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高敏感孩子天赋(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3-09 04:13:28

点击下载

作者:(日) 长沼睦雄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开启高敏感孩子天赋

开启高敏感孩子天赋试读:

前言

与心思细腻的“高敏感孩子”相处

我在北海道的带广市经营一家精神科暨儿童精神科医院,常见到许多人因为各种症状而对生活感到痛苦,前来求诊,尤其在最近来看诊的患者当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是因为“高敏感”而痛苦不堪。

我曾在2016年出版的《解忧处方笺:日本心理名医谈压力的洞察与释放》一书中,分析天生对刺激反应敏锐的“高敏感族”,得到很大的反响,许多人来信表示“这根本是在写我”,更有来自日本各地的信函咨询,甚至有患者专程远道而来求诊。

我这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人因为高敏感而深受困扰,同时也领悟到“这不只是成人才有的问题”,应该让更多的人了解孩子们也有高敏感问题。就在此时,有人问我:“能不能为高敏感的孩子写本书?”因此诞生了本书的策划。

由于孩子们无法精准地用语言表达感受,痛苦程度恐怕远超于成人,就连一般人认为再平常不过的事,对这样的孩子来说,都会变成强烈的刺激,让他们幼小的身心受伤,甚至备感压力。

但这些孩子并不是自己想要这样敏感的,他们在对自己的心理感到困惑的同时,也对身体的不适反应感到困惑,于是想要寻找可以理解自己的人,以及一个舒服的容身之处。

本书就是要帮助大人们学会如何面对、照顾、支持这种高敏感的孩子。

由衷期望本书能帮助这些心思细腻又敏感的孩子,在纷乱、信息多元复杂的社会里活得更像自己。我与高敏感族的结缘“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高敏感族)是距今约二十年前,美国心理学家伊莱恩·艾伦(Elaine N.Aron)博士提出的概念,如字面意思,指的是天生具有敏锐感觉的一群人。

艾伦博士与她儿子都是高敏感族,曾经经历过各种痛苦的体验,因此决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高敏感度”。在进行大量调查与研究后,她出版了《敏感的人:如何面对外界压力》(The Highly Sensitive Person)一书。

这本书1996年在美国出版后,立即成为畅销书,之后更被翻译为多国语言,日本也在2000年出版,许多日本人因此得知“高敏感族”一词。

当时我是负责诊疗发展障碍(现已改称神经发展障碍症)、发展性创伤障碍、依附障碍等症状的儿童精神科医生,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着实吓了一大跳。以往我无法说清楚的状况,居然是因为神经过敏,“高敏感”这个新概念让我恍然大悟并深感认同。

这个概念最厉害的地方在于,点出了“这种敏感并非疾病,也不是障碍,纯粹是天生具有的特质”,就像有人天生跑得很快,有人天生手很巧,有人天生很会唱歌一样,有些人天生就具有特别敏锐的感觉,仅此而已。

在确认“这个概念对于解开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将大有帮助”的想法后,我立刻将其导入诊断确认项目表里,并且开始进行临床研究。同时,在这段时间里,我接触到许多“高敏感族”,从他们身上了解到“原来,高敏感是这样的状况”。(“障碍”一词,在正式文件里标注病名、诊断名、专业用语时,会以此名词为主,因此本书也采用这个标准记述。不过我本人对“障碍”一词持有负面印象,在非正式场合,习惯标记为“障×”。)高敏感孩子不为人知的理由

艾伦博士在2002年又出版了《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The Highly Sensitive Child),书中详细说明了高敏感孩子的特征及养育方式,并将其称为“高敏感孩子”(HPC,Highly Sensitive Child)。

因为对高敏感很有兴趣,所以我立刻订购了英文版并且迅速读完。但不知为何,这本书迟迟没有日文翻译版。

直到2015年才发行日文版,距离美国出版该书已经过了十三年。换句话说,在此之前日本人并不知道“高敏感孩子”这一名词,即使到了现在,一般人对“高敏感孩子”也不甚熟悉。

与此同时,开始有一些高敏感族以个人体验,出版了各种与高敏感有关的著作,大众才开始逐渐了解这个族群。 高敏感是与生俱来的特质,这类人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很敏感,但后来的生长环境如何看待这种特质,将大大影响他们的生活。所以,我才认为有必要正视高敏感的孩子们。孩子不懂表达自己的痛苦

我从2008年开始增设成人门诊,因为以往只要提到“发展障碍”,都会认为那是儿童才有的问题,其实很多人只是在儿童时期没被发现,长大后才被诊断出是神经发展障碍症,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成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发展障碍”而来求诊。

事实上,我也是因为开始帮成人诊疗后,才对高敏感孩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因为孩子不太能表达自己的痛苦,即使懂得说出“声音太吵受不了”“光线很刺眼”“味道好臭啊”“不喜欢摸起来刺刺的”等令人不舒服的感觉,却没有足够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向大人传达他们心理上的不悦、害怕、焦虑等情绪,以及这些情绪的细微差异。

尤其是高敏感孩子,即使把自己感受到的情绪直接说出来了,也常会被周围人说“真是奇怪的小孩”“太神经质了”“你是不是有问题啊”,导致他们越来越不敢诚实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就精神层面来说,只听他们的描述,也无法明白他们到底有多受伤、多痛苦。但是在与成人患者交谈时,只要我问“你小时候如何呢”,通常都能听到他们回答“我记得好像也是这样”“当时我对这件事感觉很不舒服”。

不论是神经发育障碍的孩子还是高敏感孩子,几乎都一样,因为这些成人患者愿意描述孩提时代的情形给我听,才让我对孩子们的状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成人可以用语言传达自己的情绪,也能主动回避会让他们不舒服的情况,但孩子大多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就会更痛苦,最后只能用身体反应和行为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有些孩子可能只懂得用闹别扭的方式表达他的不愉快或不舒服,所以身为大人更有必要主动去察觉、支持这样的孩子。高敏感孩子与高敏感族,都不是病

有一位妈妈因为孩子很敏感,于是带孩子去医院求诊,结果被诊1断出“有可能患有泛自闭症”。这位妈妈因为对这个诊断有疑虑,于是写信来问我。“我查了许多有关泛自闭症的资料,就过度敏感这一点来说,确实符合我小孩的情形,但其他症状就完全不是这个样子,我对诊断结果产生了怀疑,而且那位医生完全没提到高敏感的问题。”

我不难想象这种情形有多普遍。

在泛自闭症里,有些人拥有过度敏感的症状,若只看这个症状,确实很容易与高敏感孩子混淆。但就如这位妈妈所发现的,若能同时观察其他症状,自然能明白孩子到底是不是泛自闭症。

麻烦的是,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既非病名,也不是诊断名,这纯粹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定义,在医学上没有这样的概念。因此就算去精神科、神经科、心理科求诊,也不会被诊断为高敏感族或高敏感孩子,有些医生甚至没听过这些概念。即使明白有这个概念,很多人也不认为这是造成患者生活痛苦的原因。我在进行心理诊疗时,一向以积极导入有效的思维为方针,并且努力观察患者的大脑及身心灵,进行综合性诊断,因此我认为高敏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只可惜在现实中,会像我这样告诉患者“啊!你是高敏感族啦”“你的孩子是高敏感孩子呢”的医生只有极少数。

尤其在面对类似神经发展障碍,夹杂多种要素的患者时,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理解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但在一切讲求证据的医学和心理学领域,这个主张迟迟不被理解。也因为这样,我曾被提醒:“医生,您老说这种话,小心在学会里待不下去。”

就现况来说,对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有所理解的临床医生还很少,未来恐怕也不易增加。

1 泛指自闭症、亚斯伯格综合征、广泛性发展障碍等症状,现在统称为“泛自闭症”。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具有高敏感特质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既不是疾病也不是障碍,而是当事人天生具有的特质,而且根据艾伦博士的说法,不分人种,基本的发生率约为15%~20%。假设一个班级里有三十名学生的话,其中有五六人就可能是高敏感孩子,其实不算少数。

但我们身处的社会通常会以其他八成的多数人为主,所以对高敏感的人来说,往往不容易适应,也会过得很辛苦。虽然五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的比例并不小,但可惜社会对高敏感族的理解度还很低。

如果妈妈本身也是高敏感族,或许比较容易察觉“啊,这孩子好像也是高敏感型”;但若妈妈不是高敏感族,自然很难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有这种反应,甚至有可能认为自己的孩子“很难养”“很难搞”“很任性”。不仅如此,许多高敏感孩子甚至会敏感地感应到周遭人的情绪,反而自责自己没能回应妈妈的期待,导致内心更加痛苦。例如我看到过很多被大家称赞“你是个好孩子”的小孩,在长期压抑自己情绪的情况下身心失衡,结果身体出问题,逃避上学,甚至出现“自己不再是自己”的意识解离症状。为了避免孩子将天生高敏感的特质当作坏事而烦恼,一定要多注意孩子们的成长环境。

若能在孩子还小时,就以适当的态度面对他们的高敏感,自然能避免孩子因此产生负面情绪,毕竟孩子天生就比成人细腻,让这个特质变成优点还是缺点,完全看孩子的成长过程。

艾伦博士说过:“与其长大成人后再去抚平过去的伤痕,不如趁孩子还小时就想办法预防问题发生,这样做势必简单许多。”所以大人们有必要尽早察觉,并接受这种特质是“孩子的特色”。将心思细腻的特质培养成优点

我始终认为不该将高敏感特质看成负面因素,应该把它看成“敏感力”“心思细腻”之类的正向能力。

高敏感孩子确实容易对芝麻小事在意,导致神经紧绷而感到压力,最后甚至会让身心失衡。但他们也确实因为这种心思细腻的特质而显得特别细心,对他人拥有较强的同理心,这也是高敏感孩子和高敏感族的一大优点。事实上,有很多人因为活用这种丰富纤细的敏锐度,在社会上有活跃表现,处处显示只要好好发展这项特质,就能将它变成人生的一大优点。

希望大家对高敏感孩子能多一些理解,不要把拥有敏锐感觉的孩子视为“敏感得让人困扰”的麻烦存在,而要将其视为“因为心思细腻才值得依靠”的重要存在。

若能对高敏感孩子有进一步的理解,明白什么样的环境适合他们,如何对他们表达情感,不仅能减少高敏感孩子的痛苦,也能将高敏感孩子原有的敏感特质培养成对人生有益的优点。

究竟应该将天生比他人敏感的特质看成正向能力并且乐在其中,还是把它当作导致生活痛苦的元凶而苦恼不已,成长环境绝对有着莫大的影响力,这一点不仅艾伦博士提及过,我自己也从临床经验得到验证。

由衷希望本书能给正在与高敏感孩子对抗、奋战的父母和老师们,提供消除烦恼的指示,减缓孩子心灵的痛苦。高敏感孩子测验表

请认真回答以下问题,如果描述符合或者基本符合你孩子的情况,请选择“是”;如果不完全符合或者不符合,请选择“否”。得分

  如果以上描述中有13 条以上你选择了“是”,那么你的孩子就有很大的可能是高敏感孩子;如果你只选择了一两项“是”,但其敏感程度极高,那么你的孩子也有可能是高敏感孩子。(出自《高敏感孩子:孩子们就像托盘上的颜料一样,个性多彩多样》,伊莱恩· 艾伦著,明桥大二译,1 万年堂出版)Chapter 01你对高敏感孩子熟悉吗爱哭的婴儿就是高敏感孩子?

多数妈妈第一次觉得“我的孩子会不会太敏感了”,通常都是因为孩子不易睡着、拼命哭。虽然小孩夜哭是常有的事,但妈妈们常因此睡眠不足,累积过多疲劳而痛苦不堪。● 抱在怀里就不哭,也会乖乖地睡觉;但是只要一放回床上,就立

刻号啕大哭。最后没办法,只好抱着他一起睡。● 婴儿期每天晚上都哭,我简直就是活在地狱里。每隔一小时、一

个半小时就哭,每晚都要被吵醒五六次,根本没办法好好睡觉。

大概是因为这样,气色才变得很差吧。带孩子复诊时,还被问“这位妈妈你能好好睡吗?你还好吧”,让我忍不住掉眼泪。● 每次哭都要哭个一小时,真的很烦,最后总会忍不住大声骂他,

然后我又会后悔。好羡慕那些说“我的小孩好好带,只有不舒服

时才会哭”的妈妈……上天太不公平了。

比起不会夜哭的孩子,会夜哭的孩子应该比较敏感。只是有这样的表现到底是因为哪方面的问题,必须从各种角度去思考才有办法知道。

婴儿会哭,是因为有某些状况让他焦虑、不舒服,所以不妨先设想孩子确实拥有某种程度的敏感,再去做一些变化尝试,从中找出怎么做才能减缓他的焦虑。例如避免某种声音,不要让刺眼光线照过来,将衣服和寝具换成触感比较好的材质,等等,时间久了自然能渐渐明白自己的孩子对什么事容易产生反应。

一旦想着“我的小孩好难带”“好难照顾”,思绪自然会朝这个方向发展,进而感叹“又来了”“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能不哭”“饶了我好不好”。当累积过多疲劳时,情绪上当然会有压力,此时不妨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等心情平复后再告诉孩子:“别担心,妈妈会一直陪着你。”“不用怕,不要哭。”站在孩子的立场来面对他们。

提出高敏感族与高敏感孩子的艾伦博士在她的著作里提到,不仅自己是高敏感族,她的儿子也是高敏感孩子,儿子晚上常常哭闹不睡,让她非常困扰。后来她想到一个方法——为儿子特制一个小帐篷。

只要进入这个帐篷,就不会听见外面的杂音,也不会有刺眼的光线,盖在身上的棉被有固定的图案,而且不论去哪里,一定会让她儿子带着这个帐篷,结果她儿子到哪儿都能安稳入睡。简单地说,她为儿子准备了一个随时都能感觉到“这里很安全”“这里没问题”的地方。据说她儿子在满三岁睡普通床之前,一直很依赖这个帐篷。

有趣的是,据说她儿子在上大学后开始设计自己的家时,在房间里摆放了睡觉专用的帐篷。或许对他来说,帐篷已成为一个可以保证安稳睡眠的堡垒。高敏感孩子的四个特性

在《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日文版的书末,收录了艾伦博士最新的见解。她提到关于高敏感的研究,在近十年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尤其是艾伦博士整理出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的四个特征,非常值得参考,下面会介绍这段内容。

比一般人更敏感的人都拥有这四个特征,所以若不符合这四点,应该就不具有这里所说的“高敏感”的特质。而这四个特征如下:

D(深度处理:Depth of processing)

O(容易过度接受刺激:being easily Overstimulated)

E(情绪反应大,同理心很强:being both Emotionally reactive generally and having high Empathy in particular)

S(能敏锐察觉细微刺激:being aware of Subtle Stimuli)

请牢牢记住这四个特征。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日文版

研究长达二十年的艾伦博士断言符合这四个特征才是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而这也是她对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的看法及定义。

以下便融入我的理解来说明这四项特征。(1)深度处理(D)

容易过度接受刺激,能敏锐察觉细微变化,上述内容相信大家都能理解。但其实高敏感孩子会比一般人更“深度”地处理这些信息。

最常见的特征如下:● 会提出逼近核心的尖锐问题。● 会似懂非懂地使用大人们说过的话,完全不符合自己的年龄。● 有幽默感。● 会去思考各种可能性而慎重行事,因此迟迟无法做决定。● 会仔细观察后再思考,因此会花费较多时间才会采取实际行动。

迟迟无法做决定、感觉困惑的表现,常被视为“胆小”“内向”“优柔寡断”,但其实是因为他们在心里做着深度处理,所以才会有这种外在表现。

最近甚至有研究得出下列结论。

关于高敏感族深度处理的特质,有一项最新的资讯。Jagiellowicz等人曾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人类大脑的活动情况,并将两张只有细微不同的照片展示给实验对象看。结果发现相对于一般人只会观察表面的特征,高敏感族更会观察复杂的特征与细节部分,而且这时候其大脑的运作更活跃。简单地说,就是高敏感族的大脑比一般人会更“深度”处理精密信息。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日文版

我在为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诊察时,也发现他们大脑读取表情等信息的处理能力很强。(2)容易过度接受刺激(O)

我常常用渔网来说明敏感的人接受到大量刺激时的状态——网眼越大,小鱼越容易溜走。偏偏对敏感的人来说,网眼非常小,不仅会网住小鱼,还会网住其他东西,导致渔网越来越重,收网的时候当然会累到不行。

这就是过度接受刺激的状态,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过重的负荷,所以才会比一般人更容易感到疲劳。

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格斯滕贝格(Friedrich Gerstenberg)曾研究过高敏感族容易过度接受刺激的情形。研究中,他让被实验者观看电脑屏幕上出现的各种不同方向的L字母,然后判断中间是否夹杂T字母。这是让实验对象进行有点难度的认知作业,借以做出比较。结果发现高敏感族比一般人能在更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但完成后的疲惫感也比一般人强。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日文版

即使是为了取悦高敏感族而安排活动或带他们外出,他们也会因为疲惫而逐渐失去精力,最后甚至要求“回家”,这是高敏感族的一大特征——并非不快乐,纯粹是过度接受刺激而疲惫不堪。其他还有下列特征:● 过度兴奋后,当天晚上会睡不着。● 很怕痛。● 会过度在意天气的冷热、弄脏的手脚、湿掉的衣服、不合脚的鞋

子等。● 很怕别人给他的惊喜。● 受人瞩目或被检测实力时,就无法发挥应有的实力。(3)情绪反应大,同理心很强(E)

高敏感孩子不只对事物很敏感,对情绪反应一样敏感,所以爱哭、容易被吓到、容易害怕,甚至闹别扭。这都是因他们的情绪起伏比一般人来得激烈所致;而且这种敏感反应不只针对自己,也会对他人产生反应。

曾有一位妈妈告诉我,她三岁大的儿子会把眼镜拿给她,还对她说:“妈妈,你在找这个吧?”她吓了一跳,赶紧问儿子:“你在哪里找到的?你怎么知道妈妈在找眼镜?”结果儿子回答她:“我看到你一边打扫,一边东张西望,就想妈妈应该是在找眼镜。”高敏感的孩子就是有办法观察他人,察觉对方在想什么。

这种小地方能如此贴心,是非常美好的事;偏偏这样的孩子对悲伤与焦虑等情绪的感受,同样比其他人强。● 他在旁边看到我骂哥哥,居然就哭了,真是莫名其妙。被骂的人

没哭,他反而哭了?● 因为爷爷生病,我心想这可能是最后一面了,便带着孩子一起去

医院探望。之前也去看过爷爷,当时都没事,这次他似乎感觉到

紧张的气氛,一靠近病房就全身定住,一直到最后都没走进去。● 家里的宠物过世让孩子很难过,即使已经过了好几个月,孩子还

老是哭。

临终关怀医生森津纯子,将高敏感族这种高同理心比喻为“音叉”。

无论是谁,每个人心里都有“能对他人情绪产生共鸣的音叉”,只是这种音叉的数量、大小和功能会因人而异;如果一般人对开心、悲伤、快乐、害怕等情绪的反应为十支小音叉,那么感觉丰富的人就拥有约一千支到一万支大音叉。

——《正视孩子心里的烦恼》

每个人身体里面能产生共鸣的音叉数量都不一样,把这样的思考模式套在理解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身上,就会非常容易理解。(4)能敏锐察觉细微刺激(S)

第四个特征是容易敏锐察觉细微刺激,包括细微的声音、淡淡的气味、隐约的口味差异、人与物的细微变化等一般人不太会注意到的小细节,这种被大家视为“没什么了不起”而容易忽略的芝麻小事,高敏感孩子都会很在意。

关于这一点,艾伦博士说:“有些人的知觉器官特别发达,但他们多数都不是因为知觉器官反应过度,而是思考和情绪的程度太高,才会察觉到细节部分。这也是和处理信息的深度做区别时,很难分辨清楚的地方。”

很多妈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高敏感孩子对芝麻小事产生敏锐的反应。● 我家小孩对于常吃的食物,口味上非常敏感。前阵子他吃了一口

煎蛋就喊“好难吃”。辛苦做的食物被孩子嫌弃,真的很让人沮

丧。● 洗完澡后,如果不是他惯用的毛巾,他绝对不会用。就算给他一

条新的毛巾,他也会全身湿答答地大吵:“我要原来那条!”● 我换了一个新的沐浴海绵,结果小孩直喊“好痛”,根本不用。

可是旧的已经丢掉了,很想叫他别太夸张。● 我们家的衣服都要把标签剪掉,因为小孩说刺刺的会痛;如果没

有剪干净,好像更会刺激他的皮肤。再好的名牌衣服,到了我家

连牌子都没有。● 我家小孩对气味很敏感,即使在商店或公共交通工具里,照样会

大声嚷嚷“好臭,好臭”,还一副快吐了的样子,让我深感困扰。

其他还有对食物里的化学成分有反应,或对药物敏感,只要照处方笺上的指示服药,药效就会过强,等等,这些都是高敏感孩子的特征。照顾高敏感孩子真的很辛苦,但有时也会有另一面。● 每次我去弄头发回来,儿子总是比丈夫早一步察觉到我的发型变

了,还会对我说:“妈妈,你这样很好看。”● 只要看到我们夫妻快吵架了,孩子就会哭着说:“爸爸,你不要

欺负妈妈……”多亏了他,我们夫妻才会因此停止争吵,也体会

到什么叫“孩子是家庭生活的润滑剂”。 高敏感孩子不一定内向

感觉敏锐的人,很容易给人一种“内向消极”“神经质”“芝麻小事也会在意”的印象,但其实不见得如此。事实上,有些人是高感觉寻求者(High Sensation Seeking, HSS),喜欢追求刺激。

其特征如下:● 好奇心旺盛,喜欢新事物。● 喜欢冒险与追求刺激。● 不喜欢无所事事。

一般认为在所有高敏感族当中,内向型的大约占七成,外向型的占三成。高感觉寻求者乍看似乎和高敏感族正好相反,但其实也有人是同时拥有这两个面向,尤其是大人,在人前会表现出高感觉寻求的一面,但是一人独处时就会恢复原本的高敏感特质。

不过,孩子正好相反,在外面会表现出高敏感的特质,回到家后,反而会因为放松而变成高感觉寻求者。

我认为与其在意“孩子是不是高敏感孩子”,不如多去观察孩子对刺激的反应,以确认他们的高敏感因素、高感觉寻求因素占多大比例,这样更有助于理解孩子。

依特质的表现方式,会有下列不同类别:

A型[HSP(+)/ HSS(+)]● 容易激动。● 容易被吓到。● 喜新厌旧。● 会追求新体验,但不喜欢冒险。

B型[HSP(-)/ HSS(+)]● 充满好奇心,很有干劲。● 比较冲动,动不动就想冒险。● 容易感到无聊。● 对细微状况不太注意,也没兴趣。

C型[HSP(+)/ HSS(-)]● 懂得自省,且喜欢安静的生活。● 不做冲动的事。● 不冒险 。

D型[HSP(-)/ HSS(-)]● 好奇心较低。● 非自省的人。● 不太深思熟虑,只是平淡地过生活。

简单地说,高敏感倾向与高感觉寻求倾向都较低时,好奇心也会较低,也不太会深思熟虑,属于无趣的人。由此可见,高敏感其实也是一种魅力。焦虑回路越强,越容易负面思考

如果用大脑神经回路来比喻高敏感度与高感觉寻求度,可以分别用“焦虑回路”与“干劲回路”来形容。

人类的大脑拥有激发好奇心、下令要自己动起来的“行为激发系统”(冒险系统),以及就后续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会注意各种信息以避开危险的“行为抑制系统”(预防系统)。

行为激发系统就像是踩油门,行为抑制系统就像是踩刹车。换句话说,行为激发系统是干劲回路,行为抑制系统是焦虑回路。

行为激发系统的信号来自A10神经群,而行为抑制系统的信号则来自杏仁核。因为杏仁核是警戒装置,会视信息内容发出“这个有危险”“这个有问题,要小心”等信号,但这种警戒信号若是出现得太过频繁,就很容易引发强烈的焦虑与恐惧,不只行为上会束手束脚,还会出现负面思考。《晴天大脑,雨天大脑》(Rainy Brain,Sunny Brain)一书便将此分别称为“晴天大脑”与“雨天大脑”,亦即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思考的乐观脑,以及凡事都往坏的方面思考的悲观脑。

我认为高敏感孩子就是这种焦虑回路特别强的小孩,也因为焦虑回路总是太过头,才让他们容易出现负面思考。当这种情形越发严重时,孩子会出现严重自责,对自己无法顺利完成的事,无法回应大人期待的结果,看得比实际情形还严重,因此会强烈地责备自己,也会非常沮丧。例如被骂时,他们的思考回路会陷入“妈妈一定是很讨厌我这样,才会这么生气,我是个没用的小孩”。或在学校被霸凌时,也会认为“谁叫我是这样的人,才会被欺负”。

但话说回来,若这种抑制系统没有发挥作用也会令人困扰,焦虑回路太弱,也是一大问题。为了确认焦虑回路的信号来源——杏仁核遭受破坏时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曾有个用猴子进行的实验发现,原本对蛇十分惧怕的猴子,居然毫无所惧地吃起蛇来,因为猴子已经失去恐惧心和焦虑感。由此可见,不懂得恐惧也会引发问题。最重要的还是平衡,所以焦虑回路较强的孩子,绝对需要一定的干劲回路。从大脑来诊察发展情形

我在成为精神科医生,实际进行临床诊疗之前,曾有一段时间研究过人体的神经。当时我刚从北海道大学医学系毕业,进入脑外科部门服务,但实际去研修学习后,发现自己的个性并不适合从事脑外科方面的工作,于是转攻神经内科;加上当时我对感觉运动障碍很感兴趣,所以又去研究“感觉统合疗法”。

接着又在北海道大学研究所参与突触生化学的基础研究,但最后不得不做出决定——是要一生投入研究领域,还是选择成为临床医生?思考之余,我决定转向治疗障碍儿,因此成为儿童精神科医生。之后我便一直致力于以儿童发展障碍问题为主的精神医学,加上过去的经历,让我能够站在“从脑诊察”的立场来看待儿童发展障碍问题。

以往在治疗发展障碍时,都只能从患者的行为特征来诊察;今日多亏脑科学的发达,已经有办法同时从脑的角度来思考。

我将脑分为六个部位进行探讨,分别是右脑与左脑、额叶与枕叶,以及从侧面观察脑时,上面的大脑皮质与下面的大脑边缘系统。

我会依据“这六个部位各自的活化度如何”“前后、左右、上下之间是否均衡”“各部位之间是否顺利联结”这三个重点,思考各部位的活化度与彼此间的均衡及联结情形。其中最重要的是各部位之间的联结情形,基本上会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非常精密的联结网。

大家是否清楚脑是如何发展的?

原则上,脑是由下往上、由右往左、由后往前、由内往外逐渐发展的。

发展初期若旧脑出现异常,不只会影响该部位,更会让彼此间的均衡与联结出现“偏差”,进而影响整个大脑,最终影响左额叶的发展。一般认为这也是造成广泛性发展障碍的原因。遗传基因的问题、在妈妈肚子里成长时的问题、出生时的问题等,都是阻碍脑部发展联结网的可能原因。发展障碍就像高速公路大塞车

大脑里有许多由无数脑神经细胞纵横联结而成的联结网(神经网络),信息都会在这里来来去去,并且被高速处理着。此时动用到的不是部分的脑,而是整个大脑,这样我们才有办法处理复杂的事;若因故造成这个联结网功能变差,我们就无法快速处理复杂的事。

不妨将大脑里高速处理信息的联结网,想象成贯穿全国的道路交通网,既有能一路开到底的高速公路,也有市区里的大小马路。假设这时候高速公路不通,想去远处就会很费时间,虽然还是可以抵达目的地,但是相对得花更多的时间。这种情形被称为“信息处理过慢”,也是泛自闭症的特征之一。

神经发展障碍是大脑的某个部位没能发挥正常作用,造成当事人出现许多擅长与不擅长的事;而神经系统的联结网功能不佳时,也会引发这种情形。事实上,这种情形不只来自神经发展障碍,失智症与统合失调症以及脑高级功能障碍,也有可能引发同样的情形。

其实在大脑的发展过程中,即使某个部位受损,其他神经回路也会为了弥补其缺点,发挥代偿作用,例如大脑的左侧比较弱,右侧就会变强;前面比较弱时,后面就会变强;上面比较弱,下面就会变强。如同高速公路堵车时,就需要借助其他公路帮忙疏通。所以,我们不妨认为,所谓障碍并非只有功能受损,并非只有凹的状态,而是有凹也有凸。为什么泛自闭症男孩比较多

既然谈到脑功能与神经发展障碍的话题,就顺便探讨一下为什么自闭症以男孩居多。

据统计,自闭症的男女比例为8∶2,男孩显然比女孩多上许多,最大特征是负责语言的左脑比较弱。

有个可能的原因,是因为雄性激素的影响。这是大约十五年前,由英国心理学家西蒙·巴伦-科恩(Simon Baron-Cohen)提出的学说。他主张胎儿在妈妈体内时,会有一段“接收雄性激素时期”吸收睾酮(雄性激素),因此逐渐发展出男性生殖器;但雄性激素是阻碍大脑发育的因子,所以才会造成左脑的语言功能发展变弱。

反观雌性激素,因为具有较强的促进神经发育作用,所以女孩的左脑发育没有受到阻碍,语言能力才会比男孩强。不过泛自闭症当中的亚斯伯格综合征,有左脑语言功能较强的特征,因此也有不少女孩,在比例上几乎是男女相同。

不受接收雄性激素时期影响的女性,大脑左半球的发育比较好,因此多数女性的语言能力都很强;而男性则因语言能力较弱,所以较多说话笨拙的人,这也是两性之间的特征差异。高敏感孩子与泛自闭症

回到高敏感孩子的话题。艾伦博士认为,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在学术上属于感觉处理敏感(Sensory processing sensitivity),和感觉处理障碍(Sensory processing disorder)及感觉统合障碍(Sensory integration disorder)是不同的。

以泛自闭症来说,有可能对感觉处理过剩的情形产生反应,但也有可能不会有反应。自闭症的人似乎很难区分该注意什么,不需要注意什么,因此在和人说话时,比起对方的脸,他们往往会更注意对方的鞋子。但是相较之下,高敏感族还会为了社交礼仪去注意对方的脸。若无法分类信息,全部都接收的话,孩子当然会因过度刺激而被吓到,所以泛自闭症者对自己执着的事,不论多细小都能快速地察觉到;但是在必须与人相处的社交生活中,常会把注意力放在不相干的地方。

——《孩子,你的敏感我都懂》日文版

如这段文章所述,泛自闭症对具有象征社交意义的事物理解力较低;但高敏感孩子和高敏感族在这方面就比较没有问题,因为他们的同理心很强,这也是关键的差异所在。

神经发展障碍里的“感觉统合失调”症状,是指因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这五感,以及前庭觉(感受身体活动、平衡、速度的感觉)、本体觉(感受手脚活动、肌肉伸缩、力道加减的感觉)七种身体感觉的刺激反应及主动、被动的不同,导致出现没有感觉或过度感觉、过度追求或过度回避的调节障碍,需通过感觉统合检查分辨清楚,再利用感觉运动疗法来改善。

因此,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对刺激的过度反应较强时,亦即具有容易过度接受刺激、能敏锐察觉细微刺激、深度处理、整体来说情绪反应大等特征时,处理的感觉种类及反应内容都会不同。无法解释的过度敏感

高敏感孩子心思细腻的特质很容易和泛自闭症的过度敏感混在一起,有时甚至会因此误诊。我有一位患者非常敏感,我常对他说“你1是高敏感族而且有解离症状”,但他说他之前被诊断为统合失调症。然而他其实心思非常细腻,很容易因此疲惫,无法和一般人一样去上班工作。但他拥有很强的同理心,也拥有足够的社交能力。

高敏感孩子之所以会被认为是泛自闭症、过动症、统合失调症,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被发现出现幻觉、注意力不足等解离症状,以及种种过度敏感的表现。

我在疗育中心服务时,学会了用来治疗发展障碍的感觉统合疗法。如前所述,患者是否有感觉统合障碍,可以通过观察行动和运动能力来确认五感(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以及前庭觉、本体觉等七种感觉,但说穿了,只有五感和身体感觉能用来判断而已。

医学负责判断神经发展障碍症里的五感与身体感觉统合异常时,患者会做出什么行为。这点虽然很切实际也很重要,但只以科学能验证的观点来判断,恐怕很难理解当事人真正的感觉与痛苦。

实际上,人类的敏感表现,除了有对情绪和疼痛的敏感,也有肉眼看不见,属于各种五感和身体感觉以外的敏感。只是以往的医学都不曾正视这个问题,因此看到患者有很强的同理心时,会刻意回避判断到底是泛自闭症还是高敏感孩子,以免误诊。就在我对这一点产生疑问时,正好看到艾伦博士提出的高敏感族概念,她的“除五感外还有其他许多敏感表现”的观点,让我深有同感,频频点头认同。

感觉统合疗法的观点,非常有助于理解神经发展障碍症的孩子,但我们仍需要仔细思考除此之外的其他感觉问题。

高敏感孩子的感觉统合并非真的失调,纯粹是被过度的感觉刺激惊吓到了,因此疲惫不堪。对这样的孩子来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减少接收的信息,多为他们制造能安静独处的空间与时间。

高敏感是当事人与生俱来的特质,既非疾病也非障碍,因为此特质而培养出来的个性和人格也各有不同,并非能治疗或改变的东西,必须认真思考如何与此天生特质好好相处。例如有些人天生结肠就没被固定在后腹膜上,导致肠子下垂到下腹部。有这样问题的人并不少见,而且他们很容易便秘,即使吃了泻药也不一定有效果,只能多注意饮食生活并勤做肠道运动。由此可见,每个人都天生有某些特质,必须设法与这些特质和平相处。高敏感孩子中有障碍儿,也有非障碍儿2

我并不是说泛自闭症(ASD)的过度敏感与高敏感孩子的敏感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这两者当中确实有些地方是一样的。

曾经有一位妈妈带孩子来医院求诊,说她孩子被诊断为泛自闭症。

当时,那位妈妈说:“医生,我明白这孩子有障碍,但过度敏感似乎让他很痛苦,我该怎么面对他的高敏感才好,请教教我。”她的孩子在五感方面确实有许多敏感的表现,但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五感外,这孩子还有其他敏感表现。通常泛自闭症很怕与人交流,外在表现上会比较我行我素,对别人的事都不感兴趣,但她的孩子很在意周遭的人。

于是我告诉她:“你的孩子是泛自闭症,也是高敏感孩子。”因为她孩子的敏感表现与泛自闭症的过度敏感非常不同。

我在疗育中心服务时,曾经针对五百名十五岁以下来求诊的神经发展障碍症儿童,就他们是否有超感觉以及发生时期,以问诊项目一览表方式,请同来的父母帮忙填写。结果发现有44%的小孩在幼儿期,是父母眼里那种“懂得看人脸色”的小孩,有22%的小孩让父母感觉“这孩子似乎能看见我们看不见的东西”,还有约20%的小孩“还拥有出生时与婴儿期的记忆”“对大自然有强烈的感性”,另外有3%~5%的小孩同时拥有前述的多种超感觉。

由此可见,高敏感族并不是疾病,更不是一种障碍。某些孩子确实拥有不可思议的能力

高敏感族和高敏感孩子当中,确实有些人拥有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非常不可思议的感觉及能力。例如有些小孩或大人会说还记得胎儿时期的事,讲些所谓“胎内记忆”的事,其中以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居多。

有些妈妈会因此对医生表示“这孩子老说这种话”,压根儿不相信的样子。但其实孩子并没有说谎,因为的确有些小孩拥有这部分的感觉与记忆。甚至有孩子在妈妈怀孕但还不清楚胎儿性别时,就可以准确猜中“妈妈肚子里的宝宝是妹妹”。

会把这些判定为神经过敏引起的高敏感,有个重要理由,就是过于重视这种超感觉了。

精神医学会从症状来定义各种诊断结果,例如“若出现这种症状,那就是××病”。举例来说,在诊断是抑郁症还是统合失调症时,只能从表面的症状来判断,进而下定义。问题是情绪和感觉等深层心理要素一定都有影响,却不会显现在表面症状上,是这些看不见的感觉与情绪在影响当事人的行为。

因此,只治疗表现在外的精神症状,很难改变真正的本质;除非仔细观察更深层的心理、看不见的心理,否则很难正确掌握人们原有的姿态。要同时考量这些症状与言行举止背后的心理要素,就是一般被称为“心灵”的部分。

我认为必须同时从潜藏在深层看不到的心理,以及显现在外的明显症状这两方面来诊察,才有办法看清本质。对障碍的看法,全世界都在改变

目前全球使用的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疾病分类“ICD-10”,以及美国精神医学会(APA)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两种。前者于1994年改版,后者于2013年改版。

日文版的DSM-5于2014年6月出版,只是因为将病名加上了“障碍”二字,给儿童及父母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于是将原本翻译为“障碍”的“disorder”改译为“症”;但为避免造成治疗时的混乱,最后决定新旧病名同时并记。

ICD-10即将再度改版为ICD-11,届时也有可能全部都统一标记为“症”,虽然有意见说把“障碍”改为“症”,有可能引发过度诊断及过度治疗;但也有一派意见认为,比起具有刻板印象的“障碍”,“症”这一词反而更有变化性。

日文版DSM-4里是将“developmental disorder”译为“发展障碍”,后来才在DSM-5里加上“neuro”一词,改译为“神经发展障碍症”。

2005年制定《发展障碍者支援》法时,将“发展障碍”明定为“自闭症、亚斯伯格综合征、其他广泛性发展障碍、学习障碍、注意力不足过动障碍、其他类似的脑功能障碍”。而DSM-5里的“神经发展障碍症”则定义为“泛自闭症、注意力不足过动症、特定学习障碍、运动障碍、沟通障碍及其他”。

小儿科医生惊见聪先生也在他的著作《解开发展障碍之谜》中列出了这些疾病的八项特征:

① 具有一般神经状态的人常见的特征与行为,但是都很极端。

② 该特征与行为常导致社交生活产生困难,却也能成为优点。

③ 一般神经状态的人与具有这些疾患的人之间没有明确界限,许多人都处在界限边缘。

④ 从陷入严重状态到属于个性的范围都有,变化过程极其多样。

⑤ 严格来说没有治愈法,但有机会逐渐适应社会。

⑥ 引发这些疾病的详细原因至今不明,但可推测多数属于多因子遗传类别。

⑦ 同时受到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影响。

⑧ 该特征与行为有可能因发展过程而变化,无法断定为某特定障碍。

以往智能障碍是依IQ值分类,但DSM-5不单纯以IQ值判断,而是综合观察学习能力、社交能力、生活自立能力等各方面的具体症状来判断轻重程度,再标记为智能障碍(智能发展障碍/智能发展疾患)。

以IQ值的分类来说,统计学上只有2%的人属于智力不足。或许因为目前的幼儿教育有所进步,最近的调查结果显示,智力障碍儿童减少了0.8%,但泛自闭症的并发情形增加了。

在我刚开始负责诊疗发展障碍的三十年前,不论是针对大人还是小孩,都没有“发展障碍”这个名词与概念,因此都诊断为“重度障碍导致生活困难的自闭症或智能不足”,以这个名义在治疗孩子们。

后来逐渐增加了智能障碍较轻或过往没有的“多动症”“学习障碍”“亚斯伯格综合征”等儿童诊断案例,而且从2000年开始,一些有发展障碍的大人也开始就医求诊,案例更是越来越多。

由于精神疾病的脑科学研究越来越发达,加上成人的发展障碍逐渐被大家认知,才让发展障碍的定位不再是只有孩童时代才会遭遇的困难,而是精神疾病中脑神经科学异常范围最广的疾病。DSM-5甚至不再区分年龄层,直接在精神疾病开头说明的地方记载为神经发展障碍症。

里面有一段解说内容:

神经发展障碍症是在发育期发生的疾病,尤其是在要进入小学、中学前的发育初期逐渐显现,导致社交、学业或职业等方面因为发展缺陷而出现功能障碍。发展缺陷的范围从控制学习及执行功能等非常特定的障碍,到社会技能与智能等全面性的障碍都有,而且经常并发其他疾病,如泛自闭症者常伴随出现智力障碍(智力发育疾病)的情形;注意力不足多动症(ADHD)的孩子同时有特定学习障碍的问题等。就某些疾病来说,症状不只包括临床上的不足或迟缓,也包括过度的情形,例如出现泛自闭症的特征——欠缺社交沟通能力时,若还出现过度的反复行为、局限的兴趣、同一类行为时,才会被诊断为泛自闭症。

人类的存在超越了大脑与身体,却也同时受限于大脑及身体,简单来说,人类不仅拥有心与魂,也拥有脑与身体。每个人都戴着自己名为心与魂、脑与身体的“眼镜”,在看这个错综复杂、名为“现实”的混沌世界,所以每个人眼里的世界各有不同。每个人都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活在不同的区域、国家、文化里。少数人被迫接受多数人的思想与感受,承受着极大的同伴压力。尽管现代人主张“发展障碍也是一种异文化”,但同伴压力极强又甚少接触异文化的亚洲人,或许仍不习惯接受异文化。

心理疾病与健康,一般神经状态与发展障碍,不像被河道清楚分开的两岸,而是没有清楚界限地延伸下去。简单地说,不论有没有发展障碍,我们都活在界限不明的灰色地带;一旦出现混乱,就会从灰色地带被推向疾病与障碍之中。

即使被视为正常的一般人,一旦累积疲劳或经济困顿,或是没有任何人支援,心灵陷入困顿时,也有可能采取非正常的“极端”行为。看似生活正常的一般人,同样拥有疾病或障碍的“种子”“嫩芽”“倾向”,也会有轻微神经状态的症状,有时还会表现出来。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应该轻易说自己了解疾病或障碍,因为这种东西他人很难了解,唯有明白别人有这样的难以了解的“体验”,把它当作异文化给予尊重,才有办法顺利相处下去。

1 解离症状,是指在严重压力下,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状况出现异常。

2 ASD,过去被称为“自闭症”(autism),但现在已改名为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主要是为了呈现自闭症本身的多元性。Chapter 02儿童精神科医生给你的高敏感孩子养育建议Q1孩子无法与外界相处怎么办● 不一定要当个“一般人”常常有高敏感孩子的父母来问我各式各样的问题,以下我将

以个人实际接触的案例为主,分享如何加深对高敏感孩子的理

解。父母为孩子烦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在面对某些事物

时,无法“顺利地”应对;而此时父母的心情,大概会有下面两

种:一种是为孩子“无法像一般人一样做到”感到焦虑,另一种

是对“自己也一样不擅长应对”感到焦虑。“无法像一般人一样做到”,会在生活中出现各种不方便,但

所谓的“像一般人”其实也是很主观的概念,往往只适用于某个

社会。曾有一家人带着神经发展障碍症的孩子到海外生活后,原

本在日本生活时很在意的事,变得完全不在意。所以其实不用要

求孩子非得像一般人或是其他人。另一种情况是,发现孩子也跟自己一样不擅长处理某些事,

担心孩子会像自己一样吃苦,认为孩子遗传了自己,钻牛角尖地

认为都是因为自己不会才使孩子也这样。相反,或许也有人会认

为“我明明就做得来,为什么这孩子就是不行”,然后拼命地想

办法要让孩子克服。但这样的父母心,其实是一种“想支配孩子”

的心态在作祟,真正重要的是设法成为一个不支配孩子的父母。别忘了高敏感孩子占了20%的人口,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

孩子是高敏感孩子。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想成每个孩子有五分之

一的几率被上天选中,拥有这样的特质,不同于一般人是很正常

的事。艾伦博士说过:“既然身为与众不同的孩子的父母,就得有

不同于其他父母的觉悟。”所以别拿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

较,要有勇气接受孩子的与众不同。●

Q2这样是高敏感,还是神经发展障碍症● 持续的过度敏感反应,有可能是泛自闭症● 我家孩子超讨厌水喷到他脸上,每次帮他洗头都像发生大骚动一

样。● 我儿子很怕那种闪烁的灯光和警笛声。人家都说“男生一定喜欢

这东西”,但我家孩子就是特别怕消防车、救护车、警车。● 我家小孩很怕吸尘器、吹风机、厕所的烘手机之类,对各种马达

发出的声音,每次都会怕到捂着耳朵蹲下不敢动。● 我小孩似乎很讨厌弄脏手,吃饭时只要手稍微沾到番茄酱或任何

酱汁,就会立刻大喊“我手脏了,帮我擦”。下雨天看到地上的

水洼,也不会像其他小孩一样跑去踩。他也不爱玩黏土。● 虽然无法单纯从这些片面信息来判断,但是五感的过度敏感

反应若持续不退,而且感兴趣和关心的对象范围较狭隘,也不容

易转移目标,甚至出现反复行为,应该就是泛自闭症的表征,而

不单纯是高敏感特质。以一般神经状态的人来说,即使一开始因吃惊而感到害怕或

厌恶,也会随着经验的累积而逐渐习惯。但是泛自闭症的人不一

样,他们不会出现感觉的习惯化,可能我们会纳闷“为什么每次

都会被吓到,还表现得这么夸张”,但是对当事人来说,每次的

体验都像是第一次遇到。在神经发展障碍症的孩子里,确实不少人有过度敏感的问

题,但这不表示所有孩子都有这个问题。我就曾对有某些发展障

碍特质的五百名孩子(男女比为4∶1)做过过度敏感反应的调

查。依据他们就诊时所写的确认项目表内容,分析他们前庭觉、

触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以及超感觉(超记忆、直觉、通

灵感应、对大自然的感性、特定对象畏惧症)的敏感度,结果发

现泛自闭症孩子的过度敏感比例较高,尤其是触觉、听觉、视觉

的敏感度更强。但过度敏感其实也只是发展特质里的一部分。思考过度敏感问题时,必须一并考虑其他各种要素,毕竟有

些孩子是天生具有这种特质,有些是受家庭影响,其中不少还伴

随着依附障碍、心理创伤、心灵受伤等问题,甚至与神经发展障

碍症有关。所以孩子的过度敏感究竟来自哪里,必须视为精神问

题加以多方观察。之前,日本一位模特儿栗原类在他的著作《有发展障碍的我

找到发光的理由》里,提到他八岁住在纽约时,被诊断为注意力

缺失症(ADD)。像他这样的泛自闭症者,用自己的话说出自己

的痛苦与困难,有助于社会大众了解他们。他在书中写到,听觉

敏感也是一种发展特质。他提到小时候在日本上幼儿园时,最怕听到的是“孩子们‘大喊大叫’般的歌声”。幼儿园的教育方针是让孩子们有精神地

快乐唱歌,即使音调不准也没关系,但这种声音让他无法承受,

因此每到音乐课,他“不是捂住耳朵像乌龟般缩在地上,就是因

为听到有如惨叫般的歌声而逃出教室”。从他的叙述中可以清楚

得知,每个人都有他害怕的东西。他还提到,他走路一定要有固定的路线,否则会很焦虑;对

物品的摆放位置也很执着。这种害怕新体验的特征,都是泛自闭

症的特质,因为他们不擅长面对变化。其他诸如漫不经心、健忘、

缺乏情绪表现、脸上毫无表情、不擅长读取人心等都是常见的特

征。从他的书中可以清楚知道,过度敏感不过是种种症状里的一

项特征。他的主治医生也在书中提到:“以栗原类的情形来说,幸好

他在很早的阶段就开始接受诊疗,才有办法及早改善。”虽然这是神经发展障碍的案例,但我认为高敏感孩子也一

样,等到长大成人后才来治愈受伤的身心,是很辛苦的。唯有在

孩童时期就掌握孩子的敏感特质,并思考如何面对这样的孩子,

才能帮助他们活得更轻松。

Q3压力反应常出现在皮肤感觉上● 孩子的反应是受精神影响, 那他究竟为何焦虑呢?● 我是个妈妈,家里念小学的孩子是高敏感孩子。从小只要衣服的

触感让他不舒服,他就会闹别扭不肯穿;但是上小学后,孩子就

不太抱怨了。● 我自己小时候很讨厌洗澡,因为热水很烫,洗身体的澡巾也刺刺

的不舒服,就连洗过的浴巾都是粗粗的,每次洗澡我都好痛苦。● 上述都是“皮肤感觉”的敏感表现,而皮肤感觉是种很重要

的感觉。皮肤敏感的人容易有异位性皮炎问题,一旦罹患异位性皮

炎,就会出现瘙痒、碰到东西就会痛等更强烈的敏感反应;而不

想被人触碰的感觉,以及不想被人看到的心情,同样会加重敏感

反应。泛自闭症者当中也有人是触觉比较敏感,因此常有“淋浴

的水会痛”“电风扇吹出来的风会痛”的反应。皮肤是区隔自己与他人的界线,等于是一道屏障,因此对人

会感到焦虑或恐惧的孩子,以及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的孩子,多

数都有触觉敏感的问题,因为皮肤与神经同样属于外胚层组织,

所以反应很类似。樱美林大学教授山口创先生在他的著作《给孩子一个好个

性:从肌肤碰触开始》里,讲了下列一段话。皮肤的界限感觉太弱时,容易过度受他人影响,导致自己不

再是自己,因此出现无法表达自己,随时都在配合他人,持续扮

演好孩子的“过度适应”行为。相反,皮肤的界限感觉过强时,

会因为过度隔离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出现自闭或旁若无人的行

为。有种被称为“恐惧瘫痪反射”的原始反射,是胎儿为了求生

所需要的重要功能,有些人在出生后仍保有这项功能,所以会出

现感觉、对人敏感、维持姿势能力较弱等发展障碍的情形。身体

方面则会因背部僵硬而影响呼吸及视力,最终影响到发育。胎儿从第五周开始就能感受到母亲的压力,会采取让身体变

僵硬来保护自己的恐惧瘫痪反射。这种反射不只会因为疼痛等物

理刺激而出现,“气氛”也会是种引发身体僵硬的刺激。当这种

反射在出生时未受到整合,出生后依旧保有时,就会影响防御性

触觉延迟发育为识别性触觉(积极辨识),导致身体为避开危险

而将皮肤功能提升到极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身体能量都集中

到了皮肤上,很难再使用到前庭觉和本体觉等内部感觉,导致深

层肌肉变弱,最后变为肌张力低下。当前庭觉、本体觉、触觉(防御)、内脏感觉等潜意识感觉未受整合(敏感或迟钝)时,

我们会掌握不了控制身体(维持姿势)与活动身体的方法。“我

是谁、我在哪里”的感觉,也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的感觉也会

变弱,无法清楚辨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界限。以我的经验来说,只要本体觉(肌肉运动感觉)发达,就能

减轻触觉敏感。发育支援教练灰谷孝先生在他的著作《培育人类脑动作发展

与原始反射的成长》里提到,从恐惧瘫痪反射开始的一连串原始

反射,会因为经验的累积而“整合”,但它不会消失;因此每当

压力再度出现时,我们可以利用反射来克服过去。唯有彻底经历

这种原始反射,让这种原始反射“毕业”,才有办法消除敏感或

迟钝的状态,只留下并整合紧急时的必要反射,就像免疫系统一

样。有恐惧瘫痪反射的人,会因为感受到恐惧的“气氛”,出现

身体背部肌肉僵硬的反应,这是在妈妈肚子里就曾出现过的反

应,所以出生后仍会因“气氛”变化而有敏感反应。这时候若想

放松肌肉,可以轻柔触摸、轻拍背部肌肉,或趴着呼吸,因为肌

肤相亲和玩耍能促进孩子发育,减缓孩子的敏感情形。

Q4如何消除孩子的过度恐惧● 设法让孩子知道“原来这没什么”● 幼儿园小朋友都很喜欢的电视节目,我家孩子却说“好恐怖,快

关掉。”晚上睡觉时,也会突然大哭。一个男生胆子这么小,我

很担心他以后上小学该怎么办。● 去游乐园时,一直喊“好可怕”,没有一项游乐设施敢玩,结果

什么也没玩就回家了。因为我知道他连公园里的游乐器材都不敢

玩,所以心里很清楚;但孩子的爸爸第一次看到,整个人很震惊。● 当父母对高敏感孩子不是很了解时,往往只会看到孩子胆

小、害怕的情绪面,因此认为是孩子的个性造成的,但这其实是

感觉的问题。当神经产生过敏反应时,最困扰的其实是当事人自

己,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有所了解。由于高敏感孩子会对刺激过度感受,因此很有可能是过去曾

经看到过、听到过或感受过的可怕经历,成为记忆留在脑海里。

如今再度闪过,才会出现夸张的反应。幼儿的夜哭也是一样,敏感的孩子会在半夜突然大哭,有可

能是因为对当时的外在状况产生反应,也有可能是因为内在的恐

惧感又突然来袭。敏感的人当中,有些人还拥有容易产生超感觉

的体质,据说会畏惧看不见的东西,这是我调查约五百名孩童的

过度敏感资料后得出的结论。面对会因各种事物而畏惧的孩子时,不能责备他“这有什么

好怕的,真是胆小鬼”,或否定孩子“你这样怎么行”,应该表

示你非常理解他之所以畏惧的状况,设法安抚他的心。严厉的言

辞与大声责备,只会加深孩子的恐惧,让孩子更加害怕,一定要

轻柔平静地对孩子说话。焦虑情绪持续过久,只会带来更大的焦虑,陷入“过度激

动”,让恐惧也变成一种焦虑。与其事后努力克服焦虑感,不如

事先设法预防更为简单。此时应告诉孩子“其实是因为这

样……”,并告诉孩子“这次没办法,那就下次再试吧”,接受孩

子的焦虑,同时对孩子说“那次很开心吧”,帮助孩子回想起好

的记忆。只要孩子学会利用这种预防对策来转换焦虑,自然能将

焦虑情绪通过图画、颜色、数字、语言、脸部表情等方式表现出

来。前面说过,保有在母亲体内“恐惧瘫痪反射”的孩子,触觉

都会比较敏感,因此会通过皮肤感受到恐惧,深层肌肉会变弱,

导致维持身体姿势的肌肉张力变差;也会因前庭觉和本体觉不够

成熟而失衡,因此陷入对脚下不稳定状况非常害怕的“重力不安

全感”。会对游乐园感到焦虑,有可能是因为这种重力不安全感。毕

竟对敏感的孩子来说,游乐园是个充满刺激的地方,速度、摇晃、

转圈、为取悦大众刻意设计的颜色与声音、游客的欢呼声等等,

对一般人来说,虽然很快乐、不害怕,但如果将这种刺激强度提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