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战——找准微信的根本获利点(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19 14:25:37

点击下载

作者:刘岩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微”战——找准微信的根本获利点

“微”战——找准微信的根本获利点试读:

前言

最初在多贝网上分享这个公开课的时候,并没有将其编撰成书的打算。只是没想到这个课程吸引到了那么多关注并希望进一步了解微信创业、营销、推广技能的同学。考虑到很多做传统生意的学员都迫切想要了解移动互联网是如何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尤其是在互联网不断向各个传统行业进行碾压颠覆的大环境下,第一次产生了将这个颇受欢迎的线上课程进行系统整理付梓,希望能够帮到更多线上和线下的朋友们。

在工业时代,我们落后美国三十年左右,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落后美国两三年,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是领先美国的!这也催生了整个时代的变革,创业机会比比皆是,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人在用互联网思维干着远离互联网的事情、颠覆着传统行业。几大银行之间竞争了这么多年才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居然是支付宝,居然是互联网金融;几大运营商斗法斗了这么多年才发现他们的竞争对手居然是微信。

面对互联网的进攻,传统行业有些仓促应战,这实际上是不同纬度上的竞争,就像一群拿着长矛的士兵面对拿着机关枪的勇士一样。这是时代的变革,也是任何人都阻挡不了的趋势。移动互联网、智能硬件的发展正在不断地迭代着这个时代的操作系统。但是这个整体命题太大,也不是靠几本书就能一语道尽的。所以本书从微信这个角度切入,来诠释移动互联网对这个时代的影响,包括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微信做起了自媒体、做起了生意、做起了用户管理、做起了O2O。这本书会借助微信这个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生态平台来系统诠释它在整个移动互联网风口下所扮演的多重角色,微信对传统生意的互联网化核心方面的影响、商业模式的转变、盈利模式的迁移、客户思维向用户思维的迁移等,希望本书在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下,对传统行业的创业者或者从业者能有一些帮助。

这本书的完成要感谢几位朋友,趣分期做业务拓展的兰宇同学,美莱科技的刘志平、蒋凤香以及塑胶纸业的兰振忠、李娜等几位老师。他们在我写书的过程当中提出了很多建议,比如很多个人想通过微信做点生意,所以我后来在内容方面增加了关于个人如何通过微信平台来经营生意的内容。不仅如此,还有基于微信创业的内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微信营销、微信公众平台运营推广、微网站搭建开发等非常全面系统的一本书籍。除了书中提到的内容外,如果说对传统企业互联网化还有什么建议的话,我最想说的就是:作为传统企业,要仔细思考三个命题:第一,如果有一天有人做了和你一样的生意,但他是以成本价在销售,你觉得他后端靠什么赚钱?第二,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做了和你一样的生意,但他的渠道和你完全不一样,可能是来自互联网等各个渠道,你觉得他具体会有哪些渠道?第三,如果有一天,有一个人做了和你一样的生意,但是他的分销商遍布全国,分销的门槛越来越低,但是效果越来越好,你觉得他应该如何发展和管控分销商。以上三个命题,如果你能想明白,那么就去尝试把那个人变成你自己吧!刘岩2015.5

第一章 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趋势

随着移动互联网行业向传统行业的不断渗透,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开始思考如何转型,如何迎接移动互联网这场来势凶猛的变革。于是乎,他们不断尝试借助各种互联网工具和平台升级自己的企业,由于微信产品用户基数的庞大及营销的火热,组建自己的微信运营团队成为很多无论传统或非传统企业的必然举措。

除了企业,在这个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无数个人也开始做起了自己的微电商——朋友圈中出现了各种面膜、水果之类的个体卖家,这种全民创业的氛围又催生了无数直销群体的加入。但是,传统企业开始利用微信做营销就算是拥抱互联网了吗?在朋友圈卖卖东西就可以叫微电商了吗?加个粉、点个赞、促个销就是在做微信运营了吗?其实,这些行为都只能算是微信应用的边缘地带,它们缺少的是顶层思考和顶层设计。

站在顶层思考和设计的维度,你会发现,目前的微信应用模式可能有诸多方面需要变革,包括商业模式、运营模式、盈利模式、对客户和用户之间的理解、对营销和产品之间的理解等方面。过去你可能只想着用销售产品来赚钱,今天你就要让产品以成本价销售来赢取用户和赚钱;过去你和客户之间可能是一锤子买卖,今天你就要把你的客户变成“终身制”VIP;过去你可能觉得产品不重要、关键要营销,今天你就要把产品当成生命来对待,因为产品会说话,所有的营销最终都将演变成口碑营销。

单纯地进行微信类产品运营方式的改变无济于事,改变原有的这些观念和认知才是关键。本章通过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的趋势来跟大家分享:处于大变革时代下,有哪些重要的趋势与你有关,在这些趋势中你应该如何进行顶层思考和设计,这无论对企业还是个人的未来微信运营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站得高远,才能看得明白!

1.1 产品变成流量入口

传统企业的盈利模式往往建立在销售额与成本差上,比如一件商品的成本是1元,售价为5元,那么售出一件商品即可从中获得4元的毛利润。传统商业模式中往往包含了各种经销商渠道,导致中间成本高昂,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也会相应增加诸多渠道成本而价格不菲。

移动互联网企业首先做的就是尽量砍掉中间环节,省去了一层层的中间成本,此举不但可以让利给消费者,而且在物流速度和效率上也都有了极大提升。而在盈利模式上,产品往往不是移动互联网企业盈利的直接来源,真正帮其赚钱的是流量入口。比如手机行业,传统企业往往要靠一级级的经销商来帮着卖手机,利润的多少和渠道的能力、品牌的溢价能力有非常大的关系。而移动互联网思维则是要把产品变成流量的入口,产品本身甚至可以以成本价零利润销售,当用户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即可通过其他方式来盈利。比如小米手机(当然小米的手机销售也是赚钱的,因为他们的商业模式便是砍掉了经销商,通过官网等方式直接把产品卖给消费者,其手机配置很好,性价比也很高,且依旧有利润空间),当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小米手机的时候,小米手机就变成了一个工具,比如未来的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比如用小米手机控制小米电视、玩具车、灯的开关、家用电器等,有越来越多买了小米手机的人开始买小米的衍生品如米兔、车模、玩具汽车等,还有人会买小米的其他产品如小米手环、小米电视、小米平板等,而小米手机还可以通过预装软件聚合用户,然后向用户卖广告、卖增值服务等方式进行盈利。

总之,当产品真正符合用户需求,并且以极高性价比赢得庞大用户群的时候,产品本身是否盈利就变得无足轻重了,这个时候产品其实已经变成了获取流量的入口,企业完全可以靠后端的其他方式来盈利。再比如以好产品+高性价比的方式颠覆了传统电视行业的乐视电视,传统电视行业是靠卖电视机赚钱的,而更好用、更好看、配置更高的乐视电视居然比传统电视便宜几千元,因为对乐视来说,电视这个产品只是其流量的入口,而非利润的来源。乐视的生态链是“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它可以通过自制内容版权、大屏游戏等方式进一步增加用户体验,可以通过卖广告、卖游戏道具、应用分发等多种方式来盈利。即使政府推出的一些政策可能会阻碍它的生态构建,但历史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移动互联网倒逼改革,这就是趋势的力量。

再举一个商业模式转型的例子:一个卖洁面仪的公司,最初产品定价很贵,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宣传成本越来越高,转化率越来越低,利润也越来越微薄⋯⋯后来公司转变了策略,先是以接近成本价来销售洁面仪产品本身,高性价比的产品迅速赢得了大量用户,然后他们做了一个App来承接这些用户,让用户之间可以彼此交流,同时配备专家对其进行指导,迅速形成了一个女性社区。社区建立之后,用户有了黏性,公司发现什么内衣、化妆品、包包等女性相关用品都可以卖了。产品演化成一个流量的入口,靠其他后端方式来赚钱的模式成为移动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一个趋势。

所以,当你想着如何用微信来销售你的产品时,一定要认真考虑一下:你是否需要进行顶层设计?要知道,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改变才是根本,微信只是你的一个工具而已。不过,这样的改变就一定会成功吗?未必。而且失败的概率远大于成功的概率,因为90%以上的创新都会失败,但是不创新,必死无疑!

1.2 产品为王,所有营销的根本都是口碑营销

很多传统行业的人一听到产品为王会有点不太认可,他们会说:“你的产品再好,不会营销,不懂推广,卖不出去,又有啥用?”这句话没错,酒香也怕巷子深,但前提还是你的酒要香。在过去,因为信息的极大不对称,买的没有卖的精,所以人人皆知渠道为王、营销为王。今天可以说是人人皆媒体的时代,任何一个人看到好的产品、好的用户体验都有可能通过他的朋友圈进行分享、推荐,从而形成自传播,任何一个人买到不好的产品、差的用户体验也同样有可能通过他的渠道来吐槽发泄、传递影响其他人。

研究移动互联网最好的一个行业就是手机行业,我们先来看看有哪些手机制造者以为可以靠营销、靠影响力取胜,结果却惨败的例子:

周杰伦在华语乐坛的影响力可谓首屈一指,2013年11月,周杰伦投资的Ucan推出了一款定制手机,并且命名为“uGate”——主要面向周杰伦的粉丝群体,手机内置一系列周杰伦的壁纸、歌曲及主题,但其实际销量十分惨淡,目前已经退出商圈;林志颖上过“爸爸去哪儿”之后人气暴涨,他想做一个关于儿子kimi的手机,但是微博说过几次之后也就没有了下文;韩庚的庚Phone手机也一样,内置和韩庚相关的App,可以让粉丝们实时掌握偶像的最新动态,但同样销声匿迹了。

例子无需多举,今天这个时代不是光靠影响力和营销就能做成事情的,市场更需要的是像雷军、罗永浩那样死磕产品的创新者。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营销,斗了很多年的苹果公司和微软公司分别代表着产品文化和营销文化,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十年前代表着营销文化的微软是牛人,但今天代表着产品文化的苹果才是王者。乔布斯、雷军、张小龙他们都是“顶级产品经理”,互联网创业的CEO对产品的理解将决定其产品的灵性,而灵性又往往决定着产品乃至企业的生死。过去几十年是过度营销的时代,今天,在信息传递越来越快,个性化服务越来越强的时候,市场必须回归产品。

产品和广告密不可分,产品就是广告,雕爷牛腩500万元买神秘配方,这本身就是广告;小米3选择全球最好的供应商,这本身也是广告;优课急送连发货用的盒子都精心设计、精细打造,这本身还是广告。所以,传统企业真正要学的不是互联网企业如何去掉中间渠道直接通过网络销售,也不是如何通过什么F码来进行饥饿营销,更不是什么O2O等各种模式,他们最需要学的是互联网人如何精益求精地做产品,如何乐此不疲地提升用户体验——只有思维改变才有可能解决根本问题。

1.3 降维跨界

互联网降维跨界是一种趋势,实际上互联网是一种思维,这种思维可以解决传统行业的低效率、高成本和本末倒置等问题,所以才发生了互联网不断向各个传统行业渗透甚至颠覆传统企业的现状。互联网人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产品和更佳的用户体验颠覆着传统行业的认知,并且倒逼其不得不进行改革。

比如一些传统的餐饮店曾被曝光使用地沟油现象,也许很快就会有能够随时检测地沟油的互联网产品出现,倒逼着传统商家要么跟着一起改变,要么被淘汰。之前央视曝光了传统小零食“辣条”的生产流程,环境脏得无法想象。也许有一天会有互联网人跨界到这个领域来把辣条做到极致——厂房24小时网络开放、生产流程开放、所有原材料乃至每一袋辣条都有一个二维码可以追本溯源……这其实就是对产品的极致追求。

降维跨界实际上是互联网人用互联网思维杀入并改变传统行业的新玩儿法:“互联网+医疗”不仅改变了挂号的流程,提升了相应的效率,更改变着人们的就医方式、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患者和患者之间的交流平台,线上看病还有智能硬件和大数据的加入、实时健康的监测等,这些都彻底地改变着医疗行业。“互联网+金融”不仅改变了人们的储蓄习惯,让更多的老百姓产生了增值甚至投资的意识,让借贷有了新渠道,也让传统的银行感受到了危机,所有这些竞争都能让老百姓从中得到实惠;“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打破了区域性,让更好的师资可以服务于全国各地的同学,有更多的教学工具如教学类App、题库类App等,用更有效率的方式服务目标用户。在线教育让传统的培训费用大幅降低,让个性化学习很容易得到满足,拿音乐类在线教育来说,很多成年人想学乐器如钢琴,如果报个一对一的线下班可能需要200元/小时,但是通过在线音乐教育平台购买1小时的优质课程可能只需要几元钱。在线教育还让具有教学能力的个体通过相应平台找到自己的目标用户,甚至彼此交换培训技能。还有很多平台在不断生产着社会中需要的实用技能,让诸多大学生不至于毕业找工作时一片茫然。这是在线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和改变,它让学习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时间成本更低、智能化程度更高。“互联网+旅游”改变甚至颠覆了传统旅游行业,性价比更高的出游路线、更丰富详尽的旅游日记、更真切可行的旅游建议甚至更多的优惠券等,都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在线旅游平台预约其旅游目的地。“互联网+打车”改变着传统的出租车行业,让打车变得更加容易,让出租车的使用更高效,并且互联网打车类公司也已开始侵入出租车市场,如“滴滴专车”通过优惠券之后和正常出租车的价格相差不多,但是车子更高级、司机服务更好,再比如“PP大巴”,在人口密度特别大的一线城市的上班族可能每天都要遭遇地铁、公交的人潮拥挤,而PP大巴提供的一人一座上下班、全程Wi-Fi、温馨早餐等服务正在不断地影响着公共交通行业,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以不同的角度切入这个领域。“互联网+上门服务”改变了很多传统服务业,互联网高效的物流体系、优惠便捷的线上订购系统威胁着传统的餐饮行业,很多餐饮行业外卖的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大。河狸家上门美甲用了半年时间营业额约10亿元人民币、微信预订洗衣店上门取衣服、微信预订上门家政服务、京东拍到家App上可以买各种蔬菜水果,两小时内即可送货到家⋯⋯

互联网无孔不入地改变着传统商业的经营模式,真正以用户为中心的互联网人杀入传统行业创造了很多奇迹,因为这本质上是更高维度的思维方式和传统思维方式的竞争,降维跨界成为了新常态,所以传统行业要尽早学习、了解互联网的思维方式,了解互联网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对用户的理解、对需求的洞察以及对速度的追求,而微信只是这其中的一环而已。

1.4 组织变革

过去企业的组织形态是自上而下、一级一级的架构,一个想法从决策到执行要经过好几道程序,执行的人提交的申请往往也要经过好几层审批。这样的组织有制度却缺乏灵活性,往往一个市场机会来了,等组织反应过来,最佳的入场时机已经过去了。移动互联网时代,速度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企业需要随时对市场和需求做出反应,组织结构也由原来的好多层级变得越来越扁平化,很多互联网公司甚至并没有严格的级别之分,随时有一个市场、项目需求出来,即可由其中一个人发起,其他人配合一起解决,那么这个发起人就是这个临时项目的领导或者负责人,项目完成后临时团队解散,然后再组队进入下一个项目当中去。这样的组织架构可以加快对机会的把握和反应速度,当然对机会的判断立项是要有相应拍板人的,但组织是灵活的,可以随时立项,立项后马上组织人投入研发、创新,而无需一级一级地开会讨论,一级一级地传达后再确认怎么分工、预算什么时候审批等。

互联网组织结构的变化不仅是内部员工发生了变化,而且把用户真正拉了进来。小米系统的测试员获取的用户对产品的反馈、意见等数据,就来源于数十万的小米粉丝,这是一种社群经济。360的线上服务也是由用户来进行评价打分,这也导致360服务人员线上沟通的表达、解决问题的态度都非常好。这种组织结构的变化是把传统的内部监督系统变成了用户监督,是一种组织创新。

传统企业的决策系统往往也是自上而下的,老板说什么,下边执行就好,这样导致的结果往往是领导指责员工没有领会精神,办事不力,而下边的人又会抱怨领导不懂市场、不懂用户,因为一线的人员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更懂用户。所以组织结构的创新将越发地自下而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需求的提出者、参与者和解决者,发挥了每一个人的才华与价值,组织形态就活了,真理往往都是自下而上的,而不是老板凭空臆想的需求。

当然,组织创新的内容还有非常多的细节,在这里只是提醒我们传统行业的企业家或者个人创业者,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团队是自上而下的,还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是需求的提出者和改变者;你的组织结构是否扁平化,组织形态是否能对市场做出快速的反应,而这些都是今天这个时代组织结构创新的趋势。

1.5 万物联网,智能化时代

随着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物联网时代已经到来,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启了智能化时代,而手机或手机中的App将成为这个时代的遥控器。在小米的生态链中,小米手机就是整个生态链的遥控器,用小米手机控制玩具车、用小米手机和小米手环配合监测你的运动及睡眠情况、用小米手机控制家里的小米电视和小米空气净化器⋯⋯即使你还在单位工作,这一切也可以顺利进行。这是在小米自己的生态链中也是在整个智能化时代中的发展。

而在物联网时代,微信将有可能成为万物联网的遥控器,越来越多的智能家居等领域开始基于微信这个生态进行开发,比如用自己的微信公众账号来控制智能灯泡的颜色亮度、智能电视的换台调音,利用微信来支付自动售卖机消费等,这意味着原生的App将会走向衰落,如果你的企业想做智能硬件或者产品服务,建议可以先基于微信这个生态底层进行开发,因为这样开发的成本相对更低、效率更高、体验也许更好。

1.6 股权众筹,连锁扩张社交红利新渠道

如果你是传统行业的实体店铺,想利用微信等互联网手段把自己的市场做得更大,那么推荐你关注一下股权众筹,它不仅是一种融资方式,更是这个时代下的社交红利。

2014年,我通过互联网平台合股投资了“人人投”这家公司,并且投资了“人人投”中的豆腐宴,今天“人人投”在股权众筹领域已是属一属二的了,但当时的“人人投”网站上还没有几家实体店铺,很多人连什么是众筹都还没有搞清楚,但我却愿意去投资,为什么?互联网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是:“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是投资还是创业,选项目都尽量选择风口上的项目,因为任何人都打败不了趋势,站在趋势的风口上,你的投资将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疯狂增长,而我相信众筹就是个风口。互联网领域还有一句话叫“要做风口上的紫牛”,意思是站在风口上,普通的猪可能只长了3倍、5倍,但风口上的牛却可以增长100倍甚至200倍。

当时的股权众筹平台有很多,但我为什么选择“人人投”?因为“人人投”是实体店铺的股权众筹平台,网站上介绍推广的实体店铺都看得见摸得着,而且他们的风控管理也非常好,不是说你有一个想法、写个商业计划书就可以来“人人投”上进行股权融资,他们只推荐要开分店的店铺。也就是说,能在“人人投”进行股权融资的店铺至少要有一家成功的实体店,你有能力开分店时才能在“人人投”上进行分店的股权众筹融资,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

相反,当时很多众筹平台都有点走偏,有个商业计划书就想融资,好多项目都不靠谱,各种造概念让人感觉非常不踏实。而“人人投”恰恰是老百姓都能看得懂的项目,每个人出资一到几万元就可以拿到对应实体店铺的股权,还可以对你要投资的店铺实地考察。未来如果“人人投”真能够做得特别大,你的投资将有可能让一家优质的好店在很短的时间内开遍全国,这个价值就太大了。未来任何一家连锁店都不可能只靠自己的资金、精力来快速完成全国式的扩张,所以“人人投”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

如果你是传统行业的实体店铺,一定要留意这个大的趋势,股权众筹不仅是一种融资方式,更重要的是社交红利。过去你想宣传就需要打各种广告,而今天你只要把部分股权让出去,店面运作风险降低了,合伙人多出了几十个,更重要的是,作为你的股东,他们就会借助自己的朋友圈来主动帮你做宣传,这就是共赢和社交红利。当然,前提是你要用心把你的店铺做好、服务做好,能够进行标准化扩张,有独特的卖点,如果这些条件你都符合的话,一定要抓住这次风口,利用股权众筹来快速开出属于你的连锁店。

1.7 互联网思维将变成底层思维

互联网向传统行业的碾压实际上是高度文明在取代低度文明,而互联网思维将变成新社会的底层思维,传统行业应该快速学习互联网哪些思维呢?最核心的有如下三点。

第一,对产品和对用户体验的追求。万物归宗都是对产品的极致追求,比如做一件衬衫,从原料、舒适度、袖口的长短、衣领纽扣的位置等各个细节都要进行极致的思考和设计,而传统行业更在乎的是成本多少、定价多少、利润多少,却很少在产品本身的细节上、用户体验上、用户使用场景上进行研究和设计,这就是首先要改变的思维方式。现在请你思考一下,你提供给目标用户的产品是否会超出对方的预期?你的产品细节是否让你的用户感到不可思议?你知道在iPhone手机的设计中,每天早上叫醒服务的铃声音量都是由小到大的吗?你知道用户点关闭屏幕时发出的那个声音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吗?你知道某互联网人做的餐馆中连碗和汤勺的弧度都是经过最适合用户喝汤角度测试后设计的吗?对产品的极致追求,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是我们必须要学习的一种思维方式。

第二,单品极致,拿手机行业来说,你可以看到iPhone每年只推出一款新手机,顶多再有一个平板,而很多国产手机每年会推出几百款不同功能、不同型号、不同价位的手机,然而两者效益对比,一目了然。传统行业要学习的第二个重要的互联网思维就是单品极致,你的很多业务线其实都可以砍掉,把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做到极致,你会发现单品利润反而可能比原来十几条产品线的利润还要高。传统行业是靠体系带单品,但互联网行业却要靠单品带体系。360做好了360安全卫士,才带出了360杀毒、安全浏览器等一系列产品,互联网单品极致实际上就是要化繁为简、化简为精。

第三,用户参与产品的迭代。有了做好产品的意愿,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单品上,那么接下来就要持续不断地迭代你的产品。好产品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做出来的,你需要用户的参与,让他们的反馈帮助你持续不断且有的放矢地改进产品。无论是实体还是互联网产品都需要用户参与进来进行监督、反馈、参与改造,这也是人气产品诞生的必经之路。

第二章 微电商与微信营销的本质和误区

这一章,我们要透彻地认识和了解微电商和微信营销,很多人对此有认识上的误区,这对微信运营者来说是致命的:方向错了,怎么努力都不行。本章内容以一个互联网人的角度来帮助大家剖析解读什么是微电商、什么是微信营销,以及大家的理解中有哪些误区。

2.1 微信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扮演的角色

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向各种传统行业快速渗透,整个生态系统越发以互联网为底层建筑。那么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微信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这一点我们必须搞清楚,因为这对我们的认知有很重要的帮助,可以让我们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来看自己的运营模式。

首先,微信扮演的是App分发和承载的角色,过去要下载一个App就要去应用商店,比如 App Store,下载完之后就可以在手机上使用。但是随着微信的异军突起,你会发现App的打开率越来越低,App的使用时间越来越短,App的用户留存量越来越少,相反微信的活跃度、打开率和使用率都在上涨。所以,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基于微信这个生态来搭建微信账号,通过微信开发来实现原有的App功能。比如你想查询天气,就无需单独下载天气的App,只要在微信上关注一个能提供天气查询功能的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了;比如你想做个用户调查,也无需单独下载做用户调查的工具类App,你只要关注能提供调查工具的微信账号,然后通过他们的微信账号即可创建调查表单;再比如你想做一个炫酷的HTML5的页面,你也无需下载制作HTML5页面的App工具,你只要关注提供该功能的微信公众账号就可以实现了。

此外,App很多时候还会出现闪退的问题,而且还会占据内存。而这些问题的避免都可以通过关注细分的公众账号来解决,且它们都存在微信这一个App上,所以微信就好像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各种花、鸟、树都可以在这片土地上欣欣向荣。

那是不是说有了微信就不用App了呢?当然不是!接下来我们就要分析这二者的区别。微信这个从生态底层生长出来的各个应用都比较轻,应该叫轻应用,如果想要更加深度地去体验、实践,那么就需要App了。比如你可以通过某个公众账号买景区门票,但如果你想要更多的门票、更多的优惠和看更多的用户评价,你就要下载其App了,因为只有App才能更好地看到后台数据。他们的产品也是基于数据进行优化,从而提供更深度的服务和更好的社区体验,所以基于微信的创业往往都是先从微信公众账号做起的,因为开发成本低且能快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靠谱,然后得到用户的反馈以改进公众账号的体验。等发现微信公众账号不足以支撑你的用户群时,就需要做自己的App了,这样做水到渠成,无需花费太长时间和太大的人力成本,可大幅降低试错成本。

所以,微信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就是App的分发和承载,但这些功能往往都是轻应用,一般App类的创业如果能通过微信开发来实现最核心想法的话,建议最好从运作微信公众账号开始,这样能大大节省开发成本。

微信扮演的第二个商业角色是CRM——用户管理。很多前卫一点的传统公司可能会装个CRM软件做用户管理,大部分传统公司就是用Excel等工具把用户的信息如姓名、电话、消费信息、背景、付费能力等统计出来,然后通过一些数据挖掘、跟踪等来进行用户管理以达到使其持续消费的目的。有的公司或员工维护客户的方式特别生硬:逢年过节群发一些不痛不痒的祝福短信,有新产品了进行群发通知,有促销活动也通过群发或打电话告知客户,这样的方式会招致很多用户的反感,因为这会让用户感觉到很被动。

微信运营就不同了,首先用户是主动关注你的,你提供的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他可以随时取消对你的关注,这就促使企业绞尽脑汁去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而通过后台的数据就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内容和服务是用户喜欢的。通过微信,你还可以把用户分组,然后按照用户的性别、年龄、地域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推送。传统的客户管理想让老客户介绍新客户是很困难的,但微信做为CRM关系管理,做到这一点就容易多了——只要给老客户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他们就愿意主动帮你分享、传播,而且他们影响的是整个圈子的人,所以如果病毒营销设计得好,传播效果要比原有的方式好上千百倍。

不仅如此,基于微信的用户关系管理包括促销等各种方式都更新了,可能是大转盘抽奖,可能是分享后得优惠券,可能是参与互动有惊喜,可能是分享到朋友圈得到更多的抵扣券⋯⋯你会发现借助微信公众账号进行用户管理会变得更加有趣,用户也更愿意参加这种活动。如果把微信公众账号进行人格化运作,那么你将和粉丝建立良好的情感链接,这才是真正的用户管理而非客户管理。

还有一点是基于微信公众账号的群发消息到达率几乎100%,很多用户还会通过自定义菜单等方式主动寻找打折券,这对于促成用户的重复购买有很大帮助。此外,100%的到达率是邮件点对点发送等营销等方式都无法做到的,邮件营销销售产品的信息到达率为92%左右,基本转化率是千分之三,而邮件营销名单的获取精准度也很难达到微信的标准。只要宣传方式对路,那么微信公众账号导流过来的基本上都是你的目标用户。

微信扮演的第三大角色是移动电商。最近微电商越来越火,很多人都开始经营或者想做微电商。而基于微信、朋友圈、微信公众平台基础之上的微电商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很多朋友都快被朋友圈里卖面膜的、卖水果的、卖珠宝的各种广告给烦死了,这也是本章要跟大家说的认识误区之一。很多人对微信电商有很大的认识误区,微信所扮演的移动电商角色绝对不是淘宝类型的电商,淘宝类型的电商是基于中心化流量的,中心是谁?是淘宝。做过淘宝电商的朋友都知道,流量是要买的,是要做淘宝直通车的。想要免费的流量何其难,更难的是,淘宝把流量卖给商家,商家进行竞价排名,客户来了买完就走,和商家的黏度不大。而微信不一样,微信经营的是用户,需要的是重复购买率,是个去中心化的组织模型。其流量来源也不是依赖于生态平台本身,而是多种渠道导流,最终以建立信任为基础的。300个核心粉丝就可以支撑起一家微店的微电商模型,所以,微信这个产品在电商去中心化的角度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人人都是媒体,人人都是交易的源头,人人又都是口碑的传递者。

微信扮演的第四种角色是社会化服务平台。任何人都可以通过微信提供服务,在过去,一个普通律师想为客户提供收费的法律咨询几乎没有什么好的渠道,有了微信之后,搭建一个微信公众账号进行经营运作就可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还可以完全自主定价。同理,各行各业,无论你是懂音乐、懂营销、懂市场、懂文案、懂产品还是懂什么,也无论你的级别和道行有多深,只要你愿意,都可以通过微信运作来提供服务,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收益。这也充分调动了社会各界力量,让提供服务和获取服务的门槛都大大降低了。当越来越多的服务提供者和服务获取者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价值传递的时候,微信所扮演的就是社会化服务平台角色,让基于微信平台的创业可以百花齐放,也让微信营销借助这个社会化服务平台得以更好地运作,关于如何运作,后面会进行讲解。

微信扮演的第五大商业角色是移动搜索。随着移动端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大家上网的终端从原来的PC端快速向移动端转移。腾讯和搜狗进行了战略合作,将索引微信中公众账号的文章,每天微信公众平台上海量的UGC内容将通过爬行蜘蛛进行索引。未来你在微信上进行某关键词搜索时,它将提供给你包括相关内容和价值服务的公众账号等搜索结果。人们的一些搜索习惯也将慢慢地开始转变,比如你想咨询皮肤如何保养,如果你在百度上搜,就会发现搜索到的信息很多都是网友随便写的,而如果你在微信上搜,看到的则可能是更加专业化的讲解和服务——名化妆师亲自撰写的图文消息、皮肤测验和推荐的皮肤保养教程的相关服务号,你会发现更多你感兴趣且有用的内容和服务都在这里。当你下一次再想搜索的时候,只需打开自己关注的微信公众账号进行自助式查询就可以了。微信不能代替真正的搜索,但是当你需要的内容和服务更加详细、更加高质的时候,你会去微信上搜索,所以微信将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移动搜索的角色,这也意味着做微信运营的同学要提前进行内容布局,好好思考如何让你的内容矩阵被微信更好地收录,以便别人搜索相关内容时,你能够排在前面优先展示。或许某一天,这种展示位置也会通过竞价的方式进行付费排名,但是质量好、观看量和用户搜索匹配度高的内容一定会优先排在前面,所以如果内容的布局很好,对未来自然流量的导流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信扮演的第六大商业角色是物联网。物联网变化非常快,微信不只连接着人和人、人和服务,还连接着上网的机器。比如可以让每个机器用二维码做它的ID,在微信中即可通过和设备对话直接控制设备。比如现在有一家公司叫“叶美图”,它的微信公众账号也叫“叶美图”,你关注它之后可以给其公众账号发送一张照片,输入终端机器的微信验证码后,叶美图30秒内就能在无线终端接收照片并且制作出非常有风格的卡片。实际上这就是微信内部账号和终端机器直接进行对话产生的相应操作,也是微信在物联网中扮演的一个角色。

我们可以想象几个场景,下班前,你用微信对着家里已经放好米和水的电饭煲下达做饭指令,对空调进行遥控开启。回到家之后你会发现饭已经焖好了,房间的温度刚刚好,是不是很酷!晚上躺在床上想睡觉了,懒得起身去关灯,如果灯上有一个二维码做为灯的 ID,就可以拿起手机通过微信跟灯的ID对话直接关闭。现在微信已经开放了智能设备的接口,越来越多的围绕着微信这个接口而开发的智能硬件开始市场化,这也意味着微信将变成众多智能设备的遥控器,就像雷军的小米手机一样。

2.2 微信营销的核心载体

很多人在做微信微店时常走入两个误区:1)运营微信,注册一个账号就想推广做粉丝;2)卖东西,弄个微店后复制店铺链接就开始发各种广告。这种方式在PC端都行不通,在移动端更不能这么玩儿。微信是工具不是神,不是建个微信公众账号后做个推广就可以进行粉丝交易的,微信需要精心耕耘,从0到1000个粉丝可能需要30天,从1000到2000个粉丝可能需要20天,从2000到10000名粉丝可能只需要10天,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微信营销是需要载体的,我们首先比较一下电商移动化和移动电商的区别。就网站而言,网站移动化就是把PC端的网站通过自适应挪到移动端,“自适应”是一个技术术语,就是这个代码可以自动去适应手机屏幕的大小。什么是移动网站?移动网站是基于移动的使用习惯重新进行UI设计的展现形式。很多人看到过用户体验很好的移动网站,但是这和网站移动化是两码事。

什么是电商移动化?把PC端的电商挪到移动端就是电商的移动化,比如说手机淘宝、手机京东就是流量的思维,是中心化的,你需要在淘宝上买流量来进行转化,流量购买占据了非常大的成本,如果你做微店还照搬做淘宝的流量思维那肯定是苦不堪言,因为你会陷入想办法解决流量,然后一锤子买卖,然后再解决新的流量这种怪圈中,辛苦无休止。

移动电商的生态基础是人和资讯,也就是关注你公众账号的粉丝和你发送给他们的内容——在人和资讯的基础之上实现商品转化。而淘宝和天猫的生态基础是商品,你去淘宝、天猫的目的就是买商品,所以淘宝天猫是基于商品流来实现人流量。如果你想在移动端上卖一个商品,弄个微店后复制链接就开始推广行吗?不行,你还要好好打磨你的商品,建立起信任和品牌认知。

比如我对“一地一味”的认知是超高性价比的优质水果品牌微店,它刚开始用10元包邮超高性价比获得了第一批用户,而我买了之后能感觉到它的水果质量确实很棒,那我就愿意花正常的价格重复购买他们其他的水果。而如果产品质量不够好,即使你花了再多的心思去营销推广也不过是一锤子买卖。所以大家千万不要再停留在PC电商的流量思维上了,微信运营要把客户当用户来用心经营。换句话说,移动电商要以产品为核心,先把品牌人格化、故事化,然后才到营销推广这一环节。很多人没有实体商品,只是运作微信公众账号,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内容信息的定位,不要大而全,而应聚焦在某一个细分领域开始做起,把内容和服务做好,在这个基础之上做商品推荐或者自营商品都可以。

像淘宝和天猫是以商品为主导的集市生态,在商品基础上有了大量的人群;而那些做粉丝的公众账号以粉丝经营为主导,然后才是商品。如果你没有粉丝经营的过程,不为他们服务,不能给他们提供价值就没有后面的商品。用PC端的思维做微信运营绝对不行,移动电商必须经营粉丝,先提供价值,可以用内容作为载体。

我们再来看为什么微信和淘宝一个是电商移动化,一个是移动电商,它们的本质区别在于一个是良性循环,一个是恶性循环。做淘宝天猫是需要打广告的,比如卖面膜,为了和淘宝上无数个卖面膜的商家竞争,你必须交钱给淘宝,你的商品才能在用户搜索关键词时候排在前面,从而实现交易。也就是说你需要用钱去换流量、换交易然后赚钱。换句话说,当你的“广告费”停下来时交易就没有了,因为买了你商品的用户在交易完成之后就走了,这个用户不是你本人的而是淘宝的、是天猫的。但移动电商的思维是:用户就是你的,不属于微信官方。在用户基础之上你就可以实现高重复购买率。比如“优客急送”,大家买完商品之后他们还会提供在线训练营等源源不断的服务。很简单,今天的时代用户是具体到某一个人或某一个品牌的。你必须不断地提供服务和价值,他们才愿意为你的服务支付金钱,从而提高重复购买率。微信电商的思维是为粉丝提供价值,通过价值建立粉丝群,然后不断地滚雪球。雪球滚到一定程度时,很多不同的商品就会出现重复购买率,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

那么雪球如何滚起来?比如有的人做一个App,做完之后就开始各种推广,那不行。因为产品的运营、微信的运营都不是靠运营本身驱动的,也不是靠市场行为驱动的,归根结底还是要靠产品驱动、靠用户驱动。什么是靠产品驱动,就是无论你的产品做成什么样子,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用户,一定会有用户对产品不满,你要判断这个不满是否对你有好处,你要不要针对这些不满改进这个产品,怎么改进?其实,在跟用户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迭代、更新、完善产品的过程就是运营的过程,也是靠产品驱动市场的行为;什么是靠用户驱动,就是你的产品提供给用户之后通过数据分析来看哪些特征是用户喜欢的,然后不断更新你的产品,用户喜欢之后就会自发地为你推广,无论是你的App还是网站。所以,能否靠产品激发出用户想炫耀、想分享的意愿非常重要。靠用户驱动就是让用户自发地帮你分享,老客户带动新客户,雪球才可以真正地滚起来。

微信营销的核心载体到底是什么呢?是产品。这个产品可能是具体的商品比如褚橙,也可能是一个工具比如优惠券的聚合,可能是与众不同的高质量内容,也可能是某种服务比如法律咨询,总之这些载体才是让你获得精准用户的关键,而不是靠到处发各种广告。粉丝的来源也应该是产品,他们可能因为喜欢吃褚橙然后关注你,希望通过关注你得到优惠,能够更方便地去购买;他们可能是因为喜欢你的内容,希望通过关注你持续获得他想要的资讯;他们可能喜欢的是你的工具,通过关注你可以方便地下载各种他想要的优惠券;他们可能喜欢的是你的服务,原本进行法律咨询要到律师事务所,很贵很麻烦,而现在关注你的公众账号使其变得很容易⋯⋯所以你的粉丝获取应该是你提供的“价值”转化而来的,而不是因为你往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等不同渠道中发布硬广告的推荐,这一点要弄清楚。

第三章 微信公众账号的规划与运营

3.1 微信运营的第一步

很多个人微信运营者和企业微信运营专员在开始做微信运营时都很苦恼,不知道微信运营要从哪里做起。他们大多数会注册一个账号,然后把产品一列就想着怎么去推广,其实这是不行的。微信运营第一步要想清楚两个问题:1)你的微信公众账号要提供什么差异化的价值?2)你准备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没有想清楚这两个问题,就不要贸然申请公众账号,更不要随便采编一些内容发布,要知道微信公众账号更多是为了和用户进行交流。很多人有这样一个认识误区:内容每天都要发,或者说微信运营就是要经常发内容才叫运营,其实不然。如果内容本身采编或者原创的价值不高,那么你发得越频繁,别人取消关注你的概率越大。所以一开始一定要想清楚你能提供什么差异化的价值,让用户更方便更优惠地购买你的商品?更好地细分内容?更专业的资讯汇总?还是更好用的工具⋯⋯当你想清楚自己能提供的价值之后,下一步就要明确以什么样的角度切入?很多人一上来就想解决非常多的问题,比如一个微信公众账号既能订购商品又能查询天气,既能了解交通,还能发各种类型不同的图文信息,看似无所不能,结果却是哪个都做不好。所以一定要抓住用户最迫切需要的痛点进行切入,把一个点做好了之后再进行拓展。

微信运营者的基础不太一样,经过调研后,发现大致可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基础特别薄弱,连微信的注册、订阅号和服务号的区别都弄不清楚的人;二是基础还不错,但只热衷于加粉的人;三是基础不错,也希望能在转化层面上有所提高的人。从运营者扮演的角色又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个人微信运营者,有产品的人热衷于做微店商,没有产品的不知道做什么但也很想做;第二类是企业微信运营专员,帮企业做运营推广,关注的关键点在粉丝量、互动和转化率上;第三类是高管,他们想学的主要在思维和组织配置上;第四类是个体店老板,他们感觉微信很火,也想跟上,但不知道从何下手。从行业来分的话就五花八门了,有餐饮行业、互联网行业、4S店等多种微信平台。这些不同种类的微信运营者存在几个共性的问题:第一是切入点不对,一上来就想做个庞然大物,比如有的运营者想要做移动版的58同城,他们不知道这种平台需要多少开发人员和多少地面部队才有可能做起来,这种切入角度太大了,一口气吃个胖子肯定不行;第二个问题是急功近利,比如有的同学想做微商、开微店,建个微店就开始在朋友圈、微信群、QQ群里面发广告,按照传统的思维去做,不注重产品、不注重积累,一味地舍本逐末去追求粉丝量,陷入了恶性循环。更可怕的是,这样的人多了,整个行业就会被做烂,就像当年的QQ邮件营销一样。

当年邮件营销很火的时候,大多数人开始做自己的产品,同时利用营销软件给大量的QQ用户发广告信息,让诸多QQ用户不胜其扰。但是也有一些人做的是基于订阅的邮件营销,他推荐给你的不是广告邮件,而是好的内容。比如他想卖营销类的课程,他会先推送给你好的内容,然后提示你去关注并订阅他们的邮件。通过好的内容吸引了非常多的订阅者时,他们才开始写销售信。然后继续提供内容,就这样一点点滚起雪球。而那些一开始就发送垃圾广告的人基本上都被腾讯官方屏蔽掉了。我们从当年两种不同邮件营销方式的结局来反思,今天的微信营销中是不是也有这两类人:一类是各种发广告,不但转化率低还容易把整个行业做烂的人;一类是用心选择经营产品、靠口碑起家的人。他们的最终结果肯定也是截然不同的。

那么,微信营销的第一步到底应该做什么?针对不同类型的运营者这里给出不同的建议。

第一类是想做微商的朋友,第一步要选好爆品,因为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合做微商。爆品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需求大,市场要足够大,否则竞争激烈,销量很难保证;2)价格不高,比如几十元、上百元,尽量选择单价在300元以内的产品。因为随着价格的上升,需要的信任度和用户经营的成本就会越来越高,单价达到一定程度时用户就会去实体店挑选了;3)利润率高,如果单品的利润很低,那么尽量不要选择这种产品,至少也要选择利润率在20%以上的产品。这是从品类的角度分析。

接下来从品质和品牌化的角度着手分析,假设你要在微信上卖水果,那么这个水果的产地、特色、品质都要详尽说明,同时还要用故事化和概念化塑造产品品牌。

下面以“一地一味”推出的苹果为例,看看它们的苹果是如何选择产品,如何保证产品质量,又是如何用故事化和概念化塑造了不一样的苹果。下面这段文字摘自“一地一味”服务号原文《纳尼~新品5折?仅此一天!S级苹果震撼来袭!》

纳尼~S级苹果?什么鬼?请听“一地一味”君徐徐道来!如图3-1所示。图3-1 S级苹果“S”级产品标准如下:【Super】最优!在一地一味即将有一个“全新、全面”的呈现!这是一个产品,也是一种服务,更是一种标准!找理由好过找卖点,我们给你足够的理由!如图3-2所示。图3-2 S级苹果产品标准

从枝头到舌尖,还你味蕾享受!寻味团走访了20多家种植基地,亲尝33个品种,经过反复调研和对比,选择了栖霞西城镇邹家村的栖霞苹果。如图3-3所示。图3-3 栖霞苹果【Safe】安全!全程多方位考察,采用物理杀虫,无农药,更安全!人工修剪树枝,量虽少,却能有效提升品质!全程带果套,有效防虫,防农药!只为这一口甜蜜可以吃得更安心!如图3-4所示。图3-4 安全保障【Special】特色!多一分则腻,少一分则废!明察暗访终寻得8~15年老树群,要知道,8年以上的苹果树结出来的苹果口感比其他年份小的果树结出的苹果口感高出很多哦!

同时,颗颗都在半山腰,阳光水泽刚刚好!这里的日照和海拔都达到苹果最适宜的环境需求!如图3-5所示。图3-5 特色性【Speedy】速达!为你而挑!果型选择最适合上班族的80mm果,口感最好的时候,果糖高而不腻,果感脆而香,不化渣!不需再寻!节约你去超市、水果店挑选的宝贵时间!如图3-6所示。图3-6 80mm果【Satisfaction】满意!满意和惊喜的不仅是口感!还有新品上市的“S级苹果5折优惠券”!如果你收到两颗不一样的栖霞果,完全不用紧张,虽然果面条纹不一样,但品质是完全一样的!或许你能品尝出不一样的口感来哦!要的就是你惊喜!如图3-7所示。图3-7 我们的果

以上就是“一地一味”服务号的原文,看完后大家应该可以感觉到,同样是产品,人家就能在选品和质量把控上做到极致,同时在概念化、故事化塑造品牌上下足工夫,这才是微商的关键。正如开篇讲趋势的时候说到的,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信息不对称越来越少,产品将是最大的营销,产品就是广告。如果你想做微商,一定要先做好产品,而不是听一些所谓专家的加粉策略,那都是术,产品才是道。如果你不能从源头把控产品,那么你至少在选择上要比别人更考究。

对第二类想做企业类微信运营、自媒体或者个人运营的公众账号而言,微信运营的第一步应该先集中精力做出超高质量的内容采编。什么样的内容是好内容?首先你要集中采编细分领域的内容。比如你要做一个和皮肤相关的微信公众账号,千万不要一上来就把和皮肤相关的好文章都往上放,可以先集中采编其中的一类内容,比如祛痘。祛痘的相关内容有很多,大多是卖祛痘产品的软文。所以,此时内容生产者的背景就非常重要了,如果你采编的内容全部来源于三甲医院的皮肤专家、营养学家、中医专家等权威人士,而不是随随便便地摘抄而来,你的内容就会有差异化定位同时更加可信。你的图文消息打开率和微信账号的公信力也会越来越好。祛痘这个细分品类整理完之后,可以接着采编如痤疮、保养、保湿等知识性内容,通过作者的权威背景和网上鱼龙混杂的文章区别开来,你在用户的认知中就有了一席之地。

除此之外,成系列、成逻辑的内容体系也是用户喜欢的,比如你运营一个商业类、经管类或创业类的微信公众账号,就要想办法把内容按照逻辑层次进行聚合分类,比如互联网类的创业公众账号,你可以按照互联网创业的先后顺序来采编内容,互联网创业的流程大致可以分为产生iDea、组建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开发产品原型、产品运营和融资6个步骤,那么你就可以按照这个逻辑分别采编三篇相关的高质量文章,然后把自定义菜单设置成一个按钮的自动回复,可以是这个流程的文章目录,回复不同编号就可以看不同阶段的文章。这种有逻辑层次、成系列的内容对一个零基础的读者而言就很有价值,也会提高收藏率。

3.2 微信营销的核心目标与运营重点

对很多企业来说,如果运作微信的目标仅仅是为了卖更多的商品,那微信的作用还是只停留在工具层面。其实微信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商业角色是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所以对企业尤其是传统企业而言,一定要转变思维,不要再把你的客户只当客户来对待,而是要用心去经营,把他们变成你们的用户、粉丝甚至是分享经济下口碑营销的重要一环。

对企业的微信运营者来说,把微信营销的目标定位为产品型社群至关重要,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近几年手机行业中非常耀眼的明星小米:极致的产品、超高的性价比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使其积攒了一大批粉丝,而这一大批粉丝成为了产品的免费体验员、测试员和传播员,也正是这些发烧友造就了今天的小米。所以,企业一定不要把微信当做简单的卖商品的工具。

那到底什么是产品型社群?产品型社群是基于产品,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共同的价值观而组织在一起的圈子。比如“米粉”就是基于小米这款产品组建在一起的圈子,逐渐又有小米游戏、小米电视等以不同产品为主导的产品型社群。像罗永浩、罗振宇是以人格、情怀作为切入点,作为一开始主导的情怀型社群,但最终还是会回落到产品本身。

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很多企业不再是以体系促局部,而往往是由一个局部带动体系。过去很多企业是在一个战略的框架之下进行战术的运作,比如一个公司在做金融类的产品,它有一个ABCD的计划来做哪些产品。而今天的企业则是先曝出某一款产品,当这个产品有足够多的用户之后,再由这个产品来带动整个体系。所以你会发现一旦某个产品真正获得了海量用户之后,企业就会迅速以这个产品为核心构建社群。一旦这个社群构建之后,这个生产企业的其他产品就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售卖了,很多利润就会从粉丝当中通过衍生商品或其他方式来获得。

我们还是以手机行业为例,早先的诺基亚、摩托罗拉是以硬件为王的手机,如今的iPhone以设计为王,小米以社群为王、兜售的是粉丝的参与感,而锤子走的则是人格情怀路线。无论是iPhone、小米还是锤子,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高质量、高用户体验的产品,且最终都能形成自己社群式的大生态。

现在比较流行三大社群:第一个是从人格情怀的角度入手——有一个意见领袖或者塑造出一个有影响力的个体,由这个个体衍生出产品。所以你会发现现在一些有影响力的脱口秀名人也开始做手机了。这拨儿人便是基于人格情怀来打造社群之后开始走进手机行业;第二个是基于产品本身形成的社群,像苹果、小米、特斯拉均是以超高性价比的产品为入口形成的社群;第三个是以微信等工具角度切入形成的社群。

早先的诺基亚、摩托罗拉的商业模式卖完手机就结束了,虽然有一些企业也做一些客户关系管理,但是在私人层面上始终没有把用户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