没有明心见性,于是没有把衣钵传给他,要他与其他弟子一样,去呈现自己的心得。获得禅宗衣钵的人,应该是明心见性,神秀并没有明心见性,又怎么能承受禅宗的衣钵呢?

神秀偈子中的身是菩提树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以前,释迦摩尼在一棵树下修行,获得彻底的觉悟,成就了无上的佛道。于是后人便把这棵树成为“菩提树”,菩提被理解为“无上觉悟”的意思。而神秀所做的“身是菩提树”,也就是人们的身体应该像树一样枝繁叶茂,稳稳当当。“心如明镜台”就是比喻人们的心灵像明镜一样,清净无为,不沾染一切尘埃。“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要求人们要经常擦拭这个明镜,不要使明镜沾染上尘埃。这两句话就是要求人们要时常观察自己的内心,不要使他产生妄念,也不要使其沾染上尘埃。

神秀的这个偈子,正是说明一个人的修行,如果有了驱除杂念的基础,如遇到大善知识的点拨,就能发明心地。一个人如果不愿降服与自己心中的杂念,那么他就不可能明心见性。所以在佛教中,修炼的最基本的便是把内心安静下来。但是,把内心安静下来并不是明心见性。

然而,神秀在修行的实践过程中,只达到了“我空法有”的程度,他深深的感受到尘劳的压力,所以才会说出“时时勤佛拭,勿使惹尘埃”的诗句。为此,五祖说只到门外,未到门内,还没有真正达到无上菩提这种绝对自如的境界。

再如,佛印禅师与苏东坡到天竺寺内,看到寺内观音大师手中的佛珠,于是苏东坡问佛印禅师:“观音大士既然已成佛,为什么还要拿念珠呢?”

佛印禅师答道:“只不过是为了念佛号而已。”

苏东坡紧追问:“念什么佛号?”

佛印禅师答道:“念观音大士的佛号。”

苏东坡不解的问:“他自己是观音,为什么还要念自己的佛号呢?”

佛印禅师达到:“求人不如求己。”

修学佛法,无疑是“慈悲”“智能”,虽然凡夫俗子没有大师如佛般拥有“慈、智”,但是细细的观察人们的心绪乃至生活的点滴,如:对好朋友所展现的慈爱之心,对事物的把握精准判断,于是便在内心深处孕育了悲智的种子。

由此可见,明心见性对修学佛法尤为重要。对于人们自性而言,如果要时时勤拂拭,他就不会沾染尘埃。如果不勤拂拭的时候内心便不会清净,那么,这便不是内心本来的清净。内心原有的清净,是亘古亘今,一成不变的。这个本来的内心的清净不是修来的,而是当下悟到的。神秀喝苏东坡并没有明白内心原本的真性,所以不能明心见性,神秀也不能继承衣钵。【原文】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译文】

夜晚三更时分,五祖叫神秀来到讲经堂,问道:‘那首偈是你作的吗?’神秀回答:‘的确是我作的。我之所以作此偈,不敢奢望获得第六代祖师的位置,只希望师父以慈悲为怀,审查衡量弟子是否还有一点智慧。’五祖说:‘从你作的这首偈来看,你还没有认识自己的本性,你还是个门外汉,还没有真正入门,凭你这样的认识水平和理解程度,想获得至高无上的觉悟,那是不可能的。所谓至高无上的觉悟,应该在言谈之间立即认识和体验自己的本心或本性,明白自己的本心或本性原本没有生成,也没有毁灭。在任何时候,在瞬间即逝的每一个念头中,都要保持这种认识和体验。懂得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融通的,都不会相互滞碍而格格不入。由于本性的真实,一切事物和现象就都具有真实性,各种认识对象都有同一性。这种对一切不作区分,始终宁静的心体即是真实的。如果有了这样的认识,就是至高无上的觉悟本性。你先回去,仔细思考一两天,重新作一首偈,拿来让我看看。如果你新作的偈能反映你认识了本性,我就把衣钵和教法传给你。’神秀向五祖行礼之后退了出来。又过了几天,神秀不能作出新偈,精神恍惚,心中忐忑不安,老像处于梦境一般,或行或坐总是闷闷不乐,郁郁寡欢。【原文】

复两日,有一童子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童子曰:‘尔这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译文】

又过了两天,有一位童子嘴里念诵着神秀所作的偈,从碓坊旁边走过。惠能一听,就知道作这首偈的人还没有认识本性,虽然他没有经人指导,却理解了这首偈的基本思想。于是,惠能就问童子:‘你念诵的是什么偈?’童子说:‘你这个蛮夷之人,怎么还不知道,五祖大师曾说,世人沉沦生死轮回是亟待解决的最大问题,五祖他想要传衣付法,所以让弟子们各作偈颂呈交上去。如果谁能理解真正佛法的基本思想,就把衣和法传给他,让他成为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作了首《无相偈》,写在南廊墙壁上。五祖大师让大家都念诵这首偈,如果依据这首偈讲的修行,就可以避免转生到极坏的轮回场所,如果按照这首偈讲的修行,就会大有收益。’惠能说:‘我也要会诵此偈,以了结来生的缘分。上人,我在这里踏碓舂米八个多月了,从来没到讲经堂前去过。请上人带我到那首偈前,行礼致敬。’【原文】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可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译文】

童子把惠能领到偈前,行礼致敬。惠能说:‘我不认识字,请上人给我念一遍。’这时,江州别驾张日用就为惠能高声朗读偈文。惠能听过之后,对张日用说:‘我也作了一首偈,请别驾为我写出来。’别驾说:‘你居然也能作偈,真是件希罕事。’惠能对别驾说:‘想要学习至高无上的觉悟之道,就不应该轻视初学者。地位低的人会有超常的智慧,高贵的人也会有异常的愚蠢。如果轻蔑别人,那罪过就大得无法计算。’别驾说:‘只要你念出偈来,我就替你写上。如果你真的获得佛法正传,一定要先把我从生死苦海中拯救出来,千万不要忘记了这句话。’惠能的偈是:人的觉悟本性并不像一棵菩提树,先天纯洁清净的心也并不如同镜子,原本就没有一种有形体的东西,又能在哪里沾染上尘埃?张日用把这首偈写在南廊墙壁上之后,众多弟子们看了惊诧不已,纷纷发出感叹,相互议论:‘真是希奇的事,的确人不可貌相,他初来乍到,投到五祖门下没有多长时间,就成了肉身菩萨。’五祖见大家看过偈以后都十分震惊,惟恐会有人伤害惠能,就脱下鞋来,用鞋底把偈文擦掉,并对弟子们说:‘这首偈也不怎么样,也没有认识本性。’大家都相信了五祖的话。【原文】

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一切万法,不离自性。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译文】“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坊,看到惠能腰间拴着一块石头,费力的舂米,便对惠能说:‘按照佛教的教诲修行的人,为了佛法而甘愿献身,应该如此啊!’于是,五祖问道:‘米舂好了没有?’惠能回答:‘米早已舂好了,不过还需要筛一下。’五祖听后没吭声,用柱杖敲击石碓三下,随即离去。惠能立刻明白了五祖的用意,等到晚上三更时分,悄悄走进方丈室谒见五祖。五祖用袈裟遮住灯光,不让别人看见,然后给惠能讲解《金刚经》。在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惠能马上明白了一切事物和现象都离不开人的自我本性”的道理,于是,惠能禀告五祖:‘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先天纯真洁净,想不到自我的本性没有生成和毁灭的各种变化,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先天就蕴含一切而没有缺损,想不到自我的本性原来不起任何波动而永恒宁静,想不到自我的本性中能够产生出一切事物和现象!’【原文】

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大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念,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译文】

听了这番话,五祖知道惠能已经彻底认识了本性,就对惠能说:‘如果不认识自己的本心,即使学习佛法也不会有什么益处。如果认识了自我的本心或本性,就可以被称为大丈夫,被称为天神和世人的导师,被称为佛。’五祖在三更时给惠能传授教法,没有一个人知道。于是五祖又把顿教教义以及本宗的衣钵传给惠能,并说:‘你已经成为第六代祖师,应该竭诚维护教法衣钵,广泛拯救一切有情众生,使本门的教法永远流传下去,不要使它中断失传。请听我的偈颂:有精神活动的芸芸众生心中播下了成佛的种子,成佛的种子会在众生的心中萌芽、生长、结出佛果。没有精神活动的众生就没有成佛的种子,由于它们没有成佛的内在根据,就都成不了佛。’【智慧故事】

识心见性——超脱万物的轮回“衣钵相传”是佛家通用语言。历代禅宗穿衣钵,文献记载的都较为简略,几乎是一语带过,没有什么具体的交代。但是在《坛经》中,交代的则较为详细。关于禅宗衣钵的传承,有进一步的说明解释。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想要将衣钵传给弟子,五祖知道慧能悟知本性,对慧能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五祖弘忍便将衣钵传给慧能成为禅宗六祖。通过《六祖坛经》上面的这则公案,我们知道了“不识本心、学法无益”的语境。

所谓“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学佛就两个字“悟”与“迷”,而“悟”则是修行的重点,修行一定要悟。开悟的人悟到无念,无念不是没有念,而是有念,有清净的念。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开展我们的心性。光行布施不能成佛,光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也都不能成佛。必须以般若为前导,以智慧的心去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有了智慧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然而智慧既是本性里所具有的,何以至今犹未得见?何以仍是烦恼不断呢?这是由于一直在事相上打转,而这种错误的观念,将导致无法正确修行。

所谓在事相上打转,就是我的道场对;你的道场不对。我要持戒;你不持戒。赞叹自己;攻击别人,陷入知见的牢狱而不自知,还自以为是。由于知见不同,角度互异而纷争不断,又未提出解决的办法,山头主义、门户之见于焉产生,每位法师各有一套理论。到底应从何处下手?处处是,又处处不是,根性也各不相同。

一个真正佛法行者,如要修行开悟,必须常存正见,从自心中修起,如一味的心外求法,不但成佛无望,就是生死也是难以超越的。有位禅师颂说:“学道无端学画龙,元来未得笔头踪;一朝体得真龙后,方觉从前枉用功。”是以学佛要在见性,好像画龙要在点睛,不然,是枉用功夫。不明心地,所作一切修为,仍同数他家珍,说食求饱一般,毫无用处。结果却同六祖说的“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整天东奔西跑,奔波一生,结果到了生命尽头时,却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想到自己一生空过,终于自己懊悔一场。

五祖所说:“不识自心,学法无益。”真是一针见血的无上开示。所以大乘佛法,都强调“先悟后修”,至少也要有个“解悟”,才好避免“心外取法”。现在人都是心外求法,于是好端端的无为法变成有为了,无漏法变成有漏。不是法不好,是您的容器有毛病。曾经装过“敌敌畏”杀虫药,没洗干净就倒了牛奶,吃下去可能会送命的。“行而不解,增长无明”,我们要行解相资。

有句话这样的说:“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你若把心认识了,大地的尘土都变成黄金,七宝庄严。有人会不以为然,当然,这是因你没认识本心嘛!好象戴红色的眼镜,看人就是红色。戴绿色眼镜,看一切则是绿色。因你没有认识这个心,所以看大地都是土。就因你心里的尘土太多了——即是妄想杂念。若没有妄想杂念,这世界也就没有尘土了。

总之,慧能的所谓“本心”,即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人若通过听诵经文或经大善知识示导,能“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则“即时豁然,还得本心”。即此当下成佛,无有欠缺。如慧能所说“一念悟时,众生是佛”。“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既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正如慧能大悟时所感叹的那样:此心本自清净,本无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而且能生万法。或有人疑问:如此讲来,成佛岂非太简单了么?其实产生这个疑问的原因还在于住相,一提佛,马上产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等形相。“不识本心、学法无益”那就是说如果没有认清个人清净无染的心,无论如何修学都是心外求法也毫无益处。《坛经》把“迷”于本心本性作为沉沦于生死苦海的根本原因,只有“识心见性”才能超脱轮回。“识心见性”并不一定需要积年累月的修行,往往在一念之间即可完成。

可见,顿悟的先导是智慧,顿悟的内容是“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或者说,“顿见真如本性”;而顿悟的目的是要驾“大法船”,普度有情,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这便是慧能思想能智又能悲的特点。【原文】

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译文】

五祖又说:‘当年达摩大师从印度刚到中国传播佛法,人们都不相信他的说教,所以要把袈裟作为真传的信物,历代承袭下来,顿教佛法是心与心的交流、感应和沟通,让人们自己去理解、体验和省悟。自古以来,诸佛只是传授人的本性或本心,历代祖师只是秘密咐嘱人的本性或本心,所传承的袈裟会引起争夺祸患,因此传到你就为止,不要再传给后代了。如果传承这件袈裟,时时刻刻都会招来杀身之祸。你必须马上离开这里,恐怕有人要加害于你。’惠能问:‘我往什么地方去呢?’五祖说:碰到带‘怀’字的地方就停留下来,遇见带‘会’字的地方就隐居起来。【原文】

惠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本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直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橹自摇。惠能言:‘请和尚坐,弟子合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惠能曰:‘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惠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性自度。’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译文】

惠能于夜半三更接受了衣钵,对五祖说:‘惠能原本是岭南人,平时不熟悉这里的山路,怎么能走出大山到达江口呢?’五祖说:‘你不必担忧,我亲自送你走。’五祖一直把惠能送到九江驿。五祖让惠能上船之后,亲自摇橹开船。惠能说:‘师父,请坐下,应该由弟子来摇橹。’五祖说:‘应该由我渡你到达对岸。’惠能说:在处于愚迷之时,应该由师父开导、指示,自然是师父度弟子,等到弟子认识了自我的本性,不再愚昧无知了,就应该自己渡(度)自己了。同样称为‘度’,但师父度弟子和弟子自己度自己,其作用功效是不同的。惠能生长在边远地区,说话语音不纯正,承蒙师父传授我真正的教法,我现在已经开发了自己的智慧,认识了佛教的真理,应该以自我的本性拯救自己。五祖说:‘很好,很对,以后佛的教法要由你来发扬光大,盛行于世间。你离开我三年之后,我才会离开人世。你要多保重,一直往南方走。不要过早地向人们宣讲教义。要使佛法兴盛起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充满着艰难险阻。’【原文】

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中间,至大庚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极意参寻,为众人先,趁及惠能。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盘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良久,惠能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反照,密在汝边。’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译文】

惠能辞别五祖以后,撒腿快步向南边走。经过两个月的跋涉,来到大庚岭。这时,后面有数百人尾随追赶而来,想要夺取衣钵。其中一位僧人俗姓陈,名叫惠明,出家前曾是四品将军。此人性情粗暴,极力想找到惠能抢夺衣钵。他跑在众人前面,抢先赶上惠能,惠能把衣钵放在一块石头上,说:‘这件袈裟是传法的信物,怎么能凭武力抢夺呢?’惠能隐藏在草丛之中。惠明走到大石前,看到衣钵,伸手去拿,竟然拿不起来,于是就大声喊道:‘行者,行者,我是为求得佛法而来,不是为抢夺衣钵而来!’惠能闻听,就从草丛中走出来,坐在一块石头上。惠明向惠能行礼致敬,说:‘请行者为我宣讲佛法。’惠能说:‘你既然是为了获得佛法而来,就请你注意力集中,不要有其他任何想法,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杂念,然后我给你讲佛法。’惠明沉默了很久,以保持心绪的宁静。惠能对他说:‘不要有意识地追求善,不要有意识地追求恶,在保持这种心理状态的时候,哪个是惠明上座的本来面目呢?’惠明听了这番话,豁然省悟。惠明又问道:‘除了以前历代祖师所传授的秘密语言和秘密意旨之外,还有其他的秘密宗旨吗?’惠能说:‘我给你宣讲出来的东西,就不是秘密的了。如果你能凭借智慧反观自己的本心,秘密就都在你那里。’惠明说:‘我虽然在黄梅呆了那么长时间,其实并未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今天承蒙你指导和启发,我现在的体验就像一个人喝了水,那水是冷是热只有喝水的人自己知道。你现在就是我惠明的师父了。’惠能说:‘如果你这样想,我和你就共同以五祖弘忍为师吧。你要好自为之,维护佛法。’惠明又问:‘我以后到什么地方去呢?’惠能告诉他:碰到带‘袁’字的地方就停留下来,遇到带‘蒙’字的地方就居住下来。惠明向惠能行礼,辞别而返。【原文】

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随宜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至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译文】

惠能后来到达曹溪,又被坏人追赶搜寻。于是避难于四会这个地方,混迹于猎人中间,这样经过了十五个春夏秋冬。在此期间,惠能时常根据具体情况给猎人们讲佛法。猎人经常让他看守捕捉野兽的网,当惠能看到活着的飞禽走兽落网时,就把它们全部放跑。每到吃饭的时候,惠能总是把野菜放在肉锅里煮。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惠能就回答:‘我只吃肉锅里的蔬菜而不吃肉。’【原文】

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般木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译文】

有一天,惠能心里想:我应该开始弘扬佛法了,不能再这样继续隐身埋名。于是,惠能辞别猎人们,离开四会,来到广州法性寺。当时正碰上印宗法师在那里宣讲《涅经》。在讲经期间,偶然有一阵风吹过,旗幡随风飘动起来,这引起僧人们的议论。一位僧人说:‘这是风在动。’另一位僧人不同意这种观点,说:‘不是风动,而是旗幡在动。’两人意见不统一,争论不休。惠能听到议论,走上前去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旗幡在动,是诸位的心在动。’在场的僧人们听了惠能的话,都十分惊奇。印宗法师请惠能入上座,请教一些深奥难理解的佛教义理,印宗听惠能讲得明白通畅,语言虽不多,道理却正确,便说:‘行者一定不是平常人,我早已听说黄梅五祖弘忍的衣法传到了南边,莫非你就是那位传承衣法的人?’惠能说:‘这我可不敢当。’印宗法师知道不会错,马上向惠能行礼致敬,并且请求惠能:‘把所传承的衣钵拿出来,让大家都看一看。’【智慧故事】

自净其心——消除心中的疑惑

慧能去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盘经》,有幡被风吹动,因有二僧辩论风幡,一个说风动,一个说幡动,争论不已。慧能便插口说: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是你们的心动。大家听了很为诧异。

此话一出,四座悚然。印宗毕竟是大师,一听这话,就知道是五祖的衣钵传人来了。慧能从此开始了他的弘法活动,也可以说是开始了一场佛学革命。经过几十年努力,终于在他手里完成了禅学变革,形成了与儒道合流的,完全中国化了的禅宗。“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个典故深刻地刻划出万物皆空无、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义。

彗能耳聪目明,怎能听不到风声,看不见幡动?那两个和尚看见的风动幡动,当然是真实的。可慧能为什么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呢?在这里,他不是在讲哲学,不是在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是在说心性。

禅门中,若是利根器的禅僧,听风声见幡动,机缘成熟,当下开悟,明心见性。这叫“见色明心”或“观音入理”。能听能见的,只是人人具有的自性真心。耳朵只是传声筒,眼睛也只不过是镜头,并无分辨是什么在吹什么在动的功能,能分辨的是心。一个白痴,有耳朵有眼睛,却是什么也不能辨别的。任凭风动幡动,清静心不为所动。若执着于风幡的动与不动,恰是心动不止。就像一面大镜子,映出万物,而不可能将任何影像留在镜中。来时成像,去时无踪,镜子还是一面干干净净的镜子。这就是如如不动。

当然,这已是最高境界。宗门的最高境界都是明心见性。这桩风幡公案,曾让许多禅者绞尽脑汁。是风动是幡动还是心动?若只在这里面转圈子,便是一万年也转不出来。

北宋雪窦重显禅师有一偈子,想了结这桩公案。不是幡兮不是风,纳僧于此作流通。渡河用笩寻常事,南山烧炭北山红。

雪窦老和尚说,不要争风动幡动,他来把风幡之外的那个意思沟通一下。风幡只不过是渡河的船笩,而不是河对岸。见风动幡动,当下明心见性,“南山烧炭北山红”。风幡是笩,是南山烧炭,不是目的。正如以手指月,是要你看月亮而不是看手。只盯住手看,一辈子也看不见月亮。

慧能借风幡说心,那两个和尚不懂,印宗大师一听就明白了。

古人说修身养性,就是修养一个不为诱惑所动的心性。人的一身一生,所作所为,全都因心而起。“心之官则司”,无心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一部《论语》,说的就是修身养性。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浩然之气也就是心。“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不淫、不屈、不移的是什么?还是如如不动的心。道家说“顺其自然”,心顺其自然,才能一切顺其自然。禅宗但有所说,均为直指人心。读经参学,云水生涯,无不为明心见性。灵山会上,“佛祖拈花,迦叶微笑”。是直指人心。中国禅宗始祖菩提达磨对二祖神光说:“将心来,吾与汝安。”也是直指人心。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犹如影视剧中《天龙八部》里,马大元的老婆康敏,本是一朵娇艳的奇葩,兰风荷骨,风韵飘扬,足以让男人心猿意马。但是她却苦苦爱上一个不爱她的乔峰,从此爱欲深,恨欲切,欲壑难填,活活变成了一个留着爱的眼泪的行尸走肉。在让人感慨女人毒辣的同时,也为欲望感到可怕。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凡是不可太过强求,亦是立世之本。【原文】

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般木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译文】

印宗法师又问:‘五祖弘忍大师把衣钵传给你时,有什么指示和传授?’惠能说:‘也没有什么指示和传授,只是教导如何认识本性。并没有宣讲通过坐禅习定达到解脱的道理。’印宗法师问:‘为什么不宣讲通过坐禅习定达到解脱的道理呢?’惠能说:‘所谓修禅习定和达到解脱的道理,包含着认为事物和现象有两重划分的思想,这就不是佛法了。佛法是没有两重划分的不二之法?’印宗法师又问:‘什么是佛法的不二之法呢?’惠能回答:‘法师宣讲《涅经》,应该知道佛的本性就是佛法的不二之法。例知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请问佛:有些人犯了杀生、盗窃、邪淫、撒谎的四重禁,犯了杀父亲、杀母亲、杀害阿罗汉、分裂僧团和伤害佛的身体的五逆罪,还有那些不信佛法、不做任何善事而光做坏事的一阐提人,这些人是否断绝了善根、佛性?佛回答说:善根有两种,一种是永恒不变易的,一种是转瞬即变易的。佛的本性既不是永恒不变易的,又不是转瞬即变易的,所以这些人成佛的本性是不断绝的。这就叫作不二法门。一是善,一是不善,佛的本性既不是善也不是不善,这就称作不二之法。五蕴和十八界,在凡夫俗子眼中是有区别的两种,但有智慧的人知道它们的本质并无区别。这种没有区别,平等不二的本质,也就是佛的本性。’印宗法师听了这一番话。十分高兴,恭敬地合掌行礼,说:‘我只是讲解经典的文句,就像碎砖头破瓦片一样没有什么价值,可是你论述经典的根本宗旨,就像纯金一样珍贵无比。’于是,印宗法师为惠能落发,并且愿意拜惠能为师。惠能便于菩提树下,宣讲五祖弘忍传下来的佛法。【原文】“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代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译文】“惠能从黄梅东山弘忍大师那里获得佛法正传,多年来受尽了艰苦磨难,时时刻刻都会有性命之忧。今天能够和韦刺史、诸位官员、诸位男女僧众、诸位信奉道教的人士,以及诸位在家修行的善男信女共同聚会在此地,不是许多劫以来积累的缘分,也是以前许多世供奉诸佛、同修功德善事得到的果报,所以才能听到我宣讲的顿教教法,以及我所获得这些教法的经过。这些教义都是以前历代佛祖传下来的,不是惠能自己的智慧,如果希望听到以前诸佛祖讲说的教义,就要先使自己的内心清净。听了这些佛法之后,要各自消除心中的疑惑,这样就和历代佛祖没有什么区别了。”大家听了惠能所宣讲的教法,十分高兴,行礼之后各自散去。

般若品第二

【原文】

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译文】

第二,韦刺史又来向惠能大师请教。惠能大师就座后,对大家说:“请诸位注意力集中,排除任何杂念,聚精会神地念诵‘摩诃般若波罗密’。”然后接着说:善知识,觉悟佛道的般若智慧,是世间每个人先天就具有的,只是由于人们陷入蒙昧愚痴状态,才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必须凭借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富有智慧的人来指教和开导,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本性。应该懂得,无论愚昧无知的人还是富有智慧的人,他们先天具有的成佛的本性并没有任何差别,只因为有的人不认识自我的本性而愚昧无知,有的人理解自我的本性而认识清醒,所以才有愚人知智人的区别。我现在要向诸位宣讲摩诃般若波罗密的教义,使大家都获得真正的智慧,请诸位注意听,我为你们讲说。【原文】

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目真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不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译文】

善知识,世人一天到晚在口头上念诵般若,但他们没有认识到般若智慧就存在于自己的本性之中,这就像整天念食物名称而不能充饥饱腹一样,只在嘴上念叨空,就是花费一万劫的时间,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的本性,到头来还是毫无益处。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密是梵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凭借伟大的智慧到达解脱的彼岸’。这需要思想上认识,念念不忘,时时体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念诵上。如果只是嘴里念诵,内心并无认识,那就是虚假不真实的,那就会像朝露一样很快消失,像闪电一样转瞬即逝。如果嘴里念诵,内心又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有所体验,这就是心和口相应契合。人的本性就是佛,离开自我的本性就没有其他什么佛。什么叫摩诃呢?摩诃是大的意思。人的心量非常大,就像广阔的空间一样没有边际,没有或方或圆、或大或小的形状,也没有或青或黄、或红或白的颜色,也没有或上或下的方位,也没有或长或短的尺度,也没有或愤怒或欢喜的情感,没有或是或非、或善或恶的道德标准,没有或头或尾的尊卑区分。诸佛的疆域,就和这虚空境界一样。世人先天具有的灵妙本性也是空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获得。自我本性是真正的空寂。与上面所叙述的并没有什么不同。【原文】

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译文】

善知识,不要听到我这样强调空,就把空作为追求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不要追求空,如果静坐下来,什么都不想,并以此为最高境界,就落入虽然无善恶分别但又虚妄的‘无记空’。善知识,整个世界是空,却能够包含万事万物、各种现象。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好人坏人,善的东西和恶的东西,天堂地狱,所有的海洋,所有的须弥山,都毫无例外地存在于虚空之中。世人本性的虚空,也是这样。【智慧故事】

心口相应——世人本性的虚空

世上本有的灵妙佛性,本来就是空净灵妙的,其中的一切法相都是生灭而不可得的。我们的自性真空也是这样的。对于善知识不要一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