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铱(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09 07:52:31

点击下载

作者:丰睿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灵铱

灵铱试读:

书讯

人文思享文明进化读物

《灵铱》,萃取了当代人文研究的前沿成果和思想精华,对人这个物种进行了诠释和构建,阐述并倡导人类遵循一套健康适宜科学文明的游戏规则。

这是一部思想论文集,不限于人文思想,还有一些悟道哲理。人文思享文明进化读物丰睿《灵铱》阐述并倡导人类遵循一套健康适宜科学文明的游戏规则。

它是在对人这个物种进行诠释和构建,是在挑战愚昧。

生命最美丽的姿色,不是春天时的绽放,而是寒冬里的孕育。

动物世界,人性世界,其成员不过都是游戏玩家。

人们解放自身的唯一途径,就是保持游戏玩家的心态

我们被自己的选择和追求隔绝在不同的精神世界里。

原始人花费了漫长的时期才缓慢地高出他们的动物同伙。

我们往往高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差异,当我们看到昆虫、鱼和鸟类在面对火和玻璃异常愚蠢的行为时,容易忘记自己许许多多类似的愚蠢行为,一再犯下同样的错误。

苦难的唯一价值,就在于能够从中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

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社会不断洗牌,只是洗牌的动力和方式不一样。

人所表现出来的逐利性在所有动物中是最强的。

动物的进化完全是对周围环境的本能适应,而人类社会的进化主要体现为观念和制度的演进。

我们绝对不能高估自己超越现实和传统的能力。

人类超越现实和传统的能力,虽然不是像揪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那般绝对没有可能,但过于乐观则是草率的;仅仅就不受约束的权力之无限风光和巨大利益而言,它已具有足以吞噬人们的理智和德性的能量。

对某个时代的认知往往需要时间,甚至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真正的友情来自灵魂的投契。

人文修养包含着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悲悯情怀的来源和支撑,是良好行为的内在规范。

人类的文明化过程是逐步脱去作为野人的野性变成文明人的过程。

学会读书,就是争取过一种比较丰满的人生,不要象半文盲一样干瘪。

善良和爱都是脆弱的奢侈品。

优秀男人都是超级儿童。

不能“复归于婴儿”的任何人,都异化成妖魔了。

好多人一辈子不知道善良为何物!

法治就是让人善良的规矩。

哈耶克是一位举世公认的影响了人类社会思想和世界历史进程的伟大思想家,影响了世界各国的思想界对人类社会运行基本法则和原理的认识。

面对危险可以沉默,但不要嘲笑那些勇敢而热情的人。

法治的根本,取决于把人从“猴”的素质进化教育到“人”的素质。

改写历史的伟大力量,未必来源于恐龙,往往来源于微生物和突变的基因。

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

保守童心,是需要人文底蕴和功力的。

实力的平衡,利益的互换,情感的交融,精神的黙契,机缘的巧合:法治学、社会学和基因学,原理-规则-现象,都是差不多的。“人文”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选择智慧便意味着怪癖,便要承受孤独。

精神世界广阔丰富的人,才能活出生命的质量和韵味!

现实是巨大的染缸,少有人出污泥而不染。

历经严酷摧残而不屈的人,其人格才显得格外高大完美,璀璨耀眼。

优秀的人物总是出现一次,只有败类常常重复出现,只有庸人可以批量复制。1.莫扎特的音乐之殇

任何人都会经历挫折,但要相信美好。

莫扎特的音乐,如一缕阳光流泻黑暗的房间,清爽明亮,直接将灵魂迎进天堂。

欢愉而不轻浮,悲哀而不沉重。

是纯粹的天籁。

不染世情。

那旋律仿佛天堂的牧歌,凌驾于一切世俗心情之上,如彩虹倾泻凡间。

莫扎特的心灵,永远处于宁静宽和的境界。2.社会学文摘导读《性殇──性社会学文摘》,以潘绥铭学术思想原创文章为主。《性殇》旨在推动“性社会学”学术思想传播,为人民服务。

平庸的人,才随大流。伟大的人,往往孤独。对人类的深切关怀。人格的魅力,科学的精神,理论的勇气。

大思想家与凡夫俗子,相差十万八千里。

表面上很“浪漫”,一遇实际就“现实”,不是真“浪漫”。

一个对与自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人群缺乏人文关怀的人,是不可爱的,无论他多么有钱,多么有才,多么漂亮,多么多么。

性是人类最基本和最自然的东西。

性是焦点,性是多方位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文艺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学,民俗学,传媒学,……,涉及几十门学科领域。

性的“快乐健康”是最高原则。

生儿育女,兑换财富,维系家族,都在其次。

性的本质是人们使用性器官,通过性行为,建立或表述关系。

性是关系的表达。表达一种对于以“不损害其他人”为前提的个人的性权利的尊重,对于性的多样化的尊重。

人类数千年来对于“性”的认识,最大的谬误就是仅仅把它看作是一个生理现象。要颠覆一切不合理、不科学、不人性的东西。中国更缺乏对个人选择能力和发展能力的终身培养。

尊重并实现人的价值,让活着的人有好的生活,这才是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

所有性冲动的不受约束的表达,将会使社会瓦解。

必须建立一种“秩序”,这是婚姻的正面或积极的意义。

大多数人的爱业最终是一种孽缘。

婚姻其实是基于经济实力的选择:这是社会的价值判断所致。

由于人类与任何生物一样,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所以尽管是在爱情和婚姻这样的纯情领域,人们实际上还是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权衡过利弊得失之后,才开始进行相互间的交换。

商品交换的主体平等原则和客观等价原则,同样存在于爱情婚姻家庭之中。

婚姻本质是财产交换(利益交换)。

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关系!

感情,也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层面的利益关系!

性,爱情,婚姻,应当相对平静地看待和处理,不宜过于“那个”,人生有除此之外更多更美的梦想和价值,要去追寻与实现。3.最深奥的理论往往是最浅白的常识

吆喝什么,好象人格就完美,境界就高远,思想就深邃,感情就纯厚,素质就优秀。

其实未必!

公德还行,私德差劲!

多维视觉,多元观点,才可能从不同的路径接近历史的真实。

100多年前的幼稚肤浅,正是它的魅力,它的伟大所在。

最深奥的理论,往往是最浅白的常识。

最通俗最精炼的语言,才是最好的表达。

专门挑毛病找茬儿,呈“聪明高人”“不屑一顾”或“轻蔑鄙视”状:这是部分两条腿的动物之正常思维,正常动作,正常反应!4.人类精英的界定

有相当的文化教养和人文底蕴,同时愿意为这个自己生存生活的世界──社会,尽一点儿义务,负一点儿责任,具备独立思考和独立行动能力的人。

他们未必都是能人名人强人,未必都是硕士博士专家学者公知达人,未必都是有钱有权有势有才的人,未必都是专吃文字饭的人。原创的学术论文固然重要,微创的编辑文章更为重要。

撼动思想的传播,更需要人文情怀和献身精神。

追求功名者不屑于做这些基础性的“点蜡烛”工作。

天亮了,用不着呐喊。

黎明前3-5点钟的呐喊,才有价值。

我这里做的不过是删繁就简和条分缕析的工作:毫无创造!

全是文摘,没有原创。

庸人们从来都是看不起的:趋炎附势,社会常态。

原谅这世界所有的不对!

从哲学易学或更广阔的视觉看,大道至简,犹如“大爱至简”。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怜的生物之群。

不懂珍爱伟人的国家,是愚蠢的奴隶之邦。

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

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有大气象者,不讲排场。

讲大排场者,露小气象。

大才,朴实无华。

小才,华而不实。

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真知灼见,一针见血:一个落入凡尘的理想主义精灵。

来自心灵深处的呐喊,与命运的抗争,对自我的救赎!

唤醒久被压抑的真情实感,对于梦想的最后一点儿固守与坚持。选择智慧便意味着怪癖,便要承受孤独。

精神世界广阔丰富的人,才能活出生命的质量和韵味!

心灵的富足是一种美,这种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是一种把生命融入诗意的壮举。

诗意人生,才有味道。

激情,浪漫,欢畅,玩笑,风趣,宽厚,善解人意,尊重别人,低调朴实。

以沉默、理解、宽容、大气和关爱的方式化解冲突。

记住那些,即使我们努力去遗忘,但仍旧像阳光的碎片一样细细地落下来,仍旧让我们感觉到暖意的东西。

犯错与成长,欣喜与沮丧,幸运与挫折,形影相伴。

尤其是,在大量的不断的甚至重复的犯错中进步成长。

对某些人“这样谈”法治,无异于“投药于尸”“对牛弹琴”!他们才不会从人学和美学的角度阐释和接受法治,他们才没有兴趣没有功夫跟我在这里扯淡。

机会与风险共存:老谋世故者估计没戏,锋芒锐气者也许还行。相信人类进化的向善力量!

人们最终实现:不再忧心政治,追求安详宁静,不为利益拚命,乐享生活品味。

人都:林语堂化,活个明白。

有的人是将自己的伤痛化为哲学。

法治的思考,其实也是哲学的思考,社会学思考,人学的思考,情学的思考,爱学的思考,善学的思考,美学的思考。

即若不熟悉不关心法治思想的人,也会从这本书里,获得一些“人为什么活着”“人应当怎么活着”之类的精神营养和悟道哲理。5.文明的进程就是挑战愚昧的过程

真诚,友善,平常心,说人话,侧重于思维观念。

都是阐述人类群体应当遵循什么样的规则和应当持有什么样的观念。

也都在挑战愚昧。

文明的进程,就是这么一路由勇士们冲锋出来的。

勇士不冲锋,文明也会向前走,因为不可阻挡。

但人们不是想早点儿过上更加文明的生活吗?

禁锢与压抑,总是不好受。

舒服与快感,其度越高越好!6.纯粹的孩子世界多么让人羡慕

人必将会越过财富的初级阶段,进入追求精致的情感状态时代。财富的确是改变人的生存环境的物质基础,但情感却是能够细腻地重塑人的灵魂的重要条件。

当人对爱情、亲情和友情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时,才能对生命的意义大彻大悟。

人的情感状态决定着人的品质,在真爱的情感世界里,人才会感觉到真正的安全、温暖和高贵。

文化的意义是让人拥有更多善良的人性,当人浸润真情之中,就会在每时每刻感觉到心灵的舒爽、轻松和升华。

爱是人类大同的终极哲学。

在不久的将来,崇尚真情肯定会成为人类最时尚的生活方式。7.呵护关怀基于利益

其实,爱是一个包容很大的概念,比如对另一个心灵的深刻尊重与理解,比如两个心灵的共鸣与志同道合,等等。

这些爱的内涵不如呵护与关怀那样容易表现出来和感觉到,但对于需要相伴一生的婚姻关系而言,却是更为重要,并且将在日后显示其倍加的重要性。

呵护与关怀可能基于多种原因(性欲或利益等),并不一定基于两个心灵的深刻感知与共鸣,而建立在后者基础上的爱情与婚姻,虽然可能会因为性情的关系并不能做到呵护有加,却会更为坚实,经得起风吹雨打。

两人差别其实是更深刻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差异的外在表现形式。这也许才是婚姻的致命之处。

价值观与人生追求的“门当户对”是和谐婚姻的基础,在大多数婚姻中是不可或缺的。8.优秀男人都是超级儿童

无论成败都是一番很刻骨铭心的人生体验。

最粗糙的磨砺才能呈现最细腻的材质。

底蕴的厚度决定了视野的宽度。

人一定要学会用你拥有的东西去换取对你来说更加重要和丰富的东西,在人与人之间学会交换和分享。

好的音乐一听就那样轻易地进入人的心灵,就象一个即使你有一千条理由而依旧不能舍弃的恋人一般。

许多男人,都远不如那些美妙的音乐。

如美妙音乐的男人,是千锤百炼童心依旧的珍品。

满脸的沧桑,在生计线上挣扎的痕迹。

善良和爱都是脆弱的奢侈品。

真正善良的人,未必都是哪里热闹就往哪里凑,钻营舞台(名利秀场),煽情表演!

法治大众启蒙教育与性社会学大众启蒙教育,是从社会基因人种层面下功夫。

大多数影视节目宣扬的价值观和历史观,不是在文明大众,而是在愚昧大众,官方主流媒体更是把大众当成傻子在忽悠。

知识精英的自负和成见更是法治的天敌。

常认为知识精英与美好词汇相连,其实未必,他们可能中毒更深。不能“复归于婴儿”的任何人,都异化成妖魔了。

强势的人,学问再大,也是浅薄。

学识、文化,跟权力、金钱、地位、身份、美貌、性感、才华一样,被许多人作为骄狂傲慢、不可一世的资本。

现实是巨大的染缸,少有人出污泥而不染。

原来很有人文底蕴、清纯美好的人,在房子、车子、票子、面子等压力诱惑前,也未能免俗,往往作出与其内心并不完全合拍的选择。9.不追求成功也是一种境界

绝大多数的人到死都只能在不成功的位置上待着。

追求成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

但不追求成功,也是一种境界,一种理想,而且是较为稀有的境界和理想。

平平常常快快乐乐地活着,找到某种追求就去做,找不到就在日常生活中寻求快乐,善待家人,善待同事,善待一切人,也得到别人的善待,也就挺好。

喜欢点儿什么,而且真的去喜欢了,认真地在自己的爱好上下了功夫,不管别人看来多么卑微,多么无聊,其实就是一种意义。世俗的所谓成功,用金钱堆积的成功,真的就那么有价值?

人活着干嘛非要成功?

活自己的就挺好!10.大多数是利益的交换和实力的平衡

出于性和利的需要,与非明白人结合应当成为很多人的选择。对多数人来说,适应现实的生存是第一位的。

有一句话:你怎么恶劣丑陋得跟人一样了!

文化基因非常劣质。

人生出现的一切都无法占有只能经历。

无所谓失去,只是经过。

无所谓得到,只是体验。

经过的即使再美好,终究只能是一种记忆。

得到的就该好好珍惜,然后在失去时坦然告别。

淡泊名利是进入一种更高的境界,不能作为要求大多数人的价值标准。

纯美的爱情是有的,正如其他星球存在生命不能因为难以寻觅就不予承认。

大多数男女交配是利益的交换和实力的平衡。

人生90%以上都由错误失败组成。

现在以出家人的心智继续庶民的生活,也许算是有一点儿正确成功吧!

按市俗多项指标放低自己几个档次(低调),便于看清交往对象的真面目,尤其是灵魂的丑陋。“红颜薄命”就是美貌性感导致好女看不到真实。

性貌换不到财产,不会搭理你,以为杨树是老板和知道是司机后的两种态度。

刚脱离虎口又进了狼窝,刚走出沼泽地又进了乱泥塘。

现任男友与前几任男友都是一路货色。

叫你没脾气!

在权力长跑中,韬晦有术,避险有策。

一个人财富越多,身边的坏人就越多,好人围不上来。

同理,美女身边,好男人也围不上来。

掩隐任何光环,低调,普通人模样。

就这,也难免人渣环绕。

有时,不得不跟人渣打交道。

人的幸福指数,主要看他死亡前是否有更多的“慈善,公益,文化,艺术”等精神享受。

当然这话,对俗人或多数中国人,是“投药于尸”“对牛弹琴”。赚钱及用钱买到物质享受,是他们几乎全部的人生目标。

真有人文情怀,关注“法治”等与自己利益没有直接关系的公共话题,并投入奉献。

目前中国的新贵多数还是草贱基因,拿“法治”等当饭碗(获取功名)。

得有几代变异,才能成为真正的贵族!

父母给我唯一的东西是善良。

世态炎凉,也使我对所谓的家乡没有任何好感,乃至深恶痛绝。那里区域人种和文化的劣根性(其实整个中国都一样),给了我心中永远的痛(年轻人容易受伤)。

好多人一辈子不知道善良为何物。

法治就是让人善良的规矩。

生意人捏着酒杯走来走去,想和对自己有用的人结交。

但那些对自己没用的人,他们虽然拿着酒杯应付着,眼睛却扫视着全场,极力寻找更有价值的攀谈对象。

一个人如果没人理,就只好尴尬地站在那里。

好功利!

好肮脏!

好无聊!11.得理时的涵养“一个领导人素质的高下,不仅看他无理时的表现,更要观察他得理时的涵养”:这也是马英久的人格魅力!

颠倒了“一盆饭里有一粒屎”与“一盆屎里有一粒饭”的关系。我(奥巴马)永远无法成为像曼德拉那样伟大的人,但是他让我想成为更好的人。

他能唤醒我们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部分。

美国良好的公共产品供给和保护公民权利方面的优势,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很多居民申请移民该国。

中国富人正是那些有能力“以脚投票”的人。12.努力重返人类

有人在辉煌中激越一生。

有人在平淡中恬静一生。

特别是追求一种内心的美好。

近百年来,中国人文传承的根脉被阉割,很多人处于文明的底线之下。

坚守常识,尤显艰难。

民国的自由,源于文化上的开放和解放。

个顶个,都是民国的产物。

一句话,活得人模人样的。

所有真正有价值的思想都是用一种简洁古朴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而不是生造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词语和说法。

这才是真正的优雅。

本能地排斥身边的智者和他们平实智慧的思想和话语。

周德伟是一个被历史尘埃所覆盖的人物。

实在是邪魔外道,不值一驳,其武断、庸俗,鼓动落后民族之群众而已。

边看边联想我经历中和我正在打交道的占比巨大的“非好人”,他们的言行心性类同于进化低级阶段的部分动物。

有这个判断垫底儿,这些人渣和缺陷多多的人,可以让我每次遇到和想起时,不愉快的情绪只持续几分钟乃至几秒钟。

多数动物要比我经历中和我正在打交道的占比巨大的“非好人”,可爱得多——前者较之后者,简直就是天使与魔鬼之别:再有这个判断垫底儿。

生命必须绽放,才有意义:传播法治思想,就是我的选择。

从某种意义上讲,忘掉别人对自己的轻视、羞辱和伤害,忘掉不愉快的人和事,忘掉苦难,忘掉过去,才能奔向美好的未来。

老是惦记发生过的那点事儿,不是一种睿智的选项。13.拼命地为我说话 后来一句话没对我说

同事们看不起我这个学农机的,嘴上不说,目笑存之,领导也冷言冷语。

一入学,同学们看我这个土包子的眼神就不大一样,或者说,我觉得不大一样。

党史其实就是宣传,跟真实的党的历史没有关系。

在我答辩的时候,由于我做的是北洋军阀,有人认为根本不是党史,不能通过,可吴荣宣老师,却拼命地为我说话,让我可以侥幸通过,拿到学位。

答辩通过之后,好几位老师都跟我表白,说是他们起了作用,但我相信,后来一句话没对我说的吴荣宣老师,作用应该更大,因为在答辩席上,他就坐在那里。

答辩中他对我的态度,说明了一切。

毕业的学生,做官的多,混子也不少。14.社会学研究的话语转向

过去描写性问题是一件挺危险的事。那会使你“在道德上受到怀疑”。

性是社会和历史的建构。

影视作品中的“性爱婚”演绎,多是肤浅的。

把学术论文,通俗化,文学化,优美化,大有拓展的空间。15.学术和非学术争论的非理性化越演越烈

说它是禁忌,是因为只有在人们还不是那么坦然地看待性的时候,有关性的东西才可能成为新闻被大肆炒作。

学术和非学术争论的非理性化越演越烈,不在一个层面上说事情,还非得面红耳赤。

不加思考地套用欧美的概念和分析框架,玩点文字游戏,以为时髦,缺乏基于本土的概念框架和思考。

偶尔几个真知灼见者用大白话说出一些深刻道理,倒要被贬为缺乏理论修养和学科训练。

在涉及到“性”有关的话题时,“传统”通常作为正面形象而存在,“西方”通常是作为负面形象而存在,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我们逃避或者不正视自己的一种构建。“西方”的不一定是“先进的”,但也不一定是“坏的”。

在“性”这个问题上,也需要多一些清醒的分析和思考,少一些政治正确、道德恐慌和简单的“中西”对立的民族情绪。

学术论文,有深度,有益。有些媒体,滥炒作,瞎掰。16.婚姻主要是社会的需要

作为个体的人,未必非要去满足这种“社会的需要”。

不结婚,不失为一种人生的选择。

多数人逃不脱“被社会化为能遵从婚姻制度的人”。

创造并亲自实践一种新的“婚姻模式”,得有非凡的勇气和足够的智慧。

不要责备和记恨你们的父母亲友,他们只不过是“文化与制度的产物和工具”。

他们也挺可怜,没有办法,身不由己,有一股巨大的力量推着他们,甚至控制着他们。17.爱的社会存在价值

性爱以种种或自然或刻意或圣洁或邪恶的面目伴随着人类走过了从诞生到现今的岁月,性的主题是艺术和文学的永恒追求。宗教、哲学和法律都期冀建立关于性价值和禁忌的体系。

性爱以个体为载体,又以社会为归宿。

一个“合理”的性行为固然依赖于个体的生活经验,但所受到的外在力量的束缚同样不可忽视,这种外在的力量最主要的不是可感知的社会舆论压力,而是世代相传的文化积累。

婚姻存在的首要因素是社会的生存需要。18.她的前卫显然超出了正常人的理性思维

有人认为李银河的言论不仅背叛了社会规范,而且已经背离了中国现行法律的轨道。

她的“前卫”显然超出了正常人的理性思维!

中国的性教育,表面上是我们的教育制度安排不到位,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禁锢至深,乃至任何在肆意踏进禁区的人都会受到集体的抨击。

李银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不知趣”地偏要坚持作为学者的独立性,这在普通人民群众看起来简直是不可理喻甚至精神失常,甚而有的知识分子也跟着反对。

一个学者要保持独立性很难,尤其是观点跟大众相悖时。

所以我想说,先不管我是否赞成李银河教授的说法,我敬佩其为人及其做学问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在中国现在已经不多见了。

常识得不能再常识的常识。真理得不能再真理的真理。却被视为“洪水猛兽”。

如临大敌。

真是悲哀!19.一个理想还是一个误区

为了避免或减少麻烦,往往需要暂时抑制性欲望,放弃性快乐。婚姻,往往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它将形成一系列的社会关系。为了享受“爱情”和“性快乐”,要承载许许多多的东西,有时算算,似不值得。

况且,“爱情”在哪里,还不知道呢!

况且,“性快乐”的“快乐值”比起“其他快乐”的“快乐值”,所占比例要小得多。

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更有价值的东西,可以给人带来“快乐”。20.你用什么来吸引他她

所谓情趣,应该是双方相处时一种发自内心的放松、舒适和喜悦,是这样一种相互默契相互感染的日常生活气氛。

情趣是夫妻之间最主要的吸引力,哪怕你再穷再卑贱,情趣都可以“一俊遮百丑”。

如果没有情趣,再富再显赫,对方也会觉得你味同嚼蜡,只能靠利益来维系双方的关系。

有钱有才或长得漂亮的人多,有情趣的人少。

有人装着有“情趣”,实际上只会开一些浅薄拙劣的玩笑。不显智慧的“搞笑”:自己偷着乐,别人没感觉。21.学者是拿生命去搏的人“学问能做到今天的都是有毛病的人,我们这些人都是偏执狂”潘绥铭说。

四平八稳的正常人,没戏!

乍见潘绥铭,觉得不太像是位学者,倒像是个常常跑码头的商人。他肤色微黑,脸上泛着油光,两道不太浓的眉毛颇有喜剧色彩地向外分着,不大的眼睛里透着对世事的通达,嘴角一抹略带讥诮的笑意时隐时现,似乎对什么都满不在乎,却又在严肃时令人不敢逼视。

潘绥铭的语言很有色彩,常常会有让人击节的痛快言论。

那种北京人惯有的绘声绘色的语气,伴着他多变的表情和手势,总是令听者不知不觉被他牵着走。

出身高干家庭的潘绥铭身上,出人意料地有着很强的平民色彩。把他往人堆里放,绝不会比任何一个走在大街上的男性更显眼。别看他上课时口才极好,观念超前,对传统对时弊的说法可谓针针见血,可到了课外,他却显得出奇的话少,待人极为诚恳谦恭。有人做事对不起他,他也总是隐忍不发。

一个潜心治学的人。

一个对科学有着强烈兴趣的人。

一个将研究看成第二生命的人。

能从事自己所选择的研究工作,他已经要对生活心存感激了。

因为研究性学,德国的赫希菲尔德的性实验室被捣毁,四处流亡。美国的性学家华生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世纪初中国的张竟生身败名裂,隐身终老。22.社会的价值判定

为何中国夫妻的性生活如此单调贫乏,却往往能够其乐融融。因为他们是社会的顺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可能有什么性障碍。社会一直认为:性,只需要有生殖器就够了,不需要心灵和情感,不需要交往和协调,干脆说,根本不需要你首先是人。

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逻辑。

我并不很懂。

我只是觉得,如果一句话横着说就不行,那么还是不说的好。

如果一个人从来没有试试把话反着说,看看正着说合理不,要么还是不开口的好。23.容忍不符合我们定义的爱情存在

潘金莲代表着一种把爱情、激情和风情集于一身的不守封建妇道的女性。

李瓶儿代表着夫唱妇随、传宗接代的贤妻良母。

春梅则代表着对主人和主人的后代无限愚忠、鞠躬尽瘁的丫头和女奴。

她们都生活在西门庆身边,尽情尽力地扮演着自己不同的角色。《金瓶梅》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文学史上的高峰,关键在于作者详尽地栩栩如生地描绘了这三个女子之间,尤其是潘金莲与其他女性之间,为争夺西门庆的爱情而展开的连绵不绝的明争暗斗。作者在世界文学史上,第一次完整而又深刻地描绘出,男女之间基于性技巧和性生活的高度完美而产生的那样一种激情澎湃的爱情。

说到底,如果我们要求西门庆遵守《婚姻法》,要求潘金莲变成刘胡兰,那肯定是我们自己错了,肯定与《金瓶梅》这本书的好坏无关。

我们现在的人常常人为地把爱情的定义无限拔高。

似乎“坏人”就必定没有爱情。

似乎以性生活为主要载体的爱情就必定不是爱情。

似乎我们天生就有无限的权力去贬低、干涉甚至镇压那些不符合我们定义的爱情。

这,恐怕就是“知书达理”的人总是把《金瓶梅》定为“淫书”的主要心理依据。

我们还常常会产生另一种错觉:

似乎我们只要容忍那些不符合我们定义的爱情的存在,我们自己的高尚纯洁浪漫的爱情就必定会遭到威胁与破坏。

尤其是,一个自认高尚的人,如果不去贬低那些不符合“高尚”定义的爱情,那么他(她)自己似乎就必定不可能拥有任何高尚的爱情,似乎他(她)就必定也是流氓荡妇之辈。

这,恐怕就是很少有人能够正视《金瓶梅》里的“淫秽描写”深刻文学意义的根本社会原因。24.主流主要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看过方刚的书,对他有这样的想象:一个沉郁的整天凝眉思索的男人,言辞激进,怪异,总在酝酿要摧毁一切。

其实,他身边的人都说,这是一个太多孩子气的男人,自由,随和,甚至总会劝别人不要叫他“方老师”,“免得把我叫老了”。思想叛逆的方刚以先锋者的姿态,不断有意识地去突破禁区。方刚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自己信守传统婚姻,过着幸福的婚姻生活,但是,他的性学著作中,却不断对传统婚姻提出质疑,甚至从理论上挑战一夫一妻制;他一方面认为性的自由是至高无上的,鼓吹性权利不受传统道德与伦理的束缚,另一方面又总抨击技术时代做爱的技术化,“非爱化”。

方刚说:“我是一个思想前卫,但生活并不另类的人。在观念上我是前卫的,但在生活中又很主流。”

主流,主要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我们不可能活在真空里,生存是第一位的。25.婚姻的六大功能

a) 经济共同体;

b) 性生活对象的固定配置;

c) 人类自身再生产过程的配对儿;

d) 日常生活的互助小组;

e) 群居动物为了避免孤独;

f) 牵挂(又称爱情):将另一个体约束在自己身边。

功能仅仅如此。更需理性对待。26.门当户对仍然很重要

门当户对表面上是阶层与地位的差异,背后则可能是知识背景、生活方式、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一系列方面的差异。

两个处于不同社会阶层中的人,可能会被某些因素吸引而走到一起,陷入热恋,被浪漫爱情冲昏了头,甚至也可能走入婚姻,经历最初的甜蜜。

但是,时间久了,背景不同造成的差异必然曝露出来。

如果说同一阶层的人也有差异的话,这种差异可能还是好调整的,而不同阶层的人,所处环境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思考问题方式不同,社交圈和亲友均不同,可能的生活方式也不同,恋爱和婚姻态度自然不可能不深受其影响。

婚姻需要两个人朝夕相伴、日夜相处,仅在某些方面有共同点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太多相互契合的地方。

从这层意义上考虑,“门当户对”绝对是一种必要。

这里谈的“门当户对”其实是在强调一种精神的一致性,而精神世界的一致性,在很多时候是由外部世界决定的。

我们成长的环境、接受的教育、生活的小区,决定我们的人格。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社会网分层中的人往往总是在自己本阶级内部找到共同语言。

当然,如果单纯以阶群作为门户之分是过于绝对了,西方女性主义者一个最著名的主张便是:个体差异永远大于群体差异。

即使同是高级知识分子,也会既有愿意为真理献身者,也有为了几个钱出卖良知者。

面对正义能做出正确选择的两个人往往并不一定来自同一阶级。人品在许多时候是跨阶级的。

阶群是决定一个人思想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所以,我虽然认为在婚姻中是否门当户对应该成为重要的考虑,但也承认不是唯一的考虑。27.以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进程

以李银河的生命阅历及对当今中国社会的了解,她怎么可能不知道这议案在今天提出的结局?

所以我一直猜测:她之所以“屡败屡战”,其用意并不在于取胜,而在于这过程本身。

一次次提出的过程,便是一次次对公众宣讲的过程,便是慢慢改变民众观念的过程。

由陌生到熟悉,由认为荒诞不经到读之有理,由简单的反对到思考背后的理念,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性学家向公众推行着自己的理想,也在创造着实现理想的时机。

这便是思想者的责任,以自己的努力推动社会进程,而不是坐在那里等待时机成熟了,再提出一个顺理成章、所有人都举手的“议案”。《李银河说性》中,四处扬溢着这种思想者的追求。

这本书收入了她近年约六十篇谈性的文章,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她为自己理想中的两性关系大声疾呼——多元的,自由选择的,独立而非受政治干预的,承认差异的。

不同时代的性学家,可能会有不同的使命。《李银河说性》一书中,无处不体现着她对性权利的争取:大学生的性权利、青少年的性权利、换偶者的性权利、性工作者的权

利、同性恋者的性与婚姻权利、SM、易性恋与易装恋等性少数人群的性权利……

李银河认为,中国文化是“过度文明”了,这种“过度文明”的表现便是压制了自然的性需求。

她借金西之口说:“唯一不自然的性活动是不能实行的性活动。”她说,我们应该向古人学习,学习古希腊,包括中国宋代以前对性的态度和观念。

所有这些,在今日主流的性话语中,显得响亮和“叛逆”。

我个人觉得,李银河对于改造公众性观念的努力,包括她大量普及性文章的写作,也与女性主义不满足于“学术”本身,而致力于推动社会变革的思想密切相关。

李银河从“性等级”理论出发,强调了杨振宁黄昏恋反抗旧的“性规范”的积极意义。

李银河无疑极大地影响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性观念。28.尊重人权享受快乐

所有文字,核心理念可以总结为:尊重人权,享受快乐。我认为,全部人类文明成果的内核也就这8个字。

明白并力行,就可以了。

一切文字,如果是这8个字的阐释,就是有价值的。

其他恐怕都是视觉和听觉的污染。29.安详是一种优良的生命质地

安详是一块智慧的美玉。

它,与豁达宽容结伴,同宁静慈怀为伍,以成熟丰富为内涵。一个人能以安详的心态,从容地看天空云卷云舒,看地上花开花落,看世间人聚人散,这便是一种平和安详,也是一种永恒。如果用一句话作赞语,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详。

人们喜欢用怡然、笃定、包容、恬淡、清明、平和等词汇来形容安详。

的确,一个人假如拥有安详平静的气质,表明他具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洞悉人生的真相,明了自然法则及运动规律,深谙事物的因果缘由和内在联系。

因此,安详显示着一种成熟,一种智慧。

修为练达的人,经历了风雨坎坷之后,为人处世有了万事随缘的感悟,不再如少年那般张狂,也不像青年那么浮躁,更不容易大喜大悲。

他们言谈文雅有序,举止从容淡定,活得自在,快乐,本色。面对生死得失进退取舍持恒守泰,理性地总结成败荣辱是非得失,做出明智选择。

然而,生活在当今世俗喧嚣的世界上,充满机遇诱惑和生存压力,要想得到安详极不容易。

人在生命的某个阶段,也不排除需要某种热闹,此刻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突,要为自己寻找生命的河道,确定人生的流向。面对生存压力,更需要掌握技能努力谋生,以丰富人生经历,积聚生命河流的能量。

但决不能把人生完全投进庸碌浑噩的机会和压力中。

当生命的浪潮在自我的河床里奔腾不息、跌宕起伏后,必须重归平静,才能修炼安详,获得安详。

寻求安详的人,应当懂得如何驾驭自己,如何与他人融洽相处。一个人能保持平静安宁的心态,他离成功已经不远。

许多平常普通的商人,由于努力修炼自我控制的素质,在与狼共舞、惊涛骇浪的生意场上处之泰然,结果生意日益红火,财富与日俱增。

可见,安详是成熟,是沉着,是优雅,是舒适。

相反,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咋咋呼呼,会导致浅薄和失误。

无疑,人们总是乐意与心平气和、安之若素的人打交道,这些人秉性淳厚温润且富有能力,懂得尊重他人又被他人尊敬,无论阴雨连绵或是艳阳高照,都能镇定自若,处变不惊,这种人焉能不无往而不胜呢!

真正的安详来自于内心。

试想一颗浮泛躁动的心,哪怕幽居于深山,隐没于大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飘摇的树,红尘中极细的风,都会引起枝柯颤动迷乱。

反之,一个对翡翠珠宝毫无兴趣的人,纵使置身贪慕虚荣环境中,也无伤自身的尊严;醉心于读书学问的智者,不曾想与百万富翁交换钻戒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不会艳羡高官厚禄或耀眼头衔。

面对变化万千、永无宁日的外在世界,唯有在内在的追求中才能得到解脱,经过内省养心的修行工夫,达到自得其乐的安详境地。安详决不是退隐自守清静无为。

而是一种怡然豁达的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富足的人生状态。

置身五光十色的世俗社会,我们要切记一个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

一切外在的物质形式,在安详者眼中不过如风中浮云。

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一切荣辱恩宠权势利禄。

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简朴,不被物役:由此保留了精神的自由和内在的富足。

可叹的是,现代人活得愈来愈复杂了,结果得到许多享受,却不幸福;拥有了许多方便,却不自由。

事实上,一个人为维持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物质很有限,吃多了容易过犹不及;睡下了不过五尺之躯;性欲再强也要有所节制,否则肾亏。

因此一切奢侈品必然给精神活动带来不便。

我们无意抵制红尘中的荣华富贵,也不排除在众声喧哗的年代

里,每个人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

但热闹总归是一种外在的活动,倘若没有精神价值为目标,不管表面多么轰轰烈烈,声色犬马,本质上也是贫乏和空虚的。

莎士比亚对此有过深刻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

事实上一个安详强大的生命,会逐步向精神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安详是精神丰富的安详,好比湖水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这安详泛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爱心,超越俗世争斗,永远和谐安宁。

这境界不正是丰富安详之极致么!

要想获得安详,还要对人生有着相当的彻悟,尤其要参透生与死的道理。

生与死毕竟是不可回避的生命事实。

那些拥有安详生命质地的人,必定能坦然地面对生命诞生、成熟、衰老以至于死亡的每一个历程,明了人生的全景和限度,勘察过的生命疆界由此变得更加宽阔。

正因为有限的生命和无限的死亡,激发他神圣而无限的生命激情;生命的短暂和终将消逝,又使他倍感生命的珍贵与庄严。据此,安详的人还会相应地确立豁达怡悦的人生态度,在沉浮人世的同时与人生的遭遇保持一定的距离,并冷静地加以审视。一面彻悟人生如梦的虚无实质,一面又满怀生命的激情。

一面了悟生之必死的真谛,坦然面对生死;一面又率性而行,痛痛快快地活出自我真性情。

一面把对生命密度和浓度的追求看得比对生命长度追求更有价值;一面又不会把成功和失败看得太重要,清楚一切幸福和苦难都是相对的,快乐不忘形,痛苦不失态。

总之,安详让人胸襟豁达,活出气象,由此超越一切庸常世俗的桎梏实现生命的升华。

赞美安详,一生努力追求安详,始终视安详为心灵甜美的果实,智慧绽开的花朵,更把安详看作一种永久珍藏的人生品位,难能可贵的生命素质,高洁大气的人生境界。30.崇尚财富的时代难有爱情友谊

20世纪80年代,民众刚从里面放出来,爱情友谊比较强烈。

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20年,崇尚财富是主流。

00后,10后,20后,崇尚人文,崇尚艺术,崇尚宗教,崇尚品味,崇尚法治,崇尚爱情,崇尚友谊,崇尚非土豪的精神贵族,将渐成主流。

他们中的智识阶层,不差钱儿!

有这么几千万人,再加上移民海外的几千万华人,推动中国法治的向善力量,就聚集完成了。

时势,教育(包括留学、游学、海外旅游和移民同化)的后劲发力,移动互联网的全方位运用普及,对中国实行法治,将是决定性的。31.人种 教育 环境 经历

人的品种(遗传基因),如果不优秀,那么这一个人的几十年生命进化,对其品质的优化是微乎其微的,他是优秀不了的。

人的品种(遗传基因)如果优秀,则这一个人的品质,有可能优秀,也有可能不优秀。

这里指的优秀,主要是非智力品质,如善的极致和性情美感等。不同阶段的教育,家庭、亲友、生活、工作的环境,成长的经历,可以激活一个人的优秀遗传基因,塑造优秀的非智力品质;也可以杀死伤残一个人的优秀遗传基因,塑造不优秀的非智力品质。顺便说说“善”与“恶”。

我认为:

有生下来就“善”即遗传基因的“善”,有后天形成的“善”即人文教养的“善”。

有的人二者兼有,有的人缺少前者或后者或二者。“恶”有可能是天生的(遗传基因),也有可能是后天形成的(缺乏人文教养,或“善”的遗传基因被杀死或伤残)。

天生的既有“善”“恶”兼有(比重有所不同),也有只“善”无“恶”,少有只“恶”不“善”。

那种人人都是“善”“恶”兼有的说法,我不同意,只能说“善”“恶”兼有的人在人群中占比很大,只“善”无“恶”的人占比较小。

由于我长期与坑蒙拐骗公司的底层业务人员打交道,观察到:没有文化,缺乏教养,浅薄轻浮,市俗猥琐,唯利是图,趋炎附势,忽悠欺骗,心狠手辣,恶多善少,是他们的主要特质。

优生优育,脱胎换骨,形成几千万的精神贵族阶层,中国的法治才能看到曙光。

文明中国,法治中国,从优生优育“善人”开始吧!32.做进化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有一种人,非智力品质,某些方面非常优秀,某些方面也算良好;这种人,估计中国有几百万。

不过,我有幸能够接触到的只有一两个(见过几次面,交谈过几十分钟,有过一段时间的邮件往来)。

至于未曾谋面,只是偶尔网上交流一下的这种人,也没有几个。在书上,这种人见过不少。

人在进化,社会在进化,制度在进化。

俗人与雅人,恶人与善人,是人类进化的不同阶段。

人治与法治,是制度进化的不同阶段。

我们能做的事儿:做进化的践行者和推动者。33.真我 角色 人文素质

真我,从雅说到俗说,依次是:行者,不在寺庙里的僧人(出家人),边缘人,漂泊族,流浪者,无业游民,盲流,一无所有(几乎),一无所成(没有任何业绩,这辈子唯一的亮点是编辑《灵铱》),一无所才(智力低下),一生蹉跎(沟沟坎坎);几年后去当农民,种菜喂鸡,养活自己。

角色:现在是业务办事员,混口饭吃。

法治传播,如同唱戏,戏唱完了,转身离场,该干嘛干嘛!

不要留恋戏台:法治的精髓。

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不容置疑。

问题是如果操作?

小学、中学、大学、职业学校和网络学校,让移动互联网视频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有趣诱人,完全免费,国家埋单。

法治的根本取决于把人从“猴”的素质进化教育到“人”的素质。34.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央视9套播出了纪录片《人类消失后的世界》。

未来几百几千年,由于核战争、全球性无法治愈的传染疾病和超巨的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人类消失或基本消失,是完全可能的。中国民众,享受法治文明,是迟早的事儿。

我这里只想说一句话:能否让中国民众,在生命消失或基本消失之前,享受更多时段的法治文明,少遭些罪?

有优势就看不起人欺负人,得势就猖狂,在我们平常人之间,太多太多了,我能接触观察到的人中达90%以上。

人性的弱点,时代的局限。

到海南猴岛观察一下猴群中的猴王,再傻的人也会明白个大概。35.贵族们听莫扎特 如痴如醉

今天我看《世界杯音乐之旅》电视节目,忽然想到:

男人们看世界杯激动疯狂,贵族们听莫扎特如痴如醉!

遭遇爱情,魂不守舍,入戏梦境!

人活一世,幸福不过——有情有爱,痴醉一场!

25年之前的今天,部分中国人,世界杯过,莫扎特过。

传播法治思想——编辑推送《灵铱》,对我而言,就是——看世界杯,听莫扎特,遭遇爱情。

2014年6月4日36.投药于尸 对牛弹琴

见过面的人中到目前为止没有几个知道我在编辑推送《灵铱》的。职场上的人,社交圈的人,没有一个人知道。

在我的生存环境里,没有人看得起我,干这种吃饱了撑着没事干的事儿。

挣钱是压倒一切的任务!

灵魂高贵、心地善良和性情优雅的人,与我不在一个时空!

可我就是喜欢干这种与自己的利益没有关系的事儿。

相信善的力量。

相信美的存在。

商务上的折腾,我倒觉得,都是:旧戏重演,没有景色。

2014年6月9日37.改写历史的突变基因 做一个好人

几年后,云阅读,自媒体,自出版,微传播,技术上可能会有巨大的突破,《灵铱》这种目前极不招人待见的电子刊物(电子书),将来也能跟央视抗衡。

改写历史的伟大力量,未必来源于恐龙,往往来源于微生物和突变的基因。

2014年6月9日

万达老板王健林说他1000亿的目标几年前就实现了,余生就是要“做一个好人”。

这句话,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再怎么长篇大论,他也永远不懂。

法治关注者目标其实也很朴素简单: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善人。

2014年6月26日38.罗马假日中的赫本

中国美女,还有不少从形貌到心性的绝代佳人赫本。

但她们中年之后(有的还到不了中年),《罗马假日》中赫本的生命迹象就很少了。

中国美女,纯洁善良,在30岁后的分野:成长成熟,少于10%;现实庸俗,占90%以上。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中国大陆当今环境浸染同化的结果。

在中国,真正领悟法治真谛并坚持传播法治思想的人,不会超过1%。

鼓吹法治的人,多半喊叫一阵子后就忙于追逐功名利禄去了。

保守童心,是需要人文底蕴和功力的。

2014年6月9日39.微众才可能持久

窦文涛说《锵锵三人行》之所以16年还活着,是因为从来没有火过。

火,红,热,爆:符合某一时段的大众口味。

所谓“精英”,就是超越“大众”和“年代”及“时空”。

陈寅恪的作品,易经,莫扎特,受众肯定很少。《灵铱》中黄卧云等人的文章,中国读者不过几十万人,很边缘,很微众。

黄卧云,是当代中国,本书出版之前,必然被淹埋的法治思想巨人──21世纪中国最伟大的法治思想家,21世纪中国法治进程的主要推手。

哈耶克的“知名显赫度”不及某些人的百分之一,但历史证明:某些人的“英明伟大度”不及哈耶克的百分之一。

2014年6月9日40.美女博士

一位美女为了撰写社会学博士论文。

先化妆成“蓬头垢面的下等人”,沿一条商业街走进每家门店,店员给她的都是鄙视与喝斥。

后来她不化妆再走同一条街进这些门店,店员给她的却都是笑脸与巴结。

不能从你身上找到人家需要的利益,或者你给不了人家需要的利益,或者你满足不了人家不断加量的利益,或者人家判断没有希望得到预期的回报,人家就不会跟你扯:这就是丛林社会的丛林法则,市俗社会的市俗法则。

只要人类还有丛林动物的基因,法治就有建立和存在的必要。高度文明的人群,当然用不着丛林法则或市俗法则。

2014年6月21日41.找个有钱人 一切都有了

半数女孩儿,整天琢磨的是:如何提供性服务换取一生的财富保障,卖个好价钱。

话糙理不糙。

人际关系无论多么复杂,不外乎下列三种及其复合物:

1.投资回报型

2. 娱乐消费型

3.公益慈善型

看清,看透;理解,宽容;保持青春的精神。

法治改革的主要力量,来自于精神贵族阶层。

所谓“人民”,多半还处于“投资回报型社会交往”的初级进化阶段。

实力的平衡,利益的互换,情感的交融,精神的黙契,机缘的巧合:法治学、社会学和基因学,原理、规则和现象是差不多的。

2014年6月22日42.很能忍

在某个单位或某种人际环境,遇到陷害、打击、欺骗、羞辱、歧视和不公时,我都选择沉默,象没事儿一样,表情正常,该干什么干什么,从不反应发作,也不沟通周旋,继续做我的“贱民(被人看不起的下里巴人)”:很能忍!

如果有能力有条件有机会离开这个单位或摆脱这种人际环境,我就:永不联系,更不往来,彻底斩断。

这种孤僻隐忍的性格,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中国法治改革推进缓慢的土壤之一:公民意识,公民行动,严重缺乏。

我自己身上的这种劣根性,一时半会儿,铲除不了。

顺便一说:很多中国人那种“见面查户口,警察审讯官,或旁敲侧击,或直奔主题,窥探别人隐私,估摸别人有钱没钱(有房没房,是否豪宅;有车没车,是否豪车)”的劣根性,我深恶痛绝。我对别人的任何私人信息都没兴趣。一个人关心什么,在乎什么,询问什么,谈论什么,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人的精神质量。

也不排除,某人高谈阔论文学艺术人文社科包括法治话题,是在忽悠铺垫,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是在揣摸别人是否有本事,能否利用,怎么取舍。他骨子里还是市俗庸人的基因,与高贵优雅不沾边儿。

2014年6月22日43.漂亮女记者女主持人升得非常快

郭振玺,普通编导跟他打招呼,他连眼都不抬。

跟骨干见面,一开始也是爱理不理,后来能微微点个头就算不错。但和高层交往起来,他确实表现得很江湖。

曾有人听到他跟一位领导拍胸脯说“生活上的事情我全包了”。有位刚到台里的女记者,可以拿起电话给郭就打,从不忌讳。

2014年6月18日44.骨子里的高贵优雅

在法国。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说:“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感觉这是理所当然的。”

每次网拉上来后,那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虾蟹扔回大海。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平静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呀?”那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

两则故事,大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它关乎公平、正义,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人和人的关系中。45.丰睿五十三岁的日记

53年接触的人上千,为什么现实生活中难有几位真正的朋友?

一是人这款物种,就整体而言,多数还处于文明进化的低级初期;市俗,势利,物化,粗野,残暴,是大概率,群体主流。

二是即若人种有10%的优质品,但走到你面前,有深度交往机会的,可能不到10人;如果孤僻,如果居于思想前沿,则……

我身处的商业环境,几乎100%被丛林法则和丛林物种所覆盖;跃出这个环境,自由飞翔于法治思想的天空,是我的幸运。

就象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一样,这事儿的概率可能不到万分之一。我撞上了!谁在眷顾我?

感谢生活的馈赠!感谢上帝的恩赐!

尼采说:

人跟树一样,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谁飞翔得越高,谁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谁将声震人间,必久深自缄默;谁将点燃闪电,必久如云漂泊。

2015年8月24日46.激情是人生中最可宝贵的

真正的激情虽然有肉欲的基础,但更多是一种精神现象,是心灵的眷恋,是自由奔放的,是无所忌讳的,超越了所有世俗的规定,比如相貌、年龄、阶级甚至性别,是目空一切的,是所向披靡的。激情常常是无缘无故的,非理性的。

如果仅仅为了功利的目的,那不是激情,只是努力去达到精心策划的目标而已。

激情,往往发生在最不可思议的状态之中,昏头昏脑,没有理性可言。

如果是冷静的,明智的,清醒的,那就不是激情。

正因如此,爱情往往发生在从世俗标准看最不般配的人之间。

萨特:只有激情状态才是真正存在,其他情况下人并未真正存在。

2014年7月8日47.跟着张鸣先生上大学

天下没有完美的制度!

难道要等教育制度都改好了才开始成长吗?

归根结底,人的根本素质就是适应环境的能力。

批判一个制度的人,应该具备更强的能力应付这种制度的弊端,而不是面对这样的制度完全无助,放弃努力。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其实就教会了人们怎么考试。

至于读书,连门儿都没有摸到。

看到好些在网上混的人,缺乏对文字的起码理解力,一问,他们居然也是大学毕业。

其实,学会读书,就是争取过一种比较丰满的人生,不要象半文盲一样干瘪。

当然,真的会读书的人,距离学会做事,也就不远了。

现在,我在大学很边缘,但学校要开除我,也有难度。

原来我一直不承认自己是“公知”。

但现在“公知”被骂成这样,我就是“公知”了。

做好我自己的事情,坚持对公共事务发言,言之有据。

这就可以了。

别人怎样,跟我无关。

我喜欢契诃夫的名言:大狗叫,小狗也要叫——这个世界上大狗很多,豺狼虎豹也很多,大家都可以叫,小狗也有权利叫。

我能干什么呢?

我不是记者,不是官员,又不是法官,我什么都干不了。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喊一喊。

对中国的变革要有耐心,过去中国的大折腾太多了,中国的变化需要一点匀动力,比如实业的进步、教育的改良,逐步地做,否则改良没戏,想一蹴而就搞民主,是不可能的。

2014年7月10日48.要不要看淡一切

修行,就是将身边的事情看淡,将所有的人与事看淡。

只要入世过深,就无法获得最终的超脱。

学着看淡一切,尝试看淡一切,就是修行过程要做的事。

当一切都真正看淡了,修行就成功了。

是否应当将一切看淡?

世间所有能够做成功的事情,必定是被看重的。

如果马拉多纳不看重踢球,他不会踢得那么好。

如果帕瓦罗蒂不看重唱歌,他不会唱得那么好。

如果爱因斯坦不看重物理,他不会发明相对论。

如果卡萨诺瓦不看重情爱,他不会成为伟大的情人。

因此,可以说,看淡世事与保持生命活力是一对矛盾。

如果能够将生命力保持终身,那当然是最好的状态。

永远对生活兴致勃勃,对一切兴致勃勃,直至生命终结之时。能够保持这种状态当然是最好的。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很难到达的境界。

厌倦、疲惫和冷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不知不觉地占据人的身心,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自然过程。

我常常期望自己能够进入老僧入定的禅修状态,但是心中似乎还有绵绵不绝的生命活力在阻止我入定。

解决方案也许在一个常人意想不到的策略之中,那就是摆脱所有的世俗琐碎事情和寻常人际关系,而仅仅保留对美与爱的兴致,在有生之年不断地继续追求美与爱,直至生命的终点。

2014年8月16日49.他们代表的是最愚昧落后保守无耻的负能量

我看这些人病得不轻,已经到了慌不择言满嘴撒村的程度,好像死前捯气儿一样。

呼吁书以惊悚的口吻讲到“受外国资金支持”,好像它本身已经成为罪名,泄露出一种义和团式的颟顸与冥顽不灵。

最令人惊异的是,他们竟然以为自己是“正能量”。

他们代表的是最愚昧落后保守无耻的负能量。

他们的言论虽然极其不得人心,处于摇摇欲坠“坐以待毙”的境地,我觉得还是不能由着他们“大放厥词”,所以要出来给他们当头棒喝:醒醒吧,已经21世纪啦,不是大清朝啦!

我原来根本不想搭理他们,因为这些人层次太低:如果听到他们,就脏了我的耳朵;如果提到他们,就脏了我的嘴。

对这些地痞流氓级的人渣,有什么可说的呢?

对于这些棺材瓤子,我们何尝有怕呢?

他们的思想已经是几百年前的了,我们这些活人怎么会怕这些早已死了几百年的人呢?

2014年11月16日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