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油茶农药使用手册(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5 15:49:40

点击下载

作者:罗汉刚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棉油茶农药使用手册

棉油茶农药使用手册试读:

小麦病虫害

一、小麦病害

(一)小麦条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条锈病,俗称黄疽病,是我国华北、西北、西南等麦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历史上曾造成重大损失。由小麦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West.)引起,主要为害小麦,个别小种可侵染大麦、黑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

2.症状 小麦条锈病菌主要为害小麦的叶片,也可为害叶鞘、茎秆和穗部。小麦感病后,初呈退绿色的斑点,后形成鲜黄色的粉疮(即夏孢子堆)。夏孢子堆较小,长椭圆形,在叶片上排列成条状,与叶脉平行。到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面的条状疮斑,即病菌的冬孢子。

3.发生规律 小麦条形柄锈菌在夏孢子世代为害麦株,夏孢子随气流传播。病菌在华北地区不能越夏。冬季小麦播种出土后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来自陇东、陇南和西南等夏孢子可以越冬的麦区。小麦条锈菌的萌发和侵入都要求饱和湿度,因此结露、降雾、下雨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感病品种多、病菌量大、气候条件适宜都能促进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4.防治药剂

三唑酮(粉锈宁)

作用特点: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三唑酮的杀菌机制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

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制剂:5%、15%、25%可湿性粉剂,20%乳油,50%悬浮剂。

使用方法:小麦条锈病流行年份,可在小麦拔节初期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150克,兑水50~75千克,铲除或封锁发病中心,可有效地控制病害扩散蔓延和流行。常发病田和易发病田每亩可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60~100克,兑水45~75千克,全田喷雾,铲除越冬菌源,控制穗期流行。偶发病田或晚发病田,穗期可采用每亩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40~60克,兑水50~60千克,叶面喷雾,保护顶部功能叶。

注意事项:

①麦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上在收割前35天停止使用。

②可与代森锌、敌百虫、氧化乐果等多种农药混合使用。

③用于拌种时,应严格掌握用量和充分拌匀,以防药害。

中毒急救:一般只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二)小麦叶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叶锈病过去以江苏、贵州等地发生较多,近年来在华北、西北和东北的一些地区发生也较严重。叶锈病的为害仅次于条锈病,但其发生较条锈病更为普遍。由小麦隐匿柄锈菌(Puccinia reconditavar.triticiErikss)引起,主要为害小麦,有时也可在一些禾本科杂草上发生。

2.症状 叶锈病的症状,初起是在麦叶和麦秆的表面出现褪绿的斑点,以后长出红褐色的夏孢子堆,最后形成黑色的疮斑。其夏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鞘和茎秆上较少。冬孢子堆主要发生在叶背面和叶鞘上。夏孢子堆较小,橙褐色,圆形至长椭圆,不规则散生。冬孢子堆长椭圆形,散生,埋于表皮下。

3.发生规律 小麦叶锈病菌较耐高温,华北平原可在自生小麦苗上发生越夏,成为当地冬前麦苗的主要菌源。影响叶锈病流行的主要因素是,越冬菌源的数量、春雨的多少和入春后气温的高低等。其中春季3月下旬至5月上旬的温度、雨量最为关键。

4.防治方法 同“小麦条锈病”。

(三)小麦秆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秆锈病主要发生在我国东北、西北等地的春麦区,以及华东沿海、长江流域和南方各省(区)的冬麦区。由于该病所需气温条件的限制,一般多在5月中、下旬发生,为害较小。由小麦禾柄锈菌(Puccinia graminisvar. triticiErikss.et. Hem.)引起,主要发生在小麦上,有的小种也可在大麦、黑麦和一些禾本科杂草上发生。

2.症状 小麦秆锈病以茎秆和叶鞘发病为主,有时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孢子堆排列散乱无序,深褐色、孢子堆大,长椭圆形。夏孢子堆穿透叶片的能力较强,同一侵染点在正反面都可出现孢子堆。冬孢子堆黑色,长椭圆形,散生,突破表皮,呈粉疤。

3.发生规律 秆锈菌以夏孢子由气流传播,在华北地区不能越夏。春末夏初的致病菌源主要来自东南麦区。气候条件以温度影响较大,在4月中、下旬气温升到16℃以上,才有可能发病。

4.防治方法 同“小麦条锈病”。

(四)小麦白粉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白粉病近年来在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贵州、四川等地发生较为普遍,为害日趋严重。由麦类白粉菌(Erysiphe graminisD.C.f.sp.triticiE.Marchal.)引起,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等。

2.症状 自幼苗到抽穗均可发病。主要为害小麦叶片,也为害茎和穗子。在叶片上开始产生黄色小点,而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衰,产量受到损失。

3.发生规律 病菌在河南省平原地区不能越夏,但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可在海拔500米以上山区的自生麦苗或夏麦上发生为害,秋后通过气流传到平原麦苗上引起发病。小麦白粉病流行的条件主要有两个:一是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二是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在小麦密度偏大、施氮肥过量的情况下,麦株旺长,植株衰弱,田间湿度大或者发生了倒伏的麦田,发病往往较重。该病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出现发病中心,4月中旬后随气温逐渐回升,病株率迅速增加,在适宜的条件下导致大流行。

4.防治药剂

腈菌唑

作用特点:腈菌唑为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主要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对子囊菌、担子菌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该剂持效期长,对作物安全,有一定刺激生长作用,可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

制剂:25%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小麦白粉病,在小麦扬花期开始喷第一次药,半个月后再喷1次,共喷2次,每次每亩用25%腈菌唑乳油8~16克(有效成分2~4克),兑水75千克,稀释后喷施。

注意事项:

①本品虽属低毒农药,但使用时需严格遵守农药安全使用规定,特别注意使用时的防护。

②本品贮存时应避开高温、火源及食物。

中毒急救:本品如发生意外中毒,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并根据中毒程度进行对症治疗。如进入眼睛,需用流动水冲洗至少15分钟。如溅到皮肤上,需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被药物污染的衣物,需清洗后再使用。

(五)小麦赤霉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麦区都有发生,但以长江中、下游冬麦区流行频率高、损失大。近年来,在华北麦区有明显发展趋势。大流行年份病穗率达50%~100%,减产10%~40%,由禾本科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Schwabe),有性阶段为玉米赤霉菌[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引起。寄主范围广,除为害小麦外,还侵染大麦、水稻、玉米、燕麦、鹅冠草等禾本科植物,以及棉花、红麻、甘薯等作物。

2.症状 自幼苗至抽穗期均可发生,引起苗枯、茎腐和穗腐等。

①穗腐初在小穗颖片上出现水浸状病斑,逐渐扩大至整个小穗和穗子,严重时整个小穗或穗子后期全部枯死,呈灰褐色。田间潮湿时,病部产生粉红色胶质霉层,后期穗部出现黑色小颗粒,即子囊壳。

②苗枯:在幼苗的芽鞘和根鞘上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严重时全苗枯死,病残苗上有粉红色菌丝体。

③茎腐:发病初期,茎基部呈褐色,后变软腐烂,植株枯萎,在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

3.发生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稻茬或玉米、高粱、油菜、芝麻、棉、麻、豆类及杂草残体上越冬,以稻茬、玉米秆为最多,种子也可带菌。该病的发生流行与气候关系密切,当小麦抽穗、扬花、灌浆期遇连阴雨天气,易造成病害的发生、流行。此外,地势低洼、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的麦田,湿度大,也有利于该病的发生。

4.防治药剂

多菌灵

作用特点:多菌灵是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防治多种作物的多种病害,尤其对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制剂:40%悬浮剂,25%、50%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防治小麦赤霉病,每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5~100克,兑水50千克喷雾。在麦齐穗至始花期施第1次药,盛花期施第2次药。

注意事项:

①多菌灵可与一般杀菌剂混用,但与杀虫剂、杀螨剂混用时要随混随用,不能与铜制剂混用。稀释的药液暂时不用,静置后会出现分层现象,需摇匀后使用。

②根据动物试验,多菌灵对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为0.25毫克/千克。

③水稻在收割前30天停止用药,小麦在收割前20天停止用药。

中毒急救:参照一般毒物中毒原则处理,对症治疗。经口中毒者应立即进行催吐、洗胃,用2%碳酸氢钠洗胃。皮肤污染用肥皂水、清水彻底冲洗。脱水可进行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严禁使用阿托品及巴比妥类药物,以免增加毒性加重病情。在治疗时要使用保护肝、肾的药物。

(六)小麦纹枯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纹枯病分布广泛,我国长江流域和黄淮平原均有发生。近年来在华北冬麦区发生严重。重病田在小麦抽穗前后,大量病株死亡,未死的病株,灌浆不满,千粒重显著下降。主要由禾谷丝核菌(Rhizoctonia cerealisBander Hoeven),其次为立枯丝核菌(R.solaniKuhn)引起,寄主范围广泛,除小麦外,还有大麦、燕麦、玉米、高粱、谷子、棉花、亚麻、大豆、花生等。

2.症状 主要发生在小麦叶鞘和茎秆上,拔节后症状明显。发病初期,在近地表的叶鞘上产生周围褐色、中央淡褐色至灰白色的梭形病斑,后逐渐扩大扩展至茎秆上且颜色变深,重病株茎基1~2节变黑甚至腐烂,常早期死亡。小麦生长中后期,叶鞘上的病斑常形成云纹状花纹,病斑无规则,严重时可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在病部的叶鞘及茎秆之间,有时可见到一些白色菌丝状物,空气潮湿时上面初期散生土黄色至黄褐色霉状小团,后逐渐变褐;形成圆形或近圆形颗粒状物,即病菌的菌核。

3.发生规律 主要以菌核附着在寄主病残体上或落入土中越夏或越冬,成为初侵染的主要来源。被害植株上菌丝伸出寄主表面,对邻近麦株蔓延进行再侵染。冬麦播种过早,太密,冬前麦苗过旺或使用氮肥过多,麦苗徒长以及春季遭受低湿寒害、脱肥或灌水太多的麦田,发病均较重。

4.防治药剂

井冈霉素

作用特点:井冈霉素有极强的内吸性,具有治疗作用。主要用于防治水稻、麦类纹枯病。对水稻稻曲病、小粒菌核病,黄瓜、棉花、豆类立枯病,以及人参立枯病等有一定防治效果。

制剂:3%、5%水剂,5%、10%、20%水溶粉剂,5%可溶粉剂。

使用方法:防治麦类纹枯病采用拌种法,每100千克麦种用5%井冈霉素水剂600~800毫升,兑少量的水,用喷雾器均匀喷在麦种上,边喷边拌,拌完后堆闷几小时播种;采用药剂包裹种子法,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50毫升,与一定量的黏质泥土均匀混合,将麦种倒入泥浆内混合,然后撒入干细土,边撒边搓,待麦粒搓成赤豆粒大小晾干后播种。井冈霉素包裹种子可以减轻因纹枯病引起的烂芽,提高出苗率。3月下旬,田间纹枯病病株率达到30%左右,病株明显增多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150毫升,兑水60~75千克喷雾,重病田隔15~20天再喷1次,药液应喷于植株茎部。

注意事项:

①井冈霉素制剂可与多种杀虫剂同期使用,安全间隔期14天。

②井冈霉素虽属低毒杀菌剂,但配药人员和施药人员仍需注意防止污染手、脸和皮肤。

中毒急救:如有中毒事故发生,无特效解毒剂,可采用对症处理。

(七)小麦叶枯病

1.分布与为害 陕西、甘肃、青海、河南以及长江中、下游各冬春麦区都有不同程度发生。引起小麦叶枯病的病害有10余种,其中重要的有由雪腐镰孢菌[Fusarium nivale (Fe.) Ces]引起的雪腐叶枯,小麦德氏霉菌[Drechsler tritici-repentis (Di)Shoemaker=Helminthosporium tritici-vulgarisNis.]引起的黄斑叶枯,小麦壳针孢菌(Septoria nodorumBerk)引起的交孢叶枯,交链孢菌(Alternariasp.)引起的交孢叶枯等。严重发生时叶片黄枯,不能正常灌浆结实,千粒重下降。

2.症状 由于病原菌种类不同,表现症状也各不相同,差异十分明显。

①雪腐叶枯:叶上病斑较大,暗绿色,水浸状,近圆形或椭圆形,发生在叶片边缘的多为半圆形。病斑中央黄白色,常有不明显的轮纹和粉色霉层,即病菌的菌丝和分生孢子。气候潮湿或早上露水未干时病斑边缘常生出白色呈辐射状菌丝层。后期病叶枯死。在穗上引起小穗轴变褐色腐烂,形成赤霉病。

②黄斑叶枯:叶上病斑大小次于雪腐叶枯病,黄褐色,椭圆形或纺锤形,病斑中部黑褐色,上有不明显同心轮纹和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边缘有黄色晕圈。后期病斑愈合,叶片枯死。

③针孢叶枯:叶片的叶脉间最初出现淡绿色至黄色病斑,长椭圆形、梭形,后扩大至不规则形,呈淡褐色至红褐色大斑块,病斑上密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后期叶片呈枯白色,提早枯死。病菌侵染穗部时,颖壳上产生深褐色斑点,后变枯白色,病斑上也生小黑点,引起颖枯病。

④交孢叶枯:叶上病斑小型、卵圆形、梭形、不规则形,初期淡黄色,后变黄褐色。气候潮湿时病斑上生浓厚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愈合后,叶片枯死。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株残体上或在种子上越夏、越冬。第二年春季环境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病菌在种子上越夏时,秋季初次侵染麦苗,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病株上产生分生孢子,进行传播再侵染。叶枯病菌喜低温、高湿气候,温湿度不仅影响分生孢子萌发、侵入和发病潜育期,也对孢子传播有一定影响。如夜间温度在8~10℃以上、有小雨时,传播较快,容易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植株茂密,通风透光不良,麦田发病重。一般高秆晚熟品种较矮秆早熟品种抗病。春性品种较冬性品种发病重。

4.防治药剂

丙环唑

作用特点: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杀菌剂,可被根、茎、叶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株体内向上传导。丙环唑可以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所引起的病害,特别对小麦根腐病、白粉病和水稻恶苗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对卵菌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制剂:25%乳油。

使用方法:小麦叶枯病,每亩用25%丙环唑乳油30毫升,兑水75~100千克,于小麦孕穗期喷药。

注意事项:

①应该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在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在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

②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③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作他用。

中毒急救:一般只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八)小麦根腐病

1.分布与为害 各小麦产区都有发生。东北春麦区以苗腐、叶枯和穗腐为主。西北主要为害根部和茎基部,引起根腐和茎基腐。冬麦区多发生叶枯和穗腐。由小麦高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 (Sacc.)Shoem.=Helminthosporium sativumPammel.et al.]侵染所引起。缺苗率增加,成穗率、穗粒数和种子质量都明显降低。除为害小麦外,不为害大麦、黑麦等。

2.症状 种子、幼芽、幼苗、成株根系、叶片、茎和穗都可受害,出现症状复杂多样。幼芽和幼苗的种子根变褐色,幼芽腐烂不能出土。出土幼苗近地面叶上散生圆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叶变黄枯死。芽鞘上生褐色条斑。成株根上的毛根和主根表皮脱落,根冠变褐色。茎基部出现褐色条斑,严重时茎折断枯死。叶上初生许多黑色小点,后扩大呈梭形,中部枯黄色,周围有退绿晕圈。病斑两面出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上病斑相连时,叶片枯死。穗部的颖壳基部变褐色,表面密生黑色霉层,穗轴和小穗轴常变褐色腐烂,小穗不实或种子不饱满。种子胚局部或全部变褐色形成“黑胚粒”。种子表面也生梭形或不规则形褐斑。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种胚内或病残体上越夏、越冬。小麦播种后,种子上和土壤中病残体上病原菌直接侵染幼芽和幼苗,引起芽腐和苗枯。病菌在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侵染叶片、穗部和种子,造成叶枯、穗腐和黑胚粒。一般在小麦生育后期高温多雨,病害发生流行。小麦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但无免疫品种。

4.防治方法 用种子重量0.2%~0.3%的5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拌种。成株发病初期喷洒药剂防治,方法同叶枯病。

(九)小麦全蚀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全蚀病,又叫立枯病,目前世界上已有30多个国家有报道,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目前我国云南、四川、江苏、浙江、河北、山东、内蒙古等省(区)已有发生,尤以山东省发生重,为害大。一旦传入,蔓延迅速,不宜根除。发病田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由小麦顶囊壳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var.triticiOlivier)引起。除为害小麦外,还侵染大麦、玉米、黍子、旱稻、燕麦等作物,以及鹅冠草、毒麦、早熟禾、看麦娘、蟋蟀草等禾本科杂草。

2.症状 为根腐和茎腐性病害,苗期受侵,地上部症状不明显,仅病株比健株稍矮,分蘖减少,基部叶片发黄,初生根和地下茎呈灰黑色,严重时次生根也变黑。灌浆至成熟期,症状尤其明显。潮湿情况下,根茎变色部分形成基腐性的“黑脚”症状,最后植株枯死,形成白穗,剥开病基部叶鞘,可见到该病独特的“黑膏药”状物。

3.发生规律 该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在土壤中的活动可分为寄生和腐生两个阶段。在寄生阶段,病菌通过侵染寄主幼苗的根系,营寄生生活,造成根茎变黑、腐烂,形成“白穗”;小麦收获后,病菌以休眠菌丝形式在病残体内营腐生生活。该病菌在土壤中存活受以下条件影响:一是pH值大于7时,pH值愈大发病愈重,pH值7以下病害严重度下降,pH值5时,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二是通气好的土壤有利于发病;三是土壤肥力不足发病重;四是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展,晚秋或春季雨多年份发病重。

4.防治药剂

三唑酮(粉锈宁)

作用特点: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三唑酮的杀菌机制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

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制剂:5%、15%、25%可湿性粉剂,1%粉剂,20%乳油,15%烟雾剂,20%、25%悬浮剂。

使用方法:小麦按每100千克种子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克拌种,可以防治散黑穗病、光腥黑穗病、网腥黑穗病、白秆病及苗期发生的白粉病、锈病、根腐病、云纹病、叶枯病、全蚀病等。

注意事项:

①麦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上在收割前35天停止使用。

②可与代森锌、敌百虫、氧化乐果等多种农药混合使用。

③用于拌种时,应严格掌握用量和充分拌匀,以防药害。

中毒急救:一般只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十)小麦秆枯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秆枯病在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均有发生,部分地区发病较严重。病因发病率一般在10%左右,个别重病田块发病率可达50%以上。由禾绒座壳菌(Gibellina cerealisPass.)引起,只为害小麦。

2.症状 小麦自苗期到抽穗结实期均可发病,主要发生在茎秆和叶鞘上。麦苗出土后1个月便可出现症状,在叶片、叶鞘及芽鞘内,出现黑色粪状物,四周有梭形的褐色白斑。病株拔节后,在叶鞘上形成有明显边缘的褐色云斑,病斑中间有黑色或灰黑色的虫粪状物。抽穗后茎秆与叶鞘间的菌丝层变为灰黑色,形成许多针尖大小的小黑点突破叶鞘。此时茎基部被病斑包围而干缩,甚至倒折,形成枯白穗和秕粒。

3.发生规律 小麦收获后,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成为初侵染源。小麦播种后,病菌萌发侵染小麦幼苗的芽鞘和叶鞘,到春天,病菌自下而上,由外层到深层发展。一般早播麦田发生轻,当土壤湿度大、施肥不足、土壤瘠薄、栽培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均较重。

4.防治药剂

福美双

作用特点:福美双是一种具保护作用的杀菌剂,其抗菌谱广,主要用于处理种子和土壤杀菌,对种子传染和苗期土壤传染的病害有良好防治效果。与多菌灵、甲基硫菌灵混用,是良好的种子处理剂。

制剂:50%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防治麦类秆枯病,每亩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50克,拌细土15~25千克,撒毒土。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铜、汞制剂及碱性药剂混用。

②拌过药的种子不能食用,也不能作饲料,以免人、畜中毒。

③对鼻黏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使用时注意安全。

④对冬瓜幼苗敏感,忌用。

中毒急救:一般只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十一)小麦腥黑穗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腥黑穗病又叫黑疽、乌麦、腥乌麦等,是国内外重要的植物检疫对象。全国各地都有发生,以华北、华东、西南部分冬麦区发病较重。小麦得病后不仅造成减产或绝收,而且病粒内含有带鱼腥味的黑色毒物,人畜食用后将会引起中毒,由网腥黑粉菌[Tilletia caries (DC.)Tul.]或光腥黑粉菌[T.foetida (Walle.) Lindr.]引起。仅为害小麦。

2.症状 病株较健株矮,分蘖增多,病穗较短且颜色较深,初为灰绿色,后为灰白色,颖壳和麦芒稍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病粒较健粒粗短,初为暗绿色,后呈浅灰色,外面包着一层灰白色膜,里面充满鱼腥味的黑粉。

3.发生规律 小麦腥黑穗病属系统侵染型病害,即苗期侵染,后期呈现症状,1年只侵染1次。种子带菌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小麦脱粒时,病粒破裂,孢子飞散黏附在种子表面越夏或越冬。从小麦播种后到发芽,当温度适宜时,孢子萌发,由叶鞘侵入并达生长点。以后病菌以菌丝的形态在植株体内随小麦的生长而生长,最后到达穗部侵入开始分化的幼穗,破坏穗部的正常发育。至抽穗时,在子房内的菌丝又形成黑色的厚垣孢子,充满整个麦粒。凡是能推迟小麦出苗和降低小麦抗逆性的所有因素,均能加重小麦腥黑穗病的发生。

4.防治药剂

戊唑醇(立克秀、好力克)

作用特点:含25%叔丁基三唑醇有效成分的乳油为富力库;含2%叔丁基三唑醇有效成分的拌种剂为立克秀。戊唑醇糸三唑类杀菌剂,作用机理是对病原菌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起抑制作用。可以防治白粉菌属、柄锈菌属、喙孢属、核腔菌属和壳针孢属菌引起的病害。用于小麦种子拌种。

制剂:2%湿拌种剂,43%悬乳剂。

使用方法:每100千克小麦种子用2%戊唑醇湿拌种剂,有效成分2~3克(商品量100~150克)拌种,充分拌均匀,可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

注意事项:

①用该药处理过的种子严禁再用于人食或动物饲料,而且不能与饲料混合。

②用药剂处理过的种子必须与粮食分开存放,以免污染或误食。

③拌种后,要用肥皂和大量清水洗净脸、手和胳膊。

中毒急救:如果发生中毒,应立即就医。该药无特殊解毒剂,需对症治疗。

(十二)大、小麦散黑穗病

1.分布与为害 大、小麦散黑穗病又叫黑疽、乌麦、灰包等。是小麦(包括大麦)上一种常见病害,各冬、春麦区都有发生。由裸麦黑粉菌[Ustilago nuda (Pers.)Rostr.]和小麦黑粉菌[Ustilago tritici (Pers.) Jens.]引起。一般发病率为1.5%~20%。这两种病不但症状和发生规律相同,并且病原菌形态也相似,只是两种病原菌种类不同,不能互相侵染。

2.症状 主要发生在穗部,最先抽出的病穗,外面包有一层薄膜,不久自行破裂,散出黑色粉末,大部分病穗整个变为黑粉,也有少数小穗仍为健全,留在穗子的上半部。病株比健株稍矮,但抽穗略早。

3.发生规律 为典型的种传病害,小麦扬花时,病菌的冬孢子随风传到健康穗上,侵入并潜伏在种子胚内。当年不表现症状,当带菌的种子萌发时,菌丝体随上胚轴向上生长直至侵染到穗部,产生大量冬孢子形成黑穗。当年病穗发生轻重与上年小麦扬花期雨水多少呈正相关,雨水多就重,反之则轻。

4.防治药剂

烯唑醇(禾果利)

作用特点:烯唑醇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和内吸向顶传导作用的广谱杀菌剂,其作用机制系麦角甾醇生物合成抑制剂,在甾醇的生物合成过程中强烈抑制24亚甲基二氢羊毛甾醇的碳14位的脱甲基作用。

制剂:12.5%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每100千克小麦种子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20~150克拌种,充分拌均匀,可有效地防治小麦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

注意事项:

①本品不可与碱性农药混用。

②喷药时要穿工作服,戴好口罩、手套,要避免药液吸入或沾染皮肤。

③药品应存放于阴暗处。

中毒急救:一般只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十三)小麦黄矮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黄矮病又叫黄叶病、嵌边黄等,是由蚜虫传播的病毒病,小麦从幼苗到成株期皆能感病。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以黄河流域为害重。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除为害小麦外,还侵染大麦、燕麦、玉米、谷子、鹅冠草、马唐等禾本科植物。

2.症状 幼苗发病,叶片逐渐退绿,出现与叶脉平行的黄绿相间条纹,后呈鲜黄色,植株生长缓慢,明显矮化,分蘖少,根系入土浅,易拔起。拔节期发病,一般从新叶下1~2片叶开始黄化,自上而下,自叶尖沿叶脉向叶身扩展,叶色稍深,变窄、变厚、质脆,叶背有蜡质光泽。植株不矮化。孕穗期发病,仅旗叶发黄,自尖端向下逐渐延伸,根系不健全,主根短,次生根少,不矮化。

3.发生规律 小麦黄矮病的发生与流行,同当地传毒蚜虫数量呈正相关,蚜虫数量又受到雨量及气温的影响。秋季麦苗出土后降水多,有翅蚜少,则秋苗发病少;反之发病就多。秋苗发病多少是春季发病的主要依据。一般来讲,秋季天旱温度高,春季气温回升快,为重病流行年;秋季多雨而春季旱,为轻病年;如秋春季都多雨,则一般发病较轻。

4.防治方法 参考小麦蚜虫防治。

(十四)小麦丛矮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丛矮病,又叫小染病、坐坡病、丛生花叶病等。在我国各麦区分布普遍,为害严重。由小麦丛矮病毒(WRY)引起,由灰飞虱传播。寄主广泛,除为害小麦外,还侵染大麦、燕麦、谷子、糜子及野燕麦、早熟禾等。

2.症状 冬小麦自秋苗二叶期开始表现症状,从叶茎开始出现叶脉间退绿或叶茎发黄,以后逐渐向叶尖扩展,严重时出现不受叶脉限制的黄色条纹,叶色呈黄色,植株矮化,新叶不能伸展,细弱针状,分蘖增多,不抽穗。

3.发生规律 小麦丛矮病的发生程度与灰飞虱有关。一般在灰飞虱虫口密度大、带毒率高、小麦播期偏早、麦棉套种田和秋田中杂草多的情况下,有利于丛矮病的发生。

4.防治方法 参考小麦蚜虫防治。

(十五)小麦粒线虫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粒线虫病又叫粒瘿线虫病,全国冬、春麦区都有发生,尤以长江中下游和华北麦区为重。由小麦粒线虫[Anguina tritici (Steinb.) Filip.et Stekh.]引起。除为害小麦外,还可侵染黑麦和燕麦。

2.症状 小麦受害后,从苗期至成熟期均可表现症状,但以后期最为明显。受害幼苗叶片皱缩、扭曲,叶色浅而肥嫩,叶尖常被包于叶鞘内,严重的萎缩枯死。在抽穗前,病株茎、叶膨大而弯曲。病穗表现短小,颖片张开,子粒部分全部变为虫瘿。虫瘿比健粒短而粗,近球形,初为油绿色,后期变为黄褐色至黑褐色,顶部有小钩。不易压碎。剖开虫瘿,内含白色丝状的线虫。

3.发生规律 虫瘿内的幼虫抗不良环境能力极强,混于种子中的虫瘿是传播的主要来源,收获时落入土壤中的虫瘿不易存活。当小麦种子和虫瘿同时播入土中后,虫瘿吸水变软,幼虫钻出虫瘿,当幼苗出土后,幼虫用吻针刺破小麦,侵入组织,随幼苗生长,向上爬行为害叶片、幼穗,在种子子房内营寄生生活。冬麦秋播后,雨水较多有利于线虫侵染而发病较重。

4.防治方法 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4~5千克混少量细土,施入播种沟内,然后盖土。

(十六)小麦胞囊线虫病

1.分布与为害 小麦胞囊线虫病,是当前对小麦生产威胁性极大的病害。我国目前已知湖北、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均有发生。由小麦胞囊线虫(Heterofera avenaeWollenweber)引起。此病仅发生于禾本科植物,主要为害小麦、大麦、黑麦和多数多年生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2.症状 受害小麦幼苗矮黄,根分岔多而短,并稍膨大,根生长得浅并显著减少,后期被寄生处根侧鼓包、皮裂,露出面粉粒状、先白色发亮后变褐发暗的胞囊。将挖取的细根,在空气中稍停几分钟后,胞囊更明显。

3.发生规律 小麦胞囊线虫病为定居型内寄生性线虫病,整个为害阶段都在根输导组织处进行。初侵染源为病田土中孢囊内越冬的幼虫。幼虫由根尖侵入,而后活动到维管束中柱处,将头插入维管束,刺激头周围细胞成为巨型细胞。雌成虫后期,体躯急剧膨大,撑鼓根皮直至破裂,显露体躯于根表。以后颜色变深形成含大量卵粒的孢囊。孢囊可借流水、风力作远距离传播。一般与禾谷类作物连作发病重,轻沙质土比黏土发病重。

4.防治方法 参考小麦粒线虫病防治。

二、小麦虫害

(一)小麦蚜虫

1.分布与为害 麦蚜发生的种类主要有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 (Fabricius)]、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 (Rondani)]和麦黍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均属同翅目蚜科。全国各麦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麦类和其他禾本科作物与杂草。若虫、成虫常大量群集在叶片、茎秆、穗部吸取汁液,被害处初呈黄色小斑,后为条斑,枯萎、整株变枯至死亡。

2.形态特征 麦二叉蚜触角短于体长,腹管长过腹末,额瘤明显,有翅型前翅中脉2叉。麦长管蚜触角长于体长,腹管长过腹末,额瘤明显,有翅型前翅中脉3叉。黍缢管蚜触角短于体长,腹管短不过腹末,额瘤不明显,有翅型前翅中脉3叉。

3.发生规律 麦蚜在河南省1年发生10~20代,冬季以无翅蚜在小麦根茎或地下根部潜伏,小麦返青后,开始大量繁殖为害。一般情况下,麦蚜常在冬前10月份或当年2—3月份温暖、降水较少的情况下大发生。水浇地一般轻于旱地,土壤肥沃麦田一般轻于肥力差的麦田。

4.防治药剂

抗蚜威(辟蚜雾)

作用特点:抗蚜威原药为无色、无味固体,渗透力强,对人、畜毒性较低,对蚜虫的天敌(瓢虫、草蛉)和蜜蜂毒性均低。在一般条件下贮存比较稳定。

剂型:50%可湿性粉剂,50%水分散粒剂。

使用方法:防治麦蚜,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20克,兑水50千克喷雾。

注意事项:

①抗蚜威口服毒性中等,皮肤接触为低毒,但在配制和喷药时,仍要做好个人防护。

②安全间隔期为8天。

③贮存、保管药剂应放在干燥处。

中毒急救:如果不慎中毒,应立即送医院,肌肉注射1~2毫克硫酸颠茄碱。

(二)麦蜘蛛

1.分布与为害 麦蜘蛛主要有两种,麦圆蜘蛛[Penthaleus mayjor (Duges)]和麦长腿蜘[Petrobia latens (Mullen)],前者属蜘蛛纲蜱螨目走螨科,后者属叶螨科。全国各麦区均有分布,北方以麦长腿蜘蛛为主,南方以麦圆蜘蛛为主。麦圆蜘蛛以为害小麦为主,其次为大麦、豌豆及苜蓿、刺儿菜等杂草,主要分布在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植株过密的麦田。麦长腿蜘蛛主要发生在地势高燥的干旱麦田,除为害小麦、大麦外,还为害棉花、大豆等作物。

2.形态特征 麦圆蜘蛛体卵圆形,体长0.65~0.98毫米,背面有红斑点,足4对,第一对最长,第四对次之,第二、第三对相等。麦长腿蜘蛛体纺锤形,长0.5毫米,背中央红色,两侧黑褐色,足4对,第一对足超过第二对、第三对2倍长。

3.发生规律 麦圆蜘蛛1年发生2~3代,以成若虫和卵在麦株及杂草上越冬,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为害重,越夏卵10月始为害秋苗,喜潮湿,多在早8—9时以前和午后4—5时以后活动。麦长腿蜘蛛1年发生3~4代,以成虫和卵越冬,4—5月进入为害盛期,10月上中旬越夏卵为害秋苗,喜干旱,白日活动,以下午3—4时最盛,遇雨或露水大时,即潜伏麦丛或土缝中不动。

4.防治药剂

三氯杀螨醇

作用特点:三氯杀螨醇工业品为褐色液体,对酸稳定,遇碱易分解失效;对螨类以触杀作用为主;持效期较长,对害虫天敌安全。

剂型:20%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小麦蜘蛛,每亩用20%三氯杀螨醇乳油75~100毫升,兑水30千克均匀喷雾。

注意事项:

①不能和碱性农药混用。

②对茄子、苹果的有些品种易产生药害,使用时要注意。

③在水果、蔬菜和茶叶上使用时要严格控制药量,以免留下残毒。

④三氯杀螨醇无内吸作用,喷雾一定要周到。

中毒急救:

①无特殊解毒剂,如经口摄入要催吐。

②尽可能保持病人安静,控制病人激动,清醒时,可给予常用剂量的巴比妥与其他镇静剂。

③注意维持呼吸,如有衰竭使用人工呼吸。

(三)黏虫

1.分布与为害 黏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又叫行军虫、剃枝虫。五花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全国各地都有发生,是我国农作物的重要迁飞性杂食性害虫。主要为害多种禾谷类作物,大发生时也可为害棉、麻、豆类、果树、蔬菜、林木及牧草等。

2.形态特征 成虫淡褐色或黄褐色,体长15~20毫米,前翅中央近前缘有2个淡黄色圆斑,外圆斑下方有1个小白点,两侧各有1个小黑点。翅顶角有1条向内伸的斜线。卵黄白色,直径0.5毫米,孵化前铅黑色。老熟幼虫体长36~38毫米,黄褐色至红褐色,头盖有网状纹,中央有一黑褐色八字形纹,腹部中线白色,亚背线蓝色或黑褐色。

3.发生规律 黏虫发生代数,随地理纬度及海拔高度而异,河南省1年发生3代。成虫有远距离迁飞习性,每年随东亚季风南北往返,有规律的远距离迁飞。成虫喜食蜜露,羽化后必须进行补充营养方可正常产卵繁殖。白天栖息在植株间傍晚出来活动。成虫喜选择生长茂密的农田,将卵块产在叶尖及枯黄的叶片上,每头雌虫可产卵1 000~3 000粒,卵期3~6天,幼虫6龄,4~6龄为暴食期,因此防治应在3龄前进行。

4.防治药剂

毒死蜱(乐斯本)

作用特点:毒死蜱原药为白色颗粒状结晶,室温下稳定,有硫醇臭味,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对蜜蜂有毒,对鱼类及水生生物毒性较高。

剂型:48%乳油。

使用方法:防治小麦黏虫,在幼虫3龄以前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雾。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食物、饲料等存放在一起,应贮存于干燥阴凉的地方。

②按农药安全规程使用,避免药剂溅到眼睛里和皮肤上,如果不慎溅到身上,应用大量清水冲洗。

③各种作物收获前停止用药的安全间隔期为:水稻7天,小麦10天,大豆14天,玉米21天。

中毒急救:发生中毒时,应立即送医院就诊,可以注射解毒药物阿托品。

(四)小麦叶蜂

1.分布与为害 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Chu)又叫小黏虫、齐头虫等,属膜翅目叶蜂科。分布广泛,主要发生在淮河以北麦区,为害麦类作物及看麦娘等杂草。小麦叶蜂以幼虫为害麦叶,从叶边缘向内咬食成缺刻,重者可将麦叶全部吃光。

2.形态特征 小麦叶蜂成虫体长8~9.8毫米,雄蜂体略小,黑色微带蓝光,后胸两侧各有一白斑。翅透明膜质带有极细的淡黄色斑。胸腹部光滑,散有细刻点。小盾片黑色近三角形,有细稀刻点。卵扁平肾形淡黄色,表面光滑。幼虫共5龄,老龄幼虫17~18.8毫米,圆筒形,胸部较粗,腹末较细,胸腹各节均有横皱纹。头深褐色,胸腹部发绿色。蛹长9.8毫米,雄蛹略小,淡黄到棕黑色。头胸部粗大,腹部细小,末端分叉。

3.发生规律 小麦叶蜂在华北麦田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20~25厘米深处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羽化,在麦田内交尾产卵。成虫用锯状产卵器将卵产在叶片主脉旁边的组织内。1次1粒,成串产下。成虫寿命3~7天,卵期10天。幼虫共5龄,1~2龄白天为害叶片,3龄后白天隐蔽,黄昏后上升为害。到5月上、中旬老熟幼虫入土作茧休眠至10月中旬再蜕1次皮化蛹越冬。幼虫有假死性,遇振动即落地。

4.防治药剂

灭多威(万灵)

作用特点:灭多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具有一定的杀卵效果,对有机磷已经产生抗药性的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效。

剂型:20%乳油、24%水溶性液剂。

使用方法:一般应掌握在3龄前进行,每亩用20%乳油90~120毫升,兑水30千克喷雾,可有效防治小麦叶蜂。

注意事项:

①灭多威挥发性强,有风天气不要喷药,以免飘移,引起中毒。

②灭多威易燃,应远离火源。

③不要与碱性物质混用。

中毒急救:如果中毒应马上送医院治疗,解毒药为阿托品,严禁使用吗啡和解磷定。

(五)小麦吸浆虫

1.分布与为害 我国发生的小麦吸浆虫主要有两种,麦红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 (Gehin)]和麦黄吸浆虫[Contarinia tritici (Kinby)],均属于双翅目瘿蚊科。其中以麦红吸浆虫分布广、为害重。麦黄吸浆虫多发生在高山地带,以及某些特殊生态条件的地区。主要为害大麦、小麦、燕麦等作物,以幼虫潜伏在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造成秕粒、空壳,大发生年可形成全田毁灭,颗粒无收。

2.形态特征 麦红吸浆虫橘红色,雌虫产卵管短,伸出时约为腹长的1/2,卵长卵形,末端无附着物,幼虫橘黄色,体表有鳞片状突起,蛹橙红色。麦黄吸浆虫成虫姜黄色,雌虫产卵管长,伸出时与腹部等长,卵呈香蕉形,前端略弯,末端有细长卵柄附着物,幼虫姜黄色,体光滑,蛹呈淡黄色。

3.发生规律 两种吸浆虫均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圆茧越夏、越冬,黄河流域3月上、中旬越冬幼虫破茧上升到地表,4月中、下旬大量化蛹,羽化后大量产卵为害。一般情况下,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常会引起该虫大发生,成虫盛发期与小麦抽穗扬花期吻合发生重,土壤团粒构造好、土质疏松、保水力强也利其发生。

4.防治药剂

甲萘威(西维因、胺甲萘)

剂型:25%可湿性粉剂,5%颗粒剂。

作用特点:西维因工业品为黄色或红褐色结晶,对光、热和酸性物质都比较稳定,遇碱性物质易分解失效;人、畜接触后在体内无积累作用;在一般使用浓度下对作物无药害。

使用方法:成虫期每亩用25%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5~2.5千克直接喷粉,防治小麦吸浆虫。

注意事项:

①西维因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贮存时也不可与碱性物质放在一起。

②药剂在作物收获前禁用期为7~10天。

③对蜜蜂杀伤力很强,在开花期使用要注意;用于瓜类作物宜先试验,观察是否产生药害。

中毒急救:用阿托品0.5~2毫克口服或肌肉注射,重者加用肾上腺素。禁用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吗啡。

玉米病虫害

一、玉米病害

(一)玉米小斑病

1.分布与为害 玉米小斑病是我国玉米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玉米德氏霉菌[Drechslera maydis (Nishik.) Shoem.]引起,流行年份为害严重。

2.症状 自苗期到后期都可发生。自下部叶片开始,出现褐色半透明水渍状小斑,逐渐向上蔓延,以玉米抽穗时最多。病斑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边缘常有赤褐色晕纹。后期严重时,叶片枯死。在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绒毛状物。

3.发生规律 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也可越冬,但成活率低。菌丝发育适温为28~30℃,孢子萌发适温为26~32℃。河南省夏玉米地区病害流行的关键时期是7—8月份,月平均气温25℃以上,降水多,病害易流行。玉米连茬种植,土壤肥力差,播种过迟等易于发病。

4.防治药剂

甲基硫菌灵(甲基托布津)

作用特点:甲基硫菌灵系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

制剂:50%、70%可湿性粉剂,36%、50%悬浮剂。

使用方法:每50千克种子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5~35克拌种。

注意事项:

①甲基硫菌灵可与石硫合剂等碱性农药混用,但不能与含铜制剂混用,或前后紧接使用。

②贮存于阴凉干燥处。

③作物收获前14天停止使用。

中毒急救:药液溅入眼睛可用清水或2%苏打水冲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二)玉米圆斑病

1.分布与为害 玉米圆斑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炭黑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 carbonumull-strup .)引起,局部发生严重。

2.症状 玉米圆斑病为害果穗、苞叶、叶片和叶鞘。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瘪。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苞叶上病斑初为褐色斑点,后扩大为圆形大斑,也具有同心轮纹,表面密生黑色霉层。

3.发生规律 由于穗部发病较重,所以带菌种子的作用更大,有些感病种子不能发芽而在土中腐烂,有时引起幼苗发病或枯死。遗落在田间或秸秆垛上残留的病株残体以及果穗子粒上潜存的菌丝体均可安全越冬,成为第二年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越冬病菌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传播到玉米植株上,萌发侵入。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

4.防治药剂

三唑酮(粉锈宁)

作用特点:三唑酮是一种高效、低毒、低残留、持效期长、内吸性强的三唑类杀菌剂,被植物吸收后,能在植物体内传导。三唑酮的杀菌机制极为复杂,主要是抑制菌体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因而抑制或干扰菌体附着胞及吸器的发育、菌丝的生长和孢子的形成。三唑酮对某些病菌在活体中活性很强,但离体效果很差,对菌丝的活性比对孢子强。

三唑酮可以与许多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现混现用。

制剂:5%、15%、25%可湿性粉剂,1%粉剂,20%三唑酮乳油,15%三唑酮烟雾剂,20%、25%三唑酮悬浮剂。

使用方法: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400~500倍液喷雾。喷药后24小时内遇雨要重新喷药,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注意事项:

①麦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上在收割前35天停止使用。

②可与代森锌、敌百虫、氧化乐果等多种农药混合使用。

③用于拌种时,应严格掌握用量和充分拌匀,以防药害。

中毒急救:一般只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性。对症治疗,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三)玉米纹枯病

1.分布与为害 玉米纹枯病在我国各玉米产区均有发生,由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Kuhn)引起。除为害玉米外,还侵染水稻、小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及棉花、大豆等作物。

2.症状 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有时在茎基部数节出现明显的云纹状病斑。病株茎秆松软,组织解体。

3.发生规律 以菌核在土中越冬,第二年侵染玉米,先在玉米茎基部叶鞘上发病,逐渐向上和四周发展,一般在玉米拔节期开始发病,抽穗期病情发展快,吐丝灌浆期受害重。玉米连茬种植,发病重;高水肥、密度大,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发病重。7—8月份降水次数多,降水量大,易诱发病害。

4.防治药剂

菌核净

作用特点:菌核净为亚胺类杀菌剂,具有直接杀菌、内渗治疗作用,残效期长。

制剂:40%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防治玉米纹枯病,每次每亩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200~250克(有效成分80~100克),兑水30千克,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次间隔1~2周,共防治2~3次。

注意事项:

①菌核净虽属低毒杀菌剂,但配药人员和施药人员仍需注意防止污染手、脸和皮肤,如有污染应立即清洗,操作时不要抽烟、喝水和吃东西,工作完毕后应及时洗净手、脸和可能被污染的部位。菌核净能通过食道等引起中毒,无特效药解毒,可对症处理。

②本剂在中性或微酸性下稳定,遇碱分解。

中毒急救:一般只对皮肤、眼有刺激症状,经口中毒低,无中毒报道。误食立即催吐、洗胃。

(四)玉米锈病

1.分布与为害 华南、西南、华北、东北、华东以及西北等地都有发生。温暖潮湿地区发生较多。由高粱柄锈菌(Puccinia sorghiSchw.)侵染所引起。通常在玉米生育中后期发生,使植株早枯、子粒不饱满而减产。

2.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长圆形、黄褐色、粉状病斑,并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夏孢子堆和夏孢子。生长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3.发生规律 在南方温暖地区,病原菌以夏孢子越冬。来年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病斑上产生夏孢子,可以在田间重复侵染,并由南至北随季风传播,逐渐扩大蔓延。夏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高的相对湿度(100%)有利于锈病发生和发展。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早熟品种一般易发病,马齿型品种比较抗病。氮肥施用过多,会加重病害发生。

4.防治药剂

百菌清

作用特点:百菌清是一种非内吸性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具有预防作用,能与真菌细胞中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发生作用,与该酶体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酶的活力,使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受到破坏而丧失生命力。百菌清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植物受到真菌的侵染,在植物已受到病菌侵害,病菌进入植物体内后,杀菌作用很小。百菌清没有内吸传导作用,不会从喷药部位及植物的根系被吸收。百菌清在植物表面有良好的黏着性,不易受雨水等冲刷,因此具有较长的药效期,在常规用量下,一般药效期为7~10天。

制剂:75%可湿性粉剂,10%、20%、28%、30%、45%烟剂,40%悬浮剂。

使用方法:在玉米锈病发生初期,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时,每次每亩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10~140克(有效成分82.5~105克),兑水30~35千克喷雾,以后每隔5~7天喷药一次,连续喷2~3次。

注意事项:

①不能与强碱性农药混用。

②百菌清对鱼类有毒,施药时必须远离池塘、湖泊和溪流,清洗药具的药液不要污染水源。

③梨、柿对百菌清较敏感,不可施用;高浓度对桃、梅、苹果也会发生药害;苹果在落花后20天的幼果期不能用药,会造成果实锈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