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会计系列教材 会计学(非会计专业)(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2-26 11:12:23

点击下载

作者:刘玉冰

出版社:大连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会计系列教材 会计学(非会计专业)

21世纪普通高等教育会计系列教材 会计学(非会计专业)试读:

前言

本书是为经济类、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而编写的。会计学是高等学校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但非会计专业学生与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目的不同。非会计专业学生与将来主要从事会计核算或审计业务的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重点及后续课程的教学安排又有很大的不同。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能够有效地利用会计信息,即了解会计信息是如何生成的,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转情况,理解会计指标含义,以便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利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预测和决策。目前大多数院校非会计专业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多为传统的基础会计或会计学原理,仍以会计核算方法为主,多数使用的是会计专业系列教材,这显然已不能满足非会计专业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需要。

在本书的编写中,编者力求内容全面、完整。本书包括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和报表阅读与分析、会计预测及会计电算化等内容。对各部分内容,编者都尽量选取核心内容,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地进行编写。在课时充足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全部讲授,课时紧张时,教师可以根据所授专业后续课程的衔接需要进行内容的合理选取。

本书共分十一章。第一章至第三章为会计学基础内容,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理论、会计核算方法及应用、完整的会计循环流程等内容;第四章至第七章为财务会计内容,主要介绍企业各项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方法;第八章为报表分析内容,主要介绍常用的报表分析方法;第九章为会计预测内容,重点介绍如何用本量利分析法进行基本的利润预测;第十章为会计电算化内容;第十一章为会计工作组织内容。

全书的撰写纲要由编写组汇聚集体的才智编排而成,由刘玉冰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第一章由马玉申编写;第二章由王黎编写;第三章、第九章由刘玉冰编写;第四章由赵艳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刘金芹编写;第七章由陈刚编写;第八章、第十章由耿贵彬编写;第十一章由胡红霞编写。

对书中存在的疏漏和不足、缺陷和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虽然本书的体系、结构及内容是我们自己选择确定的,但实际上对会计理论与实务的阐述受到了许多教科书的启发和影响,尤其是参考了许多经典的原版会计教材。在此向这些书的原作者表示深切的谢意。另外,衷心感谢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领导、会计系领导的热情鼓励与大力支持,使本书得以及时完稿,顺利出版。编者2011年8月第一章总论引言

会计学是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体系。目前,会计学是经济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属于应用管理学。会计学研究的对象是会计工作,既包括会计理论研究工作,又包括会计实践工作。学习会计学将为今后科学系统地学习和研究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其他课程奠定基础。学习目标了解:会计的含义,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目标,会计的对象。理解:会计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权责发生制。掌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第一节会计的含义、职能与目标

人类的生存,社会的发展,都需要生产活动。生产活动一方面创造物质财富,取得一定的劳动成果;另一方面发生劳动耗费,包括人力、物力的耗费。在一切社会形态中,人们进行生产活动时,总是力求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为此,就必须在不断改革生产技术的同时,采用一定方法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记录、计算,并加以比较和分析。这种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予以确认、计量、报告的方法就是基本意义上的会计。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而产生并得到不断发展的科学。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会计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籍记载,早在西周时期就设有专门核算官方财赋收支的官职——司会,并对财物收支采取了“月计岁会”(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的方法。在西汉还出现了名为“计簿”或“簿书”的账册,用以登记会计事项。以后各朝代都设有官吏管理钱粮、赋税和财物的收支。宋代官厅中,办理钱粮报销或移交,要编造“四柱清册”,通过“旧管(期初结存)﹢新收(本期收入)=开除(本期支出)﹢实在(期末结存)”的平衡公式进行结账,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这是中国会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成就。明末清初,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出现了以四柱为基础的“龙门账”,它把全部账目划分为“进”(各项收入)、“缴”(各项支出)、“存”(各项资产)、“该”(各项负债)四大类,运用“进-缴=存-该”的平衡公式进行核算,设总账进行“分类记录”,并编制“进缴表”(即利润表)和“存该表”(即资产负债表),实行双轨计算盈亏,两张表计算出的盈亏数应当相等,称为“合龙门”,以此核对全部账目的正误。之后,又产生了“四脚账”(也称“天地合账”),这种方法是对每一笔账项既登记“来账”又登记“去账”,以反映同一账项的来龙去脉。“四柱清册”、“龙门账”和“四脚账”显示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核算收支方式的发展,体现了传统严谨的中式特色。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商品货币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会计的发展。其主要标志:一是利用货币计量进行价值核算;二是广泛采用复式记账法,从而形成现代会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基石。20世纪以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资本主义的生产社会化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管理科学的发展突飞猛进。受社会政治、经济和技术环境的影响,传统的财务会计不断充实和完善,财务会计核算工作更加标准化、通用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会计学科在20世纪30年代成本会计的基础上,紧密配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系,从而使会计工作从传统的事后记账、算账、报账,转为事前的预测与决策、事中的监督与控制、事后的核算与分析。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随着现代化生产的迅速发展,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计算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使会计信息的搜集、分类、处理、反馈等工作摆脱了传统的手工操作,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实现了会计科学的根本变革。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一个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电子计算机在会计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使会计信息的范围不断扩大,会计工作的效能显著提高。面对整个经济环境的变化,无论是会计实践还是会计理论都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更快的发展阶段。二、会计的含义

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不尽相同。在我国,关于会计本质理论的两大学术流派是“信息系统论”和“管理活动论”。其中,“信息系统论”基本上秉承了英美会计学界的观点,“管理活动论”则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一)信息系统论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发表的公告《会计基本理论说明书》指出:“从本质上讲,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由于这一观点符合当时社会的观点,并能较好地解释相关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因此,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为美国会计理论中的主流派观点。该观点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和综合的核算,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既为外部有关各方的投资、信贷决策服务,也为内部强化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服务,是一个生成和提供财务信息并用于管理的系统。具体观点如下:

1.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2.以提供信息为主的反映职能是会计最主要的职能,且将整个会计程序分为确认、计量、报告环节,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二)管理活动论

1980年,在中国会计学会成立的大会上,杨纪琬教授和阎达五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论文,首先提出了“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的观点。1983年,成圣树教授等人撰文指出:会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并使之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能动行为,是有组织、具有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这种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双重职能。具体观点如下:

1.会计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并通过特定的技术程序管理实际经济活动的一个社会环节。

2.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明确了它在国家经济管理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3.会计应当而且必须提供利益相关者所需的信息,但更重要的是信息生成前的预测和决策以及信息反馈过程中的控制。因此,提供信息是手段,而控制管理才是真正的目的。

综上所述,会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人们对会计的认识也是在逐步发展和加深的。基于以上认识,本书对会计的概念作如下界定: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利用专门的方法和程序,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的反映和监督,旨在提供会计信息和实现最优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三、会计的基本职能

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所具有的固有功能。会计基本职能包括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反映和监督两项。反映是指“客观写照”,会计的反映职能是会计通过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方式和方法,对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包括的能用货币表现的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进行揭示。监督是指“察看和督促”,会计的监督职能是指会计具有按照一定的目的和监督标准,利用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察看和督促,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功能。(一)会计的反映职能

会计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时,要使用实物、劳动(或时间)和货币三种量度,但应以具有综合量度特点的货币量度为主。实物量度是为了计算不同物资的实物数量而采用的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具有直观性,它能够提供经济管理上所需的各种实物指标,但实物计量单位只能用来汇总同一种类的财产物资,而不能用来汇总不同种类的财产物资,更不能汇总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劳动量度是为了计算经济活动中消耗的工作时间而采用的计量单位。它有助于合理地安排工作和具体确定某一工作过程中的劳动耗费数量,但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别,对各种人员的劳动还不能以某种劳动计量单位进行综合,各种劳动时间的直接相加也并不表明企业单位的劳动总成果。货币量度具有质的同一性和量的可加性,为了克服实物计量单位的差异性和劳动计量单位的复杂性,会计核算应以货币量度为主,来综合反映经济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为经济管理提供所需的价值指标。

会计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不仅应记录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业务,还应面向未来,为经济管理提供有关预测未来经济活动和效果的数据资料。尽管会计所描述的是历史和过去的经济事实,这些事实已经不可改变,但只要真实、可靠、公正并及时地予以反映,历史信息同样具有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对于决策仍是必要和有用的。随着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活动的日趋复杂化,为了在经济管理中增强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企业应当在如实反映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与企业经济活动有关的有利与不利因素,采用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经营的未来发展趋势作出科学推断和预测,为企业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会计信息。

会计在反映社会再生产过程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所谓完整性,一方面是指会计反映的会计事项,不能遗漏和任意进行取舍,另一方面是指将经济业务引起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反映出来,以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所谓连续性,是指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应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依次不间断地进行登记。所谓系统性,是指会计对经济活动的反映,既要全面相互联系地记录,还必须进行科学的分类,使之成为系统的会计数据,便于信息使用者的有效利用。(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1.会计监督要依据会计的监督标准

会计的监督标准包括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会计法规、准则、制度,企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计划和定额等。会计监督包括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1)合法性监督。合法性监督是指依据财务收支的标准,在对企业单位发生经济业务而引起的现金、银行存款的收入和支出、应收和应付款项、投资等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同时,进行企业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监督。会计人员对于违反法律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事项,有权拒绝办理或者按照职权予以纠正。(2)真实性监督。真实性监督是指通过相关会计法规制度来规范会计行为,以使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所生成的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会计资料作为重要的社会资源和“商业语言”,为政府管理部门、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评价财务状况、防范经营风险提供重要依据。因此,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是使社会经济按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3)合理性和有效性监督。合理性和有效性监督是指依据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的目标,在对经济活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同时,进行企业经济活动是否符合节约和效率原则的监督,揭示经济管理中的矛盾,促进企业开展增产节约,挖掘内部潜力,堵塞漏洞,防止损失和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2.会计监督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全过程

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1)事前监督。事前监督是指依据会计的监督标准,主要采用预测的方法,预测和分析将要发生的经济活动可能达到的预期结果,是否与决策和目标一致。(2)事中监督。事中监督亦称日常监督,是指依据会计的监督标准,主要采用控制和审核的方法,对进行中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核和分析,对已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议,督促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调整经济活动,使其按照预定的目标和要求进行。(3)事后监督。事后监督是指依据会计的监督标准,通过检查和分析会计资料,对已完成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考核和评价。

会计的反映职能和监督职能是不可分割的。如实反映是实施监督的必备条件和基础,而严格监督则又是实现如实反映的保证。没有会计监督,会计如实反映就得不到保障;没有会计如实反映,会计监督就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和作用。随着经济和会计领域的发展,会计派生出许多新的职能,如利用各种预测数据、参与制定经济决策的“决策职能”,利用责任会计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的“控制职能”等,但会计的反映和监督职能仍然是会计学界对会计基本职能的共识。四、会计的目标

会计目标基于特定的会计环境,指导特定会计系统的建立并引导其运行,从而构成会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关于会计目标,理论界有“决策有用观”和“受托责任观”之争。在信息提供的内容和对象上,“决策有用观”认为,会计应向现时的投资人和潜在的投资人(包括债权人)提供其投资决策所需要的信息;“受托责任观”则认为,会计应向现时的投资人提供反映管理当局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在信息质量特征上,“决策有用观”要求所提供的信息与决策有直接的相关性:而“受托责任观”则认为,反映报告主体经济活动的信息的真实性是首要的标准。“决策有用观”依存的是发达的资本市场,而“受托责任观”则立足于直接往来形成资源的委托与受托关系。西方各国普遍认可“决策有用观”。比较而言,“受托责任观”更适合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运用会计信息来考察受托者对所托付财产或资源的管理和经营责任的履行情况。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的情况下,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但关注受托资源的经营情况,而且随时可以通过资本市场间接地对其所托付的资源进行调配,使得会计信息对决策的作用日益重要。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相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第二节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明确会计对象,对于发挥会计职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只有了解会计所要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会计方法,真正发挥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最终实现会计工作目标。(一)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各单位的运行情况、工作性质、特点和内容等都不尽相同,因而各单位的会计对象既有共性的一面,又有个性的特点。从各单位会计的共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一般对象。而从各单位会计的个性出发研究会计对象,即会计的具体对象。为了明确会计的一般对象,各单位应按经济活动的特点,分为营利性单位和非营利性单位两类。

营利性单位,按其职能可分为制造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施工企业等。这类企业要开展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首先必须拥有和控制一定的经济资源,如厂房、设备、原材料、货币资金等,这些资源在会计上称为资产。其中,一部分资产为生产经营创造和提供经营场所和经营手段,另外一部分资产为其提供劳动对象,或者提供用以结算的手段。企业取得资产只能通过两大途径:一是由投资者投入,二是向银行等单位或个人借入。前者一般构成企业资产的主体,可以供企业长期使用,而投资者则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所有权,这种权利在会计上被称为所有者权益;后者对其投入的资产享有要求企业在约定的时间内,以资产或劳务偿还相关债务本息和的索偿权,这一部分权益构成企业的负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形成后,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进行,会发生增减变动,需要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其中,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的形式取得收入,而收入的取得是以成本、费用的耗费为代价的。收入抵减相应的成本、费用后形成企业的利润,在缴纳了所得税后,形成企业可供分配的经营成果。因而,收入的实现、费用的发生、利润的形成与分配,同样也构成了企业核算与监督的内容。

非营利性单位,指的是行政事业单位。这些单位不以营利为目的,但为了执行国家和社会赋予的特定任务,一方面要从财政部门和上级单位按核定的预算领取行政经费,取得相应的资金,另一方面要按照预算规定的用途和开支标准,购置必要的资产,支付办公经费等费用开支,收支相抵后的余额,或是按规定上缴国家财政和上级单位,或是留待在后续期间使用。资产增减、经费拨缴、使用及结存等构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监督的具体内容。有些事业单位按照国家的规定,实行企业化管理,在允许自收自支的同时,国家给予适当的补助,但这些单位的这部分经济活动与企业的经济活动并无本质的区别,其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基本一致。(二)会计对象的货币表现

会计核算的一般对象就是各单位所发生的可以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企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所谓资金,是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各项货币资产、财产物资和债权的货币表现。从会计对象的货币表现分析,会计的一般对象就是企业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的资金运动过程。

资金投入,是指企业通过各种方式筹集资金的过程。如前所述,企业通过所有者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形成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这些资金按照不同的资金占用形态可以表现为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的货币资金,或设备、厂房、原材料、库存商品、土地使用权、专利权等其他形式。

资金运用,是指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制造业为例,资金的循环分为供应、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在供应阶段,企业用货币资金购建厂房、设备等生产经营所需的设施,以及生产经营所需的材料等生产储备,资金从货币资金形态转化为固定资金、储备资金形态。在生产阶段,产品的制造就是劳动者借助于劳动手段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其间不仅有材料和人工的耗费,也发生固定资产折旧等其他费用,资金也由储备资金、固定资金等形态转化为生产资金,直至形成产品,转化为成品资金形态。在销售阶段,通过产品的销售回笼货款,由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或由成品资金经结算资金后转化为货币资金。资金经供、产、销三个阶段,由货币资金开始,转化为固定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转化为货币资金的过程,称为资金循环。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循环表现为从货币资金,通过供应阶段转化为储备资金,再通过销售阶段回到货币资金的过程。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循环则表现为预算资金的拨入和使用的过程。周而复始、不断进行的资金循环,即资金周转。

资金退出,包括向债权人偿还债务、向所有者分配利润以及上缴税金等,这部分资金离开企业,退出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二、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明确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再将会计对象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进行科学分类的名称即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两类。会计要素既是会计确认和计量的依据,也是确定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基础。《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要素侧重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一)资产

1.资产的定义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根据资产的定义,资产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指资产具有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企业的潜力。这种潜力既可以来源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可以来源于非日常经营活动。资产带来的经济利益,既可以是现金或现金等价物形式,也可以是能转化为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形式,还可以是减少现金或现金等价物流出的形式。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是资产最重要的特征。凡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均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前期已确认的资产项目,如果预期不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也不能再作为企业的资产确认。(2)资产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资产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是指企业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或者虽然不享有某项资源的所有权,但该资源能被企业所控制。

企业拥有资产的所有权,通常表明企业拥有从资产中获取预期经济利益的权利。有些情况下,虽然企业不享有一些资源的所有权,但能实际控制这些资源,同样也能够从这些资源中获取经济利益,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这部分经济资源也应作为企业的资产。(3)资产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资产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生产、企业建造行为或其他交易或者事项。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2.资产的确认条件

符合资产定义的资源,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资产:(1)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资产定义和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资产定义但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资产的分类

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以分为:(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①库存现金。即企业存放在财会部门的库存现金。

②银行存款。即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存款。

③交易性金融资产。即企业为了近期内出售而持有的、以赚取差价为目的所购入的、有活跃市场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投资等。

④应收及预付款。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等。

⑤存货。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商品、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类原材料、周转材料等。(2)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主要有:

①持有至到期投资。即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即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以外的金融资产。

③投资性房地产。即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④固定资产。即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期间的有形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等。

⑤无形资产。即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二)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根据负债的定义,负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负债是企业目前承担的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2)负债的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履行义务时必然会引起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出;否则,就不能作为企业的负债来处理。(3)负债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负债是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所形成的结果。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包括购买商品、使用劳务、接受贷款等。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2.负债的确认条件

符合负债定义的义务,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确认为负债:(1)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负债定义和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符合负债定义但不符合负债确认条件的项目,不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负债的分类

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1)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等。(2)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是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

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既包括所有者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即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其中,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3)留存收益。即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中留存企业的部分,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条件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依赖于其他会计要素,尤其是资产和负债要素的确认。所有者权益的金额也主要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所有者权益项目应当列入资产负债表。

3.所有者权益的分类

所有者权益按其构成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项目:(1)实收资本(股本)。即所有者投入的构成注册资本或股本的部分。(2)资本公积。包括投资人投入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3)盈余公积。即按国家有关规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等。(4)未分配利润。即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四)收入

1.收入的定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根据收入的定义,收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收入由企业日常活动所形成。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的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例如,工业企业制造并销售产品,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等。(2)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收入会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但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由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加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3)收入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因收入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入会使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2.收入的确认条件

除了符合收入的定义,确认收入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2)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3)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收入定义和收入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收入的分类

收入按其取得的来源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1)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又称基本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主要的生产经营业务中产生的收入。例如,工业企业在生产和销售商品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收入。(2)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指企业在主营业务以外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收入。例如,材料的让售收入、技术转让收入、固定资产的出租收入等。(五)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根据费用的定义,费用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费用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日常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销售成本、职工薪酬、折旧费用等。(2)费用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费用使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但这种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包括向所有者分配利润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出。(3)费用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因费用所引起的经济利益流出使得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2.费用的确认条件

除了符合费用的定义,确认费用还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1)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2)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3)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符合费用定义和费用确认条件的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费用的分类

费用可分为营业支出和期间费用。(1)营业支出。营业支出包括营业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中,营业成本是指已销售商品、已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生产(劳务)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商品进价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费用与营业收入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应直接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与营业收入进行配比。

间接费用,是指为生产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共同性费用。这些费用同提供的商品或劳务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但需要采用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生产成本或劳务成本,并与营业收入相配比。(2)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为筹集资金等而发生的财务费用、为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销售费用等。由于期间费用与会计期间直接相联,期间费用应当与其发生期的收入相配比,在当期的利润中全额予以抵减。(六)利润

1.利润的定义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1)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反映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业绩;(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2.利润的确认条件

利润的确认主要依赖于收入和费用、利得和损失的确认。利润金额取决于收入和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金额的计量。

利润项目应当列入利润表。

3.利润的分类

利润通常包括以下项目:(1)营业利润。营业利润是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和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损失)和投资收益(减损失)后的余额。(2)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是营业利润加营业外收支差额后的余额。(3)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余额。《企业会计准则》对以上六大会计要素分别作了详细说明。会计要素的划分是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构筑基本会计报表框架的依据,在会计核算上具有重要的意义。(七)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又称会计方程式,是表明企业会计诸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代数方程表达式。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成为会计核算的理论基础。

企业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相应的经济资源,其表现形式就是资产,资产是企业正常经营的物质基础。通常,这些经济资源主要依托投资者的原始投入,也可以通过向债权人举债的方式获取。显而易见,企业的经济资源来源无外乎投资者和债权人这两大途径。

权益,是指资产的提供者对企业资产所拥有的权利。权益和资产密切相关,它们是对同一个企业的经济资源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所进行的表述。资产表明的是企业经济资源存在的形式及分布情况,而权益表明的是企业经济资源所产生的利益的归属。因此,资产与权益在数量上总是相等的,有多少资产就应有多少权益,用公式表示为:

资产=权益

由于企业的出资人包括投资者和债权人,因而对资产的要求权自然分为投资者权益和债权人权益。债权人权益即负债,是指债权人要求企业到期还本付息的权利。投资者权益或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对企业资产抵减负债后的净资产所享有的权利。所有者与债权人享有的权利在性质上完全不同,债权人对企业资产享有索偿权,投资者提供的资产一般不规定偿还期限,也不规定企业应定期偿付的资产报酬,但享有投入资本和企业自创立以来所累计的资本增值。因此,所有者权益又称净权益。权益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组成。用公式表示为:

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

鉴于法律上债权人权益优于所有者权益,则会计恒等式表达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等式称会计基本等式,又称会计恒等式。它表明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关系,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时点所拥有的资产及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资产要求权的基本状况。这一等式是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

企业运用债权人和投资者所提供的资产,经其经营运作后获得收入,同时发生相关费用。将一定期间实现的收入与费用配比,就能确定该期间企业的经营成果。用公式表示如下:

收入-费用=利润(亏损)

如前所述,凡是收入,都会引起资产的增加或是负债的减少,进而使所有者权益增加;凡是费用,都会引起资产的减少或是负债的增加,进而使所有者权益减少。因此,在一个会计期间,会计恒等式又有如下的转化形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收入与费用两大会计要素记载的经济业务事项,依据配比原则并通过结账形成利润,最终转化为所有者权益。因此,在会计期末,会计恒等关系又恢复至其基本形式,即: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一平衡关系构建了资产负债表的基本框架,可以总括地反映企业某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八)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以数量关系来确定物品或事项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数额分配于具体事项的过程,即在企业会计核算中对会计对象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和确定,使其转化为能用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和其他有关的经济信息,以便集中和综合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除计量对象外,会计计量还包括计量属性和计量单位两个要素。其中,计量单位是指对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包括名义货币单位和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两种;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

1.会计计量属性

普遍认可的会计计量属性有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1)历史成本。在历史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具有可靠性,并且其计量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很丰富。但是,成本属性只能反映资源的存在,反映资源过去和现在用到何处,不能代表可能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对资源委托者的报酬。尤其是在物价变动明显时,其可比性、相关性下降,经营业绩和持有收益不能分清,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会出现低估或高估,难以真实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2)重置成本。重置成本是指在本期重置或重购持有资产的成本。在重置成本计量下,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重置成本这种计量属性能够避免因价格变动产生收益虚计,较为客观地评价企业的管理业绩。但重置成本的确定较为困难,无法与原持有资产完全吻合,从而影响信息的可靠性;另外,重置成本仍然不能消除货币购买力变动的影响,也无法以持有资本的形式解决资本保值问题,使以后的生产能力难以得到补偿。(3)可变现净值。在可变现净值计量下,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可变现净值又称预期脱手价格。这种计量属性能反映预期变现能力,评价企业的财务应变能力,消除费用分摊的主观随意性。可变现净值作为资产的现实价值,与决策的相关性较强,但不适用于所有资产,因为它无法反映企业预期使用资产的价值,因而并非所有资产、负债都有变现价值。同时,可变现净值计量属性的缺陷在于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即假设企业资源随时处于清算状态。(4)现值。在现值计量下,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现值计量属性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与决策的相关性最强,现值计量属性能够体现经管责任的全部要求。然而,由于现值计量基于一系列假设与判断,难以实现“硬”计量,其未来现金流入量现值是不确定的,与决策的可靠性较差。决策者的决策模式和信息要求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内容、种类和披露的深浅程度。随着我国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现值计量属性必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5)公允价值。市场以价格为信号传递信息,市场根据不同资产的风险与收益决定其交换价格。在存在市场交易价格的情况下,交换价格即公允价值。因此,市价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充分考虑了某项资产或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及其不确定性风险之后所形成的共识,若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所进行的交易是不公正的或非出于自愿的,市场交易价格即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公允价值计量下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公允价值信息可以了解企业当前所持有的资产和负债的真实价值,从而作出对企业风险及管理业绩的评价。公允价值对于资产,尤其是虚拟资产和软性资产的计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例如,期货、期权、远期合约、互换等衍生金融工具只产生合约的权利或义务,而交易和事项并未发生,但从法律的角度看,相关报酬与风险已开始转移,采用公允价值能够很好地解决对该业务进行确认、计量的问题,能够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了解正在发生的业务的现时信息以及其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济活动可能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因为公允价值是理性双方在无干扰情况下,自愿进行交换的价值,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因此,会计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按公允价值对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义务进行计量、反映,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

2.会计计量单位

会计计量单位指不同会计计量标准所运用的各种量度单位。企业应当根据不同会计计量目的及具体计量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来选择会计计量单位。在日常会计计量中选用非货币计量单位时,应尽可能保持原先选定的计量单位,使各期所用的实物量单位或劳动量单位保持一致,便于比较分析和考核。

采用货币计量单位计量时,一般应以法定流通货币的名义单位进行计量,并保持长期稳定。如出现以非本位币反映的经济业务,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或市场公认的换算率,将非本位币货币换算成本位币进行计量。货币购买力微弱的变化并不会对会计信息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在一段时期内可能被相互抵消,所以不必立即改变货币计量单位。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当物价持续单向变动且其变动幅度较大时,由于货币的名义计量单位已不能反映其实际的购买力,甚至会严重影响不同时期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时要考虑选择一般购买力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3.会计计量模式及其选择

会计计量模式由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和会计计量单位组合构成。不同的会计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基础上,以实现不同的会计目标。

影响会计计量模式选择的因素有:(1)经济利益因素。会计信息代表一定的经济利益关系。由于会计计量直接影响会计信息,因而各种利益主体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必然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甚至干预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进而影响计量模式和方法的选择。(2)经济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对会计计量模式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在物价稳定的经济环境下,通常要求采用历史成本来计量,会计核算资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而在物价持续变动、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尤其是在恶性通货膨胀时期,就应采用能反映物价变动的计量属性。又如,在经济环境稳定、竞争压力不大的情况下,对稳健性要求不高;反之,当经济发展波动较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较强时,会计实务上就要求采用具有稳健性的计量属性。当前金融工具不断出现和创新,企业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日益增多,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的不足日渐凸显,需要采用公允价值等计量属性。(3)技术发展因素。互联网的普及使信息的沟通更加快捷,公允价值计量不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其应用在技术上也获得了突破和进步。另外,借助于高级数学运算工具,可以更精确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债券溢(折)价摊销等的数额,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现代科技推动了会计计量方法的发展。(4)会计目标因素。会计目标因素主要是指会计信息是满足受托责任目标还是决策有用目标,前者要求会计计量模式能提供客观的、反映管理当局履行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后者要求会计计量模式能提供对信息使用者有用的信息。

此外,会计计量模式的选择还需要考虑会计职业发展水平因素。如果会计系统自身发展水平不高,会计人员素质低下,在实务中也不可能要求采用复杂的计量模式。

4.会计计量过程

会计计量过程包括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初始计量是对交易和事项的数量加以衡量、计算和确定,以便在复式簿记系统中记录,转化为货币表现的财务信息;后续计量则是衡量和确定交易和事项的货币数量在初始计量后的变动情况,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

一般来说,以历史成本计量为中心的传统会计侧重于初始计量,这是由会计所处的环境决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初期,管理层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仍然以事实性信息为主。为实现受托经济责任的评价目标,传统会计根据历史成本基础和名义财务资本保全概念编制财务报告。随着市场条件的改变,资产定义和资产形态发生了变化,风险价值成为资产价值的重要内容。以历史成本进行的初始计量已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新经济形势下的信息使用者更注重企业的现在和将来,关注投资的增值性与企业成长价值。信息需求者的这种转变,使会计计量已不能停留在以历史成本为主的初始计量之上,需要提供企业在现实条件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即强调通过后续计量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动态信息。

后续计量的侧重点与会计环境密切相关,它能准确地体现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风险性,客观地反映经济活动。后续计量适应了信息使用者需求的变化。在初始确认与计量之后进行后续确认与计量来反映企业价值的变动,能够提供风险价值的动态信息,达到计量结果与客观现值的一致,从而有效地减少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不确定性的影响。小思考1-1

某上市公司年初以5000万元投资的房产,年末涨至9000万元,假设该公司分别选用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这两种选择将分别对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产生怎样的影响?第三节会计假设、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一、会计假设

会计假设也称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为保证会计工作正常进行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等所作的基本假定。

会计假设是会计核算整体结构的基础,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设定。会计核算对象的确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数据的搜集都要以这些假设为依据。会计假设包括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和货币计量假设。(一)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为了向财务报告使用者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核算和财务报告的编制应当集中反映特定对象的活动,并将其与其他经济实体区别开来,才能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

在会计主体假设下,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企业本身所从事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

会计主体假设明确了核算的空间范围,解决了会计核算谁的经济业务、为谁记账的问题。会计主体假设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建立的基础。

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而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会计主体可以根据管理需要人为地划分,企业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等也可以成为会计主体。(二)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在持续经营假设下,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加以制定的,涵盖了从企业成立到清算(包括破产)的整个期间的交易或者事项的会计处理。如果一个企业在不能持续经营时还假定企业能够持续经营,并仍按持续经营假设选择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原则与方法,就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

持续经营假设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是会计分期假设等的基础。(三)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我国以日历年度作为企业的会计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在一个会计年度内再划分若干较短的期间,如季度、月份等。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将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连续、相等的期间,据以结算盈亏,按期编报财务报告,从而及时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信息。

根据持续经营假设,一个企业将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但是,无论是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还是投资者、债权人等的决策都需要及时的信息,都需要将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分期确认、计量和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会计分期假设意义重大,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进而出现了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

在会计分期假设下,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通常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会计分期假设解决了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明确了何时记账、算账和报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