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简单!一学就懂的互联网金融(全彩图解版)(txt+pdf+epub+mobi电子书下载)


发布时间:2021-04-20 00:33:33

点击下载

作者:视觉图文

出版社:社科人文分社

格式: AZW3, DOCX, EPUB, MOBI, PDF, TXT

超简单!一学就懂的互联网金融(全彩图解版)

超简单!一学就懂的互联网金融(全彩图解版)试读:

前言

写作驱动

互联网金融强势来袭,新一轮的金融革命即将开始,我们该如何应对?

互联网之所以能为金融业带来新的革命,正是因为新金融与旧金融两方之间存在着机遇与挑战、冲突与抗衡。作为时下热点话题,互联网金融吸引了互联网领域、金融领域以及相关领域人士的强烈关注。

本书最大的特点是通过130多个最常用最实用的互联网金融知识点,以及220多张通俗易懂的逻辑图表,让您轻松读懂互联网金融!

本书特色(1)最简洁的版式:本书通过简洁的文字+形象的图片,让读者在阅读中拥有清晰的思路和轻松的心情。(2)最直观的图解:书中穿插了220多幅精美的插图与表格,直观、生动、丰富地对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读者可以一学就会,边学边用。(3)最精辟的内容:书中安排了10章互联网金融专题、130多个使用最频繁的精华知识点,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讲解,让读者一本书就能读懂互联网金融。

适合读者

本书结构清晰、语言简洁、图文并茂,适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从业者、对互联网金融感兴趣的人士,以及希望通过互联网金融这个新领域获得第一桶金的投资者与创业者阅读,也可作为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互联网金融课程教材。第1章互联网金融概述

学前提示

互联网金融,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各大互联网企业也都纷纷效仿进军金融业。那什么才是互联网金融?理论上,任何涉及到广义金融的互联网应用,都应该是互联网金融,包括但不限于为第三方支付、在线理财产品的销售、信用评价审核、金融中介、金融电子商务等模式。

要点展示

• 认识: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 掌握: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明白: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方式

• 变化: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

• 创新:融合经济衍生金融需求

• 产业:互联网金融的潜在产业

• 模式:金融互联网化平台模式

• 前景: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 银证保:三大领域的创新应用

• 信托业:互联网金融的变革

• 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融合

• 运作模式: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格局认识:什么是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从广义上讲,凡是具备互联网精神的金融业态统称为互联网金融。而从狭义的金融角度来看,则应该定义在跟货币的信用化流通相关层面,也就是资金融通依托互联网来实现的方式。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将对人类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

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包括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以及其他网络金融服务平台。

1.第三方支付

2013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53729.8亿元,同比增长46.8%,整体市场持续高速增长,在整体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

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

移动支付由于其个性化的特点,具备交易追溯到具体交易人的特点,非常适合交易。从发展角度来看,移动支付是第三方电子支付的一大趋势。

目前,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累计已有223家,如支付宝、财付通、快钱、北京银联、快付通、汇付天下、拉卡拉、网银在线、钱袋、盛大支付等。

2.P2P小额信贷

P2P(Peer to Peer、“个人对个人”)小额信贷是一种将互联网、小额信贷等创新技术、模式紧密联系的民间借贷形式,极大限度地为熟悉或陌生的个人提供透明、公开、直接、安全的小额信贷交易的机会。

目前,国内的P2P融资平台有宜信网、人人贷、拍拍贷等,这种业务雏形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个人互助借贷模式:北美华人社区的“标会”或“台会”,亲戚、朋友及社会团体之间通过小额信贷来解决对资金的燃眉之急。

特别提醒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历了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个人贷款、企业融资等多阶段,并且越来越在融通资金、资金供需双方的匹配等方面深入传统金融业务的核心。中国涌现了P2P等广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出现了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这样的研究机构,同时也可以看到很多狭义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悄然出现。

3.众筹融资

众筹的兴起,源于美国的大众筹资网站Kickstarter,该网站通过搭建网络平台面对公众筹资,让有创造力的人可能获得他们所需要的资金,以便实现他们的梦想。

众筹模式的兴起打破了传统的融资模式,人人均能通过该种众筹模式获得从事某项创作或活动的资金,使得融资的来源不再局限于风投等机构。掌握: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在过去的2013年,互联网金融在中国是最火热的话题之一:3月,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支持以科技促进金融业发展;11月,“余额宝”规模接近2000亿元;12月《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章程》以及《互联网金融自律公约》颁布。

在全民理财的时代里,在互联网已改变生活方式的今天,在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互联网金融正在汹涌而来。网络与金融结合创新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均已具备,网络与金融结合的各类自发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也日趋增多。

以下主要探讨互联网金融目前呈现的特点,以及结合互联网发展的优势,传统金融在融合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趋势。

1. 成本低

移动互联网使金融产品随时随地交易,降低交易成本。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资金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行完成信息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无传统中介、无交易成本、无垄断利润。金融机构可以避免开设营业网点的资金投入和运营成本;消费者可以在开放透明的平台上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削弱了信息不对称程度,更省时省力。

特别提醒

手机网络商务应用,如网络银行和网上支付等使金融产品可随时购买交易,并且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例如股票、期货、黄金交易、中小企业融资、民间借贷和个人投资渠道等信息快速匹配,极大提高了效率。

2.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业务主要由计算机、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处理,操作流程完全标准化,客户不需要排队等候,业务处理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用户可以在自己方便的时候,使用智能手机或PDA查找、选择及购买商品和服务。

3. 覆盖面广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客户能够突破时间和地域的约束,在互联网上寻找需要的金融资源,金融服务更直接,客户基础更广泛。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客户以小微企业为主,覆盖了部分传统金融业的金融服务盲区,有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4. 发展快

依托于大数据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得到了快速增长。以余额宝为例,余额宝上线18天,累计用户数达到250多万,累计转入资金达到66亿元。据悉,余额宝规模已达到500亿元,成为规模最大的公募基金。

5.监管较难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监管和法律约束,缺乏准入门槛和行业规范,整个行业面临诸多政策和法律风险。

6. 风险大

互联网金融没有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不具备类似银行的风控、合规和清收机制,互联网金融违约成本较低,容易诱发恶意骗贷、卷款跑路等风险问题。例如,已有众贷网、网赢天下等P2P网贷平台宣布破产或停止服务。另外,网络金融犯罪问题不容忽视,一旦遭遇黑客攻击,互联网金融的正常运作会受到影响,危及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

特别提醒

相比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巨大,但随之而来的风险也更多。金融行业和互联网行业本身就是高风险行业,互联网金融属于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融合与创新,其风险远比互联网和传统金融本身要大。此外,互联网金融中普遍存在的跨业经营,非传统金融行业进入金融领域,对金融风险和管控存在认识不足和能力不够的问题。明白: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方式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典型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如手机微信等,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查看金融信息,并可以实现双方直接交流沟通。互联网将对用户获取金融信息的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并使得金融信息更为透明和公开。互联网金融在发展并运用到极致之后,为人们带来的服务的便利性和创新性,将充满让人遐想的空间。变化:金融行业的互联网化

今天的互联网,毋庸置疑是一个最具创新的朝阳行业,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这十几年里,造就了百度、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巨无霸”。不过,成就他们霸业的除了自身的创新努力因素外,其根本原因是顺应了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乃至政治的“天时地利”。

国内的金融行业,随着互联网企业的进入,上演了一场场众人瞩目的大戏。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发展得如火如荼。一方面,银行、券商等传统金融“大鳄”利用互联网积极革新自身的传统业务;而另一方面,各大互联网巨头、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在金融领域大肆跑马圈地。

1.网络银行和手机银行

利用网络银行系统就等于把24小时工作的银行柜台搬到了自己面前,大大拓展了管理信用卡的时间和空间。随着近年来网络的普及,特别是高速无线网络进入实质应用阶段,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利用高效、快速的电脑与手机网络,来达到轻松玩转信用卡的目的。

虽然银行业对手机银行早有涉足,但一直缺乏创新与变革的动力。近年来,随着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对传统银行业务带来冲击,银行开始作出积极反应。而手机银行APP也正在一步步取代传统的银行柜台和PC端口,逐渐成为银行开展业务的新门户。

2.网络证券公司

网络证券亦称网上证券,是电子商务条件下的证券业务的创新,网上证券服务是证券业以因特网等信息网络为媒介,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全新商业服务。网上证券包括有偿证券投资资讯(国内外经济信息、政府政策、证券行情)、网上证券投资顾问、股票网上发行、买卖与推广等多种投资理财服务。

随着网上证券业务的不断推广,证券市场将逐渐地从“有形”的市场过渡到“无形”的市场,现在的证券交易营业大厅将会逐渐失去其原有的功能,远程终端交易、网上交易将会成为未来证券交易方式的主流。

3.网络保险公司

网络保险也称网上保险或者网销保险,是一种新兴的以计算机互联网为媒介的保险营销模式。有别于传统的保险代理人营销模式,保险公司或新型第三方保险网以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技术为工具来支持保险销售的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行为。

网络保险是指实现保险信息咨询、保险计划书设计、投保、缴费、核保、承保、保单信息查询、保权变更、续期缴费、理赔和给付等保险全过程的网络化。网络保险无论从概念、市场还是到经营范围,都有广阔的空间以待发展。

据艾瑞咨询公司预计,2016年中国保险电子商务市场在线保费收入规模将达到590.5亿元,渗透率将达到2.6%,互联网保险销售正在迎来爆发期。

4.网络金融交易平台

如今,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通过互联网理财平台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进行理财,只要身边有网络,用户就可以随时随地地在网上寻找他们感兴趣的理财项目,享受足不出户的全新理财模式。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来势汹汹,手机理财越来越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从2013年起,各种互联网金融的崛起对过去的投资理念突然间进行了“大幅升级”。相比标准化产品,非标的批零差价能给平台带来更高的收益,让平台、用户、融资方和合作机构各取所需,因此各种多元化移动投资理财平台不断兴起。

5.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

从整个产业来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上游为金融产品供应商,即传统金融机构,下游则为投资者。作为中间桥梁般的互联网,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它的渠道价值,互联网成为了金融产品的“网络销售员”。

当网上“秒杀”基金变成可能,支付宝等作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雏形渐显,在基金销售步履维艰之际,这一平台对于众多基金公司的诱惑不言而喻,更多金融产品将转向电商销售网络。创新:融合经济衍生金融需求

未来,互联网金融的趋势必将朝着专业化和分工细化发展,而这一方式也是在这场互联网行业与传统金融行业争夺领域大战中一个较好的合作方式,但究其根本的核心却离不开“创新”二字。

金融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随着传统的实体经济形态正在向融合经济形态转变,同时虚拟经济也快速兴起,金融的服务对象必将随之发生变化,这种转变为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衍生出全新的金融需求。

特别提醒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所有的产业形态,而且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推动不同产业形态之间的融汇、互补和整合。另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正在利用互联网金融开展大量的金融创新,比如商业银行就开始大举进军电子商务行业,建立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产业:互联网金融的潜在产业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移动支付、大数据、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云计算等的发展,诞生了诸多基于互联网的金融服务模式,将对传统金融模式产生根本的影响,为金融市场带来许多全新的产业机遇。

互联网金融模式会产生巨大的商业机会,但也会促成竞争格局的大变化。如上图所示,新兴信息技术和国家“大资管政策”促使国内的金融业出现3个层次的竞争:

• 金融业的潜在进入者与传统各类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

• 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之间的直接竞争开始加剧。

• 全国大型金融机构与区域中小型金融机构之间的正面竞争日趋激烈。

互联网金融搅动百万亿级市场,大变革中孕育着大机遇,金融服务商和金融运营商两条金融IT投资主线价值日益凸显。大量金融业的潜在进入者凭借互联网和大数据涉足金融业,打破了原有的竞争格局体系。

总的来看,金融业的潜在进入者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如下图所示)。

1. 多元化发展的跨界企业

新兴新技术推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化,跨界竞争日趋常态,这类企业依托在各自领域的多年积累,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并借此进入金融业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推动生态体系的发展,代表有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谷歌等互联网企业。

2. 基于互联网的初创企业

互联网金融从概念走向现实,细分投资热点不断涌现。经过一年多的发酵,互联网金融已经从意识概念冲击走向实质动作布局,在技术、需求、政策等多重驱动力的作用下,从最初的网络理财、证券IT、网络券商到后来的供应链金融、个人征信、银行IT、P2P、移动支付,各类细分投资热点随之相继涌现,其代表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宜信、Lending Club等P2P网络借贷企业,Kabbage小额网络信贷企业等。模式:金融互联网化平台模式

伴随着金融产品的触网,快速实现买卖双方匹配对接的需求也逐步增大。金融产品垂直搜索和金融产品销售平台便会应运而生,就如同网络购物的兴起带动了一淘网等购物搜索和eBay、阿里巴巴以及亚马逊等平台业务的大发展一样。

1. 金融产品垂直搜索

根据用户的金融需求和自身实际情况,金融流量分发网站会在数据库中找到可以满足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目前覆盖贷款、信用卡、理财产品等),并在搜索结果中予以显示。用户可以选择适合他们的产品并留下联系方式,客户经理将进一步与用户联系,以完成交易。

2. 金融产品销售平台

主要提供标准化、规模化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会出现多家专业金融公司,提供线上线下相融合的个性化、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由于金融产品相对更为复杂,决策周期也比较长,因而金融产品搜索和平台在提供需求匹配的时候,还会衍生出决策支持等增值服务。前景: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和云计算等,将对人类的金融模式产生根本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可以看到5个重要趋势。

1.移动支付替代传统支付业务

随着移动通信设备的渗透率超过正规金融机构的网点或自助设备,以及移动通信、互联网和金融的结合。

移动支付包括网上银行挪到手机和NFC。有超过30家银行“登录”银联移动支付平台,三大运营商力推移动支付,2015年前将磁条银行卡全部更换为芯片银行卡,移动支付产业链中包括SIM卡芯片企业、智能卡商以及NFC天线供应商。

2.大数据推动互联网金融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与普及,大数据技术将深入互联网金融内部,依据企业的行为数据来判断企业的还款能力,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在企业与银行等借贷机构间搭起了“信任”的桥梁。

未来,大数据技术将在互联网贷款、购买保险、证券投资等金融产业中发挥极大作用。金融和数据拥有天然的数据化基因,因为金融本身就是信息和数据,做金融的本质就是做信用。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有据可查的信用数据,为构建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提供了有力保障。

3.网络借贷、众筹、互联网货币将颠覆传统

从此前悄无声息的渗透到如今的潮涌,互联网金融业已形成了网络借贷、众筹融资、互联网货币等多个模式。(1)网络借贷:网络贷款的发展背景是正规金融机构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而现代信息技术大幅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使P2P、P2C等贷款方式在商业上成为可行。(2)众筹融资:从已经出现的股权制众筹来看,众筹与股票已经有许多类似之处。但从风险的角度出发,众筹融资还需要赶很长一段路才能追上证券市场,两者风险管理有较大差异。(3)互联网货币:互联网货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认为这种货币可以作为交易媒介,可以作为商品定价的基础。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明确规定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开展与比特币相关的业务,可见互联网货币市场的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4.金融脱媒、去中心化“金融脱媒”又称“金融非中介化”,是指在金融管制的情况下,资金供给绕开商业银行体系,直接输送给需求方和融资者,完成资金的体外循环。随着经济金融化、金融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主要金融中介的重要地位在相对降低,储蓄资产在社会金融资产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及由此引发的社会融资方式由间接融资为主向直、间接融资并重转换的过程。

互联网金融秉承互联网的开放精神,加入主体多元化,传统的垄断格局被打破,为用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互联网金融不简单是数据金融的形式,更是互联网平等、开放、普惠、自由的精神的体现。互联网金融去中心化是一个过程,每次去中心化后会形成新的中心,并在更有优势的新中心取代老中心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5.形成互联网金融思维

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逐步深入社会、经济、思维等诸多层面。伴随着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的涌现,分享、协作、民主、普惠、自由、平等思想不断被放大和增强,成为互联网向整个社会贡献的一笔精神财富,也导致了互联网思维的形成。

互联网金融应该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金融。随着互联网时代向纵深发展,互联网金融要求人人都要有互联网思维。银证保:三大领域的创新应用

互联网金融浪潮之下,银行、证券、保险三大领域都开始了各自的创新,或攻或守,推动着整个金融业的革新。

1. 银行方面

学习互联网企业的客户文化、产品“功能全”不如“体验好”、看重科技对价值的创造、“既要做好顶层设计,也要鼓励基层创新”、抢占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端、“跨界整合,合作共赢”。

2. 证券方面

互联网理财将不再以单纯的追求申购金额为主,未来或加强互联网理财在应用场景、商业模式方面的探索,进一步加强和支付工具的融合,让用户使用理财资金购买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发展产业金融、平台金融等服务,也会加强用户的细分,推出针对不同群体用户的产品。

3. 保险方面

相比银行和证券行业拥抱互联网的深度和速度,保险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近年来,保险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各家公司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客户满意度,纷纷在产品设计、营销渠道和服务模式上推陈出新。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保险产品的创新的确带来了一些新的产品形态和价格的变化,但真正要发展、要实现突破,应该结合行业本身的特质,考虑消费者需求,不必因互联网而去互联网。信托业:互联网金融的变革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进入互联网金融平台领域大玩创新,并且融入得越来越深,但信托业的互联网金融之路非常缓慢。与互联网金融公司推出的收益率动辄8%的理财产品相比,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且信托产品高达100万元的认购起点把众多“屌丝”投资者挡在门外。

目前,在互联网信托领域做得比较好的平台主要有“企易贷”,“企易贷”作为国内首家以P2B+O2O模式运营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创新互联网金融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小微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好帮手。

选择第三方合作

信托公司可以选择优秀的第三方合作,将自己的产品和客户经理接入第三方平台,起到产品销售和客户服务的目的。目前,行业已经出现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如“聚信托”。此外,信托公司也可以争取让信托成为这些平台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间接实现信托的网上销售。

自媒体营销

信托公司可以考虑和互联网公司合作推出产品,可以通过控股互联网子公司的方式,成立自己的互联网理财开放式平台,集中展开各个信托公司的信托产品,形成一个互联网信托超市。

特别提醒

互联网信托服务的理念起源于传统信托服务,即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进行管理或者处置,获取固定投资收益回报,最终达到资产增值的目的。通过互联网可以大大降低信托的销售成本,对信托公司来说是一件大好事。目前通过第三方和银行代销,成本非常高。信托业进军互联网,或能解决信托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和资源不对称问题,通过竞价包销优化信托销售现状。生态系统: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融合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创新、开放和融合的姿态,成为了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催生、发展了许多新的产业和部门。快速兴起的互联网金融便是其中的重要代表者之一,以专业性强和风控严格著称的金融业也正被余额宝和P2P等互联网金融所“侵蚀”。

目前,新兴金融力量尚未在业绩上对传统金融机构形成实质性冲击,更多的还是技术、模式和思想层面的冲击。但新兴金融力量所代表的发展趋势已经形成,不可逆转,以至于整个金融业的演变节奏会受到政策和既得利益者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将创造一系列的社会经济价值,通过低成本、创新的商业模式促进普惠金融的实现,提升小微融资覆盖和投资理财覆盖,降低金融业交易成本。除此之外,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对传统金融的一场深刻改造,将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强有力的助推器。

在这场金融变革中,谁能最终胜出,尚不能给出明确的定论,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胜者一定是兼具互联网和金融双重能力的企业,谁能更快打通短板,谁就更有机会胜出,这是一场时间赛跑,且大幕已经拉开。运作模式:未来的互联网金融格局

传统金融机构的转型和新金融、泛金融机构的兴起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发展趋势,相反,二者呈现的是竞争与合作的竞合格局。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划分为3个层次:一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手段提高传统金融效率;二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思想改变交易结构;三是利用互联网颠覆传统金融业。

金融业的3个层次竞争将推动产业格局重构,“大平台+众多小而美的格局”将成为未来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未来的趋势是,在信息化基础上实现大众标准化产品的规模化增长,以及在高净值客户平台上的个性化、定制化增长。标准化的模块式服务和专家式的高价值服务将互相配合和补充,更能显出长处、发挥作用。

中国金融格局现在未变,但未来一定会变。互联网金融将深度改变传统金融业,重新构造金融生态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动力。第2章大数据金融时代

学前提示

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爆炸已经将我们推入了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新特征的信息社会,数据爆炸性增长催生了大数据技术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衍生物,如互联网金融等。大数据已经不再只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课题,它已经冲击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并对互联网金融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要点展示

• 认识:大数据金融是什么?

• 规模:金融行业大数据达到一定规模

• 核心: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大数据

• 作用: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 Web技术:人、机、物融合的大数据时代

• 社交网络:颠覆互联网金融行业

• 云计算:金融业的新模式

• 解决方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

• 运用:大数据做到精准定位和营销

• 和讯网:用大数据预测宏观经济

• 九次方:构筑企业大数据金融

• 浪潮:打造金融大数据一体机

• 淘宝网:掘金大数据金融市场

• Kabbage:用大数据开辟新路径

• 东方财富:海量用户和数据的变现认识:大数据金融是什么?

大数据金融是指利用大数据强大的洞察力,挖掘出金融业的内部规律,并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转型与创新。金融业作为传统行业之一,也感受到了“数据地震”,金融机构若不能紧随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对金融行业来说,使用“大数据金融”的概念,制定并实施“大数据金融”战略,更能体现金融业自身的实力和潜力,也更能与网络业及其他行业有机融合,平等竞争,在大数据时代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机会也更大。

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金融服务业是电子化,网络化和数据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也许仅次于网络和电信业。由长期系统的金融服务积累的数据完全可以在确保用户隐私和商业机密的前提下,与各行各业通过数据间的共享、交换和买卖以生成大数据,在此之上探索全新的产品和服务。规模:金融行业大数据达到一定规模

特别提醒

想要明白“大数据”概念,还要从“大数据”的名词本身入手。首先要从“大”入手,那么“大数据”的“大”到底指的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大数据同过去的海量数据有所区别,其基本特征可以用4个V来总结(Volume、Variety、Value和Velocity),即体量大、多样性、价值密度低、速度快。

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逐渐推广,金融行业也开始进入了大数据时代,目前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一些较为典型的业务类型,如高频金融交易、小额信贷、精准营销等。随着数据价值被越来越多地认可,金融行业的大数据应用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将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醒

在大数据时代,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面对新兴金融力量的不断渗入造成的威胁。例如,银行业推出网上银行、网络融资和电子商务等业务,保险业也开始探索通过网络销售保险、网上个性化保险产品和虚拟财产保险等业务。在大数据时代,金融业可以通过数据主动掌控进行客户经营,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能够覆盖到更广泛的用户群,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贴心的金融服务。

金融行业大数据的主要应用场景有银行(客户管理、营销管理、风险管理)、证券(客户服务)以及保险(客户细分、代理人甄选、交叉销售、客户体验)3大领域。另外,随着大数据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必然要求金融企业在IT基础设施方面增加投入,使其更易于数据的整合与集中,并具备极大的可靠性及可控性。核心: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大数据

对于金融业这种数据密集型行业来说,无论是传统的线下业务还是新型的线上业务,数据仍然是其竞争的关键要素。银行业进军电子商务的核心目的在于采集数据,银行业开展网络融资、保险业探索虚拟财产保险的成败关键则在于利用数据。由此可见,大数据俨然成为金融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资产。

特别提醒

对传统金融企业来说,是否以自己为中心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已经变得没有过去那么重要,获取和利用他人服务所产生的数据变得更加重要。基于某种服务所积累的数据价值在贬值,数量再多也算不上大数据,只有获取网络世界中全面的数据才有深度整合利用的价值。正因如此,传统金融企业就大可不必邯郸学步,重复互联网运营商走过的道路,非要先建立各种非本业服务以获取本业之外的数据。作用: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

特别提醒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机遇,也意味着挑战。尽管我们无法准确预判大数据最终会对金融业产生什么影响,但深入研究大数据时代金融业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金融行业在大数据时代趋利避害。Web技术:人、机、物融合的大数据时代

纵观互联网目前热门的应用,都是所谓的Web 2.0典型应用,如博客(Blog)、信息聚合(RSS)、百科全书(WiKi)、网摘、社会网络(SNS)等。这些应用最大的特点是提供一个网络资源发布、整合、搜索、获取的平台,且所有的信息都是网民提供,经过网络文化梳理,为网民所用。

Web 2.0衍生的商业应用有很多,如C2C电子商务,基于视频的营销,长尾理论的Apple音乐等,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其核心思想是从传统的以企业为中心,转换为以终端用户为中心。Web 2.0时代,终端用户在网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用户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体验反馈,到终端用户在网络中开展商业活动等,终端用户已经不再单纯是企业信息和服务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和服务的提供者。Web 2.0时代,强调以用户为中心,各种商业应用都将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

Web 2.0推崇以用户为中心,金融业的服务、资源等都应该围绕用户,在合适的渠道,合适的时间,推荐合适的商品或服务帮助合适的客户,以实现目标营销和客户营销的目的。

特别提醒

回顾Web技术的发展,Web 1.0时代内容主要由网站服务商提供,Web2.0用户参与互联网内容的贡献,例如博客、微博、微信等。到了Web 3.0时代,特征就是人、机、物共同参与互联网内容贡献,使互联网形成对真实世界的全面影射。大数据来源于人、机、物(人员、机器、物料),同时服务于人、机、物。大数据时代系统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人、机、物融合大数据将推动Web进入崭新Web 3.0时代。社交网络:颠覆互联网金融行业

在当下的中国互联网行业,社交网络已成为最热门的领域之一,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网民最活跃的场所。以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社交网络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互联网社交形式,而且对金融业也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国内外的金融圈已经开始积极尝试社交网络银行、互联网银行等新形式,构建21世纪金融业的竞争优势。

例如,社交网络Facebook将进军金融行业,未来社交网站将成为银行和民众之间的中间人,而非保险业务或理财专员。如果这样,那么社交网络Facebook Google+等无疑将会对现有的金融服务造成剧烈冲击,彻底颠覆金融行业。又如,中国银河证券就将营业部搬到微博上,每个营业部都打理微博,通过营业部的官方微博来服务本地的用户,节省客户经理及人员的劳动效率。

特别提醒

互联网金融的关键之处在于大数据,而庞大的用户群则是基础。腾讯有QQ和微信,阿里巴巴则是凭借淘宝上的交易数据实现对用户大数据的把握,而其他金融机构则希望充分发掘现有客户的大数据,并通过社交金融不断扩大自己的客户群。社交金融更多的是在企业内部或整个产业链上建立社交平台,实现企业内外协作和沟通。另外,社交金融会和大数据更加紧密结合,在内部社交金融平台之外,还将整合企业外部公共社交信息,形成企业独有的社会化数据分析平台。云计算:金融业的新模式

智慧金融是在当今信息社会伴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高科技技术在金融领域的深入应用,带来金融体系和商业模式的重大变革而诞生的。智慧金融可以推动人们的闲散资金更顺畅地流通、更合理配置和更安全使用,对于金融行业的创新以及更好地服务个人和企业用户都有重要意义。

特别提醒

广义上的云计算就是将所有的IT资源放到互联网(即“云”)上,并提供一种可以随时访问、动态扩展、按需使用、按使用量付费的商业模式。2010年,金融业开始实施数据中心虚拟化、开发测试云、虚拟桌面云等小规模实验,简化IT运营。2011年,金融机构开始研究和模仿电子商务公司的模式,其中一些机构开始试点实施混合云并扩大云计算应用规模,营销与前台部门开始采用智能终端、平板电脑加移动云计算开展业务,并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解决方案: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

搜索引擎、社交网络、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产生、传播、加工利用的方式,打破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信息获取和加工成本,这将加速交易金融中介的脱媒化进程。如上图所示。

特别提醒“脱媒”(disintermediation)一般是指在进行交易时跳过所有中间人而直接在供需双方间进行。在金融领域,脱媒是指“金融非中介化”,因为存款人可以从投资基金和证券寻求更高回报的机会,而公司借款人可通过向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获得低成本的资金,削弱了银行的金融中介作用。

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处理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作用如下。

1. 数据产生阶段

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和模式的兴起,推动社会数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同时数据类型也从结构化向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扩张,人类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2. 数据传播阶段

社交网络使得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同时还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传播,加强了互动与分享。

3. 数据存储阶段

大数据处理技术提高了新的数据处理方式,特别是针对非结构化的数据处理方式,是传统数据处理方式的补偿。

4. 数据获取阶段

搜索引擎技术通过信息搜索、组织和处理后,为用户提供检索服务,该技术满足了用户在信息大爆炸时代快速、低成本获取所需信息的需求,尤其是随着个性化搜索、情景搜索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功能价值将更加凸显。

5. 数据利用阶段

云计算技术如同物理世界中的水电煤一般,实现了用户需求与物理、虚拟资源的动态配置,在计算机物理硬件短期内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借助分布式计算、网络存储等方式大大提高了海量数据的计算和储存能力。

特别提醒

例如,民生银行基于IBM大数据方案部署建立了精细化的交叉协同销售平台、智能化的产业链金融平台等,持续从广泛的来源获取、量度、建模、处理、分析大容量多类型数据,根据数据智能分析向前台提供服务与反馈,并将经过智能分析与加工的数据用于业务决策与支持。运用:大数据做到精准定位和营销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深刻影响着金融业的未来发展,谁拥有数据谁就获得了话语权。数据的价值来源于对海量的客户交易数据、客户行为数据等的深层挖掘和分析,以便做到精准定位和营销,进而根据不同的客户和市场需求设计不同的金融产品,提升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这种基于大数据的金融业务创新,目前已经成为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竞争焦点之一。

特别提醒

笔者认为,金融业要想挖掘大数据的商业机会,一方面,不能将大数据固守在自己的领域里面,要与企业中其他的数据管理、信息分析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的部署过程中会采用很多种的技术;最后,大数据需要共同协作和分享来降低成本和风险。例如,互联网从业者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获取和分析用户的消费习惯、兴趣爱好、关系网络以及整个互联网的趋势、潮流。另外,不但社会化媒体基础上的大数据挖掘和分析将会衍生很多应用,而且基于数据分析的营销咨询服务也正在兴起。和讯网:用大数据预测宏观经济

试读结束[说明:试读内容隐藏了图片]

下载完整电子书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


© 2020 txtepub下载