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6 11:52:52

点击下载

作者:许红艳

出版社:四川大学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

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试读: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东南亚地处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是亚洲大陆和太平洋群岛及澳洲大陆的连接地带。由于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这个地区成了诸多文化和民族交汇的地方,被誉为“人种博物馆”和“人类学者的乐园”。

在东南亚众多的民族中,南岛语民族(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s)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群体。这个民族群体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北起我国台湾、中经东南亚、南至西南太平洋三大群岛、东起复活节岛、西到马达加斯加等海岛地带,操南岛语系语言,文化内涵相似的族群群体。

东南亚地区的南岛语民族主要分布在海岛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中南半岛。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份统计,操南岛语的民族及其支系在印度尼西亚有1.6亿人,马来西亚有1400万人,菲律宾有5000万人,越南内陆地区有63万人。可见,南岛语民族是东南亚地区,特别是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主体民族。他们数量极多,历史演变情况也十分复杂。

人文学者对南岛语民族的关注和研究始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人类学家的“殖民地研究”。荷兰人将民族语言文化相同的苏门答腊、婆罗洲、爪哇一带称为“东方印度群岛”。1850年前后,英国人开始使用“东印度群岛民”或“马来群岛民”一类的族群概念。1884年德国古典进化论人类学家巴斯典(A. Bastian)和美国历史学派人类学家克罗伯(A.L.Kroeber)先后概述了以东南亚群岛为中心,分布于东西两大洋和亚澳两大洲之间的文化共同体特征,即“印度尼西亚文化圈”或“东南亚古文化圈”。克罗伯指出:“中南半岛与东印度群岛土著组成一个文化区域,直到现在,印度尼西亚文化虽然落后,然到处所遇见的仍为同一的原始文化。在今菲律宾、印尼群岛、阿萨姆及中南半岛等地,这一系文化还多保存着相同的文化特质,例如刀耕火种、梯田、祭献用牺牲、嚼槟榔、高顶草屋、巢居、贵重铜锣、竹弓、吹箭、少女房、重祭祀、猎头、人祭、竹祭坛、祖先崇拜、多灵魂。这许多文化特质组成了东南亚古文化。”

截至目前,学术界对南岛语民族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的研究课题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受学者争议的,就是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扩散问题。针对这个课题,多位学者从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体质学等角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起源地及扩散模式的假说。虽然国内外一些学者曾经从不同角度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早期历史进行过探讨,但是,关于这个民族群体的起源和后来的发展演变情况,依然还有一些问题没有阐述清楚。比如,南岛语民族是从哪里来的?什么时候来到他们现在居住的地区的?他们在今天分布的这个地区又是如何分化演变的?现在有多少民族或支系?学术界对这些问题一直没有定论。因此,本书打算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做一个系统的论述,并针对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见解。

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和东南亚地区操南岛语系语言的诸多民族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历史的研究难度非常大。但是,该项研究又相当重要。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是我们认识这一民族群体后来的历史发展、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现在的分布格局的基础,也是我们深入认识东南亚,尤其是东南亚海岛地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史的基础。虽然对南岛语民族起源与扩散问题的研究是学术界比较热的一项课题,但比较系统地从这个民族群体演变发展史的角度来探寻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历史的研究并不多见,因此,从这个角度说,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的历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研究,东南亚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历史与中国西南、东南沿海的古代民族的历史有联系,因此,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分化与早期的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进行研究时,必然会涉及中国古代民族的历史。因此,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分化和形成演变的历史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东南亚地区这一重要的民族群体的了解,而且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民族的历史以及这些民族与东南亚民族的历史关系进行完整的认识。

另外,东南亚地区的南岛语民族不仅与我国南方的古代民族有渊源关系,而且在以后的发展历程中,他们同中国的各民族,尤其是中国的南方民族也一直有着极为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联系。他们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可以为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研究开辟出一个新的发展空间,这有利于加强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我们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选题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实用价值。

总之,南岛语民族的分布,西自非洲东南的马达加斯加,东到南美洲外海的复活节岛,北起中国台湾地区,南抵新西兰岛。分布在如此广阔地区内的南岛语民族各族群多元且复杂,其文化丰富且动态,是人类学家、语言学家与考古学家田野调查的重要对象。对这个民族群体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当务之急。虽然学术界对南岛语民族的研究已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但是对这个民族群体深入而又系统的研究并不多见。大多数的研究较多地集中在对南岛语民族起源的研究上,对其扩散后的分化、形成与演变的具体过程的研究几乎还是一片未涉足的领域。然而,由于这个民族分布范围太广,受研究条件的限制,本文只选取东南亚地区的南岛语民族来进行研究。东南亚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分化、形成、发展与演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把这个群体中每一个具体民族的历史完全说清楚几乎不太可能。本书尝试从历史学的角度对这一民族群体的发展轨迹进行宏观的探索。希冀能够在探索其起源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发展演变进行系统的论述,使我们对这一重要的民族群体有更多的了解。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学术界对于南岛语民族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的研究课题中,关于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扩散的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有多位中外学者从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或是体质学等角度提出了多种不同的起源地及扩散模式的假说。(一)国外研究现状1.对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的研究

国外学术界对南岛语民族的研究最初是从语言学开始的,迄今关于南岛语民族起源研究中最基本的方法也是语言学的方法。苏瓦迪士(Swadesh)在讨论语言学家如何重建史前史时,认为主要有三个方向:(1)建立语言间共同起源及其后续分裂的事实;(2)发现语言间传播的特征(如语音、语法结构以及词汇);(3)重建较早时期语言的词汇,以帮助我们了解史前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文化内涵。因此,西方语言学者对南岛语族起源地区和年代的研究主要有三种方法,即:“语系的分群以及语群的层次关系的断定;词汇统计年代学的研究;‘原南岛语’的拟测及显示的早期文化。前两种研究方法是相似的,都是使用某一约定的词汇表比较这个语系之下数百种的语言,依其间同异的程度(即共有词汇的百分比)加以分群,然后推测哪些群较早,哪些较晚。使用词汇统计年代学的学者则进一步根据共有词汇的百分比推断同系的两种语言开始分家的绝对年代。第三种方法是根据现代南岛语言中词汇的分布将南岛语系的祖语即原南岛语拟测出来,看它包含什么样的文化内容和环境内容,然后去找某个古代文化地理区域来印证。”

一百多年以来,尤其是最近三十多年间,西方语言学家主要依据这些语言学的方法,针对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起源地及扩散模式的假说。

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认为可以由有亲缘关系的语言的地理分布来推论民族迁移的历史与方向;语言最分歧的地区也就是这个民族的古代居留中心。这个观点被南岛语言学家戴恩(I.Dyen)用来研究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他在《语言的分布和民族迁徙理论》(Language Distribution and Migration Theory)中对此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后来他在《南岛语言的词汇统计分类》(The Lexico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s)、《大洋洲语言学里的南岛语和原南岛语》(The Austronesian Language and Proto-Austronesian in Linguistics in Oceania)等文中,采用苏瓦迪士(Swadesh)的200个基本词汇,运用词汇统计学的方法来判断不同语言间的亲疏关系以及分支的年代。通过对南岛语的比较研究,戴恩发现今南岛语中有三个地区的语言变异、复杂性程度最高,这三个地区是中国台湾、苏门答腊和新几内亚岛,其中尤以新几内亚岛语言的总数最多,因此,戴恩认为新几内亚岛是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地。

荷兰学者柯恩(H.A.Kern)指出要研究起源地,可以从植物群及动物群中找到民族起源地区的证据,尤其是在某种气候范围内才能找到的植物群与动物群。他在《推定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民族起源地的语言学证据》(Linguistic Evidenc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ginal Homeland of the Malay-Polynesian Peoples)一文中,比较了遍布于各地区的一百多种南岛语言,拟测出了南岛语词汇。柯恩拟测出的原南岛语词中包括动物和植物成分的有:甘蔗、椰子、香蕉、竹、苇、稻米、黄瓜、红薯、荨麻、芋头、毒鱼药、沙鱼、章鱼、龙虾或大虾、海龟船、蚊、蝇、房屋、虱卵、蛾子或壁虱、蜘蛛、鼠、狗、猪、鸡、苍鹭、鳄鱼、水牛、黑毛猴、猿等。根据这些词汇所反映的内容,柯恩认为古南岛语的起源地应在热带地区,而且是在海边。他推定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地可能在印度尼西亚或中南半岛的东岸,北不超过北回归线,南不超过爪哇,最可能是在中南半岛的海岸。

除了柯恩外,其他语言学家对南岛语也进行了拟测。他们所拟测的原南岛语族文化有基本的共同性:“最早的原南岛语族的老家应该是热带的海岸地带,当时住民已有农业(芋、薯、稻米、粟、果树),但也有狩猎和渔捞,有陶器,有石、木、竹器,有纺织,有干栏屋,有树皮布,大量使用蚌贝,有发达的航海技术和造船工业”。

法国语言学家欧追古(André G.Haudricourt)在“Les Origines Asiatiques des Langues Malayo-Polynesiennes”一文中认为古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地是在亚洲大陆东南沿海一带,介于海南岛和中国台湾岛之间。这个区域比中南半岛更靠北一些。他的两个主要理由是:(1)南岛语言的最有歧异和存古现象最多的是在这个地区;(2)南岛语言和华南、北越、海南等地的各种语言有关,这种关系可能是亲属的或是移借的。

理查德·舒特勒(Richard Jr.Shutler)和杰弗里·马尔克(Jeffrey C.Marck)在《关于掌握农耕技术的南岛语民族的流散》(On the Dispersal of the Austronesian Horticulturalists)一文中认为傣、卡岱(Kadai)、南岛的共同母语的起源地在亚洲南部,即华南与中南半岛北部一带。公元前10000年,这三个语群的共同母语社会(Proto Community)可以跟和平与绳纹陶文化连起来。公元前9000年后,从母语中分裂出一支,即古南岛语民族可能就已经迁移到中国台湾岛了。古南岛语民族的最有可能的起源地是我国的台湾地区。

美国南岛语言学家罗伯特·白乐思(Robert Blust)在《南岛语的故乡:语言学的视角》(The Austronesian Homeland:A Linguistic Perspective)一文中根据南岛语分群和词汇所反映自然环境的比较证据,认为大约在公元前4500年的时候,原南岛语分化为中国台湾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中国台湾是南岛语的起源地,至少非常接近这个起源地。他的论证建立在以下两个基础之上:(1)台湾地区的语言占整个南岛语系的四大分支的三支,因此这个地区的语言最有分歧,也最有可能是原始居留地;(2)最新最全的语言资料显示古南岛语民族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动植物都见于中国台湾岛上的各种地形和气候。古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地大概在温带,而不是柯恩所说的热带地区。

本尼迪克特(Benedict)在《泰、卡岱、印度尼西亚语:东南亚的一个新联盟》(Thai, Kadai and Indonesian:A New Alignment in Southeast Asia)和《一张词根表里的澳泰语言和文化》(Austro-Thai Language and Culture with a Glossary of Roots)等文章里提出了澳泰(Austro-Tai)假说,他认为南岛语与澳泰语之间有亲缘关系,这两个语族在中国南方分离后,古南岛语族向岛屿移动,形成后南岛语的祖先。

达雷尔·特莱恩(Darrell Tryon)在《原南岛语和南岛语的主要分支》(Proto-Austronesian and the Major Austronesian Subgroupings)一文里推测最早的南岛语是起源于华南,在5000—6000年前迁移到台湾地区。然后从台湾地区移向菲律宾,并遍布菲律宾群岛。此后,又从菲律宾向西南移入婆罗洲,以及苏门答腊和爪哇,并有小的分支进一步扩散到马来半岛以及越南和高棉东部;向南移入苏拉威西,从那里,再分为两路:一路进入斯兰岛(Seram)和帝汶地区,另一路进入哈马黑拉岛(Halmahera)和伊里安(Irian Jaya)等地区。

除了单纯语言学框架下探寻南岛语民族起源论外,国外学者还利用民族学、体质人类学、考古学等方法来研究南岛语民族的起源。这方面涉及范围广泛,研究成果众多。

美国人类学大师克罗伯(A.L.Kroeber)在《菲律宾的民族》中提出了“东南亚古文化圈”概念,并总结了东南亚古文化圈的文化特征。克罗伯指出,在今菲律宾、印尼群岛、阿萨姆及中南半岛等地,保存着相同的文化特质,这些共同的文化特质组成了东南亚古文化。克罗伯对东南亚古文化圈共同文化特质的描述代表西方早期人类学者对东南亚南岛语人群的认知。

威廉· G·索尔海姆(Wilhelm.G.Solheim)在《努散陶假设: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和扩散》(The Nusantao Hypothesis: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Austronesian Speakers Perspectives)一文中,从考古学的而言,推论出南岛语基本上是一个贸易语言,最早源于菲律宾南部的棉兰老和印尼东北一带。这里的居民,由于更新世纪结束后的海平面上升使许多陆地变成了岛屿,而被迫增强了航海的能力,以维持与亲族或家乡的联系。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这些说前南岛语的航海民族开始向菲律宾棉兰老、米沙鄢(Visayan)和吕宋岛南部拓展。在公元前5000年—公元前4500年间,到达吕宋岛北部、中国台湾岛和华南沿海,并发展出原南岛语。他们除了沿着华南海岸向南经越南沿海扩散到沙捞越、婆罗洲和印尼东部海岸一带,向北可能扩散到韩国和日本,并继续与中国台湾地区和菲律宾北部接触。此时,南岛语已发展成一种贸易语言。所以索尔海姆认为南岛语族其实是东南亚岛屿的土著,其最早的源头可能是在印尼的东北部和菲律宾南部一带。

彼得·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在《印度—马来西亚群岛史前史》(Prehistory of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一书中依据考古证据并结合语言学的观点,来研究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在该书中贝尔伍德采用本尼迪克特的澳泰假说,认为南岛语族的最终起源在中国南方,而中国台湾则为南岛语族向海洋发展的起源地。在新版的该书中,对于南岛语族的起源仍保持类似的看法,但他采用的语言学架构则改为白乐思的南亚(Austric)假说,同时更进一步指出造成南岛语族扩散的主因是采用稻米耕作技术后产生的大量移民。

另外,贝尔伍德还发表了一系列文章探讨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比如:《太平洋地区的人类》(The Peopling of the Pacific)、《印度-马来西亚群岛史前史的新观点》(New Perspectives on Indo-Malaysian Prehistory)、《关于南岛语起源的假设》(A Hypothesis for Austronesian Origins)、《东南亚南岛语史前史:起源、扩张和转变》(Austronesian Prehistory in Southeast Asia:Homeland, Expansion and Transformation)等。在这些文章里,贝尔伍德依据更新的考古资料,并参酌其他语言、人类学和生物、地质等自然科学的资料,认为南岛民族的祖先是居住在大陆东南沿海的新石器时代的农民,由于谷类农业的发展,造成了人口的增长,因而需要新的土地从事农业,于是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他们向东南亚的海岛扩散。大约在公元前4000—公元前3500年的时候,他们首先到达中国台湾岛;公元前3000年原南岛民族继续扩散到菲律宾北部,而到了公元前2500—公元前2000年,南岛民族已经占据了东印尼群岛,并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狩猎和采集族群。到了公元前1500年以后,操原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的族群开始进入美拉尼西亚西部,并继续通过美拉尼西亚,进入波利尼西亚西部。至公元1000年之时,波利尼西亚和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的大多数岛屿都已被南岛民族所占据。

著名的考古人类学家H拜也(H.O.Beyer)教授1948年在《菲律宾和东亚考古》(Philippine and East Asian Archaeology)一书中初步阐述了东亚大陆与太平洋群岛土著文化的空间联系。他主要依托石器形态的类型学研究,重建东亚大陆与东南亚、大洋洲群岛土著文化的联系。拜也认为最初原始型的有柄石锛发现于华南大陆和我国台湾,传到吕宋岛发展成高级型的菲律宾式的有段石锛,最后才传播、发展为夏威夷和东波利尼西亚的型式。

张光直在《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载《中国考古学论文集》,三联书店,1999年)一文中认为:中国台湾地区土著各族所操的南岛系统语言彼此差异很大,语族分群众多,说明台湾地区是整个南岛语民族最早起源地的一部分。向上推溯四五千年的大坌坑文化很可能是原南岛语民族的祖先。他还以大坌坑文化的特征来衡量大陆东南的史前文化,将福建沿海的富国墩类型视为大坌坑文化的同类,由此他推断大陆的东南沿海地区也是南岛语民族的最早起源地。张光直将南岛语族最早的源头指向闽台两岸的大坌坑文化和富国墩类型。

近年来,遗传基因的分析已被用来探讨人类的演化及族群来源、分布、移动和血缘关系等问题。关于南岛语民族的起源问题,也有学者从遗传基因的角度来给予分析。比如,宿兵等人于2000年7月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97卷15号刊发表的《从Y染色体看波利尼西亚族群的来源》(Polynesian Origins:Insights from the Y Chromosome)一文,该文依据中国台湾地区、东南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等地的36个族群,总共551个男性样本的Y染色体的分析结果,发现据19个多能性对偶基因分布上的单倍数(Haplotypes)资料显示,台湾地区南岛族群的单倍体完全不见于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而台湾地区、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南岛族群的单倍体却都出现于现生东南亚的南岛族群当中。这个结果反映出:波利尼西亚的南岛民族并非如过去许多学者所推论的是源自中国台湾地区,而是源于包括华南在内的大东南亚范围,以岛屿东南亚做为中途站。2.其他关于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研究

东南亚的南岛语民族是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一个重要民族群体,自然也就吸引了国外诸多学者对这个民族群体的关注。人们除了对这个民族群体的起源与扩散进行研究外,也有一些其他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

人文学者关注“南岛语族”问题起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人类学家的“殖民地研究”。20世纪,西方人类学者对东南亚地区的族群有了更多的关注和研究,他们的田野调查、旅游见闻等研究成果使人们对东南亚当地的族群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了解。这样的著作主要有以下几本:

理查德·温斯德特(Richard Winstedt)在《马来人:一部文化史》(The Malays-A Cultural History)一书里对马来人的起源、宗教信仰、政治、司法、经济、文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费伊·库珀·科尔(Fay Cooper Cole)的《马来西亚的民族》(The Peoples of Malaysia)一书是本人类学著作。该书对马来半岛、婆罗洲、菲律宾群岛、巴厘、爪哇、苏门答腊等地方的不同族群进行了描述。

佛兰克·勒巴尔(Frank M.Lebar)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民族》(Ethnic Groups of Insular Southeast Asia)里对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不同族群和文化进行了调研。

R·M·昆特雅拉宁格拉特(R.M.Koentjaraningrat)的《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民族和文化介绍》(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and Cultures of Indonesia and Malaysia)总结了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居民的历史,描述了各个不同族群文化的多样性。

蒂莫西·巴纳德(Timothy P.Barnard)主编的《挑战马来特性——跨界的马来人认同》(Contesting Malayness—Malay Identity Across Boundaries)一书是本有关马来人研究的论文集。在该论文集中,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对马来人的分布、起源、形成、矛盾冲突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特鲁曼·斯门竹塔克(Truman Simqnjutak)等人编的《南岛语民族的流散与印尼群岛的民族语》(Austronesian Diaspora and the Ethnogenesis of People in the Indonesian Archipelago: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一书也是本论文集。该论文集包括了28篇会议论文或摘要。有关学者和专家从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古人类学、人类学、遗传学、考古学等角度探讨了南岛语研究的新成果。

安东尼·米尔纳(Anthony Milner)的《马来人》(The Malay)是一部研究马来人的作品。米尔纳探讨了马来人认同的形成、早期的历史发展、创造的伊斯兰文明等问题。

伦纳德·安达娅(Leonard Y.Andaya)在《同一棵树上的树叶——马六甲海峡的贸易和民族》(Leaves of the Same Tree—Trade and Ethnicity in the Straits of Melaka)一书里从历史学的角度探讨了马六甲海峡两岸几大重要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安达娅认为马六甲海峡地区的国际贸易的存在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有关历史著作

南岛语民族的先民扩散到东南亚后,对于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国外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但国外有许多历史著作,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养分。这些与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发展演变相关性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彼得·贝尔伍德的《印度-马来西亚群岛史前史》(Peter Bellwood, Prehistory of the Indo-Malaysian Archipelago)、林达·诺伦·莎菲尔的《1500年前的海岛东南亚》(Lynda Norene Shaffer,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to1500)、窦噶德· J·W ·欧赖利的《东南亚的早期文明》(Dougald J.W·O' Reilly, Early Civilizations of Southeast Asia)、佛吉尼亚·马西森·胡克的《马来西亚简史》(Virginia Matheson Hooker, A Short History of Malaysia)、巴巴拉·沃森·安达娅和伦纳德·安达娅的《马来西亚史》(Barbara Watson Andaya and Leonard Y.Andaya, A History of Malaysia)、尼古拉斯·塔林的《剑桥东南亚史》(Nicholas Tarling,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outheast Asia)、大卫· P ·钱德勒的《寻找东南亚:一部现代史》(David P. Chandler, In Search of Southeast Asia:A Modern History)、M·C·里克莱夫斯的《公元1200年以来的印度尼西亚现代史》(M.C.Ricklefs, A History of Modern Indonesia since c. 1200)、史蒂文·德雷克利的《印度尼西亚史》(Steven Drakeley, The History of Indonesia)、罗伯特·普林格尔的《巴厘简史》(Robert Pringle, A Short History of Bali)、F·兰达·邹卡耨的《菲律宾史前史》(F.Landa Jocano, Philippine Prehistory)、特奥多罗·A·艾苟西罗和米拉格罗斯·C·格雷罗的《菲律宾人史》(Teodoro A.Agoncillo and Milagros C. Guerrero, History of the Filipino People)等。这些历史著作,不论是地区史,还是国别史,都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讲述了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东南亚海岛国家的历史,为研究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发展演变提供了背景资料。(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也有过研究,主要以林惠祥、凌纯声、徐松石等人为代表。他们站在大陆文化基底的立场上,从民族学、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角度先后论述了东亚大陆、台湾地区、东南亚群岛土著民族文化的源流关系,将大陆东南的“百越”及其先民文化确定为南岛语民族的祖先。

林惠祥在《马来人与中国东南方人同源说》《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等文中,首次指出华南大陆的百越民族就是居留在大陆上的古代马来人,即所谓的“原马来人”,并从体质特征、文化习俗、考古遗存等学术角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华南大陆为马来人的起源地。他指出“蒙古利亚种(即黄种)分支先后由亚洲北方南下,其最头之一先到中国南方,后再续行南进,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而散布于南洋群岛。此一支因多住近海之地,故名为‘海洋蒙古利亚种’(Oceanic Mongolians)。其在中国南方及中南半岛时,已有属于别之先住民族,因吸收同化之,而逐渐改变其本身;进入南洋以后更大起变化,遂为今之马来族”。

凌纯声在《东南亚古文化研究发凡》《中国古代海洋文化与亚洲地中海》等文中也有类似的看法。他认为,印度尼西亚式的文化群不仅见于东南亚地区,而且存在于古代的华南大陆以及太平洋群岛间广阔的海洋地带,并称之为“亚洲地中海文化圈”。他从中国史书中去找东南亚各民族的来源,他说:“根据古史记载,代表东南亚古文化的民族,古代在中国东南者为百越,在西南者有百濮……”凌纯声主要根据文化的特质与古史的记载,认为南岛民族来自中国大陆,是古史所载的“百越”和“百濮”民族。

1959年,徐松石先生出版了《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一书,该书认为东南亚的马来民族、缅甸民族、越南民族、泰民族、高棉民族等民族的祖先都是源于中国。徐松石着重解释了马来族源于华南土著的看法,认为“马来族的前身是大越族,浙江、江苏、福建乃他们最初居住的地方,今日的苗人、傜人与马来族祖先关系最为密切”。徐松石将马来族先民从华南迁去的原因归结为楚汉战争,“楚威王击杀越王无疆,越族分散于江南海上”, “大批越民大批乘船出海,漂流到苏门答腊去”。他认为:“大约2300年前,马来人祖先大批自中国的浙闽沿海移到,逼走了波利尼西亚人,征服了小黑人,吸收了他们的血质,马来族就因此而形成。今日苏门答腊的巴特人,乃是波利尼西亚族,在印度尼西亚境内的残余。”

近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关于南岛语民族起源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林惠祥、凌纯声、徐松石这些前辈学者的“百越”视野展开的。厦门大学的陈国强、蒋炳钊、吴绵吉、辛土成等先生在《百越民族史》一书中,沿用他们的导师林惠祥教授的学术成果,认为南岛语民族起源于我国的百越民族,在楚灭越、秦统一南岭、汉武帝平两越等事件后,越族南迁。南迁的越族同当地的土著一起,融合发展成为现在的东南亚民族。

许友年在《论马来民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一书的第四章——“马来民歌的渊源”里,曾谈到马来民族的渊源,他认为马来人种来源于我国古代的越濮民族,他们在南迁之后继续保持着与中国大陆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桥驿在《越族的发展与流散》(载《东南文化》1989年第6期)里,根据考古资料,对古代越人的发展与流散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认为古代越人发源于宁绍平原,河姆渡文化就是越族在宁绍平原繁衍生息的晚期的文化。后来,由于宁绍平原发生了卷转虫海侵,致使在宁绍平原繁衍生息的越族居民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其中的一部分迁徙到南洋群岛、中南半岛等地,发展成今天东南亚地区的南岛语民族。

有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南岛语民族同中国南方一些民族有渊源关系。例如,倪大白在《中国的壮侗语与南岛语》(载《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8年第3期)一文中,选用了壮傣、侗水、黎三个语支中的几个主要语言跟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并参考我国台湾高山族的阿眉斯语、布嫩语,以及海南岛的三亚回族语言做了一些词源比较,对比了2400多个词条。最后的结论是:“我国壮侗族诸语言的系属问题,通过上述部分语族同源词或语支同源词跟印尼语的对比,其间虽然经历过从多音节简化为单音节,从无声调变为有声调这样巨大的变化,但这些词语的基本面貌源自南岛语(马来-玻利尼西亚语)却是比较清楚的了。”

邓晓华在《从语言推论壮侗语族与南岛语系的史前文化关系》(载《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里指出:“居住在大陆东南沿海的壮侗语族先民操的是原南岛语,证据是壮侗人与南岛人有一批同源词。同源词是亲属语言中最古老的基本核心词,既是确定亲属语言的根据,又是了解操这种语言的人们文化历史背景的窗口。”

吴安其的《南岛语分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年)一书通过南岛语的分布和南岛人的迁徙,追溯了南岛语的分布历史。该书还从语言学的角度,从地区相近南岛语的比较开始,区分南岛语不同历史时期的创新,在不同语支构拟的基础上把南岛语划归泰雅-赛夏语、邹-卑南语、美拉-密克罗尼西亚和马来-他加禄语四个语族。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吴春明、陈文的《“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闽台说”商榷》(载《民族研究》,2003年第4期)一文中在对南岛语族起源诸说述评的基础上,认为原南岛语族“闽台说”忽视了东南土著文化的统一性,割裂了东南土著文化发展的连续性。

郭志超、吴春明的《台湾原住民“南来论”辨析:兼论“南岛语族”起源》(载《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一文认为,“台独”分子宣扬中国台湾地区原住民与大陆无关的“南来论”,是对原住民“马来”种族、“印度尼西亚式”文化属性和“南岛语族”语言范畴的主观歪曲。作为台湾地区原住民“南来论”依据的“南岛语族”东南亚起源论,在民族考古学与比较语言学实践中都忽视了华南大陆的材料。在这一学术缺陷下得出的结论,有悖于自远古以来亚澳间海洋地带土著民族文化发展与空间传播的历史事实。

吴春明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述评》(载《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一文里,对中外学术界对南岛语族起源课题的研究中的不足做了述评,认为南岛语族的起源研究,必须从包括华南在内的亚洲东南海洋地带土著文化史的宏观格局中认识。从历史学、史前考古学、民族考古学、语言学、体质人类学等多学科视角进行综合考虑,才能得出接近历史真实的结论。

焦天龙较早向国内介绍了国际学术界关于南岛语族研究的新成果,他在《东南沿海的史前文化与南岛语族的扩散》一文中,将东南沿海作为南岛语族的起源地,同时从河姆渡文化、皂市下层文化中寻找更早期的线索,具有重大学术价值。他与范雪春合著的《福建与南岛语族》是国内第一部南岛语族起源考古的专著,有较高学术价值。

何平教授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演变进行了研究。他在《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南岛语民族与中国古代越人和濮人的关系》(载《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里对今天分布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即古代越人和濮人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探讨。何平教授认为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来自中国南方,与中国古籍中记载的分布在东南沿海的百越民族和分布在云南的土著民族的先民有着共同的渊源关系。(三)研究现状评析

综上所述,对于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扩散的研究,国内外研究成果都比较丰富。中外的民族、考古、语言学者就南岛语民族的起源提出了种种不同的认识,主要有“太平洋群岛说”“东南亚群岛说”“中南半岛说”“华南大陆说”“台湾说”“闽台说”等。研究方法也从单纯的语言学探索扩展到考古学、民族学、语言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整合。所有这些都为本论题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但目前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对于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扩散的研究,争议比较多,很多问题还没有定论。各位学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他们提出的关于南岛语民族起源与扩散的不同模式与假设,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吴春明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述评》(载《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里有详细的论述,本人赞同他的观点。(2)在研究方法上,以往的一些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就语言学方法而言,语言学家以比较历史或词汇统计的方法所推测出的树枝图,来显示各个语言间的亲疏关系。但是要将此树枝状的语言分类回溯到没有任何文字记录的史前时代,并将各个树枝安插到不同时间和空间的考古文化架构当中,其难度无疑是很高的。姑且不论语言树枝图本身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就考古资料而言,在东南亚海岛地区目前还是比较薄弱的,甚至存在许多考古的空白地带。遗传基因的分析方法,其分析结果有可能因为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而未必能完全准确。(3)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关注的是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早期的扩散,对南岛语民族在东南亚地区的形成与发展演变基本没有比较系统性的研究,有很多方面甚至没有触及,因而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发展演变缺乏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这个民族群体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是基于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旅游家的见闻基础上的民族志、游记等。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对这个民族群体进行研究的成果基本没有。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一)研究目的

南岛语民族是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民族群体。这个民族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经历了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发展变迁过程。最初南岛语民族的先民来到东南亚地区定居后,不同程度地与当地居民及外来移民相互融合。随着历史的发展,他们之间开始出现差异,并且各具民族特点,逐渐发展为许多个具有不同族称的民族,如爪哇人、巽他人、马都拉人、他加禄人、马来人等。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后,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不同族群又被整合,和其他民族一起被统称为马来西亚人、印度尼西亚人、菲律宾人等。南岛语民族在东南亚地区经历的这种历时性变化也可以说是这个民族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的民族演变过程。本书在对南岛语民族起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所掌握的资料并结合当地的历史发展,对南岛语民族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演变的民族过程做一研究。从宏观整体上对这一民族群体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演变历程进行探索,目的在于一方面使我们对东南亚地区这一重要的民族群体有更多的了解,另一方面希冀本书能抛砖引玉,引起人们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研究的关注。(二)研究框架

本书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书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学术史、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新突破等。

正文分五章,以下对每章做概要论述。

第一章: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早期形成。本章在对南岛语系及南岛语民族简单介绍的基础上,追溯了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并对南岛语民族在东南亚地区的早期形成进行了论述。本章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对南岛语的情况进行一个粗略的概括,在此基础上追溯了南岛语民族的起源。本章的后半部分主要探讨南岛语民族在东南亚地区的早期迁徙与形成。

第二章:印度尼西亚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形成与演变。本章主要探讨印度尼西亚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形成与演变。南岛语民族的先民迁徙到印度尼西亚地区后,由于交通不便,往来不易,不同岛屿上的居民逐渐形成了各不相同的民族,如爪哇人、米南加保人、马来人、巽他人、巴厘人等。本章主要对南岛语民族先民在印度尼西亚地区的早期扩散、早期的历史发展、几大主要民族的形成等进行探讨。

第三章:马来半岛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形成与演变。本章主要探讨马来半岛地区现代南岛语民族的形成与演变。在南岛语民族的先民迁徙发展的过程中,迁到马来半岛的那些人后来逐渐形成了半岛上的马来人。本章对马来半岛上的马来人形成的时间、经历的发展变迁过程等问题进行探讨。

第四章:菲律宾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形成与演变。本章主要对菲律宾地区的南岛语民族的形成与演变进行探讨。菲律宾群岛是南岛语民族先民早期扩散的中转站。南岛语民族先民扩散到菲律宾以后,部分人继续向西、向南和向东迁徙,留下来的在菲律宾群岛定居,不断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菲律宾南岛语民族。

第五章:中南半岛占语民族的形成及其兴衰。本章主要讨论中南半岛占语民族的形成及其兴衰。对中南半岛的占语民族的形成、历史发展与现状等问题进行讨论研究。

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东南亚地区南岛语民族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进行总结和思考。(三)主要研究方法(1)主要利用历史研究的传统方法,即充分利用国内外的文献资料,采用文献分析法,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进行系统梳理。在文献分析法中,最重要的是资料的收集,必须将既有的相关性之报道、国内外举办之相关研讨会、学术期刊、论文或著作加以整理。本书进行研究的资料主要以中英文资料为主。中英文资料来源主要是云南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厦门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和暨南大学图书馆的藏书资源。除此之外,还通过新加坡东南亚研究院图书部和亚马逊网订购了相关图书。(2)除了主要利用历史研究的传统方法,还采用了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本论题在学科上属于历史学,但由于研究内容涉及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体制学等领域,实际上是一个跨学科的论题。因此,本项目除了采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外,还将借助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和理论进行研究。(四)主要创新之处(1)目前对南岛语民族的研究成果,侧重于对这个民族群体起源与早期扩散的研究,而对于这个民族群体来到他们现在居住的地区后,其分化演变的历史过程的关注比较少。本书希望从宏观的角度,对南岛语民族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与演变史进行一个粗线条的研究,以补充有关研究的不足。(2)目前对南岛语民族的研究成果,较多地集中于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考古学等领域。对这个民族群体的形成、发展与演变,历史学家关注得比较少,往往要借助于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本书试图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关注该民族群体的形成及发展过程,研究角度有所创新。第一章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早期形成在东南亚众多的民族中,南岛语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群体。这个民族群体在东南亚地区主要分布在海岛地区,也有少量分布在中南半岛。他们数量极多,是东南亚海岛地区的主体民族。国际学术界对于南岛语民族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6、17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截止到目前,在众多的研究课题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受学者争议的,就是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在东南亚地区的早期形成问题。第一节南岛语民族的起源

民族和语言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却有着紧密的联系。语言与人类起源同步,对推动人类脱离动物界起过重大作用。在人类以后的发展演变过程中,语言继续发展,并随人类迁徙扩散到各地。语言学家根据共同来源这一特征对语言进行谱系分类。这种分类方法对研究人类在地面上的最初分布和各民族的形成,有重大意义。学术界对南岛语民族的研究,最初就是从对南岛语的发现与研究开始的。在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西方许多学者采用的也主要是语言学的方法。因此,本节首先对南岛语及南岛语民族进行简单的概括介绍,在此基础上来探讨南岛语民族的起源问题。一、南岛语及南岛语民族(一)南岛语1.南岛语概述

南岛语系语言(Austronesian Languages)在世界语言学里是一支包含语言和方言众多、涵盖地域广泛的语系,该语系的语言简称南岛语。南岛语系这个名词是1899年由施密特(W. Schmidt)命名的,所谓的南岛(Austronesia),是由两个希腊文字的字根austro-与-nesia所合组而成,前者为南方之意,后者意指群岛,所以我们将Austronesia翻译成“南岛”。1936年—1939年,威廉·汉波特(Wilhelm von Humboidt)又把该语系称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Malay-Polynesian)。南岛语系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两者几乎可以互为通用。但近年来,国外也有学者把马来-波利尼西亚诸语言看作是南岛语系的一个语族,该语族包括南岛语系的绝大多数语言。

由于世界上的语言错综复杂,语言学家对语系的划分意见不一,名称也不尽相同。如有的学者将世界上的语言分为11大语系,南岛语系是其中之一。而《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按区域分类法,将世界诸语言分为26个语系,南岛语系是其中重要的一个语系。南岛语是语种最多和分布最广的大语系,所包含的语言数目颇多,包含了1200种语言,或者说其包含的语言总数占世界语言总数的20%。根据Ethnologue(民族语)这个世界语言资料库的资料,南岛语系包含的语言总数有1257种之多,包含了中国台湾、菲律宾、马来半岛、印尼以及太平洋上许多岛屿居民所使用的语言。整个语系的使用人口有2.5亿之多,其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印尼的爪哇语(Javanese),有7550万人。至于马来西亚的马来语(Malay)、印尼的巽他语(Sundanese)以及菲律宾的他加禄语(Tagalog),也都拥有两千万以上的使用人口。此外,南岛语系中,有18种语言享有官方语言的地位。所以,在世界语言学中,南岛语系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南岛语系语言的主要特点有:语言属黏着型,词根加附加成分和词根的重叠(或部分重叠)是构词和构形的主要手段,附加成分有前加、中加、后加3类。常用词多为双音节。语法上,人名、普通名词、方位名词分别加不同的冠词。代词有人称和数的范畴,动词有时、态、式等范畴,大多数根词既能用作动词,也能用作名词。词序能随谓语的不同性质而变动。

国际学术界对南岛语的研究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16世纪初期,随麦哲伦进行环球航行的意大利的编年史家安东尼奥·皮加费塔(Antonio Pigafetta)就记录编纂了部分南岛语词汇。此后,荷兰航海家在经马达加斯加向东印度的航行中,也曾经记录了部分南岛语词汇。1706年荷兰人哈德里安·瑞兰德(Hadrian Reland)发现了从马达加斯加到爪哇、婆罗洲、马鲁古以及以东地区的语言存在亲缘关系。1777年,另外一名叫安德森(Anderson)的航海家发现了波利尼西亚语同印度尼西亚、马达加斯加语言存在相似性。1778年J·R·福斯特(J.R.Foster)指出“东南岛屿上的居民来源于印度或者亚洲北方的岛屿……”。

到了19世纪,学者们开始了对南岛语的系统研究。最早对南岛语的系统研究要归功于洛伦佐·赫瓦斯·潘多拉(Lorenzo Hervasy Panduro),他在1787年编著的《关于宇宙的思索》(The Idea of the Universe)里,利用当时的语言证据,得出结论说远至复活岛的太平洋语言同马达加斯加、马来半岛、巽他岛、马鲁古以及菲律宾的语言有关。1817年,斯坦福·拉弗尔(Stamford Raffles)在他的《爪哇史》(The History of Java)里这样说:“整个海岛地区的人、特征、语言、风俗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性,这说明了一个问题,这些地区的原住民有共同的起源地,他们现在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是由于长期的隔绝、地方不同环境以及同外来商人、移民、定居者交往的因素。”

1836年德国人汉波特使用“马来-波利尼西亚语”这个术语来指称这个语系的语言,有学者在原有分类的基础上又加上密克罗尼西亚语和美拉尼西亚语。19世纪末德国人施密特将之命名为“南岛语”。2.南岛语的分布与分类

南岛语系分布的范围,东到南美洲外海的复活节岛(Easter Island),西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Madagascar),南到新西兰(New Zealand),北到中国台湾。大洋洲上的三个主要岛群,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美拉尼西亚(Melanesia)以及波利尼西亚(Polynesia),除了新几内亚外都被包括在内。该语系分布的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整个南岛语系从东到西的距离,超过了地球圆周的一半。

学者们对南岛语的系统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利用比较语言学和词汇统计学的方法,学者们对南岛语的分类提出了一系列假设。奥托·谭博夫(Otto Dempwolf)是最早对南岛语进行较为全面的比较和构拟的学者,曾在1934年—1938年期间公布了一系列南岛语的研究成果。他从南岛语广大分布区域选了11种语言,并在11种语言的基础上构建了2000多个原南岛语词汇,并把这11种语言分为印度尼西亚语、美拉尼西亚语和波利尼西亚语三大类。

谭博夫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根据南岛语的地理分布,学者们把南岛语分为印度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4个语族。其中印度尼西亚语族包括菲律宾的他加禄语、比萨扬语等,中南半岛的占语、马来语等,印度尼西亚的印尼语、爪哇语等,以及马达加斯加的马达加斯加语。密克罗尼西亚语族分布在菲律宾以东、赤道以北的马里亚纳、关岛、加罗林、帛硫、马绍尔、瑙鲁、吉尔伯特等地。美拉尼西亚语族分布在印尼以东、赤道以南的新几内亚、俾斯麦、所罗门、圣克鲁斯、新赫布里底斯、新喀里多尼亚、斐济等地。波利尼西亚语族分布在上述两个语族以东的广大区域,包括赤道以北、国际日期变更线右侧的中途岛和夏威夷,赤道以南、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的菲尼克斯、托克劳、萨摩亚、法属波利尼西亚、皮特凯恩岛、复活节岛以及汤加和新西兰等地。

20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地区南岛语引起了一批学者的注意。他们在南岛语的分类研究中对台湾地区的语言有不同程度的重视。何大安等学者指出:由于台湾地区南岛语保存了早期的特征,她在整个南岛语中地位的重要,也就不言而喻。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南岛语学者都同意:台湾地区南岛语在南岛语的族谱排行上,位置最高,最接近祖语——原始南岛语。有争议的只是:台湾地区的南岛语言究竟整个是一个分支,还是应该分成几个平行的分支。

1963年,戴恩利用词汇统计比较的办法把台湾地区的南岛语分为泰雅(Atayalic)、邹(Tsouic)和布农三个分支。后来学者们普遍同意台湾地区的南岛语应该分为泰雅、邹和排湾(Paiwanic)3个支系。

1973年,奥托·达尔(Otto Dahl)首次提出中国台湾地区以外的所用南岛语属于一个语支。此观点现已被南岛学者普遍接受。

1978年白乐思把南岛语一分为四。泰雅、邹和排湾各为独立的一支,其他的南岛语归为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白乐思还进一步把马来-波利尼西亚语分为西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支(Western Malayo-Polynesian)和中东部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支(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两支。

白乐思1978年的分类已成为目前有代表性的主流派的意见。例如,民族语(Ethnologue)就把南岛语系分为两大次语系,中国台湾原住民语(Formosan languages)和马来-波利尼西亚语(Malayo-Polynesian languages)。前者有23种语言,可以再分为泰雅语(Atayalic)、邹语(Tsouic)和排湾语(Paiwanic)。后者有1239种语言,可以再分为中东部马来-波利尼西亚语(Central-Eastern Malayo-Polynesian)和西部马来-波利尼西亚语(Western Malayo-Polynesian)。(二)南岛语民族

操南岛语系语言的民族包括说今天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等语族语言的人,我们统其称为南岛语民族。其分布范围包括大洋洲的许多岛屿、东南亚地区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越南、柬埔寨等国家,远至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分布范围非常广泛,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但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南岛语民族不仅分布的范围广泛,人口也比较众多。据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份统计,操南岛语的民族及他们的支系在印度尼西亚有1.6亿人,马来西亚有1400万人,菲律宾有5000万人,我国台湾有25万人,越南内陆地区有63万人,马达加斯加有1000万人,大洋洲大约有100万人。可见,从人数上来看,南岛语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在这一地区,操南岛语系语言的人又被泛称为马来人,也有人把他们泛称为印度尼西亚人。

南岛语民族虽然包含众多族群,但各族群之间存在民族语言亲缘关系,在文化内涵上存在相似性。西方人类学家早在19世纪中期就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的“殖民地研究中”开始关注语言文化特殊的苏门答腊、加里曼丹、爪哇等东南亚群岛一带的土著民,并称之为“东印度群岛民”“马来群岛民”。巴斯典、克鲁伯等欧美早期人类学家还分别使用“印度尼西亚文化圈”“东南亚古文化圈”的概念来描述东南亚南岛语民族这一民族群体的共同体特征。

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分布在不同地域的南岛语民族具有共同的体质特征。对马来人或者说南岛语民族的体质特征,林惠祥先生有过阐述,“马来人之直发、广头、短面、矮躯,与闽粤人相近。马来人员与汉族不同者在乎具有‘马来眼’,其形圆而大,不斜吊,有双重眼睑。然马来人不尽如此,亦有折衷状者。且北方之蒙古人及汉人虽具细长斜吊‘蒙古眼’,然南方之汉人眼形亦渐趋圆大,此亦与马来人相似一证也”。

南岛语民族不仅具有共同的体质特征,也具有诸多共同的文化内涵。史学家、民族学家广征博引,罗列了南岛语民族的诸多特征。首先,以美国民族学家克鲁伯为代表,他列举的包括中国台湾、华南等在内的东南亚古文化区同质文化,多达26项,即刀耕火种、梯田、祭献用牺牲、嚼槟榔、高顶草屋、巢居、树皮布、种棉、织衫线布、无边帽、戴梳、凿齿、文身、火绳、取火管、独柄风箱、贵重铜锣、竹弓、吹箭、少女房、重视祭祀、猎头、人祭、竹祭坛、祖先崇拜、多灵魂。中国民族学家又增补24项,包括铜鼓、龙船、砮箭、毒矢、梭标、长盾、涅齿、穿耳、穿鼻、鼻饮、口琴、鼻笛、贯头衣、衣著尾、坐月、父子连名、犬图腾、蛇图腾、长杵、楼居、点蜡印花布、岩葬、罐葬、石板葬等。凌纯声在《古代闽越人与台湾土著族》一文中,再次论证中国台湾地区土著族与印度尼西亚古文化的共同特质,又列举16项,包括文身、缺齿、拔毛、口琴、织贝、卉服、贯头衣、腰机纺织、父子连名、亲族外婚、老人政治、年龄分级、猎首、鸟占、灵魂崇拜、室内葬。以上所列的“东南亚古文化特质”多达60项(不包括重复项)。凌纯声指出,“如再在社会组织、传说、歌谣、宗教、艺术各方面广搜材料,详细分析,必可得更多的文化特质”。

林惠祥先生在对马来人和古越族进行比较时,有过这样的论述:“断发:古代华夏束发,苗蛮椎髻,越人断发,今马来族之保存原始文化者亦多断发;纹身:越人文身,今之南洋马来人如婆罗洲等处亦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