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第1辑):医经卷(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4 08:52:13

点击下载

作者:李瑞

出版社: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第1辑):医经卷

中医必读经典口袋书(第1辑):医经卷试读:

前言

中医学是在浓厚的古代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学睿智的医学,在其发生之初即与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相结合,从整体角度宏观地把握人体,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运用阴阳、五行等哲学观念,将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与这些哲学思维方式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中医思维方法,并以之解释人体的生理,分析人体的病理,进而用之以诊断和治疗疾病,并在临床上取得卓越的疗效。

中医学正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认识世界和观察人体的。天人相应、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方法已经成为中医学的标志。但是这种在大哲学基础上独特的思维方式,正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越来越被当今的人们所忽视。而古代经典著作中所蕴涵与揭示的理论内涵、思维方法和临床诊病技巧,亦随着忽视经典而被遗忘殆尽。如何能够有效地将这些内涵应用于临床之中,如何在现代逻辑思维占主导的现代社会中学习到这种独特的思维方法,是目前中医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在国外,物理学家们认为,“在过去几十年里,物理学家和哲学家广泛地讨论了近代物理学所引起的这些变化,但是很少有人认识到它们似乎都引向同一方向,朝着与东方神秘主义者所持的宇宙观非常类似的观念变化”(注:东方神秘主义是指古老的东方哲学,其中包括中医的思维方法)。

在美国最尖端的科学家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讨论中,已经深刻认识到东方的思维方法可能是解决当前复杂的社会、人体、经济等问题的最捷径的思维方法,它能解释一些看似非常复杂的问题,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因此,综合性的辩证思维方法越来越受到现代科学的重视,于是,在国外,存在着一种“东方回归”的思潮。许多国外的物理学家热衷于对东方思维方法的研究。

纵观国内外研究概况,东方思维方法不仅是中医学研究的思路,也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学科研究的思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科学人士的重视。

深入研读中医经典著作正是学习这种思维方式最好的途径之一。

中医经典是中医理论的源头,其中不仅蕴涵着古人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同时更是强调了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的哲学理念。只有在哲学层面上充分认识与把握这种认识方法,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医素质。

所谓中医素质是一个中医人整体的理论修养与临证能力的综合表现,体现在各个不同的方面,如对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文化的浸淫与了解,对中医经典理论的认知和体悟,临床思辨的灵活与深入,对理论及技能的内证与体验等。行之于临床,则表现为临证中的圆机活法,对疾病与人体异同的把握,通过表象直达本源能力,临床操作的手技与手法等,都是中医素质的体现。只有将中医经典理论及中华古典文化融化于血液中,深入到骨髓里的人,才是一个真正的中医人。正所谓:“至道在微,变化于穷,孰知其原。”

中医是一种境界,是一种将哲学、自然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的学问。提高境界的方法就是研读、体悟经典著作,不学习经典,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对中医经典掌握的不同程度决定了其境界的高低。而这种境界又是通过“道”与“术”来体现的,“道”的理解与领悟,将直接影响到“术”的应用与发挥;而“术”的施用正确与否,又可以反证“法”的得失。纵观老一辈的国医大师,又有哪一位不是从经典入手,穷其一生,精研医理,才能在临床上挥洒自如,效若桴鼓?如此的成就,正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

追随老一辈国医大师成才的足迹,在他们的修医之路上,研读经典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漫长历程。因此,在对本科生、七年制和研究生的教育教学中,我要求他们熟悉经典,诵读经典,闲暇之时,即要求其背诵。然而,中医著作,自《内》、《难》以降,可谓是汗牛充栋,学生的日常必修课、学位课和选修课等又十分繁杂,时间紧张,不可能遍读所有经典著作,如何选择一些既能体现中医经典理论特色,又简明扼要、篇幅精悍,且易于上口、简便实用的中医经典之作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我们决定编写这套丛书的初衷。

此套经典著作系列丛书,是在我给研究生开列的必读书单基础上,精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短小精炼、易懂实用的著作。其中的校注部分也是我的研究生们在研读之余所作。本套丛书编撰历经三年之久,终于付梓,甚为欣慰。希望广大有志同仁,能够多多阅读中医经典著作,为继承中医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薄力。

本丛书旨在帮助中医本科生、研究生及临床医生,从最基本的中医古籍经典入手,使有志于中医经典的中医之士有一个学习的门径。为了更易于流畅地通读全书,同时又没有各个注家的束缚,使读者能够自行体悟经典之中的奥妙之处,故本丛书不对词语加注。

需要说明的是,中医著作何其丰富,其中更有许多中医名家、大家的鸿篇巨著,不仅对中医理论多有阐发,且文辞优美。本丛书所载之书真可谓九牛一毛,且限于本丛书的容量及读者的需要,这些大部头的著作难以载入,殊为可惜!

经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望同道们共勉之。《素问》校注说明《素问》亦称《黄帝内经素问》,与《灵枢经》合称《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较完整的中医经典。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秦汉时期,非一时一人之作,全书共81篇。《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创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全面阐述了中医学的学术思想和理论原则,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一直被奉为中医学经典,是学习中医学的必读之书。

此次校注是以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铅印本为底本,以明嘉靖庚戌(1550年)武陵顾从德翻刻宋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为对校本,以人民卫生出版社铅印本(1982年)为参校本整理而成。

为保持原貌,对全书内容不删节,但凡底本明显错漏之处,直接在原文中改正,不出说明;底本可改可不改之处,一律保存原貌;异体字均改为通行文字,不出说明。为方便阅读,本次校注只对书中难字、冷僻字进行注解,加注汉语拼音、直音字以及词义,并用楷体加以表示。

凡字词古奥,音义难明者;典故偏僻,资料难寻者;医理难明,意义费解者;涉及古代病名,意义难懂者,均加以注释。其中,凡难字,一般分音注和义注两种。音注时用汉语拼音加同音汉字兼注。对难字、生僻字及异体字的注释,以《黄帝内经词典》(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工具书作为参考。参照《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辞海》、《辞源》以及《简明中医辞典》等工具书,根据文义内容,选择最恰当的词义进行注释,以冀能为读者流畅地通读本书提供一些帮助。素问卷第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昔[1]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2]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3]于阴阳,和[4]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5],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6]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7]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8]其食,任[9]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10]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11]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12],发始堕[13]。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14]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15]。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16]。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藏盛乃能泻。今五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曰: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曰: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曰: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17]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18]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19]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20]嗔[21]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22],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23]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春三月,此谓发陈[24],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25],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26]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27]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28]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29]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30],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31]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32],奉生者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33]也。天明[34]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35],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36]稾[37]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

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38]。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39]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40]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4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未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故圣人抟[42]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散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43]。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44]短,小筋弛长,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45]积于夏,使人煎厥[46]。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47]溃乎若坏都,汩[48]汩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49],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汗出见湿,乃生痤痱[50]。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51]。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写,不亟[52]正治,粗乃败之。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53]。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藏气争,九窍不通。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54]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55]。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56]。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57],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58]驰,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黄帝曰:天有八风,经有五风,何谓?岐伯对曰:八风发邪,以为经风,触五藏,邪气发病。所谓得四时之胜者,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四时之胜也。

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59]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60]。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61],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62],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63]。故冬不按跷[64],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此平人脉法也。

故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

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者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所以欲知阴中之阴,阳中之阳者何也?为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皆视其所在,为施针石也。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65],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66]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67],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68],是以知病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69],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70],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71],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72],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校注:

[1] 昔(xī 惜):昔,古也。

[2] 徇(xún 循):徇,疾也,意为迅速。齐,与其同义。

[3] 法:取法于。

[4] 和:知道。

[5] 俱:合。

[6] 以:已也,意醉甚。

[7] 御:节也。

[8] 美:引作“甘”。

[9] 任:引作“美”。

[10] 惧:争取、摄取之意。

[11] 材力:筋力也。

[12] 焦:面焦枯小,憔悴,瘦也。

[13] 堕:脱也。

[14] 形坏:谓发堕、齿落、面焦而老弱不堪也。

[15] 槁(gǎo 搞):意为牙齿干枯。

[16] 极:病也。

[17] 却:避免,延缓。

[18] 挈(qiè 切):意为掌握。提挈为同义复词。

[19] 敝(bì 毕):通“蔽”,意为极也。

[20] 恚(huì 会):意为怒也。

[21] 嗔(chēn 嗔):意为盛气也。

[22] 敝:凋敝。

[23] 逆从:偏义复词,其意在“从”。

[24] 发陈:启故从新。

[25] 寒变:夏月得病之总名。

[26] 蕃(fán 烦):意为茂也,盛也。

[27] 华英:指人之容色神气。

[28] 痎(jiē 皆):痎疟,疟疾的总称。

[29] 飧(sǔn 损):意为水和饭也。飧泄,病名,意为水谷杂下、完谷不化的泄泻。

[30] 坼(chè 彻):意为裂也。

[31] 亟(jí 极):意为数也。

[32] 痿厥:病名,意为四肢枯痿,软弱不举。

[33] 下:犹去也。

[34] 明(méng 萌):意为阴霾(mái)晦涩。

[35] 精:通“晴”。

[36] 菀(yuàn 宛):意为痿死。

[37] 稾(gǎo 槁):意为枯也。

[38] 洞:中空也。

[39] 焦:烦也。

[40] 苛(kē 科):意为重也。

[41] 格:拒也。

[42] 搏:指精神专一。

[43] 彰(zhāng 章):意为长大之意。

[44](ruǎn 软):意为软短而发拘挛。

[45] 辟(bì 必):意为病也。

[46] 煎厥:病名。为阳盛消烁煎熬阴液而致昏厥的病症。

[47] 溃(kuì 愧):意为橫決也。

[48] 汩(gǔ 古):意为疾也,快速。

[49] 薄厥:病名。因大怒等情志刺激而迫致气血逆乱,甚者昏厥不省人事。

[50] 痤痱:痤者,疮疖也,大如酸枣,赤肿而有脓血;痱者,先如水泡作痒,次变脓泡作疼。

[51] 偻(lóu 楼):意为背部瘘疮。

[52] 亟(jí 急):意为急速。

[53] 困薄:困乏而衰薄。

[54] 肠澼(pì 劈):肠澼,病名,痢疾的古称。

[55] 洞泄:急泻如注。

[56] 痿厥:病名,即因气机不顺而致肢体痿弱不用的痿证。

[57] 津:谥也。

[58] 沮(jǔ 举):意为坏也。

[59] 俞:应也,非腧穴。

[60] 藏:指心腹而言。

[61] 鼽衄(qiú nǜ 求女,四声):意为病寒鼻塞也;衄,意为鼻出血也。

[62] 寒中:指里寒证。

[63] 痹厥:手足麻木逆冷。

[64] 按跷:按摩道引,使阳气外发于四肢。这里泛指扰动阳气的各种运动。

[65] 岁星:即木星。

[66] 臭(xiù 嗅):即嗅味之音。

[67] 荧惑星:即火星。

[68] 镇星:即土星。

[69] 太白星:即金星。

[70] 溪(xī 西):气穴论云:“肉之水会为溪。”

[71] 彘(zhì 志):意为猪。

[72] 辰星:即水星。卷第二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1]。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2]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3]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4]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5]之气衰,少火[6]之气壮,壮火食[7]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8]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藏府,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9]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10],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11],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12],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13],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14],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15],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16],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17],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岐伯曰: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18]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19],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20]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21],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22]人事以养五藏。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23],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故治[24]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25]之。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26]之;其下者,引而竭[27]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有邪者,渍形[28]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彪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写之。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血实宜決之,气虚宜掣引[29]之。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问曰: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今三阴三阳,不应阴阳,其故何也?岐伯对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30]也。天覆地载,万物方生,未出地者,命曰阴处,名曰阴中之阴。则出地者,命曰阴中之阳。阳予之正,阴为之主。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阴阳之变,其在人者,亦数之可数。

帝曰:愿闻三阴三阳之离合也。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31],后曰太冲[32],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33],阳明为阖[34],少阳为枢[35]。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阳。

帝曰:愿闻三阴。岐伯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36]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

阴阳[37],积传为一周,气里形表而为相成也。阴阳别论篇第七

黄帝问曰:人有四经[38]十二从,何谓?岐伯对曰:四经应四时,十二从应十二月,十二月应十二脉。脉有阴阳,知阳者知阴,知阴者知阳。凡阳[39]有五,五五二十五阳。所谓阴者,真藏也,见则为败,败必死也。所谓阳者,胃脘之阳也。别于阳者,知病处也;别于阴[40]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谨熟阴阳,无与众谋。

所谓阴阳者,去者为阴,至者为阳;静者为阴,动者为阳;迟者为阴,数者为阳。凡持真藏之脉者,肝至悬绝[41]急十八日死,心至悬绝九日死,肺至悬绝十二日死,肾至悬绝七日死,脾至悬绝四日死。

曰:二阳之病发心脾[42],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其传为风消[43],其传为息贲者,死不治。曰: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腨[44]。其传为索泽[45],其传为颓疝。曰:一日发病,少气,善咳,善泄。其传为心掣,其传为隔。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二阴一阳病,善胀,心满,善气。三阳三阴发病,为偏枯痿易,四支不举。鼓一阳曰多钩[46],鼓一阴曰毛,鼓阳胜急曰弦,鼓阳至而绝曰石[47],阴阳相过曰溜。

阴争于内,阳扰于外,魄汗未藏,四逆而起,起则熏肺,使人喘鸣。阴之所生,和本曰和。是故刚与刚,阳气破散,阴气乃消亡。淖[48]则刚柔不和,经气乃绝。死阴之属,不过三日而死;生阳之属,不过四日而死。所谓生阳死阴者,肝之心谓之生阳,心之肺谓之死阴,肺之肾谓之重阴,肾之脾谓之辟阴,死不治。

结[49]阳者,肿四支。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阴阳结斜,多阴少阳曰石水[50],少腹肿。二阳结谓之消,三阳结为之隔,三阴结谓之水,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三阴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阴俱搏,十三日夕时死。一阴俱搏,十日平旦死。三阳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阴三阳俱搏,心腹满,发尽[51],不得隐曲[52],五日死。二阳俱搏,其病温,死不治,不过十日死。

校注:

[1](chēn 称):胀,膨膨腹满之意。

[2] 食(shì 是):有饲养之意。

[3] 味:药食之味。

[4] 气:药食之气。

[5] 壮火:亢阳也。

[6] 少火:微阳也。

[7] 食:蚀也。

[8] 胜:偏亢之意。

[9] 溪谷:气穴论:“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

[10] 玄:谓玄冥,言天色高远,尚未盛明也。

[11] 角:谓木音,调而直也。

[12] 握:敛掌拳指曰握。

[13] 征:谓火音,和而美也。

[14] 宫:谓土音,大而和也。

[15] 哕(huì 会):意为哕噫,胃寒所生。

[16] 商:谓金声,轻而劲也。

[17] 羽:谓水音,沈而深也。

[18] 能(nài 耐):意为耐受。

[19] 清:通凊,意为寒也。

[20] 能(tài 态):意为形态。

[21] 精:气之清者为精。

[22] 傍:依近之意。

[23] 嗌(ài 爱):意为咽也。

[24] 治:这里指养生和治病两个方面。

[25] 彰(zhānɡ 章):《类经》:“彰者,补之益之而使气血复彰也”。

[26] 越:从上部发越邪气,统称“越”,包括涌吐法及其它方法(如针刺)。

[27] 竭(jié 洁):《内经知要》:“竭者,下也,引其气液就下也,通利二便是也。”

[28] 浸形:指用汤液浸渍皮肤,或以汤液的蒸气重渍皮肤以取汗。

[29] 掣引(chè 彻):掣引,提掣之间。《内经知要》:“提其上升,如手掣动也。”

[30] 一:谓离合也,即指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

[31] 广明:中身以上为表,在前,故曰广明。

[32] 太冲:指腰部,为经络二大干分歧之地。

[33] 开:夫开者,司动静之基。

[34] 阖:阖者,所以执禁锢之权。

[35] 枢:枢者,所以主动转之微,由斯殊气之用。

[36] 中:尤内也。

[37](zhōng 钟):意为行不止住貌。

[38] 四经:指肝、心、肺、肾四藏的经脉。

[39] 阳:胃脘之阳也。

[40] 阴:指纯阴真藏脉。

[41] 肝至悬绝:谓肝部真藏脉独见,与其他各藏相悬殊。

[42] 心脾:应为心痹,为病名。阳明属胃,为水谷之海,如有病则不能化生精微,奉心生血,血不足则脉不畅,故发心痹。

[43] 风消:病名。二阳之病,精微不化,渐致经血,虚热生风,身体消瘦,尤风之消物,故名风消。

[44] 腨:腨(shuàn 涮)意为小腿肚;(yuān 渊)意为酸痛。

[45] 索泽:谓皮肤甲错,尽失润泽。

[46] 钩:曰弦。

[47] 石:脉象阴至极,冱寒地冻,故脉沉如石也。

[48] 淖(nào 闹):意为乱也,言阳散阴消,故刚柔不和,则十二经气绝也。

[49] 结:聚也。

[50] 石水:肾主水,肾虚则水气妄行,不依经络,停聚结在脐间,小腹肿大革卯如石,故云石水,其候引胁下胀满而不喘。

[51] 尽:痛也。

[52] 隐曲:谓便泄也。卷第三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藏之相使,贵贱何如?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決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三焦者,決渎之官,水道出焉。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歿[1]世不殆,以为[2]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3]?窘乎哉!消者瞿瞿[4],孰知其要?闵闵[5]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6]。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7]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8]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9]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10],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藏。故形藏四,神藏五,合为九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11],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12]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藏。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13]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14],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15]内生,工不能禁[16]也。

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17]灵[18]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19]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帝曰: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春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20],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衣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气在机,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21]。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22],关格之脉赢,不能极[23]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五藏生成篇第十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主肾也。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24]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五藏之气。

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炲[25]者死,赤如衃[26]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以缟[27]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栝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藏所生之外荣也。

色味当[28]五藏:白当肺、辛,赤当心、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咸。故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支八溪[29]之朝夕也[30]。

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31],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之所留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32],欲知其始,先建其母[33]。所谓五决者,五脉也。是以头痛巅疾[34],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35]招尤,目冥[36]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胀,支膈胠[37]胁,下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藏之象,可以类推。五藏相音[38]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39],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支汗出当风。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40]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41]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42]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校注:

[1] 歿(mò 莫):意为终也。

[2] 为:治也。

[3] 原:水泉本也。

[4] 瞿瞿(qū 曲):意为梅梅不审貌。

[5] 闵闵:意为深远也。

[6] 制:明辨之意。

[7] 精光:精,纯粹也;光,光明也。

[8] 昭(zhāo 招):意为高明。

[9] 气:指节气。

[10] 周甲:十天干经过六次迴圈而成为甲子一周,计六十天。

[11] 候:指气候,物候。

[12] 期(jī 基):意为周年也。

[13] 薄:迫也。

[14] 期:会合也。

[15] 邪僻:指不正之气所引起的疾病。

[16] 禁:尤制也,止也。

[17] 大神:赞帝之称。

[18] 灵:善也。

[19] 食:饲养。

[20] 蛰(zhé 折):蛰虫深藏,肾又主水,受五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曰肾者主蛰。

[21] 格阳:格,格拒也。四盛以上者,以阳脉盛极而阴无以通,故曰格阳。

[22] 关格:关,闭塞也。四盛以上者,以阴脉盛极而阴无以交,故曰关格。

[23] 极:至也。

[24] 胝(zhī chú 知除):胝,意为厚也;,意为皱缩。

[25] 火台:意为火烟凝积而成的黑灰。

[26] 衃(pēi 胚):意为败恶凝集之血。

[27] 缟(gǎo 搞):意为白色生绢。

[28] 当:合也。

[29] 八溪:指上肢的肘、腕,下肢的膝踝。

[30] 朝夕:即潮汐,此言气血筋脉灌注四肢关节如潮水消长,故曰潮汐。

[31] 泣:谓血行不利。

[32] 纪:纪者,要也,法也。

[33] 母:本也。

[34] 巅疾:病名,谓巅仆之疾,此疾由上实下虚而成。

[35] 徇蒙:谓冒眩也。

[36] 冥:意为暗也。

[37] 胠(qū 区):意为胁也。

[38] 相音:谓察病人音声之清浊长短疾徐。

[39] 肾痹:即奔豚,在少腹下,上至心下。

[40] 更:互也。

[41] 魄门:意为肛门也。

[42] 适:意为侍也。卷第四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黄帝曰:医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对曰:地势使然也。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1]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踈[2]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3]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4],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5]。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6],其治宜灸焫[7]。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8],故其民皆致[9]理而赤色,其病挛痹,其治宜微针。故九针者,亦从南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道引按跷[10]。故道引按跷者,亦从中央出也。

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黄帝问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11]而已。今世治病,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岐伯对曰: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当今之世不然,忧患缘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内至五藏骨髓,外伤空窍肌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帝曰:善。余欲临病人,观死生,决嫌疑,欲知其要,如日月光,可得闻乎?岐伯曰:色脉者,上帝之所贵也,先师之所传也。上古使僦[12]贷季,理色脉而通神明,合之金、木、水、火、土、四时、八风、六合,不离其常,变化相移,以观其妙,以知其要。欲知其要,则色脉是矣。色以应日,脉以应月,常求其要,则其要也。夫色之变化,以应四时之脉,此上帝之所贵,以合于神明也,所以远死而近生。生道以长,命曰圣王。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13]之枝,本末为助,标本已得,邪气乃服。暮世之治病也则不然,治不本四时,不知日月[14],不审逆从,病形已成,乃欲微针治其外,汤液治其内,粗工凶凶[15],以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复起。

帝曰:愿闻要道。岐伯曰:治之要极,无失色脉,用之不惑,治之大则。逆从倒行,标本不得,亡神失国!去故就新,乃得真人。帝曰:余闻其要于夫子矣!夫子言不离色脉,此余之所知也。岐伯曰:治之极于一[16]。帝曰:何谓一?岐伯曰:一者,因问而得之。帝曰:奈何?岐伯曰:闭户塞牖[17],系[18]之病者,数问其情,以从其意,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帝曰:善。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19],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帝曰:上古圣人作汤液醪醴,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夫上古作汤液,故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气时至,服之万全。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当今之世,必齐[20]毒药攻其中,鑱[21]石、针艾治其外也。

帝曰:形弊[22]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谓神不使?岐伯曰:针石,道也。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坏神去,荣卫不可复收。何者?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23]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极微极精,必先入结于皮肤。今良工皆称曰病成,名曰逆,则针石不能治,良药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数[24],亲戚兄弟远近,音声日闻于耳,五色日见于目,而病不愈者,亦何暇[25]不早乎?岐伯曰:病为本,工为标,标本不得,邪气不服,此之谓也。

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藏阳以竭也,津液充郭[26],其魄独居,精孤于内,气耗于外,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是气拒于内,而形施于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27],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气[28]乃平。帝曰:善。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黄帝问曰:余闻揆度[29]奇恒,所指不同,用之奈何?岐伯曰:揆度者,度病之浅深也。奇恒者,言奇病也。请言道之至数,五色脉变,揆度奇恒,道在于一[30]。神转不回,回则不转,乃失其机。至数之要,迫近以微,著之玉版,命曰合玉机。

容色见上下左右,各在[31]其要。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脉短气绝,死;病温虚甚,死。

色见上下左右,各在其要。上为逆,下为从;女子右为逆,左为从;男子左为逆,右为从。易,重阳死,重阴死。阴阳反他,治在权衡相夺,奇恒事也,揆度事也。

搏脉痹躄[32],寒热之交。脉孤为消气,虚泄为夺血。孤为逆,虚为从。行奇恒之法,以太阴始。行所不胜曰逆,逆则死;行所胜曰从,从则活。八风四时之胜,终而复始,逆行一过,不复可数。论要毕矣。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黄帝问曰:诊要如何?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33],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34]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故春刺散俞[35],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36]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37]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气著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惰。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梦。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