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基础(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02:55:39

点击下载

作者:李全斌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药理学基础

药理学基础试读:

编写说明

《药理学基础》是“全国中医药行业中等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之一。本教材依托《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年)》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落实《关于加快发展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的意见》和《中医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精神,为提升中医药职业教育对全民健康和地方经济的贡献度,提高中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岗位胜任能力严密对接。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教材建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统一规划、宏观指导,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具体组织,全国中医药中等职业院校联合编写,供中医药中等职业学校护理、助产、药剂、中医、中医康复保健、农村医生、口腔工艺等专业使用,也可供有关人员参考。《药理学基础》教材的编写紧密结合国家医药卫生改革和发展,紧密结合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兼顾现代网络、数字技术的发展,内容包括药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涉及药理学的发展,以期构建新型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教材。在《药理学基础》编写过程中,我们秉承着以学生为中心,着力优化课程体系,淡化学科意识,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技能培养目标,力求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需求精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形成以服务行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现代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根据学生层次特点,为充分体现中等职业教材的特色,在教材中增加了学习目标、复习思考、知识链接、案例导入、实验部分等,融教、学、练、做于一体,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对教材中的二十多幅插图重新进行了绘制。

全书共分四十五个模块及实训部分,由来自全国13所高、中职院校的14位中青年教师集体编写完成。本教材由李全斌任主编,具体分工是:李全斌编写模块一、二,娄艺编写模块三、四,林爱群编写模块五~九,聂广馗编写模块十~十二,金艳霞编写模块十三、十四,李伟编写模块十五~十七,孙芬编写模块十八~二十一,邹毅编写模块二十二~二十四,潘纯钰编写模块二十五~二十八,杨静编写模块二十九~三十一,李婷婷编写模块三十二~三十四,李昶编写模块三十五~三十八,苏永编写模块三十九~四十一,程茜编写模块四十二~四十五。实验部分编写具体分工是:李伟编写实验一、十七~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林爱群编写实验三~五、十五、十六,苏永编写实验二、七~九,孙芬编写实验六、十一、二十四,程茜编写实验十、二十五,潘纯钰编写实验十二~十四。李全斌、孙芬负责全书的统稿工作。本教材的编写工作,得到了各位编委及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确保教材如期完成,在此一并致谢!

各药物的应用,宜按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规定和药品说明书的要求来使用。

值此付梓之际,深感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若有错误或疏漏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再版时修订提高。《药理学基础》编委会2018年4月模块一绪论【学习目标】

1.掌握药物及药理学的概念;药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2.熟悉药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学习药理学的目的与方法。

3.了解药理学的地位;发展简史。项目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药物(drug)是指可改善或查明机体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态,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目的的物质。毒物(toxicant)是指较少剂量进入人体后能引起机体病理性损害的化学物质。药物与毒物之间并无严格的界限。

知识链接药物的分类及命名

药物的分类方法很多:按来源与性质,可分为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及生物药;按给药方式,可分为口服药、注射药、外用药等;按用途,可分为预防药物、诊断药物和治疗药物;按作用于人体的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呼吸系统药物、心血管系统药物等;按化学结构的差异,可分为水杨酸类、硝酸酯类、四环素类等;按药理作用,可分为抗高血压药、利尿药、中枢兴奋药等。

药物一般有三个名称:化学名称、通用名称和商品名称。化学名称是药物最准确的系统名称,由国际纯粹化学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制定命名规则;通用名称也称为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的名称,不受专利和行政保护;商品名称只能由该药品的注册者使用,代表着制药企业的形象和产品声誉。

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其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的问题:药物效应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简称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动学)。药效学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机制,阐明药物防治疾病的规律,包括药物的作用、适应证及不良反应等;药动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过程,尤其是血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机体对药物处置的速率过程。

药理学以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医学与药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其主要任务是:阐明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使药物发挥最大疗效,减少不良反应提供理论依据;研发新药,发现老药新用途;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为其他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研究方法和科学依据,促进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项目二药理学的发展简史

药物是人类与疾病做斗争的重要武器,在远古时代,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药物方面的知识和防治疾病的经验,这些经验有不少流传至今,如饮酒止痛、大黄导泻、楝实祛虫、柳皮退热等,但对药物防病治病尚缺乏科学的认识。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药物的书籍是公元前1550—1292年之间埃及出版《埃泊斯古医籍》(Ebers′Papyrus),全书收录了700多种药物和处方。自公元1世纪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全书收载药物365种,并按其作用和毒性进行了分类,有不少药物沿用至今。公元659年,唐代的《新修本草》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物法典性书籍,即药典,全书收载药物884种。《本草纲目》成书于1578年,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载,在总结历代药方并亲身采集验证的基础上三易其稿完成的巨著,全书共52卷,约190万字,收载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则,药物形态图1160幅。该书是到16世纪为止中国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药物学巨著,被译成日、英、法、德、俄、朝鲜、拉丁等7种文字广为流传,对促进我国和世界医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药理学的建立和发展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息息相关。在18世纪,意大利生理学家F.Fontana通过动物实验对千余种药物的毒性进行测试,得出了天然药物都有其活性成分,这些活性成分选择作用于机体某一部位而发挥作用的结论。19世纪初,随着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和生理学的发展,药物的研发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首先,化学的发展使得从古老的、成分复杂的粗制剂能分离得到纯度较高的活性成分的药物。1804年,德国化学家F.W.Serturner从罂粟中分离提纯吗啡,并用犬实验证明其有镇痛作用,随后相继提取了许多生物碱,有依米丁、奎宁、咖啡因、可待因、阿托品、可卡因等。其次,生理学的发展对药理学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1809年,法国的生理学家F.Magendie首次观察到马钱子的有效成分士的宁有致惊厥的作用,并用青蛙实验确定其作用部位在脊髓。1842年, B.Claude发现箭毒可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处。前人的这些研究为药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实验思路,为实验药理学从整体动物的研究到器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847年,世界上第一位药理学教授R.Buchheim建立了第一个药理学实验室,创立了实验药理学,完成了第一本药理学教科书,标志着现代药理学的诞生,使药理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1878年他的学生O.Schmiedeberg用动物实验方法,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分析药物作用的部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药理学(被称为器官药理学),推动了药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1878年,英国J.N.Langley根据阿托品与毛果芸香碱对猫唾液分泌的不同作用的研究,提出了受体的概念,为受体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09年,德国P.Ehrlich用新砷凡纳明治疗梅毒,开创了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新纪元。1940年,英国H.W.Florey在A.Fleming(1928年)研究的基础上分离出了青霉素。从此,化学治疗进入了抗生素时代。随着化学制药技术的发展和药物构效关系的阐明,化学药物的研发进入黄金时期,现在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如抗病原微生物药物、抗组胺药、镇痛药、抗精神失常药、激素类药、维生素等中的许多均在这一时期研发出来,在防治疾病、维护人类的健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随着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各基础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药理学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已由过去的只与生理学有联系的学科发展成为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临床医学等多学科密切联系的综合学科,根据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角度,出现了药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如生化药理学、分子药理学、免疫药理学、遗传药理学、时辰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神经药理学等。其中,生化药理学和分子药理学的发展把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从宏观引入微观,由原来的器官、系统水平进入到细胞、亚细胞、受体、分子和量子水平。此外,还出现了药物经济学、药物流行病学、药物基因组学等学科。总之,这些分支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大大充实和丰富了药理学的研究内容,使得药理学几乎渗透到了生命科学的所有领域,从不同深度、不同广度阐明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机制,使药物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项目三药理学学习的方法一、密切联系基础医学理论

学生把药理学的学习与人体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等医学基础知识联系起来,有助于理解和掌握药物作用的部位及作用机制等。二、重视药理学实践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药理学规律的确立、新药的发现等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实践包括实验和临床两个方面。实验可验证药理学理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可强化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在临床中要做到安全、有效地防治疾病,可通过见习、案例、实验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药理学,逐步领会掌握,最终达到能在工作中熟练应用。三、注意药物的共性与个性

药物的品种繁多,知识点纷繁复杂,记忆实属不易。因此在学习时,要注重药物按作用机理进行分类,遵循记忆特点,掌握各类代表药的共同规律,并通过归纳比较找出每个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的特点加以理解记忆。四、认识药物的两重性

药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学生应掌握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和作用机制,充分理解和把握药物的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权衡利弊,力求选择最佳药物,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以期安全、合理地指导临床用药,避免或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损害。

复习思考

选择题

1.药理学是研究( )

A.药物效应动力学 B.药物代谢动力学

C.药物的学科 D.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原理

 E.与药物有关的生理科学

2.下列哪项不属于基础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

A.阐明药物作用机理

B.研发新药

C.评价药物的临床疗效

D.发现药物新用途

E.为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生理过程提供实验资料模块二药物效应动力学【学习目标】

1.掌握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变态反应、激动剂、拮抗剂、部分激动剂等概念。

2.熟悉药物的基本作用、局部与吸收作用、药物作用的双重性、治疗作用、对因治疗、对症治疗。

3.了解药物作用机制与受体学说。

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以阐明药物防病治病的规律。药效学是药理学的重要分支,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项目一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

r一、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药物作用(drug action)是指药物与机体大分子间的初始作用。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是指药物作用之后所引起的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发生的变化。药理效应是药物作用的结果,是机体反应的体现,如肾上腺素对血管的初始作用是激动α肾上腺受体,而药理效应是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二者意义接近,通常不需严加区别,但当二者并用时,应体现先后次序。

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增强的作用,称为兴奋作用(excitation)。如呋塞米增加尿量,强心苷类增强心肌收缩力等均属兴奋作用;凡能使机体生理、生化功能降低的作用,称为抑制作用(inhibition)。如阿司匹林退热、卡托普利的降压作用等均属抑制作用。二、药物作用的类型(一)局部作用与吸收作用

药物未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之前,在用药的部位产生的直接作用,称为局部作用,如口服抗酸药的中和胃酸作用。吸收作用是指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液循环而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所产生的作用,又称为全身作用。临床应用的大多数药物都是通过吸收后产生药效的,如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热作用、肌肉注射硫酸镁产生降压和抗惊厥作用。有的药物口服不易吸收,只在肠道产生局部作用,如口服硫酸镁导泻。有的外用药可通过皮肤或黏膜吸收,发生不良反应。(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是指药物直接对其所接触的组织器官产生的作用,如强心苷的强心作用。间接作用是指由直接作用而引起的其他作用,也称继发作用,如强心苷强心后产生的利尿、消除水肿和改善呼吸困难等作用。(三)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在一定剂量时,药物对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作用性质或强度方面的差异,称为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一般而言,药物的选择性是由其特异性的化学结构决定的,进而决定了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和组织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也与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以及生化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有关。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决定药物引起机体产生效应的范围。选择性高的药物大多专一性强,药理活性也高,使用时针对性强,不良反应相对就少,但作用范围窄,如治疗量的洋地黄可选择性作用于心肌而对骨骼肌作用不明显。选择性低的药物则相反,如广谱抗菌药。药物的选择性是相对的,与用药的剂量有关,大多药物在一定剂量时只对某一组织器官发生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很少或无作用,如洋地黄中毒可产生视觉障碍等。

一般情况下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与药物作用的特异性有关,但有些药物的特异性与选择性并不平行,如阿托品可阻断M受体,但由于M受体分布广泛,故其产生的药理效应有多种。

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在理论上可作为药物分类的基础,在应用上可作为临床选药和拟定治疗剂量的依据,在制药上可作为研究的方向。三、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对机体产生的作用总会有两个方面: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这称为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这两者根据治疗目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一)治疗作用

凡是符合用药目的,达到防治疾病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治疗作用是对机体有利的作用,是期望的药物作用,据治疗的目的不同,可分为:

1.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也称为治本,如化疗药物杀灭病原微生物控制感染性疾病。

2.对症治疗(sym ptomatic treatment)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症状,也称治标。如应用解热镇痛药可使感染高热的患者体温降低,起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症状的作用。

对症治疗不能消除病因,但对于那些病因未明而暂时又无法根治的疾病却是必不可少的。一般情况下,对因治疗比对症治疗重要,但一些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症状,如剧痛可引起休克,小儿高热可致惊厥等,这时对症治疗也十分重要。因此临床药物治疗时,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的原则。

3.补充治疗(supplementary treatment)或替代治疗(replacement therapy) 用药的目的在于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补充治疗既不能去除病因,也不直接针对症状,严格来讲,与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有所区别。(二)不良反应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患者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为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不良反应是对机体不利的、非期望的药物作用。多数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的效应,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预知的,但不一定能避免。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较难恢复,称为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如链霉素引起的耳聋,肼屈嗪引起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药物的不良反应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1.副作用(side effect) 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和治疗作用同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又称副反应(side reaction)。产生的原因是与药物选择性低或作用范围广。副反应一般对机体危害较轻,并且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随治疗目的不同而相互转化,如阿托品有松弛内脏平滑肌和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当其中一种作用被用作治疗作用时,另一作用就成为副作用了。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对机体的危害性反应。毒性反应在性质和程度上与副反应不同,往往对患者的危害性较大,但可预知,也是临床用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

急性毒性是指短期内用药剂量过大所引起的毒性作用,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功能。因长期用药,药物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引起的毒性反应称为慢性毒性,常损害肝、肾、骨髓及内分泌器官的功能。某些药物还具有致畸(teratogensis)、致癌(carcnogenesis)和致突变(mutagenesis)的毒性作用,合称三致反应。

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 停药以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仍残存的药理效应,如服用巴比妥类催眠药后,次晨仍有困倦、头晕、乏力等现象。

4.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 由药物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导致肠道内正常菌群共生状态遭到破坏,敏感菌被抑制,而不敏感的细菌趁机大量繁殖,引起的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

5.撤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 撤药反应是指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后出现的症状。撤药反应为原有疾病复发或加剧的现象,称为反跳现象(rebound phenomenon)。如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降血压,突然停药可造成血压急剧升高。

6.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 药物(也可能是其代谢物或者辅料等)作为抗原或半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病理性免疫反应,又称过敏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理作用和药物剂量无关,仅发生于少数过敏体质的病人,反应性质和程度也不相同,且不易预知。如青霉素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即使用药前做皮试,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

知识链接药物过敏反应的分型

药物过敏反应分四种类型。Ⅰ型变态反应,如过敏性休克、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胃肠道及皮肤过敏反应,多见于青霉素及链霉素类;Ⅱ型变态反应,如溶血性贫血、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但少见,且往往不合并其他过敏反应;Ⅲ型变态反应,如血清病反应、肾小球基底膜肾炎等,多见于青霉素,其他类型抗菌药物偶可引起神经性水肿,药物热等;Ⅳ型变态反应,以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斑丘疹、麻样疹、渗出性红斑多见,多种药物均可发生。

7.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 少数特异体质的患者对某些药物的反应性异常增高的现象。特异质反应是一种先天性遗传异常反应。反应性质与药物的固有药理作用一致,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药物的剂量相关。如先天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患者服用伯氨喹,发生急性溶血性贫血。

8.光敏反应(photosensitized reaction) 应用某些药物后,在光照下产生的皮肤超敏反应称为光敏反应,这类药物称为光敏性药物。光敏反应包括光毒性和光过敏反应,表现为假卟啉症、急性皮肤红斑狼疮。光毒性是因化合物受光激活后直接损失皮肤所致,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光过敏反应是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常发生于用药1~3天后。项目二药物的量效关系

药物的剂量-效应关系是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性变化。研究量效关系,可定量分析和阐明药物剂量与效应之间的规律,有助于了解药物作用的性质,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一、药物的剂量与效应

剂量是指用药的份量。剂量的大小决定了血药浓度的高低,进而决定了药理学效应。因此,在一定范围内,效应随剂量的变化而变化。

根据剂量与效应的关系,剂量可分为以下几种:

1.无效量 无效量是指给药剂量过小,在体内达不到有效浓度,不能引起药理效应的剂量。

2.最小有效量 最小有效量是指能引起药理效应的最小剂量,也称阈剂量。

3.有效量 有效量是指可使机体产生疗效而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介于最小有效量与极量之间,又称为治疗量。在治疗量时,疗效显著且安全的剂量,为临床常用量。

4.极量 随着剂量增加,效应强度增大,直到出现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的剂量,又称为最大治疗量。极量是国家药典明确规定允许使用的最大剂量,超过极量就有中毒的危险。除非有特殊的需要,一般不采用极量。

5.最小中毒量和中毒量 药物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为最小中毒量。中毒量为介于最小中毒量和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6.最小致死量和致死量 药物引起死亡的最小剂量为最小致死量。大于最小致死量的剂量为致死量。二、量效曲线

量效关系可用量效曲线表示。以药理效应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绘制的长尾S型曲线为量效关系曲线。量效曲线包括以下两种:

1.量反应的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的强弱为连续增减的量变,可用具体数字或最大效应的百分率来表示,如心率、血压、尿量等,这种反应称为量反应。如以效应强度为纵坐标,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量效曲线为一条先陡后平的曲线;如将剂量或浓度采用对数尺度,量效曲线则呈一条对称的s型曲线,见图2-1。

从量效曲线可以看出,随着剂量或浓度的增加,效应逐渐增强,当效应增强到最大效应时,即使再增加剂量或浓度,效应不再增强。此时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maximal effect)又称为效能(efficacy)。达到最大效应后,若继续增加剂量,效应不会进一步提高,反而会引起毒性反应。效能反映药物内在活性(效应力)的大小,高效能的药物所产生的效应是低效能药物无论多大剂量也无法产生的。如吗啡可用于剧痛,效能高;而阿司匹林对剧痛效果差,效能低。图2-1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A:药量用实际剂量表示;B:药量用对数剂量表示;E:效应强度;C:药物浓度

产生一定效应所需的药物剂量或浓度称为效价强度。效价强度是评价药物效应强度的指标,其大小与等效剂量成反比。可用于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之间等效剂量的比较,达到相同的药理效应时所需药物剂量较小者,效价强度大,所需药物剂量大者效价强度小,如10mg吗啡的镇痛效应与100mg哌替啶镇痛作用相当。

效能和效价强度两者无相关性,反映药物的不同性质,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同一类药物,它们的效能和效价不同,如以排钠量为效应指标进行比较利尿药的作用,引起等量的排钠量时,氢氯噻嗪所需的剂量较呋塞米小,说明氢氯噻嗪的效价强度更高,但呋塞米的效能却远大于氢氯噻嗪,见图2-2。图2-2 利尿药的效能与效价比较

2.质反应的量效曲线 药理效应的强弱不呈现连续性的量变,而表现为反应性质的变化,如全或无、阳性或阴性表示,称为质反应。结果以反应的阳性率和阴性率的方式作为统计量,以阳性反应率为纵坐标,药物剂量为横坐标做图,得到正态分布曲线;质反应型的量效曲线是以对数剂量为横坐标,累计阳性反应率为纵坐标,做图呈一条对称的s形曲线,见图2-3。图2-3 质反应的量效曲线曲线a.区段反应率;曲线b.累计反应率三、量效关系中的药效学参数

1.斜率 量效曲线在效应量16%~84%区段大致呈直线。该段直线斜率大的药物,其药量的微小变化即可引起效应的明显的改变。在质反应的量效曲线中,斜率还反映阳性反应的离散性,即个体差异,斜率越大,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越小。

2.半数有效量 半数有效量是指能引起50%阳性反应(质反应)或50%最大效应(量反应)时的药量,是反映药物治疗效应的重要参50数。量效曲线在50%效应处的斜率最大,故常用半数有效量(ED)计算药物的效价强度,结果比较准确。50

3.半数致死量 半数致死量(LD)是指能引起50%试验动物死亡的剂量,是反映药物毒性大小的重要参数。5050

4.治疗指数 治疗指数是指药物的LD/ED比值,是评价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治疗指数大的药物相对较安全。也可以用药物的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的剂量范围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一般安全范围越大,用药越安全。项目三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通过影响机体的生理、生化功能而产生作用,药物作用机制复杂,现代药理学研究将药物作用机制分为两大方面,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一)改变理化性质

药物主要是改变细胞周围的理化性质而发挥药效,如口服碳酸氢钠可使尿液碱化,从而促进巴比妥类等酸性药物的排泄。(二)影响酶的活性

如新斯的明通过抑制胆碱酯酶活性而产生拟胆碱作用;解磷定通过恢复酶活性产生抗胆碱作用。(三)参与和干扰细胞代谢

药物补充生命代谢物质及治疗相应缺乏症。如铁剂参与血红蛋白合成治疗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参与钙磷代谢,治疗佝偻病;磺胺类药物抑制细菌的叶酸代谢,干扰其核酸合成,而抑制敏感菌生长等。(四)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2++-

药物作用于细胞膜离子通道,影响Na、Ca、K、Cl等离子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如硝苯地平阻断钙离子通道,产生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局麻药抑制钠离子通道而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五)影响免疫功能

环孢素选择性抑制Th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而抑制免疫功能,可用于器官移植后排异反应。白细胞介素-2有增强机体免疫的功能。(六)影响神经递质或激素

如麻黄碱可促进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升压作用;大剂量的碘剂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七)作用于受体

见下文(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一)受体概念

受体是存在于机体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上的大分子物质,能识别并特异性地与药物、毒物、激素、神经递质、自体活性物质等结合,传递信息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也称为第一信使。配体可分为内源性配体和外源性配体。(二)受体的特性

1.敏感性 大多数配体在较低浓度下就可与受体结合产生显著的效应。2.特异性 一种受体只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某种配体结合,而不与其他配体结合。

3.饱和性 受体的数量是有限的,故受体与配体结合的量也是有限的,因而具有饱和性。作用于同一受体的配体之间存在着竞争结合的现象。

4.多样性 同一受体可广泛分布在不同的细胞而产生不同的效应,这是受体亚型分类的基础。

5.可逆性 受体与配体的结合是可逆的,既能结合也可发生分离。与同一受体结合的两种配体之间具有竞争性置换现象。(三)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药物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须具备两个条件:①药物与受体相结合的能力,即亲和力,决定了药物作用的强度;②药物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即效应力,也称为内外活性。据此可将与受体结合的药物分为以下三类:

1.激动剂 激动剂是指与受体既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内在活性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可激动β受体,产生兴奋心脏的作用。

2.拮抗剂 拮抗剂是指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的药物,与受体结合但不激动受体,并能拮抗激动剂的效应。拮抗剂可分为竞争性拮抗剂和非竞争性拮抗剂。①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竞争同一受体,但不影响激动剂的内在活性,其与受体的结合是可逆的。与激动剂合用时的效应取决于两者的浓度和亲和力,通过增加激动剂的剂量,增强激动效果从而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但最大效应不变,见图2-4(A)。②非竞争性拮抗剂:不与激动剂竞争受体,但它与受体结合后,可使激动剂的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即不仅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下移,且最大效应降低,见图2-4(B)。图2-4 拮抗剂与激动剂同时存在时量效曲线变化

3.部分激动剂 部分激动剂是指与受体有一定亲和力,但内在活性较弱的药物,单独使用时产生较弱的效应。和激动剂同时使用时,因占据受体而能拮抗激动剂的部分效应,如喷他佐辛为阿片受体部分激动剂。(四)受体调节

受体的数目,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受生理、病理、药物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称为受体调节。受体调节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据其调节的效果可分为:

1.向上调节 受体的数目增多,亲和力增强或效应力增强的现象,称为向上调节。向上调节的受体对再次用药敏感性增加,药效增强,此现象称为受体超敏。如长期应用β受体阻断药,使β受体数目增加,受体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增强,出现增敏现象。增敏现象是突然停药时,出现撤药反应或反跳现象的原因之一。

2.向下调节 受体的数目减少、亲和力减小或效应力减弱的现象,称为向下调节。向下调节的受体,对再次用药敏感性降低,药物效应减弱,此现象称为受体脱敏。可因多次使用受体激动剂引起,是某些药物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

复习思考

一、选择题

1.药效学研究( )

A.药物的消除规律 B.药物的临床疗效

C.机体对药物的处置 D.药物的不良反应

E.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2.副作用的产生原因( )

A.患者的特异性体质 B.患者肝肾功能不良

C.药物的安全范围小 D.药物作用选择性低

E.药物作用选择性高

3.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 )

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 B.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C.治疗作用和毒性作用 D.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E.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

二、思考题

1.试述药物的作用机理。

2.试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解释激动剂与拮抗剂的特点。模块三药物代谢动力学【学习目标】

1.掌握首过效应、肝药酶、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肝肠循环、生物利用度、血浆半衰期、稳态血药浓度等基本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及影响因素。

3.了解跨膜转运的方式、特点;药物消除动力学和表观分布容积的概念和意义。

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rics)简称药动学,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处置的动态变化。包括药物在机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以及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项目一药物的跨膜转运

药物跨膜转运是指药物在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时均需通过人体生物膜的过程。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大多药物通过被动转运,少数药物经主动转运。一、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是指药物依赖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此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转运速度与浓度差成正比。被动转运包括简单扩散、滤过和易化扩散。(一)简单扩散

简单扩散又称脂溶性扩散。脂溶性药物可溶于细胞膜的脂质而通过细胞膜,大多数药物的转运方式属于简单扩散,扩散速度除取决于膜的性质、面积以及膜两侧的浓度差外,还与药物的性质有关。分子量小、脂溶性大、极性小的药物较易通过细胞膜。药物的离子化程度a与其p K值及其所在体液的pH值有关。一般来说,弱酸性药物,在酸性环境下解离度小,非离子型多,脂溶性大,易跨膜转运;而在碱性环境易解离,离子型多,脂溶性小,不易跨膜转运。而弱碱型药物则相反。(二)滤过

水溶性的小分子药物易通过细胞膜的水性通道进行跨膜转运。如22O、CO等气体以及水、乙醇、乳酸等水溶性物质可通过膜孔滤过扩散。扩散速度受分子量大小、液体静压或渗透压的影响。(三)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又称载体转运。为药物通过细胞膜上的特异性载体,顺浓度差转运的过程,如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等。其特点是不耗能、载体具有高度特异性、有竞争性抑制现象和饱和现象。二、主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药物借助细胞膜上的载体,从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跨膜转运过程。其特点是消耗能量、需要载体、有竞争性抑制现象和饱和现象。这类转运主要存在于神经元、肾小管和肝细胞内。竞争性抑制在临床用药中具有实用价值,如丙磺舒与青霉素均由肾小管同一载体主动转运排泄,两药同时使用时,因丙磺舒与青霉素竞争同一载体,使青霉素排泄减少,作用时间延长。项目二药物的体内过程一、吸收

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除静脉注射以外,其他给药途径的药物均需经过吸收才能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吸收的快慢和多少,影响药物起效的快慢和强弱。(一)消化道给药

1.口服给药 口服给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药物溶解度、胃肠pH值、胃排空速度、首关消除等因素影响药物吸收。弱酸性药物在胃酸性环境中不易解离,故在胃内吸收多;相反弱碱性药物则吸收少,但是胃吸收面积小,药物在胃内滞留时间较短,所以许多药物在胃内吸收少,主要在小肠吸收。小肠具有丰富的绒毛,pH值适中,吸收面积大,血流量大,故小肠是口服药物主要吸收部位。

药物经胃肠吸收后,经肝门静脉进入肝脏,在通过肠黏膜及肝脏时被灭活代谢,使得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下降,这一现象称为首关消除效应或第一关卡效应。为保证药效,首关消除多的药物不宜口服给药,如硝酸甘油。舌下和直肠给药可不同程度避免首关消除。

2.直肠、结肠给药 药物通过直肠、结肠黏膜吸收,虽然吸收表面积不大,但血流供应丰富,药物吸收也较迅速,此途径有50%~70%的药物不经门静脉入肝,可减少药物代谢。主要适合于少数刺激性的药物或不能口服药物的患者或需要药物在特定部位发生药效的患者。

3.舌下给药 舌下黏膜血管丰富,吸收迅速,无首关消除。但吸收面积小,适用于脂溶性高,给药量小的药物,如硝酸甘油。(二)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起效快。皮下、肌肉注射,药物经毛细血管和淋巴内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药物吸收的速度与注射部位的局部血流量和药物剂型有关。肌肉组织的血流量比皮下组织丰富,故肌肉注射比皮下注射吸收快。水溶液吸收迅速,油剂、混悬剂可在局部滞留,吸收慢,作用持久。(三)呼吸道给药

肺泡表面积大,血流丰富,吸收迅速。适用于气体、挥发性药物和气雾剂。如异丙肾上腺素气雾剂可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四)经皮给药

完整的皮肤吸收能力差,但脂溶性药物可以缓慢透过皮肤吸收。外用药物主要发挥局部作用,甚至全身作用,如硝苯地平透皮贴剂用于预防心绞痛发作。如果在制剂中加入促皮吸收剂如氮酮制成贴皮剂,可吸收能力加强。黏膜较皮肤的吸收能力强,口腔黏膜、支气管黏膜、鼻黏膜和阴道黏膜均可吸收药物。二、分布

分布是指药物从血液循环转运到各组织器官的过程。药物的组织分布受药物的理化性质、血浆蛋白结合率、组织血流量、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以及体内屏障等因素的影响。(一)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

大多数药物吸收入血后,首先与血浆蛋白呈可逆性结合,称为结合型药物,未结合的称为游离型药物。结合型药物分子量大,不易跨膜转运,暂时失去药理活性,以储存的形式暂留血液中。游离型药物分子量小,易转运到作用部位产生药理效应。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具有以下特点:①结合是可逆的,结合型与游离型药物处于动态平衡之中;②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具有饱和性;③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特异性低,而血浆蛋白结合点有限,同时应用两种与同一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可发生竞争置换现象,使游离型药物比例加大,效应增强而易发生中毒。(二)体液的pH值

弱酸性和弱碱性药物的分布受体液的pH值影响,细胞内液pH值略低于细胞外液的pH值,弱碱性药物在细胞内液的浓度略高,弱酸性药物则相反,通过改变体液pH值,可改变药物在细胞内外的分布。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可用碳酸氢钠碱化血液、尿液,促使药物由脑细胞向血液转移,加速其从尿液排泄。(三)器官血流量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

血流量丰富的组织器官,药物分布迅速且数量较多,如心、肝、脑、肾等。药物与某些组织细胞亲和力高,则药物在该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游离药物浓度,使药物的分布具有一定选择性。药物在靶器官中的浓度决定药物效应的强弱。(四)体内屏障

1.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是血液-脑细胞、血液-脑脊液和脑脊液-脑细胞之间三种屏障的总称。大多数药物较难通过,只有脂溶性较大、分子量较小及少数水溶性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病理情况下,如脑膜炎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此时药物易进入脑组织,可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

2.胎盘屏障 胎盘屏障是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几乎所有药物都能穿透胎盘屏障进入胎盘循环,故孕妇用药应特别谨慎,防止造成胎儿中毒和导致畸胎。

3.血眼屏障 血眼屏障是血-视网膜、血-房水、血-玻璃体屏障的总称。采取局部滴眼或眼周边给药,如结膜下注射、球后注射和结膜囊给药,可提高眼内药物浓度,减少全身不良反应。而采取其他全身给药方式,药物在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等组织难以达到有效浓度。三、生物转化

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或药理活性的改变称为生物转化或代谢。代谢是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重要途径。药物经代谢后极性、水溶性等性质发生变化,更易于排出体外。(一)代谢方式

生物转化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反应,第一步反应使多数药物灭活。第二步结合反应,第一步转化的代谢产物与内源性的物质如葡萄糖醛酸、硫酸等结合,使极性、水溶性增大,易于经肾排泄。药物经生物转化后,其药理活性变化有:①由活性药物转化为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代谢物,称为灭活;②由无活性或活性较低的药物转变成有活性或活性强的药物,称为活化;③由无毒或毒性小的药物变成毒性代谢物。(二)药物代谢酶系

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部分药物可在胃肠道、肾、肺等部位代谢。药物的生物转化需要酶的催化,这些催化药物的酶,统称为药物酶,简称药酶。药酶分为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系两类:①微粒体酶系: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质网上,是参与药物生物转化的主要酶系统,又称为肝药酶。该系统主要的氧化酶系是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具有专一性低、个体差异大和酶活性易受药物影响的特点。②非微粒体酶系:存在于血浆细胞浆和线粒体中的多种酶系,可对于水溶性较大、脂溶性较小的药物及结构与体内正常代谢药物相类似的物质进行生物转化,如单胺氧化酶、黄嘌呤氧化酶、醛和醇脱氢酶、胆碱酯酶等。(三)酶的诱导和抑制

肝药酶的活性和含量可受药物影响。使肝药酶的活性增强或合成增多的药物称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妥英钠、利福平等。肝药酶诱导剂可加速药物自身和其他药物的代谢,这是某些药物连续用药产生耐受性的原因之一。凡能使肝药酶活性降低或合成减少的药物,称为肝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等。肝药酶抑制剂能使药物自身和其他药物的代谢减慢,血药浓度升高,作用增强,甚至引起毒性反应。四、排泄

排泄是指药物以原型或代谢产物通过排泄器官和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主要经肾排泄,其次还有胆汁、乳汁、唾液、汗液、胃肠及肺等。(一)肾排泄

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重要器官。肾排泄涉及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管重吸收的三个过程。大多数游离型药物或代谢产物均能在肾小球滤过,滤过后可不同程度地被肾小管重吸收,重吸收的程度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尿液的pH值有关。弱酸性药物在酸性尿液中解离少,重吸收多,排泄少;而在碱性尿液中解离多,重吸收少,排泄多。碱性药物反之。有些药物经肾小管主动分泌,经同一机制分泌的药物可竞争载体而发生竞争性抑制,如丙磺舒和青霉素合用,丙磺舒抑制青霉素的主动分泌,而使青霉素排泄减慢,作用时间延长。(二)胆汁排泄

药物经肝分泌入胆汁,由胆汁流入小肠,随着粪便排出,但有的药物由胆汁排入肠腔后,又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经肝脏重新进入全身循环,称为肝肠循环。肝肠循环的药物作用时间延长,如洋地黄毒苷,一部分进入肝肠循环,故作用时间长。洋地黄中毒时,可阻断肝肠循环,加速药物的排泄。(三)乳汁排泄和其他排泄

乳汁偏酸性,且富含脂质,故脂溶性大或弱碱性药物易通过乳汁排泄,影响乳儿,故哺乳期的妇女应予以注意;肺也是某些挥发性药物排出的主要途径,如全麻药可通过肺呼气排出体外,通过检测呼出气中的乙醇量就是判断酒驾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苯妥英钠还可从唾液排出,且唾液中的药物排出量与血药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临床上常用其代替血标本进行血药浓度检测;吗啡弱碱性,注射给药后易向胃液扩散,洗胃是吗啡中毒治疗措施之一;此外,利福平可由汗液排出。项目三药代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一、血药浓度变化的时间过程

药物在体内转运和转化,始终处于连续变化的动态过程。用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规律称为时量关系,若以血药浓度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做图,即时量曲线,见图3-1。药物效应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称为时效关系。若将时量曲线中的血液浓度改为药理效应,可得到时效曲线,但时量曲线更常用。图3-1 一次给药后的时量关系曲线二、药物消除动力学

药物经代谢及排泄,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而不断减少的过程,称为药物的消除。据药物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一)恒比消除

恒比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量以恒定比例消除,又称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消除的速率与血药浓度成正比,即血药浓度高,单位时间内消除的量越多。绝大多数药物是按一级动力学规律消除,按这种方式消除的药物具有恒定的半衰期。(二)恒量消除

恒量消除是指单位时间内体内药量以恒定的数量消除,又称零级动力学消除。其消除速率与血药浓度无关,按这种方式消除的药物无恒定半衰期。当机体消除能力低下或用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时,此时药物按恒量消除。(三)非线性消除

有些药物如苯妥英钠、阿司匹林等在高浓度时呈恒量消除,但当血药浓度下降到机体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又可转为恒比消除,这种恒量和恒比混合型消除动力学是非线性消除。三、常用药动学参数及意义1/2(一)半衰期(half-life time,t)

半衰期通常是指血浆半衰期,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反映药物在体内消除的速率,大多药物属于恒比消除,其半衰期恒定。半衰期的意义如下:①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给药量、计算血药浓度、作用维持时间等;②预测药物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肝肾功能不全者,绝大多数药物半衰期延长,应调整用药的剂量和给药的间隔;③对恒比消除的药物,间隔1个半衰期给药,首剂量加倍,以后用维持量,可在首次给药后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给予负荷量是快速、有效的给药方法,但仅适合于安全范围大、起效慢的药物;④预测药物在体内消除的时间属于恒比消除的药物一次给药后,经5个半衰期在体内消除率达97%,可认为药物基本消除;⑤也可作为药物分类的参考。(二)稳态血药浓度

按恒量,恒定时间连续多次给药或恒速静脉滴注,大约经4~5个半衰期,体内消除的药量和进入体内的药量相等,体内药物总量达到稳定状态,此时的血药浓度称为稳态血药浓度(steady state plasma concentration,Css)。(三)药时曲线的意义

属于恒比消除的药物,连续恒速或分次恒量给药的药时曲线(图3-2)的意义:①Css的高低与给药总量成正比;②Css的波动幅度与给药间隔成正比,临床上对于有效浓度接近中毒浓度的药物,常将每日总量分次给予,可减少血药浓度波动的幅度;③达到Css的时间与半衰期成正比,如临床上病情需要提前达到稳态浓度,可采取首次剂量加倍的方法,以后用维持量,可在一个半衰期内达到稳态浓度。连续静脉滴注给药,将第一个半衰期内静脉滴注药量的1.44倍,静脉注射给药,然后恒速滴注,可迅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图3-2 连续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四)表观分布容积d

表观分布容积V是指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平衡后,按照此时的血药浓度C(单位mg/L)推算体内药物总量A(单位mg)在理论上应占有的体液容积,即药物在体内分布达到动态平衡时的体内药量与血药浓度的比值。d计算公式为:V=A/Cd

表观分布容积的意义:①V并非药物在体内真正占有的体液容积,但可反映药物在体内分布的范围、结合程度的高低,其大小取决d于药物的脂溶性和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②据V可推测药物分布范d围,如V值小,可推测药物大部分分布于血浆中或血流丰富的心、肝、dd肾等部位;V值大,表明药物分布广泛,可被某些组织摄取;③据V可推算药物总量、血药浓度、达到某血药浓度所需药物的剂量以及药物排泄速度。(五)生物利用度

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和程度,是评价制剂吸收程度的重要指标。

药物颗粒的大小、晶型、赋型剂的差异、生产工艺的不同,以及给药途径都可以影响生物利用度。生物利用度可分为绝对生物利用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其公式为:

生物利用度的意义:①生物利用度是评价药物吸收率、药物制剂质量或生物等效性的一个重要指标;②绝对生物利用度可用于评价同一药物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程度;③相对生物利用度可用于评价药物剂型对吸收率的影响,可反映不同厂家同一制剂或同一厂家不同批号的吸收情况;④生物利用度还反映药物吸收速度对药效的影响,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AUC相等时,吸收快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短且峰值高。(六)清除率

清除率指单位时间内多少容积血浆中的药物被清除,通常指总清除率。d清除率CL=kVd

清除率CL与消除速率常数k、表观分布容积V成正比,是药物自体内消除的一个重要参数。大多药物通过肝代谢、肾排泄,可分为肝清除率和肾清除率,清除率则是肝肾清除率等的总和,反映了肝肾功能的状态。

复习思考

一、选择题

1.以下哪种给药途径可发生首关消除( )

A.肌肉注射 B.皮下注射 C.口服 D.舌下含服 E.静脉注射

2.药物在机体内代谢的主要部位( )

A.肝 B.肾 C.胃肠 D.脾 E.肺

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

A.药物作用增强 B.药物代谢加快 C.药物排泄加快

D.暂时失去药量活性 E.加速药物转运

二、思考题

1.某人过量服用苯妥英钠中毒,如何加速脑内药物排至外周,并从尿中排出。

2.肝药酶诱导剂对受同一酶代谢的药物有何影响?模块四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学习目标】

1.掌握机体、药物方面的影响因素;掌握药物的相互作用及长期用药对药效的影响。

2.熟悉选择最佳药物和制定最佳治疗方案的原则。

3.了解药物因素及机体因素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药物虽有其固有的药效学特点,但也可因药物本身、患者状况、病原体、环境条件、联合用药等因素而使效应发生改变,或增强或减弱,甚至发生质的变化而使不良反应和毒性增强。因此,用药既要考虑药物的药理作用,还应掌握影响药效的各方面因素,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

合理用药就是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运用药理学知识,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包括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间间隔和疗程、用药时间),以期达到安全有效防治疾病的目的。项目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主要来自机体和药物两个方面,前者可体现为药物效应在量的方面,甚至质的方面差异,后者主要表现为药物效应的增减。一、机体方面的因素(一)年龄

药物在体内的表观分布容积与体重体液和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不同年龄的人体液和脂肪含量不同,婴幼儿的器官和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种生理功能及自身调节机制都不完善,体液含量比例高,药物消除较慢。如婴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整,对作用于中枢的药物较敏感,新生儿及两岁以内小儿对吗啡、哌替啶特别敏感,易致呼吸中枢抑制。肝功能尚未发育完整,对某些药物的转化功能不足,如氯霉素用于婴幼儿,由于肝代谢能力低下,可导致灰婴综合征。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完整,影响药物排泄,甚至引起蓄积中毒。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衰退,如胃排空时间延长,肠蠕动减慢,口服药物吸收减慢,血浆蛋白含量减少等可使血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升高,药效增强。老年人肝药酶活性降低,肾排泄功能下降,使药物在体内消除速率减慢,为减少不良反应,用药量应适当调整,故老年人的用药剂量一般为成年人的3/4。(二)性别

一般情况下,性别对多数药物反应无明显差异,但女性在月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等用药应谨慎。女性在妊娠的最初三个月内用药要非常慎重,禁用抗肿瘤药、性激素、苯妥英钠等可致畸形的药物;月经期和妊娠期应禁用剧泻药抗凝血药,以免引起盆腔充血、月经过多、流产或早产。有些药物,如氯霉素、异烟肼、口服降糖药等,可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发育,因此哺乳期用药也应注意。(三)遗传因素

少数人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称为个体差异,这种差异既有量反应差异也有质反应差异。

1.高敏性 有些患者对药物剂量非常敏感,即使所需药量低于常用量,也能产生较强的药理作用;反之,有些患者使用高于常用量才能出现药物效应,称为低敏性或耐受性。

2.变态反应 某些过敏体质的患者用药后出现过敏反应。

3.特异质反应 某些先天性缺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者,使用硝酸酯类,磺胺类等药物后,导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出现缺氧、发绀的症状。(四)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可改变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也会影响药物的药效。如强心苷可使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减慢,但对正常心肌无明显作用。解热镇痛药只对发热患者有退热作用,对正常体温几乎无影响。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其药物在体内代谢和排泄受到影响,使药物作用增强或作用时间延长,甚至发生毒性反应,可通过延长给药间隔或减少剂量得以解决。(五)精神因素

患者的精神状态与药物疗效有密切关系。患者的文化素养,疾病性质,以及医生和护士的语言、表情、态度、技术操作熟练程度、工作经验等都会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精神亢奋、过于激动时可使用降压药,镇静催眠药的作用减弱;患者精神萎靡、情绪异常低落可影响抗肿瘤药的治疗效果。二、药物方面的因素(一)剂量

一定范围内,随着用药剂量的增加,效应逐渐增强。如镇静催眠药,在小剂量时镇静,中等剂量时催眠,而大剂量时可产生抗惊厥作用。使用同一药物不同剂量时,由于对不同器官的相对选择性不同,先后表现出不同的药理作用,如阿托品小剂量时引起汗腺唾液腺分泌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